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滑动轴承轴瓦进行刮研

合集下载

轴瓦修刮

轴瓦修刮

滑动轴承的轴瓦怎样刮研轴瓦的瓦衬一般都需要进行研刮。

轴瓦研刮的目的是为了是瓦衬形成圆的几何形状,使轴瓦与轴劲间存在锲形缝隙,以保证轴经旋转时,摩擦面间能形成锲形油膜,使轴径上升离开瓦衬,在油膜的浮力作用下运转,以减轻与瓦衬的摩擦,降低其磨损与动力的消耗,轴瓦的检查与研刮可采用着色法或干研法,大型电机长用干研法.用着色法的检查与刮研可采用着色法或干研法,大型电机长用干研法.用着色法检查时,先清扫轴瓦,检查轴瓦应无脱壳,裂纹,硬点以及密集的砂眼等缺陷.在轴颈上涂一层薄而匀的红丹或铅粉之类的显示剂。

注意不要涂的太浓,否则会影响检查工作的准确性。

因为太浓时将使一些不需要研刮的地方"染色"。

轴颈涂红丹后。

再放到轴瓦的表面上并转动两、三圈。

这样轴瓦上的凸出处将由涂料显示出来。

然后提起转轴,取出轴瓦,检查轴瓦表面上染色点的分布情况。

要求在轴瓦中心60-70度夹角内,每平方厘米有2-3点为合适,不宜过多或过少。

若不符合要求时,须再进行刮瓦,用三角刮刀先将大点刮碎,密点刮稀。

然后沿着一个方向顺次普刮一边,必要时可刮两边。

每遍之间刀痕方向应相交形成网络状、鱼鳞状。

刮完后用白布沾酒精或甲苯清洗瓦面等,重复上述步骤,直到符合要求。

1。

压铅丝检测过盈量;2。

调节好过盈量后再压铅丝检测瓦量,或用塞尺检测;3,根据检测量刮研上下瓦,刮研量各半,刮研过程严格控制刮削量,瓦口处适当放大,刮研要均匀;4。

刮好后统一刮油花;注:如果刮削水平欠佳,每刮研一次必须上轴研磨,剔除高点,保证75度的接触量。

先对轴瓦进行粗刮,将红丹油均匀的涂在轴瓦上,将轴瓦在轴上沿圆周转动数次,转动角度大于300,由于轴瓦制造误差接触点很少,此时可以对轴瓦的全长进行粗刮,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刮研效率,每刮一次用金相砂纸沾上机油或煤油轻轻摩擦瓦面(注意:不可用其他粒度大的砂纸或砂布,也不能用力摩擦瓦面,因为瓦面很软,砂粒容易嵌入瓦面。

),利用刀口尺和手电筒检查轴瓦较大面积的不平处,如此反复待接触面积达到30%左右,粗刮完成。

滑动轴承(轴瓦)的刮研解读

滑动轴承(轴瓦)的刮研解读

按材料 分类
单一材料
两种材料
强度足够的材料可 以直接作成,如黄 铜,灰铸铁。
轴承衬强度不足, 故采用多材料制作。
按加工 分类
铸造
轧制
铸造工艺性好, 单件、大批生产 均可,适用于厚 壁轴承。
只适用于薄壁轴 承,具有很高的 生产率。
二、轴承的定位方法
目的:防止轴承与轴承座之间产生轴向和周向的相 对移动。
轴瓦装配
削刮轴瓦,在粗刮与细刮时要同时考虑与轴相关件的情况,如中心距偏 差、步轮齿面的接触状况等,以便使轴的位置准确。由机械加工造成的微小 积累误差,可通过刮削得到进一步的消除。较大误差,刮削是无法解决的。
b、油槽带分布在上、下轴瓦结合部位处(两侧)。如图2所示。油槽带成圆弧 楔形,瓦口结合面处向外侧深度一般在1~3mm。视轴瓦的大小,油槽带宽 度h一般为8~40mm。油槽带单边距轴瓦端面的尺寸b一般为8~25mm。上 述要求通常在图样上明确标出。油槽带的长度为轴瓦轴向长度的85%左右, 是一个能存较大量的润滑油的带状油槽,便于轴瓦与轴的润滑与冷却,油槽 带通常由机械加工而成,也有钳工手工加工的。
滑动轴承的分类
一、滑动轴承的形 式和结构
按构造分: 整体式
需从轴端安装和拆 卸,可修复性差。
剖分式 (对开式)
可以直接从轴的中 部安装和拆卸,可 修复。
按尺寸分 薄壁滑动轴承
厚壁滑动轴承
节省材料,但刚度不 足,故对轴承座孔的 加工精度要求高 。
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 度,可降低对轴承座 孔的加工精度要求。
(2)细刮轴瓦。如图5b所示。细刮轴瓦时,上、下瓦应加垫(瓦口结合面)装配 后刮削两端轴瓦,在瓦上涂色,用轴研点。开始压紧装配时,压紧力应均匀, 轴不要压得过紧,能转动即可,随刮随撤垫,随压紧。此时也应注意不要将 瓦口刮亏了,经多次削刮后,瓦接触面斑点分布均匀、较密即可。

