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学校联盟捆绑发展实施方案
县域学校整合实施方案
县域学校整合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农村地区人口大量外流,导致县域学校面临生源减少、师资不足、教学资源匮乏等问题。
为了提高县域学校的教育质量,实现资源整合,促进教育公平,需要制定一套科学的整合实施方案。
二、整合目标。
1. 整合学校资源,提高教育质量。
2. 优化教育布局,提高教学效率。
3. 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整合内容。
1. 教育资源整合。
整合各县域学校的师资力量,采取师资共享、教学资源共享的方式,提高教学水平,丰富教学内容。
2. 教育设施整合。
整合各县域学校的教学设施,提升学校硬件设施水平,改善学生学习环境。
3. 课程整合。
整合各县域学校的课程设置,优化课程结构,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4. 校园文化整合。
整合各县域学校的校园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
四、实施步骤。
1. 制定整合方案。
由县级教育主管部门牵头,成立整合工作组,制定整合方案,明确整合目标、内容和时间节点。
2. 资源整合。
整合各县域学校的师资、教学资源和设施,建立资源共享机制,确保资源利用的公平和高效。
3. 教育改革。
推进课程整合和校园文化整合,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4. 监督评估。
建立整合实施的监督评估机制,定期对整合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五、整合效果。
1. 教育质量提升。
整合后的学校将拥有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更优质的教学设施,教育质量将得到显著提升。
2. 教学效率提高。
整合后的学校将优化教育布局,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3. 教育公平促进。
整合后的学校将实现资源均衡,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六、结语。
县域学校整合实施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和教师们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整合,才能实现县域学校的跨越式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对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落实情况自查的通报
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对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落实情况自查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3.01.10•【字号】陕教基一[2013]3号•【施行日期】2013.01.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对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落实情况自查的通报(陕教基一〔2013〕3号)各市(区)教育局: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2012年6月4日,省教育厅与各市(区)人民政府签署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以下简称《备忘录》),落实了各市(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规划(2011-2020年)》、《关于〈陕西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项目规划〉的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三个备案文件,对共同推进我省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出了明确承诺。
《备忘录》签署后,各市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了明显成效。
现将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落实情况通报如下:一、基本情况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落实情况自查的通知》(陕教基一〔2012〕31号)下发后,各地高度重视,按照自查内容,认真对《备忘录》各项承诺落实情况进行了逐项自查,通过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和建议,摸清有关情况。
(一)机制落实。
1.加强领导,夯实责任。
省教育厅与各市人民政府签署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之后,各地对推进全市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将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领导小组,理顺工作机制,明确了任务,夯实了责任,形成市、县(区)两级政府重视,教育、人社、财政、发展、规划、住建、监察、审计、物价等部门齐抓共管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强化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提出了推进本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为各市进一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落实《备忘录》各项承诺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实施方案
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实施方案为贯彻和落实《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40号)和省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促进优质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化、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集团化办学的指导意见》,在总结我市片区合作共同体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实施原则(一)指导思想以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统领,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促进教育公平和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为重点,通过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实施集团化办学,科学整合教育资源,有力提升教育品质,促进校际之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共同提高,建设百姓认可、优质均衡的教育强市,让更多的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充分的优质教育。
(二)实施原则1.分类试点推进。
坚持因地制宜、因校施策,深化办学模式改革,探索构建集团内合作运行模式。
2.聚焦内涵发展。
通过示范引领、教师交流、资源共享、场地共用、文化生成等策略,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品质。
3,激发办学活力。
