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综述
物联网安全技术综述
物联网安全技术综述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 IoT)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智能家居设备到工业控制系统,物联网将各种物理设备连接到互联网,实现了智能化的管理和控制。
然而,随着物联网的广泛应用,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对物联网安全技术进行全面的综述,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物联网安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物联网安全的重要性物联网设备的数量呈爆炸式增长,它们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医疗保健、交通运输、能源管理等。
然而,这些设备往往存在着安全漏洞,可能导致个人隐私泄露、设备被控制、甚至危及公共安全。
例如,黑客可能通过入侵智能家居设备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或者控制智能交通系统造成交通混乱。
因此,保障物联网的安全至关重要,它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利益,也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二、物联网安全面临的挑战1、设备多样性物联网涵盖了各种各样的设备,包括传感器、智能家电、工业控制器等。
这些设备具有不同的计算能力、存储容量和操作系统,使得统一的安全策略难以实施。
2、资源受限许多物联网设备由于成本和尺寸的限制,在计算、存储和能源方面资源有限,无法运行复杂的安全算法和软件。
3、通信协议复杂物联网中使用了多种通信协议,如 Zigbee、蓝牙、WiFi 等。
不同协议的安全机制各不相同,增加了安全管理的难度。
4、缺乏更新和维护一些物联网设备在部署后很少得到更新和维护,导致已知的安全漏洞无法及时修复。
5、隐私问题物联网设备收集了大量的个人和敏感数据,如何确保这些数据的安全存储和合法使用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三、物联网安全技术1、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确保只有合法的设备和用户能够访问物联网系统是至关重要的。
常见的身份认证方法包括基于密码的认证、数字证书认证、生物特征认证等。
访问控制则可以通过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ABAC)等策略来实现,对不同用户和设备赋予不同的访问权限。
绿色能源物联网技术综述
绿色能源物联网技术综述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升和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绿色能源相关技术备受关注。
而物联网技术则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并不断发展。
绿色能源与物联网技术的结合,使得绿色能源行业朝着智能化、高效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本文将从绿色能源物联网技术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三个方面进行综述。
一、绿色能源物联网技术的基本概念绿色能源物联网技术是指利用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传感器技术,集成传感器、网络以及能源实体,对能源生产、传输、消耗和监管等方面的信息进行智能化采集、处理、传输和管理的一种技术。
其核心是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对能源数据的实时监控、控制以及能量效率的优化和调整。
绿色能源物联网技术包含能源传感器和控制器、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等多项技术的集成应用。
通过物联网技术的连接,将绿色能源产业链上游(能源生产和传输)和下游(能源消耗和监管)的信息集成起来,实现对绿色能源全生命周期的全方位监控和优化。
二、绿色能源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领域绿色能源物联网技术应用的领域广泛,包括能源生产、传输、消耗和监管等领域。
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智能建筑领域绿色能源物联网技术通过对建筑物能源管理系统的监控和控制,实现对建筑物内部能源的细粒度管理,并能根据用户行为和自然环境智能调整能量使用和管理。
例如,能够实现对室内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根据人员数量和室内气候情况自动调整室内温度、空气流通等,从而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和能源利用效率。
2、智能电网领域绿色能源物联网技术可以将分布式能源、储能技术和智能电网技术有机结合,实现对电网运行和能源管理的远程监测和控制。
例如,能够通过电网通信技术对电源的分布情况、电量的使用情况以及电网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从而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智能交通领域绿色能源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交通出行过程中的能源管理和调控。
例如,能够通过传感器对交通工具的燃油消耗、行驶速度、路线选择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从而实现交通能源的节约和优化。
物联网关键技术及发展综述
物联网关键技术及发展综述计算机应用技术黄月华11025008物联网关键技术及发展综述【摘要】在生活节奏快捷以及科技发达的今天,“物联网”逐渐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本文阐述了物联网的概念与定义,介绍了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并对物联网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物联网;RFID;传感技术;发展现状一、物联网的概念与定义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
物联网是由多学科高度交叉的新兴前沿研究热点领域,它综合了传感器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现代网络及无线通信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等,能够通过各类集成化的微型传感器协作地实时监测、感知和采集各种环境或监测对象的信息,通过嵌入式系统对信息进行处理,并通过随机自组织无线通信网络以多跳中继方式将所感知的信息传送到用户终端。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
物联网概念的问世,打破了之前的传统思维。