轴瓦修刮——精选推荐

轴瓦修刮——精选推荐

滑动轴承的轴瓦怎样刮研轴瓦的瓦衬一般都需要进行研刮。

轴瓦研刮的目的是为了是瓦衬形成圆的几何形状,使轴瓦与轴劲间存在锲形缝隙,以保证轴经旋转时,摩擦面间能形成锲形油膜,使轴径上升离开瓦衬,在油膜的浮力作用下运转,以减轻与瓦衬的摩擦,降低其磨损与动力的消耗,轴瓦的检查与研刮可采用着色法或干研法,大型电机长用干研法.用着色法的检查与刮研可采用着色法或干研法,大型电机长用干研法.用着色法检查时,先清扫轴瓦,检查轴瓦应无脱壳,裂纹,硬点以及密集的砂眼等缺陷.在轴颈上涂一层薄而匀的红丹或铅粉之类的显示剂。

注意不要涂的太浓,否则会影响检查工作的准确性。

因为太浓时将使一些不需要研刮的地方"染色"。

轴颈涂红丹后。

再放到轴瓦的表面上并转动两、三圈。

这样轴瓦上的凸出处将由涂料显示出来。

然后提起转轴,取出轴瓦,检查轴瓦表面上染色点的分布情况。

要求在轴瓦中心60-70度夹角内,每平方厘米有2-3点为合适,不宜过多或过少。

若不符合要求时,须再进行刮瓦,用三角刮刀先将大点刮碎,密点刮稀。

然后沿着一个方向顺次普刮一边,必要时可刮两边。

每遍之间刀痕方向应相交形成网络状、鱼鳞状。

刮完后用白布沾酒精或甲苯清洗瓦面等,重复上述步骤,直到符合要求。

1。

压铅丝检测过盈量;2。

调节好过盈量后再压铅丝检测瓦量,或用塞尺检测;3,根据检测量刮研上下瓦,刮研量各半,刮研过程严格控制刮削量,瓦口处适当放大,刮研要均匀;4。

刮好后统一刮油花;注:如果刮削水平欠佳,每刮研一次必须上轴研磨,剔除高点,保证75度的接触量。

先对轴瓦进行粗刮,将红丹油均匀的涂在轴瓦上,将轴瓦在轴上沿圆周转动数次,转动角度大于300,由于轴瓦制造误差接触点很少,此时可以对轴瓦的全长进行粗刮,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刮研效率,每刮一次用金相砂纸沾上机油或煤油轻轻摩擦瓦面(注意:不可用其他粒度大的砂纸或砂布,也不能用力摩擦瓦面,因为瓦面很软,砂粒容易嵌入瓦面。

),利用刀口尺和手电筒检查轴瓦较大面积的不平处,如此反复待接触面积达到30%左右,粗刮完成。

怎样进行滑动轴承的刮研

怎样进行滑动轴承的刮研

怎样进行滑动轴承的刮研刮研前,应细心检讨轴颈能否光滑,能否有锈蚀、碰伤等缺点,如有应先设法清除;而后,检讨轴颈和轴的接触状况,检讨方式,在轴径上涂上薄薄一层显示剂(如红丹粉、红倩油等),接着将轴颈装于轴承内,用手向正反方向转动两三转,将轴取出,检讨轴承上着色点的散布状况,假如着色点散布不正常或基本转不动,才能着手刮研。

刮研时,应依据状况,采用先重后轻、刮重留轻、刮大留小的准则。

开端几次,手能够重一些,多刮去一些金属,以便较快地到达较好{TodayHot}的接触。

当接触区到达50%时,就应当轻刮。

每刮完一次,将瓦面擦净,再将显示剂涂在轴颈上校核检讨,再依据接触状况进行刮研,直到契合技巧请求为止。

刮研检讨能够运用显示剂,但对接触点请求很高的精细轴承,刮研的最后阶段不能运用显示剂。

由于,涂显示剂后,轴承上的着色点过大,不易判定实践接触状况。

此时,可将轴颈擦净,间接放在轴承内校核,而后将轴取出,能够看出轴承上的亮点,即为接触点。

再对亮点进行刮研,直到契合技巧请求为止。

刮研时,不只要使接触点契合技巧请求,而且还要使侧间隙和接触角到达技巧请求。

个别先研接触点,同时也照应接触角,最后再刮侧间隙。

然而,接触局部与非接触局部不应有显著的界线,用手指擦抹轴承外表时,应发觉不出痕迹。

开油槽要靠经历,但重要是控制准则:1、光滑油应从油膜压力最小处输出轴承;2、油槽开在非承载区,否则会下降油膜的承载才能;3、油槽轴向不能守旧,免得油从油槽端部少量散失;4、程度装置轴承油槽开半周,不要延长到承载区,全周油槽应开在接近轴承端部处。

另外,在轴瓦顶部开进油孔,油槽可缭绕进油孔为中央,开宽度与孔径相等的油槽,外形可采用“一”字形、“×”字形、“王”字形等。

以上信息由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分享。

轴瓦刮研

轴瓦刮研

低速、重载向心滑动轴承轴瓦面的刮研滑动轴承分液体摩擦滑动轴承和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

