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诗有哪些-李白《九月十日即事》全诗翻译赏析
《九月十日即事》李白.拼音版
九月十日即事【唐t án ɡ】李l ǐ白b ái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作者简介】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注 释】即事:以眼前事物为题材之诗,称即事。
登高:古时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
更:再。
举觞(shāng):举杯。
觞,古代喝酒用的器具。
遭此两重阳:古时重阳节有采菊宴赏的习俗。
重阳后一日宴赏为小重阳。
菊花两遇饮宴,两遭采摘,故有遭此两重阳之言。
【白话译文】昨天刚登完龙山,今天是小重阳,又要举杯宴饮。
菊花为何这样受苦,遭到两个重阳的采折之罪?【诗意】这首诗借菊花的遭遇,抒发自己惋惜之情。
在唐宋时代,九月十日被称为“小重阳”,诗人从这一角度入手,说菊花在大小重阳两天内连续遇到人们的登高、宴饮,两次遭到采撷,所以有“太苦”的抱怨之言。
作者以醉浇愁,朦胧中,仿佛看到菊花也在嘲笑他这个朝廷“逐臣”,他痛苦地发问:菊花为什么要遭到“两重阳”的重创?对于赏菊的人们来说,重阳节的欢乐情绪言犹未尽,所以九月十日还要继续宴饮;但菊花作为一种生命的个体,却要忍受两遭采撷之苦。
诗人以其极为敏感、幽微的灵秀之心,站在菊花的立场上,发现了这一诗意的空间。
实际上,诗人是借菊花之苦来寄托自己内心的极度苦闷。
借叹菊花,而感慨自己被馋离京、流放夜郎的坎坷与不幸,正见其愁怀难以排解。
此诗语虽平淡,内涵却十分深沉。
主要表现了作者一生屡遭挫败和打击,而在节日里所引发的忧伤情绪。
李白重阳节的登高望远诗
李白重阳节的登高望远诗【古诗】《宣州九日闻崔四侍御与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时登响山不同此赏醉后寄崔侍御》(唐代)李白九日茱萸熟,插鬓伤早白。
登高望山海,满目悲古昔。
远访投沙人,因为逃名客。
故交竟谁在,独有崔亭伯。
重阳不相知,载酒任所适。
手持一枝菊,调笑二千石。
日暮岸帻归,传呼隘阡陌。
彤襟双白鹿,宾从何辉赫。
夫子在其间,遂成云霄隔。
良辰与美景,两地方虚掷。
晚从南峰归,萝月下水壁。
却登郡楼望,松色寒转碧。
咫尺不可亲,弃我如遗舄。
九卿天上落,五马道旁来。
列戟朱门晓,褰帏碧嶂开。
登高望远海,召客得英才。
紫绶欢情洽,黄花逸兴催。
山从图上见,溪即镜中回。
遥羡重阳作,应过戏马台。
【译文】又到九月九日咱不聊菊花,只道是茱萸成熟了,伤心的是,茱萸插在头上的时候发现两鬓就像是沾染了白霜似的,唉!老啦。
心境凄凉,登高望远竟然满目悲哀。
远了说有屈原,怎么想起他了呢?因为我也是一个不受功名利禄之人啊!故交都远我而去,身边也只有崔亭伯了呀。
重阳节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我竟然毫无感觉,现在这日子呀,就像是一叶扁舟顺水漂流,只要有酒,到哪里就算哪里吧!别人采菊宴赏,我独自一人,拿着一朵菊花和二千石的太守无聊调笑着。
在船上饮酒,待到太阳落山才上岸,但见霓虹之下,白马拉着官车,载着宾客红光满面,尽显身份尊贵。
车子上的达官贵人和我之间就像是隔山隔水,相距甚远。
岸上的良辰美酒似乎与我擦肩而过,没有酒,没有歌舞,非常寂寥难过。
晚上我从南峰归来,月色朦胧,登上郡楼瞭望,夜色中古松的颜色显得更绿了。
你我相距在咫尺之间,却不能相亲,我怎么感觉就像是一只被抛弃的鞋子那么令人不堪啊。
你们九卿高官走出朝廷,乘坐着五马豪华大车。
拂晓朱门列戟,撩开帏帐就看见百官迎送的碧嶂一排排。
你们也在搞招贤纳士广揽天下英才,可是,你们看见我了吗?那么多紫绶官员欢情融洽,黄花插鬓,兴致勃勃。
满目青山就像是图画一样美丽,小溪流水就像是在明镜中流淌。
羡慕你在重阳节的佳作,等你哦,你现在应该过了戏马台了吧!。
《九日》原文、翻译及赏析
《九日》原文、翻译及赏析《九日》是唐代李白所作,诗人独自一人重阳登高,通过对自己所见和所感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在政治上遭挫折多年、怀才不遇的感慨,最后高歌独酌,抒发怡情自然的旷迭的襟怀。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九日》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九日唐代:李白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
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
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译文今日景物格外的好,山峰松柏参天,江水涌流不息,水光与山色交相辉映。
手携一壶流霞酒,采取这寒冷天气开放的菊花,细细欣赏。
这里地处偏僻,怪石嶙峋,松树古远,微风吹来,响起松涛声有如弦管齐鸣奏出的悦耳的乐声。
酒杯中倒映着我欢乐容颜,独自一个人喝酒,自得其乐。
望着山月独自起舞高歌,任帽儿被舞风吹落,却不知道让我怀念的朋友都在哪里。
注释九日:农历九月九日,俗称重九,古人认为九是阳数,所以这天又叫重阳节。
云景好:景物好。
流霞:美酒名。
搴(qiān)菊:采取菊花。
寒荣:寒冷天气开放的菊花,指菊花。
觞(shāng):古时的酒杯。
落帽:典出《晋书》,据载:大司马桓温曾和他的参军孟嘉登高于龙山,孟嘉醉后,风吹落帽,自己却没有发觉,此举在讲究风度的魏晋时期,有伤大雅,孙盛作文嘲笑,孟嘉即兴作答:“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文辞优美,语惊四座。