过去的思路一直是将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分开:一方面是机场、公路、建筑物, 而另一方面是数据中心, 个人电脑、宽带等。
而在“物联网”时代, 钢筋混凝土、电缆将与芯片、宽带整合为统一的基础设施, 在此意义上, 基础设施更像是一块新的地球工地, 世界的运转就在它上面进行, 其中包括经济管理、生产运行、社会管理乃至个人生活。
在物联网时代,通过在各种各样的日常用品上嵌入一种短距离的移动收发数据,我们在信息与通信世界里将获得一个新的沟通维度,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连接扩展到人与物和物与物之间的沟通连接,实现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的无处不在的网络连接。
二、国内外物联网发展现状从国际上看,欧盟、美国、日本等国都十分重视物联网的工作,并且已作了大量研究开发和应用工作。
如美国把它当成重振经济的法宝,所以非常重视物联网和互联网的发展,它的核心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ICT)来改变美国未来产业发展模式和结构(金融、制造、消费和服务等),改变政府、企业和人们的交互方式以提高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物联网定位技术综述
物联网定位技术综述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从智能家居到工业自动化,从智能交通到医疗保健,物联网的应用无处不在。
而在这些应用中,定位技术作为关键的支撑技术之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让我们准确地知道物体或人员的位置信息,从而实现更加智能化和高效的管理与服务。
一、物联网定位技术的分类物联网定位技术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的原理和应用场景,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1、基于卫星的定位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卫星定位技术。
它通过接收来自卫星的信号,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提供高精度的位置信息。
此外,还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等,这些系统都为物联网设备提供了广阔的定位服务。
然而,卫星定位技术在室内环境中往往信号较弱,难以发挥作用。
2、基于无线通信网络的定位技术(1)蜂窝网络定位利用移动通信基站与物联网设备之间的通信信号,通过测量信号强度、到达时间差等参数来估算设备的位置。
虽然精度相对较低,但在大范围的室外场景中具有广泛的覆盖。
(2)WiFi 定位基于 WiFi 热点的信号强度和位置信息来确定设备的位置。
在城市和室内环境中,WiFi 热点分布较为密集,为定位提供了便利。
(3)蓝牙定位通过蓝牙信标与设备之间的交互来实现定位。
适用于短距离、高精度的室内定位场景,如商场、仓库等。
3、基于传感器的定位技术(1)惯性传感器定位包括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等,通过测量物体的运动状态来推算位置。
但误差会随着时间累积,需要定期进行校准。
(2)地磁传感器定位利用地球磁场的特征来辅助定位,常用于室内和地下等卫星信号无法到达的区域。
4、基于射频识别(RFID)的定位技术通过读取 RFID 标签的信号强度和接收角度等信息来确定标签的位置。
常用于物流、仓储等领域对物品的定位和跟踪。
二、物联网定位技术的应用场景1、智能交通在交通领域,物联网定位技术可以实现车辆的实时监控和导航,提高交通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物联网中数据处理技术综述
物联网中数据处理技术综述物联网是指通过物理设备、传感器、网络连接、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将现实世界的物体与互联网进行连接的网络系统。
在物联网中,大量的设备和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便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数据处理技术在物联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物联网中常用的数据处理技术进行综述。
一、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数据采集是物联网中的第一步,通过各类传感器和设备对环境、物体状态等进行数据的采集。
常用的数据采集技术包括RFID技术、无线传感网技术、区块链技术等。
RFID技术可以通过射频识别来实现对物体的数据采集,无线传感网技术利用传感器节点构建网络实现数据的采集和传输,而区块链技术则可以确保数据的可信性和安全性。
数据传输是将采集到的数据从传感器和设备传输到云端进行分析的过程。
传输技术包括有线和无线两种方式。
有线传输技术包括以太网和现场总线等,无线传输技术包括蓝牙、Wi-Fi、ZigBee等。
不同的传输技术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要求,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传输方式。
二、数据存储与管理技术物联网中的数据量庞大,因此需要合适的存储和管理技术来处理这些数据。
目前常用的数据存储技术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分布式文件系统和NoSQL数据库等。
关系型数据库是传统的数据存储方式,采用表格的形式存储数据,并通过SQL 语言进行查询和操作。
这种方式适用于结构化数据存储,具有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的优点。
但是,关系型数据库在面对海量数据时性能不佳,难以满足物联网中高速增长的数据需求。
分布式文件系统是一种以文件系统为基础的分散存储方式,可以实现数据的高可用性和可伸缩性。
分布式文件系统通过将数据划分为多个分块,并存储在不同的服务器上,以实现数据的冗余备份和分布式存储。
这种方式适用于非结构化数据存储,如图像、视频等数据。
NoSQL数据库是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适用于海量数据的存储和查询。
NoSQL数据库采用键值对、文档模型、列式存储等方式来存储和查询数据,具有高性能、高可扩展性和高可用性的特点。
物联网技术综述
1物联网概述物联网概念并不是新概念,其最早出现在比尔·盖茨1995年的《未来之路》一书,而后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正式提出物联网概念,如泛在网络、M2M(Machine to Machine)等技术名称其实都是物联网的前称。
但到底什么是“物联网”呢?物联网的英文名称叫“The Internet of things”,就是由许多在空间上分布的自动装置通过无线/有线等通信网络连接组成的计算机应用网络,通过该网络实现信息采集、分析处理和设备监控等功能,从而达到对物品跟踪、监控、管理等目的。
举个例子,危险品运输中为了保证物品在运送过程中的安全,可以利用物联网实施对物品状态的全程监控,这时通过分布在危险品周围的温度、湿度、气压、振动等传感器探头和GPS定位模块等,定期或不定期地采集危险品温度、湿度、气压、振动、位置等信息,然后通过通信网络将信息发送到远程的集中监控处理系统,由该系统进行信息处理,并根据处理结果实施相应的控制处理。