过去往往认为象水泥生产机械中的回转窑和球磨机等这些低速、重载设备的向心滑动轴承难于形成完全的液体润滑,而是处于混合润滑状态中,属于非液体摩擦轴承。

根据摩擦学的理论,混合摩擦和液体摩擦可用膜厚比λ值的大小来大致区分:λ=h min /R a Σ式中:h mi n —两粗糙面间的最小油膜厚度;R a Σ—两表面的综合粗糙度,R a Σ=2a22a1R R +,μm ;R a 1、R a 2—分别为两表面的轮廓算术平均偏差,μm 。

当λ<0.4时为边界摩擦,载荷完全由微凸体承担;当0.4≤λ≤3.0时为混合摩擦,载荷由微凸体与油膜共同承担,油膜承担载荷的比例随λ值的增大而增大,在λ=1时,油膜所承担的载荷可达到70%;当λ>3~5后则为液体摩擦。

低速、重载滑动轴承轴颈表面粗糙度R a 1一般为0.8μm ;轴瓦经过较认真的刮削后,其表面粗糙度可认为达到∇5以上,R a 2=3.2μm ,适当跑合后光洁度还要更高些。

虽然刮削后的轴瓦表面不平度和表面形状误差还较大,但由于轴瓦材料是白合金或青铜,对轴颈有着良好的适应性,可以不考虑它们的影响。

于是,综合粗糙度R a Σ=222.38.0+=3.3(μm)如果最小油膜厚度能达到0.01~0.02mm ,膜厚比λ就会大于3~5,形成液体润滑。

不论是要建立液体润滑还是混合润滑都要使轴承滑动表面间形成动压油膜。

为形成流体动压润滑,应当把轴承合金瓦或铜瓦面刮研成一略大于轴颈的圆柱体,使两表面间自然形成一弯曲的楔形空间,这是我们研刮向心滑动轴承轴瓦的主要目的和任务。

(1) 轴瓦面形状研刮低速、重载轴承的轴瓦通常是180°或120°瓦。

把已研刮好球面瓦背的轴瓦倒扣在轴颈上进行对研。

对研时,沿着圆周方向来回运动轴瓦,幅度要大;刮削时,着重刮削在宽度上不对称的接触斑点。

滑动轴承的刮研与测量

滑动轴承的刮研与测量

滑动轴承的刮研与测量一.轴瓦安装与检测瓦背的接触要求:首先将机体瓦座与轴瓦瓦背的贴面清理干净,并在机体瓦座中涂红丹显示剂(厚度小于0.003),然后把两下瓦安装在瓦座中,使两者相对往复转动一定角度(30°-45°),最后吊起下瓦,检查与瓦座的接触率与角度(表一)。

如接触率与角度低于要求,在减速机运行时,轴瓦就会产生角度位移,研点分布应保证在接触角的两侧较中间多。

刮研上瓦同样,测量时用塞尺测量。

二、轴瓦地刮研刮研轴瓦应以轴为基准,两者对研后利用曲面刮刀进行刮削。

刮研良好的轴瓦,不但能使轴瓦受力均匀,而且还为轴瓦的润滑创造条件。

轴瓦的刮研一般分粗刮、细刮和精刮三个过程。

在粗刮阶段刮刀可采用正前角刮削,刀迹宽,行程长,刀迹要连成一片,不可重复;细刮阶段宜采用小前角刮刀刮削,刮去粗刮的高点,按一定方向依次刮削,两次刮削交叉45°—60°,点越疏刮削面积越大;在精刮阶段最好用负前角刮刀刮削,为检查轴瓦的刮削情况,所涂的显示剂一定要薄而均匀,以便观察。

在刮研轴瓦时,不仅要使接触点、接触角符合技术要求,而且还要使顶隙,侧隙达到允许的数值。

通常刮研方法是:先刮研接触点(表二),同时照顾接触角,最后再刮侧隙。

刮瓦的程序是:先粗、细刮下瓦,再粗、细刮上瓦。

尔后精刮整个瓦,最后刮侧隙和存油点。

上、下轴瓦与轴颈的接触点要求表二:接触角αα角范围内接触点(点数/25x25mm)α=120°(稀油)转速轴瓦内径r/min≤180>180-360>360-500≤300432>300-500543>500-1000654>10008651、下瓦的粗、细刮研:首先把两下瓦安装机体瓦座上,并使下瓦在横向保持基本水平,然后将齿轮轴放入两下瓦中,并沿其正常运转方向转动2---3圈。

然后测量轮轴的水平度并作记录。

最后将齿轮轴吊走,这时应根据轴颈和两瓦的接触情况及两瓦的相对标高开始对两瓦同时进行粗刮。

轴瓦的刮研的要求

轴瓦的刮研的要求

轴瓦得刮研得要求轴瓦就是直接支撑轴得。

当轴在轴瓦内旋转时,由于摩擦力得原因,必然要产生热量。

如果轴与轴瓦得接触面不良好接触就是保证在某几个小点或某一块面积上,这样破坏了油膜,该处所受得压力所产生得摩擦力必然比接触均匀得地方大得多,因而在运转时,发出得热量就大,轴承温度就必然高。

