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练习题1-14课
八上历史1-14课复习题纲

八上期中复习1---14课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片战争一、鸦片走私1.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的原因:英国已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在中英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为扭转不利局面;为了开辟海外市场。
2. 鸦片泛滥的危害: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严重摧残吸食者的精神和体质;导致政治腐败;军队战斗力削弱。
二、虎门销烟1838年底道光帝派林则徐去广东禁烟。
林则徐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时间:1839.6. 人物:林则徐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三、鸦片战争:时间:1840.6-1842.8中国VS英国爆发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保护鸦片贸易。
直接原因:林则徐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失败原因:清朝封建专制制度腐朽(根本原因);统治者昏庸愚昧;经济落后;武器陈旧。
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四、《南京条约》的签订1842.8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内容(危害):①五口通商:“广福上宁厦”(东南沿海)——便利英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②割地:香港岛——破坏中国领土主权③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人民负担④议税: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破坏中国关税主权(2)附件1843中英《虎门条约》: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1844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影响: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一、第二次鸦片战争1.目的: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2.参与国、借口:英——亚罗号事件、法——马神甫事件(主凶);俄美(帮凶)3.时间:1856-1860(咸丰在位)4.结果:(1)《天津条约》1856清VS俄美英法内容: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可以看出侵略势力已经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一带】(2)《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清VS英法美内容: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二、火烧圆明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860.10《北京条约》1860清VS英法内容: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②增开天津为商埠;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④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2018年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复习提纲(1-14课)

2018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复习提纲(1—14课)(中国近代史1840年—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四条基本线索:屈辱史: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列强侵华史)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抗争史 :中国人民为改变屈辱地位,奋起抗争、不屈不挠的抗争史。
鸦片战争中林则徐虎门销烟、三元里抗英、关天培虎门抗英;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大战黄海;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探索史: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探索史。
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
发展史:近代工业、近代科技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严重侵华罪行:英法火烧圆明园p7八国洗劫北京p19、日军旅顺大屠杀p14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片战争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背景 1. 鸦片战争爆发前,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危机四伏。
西方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并不断向外进行殖民主义扩张,掠夺殖民地。
2.在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3.时间:1839年6月3日—25日(国际禁毒日:6月26日),4.地点:广州虎门。
(●★记:P3 虎门销烟图)5.人物:林则徐(清朝道光皇帝时)。
林则徐是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6.鸦片的危害:P3①、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
②、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腐败。
③、削弱军队战斗力。
④、严重摧残人们体质。
启示:是远离毒品,珍爱生命★7历史意义:林则徐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二)、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840—1842年8月)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背景(原因):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②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和自给自足经济的危机;③禁烟运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扩大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料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经过:①●1840年6月,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进行武装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中国近代史练习题1-14课

中国近代史1—14课检测1、2008年6月1日,我国首部《禁毒法》开始施行。
历史上,哪一次禁毒斗争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A、虎门销烟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C、义和团运动D、抗日战争2、小明同学在课本剧中扮演“虎门销烟”的领导人,他所选择的台词是()A.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B.重新弱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C.大丈夫为国捐躯,死而无憾D.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3、2008年8月,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在中国北京成功举行。
130多年前却有外国军队侵入了北京城并放火烧毁了圆明园,这外国军队是()A、英国军队B、法国军队C、英法联军D、八国联军4、一家日本企业在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重庆开设一工厂,这一是在()A、鸦片战争后B、洋务运动中C、第二次鸦片战争中D、甲午中日战争后5、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这里的两度昆明劫发生在()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④6、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在完成了他一生中签订的最后一个不平等条约的两个月后,在北京病死。
下图是李鸿章在签订这一条约时的情景。
这“最后一个”条约是指()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二十一条”7、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中以“自强”为目的的运动是()A、新文化运动B、辛亥革命 C 、百日维新D、洋务运动8、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包括()①民权主义②民主主义③民生主义④民族主义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9、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功绩突出地表现在()A.结束了封建帝制B.改变了社会性质C.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D.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10、“七一”来临,其社区要上网查阅中共有关史实出一期板报,请你为他们提供最好的关键词()A、1919年中共成立B、1921年中共“一大”C、1945年延安D、1949年北京11、董必武在1961年写了一首诗:“四十年前会相逢,南湖泛舟语从容”诗中的“会上”确定的中心任务是()A.领导工人运动B.打败日本帝国主义C.建立民主共和国D.发展社会生产力12、“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这首慷慨激昂的《国民革命歌》诞生于()A、辛亥革命时期B、北伐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13世纪初期,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是()A.五四爱国运动B.辛亥革命C.中国共产党成立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4、根据下图中王小丫的提示,你的正确选择应该是()A、武昌起义B、秋收起义C、南昌起义D、井冈山会师15、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A.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B.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C.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 D.戊戌变法的失败16、.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A.公车上书B.组织强学会C.鸦片战争失败D.兴中会的成立17.很多同学看过《秦始皇》《汉武帝》等历史剧,使主宰天下的“皇帝”最终退出中国历史舞台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18.创办《新青年》杂志的是()A.鲁迅B.胡适 C.陈独秀D.李大钊19.颂扬十月革命,热情宣扬“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的是()A.李大钊B.鲁迅C.毛泽东D.陈独秀20.《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培育和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其中沪浙红色旅游区的主题是()A.开天辟地党的建立B.遵义会议生死攸关C.延安精神革命圣地D开国大典国旗飘扬21.有一座城市,中国的无产阶级在这里首先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从这里开始踏上革命的征程。
高中历史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历史试题

