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轴承轴瓦的技术要求
‘滑动轴承’的国内外标准
‘滑动轴承’检测标准滑动轴承(sliding bearing),在滑动摩擦下工作的轴承。
滑动轴承工作平稳、可靠、无噪声。
在液体润滑条件下,滑动表面被润滑油分开而不发生直接接触,还可以大大减小摩擦损失和表面磨损,油膜还具有一定的吸振能力。
但起动摩擦阻力较大。
轴被轴承支承的部分称为轴颈,与轴颈相配的零件称为轴瓦。
为了改善轴瓦表面的摩擦性质而在其内表面上浇铸的减摩材料层称为轴承衬。
轴瓦和轴承衬的材料统称为滑动轴承材料。
滑动轴承应用场合一般在低速重载工况条件下,或者是维护保养及加注润滑油困难的运转部位。
‘滑动轴承’的国内外标准较多,所以只列了80个国内的国标及行业标准和地台湾地方标准。
CNS 5694-1980 滚动轴承组成零附件及球面滑动轴承总则CNS 8210-1982 连座滑动轴承CNS 8213-1982 滑动轴承用卷制轴承衬(尺度)CNS 8214-1983 滑动轴承用卷制轴承衬检验法(外径及内径)CNS 8468-1982 径向滑动轴承运转试验通则CNS 8556-1982 滑动轴承中耐摩擦金属摩擦状态之特性CNS 8769-1982 滑动轴承用卷制轴衬之润滑孔、润滑槽、润滑坑CNS 8770-1982 滑动轴承用卷制轴衬之材料CNS 8922-1982 滑动轴承用轴衬(驱动组件)CNS 8923-1982 滑动轴承用抗摩合金衬料CNS 9062-1982 托架滑动轴承?总成及外壳CNS 9063-1982 托架滑动轴承?轴承衬CNS 9064-1982 托架滑动轴承?润滑环CNS 9065-1982 托架滑动轴承?轴承油封、轴承盖片及组合尺寸CNS 9066-1982 止推滑动轴承?轴衬式止推轴承之组合尺寸CNS 9067-1982 止推滑动轴承?止推轴承环之组合尺寸CNS 9068-1982 滑动轴承之配合CNS 9348-1982 滑动轴承轴衬?烧结材料制CNS 9349-1982 滑动轴承轴衬?铜合金制整件CNS 9350-1982 滑动轴承轴衬?有润滑孔及润滑槽CNS 9351-1982 滑动轴承轴衬?碳精制CNS 9352-1982 滑动轴承轴衬?热硬性树脂制CNS 9353-1982 热硬性树脂制滑动轴承轴衬检验法CNS 9354-1982 滑动轴承轴衬?热塑性塑料制CNS 11203-1985 铁路车辆滑动轴承之轴箱用防尘板CNS 11204-1985 铁路车辆用滑动轴承GB/T 2688-1981 滑动轴承粉末冶金轴承技术条件GB/T 2889.1-2008 滑动轴承术语、定义和分类第1部分:设计、轴承材料及其性能GB/T 7308-2008 滑动轴承有法兰或无法兰薄壁轴瓦公差、结构要素和检验方法GB/T 10445-1989 滑动轴承整体轴套的轴径GB/T 10446-2008 滑动轴承整圆止推垫圈尺寸和公差GB/T 10447-2008 滑动轴承半圆止推垫圈要素和公差GB/T 12613.1-2002 滑动轴承卷制轴套第1部分;尺寸GB/T 12613.2-2002 滑动轴承卷制轴套第2部分;外径和内径的检测数据GB/T 12613.3-2002 滑动轴承卷制轴套第3部分;润滑油孔、润滑油槽和润滑油穴GB/T 12613.4-2002 滑动轴承卷制轴套第4部分;材料GB/T 12948-1991 滑动轴承双金属结合强度破坏性试验方法GB/T 12949-1991 滑动轴承覆有减摩塑料层的双金属轴套GB/T 14910-1994 滑动轴承厚壁多层轴承衬背技术要求GB/T 16748-1997 滑动轴承金属轴承材料的压缩试验GB/T 18323-2001 滑动轴承烧结轴套的尺寸和公差GB/T 18324-2001 滑动轴承铜合金轴套GB/T 18325.1-200 滑动轴承流体动压润滑条件下试验机内和实际应用的滑动轴承疲劳强度GB/T 18326-2001 滑动轴承薄壁滑动轴承用金属多层材料GB/T 18327.1-2001 滑动轴承基本符号GB/T 18327.2-2001 滑动轴承应用符号GB/T 18329.1-2001 滑动轴承多层金属滑动轴承结合强度的超声波无损检验GB/T 18330-2001 滑动轴承薄壁轴瓦和薄壁轴套的壁厚测量GB/T 18331.1-2001 滑动轴承卷制轴套外径的检测GB/T 18844-2002 滑动轴承损坏和外观变化的术语、特征及原因GB/T 21466.1-2008 稳态条件下流体动压径向滑动轴承.圆柱滑动轴承.第1部分:计算过程GB/T 21466.2-2008 稳态条件下流体动压径向滑动轴承圆形滑动轴承第2部分:计算过程中所用函数GB/T 21466.3-2008 稳态条件下流体动压径向滑动轴承.圆形滑动轴承.第3部分:许用的运行参数HG/T 2121-1991 可倾瓦径向滑动轴承技术条件JB/T 743-2000 电机用Z系列座式滑动轴承JB/T 2560-2007 整体有衬正滑动轴承座型式与尺寸JB/T 2561-2007 对开式二螺柱正滑动轴承座型式与尺寸JB/T 2562-2007 对开式四螺柱正滑动轴承座型式与尺寸JB/T 2563-2007 对开式四螺柱斜滑动轴承座型式与尺寸JB/T 2564-2007 滑动轴承座技术条件JB/T 5888.1-2000 电机用DQ系列端盖式滑动轴承.技术条件JB/T 5888-2005 电机用DQ系列滑动轴承结构与尺寸JB/T 5985-1992 滑动轴承.