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人心浮躁滚滚红尘诸葛亮用一生的经历总结告诉告诫儿子警示人们的千古名句是诫子书中的一句

合集下载

诸葛亮很经典的十大名言,每一句都警醒世人,很值得后世人学习

诸葛亮很经典的十大名言,每一句都警醒世人,很值得后世人学习

诸葛亮很经典的十大名言,每一句都警醒世人,很值得后世人学习诸葛亮很经典的十大名言,其中不少句子,很值得后世人学习!诸葛亮很经典的十大名言,每一句都警醒世人,很值得后世人学习!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戒子篇》诸葛亮这句名言,可以说成了很多人勉励自己的座右铭,贴在家中墙上,或是成了一些聊天工具的签名。

甚至有些人喜欢发这样的心情。

是啊,这句话写得很美好,一个人很淡泊,看起来不在乎功名利禄,但不代表他没有远大的志向。

就如诸葛亮的一生,他本向往躬耕田野,过那种淡泊名利的日子,但他也有匡扶汉室,拯救苍生的志向,他无时不刻都等待一位明主,再助明主一臂之力。

一个人看起来很安静,不代表他不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做任何事,也只有那种遇到大事,依旧能泰然处之,不骄不躁,不忙不乱的人,才能成就大事,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位智者。

2、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诸葛亮诸葛亮这句名言,也很警示世人。

世间任何事,都有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

做人就要学会居安思危,才能长久地平安下去。

就算有困难来了,自己提前也做好了准备。

成功了,很多时候,只要不注意,就是离失败不远的时候。

因为这个世间万物都有这样的发展规律,物极必反,盛极必衰,月盈则亏,水满则溢。

事业也好,爱情也好,都是如此。

3、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诸葛亮《三国演义》这句是《三国演义》里的一句台词,是刘备第三次光顾茅庐时候,诸葛亮醒来说的第一句话。

这句话是很有意思的,因为刘备是白天是拜访诸葛亮的,但诸葛亮总是在睡觉,刘备又不忍吵醒,张飞就觉得诸葛亮是沽名钓誉之辈,没有什么真实才学,只知道睡大觉。

诸葛亮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谁是每天起的最早的人呢?我心中是最有数的。

是啊,他每天起来的时候,都是三五更读书,或是出门远游,回来自然就补觉。

真正爱读书的人,都很享受早晨安静的时光,那个时候,读书人也容易安静,读的也受益最大。

4、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

名人训诫子书

名人训诫子书

名人训诫子侄书诸葛亮诫子书【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本文选自《诸葛亮集》。

(题目是后人加的)【译文】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

不看清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

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奋发向上,轻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破房子里,悲伤叹息,又怎么来得及呢?诸葛亮诫子书(二)【原文】夫酒之设,合理致情,适体归性,礼终而退,此和之至也。

主意未殚,宾有余倦,可以至醉,无致迷乱。

【译文】宴席上的酒的设置,在于合符礼节、表达情意,适应身体和性格的需要,礼节尽到了就该退席,这就达到和谐的顶点了。

主人的情意还未尽,客人也还有余量,可以饮到酒醉,但也不能醉到丧失理智而胡行乱来。

诫外生[外甥]书(诸葛亮)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

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见『太平御览』卷四五九【语译】志向应当建立在远大的目标上,敬仰和效法古代的圣人,弃绝私情杂欲,撇开牵掣、障碍,使几乎接近圣贤的那种高尚志向,在你身上明白地表现出来,使你内心震动,心领神会。

要能够适应顺利、曲折等不同境遇的考验,摆脱琐碎事务和感情的纠缠,广泛地向人请教,根除自己怨天尤人的情绪。

做到这些以后,虽然也有可能在事业上暂时停步不前,但哪会损害自己高尚的情趣,何消担心事业会不成功呢!如果志向不坚毅,思想境界不开阔,碌碌无为地陷身在世俗中,无声无息地被欲念困扰,永远混杂在平凡的人群中,就难免会变成没教养、没出息的人了。