必修1第14课《新某某主义革命的崛起》导与练【重点讲解】一、五四运动的精神五四精神是爱国、进步、某某、科学的精神。
五四运动的精神,最根本的就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
作为跨越世纪的一代人有责任将自己即将送走的世纪中所积累的精神遗产带进新世纪,五四精神就属于这样的精神遗产。
因此,我们不但应当继承五四精神,而且应当弘扬五四精神:一是启蒙与救亡的自觉广泛的统一;二是知识分子与劳动群众的统一;三是刻苦耐劳的精神与进取创新的精神的统一;四是独立自主的精神与无私奉献精神的统一。
在新时期发扬五四精神,就要坚持以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征程中谱写五四精神的新篇章。
二、正确理解五四运动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从反帝方面看,运动的兴起是为了反抗巴黎和会对中国某某权益的宰割,斗争口号中也明确提出“外争国权”“废除二十一条”,不承认巴黎和会对某某问题的决议。
最终迫使政府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从反封建方面看,学生斗争口号中要求“内除国贼”;工人参加后,斗争进一步指向北洋政府。
运动取得初步胜利,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并惩办了三个卖国贼。
因此整个运动体现出与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势不两立、不妥协的革命斗争精神。
三、国共两党为什么要实现合作?1.必要性:一战后,中国又回到了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军阀割据连年战争,使人民生活痛苦不堪。
“打倒列强、除军阀”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中共在开展工人运动中,深刻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可能性:孙某某等一贯坚持反对北洋军阀政府的斗争。
且当时国民党在社会上有一定威信,在某某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国共合作有利于扩大革命力量。
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思想的孙某某接受了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同意以“党内合作”方式与共产党合作,改组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难点分析】一、为什么以五四运动为中国新某某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主力军,显示了巨大的力量,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无产阶级将承担起新某某主义革命的领导责任。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1—14课质量检测

学校 班级 考号 姓名_______________◆◆◆◆◆◆◆◆◆◆◆◆◆◆◆装◆◆◆◆◆◆◆◆◆◆◆◆◆◆◆订◆◆◆◆◆◆◆◆◆◆◆◆◆线◆◆◆◆◆◆◆◆◆◆◆◆◆◆◆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1—14课质量检测一、选择题(25×2=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1、毒品鸦片对中国的危害及林则徐虎门硝烟的正义之举,告诉我们要( ) ○1 珍惜生命 ○2远离毒品 ○3开展禁毒教育 ○4坚决与贩毒活动作斗争 A ○1○2○3○4 B ○1○2○3 C ○1○2○4 D ○2○3○4 2、下列选项能够充分证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主要目的是 ( )A.打开中国市场B.维护鸦片贸易C.割占中国领土D.打击林则徐的禁烟运动 3、“看千年的中国去西安,看百年的中国去上海。
”近代上海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在( )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4、王兵在参加电视台“超级小英雄”栏目中碰到了这样一道题:“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哪一个?”王兵选择求助现场观众,假如你是观众中的一员,你会选择 ( )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俄国5、你在《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三个不平等条约中,都能看到的内容是( )A.割地B.开设工厂C.开放通商口岸D.赔款6、小明在翻阅历史书籍时,看到下列这样一组图片。
请您说第一张图上的人是谁?发生什么战役中?( )致远舰官兵A.林则徐 鸦片战争B.关天培 虎门战役C.邓世昌 甲午战争D.邓世昌 黄海战役 7、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特点。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依据是什么?( )A.割香港岛给英国B.外国公使可以进入北京C.在通商口岸建立工厂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的反帝活动8、如果你是19世纪60年代的一位北京青年,亲眼目睹了国家遭列强入侵。
部编版:八上历史《期中考试复习提纲(1—14课)》