物联网有别于互联网,互联网主要目的是构建一个全球性的信息通信计算机网络,而物联网则主要从应用出发,利用互联网、无线通信网络资源进行业务信息的传送,是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络应用的延伸,是自动化控制、遥控遥测及信息应用技术的综合展现。
当物联网概念与近距离通信技术、采集技术与通信网络、用户终端设备结合后,其价值才将逐步得到展现。
2物联网分类物联网的分类有多种,如按照接入方式、应用类型等方式进行分类,类似于计算机网络划分为专用网网络和公众网络,我们从物联网的用户范围不同,可分为公众物联网和专用物联网两种。
公众物联网是指为满足大众生活和信息的需求提供的物联网服务,而专用物联网就是满足企业、团体或个人特色应用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的专业性的物联网业务应用。
专用物联网可以利用公众网络(如Internet)、专网(局域网、企业网络或移动通信互联网中公用网络中的专享资源)等进行信息传送。
表1物联网分类方式举例3关键技术物联网作为下一代信息网络的主体,将会是一个现存和新出现的众多技术融合的综合体,这里仅就可见的一些典型关键技术略作介绍。
智能物联网中的通信技术综述
智能物联网中的通信技术综述智能物联网是指连接各种物理设备、传感器和计算机系统,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网络。
在智能物联网中,通信技术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们实现了设备之间的信息传递和数据交互。
本文将综述智能物联网中常用的通信技术,并分析其特点和应用。
1. 无线通信技术在智能物联网中,无线通信技术是最为常用的技术之一。
其中,蓝牙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低功耗设备之间的短距离通信,如蓝牙耳机、智能手表等。
蓝牙技术基于短距离无线通信协议,并且具有低功耗和高可靠性的特点。
另外,Wi-Fi技术也是智能物联网中常见的无线通信技术。
Wi-Fi技术通过无线局域网实现设备之间的高速数据传输,适用于家庭、办公室等小范围的局域网环境。
还有一种无线通信技术是NFC(近场通信),它主要用于移动支付和身份验证等场景。
NFC技术适用于低距离的近场通信,通过在设备之间建立短暂的无线连接来传输数据,具有安全性高、传输速度快等特点。
2. 有线通信技术在智能物联网中,有线通信技术仍然占据重要地位。
其中,以太网技术是最常用的有线通信技术之一。
以太网技术通过局域网连接各种设备,并且能够实现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
在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等领域,以太网技术被广泛应用。
另外,还有一种有线通信技术是RS-485技术,它适用于远距离的数据传输。
RS-485技术能够在长达1200米的距离内实现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并且能够支持多节点的拓扑结构。
3. 移动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在智能物联网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中,4G和5G技术是最为常见的移动通信技术。
4G技术能够实现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领域。
它支持多用户同时访问,并且具有低延迟和高带宽的特点。
4G技术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中广泛使用。
而5G技术是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它具有更高的传输速度和更低的延迟。
5G 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智能车辆、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实现了高速的数据传输和实时的通信需求。
物联网综述
物联网综述1、概述1.1物联网的定义目前,物联网产业已被公认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
在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Auto.ID实验室首次提出了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系统,即物联网概念。
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是通过各类传感设备装置、RFID技术、视频识别技术、红外感应、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根据需要实现物品互联互通的网络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智能网络系统。
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将物联网的定义为当下几乎所有技术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实现物体与物体之间:环境以及状态信息实时的实时共享以及智能化的收集、传递、处理、执行。
广义上说,当下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应用,都可以纳入物联网的范畴。
而在其著名的科技融合体模型中,提出了物联网是当下最接近该模型顶端的科技概念和应用。
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
其具有:智能、先进、互联的三个重要特征。
国际电信联盟( ITU) 发布的ITU 互联网报告,对物联网做了如下定义:通过二维码识读设备、射频识别(RFID) 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和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的定义,物联网主要解决物品与物品(Thing to Thing,T2T),人与物品(Human to Thing,H2T),人与人(Human to Human,H2H)之间的互连。
但是与传统互联网不同的是,H2T是指人利用通用装置与物品之间的连接,从而使得物品连接更加的简化,而H2H是指人之间不依赖于PC而进行的互连。
因为互联网并没有考虑到对于任何物品连接的问题,故我们使用物联网来解决这个传统意义上的问题。
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综述
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综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物联网通信技术作为信息技术领域中的重要分支,正逐步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物联网通信技术通过互联网将各种物品连接起来,使得物品之间可以进行信息交换和互动,从而实现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在当前的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大背景下,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备受瞩目。
