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8.1 气体的吸收-1课件解析
合集下载
气体吸收操作—吸收的基本原理认知(化工单元操作课件)
1. 相内传质:由于有浓度差,在一相内部发生的物质的传递; 2. 相际传质:从一相到另一相发生的物质的传递。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
二、相组成的表示方法
1. 易混淆的名词
例:75%空气-25%NH3 混合气体
(1)组分:混合物中的每种物质(溶质和惰性气体) (2)组成:混合物中组分的相对数量关系 用x(X)表示液相组成
传质过程也称为扩散过程,扩散的推动力是浓度差。
四、相内传质(扩散)的基本方式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
气液传质过程中,界面溶解即相际传质容易发生且速度很快,前后的相内传质很重要, 是如何进行物质传递的呢?
1. 扩散现象
(1)定义:由于浓度差,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转移(最终各处浓度均相等)。
(2)推动力:浓度差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
2. 表示方法: (2)质量浓度和摩尔浓度
①质量浓度:混合物中某组分的质量mi与混合物的总体积V的比值,用符号 ρi表示。
ρi =mi/V
②摩尔浓度:混合物中某组分(溶质气体)的物质的量ni与混合物总体积V的比值, 用符号 ci表示。
ci= ni/V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
二、相组成的表示方法
②推动力:浓度差(唯一条件) (静止/层流/湍流)
是不是只有静止的 流体才会发生分子
扩散?
四、相内传涡流扩散:
在流体作湍流运动的主体区内,凭借流体的湍动造成流体质点相互碰撞和混合, 使组分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传递,此现象称为涡流扩散。
①机理:流体的湍动造成流体质点相互碰撞和混合 ②推动力:浓度差、质点湍动
双膜理论的应用
任务:试用双膜理论分析工业吸收过程中,如何提高吸收过程的传质速
率以强化吸收效果?
(设法减小两膜的厚度,减小传质阻力——流速越大,气膜和液膜的厚度越薄, 增大流速,可以减小传质阻力,提高吸收速率。)
《化工原理吸收》课件
02 模拟方法可以预测不同操作条件下的吸收效果, 以及优化吸收设备的结构和操作参数。
03 常用的模拟方法包括物理模型模拟、数学模型模 拟和实验模拟等。
吸收过程的优化策略
01
吸收过程的优化策略是通过调整操作条件和设备参数
来提高吸收效果的方法。
02
优化策略通常包括选择合适的吸收剂、优化操作条件
、改进设备结构和操作参数等。
增加流速可以提高溶质的 传递速率,但同时会增加 设备的投资和能耗。
04
吸收设备与流程
吸收设备的类型与特点
填料塔
结构简单,易于制造, 适用于气体流量较小、 溶液组成较低的情况。
板式塔
传质效率高,处理能力 大,适用于气体流量较 大、溶液组成较高的情
况。
喷射器
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适用于气体流量较小、 溶液组成较低的情况。
THANK YOU
感谢各位观看
溶解度与相平衡的关系
物质在气液两相中的溶解度差异是吸收过程得以进行的驱动力。
亨利定律与相平衡
亨利定律: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与该气体在气液界 面上的分压成正比。
输标02入题
亨利定律的数学表达式:(Henry's Law):(c = kP)
01
03
亨利定律的应用:通过测量气体的溶解度和气液界面 上的分压,可以计算出亨利常数,进而了解物质在特
03
优化策略的目标是提高吸收效果、降低能耗和减少环
境污染等。
06
吸收的实际应用
工业废气的处理
工业废气处理
吸收法可用于处理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如硫氧化物 、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通过吸收剂的吸收作用,将有害气 体转化为无害或低害物质,达到净化废气的目的。
03 常用的模拟方法包括物理模型模拟、数学模型模 拟和实验模拟等。
吸收过程的优化策略
01
吸收过程的优化策略是通过调整操作条件和设备参数
来提高吸收效果的方法。
02
优化策略通常包括选择合适的吸收剂、优化操作条件
