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现代教育技术的课件第8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基础
• 地区性学习支持系统(地区教育信息系统) • 现代远程教育系统
信息化学习支持环境的特点
• 环境的开放性,为学校和教室提供与外部世界相 联系的通道;
• 资源的共享性,为学习者提供的多样化,可全球 共享的数字化学习材料和学习对象。
• 学习界面的人本性,为学习者展现可以个性化选 择的学习界面;
• 学习过程的协作性,为学习者提供进行远程协商 讨论通讯手段;
• 学习方式要以主题为中心,以任务来驱 动;
• 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 • 教学结构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的精神。
(1)学习方式要以主题为中心, 以任务来驱动
• 把课程学习内容联系生活和社会,综合其 它学科的知识,提出各种问提并形成主题 任务,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
• 把学生置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 题、探究问提,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 习。
现代教育技术的课件第8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基础
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基本任务
一、全面开设信息技术课程 二、实施校校通工程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
四、大力开发教学资源 五、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试验研究 六、建立教师教育技术标准,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七、发展与应用现代远程教育
一、概 述
1.信息技术教育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指学 习与掌握信息技术的教育。二是指采用信息 技术进行教育活动。
• 具体目标: ⑴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⑵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 ⑶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领域
① 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类学 习内容——信息技术课程。
② 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教学工具。
③ 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 认知工具。
信息化学习支持环境的特点
• 环境的开放性,为学校和教室提供与外部世界相 联系的通道;
• 资源的共享性,为学习者提供的多样化,可全球 共享的数字化学习材料和学习对象。
• 学习界面的人本性,为学习者展现可以个性化选 择的学习界面;
• 学习过程的协作性,为学习者提供进行远程协商 讨论通讯手段;
• 学习方式要以主题为中心,以任务来驱 动;
• 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 • 教学结构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的精神。
(1)学习方式要以主题为中心, 以任务来驱动
• 把课程学习内容联系生活和社会,综合其 它学科的知识,提出各种问提并形成主题 任务,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
• 把学生置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 题、探究问提,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 习。
现代教育技术的课件第8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基础
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基本任务
一、全面开设信息技术课程 二、实施校校通工程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
四、大力开发教学资源 五、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试验研究 六、建立教师教育技术标准,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七、发展与应用现代远程教育
一、概 述
1.信息技术教育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指学 习与掌握信息技术的教育。二是指采用信息 技术进行教育活动。
• 具体目标: ⑴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⑵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 ⑶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领域
① 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类学 习内容——信息技术课程。
② 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教学工具。
③ 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 认知工具。
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PPT精选课件
这种环境可以支持真实的情境创建,不受时空限制的资源共享,快速 灵活的信息获取,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打破地区界限的协作交流
18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方式
1.利用计算机中现有工具进行整合教学。 2.利用计算机信息加工能力进行整合教学 3.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实验的整合教学。 4.利用网站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
如何有效开展 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
1
微信公众号 名 称:能力提升培训交流 公众号:wkm2016 二维码:
这么开心的音乐课
2
目录
1 整合的发展历程 2 如何有效开展深度融合? 3 PPT制作技巧
3
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的 发展历程
4
著名的乔布斯之问
为什么计算机改变了几乎所有领域, 却唯独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
1. 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的基本内容
19
如何有效开展深度融合?
20
一、“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的确切内涵
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 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 化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又能突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 作”为特征的新型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 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 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由教师为中心的 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逐步普及专家引领的网络教研,提高教师网络学 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9
《2013地平线报告》
美国新媒体联盟(基础教育版)
近期趋势 1-2年
中期趋势 3-5年
长期趋势 5-更长
驱动学校应用教育技术的关键趋势 10
18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方式
1.利用计算机中现有工具进行整合教学。 2.利用计算机信息加工能力进行整合教学 3.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实验的整合教学。 4.利用网站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
如何有效开展 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
1
微信公众号 名 称:能力提升培训交流 公众号:wkm2016 二维码:
这么开心的音乐课
2
目录
1 整合的发展历程 2 如何有效开展深度融合? 3 PPT制作技巧
3
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的 发展历程
4
著名的乔布斯之问
为什么计算机改变了几乎所有领域, 却唯独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
1. 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的基本内容
19
如何有效开展深度融合?