进一步打破校际壁垒,积极探索管理互通、师资交流、研训联动、文化共建、质量共进的体制机制,推动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放大。
4.坚持特色发展。
在充分发挥核心校引领辐射作用的同时,充分保障学校主体地位,激发学校主动发展的积极性、创造性,避免区域内学校同质化发展倾向,增加学校吸纳、改进、重构能力,推动全市各校形成办学特色。
二、组建模式在深入推进片区合作共同体建设的基础上,以城区优质学校为核心校,由1所集团核心校和“N”所成员校组建“紧密型”和“协作型”两种办学集团。
核心校重点托管1-2所成员校和若干所普通成员校。
被托管的成员校挂牌“XX教育集团XX学校(分校、校区)”,普通成员校为独立法人。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冀政字〔2017〕6号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正文:----------------------------------------------------------------------------------------------------------------------------------------------------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冀政字〔2017〕6号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40号)精神,加快城乡义务教育协调、均衡发展,着力解决义务教育“乡村弱”和“城镇挤”问题,整体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目标落实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教师编制标准、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两免一补”政策城乡全覆盖。
到2020年,城乡二元结构壁垒基本消除,义务教育与新型城镇化发展基本协调,大班额基本消除,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城乡学校布局更加合理,乡村完全小学、初中或九年一贯制学校、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乡村小规模学校(含教学点)达到相应要求;城乡师资配置基本均衡,乡村教师待遇稳步提高、岗位吸引力大幅增强,乡村学校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乡村教育质量明显提升,教育脱贫任务全面完成。
义务教育普及水平进一步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6%。
二、主要措施(一)合理规划和建设城乡义务教育学校。
1.大力扩充城镇义务教育学校。
各地要按照城镇化规划和常住人口规模,由教育部门会同发展改革、规划、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编制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纳入城市、镇规划并严格实施,不得随意变更,如有变化,须征得同级教育部门同意。
推进“教育强市”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推进“教育强市”办好人民满意教育2017年底,资阳区、沅江市、安化县、桃江县同时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评估认定,益阳市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
近两年,益阳市对照评估要求和专家组意见,不断夯实基本均衡发展成果,打好综合施策“组合拳”,全面推进“教育强市”建设。
一、高位推动,绘“教育强市”新蓝图党政重教,积聚教育发展势能。
益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将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
自2017年全市所有县(市、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评估验收后,全市共召开27次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教育工作,制定了《关于推进教育强市建设的意见》,全面夯实基本均衡发展成果,将教育强市建设列入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和绩效考核内容。
各县(市、区)均建立了由行政一把手负责的教育强市建设领导体制,明确要求行政一把手对辖区内教育强市建设承担主要责任,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协同共建教育强市。
系统谋划,明确教育发展目标。
2017年,市委、市政府聘请教育领域专家立足全市教育发展现状,制定了《关于推进教育强市建设的意见》,确立了通过“推动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教师校长队伍建设、强化教育发展保障”四大教育发展举措,确保实现“到2020年,全市基本形成相互衔接、结构合理、均衡协调、机制灵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比较完备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的教育强市发展总体目标。
常态督导,督促落实教育发展举措。
益阳市依据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对市州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办法》,在全市探索建立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估长效机制,将党政重教、教育经费投入、大班额化解、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校长教师交流等教育强市工作内容作为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履职评估的重要内容。
每年定期开展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估,对教育履职先进区县予以奖励,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看湖南·视点益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黄东红262019·11A·实现了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估工作常态化,持续督促各县(市、区)落实各项教育发展举措,助力推进教育强市建设。
2024年小学与中心学校捆绑式发展实施方案
2024年小学与中心学校捆绑式发展实施方案____年小学与中心学校捆绑式发展实施方案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的深入发展,小学与中心学校捆绑式发展受到越来越多教育从业者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注。
小学与中心学校的捆绑式发展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互相促进,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发展水平。
本文旨在提出____年小学与中心学校捆绑式发展的实施方案,以期推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二、背景分析小学与中心学校捆绑式发展的意义重大。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支持。
而中心学校拥有优质的师资力量、丰富的教育经验和领先的教学理念。
将小学与中心学校捆绑发展,可以使小学生得到更全面、个性化的教育,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
三、目标设定1. 提高小学教育质量:通过与中心学校的捆绑发展,提高小学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学技能,提升小学教育质量。