、改进设备结构和操作参数等。
增加流速可以提高溶质的 传递速率,但同时会增加 设备的投资和能耗。
04
吸收设备与流程
吸收设备的类型与特点
填料塔
结构简单,易于制造, 适用于气体流量较小、 溶液组成较低的情况。
板式塔
传质效率高,处理能力 大,适用于气体流量较 大、溶液组成较高的情
况。
喷射器
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适用于气体流量较小、 溶液组成较低的情况。
THANK YOU
感谢各位观看
溶解度与相平衡的关系
物质在气液两相中的溶解度差异是吸收过程得以进行的驱动力。
亨利定律与相平衡
亨利定律: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与该气体在气液界 面上的分压成正比。
输标02入题
亨利定律的数学表达式:(Henry's Law):(c = kP)
01
03
亨利定律的应用:通过测量气体的溶解度和气液界面 上的分压,可以计算出亨利常数,进而了解物质在特
03
优化策略的目标是提高吸收效果、降低能耗和减少环
境污染等。
06
吸收的实际应用
工业废气的处理
工业废气处理
吸收法可用于处理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如硫氧化物 、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通过吸收剂的吸收作用,将有害气 体转化为无害或低害物质,达到净化废气的目的。
化工原理-3-第八章-气体吸收精品PPT课件
解:求H
PA*
CA H
C A 0.582 kmol m3 ,PA 800Pa
故:H
CA PA*
0.582 0.8
0.7275 kmol m3.kPa
求E E PA* xA
xA
CA CA CS
E
0.8 0.01048
0.582
0.582
1000 0.582 17 18.02
76.33 kPa
0.01048求mFra bibliotekm y x
y PA 0.8 7.897 103 P 101.3
m 0.761
8.3 吸收过程模型及传质速率方程 8.3.1双膜模型
一、吸收过程 吸收过程物理模型:
图(b)中y、x分别表示气相、液相主体浓度;yi、xi分别 表示在相界面处气、液两相的浓度。
以气、液相界面为准,A在相际间的传质过程由以下三步串联而成:
E的含义:
①其数值大小由物系特性和温度决定; ②当物系(溶质、溶剂)一定时,其值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大; ③由实验测定。
二、不同表达形式
由于气、液两相组分浓度可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因而亨利定律也有 不同的形式。
1、溶解度系数H
如溶质在液相中的浓度用物质的量浓度CA表示,则亨利定律:
PA*
CA H
式中:CA为单位体积溶液中的溶质的物质量,kmol/m3; H称为溶解度系数,kmol/m3.Pa。
①一般易溶气体,如NH3、HCl等气体,平衡线斜率m 较小,吸收过程通常呈现气相阻力控制;
②难溶气体,如CO2、O2等,由于其溶解度小,平衡 线斜率m大,吸收过程多呈现液相阻力控制
4、改变阻力大小的方法
实际吸收过程的阻力通常多是气相和液相各占一定的比例,且受 气、液两相流动状态影响甚大。通常:
第8章 化工原理气体吸收
8.3.1双组分混合物中的分子扩散
⑴费克定律 温度、总压一定,组分A在扩散方向上任 一点处的扩散通量与该处A的浓度梯度成正比。
dCA J A DAB d
JA——组分A扩散速率(扩散通量), kmol/(m2· s);
dCA ——组分A在扩散方向z上的浓度梯度(kmol/m3)/m; d DAB——组分A在B组分中的扩散系数,m2/s。
பைடு நூலகம்G L
8.3.5对流传质理论
②数学模型
DG p DG 1 ( pA pAi ) p ( y yi ) 气膜 N A RT G pBm RT G yBm
式中:
pBm yBm (1 y ) m p DG DG 1 DG p 1 kG RT G pBm RT G yBm RT G (1 y )m
pB1 pA1 pA2
0 扩散距离z
z
3)等分子反方向扩散发生在蒸馏过程中。
2.单向扩散及速率方程
JA
(1)总体流动:因溶质A扩散到界面溶 解于溶剂中,造成界面与主体的微小压差, NMcA/c 使得混合物向界面处的流 动。 总体流 动NM NMcB/c (2)总体流动的特点: JB 1)因分子本身扩散引起的宏观流动。 2)A、B在总体流动中方向相同,流动 速度正比于摩尔分率。 1 2
