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策略和方法,可以帮助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创造探究环境:教师应创造一个积极、开放、安全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自由提问、探索和发现。

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愿意冒险尝试,不怕失败,因为他们知道失败是学习的一部分。

设计有趣的问题:为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应设计一些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这些问题应该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主动寻找答案。

提供必要的资源: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如教材、网络、实验器材等,以便他们进行自主探究。

同时,教师还应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有效地使用这些资源。

鼓励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并不意味着学生需要独自完成所有任务。

相反,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共同解决问题。

教授探究方法:除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外,教师还应教授他们一些基本的探究方法,如观察、实验、推理等。

这些方法将帮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更加有效和高效。

及时反馈和评价: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

这有助于学生了解他们的表现如何,以及他们需要改进的地方。

同时,教师的反馈和评价还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地进行自主探究。

总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需要教师创造一个积极、开放、安全的学习环境,设计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提供必要的资源,鼓励合作学习,教授探究方法,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

通过这些努力,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双减背景下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双减背景下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双减背景下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小学阶段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尤为重要。

从教与学的关系上看,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的教学方式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点拨。

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已有的课程资源,在课堂上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强化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注重知识点迁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为了使学生独立探索,获得更多的知识,教师必须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主学习。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核心,引领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不能将学生的思维局限在自己的解题思路之中,激励学生勇于创新。

对于那些可以自己学或是有足够能力处理问题的学生,教师应适度点拨,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经历知识的迁移生成。

二、调动学生兴趣积极探究新知识,做到“教”和“学”平衡。

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而不应只注重“教”。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好和“学“之间的平衡、引导学生用科学的学习方式对所学知识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比如,在数学课程中,提出“被4整除的有哪些”的问题,让学生回忆“能被2、3整除的数有哪些”,再引导学生考虑“能被4整除的数的特点是什么”,然后,让学生联想,如果一个整数的最后两个数字可以被4来整除,那么,该数字也可以被4整除。

不仅如此,还可以用事例证明,使学生从中发现规律.进而获得知识。

三、以问题为核心,充分发挥质询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要想巩固和提升小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教师必须在课堂引人环节,做好相关设计工作,利用提问题的方式散发学生思维,进而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得到提升。

利用探究型问题,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以此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四、运用思维导图提高教学效率学数学属于一门知识点比较多的科目,如果教师没有好的教学方式,那么就很难让学生牢记大量的相关知识。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小课题研究报告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小课题研究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小课题研究报告篇一: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开题报告“小学生自主学习培养研究”研究报告本课题于20XX年12月申报,20XX年3月市教科所批准立项为市级教科研课题。

经过了一年多的系统观察和实验研究,课题组完成了课题实验中的各项任务,达到了预期的实验效果。

下面就课题实验的基本情况作综合报告。

课题负责人:陈文平课题组成员:徐晖曹毅孙世武一问题的提出:1、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更主要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通过知识学习的过程获得终身学习的兴趣、习惯和能力;2、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改变学生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

3、“自主学习”作为新课程提出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主动质疑探究;而且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4、当前绝大多数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不好,“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已成为新课程教学中实现“三维目标”的重大障碍。

因此,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5、“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必须以“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为前提,没有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不可能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本文试图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具体措施。

二、选题的意义及研究价值自主学习精神是国内外许多教育家,学习理论专家所积极倡导的,也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和主要思想。

