鞍区病变磁共振影像表现PPT课件
合集下载
鞍区病变影像诊断PPT课件
正 常 颅 骨 平 片
YY
精品文档
10
正常蝶鞍影像学表现
YY
精品文档
11
脑DSA
正常颈内动脉DSA表现
正常影像学表现
后前位
YY
精品文档
侧位
12
正常鞍区影像学表现
前中后颅凹层面(横轴位CT)
YY
精品文档
13
正常鞍区影像学表现
鞍上池层面(横轴位CT)
YY
精品文档
14
正常鞍区影像学表现
第三脑室层面(横轴位CT)
• T1WI及T2WI
• 平扫:直接显示腺垂体 与神经垂体
• 增强:增加对比,病变 检出率提高
Series 1 Non- Series 2 Series 2 Series 2 Series 2
Contrast Phase 1 Phase 2 Phase 3 Phase 4 Sub- Contrast Contrast Contrast Contrast Mask
✓ 神经垂体分正中
隆起、垂体柄和
垂体后叶。垂体
柄径线<4mm。
垂体后叶正常呈
新月形或结节状
高信号,可发生
YY
精品文档
26
偏位。
✓ 正常垂体的高度:矢状位和 冠位均可测量。
✓ 正常垂体的最大高度根据不 同人群有不同标准- “6,8,10,12(mm)原 则”:
6mm:婴儿和儿童
8mm:男性和绝经后的妇 女
YY
精品文档
7
海绵窦的交通
• 窦内:颈内动脉 展神经 • 窦旁:动眼 滑车 眼 上
颌神经 • 窦前:眼静脉 脑前静脉
脑中静脉 • 窦后:岩上窦---横窦 • 岩下窦---颈内静脉
鞍区解剖及鞍区病变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48
肿块较小时仅有垂体柄和漏斗部增粗,MRI 上多为T1WI及T2WI等信号,强化较明显。 体积较大时多伴发特征性分格或蜂房状小囊 变:垂体正常,蝶鞍不扩大被认为是区别垂 体腺瘤和异位松果体瘤的特征之一。
49
50
6、视神经胶质瘤
下视丘胶质瘤(OCHG) 是指发生于下部丘脑 (主要为视交叉、灰结节、乳头体)及视束的 胶质细胞瘤。其中60%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 瘤,40%为弥漫性原纤维型星形细胞瘤,前 者增强常明显强化,后者常不强化,后者通 常合并I型神经纤维瘤病。
66
10、上皮样囊肿
上皮样囊肿是颅内常见的外胚层组织肿瘤,多 见于40~50岁者,好发于脑池内,“匍行生长、 见缝就钻”为其特点。囊液信号依所含成分不 同而表现多样,T1WI多呈等或高信号,T2WI 多呈高信号,囊内可见分隔,增强扫描囊壁不 强化或呈薄层环形强化。
67
部分鞍区上皮样囊肿与蛛网膜囊肿表现相似, 但DWI可鉴别两者,上皮样囊肿在DWI上 呈高信号,而蛛网膜囊肿呈低信号。
3
鞍膈 鞍膈为硬膜水平折叠而成,位于蝶鞍顶 部,自后床突上缘至鞍结节的上缘。其中央有 圆形或椭圆形小孔,漏斗从中穿过。
垂体 垂体位于蝶鞍中央的垂体窝,借漏斗穿 蝶鞍中央的膈孔与第三脑室底的灰结节相连。
4
海绵窦 位于蝶鞍和垂体的两侧,前达眶上裂 内侧部,后至颞骨岩部的尖端。上壁向内侧与 鞍膈相移行,下壁借薄的骨壁与蝶窦相邻,外 侧壁自上而下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 和上颌窦神经通过,内侧壁上部与垂体相邻, 窦内有颈内动脉及其外侧的展神经通过。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脑膜瘤
肿块较小时仅有垂体柄和漏斗部增粗,MRI 上多为T1WI及T2WI等信号,强化较明显。 体积较大时多伴发特征性分格或蜂房状小囊 变:垂体正常,蝶鞍不扩大被认为是区别垂 体腺瘤和异位松果体瘤的特征之一。
49
50
6、视神经胶质瘤
下视丘胶质瘤(OCHG) 是指发生于下部丘脑 (主要为视交叉、灰结节、乳头体)及视束的 胶质细胞瘤。其中60%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 瘤,40%为弥漫性原纤维型星形细胞瘤,前 者增强常明显强化,后者常不强化,后者通 常合并I型神经纤维瘤病。
66
10、上皮样囊肿
上皮样囊肿是颅内常见的外胚层组织肿瘤,多 见于40~50岁者,好发于脑池内,“匍行生长、 见缝就钻”为其特点。囊液信号依所含成分不 同而表现多样,T1WI多呈等或高信号,T2WI 多呈高信号,囊内可见分隔,增强扫描囊壁不 强化或呈薄层环形强化。
67
部分鞍区上皮样囊肿与蛛网膜囊肿表现相似, 但DWI可鉴别两者,上皮样囊肿在DWI上 呈高信号,而蛛网膜囊肿呈低信号。
3
鞍膈 鞍膈为硬膜水平折叠而成,位于蝶鞍顶 部,自后床突上缘至鞍结节的上缘。其中央有 圆形或椭圆形小孔,漏斗从中穿过。
垂体 垂体位于蝶鞍中央的垂体窝,借漏斗穿 蝶鞍中央的膈孔与第三脑室底的灰结节相连。
4
海绵窦 位于蝶鞍和垂体的两侧,前达眶上裂 内侧部,后至颞骨岩部的尖端。上壁向内侧与 鞍膈相移行,下壁借薄的骨壁与蝶窦相邻,外 侧壁自上而下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 和上颌窦神经通过,内侧壁上部与垂体相邻, 窦内有颈内动脉及其外侧的展神经通过。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脑膜瘤
鞍区病变磁共振影像表现课件
03
病变类型:鞍 区病变包括垂 体腺瘤、颅咽 管瘤、脑膜瘤
等
04
影像表现:鞍 区病变在磁共 振影像上具有 不同的信号特 征,如T1加权 像、T2加权像、
增强扫描等
05
影像诊断:结 合临床资料和 影像表现,可 对鞍区病变进 行诊断和鉴别
诊断
诊断价值
01
鞍区病变磁共振影像表现具有 较高的诊断价值,能够帮助医
临床表现
1
头痛:持续性、 搏动性头痛, 可伴有恶心、
呕吐等症状
2
视力下降: 视物模糊、 视野缺损等
3
内分泌紊乱: 性功能减退、 肥胖、多毛等
4
神经功能障碍: 肢体麻木、无 力、共济失调
等
5
精神症状:情 绪波动、失眠、
焦虑等
2
磁共振影像表 现
影像技术原理
磁共振成像(MRI):利用磁 共振现象,通过检测人体组织
诊断流程:首先进行 影像学检查,然后结 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 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诊 断,最后进行鉴别诊 断以明确诊断。