负号:表示扩散方向与浓度梯度方向相反,扩散沿 着浓度降低的方向进行。 理想气体:
pA cA RT
dc A 1 dp A = dz RT dz
DAB dpA JA RT dz
8.3.1双组分混合物中的分子扩散
对双组分混合物,总浓度 CM CA CB =常数
dC A dC B d d
陈敏恒 化工原理 第八章(吸收)1
解:(1) m
E p
1 .2
1 .2
y
0 .08
x x e x 0.0147
(3)达到极限时气体浓度最低为
y min y e 0.006
8.3 扩散和单向传质 一、相际传质过程 (1)溶质由气体主体扩 散至两相界面 (2)溶质在界面上溶解
y i f ( xi )
N 0
N A J A D
定态时 :
dc A dz
NA C D D p A1 p A 2 N A c A1 c A 2 RT nA pA ( 理想气体 c A ) V RT
(2)单向扩散 NB 0
cA dc A N A 1 D dz cM D cM D p c A1 c A 2 p A1 p A 2 NA c BM RT p BM
8.2.2 相平衡与吸收关系 一、判断过程的方向
y ye 或 x xe
吸收
y ye 或 x xe
解吸
二、指明过程的极限 吸收过程的极限为平衡状态.即 y y e 或 x x e
x1 max x1e
y1 m
y 2 min y 2 e mx 2
三、计算过程推动力 过程推动力为实际状态与平衡状态的偏离程度
cM c A cB c Ai cBi C
c A c Ai 必有 cB cBi
A, B 反向扩散
(1)等分子反向扩散 当液相能以同一速率向界面供应组分 B 时, c Bi 保持恒定: J A J B 或 J A J B 0 通过截面 PQ 的净物量为零. (2)单向扩散 当液相不能向界面提供组分 B 时,发生的是 组分 A 的单向扩散。例如:吸收 在单向扩散中将产生主体流动 扩散流:分子微观运动的宏观结果,纯组分 主体流动:宏观运动,同时带有组分 A 和 B 注意:在单向扩散中依然存在 J A J B
化工原理讲稿 气体吸收
两相相内传质速率可用下面的形式表达为:
NA
DG
RT1
P pBm
p
pi
令kG
DG
RT1
P pBm
N A kG p piFra bibliotekNADL
2
cm cSm
(ci
c)
令kL
DL
2
cm cSm
N A kL (ci c)
DG、DL —— 溶质组分在气膜与液膜中的分子扩散系数; P/pBm —— 气相扩散漂流因子; cm/cBm —— 液相扩散漂流因子; 1、2 —— 界面两侧气液相等效膜层厚度,待定参数。
一、吸收过程的气液相平衡关系 二、亨利定律 三、传质过程的方向、限度及推动力
第二节 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
一、吸收过程的气液相平衡关系
1.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 在一定的温度与压力下、当气体混合物与一定量的溶剂 接触时,气相中的溶质便向液相中转移,直至液相中溶质 达到饱和为止,这时,我们称之为达到了相平衡状态。达 到了相平衡状态时气相中溶质的分压,称平衡分压;液相 中溶质的浓度称为平衡浓度(或溶解度)。
气、液相浓度(y,x)在平衡线下方(M点):
y
ye=f(x)
ye
溶质解吸
y
M
释放溶质
o
xe
xx
结论:若系统气、液相浓度(y,x)在平衡线下方,则体系将 发生从液相到气相的传质,即解吸过程。
第二节 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
气、液相浓度(y,x)处于平衡线上(K点):
y ye=f(x)
yye
K
o
xe x x
第一节 概述
2. 吸收操作实例:石油液化气脱除硫化氢
第一节 概述
化工原理第八章气体吸收
实验结果讨论与误差分析
03
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来源,如测量误差、操作误差、环境误差等,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误差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讨论气体吸收过程中的传质机理、影响因素以及优化措施。
实验结果讨论
总结实验结果和误差分析,得出关于气体吸收实验的结论,为后续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实验结论
过程模拟软件介绍
2
1
3
过程模拟软件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数值模拟工具,可以对化工过程进行建模和模拟,预测过程的性能和行为。