后人以此典比喻文人不拘小节,风度潇洒之态。
空:徒然。
友生:朋友。
赏析这是一首重阳节登高抒怀之诗。
一二句写秋高气爽,开篇写令人赏心悦目的秋景。
秋日的天空,辽阔高远,一碧如洗,朵朵白云在蓝天中飘浮,它们时而分开,时而连成一片,时而像一团团的棉球,时而又像是翻卷的波涛,变幻不定,千姿百态;秋日的大地,明丽清爽。
只见层叠的山峰松柏参天,波平浪静的江水涌流不息,水光与山色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三四句写饮菊花酒,在这天高气爽的秋天里,又逢重阳佳节,诗人携壶登山,开怀畅饮,而且边饮酒边赏菊。
“泛寒荣”,一方面表现了秋菊的姿色,另一方面有诗人怀才不遇的伤感。
李白著名古诗十首解析
李白著名古诗十首解析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10首关于李白的诗,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1、《静夜思》作者:李白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满满的儿时回忆啊,毫无疑问,这是李白最著名的一首诗,至少覆盖全球10亿人口。
作为一首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了明静醉人的秋夜之意境。
诗中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
心是境,情是意,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味不已,妙绝古今。
2、《望庐山瀑布》作者: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在诗人李白的笔下,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碧水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
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
接着诗人才把视线移向山壁上的瀑布。
“遥看瀑布挂前川”,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象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
你看!“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维妙维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
3、《早发白帝城》作者: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首先,诗是写景的,公元759年,大诗人李白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东还江陵时而作此诗。
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
全诗给人一种锋棱挺拔、空灵飞动之感。
然而只赏其气势之豪爽,笔姿之骏利,尚不能得其圜中。
全诗洋溢的是诗人经过艰难岁月之后突然迸发的一种激情,故雄峻迅疾中,又有豪情欢悦。
快船快意,使人神远。
后人赞此篇谓:“惊风雨而泣鬼神矣!”4、《赠汪伦》作者: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
李白著名古诗十首解析
李白著名古诗十首解析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10首关于李白的诗,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1、《静夜思》作者:李白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满满的儿时回忆啊,毫无疑问,这是李白最著名的一首诗,至少覆盖全球10亿人口。
作为一首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了明静醉人的秋夜之意境。
诗中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
心是境,情是意,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味不已,妙绝古今。
2、《望庐山瀑布》作者: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在诗人李白的笔下,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碧水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
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
接着诗人才把视线移向山壁上的瀑布。
“遥看瀑布挂前川”,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象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
你看!“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维妙维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