《诸葛亮诫子书》原文注释及翻译赏析

《诸葛亮诫子书》原文注释及翻译赏析

《诸葛亮诫子书》原文注释及翻译赏析《诸葛亮诫子书》原文注释及翻译赏析《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诸葛亮诫子书》原文注释及翻译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言中。

通过这些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如此深切。

后人留存有多篇《诫子书》。

《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1]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文君子的操守,(应该)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

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安详全神贯注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才识需要学习,不学习无从拓广才识,不立志不能学习成功。

沉迷滞迟就不能励精求进,偏狭躁进就不能冶炼性情。

年年岁岁时日飞驰,意志也随光阴一日日逝去,于是渐渐枯零凋落,大多不能融入社会,可悲地守着贫寒的居舍,那时(后悔)哪来得及!注释(1)夫(fú):语气词,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2)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3)行:指操守、品德、品行。

(4)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

(5)淡泊(澹泊):安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

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清心寡欲。

(6)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7)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8)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9)广才:增长才干。

(10)成:达成,成就。

(11)淫慢:沉湎、怠惰。

人教版七年级上《诫子书》练习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诫子书》练习题)

《诫子书》练习卷(20171203)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⒈ 静.以修身 以. ⒉淡泊 3、无以 ⒋明志 明 ⒌致远 致 ⒍广才 7、淫慢 淫 慢 8、励精 励 9、险躁 险 10、治性 治 11、驰 12、枯落 13、穷庐 二、翻译句子: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5、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6、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三、划分节奏:1、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下列句子划分节奏有误的一项:( )A 夫/君子/之行B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C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D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四、理解默写:⒈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 , 。

(面对人心浮躁的滚滚红尘,诸葛亮用一生的经历总结告诫儿子、警示人们的千古名句) 2、文中忠告世人宁静才能修养身心、静思反省的句子(中心论点)是 , 。

3、文中强调苦学与成才关系的句子是 , 。

(论述学习、成才、立志三者的关系)4、文中能表现“躁”的危害的句子是: 。

5、文中劝勉人们珍惜时光,为社会多做贡献的句子是: , , , , , 。

诸葛亮·诫子书

诸葛亮·诫子书

诸葛亮·诫子书《诸葛亮·诫子书》:名句译解: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出自《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

慆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文言字义:诸葛亮 (181—234),字孔明。

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

诸葛亮5 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时隔千年,默诵这一句,仍然感到清新澄澈,洗净心灵。

当年诸葛孔明在草庐之中,必定经常久久地默对这一句话,领会着人生的真谛。

那时的孔明,躬耕南阳,心忧天下。

在清风明月中读史,在竹林泉石旁对弈,日观风云变幻,夜察星斗转移,不问名利,不求闻达,胸中的傲然之志和济世之才。

当他离开卧龙冈时,嘱咐切勿荒废农事,若大业能成,那时将回来继续享受这田园之乐。

这一去,矢志不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作为蜀国丞相,身后未留下一分私财,留下的是千古流芳的精神,以及那一句话,时时告诫后人,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诸葛亮卓越超群的智慧才能,正是宁静学习的结果。

原诗意:宁静,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远离喧嚣;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优雅休闲;是“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的恬淡从容;更是“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超脱人生。

宁静是心境,所谓我心即万物,我心宁静,万物即宁静。

诸葛亮在《诫子书》说明为学原本应该心思宁静,努力耕耘而不作奢望贪欲。

宁静是淡泊的内核,淡泊是宁静的外延。

两者相辅相成,可分而不可离。

宁静,是一个文化概念。

享受宁静,需要文化的介入。

就像一幅对联所说:柴米油盐酱醋茶,不可不要;琴棋书画诗酒花,非要不可;横批,活得像人。

文化给予人类最宝贵的是思想的能力,有了思想的能力,我们才能抵御孤独享受宁静。

一封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诫子书》|诸葛亮深切的爱子之心

一封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诫子书》|诸葛亮深切的爱子之心

一封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诫子书》|诸葛亮深切的爱子之心诸葛孔明诸葛孔明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