2.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通过中心学校资源的支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3. 推动教育创新:通过与中心学校的合作,推动教育创新,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应用到小学教育中,创造适合小学生学习发展的教育模式。
四、实施方案1. 建立小学与中心学校合作机制(1)确定合作内容:明确小学与中心学校合作的具体内容,包括教育资源共享、师资支持、教学方式改进等。
(2)建立合作机制:成立小学与中心学校的合作领导小组或工作组,统筹指导合作工作。
明确合作的责任分工和工作流程。
2. 教师培训与交流(1)组织教师培训:通过中心学校的师资力量,为小学教师提供专业的培训,提升他们的教育水平和教学技能。
(2)开展教师交流:定期组织小学教师与中心学校教师进行交流,分享教学经验和教育研究成果,促进双方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3. 确保教育资源共享(1)共享教材资源:中心学校提供优质的教材资源,小学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和使用。
(2)共享实验设备和实践基地:中心学校的实验设备和实践基地开放给小学使用,小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保山市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保山市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保山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7.12.28•【字号】保政发〔2017〕62号•【施行日期】2017.12.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保山市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保政发〔2017〕6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办、局:《保山市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保山市人民政府2017年12月28日保山市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16〕116号)精神,适应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客观需要,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加快城乡义务教育协调、均衡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优先发展、统筹规划,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提高质量、公平共享,分类指导、有序推进”基本原则,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合理规划城乡学校布局建设,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健全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完善配套措施,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工作,着力解决“乡村弱”和“城镇挤”问题,加快缩小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差距,促进我市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工作目标总体目标:到2020年,义务教育与城镇化发展基本协调,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
全市整体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基础上,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教育投入稳步增长。
全面落实“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鼓励各县(市、区)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基准定额在省定标准基础上适当提高,并向乡村特别是小规模学校倾斜。
学校联盟捆绑计划
学校联盟捆绑计划篇一:联盟捆绑校第二小学方案创新管理机制聚力共促发展——福海县第二小学联盟捆绑学校方案为了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县域义务教育联盟捆绑发展的指导意见》(新教基[20XX]31号)精神,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整体提升城乡各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我校响应福海县教育局20XX(30号)文件精神,以优质学校为龙头,捆绑县域内对应学段的2-3所薄弱学校,组建办学联盟,构建“互联互助、以强带弱、对口支援”的运行模式。
与福海县齐干吉迭乡小学、解乡小学、一农场小学进行“一帮三,捆绑式评价”联盟。
结队帮扶的学校之间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交流与合作,实现了法人独立,管理统一、信息互通、教学同步、资源共享。
现初步总结如下:一、创新管理机制,共促提高。
1、成立领导小组。
设福海县第二小学校长张凤琴为组长,齐乡、解小和一农场校长张茂玉、好吾兰、许鲁湘为副组长,实现全方位合作、多方面协调的工作领导小组,调动各校中层领导职责相对应的捆绑联盟制度。
依托福海县第二小学校园网站,开辟龙头学校工作室网页,建立捆绑学校QQ群,及时采集各种信息,给大家提供一方交流的平台。
2、深入了解各校优势与薄弱环节,学习各校特色和亮点,为“一帮三、捆绑式评价”学校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组织捆绑校成员深入各校实地参观、查看资料、召开座谈会,对开展“一帮三、捆绑式评价”亮点学校进行了现场观摩。
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今后如何做好“捆绑式评价”学校发展工作交换了意见,共商合作交流的具体内容。
3、签订联盟捆绑学校责任书。
在分析过各校优势及不足后,召开全体成员会议,围绕各校培养目标,大家群策群力,讨论制定了每年度和周期内的工作计划、学习内容、目标任务以及工作室相关职责和制度,并签订了责任书。
4、创新“捆绑式”学校管理模式。
在“捆绑式”试点学校管理体制上,尝试实行法人独立、互联互动、以强带弱、一套领导班子、独立核算、一体考核评估的管理运行机制;在“捆绑式”重点学校,实行顾问校长制,即城区学校的校长兼任乡镇学校的顾问校长,乡镇学校在重大问题决策上要听取顾问校长的意见建议。
关于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
关于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重点议题。
为了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政府和教育部门制定了一系列实施方案。
本文将介绍这些实施方案,包括均衡配置师资、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
首先,均衡配置师资是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措施。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育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例如,加大优秀教师的引进力度,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福利,加强教师的培训和研修等。
这些措施旨在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和社会。