本文将对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综述。
一、发展现状1. 技术成熟度不断提高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其成熟度不断提高。
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RFID技术、Zigbee技术、NB-IoT技术等技术已经成为物联网通信技术领域的主流技术,并且在物联网应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 应用场景逐步拓展物联网通信技术在农业、工业、医疗、家居、交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农业领域,通过农业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农作物的精准浇水、施肥和病虫害预防,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和高效化管理。
3. 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成为核心问题随着物联网应用的不断拓展,其安全性和隐私保护问题日益突出。
由于物联网设备众多,且连接方式多样,使得物联网系统容易受到黑客攻击和病毒感染。
如何提高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安全性,保护用户的隐私成为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
4. 标准化工作加快推进为了解决物联网领域的标准混乱问题,各国纷纷加快物联网通信技术的标准化工作。
目前,IEEE、3GPP、ITU等国际标准组织已经发布了多项物联网通信技术标准,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和规范指导。
二、发展趋势1. 5G技术将成为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关键驱动力随着5G技术的逐步商用和大规模部署,5G技术将成为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关键驱动力。
相比现有的4G技术,5G技术具有更大的带宽、更低的时延和更高的连接密度,可以更好地支持物联网设备的连接和通信需求,推动物联网应用的广泛普及。
2. 边缘计算将成为物联网通信技术的重要支撑3. 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将加速推进在未来,物联网通信技术将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加速推进。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研究综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家居已经成为现代家庭生活中的热门话题。
物联网技术作为智能家居的重要支撑,被广泛运用于各类家居设备和系统中。
本文将重点探讨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研究,包括其优势、关键技术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优势智能家居是将各种家用设备通过物联网技术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控制和管理的系统。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中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首先,物联网技术提供了完备的连接性。
通过物联网技术,智能家居中的各类设备可以实现互联互通,无论是智能灯光、空调还是安防系统,都可以通过物联网进行联动控制。
其次,物联网技术提供了大数据支持。
智能家居中的各类设备都能够实时向云端发送数据,这些数据可以被用来进行智能家居系统的优化和改进。
例如,通过分析传感器数据,可以制定出更加智能、节能的家居控制策略。
再次,物联网技术提供了远程控制的能力。
通过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对智能家居进行控制和监控,无论用户身在何处,都能够实现对家居设备的远程管理。
最后,物联网技术提供了更加智能化的家居体验。
智能家居通过学习用户的习惯和行为模式,可以自动调节家居设备的工作状态,提供更加舒适和便捷的居住环境。
二、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关键技术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涉及到多个关键技术,下面将介绍其中几个重要的关键技术。
1. 传感技术:传感器是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各类传感器可以实现对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的检测,为家居系统提供相关数据。
2. 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需要建立起稳定可靠的网络环境,以实现各类设备的互联。
常见的物联网网络技术包括Wi-Fi、蓝牙、Zigbee等。
3. 数据安全技术:智能家居中的各类设备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其中包含用户的个人信息和隐私。
因此,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是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4. 云计算技术:智能家居中的大量数据需要进行存储和处理,云计算技术可以为智能家居系统提供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
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综述
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综述随着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逐渐成为连接一切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物联网通信技术作为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现状及趋势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从业者提供参考。
一、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1. 传统通信技术的应用在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中,传统的通信技术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3G、4G、5G等移动通信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物联网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传输支持。