3、《早发白帝城》作者: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首先,诗是写景的,公元759年,大诗人李白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东还江陵时而作此诗。
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
全诗给人一种锋棱挺拔、空灵飞动之感。
然而只赏其气势之豪爽,笔姿之骏利,尚不能得其圜中。
全诗洋溢的是诗人经过艰难岁月之后突然迸发的一种激情,故雄峻迅疾中,又有豪情欢悦。
快船快意,使人神远。
后人赞此篇谓:“惊风雨而泣鬼神矣!”4、《赠汪伦》作者: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
精选李白古诗加赏析【十首】
精选李白古诗加赏析【十首】1.精选李白古诗加赏析静夜思李白〔唐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赏析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
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
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
“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
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
“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
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
“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
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
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
”(《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
李更自然,故居王上。
”(《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样榜。
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
诗人与诗——诗仙“李白著名唐诗二十七首
诗人与诗——诗仙“李白著名唐诗二十七首【李白简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
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仙”。
李白的诗歌不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从形象塑造、素材摄取、到体裁选择和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无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李白一生不以功名显露,却高自期许,以布衣之身来藐视权贵,肆无忌惮地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批判腐败的政治现象,以大胆反抗的姿态,推进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
李白反权贵的思想意识,是随着他的生活实践的丰富而日益自觉和成熟起来的。
下面精选李白平生最著名二十首诗集共赏!一、《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诗意】:昨天的日子渐渐离我远去,已经不可能挽留;今天的日子扰乱了我的心,充满了无限烦忧。
长风吹过了几万里送来秋雁,对此可以开怀畅饮酣醉高楼。
校书您的文章颇具建安风骨,又有我的诗如谢朓秀朗清发。
我们都是心怀逸兴壮思飞动,想登上九天去摘取一轮明月。
拔刀断水水却更加汹涌奔流,举杯消愁愁情上却更加忧愁。
人生在世上不能够称心如意,不如明天披头散发驾舟漂流。
【简析】:《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是唐代诗人李白在宣城(今属安徽)与李云相遇并同登谢朓楼时创作的一首送别诗。
此诗共九十二字,并不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激烈愤懑,灌注了慷慨豪迈的情怀,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光明世界的执著追求。
李白的重阳节的诗
李白的重阳节的诗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相传起源于古代中国的民间习俗。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祭祖、登高、赏菊,同时也是诗人们吟咏抒发情感的时刻。
而其中,李白作为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也创作了一首以重阳节为题材的诗作。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起欣赏李白的重阳节诗。
《重阳节即事》是李白创作的一首抒怀之作,直观地表达了他对重阳节的深深喜爱和凄凉情怀。
诗中,李白以大自然为背景,借助重阳节的传统习俗,抒发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和无尽的感伤。
