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滑动轴承轴瓦进行刮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对轴瓦进行刮研
滑动轴承是靠平滑的面来支撑转动轴的,因而接触部位是一个面,它是在滑动摩擦下工作的轴承,工作平稳、可靠,无噪声,但起动时摩擦阻力较大(因轴瓦要承载转子自身重量,起动时转速低)。轴被轴承支撑的部位称为轴颈,与轴颈相配合起支撑轴颈作用的零件称为轴瓦,轴瓦由瓦体和轴承衬(表面合金)组成,滑动轴承工作时,轴瓦与轴之间要求有一层很薄的油膜起润滑作用,轴与轴瓦被润滑油分开而不发生直接接触,从而大大减小摩擦损失和轴瓦表面合金磨损,油膜还具有较强的吸振能力。如果存在润滑不良,则轴瓦与轴之间会直接摩擦,摩擦会产生很高的温度,虽然轴瓦是由特殊的有一定耐高温合金材料制成,但发生直接摩擦产生的高温仍然会将轴瓦烧坏,轴瓦还可能由于负荷过大、高温过高、润滑油存在杂物或黏度异常等因素造成轴瓦瓦衬变形直至烧瓦。
轴瓦刮研就是将精车后的弧面与所装配的轴进行刮合,通常是内孔面,轴瓦的瓦衬一般都要进行刮研,随着现代加工技术的不断改进,成品瓦侧隙可以达到要求,下瓦接触角、面就要根据现场轴颈经旋转后的情况来进行刮研,因滑动轴承工作时,轴瓦与轴之间要求有一层很薄的油膜起润滑作用。轴瓦刮研的目的是为了瓦衬形成圆的几何形状,使轴瓦与轴颈间存在楔形缝隙,以保证轴颈旋转时,摩擦面间能形成楔形油膜,使轴颈上升离开瓦衬,在油膜的浮力作用下运转,以减轻与瓦衬的摩擦,降底其磨损与动力的消耗,从而可以通过向轴瓦供油,带走轴瓦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以冷却轴承,并且在轴瓦与轴颈间隙形成稳定的有足够承载能力的油膜,以保证液态润滑。
轴瓦的光洁度及平整越好越有利于油膜形成(也包括侧隙油带的形成),下瓦接触角内一般是建立油膜产生油压的区域(也就是说下瓦接触角内是油膜压力区),现有的轴瓦刮研方法所加工出的轴瓦表面的光滑、平整度较低,在滑动轴承工作时难以形成稳定的油膜,从而轴与轴瓦之间的磨擦阻力大,运转时产生的热量大,磨损加剧,使用寿命短,维护频繁、成本高。
轴瓦的刮研是按轴瓦与轴承的配合来对轴瓦表面进行刮研加工,使其在接触角范围内贴合严密和有适当的间隙,从而达到设备中能形成良好的油膜。
1.开油槽:先用薄平錾进行初开,然后用细砂布和刮刀作用加工。
2.刮接触角:用红丹粉调透平油做显示剂,涂在轴颈上,用轴瓦来回研磨10~15
次。检查轴瓦,乌金面上的红点用刮刀刮去,如此反复。红点出现得越多又细,证明乌金接触角与轴颈就接触得好,乌金接触点应在全面积(接触角范围700~900)80%,分布均匀,每平方厘米应有1~2点以上算合格;轴瓦刮削接触角的后阶段最好置于瓦座内,盘动转子来检查轴瓦的接触点,再进行刮研,这样更符合实际。
3.刮削轴瓦的两侧间隙:用塞尺检查;
4.刮削轴瓦的推力间隙:可与刮接触角同时进行。接触点要均匀,推力面与径
