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登泰山观日出2(简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登泰山观日出》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登泰山观日出》教案泰山的日出是出名的,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
为了大家更好的理解这篇课文,接下来,店铺就和大家分享沪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登泰山观日出》教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沪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登泰山观日出》教案教学目标:1、自学生字新词,能根据课题理清课文脉络,找到相应小节,并了解游记的一般写法。
2、感知作者抓景物特点描写的方法,学习运用比喻的修辞正确表达。
3、欣赏描写泰山日出的语句,感受祖国河山的壮美,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怀。
教学重点:感知作者抓景物特点描写的方法,学习运用比喻的修辞正确表达。
教学过程:一、认识泰山,导入课题(课前播放泰山影像资料)师:说到中国的名山大川,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五岳”(出示齐读)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师:说到五岳,人们必然会想到素有五岳独尊、五岳之长之称的泰山。
(出示齐读)泰山是闻名中外的游览胜地。
师: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交流(1)闻名中外A、你还能想到哪些与之意思相同的词语?(出示)B、泰山如此有名,你能不能用一句话说一说你对它的了解?泰山的闻名不仅因为它的无限风光,还因为它独特的政治地位和浓郁的文化气息。
(泰山的闻名是因为它无限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文化气息。
早在1987年12月11日,泰山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2)游览胜地美丽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人文景观使得泰山成为旅游者向往的地方。
带着对泰山新的认识,一起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齐读句子)过渡:能够亲自登上泰山,一览泰山美景,那是一件多么令人向往的事情啊。
今天机会来了,我们将共同学习第十七课,一起去——(齐读)登泰山观日出二、抓住课题,理清文脉1、师:俗话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这双眼睛,我们知道课文写了两个部分内容(指名说)请你快速找出相应的小节。
交流:2——6登泰山 7——8观日出2、师:为了看到泰山之巅云开日出,作者凌晨就开始了登山。
登泰山观日出 教案
登泰山观日出教案教案标题:登泰山观日出教案目标:1. 了解泰山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2. 学习登山的基本知识和技巧;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4. 增强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展示泰山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向学生介绍泰山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登山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包括装备选择、身体状况检查、步行姿势等;2. 引导学生了解登泰山所需的体力和耐力。
三、实践操作(30分钟)1. 分组讨论,让学生自行设计登泰山的行程安排,包括出发时间、路线选择、休息点等;2. 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模拟登山过程,包括行走、攀爬、休息等;3. 教师给予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完善行程安排。
四、观察与总结(15分钟)1. 登山结束后,学生进行观察和总结,记录自己在登山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登山对自己的意义和影响。
五、课堂展示(15分钟)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他们的登山行程安排和观察总结;2. 其他学生进行提问和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六、课堂延伸(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泰山的自然环境;2. 讨论并提出保护泰山的具体措施。
教案评估: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2. 学生的观察和总结记录;3. 学生对泰山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的理解程度;4. 学生对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行动。
教案拓展:1. 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其他名山,比较其地理特点和文化意义;2.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拓展活动,培养其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3. 组织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为保护泰山的环境做出贡献。
17登泰山观日出
