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避难硐室设计
矿井避难硐室的设计及配置要求
矿井避难硐室的设计及配置要求一、设计要求1、避难硐室应布置在稳定的岩层中,避开地质构造带、高温带、应力异常区以及透水危险区。
前后20m范围内巷道应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且顶板完整、支护完好,符合安全出口的要求。
特殊情况下确需布置在煤层中时,应有控制瓦斯涌出和防止瓦斯积聚、煤层自燃的措施。
永久避难硐室应确保在服务期间不受采动影响。
2、避难硐室的形状宜采用半圆拱形,内部顶板和墙壁的颜色为浅色,以减轻受困人员的心理压力。
3、避难硐室应设置与外界相通的单向排气管,室内一侧的管口靠近避难硐室底板。
4、避难硐室顶板应安装防水设施,不得有滴水现象。
硐室地面应高于巷道底板0.2m,硐室内应设置单向排水管。
5、避难硐室内应设计承重挂钩,以方便设备安装。
6、避难硐室外20m范围内不应堆放易燃物品。
7、避难硐室应采用向外开启的两道门结构。
外侧第一道门采用既能抵挡一定强度的冲击波,又能阻挡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护密闭门;第二道门采用能阻挡有毒有害气体的密闭门。
两道门之间为过渡室,密闭门之内为避险生存室。
防护密闭门上设观察窗,门墙设单向排水管和单向排气管,排水管和排气管应加装手动阀门。
过渡室内应设压缩空气幕和压气喷淋装置。
永久避难硐室过渡室的净面积应不小于3.0m2;临时避难硐室不小于2.0m2。
生存室的宽度不得小于 2.0m,长度根据设计的额定避险人数以及内配装备情况确定。
生存室内设置不少于两趟单向排气管和一趟单向排水管,排水管和排气管应加装手动阀门。
永久避难硐室生存室的净高不低于 2.0m,每人应有不低于1.0m2的有效使用面积,设计额定避险人数不少于20人,宜不多于100人。
临时避难硐室生存室的净高不低于1.85m,每人应有不低于0.9m2的有效使用面积,设计额定避险人数不少于10人,不多于40人。
隔离门墙体周边掏槽,深度不小于0.2m,或见硬顶、硬帮,墙体用强度不低于C25的混凝土浇筑,并与岩体接实。
8、压风、供水及信号传输管线在进入避难硐室前应埋设于巷底或巷壁,或采取其他措施保护,确保在灾变发生时不被破坏。
煤矿避难硐室建设标准
煤矿避难硐室建设标准1 适应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建造煤矿井下避难硐室(包括永久避难硐室及临时避难硐室)的设计、装备、检测及管理要求。
本标准不适用于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避灾硐室。
规范性引用文件GB 50215—2005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2009年版《矿山救护规程》2009年版《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煤装〔2011〕15号《关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2〕15号分类分类及代号煤矿井下避难硐室根据其服务范围及使用年限,分为永久避难硐室和临时避难硐室,永久避难硐室的标记为DMY,临时避难硐室的标记为DML。
避难人数根据矿山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但应满足如下规定:永久避难硐室设计额定避险人数不少于20人,宜不多于100人;临时避难硐室设计额定避险人数不少于10人,不多于40人。
硐室结构形式避难硐室形式,采用如下三种结构形式:“一”字型:硐室两端分别连接不同的巷道,硐室有两个安全出口;“凹”字型:硐室两端均连接同一条巷道,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0m;“口”字型:硐室仅一个安全出口,在巷道旁边构筑。
临时避难硐室一般采用第(3)种结构形式,也可采用上述三种形式之一;永久避难硐室不得采用第(3)种形式的结构。
图3-3-1 “—”型避难硐室图3-3-2 “凹”型避难硐室图3-3-3 “口”型避难硐室硐室型号表示避难硐室型号表示:DM /1,临时缺省为396,单位为小时(h)设计避难人数L、临时避难硐室避难硐室型号表基本要求设计避难硐室设计,应当由具备煤炭行业专业(矿井)设计资质的机构完成。
避难硐室施工前,应有专门的施工设计,报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实施。
永久避难硐室应设置在井底车场、水平大巷、采区(盘区)避灾路线上,服务于整个矿井、水平或采区,服务年限一般不低于5年。
临时避难硐室应设置在采掘区域或采区避灾路线上,主要服务于采掘工作面及其附近区域,服务年限一般不大于5年。
煤矿井下避难硐室设计与应用
煤矿井下避难硐室设计与应用摘要:避难硐室是一种能够容纳生命保障设施的专用设施,主要为井下发生灾害事故时人员提供避难、避灾场所。
它以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为基础,是在应急情况下保护人员生命安全的最有效手段。
作为国家应急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避难硐室是一种应急避难、避灾逃生、自救互救设施。
避难硐室是一个密闭的空间,在发生重大灾害时,可以为矿工提供安全保障,使其可以安全离开矿井,并将相关人员及时送至地面。
避难硐室可以与地面的工业场地、生产场所、生活场所相结合,实现与其他场所的联合使用。
因此,本文在研究中将进一步结合煤矿井下工作的需求,针对避难硐室进行优化设计,从根本上保障避难硐室的功能性,更好的提高避难硐室在煤矿井下工作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煤矿井下;避难硐室;设计;应用一、引言随着煤矿安全生产的不断推进,国家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矿工生命安全问题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为保证矿工在井下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及时有效地进行自救互救,研制一套能实现井下环境监测、人员定位、通信联络、紧急避险、压风自救、供水施救,以及有毒有害气体监测和紧急避险的矿井避难硐室是非常必要的。