诸葛亮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

两汉·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古文知意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

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

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古文赏析《诫子书》《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从文中可以看作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

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内容,不仅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就是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

部编新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知识点归纳和中考试题集锦

部编新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知识点归纳和中考试题集锦

部编新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知识点归纳和中考试题集锦《诫子书》知识点归纳及中考试题集锦一、默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二、文学常识:本文选自,作者,是时期的家、家,与他相关俗语。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1)夫君子之行 ( ) (2)俭以养德 ( )(3)非宁静无以致远( ) (4)淫慢则不能励精( )(5)险躁则不能治性( ) (6)多不接世 ( ) (6)诫子书()四、简答题:1、表达中心的句子2、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3、文章就哪几方面进行论述?4、本文论述了多层关系:、、。

5、出自本文的成语:、6、举例说明本文句式方面的特点:五、按要求背默:1、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对儿子的教诲与期望的千古名句:,2、反映诸葛亮静观万物、静心思考和冷静处世的思想及其心态的句子:,3、文中常被人们引做“志当存高远”的两句话是:,巩固练习:一、翻译下列句子。

(1)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二、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君子/之行B、静/以修身,俭/以养德C、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三、用课文原句填空。

(1)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2)《诫子书》全文的中心论点是:(3)《诫子书》中能表现“躁”的危害的句子是:。

(4)文本作者抓住一个“”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材必须具备、、条件。

四、中国人历来崇尚、重视家教,无论是诸葛老师的《诫子书》、《曾国藩家书》,还是《毛泽东家书》、《傅雷家书》,都体现了家教的魅力。

而本文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家教”的?五、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六、有关诸葛亮的故事:七、课外延伸阅读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诸葛亮86字《诫子书》,字字珠玑,古人育儿智慧,今人一生受用

诸葛亮86字《诫子书》,字字珠玑,古人育儿智慧,今人一生受用

诸葛亮86字《诫⼦书》,字字珠玑,古⼈育⼉智慧,今⼈⼀⽣受⽤⽂/诺妈“既⽣瑜何⽣亮!”《三国演义》中,周瑜的这句经典名⾔,可谓是从侧⾯⾓度狠狠赞誉了诸葛亮⼀番。

作为三国时期蜀汉著名的政治军事家,诸葛亮⼀⽣智慧过⼈,计谋超群,⼀直被后⼈敬仰。

除去诸葛亮的军事家⾝份,他其实还是⼀个充满教育智慧的⽗亲,⼀封临终前写给⼋岁⼉⼦诸葛瞻的家书——《诫⼦书》,成为古今教育之家教名篇。

全⽂虽然只有短短86个字,却字字珠玑,其教育思想从古⾄今,影响深远。

全⽂如下:夫君⼦之⾏,静以修⾝,俭以养德; ⾮澹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学⽆以⼴才,⾮志⽆以成学。

怠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观《诫⼦书》,很多名句,⽐如“静以修⾝”、“俭以养德”、“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等等,其实早已被我们⽤作修⾝名句,书于纸上,裱以镜框,悬于⼤堂。

《诫⼦书》意蕴深刻,每个⼈都能读出⾃⼰的感悟与见解。

今天,诺妈就诸葛亮的《诫⼦书》,谈谈古⼈的育⼉智慧,以及在孩⼦早期教育中,《诫⼦书》对⽗母的两点启⽰。

先简单说下译⽂吧:有道德修养的⼈,时常以静思反省使⾃⼰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培养⾃⼰⾼尚的品德。

淡泊名利才能使⾃⼰的志向明确坚定,安定清静才能为实现远⼤理想⽽长期刻苦学习。

⼀个⼈只有静下⾝⼼,潜⼼研究,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不⽴志,不下苦功夫,就算是天才也学不成东西。

对⾃⼰不严格要求,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有积极上进的意志;冒险草率,急躁不安,也⽆法陶冶⾃⼰的性情。