水润滑热固性塑料轴承JB/T 7920-1995 滑动轴承薄壁轴瓦周长的检验方法JB/T 7921-1995 滑动轴承单层和多层轴承用铸造铜合金JB/T 7922-1995 滑动轴承单层轴承用锻造铜合金JB/T 7923-1995 滑动轴承单层轴承用铝基合金JB/T 7925.1-1995 滑动轴承单层轴承减摩合金硬度检验方法JB/T 7925.2-1995 滑动轴承多层轴承减摩合金硬度检验方法JJG(机械) 86-1992 滑动轴承薄壁轴承互校准模检定规程LY/T 1501-1999 森林铁路车辆无导框滑动轴承铸钢轴箱体技术条件MT/T 643-1996 滚筒采煤机用三层复合材料滑动轴承TB/T 2875-1998 滑动轴承几何特性和材料质量特性的质量控制技术和检验TB/T 2876-1998 滑动轴承.薄壁轴瓦和薄壁筒形轴承的壁厚测量TB/T 2958-1999 滑动轴承. 薄壁轴瓦周长检验TB/T 2959-1999 滑动轴承. 金属多层滑动轴承粘结层的超声波无损检验TB/T 2984-2000 滑动轴承.金属多层滑动轴承渗透无损检测TB/T 3020-2001 滑动轴承.薄壁轴承用多层材料TB/T 3033-2002 滑动轴承损坏和外观变化的术语、特征及原因YB/T 5364-2006 滑动轴承用铝锡合金-钢复合带。
如何对滑动轴承轴瓦进行刮研
如何对轴瓦进行刮研滑动轴承是靠平滑的面来支撑转动轴的,因而接触部位是一个面,它是在滑动摩擦下工作的轴承,工作平稳、可靠,无噪声,但起动时摩擦阻力较大(因轴瓦要承载转子自身重量,起动时转速低)。
轴被轴承支撑的部位称为轴颈,与轴颈相配合起支撑轴颈作用的零件称为轴瓦,轴瓦由瓦体和轴承衬(表面合金)组成,滑动轴承工作时,轴瓦与轴之间要求有一层很薄的油膜起润滑作用,轴与轴瓦被润滑油分开而不发生直接接触,从而大大减小摩擦损失和轴瓦表面合金磨损,油膜还具有较强的吸振能力。
如果存在润滑不良,则轴瓦与轴之间会直接摩擦,摩擦会产生很高的温度,虽然轴瓦是由特殊的有一定耐高温合金材料制成,但发生直接摩擦产生的高温仍然会将轴瓦烧坏,轴瓦还可能由于负荷过大、高温过高、润滑油存在杂物或黏度异常等因素造成轴瓦瓦衬变形直至烧瓦。
轴瓦刮研就是将精车后的弧面与所装配的轴进行刮合,通常是内孔面,轴瓦的瓦衬一般都要进行刮研,随着现代加工技术的不断改进,成品瓦侧隙可以达到要求,下瓦接触角、面就要根据现场轴颈经旋转后的情况来进行刮研,因滑动轴承工作时,轴瓦与轴之间要求有一层很薄的油膜起润滑作用。
轴瓦刮研的目的是为了瓦衬形成圆的几何形状,使轴瓦与轴颈间存在楔形缝隙,以保证轴颈旋转时,摩擦面间能形成楔形油膜,使轴颈上升离开瓦衬,在油膜的浮力作用下运转,以减轻与瓦衬的摩擦,降底其磨损与动力的消耗,从而可以通过向轴瓦供油,带走轴瓦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以冷却轴承,并且在轴瓦与轴颈间隙形成稳定的有足够承载能力的油膜,以保证液态润滑。
轴瓦的光洁度及平整越好越有利于油膜形成(也包括侧隙油带的形成),下瓦接触角内一般是建立油膜产生油压的区域(也就是说下瓦接触角内是油膜压力区),现有的轴瓦刮研方法所加工出的轴瓦表面的光滑、平整度较低,在滑动轴承工作时难以形成稳定的油膜,从而轴与轴瓦之间的磨擦阻力大,运转时产生的热量大,磨损加剧,使用寿命短,维护频繁、成本高。
轴瓦的刮研是按轴瓦与轴承的配合来对轴瓦表面进行刮研加工,使其在接触角范围内贴合严密和有适当的间隙,从而达到设备中能形成良好的油膜。
滑动轴承
第八章滑动轴承8.1 重点、难点分析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滑动轴承轴瓦的材料及选用原则;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设计准则及设计计算;液体动力润滑径向滑动轴承的设计计算。
难点是液体动力润滑径向滑动轴承的设计计算及参数选择。
8.1.1 轴瓦材料及其应用对轴瓦材料性能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减摩性、耐磨性和咬粘性;具有良好的摩擦顺应性、嵌入性和磨合性;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抗腐蚀的能力和良好的导热性、工艺性、经济性等。
常用轴瓦材料:金属材料、多孔质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
其中常用的金属材料为轴承合金、铜合金、铸铁等。
8.1.2 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设计计算对于工作要求不高、转速较低、载荷不大、难于维护等条件下的工作的滑动轴承,往往设计成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
这些轴承常采用润滑脂、油绳或滴油润滑,由于轴承得不到足够的润滑剂,故无法形成完全的承载油膜,工作状态为边界润滑或混合摩擦润滑。
非液体摩擦轴承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取决于轴承材料的减摩耐磨性、机械强度以及边界膜的强度。
这种轴承的主要失效形式是磨料磨损和胶合;在变载荷作用下,轴承还可能发生疲劳破坏。
因此,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可靠工作的最低要求是确保边界润滑油膜不遭到破坏。