4
鞍区病变磁共振 影像表现总结
影像表现特点
01
鞍区病变磁共 振影像表现: 鞍区病变在磁 共振影像上具 有特征性表现
02
病变部位:鞍 区病变主要发 生在鞍区,包 括垂体、蝶鞍、
鞍上结构等
1
鞍区病变磁共振 影像表现总结有 助于医生更准确
地诊断疾病
3
磁共振影像表现 总结有助于医生 制定更合适的治
疗方案
2
磁共振影像表现 总结有助于医生 了解病变的性质
和程度
4
磁共振影像表现 总结有助于医生 评估治疗效果和
预后
THANKS
汇报人
鞍区病例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PPT课件
脊索瘤的MRI表现
脊索瘤在MRI上表现为鞍旁或鞍内的占位性病变,T1加权 像上呈低信号,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后可强化 或不强化。
脊索瘤的诊断要点
脊索瘤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 像学表现,尤其是鞍区和颅内中线部位的影像学检查。
04
鞍区病例影像鉴别诊断
垂体瘤与颅咽管瘤的鉴别诊断
CT检查
总结词
高分辨率成像
详细描述
CT检查具有高分辨率成像的特点,能够更清晰地显示鞍区的细微结构,对鞍区肿 瘤、炎症等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MRI检查
总结词
软组织分辨率高
详细描述
MRI检查具有高软组织分辨率,能够清晰地显示鞍区的软组织和血管结构,对鞍区肿瘤、出血等病变的诊断具有 重要价值。
核医学检查
别存在困难。
主观性
影像诊断结果受医生经验和技 术水平影响,存在一定主观性 ,不同医生对同一病例可能得 出不同结论。
辐射风险
影像检查过程中可能产生辐射 ,对患者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特别是对儿童和孕妇等敏感 人群。
费用较高
影像检查费用相对较高,对于 经济条件较差的患者可能造成
负担。
未来展望
技术进步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有望提高对微小病变和特殊类型 病变的识别和鉴别能力。
颅咽管瘤的MRI表现
颅咽管瘤在MRI上表现为鞍上或鞍旁占位性病变, T1加权像上呈低信号,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 增强扫描后明显强化。
颅咽管瘤的诊断要点
颅咽管瘤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表现,尤其是鞍区和颅内中 线部位的影像CT表现
脊索瘤在CT平扫中呈低密度或等密度,钙化常见,增强扫 描后可强化或不强化,形态多不规则。
脊索瘤在MRI上表现为鞍旁或鞍内的占位性病变,T1加权 像上呈低信号,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后可强化 或不强化。
脊索瘤的诊断要点
脊索瘤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 像学表现,尤其是鞍区和颅内中线部位的影像学检查。
04
鞍区病例影像鉴别诊断
垂体瘤与颅咽管瘤的鉴别诊断
CT检查
总结词
高分辨率成像
详细描述
CT检查具有高分辨率成像的特点,能够更清晰地显示鞍区的细微结构,对鞍区肿 瘤、炎症等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MRI检查
总结词
软组织分辨率高
详细描述
MRI检查具有高软组织分辨率,能够清晰地显示鞍区的软组织和血管结构,对鞍区肿瘤、出血等病变的诊断具有 重要价值。
核医学检查
别存在困难。
主观性
影像诊断结果受医生经验和技 术水平影响,存在一定主观性 ,不同医生对同一病例可能得 出不同结论。
辐射风险
影像检查过程中可能产生辐射 ,对患者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特别是对儿童和孕妇等敏感 人群。
费用较高
影像检查费用相对较高,对于 经济条件较差的患者可能造成
负担。
未来展望
技术进步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有望提高对微小病变和特殊类型 病变的识别和鉴别能力。
颅咽管瘤的MRI表现
颅咽管瘤在MRI上表现为鞍上或鞍旁占位性病变, T1加权像上呈低信号,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 增强扫描后明显强化。
颅咽管瘤的诊断要点
颅咽管瘤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表现,尤其是鞍区和颅内中 线部位的影像CT表现
脊索瘤在CT平扫中呈低密度或等密度,钙化常见,增强扫 描后可强化或不强化,形态多不规则。
鞍区病变鉴别医学ppt
药物治疗是鞍区病变的常见治疗 方法之一,主要通过口服或注射 药物来缓解症状、控制病情进展。
常用的药物包括激素类药物、免 疫抑制剂、神经营养药物等,具 体药物选择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
况和医生的建议而定。
药物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 的病情变化和药物反应,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治疗效果。
手术治疗
对于鞍区病变严重的患者,手 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治疗方法。
鞍区病变鉴别医学
• 鞍区病变概述 • 鞍区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 鞍区病变的实验室诊断 • 鞍区病变的鉴别诊断 • 鞍区病变的治疗 • 鞍区病变的预后和随访
01
鞍区病变概述
鞍区的解剖结构
鞍区位于颅底中部,是颅骨的一 个凹陷区域,容纳脑垂体和视神