其次,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也是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措施。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新建和改扩建了一批学校,配备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生活设施。
这些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环境,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好的工作环境。
最后,提高教育质量是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核心。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育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例如,加强课程建设,推广先进的教学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等。
这些措施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和职业发展。
总之,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政府和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合作,加大投入,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均衡配置师资、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质量等。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为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规划实施方案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规划实施方案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教育公平和质量的关注日益增强。
为了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国家整体教育水平,我们需要制定并实施一项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规划实施方案。
本文将就此展开讨论,探讨实施方案的关键点和步骤。
一、明确目标,突出主题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目标是实现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校办学水平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推进县(市、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意见的通知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推进县(市、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09.20•【字号】辽政办发[2006]56号•【施行日期】2006.09.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推进县(市、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意见的通知(辽政办发〔2006〕56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经省政府同意,现将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推进县(市、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〇六年九月二十日关于全面推进县(市、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教基〔2005〕9号)和《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现就推进全省县(市、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县(市、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十一五”期间各级政府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促进社会公平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意义。
各级政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切实办好每一所学校为宗旨,抓住城区薄弱学校改造和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两大主线,均衡配置经费、设施、设备、教师等办学资源,缩小学校间办学水平的差距。
到2007年,“双高”、“普九”县(市、区)要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0年,全省所有县(市、区)均要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市、县(市、区)两级政府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主体,要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要求,切实履行好政府职责。
各级政府要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目标,结合“两类新三片”规划,确定可行措施,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省教育厅要制定并尽快印发《辽宁省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各市、县(区、市)要完善管理体制和投入机制,按照有关办学标准均衡配置教育资源。
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共同体实施方案
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共同体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学校的发展,构建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共同体,提高教育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学校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实现优质均衡发展的目标。
本实施方案旨在明确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的目标、原则、措施和保障措施,为义务教育学校共同体建设提供指导。
二、目标和原则(一)目标1.建立统一高效的学校管理体制,促进各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提高教育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
3.促进学校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
4.推进优质均衡发展,不断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二)原则1.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共同体建设方案。
2.充分发挥各学校的优势,实现资源的互补和共享。
3.坚持教育公平原则,推动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向农村和偏远地区倾斜。