20
一、“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的确切内涵
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 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 化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又能突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 作”为特征的新型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 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 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由教师为中心的 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逐步普及专家引领的网络教研,提高教师网络学 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9
《2013地平线报告》
美国新媒体联盟(基础教育版)
近期趋势 1-2年
中期趋势 3-5年
长期趋势 5-更长
驱动学校应用教育技术的关键趋势 10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ppt课件
融合的关键要做到:
1、信息技术要广泛进入科学教学。
2、“融合”是二者双向互动的过程,而不是仅仅和信息技术简
单的“拼合”。
4
完整版ppt课件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意义
一、融合要实现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目标实施模 式的优化选择。
二、“融合”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 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5
完整版ppt课件
未来的课堂1-------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的定义---就是在正式的学习中,学生在课 前利用教室分发的数字材料(音视频、电子材料等) 自主的学习课程,接着在课堂上参与同伴和教师的互 动活动(解疑、解惑、探究等)并完成练习的一种教 学形态。
翻转课堂的优势 1、可以帮助繁忙的学生 2、可以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增加了课堂互动 4、让教师更了解学生 5、实现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 6、改变了课堂管理
7
完整版ppt课件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要求
明确信息技术的内涵 做好融合的基础---资源融合 理顺融合的途径---过程融合 明确融合的目的---能力融合 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
8
完整版ppt课件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方法
传统讲授式法 合作学习法 探究性学习法
9
网络条件下的学科教学融合完整版-pp-t课-件 --教育云技 术
3
完整版ppt课件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区别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不同
“融合”要求实现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整 合”不要求,也不关注这种变革,整合强调的是在 教育教学中要用到的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融 合则包含着互不分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一体 化的过程,强调有机的结合、无缝的链接,而不是 谁辅教学的整合,与助了谁,而是二者要逐渐融为 一体。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PPT课件
第17页/共34页
二、信首页息>> 技信息术技术与与课课程整程合>整>理论合基的础 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伴随着 多 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多媒体 和 基于internet的网络通信技术所具有的多种特性特 别 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为实现建构主义学 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学习目标:
1.了解教育信息化与教育信息技术 2.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 3.基本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核心、目的和方法及其意义 4.明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 整合 在深化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第1页/共34页
本章内容结构
教育技术与 教育信息化
第31页/共34页
首页>> 教育技术与教育信息化
国家信息化是指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
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 入
发国展家、信广息化泛体利系用的信六要息素资:源,加快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进程。
பைடு நூலகம்
➢ 信息资源
信息网络
➢ 信息技术
信息产业
➢ 信息化人才
➢ 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
➢L-with IT方式
即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根据信 息 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应用环境和方式的不同,又 可 分为“资源利用--主题探究--合作学习”模式、
第26页/共34页
(4)特点 首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目的和方法
➢综合性 ➢实践性 ➢开放性 ➢创新性
第27页/共34页
五、课首页程>> 整信息合技术实与课践程整中合>的>实践问中题的问题
二、信首页息>> 技信息术技术与与课课程整程合>整>理论合基的础 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伴随着 多 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多媒体 和 基于internet的网络通信技术所具有的多种特性特 别 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为实现建构主义学 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学习目标:
1.了解教育信息化与教育信息技术 2.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 3.基本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核心、目的和方法及其意义 4.明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 整合 在深化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第1页/共34页
本章内容结构
教育技术与 教育信息化
第31页/共34页
首页>> 教育技术与教育信息化
国家信息化是指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
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 入
发国展家、信广息化泛体利系用的信六要息素资:源,加快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进程。
பைடு நூலகம்
➢ 信息资源
信息网络
➢ 信息技术
信息产业
➢ 信息化人才
➢ 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
➢L-with IT方式
即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根据信 息 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应用环境和方式的不同,又 可 分为“资源利用--主题探究--合作学习”模式、
第26页/共34页
(4)特点 首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目的和方法
➢综合性 ➢实践性 ➢开放性 ➢创新性
第27页/共34页
五、课首页程>> 整信息合技术实与课践程整中合>的>实践问中题的问题
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整合-PPT课件
整合的定义