为了保证这个条件,设计计算准则必须要求:p≤[p],pv≤[pv],v≤[v]限制轴承的压强p,是为了保证润滑油不被过大的压力挤出,使轴瓦产生过度磨损;限制轴承的pv值,是为了限制轴承的温升,从而保证油膜不破裂,因为pv值是与摩擦功率损耗成正比的;在p及pv值经验算都符合要求的情况下,由于轴发生弯曲或不同心等引起轴承边缘局部压强相当高,当滑动速度高时,局部区域的pv值可能超出许用值,所以在p较小的情况下还应该限制轴颈的圆周速度v。
8.1.3液体动力润滑径向滑动轴承设计计算液体动力润滑的基本方程和形成液体动力润滑(即形成动压油膜)的条件已在第一章给出,这里不再累述。
1.径向滑动轴承形成动压油膜的过程径向滑动轴承形成动压油膜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起动前阶段,见图8-1a;(2)起动阶段,见图8-1b;(3)液体动力润滑阶段,见图8-1c;图8-1 径向滑动轴承形成液体动力润滑的过程对于这一形成过程应掌握如下要点:(1)从轴颈开始转动到轴颈中心达到静态平衡点的过程分析;(2)在给定载荷、轴颈转动方向及偏心距e的大小时,如何确定轴颈的平衡位置;(3)确定轴颈平衡位置后,油膜压力分布的大致情况以及最小油膜厚度h min的位置;(4)影响轴颈静态平衡点位置的主要因素有外载荷F,润滑油粘度η和轴颈转速n。
剖分式滑动轴承的装配轴瓦装配
剖分式滑动轴承的装配(轴瓦装配)剖分式向心滑动轴承,要紧用在重载大中型机械上,如冶金矿山机械,大型发电机,球磨机,活塞式紧缩机及运输车辆等。
其材料要紧为巴氏合金,少数情形下采纳铜基轴承合金。
在装配时,一样都采纳刮削的方式来达到其精度要求,保证其利用性能。
因此,刮削的质量对机械的运转相当重要。
削刮质量不行,机械在试车时就会很容易地在极短的时刻内是轴瓦由局部粘损而达到大部份粘损,直至轴被粘着咬死,轴瓦损坏不能利用。
因此在刮削轴瓦时都由技术体会丰硕的钳工操作。
下面详细介绍泵房式滑动轴承(轴瓦)的装配要求及削刮轴瓦的方式。
一、轴瓦与瓦座和瓦盖的接触要求(1)受力轴瓦。
受力轴瓦的瓦背与瓦座的接触面积应大于70%,而且散布均匀,其接触范围角a应大于150 °,其余许诺有间隙部份的间隙b不大于0.05mm。
如图1所示。
(2)不受力轴瓦与瓦盖的接触面积应大于60%,而且散布均匀,其接触范围角a应大于120°,许诺有间隙部位的间隙量b,应不大于0.05mm。
如图1所示。
图一轴瓦与瓦座、瓦盖的接触要求(3)如达不到上述要求,应以瓦座与瓦盖为基准,用着色法,涂以红丹粉检查接触情形,用细锉锉削瓦背进行修研,直抵达到要求为止。
接触斑点达到每25mm23~4点即可。
(4)轴瓦与瓦座、瓦盖装配时,固定滑动轴承的固定销(或螺钉)端头应埋入轴承体内2~3mm,两半瓦合缝处垫片应与瓦口面的形状相同,其宽度应小于轴承内侧1mm,垫片应平整无棱刺,瓦口两头垫片厚度应一致。
瓦座、瓦盖的连接螺栓应紧固而受力均匀。
所有件应清洗干净。
二、轴瓦刮削面利用性能要求的几大要素(1)接触范围角a与接触面、接触斑点要求。
轴瓦的接触范围角a与接触面要求见表1。
表1轴瓦的接触范围角a与接触面要求图示名称通用技术要求重载及其它要求接触面要求如下图接触面积要求分布均匀轴瓦上瓦下瓦上瓦下瓦a120°120°90°90°在特殊情形下,接触范围角a也有要求为60°的。
滑动轴承(轴瓦)的刮研解读
按材料 分类
单一材料
两种材料
强度足够的材料可 以直接作成,如黄 铜,灰铸铁。
轴承衬强度不足, 故采用多材料制作。
按加工 分类
铸造
轧制
铸造工艺性好, 单件、大批生产 均可,适用于厚 壁轴承。
只适用于薄壁轴 承,具有很高的 生产率。
二、轴承的定位方法
目的:防止轴承与轴承座之间产生轴向和周向的相 对移动。
轴瓦装配
削刮轴瓦,在粗刮与细刮时要同时考虑与轴相关件的情况,如中心距偏 差、步轮齿面的接触状况等,以便使轴的位置准确。由机械加工造成的微小 积累误差,可通过刮削得到进一步的消除。较大误差,刮削是无法解决的。
b、油槽带分布在上、下轴瓦结合部位处(两侧)。如图2所示。油槽带成圆弧 楔形,瓦口结合面处向外侧深度一般在1~3mm。视轴瓦的大小,油槽带宽 度h一般为8~40mm。油槽带单边距轴瓦端面的尺寸b一般为8~25mm。上 述要求通常在图样上明确标出。油槽带的长度为轴瓦轴向长度的85%左右, 是一个能存较大量的润滑油的带状油槽,便于轴瓦与轴的润滑与冷却,油槽 带通常由机械加工而成,也有钳工手工加工的。
滑动轴承的分类
一、滑动轴承的形 式和结构
按构造分: 整体式
需从轴端安装和拆 卸,可修复性差。
剖分式 (对开式)
可以直接从轴的中 部安装和拆卸,可 修复。
按尺寸分 薄壁滑动轴承
厚壁滑动轴承
节省材料,但刚度不 足,故对轴承座孔的 加工精度要求高 。
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 度,可降低对轴承座 孔的加工精度要求。
(2)细刮轴瓦。如图5b所示。细刮轴瓦时,上、下瓦应加垫(瓦口结合面)装配 后刮削两端轴瓦,在瓦上涂色,用轴研点。开始压紧装配时,压紧力应均匀, 轴不要压得过紧,能转动即可,随刮随撤垫,随压紧。此时也应注意不要将 瓦口刮亏了,经多次削刮后,瓦接触面斑点分布均匀、较密即可。
滑动轴承轴瓦间隙标准
滑动轴承轴瓦间隙标准
滑动轴承轴瓦间隙是指轴瓦与轴颈之间的间隙,它对轴承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