相反,如果轴与轴瓦接触得很好,各处受力均匀摩擦面油膜完整,运转时,虽然也发出热量,但热量较小,而且分布在整个轴承上,这部分热量很容易散失,因此轴承不会产生高热。

为了保证轴与轴瓦能很好得接触,对轴瓦要进行细致得刮研。

刮瓦一般先刮下瓦(因下瓦就是受压得)后刮上瓦。

刮瓦要在设备精评以后进行。

首先在轴颈上涂一层薄薄得红铅油,然后盘动轴使轴在轴瓦内正反各转一周,使瓦与轴颈摩擦后,将轴吊起,结果在瓦面较高得地方。

在刮削时,每刮一遍应改变一次方向,使刮痕之间成60°—90°交角。

继续数次接触点逐渐增加,最后色斑均匀分布,达到规定得标准为止。

一般下瓦与轴成60°—90°得接触角,在此范围内,接触点应该中间密,两边逐渐变疏,不应该使接触面与非接触面间间有明显得界限。

接触角还不能过大或过小,当角度过大会影响润滑油膜得形成,因而得不到良好得润滑,轴瓦会很快磨损,若角度过小,则增加轴瓦得压强,这样也会增加轴瓦磨损。

在刮下瓦得同时,还要找正轴得水平度。

轴与瓦得接触点要求规定:重负荷与高速运转设备:每平方厘米3—4点中等负荷运转设备:每平方厘米2—3点低速运转设备: 每平方厘米1—2点上瓦德刮研法与下瓦相同在瓦上着色时,一定要装上轴,将轴承盖用螺丝紧固好,并撤掉瓦口上得垫片,保证上瓦能够很好得与轴颈接触。

轴瓦间隙得检查方法滑动轴承得间隙有两种:一种就是径向间隙,另一种就是轴向间隙。

径向间隙主要作用就是积聚与冷却润滑油,以利于形成油膜,保持液体摩擦。

径向间隙在一般情况下顶间隙为0、001—0、002,侧间隙为顶间隙一半,在水平面上越往下越小。

滑动轴瓦的刮研和修配办法与应用

滑动轴瓦的刮研和修配办法与应用

滑动轴瓦的刮研和修配办法与应用摘要:滑动轴承是机械重要零件之一,滑动轴承的间隙质量直接影响着油膜的形成,关系到工作运转的平稳性、旋转精度和吸振能力的强弱,承受冲击载荷的大小、工作温度的高低和抗磨性强度以及轴承使用寿命的长短,因此,对滑动轴承的刮研、安装和修配非常关键,本文主要是调查滑动轴瓦的刮研和修配现状,了解其中存在的重难点问题,提出科学有效的措施确保滑动轴瓦的刮研和修配办法应用有成效。

关键词:滑动轴瓦;刮研;修配办法引言: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滑动轴瓦的应用,无论是人们日常生活,还是电机行业的发展与进步都离不开滑动轴瓦。

由此可见,滑动轴瓦的重要性是十分显著的。

随着电机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滑动轴瓦的应用逐渐增多,在电机长时间的运转过程中会加快滑动轴瓦的损耗。

因此,滑动轴瓦的刮研和修配办法与应用研究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是由于对滑动轴瓦的刮研和修配是专业性的操作,需要具有工作能力的专业人员才能胜任,所以,如何能有效的为完成滑动轴瓦的刮研和修配是每个从业人员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滑动轴瓦的刮研和修配的特点(1)复杂性滑动轴瓦的刮研和修配工作的主要服务内容之一就是为保证电机设备的稳定运行的,它使用的刮研和修配工作技术比较复杂。

在近年来,电机的应用逐渐增多,人们对于滑动轴瓦的刮研和修配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工业化时代的发展下,滑动轴瓦也随之开始越来越趋向于现代化。

因此,需要故障检修人员对于滑动轴瓦的刮研和修配这项工作内容有一个较全面、清楚的概念认识,能够快速的找到并处理故障。

(2)滑动轴瓦的刮研和修配的信息化程度不断增强重视对相关资料的数据进行分析收集和智能化处理,充分积极地发挥我国现有的信息化设备的应用技术知识和智能设备,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发挥出这些现代化设备应有的技术价值和管理作用,相信在我国未来滑动轴瓦的刮研和修配办法的应用中,这些智能化设备数据的智能化运用程度才会显得越来越高。

(3)技术性和专业性鲜明随着我国电力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进步,滑动轴瓦的刮研和修配工作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它能够有效地解决滑动轴瓦的运行故障,保证电机的正常运行,这一切对于有效提高电力的安全运行系数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简析滑动轴承的刮研及组装

简析滑动轴承的刮研及组装

简析滑动轴承的刮研及组装摘要:滑动轴承是一种重要的机械部件。

滑动轴承的间隙质量对油膜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它与工作运行的平稳性、旋转精度和吸振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它所能承受的冲击载荷的大小、工作温度的高低和抗磨性的强度,以及轴承的使用寿命的长短,所以,对滑动轴承的刮研、安装十分关键,本文就对开式滑动轴承的刮研工作进行了一些简单的讨论。