诗篇开篇即描绘了重阳佳节的景象:“登高临水处,望极天涯路”。
这一句简洁明快的描写,使读者仿佛立即置身于壮丽的山水之间,感受到了登高所带来的畅快和视野的开阔。
而眺望着遥远的天涯,更使人的思绪随之翱翔,对未知世界产生无限遐想。
接下来的几句,李白以散文句式,深情地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他描绘了晨曦中故乡园中青草茂盛的景象,寓意着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
朝露待日晞,则是表达了对新的一天的期待和希望,也象征着对重阳节吉祥美好的祝愿。
诗歌的下半部分,李白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进一步抒发了他内心的凄凉情感:“日出九曲珠,风引五陵冢。
挂席凤凰池,下观弈棋峰。
”这些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淡雅、幽静的氛围,与他内心的忧伤形成鲜明的对比。
李白借景抒情,将自己的孤独之感融入其中。
最后两句,“弈棋峰”则更为李白的重阳节诗歌增添了神秘色彩。
弈棋者通常需要静心、细腻的观察,这也与李白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契合。
或许他借助弈棋的场景,寄托了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许。
通过李白的《重阳节即事》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传统民俗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整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结合自然景观和传统习俗,抒发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绵绵思绪。
读完这首诗歌,仿佛置身于峰峦叠嶂、将近天际的山川之间,感受到了李白在重阳节所抒发的情感的深邃和博大。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能够通过简短的文字触动人心,传递诗人对生活、对世界的感悟。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_诗词名句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出自唐代李白的《九日龙山饮》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译文及注释】译文九日在龙山宴饮,黄色的菊花盛开似在嘲弄我这个逐臣。
醉眼看看秋风把我的帽子吹落,月下醉舞,明月留人。
注释1.龙山:在当涂县南十里,蜿蜒如龙,蟠溪而卧,故名。
见《太平府志》。
2.黄花:谓菊花。
菊花有多种颜色,古人以黄菊为正色,故常以黄花代称。
3.逐臣:被贬斥、被驱逐的臣子,诗人自称。
[2]4. 风落帽:用晋孟嘉九日登高落帽事。
详见《九日登山》诗注。
东晋大司马桓温曾在重阳节登龙山,其部下参军孟嘉被风吹落帽,孟嘉仍浑然不觉,桓温命人作文嘲之,孟嘉作答,挥笔而就,一时传为佳话。
【赏析】在咏菊诗中,“龙山之会”、“落帽人”是常被引用的典故。
李白把这个典故与自己的龙山之游紧密结合在一起抒发了内心的失意愤懑、旷达洒脱的复杂感情。
1 / 3在重阳节之际,诗人登上了当涂附近的名胜之地龙山,与好友痛饮菊花酒,借吟诗来倾泻胸中之情。
首句点明时间地点,既写诗人的宴饮,也扣晋桓温同宾僚的宴饮,这样写就使以后的用典不仅自然吻合,且合情合理,亦即顺理成章。
次句“黄花笑逐臣”,着重写宴饮时菊花的神态。
“笑”,十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菊花盛开时的美艳的容颜。
“逐臣”,追随诗人。
这是说菊花开得到处都是,无论诗人到了哪里,都能看到喷吐异香的黄花,同样,诗人无论到了哪里,都有朵朵怒绽的黄花向他微笑。
在登龙山之际,联想起这里曾经上演过的名士清流之事,以“逐臣”自比的李白,暂时忘却了政治上的不得意,把自己比作被风吹落帽的名士孟嘉,表达了对名士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三、四句“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前一句用典,重在“醉”字,后一句写实,重在“舞”字。
饮美酒赏黄花,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能舞人自舞,体现出饮酒赏花的乐趣,表现出诗人放旷的性格、浪漫的气质。
“陶然共忘机”,正是此情此景的真实描绘。
可见,后两句诗是前两句诗的深化。
诗的最后一句“舞爱月留人”,巧妙地将月亮拟人化,以“月留人”收尾,显得生动别致,表面上是说月亮挽留诗人,而实际上是诗人留恋这脱俗忘尘的自然之境,不愿割舍而去。
李白古诗15首释意
1、访戴天山道士不遇⑴戴天山:又名大匡山或大康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县内。
不遇:没有遇到。
⑵吠:狗叫。
⑶带露浓:挂满了露珠。
⑷树深:树丛深处。
⑸青霭:青色的云气。
⑹倚:靠。
译文:隐隐的犬吠声夹杂在淙淙的流水声中,桃花带着几点露珠。
树林深处,常见到麋鹿出没。
正午时来到溪边却听不见山寺的钟声。
绿色的野竹划破了青色的云气,白色的瀑布高挂在碧绿的山峰。
没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我不由自主地靠着几株古松犯愁。
2、秋下荆门译文:秋霜落在荆门,树叶零落。