经等重要结构。
鞍区的周围有鞍结节、视神经孔、 颈内动脉沟等重要骨性标志。
其他实验室检查
全血细胞计数
全血细胞计数可了解白细胞、红 细胞、血小板等指标,有助于判 断是否存在感染或血液系统疾病 。
凝血功能检查
凝血功能检查可了解凝血酶原时 间、纤维蛋白原等指标,有助于 判断是否存在凝血障碍。
04
鞍区病变的鉴别诊断
垂体瘤与颅咽管瘤的鉴别诊断
垂体瘤
起源于垂体前叶,多为良性,常见症 状包括头痛、视力减退、视野缺损等 。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切除和药物治 疗。
性激素
检测性激素水平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性腺功能异常。
脑脊液检查
01
02
03
压力测定
检测脑脊液压力有助于判 断是否存在颅内压升高或 降低。
常规检查
脑脊液常规检查可了解白 细胞计数、蛋白含量等指 标,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 感染或炎症。
生化检查
脑脊液生化检查可了解糖、 氯化物等指标,有助于判 断是否存在代谢性疾病。
鞍区疾病影像学诊断PPT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
Normal Pituitary Anatomy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
Normal Pituitary Anatomy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
Normal Pituitary Anatomy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
垂体瘤
(Pituitary Tumor)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
垂体瘤MRI表现
可多平面成像,显示周围侵犯优于CT。 蝶鞍内可见 T1WI为等信号,T2WI为等或 高信号占位性病变,有明显强化。其内可有 囊变、坏死(没有强化),肿瘤可向周围侵 犯(海绵窦受侵,视交叉受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
3、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 :应用流入增强原理 可获得脑血管成像。特点:不需要造影剂, 无创性。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
M R I成像观察要点 多参数成像,双侧对比
1、T1WI:脑脊液为低信号,T2WI:脑脊液为高信号。 2、脂肪 :均为高信号。 3、水肿: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 4、钙化:大多数情况下为低信号,亦可等、高信号。 5、骨皮质,脑膜均为低信号,血管为流空信号,血流缓慢时为高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特点:多平面成像,多参数成像,无骨伪
影,分辨率较高。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1、平扫MRI : T1WI,T2WI,轴位,矢状位或 冠状位等多体位扫描, 层厚3-5mm。
2、增强MRI:造影剂Gd -DTPA (钆-二乙三 胺五醋酸),缩短T1弛豫时间;临床上用药 商品名:马根维显。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
Normal Pituitary Anatomy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
Normal Pituitary Anatomy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
Normal Pituitary Anatomy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
垂体瘤
(Pituitary Tumor)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
垂体瘤MRI表现
可多平面成像,显示周围侵犯优于CT。 蝶鞍内可见 T1WI为等信号,T2WI为等或 高信号占位性病变,有明显强化。其内可有 囊变、坏死(没有强化),肿瘤可向周围侵 犯(海绵窦受侵,视交叉受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
3、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 :应用流入增强原理 可获得脑血管成像。特点:不需要造影剂, 无创性。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
M R I成像观察要点 多参数成像,双侧对比
1、T1WI:脑脊液为低信号,T2WI:脑脊液为高信号。 2、脂肪 :均为高信号。 3、水肿: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 4、钙化:大多数情况下为低信号,亦可等、高信号。 5、骨皮质,脑膜均为低信号,血管为流空信号,血流缓慢时为高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特点:多平面成像,多参数成像,无骨伪
影,分辨率较高。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1、平扫MRI : T1WI,T2WI,轴位,矢状位或 冠状位等多体位扫描, 层厚3-5mm。
2、增强MRI:造影剂Gd -DTPA (钆-二乙三 胺五醋酸),缩短T1弛豫时间;临床上用药 商品名:马根维显。
鞍区MRI诊断思路PPT课件
•骨质硬化增生 •脑实质受压推移,脑脊液环征 •与硬脑膜广基底相连,强化脑膜尾征
2019/11/2
.