对于学生的学习品质的培养一直以来就受到国内外教育专家的关注,也产生了许多研究成果。

但是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研究缺乏分层面的细致指导与相关指导策略,而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形成,对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学 “ 的认 识 ” . 问学 生 : 为什 圆 时 我 “
么 车 轮要 用 圆形 的? 果 不 采 用 圆形 如
在 让 学 生进 行 自主探 究 学 习之 前 . 首
先 要 给 学 生 讲 清 进 行 探 索 学 习 的 方
而 改 为 椭 圆 形 、 方 形 、 方 形 行 不 长 正
“ 人 的心 灵 深处 .有 一 种 根 深 蒂 固 在 的 需 要 . 就 是 希望 自己是 一 个 发 现 这
选 择 自己 的方 式 . 计 自 己 的活 动 方 设
案 . 过 观 察 、 作 、 测 、 考 等 方 通 操 猜 思
只有 当学 生 通 过 自 己的 思 考 与 探 索 .
在 自主 探 索 和 合 作 交 流 过 程 中 真 正 理 解 和 掌 握 知识 ” 因此 在 数 学 学 习
过 程 中 .教 师 要 树 立 强 烈 的 学 生 意 识 . 探 究 机 会 让 给 学 生 . 学 生 足 把 给 够 的 时 间 和 空 间 去探 究 . 学 生 自己 让
自 己解 决 的 , 提 示 ; 生 能 自己 思 不 学
考的 。 暗示 ; 不 学生 能 自己 评 价 的 , 不 先 表 示 。让 学 生 形 成 自己探 究 : >
者 、 究者 、 究者 , 研 探 而在 儿 童 的精 神
世 界 里 . 种 需 要特 别 强 烈 。针 对 学 这 ”
定 要 用 圆 形 ? 究 竟 圆形 有 什 么 特
学 知 识 应 用 于 解 决 实 际 问 题 的 一 种
教 学 形式 。探 究 性 学 习 。 师 数 学 课 教
点? 如果 改 成 其 他 形 状 会 出现 什 么 情 景 ? 以 此 进 一 步 唤 起 学 生 探 究 的 欲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

到 探 求 和 运 用 新 知 识 的 活 动 中 去 , 终 达 到学 会 知 识 、 解 知 识 、 最 理 运
1创设教学情境 。 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 数学课程标准》 明确指出 : 学教学 , 紧密联 系学生 的生活 “ 数 要 实际,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 出发 , 创设生动有趣 的情景。” 在数学课 堂教 学过程 中 , 创设生动有趣 的情 景 , 是数学教学 活动产 生和维持 的基本依 托; 学生 自主探究数学 知识 的起点和原动力 ; 是 是提 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 的一种有效手 段。 “ 是孩 子的天性 。 玩” 曾经有个伟人提 出: 如果 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 情绪高 昂和智 “ 力振奋 的精神状态 , 就急 于传 授知识 , 不动情感 的脑 力劳动就会带 来疲倦 。 没有欢欣鼓舞 的心情 , 没有学习兴趣 , 学习也就成了负担。 ” 小学生都喜欢做游戏 , 创设一个 与学 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 , 又是学 生感兴趣的游戏情境 , 唤起学生 的主观意识 , 让学生 自主调动 已有 的知识 、 经验 、 策略去体验和理解知识 。 激活学生 的思维 。 引发学生 自主探究 , 使学 习活动生动 有趣 、 事半功倍 。如 : 教学“ 在 可能 性” 时, 我首先告诉 同学们 , 老师今 天和大家一 起做一个 摸球 的游 戏 。 我手上拿 的袋子里装着三种黄色球、 两种蓝色球 、 一种红色球 。 请一 名同学来 闭着 眼睛随手摸一个球 , 可能摸 到哪种颜色的球 呢?( 教 师摇晃袋子 内的球后 , 一个学生闭眼摸一个 , 请 同时请学生们 猜一 猜他摸 到的可能是 哪种颜 色的球? ) 学生 甲 : 摸到 的可能是 黄色 他 球, 学生乙 : 不一定吧?他可能摸到蓝 色球 , 也可能摸到红色球。学 生丙 : 我看他说不定摸到 的是黄色或蓝色或红色球。( 学生猜后 , 教 师让摸球的学生出示摸到 的球 。猜对 的同学欢呼 雀跃 ) 老师 : 想一 想, 我们能事先确定摸到哪种颜色 的球吗?学生 甲: 不能 , 三种颜 色 的球都有可能被摸到。学生 乙: 黄颜 色的球被摸到 的机会 多一些 。 老师 : 如果想摸到的球肯定是红 色球 , 么我们可 以怎么办?学生 那 甲: 多放几个红色球。学生乙 : 不行 , 全部放红色球 。老师 : 要 为什 么?学生 : 因为每个球都有可能被摸到 , 只要有一个 球不是红色球 , 就有可能摸到这个球 , 如果全部是红色球 , 随便你怎样摸 , 出的球 摸 肯定是红色球。创设以游戏情 境为 主线, 让学生在玩 中体验和理解 “ 某一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认识 “ , 预测某一事情发生 的可能性大小” 的应用价值 , 初步掌握“ 预测某一事情发生 的可能性大小” 的基本方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一、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尝试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除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我们可以引入课堂讨论、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等多种教学模式,启发学生思维,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通过多样的教学形式,我们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启发式提问在课堂中,我们可以通过启发式提问,激发学生思考和独立探究的能力。