17登泰山观日出闸北区洛川东路小学沈振亚【教学目标】1.能自主地学习不认识的字,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词汇。
2.学习写游记,通过时间和地点这两条线索来描绘景物,在语言环境中学习和体会泰山的“高、美、险”的特点,感受日出前后天气的变化。
3.领略五岳之尊的神秀壮丽,开阔胸襟,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陶冶情操。
【教学过程】一、导入学习1、出示几幅泰山风景图片,让学生简略介绍泰山。
2、师:今天,让我们跟随作者来到闻名中外的游览胜地——泰山,一起登上泰山观看日出。
3、出示课题:17 登泰山观日出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出示要求:(1)依据课题,把课文分成两个部分。
(2)请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读了“登泰山”和“观日出”这两部分内容之后的感受。
2、讨论交流。
板书:雄伟、壮丽三、研读课文(一)品味词句,感受一下泰山的雄伟。
1、请学生读课文1—6小节,思考:作者分别在什么时间,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景物?(出示表格)2、同桌讨论并填空。
3、在地图上找找作者到了泰山的哪些地方。
小结:课文1—6节,作者以时间、地点的变化介绍了登泰山时在中天门、对松亭、南天门、日观峰的所见所感。
文中运用了许多优美的句子描述了泰山绮丽的景色。
轻声读课文1——6小节,用“”划出登泰山时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感受。
4、交流句子,体会泰山的“高、美、险”的特点。
(1)出示句子,理解泰山的“高”:山势越来越陡,抬头望去,夜色中的整个泰山就像一堵高大的墙顶天而立给人以天有多高,山有多高的感觉。
”(2)出示句子,理解泰山的“美”:我站在亭前向下俯视,虽有浓浓的云雾,但山势依稀可辨,有的如马鞍俯卧,有的如驼峰耸立。
云雾不断地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有的像雪白的棉絮层层叠叠地飘落在山峰中间,有的像长长的绸带悬在空中,有的撞碎在山崖上,像涨潮时的海水溅起无数朵白色的浪花。
正音:涨(zhǎnɡ)出示图片。
(3)出示句子,理解泰山的“险”:猛抬头一看,南天门正在头顶上,山路宽一丈,像一张瀑布从峭壁上直落而下。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登泰山观日出》教学设计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登泰山观日出》教课方案教课方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登泰山观日出》教课方案一[ 教课目的 ]:1.能在阅读中自主识字 , 累积词语 .2.默读课文 , 知道课文写了〝登泰山〞和〝观日出〞两部分内容 ; 认识作者抓光景特色 . 睁开想象 , 将光景写清楚 . 写详细的写作方法 .3.领会五岳之尊的神秀壮丽 , 宽阔胸怀 , 感觉祖国河山的壮美 , 陶冶情操 .[ 教课要点和难点 ]:1.认识作者抓光景特色 . 睁开想象 , 将登泰山 . 观日出的过程写清楚 . 写详细的写作方法 .2. 进一步学习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奇妙作用, 进而感悟泰山 . 日出的特色 . 并能尝试着写几句 .[ 教课准备 ]:老师 : 词语若干 , 相应的课件 .学生 :1.读课文 , 并理解词语 .2.按课后要求预习课文 .3.查找资料 , 认识泰山的绚丽风光 .[ 教课方案 ]:一.启迪讲话 , 揭露课题1. 学生〝课前两分钟演讲〞以〝小导游〞的形式简单介绍泰山.播放泰山风景资料 , 请学生介绍有关泰山的知识.2.揭露课题 .师: 今日 , 让我们跟从小导游到有名中外的旅行胜地泰山 , 一同登上泰山观看日出. 出示课题 :_ 登泰山观日出说明 : 查找资料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 ,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 而沟通则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 利用〝课前两分钟演讲〞 , 请一名〝小导游〞边播放泰山风光边向大家作介绍 , 让学生对泰山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 为学习课文作一个铺垫 . 开朗的形式也调换了学生学习的踊跃性 .二.读通课文 , 理清脉络1.学生自由朗诵课文 .要求 :(1) 依照课题 , 把课文分红两个部分 .(1 6节.7 9节)(2)请分别用一个词语归纳你读了〝登泰山〞和〝观日出〞这两部分内容以后的感觉 .2.议论沟通 . 板书 : 登泰山 ( 含辛茹苦 )观日出 ( 壮美)说明 : 充足开辟课文资源 , 以词句为要点 , 设计各样语言文字训练 , 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选词用语的能力 . 让学生在初读课文后分别用一个词语表达自己读了〝登泰山〞和〝观日出〞这两部分内容以后的感觉 , 关于增强学生采纳适合词语表情达意的能力 , 是十分重要的 .三.研读课文 , 品尝词句学习第一部分内容 (1 6 小节 ) 登泰山 .1.指名读 1 6 小节 , 指引学生思虑 : 什么时候 , 作者分别到了什么地方 , 看到了什么光景 ?请学生迅速阅读课文 , 圈出有关词语 .2.小组议论并填空 .时间地址光景清晨 2 时半山脚下整个泰山刚 4 时半中天门天已微明对松亭山势 . 云海 7 点 10 分南天门 . 日观峰石阶3.师小结 : 课文 1 6 节 , 作者以时间 . 地址的变化介绍了登泰山时在中天门 . 对松亭 . 南天门 . 日观峰的所见所感 . 文中运用了很多优美的句子描述了泰山绚丽的风景.4.指导学生默读课文 1 6 小节 , 用〝〞划出登泰山时感觉最深的句子 , 并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感觉 .5.沟通句子 , 领会泰山的特色以及〝我〞由此产生的感觉 .(1)高:〝山势愈来愈陡 , 仰头望去 , 夜色中的整个泰山就像一堵高大的墙顶天而立, 给人以天有多高 , 山有多高的感觉 . 〞板书 : 宏伟担忧(2)美:山势美 : 〝山势隐约可辨 , 有的如马鞍俯卧 , 有的如驼峰矗立 . 〞指名读 . 理解 : 〝隐约可辨〞 . 想象一下〝马鞍俯卧〞 . 〝驼峰矗立〞 .