过程模拟软件可以用于气体吸收过程的建模和模拟,包括吸收塔的设计、操作条件的优化、过程性能的预测等。
在气体吸收中的应用
在使用过程模拟软件时,需要注意模型的准确性、数据的可靠性以及计算结果的合理性等方面。
第二小节
气体吸收设备类型及特点
填料塔结构与工作原理
填料塔结构
主要包括塔体、填料、液体分布器、气体进出口管等部分。塔内装有一定高度的填料,以增加气液接触面积,促进吸收过程。
工作原理
气体从塔底进入,通过填料层时与从塔顶喷淋下来的吸收液充分接触,完成吸收过程。填料的存在使得气液两相在较小的空间内得到充分混合,提高了吸收效率。
制定详细的实验步骤和操作规范,包括装置启动、气体和液体流量调节、温度控制、数据记录等。
实验操作规范
实验装置搭建
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方法
使用流量计、压力表、温度计等测量仪器,实时记录气体和液体的流量、压力、温度等参数。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筛选和计算,得到气体吸收量、吸收速率、传质系数等关键指标。
采用图表、曲线等形式对实验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讨气体吸收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和规律。
软件使用注意事项
化工原理讲稿气体吸收课件
y ye=f(x)
ye
y
M
o
对解吸而言:
xe
xx
若保持液相浓度x不变,气相浓度y最高只能升到与之相平
衡的浓度ye,即 ymax=ye; 若保持气相浓度y不变,则液相浓度x最低也只能降到与气
相浓度y相平衡的浓度xe,即 xmin=xe。
第二节 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
3.传质过程的推动力
未达平衡的两相接触会发生相际间传质(吸收或解吸),离平衡浓度越远,
气, p2
液, x2
吸收塔
混合气体, p1
液, x1
例题3
含溶质A 且摩尔分率为x=0.2的溶液与压力为 2atm, y=0.15的气体等温接触,平衡关系为:pe=1.2x(atm), 则此时将发生 过程。用气相组成和液相组成表示 的总传质推动力分别为Δy= ,Δx= (摩尔分 率)。如系统温度略有增高,则Δy将 。如系统总 压略有增高,则Δx将 。
大量实验表明,溶解度与平衡分压有关。
第二节 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
2.溶解度曲线
第二节 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
结论:
➢气体的气相分压(组成)越高,溶解度越大
➢气体的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
启示:吸收操作应在低温、高压下进行; 脱吸操作应在高温、低压下进行。
第二节 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
二、亨利定律(Henry’s law)
第二节 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
2.传质过程的限度
对吸收而言: 若保持液相浓度x不变,气相 y 浓度y最低只能降到与之相平
y
衡的浓度ye,即ymin=ye; 若保持气相浓度y不变,则液 相浓度x最高也只能升高到与 ye 气相浓度y相平衡的浓度xe,
o
即xmax=xe。
ye
y
M
o
对解吸而言:
xe
xx
若保持液相浓度x不变,气相浓度y最高只能升到与之相平
衡的浓度ye,即 ymax=ye; 若保持气相浓度y不变,则液相浓度x最低也只能降到与气
相浓度y相平衡的浓度xe,即 xmin=xe。
第二节 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
3.传质过程的推动力
未达平衡的两相接触会发生相际间传质(吸收或解吸),离平衡浓度越远,
气, p2
液, x2
吸收塔
混合气体, p1
液, x1
例题3
含溶质A 且摩尔分率为x=0.2的溶液与压力为 2atm, y=0.15的气体等温接触,平衡关系为:pe=1.2x(atm), 则此时将发生 过程。用气相组成和液相组成表示 的总传质推动力分别为Δy= ,Δx= (摩尔分 率)。如系统温度略有增高,则Δy将 。如系统总 压略有增高,则Δx将 。
大量实验表明,溶解度与平衡分压有关。