近几年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井下各种灾害事故的发生也日益增多,当井下发生事故时,为了能够在事故发生后,及时有效地进行抢救和自救,在进入矿井的第一时间内,应迅速地进入避难硐室进行避险。
在井下避难硐室中,设置有各种必要的设施、设备以及管路和管道[1]。
因此,为了确保井下作业人员在发生灾害事故时能够安全撤离到安全地点,避免出现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问题,有必要建立井下避难硐室。
在井下避难硐室中,为了确保应急避难时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应当具有较高的环境参数控制水平,从而使人员在遇到事故时,能够有效地进行避险。
二、煤矿井下避难硐室设计要点(一)防护密闭系统设计避难硐室主要功能是在矿井发生紧急情况下,矿工可通过避灾路线快速进入到避难硐室进行避难,避免在灾害发生时由于受到外部环境影响而导致的生命财产损失。
煤矿井下避难硐室建设
煤 矿 井下避 难 硐 室建 设
昆 明煤 炭设计 研 究 院 董 文斌 郭 旗升 韩 维新
摘
要 :根 据 煤矿 事 故 统 计和 救 援 经验 , 在 等待 救援 , 最终成 功获 救 。
从 上 述 两起 矿 难 幸 存 者 逃 生和 待 避 成 功 的
相 同的情 况 下 , 选建 设避 难硐 室 。 优
3井下避 难硐 室 建设
避 难硐 室 断面形 状 宜 采 用直 墙 半 圆拱 , 用 采
锚 喷 、 碹 等 方 式 支护 , 护 材 料 应 阻 燃 、 静 砌 支 抗
永 久 避 难 硐 室 与 临 时避 难 硐 室在 诸 多方 面 电 、 高 温 、 腐 蚀 , 板 和 墙 壁 的 颜 色 宜为 浅 耐 耐 顶 都 类似 , 文 对 于 两者相 同或 者 类似 的 内容将 统 色。硐 室地 面 高于巷道 底板 不 小 于 02 本 . m。
气耗 尽 、 吸入 高 浓度 有毒 有 害 气体 、 生路 线被 硐 室正是 可 以为 矿 工 自救 、 逃 待救 提 供 必 要 的物 质
阻断等 原 因而无 法及 时撤 离到 安 全 区域 造 成 的 , 条件 。
并且吸入 高浓度有毒有 害的 气体是造成人 员伤 2何 谓井 下避 难硐 室
生煤 尘爆 炸 ,7 人 遇难 。然而 , 11 有一位 5 4岁的 瓦 硐 室 ,主要 服 务 于 采掘 工作 面及 其 附近 区域 , 服
斯检 查 员凭借 丰 富 的 自救 经验 , 生 死 关 头带领 务 年 限一般 不 大 于 5年 。 在 2 6名 工友脱 离 了危 险 。 们在 自救 器有效 时 间 内 他 可 移动 式救 生舱 是指 可通 过 牵引 、 吊装 等 方
煤矿避难硐室建设标准
煤矿避难硐室建设标准1 适应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建造煤矿井下避难硐室(包括永久避难硐室及临时避难硐室)的设计、装备、检测及管理要求。
本标准不适用于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避灾硐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GB 50215—2005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2009年版《矿山救护规程》2009年版《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煤装〔2011〕15号《关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2〕15号3 分类3.1 分类及代号煤矿井下避难硐室根据其服务范围及使用年限,分为永久避难硐室和临时避难硐室,永久避难硐室的标记为DMY,临时避难硐室的标记为DML。
3.2 避难人数根据矿山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但应满足如下规定:永久避难硐室设计额定避险人数不少于20人,宜不多于100人;临时避难硐室设计额定避险人数不少于10人,不多于40人。
3.3 硐室结构形式避难硐室形式,采用如下三种结构形式:(1)“一”字型:硐室两端分别连接不同的巷道,硐室有两个安全出口;(2)“凹”字型:硐室两端均连接同一条巷道,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0m;(3)“口”字型:硐室仅一个安全出口,在巷道旁边构筑。
临时避难硐室一般采用第(3)种结构形式,也可采用上述三种形式之一;永久避难硐室不得采用第(3)种形式的结构。
图3-3-1 “—”型避难硐室图3-3-2 “凹”型避难硐室3.4 硐室型号表示避难硐室型号表示:硐室结构代号,永久缺省为1,临时缺省为3硐室设计防护时间,缺省为96,单位为小时(h)设计避难人数硐室类型:Y、永久避难硐室,L、临时避难硐室避难硐室型号表4 基本要求4.1 设计避难硐室设计,应当由具备煤炭行业专业(矿井)设计资质的机构完成。
避难硐室施工前,应有专门的施工设计,报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实施。
永久避难硐室应设置在井底车场、水平大巷、采区(盘区)避灾路线上,服务于整个矿井、水平或采区,服务年限一般不低于5年。
煤矿井下临时避难硐室设计及施工方法
。矿 业论坛 o
S I N E&T C N OG F R TO CE C E H OL YI O MA I N N
21 0 2年
第2 7期
煤矿井下临时避难硐室设计及施工方法
杨 健 丁 银磊 姜 军 ( 兖矿 集 团兴 隆庄煤 矿 山东 兖 州 2 2 0 ) 7 1 2
2 设 计 方 案
3 施 工 方 法