年华随时间飞逝,意志与⽇消磨,⼈最终会像枯枝落叶般⼀天天衰⽼下去,这样的⼈也⽆法与时俱进,担起社会之重任。

最终的结局,也只能是悲伤地困守在⾃⼰的破落家舍⾥,后悔不已。

中国是个男权的国家,男尊⼥卑,⾃古以来,对男⼉期望⽐较⼤,花下的功夫也⽐较多。

诸葛亮是⼀个⾝居要位,⽇理万机,忙碌的⽗亲。

诸葛亮“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解读

诸葛亮“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解读

诸葛亮“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解读从《淮南子》到《诫子书》——诸葛亮“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解读一、“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最早出处一千八百年前,诸葛亮在“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精神境界中,在隆中躬耕苦读十年。

一提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人们就自然地想起了诸葛亮的《诫子书》(亦称《诫子篇》)。

其实,这句话的最早出处是西汉初年,刘安的《淮南子?主术训》,其中语云:“是故非澹薄(同“淡泊”——引者)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非平正无以制断。

”刘安(约公元前179—公元前122年)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他比诸葛亮(公元181—234年)的年龄要大出360岁。

《淮南子》是由刘安与他召集的门客共同撰写的一部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的哲学和政治学巨著。

全书共二十一卷,除第二十一卷《要略》,作为介绍著书目的及各篇的内容提要外,其他各卷都冠以“训”,意思是对各种理论观点的阐释、解说。

《主术训》系《淮南子》的第九卷,它阐述了君王驾驭群臣、治理国家的策略和手段。

其主题大意是,考察左右的人,任用没有偏私,才可以算作公平;监督朝廷内外,判别是非没有偏颇,才可以算作正直。

《淮南子》在对道家“无为”思想进行诠释的前提下,还大量引用了《易》、《诗》、《书》、《礼》的言论,对儒家的道、德、仁、义等观念,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综观《淮南子》全书的哲学、政治思想,最近乎老、庄,同时也融进了孔子、墨子、韩非子的思想,被称为“杂家”学派,堪称集大成者。

三百六十年以后的诸葛亮,在隆中博览群书,兼容并包,兼收并蓄,摄取了包括《淮南子》在内的历代各个学派的营养,从而造就了这位名垂千古的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就是诸葛亮汲取了《淮南子?主术训》中的精粹,并在此基础上将其充实、拓展、完善,直至他54岁临终前,作为《诫子书》写给了他年仅8岁的儿子诸葛瞻,并以警醒诸葛氏后人。

通读《诫子书》,我们就可以发现,诸葛亮是对《淮南子?主术训》中精华的借鉴、传承与弘扬,而不是翻版、复制与克隆。

诸葛亮诫子文

诸葛亮诫子文

诸葛亮诫子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慆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这是诸葛亮告诫教育子女的一篇短文。

词句虽简,但句句发人深省,若能细嚼其味,将领略无尽。

在今天,社会上到处都讲「快速」,求「效率」,见「成果」。

因此,许多事经常在没有周全思考下就决定,其所衍生的事端,往往更加棘手,甚至招架不住!我们几乎可以感受周遭有那么多人,每天活在疲于奔命中,日日沉陷在挣钱的追逐下,这是何等的悲哀!翻开史页,孔明先生未发迹前乃一介布衣,耕读于南阳中。

农暇,展读经籍,向往先贤,或三五友好吟咏诗歌、游山玩水,日子过得如同诗情画意般,其乐融融。

相形之下,今人何其苦呢?但自刘备「三顾茅庐」后,孔明先生才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一篇「出师表」,千古流芳,道出了诸葛先生的赤诚风范;而「诫子文」虽好,却鲜为人知。