启发式提问是一种引导性的、开放性的提问方式,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让他们主动探索求解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通过启发式提问的过程,既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能增强他们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的自信心。

三、差异化教学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差异化的教育环境中得到更好的发挥。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化需求,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充分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特长。

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帮助学生在探究、交流、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课后反思和总结学生在完成作业后,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课后反思和总结。

通过课后反思和总结,学生能够深入思考自己的学习过程,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同时,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和需要,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五、开放式问题总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现代教育的重大方向之一。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注重多元化教学、启发式提问、差异化教学、课后反思和总结、开放式问题等教学策略的运用,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的综合素质。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摘要】本文研究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首先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接着概述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对小学数学学习的影响。

然后探讨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其实践效果。

结合研究成果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总结,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本研究旨在促进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案例分析、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教育被认为是关乎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

而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教育,更是被广泛认为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缺乏自主探究和学习的能力。

由于传统的教育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缺乏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运用,教育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这也正是引发本研究的背景之一。

与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自主学习能力被视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重要素质之一。

而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更是至关重要。

研究表明,具有较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更能够主动思考问题、灵活运用知识,更容易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

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角度出发,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研究,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升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的表现。

通过深入分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概念和特点,以及其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可以为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效的培养策略和指导方针。

研究目的也在于进一步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发展中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一、引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意识1.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可以通过趣味数学游戏、实验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乐趣。

2. 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鼓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开展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 设计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任务:为学生提供适合自己学习的任务,让他们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进行学习和解决问题。

二、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1. 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进行一些启发性的讲解,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提问和互动交流,促进学生的思维碰撞和共同学习。

2. 创设适宜的学习场所:提供舒适、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专心致志地进行自主学习。

3. 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些适量的学习资料和参考书籍,供他们查阅和学习,激发他们的主动学习欲望。

三、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方法1. 提供合适的学习技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使用一些有效的学习技巧,如思维导图、归纳总结、多角度思考等,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整理和理解学习内容。

2. 建立合理的学习计划: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制定学习计划,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进度,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并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3.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引导他们分析问题、探索解决方法,并组织合作解决问题的活动,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设计多样化的学习任务1. 开展数学探究活动: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小组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索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乐趣和实用性。

2. 进行数学项目学习: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些小型的数学项目,让学生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研究和实践,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 制定个性化学习任务: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能力,给他们设置个性化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五、及时反馈和评价1. 及时给予学生学习成果的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就是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打好基础的。

它把学生作为主动的求知者,在学习中培养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探求,主动运用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它要求教师的教学要从“包办”到指导。

因此,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养成良好学习的习惯,是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

自主探究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

因此,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必须给学生留有自主探究的思维的空间。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主地去探究,去亲近数学、体验数学、“再创造”数学和应用数学,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在数学课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一、创设平台,增强意识。

首先,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

新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是学科对象的主动自觉的求知者和探索者。

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种有特定形式的、有组织的认识活动过程,构成这个认识活动的主要因素是内部智力的心理活动。

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智力活动的能源和动力,它支配着全部学习的认识过程。

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只有在精神轻松的心态下才能产生。

没有老师的宽容心,就没有学生的自信心;没有学生的自信心,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内驱力。

教学中我们应该提倡“童言无忌”,提倡儿童“思维无禁区”,让儿童畅想畅言,精神上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

创设宽松和谐平等民主氛围,教师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要让学生感到可亲、可信,要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激励学生不断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让学生产生兴奋和愉快感。

其次,要给学生多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让学生想象驰骋,感情激荡,思路纵横,乃至异想天开,自然会碰撞思想的火花,引发探究的潜质。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大胆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自由交流,赞扬学生一些独特看法,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

例如:在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我放手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试做例题,结果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方法多种多样,我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纳、总结,让学生理解解题的基本方法,同时还能根据题目的不同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主探究式学习的实践探索与尝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主探究式学习的实践探索与尝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主探究式学习的实践探索与尝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一直以来都是相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家们开始意识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的抑制作用。

自主探究式学习逐渐被提出和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自主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在自己的思考和实践中主动探索知识,通过自主思考和合作学习来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自主探究式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变为引导者和指导者,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探究性。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以自主探究为特点的学习模式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践和尝试。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自主探究式学习中,学生需要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中,所以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尤为重要。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布置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能够自由讨论和合作学习,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设计情境化的学习任务。