31 硐 室 的 开 掘 . 21 设 计依据 . 1按施工大样图在 现场位置画 出轮廓线 。 ) ) 2 按设计爆破图表进 行 1《 ) 国务 院关 于进 一步 加 强企 业 安全 生产 工 作 的通 知》 国发 光面爆破 , 并按设 计支护方式打好锚杆及锚索 。3按设计要求 进行 喷 ) [ 0 O 2 号 ;)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 关于建设完善煤 2 1 ]3 2 《 浆支护 , 厚度不小 于 lO m。 Om 矿井下 安全避 险“ 六大系统 ” 的通知》 3 《 ; )煤矿井下紧急避 险系统建设 32 硐 室 的 砌 筑 . 管理 暂行 规定 》4 《 ;) 煤矿 矿井 井底 车 场硐 室设计 规 范》 M r 0 6 ( T 52~ 321 砌筑密闭墙 , .. 防护密 闭门、 密闭窗安装 20 )5《 09 ;)煤炭工业设计规范》6《 ;)煤矿安全规程》0 17兴隆庄煤矿 2 1;) 1 按施工大样 图确定好顺巷密闭墙体位置。 ) ) 2 将墙体位置落底 生 矿井资料。 根. 生根 不低于 0 m, . 在墙 体两侧位 置挖柱腿 窝 , 2 两排柱腿 窝各成 一 22 设计方案 . 条线 . 间距 1 m 排距 0 5 其深度不少于 0 m ) 正对柱腿窝上 . , 0 . m, 5 . 。3在 3 221 功能划分 .. 方打外露锚杆 . 间距 20 外露长度 02 03 外露锚杆顺巷成一条 直 . m, .— . m, l 临时避难硐 室内部分为过渡硐室和生存硐室。 线. 且与顶板的角度不小 于 8 。 5。 过渡硐室 的功 能是防止有毒有 害气 体伴随避难人 员的进入而 污 3 . 竖木立柱 . .2 2 支胎板 染硐室内部 的空气 . 过渡硐室 内设有气幕隔离系统和卫 生设施 。 1在外露锚杆两侧顺巷各扎一路 2 ) 时钢管。 ) 2按腿窝位置支设木 生存硐室 的功 能是为避难人员 提供 氧气 、 、 物等维持生存所 水 食 立柱 . 木立柱上端 紧靠预先扎好 的 2 时钢管 。靠硐室侧木立柱 与墙体 必须的物质及 配套 系统 .营造 出一个可 以提供 9 小 时需要 的生存 环 6 间和木 立柱 之 间各 支设 两路 撑杆 .一路 距上端 0 m.一路距 下端 . 5 境. 等待救援 0 m 3 顺巷支设靠硐室侧胎板 , . 。) 3 将胎板与支好 的木立柱用钉子钉 牢 , 为了保证避难硐室 内人员 的生存和设备 的正常运行 . 共设 置了如 保证胎板厚度一致 , 胎板之 间不 留缝隙 。4 按施工大样 图位置安置好 ) 下子系统 : 防火密闭系统 、 气幕喷淋 系统 、 空气净化及 除湿系统 、 氧 供 防护密闭门与密 闭窗 。 系统 、 降温系统 、 生活保 障系统 、 附属 系统、 压风系统 、 水系统 、 供 监测 323 安设钢筋 网. .- 浇筑密 闭墙 监控系统、 通讯 系统 、 人员定位系统 、 视频监控系统 、 电系统 , 供 备用 系 1 顺 向采用  ̄1 m ) b6 m钢筋 , 向采用  ̄lmm钢筋扎 钢筋网 . 口 纵 b6 网 数为 12 . 规格 0 m O m. . x . 钢筋之问必须扎牢并预 留好 防护密闭 门口和密 闭窗 3 3 1 。2 将两 片扎好 的钢筋 网放置在墙体 中间位置 . : ) 3 间隔 O m 两片钢 . , 3 筋网之 间. 钢筋 网与胎板之 间用 钢筋扎牢撑好 . 防止砌筑混凝 土时钢 筋网移位 从下往上支设靠 巷道侧胎板 , 浇筑混凝土 , 随浇筑随支胎。 混凝土 采用水 泥 : 石子 : 1 :, 泥标号不 低于 5 5 每 浇筑 O m高必 须 沙= :2 水 2 2, . 4 用振动棒来回震动 , 将砼体捣实 。过渡硐室与生存硐 室隔离墙 与外 侧 墙体同时砌筑 … 33 撤出工作 _ 临 时 避 难硐 室 结构 示意 图 1撤完木立柱 和胎板后 , 闭墙不能 留蜂窝麻 面 , ) 密 密闭墙 与硐 室
井下避难硐室设计
井下避难硐室设计二〇一三年五月目录1 矿井概况 ................................................................................................................ - 1 -2 设计内容 ................................................................................................................ - 1 -3 设计依据 (1)4 避难硐室设计........................................................................................................ - 2 -4.1 避难硐室位置选择...................................................................................... - 2 -4.2 避难硐室设计基本参数.............................................................................. - 2 -4.3 功能设计及配置 (4)5 避难硐室的日常维护与管理 (7)6 避难硐室使用说明 (9)6.1 进入避难硐室须知 (9)6.2 操作指南 (9)7 主要设备材料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井下避难硐室设计1 矿井概况湘潭电化集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矿业分公司下辖先锋和红旗两对矿井,两对矿井主要延续了以前湘潭锰矿的生产、通风、排水、运输等系统。
煤矿避难硐室建设标准
煤矿避难硐室建设标准1 适应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建造煤矿井下避难硐室(包括永久避难硐室及临时避难硐室)的设计、装备、检测及管理要求。