云雾美 : 〝云雾不停地扩展着 , 漂浮着 , 升腾着 , 有的像雪白的棉絮层层叠叠地飘落在山岳中间, 有的像长长的绸带悬在空中, 有的撞碎在山崖上, 像涨潮时的海水溅起无数朵白色的浪花 . 〞引读 : 〝云雾不停地扩展着 , 漂浮着 , 升腾着 , 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板书 : 变化莫测急不可待小结 : 作者经过比喻 , 形象地写出了山势的高低起伏 . 形态万千 ; 又采纳比喻 . 排比的修辞手法 , 描述了云雾升腾缭绕 . 扩展幻化的美景 , 让人不由赞叹大自然的奇特与漂亮 .(3)险:猛仰头一看 , 南天门正在头顶上 , 山路宽一丈 , 像一张瀑布从峭壁上直落而下 . 我扶住路边的铁栏杆 , 沿着窄窄的石板砌成的台阶 , 困难地向上登攀着 .板书:陡峭齐读 . 再次领会比喻的生动 . 贴切 .6.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诵找出的句子 .说明 : 把文体知识的教课与课文的理解联合起来 , 如比喻 . 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 更有益于学生有感性上的认识 . 语言形式是语文教课的中心 , 上语文课仍是要让学生知道作者使用如何的语言形式来表现内容的 .7.学习方法 , 训练说写(1)做小导游 , 率领大家登上泰山 , 向大家介绍泰山漂亮的风景 .(2)模仿课文第四小节 , 发挥想象 , 谈谈隐约可见的泰山还会有哪些漂亮的山势 ?漂亮的云海还会有哪些壮丽的情景?试试写几句比喻句 .说明 : 在阅读教课中 , 联合文本特色浸透写作指导. 在领会了排比 . 比喻的修辞手法后 , 在此处贯通融会 , 达到学致使用之效 .8.师: 宏伟壮丽的泰山吸引了无数的游人 , 不单是年青人 , 连鹤发苍苍的老人也被吸引来了 , 他们爬山的快乐让疲累的我备受激励 . ( 板书 )过渡 : 登泰山的快乐是在日观峰看日出 , 那壮丽的情景是其余地方没法比较的 , 此刻让我们去领会一下日出时的美景 .学习第二部分内容 (7 9 小节 ) 观日出 .1.观看日出音像资料 . 运用能力迁徙 , 与学过的《火烧云》比较 , 掌握写作方法 .2.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 : 用不一样符号划出文中表示时间. 天空颜色变化以及太阳渐渐变化的词语.3.沟通.板书.观日出过了七八分钟出现鱼肚白不停扩大一会儿淡红色加深了一顷刻出现一道弧边半圆摆脱地面4.用媒体图片演示 , 让学生复述〝日出〞过程 , 进一步感觉其漂亮与壮观 .5.配乐朗诵竞赛 .说明 : 语文课上的朗诵指导尤其重要 . 文本所显现的是日出的瑰丽风景 , 所以要让学生经过读来感觉文本的语言之美 , 要让讲堂充满琅琅的书声 . 经过各样形式的朗读, 并配合画面与音乐的衬着 , 学生更能感觉泰山日出的壮观情景和澎湃气概 .6.师小结 : 泰山的日出景观真是太奇妙了 , 读了课文 , 大家必定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但在我国古代 , 有很多诗人也赞叹过这座宏伟壮丽的山 , 下边请同学们把收集的有关泰山的诗或诗句进行沟通 .四. 收集诗句 , 拓展沟通 .附板书 : _ 登泰山观日出观日出 ( 壮美 ) 过了七八分钟出现鱼肚白不停扩大陡峭被受激励一会儿淡红色加深了变化莫测急不可待一顷刻出现一道弧边半圆摆脱地面宏伟担忧登泰山 ( 含辛茹苦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登泰山观日出》教课方案二教课目的 :1.能自主地学习不认识的字 , 经过朗诵累积必定的词汇 .2.学习写游记 , 经过时间和地址这两条线索来描述光景 , 在语言环境中学习和领会泰山的〝高 . 美 . 险〞的特色 , 感觉日出前后天气的变化 .3.领会五岳之尊的神秀壮丽 , 宽阔胸怀 , 感觉祖国河山的壮美 , 陶冶情操 .教课过程 :一.导入学习1.听写练习 : 〝泰山是有名中外的旅行胜地 . 泰山日出是泰山最壮观的奇景之一.〞2.多媒体出示多幅漂亮壮观的泰山风景图泰山雄伟宏伟 , 峻拔壮观 , 向来不论是帝王将相 , 仍是名人宗师 , 都对它敬慕备至 . 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传为美谈 , 杜甫会当凌绝顶 , 一览众山小 , 更成千古绝唱 . 而泰山日出这一漂亮壮观的奇景 , 又为它添上了绚烂的一笔 , 每年吸引着无数旅客为以前去 . 今日这节课 , 就让我们跟着作者去那边走一走 , 看一看 .3.出示课题 :_ 登泰山观日出二. 初读课文 , 理清文章构造 .1.学生自由朗诵课文 . 出示填空 : 第 ___到___节写了〝我〞沿______.______._______ 向上登攀 , 最后抵达 ______ 的过程和一路上的所见所感,要点写了泰山之高 . 云海之美 . 山路之陡峭 .第___到___节写了____________,描绘了泰山日出的澎湃气概.2.议论沟通 .三.研读课文品尝词句 , 感觉一下泰山的宏伟 .1.请学生读课文 1 6 小节 , 思虑 : 默读课文 1 6 节, 思虑作者是如何描绘爬山过程的?( 出示表格) 时间地址光景 ///2.同桌议论并填空 . 时间地址光景清晨 2 时半山脚下整个泰山 4 点半中天门 /天已微明对松亭山势.云海/南天门石阶7点10分日观峰日出3. 小结 : 课文 1 6 节, 作者以时间 . 地址的变化介绍了登泰山时在中天门 . 对松亭 . 南天门 . 日观峰的所见所感 . 作者在爬山途中看到了哪些光景 ?他是如何描绘这些光景的 ?用横线划出有关的句子 .( 板书 : 找一找 )4.( 板书 : 品一品 ) 抓住要点词句谈谈你对这些句子的理解, 并领会〝我〞由此产生的感觉 .5.沟通句子 , 领会泰山的〝高 . 美. 险〞的特色 .(1)出示句子 , 理解泰山的〝高〞 : 山势愈来愈陡 , 仰头望去 , 夜色中的整个泰山就像一堵高大的墙顶天而立给人以天有多高, 山有多高的感觉 . 〞板书: 宏伟担忧指导朗诵 .(2)出示句子 , 理解泰山的〝美〞A 山势美 : 我站在亭前向下俯视 , 虽有浓浓的云雾 , 但山势隐约可辨 , 有的如马鞍俯卧 , 有的如驼峰矗立 . a. 指名读 . 理解 : 〝隐约可辨〞 . 想像一下〝马鞍俯卧〞 . 〝驼峰矗立〞 .b.比较句子 :( 要修业生疏别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一样点 ) 〝山势愈来愈陡 , 仰头望去 , 夜色中的整个泰山就像一堵高大的墙顶天而立 , 给人以天有多高 , 山有多高的感觉 . 〞〝我站在亭前向下俯视 , 虽有浓浓的云雾笼盖着 , 但山势隐约可辨 ,有的如马鞍俯卧 , 有的如驼峰矗立 . 