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确定合适的轴瓦间隙标准对于轴承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首先,轴瓦间隙的大小应根据轴承的使用条件和要求来确定。
一般来说,对于
高速旋转的轴承,应该选择较小的轴瓦间隙,以减小摩擦阻力和能量损失;而对于低速和大载荷的轴承,则应该选择较大的轴瓦间隙,以增加润滑膜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其次,轴瓦间隙的测量和调整应该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规范。
在测量轴瓦间隙时,应该使用专用的测量工具,如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等,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调整轴瓦间隙时,则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工具,如研磨、磨削、镗孔等,以保证轴瓦间隙的精度和平行度。
此外,轴瓦间隙的标准化也是非常重要的。
标准化的轴瓦间隙可以有效地提高
轴承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维护成本。
因此,制定和执行相应的轴瓦间隙标准,对于轴承生产企业和使用单位来说都是非常有益的。
最后,轴瓦间隙的管理和监控也是至关重要的。
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轴瓦间隙
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和技术文件,建立轴瓦间隙的档案和台账,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轴瓦间隙始终处于合适的状态。
总之,滑动轴承轴瓦间隙标准是轴承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对于轴
承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维护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合理确定轴瓦间隙的大小,严格执行相应的标准和规范,加强管理和监控,才能保证轴承的正常运转和长期稳定工作。
轴瓦标准长度
轴瓦的标准长度取决于其应用场合和所需承载的负荷。
轴瓦是滑动轴承的一部分,通常安装在机械设备的旋转轴上,以减少摩擦和磨损。
轴瓦的尺寸和形状会根据轴的直径、转速、负载条件以及润滑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选择轴瓦时,需要参考具体的设计标准和制造商的规格。
例如,对于某些常见的工业应用,轴瓦的长度可能是轴径的一定倍数,如1.5倍、2倍或更大。
轴瓦的长度还需要足够容纳润滑油膜,以确保良好的润滑效果。
为了确定轴瓦的标准长度,可以查阅相关的国家或国际标准,如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或DIN(德国工业标准)等。
在中国,还可以参考GB(国家标准)系列标准。
这些标准文档会提供轴瓦尺寸的详细指导,包括长度、宽度、厚度以及与轴的配合公差等。
如果是特定品牌或型号的轴瓦,还需要查阅该产品的技术规格书。
制造商通常会提供详细的产品尺寸和安装指南,以确保轴瓦能够正确地安装和运行。
在没有明确标准的情况下,轴瓦的设计和制造通常需要根据实际应用的工程计算和经验来确定。
滑动轴瓦
轴瓦(bush)汽轮机中,轴瓦是轴承的重要构件之一,轴瓦是滑动轴承和轴接触的部分,非常光滑,一般用青铜、减摩合金等耐磨材料制成,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用木材、塑料或橡皮制成。
也叫“轴衬”,形状为瓦状的半圆柱面。
其主要作用是:承载轴颈所施加的作用力、保持油膜稳定、使轴承平稳地工作并较少轴承的摩擦损失。
分为轴向推力瓦和径向瓦,径向瓦起到支撑转子和转动部分的作用,推力瓦承担轴向定位和轴向推力的作用,是重要的静止部件。
滑动轴承工作时,轴瓦与转轴之间要求有一层很薄的油膜起润滑作用。
如果由于润滑不良,轴瓦与转轴之间就存在直接的摩擦,摩擦会产生很高的温度,虽然轴瓦是由于特殊的耐高温合金材料制成,但发生直接摩擦产生的高温仍然足于将器烧坏。
轴瓦还可能由于负荷过大、温度过高、润滑油存在杂质或黏度异常等因素造成烧瓦。
烧瓦后滑动轴承就损坏了。
滑动轴承(sliding bearing),在滑动摩擦下工作的轴承。
滑动轴承工作平稳、可靠、无噪声。
在液体润滑条件下,滑动表面被润滑油分开而不发生直接接触,还可以大大减小摩擦损失和表面磨损,油膜还具有一定的吸振能力。
但起动摩擦阻力较大。
轴被轴承支承的部分称为轴颈,与轴颈相配的零件称为轴瓦。
为了改善轴瓦表面的摩擦性质而在其内表面上浇铸的减摩材料层称为轴承衬。
轴瓦和轴承衬的材料统称为滑动轴承材料。
常用的滑动轴承材料有轴承合金(又叫巴氏合金或白合金)、耐磨铸铁、铜基和铝基合金、粉末冶金材料、塑料、橡胶、硬木和碳-石墨,聚四氟乙烯(PTFE)、改性聚甲醛(POM)、等。