第二节 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
2.溶解度曲线
第二节 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
结论:
➢气体的气相分压(组成)越高,溶解度越大
➢气体的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
启示:吸收操作应在低温、高压下进行; 脱吸操作应在高温、低压下进行。
第二节 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
二、亨利定律(Henry’s law)
第二节 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
2.传质过程的限度
对吸收而言: 若保持液相浓度x不变,气相 y 浓度y最低只能降到与之相平
y
衡的浓度ye,即ymin=ye; 若保持气相浓度y不变,则液 相浓度x最高也只能升高到与 ye 气相浓度y相平衡的浓度xe,
o
即xmax=xe。
化工原理-气体吸收_图文
• 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溶液的浓度随气体压力的增加 而增加。如果要使一种气体在溶液中里达到某一特定的浓 度,必须在溶液上方维持较高的平衡压力。
• 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一般来说,温度下降则气体的 溶解度增高。
溶解度曲线: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平衡时溶质在气相和液 相中的浓度的关系曲线。例:图2-2,2-3,2-4。
本章以分析单组分的等温物理吸收为重点,以便掌握最基本 的原理。
• 气体吸收是物质自气相到液相的转移,这是一种传质过程。 • 混合气体中某一组分能否进入溶液里,既取决于该组分的分压,
也取决于溶液里该组分的平衡蒸汽压。如果混合气体中该气体的 分压大于溶液的平衡蒸汽压,这个组分便可自气相转移至液相, 即被吸收。由于转移的结果,溶液里这个组分的浓度便增高,它 的平衡蒸汽压也随着增高,到最后,可以增高到等于它在气相中 的分压,传质过程于是停止,这时称为气液两相达到平衡。 • 反之,如果溶液中的某一组分的平衡蒸汽压大于混合气体中该组 分的分压,这个组分便要从溶液中释放出来,即从液相转移到气 相,这种情况称为解吸(或脱吸)。 • 所以根据两相的平衡关系可以判断传质过程的方向与极限,而且 ,两相的浓度距离平衡愈远,则传质的推动力愈大,传质速率也 愈大。 • 吸收操作的分析,应该从气液两相的平衡关系与传质速率关系着 手,本章各节即如此展开讨论。
y
相对于气相浓度而言实
际液相浓度过饱和
(x>x*),故液相有释放
o
溶质 A 的能力。
y*=f(x)
吸收溶质
Q
释放溶质
x* x x
结论:若系统气、液相浓度(y,x)在平衡线下方,则体系将 发生从液相到气相的传质,即解吸过程。
传质过程的方向
气、液相浓度(y,x)处于
• 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一般来说,温度下降则气体的 溶解度增高。
溶解度曲线: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平衡时溶质在气相和液 相中的浓度的关系曲线。例:图2-2,2-3,2-4。
本章以分析单组分的等温物理吸收为重点,以便掌握最基本 的原理。
• 气体吸收是物质自气相到液相的转移,这是一种传质过程。 • 混合气体中某一组分能否进入溶液里,既取决于该组分的分压,
也取决于溶液里该组分的平衡蒸汽压。如果混合气体中该气体的 分压大于溶液的平衡蒸汽压,这个组分便可自气相转移至液相, 即被吸收。由于转移的结果,溶液里这个组分的浓度便增高,它 的平衡蒸汽压也随着增高,到最后,可以增高到等于它在气相中 的分压,传质过程于是停止,这时称为气液两相达到平衡。 • 反之,如果溶液中的某一组分的平衡蒸汽压大于混合气体中该组 分的分压,这个组分便要从溶液中释放出来,即从液相转移到气 相,这种情况称为解吸(或脱吸)。 • 所以根据两相的平衡关系可以判断传质过程的方向与极限,而且 ,两相的浓度距离平衡愈远,则传质的推动力愈大,传质速率也 愈大。 • 吸收操作的分析,应该从气液两相的平衡关系与传质速率关系着 手,本章各节即如此展开讨论。
y
相对于气相浓度而言实
际液相浓度过饱和
(x>x*),故液相有释放
o
溶质 A 的能力。
y*=f(x)
吸收溶质
Q
释放溶质
x* x x
结论:若系统气、液相浓度(y,x)在平衡线下方,则体系将 发生从液相到气相的传质,即解吸过程。