〞 ( 相同点 : 都是写山的 ; 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不一样点 : 第一句作者把泰山比喻成高大的顶天而立的墙, 而第二句是把泰山山势比作马鞍俯卧和驼峰矗立〞)c.相同是描绘山的 , 为何作者能把泰山做不一样的比喻呢 ?( 由于作者看山的角度不一样 , 前者是仰望 , 后者是俯视 .) B云雾美 : 云雾不停地扩展着 , 漂浮着 , 升腾着 ,有的像雪白的棉絮层层叠叠地飘落在山岳中间 , 有的像长长的绸带悬在空中 , 有的撞碎在山崖上 , 像涨潮时的海水溅起无数朵白色的浪花 .a.正音 : 涨(zh ǎnɡ)b.比较句子 : 有什么相同点和不一样点 . 我站在亭前向下俯视 , 虽有浓浓的云雾笼盖着 , 但山势隐约可辨 , 有的如马鞍俯卧 , 有的如驼峰矗立 . 云雾不停地扩展着 , 漂浮着 , 升腾着 , 有的像雪白的棉絮层层叠叠地飘落在山岳中间 , 有的像长长的绸带悬在空中 , 有的撞碎在山崖上 , 像涨潮时的海水在岸边溅起无数朵白色的浪花 . 描绘山的句子采纳了静态描绘 , 而云雾则是动向描绘 .引读 : 〝云雾不停地扩展着 , 漂浮着 , 升腾着 , 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真是〝变化莫测〞 ( 板书 ) 让人产生〝急不可待〞 ( 板书 ) 的感觉 . 指导朗诵 .c.小结 : 作者经过比喻 , 形象地写出了山势的高低起伏 . 形态万千 ; 又采纳排比 . 比喻的修辞手法 , 描述了云雾升腾 . 扩展幻化的美景 , 让人不由赞叹大自然的奇特和漂亮 .d.读写联合 , 拓展累积 . 出示几副比较有特色的泰山云雾风景图 , 问学生变化莫测的泰山云雾还会有哪些壮丽的情景? 黄山的山势隐约可辨 , 有的如_______________,有的如 _______________.云雾不停地扩展着 , 漂浮着 , 升腾着 ,有的像 ________, 有的像 ________________,有的 _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友谊提示 : 注意写出山的静态美和云的动向美, 注意排比句式 .)(3)出示句子 , 理解泰山的〝险〞 : 猛仰头一看 , 南天门正在头顶上 , 山路宽一丈 , 像一张瀑布从峭壁上直落而下 . 我扶住路边的铁栏杆 , 沿着窄窄的石板砌成的台阶 , 困难地向上登攀着 . 板书 : 陡峭齐读 : 再次领会比喻的生动 . 贴切 .5.师: 宏伟壮丽的泰山吸引了无数的游人 , 不单是年青人 , 连鹤发苍苍的老人也被吸引来了 . 他们爬山的快乐让疲累的我备受激励 .( 板书 )6.过渡 : 登泰山的快乐是在日观峰看日出 , 那壮丽的情景是其余地方没法比较的 , 此刻让我们先领会一下日出时的美景.( 观看泰山日出影像 )品尝词句 , 感觉一下日出的壮丽 .1.默读描绘泰山日出的句子 , 用不一样符号划出文中表示时间 . 天空颜色变化以及太阳渐渐变化的词语 .2.沟通 . 板书观日出过了七八分钟出现鱼肚白不停扩大一会儿淡红色加深了一顷刻出现一道弧边半圆摆脱地面3.指导朗诵 : 作者笔下的日出是漂亮的 , 是壮观的 . 我们如何才能把这样漂亮的情景经过朗诵表达出来呢 ?四人小组练习朗诵 , 沟通 .4.在音乐中师生合作读有关的句子 , 领会日出的壮丽 .四.小结师: 旅行了宏伟的泰山 , 看到了日出壮丽的情景 , 你必定有许很多多的感觉要告诉朋友 , 告诉家人 . 那就请你来试一试吧 ! 赶忙开始吧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登泰山观日出》教课方案三教课目的 :1.自学生字新词 , 能依据课题理清课文脉络 , 找到相应小节 , 并认识游记的一般写法.2. 感知作者抓光景特色描绘的方法, 学习运用比喻的修辞正确表达.3.赏识描绘泰山日出的语句 , 感觉祖国河山的壮美 , 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怀 . 教课要点 :感知作者抓光景特色描绘的方法, 学习运用比喻的修辞正确表达.教课过程 :一. 认识泰山 , 导入课题( 课前播放泰山影像资料)师: 说到中国的名山大川 , 人们自但是然会想到〝五岳〞( 出示齐读 ) 东岳泰山 , 南岳衡山 , 西岳华山 , 北岳恒山 , 中岳嵩山 .师: 说到五岳 , 人们必定会想到素有五岳独尊. 五岳之长之称的泰山 .( 出示齐读 ) 泰山是有名中外的旅行胜地.师: 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沟通(1)有名中外A. 你还可以想到哪些与之意思相同的词语?( 出示 )B. 泰山这样有名 , 你能不可以用一句话说一说你对它的认识?泰山的有名不单由于它的风光无穷, 还由于它独到的政治地位和浓烈的文化气息.( 泰山的有名是由于它无穷的自然风光和浓烈的文化气味. 早在 _87 年 _月 _日 ,泰山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旅行胜地漂亮的自然景观和独到的人文景观使得泰山成为旅行者神往的地方.带着对泰山新的认识 , 一同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 齐读句子 )过渡 : 能够亲身登上泰山 , 一览泰山美景 , 那是一件多么令人神往的事情啊 . 今日时机来了 , 我们将共同学习第十七课 , 一同去 ( 齐读 ) 登泰山观日出二.抓住课题 , 理清文脉1.师: 俗语说 ,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 透过这双眼睛 , 我们知道课文写了两个部分内容( 指名说 )请你迅速找出相应的小节.沟通:2 6 登泰山 7 8观日出2.师: 为了看到泰山之巅云开日出 , 作者清晨就开始了爬山 .( 出示 ) 请大家高声地读一读课文第 2 6 小节 , 边读边圈出表示时间和地址变化的语句. 同时思虑 , 作者按什么次序描绘爬山过程的.3.师:( 黑板出示线路图 ) 这是作者爬山的部分线路图 , 我请两位同学依据方才所圈划的语句达成这幅线路图.( 分左右部分 , 时间 . 地址 ) 其余同学在书上的空白处试着画一画线路图 .师: 从线路图上 , 你发现爬山部分的写作次序是什么?沟通 : 时间推移地址变换 ( 这就是一种时空变换的写作次序)师: 这两种写作次序穿插记述我们也称之为时空变换次序 , 这是游记这类文体写作的一般方法 .( 板书 : 游记 )( 联合线路图引说爬山次序)三.深入研读 , 指导写作1.师: 雄伟含柔媚 , 清风草木香 .( 出示 ) 作者在爬山的过程中 , 看到了哪些光景 ?这些光景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认真默读第 2 6 小节 , 用横线划出有关的句子 .