向面应垂直,两侧测量间隙应基本相等;
5.使用三角刮刀的方法:右手握刀柄,左手握刀体的距刀刃50~80毫米处,同
时左脚前跨,上身前倾,以增加左手压力,利用两臂前后摆动向前推挤,每完成一个动作,将刮刀提起。
注:
1、接触面刮研中采用交叉刮研方法对下瓦的接触面进行刮研,交叉刮研方法为沿一个方向刮研一遍后改变刮研方向形成网格状刮痕,网格状刮痕的夹角60°到90°,提高接触面的光滑平整性,消除单一刮研方向留下的刮痕,能使润滑油在运行中顺畅的流动,不会受到刮痕的阻碍,有利于形成稳定的油膜。
2、每刮完一遍后用金相砂纸沾上油摩擦下瓦的接触面,提高接触面的光
滑度和平整度。
3、接触面刮研中在下瓦与轴颈的接触角达到预设值之后,用刮刀尖部在下瓦的接触面上形成小凹点,每25*25mm2内小凹点数量为25点以上,小凹点形成微型储油凹点,提高润滑性,有利于在轴颈与轴瓦之间形成稳定的油膜,减小磨损有利于形成稳定的油膜,减小磨损,延长轴瓦使用寿命。
4、压铅丝测量轴瓦顶间隙的方法为,将转子放入固定的下瓦中,在下瓦的两个中分面上放上软铅丝一,在转子的轴颈上放上若干根软铅丝二,软铅丝二的长度方向沿着轴颈的周向,若干根软铅丝二沿着轴颈的轴向间隔放置,扣上上瓦并将上瓦与下瓦预紧,然后取出上瓦,测量软铅丝一、软铅丝二压扁后的厚度来得到上瓦与转子轴颈的顶间隙。测量精度高,有利于使得上瓦与转子轴颈的顶间隙达到精确的预设值,有利于形成稳定的油膜,减小磨损,延长轴瓦使用寿命。
5、下瓦刮研还包括在下瓦油槽带刮研与接触面刮研之间进行的下瓦侧间隙粗刮,下瓦侧间隙粗刮为对下瓦内壁周向上的两侧进行刮研以使下瓦周向上的两
侧内壁与转子的轴颈不接触,具体刮研范围为接触角预设值以外的下瓦内壁。下瓦侧间隙粗刮加工出的侧间隙要比设计值小,只要下瓦内壁周向上的两侧与轴颈不接触即可,保障后续接触面刮研的精度,在接触面刮研达到接触角预设值后才可将侧间隙精刮至设计值。
6、下瓦刮研还包括在接触面刮研之后进行的下瓦侧间隙精刮,下瓦侧间隙精刮为对接触角预设值以外的下瓦内壁进行刮研以使下瓦内壁与轴颈之间的单边侧间隙为轴颈直径的1/1000~1/1200,可采用顺刮,然后进行交叉刮削,将不平行的刮掉,直到将其刮研至达到设计要求而且均匀光滑,使润滑油在运行中顺畅的流入下瓦底部的接触面,不受凹凸及不规则刮痕的阻碍,达到楔形缝隙便于稳定油膜形成。
7、上瓦刮研还包括在顶间隙刮研之前进行的上瓦油槽带刮研,上瓦油槽带刮研为在与上瓦中分面衔接的上瓦内壁上刮研出上瓦油槽带,上瓦油槽带沿上瓦轴向的长度为上瓦轴长的80~90%,上瓦油槽带的深度为1~3mm。
8、上瓦刮研还包括在上瓦油槽带刮研与顶间隙刮研之间进行的上瓦侧间隙粗刮,上瓦侧间隙粗刮为对上瓦内壁周向上的两侧进行刮研以使上瓦周向上的两侧内壁与转子的轴颈不接触;的上瓦刮研还包括在顶间隙刮研之后进行的上瓦侧间隙精刮,的上瓦侧间隙精刮为对对上瓦周向的两侧内壁进行精刮研以使上瓦周向的两侧内壁与轴颈之间的单边侧间隙为轴颈直径的1/1000~1/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