由于山空,使得江面也很开阔,秋风也为我送行,使我的旅途平安。
这次远离家乡,不是为了鲈鱼鲙,因为我向往游玩名山,才想去剡中。
3.越中览古①勾践破吴: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争霸。
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所败,此后他卧薪尝胆20年,于公元前473年灭吴。
②锦衣:华丽的衣服。
《史记·项羽本纪》:“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后来演化成“衣锦还乡”一语。
译文:越王勾践把吴国灭了之后,战士们都衣锦还乡。
如花的宫女站满了宫殿,可惜如今却只有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了。
4、金陵酒肆留别(1)金陵:我国今江苏省南京市。
酒肆:酒店。
留别:临别留诗给送行者。
(2).吴姬:吴地的青年女子,这里指酒店中的侍女。
压酒:压糟取酒。
古时新酒酿熟,临饮时方压糟取用。
(3)子弟:指李白的朋友。
(4).欲行:要走的人,指李白自己。
不行:送行的人,指金陵子弟。
(5).尽觞(shāng):喝尽杯中的酒。
也指干杯。
译文:风吹柳絮满店都是香味,酒店中的侍女压糟取酒请客人品尝。
金陵的年轻朋友们都来为我送行,送与被送的人都频频举杯喝尽杯中的酒。
请你们问问这东流的水,离情别意与它相比究竟谁短谁长?5、子夜吴歌. 秋歌①子夜吴歌:六朝乐府吴声歌曲。
《唐书·乐志》:“《子夜吴歌》者,晋曲也。
晋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
”《乐府解题》:“后人更为四时行乐之词,谓之《子夜四时歌》。
”李白的《子夜吴歌》也是分咏四季,这是第三首《秋歌》。
李白的五言绝句诗20首
李白的五言绝句诗20首1、《静夜思》唐代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送友人》唐代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3、《渡荆门送别》唐代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4、《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唐代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5、《古朗月行》唐代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6、《子夜吴歌·秋歌》唐代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7、《夏日山中》唐代李白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8、《关山月》唐代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9、《独坐敬亭山》唐代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0、《侠客行》唐代李白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11、《九月十日即事》唐代李白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12、《夜宿山寺》唐代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13、《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唐代李白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14、《春思》唐代李白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15、《塞下曲六首·其一》唐代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6、《关山月》唐代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重阳节的登高望远诗
李白重阳节的登高望远诗一、原文:《九月十日即事》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二、衍生注释:1. “昨日登高罢”中的“登高”,这是重阳节的一个重要习俗,人们会登上高处,既能眺望远方欣赏秋景,又带有祈福消灾等美好的寓意。
2. “今朝更举觞”,“举觞”就是举杯的意思,指饮酒。
3.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这里说菊花苦是一种调侃和拟人化的写法。
“两重阳”,因为旧俗九月九日为重阳节,而在九月十日这一日其实也可算是重阳节日氛围的延续。
三、赏析:主题上,这首诗以重阳节为背景对自己的境遇进行感慨。
情感方面,有淡淡忧愁和戏谑之感。
从表现手法来说,先叙述登高和饮酒之事,很直白直白。
而后面以菊花自喻,将自己比作菊花,菊花在历经重阳后可能就要凋零,而自己也仿佛被这节日的气氛映衬出一种莫名的惆怅,这种拟人是很巧妙的。
诗人看似在调侃菊花的“苦”,实则是借菊花来抒发自己内心难以言说的境遇,也许是面对时光流逝或者自身处境变迁的无力感。
四、作者介绍:李白,那可是唐朝超有名气的大诗人,人称“诗仙”。
这哥们儿超爱喝酒,一喝酒写诗更溜。
他的一生到处游历,心怀远大的抱负,希望能在政治上一展宏图。
可是呢,现实老是和他作对,在朝廷当官没当多久就被排挤出来。
于是他就四处游荡,写诗抒发他那些豪情壮志、离愁别绪啥的。
