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瓦修刮

合集下载

轴瓦的刮研工艺

轴瓦的刮研工艺

附录A轴瓦的刮研工艺A.1 轴瓦刮研前准备a)准备好必要的工具量具和材料,如平面、三角刮刀、千分尺、游标卡尺、平板或平尺、研磨轴、机油、红丹粉、白布、毛刷、油石、砂布、直径1.5—2mm保险丝。

b)用适量红丹粉和机油调制显示剂,存放于专用器械中。

c)备好夹持或支持轴瓦的工具,使轴瓦在刮削中保持平稳,不晃动、不滑动,并注意工作放置位置,高低适中,以便于刮削。

d)光线强弱适中,必要时装好照明设施。

e)新轴瓦应测量机械加工尺寸公差,检查刮削余量是否合适,刮削余量为0.20—0.30mm。

f)旧轴瓦应用显示剂在轴上研磨,检查接触点的分布情况,并用压铅丝测量轴瓦间隙以确定刮削方式。

g)校验刮削瓦口平面,提高瓦口面的严度与加工精度,以便提高压铅丝测量轴瓦间隙准确度,新轴瓦可先用标准平板或平尺校正刮削瓦口平面,然后上、下轴瓦对研刮削。

A.2 刮研的方法及步骤h)检查轴瓦与轴颈配合情况,将轴瓦内表面和轴颈擦干净,在轴颈上涂薄薄一层显示剂,然后把轴瓦和放在轴颈外,用手压住轴瓦,同时周向对轴颈做往复滑动数次后,取下轴瓦,查看瓦面,此时瓦表面有红点、黑点、有的地方呈亮光,无显示剂地方表明轴瓦与轴颈没接触间隙较大,红点表明二得虽无接触,但间隙较小,黑点表明它比红点高,轴瓦与轴略有接触,亮点处表明接触最重,即最高点。

i)根据研磨情况刮削轴瓦,刮削是针对瓦面上的亮点、黑点及红点,无显示剂处无须刮研,对亮点下刀要重而不僵,刮下的乌金厚且呈片状,对黑点下刀要轻,刮下的乌金片薄且细长,对红点则轻轻刮挑,挑下的乌金薄且小,刮刀的刀痕下一遍要与上一遍呈交叉状态,形成网状,使轴瓦运行时润滑油流动不倾向一方,这就完成了轴瓦的第一次刮削。

j)重复上术(1)、(2)过程,直到轴瓦的瓦面符合要求为止。

A.3 轴瓦的刮研质量标准k)在轴瓦与轴颈的接触角以60—90°为宜,且接触角边缘沿其接触点应有过渡痕迹。

l)两侧间隙均匀呈楔形。

m)在允许接触范围内,接触点大小一致,沿轴线均匀分布,达2—3点。

水轮机导轴瓦和推力瓦的刮研和安装

水轮机导轴瓦和推力瓦的刮研和安装

水轮机导轴瓦和推力瓦的刮研和安装小型水轮机导轴瓦和推力瓦的刮研是小型水电站安装、捡修中的一项关键性工艺。

小型卧式水轮机的轴承大多是无球面结构和推力瓦无抗重螺栓。

如下图:A 为非球面结构;B为无抗重螺栓,推力瓦直接压在瓦架上、下面主若是针对这种结构形式谈谈有关刮瓦和安装的方式、步骤及要求等。

1、预备工具有三角刮刀和双面油石。

刮刀长短可依照自己适应,一样6-8时为宜,用旧三角挫也可改制而成。

若是有条件也可用弹簧钢打一、两把平板括刀,用它刮推力瓦更方便些。

刮刀的粗磨是在砂轮上进行的,磨时要充分水冷却,避免刮刀发烧而退火变软。

细磨是在油石上进行的,以磨掉粗磨时留下的极微细凹痕和毛刺,细磨时应加机油(或透平油)冷却。

预备好钳桌,其高度要适合。

显示剂可用烟墨与透平油调合而成,也可用印红。

清洗剂用无水酒精或苯及汽油。

2、清洗、去锈和去毛刺。

刮瓦前对轴承要去锈去毛刺进行清洗。

专门是对导轴瓦的组合面和轴承的支承结合面和推力瓦支承面要进行认真清洁。

3、轴瓦粗刮。

第一应把水轮机大轴放平固定好、(水平度≤m)即可,避免瓦被刮成锥度形。

用三角括刀光将轴瓦整个瓦面轻轻均匀地刨一层,去掉贴附在瓦面上的砂粒和杂质。

对深陷入轴承合金里的杂质要挑出来,以避免阻碍刮瓦质量。

清洗好轴颈后,把导轴瓦合抱在轴颈上,打好定位销钉,锁紧螺丝,用塞尺测量轴瓦组合面和瓦和轴颈间的间隙,以确信在组合面加铜皮的厚度(加垫是为了以后检修)。

-般铜垫为双层,可加垫~左右。

确信加垫总厚度的原那么是:使轴瓦留有~的刮削余量;一方面要保证刮削质量,另一方面又要尽可能减少刮瓦工作量。

将剪好的铜皮安放在轴瓦的结合面上,两块轴瓦合抱在轴颈上,拧紧固定螺丝,转动轴瓦,进行研磨。

若是不能转动可拆下轴瓦,分半扣在轴颈上,用手压紧,沿切线方向来回研磨,待轴瓦与轴颈之间有间隙时再合抱研磨。

研磨后瓦面最高处将显出黑亮,较高处黑而不亮,用刮刀把黑亮处削掉。

亮黑点不明显时,在轴颈上涂上一层显示剂再磨。

详解‘轴瓦刮研’关键几步

详解‘轴瓦刮研’关键几步

详解‘轴瓦刮研’关键几步刮瓦的核心步骤是:第一步粗刮上下瓦,第二步细刮上下瓦,第三步开侧间隙,第四步开储油槽。

在刮研椭圆瓦时要使瓦面接触点和储油槽均匀分布,使润滑油快速在瓦面上形成润滑油膜,保证齿轮组运行振动值稳定和油温正常的关键。

轴瓦由瓦体和轴承衬(表面合金)组成,滑动轴承工作时,轴瓦与轴之间要求有一层很薄的油膜起润滑作用,轴与轴瓦被润滑油分开而不发生直接接触,从而大大减小摩擦损失和轴瓦表面合金磨损,油膜还具有较强的吸振能力。