滑动轴承应用场合一般在低速重载工况条件下,或者是维护保养及加注润滑油困难的运转部位滑动轴承的分类滑动轴承种类很多。
①按能承受载荷的方向可分为径向(向心)滑动轴承和推力(轴向)滑动轴承两类。
②按润滑剂种类可分为油润滑轴承、脂润滑轴承、水润滑轴承、气体轴承、固体润滑轴承、磁流体轴承和电磁轴承7类。
③按润滑膜厚度可分为薄膜润滑轴承和厚膜润滑轴承两类。
滑动轴承、轴瓦安装与检查方法+风机消音器(消音器)结构原理、分类及用途
滑动轴承、轴瓦安装与检查方法+风机消音器(消音器)结构原理、分类及用途第一章、滑动轴承安装与轴瓦检查方法滑动轴承一般应用在低速重载情况的条件下,对于滑动轴承安装注意要素如下:注意油路畅通,油路与油槽接通。
刮研时油槽两边点子要软,以形成油膜,两端点子均匀,以防止漏油。
在后期的维护中要便于添加润滑油。
利于维修。
注意清洁,修刮调试过程中凡能出现油污的机件,修刮后都要进行清洗涂油。
轴承安装前都要进行清洗,确保滑动轴承干净,即使是极微小的杂质也会导致轴承的损坏。
滑动轴承安装要保证轴颈在轴承孔内转动灵活、准确、平稳。
由于滑动轴承的维护比较麻烦,所以在安装时要保证轴承的安装完全正确,无错误。
保证轴承可以正常运行,无误差。
轴瓦与轴承座孔要修刮贴实,轴瓦剖分面要高出0.05~0.1mm,以便压紧。
整体式轴瓦压入时要防止偏斜,并用紧定螺钉固定。
轴承在安装过程中若偏斜,会导致运转不畅,引起轴的变形,破坏机械设备。
滑动轴承使用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润滑、发热、振动问题。
遇有发热、冒烟、卡死以及异常振动、声响等要及时检查、出现一系故障要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尽量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轴瓦检查,径向轴瓦检查项目:轴承合金无脱胎、裂纹、砂眼、气孔等缺陷,轴径与轴瓦的接触角接触面积,调整垫铁与轴承座配合情况,轴瓦结合面是否平整,有无毛刺、变形存在。
径向轴瓦解体测量项目:轴瓦紧力、顶隙、侧隙及侧隙对称度,下瓦与轴径的接触情况及轴瓦乌金的磨损程度,轴径圆度及表面粗超度,油系统的清洁程度及油质化验结果,其它检查项目。
轴瓦脱胎检查及处理:轴瓦乌金脱胎的检查方法,除脱胎很明显处可直接查看出外,一般都需将轴瓦浸泡在煤油中,停留片刻后取出擦干,将干净纸放在结合处或用白粉涂在结合处,然后用手挤压轴瓦乌金,若纸或白粉有油迹,则证明轴瓦乌金脱胎,轴瓦检查后发现下列缺陷之一,就必须重新浇铸;轴瓦间隙过大、合金厚度不能再继续刮研、乌金有大面积的砂眼、气孔、杂质、脱胎裂纹等。
滑动轴承技术标准
滑动轴承技术标准一、术语、分类及符号GB/T2889——1994滑动轴承术语GB/T18327.1——2001滑动轴承基本符号GB/T18327.2——2001滑动轴承应用符号GB/T18844——2002滑动轴承损坏和外观变化的术语、特征及原因二、检验方法GB/T7948—1987塑料轴承极限PV试验方法GB/T12948—1991滑动轴承双金属结合强度破坏性试验方法GB/T16748—1997滑动轴承金属轴承材料的压缩试验GB/T18325.1—2001滑动轴承流体动压润滑条件下试验机内和实际应用的滑动轴承疲劳强度GB/T18329.1—2001滑动轴承多层金属滑动轴承结合强度的超声波无损检验GB/T18330—2001滑动轴承薄壁轴瓦和薄壁轴套的壁厚测量GB/T18331.1—2001滑动轴承卷制轴套外径的检测JB/T7920—1995(原GB6415——86)滑动轴承薄壁轴瓦周长的检验方法JB/T7925.1—1995(原GB10452—89)滑动轴承单层轴承减摩合金的硬度检验方法JB/T7925.2—1995(原GB10453—89)滑动轴承多层轴承减摩合金的硬度检验方法JB/T9749—1999内燃机铸造铜铅合金轴瓦金相检验JB/T9763——1999内燃机精密电镀减摩层轴瓦检验规范QC/T558—1999汽车发动机轴瓦双金属结合强度破坏性试验方法三、材料GB/T1174——1992铸造轴承合金GB/T18326—2001滑动轴承薄壁滑动轴承用金属多层材料JB/T7921—1995(原GB10448—89)滑动轴承单层和多层轴承用铸造铜合金JB/T7922—1995(原GB10449—89)滑动轴承单层轴承用锻造铜合金JB/T7923—1995(原GB10450—89)滑动轴承单层轴承用铝基合金JB/T7924—1995(原GB10451—89)滑动轴承薄壁轴承用金属多层材料QC/T516——1999汽车发动机轴瓦锡基和铅基合金金相标准四、产品技术要求GB/T1151—1993内燃机主轴瓦及连杆轴瓦技术条件GB/T2685—1981滑动轴承粉末冶金筒形轴承型式、尺寸与公差GB/T2686—1981滑动轴承粉末冶金带挡边筒形轴承型式、尺寸与公差GB/T2687一1981滑动轴承粉末冶金球形轴承型式、尺寸与公差GB/T2688—1981滑动轴承粉末冶金轴承技术条件GB/T3162—1991滑动轴承薄壁轴瓦尺寸、结构要素与公差GB/T7308—1987滑动轴承薄壁翻边轴瓦尺寸、公差及检验方法GB/T10445—1989滑动轴承整体轴套的轴径GB/T10446—1989滑动轴承整圆止推垫圈尺寸和公差GB/T10447—1989滑动轴承半圆止推垫圈要素和公差GB/T12613.1—2002滑动轴承