47
• 脑膜瘤
2019/11/2
.
48
• 神经鞘瘤
• 偶发于鞍旁,多为三叉神经瘤 • 海绵窦:III动眼神经、IV滑车神经、V三叉神经-眼支 • 沿起源神经生长 • T1WI等信号、T2WI高信号,较大者易囊变
2019/11/2
.
49
• 动脉瘤
• 蝶鞍及鞍旁动脉瘤起源于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及床突上段 • 误诊后果严重 • T1WI界限清晰、血管流空,如有血栓,多层高信号 • T2WI病变周边低信号环
2019/11/2
.
50
• 海绵状血管瘤
• 颅内脑外海绵状血管瘤少见,多数发生于海绵窦 • 特征性T2WI高信号,渐进式强化 • 无出血钙化
鞍上病变
血管 感染
炎性 损伤
脊索瘤 鼻咽癌 骨软骨瘤 软骨肉瘤 海绵状血管瘤 动脉瘤 垂体脓肿 海绵窦感染 垂体炎 结节病 甲减反应性垂体增生 嗜酸性肉芽肿 垂体柄阻断综合征 颈动脉海绵窦瘘
鞍旁病变 鞍底病变
代谢 20变19/性11/、2 中毒
.
61
敬请指导!
致谢
• 影像科
– 张志强主任、李建瑞、吴志军、肖俊豪,李苏建主任、卢光明主任
鞍区病变影像诊断思路
张其锐
南京总医院医学影像科
2018.6.26
2019/11/1
.
1
大纲
鞍区解剖 鞍内病变 鞍上病变
鞍旁病变
鞍底病变
2019/11/2
.
2
大纲
鞍区解剖 鞍内病变 鞍上病变
鞍旁病变
鞍底病变
2019/11/2
.
47
• 脑膜瘤
2019/11/2
.
48
• 神经鞘瘤
• 偶发于鞍旁,多为三叉神经瘤 • 海绵窦:III动眼神经、IV滑车神经、V三叉神经-眼支 • 沿起源神经生长 • T1WI等信号、T2WI高信号,较大者易囊变
2019/11/2
.
49
• 动脉瘤
• 蝶鞍及鞍旁动脉瘤起源于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及床突上段 • 误诊后果严重 • T1WI界限清晰、血管流空,如有血栓,多层高信号 • T2WI病变周边低信号环
2019/11/2
.
50
• 海绵状血管瘤
• 颅内脑外海绵状血管瘤少见,多数发生于海绵窦 • 特征性T2WI高信号,渐进式强化 • 无出血钙化
鞍上病变
血管 感染
炎性 损伤
脊索瘤 鼻咽癌 骨软骨瘤 软骨肉瘤 海绵状血管瘤 动脉瘤 垂体脓肿 海绵窦感染 垂体炎 结节病 甲减反应性垂体增生 嗜酸性肉芽肿 垂体柄阻断综合征 颈动脉海绵窦瘘
鞍旁病变 鞍底病变
代谢 20变19/性11/、2 中毒
.
61
敬请指导!
致谢
• 影像科
– 张志强主任、李建瑞、吴志军、肖俊豪,李苏建主任、卢光明主任
鞍区病变影像诊断思路
张其锐
南京总医院医学影像科
2018.6.26
2019/11/1
.
1
大纲
鞍区解剖 鞍内病变 鞍上病变
鞍旁病变
鞍底病变
2019/11/2
.
2
大纲
鞍区解剖 鞍内病变 鞍上病变
鞍旁病变
鞍底病变
鞍区病变鉴别PPT课件
鞍区病变鉴别ppt课件
• 鞍区概述 • 鞍区病变的临床表现 • 鞍区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 鞍区病变的鉴别诊断 • 鞍区病变的治疗方法
01
鞍区概述
鞍区的解剖结构
鞍区位于颅底中部, 由蝶骨体、颞骨岩部 和枕骨基底部围成。
鞍区周围有大脑前动 脉、大脑中动脉、脑 垂体等重要组织。
鞍区内有鞍结节、视 神经孔、颈内动脉沟 等重要结构。
垂体瘤
01
02
03
04
垂体瘤是鞍区最常见的 肿瘤之一,通常起源于 垂体前叶。
垂体瘤的症状包括头痛、 视力障碍、内分泌紊乱 等。
垂体瘤的诊断主要依靠 影像学检查,如MRI和 CT。
治疗垂体瘤的方法包括 手术、放疗和药物治疗。
颅咽管瘤
01
02
03
04
颅咽管瘤是一种鞍区常见的良 性肿瘤,起源于颅咽管的上皮
放射治疗的目的是控制病 情进展、缩小病灶和预防 复发。
ABCD
放射治疗的方式包括放疗、 质子治疗等,具体方式需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 生的建议。
放射治疗过程中需注意放 射性损伤和并发症的发生, 定期进行放射剂量监测和 肝功能检查。
THANKS
感谢观看
治疗鞍区转移瘤的方法包括手术、放 疗和药物治疗。
鞍区炎症
鞍区炎症可能由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鞍区炎症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鞍区炎症的症状包括头痛、视力障碍、发热等。 治疗鞍区炎症的方法包括抗炎治疗、免疫抑制治疗等。
05
鞍区病变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鞍区病变的常见治 疗方法之一,主要适用于轻度
步筛查方法。
总结词
对骨骼结构显示较好
详细描述
• 鞍区概述 • 鞍区病变的临床表现 • 鞍区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 鞍区病变的鉴别诊断 • 鞍区病变的治疗方法
01
鞍区概述
鞍区的解剖结构
鞍区位于颅底中部, 由蝶骨体、颞骨岩部 和枕骨基底部围成。
鞍区周围有大脑前动 脉、大脑中动脉、脑 垂体等重要组织。
鞍区内有鞍结节、视 神经孔、颈内动脉沟 等重要结构。
垂体瘤
01
02
03
04
垂体瘤是鞍区最常见的 肿瘤之一,通常起源于 垂体前叶。
垂体瘤的症状包括头痛、 视力障碍、内分泌紊乱 等。
垂体瘤的诊断主要依靠 影像学检查,如MRI和 CT。
治疗垂体瘤的方法包括 手术、放疗和药物治疗。
颅咽管瘤
01
02
03
04
颅咽管瘤是一种鞍区常见的良 性肿瘤,起源于颅咽管的上皮
放射治疗的目的是控制病 情进展、缩小病灶和预防 复发。
ABCD