如果存在润滑不良,则轴瓦与轴之间会直接摩擦,摩擦会产生很高的温度,虽然轴瓦是由特殊的有一定耐高温合金材料制成,但发生直接摩擦产生的高温仍然会将轴瓦烧坏,轴瓦还可能由于负荷过大、高温过高、润滑油存在杂物或黏度异常等因素造成轴瓦瓦衬变形直至烧瓦。

轴瓦刮研的目的是为了瓦衬形成圆的几何形状,使轴瓦与轴颈间存在楔形缝隙,以保证轴颈旋转时,摩擦面间能形成楔形油膜,使轴颈上升离开瓦衬,在油膜的浮力作用下运转,以减轻与瓦衬的摩擦,降底其磨损与动力的消耗,从而可以通过向轴瓦供油,带走轴瓦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以冷却轴承,并且在轴瓦与轴颈间隙形成稳定的有足够承载能力的油膜,以保证液态润滑。

轴瓦的刮研是按轴瓦与轴承的配合来对轴瓦表面进行刮研加工,使其在接触角范围内贴合严密和有适当的间隙,从而达到设备中能形成良好的油膜。

1.开油槽:先用薄平錾进行初开,然后用细砂布和刮刀作用加工;2.刮接触角:用红丹粉调透平油做显示剂,涂在轴颈上,用轴瓦来回研磨10~15次。

检查轴瓦,乌金面上的红点用刮刀刮去,如此反复。

红点出现得越多又细,证明乌金接触角与轴颈就接触得好,乌金接触点应在全面积(接触角范围700~900)80%,分布均匀,每平方厘米应有1~2点以上算合格;轴瓦刮削接触角的后阶段最好置于瓦座内,盘动转子来检查轴瓦的接触点,再进行刮研,这样更符合实际。

3.刮削轴瓦的两侧间隙:用塞尺检查; 4.刮削轴瓦的推力间隙:可与刮接触角同时进行。

汽轮机轴瓦乌金浇铸和修刮工艺浅析

汽轮机轴瓦乌金浇铸和修刮工艺浅析

汽轮机轴瓦乌金浇铸和修刮工艺浅析摘要:汽轮机轴瓦常见缺陷有轴承合金面磨损、裂纹、局部脱落、脱胎以及电腐蚀等。

关键词:轴瓦,乌金,浇铸,修刮。

汽轮机轴瓦发生缺陷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润滑油油质不良(含水、有杂质颗粒等)或是供油量不足。

2、轴瓦安装、检修质量不合格,轴瓦间隙、紧力不合适,造成轴承润滑良。

3、轴瓦合金质量差或者轴瓦浇铸质量差。

4、机组振动大。

5、轴电流腐蚀。

6、轴瓦负荷分配不均匀。

7、轴瓦结构设计不合理。

8、轴瓦形式选择不合适。

9、顶轴油压系统工作不正常。

一、汽轮机轴瓦乌金浇铸工艺:1.准备工作:准备图纸,以便浇铸后按图纸加工。

2.瓦胎清理:瓦胎可用车床车削,露出金属光泽,也可用烤把均匀加热轴瓦外侧,使乌金融化脱落后,用钢丝刷清理瓦胎表面并露出金属光泽,放入80-90°的10%苛性钠溶液中,煮15-20分钟后,再用同样温度的热凝结水煮洗,除去残碱、洗净擦干。

瓦胎面务必无任何锈点、污迹、杂物,全部都是金属本色,以保证浇铸质量。

3.瓦胎挂锡:挂锡的目的是为增加乌金对瓦胎的附着力,使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把瓦胎均匀加热(用电炉较好)到270-300°,紧接着均匀地涂抹氧化锌溶液。

将锡条用锉刀锉成粉末,均匀地撒在瓦胎表面或是将锡条摩擦瓦胎表面,焊锡便均匀地覆盖在瓦胎表面上了。

挂锡后瓦胎表面呈银暗色,如果出现黄色或者黑色斑点,说明温度过高,必须将锡去掉,重新挂锡。

4.装模封堵:瓦胎挂锡冷却后,将两个半轴瓦组合好,装进模芯,用石棉布、石棉泥堵好孔洞,加热到300-320°,目的是减少轴瓦与乌金的温度差,同时冷却收缩,防止发生脱胎现象。

5.乌金熔化与浇铸:乌金采用ChSnSb11-6锡基合金。

应放在专用锅内加热到390-400°C进行熔化。

将轴承合金破成小碎块在锅内加热时,要在其熔化后往乌金面上撒上20-30mm厚的一层粗木炭粒,使乌金与空气隔绝,以免氧化。

轴瓦选配与检修要点(2)

轴瓦选配与检修要点(2)

59轴瓦选配与检修要点(2)阮天林(上接2021年第2期)5 轴瓦的选配要点为便于大家了解轴瓦选配的全过程,下面以日本摩托车四大巨头之一—本田公司生产的大排量摩托车中常见的V 型双缸发动机为例,进行简要介绍(其它机型的曲轴、连杆代号和配瓦方法,请参见各摩托车车型维修手册)。

5.1 分组记录需要大修和更换曲轴连杆总成时,应先将发动机气缸盖等零部件以及所有合箱螺钉卸去,依次分离曲轴箱下箱体,拧松连杆螺栓,把连杆大头盖从连杆组件上取出。

再卸下曲轴总成,将活塞连杆组件一起向着缸面的方向从缸体中小心提出后进行分组记录如表1、2所列,曲轴销外径代号和连杆内径代号如图13、14所示。

图13图15图16图14曲轴销外径代号曲轴箱内径代号主轴颈外径代号连杆内径代号a )曲轴箱主轴承座孔部位内径标记如图15所示:在上曲轴箱左侧的字母A 、B 、C 表示主轴承座孔的内径代号,左边的字母表示发动机后气缸的主轴承孔内径;右边的字母表示发动机前缸的主轴承孔内径;b )曲轴主轴颈外径标记如图16所示:在曲轴平衡块上的数字1或2表示主轴颈外径代号;60 c )连杆内径标记:在连杆剖分侧面的数字1或2表示连杆大头孔内径代号;d )曲轴曲柄销(即连杆轴颈)外径标记:在曲轴平衡块侧面的字母A 或B 表示曲柄销外径的代号;e )轴瓦侧边的颜色标记,表示轴瓦的厚度如图17、18所示。