WiFi技术也在物联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家庭和工业领域的物联网设备连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 新兴通信技术的应用除了传统通信技术之外,一些新兴的通信技术也在物联网中得到了应用。
LPWAN(低功耗广域网)技术因其低功耗、长距离传输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物联网设备的连接中。
NB-IoT、LoRa等新型通信技术也在物联网连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物联网通信技术的未来趋势1. 5G技术的应用随着5G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商用化,其将对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5G 技术以其更高的速度、更低的时延等特点,将为物联网设备提供更加稳定、高速的数据传输支持,从而为物联网的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
2. 物联网通信技术的自主研发近年来,我国在物联网通信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突破,例如NB-IoT技术、5G 技术等。
未来,我国将加大物联网通信技术的自主研发力度,进一步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并加强国内外的合作与交流,推动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
3. 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安全保障随着物联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物联网设备的安全问题也愈发凸显。
未来,物联网通信技术将更加注重对数据的加密、认证等技术的研发,确保物联网设备之间的通信安全,为物联网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4. 物联网通信技术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融合在未来,物联网通信技术将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深度融合,从而实现对物联网设备的智能管理、数据分析等功能。
物联网技术综述三——物联网传输技术
物联网技术综述三——物联网传输技术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物联网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它正在逐渐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而在物联网的体系中,传输技术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就好像人体内的血管一样,传输技术负责将物联网中各个节点产生的数据准确、快速地传递到目的地,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物联网传输技术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蓝牙、WiFi、Zigbee、NFC 等等。
这些技术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应用需求。
蓝牙技术,大家应该都不陌生。
它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我们的蓝牙耳机、蓝牙音箱就是典型的应用。
蓝牙的优点在于功耗低、成本低、连接方便。
在物联网中,蓝牙常用于智能家居设备之间的连接,比如智能门锁与手机的连接,或者智能手环与手机的数据同步。
但蓝牙的传输距离相对较短,一般在 10 米左右,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
WiFi 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熟悉的无线通信技术之一。
家里的无线路由器提供的就是 WiFi 信号。
WiFi 的优点是传输速度快、覆盖范围相对较广,能够满足大量数据的传输需求。
在物联网中,智能摄像头、智能电视等需要高速稳定网络的设备通常会采用 WiFi 技术进行连接。
不过,WiFi 的功耗相对较高,对于一些电池供电的物联网设备来说,可能不是最优选择。
Zigbee 技术可能相对不太为人熟知,但在物联网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它是一种低功耗、低速率、短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适用于大规模的传感器网络。
比如在工业自动化、农业监测等场景中,大量的传感器需要相互通信并将数据上传,Zigbee 就能发挥其优势。
它可以支持大量设备同时连接,并且功耗很低,能够保证设备长时间稳定运行。
NFC 技术,也就是近场通信技术,我们在手机支付、公交卡刷卡等场景中经常会用到。
NFC 的特点是近距离、快速、安全。
它的传输距离非常短,通常只有几厘米,但在一些对安全性要求较高、数据量较小且需要快速交互的场景中,NFC 是非常合适的选择,比如门禁系统、电子标签等。
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综述
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综述物联网通信技术是指利用物联网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实现物品之间、人与物品之间的交互和信息传递的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应用范围得到了不断扩展,成为国内外信息技术领域的热点之一。
目前,物联网通信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在产业领域,物联网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智能制造、物流与仓储管理、环保监测等。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物联网通信技术可以用于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安防等领域。
在家居领域,智能家居系统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智能化的家庭管理。
1.网络技术的升级随着5G技术的推出,物联网通信技术也将与之结合,提供更高速度、更低延迟、更高带宽的网络连接。
5G技术的到来,将进一步有效发挥物联网技术的优势,所以,未来物联网通信技术将更多地运用5G技术,推动网络技术的升级和发展。
2.设备技术的提升设备技术是物联网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备的智能化程度将直接影响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应用效果。