放射治疗的方式包括放疗、 质子治疗等,具体方式需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 生的建议。
放射治疗过程中需注意放 射性损伤和并发症的发生, 定期进行放射剂量监测和 肝功能检查。
THANKS
感谢观看
治疗鞍区转移瘤的方法包括手术、放 疗和药物治疗。
鞍区炎症
鞍区炎症可能由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鞍区炎症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鞍区炎症的症状包括头痛、视力障碍、发热等。 治疗鞍区炎症的方法包括抗炎治疗、免疫抑制治疗等。
05
鞍区病变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鞍区病变的常见治 疗方法之一,主要适用于轻度
步筛查方法。
总结词
对骨骼结构显示较好
详细描述
鞍区病变PPT课件
病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手术方法包括显微手术、内窥 镜手术、放射外科手术等,具 体手术方式需根据患者的具体
情况和医生的建议。
手术治疗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 和禁忌症,确保手术安全和效 果。
手术治疗后需要定期复查,及 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并发症和 后遗症。
其他治疗方式
01
其他治疗方式包括物理治疗、康复治疗、心理治疗等,可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 的运动康复计划,包括有氧运动、 力量训练等,以促进身体的康复。
物理治疗
如电刺激、温热疗法等,可以缓解 疼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康 复。
患者自我管理
病情监测
患者应定期监测病情变化,及时 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 劳累,保持心情愉悦。
CT检查
总结词
快速、无创、易操作
详细描述
CT(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是鞍区病变的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它具有快速、无创、易操作的特点,能够提 供鞍区的横断面图像,有助于发现鞍区的占位性病变和骨质异常。CT检查对于颅骨病变和鞍区骨折的诊断具有重 要价值。
X线检查
总结词
简单易行、价格低廉
详细描述
X线检查是鞍区病变的基本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它具有简单易行、价格低廉的特点,能够提供鞍区 的骨骼影像,有助于发现颅骨病变和骨折。但由于分辨率较低,X线检查对于鞍区软组织的显示效果 不佳。
超声检查
总结词
实时动态、无创无辐射
VS
详细描述
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无辐射的影像学检 查方法,可用于鞍区病变的检查。它能够 提供实时动态的影像,有助于观察病变的 血流情况、形态特征和毗邻关系。超声检 查对于鞍区肿瘤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 值,但受限于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和病变的 性质。
手术方法包括显微手术、内窥 镜手术、放射外科手术等,具 体手术方式需根据患者的具体
情况和医生的建议。
手术治疗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 和禁忌症,确保手术安全和效 果。
手术治疗后需要定期复查,及 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并发症和 后遗症。
其他治疗方式
01
其他治疗方式包括物理治疗、康复治疗、心理治疗等,可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 的运动康复计划,包括有氧运动、 力量训练等,以促进身体的康复。
物理治疗
如电刺激、温热疗法等,可以缓解 疼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康 复。
患者自我管理
病情监测
患者应定期监测病情变化,及时 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 劳累,保持心情愉悦。
CT检查
总结词
快速、无创、易操作
详细描述
CT(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是鞍区病变的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它具有快速、无创、易操作的特点,能够提 供鞍区的横断面图像,有助于发现鞍区的占位性病变和骨质异常。CT检查对于颅骨病变和鞍区骨折的诊断具有重 要价值。
X线检查
总结词
简单易行、价格低廉
详细描述
X线检查是鞍区病变的基本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它具有简单易行、价格低廉的特点,能够提供鞍区 的骨骼影像,有助于发现颅骨病变和骨折。但由于分辨率较低,X线检查对于鞍区软组织的显示效果 不佳。
超声检查
总结词
实时动态、无创无辐射
VS
详细描述