本标准不适用于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避灾硐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GB 50215—2005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2009年版《矿山救护规程》2009年版《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煤装〔2011〕15号《关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2〕15号3 分类3.1 分类及代号煤矿井下避难硐室根据其服务范围及使用年限,分为永久避难硐室和临时避难硐室,永久避难硐室的标记为DMY,临时避难硐室的标记为DML。
3.2 避难人数根据矿山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但应满足如下规定:永久避难硐室设计额定避险人数不少于20人,宜不多于100人;临时避难硐室设计额定避险人数不少于10人,不多于40人。
3.3 硐室结构形式避难硐室形式,采用如下三种结构形式:(1)“一”字型:硐室两端分别连接不同的巷道,硐室有两个安全出口;(2)“凹”字型:硐室两端均连接同一条巷道,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0m;(3)“口”字型:硐室仅一个安全出口,在巷道旁边构筑。
临时避难硐室一般采用第(3)种结构形式,也可采用上述三种形式之一;永久避难硐室不得采用第(3)种形式的结构。
图3-3-1 “—”型避难硐室图3-3-2 “凹”型避难硐室图3-3-3 “口”型避难硐室3.4 硐室型号表示避难硐室型号表示:硐室结构代号,永久缺省为1,临时缺省为3硐室设计防护时间,缺省为96,单位为小时(h)设计避难人数硐室类型:Y、永久避难硐室,L、临时避难硐室避难硐室型号表4 基本要求4.1 设计避难硐室设计,应当由具备煤炭行业专业(矿井)设计资质的机构完成。
避难硐室施工前,应有专门的施工设计,报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实施。
永久避难硐室应设置在井底车场、水平大巷、采区(盘区)避灾路线上,服务于整个矿井、水平或采区,服务年限一般不低于5年。
井下临时避难硐室标准
井下临时避难硐室标准
井下临时避难硐室是矿井中用于矿工在紧急情况下避难的设施,其设计和建造
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以确保矿工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井下临时避难硐室的标准要求,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首先,井下临时避难硐室的位置应当合理,应该远离可能受到地质灾害影响的
区域,如倾倒岩层、断层带等地质构造。
同时,硐室的位置应当便于矿工快速到达,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及时避难。
其次,井下临时避难硐室的结构设计应当牢固可靠。
硐室应当具有一定的抗压
能力,能够承受一定范围内的地质灾害影响。
硐室内部应当配备必要的生活设施和医疗急救设备,以满足矿工在硐室内的基本生活和医疗需求。
另外,井下临时避难硐室的通风系统也是至关重要的。
硐室内部应当设计有相
应的通风设备,以保证硐室内空气的清新和充足,避免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的积聚。
此外,井下临时避难硐室的应急照明系统也需要得到重视。
在紧急情况下,照
明系统能够为矿工提供必要的照明,确保他们能够正常活动和使用设施。
最后,井下临时避难硐室的标准还应当包括硐室的规模和容纳人数。
硐室的规
模应当根据矿井的实际情况和矿工的数量来确定,能够容纳足够数量的矿工避难。
同时,硐室内部的布局应当合理,确保矿工在硐室内能够有序避难。
总的来说,井下临时避难硐室的标准涉及到硐室的位置、结构设计、通风系统、应急照明系统以及规模和容纳人数等多个方面。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设计和建造井下临时避难硐室,才能有效保障矿工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
希望相关人员能够重视井下临时避难硐室的标准要求,确保矿工的生命安全。
井下固定式避难硐室建设标准
25L/min,呼吸阀供 气量:>15L/min,
吸痰器吸引压力
(-60~-3)kPa
15
隔绝式压缩氧 自救器
ZY45
额定保护时间45分 钟
输出压力调整范
16 压风自救器 ZY-J
围:0.09Mpa,单个 装置耗气量150~
200L/min
17
管路,设有减压装置和带有阀门控制的呼吸嘴,也可以大直径钻孔直通
地面。
5.3避难硐室采用压缩空气供氧方式时,可不考虑空气净化和调
节;采用压缩氧供气时,应具备对有毒有害气体的处理能力和空气调节
控制能力,对CO2的吸收(排除)能力不低于每人0.5L/min,对CO的 吸收(排除)能力不低于400ppm/h,在额定防护时间内,避难硐室环 境参数应符合表1规定。
施设备。
5.11避难硐室用电气设备、高压容器、仪器仪表、化学药剂等,应
符合相关产品标准的规定和国家有关管理要求,纳入安全标志管理的设
备应取得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5.12在两道隔离门之间设置喷淋装置。
5.13避难硐室基本装备配置见表2。
序 号
产品名称
型号
1
矿用隔爆型备 用电池箱
KDDxxxx
4.11在井下通往避难硐室的入口处应有“避难硐室”的反光显示标志,
标志应符合AQ1017-2005标准要求。 5功能及配置
5.1避难硐室内部与外部巷道相比始终处于不低于200Pa的正压状
态,防止有毒有害气体渗入。
5.2避难硐室应配备矿井灾变期间的空气供给装置或设施,在额定 防护时间内提供避险人员人均供风量不低于0.3m3/min,氧气浓度在 18.5%~22.0%之间。避难硐室氧气供给应以压风为主,接入矿井压风
煤矿避难硐室建设标准
煤矿避难硐室建设标准1适应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建造煤矿井下避难硐室(包括永久避难硐室及临时避难硐室)的设计、装备、检测及管理要求。