在自主探究式学习中,教师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以情境化的方式呈现知识。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这种情境化的学习任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合作学习。

在自主探究式学习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指导者。

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思考,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互相讨论和交流思路。

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及时反馈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自主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和错误,所以教师要及时进行反馈和评价。

教师可以在学生讨论完问题后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存在的错误要及时指出并引导学生找出正确答案。

这样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的实践和尝试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意义重大。

它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性研究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数学成绩。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与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本文通过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性,探究提高小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意义(一)教学情境多元,激发学习兴趣小学数学教学作为学生与数学世界接触的第一扇门,更是学生对于数学世界最初的窥视,因此,教师要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情境教学的有效设计,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可以使教学情境变得更加多样和生动,有助于帮助学生调动起对小学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究的愿望,还能使学生通过情境化小学数学学习,了解小学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这样才能使他们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摆正学习心态和进一步深化自主记忆水平并激发学习兴趣。

(二)注重独立思考,培养创新能力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一个完成独创性学习的过程,这里的独创性学习并不是指学生单独学习,而是学生不满足于获得现有的学习进程,而是愿意在探索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思考,了解如何分析某一数学概念或定理,并且能够探索新的知识。

这样做最好的结果就是能够达成新旧知识之间的迁移,学生利用旧的知识理解新的知识,和其他同学共同配合解决问题,这对于解答数学难题来说将有很好的引导意义,而且学生也会有更加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三)发展小组合作学习,促进自主发展小学处于教育的基础阶段,是学生整个教育生涯的基础铺垫,所以培养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在教育界得到格外的注重。

但是由于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都是进行应试教育,过于注重学生们的成绩,并没有根据学生实际自身发展情况而制定相对应的授课模式。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的学生自主学习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的学生自主学习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的学生自主学习一、引言学生自主学习是学校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的教案中,教师旨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本文将深入探讨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实施方式和效果。

二、学生自主学习的实施方式1. 设置学习目标在教案中,教师会明确告诉学生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让学生清楚知道自己要达到什么样的学习成果。

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目标来制定学习计划,明确自己的方向。

2. 提供学习资源教案中会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如教材、练习册、作业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资源,灵活运用。

3. 自主探究在教案中,教师会给学生提出问题或情境,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实践、思考等方式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合作学习在教案中,教师还会给学生安排一些合作学习的活动,如小组讨论、合作解题等。

通过与同伴的互动,学生可以相互促进,交流思想,共同完成任务。

三、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1. 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学习资源,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更容易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投入学习过程。

2. 提高学习效果学生自主学习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自觉掌握学习内容,并且能够深入思考和理解。

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3.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自主学习在过程中需要学生主动思考、选择、解决问题,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结语通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的学生自主学习实施,学生能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将成为未来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教师在教案的设计和实施中,应不断探索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和平台。

小学数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研究结论

小学数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研究结论

小学数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
研究结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通过研究和实践,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 自主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这种方法通过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

自主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2. 合作学习方法:通过组织学生之间的合作,促进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的互动和合作。

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与他人一起合作,学生能够分享和交流不同的思路和解题方法,从而扩展他们的数学思维。

3. 探究学习方法: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探究学习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实验和观察,通过实践来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

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综上所述,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这些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合理运用这些方法,为学生提供更有意义和有效果的数学学习体验。

数学教学中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数学教学中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数学教学中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

1. 激发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

教师可以通过选取生动有趣的教材、引入有趣的数学游戏和实例,让学生感到数学是有趣的,从而主动参与学习。

2. 设立目标: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设立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的方向和目标,并与学生共同制定一些可以衡量目标完成的具体标准。

学生可以根据目标进行学习计划和时间安排,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3. 提供资源:教师可以提供丰富的数学学习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籍、习题集等。

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和图书馆等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4. 引导解决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寻找解决方法。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提问,培养他们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

5. 分组合作学习: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学习、合作解决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讨论、交流和合作,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6. 提供反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问题所在。

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激发他们主动思考学习方法和策略的能力。

7. 培养解决困难的能力: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面对困难,鼓励他们勇于尝试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以上策略的研究和实施,可以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能力和兴趣,并在学习中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对于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教育也面临着很多挑战。