他写的诗风格豪放又飘逸,想象力超级丰富,读他的诗就像跟着他天马行空到处跑。
五、运用片段:1. 公司组织大家爬山比赛,选在了重阳节这天。
结果比赛结束后,大家都气喘吁吁的。
有个同事还恍然大悟般地说:“哎呀,这感觉就跟李白诗里的‘昨日登高罢’似的,满满的疲惫啊。
不过咱们没有像他‘今朝更举觞’,太累了只想喝水。
”2. 在一次关于民俗文化的演讲中,说到重阳节的菊花。
演讲者说:“大家都知道菊花是重阳节的标志性花卉,李白在诗里还为菊花叫屈呢,‘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可见那时菊花就和重阳节有着紧密的联系,从古人吟诵菊花的诗词中就能看出民俗文化的深远影响。
李白重阳节的诗
李白重阳节的诗一、《九日登山》原文: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
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
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二、衍生注释:云景:美好的景色。
流霞:泛指美酒。
搴:采。
寒荣:寒冷天气开放的菊花。
三、赏析: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登山的情景。
开头写今日景色美好,山水明丽。
诗人带着酒壶去酌美酒,采菊花。
远处松石古老,风中传来悠扬的弦管声。
看着酒杯中映照的自己欢乐的容颜,独自欢笑又自斟自饮。
最后写到落帽醉卧在山月下,徒然地歌唱怀念友人。
诗中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又流露出孤独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四、作者介绍: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其诗作风格豪放飘逸、富有浪漫主义情怀,感情抒发一气呵成,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游历四方,结交广泛。
五、运用片段:哎呀,今天咱也学学李白去登山赏景,“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看看这美丽的景色能不能让咱也诗兴大发呀!一、《九月十日即事》原文: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二、衍生注释:举觞:举杯饮酒。
两重阳:古时重阳节有采菊宴赏的习俗,过了重阳节后第二天又是一个重阳,所以说两重阳。
三、赏析:这首诗前两句说昨天刚登完高,今天又举杯饮酒。
后两句用菊花来比喻,说菊花为何这样苦,遭遇了两个重阳节。
看似在怜惜菊花,实则是诗人借景抒情,表达自己的某种感慨或心境,或许是对时光匆匆的感叹,又或许是其他复杂的情感。
四、作者介绍:李白那可是大名鼎鼎啊!他可是诗歌界的超级巨星,他的诗作那真是让人拍案叫绝!五、运用片段:看着这满地的菊花,突然就想起了李白的“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咱也来感受感受这其中的滋味。
一、《秋浦歌十七首·其八》原文:秋浦千重岭,水车岭最奇。
天倾欲堕石,水拂寄生枝。
二、衍生注释:秋浦:地名。
寄生:一种植物。
三、赏析:诗中生动地描绘了秋浦的千重山岭,尤其突出了水车岭的奇特。
李白《九月十日即事》读后感
《九月十日即事》读后感
李白的《九月十日即事》以其简洁明快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更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诗中,李白以九月十日的节令为背景,通过描绘菊花这一意象,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情感。
他赞美了菊花的傲霜斗寒,借以表达自己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
这种以物喻人的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也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同时,诗中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内涵也让我深受启发。
李白通过描绘菊花的凋零与盛开,隐喻了人生的盛衰与轮回。
他告诉我们,人生就像菊花一样,有时要经历凋零的痛苦,但只要我们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就一定能够迎来盛开的时刻。
这种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让我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此外,李白的诗歌语言简练明快,意象生动鲜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
他巧妙地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的艺术效果得以充分展现。
在《九月十日即事》这首诗中,他以菊花的傲霜斗寒来比喻自己的坚韧精神,这种巧妙的比喻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也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总的来说,《九月十日即事》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歌。