部编版:八上历史《期中考试复习提纲(1—14课)》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片战争(1840-1842)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1.鸦片走私:(1)背景:英国为了改变贸易入超局面,向中国走私鸦片。
(2)危害:白银外流,威胁清政府的财政,加重百姓负担;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
2.林则徐虎门销烟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鸦片战争1.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2.原因: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直接原因(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3.民族英雄:关天培(虎门),陈化成(吴淞。
4.结果:中国战败(战败原因:统治者腐败,经济与武器落后)1842年8月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5.补充条约:(1)1843年《虎门条约》,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2)1844年签订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扩大了侵华权益。
6.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一、英法侵华与火烧圆明园1.原因:根本原因: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华权益。
直接原因:“亚罗号事件”(英)和“马神甫事件”(法)。
2.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3.条约(1)英法美俄:《天津条约》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2)英法美:《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4.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抢劫、火烧圆明园。
《北京条约》: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给英国,增加赔款额。
二、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1.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中国近代史》习题集

《中国近代史》习题集导言1、中国近代史的断代含义。
2、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特点。
△3、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和主要线索。
如何理解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是中国近代史的主流和红线。
4、中国近代社会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
第一章鸦片战争1、名词解释:闭关政策林则徐虎门销烟琦善邓廷桢关天培《广州和约》裕谦陈化成《南京条约》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海国图志》2、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形势。
3、19世纪30年代外国鸦片大量输入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4、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
5、中国战败的原因及历史教训。
△6、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
如何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开端?如何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7、林则徐、魏源学习西方的思想。
8、如何评价鸦片战争中的道光帝?9、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性质、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的变化。
第二章太平天国革命运动1、拜上帝会金田起义东乡建制永安封王“三原”《天朝田亩制度》乡官制度三河大捷安庆保卫战曾国藩李鸿章湘军淮军洋枪队常胜军戈登洪仁轩《资政新篇》陈玉成李秀成捻军赖文光张秀眉2、太平天国革命发生的原因。
3、太平军胜利进军南京的原因。
4、北伐、西征在战略上的得失。
5、湘军的特点。
△6、《天朝田亩制度》的基本内容及评价。
7、“天京事变”发生的原因和严重影响,洪秀全、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的责任和评价。
8、中外反动势力是如何联合绞杀太平天国的?9、太平天国为争取革命形势好转采取的主要措施以及进行的斗争。
10、《资政新篇》的内容及评价。
△11、太平天国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12、太平天国时期各族人民起义概况。
第三章第二次鸦片战争1、名词解释: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叶名琛《天津条约》大沽口战役北京政变子口税北京条约2、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3、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内容以及战后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加深。
4、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沙俄对中国领土的掠夺。
中国历史(第三册)复习提纲(1-14课)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片战争(1840-1842年)1、★虎门销烟的领导人及历史意义?1839年;林则徐;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起止时间?结果?影响?败因及启示?(看P5地图)(1)原因:①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②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
(2)起止时间:1840年——1842年(3)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4)★★★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5)战败原因:清朝封建制度腐败落后。
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勿忘国耻、奋发图强。
3、★★《南京条约》的内容有哪些?(看P6地图)①开放五口通商:“广厦福宁上”②割地:香港岛③赔款:2100万银元④中英“议税”。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1、根本原因?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主凶?英、法;帮凶?美、俄。
3、借口?“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4、两大条约及内容?《天津条约》(①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北京条约》(①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②增开天津为商;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④赔款)5、★★列强的侵华罪行?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P10图片)②沙俄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瑷珲条约》)6、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领导人:洪秀全)一、★重大事件:1、开始标志:金田起义。
2、初建政权:永安建制。
3、定都天京(今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4、全盛时期:北伐西征。
5、由盛转衰:天京事变。
6、失败标志:天京陷落。
二、革命纲领:1、《天朝田亩制度》(看P15图片):①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史1—14课检测
1、2008年6月1日,我国首部《禁毒法》开始施行。
历史上,哪一次禁毒斗争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A、虎门销烟
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义和团运动
D、抗日战争
2、小明同学在课本剧中扮演“虎门销烟”的领导人,他所选择的台词是()
A.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B.重新弱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C.大丈夫为国捐躯,死而无憾D.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3、2008年8月,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在中国北京成功举行。
130多年前却有外国军队侵入了北京城并放火烧毁了圆明园,这外国军队是()
A、英国军队
B、法国军队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4、一家日本企业在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重庆开设一工厂,这一是在()
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中
C、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D、甲午中日战争后
5、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这里的两度昆明劫发生在()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6、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在完成了他一生中签订的最后一个不平等条约的两个月后,在北京病死。