传质过程的方向
气、液相浓度(y,x)处于
化工原理之气体吸收
一、气体吸收的分类
气体 吸收
按吸收的 温度变化
等温吸收
非等温吸√收
按气液接 触方式
常规吸收
膜基吸收√
本章讨论重点 单组分低组成的常规等温物理吸收过程。
二、气体吸收的工业应用
气体吸收的应用场合
❖净化或精制气体
示例:合成氨工艺中合成气中的净化脱碳。
❖制取某种气体的液态产品
示例:用水吸收氯化氢气体制取盐酸。
一、气体吸收的原理
分离物系 气体混合物
尾气 B(含微量A)
吸收剂 S
形成两相体系的方法 引入一液相(吸收剂) 传质原理
吸 收
原料气 塔 A+B
各组分在吸收剂中溶
溶液
解度不同。
S+A
二、气体吸收的流程
气体吸收过程在吸收塔中进行。
吸收过程
逆流操作 并流操作
吸收过程:溶质溶解于吸收剂中 解吸过程:溶质从溶液中释放出
m大
一、亨利定律的表达式
4. Y ~ X关系
由
x X
1 X
y Y 1Y
得
Y* m X
1Y * 1 X
整理得
Y*
1
mX
1 mX
简化得 Y* mX
对于低组成吸收
1 m X 1
一、亨利定律的表达式
亨利定律表达式可改写为以下形式:
x* p E
c* Hp x* y
m
X* Y m
二、各系数的换算关系
第八章 气体吸收
学习目的 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应掌握吸收的基本概念和吸收过 程的平衡关系与速率关系;掌握低组成气体吸收的计 算方法;了解吸收系数的获取途径和解吸过程的概念 与计算方法;掌握填料塔的结构、填料的类型、填料 塔的流体力学性能与操作特性。
化工原理第八章气体吸收
工业的吸收过程常在吸收塔中 进行。生产中除少部分直接获 得液体产品的吸收操作外,一 般的吸收过程都要求对吸收后 的溶剂进行再生,即在另一称 之为解析他的设备中进行于吸 收相反的操作-解吸。因此, 一个完整地吸收分离过程一般
包括吸收和解吸两部分。
8.2 吸收过程相平衡基础
•8.2.1气液相平衡关系 • 气体混合物与溶剂S相接触时,将发生溶质气体向 液相的转移,使得溶液中溶质(A)的浓度增加。充分 接触后的气液两相,液相中溶质达到饱和,此时瞬间内 进入液相的溶质分子数与从液相逸出的溶质分子数恰好 相抵,在宏观上过程就像停止一样,这种状态称为相际 动平衡,简称相平衡或平衡。 • 对于单组分物理吸收,组分数c=3(溶质A、惰性 气体B、溶剂S),相数(气、液),自由度数F应为
•即在温度、总压和气、液组成共四个变量中,有三个 是自变量,另一个是它们的函数。
• 在一定的操作温度和压力下,溶质在液相中的溶解 度由其相中的组成决定。在总压不很高的情况下,可以 认为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只取决于该气体的分压 , 而与总压无关。于是, 与 得函数关系可写成 • • • 当然,也可以选择液相的浓度 作自变量,这时,在 一定温度下的气相平衡分压 和 的函数: •
• 表示,则
。
•(2)可导出
•平衡关系与上式联立可求解界面浓度 与 。在用作图 法求解时,从气、液两相的实际浓度点a出发,作斜率为
•
的一条直线,此直线与平衡线的交点即为所
求的界面浓度( )。
• 三、传质阻力分析
•总传质阻力为气相分传质阻力与液相分传质阻力之和。若 分传质阻力 中,则总传质阻力 。此时的传质阻 力集中于气相,称为气相阻力控制(亦称气膜控制)。气 相阻力控制的条件是:
液相摩尔分率差表示的分传质推动力 接近于总传质推
化工原理吸收-1
NA kL ci c kLc0 xi x
令 ky=pkG
kx=c0kL
则有: NA ky y yi
NA kx xi x
式中:ky —以气相mol分数差为推动力的气膜传质系数; kx —以液相mol分数差为推动力的液膜传质系数
31
(3) 对流传质系数
影响传质系数的因素:k f (D,,,u,d )
24
传质分离过程——利用质量传递原理实现混合物的组分分离 。
分离过程分类
平衡分离过程:吸收、精馏、萃取、干燥
速率分离过程:膜分离
7.3.2 相际传质与相平衡关系 (1)相律
F C 2
系统自 独立组 相数 由度 分数
25
(2) 相平衡关系
yi Ki xi
相平衡常数 说明:Ki取决于物系的性质、温度和压力。
① 投资费用:设备、管道、仪表、土建、安装 ② 操作成本:物料消耗、能耗、设备折旧、维修费用、工人
工资、管理费用 (3)吸收过程评价
① 技术先进、可靠 ② 经济合理 ③ 环境友好
6
7.2 均相混合物内的质量传递 概述
质量传递:在具有浓度差的混合物中,一个或几个组分从一处
转移到另一处的过程。工程上,简称为传质过程。
2
7.1.2 工业吸收过程
吸收过程 —— 苯吸收塔 吸收工艺过程
解吸过程 —— 苯解吸塔
脱苯煤气
冷凝器