本标准呼吸困难用作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避灾硐室。
2规范性引用文件gb50215―2021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煤矿安全规程》2021年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2021年版《矿山救护规程》2021年版《煤矿井下应急买盘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煤装〔2021〕15号《关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21〕15号3分类3.1分类及代号煤矿井下暂避硐室根据其服务范围及采用年限,分成永久暂避硐室和临时暂避硐室,永久暂避硐室的标记为dmy,临时暂避硐室的标记为dml。
3.2避难人数根据矿山的实际情况展开设计,但应当满足用户如下规定:永久避难硐室设计额定避险人数不少于20人,宜不多于100人;临时避难硐室设计额定避险人数不少于10人,不多于40人。
3.3硐室结构形式避难硐室形式,采用如下三种结构形式:(1)“一”字型:硐室两端分别相连接相同的巷道,硐室存有两个安全出口;(2)“凹陷”字型:硐室两端均相连接同一条巷道,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0m;(3)“口”字型:硐室仅一个安全出口,在巷道旁边构筑。
1临时暂避硐室通常使用第(3)种结构形式,也可以使用上述三种形式之一;永久暂避硐室严禁使用第(3)种形式的结构。
逃生巷道防护密闭门密闭门密闭门防护密闭门进口逃生巷道过度室生存室过度室出口图3-3-1“―”型暂避硐室生存室密闭门过度室密闭门过度室防护密闭门出口逃生巷道防护密闭门进口图3-3-2“凹”型避难硐室存活室密封门防水密封门过度室灭火巷道图3-3-3“口”型暂避硐室3.4硐室型号表示暂避硐室型号则表示:dm/-硐室结构代号,永久缺省为1,临时缺省为3硐室设计防护时间,缺省为96,单位为小时(h)设计避难人数硐室类型:y、永久暂避硐室,l、临时暂避硐室2暂避硐室型号表中类型永久避难硐室临时避难硐室标记人数结构形式1:“一”字型;2:“凹”字型1:“一”字型;2:“凹”字型;3:“口”字型dmy20~100dml10~404基本建议4.1设计暂避硐室设计,应由具有煤炭行业专业(矿井)设计资质的机构顺利完成。
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方案
备用电池充电等的动力。当灾害发生后外部电源中断时,备用电源自动启动; b)舱体内置先进可靠的隔爆兼本安型型锂离子蓄电池为救生舱内的设备提
供至少 120h 的动力支持,总容量达 1800Ah(单台容量 60 Ah); c)备用电源具备自动充电、电量显示、均衡充电、均衡放电等电源管理和
过充、过放等安全保护功能; ⑦通讯系统:
a)设置有直通调度室的固定电话; b)具备与井下无线通讯网连接的接口及设备; c)在每个避难硐室的入口处放置人员定位系统--动态目标识别器,和矿方 的人员定位管理系统对接,对硐室的人员进行管理。 ⑧室照明及室外指示系统: a)室内采用本质安全型 LED 灯照明,为入室人员提供一个柔和的环境; b)室内应配备额定人数 0.5 倍的矿灯和 1.5 倍的自救器,以供能安全出舱 逃生时使用; c)室内外采用反光标志作为硐室在黑暗环境下的逃生指示,指引硐室的位 置所在; d) 室外放置两个本质安全型的频闪灯,具有超高亮度和高穿透性,为遇险 人员提供逃生指示; ⑨生存保障和附属系统: a)室内储有食物、饮用水、急救药品苏生器等备用物品,满足避险人员额 定防护时间内的生命供给; b)配备必要的应急维修所需工具箱、灭火器、担架等; c)舒适的座椅、免冲水打包厕所 、垃圾箱等; d) 具有自动苏生器、隔绝式正压氧气呼吸器、工具箱、灯光指示牌。
c) 供氧量不低于 0.5 升/分钟•人. ③环境净化系统 :由隔爆型风扇调速器和矿用浇封型电动风扇(必须有安标 证)、净化箱和处理药剂等组成。
井下永久避难硐室设计与建设探讨
设计硐室温度控制在 2 7℃ 左 右 ( 与 避难 硐 室 所在 岩层 温度 相 同) , 配备 的冰 块和 C O、 C O 吸 附剂
工作 面作 业 人 员 2 6人 , 辅 助 人 员 3人 ; 2 1 1 1 2工 作
面上 巷掘 进 人 员 2 0人 , 辅 助 人 员 2人 ; 2 1 1 1 2工 作 面 下巷掘 进人员 1 8人 , 辅助 人员 2人 。 煤矿 共设计 施 工 1 个 永久 避难硐 室及 4个 临 时
避 难硐 室 。根 据采 掘 巷 道 布置 , 永久 避 难 硐 室设 置
秋 煤 矿 已在 原有 煤矿 井下 “ 五 大 系统 ” ( 即监测 监 控 系统 、 人员 定位 系统 、 压风 自救 系统 、 供 水施 救 系统 、
通讯 联络 系统 ) 的基 础 上 , 于2 0 1 2年 6月施 工 完 成 了井 下 紧急避 险 系统 ( 1个 永 久 避 难硐 室及 4个 临
散人 员等 。井下 永久 避难硐 室 的具体 位置 见 图 l 。
1 井 下 永 久避 灾硐 室布 置 方 案
矿 井现 生产 采 区为 2 1 采 区, 共 布置 2个综 放 工
图 1 井 下 永 久 避 难 硐 室 位 置
2 永 久 避 难 硐 室 结构
千 秋煤 矿永 久 避 难 硐 室 由 2个 过 渡 室 、 1个 生 存室 和 4个 辅助 硐 室 组成 , 辅 助硐 室 包 括 2个 储 冰 硐室、 2个卫 生 间 , 配 电间 布置 在 生存 室 内。各硐 室
避难硐室设计方案
宁洱胜利煤矿紧急避难硐室设计方案宁洱胜利煤矿安全科编制二○一二年六月二十五日目录前言——-—-—--—-——-—---—-——-—-—---——--—--3第一章紧急避险设施分布依据及地点———----—-———4第二章紧急避险设施类型及容积-———-————--—---5第三章紧急避险设施基本功能及整体性设计—-—-———9第四章投资概算—-——---—--—-—-——-———--—--16前言建立并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生产安全的迫切需要,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是国家强制推行的先进技术装备,为规范和促进宁洱胜利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完善和管理,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精神和安监总煤矿【2010】15号文件《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精神以及省市县相关文件规定,结合宁洱胜利煤矿实际情况,特编制本方案。