4.加强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学校协同发展的良好机制。
5.细化学校管理制度,突出学校发展共同体的特色。
三、推进措施(一)优化学校管理体制1.建立起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共同体的领导机制,明确各学校之间的协作机制和责任分工。
2.设立学校发展共同体的组织机构,成立学校校长工作联席会议,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共同发展中的问题。
3.完善学校发展共同体的管理制度,制定学校之间的协作协议,明确各学校的权责和贡献方式。
4.加强学校管理者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和战略眼光,推动学校发展共同体的建设。
(二)促进教育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1.制定统一的教育资源共享规划,将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和偏远地区倾斜,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2.充分发挥各学校的特长和优势,互相补充、借鉴和学习,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
3.配合学校管理体制,统一建立起财政拨款、教学设施和师资资源的共享机制,保证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三)促进学校各方面的全面发展1.鼓励学校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眉山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
眉山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眉山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7.06.30•【字号】眉府发〔2017〕25号•【施行日期】2017.06.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眉山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眉府发〔2017〕25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级各部门(单位):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17〕17号)精神,为全面提升全市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工作目标通过3—5年的时间,实现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教师编制标准、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基本装备配置标准四个统一,“三免一补”政策城乡全覆盖,着力解决“乡村弱”和“城镇挤”问题。
到2020年,全市学校标准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城乡学校布局更加合理,基本消除大班额,城乡师资配置基本均衡,乡村教育质量明显提升,教育脱贫任务全面完成,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
二、工作举措(一)规划建设好城乡义务教育学校。
1.各县(区)结合城镇化发展进程,科学预测学龄人口分布,遵循“公民办并举、规模适度、就近入学、彰显效益”的原则,科学编制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
在乡(镇)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的地区合理布局规模适当的义务教育学校;在乡村人口相对集中的村设置和办好村小学或教学点;在人口稀少、偏远不便的地方保留或设置教学点;在人口迅速集中的城镇加快新建或改扩建学校,依法落实城镇新建居民区配套标准化学校建设,保障学校数量、规模与城市(镇)发展和人口增长相适应。
依法调整义务教育学校布局。
制定义务教育学校用地规划,实行教育用地联审联批制度。
加紧编制各县(区)“十三五”教育体育项目布点及建设专项规划,做好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基本满足新型城镇化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2024年小学与中心学校捆绑式发展实施方案
2024年小学与中心学校捆绑式发展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标2024年,为了提高小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推动小学教育与中心学校的深度融合,我们提出了小学和中心学校捆绑式发展的实施方案。
该方案的目标是建立起小学和中心学校的紧密合作机制,促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升小学教育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教育水平。
二、基本原则1. 共建共享:小学与中心学校之间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建和共享,充分发挥各方的特长和优势。
2. 服务为先:以学生为中心,需要小学和中心学校共同协作,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满足学生综合成长的需要。
3. 深度融合: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和合作,实现小学和中心学校的深度融合,促进双方教育水平的提高。
三、具体措施1. 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小学与中心学校合作共享教育资源,共同建设教学设施,提供学生学习和发展所需的各类资源。
中心学校可以向小学提供优秀的教育师资和先进的教育设备,小学可以向中心学校提供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育需求。
2. 教学交流与研讨:小学和中心学校开展定期的教学交流与研讨活动,通过教师之间的互动和经验分享,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小学教师有机会参观中心学校的教学实践,中心学校教师也可以到小学进行教学指导和督导。
3. 学生交流与互助:小学和中心学校组织学生定期进行交流与互助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可以到中心学校参加一些特色教育项目,中心学校的学生也可以到小学进行交流学习和体验教育。
4. 教育科研与改革创新:小学和中心学校联合开展教育科研和改革创新活动,深入探索各类教育问题和解决方案。
通过教育科研成果的共享和合作,不断提升小学和中心学校的教育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5. 家校合作与社会资源的整合:小学和中心学校加强家校合作,充分发挥家庭和社会资源在学生教育中的作用。
共同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家庭和社区环境,提供学生学习和成长所需要的各类支持和资源。
四、实施效果评估1. 教师教育水平提升:通过教师交流和研讨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专业互助和成长,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意见 豫政[2018]15号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
发展的意见豫政[2018]15号
无
【期刊名称】《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
【年(卷),期】2018(000)012