卷制轴套第1部分:尺寸GB/T12613.2—2002滑动轴承卷制轴套第2部分:外径和内径的检测数据GB/T12613.3—2002滑动轴承卷制轴套第3部分:润滑油孔、润滑油槽和润滑油穴GB/T12613.4—2002滑动轴承卷制轴套第4部分:材料GB/T12949—1991滑动抽承覆有减摩塑料层的双金属轴套GB/T13345一1992轧机油膜轴承通用技术条件GB/T14910—1994滑动轴承厚壁多层轴承衬背技术要求GB/T18323—2001滑动轴承烧结轴套的尺寸和公差GB/T18324—2001滑动轴承铜合金轴套JB/T2560—1991整体有衬正滑动轴承座型式与尺寸JB/T2561—1991对开式二螺柱正滑动轴承座型式与尺寸JB/T2562—1991对开式四螺柱正滑动轴承座型式与尺寸JB/T2563—1991对开式四螺柱斜滑动轴承座型式与尺寸JB/T2564—1991滑动轴承座技术条件JB/T5985一1992滑动轴承水润滑热固性塑料轴承JB/T9049—1999轧辊油膜轴承JB/T9760一1999内燃机整圆主轴承技术条件QC/T280一1999汽车发动机主轴瓦及连杆轴瓦技术条件QC/T282—1999汽车发动机曲轴止推片技术条件QC/T29031—1991汽车发动机轴瓦电镀层技术条件。
滑动轴承
滑动轴承的失效形式及常用材料
◆ 嵌入性:材料容纳硬质颗粒嵌入,从而减轻轴承滑动表面 嵌入性:材料容纳硬质颗粒嵌入, 发生刮伤或磨粒磨损的性能。 发生刮伤或磨粒磨损的性能。 ◆ 磨合性:轴瓦与轴颈表面经短期轻载运行后,形成相互吻 磨合性:轴瓦与轴颈表面经短期轻载运行后, 合的表面形状和粗糙度的能力(或性质)。 合的表面形状和粗糙度的能力(或性质)。
§12-1 滑动轴承概述
滑动轴承概述1 轴承的作用是支承轴。轴在工作时可以是旋转的, 轴承的作用是支承轴。轴在工作时可以是旋转的,也可以是 静止的。 静止的。
一、轴承应满足如下基本要求
1.能承担一定的载荷,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 能承担一定的载荷,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 具有小的摩擦力矩,使回转件转动灵活。 2.具有小的摩擦力矩,使回转件转动灵活。 具有一定的支承精度,保证被支承零件的回转精度。 3.具有一定的支承精度,保证被支承零件的回转精度。
滑动轴承的典型结构
2.对开式径向滑动轴承
油杯座孔 螺栓 螺母 套管 上轴瓦 轴承盖 轴承座
滑动轴承的结构2
下轴瓦
对开式轴承(剖分轴套) 对开式轴承(剖分轴套)
对开式轴承(整体轴套) 对开式轴承(整体轴套)
特点:结构复杂、可以调整磨损而造成的间隙、安装方便。 特点:结构复杂、可以调整磨损而造成的间隙、安装方便。 应用场合:低速、轻载或间歇性工作的机器中。 应用场合:低速、轻载或间歇性工作的机器中。
§12-5 滑动轴承润滑剂的选择
一、润滑脂及其选择
◆特
无流动性,可在滑动表面形成一层薄膜。 点:无流动性,可在滑动表面形成一层薄膜。 要求不高、难以经常供油, :要求不高、难以经常供油,或者低速重载以及作摆动
◆ 适用场合
滑动轴承介绍
• 一般用塞尺测量,塞进长度不应小于轴 颈直径的1/4,若间隙过小可以刮削瓦口 以增大间隙。侧隙一般为顶隙的1/2,越 向下越小。
3.2.3.2顶间隙 一般采用压铅丝(铅丝受压极限)和抬轴 打表两中方法测量。
3.2.3.3轴向间隙 一般采用打表法。
3.2.4轴瓦压紧力的测量与调整
• 1.1.2浸洗 清洗液:各种清洗液体 用 途:去除工件表面厚重的油污、锈迹
• 1.1.3吹洗 清洗液:蒸汽、压缩空气或氮气 用 途:吹除工件表面污物并使之干燥
1.2清洗注意事项
• 1.2.1用热煤油、溶剂油清洗时,应严格控制油的加热温度, 确保安全。溶剂煤油加热温度应小于65℃,不得用火焰直接 对盛装煤油的容器直接加热。
• 1.2.2用蒸汽或热空气吹扫时,应及时吹除水分,并涂以润滑 油脂。若需要长期储存,可改用其他防锈或防腐类油脂。
• 1.2.3油垢过厚时,应先擦除,再用碱性清洗液清洗。材料性 质不同的零件,不宜放在一起清洗。
• 1.2.4设备加工面上的防锈漆,应用适当的稀释剂或脱漆剂等 溶剂清洗;气相防锈剂可用酒精清洗。
轴承类型
结构特点
装配方法
整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承
结构简单,只能从轴颈端 部拆装,间隙不可调
手工冲击压入,机 具压入,温差法
剖分轴承
剖分结构,间隙可调,易 于维修
手工冲击压入
自位轴承
轴瓦可适当摆动以适应轴 弯曲所产生的偏差
手工冲击压入
2.2.2常用调整措施
调整 方式
着色
刮削 余量
用途
检查轴瓦与轴颈的接 触情况
提高轴瓦与轴颈的接 触精度,增大间隙
实施流体动压效果的介质是气体,具 有黏度低、发热量小的特点
滑动轴承—薄壁轴瓦质量控制—选择装配以缩小轴承间隙范围
2 引 用标 准
下列 文件 中的 条款 , 过 本 标准 的 引 用而 成 为 通 本 标 准的条 款 。 凡是 注 日期 的引用 文件 , 随后所有 其 的修 改单 或修订版 均 不适 用于本 标准 。 然而 , 鼓励根 据本 标准达 成协议 的各方研 究是 否使 用这些 文件 的
最新 版本 。 凡是不 注 日期 的引 用文 件 , 其最 新版本 适 用 于本标准 。 IO3 4 , 动 轴 承 —— 有 法 兰 或 无法 兰 薄 壁 S 58 滑
5 2 轴瓦 .