它让我感受到了李白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通过阅读这首诗,我不仅欣赏到了李白的卓越诗才,也从中汲取了人生的智慧和启示。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让我在阅读后深受震撼和感动。
李白《九日》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九日①【题解】这首诗是李白于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九月九日在庐山登高饮酒时所作。
诗中描绘了重阳佳节秋高气爽那令人赏心悦目的秋景,在这登高饮酒自娱自乐之中,不禁想起了自己在政治上屡屡受挫的情景,便写下这首诗。
诗句之中,一方面,赞赏秋景美不胜收;另一方面,借景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但同时也不忘高歌独酌,抒发自己怡情自然的旷达胸怀。
【原文】今日云景好②,水绿秋山明。
携壶酌流霞③,搴菊泛寒荣④。
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
窥觞照欢颜⑤,独笑还自倾。
落帽醉山月⑥,空歌怀友生⑦。
【注释】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俗称重九,古人认为九是阳数,所以这天又叫重阳节。
②云景好:比喻景物好。
③流霞:美酒名。
④搴(qiān)菊:采取菊花。
寒荣:寒冷天气开放的菊花,指菊花。
⑤觞(shāng):古时的酒杯。
⑥落帽:典出《晋书》,据载:大司马桓温曾和他的参军孟嘉登高于龙山,孟嘉醉后,风吹落帽,自己却没有发觉,此举在讲究风度的魏晋时期,有伤大雅,孙盛作文嘲笑,孟嘉即兴作答:“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文辞优美,语惊四座。
后人以此典比喻文人不拘小节,风度潇洒之态。
⑦友生:朋友。
【译文】今天云彩飘飘,景色迥然,流水更加碧绿,青山也显得更加明亮了。
我手里提着一壶流霞酒,采撷一朵黄菊花,欣赏它在寒冷天气里凌霜盛开不凋的姿色。
这里山石偏僻,松树古远,清越的管弦乐随风飘扬在空中。
偷偷地看到酒杯如明镜般映照出我欢乐的容颜,其实,一个人喝酒也能自得其乐。
望着山间明月独自起舞高歌,任帽子被山风吹落,忽然心里空落落的,不知令我怀念的朋友们现在都在哪里呢?。
李白的诗词《九日龙山饮》译文和注释
李白的诗词《九日龙山饮》译文和注释《九日龙山饮》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译文九日在龙山宴饮,黄色的菊花盛开似在嘲弄我这个逐臣。
醉眼看看秋风把我的帽子吹落,月下醉舞,明月留人。
注释1.龙山:在当涂县南十里,蜿蜒如龙,蟠溪而卧,故名。
见《太平府志》。
2.黄花:谓菊花。
菊花有多种颜色,古人以黄菊为正色,故常以黄花代称。
3.逐臣:被贬斥、被驱逐的臣子,诗人自称。
[2]4.风落帽:用晋孟嘉九日登高落帽事。
详见《九日登山》诗注。
东晋大司马桓温曾在重阳节登龙山,其部下参军孟嘉被风吹落帽,孟嘉仍浑然不觉,桓温命人作文嘲之,孟嘉作答,挥笔而就,一时传为佳话。
扩展阅读:《九日龙山饮》赏析在重阳节之际,诗人登上了当涂附近的名胜之地龙山,与好友痛饮菊花酒,借吟诗来倾泻胸中之情。
首句点明时间地点,既写诗人的宴饮,也扣晋桓温同宾僚的宴饮,这样写就使以后的用典不但自然吻合,且合情合理,亦即顺理成章。
次句“黄花笑逐臣”,着重写宴饮时菊花的神态。
“笑”,十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菊花盛开时的美艳的容颜。
“逐臣”,追随诗人。
这是说菊花开得到处都是,无论诗人到了哪里,都能看到喷吐异香的黄花,同样,诗人无论到了哪里,都有朵朵怒绽的黄花向他微笑。
在登龙山之际,联想起这里以前上演过的名士清流之事,以“逐臣”自比的李白,暂时忘却了政治上的不得意,把自己比作被风吹落帽的名士孟嘉,表达了对名士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三、四句“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前一句用典,重在“醉”字,后一句写实,重在“舞”字。
饮美酒赏黄花,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能舞人自舞,体现出饮酒赏花的乐趣,表现出诗人放旷的性格、浪漫的气质。
“陶然共忘机”,正是此情此景的真实描绘。
可见,后两句诗是前两句诗的深化。
诗的最后一句“舞爱月留人”,巧妙地将月亮拟人化,以“月留人”收尾,显得生动别致,表面上是说月亮挽留诗人,而实际上是诗人留恋这脱俗忘尘的自然之境,不愿割舍而去。
李白写得最好的30首诗
李白写得最好的30首诗李白写得最好的30首诗如下:1.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李白《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5.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6.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7.李白《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8.李白《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9.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0.