【摘要】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340号),促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协调均衡发展,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请认真贯彻落实。
【总页数】4页(P3-6)
【作者】无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27
【相关文献】
1.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坚持三链同构加快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豫政[2020]18号 [J],
2.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豫政办〔2020〕9号 [J],
3.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强省建设的意见(豫政[2020]41号) [J],
4.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的实施意见(豫政办[2021]19号) [J],
5.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企业上市挂牌工作的意见(豫政办[2020]22号)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县区教育联盟实施方案
县区教育联盟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县区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如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资源不均衡、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县区教育的发展,我们提出了县区教育联盟实施方案。
二、实施目标。
1. 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联盟合作,共享教学资源,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2. 促进师资交流,通过联盟合作,实现师资共享,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3. 建设教育共同体,通过联盟合作,打破地域界限,建立县区教育共同体,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三、实施步骤。
1. 筹备阶段,各县区教育局进行沟通协商,确定联盟成员单位,制定联盟章程和工作规则。
2. 资源整合,各成员单位共享教学资源,建立资源共享平台,提供教学资料、教学设备等。
3. 师资培训,联盟成员单位开展师资培训活动,邀请优秀教育专家进行授课,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4. 教学交流,定期举办教学交流活动,组织教师互相观摩课堂,分享教学经验。
5. 教育研讨,开展教育研讨活动,探讨教育改革发展方向,共同解决教育难题。
四、实施保障。
1. 政策支持,各级政府出台支持县区教育联盟的政策措施,为联盟合作提供政策保障。
2. 资金支持,各成员单位共同筹集经费,用于联盟活动开展和教育资源共享。
3. 组织协调,设立联盟工作机构,负责联盟活动的组织协调和日常管理工作。
4. 宣传推广,通过各种途径宣传联盟合作成果,吸引更多的县区教育单位加入联盟。
五、成效评估。
1. 教学质量,定期对联盟成员单位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比对学生成绩,调查教师教学满意度。
2. 师资培训,跟踪评估师资培训效果,观察教师教学水平提升情况。
3. 教学交流,收集教学交流活动的效果,统计教师参与交流的人数和次数。
4. 教育研讨,评估教育研讨活动的成果,总结研讨成果对教育改革的推动作用。
六、总结。
县区教育联盟实施方案的提出和实施,将有力促进县区教育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师资力量,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联盟校工作实施方案
联盟校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联盟已成为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形式。
联盟校之间的合作可以有效整合资源,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机会。
因此,制定联盟校工作实施方案,对于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确定。
1.建立稳定的联盟校合作关系,促进教育资源共享,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学水平。
3.促进学生素质教育,拓展学生学习空间,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三、实施方案。
1.建立联盟校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统筹协调联盟校合作事务。
2.制定联盟校合作协议,明确合作内容、方式、期限等具体细则。
3.建立联盟校资源共享平台,包括教学资源、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方面的共享。
4.开展教师交流活动,包括教学观摩、教学研讨、课题研究等,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5.开展学生交流活动,包括学科竞赛、文化交流、实践活动等,拓展学生学习空间。
6.建立联盟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定期开展联盟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确保联盟校工作顺利推进。
2.建立健全的工作机制,包括会议制度、信息报送制度、工作督导制度等,保证工作有序开展。
3.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激发教育教学合作的积极性。
4.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确保联盟校工作实施方案的顺利推进。
五、预期效果。
1.联盟校合作关系稳定,教育资源得到充分整合,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2.教师专业成长得到促进,教学水平得到提高,学生素质教育得到加强。
3.学生学习空间得到拓展,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学校教育事业得到全面发展。
六、总结。
通过制定联盟校工作实施方案,可以有效促进学校间的合作与交流,加强资源共享,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希望各联盟校能够积极落实实施方案,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教学环境。
学校联盟捆绑计划
学校联盟捆绑计划篇一:联盟捆绑校第二小学方案创新管理机制聚力共促发展——福海县第二小学联盟捆绑学校方案为了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县域义务教育联盟捆绑发展的指导意见》(新教基[20XX]31号)精神,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整体提升城乡各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我校响应福海县教育局20XX(30号)文件精神,以优质学校为龙头,捆绑县域内对应学段的2-3所薄弱学校,组建办学联盟,构建“互联互助、以强带弱、对口支援”的运行模式。
与福海县齐干吉迭乡小学、解乡小学、一农场小学进行“一帮三,捆绑式评价”联盟。
结队帮扶的学校之间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交流与合作,实现了法人独立,管理统一、信息互通、教学同步、资源共享。
现初步总结如下:一、创新管理机制,共促提高。
1、成立领导小组。