整合 就是优化一个系统内各要 素的整体协调,互相作用,使系统 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
现代教育的整合观
所谓整合就是把信息技术融入教和学 的全过程中,包括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 课程评价等各个环节,通过教和学方式转 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要拓宽应用的途 径,关注信息技术的规模质量效益
整合相关概念知识
问题
评价 综合 分析 应用 理解 识记 目标
范 型实例
教材地位和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
过程分析 归纳总结
3。目标分析
导入新课
讲解新课
演示课件
重点质疑
讨论 练习
教学设想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评价分析
重庆巫山中学高中数学说课教案
范 型实例
教材简析
说教材 该课在教材中出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多媒体教学法
说教法
情景教学法
说学法
导入新课 比较分析法 讨论分析法
说教学过程 明确目标 讲练`结合法
学习新课
双基目标 思想目标 审美目标
课堂练习
板书与总结
重庆市计算机职业高中语文说课教案
范 型实例
说教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目的
教学重难点
说教法学法
教法 学法
知识教学要求 能力培养 思想教育要求
实证论
充满发现和定论的科学
信息化教育(课程)
以对话为模式,改变了参与对话者和所讨论内容的性质
人文合理性
讲求个人发展
从全球观念出发
通则概说
双向互相作用 折衷的倾向 复合性
信息化 教育(课
即席发挥 多元并进
程模式)
整合 就是优化一个系统内各要 素的整体协调,互相作用,使系统 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
现代教育的整合观
所谓整合就是把信息技术融入教和学 的全过程中,包括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 课程评价等各个环节,通过教和学方式转 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要拓宽应用的途 径,关注信息技术的规模质量效益
整合相关概念知识
问题
评价 综合 分析 应用 理解 识记 目标
范 型实例
教材地位和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
过程分析 归纳总结
3。目标分析
导入新课
讲解新课
演示课件
重点质疑
讨论 练习
教学设想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评价分析
重庆巫山中学高中数学说课教案
范 型实例
教材简析
说教材 该课在教材中出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多媒体教学法
说教法
情景教学法
说学法
导入新课 比较分析法 讨论分析法
说教学过程 明确目标 讲练`结合法
学习新课
双基目标 思想目标 审美目标
课堂练习
板书与总结
重庆市计算机职业高中语文说课教案
范 型实例
说教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目的
教学重难点
说教法学法
教法 学法
知识教学要求 能力培养 思想教育要求
实证论
充满发现和定论的科学
信息化教育(课程)
以对话为模式,改变了参与对话者和所讨论内容的性质
人文合理性
讲求个人发展
从全球观念出发
通则概说
双向互相作用 折衷的倾向 复合性
信息化 教育(课
即席发挥 多元并进
程模式)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PPT-第八章 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案例
• 如何高效的将信息技术优势与数学学科特点结合; • 如何将数学课程内容信息化、教学过程信息化、
评价过程信息化等
8.2.1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概述 2.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 基本要求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发挥优势,化难为易 (3)拓展时空,亲历过程 (4)化静为动,展示过程
• 8.2案例
信息技术有机的与语文课程结构、内容、资源及课 程实施过程等融合为一体,成为课程教学的一部分。
8.1.1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概述 2.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 基本要求 (1)激发学习兴趣,促使自主探究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导入创设情境 (2)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结合生活实际,拓展教学空间 信息资源的融合
• 8.5案例
8.6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
8.6.1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概述 1.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的 内涵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历史学习提供了更 方便、快捷和丰富的信息来源。有条件的地方和学 校,应充分利用各种与历史学习有个的计算机教学 辅助软件、多媒体历史课件、远程教育中的历史课 程,互联网提供的历史教育网站、历史资源数据库 和图书馆、档案馆网站等,以获取丰富的历史学习 资源。
8.3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
8.3.1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概述 1.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的 内涵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展学生 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要 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 8.7案例
8.8信息技术与音乐课程整合
8.8.1信息技术与音乐课程整合概述 1.信息技术与音乐课程整合的 内涵
评价过程信息化等
8.2.1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概述 2.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 基本要求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发挥优势,化难为易 (3)拓展时空,亲历过程 (4)化静为动,展示过程
• 8.2案例
信息技术有机的与语文课程结构、内容、资源及课 程实施过程等融合为一体,成为课程教学的一部分。
8.1.1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概述 2.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 基本要求 (1)激发学习兴趣,促使自主探究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导入创设情境 (2)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结合生活实际,拓展教学空间 信息资源的融合
• 8.5案例
8.6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
8.6.1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概述 1.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的 内涵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历史学习提供了更 方便、快捷和丰富的信息来源。有条件的地方和学 校,应充分利用各种与历史学习有个的计算机教学 辅助软件、多媒体历史课件、远程教育中的历史课 程,互联网提供的历史教育网站、历史资源数据库 和图书馆、档案馆网站等,以获取丰富的历史学习 资源。
8.3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
8.3.1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概述 1.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的 内涵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展学生 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要 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 8.7案例
8.8信息技术与音乐课程整合
8.8.1信息技术与音乐课程整合概述 1.信息技术与音乐课程整合的 内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PPT73页)
课程的核心要素
课程内容的性质体现了课程观的性质
课程内容是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
新课改中课程内容的变化?