目前,物联网中使用的嵌入式设备、传感器等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功耗过大、通信协议不统一等,未来物联网设备技术将更加智能化,能耗更低,性能更加优越。
3.数据安全问题随着物联网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安全问题也成为了一项重要议题。
在物联网通信技术应用的实现过程中,应用方面和网络方面都需要加强数据安全方面的技术处理。
传输数据的加密技术、隐私控制技术、认证技术等优化,可以有效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总的来说,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升级将极大地改进人们的生活,提高社会生产力,塑造智能城市和智能社区的新格局。
随着技术的日益完善,物联网将更加紧密地连接人与物,将成为未来信息和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全球科技发展的新动力。
物联网工程综述论文4500字_物联网工程综述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物联网工程综述论文4500字_物联网工程综述毕业论文范文模板物联网工程综述论文4500字(一):以能力为导向浅谈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论文摘要:总结了物联网人才培养的现状,阐述了以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分析了物联网工程专业能力的三个层次,根据物联网体系架构的特征构建了课程体系,基于专业能力与课程内容之间的对应关系,提出教学的实施建议。
关键词:物联网工程;能力导向;课程体系建设;教学研究1引言当前,全球物联网产业趋于成熟,未来仍具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互联网数据中心IDC(InternetDataCenter)发布报告[1]称2017年全球物联网总体支出同比增长16.7%,略高于8000亿美元,报告预计2021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4万亿美元,到2025年,物联网将每年为全球带来高达3.9万亿到11.1万亿美元的经济影响。
在如此产业背景下,高等院校应当提前布局,抓住人才培养的历史机遇,为物联网的发展储备人力资源。
自2010年物联网工程专业被批准开设以来,截至2017年,我国共计五百余所本科院校开设物联网工程专业,成为近十年院校新增数量最多的专业。
世界范围内,我们国家最先将物联网工程列为战略新兴专业,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产业布局的不断完善,欧美等发达国家也相继推出专门的人才培养计划。
从2016年开始,巴黎综合理工学院[2]新设面向工业界的物联网硕士项目,该项目为期两年,不仅提供与工业界紧密合作的教育,还提供高水平的科研训练;既包括了电子、通信、软件方面的技术训练,又结合了与物联网密切相关的法律、社会和经济等知识内容。
此外,学生还须完成一个从想法、到设计、到实践完全属于他们自己的物联网成品。
同年,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3]在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开设了物联网理学硕士专业,该专业旨在培养擅长充分利用各项技术潜能的专业工程师,满足信息化新领域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的必备技能包括:设计制造新型交互产品;与规模更大范围更广的系统进行交互;获取、融合和处理数据等。
物联网安全技术综述与挑战分析
物联网安全技术综述与挑战分析随着物联网的迅猛建设和应用,越来越多的设备和传感器被连接到网络中,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物联网生态系统。
与此同时,物联网的安全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挑战。
本文将对物联网安全技术进行综述与挑战分析。
一、物联网安全技术综述1. 基础设施安全物联网的基础设施安全是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一环。
这包括网络安全、通信安全、数据安全等多个方面。
例如,物联网需建立起强大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通过加密技术和身份认证机制来保护网络通信的安全,同时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窃取或篡改。
2. 设备安全物联网中的设备安全指的是对物联网设备的保护和管理。
这包括设备的硬件安全、软件安全和固件安全等多个层面。
对于硬件安全来说,重要的是采取物理隔离、访问控制和防篡改等措施,确保设备在物理环境中没有遭到破坏或操控。
而软件安全包括对设备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安全保护,以及对固件的安全升级和漏洞修复。
3. 数据安全在物联网中,大量的数据被采集、存储和传输。
因此,数据安全是物联网安全的一个关键方面。
数据的加密、隐私保护和溯源等技术很重要。
此外,对于隐私敏感的个人数据,需要合规的隐私政策和数据保护措施,确保数据在使用和存储过程中不被滥用或泄露。
二、物联网安全面临的挑战1. 复杂性与多样性物联网中的设备、传感器和系统非常复杂和多样化,涉及到不同的硬件和软件平台,以及各种不同的通信技术和协议。
这使得物联网安全技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需要统一标准化的安全框架和协议,同时要考虑到底层硬件和软件的安全性。
2. 跨领域合作物联网涉及到多个行业和领域,例如城市基础设施、工业控制系统和智能家居等。
因此,物联网安全需要跨领域和跨行业的合作,建立共享的安全信息和威胁情报机制,以及统一的漏洞披露和应急响应机制。
3. 智能攻击威胁随着物联网设备和系统的智能化,攻击者能够通过窃取设备数据、操控设备行为、甚至干扰物理运行来实施更复杂的攻击。
例如,黑客可以通过攻击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的漏洞来控制车辆的操作,或者通过攻击工业控制系统来导致生产事故。
物联网综述范文3000字(9篇)
物联网综述范文3000字(9篇)物联网综述范文3000字第1篇物联网技术电子商务论文一、物联网与云计算谷歌已许可用户在Google的云计算上运行大型并行式的应用程序,并公开其教授云计算程序。
在国内,中国移动科学院已完成云计算中心的试验,阿里巴巴下属阿软件建立了国内首个“电子商务云计算中心”,世纪互联推出CloudEx产品线,供应个人及企业进行云备份的数据保障服务。
由此可见,中国云计算的产业生态链的构建立正在进行中,云计算将得到飞速的进展,其在电子商务上的进展价值巨大。
本文对分析云计算在B2C的进展及困难,通过解决方案来探讨云计算在电子商务中的进展方向。
二、基于云计算与物联网技术的B2C电子商务模式由于云计算平台的.物联网的电子商务运营体系,能够对海量的营销数据进行高性能的分析处理与优化,考虑当前的物联网技术处于初步进展阶段,在建立云计算平台的物联网的电子商务运营体系时,采纳如下几个方面的经营模式。
1.在物联网的角度作为切入口,协同传感器生产厂商、通讯营运商,将企业自身的无线传输网络,通过传感节点的方式接入互联网。
因此,想升级为电子商务模式的企业,可以将物联网系统架设在云计算的基础设施之上。
从而实现运资源的虚拟化与动态安排。
2.可以将大型的B2C的企业作为进展的云平台进展的基础,将云平台的网络几点配置以及资源安排进行优化升级,从而达到B2C电子商务企业的高效应用。