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无辐射的影像学检 查方法,可用于鞍区病变的检查。它能够 提供实时动态的影像,有助于观察病变的 血流情况、形态特征和毗邻关系。超声检 查对于鞍区肿瘤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 值,但受限于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和病变的 性质。
儿童鞍区病变MR诊断PPT课件
垂体大腺瘤
CORT1WI、 T2WI平扫示肿 瘤向上长入鞍上 区,压迫视交叉 、下丘脑,可见 “束腰征”
COR、AXI T1WI增强扫描 肿瘤均匀强化。
28
无功能大腺瘤
垂体上半部合并出血 ,可见液-液平面
30
生长激素微腺瘤 (垂体左翼)
31
垂体微腺瘤 MRI平扫:COR T1WI、T2WI显示垂 体右翼小病灶。
儿童鞍区病变的MR诊断
1
鞍区影像学检查 鞍区影像学解剖
鞍区疾病MR诊断
2
影像学检查
普通X线平片—— 结构重叠,组织分辨率低;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组织分辨率明显优于普通X
线片,增强扫描有助于病变的检出;清晰显示蝶鞍骨质改 变。
磁共振成像(MRI)—— 多参数、多序列、多方位扫描
,高组织分辨率,首选检查方法。
– 垂体脓肿 –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 • 其他:垂体囊肿、垂体恶性肿瘤
24
• 垂体腺瘤:
• 引起垂体增大最常见的原因,70%垂体腺瘤有分泌功能; • 起源于垂体前叶,约占颅内肿瘤的15%; • 影像学根据大小分大腺瘤(>1cm)、微腺瘤(<1cm)
; • 大腺瘤多无分泌功能,压迫视交叉造成视力障碍; • 微腺瘤多有分泌功能; • 好发于成人,儿童少见。
COR 及AXI T1WI增 强扫描示垂体右翼增 大,肿瘤呈低信号
32
垂体增生
• 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 • 病理性的垂体增生主要是垂体靶腺长期功能低下,反馈刺
激垂体代偿性增生,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功能减退、 性腺功能低下等,对原发病治疗后垂体可恢复正常; • 生长发育迟缓,头痛、皮肤干燥,溢乳等症状,也可因周 围器官受压视力障碍就诊; • MRI 示垂体增大,信号均匀,无囊变及坏死,增强扫描 均匀强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鞍区病变磁共振影像表现
医之为道大矣,医之为任重矣。
开始啦!请将手机调成静音,如有疑问可以随时打断我!
概述
MRI是目前显示蝶鞍和鞍旁区正常结构 及病变的最佳检查方法,由于MRI 对软 组织对比分辨率高,可直接显示该区域 内许多结构,如垂体、垂体柄、海绵窦 及颈内动脉等。多方位扫描,特别是冠 状位薄层扫描对发现该区域的细微病变 具有独特优势。
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指蛛网膜憩室 通过扩大的漏斗孔从鞍上池突入到垂体窝内。 本病常于偶然行CT和MRI检查时发现,最多见 于女性。继发性指因鞍内病变术后和放疗后, 过大的蝶鞍被鞍上的蛛网膜疝入充填。MR检 查可见垂体腺高度很小,呈扁平状紧贴鞍底, 漏斗居中,可轻度向后移位,但仍插入垂体前 后叶之间。绝大多数空泡蝶鞍患者在临床上没 有内分泌异常的表现,少数也可以表现有泌乳 素增高。
经节处,该神经节紧邻海绵窦后部,表现为鞍旁及 桥小脑角占位,形态呈哑铃状,分布具有沿三叉神 经走行的特点。通常容易诊断。
2、痛性眼肌麻痹 为海绵窦的非特异性炎症,
病因不明,可能与免疫机制有关。病理上可见海绵 窦内有大量肉芽组织形成,并累及海绵窦内血管及 神经。临床多见于青壮年,常以球后眶区持续跳痛 为首发症状,重者可伴有恶心呕吐,很快出现后眼 肌麻痹,其中以动眼神经麻痹最常见,相应症状包 括上睑下垂、瞳孔扩大和调节麻痹。病情常有反复, 血沉快,其他全身症状少。激素治疗效果奇特。
鉴别:肿瘤可伸入鞍内引起蝶鞍扩大,这时应 与垂体瘤鉴别,矢状或冠状位MR检查多能与 垂体腺分开。
感谢观看Biblioteka 鉴别:垂体瘤向鞍上发展,与颅咽管瘤鉴别,后者
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位于鞍上,囊实性肿块,蝶鞍 不扩大。 向下发展,破坏颅底骨质的与颅底骨源性 肿瘤(主要脊索瘤)鉴别,后者常有钙化T1加权常 呈很高信号,且不均质,而向颅底发展的垂体瘤呈稍 高信号。
鞍旁病变
1、三叉神经瘤 肿瘤多发生在三叉神经半月神
非肿瘤性鞍内囊肿 通常境界清楚,若病 变小,无内分泌功能异常,鞍外结构无受 压时常被忽略。有症状者常见于女性,主 要症状包括月经紊乱和泌乳。据起源及部 位,可分为3种:蛛网膜囊肿、中间部囊肿、 Rathke’s囊肿。
鉴别:“漏斗征”为两者鉴别的重要依据;
当鞍内大部为脑脊液占据时,若漏斗有明 显移位,说明为鞍内囊肿。
间接征象:鞍隔向上不对称膨隆,偏侧的肿瘤可将 垂体柄挤向对侧。动态增强扫描有价值,肿瘤血 供不如垂体丰富,对比剂进的慢,出的也慢,而 垂体本身快进快出。
b 垂体大腺瘤 鞍内正常垂体信号消失,垂体腺
明显增大,呈圆形、分叶或不规则形;多为实质性, T1WI为较低或等信号,T2WI等或较高信号。肿瘤可 朝各个方向发展,向鞍上、鞍旁、鞍底生长;出现 “腰征”,过大呈“葫芦”样。垂体瘤钙化罕见,随 肿瘤增大,可发生囊变、坏死、出血。增强,明显强 化。
(2) 鞍内实性病变
垂体腺瘤 起源于脑垂体前叶,系脑外肿瘤。
据垂体肿瘤的大小将其分为微腺瘤与大腺瘤,分别 为直径<10mm, >10mm.