关键词:滑动轴承;刮研;组装引言轴承既是机械设备的支撑构件,又是用于支撑轴上转动的零件,按其摩擦特性可将其分类为: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

按照受力方向分为向心轴承,推力轴承,向心止推轴承等等。

安装轴承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将轴向力,施加到所安装的轴承的端面上。

尽可能不要对滚动物体造成干扰。

组装的方式主要有:锤打组装、压力组装、热组装和冷冻组装等。

关于滑动轴承与滚动轴承该怎样进行组装,多年来通过对轴承知识的全面理解,与大家分享了有关组装的一些知识,希望能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一、手工刮研在现代工业中的地位与不可取代手工刮研指的是利用刮刀、基准表面、测量工具和显示剂,以手动操作的方式,边研点测量,边刮削加工,使工件达到工艺规定的尺寸、几何形状、表面光洁度和密合性等要求的一项精加工工序。

它以其简单、通用、小余量、高精度等优点,在机器、工具的制造及机械装备的维护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由于人工磨削加工的一些特性,使其在现代化生产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刮削是用手完成的,它简单、灵活,不受工件的尺寸、形状及工作部位的影响。

第二,刮削面的接触点分布较均匀,具有较好的储油性和耐磨性。

第三,由于刮削时的切削余量比其他方法小,且刮削时不会对工件造成任何应力或热应力的影响,所以具有更高的加工精度。

第四,刮削可以按照特定的需要,将机床的轨道表面刮成中间的凸起或中间的凹陷等形状。

第五,在总装过程中,可以采用刮削对尺寸链进行修正。

二、安装滑动轴承:滑动轴承属于一种具有滑动摩擦性质的轴承,它的特征是工作平稳、可靠噪声小、能承受重载荷以及较大的冲击负荷,按照其结构形式,它可以被划分为整体式、剖分式和内柱外锥式等。

分析滑动轴承的刮研及装配

分析滑动轴承的刮研及装配

分析滑动轴承的刮研及装配摘要:滑动轴承是机械重要零件之一,滑动轴承的间隙质量直接影响着油膜的形成,关系到工作运转的平稳性、旋转精度和吸振能力的强弱,承受冲击载荷的大小、工作温度的高低和抗磨性强度以及轴承使用寿命的长短,因此,对滑动轴承的刮研、安装非常关键,现以对开式滑动轴承刮研工作为题目作一下浅薄的探讨。

关键词:滑动轴承;刮研;装配轴承作为机械设备的支撑部件,也是用来支撑轴上回转的零件,轴承的种类按照摩擦性质可分为: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两种。

按承受载荷的方向分:有向心轴承、推动轴承、向心推力轴承等。

装配轴承时,最基本要求是要使加的轴向力,直接作用在所装轴承的套圈的端面上。

尽量不影响滚动体。

装配的方法有锤击法、压力机装配法、热装法、冷冻装配法等。

那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是如何进行装配的呢。

多年来根据对轴承知识的全面了解,分享出相关装配方法的一些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滑动轴承的装配方法滑动轴承是一种滑动摩擦性质的轴承,特点是工作平稳、可靠噪声小、能承受重载荷和较大的冲击载荷,根据结构形式不同可分为整体式、剖分式和内柱外锥式等。

1.1整体式滑动轴承的装配方法整体式滑动轴承俗称轴套,也是滑动轴承中最简单的一种形式,主要采用压入和锤击的方法来装配,特殊场合采用热装法,多数轴套是用铜或铸铁制成,装配时应细心,可用木锤或锤子垫木块击打的方法装配,过盈尺寸公差较大时则用压力机压入。

无论敲入或压入都必须防止倾斜,装配后,油槽和油孔应处在所要求的位置。

(1)将轴套和轴承座孔去除毛刺,清理干净后在轴承座孔内涂润滑油。

(2)根据轴套尺寸和配合时过盈量的大小,采取敲入法或压入法将轴套装入轴承座孔内,并进行固定。

(3)轴套压入轴承座孔后,易发生尺寸和形状变化,应采用铰削或刮削的方法对内孔进行修整、检验,以保证轴颈与轴套之间有良好的间隙配合。

装配后变形的轴承,应进行内孔修整,尺寸较小的可用铰刀削,尺寸较大的则用刮削。

同时注意控制与轴的配合间隙在公差范围内,为防止轴套工作时转动,轴套和箱体的接触面上装有定位销或骑缝螺钉。

纺织机械滑动轴承的刮削技巧

纺织机械滑动轴承的刮削技巧

纺织机械滑动轴承的刮削技巧我是一名从事保全钳工实习教学工作多年的实习指导教师,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对纺织机械上运用的滑动轴承维修技术进行总结,本人以下详细介绍纺织机械滑动轴承的刮削技巧方法。