吸收塔 含苯煤气
冷却器
补充新 鲜洗油
换热器
富油
贫油
解吸塔
粗苯 水
过热蒸汽
采用吸收剂再生的连续吸收流程
3
实质: 吸收过程 — 溶质由气相到液相的质量传递过程; 解吸过程 — 溶质由液相到气相的质量传递过程。
令 ky=pkG
kx=c0kL
则有: NA ky y yi
NA kx xi x
式中:ky —以气相mol分数差为推动力的气膜传质系数; kx —以液相mol分数差为推动力的液膜传质系数
31
(3) 对流传质系数
影响传质系数的因素:k f (D,,,u,d )
24
传质分离过程——利用质量传递原理实现混合物的组分分离 。
分离过程分类
平衡分离过程:吸收、精馏、萃取、干燥
速率分离过程:膜分离
7.3.2 相际传质与相平衡关系 (1)相律
F C 2
系统自 独立组 相数 由度 分数
25
(2) 相平衡关系
yi Ki xi
相平衡常数 说明:Ki取决于物系的性质、温度和压力。
① 投资费用:设备、管道、仪表、土建、安装 ② 操作成本:物料消耗、能耗、设备折旧、维修费用、工人
工资、管理费用 (3)吸收过程评价
① 技术先进、可靠 ② 经济合理 ③ 环境友好
6
7.2 均相混合物内的质量传递 概述
质量传递:在具有浓度差的混合物中,一个或几个组分从一处
转移到另一处的过程。工程上,简称为传质过程。
2
7.1.2 工业吸收过程
吸收过程 —— 苯吸收塔 吸收工艺过程
解吸过程 —— 苯解吸塔
脱苯煤气
冷凝器
吸收塔 含苯煤气
冷却器
补充新 鲜洗油
换热器
富油
贫油
解吸塔
粗苯 水
过热蒸汽
采用吸收剂再生的连续吸收流程
3
实质: 吸收过程 — 溶质由气相到液相的质量传递过程; 解吸过程 — 溶质由液相到气相的质量传递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吸收液
10
吸收的相平衡(phase equilibrium)
? ? 气相 A
A
吸收 液相 相平衡 A S
B
解吸
A
11
亨利定律(Henry’s law)
在一定温度下,对于稀溶液,当气液两相达到平衡时,吸收 质在液相中的浓度与它在气相中的分压成正比。
用吸收质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x表示:
p* Ex p *——平衡时吸收质在气相中的平衡分压,pa
作为生产的辅助环节:如氨碱法生产中用饱和盐水吸收氨以制 备原料氨盐水等。
5
吸收的类型
物理吸收(physical absorption):吸收质只是简单地从气相溶 入液相,吸收质与吸收剂间没有显著的化学反应或只有微弱 的化学反应,吸收质在溶液中是游离的或结合得很弱。
物理化学过程
吸收的极限取决于当时条件下吸收质在吸收剂中的溶解度 (dissolvability)。
用摩尔比表示亨利定律:
Y mX 1 (1 m) X
对稀溶液,X值较小,上式简化为:
Y mX
NOTE: 亨利定律只适用于稀溶液,如常压下难溶或少溶气 体的吸收。
16
亨利定律(Henry’s law)
在一定温度下,对于稀溶液,当气液两相达到平衡时,吸收 质在液相中的浓度与它在气相中的分压成正比。
低浓度吸收:吸收质在气液两相中摩尔分数均小于0.1 高浓度吸收:吸收质在气相中浓度大(>0.1) ,且被吸收的数
量多
8
吸收剂的选择
吸收剂应有良好的选择性;
吸收操作 的关键
当吸收剂需要回收或要求吸收剂不污染被吸收的气体时,其蒸 气压应尽量低; 尽可能选用无毒、难燃、腐蚀性小的吸收剂; 吸收剂的粘度要较低,便于输送和有利于气液接触; 化学性质稳定,以免变质和在过程中析出污垢,影响操作;
x
•1
Mr Mx M s (1 x) H
E
•1
Mx M s (1 x) H
对稀溶液(x≌0):
E
s
•
1
Ms HΒιβλιοθήκη 13亨利定律用吸收质在两相中的摩尔分数表示:
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y=p*/p,则亨利定律为 y p * / p E x mx P
y——平衡条件下气相中吸收质的摩尔分数 P——混合气的总压,pa m——相平衡系数
用吸收质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x表示:
p* Ex
用溶液中吸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mol.L-1)表示:
p* 1 c H
用摩尔比(或分数)表示亨利定律:
Y mX 或 y mx
17
讨论:
相平衡关系在吸收过程中的应用
1.判断过程进行的方向:
例 含NH310%(摩尔分数)的气体与含NH35%液体 接触,平衡关系为yA*=0.94xA,问NH3被吸收还 是被解吸?