对于小学数学教育而言,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变得格外重要。

在过去,许多老师的教学方法倾向于灌输式教学,缺乏互动和探究,这样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不利的。

而一旦学生离开了离开了学校,他们在面对真实的问题时,就会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自主地去解决问题。

因此,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当今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

二、理论基础1.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主动地选择、组织,处理、总结信息,以及判断、评价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

实现自主学习需要课堂教学形式上的变化和老师角色上的转变。

2. 小学数学教学是基础知识学习的起点,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数学兴趣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

数学教学应贯穿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问题式教学等多种方法。

在这些方法中,特别是问题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具体措施1. 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应用,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展现数学的魅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在学习几何方面,可以安排学生去调查身边的建筑和器物的几何形状、进行几何探究并制作模型等,这样的活动可以在兴趣的驱使下,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中,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欲望。

2. 创设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利用视频、课件、图片等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内容, 让学生在感官刺激下进行探究和思考。

在教学中,采用合作探究、集体琢磨或小组活动等方式,创设更加丰富、多元化、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完成探究任务的过程中产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3. 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数学教学过程中,出现问题是常有的事情,如何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是教师的首要任务。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式提问,启发学生内部自主思考意识,以数学问题为切入点,帮助学生进行自主的发散性思维训练。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探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探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探究发表时间:2020-09-10T15:12:39.07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下第9期作者:余育斌[导读] 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既关注知识的获得也能关注学习技巧的掌握,让每一个小学生可以主动自主地进行数学的学习,完善知识结构的构建,提高数学学科知识掌握的总体水平。

余育斌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中童镇中心小学,江西鹰潭 335000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要能够非常充分地满足小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基本要求,使师生之间的信息沟通畅通无阻,从而让自主学习活动逐渐变成学生们的习惯,让师生之间形成合作互助的关系,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报有更大的热情。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数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既关注知识的获得也能关注学习技巧的掌握,让每一个小学生可以主动自主地进行数学的学习,完善知识结构的构建,提高数学学科知识掌握的总体水平。

开展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自主学习活动,就要采取一些策略,要注重学生适应性学习习惯的养成,特别是在数学的思维方法、学习技巧、认知策略等方面要加强。

一、重视培养小学生认真学习态度在数学的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小学生学习的状态非常的浮躁,写作业的同时,脑子里还在想着自己心爱的玩具,想着游戏,想着喜欢的动画片,所以这也导致他们写作业拖拖拉拉,写得不仅非常慢,而且出现了很多的错误。

可想而知,如果小学生们都能非常专注投入地进行学习,完成作业,那么他们的成绩肯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既然实际的情况并不乐观,我们当然也需要痛定思痛,反思以往教学中工作做得不到位的地方,解决这些缺陷和瑕疵,让自己的教学努力在学生的身上发挥更多积极的作用。

找到最根本的原因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解决问题。

学生没有专注的状态,往往是因为对学习缺乏足够的兴趣,学习的动力不足,学习比较被动,没有主动性,对学习本身没有太多的关注。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并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的综合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数学是一门需要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学科。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如创设情境、设置问题、组织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例如,在讲解“分数”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利用分蛋糕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动手分蛋糕,从而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概念。

又如,在讲解“三角形稳定性”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拉一拉、摆一摆等方式,让学生自己发现三角形的这一特性,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习惯是一种长期形成的固定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包括课前预习、课堂认真听讲、课后复习、独立完成作业等。

同时,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如画图、列表、归纳、类比等,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探究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探究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和条件,如组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实验操作等。

同时,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性,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四、给予学生自主评价的机会自主评价是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的过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自主评价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策略

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策略

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策略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首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考、发现问题,并且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法。

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数学填空、数学推理、数学归纳等活动,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决,从而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倾听、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通过不断地思考、讨论和交流,从而培养出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了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外,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管理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设计和课堂管理,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培养他们的学习管理能力。

可以通过分组合作、自主探究、小组展示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自主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管理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规定学习目标和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步骤,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管理能力。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教师还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学习方法的训练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训练来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学习方法能力。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自主选择和灵活运用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自主学习对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探究

自主学习对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探究

自主学习对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探究【摘要】本文探讨了自主学习对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影响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引言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正文部分分析了自主学习的概念和特点,以及在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接着探讨了自主学习对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影响因素和提升策略,并进行了实践探究。

结论部分总结了自主学习对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积极作用,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主学习在数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为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自主学习、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影响因素、策略、实践探究、积极作用、教育教学、重要性、研究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方式和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变革和创新。