一、轴瓦安装及检测瓦背与瓦座的接触面积首先将机体瓦座与轴瓦瓦背的贴合面擦干净,并在机体瓦座弧中涂上显示剂,然后把两下瓦安装在瓦座中,使两者相对往复转动一定的角度,最后吊出下瓦,检测瓦背与瓦座的接触情况,如果接触面积达到70%以上,就说明两者配合良好,如果接触面积小于70%,在设备运转时,下瓦就会极容易产生角偏移,因而必须将瓦背进行刮削,使其接触面积达到70%以上。

二、刮削轴瓦刮瓦的程序是:先粗、细刮下瓦,在粗、细刮上瓦,尔后精刮整瓦,最后刮侧间隙及存油点。

1.下瓦的粗、细刮削。

首先把两下瓦安装在机体的瓦座中,并使下瓦在横向上保持基本水平,然后将齿轮轴放在两下瓦中,并沿着其正常运转方向转动2-3圈,然后测量齿轮轴的水平度,最后将齿轮轴吊走,这时,应根据轴颈与两瓦的接触情况以及两瓦的相对标高,可以开始对两瓦同时进行粗刮。

粗刮时,应首先考虑齿轮轴的水平度,粗刮的头几遍,刀法应当重,刀的运动距离为30-40mm。

在粗刮过程中,应将基础弧面全部刮去,没有接触到的则不允许刮削。

当两瓦的接触湖面达到50%左右,齿轮轴的水平度在0.25mm/1000mm之内为止,至此,就完成了下瓦的粗、细刮削工作。

2.上瓦的粗、细刮削。

上瓦的粗、细刮削的方法及其要求与下瓦的粗、细刮削方法及其要求基本相同,两者所不同的是应把上瓦放在齿轮轴上进行对研,故从略。

3.上、下轴瓦的精刮削。

上、下瓦经过了粗、细刮削后,已经在接触角内有了接触斑点,但接触斑点较大,尚需要进一步进行精刮,这时应按照下面第三部分介绍的测量轴瓦的顶隙的方法,计算出轴瓦结合面的加垫厚度,拧紧螺栓,使齿轮轴按其正常运转方向转动1-2圈后,拆掉上瓦,吊走齿轮轴,最后进行破大点的精刮工作,直至接触面上的接触点在每25mm×25mm面积内不少于4-5个点为止。

滑动轴承的刮研与测量

滑动轴承的刮研与测量

滑动轴承的刮研与测量我单位产品主要是冶金各类齿轮减速机,有部分大型减速机轴承采用开式滑动轴承,轴承内衬由轴承合金(巴氏合金)制成。

这种轴承刮研工艺要求高、技术性较强、劳动强度大。

如在刮研过程中间隙、中心距调整不当,就会导致研瓦和损坏零部件等事故。

为了使在刮研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这里详细介绍滑动轴承刮研及测量方法,供同行参考。

一.轴瓦安装与检测瓦背的接触要求:首先将机体瓦座与轴瓦瓦背的贴面清理干净,并在机体瓦座中涂红丹显示剂(厚度小于0.003),然后把两下瓦安装在瓦座中,使两者相对往复转动一定角度(30°-45°),最后吊起下瓦,检查与瓦座的接触率与角度(表一)。

如接触率与角度低于要求,在减速机运行时,轴瓦就会产生角度位移,研点分布应保证在接触角的两侧较中间多。

刮研上瓦同样,测量时用塞尺测量。

二、轴瓦地刮研刮研轴瓦应以轴为基准,两者对研后利用曲面刮刀进行刮削。

刮研良好的轴瓦,不但能使轴瓦受力均匀,而且还为轴瓦的润滑创造条件。

轴瓦的刮研一般分粗刮、细刮和精刮三个过程。

在粗刮阶段刮刀可采用正前角刮削,刀迹宽,行程长,刀迹要连成一片,不可重复;细刮阶段宜采用小前角刮刀刮削,刮去粗刮的高点,按一定方向依次刮削,两次刮削交叉45°—60°,点越疏刮削面积越大;在精刮阶段最好用负前角刮刀刮削,为检查轴瓦的刮削情况,所涂的显示剂一定要薄而均匀,以便观察。

在刮研轴瓦时,不仅要使接触点、接触角符合技术要求,而且还要使顶隙,侧隙达到允许的数值。

通常刮研方法是:先刮研接触点(表二),同时照顾接触角,最后再刮侧隙。

刮瓦的程序是:先粗、细刮下瓦,再粗、细刮上瓦。

尔后精刮整个瓦,最后刮侧隙和存油点。

上、下轴瓦与轴颈的接触点要求表二:1、下瓦的粗、细刮研:首先把两下瓦安装机体瓦座上,并使下瓦在横向保持基本水平,然后将齿轮轴放入两下瓦中,并沿其正常运转方向转动2---3圈。

轴瓦的刮研的要求

轴瓦的刮研的要求

轴瓦的刮研的要求轴瓦是直接支撑轴的。

当轴在轴瓦内旋转时,由于摩擦力的原因,必然要产生热量。

如果轴和轴瓦的接触面不良好接触是保证在某几个小点或某一块面积上,这样破坏了油膜,该处所受的压力所产生的摩擦力必然比接触均匀的地方大得多,因而在运转时,发出的热量就大,轴承温度就必然高。