有一处颜色标记的是前气缸连杆瓦;有两处颜色标记的是后缸连杆瓦。

用颜色识别轴承厚度用颜色识别轴瓦厚度图17图185.2 配合间隙的检查更换轴瓦前,应使用内径百分表和外径千分尺分别测量曲轴主轴承孔和连杆大头孔,以及曲轴主轴颈和曲柄销(即连杆轴颈)外径,根据所测得的数据计算其主轴瓦壁厚和连杆轴瓦壁厚。

各型号摩托车维修手册上均注明有主轴颈、连杆轴颈的分组表和曲轴主轴油间隙和连杆油间隙的标准值,以及维修使用极限值,部分进口摩托车轴瓦油间隙值、使用极限值以及轴承座、盖紧固扭矩值见表1所列。

整理老师傅30年轴瓦刮研经验之谈

整理老师傅30年轴瓦刮研经验之谈

整理老师傅30年轴瓦刮研经验之谈
一、轴瓦的刮研:检查瓦是否贴合,轴是否有碰伤、擦伤。

锈斑可用特细砂纸沾油擦磨去掉。

二、操作方法:根据瓦口线用扁铲及砂轮开瓦口油槽,再用半园锉锉平,用刮刀精刮,深度一般为10mm左右。

三、根据研磨的接触点进行判断,一般有下列几种情况:
1.瓦口夹邦:
对亮点应特别用力将其挑掉,对黑点或发红色的接触点也要刮掉,然后进行研磨。

按此反复进行,直至使之全部接触。

2.底面接触:
根据接触面弧长与接触角弧长的距离H判断用力大小,距离大的用力刮,距离小的要轻刮,带亮点的地方,要用力刮掉亮口,瓦口处千万不能再刮。

3.斜对角的接触:
要用力刮两对角处,使之逐渐与底面接触,达到接触面弧长线。

4.瓦的接触面不在瓦的中心线附近时:
不要轻易动手刮研,应仔细找出原因,分析处理方法。

一般来说,都是在其对面有1-2个较高的吃力点所造成成的现象,这样必须先除掉这1-2个较高的吃力点,再研磨,看其情况,判断准确后再动手刮研。

四、瓦口间隙刮研,要按照设计要求瓦口间隙大小进行。

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全面接角的瓦口间隙刮研量大,可先用半园锉瓦的上瓦口,然后陆续向下沿伸,锉后用塞尺测量间隙,根据间隙的大小,判断用锉刀还是用刮刀刮研;
二是底面接触的在瓦面底部接触角研完后,测量瓦口间隙,再进行刮研。

轴瓦的刮削(教学参考)

轴瓦的刮削(教学参考)

剖分式滑动轴承的装配(轴瓦装配)剖分式向心滑动轴承,主要用在重载大中型机器上,如冶金矿山机械,大型发电机,球磨机,活塞式压缩机及运输车辆等。

其材料主要为巴氏合金,少数情况下采用铜基轴承合金。

在装配时,一般都采用刮削的方法来达到其精度要求,保证其使用性能。

因此,刮削的质量对机器的运转至关重要。

削刮质量不好,机器在试车时就会很容易地在极短的时间内是轴瓦由局部粘损而达到大部分粘损,直至轴被粘着咬死,轴瓦损坏不能使用。

所以在刮削轴瓦时都由技术经验丰富的钳工操作。

下面详细介绍泵房式滑动轴承(轴瓦)的装配要求及削刮轴瓦的方法。

1、轴瓦与瓦座和瓦盖的接触要求(1)受力轴瓦。

受力轴瓦的瓦背与瓦座的接触面积应大于70%,而且分布均匀,其接触范围角a应大于150°,其余允许有间隙部分的间隙b不大于0.05mm。

如图1所示。

(2)不受力轴瓦与瓦盖的接触面积应大于60%,而且分布均匀,其接触范围角a应大于120°,允许有间隙部位的间隙量b,应不大于0.05mm。

如图1所示。

图一轴瓦与瓦座、瓦盖的接触要求(3)如达不到上述要求,应以瓦座与瓦盖为基准,用着色法,涂以红丹粉检查接触情况,用细锉锉削瓦背进行修研,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接触斑点达到每25mm23~4点即可。

(4)轴瓦与瓦座、瓦盖装配时,固定滑动轴承的固定销(或螺钉)端头应埋入轴承体内2~3mm,两半瓦合缝处垫片应与瓦口面的形状相同,其宽度应小于轴承内侧1mm,垫片应平整无棱刺,瓦口两端垫片厚度应一致。

瓦座、瓦盖的连接螺栓应紧固而受力均匀。

所有件应清洗干净。

2、轴瓦刮削面使用性能要求的几大要素(1)接触范围角a与接触面、接触斑点要求。

轴瓦的接触范围角a与接触面要求见表1。

表1轴瓦的接触范围角a与接触面要求图示名称通用技术要求重载及其它要求接触面要求如下图接触面积要求分布均匀轴瓦上瓦下瓦上瓦下瓦a120°120°90°90°在特殊情况下,接触范围角a也有要求为60°的。

轴瓦的刮研

轴瓦的刮研

剖分式滑动轴承安装摘要:对矿山大型设备剖分式滑动轴承安装、安装间隙的调整厦润滑原理作了详细的介绍,对矿山设备的安装使用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矿山设备滑动轴承安装使用剖分式滑动轴承又称对开式滑动轴承,由轴承器、轴承座、对开轴瓦、垫片、螺栓等组成,新桥硫铁矿选矿厂有5台2700×3600型球磨机、2台2100×3600型棒磨机、5台400kW同步电机均使用剖分式滑动轴承。

了解该形式轴承结构、润滑原理及安装工艺,对矿山这些大型设备的维护、保养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1 润滑原理这种轴承润滑形成大致有3个过程,轴静止时由于自身重量而处于最低位置,润滑油被轴颈挤出,轴承与轴颈侧面之间形成楔型油隙,当轴颈旋转时,由于油的粘性在金属表面附着力,油层随轴一起旋转,油层经过楔形油隙时,由于分子受到挤压和本身动能,对轴产生压力将轴向上抬起,当达到一定速度时,油对轴压力增大,轴与轴承表面完全被油膜隔开,从而形成了液体动压润滑。