将大型的B2C企业进行联合,制定云平台的统一标准。
3.当云计算平台的物联网的电子商务运营体系建立完善时,随着B2C电子商务的业务量不断的增长,要努力提升云平台资源的共享服务以及高性能计算的力量。
服务力量的提升是伴随云计算平台的物联网的电子商务良性进展的要素。
随着B2C电子商务的规模越来越大,云计算平台的物联网的电子商务运营体系的优势就越明显,盈利效应就越好。
三、总结本文介绍了云计算与物联网的概念及其应用,深化分析了云计算与物联网技术的商业模式,并且对云计算平台的物联网解决方案作了详尽的阐述与深化的探讨。
物联网技术综述二 物联网传感技术
物联网技术综述二物联网传感技术物联网传感技术物联网传感技术是指利用各种传感器和感测器,将物理世界的信息转换成数字信号并传输给物联网系统的一种技术。
它是物联网的核心技术之一,为物联网系统提供了数据采集、信号处理和信息传输等关键功能。
本文将对物联网传感技术进行综述。
一、物联网传感技术的发展概述物联网传感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的自动化系统和传感网络。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物联网传感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进一步完善。
目前,物联网传感技术已经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如环境监测、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
物联网传感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为各行各业提供了更好的解决方案和商机。
二、物联网传感技术的分类根据物联网传感器的不同特点和应用场景,物联网传感技术可以分为多个分类。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分类:1. 传感器分类:按照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测量对象,可以将传感器分为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
每种传感器都有其特定的作用和应用场景。
2. 网络分类:根据传感器与物联网系统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将物联网传感技术分为有线传感技术和无线传感技术。
有线传感技术通常使用网线或者电缆进行数据传输,而无线传感技术则通过无线网络进行数据传输。
3. 数据传输分类:根据数据传输的方式和协议,可以将物联网传感技术分为云端传输和边缘传输。
云端传输将传感器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器进行处理和存储,而边缘传输将传感器数据在本地进行处理和存储。
三、物联网传感技术的应用领域物联网传感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以下为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1. 环境监测:利用物联网传感技术,可以对环境中的温度、湿度、气压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气象预报、自然灾害预警等。
2. 智能家居:通过物联网传感技术,可以实现家庭设备的智能化控制和管理。
例如,可以通过手机远程控制家中的照明、空调等设备。
3. 智慧交通:利用物联网传感技术,可以实现车辆之间的信息共享和通信,提高交通安全和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联网技术综述一、物联网的内涵及架构体系1. 物联网概念及内涵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概念最早于1999 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早期的物联网是指依托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技术和设备,按约定的通信协议与互联网相结合,使物品信息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实现物品信息互联而形成的网络。
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
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物联网内涵不断扩展。
现代意义的物联网可以实现对物的感知识别控制、网络化互联和智能处理有机统一,从而形成高智能决策。
目前较为统一的物联网定义:物联网是通信网和互联网的拓展应用和网络延伸,它利用感知技术与智能装臵对物理世界进行感知识别,通过网络传输互联,进行计算、处理和知识挖掘,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信息交互和无缝链接,达到对物理世界实时控制、精确管理和科学决策目的。
2. 物联网关键要素物联网发展的关键要素包括由感知、网络和应用层组成的网络架构,物联网技术和标准,包括服务业和制造业在内的物联网相关产业,资源体系,隐私和安全以及促进和规范物联网发展的法律、政策和国际治理体系。
如图1 所示。
图1 物联网发展关键要素2.1 物联网网络架构物联网网络架构由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组成,如图2 所示。
图2 物联网网络架构感知层主要实现对物理世界的智能感知识别、信息采集处理和自动控制,并通过通信模块将物理实体连接到网络层。
网络层主要实现信息的传递、路由和控制,包括延伸网、接入网和核心网,网络层可依托公众电信网和互联网,也可以依托行业专用通信网络。
应用层包括应用基础设施/中间件和各种物联网应用。
应用基础设施/中间件为物联网应用提供信息处理、计算等通用基础服务设施、能力及资源调用接口,以此为基础实现物联网在众多领域的各种应用。
2.2 物联网技术体系物联网涉及感知、控制、网络通信、微电子、计算机、软件、嵌入式系统、微机电等技术领域,因此物联网涵盖的关键技术也非常多,为了系统分析物联网技术体系,可将物联网技术体系划分为感知关键技术、网络通信关键技术、应用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支撑技术,具体如图3 所示。
图3 物联网技术体系(1)感知、网络通信和应用关键技术感知技术是物联网感知物理世界获取信息和实现物体控制的首要环节。
传感器将物理世界中的物理量、化学量、生物量转化成可供处理的数字信号。
识别技术实现对物联网中物体标识和位置信息的获取。
网络通信技术主要实现物联网数据信息和控制信息的双向传递、路由和控制,重点包括低速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低功耗路由、自组织通信、无线接入M2M 通信增强、IP 承载技术、网络传送技术、异构网络融合接入技术以及认知无线电技术。
海量信息智能处理综合运用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数据库和模糊计算等技术,对收集的感知数据进行通用处理,重点涉及数据存储、并行计算、数据挖掘、平台服务、信息呈现等。
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SOA)是一种松耦合的软件组件技术,它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模块化,并通过标准化的接口和调用方式联系起来,实现快速可重用的系统开发和部署。