颈 直径 D 后 的差值 , : J 即
C— DH ( S + ) 一 23
3 2 轴承座直 径 . D , 装轴 瓦 时在垂 直 于对 合 面方 向 测得 的 轴 未 承座 直径 。
3 3 轴瓦壁厚 .
s, :在距 对 口面 9。 部” 测得 的壁厚 0处(顶 )
维普资讯
滑动轴承
薄壁轴瓦质量 控制一选择 装配 以缩小轴承 间隙范 围
2 9
国际标 准
I o S
17 38 7
1 范围
滑动轴承一薄壁轴瓦质量控制一选择装配 以缩小轴承间隙范围
3 5 公 差 .
第1 版 1 90 9 -- 91们
本 国际 标准 对滑动 轴 承 ( 符合 IO3 4 ) S 58 的选 择
厚 分级 时 , 对轴 颈实际 上 可能必 须既 在轴 向 、 又在 圆
第 一部分 ; 轴承 材料 及它 们的性 质 。
3 术 语 和 定 义
本 国际 标准 使 用 IO47 —1规定 的 及 下面 提 S 38 供 的术语 和定 义 。
3 1 轴承的理论直径间隙 .
C, 承座 直 径 D 轴 减 去 两倍 轴 瓦 厚 度 S 和 轴
滑动轴承的刮研与测量
滑动轴承的刮研与测量一.轴瓦安装与检测瓦背的接触要求:首先将机体瓦座与轴瓦瓦背的贴面清理干净,并在机体瓦座中涂红丹显示剂(厚度小于0.003),然后把两下瓦安装在瓦座中,使两者相对往复转动一定角度(30°-45°),最后吊起下瓦,检查与瓦座的接触率与角度(表一)。
如接触率与角度低于要求,在减速机运行时,轴瓦就会产生角度位移,研点分布应保证在接触角的两侧较中间多。
刮研上瓦同样,测量时用塞尺测量。
二、轴瓦地刮研刮研轴瓦应以轴为基准,两者对研后利用曲面刮刀进行刮削。
刮研良好的轴瓦,不但能使轴瓦受力均匀,而且还为轴瓦的润滑创造条件。
轴瓦的刮研一般分粗刮、细刮和精刮三个过程。
在粗刮阶段刮刀可采用正前角刮削,刀迹宽,行程长,刀迹要连成一片,不可重复;细刮阶段宜采用小前角刮刀刮削,刮去粗刮的高点,按一定方向依次刮削,两次刮削交叉45°—60°,点越疏刮削面积越大;在精刮阶段最好用负前角刮刀刮削,为检查轴瓦的刮削情况,所涂的显示剂一定要薄而均匀,以便观察。
在刮研轴瓦时,不仅要使接触点、接触角符合技术要求,而且还要使顶隙,侧隙达到允许的数值。
通常刮研方法是:先刮研接触点(表二),同时照顾接触角,最后再刮侧隙。
刮瓦的程序是:先粗、细刮下瓦,再粗、细刮上瓦。
尔后精刮整个瓦,最后刮侧隙和存油点。
上、下轴瓦与轴颈的接触点要求表二:接触角αα角范围内接触点(点数/25x25mm)α=120°(稀油)转速轴瓦内径r/min≤180>180-360>360-500≤300432>300-500543>500-1000654>10008651、下瓦的粗、细刮研:首先把两下瓦安装机体瓦座上,并使下瓦在横向保持基本水平,然后将齿轮轴放入两下瓦中,并沿其正常运转方向转动2---3圈。
然后测量轮轴的水平度并作记录。
最后将齿轮轴吊走,这时应根据轴颈和两瓦的接触情况及两瓦的相对标高开始对两瓦同时进行粗刮。
内燃机曲轴滑动轴承轴瓦设计计算Ⅰ
现代内燃机高速高载荷小型化轻量化低摩擦低耗能多燃料低排放绿色环保延长换油和大修里程长寿命高可靠性等都增加了轴承的工作载荷恶化了其工作条件润滑状态对轴承的要求更加苛刻
张宝 义 : 内燃机曲轴滑动轴承 ( 轴瓦 ) 设计计算 ( Ⅰ )
1
产品设计
内 燃 机 曲 轴 滑 动 轴 承 ( 轴 瓦 ) 设 计 计 算 ( Ⅰ)
S0 =
pΨ2 η ω bD �
( 1)
ω � =ω L +ω J +ω LP p— — — 轴承载荷 ( kgf ) Ψ— — — 轴承相对间隙 b— — — 轴承宽度 (cm) D— — — 轴承内表面直径 (cm) ω— — — 轴颈有效角速度 ( s - 1 ) ωL — — — 轴承角速度 ω — — 轴颈角速度 J — ωL P — — — 最小油膜位置点角速度 η— — — 润滑油的动力黏度 可知 , 油膜承载能力与 b D 之积成正比 , 与间隙二 次方成反比。 现代内燃机高速高载荷 , 小型化轻量化 ,低摩擦 低耗能 ,多燃料低排放 , 绿色环保 , 延长换油和大修 里程 , 长寿命高可 靠性等 , 都增加了轴 承的工作载 荷 ,恶化了其工作条件 (润滑状态 ) , 对轴承的要求更 加苛刻 。因此 , 结构合理 ,性能优良 , 持久可靠的轴 瓦 (承 ) ,便成了发动机和轴瓦制造厂商的共同追求 。 在国外 ,通常是轴瓦的设计 、 研究试验 、 研制生 产 ,与发动机的设计 、 研制生产、 定型投产同步进行。 一个成功的新发动机投入生产 , 就意味着一个结构 新颖的轴瓦和性能好的轴承材料诞生 。 内燃机曲轴滑动轴承 , 是典型的流体动力学润 滑系统 。其设计计算是一个较复杂的系统工程 , 需 考虑的问题和涉及的设计计算内容很多。 本文仅参照采用了国内外相关的技术标准 , 企
回转窑拖轮轴瓦刮研的技术与应用
回转窑拖轮轴瓦刮研的技术与应用摘要:回转窑均用滑动轴承来支撑整个窑体。
所谓滑动轴承就是通常所说的轴与瓦之间的运动,滑动轴承能够承担更高的负载,使用寿命也远大于滚动轴承的使用寿命。
本文从刮研的过程出发,主要围绕三个方面阐述了轴瓦刮研的原则、轴瓦间隙的意义以及钨金瓦的基本信息:一是轴瓦刮研的基本原则,二是轴瓦刮研的方法和要求,三是巴氏合金瓦基本信息。