李白《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11.李白《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12.李白《怨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13.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4.李白《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5.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6.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李白《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诗词简析
李白《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诗词简析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唐代:九日天气清,登高无秋云。
造化辟川岳,了然楚汉分。
长风鼓横波,合沓蹙龙文。
忆昔传游豫,楼船壮横汾。
今兹讨鲸鲵,旌旆何缤纷。
白羽落酒樽,洞庭罗三军。
黄花不掇手,战鼓遥相闻。
剑舞转颓阳,当时日停曛。
酣歌激壮士,可以摧妖氛。
握齱东篱下,渊明不足群。
译文九月九日又重阳,登高望远,天空万里无云。
神工鬼斧,山川形成,长江把楚汉,界限分明。
狂风鼓动着江水,形成了一波波龙形的浪涛。
传说中,汉武帝在高大的楼船横渡游览汾河的时候曾经大发感慨:气势何雄壮!如今的讨伐悖逆的军队楼船气势更为壮观,旌旗飘扬。
洞庭湖上水步骑三军罗列,白羽箭影映射在酒杯中间。
战鼓隆隆震天响,那有心情去采撷*花。
舞动的剑气要把落山的红日重新托起,让太阳重新发出灿烂的光芒。
汉武帝说我给大家高歌一曲,可以鼓舞大家的斗志,有助于压制暴徒气势。
值此战乱时期,我们可不能以为榜样,去东篱下采撷菊花。
注释⑴旧注:时贼逼华容县。
题注:《书经集传》:东陵,巴陵也,今岳州巴陵县也。
《地理今释》:东陵,即巴丘山,一名天岳山,今湖广岳州府城,是其遗址。
《一统志》:巴丘山,在岳州府城南,一名巴蛇冢。
羿屠巴蛇于洞庭,积骨为丘,故名。
是巴陵即巴丘山也。
洞庭湖,在岳州府城西南。
《元和郡县志》:岳州有华容县,去州一百六十里。
⑵楚、汉,谓楚地之山及汉水也。
⑶《高唐赋》:“长风至而波起。
”⑷《昭明文选》:上行幸河东,祠后土,顾视帝京欣然,中流与群臣饮燕,上欢甚,乃自作《秋风辞》曰:“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
”李善注:“作大船,上施楼,故号曰楼船。
”⑸鲸鲵,大鱼之恶者,以喻盗贼。
⑹《家语》:白羽若月,赤羽若日,旌旗缤纷,下盘于地。
⑺“剑舞”、“停曛”,用虞公挥戈回日事。
谢宣远诗:颓阳照通津。
⑻《南史》:清妖氛于灨石,灭沴气于雩都。
⑼《史记·郦生传》:“皆握齱好苛礼。
”应劭曰:“握齱,急促之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白的诗有哪些|李白《九月十日即
事》全诗翻译赏析
【--重阳节祝福语】
九月十日即事
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注释:
①觞(shāng):盛着酒的酒杯。
②两重阳:唐俗,京城的人们常在重阳后的一天再次宴会赏菊,故九月十日有"小重阳之称。
[2]
译文:
昨天刚登上龙山宴饮,今天又在这里举起了酒杯。
菊花为何这样受苦,遭到两个重阳的采折之罪?
鉴赏:
《九月十日即事》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小诗。
在唐宋时代,九月十日被称为"小重阳,诗人从这一角度入手,说菊花在大小重阳两天内连续遇到人们的登高、宴饮,两次
遭到采撷,所以有"太苦的抱怨之言。
作者以醉浇愁,朦胧中,仿佛看到菊花也在嘲笑他这个朝廷"逐臣,他痛苦地发问:菊花为什么要遭到"两重阳的重创?对于赏菊的人们来说,重阳节的欢乐情绪言犹未尽,所以九月十日还要继续宴饮;但菊花作为一种生命的个体,却要忍受两遭采撷之苦。
诗人以其极为敏感、幽微的灵秀之心,站在菊花的立场上,发现了这一诗意的空间。
实际上,诗人是借菊花之苦来寄托自己内心的极度苦闷。
(A篇)
本诗与《九日龙山饮》,同作于当涂。
《岁时广记》卷三五引《岁时杂记》:"都城士庶,多于重九后一日再集宴赏,号小重阳。
王本注:"菊以两遇宴饮,两遭采掇,故有太苦之言。
朱本注云:"九日登高而采菊者,重阳之故事也。
十日而
复登焉,似乎两重阳矣。
菊花再折,何太苦邪?菊非有所苦也,白诗善谑,体物悉情,化无为有,后世遂以为名言。
诗人风流,千古一人也。
严评本云:"摘苍耳何其趣,苦菊花何其颓,岂仙官之典亦为逐败耶。
严评本载明人批:"此亦是乱道派。
郭沫若《李白与杜甫》:"诗的格调情趣完全相同,把李白豪迈之气差不多洗脱干净了。
简单二十个字,不仅仅在惜花,而且在借花自惜。
他的一生也是遭了两次大蹭蹬的--赐金还山与长流夜郎。
花遭两次重阳,人遭两次重伤。
语甚平淡,而意却深远,好像在对自己唱安眠歌了。
(B篇)
在唐宋时代,九月十日被称为"小重阳,诗人从这一角度入手,说菊花在大小重阳两天内连续遇到人们的登高、宴饮,两次遭到采撷,所以有"太苦的抱怨之言。
对于赏菊的人们来
说,重阳节的欢乐情绪言犹未尽,所以九月十日还要继续宴饮;但菊花作为一种生命的个体,却要忍受两遭采撷之苦。
诗人以其极为敏感、幽微的灵秀之心,站在菊花的立场上,发现了这一诗意的空间。
实际上,诗人何尝不是借菊花之苦来寄托自己内心的极度苦闷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