况其中蕴含的义理,确实很契合现代人之需。

只可惜,现代的人因为没有「文言文」的功底,所以不敢亲近「古文」,误以为「一定」看不懂,其实「读书百遍,其意自见」,有恒心就有悟处。

千万别认为年代久远,就是落伍、不合实际。

因为「真理」是永恒的,古人的智慧、才德,涵藏在许多古籍经典上,非常值得去阅读、学习与深入。

当然,我们想悟出几分道理,必须先要落实几分才能深切体会。

并非光看注释就能了解,更不是一味研究、探讨即可深入。

如果我们能多拾点古人智慧、经验,也能亲证几许,一生中不但受用无尽,即使身处险境亦能凭借古人的智慧,当下化解。

兹举诫子文中短句,分享些心得:一、宁静致远. 学,须静也今人所承受的压力大,抗压不足,随时就有崩溃之虞,所以「身心安稳」,已成为许多现代人所盼望得到的。

但,如何获得呢?首先要能自我「定」下来。

所谓是「心清水现月,意定天无云」,只有平静的河水才能呈现明亮之月光,只有心定神宁,才能得大自在。

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什

在诸葛亮的《劝诫书》中,诸葛亮告诫儿子,对任何事都漠不关心,不静则不能远。

诸葛亮劝子女,只有静下来,才能陶冶身心,静心反省,不能静下来,就不能有效地规划自己的未来。

而且,学习的首要条件是有一个安静的环境。

这既是诸葛亮人生经历的总结,也是对儿子的要求。

这封信要告诫儿子要养成健康节俭的生活,培养自己的品德,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志存高远。

文章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清新淡雅,简单合理,平易近人,这些都是本文的特色。

扩展资料:
《诫子书》的创作背景
这篇文章是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信。

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为蜀汉民族事业日夜操劳,帮助自己教育儿子,所以写这封信警告诸葛瞻。

他的《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作。

这篇文章阐述了修身养性、学会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

也算是诸葛亮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后来成为修身养性的名篇。

诸葛亮写给儿子的八十六字真言

诸葛亮写给儿子的八十六字真言

引导语: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信,只用了短短八十六字,但是对于为学做人有精简而且具体的忠告。

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慧,在今天的科技时代,原来仍然有其参考价值。

年轻时听人说:“真正的智慧,可以超越时空,历久常新。

”初时不知所以,现在觉得所言甚是。

诸葛亮给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怠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让我们一起向诸葛亮老师学习十堂课,在变局中安身立命,在逆境中找到力量:第一课:宁静的力量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须静也。

诸葛亮忠告孩子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

不能够静下来,则不可以有效的计划未来,而且学习的首要条件,就是有宁静的环境。

现代人大多数终日忙碌,你是否应在忙乱中静下来,反思人生方向?第二课:节俭的力量俭以养德。

诸葛亮忠告孩子要节俭,以培养自己的德行。

审慎理财,量入为出,不但可以摆脱负债的困扰,更可以过着纪律的简朴生活,不会成为物质的奴隶。

在鼓励消费的文明社会,你有否想过节俭的好处呢?第三课:计划的力量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忠告孩子要计划人生,不要事事讲求名利,才能够了解自己的志向,要静下来,才能够细心计划将来。

面对未来,你有理想吗?你有使命感吗?你有自己的价值观吗?第四课:学习的力量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诸葛亮忠告孩子宁静的环境对学习大有帮助,当然配合专注的平静心境,就更加事半功倍。

诸葛亮不是天才论的信徒,他相信才能是学习的结果。

你有否全心全力的学习?你是否相信努力才有成就?第五课:增值的力量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忠告孩子要增值先要立志,不愿意努力学习,就不能够增加自己的才干。

但学习的过程中,决心和毅力非常重要,因为缺乏了意志力,就会半途而废。

你有否想过,一鼓作气人多,坚持到底人少的道理?第六课:速度的力量怠慢则不能励精。

戒子书中诸葛亮总结一生对儿子的教诲与期望的千古名句

戒子书中诸葛亮总结一生对儿子的教诲与期望的千古名句

戒子书中诸葛亮总结一生对儿子的教诲与期望的
1.《诫子书》中诸葛亮总结一生对儿子的教诲与期望的句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忠告诫孩子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不能够静下来,则不可以有效的计划未来,而且学习的首要条件,就是有宁静的环境。