本建设方案中的紧急避险设施建设主要是指全矿永久避难硐室建设以及其他“五大系统”的对接;硐室内紧急避难设施由供氧、动力、坏境监测、排泄物处理、空气幕联动和通信等各个系统组成,规划合理的避灾路线,补充应急预案等。
紧急避险设施应具备安全防护、氧气供给保障、环境监测、通讯、照明、人员生存保障等基本功能。
建设完善紧急避险系统并与矿井安全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等系统相对接,形成井下整体性的安全避险系统。
第一章紧急避险设施分布依据及地点1。
1 紧急避险设施方案设计依据1。
11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 5025—20051.12 《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1.13 《煤矿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GB50399-2006 1.14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2009年版1。
15 《矿山救护规程》2009年版1.16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井下避难所试点建设基本要求》(煤安监司办[2010]第9号)1.17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1.18安监总煤装[2011]15号,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1。
避灾硐室设计方案及配置标准
山东璞泰矿业有限公司-200m永久避险硐室设计方案淄博安源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2014年5月18日第一章概述1.1紧急避险系统介绍1、矿山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是指在矿山井下发生紧急情况下,为遇险人员安全避险提供生命保障的设施、设备、措施组成的有机整体。
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的内容包括为入井人员提供自救器、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合理设置避灾路线、科学制定应急预案等。
2、井下紧急避险设施是指在井下发生灾害事故时,为无法及时撤离的遇险人员提供生命保障的密闭空间。
该设施对外能够抵御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
对内提供氧气、食物、水,去除有毒有害气体,创造生存基本条件,为应急救援创造条件、赢得时间。
紧急避险设施主要包括永久避难硐室、临时避难硐室、可移动式救生舱。
永久避难硐室是指设置在井底车场、水平大巷、采区(盘区)避灾路线上,具有紧急避险功能的井下专用巷道硐室,服务于整个矿井、水平或采区,服务年限一般不低于 5年。
临时避难硐室是指设置在采掘区域或采区避灾路线上。
具有紧急避险功能的井下专用巷道硐室,主要服务于采掘工作面及其附近区域,服务年限一般不大于 5年。
可移动式救生舱是指可通过牵引、吊装等方式实现移动,适应井下采掘作业地点变化要求的避险设施。
3、紧急避险设施的建设方案应综合考虑所服务区域的特征和巷道布置、可能发生的灾害类型及特点、人员分布等因素。
优先建设避难硐室。
1.2紧急避险系统的重要性1、各级矿山安全监管部门应将本地区矿山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情况作为安全监管的重要内容,各级矿山安全监察机构应将矿山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和维护管理情况作为监察工作重点,纳入年度安全监管监察执法工作计划,定期开展监督检查。
2.矿山安全监管部门和矿山安全监察机构要严格执法,对不能按期完成紧急避险系统建设或建设不符合本规定要求的,依法暂扣其安全生产许可证或提请有关部门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仍未完成的,提请地方人民政府依法予以关闭。
煤矿避难硐室建设标准
煤矿避难硐室建设标准1 适应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建造煤矿井下避难硐室(包括永久避难硐室及临时避难硐室)的设计、装备、检测及管理要求。
本标准不适用于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避灾硐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GB 50215—2005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煤矿安全规程》 2011年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2009年版《矿山救护规程》 2009年版《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煤装〔2011〕15号《关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2〕15号3 分类3.1 分类及代号煤矿井下避难硐室根据其服务范围及使用年限,分为永久避难硐室和临时避难硐室,永久避难硐室的标记为DMY,临时避难硐室的标记为DML。