沟通 , 逐句出示(1)山势愈来愈陡 , 仰头望去 , 夜色中的整个泰山就像一堵高大的墙顶天而立 , 给人以天有多高 , 山有多高的感觉 .( 山势高 )( 指名读 )(2)我站在亭前向下俯视 , 虽有浓浓的云雾笼盖着 , 但山势隐约可辨 , 有的如马鞍俯卧 , 有的如驼峰矗立 .( 山势多变 )(3)云雾不停地扩展着 , 漂浮着 , 升腾着 , 有的像雪白的棉絮层层叠叠地飘落在山岳中间, 有的像长长的绸带悬在空中, 有的撞碎在山崖上, 像涨潮时的海水在岸边溅起无数朵白色的浪花 .( 云雾美 )(4)猛仰头一看 , 南天门正在头顶上 , 路面宽一丈 , 像一张瀑布从峭壁上直落而下.( 山路险 ) 这山路真似九天银河 , 让人寸步难行 .( 指名读 )2.经过学习 , 你发现这四句话有什么共同点 ?(1)这四个句子都是写泰山 , 可是描绘各不相同 . 你看出示红色字体 , 从中 , 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 : 角度不一样 , 感觉就不一样(2)都采纳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比喻的修辞手法利处就在于能够让句子更为生动形象详细 .可是 , 相同是比喻 , 这两个句子 , 你更喜爱哪个 ?为何 ?出示云雾不停地扩展着 , 漂浮着 , 升腾着 , 有的像雪白的棉絮层层叠叠地飘落在山岳中间, 有的像长长的绸带悬在空中 , 有的撞碎在山崖上 , 像涨潮时的海水在岸边溅起无数朵白色的浪花 .云雾不停地扩展着 , 漂浮着 , 升腾着 , 有的像雪白的棉絮 , 有的像长长的绸带 , 有的像无数朵白色的浪花 .小结 : 不再是简单的比喻 , 比喻的同时还写出了云雾的动向美 . 谁能读好它 , 读出这类云雾扩展漂浮升腾的感觉 .指名读 , 男女生齐读3.这真是〝白雾横天 , 飞云遍岭 , 一片空幻迷朦〞啊 . 这云雾还像些什么呢 ?你们看 ( 出示云雾图片 )你能不可以模仿课文 , 也试着来写一句比喻句 , 有能力的同学能够写上两三句或许用上动向描绘的手法 .出示云雾不停地扩展着 , 漂浮着 , 升腾着 , 有的像沟通. 评论小结 : 山的静与云雾的动相映成趣, 这真是巍巍泰山多名胜, 青山云雾共长天 .4.过渡 : 作者从清晨两点半开始爬山 , 抵达日观峰 , 已经是 7 点 10 分, 这漫长并且艰辛的爬山之旅 , 为的就是看到泰山日出啊 .5.(1)出示〝泰山日出〞图片师: 用一个词语说一说这天出带给你的感觉.( 壮美蔚为壮观 )带着这样一种感觉 , 自己先高声地读一读日出的过程并试着达成这样的填空.(2)填空(3)从所填的词语中你发现了什么 ?作者抓住颜色的变化 , 形象地写出了日出前天空的变化.(4)引读日出时的句子 ( 这里作者抓住的是日出时形状的变化来写的 .)(5)选择一句你最喜爱的句子 , 试着读好它6.日破云涛万里红 , 看到日出 , 我不由自主地喊了起来 ( 齐读 ) 〝啊 ! 太阳出来了 , 太阳出来了 ! 〞〝不由自主〞你是怎么理解的?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沟通作者克制不住的是历经艰辛登上泰山的以后的愉悦, 克制不住的是看到难得一见的泰山日出的激动 . 带着这样一种心情 , 让我们和作者一道呼叫 ( 引读 ) 〝啊 ! 太阳出来了 , 太阳出来了 ! 〞四. 联合板书 , 总结全文今日 , 我们跟着作者登临了泰山 , 仰泰山之 ( 高), 览云雾之 ( 美), 察山路之 ( 险),观日出之 ( 壮丽 ). 同时还感觉了作者比喻的精妙 , 动向描绘的传神 . 这登泰山观日出真是〝幽径通天 , 云雾飘盈 , 无尽胸臆 , 徐徐旭日里 . 〞让我们再读课题 , 结束我们今日的学习 ( 第十七课登泰山观日出 )初中语文优异教课方案事例五篇教课方案一般包含教课目的 . 教课重难点 . 教课方法 . 教课步骤与时间分派等环节 . 初中语优异教课方案方案最新版 5 篇教课方案是一个系统规划教课系统的过程 , 教师如何写教课方案方案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小学语文教课方案方案模板五篇教课方案是依据课程标准的要乞降教课对象的特色 , 将教课诸因素有序安排 , 确立适合的教初中语文优异教课方案模板五篇想获得高分 , 教课方案有关考点一定要特别熟习, 如教课方案的基来源则 . 教课依照和教课。
教案二:运用《登泰山观日出》这篇文章组织一次实地游学活动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登泰山观日出》这篇文章,了解泰山的历史文化、自然风景和文学艺术价值,并组织实地游学活动,深入感知泰山的美丽与价值,提高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文化自信。
教学内容
一、课前准备
1.了解泰山的基本情况
2.组织学生前往图书馆,借阅相关的书籍,准备讲座。
3.准备班级短视频,介绍泰山的历史文化、自然风景和文学艺术价值。
二、教学过程
1.导入:向学生介绍本节课内容和教学目标,并给学生看一组美丽壮观的泰山照片。
2.讲解《登泰山观日出》这篇文章的背景和作者,并让学生感受文章所描绘的宏伟壮丽的
泰山自然风光。
3.分组阅读《登泰山观日出》这篇文章,了解泰山的文化、历史、风景和文学艺术价值并
展开深入讨论。
4.组织实地游学活动,带领学生登泰山、观日出、游览景点,对泰山自然风光和文化价值
进行感性体验和感性认识。
5.在实地游学活动后,组织学生撰写游山感悟和游学笔记,并展示自己照片、短视频和讲
座。
三、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深入体验了泰山的美丽与价值,并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艺术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同时,也让学生实现了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的有机结合,从而提高了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和人文素质。
《登泰山观日出》这篇文章和组织实地游学活动,既融合了教育和旅游的特点,又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希望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朋友们一起参与到这种活动中来,感受中国的大好河山和丰富多彩的文化。
17登泰山观日出(第二稿)