a 垂体微腺瘤 行冠状位薄层T1WI扫描。间接 征象比直接征象更具诊断敏感性。
直接征象: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MR不足 以显示直径<3mm肿瘤。
蝶鞍和鞍旁区正常解剖
垂体 正常垂体前叶为均匀等信号,其上缘平直 或略凹陷,其最大高度根据不同的人群有不 同标准,“6、8、10、12”mm原则。后叶较 小,通常在T1WI上呈高信号(脂肪抑制后仍 为高信号),反映正常抗利尿激素功能的完 整性。
垂体柄 向上与下丘脑相连,内含漏斗及垂体 门脉等。其形态均匀纤细,呈等信号,直径 通常<4mm,临床工作中一般将垂体柄与基底 动脉进行比较,正常人90%的基底动脉较垂体 柄粗。
2、脑膜瘤 多数起源于鞍结节,少数起源于鞍隔。MR检
查T1WI及T2WI接近于等信号,境界清楚。与突出到鞍上 的垂体瘤鉴别。特征:鞍结节有骨硬化表现;无蝶鞍扩 大;肿瘤的基底附着于鞍结节;矢状位显示肿瘤中心位 于鞍结节上方而不是垂体腺上方;鞍隔位置正常。
3、生殖细胞瘤
大多数位于松果体区,约20%发生于鞍上池。 多呈类圆形,境界清楚。MR信号改变无特征 性,增强均质强化。部分患者松果体或基底节 区同时有生殖细胞瘤存在。
MR检查,多数轻型患者可无异常影像学表 现,少数可见一侧海绵窦轻度增大。冠状 位增强扫描,双侧海绵窦对比观察,易于 确定海绵窦有无增大,动眼神经可明显强 化。由于本病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特殊,一 般无需与其他鞍旁病变鉴别。
鞍上病变
1、颅咽管瘤 鞍上囊实性占位主要为颅咽管瘤,可出现
于任何年龄,但半数以上发生于20岁以前。典型的颅咽 管瘤常呈完全囊性或部分囊性,钙化多见。MR检查信号 变化大,且很不均质,实质与囊壁均可强化。 鉴别:囊性,应与表皮样囊肿和皮样囊肿鉴别,后两者增 强扫描时,囊壁无强化。实性,应与鞍上的垂体瘤、生 殖细胞瘤鉴别,后两者无钙化,且垂体瘤同时有蝶鞍扩 大等改变。
海绵窦 位于垂体窝两侧,其内包含静脉 窦、颈内动脉以及第III—vI对颅神经的海 绵窦段。海绵窦内侧与蝶鞍相邻。MRI平 扫静脉窦和颅神经为等信号,颈内动脉的 C2-C4段为流空信号。海绵窦的后下方可见 卵圆形的美克尔氏腔,其内为脑脊液、三 叉神经根和半月节。
鞍内病变
(1) 鞍内囊性病变 空泡蝶鞍 指蝶鞍内充满不同数量的脑脊液,
鞍区病变磁共振影像表现
医之为道大矣,医之为任重矣。
开始啦!请将手机调成静音,如有疑问可以随时打断我!