3.2 避难人数根据矿山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但应满足如下规定:永久避难硐室设计额定避险人数不少于20人,宜不多于100人;临时避难硐室设计额定避险人数不少于10人,不多于40人。
3.3 硐室结构形式避难硐室形式,采用如下三种结构形式:(1)“一”字型:硐室两端分别连接不同的巷道,硐室有两个安全出口;(2)“凹”字型:硐室两端均连接同一条巷道,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0m;(3)“口”字型:硐室仅一个安全出口,在巷道旁边构筑。
临时避难硐室一般采用第(3)种结构形式,也可采用上述三种形式之一;永久避难硐室不得采用第(3)种形式的结构。
图3-3-1 “—”型避难硐室图3-3-2 “凹”型避难硐室3.4 硐室型号表示避难硐室型号表示:硐室结构代号,永久缺省为1,临时缺省为3硐室设计防护时间,缺省为96,单位为小时(h)设计避难人数硐室类型:Y、永久避难硐室,L、临时避难硐室避难硐室型号表4 基本要求4.1 设计避难硐室设计,应当由具备煤炭行业专业(矿井)设计资质的机构完成。
避难硐室施工前,应有专门的施工设计,报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实施。
永久避难硐室应设置在井底车场、水平大巷、采区(盘区)避灾路线上,服务于整个矿井、水平或采区,服务年限一般不低于5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井下避难硐室设计二〇一三年五月目录1矿井概况 ........................................................................................................................................ -. .1.. .-. . 2设计内容 ........................................................................................................................................ -. .1.. .-. . 3设计依据 ................................................................................................................................................... 1. 4避难硐室设计 ............................................................................................................................... -.. .2.. .-.4.1避难硐室位置选择 .......................................................................................................... -. .2.. .4.2避难硐室设计基本参数 ................................................................................................. -. .2.. .4.3功能设计及配置.......................................................................................................................... 4. 5避难硐室的日常维护与管理 ............................................................................................................... 7.. 6避难硐室使用说明 ................................................................................................................................. 9.6.1进入避难硐室须知 (9)6.2操作指南 (9)7 主要设备材料表............................................................................................... 错误. !未定义书签井下避难硐室设计1矿井概况湘潭电化集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矿业分公司下辖先锋和红旗两对矿井,两对矿井主要延续了以前湘潭锰矿的生产、通风、排水、运输等系统。
现主要生产范围:先锋集中在-170m 以上,红旗-260m 以上;其中先锋-50m 以上为残采,正采集中在-50m 中段至-170m 中段;红旗-230m 以上主要是残采,正采主要集中在中-260m中段,-290m 及以下主要是探矿掘进。
矿业分公司主要生产集中在正采方面,生产相对集中,残采主要是收采以前留下的残矿及矿柱,生产相较分散。
2设计内容井下紧急避险设施是指在井下发生灾害事故时,为无法及时撤离的遇险人员提供生命保障的密闭空间。
该设施对外能够抵御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内提供氧气、食物、水,去除有毒有害气体,创造生存基本条件,为应急救援创造条件、赢得时间。
紧急避险设施主要包括永久避难硐室、临时避难硐室、可移动式救生舱。
紧急避险设施的建设方案应综合考虑所服务区域的特征和巷道布置、可能发生的灾害类型及特点、人员分布等因素。
优先建设避难硐室。
根据矿业公司生产布局情况,先锋井在-140 东车场设置避难硐室,红旗井在-290水平西车场设置避难硐室,按永久避难硐室的标准进行设计。