相反,如果轴和轴瓦接触的很好,各处受力均匀摩擦面油膜完整,运转时,虽然也发出热量,但热量较小,而且分布在整个轴承上,这部分热量很容易散失,因此轴承不会产生高热。

为了保证轴和轴瓦能很好的接触,对轴瓦要进行细致的刮研。

刮瓦一般先刮下瓦(因下瓦是受压的)后刮上瓦。

刮瓦要在设备精评以后进行。

首先在轴颈上涂一层薄薄的红铅油,然后盘动轴使轴在轴瓦内正反各转一周,使瓦与轴颈摩擦后,将轴吊起,结果在瓦面较高的地方。

在刮削时,每刮一遍应改变一次方向,使刮痕之间成60°—90°交角。

继续数次接触点逐渐增加,最后色斑均匀分布,达到规定的标准为止。

一般下瓦与轴成60°—90°的接触角,在此范围内,接触点应该中间密,两边逐渐变疏,不应该使接触面与非接触面间间有明显的界限。

接触角还不能过大或过小,当角度过大会影响润滑油膜的形成,因而得不到良好的润滑,轴瓦会很快磨损,若角度过小,则增加轴瓦的压强,这样也会增加轴瓦磨损。

在刮下瓦的同时,还要找正轴的水平度。

轴和瓦的接触点要求规定:重负荷和高速运转设备:每平方厘米3—4点中等负荷运转设备:每平方厘米2—3点低速运转设备:每平方厘米1—2点上瓦德刮研法与下瓦相同在瓦上着色时,一定要装上轴,将轴承盖用螺丝紧固好,并撤掉瓦口上的垫片,保证上瓦能够很好的与轴颈接触。

轴瓦间隙的检查方法滑动轴承的间隙有两种:一种是径向间隙,另一种是轴向间隙。

径向间隙主要作用是积聚和冷却润滑油,以利于形成油膜,保持液体摩擦。

径向间隙在一般情况下顶间隙为—,侧间隙为顶间隙一半,在水平面上越往下越小。

压铅法:这种方法比塞尺检查法准确,但比较费时间。

滑动轴承轴瓦的工艺流程

滑动轴承轴瓦的工艺流程

滑动轴承轴瓦的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滑动轴承轴瓦的工艺流程。

1. 毛坯准备。

根据轴瓦尺寸切削或锻造毛坯,保证毛坯的尺寸和形状精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对轴瓦进行刮研
滑动轴承是靠平滑的面来支撑转动轴的,因而接触部位是一个面,它是在滑动摩擦下工作的轴承,工作平稳、可靠,无噪声,但起动时摩擦阻力较大(因轴瓦要承载转子自身重量,起动时转速低)。

轴被轴承支撑的部位称为轴颈,与轴颈相配合起支撑轴颈作用的零件称为轴瓦,轴瓦由瓦体和轴承衬(表面合金)组成,滑动轴承工作时,轴瓦与轴之间要求有一层很薄的油膜起润滑作用,轴与轴瓦被润滑油分开而不发生直接接触,从而大大减小摩擦损失和轴瓦表面合金磨损,油膜还具有较强的吸振能力。

如果存在润滑不良,则轴瓦与轴之间会直接摩擦,摩擦会产生很高的温度,虽然轴瓦是由特殊的有一定耐高温合金材料制成,但发生直接摩擦产生的高温仍然会将轴瓦烧坏,轴瓦还可能由于负荷过大、高温过高、润滑油存在杂物或黏度异常等因素造成轴瓦瓦衬变形直至烧瓦。

轴瓦刮研就是将精车后的弧面与所装配的轴进行刮合,通常是内孔面,轴瓦的瓦衬一般都要进行刮研,随着现代加工技术的不断改进,成品瓦侧隙可以达到要求,下瓦接触角、面就要根据现场轴颈经旋转后的情况来进行刮研,因滑动轴承工作时,轴瓦与轴之间要求有一层很薄的油膜起润滑作用。

轴瓦刮研的目的是为了瓦衬形成圆的几何形状,使轴瓦与轴颈间存在楔形缝隙,以保证轴颈旋转时,摩擦面间能形成楔形油膜,使轴颈上升离开瓦衬,在油膜的浮力作用下运转,以减轻与瓦衬的摩擦,降底其磨损与动力的消耗,从而可以通过向轴瓦供油,带走轴瓦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以冷却轴承,并且在轴瓦与轴颈间隙形成稳定的有足够承载能力的油膜,以保证液态润滑。

轴瓦的光洁度及平整越好越有利于油膜形成(也包括侧隙油带的形成),下瓦接触角内一般是建立油膜产生油压的区域(也就是说下瓦接触角内是油膜压力区),现有的轴瓦刮研方法所加工出的轴瓦表面的光滑、平整度较低,在滑动轴承工作时难以形成稳定的油膜,从而轴与轴瓦之间的磨擦阻力大,运转时产生的热量大,磨损加剧,使用寿命短,维护频繁、成本高。