在小学数学教育领域,传统的老师主导式教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随着自主学习理念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开始关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提升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

研究表明,传统的教师主导式教学容易让学生变得被动和依赖性强,而自主学习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技能。

探讨自主学习对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自主学习对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可以为教育者和家长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有效的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数学计算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中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自主学习对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产生的具体影响和作用,从而为提升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通过深入研究自主学习在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中的应用,分析自主学习对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影响因素,探讨自主学习在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提升中的具体策略,以及实践探究自主学习对数学计算能力的效果,旨在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启示,为未来进一步探讨自主学习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愿望。

在教学中要多挖掘生活素材,寻找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有机联系的切入点,让数学内容生活化,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和用数学的能力,从而实现数学教学的育人目的。

下面谈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意识自主探究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能够主动的去探究学习中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探究涉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一系列过程。

探究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数学只有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才能使学生切实理解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索的动力。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包含着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学教学活动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想方设法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现实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反思、评价等活动,获得适应社会生活的数学经验,逐步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从而增强学生的探索欲望。

如教学“混合运算”时,可创设本班学习委员到文具店,统一购买学具的系列情境。

上课开始了播放购买文具用品实况:①购买圆珠笔8盒和铅笔10捆,每盒圆珠笔6枝,每捆铅笔10枝。

②学习委员给同学们说:“圆珠笔的价格好贵一盒6枝就要9元,一捆铅笔10枝才2元。

”让学生观察购买文具用品情境,从中收集、处理好信息,解决自己想解决的问题:①购买圆珠笔和铅笔一共有多少枝[6×8+10×10=48+100=148(枝)]②每枝圆珠笔比每枝铅笔贵多少元?[9÷6-2÷10=1.5-0.2=1.3(元)]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使学生感悟出计算两个积(商)之和(差)的运算顺序应同时先算两个积(商)。

情境素材取自于生活,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又把生活问题数学化,培养学生善于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

二、激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自主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时,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计划,能充分利用学习工具,采用观察、实验、计算等多种方法,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养成寻疑、质疑、释疑、解疑的习惯和方法,勇于思考,富于想象,乐于革新。

是自主探究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1.创设生活情境,自主探索“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也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数学虽然抽象,但它来源于实际生活,并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学生提供可探索的生活情境。

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起来,使数学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

例如,在“元、角、分”的教学中,就可以创设买卖货物的情境,让学生轮流当售货员和顾客,进行买卖游戏活动。

在活动开始之前,要为学生每人准备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等面值的人民币共5元,让学生来认识这些人民币,在活动中要求:①每人购买的商品必须有文具、食品、小玩具。

②用所发给的钱看谁买的东西多,买的东西好,买后进行评论。

活动后进行集体讨论,让每个学生都要说出自己买了哪几样商品,每样商品多少钱。

通过活动学生不但认识了元、角、分,知道了1元=10角、1角=10分,会进行换算,而且深深感受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

2.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自主探索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我们的教学必须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

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材料的感受与兴趣。

来自身边熟悉情景,不仅可以增强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保证了学习对探究内容的理解深度,为进一步构建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不断挖掘小学生身边的数学学习素材。

学习“时、分、的认识”离不开钟表及钟表模型,传统数学课学习这部分内容,常常是借助钟表或模型,讲解钟面的组成及大格、小格等知识,并以此为基础来解释某一时刻,仔细剖析后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设计忽略了学生已有对钟表的感性认识。

这种认识,有些是家长给的,更多的是儿童在生活中有意无意积累起来的。

如儿童看电视节目,每当整时或半时,屏幕上就会出现相应的时刻,这时儿童就会与挂在墙面上的钟表相对照。

基于对儿童的经验的认识我们不妨这样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利用钟表或模型给出时刻;解释—通过不同时刻呈现出位置不同指针的钟面,让学生解释拨出不同时刻的理由;概括—是指提示出以上各个时刻读法的共性,如时针超过几就是几时多,分针指向几格就是几分,合起来就是几时几分,同时还要揭示组成钟面更为重要的知识,即12个大格,60个小格,一个大格等于5个小格;拓展—通过活动感受1分钟有多长及时刻的两种记法。

这样的设计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愿望。

3.让学生亲历操作的过程中,自主探索俗语说:“我听见了,但可能忘掉;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