形成液体动压润滑的条件是:① 轴颈与轴承配合后应有一定间隙,一般等于颈直径的1/1000~3/1000;② 轴颈必须有一定的线速度,以建立足够的油楔压力;③ 两工作面间必须连续充满一定粘度润滑油。

2 剖分式滑动轴承安装(1)轴承座安装。

对开轴瓦、轴承座、轴承盖安装时应使轴瓦背与轴承座孔接触良好,如不符台要求应以轴承座孔为基准刮厚壁轴瓦,轴瓦剖分面应比轴承座剖分面高出△h,一般△ h= 0.O5~ 0.Im m 。

(2)轴承表面与轴承座之间接触面积,上瓦不得小于40 ,下瓦不得小于50 ,并且要求接触面积均匀,不允许下瓦底部与两侧出现间隙,一旦下瓦两侧有间隙,使轴瓦承受到压强增大,就导致很快磨损。

轴瓦和轴承座之间的接触斑点应为1~2点/cm ,过少会导致轴瓦加剧磨损变形破裂。

(3)轴承与轴颈安装。

安装轴承时,必须注意轴瓦与轴颈间接触角和接触点。

轴瓦与轴颈之间的接触面所对应圆心角称为接触角,此角过大影响润滑油膜的形成,破坏润滑效果,使轴瓦很快磨损;过小会增加轴瓦压强,也会使轴瓦加剧磨损。

轴瓦检修要点

轴瓦检修要点

轴瓦检修要点轴瓦有整体式和剖分式两种,整体式轴瓦通常称为轴套(Bushing)。

整体式轴瓦有无油沟和有油沟两种。

轴瓦与轴颈采用间隙配合,一般不随轴旋转。

(1)轴瓦的清洗与检查由于薄壁瓦结构上的特殊,轴瓦的清洗、检查方法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

①由于薄壁瓦轴瓦合金层比较薄,一般0.30~0.80mm,故当轴瓦表面磨损较严重.换轴瓦。

发生咬伤而无法用加垫收紧法调整时,以及轴承脱落或不能保证检修间隔期等情况时,应更换瓦块。

②大修时,如果其中有一半轴瓦因磨损过薄或损坏而不能继续使用时,应成套更新。

(2)轴瓦的修理与更换①焊补法修复。

当轴承合金层有小片剥落时,可以用焊补法修复。

②轴瓦的收紧。

薄壁瓦大、中修时,由于轴承合金层还比较厚,同时又没有其他不可修理的缺陷,都可以采用轴瓦收紧法将轴瓦收紧。

经刮研,使其与轴颈具有规定的装配间隙而继续使用。

(3)收紧轴瓦有以下三种方法:第一种是轴瓦和轴承座分开面间装有调整垫片者,可适当减少调整垫片的厚度:第二种是轴瓦和轴承座分开面间没有调整垫片者,或者调整垫片抽掉后,间隙仍过大,应在轴瓦外圆与轴承座之间垫以黄铜皮;第三种是在轴瓦外圆镀铜。

轴瓦需更新时,如果轴颈尺寸未变,则可用原标准轴瓦备件,只要稍经刮削,就能达到规定的装配要求。

如果轴颈已磨损,或圆锥度已超过规定值,则所配轴瓦应按轴颈加工后的尺寸装配。

尺寸装配。

(4)轴瓦的刮研轴瓦刮研的基本方法应注意如下几点。

①应先将下半轴瓦刮好后再刮上半轴瓦。

②装在轴瓦和轴承座两边分开面间的调整垫片或补偿磨损垫片的厚度应相等。

③在刮研下半轴瓦时,如果不装上半轴瓦及瓦盖,可压紧下半轴瓦。

④每半轴瓦左右两边刮研的轻重程度应一样。

⑤如果紧固轴瓦的螺柱是两只,当轴瓦刮研到可以压紧,两边的螺母每次均应相互交替地紧至规定扭力矩;如有四只螺柱,则取对角两只相互交替地紧至规定扭力矩。

⑥薄壁瓦要求接触角为135°,接触点数为3~4点/cm2,并均匀分布。

球磨机轴瓦的刮研工艺

球磨机轴瓦的刮研工艺

球磨机轴瓦的刮研工艺
球磨机轴瓦刮研工艺是指对球磨机轴瓦进行刮研处理的工艺过程。

刮研工艺旨在修复轴瓦表面的磨损、减少表面粗糙度、提高轴瓦的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

下面是一个常用的球磨机轴瓦刮研工艺步骤:
1. 准备工作:清洁整个轴瓦表面,将表面污垢、灰尘等清除干净。

确保刮研过程中无杂质。

2. 刮研材料的选择:根据轴瓦材质和磨损情况选择合适的刮研材料。

常见的刮研材料有砂布、砂纸等。

3. 刮研:
a. 将刮研材料固定在平整的刮研工具上。

b. 在轴瓦表面均匀涂抹一层研磨油或刮研油,以降低摩擦和热量产生。

c. 以均匀的力度和速度将刮研工具沿着轴瓦表面进行刮研。

刮的方向应与轴瓦表面垂直,以避免刮出新的磨损槽。

d. 刮研过程中需不断加砂、换砂,以保持研磨效果。

4. 清洁:使用清洁剂和清水清洗轴瓦表面,将刮研过程产生的金属屑和残留物去除干净。

5. 检查:仔细检查刮研后的轴瓦表面,确保无明显的磨损、裂纹或缺陷。

6. 维护:刮研后的轴瓦需要进行适当的润滑和保养,以延长使用寿命。

需要注意的是,刮研工艺对于轴瓦的刮除量、研磨力度、刮研油的选择等要素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调整,以达到理想的刮研效果。

同时,刮研工艺过程中要保持操作规范,避免对轴瓦造成二次损伤。

压缩机轴瓦刮研方法

压缩机轴瓦刮研方法

压缩机轴瓦刮研方法匠心独运——揭秘压缩机轴瓦刮研的艺术在机械制造的广阔天地中,有一种技艺犹如雕琢璞玉,那就是压缩机轴瓦刮研。

这项技术深藏不露,却对设备的平稳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工匠精神与现代科技交织出的独特乐章。