17、登泰山观日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自主认识本课生字新词,通过朗读,积累词汇,背诵课文第四小节。
2、学习按游览的顺序,以时间推移和地点变换为主线写游记的方法,以及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知道写景要有详有略,写景的文章也可以写人。
3、领略五岳之尊的神秀壮丽,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学习写游记要通过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变换来描绘景物。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进行仿写。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题入手,分析文章结构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游记,题目是——1、出示课题,齐读17、登泰山观日出师:课题讲了几层意思?2层,分别是登泰山和观日出。
课文2-6小节写了登泰山,7-9小节写了观日出。
师:那么,第1小节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请生读。
生:交代游记的地点、写文章的背景……师:所以,这篇文章结构其实是——(生:总分结构)第1节为一段,2-9小节为第二段。
2、师:对呀,课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课文内容,划分课文段落,理清层次,它的作用可不小。
让我们再来读好课题。
齐读。
3、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先来学习登泰山这部分内容。
三、写作顺序入手,了解行文顺序1、师:请你快速浏览课文1-6节,找出表示作者游览时间和路线的词句,完成这张登山路线图。
生交流:凌晨2时半在山脚下刚4点半到了中天门板书天已微明到达对松亭途经南天门7:10分登上日观峰2生:凌晨2时半,作者在山脚下。
4点半,到了中天门;天微明时到了对松亭;途经南天门,7点10分,登上了日观峰。
简单明了师:发现了吗?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这篇游记的?生:作者是按时间推移和地点转换的顺序来写。
板书:时间推移、地点转换师:而且这些表示写作顺序的词,作者在小节开头就已经提示了。
这样写我们更容易理解文章的脉络。
不失为写景的好方法!四、分析特点入手,学习写作手法1、师:我们已经了解作者登山的路线,那么作者在登山途中看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又有什么特点呢?下面就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2-6小节,用直线划出相关语句,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批注。
五年级语文下册 登泰山观日出课文简析素材 沪教版
17 登泰山观日出一、课文简析:课文主要描写了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泰山及日出时的绮丽风光。
全文共有9个自然段,分登泰山和观日出两部分。
脉络清晰、重点突出。
文章第1-6自然段按作者“登泰山”的顺序介绍了沿中天门、对松亭、南天门向上攀登,最后到达日观峰时一路上的所见所感。
这部分主要写了作者的登山过程,重点写了泰山之高、云海之美、山路之险峻。
第7-9自然段介绍了日出时的壮观景象。
作者抓住整个日出前后天空颜色、光亮的变幻过程和自己的观看时的感受,描绘了泰山日出的磅礴气势与壮观景象。
课文按游览顺序,以时间推移、地点转换为主线,将登山的苦与乐和自然风光的美妙与壮观紧密结合,情景交融。
特别是运用采用了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写出了云雾形态的变幻、天空色彩的层次变幻等,语言生动,栩栩如生,引人入胜。
二、学习建议:·导入新课导入一:从介绍“五岳”及泰山为“五岳”之首谈起。
导入二:媒体出示有关泰山的影像资料或图片,引入新课。
导入三:直接从课题入手。
先揭示课题,再可根据班级实际进行句子听写练习:泰山是闻名中外的游览胜地。
泰山日出是泰山最壮观的景象之一。
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初始对泰山和泰山日出有初步的感知,以更快地进入课文的学习。
·字词教学本文字词以自主学习为主。
在字音方面,有个别字的字音可提醒学生读准,如“砌成”的“砌(qì)”,不要读成“qi蔓挣脱”的“挣(zhèng)”是多音字,这里应该读第四声等,具体可结合学生实际的阅读。
在字形方面,可以提醒学生“耽误”的“耽”字的写法;“依稀可辨”的“辨”,与形近字“辩”区别。
在字义和词语理解方面,教师可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让学生将阅读中遇到的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先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认识与了解,还有不解之处,可在上课时进行交流反馈。
以下词语的解释供参考:马鞍——放在骡马背上供骑坐的器具,两头高,中间低;也用来形容或比喻两头高起中间低落的事物。
登泰山观日出详案
登泰山观日出(详案)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请小导游上讲台简单介绍泰山。
播放泰山风景资料。
2、揭示课题。
师:今天,让我们跟随小导游到闻名中外的游览胜地——泰山,登上泰山观看日出。
出示课题:17 登泰山观日出2、读通课文,理清脉络。
1、师:请同学们打开书,读课文,完成填空。
出示填空,指名回答。
2、师:由此得知,课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登泰山”“观日出”,能用词语分别概括出读完这两个部分的感受吗?生:“登泰山”千辛万苦“观日出”很壮观。
(师板书:登泰山千辛万苦观日出壮观)3、研读课文,品味词句。
研读登泰山1、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找找作者的行踪?也就是什么时候,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景物?请6个同学分别读一读1~6小节,其他同学尝试着完成表格。