2.这既是诸葛亮-生经历的总结 ,更是对他儿子的要求。

这封书信要告诫儿子修生养性、生活节俭,培养自己的品德,惜时勤学,志存高远。

文章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文字清新雅致,不事雕琢,说理平易近人,这些都是这篇文章的特出之处。

《诫子书》诸葛亮

《诫子书》诸葛亮

《诫子书》诸葛亮《诫子书》诸葛亮《诫子书》诸葛亮1每当背诵“非淡泊(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两句的时候。

就会联想起现实中的一些事来:有的教师职称没有评上的时候,或者在单位没有评上先进的时候,或者看到别人被提拔,而自己还是原地不动的时候,就想不开,觉得自己比别人差什么呢?为什么好处总是别人的?于是就烦恼生气,甚至得病,影响身心健康。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根本的原因就是把名和利看得太重,始终放不下名和利。

当你得不到的时候就烦恼,就生病,有的时候还会走极端,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如偷盗抢劫等,就是把金钱看得太重,当通过合法劳动得不到的时候,就想用非法的手段。

所以说我们要学会开导自己,我们不能改变现状,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态度。

金钱是身外的,荣誉是过去的,地位是暂时的,只有身体是自己的。

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

如果我们把名和利看得淡一点,把健康快乐作为我们的最高追求,这样我们不就想开了吗?我们追求的不是物质上的,而是精神上的,我们追求的层次不就更高了吗?进而对工作中的名和利看得更开,不被其所困、所扰、所累。

这样就会提高我们的生活境界、生活质量,我们就会得到健康快乐的人生。

只有淡泊名利,才能有更高的志向,把人们的共同的快乐和幸福作为个人个追求的目标,就会有持久的快乐。

只有静下心来认真的思考,才能对事物的规律有更清楚地认识,才能对人生有更深的领悟,才能在努力奉献的过程中少犯错误。

心浮气躁,不能静下心来,是不会真正地认识世界,也不会真正地领悟人生。

因此,只有淡泊才能明志,只有宁静才能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的《诫子书》虽然短短八十六字,但阐述的却是敬业奉献、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

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

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言中。

通过这些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如此深切。

它不但对古人的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现在的育人工作也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诫子书(课文解读)

诫子书(课文解读)

《诫子书》文本分析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内容,不仅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就是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

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他的《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作。

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

它也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后来更成为修身立志的名篇。

《诫子书》的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从文中可以看作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

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文章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文字清新雅致,不事雕琢,说理平易近人,这些都是这篇文章的特出之处。

在《诫子书》中,诸葛亮教育儿子,要“澹泊”自守,“宁静”自处,鼓励儿子勤学励志,从澹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功夫。

他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意思是说,不安定清静就不能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

《诸葛亮教育儿子切忌心浮气躁,举止荒唐。

在书信的后半部分,他则以慈父的口吻谆谆教导儿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话看起来不过是老生常谈罢了,但它是慈父教诲儿子的,字字句句是心中真话,是他人生的总结,因而格外令人珍惜。

这篇《诫子书》,不但讲明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也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不但讲明了宁静淡泊的重要,也指明了放纵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

诸葛亮不但在大的原则方面对其子严格要求,循循善诱,甚至在一些具体事情上也体现出对子女的细微关怀。

诸葛亮《诫子书》与《诫外甥书》翻译及欣赏

诸葛亮《诫子书》与《诫外甥书》翻译及欣赏

诸葛亮《诫子书》与《诫外甥书》翻译及欣赏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诸葛亮《诫子书》与《诫外甥书》翻译及欣赏的内容,仅供参考!诸葛亮《诫子书》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句,但是估计很多人没有记下诸葛亮完全的《诫子书》,《诫外甥书》更是很少有人知道。

“两书”都是仅短短数言,前者86个字,后者87个字,加上标点都不到百字。

但是对于做人、处世、修养、学习、志向都做了精辟的分析与忠告。

影响了中国两千余年。

何时读起都历久常新。

至理名言,在今天仍具有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当今的社会是个物欲横流、极其烦躁的社会,宁静致远以从多少人的心底融化。