压缩机轴瓦,作为承载转动轴系的关键部件,其与轴的配合精度直接影响着设备的整体性能。

而刮研,便是通过精微的手工操作,使轴瓦表面形成一层理想的微观几何形状,确保轴与瓦之间达到理想接触状态的过程。

这一过程仿佛是精密的舞步,每一个动作都关乎到最终的“和谐共舞”。

首先,“磨刀不误砍柴工”,准备工作至关重要。

工匠们需精心选取硬度适中、耐磨性优良的轴瓦材料,并对其进行初步加工。

随后,细致入微地检查轴瓦基面,寻找哪怕最微小的凹凸不平,为后续刮研工作找准“靶心”。

“下笔如有神”,刮研过程是对匠人技艺和经验的双重考验。

他们手持特制的刮刀,宛如挥毫泼墨,每一下触碰,都需要精确的力量掌控和角度拿捏。

在轴瓦表面留下一道道细腻且有规律的纹理,这些看似随意的刮痕实则遵循着严苛的科学原理,它们共同构建起一片理想的承载平台,确保轴在高速旋转下的稳定性和耐用度。

此间,工匠们常以“慢工出细活”的耐心和毅力,反复进行刮研与测量,不断调整刮刀的角度、力度,甚至呼吸节奏,直至轴瓦与轴之间的间隙、接触面积以及压力分布均达到设计要求。

每一次金属间的微妙摩擦,都蕴含着工匠们的汗水与智慧,更是他们对极致工艺追求的生动写照。

然而,“打铁还需自身硬”,对于从事轴瓦刮研的技师而言,除了熟练掌握技艺外,更需要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和敏锐的问题洞察力。

他们深知,任何一处细微的误差,都有可能在机器长期运行后酿成大患,因此,他们始终坚守在一线,以严谨的态度和精准的操作,保障每一副轴瓦都能成为压缩机高效运转的坚实基石。

总的来说,压缩机轴瓦刮研不仅仅是一项繁复而精细的技术实践,更是一场工匠与钢铁的对话,一次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创新演绎。

在这其中,我们既能看到人类智慧之光的熠熠闪烁,也能感受到那份深入骨髓的工匠精神,正是这份执着与专注,赋予了冰冷的机械以生命,让压缩机的每一次转动都充满了力量与韵律之美。

轴瓦的刮研的要求

轴瓦的刮研的要求

轴瓦的刮研的要求(一)轴瓦是直接支撑轴的。

当轴在轴瓦内旋转时,由于摩擦力的原因,必然要产生热量。

如果轴和轴瓦的接触面不良好接触是保证在某几个小点或某一块面积上,这样破坏了油膜,该处所受的压力所产生的摩擦力必然比接触均匀的地方大得多,因而在运转时,发出的热量就大,轴承温度就必然高。

相反,如果轴和轴瓦接触的很好,各处受力均匀摩擦面油膜完整,运转时,虽然也发出热量,但热量较小,而且分布在整个轴承上,这部分热量很容易散失,因此轴承不会产生高热。

为了保证轴和轴瓦能很好的接触,对轴瓦要进行细致的刮研。

刮瓦一般先刮下瓦(因下瓦是受压的)后刮上瓦。

刮瓦要在设备精评以后进行。

首先在轴颈上涂一层薄薄的红铅油,然后盘动轴使轴在轴瓦内正反各转一周,使瓦与轴颈摩擦后,将轴吊起,结果在瓦面较高的地方。

在刮削时,每刮一遍应改变一次方向,使刮痕之间成60°—90°交角。

继续数次接触点逐渐增加,最后色斑均匀分布,达到规定的为止。

一般下瓦与轴成60°—90°的接触角,在此范围内,接触点应该中间密,两边逐渐变疏,不应该使接触面与非接触面间间有明显的界限。

接触角还不能过大或过小,当角度过大会影响润滑油膜的形成,因而得不到良好的润滑,轴瓦会很快磨损,若角度过小,则增加轴瓦的压强,这样也会增加轴瓦磨损。

在刮下瓦的同时,还要找正轴的水平度。

轴和瓦的接触点要求规定:重负荷和高速运转设备:每平方厘米3—4点中等负荷运转设备:每平方厘米2—3点低速运转设备:每平方厘米1—2点上瓦德刮研法与下瓦相同在瓦上着色时,一定要装上轴,将轴承盖用螺丝紧固好,并撤掉瓦口上的垫片,保证上瓦能够很好的与轴颈接触。

轴瓦间隙的检查方法滑动轴承的间隙有两种:一种是径向间隙,另一种是轴向间隙。

径向间隙主要作用是积聚和冷却润滑油,以利于形成油膜,保持液体摩擦。

径向间隙在一般情况下顶间隙为0.001—0.002,侧间隙为顶间隙一半,在水平面上越往下越小。

轴瓦的刮研的要求

轴瓦的刮研的要求

轴瓦得刮研得要求轴瓦就是直接支撑轴得。

当轴在轴瓦内旋转时,由于摩擦力得原因,必然要产生热量。

如果轴与轴瓦得接触面不良好接触就是保证在某几个小点或某一块面积上,这样破坏了油膜,该处所受得压力所产生得摩擦力必然比接触均匀得地方大得多,因而在运转时,发出得热量就大,轴承温度就必然高。