关键词:刮刀;刮研;间隙;研磨;破点;存油槽一、轴瓦基础概念要使机器转动的正常,轴和轴瓦之间要有良好的支撑弧面,保持精确的配合,使它在转动过程中平稳而无松动。
可是,当机器经过长期使用以后,轴和轴瓦之间势必都有磨损,就会逐渐失去精确的配合,影响转动的效能。
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及时地加以修理。
修理刮瓦的方法,一般是用刮研,新瓦也要进行刮研。
只有通过手工刮研才能实现。
所以刮瓦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刮瓦也叫研磨,要的就是耐心和细心。
刮瓦其实就是改善接触条件,生成储油小凹点,改善润滑。
刮削轴瓦的要求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对待,由于各种条件不同,比如轴转速,负载大小,负载方向,用途的不同,其对刮瓦作业要求也不同。
这次刮瓦是以回转窑轴瓦刮研技术方面进行研究。
1.刮研前的准备工作1、工器具的选用刮刀的选用可根据每个人的熟练程度进行选用,有半圆刮刀、三角刮刀、鈎形刮刀、柳叶刮刀等。
本文以柳叶刮刀进行论述,这也是比较常用的一种刮刀。
除刮刀以外,还要准备油石(打磨刮刀用的,刮刀在长时间工作时会出现刀刃顿,无法正常使用)、塞尺、干净的布等。
2、显示剂的选用首先是调好的显示剂(种类有普鲁士蓝油、黑烟油、红铅油。
红铅油又分为红丹和三氧化二铁两种),显示剂的使用尤为重要,根据实际应用经验,三氧化二铁比红丹更为色泽鲜明,经济方便,调好的显示剂是在刮研过程中能够明显的分辨高点和低点,重要的是显示剂是否干净,有无铁屑粉末和杂物混入。
还有机油、零号纱布、毛刷、线手套等。
工具选好后还要检查轴瓦表面油污砂眼、裂纹或生锈等。
滑动轴承轴瓦间隙标准
滑动轴承轴瓦间隙标准
滑动轴承轴瓦间隙标准是指在滑动轴承装配过程中,轴瓦与轴颈之间的间隙大小。
轴瓦与轴颈之间的间隙大小直接影响着轴承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因此,正确的轴瓦间隙标准对于轴承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首先,轴瓦间隙标准需要根据不同的轴承类型和工作条件来确定。
一般来说,
滑动轴承轴瓦间隙标准可以分为径向间隙和轴向间隙两种。
在确定轴瓦间隙标准时,需要考虑轴承的工作负荷、转速、工作温度等因素,以确保轴承在工作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次,滑动轴承轴瓦间隙标准的确定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般来说,轴瓦间
隙应该保证在轴承工作条件下,能够形成一定的油膜厚度,以减小轴承的摩擦和磨损。
同时,轴瓦间隙还需要考虑到轴承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热胀冷缩和变形等因素,以确保轴承在各种工作条件下都能够正常运行。
在实际的轴承装配过程中,确定轴瓦间隙标准需要依靠专业的测量设备和丰富
的经验。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内径测量仪、外径测量仪等工具来测量轴瓦和轴颈的尺寸,然后根据设计要求和工作条件来确定轴瓦间隙的大小。
在进行轴瓦间隙的调整时,需要特别注意轴承的装配工艺和技术要求,以避免因装配不当而导致轴承的性能和寿命受到影响。
总的来说,滑动轴承轴瓦间隙标准的确定是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工作。
只有在
严格遵循轴承设计要求和工作条件的前提下,合理确定轴瓦间隙标准,才能够确保轴承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
因此,在轴承的设计、制造和装配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轴瓦间隙标准的确定,以确保轴承在各种工作条件下都能够正常运行,为设备的正常运转提供可靠保障。
轴瓦与轴结合面规范
轴瓦与轴结合面规范
滑动轴承的轴与轴瓦的接触面应满足以下规定:
1. 轴径与下轴瓦的中部应有90—120度的接触弧面,沿转向接触范围不应小于轴瓦长度的80%。
2. 下轴瓦的瓦背与轴承座的接触面积应大于70%,而且分布均匀,其接触范围角应大于150°,其余允许有间隙部分的间隙不大于0.05mm。
3. 上轴瓦的瓦背与轴承盖的接触面积应大于60%,且分布均匀,其接触范围角应大于120°,允许有间隙部位的间隙应不大于0.05mm。
轴瓦与轴颈接触面过大,使润滑油膜不易形成,从而得不到良好的润滑效果,加快轴瓦的磨损。
轴瓦与轴颈接触过小,会增加轴瓦的压强,其结果也使轴瓦很快磨损,轴颈轴瓦内反、正转动一圈,对呈现出的黑斑点用刮刀均匀刮去,每刮一次变换一个方向,使刮痕成60°~90°的交错角,轴瓦表面用手触摸时,应感到非常光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