3设计依据(1)《金属及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 16423-2006;(2)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紧急避险系统建设规范》(AQ 2033—2011);(3)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装使用和监督检查暂行规定》;(3)矿业分公司采掘工程平面图。
4避难硐室设计4.1 避难硐室位置选择根据《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紧急避险系统建设规范》,紧急避险设施应设置在围岩稳固、支护良好、靠近人员相对集中的地方,高于巷道底板0.5m 以上,前后20m 范围内应采用非可燃性材料支护。
紧急避险设施的设置应遵守以下要求:──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及复杂或有透水风险的地下矿山,应至少在最低生产中段设置紧急避险设施;──生产中段在地面最低安全出口以下垂直距离超过300m 的矿山,应在最低生产中段设置紧急避险设施;──距中段安全出口实际距离超过2000m的生产中段,应设置紧急避险设施;──应优先选择避灾硐室。
考虑到矿业分公司及今后一段时间的采掘布局,先锋井在-140 东车场设置避难硐室,红旗井在-290 水平西车场设置避难硐室,按永久避难硐室的标准进行设计。
4.2避难硐室设计基本参数服务区域:先锋井-140 水平,红旗井-290 水平额定人数:30 人额定防护时间:96h生存室净长度:10m避难硐室净高:2.8m避难硐室净宽:3.0m避难硐室形式:拱形过渡室净长度:2m 防爆密闭门尺寸:1600 ×800 供氧方式(1):压缩空气供氧,采用压缩空气供氧,供风量0.3m3/人.min 供氧方式(2):高压氧气瓶供氧,供氧量0.5 升/人.min 避难硐室地面:高出大巷顶板300mm图1 先锋井-140 水平30 人避难硐室相对位置图2 红旗井-290 水平30 人避难硐室相对位置-287.587 避难硐室湘潭电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矿业分公司——井下避难硐室设计说明4.3功能设计及配置避难硐室由过渡室和生存室构成,具备安全防护、氧气供给保障、有害气体去除、环境监测、通讯、照明、人员生存保障等基本功能,在无任何外界支持的情况下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96 小时。
4.3.1 密闭门避难硐室设计了两端入口,避难时可以从两端进入。
过渡室需设置向外开启的两道门:(1)外侧第一道门为防爆密闭门(带观察窗)。
设计净尺寸1600mm ×800mm,16Mn 钢材料,要求抗冲击压力不低于0.3 兆帕,门墙周边掏槽,深度0.5 米,墙体厚度0.8m,用强度C30 的混凝土浇筑,并与岩体接实,保证足够的气密性。
(2)第二道门为能阻挡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毒密闭门(带观察窗)。
门墙周边掏槽,深度0.2 米,墙体厚度0.5m,用强度C30 的混凝土浇筑,并与岩体接实,保证足够的气密性。
两道门之间为过渡室,密闭门之内为避险生存室。
4.3.2氧气供给保障避难硐室采用两种氧气供给方式:(1)压缩空气供氧。
按供风量不低于0.3 米3/分钟·人配备压缩空气,每个避难硐室需压缩空气9 米3/分钟;本设计未考虑设计空压机,由矿方结合压风自救系统配置,将压风管路设置到避难硐室,接入的矿井压风管路应设减压、消音、三级过滤装置和控制阀,过滤装置具备油水分离功能,压风出口压力在0.1~0.3 兆帕之间,经减压、过滤后的压缩空气用总管设置在生存舱内,并用短支管消音后均匀送入生存室空间,连续噪声不大于70 分贝。
生存室室内的正压值设计为200~500Pa,生存室内设置1 趟单向排气管,过渡室设置1 趟单向排气管,生存室排气管采用DN250 的镀锌钢管,过渡室排气管采用DN150 的镀锌钢管,管道上装手动蝶阀,管道出口装单向阀,单向阀在生存室内压力大于500Pa 时自动开启,排除生存室和过渡室多余的空气,当生存室内压力低于200Pa 时能自动关闭。
(2)高压氧气瓶供氧。
在管路压缩空气遭到破坏,不能实现压缩空气供氧时,须采取高压氧气瓶供氧方式供氧;供氧量标准为0.5 升/分钟·人,采用规格型号WZA267-68-15 高压氧气瓶,充气压力15Mpa ,每个避难硐室需高压氧气瓶11 支;每个氧气瓶需先减压再汇流集中供氧,集中供氧管路上需装置浮子流量计,用于调节生存室内的氧气浓度在18.5%~23.0%之间。
采用压缩氧气瓶供氧的同时,需对生存室内的有害气体进行处理,因此,需同时启动空气过滤系统,集中供氧管路直接接入生存室内的空气过滤系统,然后将氧气送入生存室。
4.3.3空气过滤系统采用高压氧气瓶供氧时,生存室内人员产生的CO、CO2 等有害气体必须去除,因此需设置空气过滤系统。
空气过滤系统由风机、CO 去除剂、CO2 去除剂、送风管及风口组成,保证生存室内CO2 浓度不大于1.0%,CO浓度不大于0.0024%,并且处理一氧化碳的能力应能保证在20 分钟内将一氧化碳浓度由0.04%降到0.0024%以下。
避难硐室需CO2去除剂分别为800Kg,需CO去除剂分别为40Kg。
生存室内空间的CO、CO2 由循环风机吸入,经过滤后去除空气中的CO、CO2,送入生存室空间。
4.3.4空气喷淋系统为阻止开门过程中避难硐室外的有害气体进入硐室以及吹淋进入硐室的人体表面携带的有害气体,在过渡室设空气喷淋系统。
空气喷淋系统设置两道,即第一道防爆隔离门后和第二道密闭门前。
喷淋空气的来源于管道压缩空气或高压空气瓶,若管道压缩空气正常,空气喷淋系统使用管道压缩空气;若管道压缩空气系统被破坏,空气喷淋系统使用高压空气瓶的空气。
高压空气瓶设置在两端过渡室内,一方面与压缩空气管道并联为空气喷淋系统提供空气;另一方面,高压空气瓶作为在使用高压氧气瓶供氧过程中补充生存室内的空气和换气,维持生存室内不低于200Pa的正压要求。
4.3.5空气调节系统考虑人员集中避难时会出现湿度较大,使生存室内体感温度升高,设计采取除湿剂除湿方式降低体感温度。
经计算,每个避难硐室需硅胶干燥剂900Kg ,需要时分批将硅胶干燥剂均与撒在生存室地面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