相反,如果轴与轴瓦接触得很好,各处受力均匀摩擦面油膜完整,运转时,虽然也发出热量,但热量较小,而且分布在整个轴承上,这部分热量很容易散失,因此轴承不会产生高热。

为了保证轴与轴瓦能很好得接触,对轴瓦要进行细致得刮研。

刮瓦一般先刮下瓦(因下瓦就是受压得)后刮上瓦。

刮瓦要在设备精评以后进行。

首先在轴颈上涂一层薄薄得红铅油,然后盘动轴使轴在轴瓦内正反各转一周,使瓦与轴颈摩擦后,将轴吊起,结果在瓦面较高得地方。

在刮削时,每刮一遍应改变一次方向,使刮痕之间成60°—90°交角。

继续数次接触点逐渐增加,最后色斑均匀分布,达到规定得标准为止。

一般下瓦与轴成60°—90°得接触角,在此范围内,接触点应该中间密,两边逐渐变疏,不应该使接触面与非接触面间间有明显得界限。

接触角还不能过大或过小,当角度过大会影响润滑油膜得形成,因而得不到良好得润滑,轴瓦会很快磨损,若角度过小,则增加轴瓦得压强,这样也会增加轴瓦磨损。

在刮下瓦得同时,还要找正轴得水平度。

轴与瓦得接触点要求规定:重负荷与高速运转设备:每平方厘米3—4点中等负荷运转设备:每平方厘米2—3点低速运转设备: 每平方厘米1—2点上瓦德刮研法与下瓦相同在瓦上着色时,一定要装上轴,将轴承盖用螺丝紧固好,并撤掉瓦口上得垫片,保证上瓦能够很好得与轴颈接触。

轴瓦间隙得检查方法滑动轴承得间隙有两种:一种就是径向间隙,另一种就是轴向间隙。

径向间隙主要作用就是积聚与冷却润滑油,以利于形成油膜,保持液体摩擦。

径向间隙在一般情况下顶间隙为0、001—0、002,侧间隙为顶间隙一半,在水平面上越往下越小。

轴瓦修刮

轴瓦修刮

滑动轴承的轴瓦怎样刮研轴瓦的瓦衬一般都需要进行研刮。

轴瓦研刮的目的是为了是瓦衬形成圆的几何形状,使轴瓦与轴劲间存在锲形缝隙,以保证轴经旋转时,摩擦面间能形成锲形油膜,使轴径上升离开瓦衬,在油膜的浮力作用下运转,以减轻与瓦衬的摩擦,降低其磨损与动力的消耗,轴瓦的检查与研刮可采用着色法或干研法,大型电机长用干研法.用着色法的检查与刮研可采用着色法或干研法,大型电机长用干研法.用着色法检查时,先清扫轴瓦,检查轴瓦应无脱壳,裂纹,硬点以及密集的砂眼等缺陷.在轴颈上涂一层薄而匀的红丹或铅粉之类的显示剂。

注意不要涂的太浓,否则会影响检查工作的准确性。

因为太浓时将使一些不需要研刮的地方"染色"。

轴颈涂红丹后。

再放到轴瓦的表面上并转动两、三圈。

这样轴瓦上的凸出处将由涂料显示出来。

然后提起转轴,取出轴瓦,检查轴瓦表面上染色点的分布情况。

要求在轴瓦中心60-70度夹角内,每平方厘米有2-3点为合适,不宜过多或过少。

若不符合要求时,须再进行刮瓦,用三角刮刀先将大点刮碎,密点刮稀。

然后沿着一个方向顺次普刮一边,必要时可刮两边。

每遍之间刀痕方向应相交形成网络状、鱼鳞状。

刮完后用白布沾酒精或甲苯清洗瓦面等,重复上述步骤,直到符合要求。

1。

压铅丝检测过盈量;2。

调节好过盈量后再压铅丝检测瓦量,或用塞尺检测;3,根据检测量刮研上下瓦,刮研量各半,刮研过程严格控制刮削量,瓦口处适当放大,刮研要均匀;4。

刮好后统一刮油花;注:如果刮削水平欠佳,每刮研一次必须上轴研磨,剔除高点,保证75度的接触量。

先对轴瓦进行粗刮,将红丹油均匀的涂在轴瓦上,将轴瓦在轴上沿圆周转动数次,转动角度大于300,由于轴瓦制造误差接触点很少,此时可以对轴瓦的全长进行粗刮,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刮研效率,每刮一次用金相砂纸沾上机油或煤油轻轻摩擦瓦面(注意:不可用其他粒度大的砂纸或砂布,也不能用力摩擦瓦面,因为瓦面很软,砂粒容易嵌入瓦面。

),利用刀口尺和手电筒检查轴瓦较大面积的不平处,如此反复待接触面积达到30%左右,粗刮完成。

【经典干货检修必备】了解检修中的轴瓦(系列一修刮)

【经典干货检修必备】了解检修中的轴瓦(系列一修刮)

【经典干货检修必备】了解检修中的轴瓦(系列一修刮)当轴瓦更换;轴瓦乌金磨损严重;轴瓦重新浇铸后;每次大修视轴瓦的接触情况均要对轴瓦进行修刮。

一、修刮的要求1、乌金修刮通常采用三刃刮刀,当面积较大时,可利用平面刮刀沿圆周方向进行粗刮,待尺寸基本到位时再用曲面刮刀进行精刮。

2、研磨接触点应在相对应的轴颈上进行。

有以下几种方法:①将轴瓦反扣在轴颈上进行研磨②轴瓦保持原位,转子直接支撑在轴颈上研磨③按照真轴的尺寸制作一假轴,利用假轴对轴瓦进行研磨、修刮。

3、以上研磨的方法是正确的,但工作程序比较复杂,而且将受到现场环境及时间的限制,因此无法或很难实现。

4、我们通常利用找中心及滚汽封滚胶布时的间歇进行轴瓦修刮,因为找中心和滚胶布往往要进行多次,利用每一次进转子的机会,研磨轴瓦出来以后再行修刮,这样既保证了质量又节约了单独研瓦的时间。

二、修刮的内容1、与轴颈接触角范围内的修刮(接触角通常在轴瓦下部区域内45o~60o范围内,其中圆筒瓦为45o~60o;椭圆瓦为45o~50o)2、顶轴油塘的修刮(其作用在于为顶轴油提供了一定的缓存空间,提高了对转子的压力强度)3、瓦口间隙及泄油边的修刮(瓦口间隙作用在于保证轴瓦具有一定的契形角,靠转子的连续高速转动形成油膜,从而达到冷却和润滑轴瓦的作用)三、修刮的方法1、握刀的姿势:通常右手握刀柄,左手掌心向下横握刀体。

刮削时右手作半圆运动,左手靠手腕力量顺着轴瓦曲面拉动或推动刮刀,同时沿轴向作微小的移动,使刀口在轴瓦曲面内作螺旋运动。

2、刮刀的切削角度:(1)前角等于零。

利用这种切削角度进行工作,刃口切削量较大,而且刃痕明显,一般适用于大切削量工作(粗刮)(2)较小的负前角。

此时刀口稍向前倾斜,利用这种切削角度进行工作,刃口的切削量适中,刀痕明显减少,又能顺利的刮掉高点子,使用于正常的刮削工作(3)较大的负前角。

此时刃口与轴线基本垂直,利用这种切削角度进行工作,刃口切削量极微薄,刮削的工件表面较光滑,适合用于轴瓦的修刮工作(精刮)。

知识点3轴瓦(bearing bush)的修理.