(出示表格)师:谁来说说。
指名回答,出示答案。
2、师:同学们发现了没有,课文1~6小节,作者是以时间、地点的变化介绍了了登山的过程。
整个登山途中,作者可谓是历尽艰辛,可他并没有退缩,反而是收获颇多,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作者,一起来体会登泰山的乐趣吧!师:凌晨2时半,作者开始登山,他看到了什么?生:整个泰山师:文中是怎么描写的?生:“山势越来越陡,抬头望去,夜色中的整个泰山就像一堵高大的墙顶天而立,给人以天有多高,山有多高的感觉”师:整个泰山在作者的眼里是怎样的生:整个泰山就像一堵高大的墙顶天而立。
师:写出了泰山的什么特点?生:高大、雄伟(板书雄伟)师:看,这就是夜色中的整个泰山。
黑压压的一片,让人心中不免有些——生:担心爬不上去生:太高了,登起来会不会太累了。
师:我想此时此刻作者也是这样的心情。
(板书担心)谁能读好它?指名朗读。
齐读。
3、师:4点半的时候,作者来到了中天门,可因为天太黑,急着赶路,就来不及观赏沿途的风景了,这里是略写。
当天已微明的时候,作者来到了对松亭,他又看到了什么呢?生:山势生:云海师:作者看到的山势是什么样子的?生:马鞍俯卧、驼峰耸立师:瞧,这就是如马鞍俯卧、驼峰耸立的山势(出示图片)能想象一下,在云雾笼罩之下,山势还会有哪些形状呢?生:大象俯卧、猩猩爬树师: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我们可以把山势想象成一种动物的样子。
17登泰山观日出(第一课时)打印版简案
17、登泰山观日出【课前预习】1.用恰当的方式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陡俯视耽误依稀可辨2.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知道课文哪几小节写“登泰山”的,哪几小节写“观日出”。
3.轻声读课文2-6小节,思考:作者分别在在什么时间,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景物?填在表格中。
4.查找泰山的资料和相关诗词抄下来并读一读。
【教学目标】⒈自主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陡”、“俯视”、“马鞍”等词语的意思。
⒉品读描写景物的句子,感知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比喻的写作方法,并进行仿写。
⒊从“登泰山”以及“观日出”的喜悦中感受作者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品读描写景物的句子,感知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比喻的写作方法,并进行仿写。
2.感受作者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⒈品读作者具体描写泰山景物的句子,感受泰山“陡、高、险”的特点,并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比喻的写作方法,并进行仿写。
⒉了解作者登泰山的过程,感受其为了心中美好的愿望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进行一次“纸上”旅行。
2.出示泰山图。
简介泰山。
泰山,是闻名中外的游览胜地,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
3.今天,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登上泰山观看日出。
板书并齐读课题17、登泰山观日出说明:图片导入学习,通过图片欣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再简介泰山,为下文感受泰山的“陡、高、险”的特点,以及由此给游人登山带来的艰辛,从中体会作者为了心中美好愿望不畏艰险努力攀登的精神作铺垫。
二、预习反馈,理清文脉1.师:我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课文哪几节写“登泰山”,哪几节写“观日出”?2.交流并板书:2-6,7-93.让我们先来看看作者登泰山的部分。
说明:在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
学生可能将第一节归并到“登泰山”的部分,这时就要让学生弄清第一节是在写作者登泰山观日出的时间,没有具体写登泰山,不能划分在内。
登泰山观日出2
我还看到了( 我还看到了(
找出"日出前,日出时, 三部分内容. 找出"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 "三部分内容. 我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东眺望着无际的群山, 我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东眺望着无际的群山,只见山峰之 间白雾茫茫.大约过了七八分钟,东方天际出现了鱼肚白, 间白雾茫茫.大约过了七八分钟,东方天际出现了鱼肚白,是 那么柔和,又是那么光洁.它不断地扩大,仿佛要淹没群山似 那么柔和,又是那么光洁.它不断地扩大, 它的底部则微露着淡红色,四周的云也发白了...... 的.它的底部则微露着淡红色,四周的云也发白了...... 我目不转睛地望着这一切.一会儿,那淡红色加深了, 我目不转睛地望着这一切.一会儿,那淡红色加深了,范 围越来越大,把邻近的云也照得发亮.这时, 围越来越大,把邻近的云也照得发亮.这时,东方的天空发红 在重重叠叠的峰峦的最东端,红得最浓,最艳, 了,在重重叠叠的峰峦的最东端,红得最浓,最艳,好像燃烧 着的大火正在蔓延扩大.就在这一刹那间, 着的大火正在蔓延扩大.就在这一刹那间,那红绸帷幕似的天 边拉开了一角,出现了太阳的一条弧形的边, 边拉开了一角,出现了太阳的一条弧形的边,并且努力地上升 变成了一个半圆形,放着强烈的光, 着,变成了一个半圆形,放着强烈的光,把周围的红绸帷幕撕 得粉碎.我的眼睛被这强光刺激着,微微感到疼痛, 得粉碎.我的眼睛被这强光刺激着,微微感到疼痛,可我仍然 盯着它,就像怕它跑掉似的.那半圆形不断上升,越来越圆, 盯着它,就像怕它跑掉似的.那半圆形不断上升,越来越圆, 像一个火球在天边跳动着,最后终于挣脱了地面. 像一个火球在天边跳动着,最后终于挣脱了地面. 太阳出来了,太阳出来了! "啊!太阳出来了,太阳出来了!"我情不自禁地喊了起 来.