下图是李鸿章在签订这一条约时的情景。
这“最后
一个”条约是指()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二十一条”
7、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中以“自强”为目的的运动是()
A、新文化运动
B、辛亥革命 C 、百日维新D、洋务运动
8、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包括()
①民权主义②民主主义③民生主义④民族主义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9、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功绩突出地表现在()
A.结束了封建帝制B.改变了社会性质C.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D.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
10、“七一”来临,其社区要上网查阅中共有关史实出一期板报,请你为他们提供最好的关键词()
A、1919年中共成立
B、1921年中共“一大”
C、1945年延安
D、1949年北京
11、董必武在1961年写了一首诗:“四十年前会相逢,南湖泛舟语从容”诗中的“会上”确定的中心任务是()
A.领导工人运动B.打败日本帝国主义C.建立民主共和国D.发展社会生产力
12、“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这首慷慨激昂的《国民革命歌》诞生于()
A、辛亥革命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3世纪初期,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是()
A.五四爱国运动B.辛亥革命C.中国共产党成立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4、根据下图中王小丫的提示,你的正确选择应该是()
A、武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南昌起义
D、井冈山会师
15、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
A.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B.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C.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 D.戊戌变法的失败
16、.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公车上书B.组织强学会C.鸦片战争失败D.兴中会的成立17.很多同学看过《秦始皇》《汉武帝》等历史剧,使主宰天下的“皇帝”最终退出中国历史舞台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18.创办《新青年》杂志的是()A.鲁迅B.胡适 C.陈独秀D.李大钊19.颂扬十月革命,热情宣扬“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的是()
A.李大钊B.鲁迅C.毛泽东D.陈独秀20.《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培育和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其中沪浙红色旅游区的主题是()
A.开天辟地党的建立B.遵义会议生死攸关C.延安精神革命圣地D开国大典国旗飘扬
21.有一座城市,中国的无产阶级在这里首先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从这里开始踏上革命的征程。
它是()A.北京B.上海 C.南京 D.重庆
22.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哪些军阀()
①张作霖②袁世凯③孙传芳④吴佩孚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3.张老师在一次历史课上说:“我爷爷是1928年冬天在井冈山入伍的”,请你指出他爷爷当年参加的是()
A.新四军B.中国工农红军C.八路军D.中国人民解放军
24.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了。
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A.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B.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
C.共产党内右倾投降主义占上风D.工人运动转入低潮
25.小虎为井冈山市“红色旅游推介会”撰写宣传语,正标题是“天下第一山”他想拟一副标题,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A.五四运动发源地B.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C.敌后抗日根据地总后方D.改革开放的窗口
二、非选择题
26.上海有位历史教师邓玉平,为了缅怀当过红军的父亲,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她循着父亲当年的足迹重走了长征路。
是什么力量,吸引支撑着邓玉平这样去做?她说:“重走长征路,就是在走近心中珍藏已久的渴望,就是要在平凡的日子里寻找一种伟大的精神,就是要在理想和信仰的征途中,去感悟生命的意义。
”——摘编自《中国历史教学参考》:
(1)当年导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原因是什么?
(2)如果邓玉平老师沿着中央红军长征的足迹,下列内容排列正确的是__________。
①泸定铁索桥②红一方面军翻过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③遵义会议会址④甘肃会宁城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①②④D.④①②③
(3)从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到三大主力会师,红军走完________里长征,用了____年。
(4)你认为邓老师重走长征路,所寻找的伟大精神是什么?
(5)在长征中,生死攸关转折点的会议是什么?确立了谁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27、中国近代化是当今学术研究的热门话题。
史学界普遍认为,中国近代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近代中国先进分子探索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的过程。
在1919年以前,中国的近代化历程由学习本文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并逐步展开。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举出中国大规模近代化运动第一步中的一位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2)1919年以前,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方面与哪些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3)20世纪初,在文化领域,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向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扫荡,他们高举的两面旗帜分别是什么?
(4)请说出1919年以前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哪些变化。
回首近代化历程,你有何感悟?
28、“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是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
……”
──摘自《江泽民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不触及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改良运动”、“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分别指的是中国近代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2)“新的社会力量”和“先进理论”分别指什么?
(3)概括指出“中国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得以完成的最主要原因。
29、材料一: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材料二:“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
(1)上述材料出自中国近代史上哪次运动?
(2)该运动的性质是怎样的?上述材料中的哪句话能体现这一性质?
(3)如何评价这一历史事件?
(4)此事件表现中学生的一种什么精神?我们应该学习青年学生的一种什么精神?
30材料一: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①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材料三:①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任何反帝活动;
③从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一律拆毁,允许列强各国在北京到山海关沿线要地驻兵;④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请写出这三个条约的名称及其这些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分别产生的影响。
材料一条约:《》,影响:
材料二条约:《》,影响:
材料三条约:《》,影响:
3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对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举出四次运动的主要领导者(各一人)。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2)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各有何进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