知识点3轴瓦(bearing bush)的修理.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均应熔去轴瓦上的合金,重新浇铸牌号相同的 白合金。 (1)轴瓦合金烧熔。 (2)轴瓦过度磨损合金层厚度小于2 mm时。 (3)轴瓦合金脘壳或大面积剥落。 (4)轴瓦合金龟裂,扩展到轴瓦端面或裂纹深及瓦壳时。 任务 Nhomakorabea 轴承的检修



三、轴瓦的修理
(一)局部修刮
轴瓦工作表面上的小面积擦伤、腐蚀或早期裂纹可用刮刀进行局部修 刮,并使修刮处与周围瓦面圆滑过渡。滑油中含水量较多时会使瓦面 上生成黑色氧化锡硬壳,也可用刮刀刮去。


(二)焊补
轴瓦局部裂纹、局部合金剥落、局部腐蚀等均可采用焊补方法修理


(三)重浇轴瓦

三角刮刀刮轴瓦的正确方法

三角刮刀刮轴瓦的正确方法

三角刮刀刮轴瓦的正确方法
使用三角刮刀刮轴瓦的正确方法如下:
1. 准备工作:清洁工作区域和轴瓦表面,确保没有任何杂物和污物。

备好所需要的工具,包括三角刮刀、油润滑剂和清洁布。

2. 将轴瓦从机器或装置中取出,并放置在一个坚固的表面上,确保轴瓦稳定。

3. 使用三角刮刀的平面部分,平稳地将刀片沿着轴瓦的表面刮去旧的涂层。

注意要使用适当的角度和力度,以确保彻底刮除旧涂层,但不损伤轴瓦的表面。

4. 刮除旧涂层后,使用清洁布或棉球沾上少量清洁剂,轻轻擦拭轴瓦表面,以去除任何残留的脏污和油渍。

避免使用过多的清洁剂,以免残留物损坏新的涂层。

5. 在清洁和干燥的轴瓦表面上薄薄地涂抹一层润滑剂。

确保润滑剂均匀分布,并覆盖整个轴瓦表面。

6. 使用三角刮刀的尖端部分,将新的涂层均匀地涂抹在轴瓦表面上。

也可以使用刮刀的平面部分轻轻地压平涂层,以确保其均匀和平整。

7. 涂抹完新涂层后,用清洁布或棉球轻轻擦拭轴瓦的边缘,以确保涂层不会滴落到其他部件上。

8. 完成涂层后,将轴瓦放回机器或装置中,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复。

确保轴瓦正确安装,并能够顺畅地运转。

注意事项:
- 在刮除旧涂层和涂抹新涂层时,要注意保持稳定和平稳的手势,以避免损坏轴瓦表面。

- 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材料进行轴瓦涂层维护,以确保最佳的性能和持久性。

- 确保在涂抹新的涂层之前,轴瓦表面完全干燥和清洁,以确保新涂层能够牢牢地附着在其上。

浅谈轴瓦烧毁后的修复

浅谈轴瓦烧毁后的修复

浅谈轴瓦烧毁后的修复摘要:轴瓦作为大中型转动设备转子支承和定位部件,因制造安装不良、供油中断、操作失误或其他原因很容易造成轴瓦的烧毁。

本文主要针对轴瓦烧毁后的修复提供一些方法,主要包括四个步骤:即轴瓦浇铸前的准备、轴瓦浇铸、轴瓦的刮削和的回装及间隙调整。

关键词:轴瓦;浇铸;刮削;修复一、轴瓦浇铸前的准备1、清理轴瓦将轴瓦沿轴向立放用气焊嘴均匀地加热轴瓦胎外侧,直至原有的轴承合金融化脱离轴瓦壳体。

用金属刷将轴瓦的浇铸合金接触面清理干净,应露出金属光泽,将轴瓦胎放入 10%氢氧化钠水溶液内加热到80℃~90℃,煮15~20 分钟,清除瓦胎上余留的油污杂质。

取出后用70℃~90℃热凝结水冲洗,冲去残存的碱水,最后用洁净的白布把瓦胎擦拭干净。

1.瓦胎挂锡。

胎挂锡的目的是增加轴承合金对瓦胎的附着力。

锡料可用纯锡或用含锡 30%与含铅 70%或铅锡各50%的锡铅合金。

因锡在焊的过程中流动性好,较容易挂在轴瓦瓦胎上,故多用纯锡进行挂胎。

挂锡前先在瓦胎表面涂上一层盐酸,数分钟后再用清水把盐酸液冲洗掉并擦干瓦胎表面。

用电炉或多个气焊嘴加热瓦胎,当瓦胎被均匀地加热到270℃~300℃时,可用1~2mm 厚的薄锡条在瓦胎上轻轻接触摩擦,锡条熔化即表示已达到所要求的加热温度达到瓦胎挂锡温度后,在瓦胎表面均匀的涂抹一层氯化锌溶液,再撒上一些氯化铵粉末,将粉末用钢丝刷在瓦胎表面刷匀,形成薄薄一层。

将锡条加工成粉末状,均匀地撒在已加热好的瓦胎表面上,锡粉末当即融化在瓦胎表面上,接着用干净的湿白布把已融化的锡珠涂抹均匀,使瓦胎表面形成很薄且均匀的一层挂锡表面。

挂好锡的表面应该呈发亮的暗银色,如表面呈淡黄色或黑色斑点,则为挂锡质量差,必须将已挂上锡层全部融化掉,进行重新挂锡。

当瓦胎是青铜合金材质时,浇铸时不需挂锡,只需清理干净即可浇铸。

(因青铜与轴承合金易结合)1.轴瓦胎预热。

挂锡后的轴瓦胎,经组合后在轴瓦胎内装好浇铸模芯(模芯多用铁芯),瓦胎上的所有油孔可用石棉绳(泥)严密封堵,模芯与瓦胎四周的缝隙用电工胶泥进行封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滑动轴承的轴瓦怎样刮研
轴瓦的瓦衬一般都需要进行研刮。