第八章 气体吸收
§8.1 吸收原理
教学目的: 了解吸收操作的基本过程、吸收的类型以及选择 吸收剂的基本原则。 掌握气液相平衡的基本原理,以及亨利定律
重 点: 吸收的类型及吸收剂的选择 亨利定律及其适用条件
课 型: 理论
1
在CO2气体生成过程中有硫化氢、酸雾、水汽产生
二氧化碳分子量的测定 2
8.1 吸收(absorption)
价廉易得,容易再生或再次利用;
操作或处理过程中不污染环境;
9
吸收操作的条件
提高吸收速率,应采取以下操作方式: & 采用连续操作,以有利于稳定生
产和调节控制操作条件。
& 气液间逆流吸收,以有利于吸收 完全并获得较大的吸收推动力。
& 增大气液两相接触面积。
尾气 吸收剂
填
料 气体混合物
& 增大相际的湍动程度,降低传 质阻力。
常伴有较大的热效应
吸收的平衡取决于当时条件下吸收反应的化学平衡 吸收的速率取决于吸收质的扩散速率或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
如果吸收反应不可逆,解吸就不能发生
化学吸收的推动力比较大
7
吸收的类型
单组分吸收:混合气体中只有一个组分进入液相 多组分吸收:混合气体中有两个或多个组分进入液相 等温吸收: 吸收时气液相温度不发生明显变化 非等温吸收:吸收时气液相温度发生明显变化
吸收速率取决于吸收质从气相主体传递进入液相主体的扩散速率 (diffusion rate)。
外界条件的影响: 压强 加压有利于吸收 温度 降低温度可以增大吸收质的溶解
reversible process 度,但吸收质分子的扩散速率减慢。
6
吸收的类型
化学吸收(chemical absorption):吸收质和吸收剂之间 发生显著的化学反应。
x ——平衡溶液中吸收质的摩尔分率
E ——亨利系数(Henry’s constant),与p单位一致,
其值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12
亨利定律
用溶液中吸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mol.L-1)表示:
p* 1 c H
H——溶解度系数,kmol.m-3.pa-1,其值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c=c0 x=
xE
14
摩尔比(molar ratio)
摩尔分数:
x
液相中吸收质的物质的 量(mol ) 溶液的物质的量 (mol )
Al Al
s
y
气相中吸收质的物质的 量(mol ) 混合气的物质的量 (mol )
Ag Ag
B
摩尔比:
X Al S
Y Ag B
X x 1 x
Y y 1 y
不变
15
用摩尔比表示的相平衡关系
& 吸收:利用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吸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来
分离气体混合物的操作。
属于典型的传质过程(mass transfer process)
3
& 吸收操作系统
相界
(phase boundary)
气相(gas phase)
可溶性组分 A A
(solute) 惰性组分 B
(inert constituents)
发生吸收过程的充分必要条件是:y y*或x < x*
18
2.指明过程进行的极限:
y2 x2
y1 x1
塔无限高、溶剂量很小的情况下,x1,max
x1*
y1 m
;
无限高的塔内,大量的吸收剂和较小气体流量, y2,min y2* mx2 当 x2 0 时, y2,min 0 ,理论上实现气相溶质的全部吸收。
吸收 解吸
液相(liquid phase)
A
吸收剂 S
(absorbent)
A
4
吸收的应用
制取成品:如用水吸收甲醛蒸汽可以制取医用商品福尔马林; 用硫酸吸收三氧化硫以制取浓硫酸等。 从气体中回收有用的组分:如用洗油从炼焦炉气中回收苯;用 水回收合成氨厂放空气体中的氨气等。 吸收气体中的有害物质,保护环境:如硫酸厂用吸收除去废气 中的二氧化硫;过磷酸钙厂用吸收除去废气中含氟气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