轴瓦的刮研是按轴瓦与轴承的配合来对轴瓦表面进行刮研加工,使其在接触角范围内贴合严密和有适当的间隙,从而达到设备中能形成良好的油膜。

1.开油槽:先用薄平錾进行初开,然后用细砂布和刮刀作用加工。

2.刮接触角:用红丹粉调透平油做显示剂,涂在轴颈上,用轴瓦来回研磨10~15
次。

检查轴瓦,乌金面上的红点用刮刀刮去,如此反复。

红点出现得越多又细,证明乌金接触角与轴颈就接触得好,乌金接触点应在全面积(接触角范围700~900)80%,分布均匀,每平方厘米应有1~2点以上算合格;轴瓦刮削接触角的后阶段最好置于瓦座内,盘动转子来检查轴瓦的接触点,再进行刮研,这样更符合实际。

3.刮削轴瓦的两侧间隙:用塞尺检查;
4.刮削轴瓦的推力间隙:可与刮接触角同时进行。

接触点要均匀,推力面与径
向面应垂直,两侧测量间隙应基本相等;
5.使用三角刮刀的方法:右手握刀柄,左手握刀体的距刀刃50~80毫米处,同
时左脚前跨,上身前倾,以增加左手压力,利用两臂前后摆动向前推挤,每完成一个动作,将刮刀提起。

注:
1、接触面刮研中采用交叉刮研方法对下瓦的接触面进行刮研,交叉刮研方法为沿一个方向刮研一遍后改变刮研方向形成网格状刮痕,网格状刮痕的夹角60°到90°,提高接触面的光滑平整性,消除单一刮研方向留下的刮痕,能使润滑油在运行中顺畅的流动,不会受到刮痕的阻碍,有利于形成稳定的油膜。

2、每刮完一遍后用金相砂纸沾上油摩擦下瓦的接触面,提高接触面的光
滑度和平整度。

3、接触面刮研中在下瓦与轴颈的接触角达到预设值之后,用刮刀尖部在下瓦的接触面上形成小凹点,每25*25mm2内小凹点数量为25点以上,小凹点形成微型储油凹点,提高润滑性,有利于在轴颈与轴瓦之间形成稳定的油膜,减小磨损有利于形成稳定的油膜,减小磨损,延长轴瓦使用寿命。

4、压铅丝测量轴瓦顶间隙的方法为,将转子放入固定的下瓦中,在下瓦的两个中分面上放上软铅丝一,在转子的轴颈上放上若干根软铅丝二,软铅丝二的长度方向沿着轴颈的周向,若干根软铅丝二沿着轴颈的轴向间隔放置,扣上上瓦并将上瓦与下瓦预紧,然后取出上瓦,测量软铅丝一、软铅丝二压扁后的厚度来得到上瓦与转子轴颈的顶间隙。

测量精度高,有利于使得上瓦与转子轴颈的顶间隙达到精确的预设值,有利于形成稳定的油膜,减小磨损,延长轴瓦使用寿命。

5、下瓦刮研还包括在下瓦油槽带刮研与接触面刮研之间进行的下瓦侧间隙粗刮,下瓦侧间隙粗刮为对下瓦内壁周向上的两侧进行刮研以使下瓦周向上的两
侧内壁与转子的轴颈不接触,具体刮研范围为接触角预设值以外的下瓦内壁。

下瓦侧间隙粗刮加工出的侧间隙要比设计值小,只要下瓦内壁周向上的两侧与轴颈不接触即可,保障后续接触面刮研的精度,在接触面刮研达到接触角预设值后才可将侧间隙精刮至设计值。

6、下瓦刮研还包括在接触面刮研之后进行的下瓦侧间隙精刮,下瓦侧间隙精刮为对接触角预设值以外的下瓦内壁进行刮研以使下瓦内壁与轴颈之间的单边侧间隙为轴颈直径的1/1000~1/1200,可采用顺刮,然后进行交叉刮削,将不平行的刮掉,直到将其刮研至达到设计要求而且均匀光滑,使润滑油在运行中顺畅的流入下瓦底部的接触面,不受凹凸及不规则刮痕的阻碍,达到楔形缝隙便于稳定油膜形成。

7、上瓦刮研还包括在顶间隙刮研之前进行的上瓦油槽带刮研,上瓦油槽带刮研为在与上瓦中分面衔接的上瓦内壁上刮研出上瓦油槽带,上瓦油槽带沿上瓦轴向的长度为上瓦轴长的80~90%,上瓦油槽带的深度为1~3mm。

8、上瓦刮研还包括在上瓦油槽带刮研与顶间隙刮研之间进行的上瓦侧间隙粗刮,上瓦侧间隙粗刮为对上瓦内壁周向上的两侧进行刮研以使上瓦周向上的两侧内壁与转子的轴颈不接触;的上瓦刮研还包括在顶间隙刮研之后进行的上瓦侧间隙精刮,的上瓦侧间隙精刮为对对上瓦周向的两侧内壁进行精刮研以使上瓦周向的两侧内壁与轴颈之间的单边侧间隙为轴颈直径的1/1000~1/12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