SOA 可提高物联网架构的扩展性,提升应用开发效率,充分整合和复用信息资源。
(2)支撑技术物联网支撑技术包括嵌入式系统、微机电系统(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MEMS)、软件和算法、电源和储能、新材料技术等。
微机电系统可实现对传感器、执行器、处理器、通信模块、电源系统等的高度集成,是支撑传感器节点微型化、智能化的重要技术。
嵌入式系统是满足物联网对设备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等的综合要求,可以按照不同应用定制裁剪的嵌入式计算机技术,是实现物体智能的重要基础。
软件和算法是实现物联网功能、决定物联网行为的主要技术,重点包括各种物联网计算系统的感知信息处理、交互与优化软件与算法、物联网计算系统体系结构与软件平台研发等。
电源和储能是物联网关键支撑技术之一,包括电池技术、能量储存能量捕获、恶劣情况下的发电、能量循环、新能源等技术。
新材料技术主要是指应用于传感器的敏感元件实现的技术。
传感器敏感材料包括湿敏材料、气敏材料、热敏材料、压敏材料、光敏材料等。
新敏感材料的应用可以使传感器的灵敏度、尺寸、精度、稳定性等特性获得改善。
(3)共性技术物联网共性技术涉及网络的不同层面,主要包括架构技术、标识和解析、安全和隐私、网络管理技术等。
物联网架构技术目前处于概念发展阶段。
物联网需具有统一的架构,清晰的分层,支持不同系统的互操作性,适应不同类型的物理网络,适应物联网的业务特性。
标识和解析技术是对物理实体、通信实体和应用实体赋予的或其本身固有的一个或一组属性,并能实现正确解析的技术。
物联网标识和解析技术涉及不同的标识体系、不同体系的互操作、全球解析或区域解析、标识管理等。
安全和隐私技术包括安全体系架构、网络安全技术、“智能物体”的广泛部署对社会生活带来的安全威胁、隐私保护技术、安全管理机制和保证措施等。
网络管理技术重点包括管理需求、管理模型、管理功能、管理协议等。
为实现对物联网广泛部署的“智能物体”的管理,需要进行网络功能和适用性分析,开发适合的管理协议。
2.3 技术体系标准化物联网标准是国际物联网技术竞争的制高点。
由于物联网涉及不同专业技术领域、不同行业应用部门,物联网的标准既要涵盖面向不同应用的基础公共技术,也要涵盖满足行业特定需求的技术标准;既包括国家标准,也包括行业标准。
物联网标准体系相对庞杂,若从物联网总体、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共性关键技术标准体系等五个层次可初步构建标准体系。
物联网标准体系涵盖架构标准、应用需求标准、通信协议、标识标准、安全标准、应用标准、数据标准、信息处理标准、公共服务平台类标准,每类标准还可能会涉及技术标准、协议标准、接口标准、设备标准、测试标准、互通标准等方面。
物联网总体性标准:包括物联网导则、物联网总体架构、物联网业务需求等。
感知层标准体系:主要涉及传感器等各类信息获取设备的电气和数据接口、感知数据模型、描述语言和数据结构的通用技术标准、RFID 标签和读写器接口和协议标准、特定行业和应用相关的感知层技术标准等。
网络层标准体系:主要涉及物联网网关、短距离无线通信、自组织网络、简化IPv6 协议、低功耗路由、增强的机器对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无线接入和核心网标准、M2M 模组与平台、网络资源虚拟化标准、异构融合的网络标准等。
应用层标准体系:包括应用层架构、信息智能处理技术、以及行业、公众应用类标准。
应用层架构重点是面向对象的服务架构,包括SOA 体系架构、面向上层业务应用的流程管理、业务流程之间的通信协议、元数据标准以及SOA 安全架构标准。
信息智能处理类技术标准包括云计算、数据存储、数据挖掘、海量智能信息处理和呈现等。
云计算技术标准重点包括开放云计算接口、云计算开放式虚拟化架构(资源管理与控制)、云计算互操作、云计算安全架构等。
共性关键技术标准体系:包括标识和解析、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安全、网络管理技术标准。
标识和解析标准体系包括编码、解析、认证、加密、隐私保护、管理,以及多标识互通标准。
安全标准重点包括安全体系架构、安全协议、支持多种网络融合的认证和加密技术、用户和应用隐私保护、虚拟化和匿名化、面向服务的自适应安全技术标准等。
3. 物联网相关产业体系物联网相关产业是指实现物联网功能所必需的相关产业集合,从产业结构上主要包括服务业和制造业两大范畴,如图4 所示。
图4 物联网产业体系物联网制造业以感知端设备制造业为主,又可细分为传感器产业、RFID 产业以及智能仪器仪表产业。
感知端设备的高智能化与嵌入式系统息息相关,设备的高精密化离不开集成电路、嵌入式系统、微纳器件、新材料、微能源等基础产业支撑。
部分计算机设备、网络通信设备也是物联网制造业的组成部分。
物联网服务业主要包括物联网网络服务业、物联网应用基础设施服务业、物联网软件开发与应用集成服务业以及物联网应用服务业四大类,其中物联网网络服务又可细分为机器对机器通信服务、行业专网通信服务以及其它网络通信服务,物联网应用基础设施服务主要包括云计算服务、存储服务等,物联网软件开发与集成服务又可细分为基础软件服务、中间件服务、应用软件服务、智能信息处理服务以及系统集成服务,物联网应用服务又可分为行业服务、公共服务和支撑性服务。
物联网产业绝大部分属于信息产业,但也涉及其它产业,如智能电表等。
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不是对已有信息产业的重新统计划分,而是通过应用带动形成新市场、新业态,整体上可分三种情形:一是因物联网应用对已有产业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产品的升级换代。
如传感器、RFID、仪器仪表发展已数十年,由于物联网应用使之向智能化网络化升级,从而实现产品功能、应用范围和市场规模的巨大扩展,传感器产业与RFID 产业成为物联网感知终端制造业的核心。
二是因物联网应用对已有产业的横向市场拓展,主要体现在领域延伸和量的扩张。
如服务器、软件、嵌入式系统、云计算等由于物联网应用扩展了新的市场需求,形成了新的增长点。
仪器仪表产业、嵌入式系统产业、云计算产业、软件与集成服务业,不独与物联网相关,也是其它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成为这些产业发展新的风向标。
三是由于物联网应用创造和衍生出的独特市场和服务,如传感器网络设备、M2M 通信设备及服务、物联网应用服务等均是物联网发展后才形成的新兴业态,为物联网所独有。
物联网产业当前浮现的只是其初级形态,市场尚未大规模启动。
4. 物联网资源体系物联网发展中的关键资源主要包括标识资源和频谱资源。
4.1 标识资源目前,物联网物体标识方面标准众多,很不统一。
条码标识方面,GS1(国际物品编码协会)的一维条码使用量约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而主流的PDF417码、QR码、DM码等二维码都是AIM(自动识别和移动技术协会)标准。
智能物体标识方面,智能传感器标识标准包括IEEE 1451.2 以及IEEE 1451.4。
手机标识包括GSM 和WCDMA 手机的IMEI(国际移动设备标识)、CDMA 手机的ESN(电子序列编码)和MEID(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
其它智能物体标识还包括M2M 设备标识、笔记本电脑序列号等。
RFID 标签标识方面,影响力最大的是ISO/IEC 和EPCglobal,包括UII(Unique Item Identifier)、TID(Tag ID)、OID(Object ID)、tag OID 以及UID(Ubiquitous 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