(课程内容生活化、综合化)
2019/11/18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23
构成课程的要素---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设计是课程设计的核心
制约课程内容选择的因素
社会、受教育者、科学文化知识(直接
2019/11/18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33
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及特征
IITC的理念
1.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到各学科教学中
2019/11/18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3
传统教育重视的 3R能力: 读(reading) 写(writing) 算(arithmetic)
现在各国纷纷提出4C能力: 批判性思考与问题解决
(critical thinking and problem solving)
有效沟通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2019/11/18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9
构成课程的要素---课程目标
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是期望 一定教育阶段的学生在发展品德、智力、
体质等方面达到的程度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上海
教育出版社, 1998:898)
⑴认知类。知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 理解思维能力。
⑵技能类。行为、习惯、运动及交际能力。
奥利瓦(Peter F Oliva)列举出的课程定义:
课程是在学校中所传授的东西; 课程是一系列的学科; 课程是教材内容; 课程是学习计划; 课程是科目顺序; 课程是一系列的行为目标; 课程是学习进程; 课程是在学校中所进行的各种活动; 课程是在学校指导下,在校内外所传授的东西; 课程是学校全体职工设计的所有东西; 课程是学习者在学校所经历的经验; 课程是个体学习者在学校教育中所获得的一系列经验。
课程内容的性质体现了课程观的性质
课程内容是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
新课改中课程内容的变化?
(课程内容生活化、综合化)
2019/11/18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23
构成课程的要素---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设计是课程设计的核心
制约课程内容选择的因素
社会、受教育者、科学文化知识(直接
2019/11/18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33
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及特征
IITC的理念
1.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到各学科教学中
2019/11/18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3
传统教育重视的 3R能力: 读(reading) 写(writing) 算(arithmetic)
现在各国纷纷提出4C能力: 批判性思考与问题解决
(critical thinking and problem solving)
有效沟通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2019/11/18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9
构成课程的要素---课程目标
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是期望 一定教育阶段的学生在发展品德、智力、
体质等方面达到的程度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上海
教育出版社, 1998:898)
⑴认知类。知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 理解思维能力。
⑵技能类。行为、习惯、运动及交际能力。
奥利瓦(Peter F Oliva)列举出的课程定义:
课程是在学校中所传授的东西; 课程是一系列的学科; 课程是教材内容; 课程是学习计划; 课程是科目顺序; 课程是一系列的行为目标; 课程是学习进程; 课程是在学校中所进行的各种活动; 课程是在学校指导下,在校内外所传授的东西; 课程是学校全体职工设计的所有东西; 课程是学习者在学校所经历的经验; 课程是个体学习者在学校教育中所获得的一系列经验。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经验交流)ppt课件
倡导持续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事业 的发展。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意义: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创新人才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实践:教师培训、教学资源开发、课堂教学应用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未来发展:在线教育、智能教育、虚拟实验等
倡导持续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感谢观看
汇报人: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意义和价值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 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可以促进教育公平,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 资源。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可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 力和实践能力。
03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实践
信息技术在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背 景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实 践
信息技术在课程设计中的 应用方式
信息技术在课程设计中的 应用效果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教学:利用音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网络远程授课:突破地域限制,实现跨地区授课 互动教学:通过在线讨论、实时反馈等方式增强师生互动 智慧教室: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提升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前景展望
技术进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将更加深入地应用于教育领域,为课程融合 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多元化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将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趋势,更加符合不同学科、 不同学生的需求。
跨学科融合:未来的课程融合将更加注重跨学科的融合,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交 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途径与方法ppt课件