”可见亲自参与、亲自实践是何等重要,课堂教学本身就是学生生命整体的体验和发展过程。

在学习活动中,如果有多种感官的参与,可提高大脑的兴奋性,促进建立暂时联系。

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实践操作,让学生手、口、脑、眼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活动中发展能力。

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探究长方体的特征时,让学生动手操作,有的学生将牙膏盒的面剪下来加以比划;有的学生在纸上描出长方体各个方面进行比较;有的学生用直尺量长方体的棱长……学生通过剪一剪、量一量、画一画、比一比等实践活动,初步了解了长方体的特征,更可贵的是在活动中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本领,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4.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既是帮助学生搞好学习的催化剂,又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激情的兴奋剂。

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结精神,在自主探索中学生与学生互相帮助取长补短,让知识融会贯通。

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组织者和引导者。

把自己当做一名初学者,走近学生,与学生一起探索中学。

学生要在合作交流中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研究者,发现者。

在教学中,我们要选择适当的切入口,提供研究材料、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自主探索。

例如,教学“圆柱体的初步认识”时可设计这样的教学过程:教师让学生每人从自己桌上众多的学具中找到一个圆柱体,然后分组活动:“观察这些圆柱体,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热烈讨论起来。

经过讨论学生发现:圆柱的上下两个面都是圆的。

圆柱体上下是一样粗的……老师对他们的发现给予充分的肯定。

在这一情境中有个学生提出问题:“圆柱上的这两个圆是不是一样大呢?老师紧紧抓住这个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想办法证明这种观点。

这时学生的热情高涨起来,他们热烈讨论,群策群力,想出了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有的小组把圆柱一头的圆画在纸上,再把另一头掉过来比较;有的小组用纸条量圆柱两头的外围,看是否一样粗;有的小组量圆的直径是否一样长……在这个合作交流探索的过程中,学生人人动手、个个动脑、合作讨论,每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的调动,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在活动中对学习充满了信心。

三、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传统的数学重结果,轻过程,学生无需自主探索只要认真听讲和单纯记忆,排斥了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的思考与个性。

《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这一理念强调了数学学习必须重视建构知识过程,才能充分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使学生探索经历成为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

探索经历意味着学生要面临很多困惑,挫折、甚至失败。

但这些是学生存在、成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

所以,在“自主探索”的教学中,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探索能力。

1.让学生学会从具体事例中发现规律在小学数学的概念学习过程中,由于小学生受认知能力和知识的局限,常常不是从定义来获得概念,而是通过一些实例、模型等直观材料,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来获得。

这种比较、归纳的方法具有“发现”和证明的功能,是一种有效的认知策略,是数学概念学习、法则学习、几何知识学习等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

2.让学生学会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的学习策略数学知识有很强的系统性,前后知识联系紧密,新知识由旧知识引伸、扩展而来,旧知识不能为解决新问题服务。

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将一种运算转化为另一种运算;将一种图形转化为另一种图形;把待解决问题转化为已经解决或容易解决的问题,最终使问题获得解决的这种手段和方法,就是化归的方法,它是学习新知的一种有效策略。

学生掌握了它,学习的主动性就能得到充分发挥,能力得到发展。

3.让学生学会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数学知识一般都比较抽象,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本形象思维为主的,这就是需要把抽象的知识“物化”,借助形象引发形象思维。

数与形的有机结合是促进两种思维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教学中让学生模一模、摆一摆、画一画、做一做,就能促进学生积累表象,引发联想,启发思维,拓宽思维、化难为易,从而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和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4.让学生学会从实践活动中自由获取知识实践操作包括了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建立数学概念的过程中所亲自进行动手、动脑、动口等一切操作活动,这种活动正是学习知识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之一。

学生借助活动能够实现和反映其内部思维活动,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改变“耳听口说”的学习方式,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

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数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自由获取知识。

如“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教学,课前教师让学生自己准备一样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一对,课堂上让学生分组合作进行剪、拼、移等活动,然后各小组交流、讨论后,最终归纳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整个学习过程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要方式,把数学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探索,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

学生经过动手操作,用“剪”、“补”、“拼”、“移”的方法来推导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品尝到成功的喜悦,真正当了一回“小创造者”。

四、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发展自主探索的课堂教学,提倡学生自由探索,自由创造,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和表现机会,鼓励学生自由奔放和新颖的想象,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释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