鱼肚白
登泰山观日出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预备1. 教学目标1.自学生字新词。
能依照课文题目来分清课文脉络,能找出相应的末节。
2.感知作者抓事物特点来进行贴切比喻的方式,并能初步学习运用。
3.欣赏写景的优美片段,领略五岳之尊的神秀壮丽,感受祖国山河之美。
2.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作者抓景物特点、展开想象,将登泰山、观日出的进程写清楚、写具体的写作方式。
进一步学习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巧妙作用,从而感悟登泰山观日出的写作特点。
并能尝试着写几句。
3. 教学用具教学课件4. 标签教学进程一、启发谈话,揭露课题1、学生“课前两分钟演讲”——以“小导游”的形式简单介绍泰山。
播放泰山风光资料,请学生介绍有关泰山的知识。
2、揭露课题。
师:今天,让咱们跟从作者到闻名中外的游览胜地——泰山,一路登上泰山观看日出。
出示课题:17登泰山观日出二、读通课文,理清脉络1、学生自由朗诵课文。
自学要求:(1)依据课题,把课文分成两个部份。
(1—6节、7—9节)(2)请别离用一个词语归纳你读了“登泰山”和“观日出”这两部份内容以后的感受。
2、讨论交流。
板书:登泰山(千辛万苦) 观日出 (壮美)三、研读课文,体味文句学习第一部份内容(1—6末节)——登泰山。
1、指名读1—6末节,试探:何时,作者别离到了什么地址,看到了什么景物请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圈出有关词语。
2、小组讨论并填空。
3、发觉了吗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这篇游记的师小结:课文1—6节,作者以时刻、地址的转变介绍了登泰山时在中天门、对松亭、南天门、日观峰的所见所感。
文中运用了许多优美的句子描述了泰山绮丽的景色。
4、默读课文1——6末节,用“——”划出登泰山时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在隔壁写下自己的批注。
一会儿和大伙儿分享自己的感受。
5、交流句子,体会泰山的特点和“我”由此产生的感受。
(1)高:出示:“山势愈来愈陡,抬头望去,夜色中的整个泰山就像一堵高大的墙顶天而立,给人以天有多高,山有多高的感觉。
”板书:宏伟担忧(出示夜色中的泰山的画面)看,这确实是顶天立地、挺拔入云的夜色中的泰山!让咱们一路来朗诵好那个句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登泰山观日出(第一课时)
尚德实验学校邓红喜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把课文分成“登泰山”和“观日出”两部分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2.通过对“登泰山”部分的学习,知道作者是通过时间的变化和地点的转换来描写景物的;了解作者抓住景物特征,运用生动的比喻将景物具体的写作方法。
3.在语言环境中体会泰山的雄伟壮丽,能背诵课文的第4小节。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生动的比喻将景物写具体的。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泰山,位于我国山东省泰山市,最高峰海拔153
2.7米,有“天下第一山”的
美誉。
泰山是闻名中外的游览胜地。
泰山日出是泰山最壮观的奇景之一。
(板书:泰山)
2.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通过课题,你读懂了什么?
3.指导朗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根据课题提示,快速浏览课文,把课文分成两个部分。
这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板书:观日出)
2.这节课我们先跟作者去登泰山。
“登”,癶部(bō)意思是两只脚分张相背,行走不顺,指导书写。
(板书:登)
三、初步学习“登泰山“内容,感知游记的特点。
1.这是一篇游记,游记通常会按照一定的顺序写,默读课文1-6节,看看作者在写登泰山时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用“波浪线”划出相关的语句。
2.默读课文并交流。
(1)交流。
(板书:时间、地点和相关内容)
(2)看看书,这些表示时间、地点的短语,一般出现在什么位置?
(出现在小节开头,这也是游记的一大特点,让读者更明确作者的游览顺序)(3)一般的游记,可以采用时间顺序或者地点转移顺序,在这篇文章章作者为什么两种顺序同时采用呢?
四、研读课文,品味词语,学习抓住特征写景物。
1.作者在登泰山的途中看到了哪些景物,他又是怎么写出这些景物的特点呢?请自由读课文2-6节,直线划出相关句子。
板书:景物特点
2.交流学习。
(1)“山势越来越陡,抬头望去,夜色中的整个泰山就像一堵高大的墙顶天而立,给人以天有多高,山有多高的感觉。
”
A 把山比作高大的墙,写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
板书:高大雄伟
还有哪些词语形容山高大雄伟?“顶天而立”、“天有多高,山有多高”
B无论多高的山都应能看到顶峰,此时的泰山怎么给作者和天一样高的感觉呢?C齐读句子。
D同样是描写山的,文中你还找到了哪一句?
(2)“我站在亭前向下俯视,虽有浓浓的云雾笼罩着,但山势依稀可辨,有的如马鞍俯卧,有的如驼峰耸立。
”
A把山比作了驼峰、马鞍,写出了山势起伏。
B看图欣赏,小组读。
C泰山的形状应该是多种多样,为什么作者仅仅写了这两种呢?板书:高低起伏D比较:同一座山,同样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为什么作者把泰山作不同的比喻呢?
E男女生分别读。
过渡:作者在登泰山的过程中还看到了什么景物?
(3)“云雾不断地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有的像雪白的棉絮层层叠叠地飘落在山峰中间,有的像长长的绸带悬在空中,有的撞碎在山崖上,像涨潮时的海水在岸边溅起无数白色的浪花。
”
A把云比棉絮、绸带、浪花。
为何选择这三样事物进行比喻?板书:姿态各异
B指导朗读,学生边读边用手表演云的变化
C填空读,积累语言。
D同样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和刚才两句描写山的句子做比较,你发现了什么?为何写山的句子采用静态描写,写云雾的句子采用动态描写呢?
E仔细观察,大胆想象,学生看图说一说泰山云雾的动态美。
过渡:接着行走,作者在登泰山的过程中还看到什么景物,特点又是什么?(4)“猛抬头一看,南天门正在头顶上,山路宽一丈,像一张瀑布从峭壁上直落而下。
”
A把山路比作“直落而下的瀑布”,写出了泰山的陡峭险峻。
板书:陡峭险峻
B齐读句子。
C这节中,还有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山的险峻?
3.总结登山过程,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
五、总结全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写游记的时候要按一定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征,用上恰当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等把景物特点写具体、写生动。
当然,如果还能写写游览过程中的人就更能情景交融,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了。
下节课我们一起跟随作者去领略泰山观日出的美景!
布置作业:
1、写作(根据学生能力二选一)
(1)将课堂上我们观察、想象的泰山云雾动态之美,用上合适的动词和恰当的修辞,写下来。
(2)选择一样事物,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采用恰当的动态描写,将事物的特征写具体。
2、推荐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关于泰山的现代著名散文:杨朔的《泰山极顶》、李
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冯骥才的《挑山工》,能力强的学生推荐阅读清代姚鼐《登泰山记》。
教学板书:
时间地点景物特点凌晨2时半山脚山高大雄伟
刚4点半中天门
观登天已微明对松亭山高低起伏日泰云姿态各异出山南天门路陡峭险峻 7点10分日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