设福海县第二小学校长张凤琴为组长,齐乡、解小和一农场校长张茂玉、好吾兰、许鲁湘为副组长,实现全方位合作、多方面协调的工作领导小组,调动各校中层领导职责相对应的捆绑联盟制度。
依托福海县第二小学校园网站,开辟龙头学校工作室网页,建立捆绑学校QQ群,及时采集各种信息,给大家提供一方交流的平台。
2、深入了解各校优势与薄弱环节,学习各校特色和亮点,为“一帮三、捆绑式评价”学校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组织捆绑校成员深入各校实地参观、查看资料、召开座谈会,对开展“一帮三、捆绑式评价”亮点学校进行了现场观摩。
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今后如何做好“捆绑式评价”学校发展工作交换了意见,共商合作交流的具体内容。
3、签订联盟捆绑学校责任书。
在分析过各校优势及不足后,召开全体成员会议,围绕各校培养目标,大家群策群力,讨论制定了每年度和周期内的工作计划、学习内容、目标任务以及工作室相关职责和制度,并签订了责任书。
4、创新“捆绑式”学校管理模式。
在“捆绑式”试点学校管理体制上,尝试实行法人独立、互联互动、以强带弱、一套领导班子、独立核算、一体考核评估的管理运行机制;在“捆绑式”重点学校,实行顾问校长制,即城区学校的校长兼任乡镇学校的顾问校长,乡镇学校在重大问题决策上要听取顾问校长的意见建议。
小学与中心学校捆绑式发展实施方案
小学与中心学校捆绑式发展实施方案小学与中心学校捆绑式发展实施方案为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平罗县教体局关于城乡学校捆绑式发展实施意见》精神和要求,特制订平罗城关回小与灵沙中心学校捆绑发展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学校“捆绑式”发展模式,整合两校教育资源,加强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平罗教育和谐发展、优质发展、均衡发展。
二、工作目标以“均衡发展、公正公平、优化管理”为基本原则,以“管理同谋、计划同盘,人才同用、活动同行,资源同享、信息同通“为基本要求,加强捆绑学校的合作与交流,发挥两校各自优势,在办学理念、办学条件、内部管理、队伍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积极开展多形式、有特色、富有成效的联动活动,实现“教育观念有变化,教育管理水平有提高,教师干部队伍素质有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提升、两校工作整体推进”的目标,促进两校的共同发展。
两、工作措施(一)学校管理捆绑1、两校在交流研究的基础上,每学年统一制定捆绑发展方案,明确捆绑发展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落实各项捆绑措施。
2、两校相互交流学校管理制度、工作计划等重要资料,共同研究,互相借鉴,取长补短。
3、两校每学期初联合制订教育教学行动计划,统筹安排德育、教学、党建、工会、少队等活动的开展。
4、每学期召开一次两校班子成员参加的学校管理研讨会,交流学校管理经验,总结、研究、安排教育教学联动发展工作。
5、年底组织捆绑学校校长举行“捆绑学校发展论坛”,交流经验,研究工作,总结得失。
6、灵沙中心学校每学期选派1名学校管理人员到平罗回小挂职职,根据所承担工作的性质,参与相应工作的管理,积累管理经验,共同提高管理水平。
(二)教师结对捆绑:1、每学期初制定结对工作计划,明确结对教师双方的责任,合理安排重点工作和重要活动,为教师结对成长行动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工作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学校联盟捆绑发展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48号)和xx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意见》(xx政发〔20xx〕xx号)精神,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根据xx教育厅《关于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学校联盟捆绑发展的指导意见》(xx教基〔20xx〕xx 号)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针,以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遵循“县域统筹、政策引导、因地制宜、合理配置”的原则,发挥优质学校的资源优势,带动薄弱学校、农村学校整体水平的提升,实现县域内优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办好每一所学校,全面推进全州义务教育科学、和谐、均衡和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通过推进义务教育学校联盟捆绑发展办学模式改革,充分发挥优质学校在办学理念、教育教学、文化建设、课程改革等方面的优势,促进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模式转型、优质资源共享,实现联盟捆绑发展的学校教育资源优质化,教师交流常态化,教育管理规范化,教师队伍专业化,学校发展特色化,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为完成到20xx年xx%的县(xx个)、20xx年xx%的县市(xx个)、20xx年100%的县市(xx个)基本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任务奠定基础,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
三、组建模式(一)联合联盟捆绑办学模式:以优质学校为龙头,捆绑区域内对应学段的2—3所薄弱学校(包括农牧区学校),组建相互对应、相对固定、紧密联系的办学联盟捆绑,构建“法人独立、互联互助、以强带弱、对口支援”的运行模式,逐步形成“资源共享、荣辱共担、交流互动、同步发展”的一体化管理,在龙头学校的统筹组织下,在教育管理、教育研究、教育资源等方面合作互助,促进各成员学校教育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共同提高,实现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有效缓解“择校”现象。
(二)合并式集团化办学模式:以优质学校为龙头,吸收合并2-3所薄弱学校(包括农牧区学校)、新建学校组建教育集团,通过“合并校”、“建分校”、“新建校”等形式,构建“一个法人、一套班子、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运行模式,实行人事管理统一、经费管理统一、教学管理统一、资源配置统一、考核评价统一的管理模式。
通过管理重构、资源重组等实现一体化办学,带动薄弱学校、农牧区学校快速发展。
以上两类办学模式,可在同一区域内同时运行。
各县市要结合实际,大胆创新,积极探索“优质学校+农牧区学校”、“优质学校+新建学校”、“优质学校+薄弱学校”等形式,拓宽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途径。
四、管理方式(一)实施管理互通行动,促进管理水平共提升。
以建立“三项活动”为抓手,充分发挥校级领导的示范带头作用,形成联盟捆绑内学校“业务互帮、优势互补、管理互促”的工作局面。
一是开展校级领导互研互学。
联盟捆绑要建立定期的研讨例会制度,每学期确定1-2个主题,至少开展1-2次“学校管理专题研讨”活动。
各学校也可将联盟捆绑内其他学校的校长(书记)列为本校行政会议成员,不定期邀请联盟捆绑成员参加本校年度工作计划制订、日常教育管理、教学业务研究、教师培养发展、教育评价考核等学校重要工作的研讨,或到本校指导检查学校管理工作,或开展校级领导间的蹲点学习和指导。
二是开展中层干部互动互学。
每学期以对岗互派和对口指导的形式,积极开展联盟捆绑内中层职能部门干部互动、指导和交流。
各成员学校至少派出1名中层或后备干部到其他成员学校进行挂职交流和指导,时间不少于1周,挂职人员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学习反思的基础上,提交1份有关挂职学校内部管理、师资培养、质量提升、文化建设、特色发展等方面的建议和体会。
三是开展管理资源互通互学。
各成员学校要将每月工作安排、重大活动开展、管理制度的改革优化及时通报,促进各方互学互进。