古典名言之所以能留传至今,定是被实践检验的有效真理。

无欲则刚,厚积薄发。

能够参悟其中,定会带来收获。

诸葛亮是中国古代(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

正因为诸葛亮的政治、军事计谋超群,才助刘备入川建立蜀国,并与曹操、孙权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虽未能光复汉业,却也有效阻止曹操等人背叛汉王朝的步伐,相应地推迟了中国各族人民的诸侯割据;同时,成就了诸葛亮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所享有的重要地位。

诸葛亮本系山东人氏,淡泊名利,自刘备、关羽、张飞等兄弟三顾茅庐之后,成为刘备麾下最得力的行政管理、军事指挥干将。

不但对军事谋略颇有研究,而且还对教育问题十分重视。

恰恰由于他的不懈努力,才铸就蜀国从古至今政治、经济、文化等文明的基础。

特别是他在《诫子书》中对道德、修养、教育方法的重视,影响了近二千年来诸葛家后代和有志青年,更值得我们今天对加强自身建设和子孙教育的重视。

--《诫子书》(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初中语文文言文诸葛亮《诫外甥书》原文、译文、鉴赏

初中语文文言文诸葛亮《诫外甥书》原文、译文、鉴赏

诸葛亮《诫外甥书》原文、译文、鉴赏《诫外甥书》诸葛亮【原文】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

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

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

若志不强毅,意气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不庸,不免于下流。

(见『太平御览』卷四五九)【译文】一个人应当有高尚远大的志向,仰慕先贤,戒绝情欲,抛弃阻碍前进的因素,使先贤的志向,在自己身上显著地得到存留,在自己内心深深地引起震撼;要能屈能伸,丢弃琐碎,广泛地向人请教咨询,去除猜疑和吝啬,这样即使因受到挫折而滞留,也不会损伤自己的美好志趣,又何必担心达不到目的。

倘若志向不刚强坚毅,意气不慷慨激昂,那就会碌碌无为地沉湎于流俗,默默无闻地被情欲束缚,势必永于沦入凡夫俗子之列,甚至免不了成为庸俗的下流之辈。

【赏析】诸葛亮是国人心目中的智者,《三国演义》是小说,对他的描写是拔高来写的,近乎神仙一流的人物。

所以鲁迅读后有“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的评价。

根据正史中的记载,他的死敌司马懿视察了他撤退后的营寨后,情不自禁发出了“天下奇才”的感叹。

这可就不是小说家言了。

现在的人以为死人无法辨诬,喜欢作翻案文章,诸葛亮也是常被言语攻击的对象,但在我看来,这些攻击丝毫没有影响他在我心目中的地位。

因为在多年以前就读过他的一篇短文《诫外甥书》,对他的言论佩服得五体投地,并且一直是努力当作自己的人生指导方针的,虽然很多地方没能做得到,但总算是得益非浅。

过了多年,无意中再次看到这篇文章,还是觉得特别亲切。

觉得这就象一个慈祥的长辈在对自己耳提面命,敦敦教导。

在这篇短文里,没有空洞的说教,都是针对青年人普遍存在的毛病来说的,所以读起来让人有切中要害的感觉。

首先是说做人要有理想,要有远大的志向。

当然对于每个人来说,向往的东西各有不同,所谓“人各有志”。

记得有个笑话,老师问学生,说:你长大了喜欢干什么?学生说了:我要为金钱和美女奋斗!结果被老师狂K了一顿。

诫子书中珍惜时间的句子

诫子书中珍惜时间的句子

诫子书中珍惜时间的句子
《诫子书》里,告诫儿子要修身治学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这是从反面提出要珍惜时间的。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从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

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此文入选中学语文教材。

扩展资料:
《诫子书》的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在《诫子书》中,诸葛亮教育儿子,要“澹泊”自守,“宁静”自处,鼓励儿子勤学励志,从澹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功夫。

他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意思是说,不安定清静就不能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