概述
MRI是目前显示蝶鞍和鞍旁区正常结构 及病变的最佳检查方法,由于MRI 对软 组织对比分辨率高,可直接显示该区域 内许多结构,如垂体、垂体柄、海绵窦 及颈内动脉等。多方位扫描,特别是冠 状位薄层扫描对发现该区域的细微病变 具有独特优势。
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指蛛网膜憩室 通过扩大的漏斗孔从鞍上池突入到垂体窝内。 本病常于偶然行CT和MRI检查时发现,最多见 于女性。继发性指因鞍内病变术后和放疗后, 过大的蝶鞍被鞍上的蛛网膜疝入充填。MR检 查可见垂体腺高度很小,呈扁平状紧贴鞍底, 漏斗居中,可轻度向后移位,但仍插入垂体前 后叶之间。绝大多数空泡蝶鞍患者在临床上没 有内分泌异常的表现,少数也可以表现有泌乳 素增高。
经节处,该神经节紧邻海绵窦后部,表现为鞍旁及 桥小脑角占位,形态呈哑铃状,分布具有沿三叉神 经走行的特点。通常容易诊断。
2、痛性眼肌麻痹 为海绵窦的非特异性炎症,
病因不明,可能与免疫机制有关。病理上可见海绵 窦内有大量肉芽组织形成,并累及海绵窦内血管及 神经。临床多见于青壮年,常以球后眶区持续跳痛 为首发症状,重者可伴有恶心呕吐,很快出现后眼 肌麻痹,其中以动眼神经麻痹最常见,相应症状包 括上睑下垂、瞳孔扩大和调节麻痹。病情常有反复, 血沉快,其他全身症状少。激素治疗效果奇特。
鉴别:肿瘤可伸入鞍内引起蝶鞍扩大,这时应 与垂体瘤鉴别,矢状或冠状位MR检查多能与 垂体腺分开。
感谢观看Biblioteka 鉴别:垂体瘤向鞍上发展,与颅咽管瘤鉴别,后者
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位于鞍上,囊实性肿块,蝶鞍 不扩大。 向下发展,破坏颅底骨质的与颅底骨源性 肿瘤(主要脊索瘤)鉴别,后者常有钙化T1加权常 呈很高信号,且不均质,而向颅底发展的垂体瘤呈稍 高信号。
鞍旁病变
1、三叉神经瘤 肿瘤多发生在三叉神经半月神
非肿瘤性鞍内囊肿 通常境界清楚,若病 变小,无内分泌功能异常,鞍外结构无受 压时常被忽略。有症状者常见于女性,主 要症状包括月经紊乱和泌乳。据起源及部 位,可分为3种:蛛网膜囊肿、中间部囊肿、 Rathke’s囊肿。
鉴别:“漏斗征”为两者鉴别的重要依据;
当鞍内大部为脑脊液占据时,若漏斗有明 显移位,说明为鞍内囊肿。
间接征象:鞍隔向上不对称膨隆,偏侧的肿瘤可将 垂体柄挤向对侧。动态增强扫描有价值,肿瘤血 供不如垂体丰富,对比剂进的慢,出的也慢,而 垂体本身快进快出。
b 垂体大腺瘤 鞍内正常垂体信号消失,垂体腺
明显增大,呈圆形、分叶或不规则形;多为实质性, T1WI为较低或等信号,T2WI等或较高信号。肿瘤可 朝各个方向发展,向鞍上、鞍旁、鞍底生长;出现 “腰征”,过大呈“葫芦”样。垂体瘤钙化罕见,随 肿瘤增大,可发生囊变、坏死、出血。增强,明显强 化。
(2) 鞍内实性病变
垂体腺瘤 起源于脑垂体前叶,系脑外肿瘤。
据垂体肿瘤的大小将其分为微腺瘤与大腺瘤,分别 为直径<10mm, >10mm.
a 垂体微腺瘤 行冠状位薄层T1WI扫描。间接 征象比直接征象更具诊断敏感性。
直接征象: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MR不足 以显示直径<3mm肿瘤。
蝶鞍和鞍旁区正常解剖
垂体 正常垂体前叶为均匀等信号,其上缘平直 或略凹陷,其最大高度根据不同的人群有不 同标准,“6、8、10、12”mm原则。后叶较 小,通常在T1WI上呈高信号(脂肪抑制后仍 为高信号),反映正常抗利尿激素功能的完 整性。
垂体柄 向上与下丘脑相连,内含漏斗及垂体 门脉等。其形态均匀纤细,呈等信号,直径 通常<4mm,临床工作中一般将垂体柄与基底 动脉进行比较,正常人90%的基底动脉较垂体 柄粗。
2、脑膜瘤 多数起源于鞍结节,少数起源于鞍隔。MR检
查T1WI及T2WI接近于等信号,境界清楚。与突出到鞍上 的垂体瘤鉴别。特征:鞍结节有骨硬化表现;无蝶鞍扩 大;肿瘤的基底附着于鞍结节;矢状位显示肿瘤中心位 于鞍结节上方而不是垂体腺上方;鞍隔位置正常。
3、生殖细胞瘤
大多数位于松果体区,约20%发生于鞍上池。 多呈类圆形,境界清楚。MR信号改变无特征 性,增强均质强化。部分患者松果体或基底节 区同时有生殖细胞瘤存在。
MR检查,多数轻型患者可无异常影像学表 现,少数可见一侧海绵窦轻度增大。冠状 位增强扫描,双侧海绵窦对比观察,易于 确定海绵窦有无增大,动眼神经可明显强 化。由于本病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特殊,一 般无需与其他鞍旁病变鉴别。
鞍上病变
1、颅咽管瘤 鞍上囊实性占位主要为颅咽管瘤,可出现
于任何年龄,但半数以上发生于20岁以前。典型的颅咽 管瘤常呈完全囊性或部分囊性,钙化多见。MR检查信号 变化大,且很不均质,实质与囊壁均可强化。 鉴别:囊性,应与表皮样囊肿和皮样囊肿鉴别,后两者增 强扫描时,囊壁无强化。实性,应与鞍上的垂体瘤、生 殖细胞瘤鉴别,后两者无钙化,且垂体瘤同时有蝶鞍扩 大等改变。
海绵窦 位于垂体窝两侧,其内包含静脉 窦、颈内动脉以及第III—vI对颅神经的海 绵窦段。海绵窦内侧与蝶鞍相邻。MRI平 扫静脉窦和颅神经为等信号,颈内动脉的 C2-C4段为流空信号。海绵窦的后下方可见 卵圆形的美克尔氏腔,其内为脑脊液、三 叉神经根和半月节。
鞍内病变
(1) 鞍内囊性病变 空泡蝶鞍 指蝶鞍内充满不同数量的脑脊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