积极建立信息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建成“联盟捆绑资源共享库”,将联盟捆绑内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工作方案、资料成果在网上展示,使之成为联盟捆绑内学校领导、教师共同分享交流沟通的资源平台。
(二)实施研训联动行动,促进教师专业共成长。
以解决教学问题,引领教改方向,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为目的。
依托名师资源支撑点,融通教研、科研两条辐射线,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一是建立骨干教师引领制度。
各联盟捆绑学校要选派一定数量的骨干教师到成员学校,通过充分整合联盟捆绑内名师资源,建立名师团队工作室,以骨干(名师)的互派蹲点、互动指导学习等多种形式,通过师徒结对、专题讲座、示范课、公开课、观摩课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培养培训活动,加快联盟捆绑发展学校骨干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
二是建立集体备课教研制度。
要建立联盟捆绑学科研训组织(片区教研大组),各学科推举一位名师为兼职研训员、集聚联盟捆绑内名师和各学校教研组长资源,制定切实可行的联盟捆绑学科联片教研制度和主题式活动计划,扎实开展学科专题教研、网络教研、校本教研、集体备课和各类评课赛课活动,每学期至少开展二次以上专题活动。
州教研室要加强对各联盟捆绑活动的指导,并积极探索开展以联盟捆绑为单位的片区教科研活动。
三是建立科研培训联动制度。
各联盟捆绑学校要依托片区教研大组,积极组织在科研课题研究和教师校本研修方面的合作,共同开展联盟捆绑的学术论坛、教学沙龙、业务研修和课题研究等活动,交流先进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科研方法,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
(三)实施质量同进行动,促进办学效益共提高。
建立和完善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估和反馈指导体系,推进校际间教研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城乡间、校际间教育质量均衡提升。
一是创新载体,德育模式合作构建。
加强联盟捆绑在德育模式、德育内容、德育载体、德育方法、德育活动、德育评价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尝试在常规教育、专题教育和大型活动教育的联合策划、组织实施;开展德育专题培训、德育论坛或班主任工作论坛等活动,促使联盟捆绑德育队伍的共同成长。
二是健全体系,学科质量合作推进。
加强联盟捆绑内学生各学科的质量过程管理合作。
积极开展联盟捆绑校在教学进度把握、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质量检测等方面的合作。
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联盟捆绑教学质量的监测和分析,做到“调研共同进行、问题共同分析、措施共同研讨、质量共同提高”。
三是拓展课程,校本课程合作开发。
联盟捆绑内要积极发挥、整合各校师资、资源的优势,可依据趣味性、开放性、实践性、发展性、整合性的设计原则,以学生资源条件、办学目标为主要线索共同研讨、合作开发校本课程。
联盟捆绑要共同拟定校本课程开发目标,编制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实施校本课程编写、使用、评价与修订工作。
要围绕校本课程的功能定位要求,提高教师课程开发意识和科研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项目共推进,成果共分享。
(四)实施文化共建行动,促进文化体系共完善。
积极探索“用文化的方式发展有内涵的区域教育”,打造富有特色的区域学校文化。
一是加强显性文化的研讨。
学校环境布置、师生活动是学校文化的直接体现,联盟捆绑内各学校要加强学校显性文化建设的研讨,努力建设富有特色的校园环境文化,积极向上的师生活动文化,以树立良好的学校外显形象,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氛围。
二是强化制度文化的交流。
联盟捆绑内各校要不定期加强对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管理、教师队伍与干部队伍建设、学校文化与课程建设、文化内涵与特色建设、师生评价与激励等管理制度的专题交流与研讨,明晰制度的约束性、激励性和时效性,推进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的规范、科学和完善。
三是注重精神文化的构建。
“精神文化”是师生共有的价值观念,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联盟捆绑要不定期开展精神文化构建研讨。
在构建精神文化的过程中,既要注重以人为本,促进师生全面发展,又要注重从学校发展历史和办学经验积累中汲取丰厚内蕴,培养独特个性的精神文化。
(五)实施项目合作行动,促进教育品牌共形成。
深入践行“项目化”工作理念,以改进、提升、开发学校某一项目为抓手,深入开展校际间的项目合作、结对共建活动。
一是基于弱项改进,开展项目深度合作。
联盟捆绑要以某一学校的某一特色项目为引领,充分发挥优质项目的辐射、示范、带动作用,深入开展校际间一对一的深层次项目结对活动,促进双方同发展、共提升。
二是着眼优项提升,开展项目结对共建。
联盟捆绑要围绕“建项目、创特色、扩影响、树品牌”的目标,以课题研究为引领,以项目合作共建为抓手,进一步扩大优势的聚集力,做大做强做优项目优势,促进教育品牌项目的形成,提升整体竞争力。
三是立足全新开发,开展项目联手共育。
联盟捆绑要对本校的各项工作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分析,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和定位,积极寻找一些新项目结对伙伴,或区域内联合共建,或区域外联谊合作,着力联手培育新的工作项目特色优势,推动学校整体发展。
(六)实施整体考核行动,促进教育发展共推进。
学校联盟捆绑发展要构建目标统一,内容一致,兼顾差异,面向全体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对各成员学校进行统一的发展性评价。
一是开展“联盟捆绑评先考核整体捆绑,共荣共进”的方式,对学校的办学水平、教师的评先评优、学生的综合评价进行全方位整体考评。
二是联盟捆绑内学校要统筹兼顾,对工作成效突出的学校和人员进行表彰奖励。
三是建立统一的教学质量监测和反馈体系,定期进行教学质量分析和研究,确保联盟捆绑发展所有学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的共同提高。
五、保障措施(一)加强领导,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
义务教育发展联盟捆绑既是推进我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组织,也是义务教育管理的一种有益探索尝试,更是深入推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抓手,学校联盟捆绑发展工作由州教育局指导,普通教育科具体负责实施日常管理,重点抓好联盟捆绑项目及专题的确定指导和推进实施;教研室重点负责联盟捆绑内教、研、训活动的开展指导,组织人事科负责各联盟捆绑内干部、师资的互动指导,督导室负责各联盟捆绑计划的落实督查和工作评价,其他科室按需开展工作。
(二)突出重点,建立项目式的推进机制。
联盟捆绑重点工作的项目化和专题化是实质性推进组团发展的切入点,校际间校级领导、中层干部、骨干教师的互动是关键点,各校要创新思路,找准目标定位,既要关注学校共同需求,做到面上联动,又要关注学校个体差异,做到点上深化,突出本联盟捆绑校的工作重点。
同时,要按照“有所侧重、分步推进”的原则,合理规划每学期的工作重点,确定每学期的项目和专题,并有序安排人员的互访互派,扎实开展以项目和专题为抓手,以人员互访互派为关键的互研互学互促进活动。
每学期初,各县市要将联盟捆绑校工作计划(项目、专题)含人员互动情况上报州教育局普教科,每学期末将工作实施情况书面报告州教育局普通教育科。
(三)立足实效,健全有效的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