7
1
Web Quest(基于网络的探究)阶段
Web Quest:(基于网络的探究)阶段(大致从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至 2003 年);由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教育技术系两 位教授伯尼.道格 和汤姆.马奇首创的。
主要方法:在网络环境下,由教师引导,以一定任务驱动学生 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要求:教师依据这种方法建立了自己的webquest主题网页,并 应用于教学中。
Web Quest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
8
2
TELS(运用技术加强理科学习)阶段
时间
大致从 2003 年 至 2008 年
TELS 项目的实 施
是美国(乃至所 有西方国家 )从 只关注课外整合 模式开始转向重 视课内整合模式 的一个特明征显标志
特别关注课程设
计;
特别关注信息化
学习环境的创设
与营造
实施(四个环 节)
这种整合模式在 贯彻、 实施过程中 特别强调教师应具备 TPACK 知识,并要充 分发挥教师在整合过 程中的重要作用。
11
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途径
1.运用先进的理论为指导
2.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
整合的过程是教育深化改革的 过程,既然是改革,就必须要有先 进的理论作指导。在国内外的信息 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中,建构主 义理论成为指导整合实践的重要理 论之一。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途径与方法
1
“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 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 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 。 ——陈至立
信息技术培训课件实用PPT(73张)
团队共创
(collaboration and building)
创造与创新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2020/10/25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4
一、我们的教学应教什么?
教学组织架构必须改革
强调以“真实性问题”为核心的教学(学习 )目标要求教学有所改变
✓ 打破传统教室中听课的限制
2020/10/25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6
对课程的理解和解释
你认为 课程的定义和解释应该是怎
样的?
2020/10/25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7
课程与教学
二者之间的关系取决于对课程与教学内涵的 理解,尤其是对课程内涵的理解
课程是“跑道”。教学就是以课程为指南, 旨在实现教育目的的、以课堂为主渠道的、 由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实践活动。(并列关 系)
或进入职业领域的资格的教学内容和具体教材的总计划;
课程是对教师、学生、学科和环境等组成要素的一种方法论 探究;
课程是学校的生活和计划……一种指导生活的事业; 课程是一种学习计划;
2020/10/25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4
对课程的理解和解释
课程是在学校的指导下,为推动学习者个人的社会能力不断 地、有目的地向前发展,通过对知识和经验有组织地重构而 形成的系统阐述的有计划、有指导的学习经验和预期的学习 结果;
7
二、提出“整合”的背景
目前,广大中小学教师(乃至整个教育
界)仍对IITC存在片面甚至是错误的
认识 三个方面:
* 目标(方向)不清楚 * 内涵(本质)不了解 * 途径(方法)不明确
2020/10/25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collaboration and building)
创造与创新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2020/10/25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4
一、我们的教学应教什么?
教学组织架构必须改革
强调以“真实性问题”为核心的教学(学习 )目标要求教学有所改变
✓ 打破传统教室中听课的限制
2020/10/25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6
对课程的理解和解释
你认为 课程的定义和解释应该是怎
样的?
2020/10/25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7
课程与教学
二者之间的关系取决于对课程与教学内涵的 理解,尤其是对课程内涵的理解
课程是“跑道”。教学就是以课程为指南, 旨在实现教育目的的、以课堂为主渠道的、 由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实践活动。(并列关 系)
或进入职业领域的资格的教学内容和具体教材的总计划;
课程是对教师、学生、学科和环境等组成要素的一种方法论 探究;
课程是学校的生活和计划……一种指导生活的事业; 课程是一种学习计划;
2020/10/25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4
对课程的理解和解释
课程是在学校的指导下,为推动学习者个人的社会能力不断 地、有目的地向前发展,通过对知识和经验有组织地重构而 形成的系统阐述的有计划、有指导的学习经验和预期的学习 结果;
7
二、提出“整合”的背景
目前,广大中小学教师(乃至整个教育
界)仍对IITC存在片面甚至是错误的
认识 三个方面:
* 目标(方向)不清楚 * 内涵(本质)不了解 * 途径(方法)不明确
2020/10/25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自动化
➢环境虚拟化
信息化学校的教育功能模式
首页>> 教育技术与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
3、教育信息化的对策
(1)全面地认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
首页>> 教育技术与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
(2)学会信息化教学设计
设计核心 学习内容
经典CAI设计
教学内容设计,以 课件开发为中心
单学科知识点
信息化教学设计
首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目的和方法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方式
(1)基本要求 ➢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是个性化,能满足
个体需要的 ➢学习是以问题或主题为中心的 ➢学习过程是进行通讯交流的,学习者之间是协商
的、合作的 ➢学习是具有创造性和生产性的
首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目的和方法
首页>> 教育技术与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
4、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意义
➢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步骤 ➢有利于全体国民素质的提高 ➢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促进教育理论的发展 ➢促进教育信息产业的发展
首页>> 教育技术与教育信息化
二、教育信息技术
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整体教育改革与发展是我 国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教育信息化的 进程中,教育技术走向了信息化发展道路,开 始了教育技术发展的新阶段——教育信息技术 阶段,开辟了很多教育技术的新的研究与应用 领域。