轴瓦研刮的目的是为了是瓦衬形成圆的几何形状,使轴瓦与轴劲间存在锲形缝隙,以保证轴经旋转时,摩擦面间能形成锲形油膜,使轴径上升离开瓦衬,在油膜的浮力作用下运转,以减轻与瓦衬的摩擦,降低其磨损与动力的消耗,轴瓦的检查与研刮可采用着色法或干研法,大型电机长用干研法.
用着色法的检查与刮研可采用着色法或干研法,大型电机长用干研法.
用着色法检查时,先清扫轴瓦,检查轴瓦应无脱壳,裂纹,硬点以及密集的砂眼等缺
陷.
在轴颈上涂一层薄而匀的红丹或铅粉之类的显示剂。

注意不要涂的太浓,否则会影响检查工作的准确性。

因为太浓时将使一些不需要研刮的地方"染色"。

轴颈涂红丹后。

再放到轴瓦的表面上并转动两、三圈。

这样轴瓦上的凸出处将由涂料显示出来。

然后提起转轴,取出轴瓦,检查轴瓦表面上染色点的分布情况。

要求在轴瓦中心60-70度夹角内,每平方厘米有2-3点为合适,不宜过多或过少。

若不符合要求时,须再进行刮瓦,用三角刮刀先将大点刮碎,密点刮稀。

然后沿着一个方向顺次普刮一边,必要时
可刮两边。

每遍之间刀痕方向应相交形成网络状、鱼鳞状。

刮完后用白布沾酒精或甲苯清洗瓦面等,重复上述步骤,直到符合要求。

1。

压铅丝检测过盈量;2。

调节好过盈量后再压铅丝检测瓦量,或用塞尺检测;3,根据检测量刮研上下瓦,刮研量各半,刮研过程严格控制刮削量,瓦口处适当放大,刮研要均匀;4。

刮好后统一刮油花;注:如果刮削水平欠佳,每刮研一次必须上轴研磨,剔除高点,保证75度的接触量。

先对轴瓦进行粗刮,将红丹油均匀的涂在轴瓦上,将轴瓦在轴上沿圆周转动数次,转动角度大于300,由于轴瓦制造误差接触点很少,此时可以对轴瓦的全长进行粗刮,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刮研效率,每刮一次用金相砂纸沾上机油或煤油轻轻摩擦瓦面(注意:不可用其他粒度大的砂纸或砂布,也不能用力摩擦瓦面,因为瓦面很软,砂粒容易嵌入瓦面。

),利用刀口尺和手电筒检查轴瓦较大面积的不平处,如此反复待接触面积达到30%左右,粗刮完成。

然后开始精刮。

精刮是刮研的最主要的工序,主要工具是刮刀,程序与粗刮相同,刮刀头部要在砂轮上磨出一定的弧度,避免刀尖划伤瓦面,在刮铅基合金或别的较软的合金时,刀锋不要过于锋利,用力要均匀,切勿将刀锋栽入瓦面。

每次将轴瓦放在轴上时,用木锤用力敲打,增加轴瓦与轴的贴合,每刮3次以后用研磨膏涂一层在轴瓦上在轴上研磨数十下,当接触面达到75%左右时,停
止使用研磨膏,刮瓦后只用轴瓦在轴上研磨,研磨的次数逐渐增加,直到达到要求,将轴瓦装在轴上,用塞尺测量侧隙,如两边侧隙不对称时,用]游标卡尺修刮侧隙,直到一致。

用不锈钢棒磨出油槽断面形状刮出油槽,整个油槽深度逐渐过渡,上深下浅。

去除毛刺,最后将轴瓦四周倒角,倒角尺寸不小于5×30°。

将轴瓦清洗干净,在瓦面上涂上润滑油用塑料簿膜盖上,轴瓦刮研工作结束。

支持轴承的轴瓦钨金,在转子放入后,其与轴颈沿下瓦全长的接触面应达75%以上并均匀分布无偏斜,对于个别硬接触点可进行不影响型线的局部修刮,对于接触不良或轴瓦间隙不符合图纸规定需大量修刮者,应通知制造厂研究处理。

修刮后与轴颈的接触角,对椭圆及圆筒瓦一般为30°~45° 一般情况,若需人工修刮,应先刮出油楔,油楔应自瓦口向下逐渐过渡,最终平滑截止于接触角边缘,接触角由轴承型式及设计要求决定。

在处理接触角时,应注意有顶轴油的轴承,顶轴油坑边缘应该明显,深度应不小于设计下限。

最后根据侧楔的设计大小,手工修刮调整。

更需要经验的实践操作.
手工修刮调整。

更需要经验的实践操作.轴承的轴瓦钨金,在转子放入后旋转,看其与轴颈沿下瓦全长的接触面应达70%以上并均匀分布,一般情况,人工修刮,应先刮出油楔,油楔应自瓦口向下逐渐过渡,对于个别硬接触点要反复挑掉,这样
做可以使接触点均匀分布,以便油膜的产生.轴瓦的两侧一般要
留出间隙.防止轴膨胀.重压后抱死。

刮瓦经验1.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首先要把刀磨好不能发虚否则刮出的将不是一道而是很多道三角刮刀要反复的在油石上磨有一定的弧度。

2.要把瓦固定好不能乱动 3.先放个油楔的样板在瓦上画出来在刮油楔这样有很多地方就不用刮了在轴颈上用塞尺检查油楔间隙 4.接触角度圆通瓦60度两侧为顶隙的一般,椭圆瓦30-60度两侧为千分之1.5-2轴颈直径 5.刮完后在有润滑油的干净麻布上一擦你将看见一块无比完美的瓦。

现在加工技术的进步,很多轴瓦出厂时都是加工好的,一般就是检查顶间隙,根据转速不同,1.0~1.8/1000
用刮刀开侧间隙,锲形缝隙更利于油膜形成,在轴瓦实用一段时间后,有个别点用刮刀处理,不易量太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