(2)基本策略
➢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 ➢ 借助内容丰富,多媒体呈现,具有联想结构的特点,培养
学生自主发现、探索学习能力 ➢ 借助人机交互技术和参数处理技术,建立虚拟学习环境,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不断探索精神和科学的研究的方法 ➢ 组织协商活动,培养合作学习精神 ➢ 创造机会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述观点思想,形成个性
本章内容结构
教育技术与 教育信息化
信息技术与 课程整合
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技术
整合的内涵 整合的理论基础 整合的核心——数字化学习 整合的目的和方法 整合实践中的问题 整合对教师的要求 整合的意义
首页 >> 教育技术与教育信息化
第一节 教育技术与教育信息化
一、什么是教育信息化 1、教育信息化的概念 信息技术 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
➢试卷素材
课件与网络课件
➢案例
文献资料
➢常见问题解答
资源目录索引
➢网络课程
首页>> 教育技术与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技术
4、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意识能力 教学设计能力 ➢选择资源能力 有效地获取信息资源能力 ➢评价信息资源能力 使用信息资源能力 ➢开发信息资源能力 ➢信息技术有关的信息道德、伦理和法律问题
➢课程学习活动是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实施 ➢课程学习内容是经过数字化处理并成为学习者的
学习资源 ➢课程学习知识是经过学习者利用信息工具进行重
构和创造
首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目的和方法
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和方法
1、整合的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 ➢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教育技术学
何克抗 李文光 编著
2010年9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学习目标:
1.了解教育信息化与教育信息技术 2.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 3.基本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核心、目的和方法及其意义 4.明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在深化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首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数字化学习
三、数字化学习 1、数字化学习环境
首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数字化学习
2、数字化学习资源
首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数字化学习
3、数字化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数字化学习
4、数字化学习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
首页>> 教育技术与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技术
5、规范管理 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 技术规范》、《现代远程教育技术规范》、 《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等,还有一 些标准和规范正在建设中。
首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第二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 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 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 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首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内涵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1、工具层面的整合 该观点认为整合便是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来有 效的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2、教学层面的整合 该观点认为信息技术既是促进教学的手段也是教学的 对象,强调信息技术对课程教学任务完成的作用。 3、课程层面的整合 该观点倾向于从课程整体的角度去思考信息技术的地 位和作用。
首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基础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伴随着多 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多媒体和 基于internet的网络通信技术所具有的多种特性特别 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为实现建构主义学习 环境提供了理想的资源条件和理想的认知工具,能有 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同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 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提供了最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首页>> 教育技术与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技术
1、信息技术教育应用
➢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2、教育环境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 ➢校园教学环境建设
首页>> 教育技术与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技术
校园教学环境建设
首页>> 教育技术与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技术
3、教育资源建设
➢媒体素材
题库
首页>> 教育技术与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
2、教育信息化的特征
(1)从技术层面看,教育信息化具有以下特点: ➢数字化 ➢多媒体化 ➢网络化 ➢智能化
首页>> 教育技术与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
(2)从教育层面看,教育信息化具有以下特点
➢教材多媒化
➢资源全球化
➢教学个性化
➢学习自主化
➢活动合作化
教学过程设计,重视 学习资源的利用
交叉学科专题
主要教学 模式
讲授/辅导 模拟演示
研究型学习 资源型学习
操练练习
合作型学习
教学周期
课时
星期~学期
教学评价 依据行为反应
依据电子作品
首页>> 教育技术与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
(3)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信息教育+信息化教育 ➢人脑+电脑 ➢左脑+右脑 ➢创新+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