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竞赛辅导讲义第十讲 直线与圆的方程

合集下载

直线和圆的方程教学课件

直线和圆的方程教学课件

• 圆方程的表示方法
• 通过标准式和一般式,介绍圆的方程表示方法。
•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 讲解直线和圆相交、相切和相离的位置关系。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直线和圆的应用场 景
• 案例选择
• 选择与直线和圆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几何、物理或工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其应用场景。
• 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方法和步骤。
点斜式
通过直线上的一点和斜率,可以写出直线方程的点斜式yy1=k(x-x1),其中(x1,y1)是直线上的一点。
截距式
通过直线在x轴和y轴上的截距,可以写出直线方程的截距 式x/a+y/b=1,其中a和b分别是直线在x轴和y轴上的截距。
圆方程的表示方法
一般式
圆的一般方程为 x^2+y^2+Dx+Ey+F=0, 其中D、E、F为常数。
直线和圆的方程教学 课件
汇报人:xxx
目录
01 教 学 目 标 02 教 学 内 容 03 教 学 方 法 04 教 学 步 骤
01
教学目标
理解直线和圆的基本概念
学生应能理解并掌握直线和圆的方 程形式,包括一般式、点斜式、两 点式和极坐标式。
学生应能通过比较直线和圆心的距 离与半径的大小,判断直线和圆的 位置关系。
及时反馈
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 及时反馈,指出错误并 给出正确的解题方法。
小结作业: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作业。
导入新课
通过回顾上节课的知识点,引 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讲解新课
详细讲解直线和圆的方程,包 括定义、性质、图像等,并配
以例题进行说明。
小结作业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作 业。

《直线和圆的方程》课件

《直线和圆的方程》课件
参数$D,E,F$必须满足一定的条 件才能构成一个有效的圆。
圆的参数方程
圆的参数方程
01
$x=a+rcostheta, y=b+rsintheta$,其中$(a,b)$是圆心,$r$
是半径,$theta$是参数。
参数方程的应用
02
参数方程常用于圆的极坐标表示,方便计算圆的轨迹和运动。
参数方程与直角坐标系的关系
圆的一般方程
圆的一般方程
$x^2+y^2+Dx+Ey+F=0$, 其中$D,E,F$是常数。
圆心坐标
圆心的坐标为$(-frac{D}{2}, frac{E}{2})$,通过圆心可以确 定圆的位置。
半径
半径的平方为 $frac{D^2+E^2-4F}{4}$,通 过半径可以确定圆的大小。
参数$D,E,F$
02
圆的方程的介绍
圆的标准方程
圆的标准方程
圆心坐标
$(x-a)^2+(y-b)^2=r^2$,其中$(a,b)$是 圆心,$r$是半径。
圆心的坐标为$(a,b)$,通过圆心可以确定 圆的位置。
半径
圆上任一点坐标
半径是圆上任一点到圆心的距离,用$r$表 示。
根据圆的标准方程,圆上任一点的坐标可 以表示为$(a+rcostheta, b+rsintheta)$, 其中$theta$是参数。
《直线和圆的方程》 ppt课件
目 录
• 直线方程的介绍 • 圆的方程的介绍 •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 直线与圆的实际应用
01
直线方程的介绍
直线的斜率与截距式
总结词
斜率截距式是直线方程的基本形式,它描述了直线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关系 。

系列讲座之十——直线和圆

系列讲座之十——直线和圆

的方 程 是 3 x+ 4 y一 1 0— 0 .
直线 .
所 以
C 一 3 0 一 9 。 ( 8 。 a 一d一 6 。 O 一 1 0 一4 )
又 点 Q, D均 在 。 上 , 以点 Q和点 D重 合 , 所
故 P 是 o 的 切 线 . D
9。 3 , 0 + d 故 P Q 一 1 0 一 I 8。
M D 一 9 一 0。

N P .
j P 如 图 2 若设 A _ D, , B切 o 于Q, 连结 I 只要 O,
△ NC 所 以 P,
证 △ P D △ P Q.
又 C 公 共 , 以 AA P P 所 C
PAC 一 PN C .
简 证 设 A 与 o 切 于点 Q, 结 I I , B 连 O,D I , I = I — I , 上A I 上 B M 则 D Q M I Q B, M C.
例 2 已知 直 线 z: 一 4 x和 P( , ) 在 直 线 z 64 . 上 求 一 点 Q, 过 P, 的 直 线 与 z 以及 z轴 , 第 使 Q , 在

竞 赛 中 的直 线 和 圆 主 要 涉 及 一 些 证 明和 最 值 问 题 .
1 例 题 选 讲
象 限 内 围成 的 三 角 形 的 面 积 最 小 . 1 7 ( 9 8年 全 国
0, 且 也 恒 过 定 点 P( , ) 与 并 24 ,
轴 交 于A (k q2 O . 图 l 四边 2。 - ,) 如 , 形 ( ) APB 的 面 积 为 图1
轴 交 于 点

s㈣ 一 △ . c ’ ;
Szl+ S 一 0 .

高中数学第十节讲解教案

高中数学第十节讲解教案

高中数学第十节讲解教案
主题: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基本概念。

2. 掌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

3. 能够应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点:
1.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基本概念。

2.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

三、教学难点:
1. 圆的切线与切点的概念。

2. 如何判断一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四、教学过程:
1. 复习: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直线和圆的相关知识。

2. 引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学习:讲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基本概念,并介绍判定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方法。

4. 实践: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解决。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六、作业布置:
1. 完成课堂练习题。

2. 自主学习相关知识,做好预习。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相关判定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引导学生思考,灵活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意识。

直线方程与圆的方程 课件

直线方程与圆的方程  课件
2
(1)当直线不垂直于x轴时,直线的斜率和直线的倾斜角为一一对应关系;
(2)当直线l的倾斜角α∈
0,
π 2
时,α越大,直线l的斜率越大;当α∈
π 2
, π 时,α越大,直线l的斜率也
越大;
(3)所有的直线都有倾斜角,但不是所有的直线都有斜率;
(4)已知倾斜角α的范围,求斜率k的范围,实质是求k=tan α的值域;已知斜率k的范围,求倾斜角α
解题导引
解析 (1)原方程化为(x-2)2+y2=3,表示以点(2,0)为圆心, 3 为半径的圆.
设 y =k,则y=kx,当直线y=kx与圆相切时,斜率k取最值,此时有| 2k 0 | = 3 ,
x
k2 1
解得k=± 3,故 y的最大值为 3,最小值为-
x
3.
(2)设y-x=b,则y=x+b,当直线y=x+b与圆相切时,纵截距b取得最值,此时
涉及与圆有关的最值问题,一般要借助图形性质,利用数形结合和函数 思想求解,一般地: (1)最小圆(圆的面积最小)问题,转化为求半径最小值问题; (2)圆上的点到圆外的点(直线)的距离的最值,应先求圆心到圆外的点 (直线)的距离,再加上半径或减去半径求得最值; (3)u= y b 型的,转化为直线斜率的最值问题求解;
则圆心(a,b)到直线x-y-3=0的距离d=| a b 3 | ,
2
∴r2= (a b 3)2 + 3 ,即2r2=(a-b-3)2+3.①
2
2
由于所求圆与直线x-y=0相切,| a b | =r,
2
∴(a-b)2=2r2.②
又∵圆心在直线x+y=0上,∴a+b=0.③

高考数学复习《直线和圆的方程》知识点

高考数学复习《直线和圆的方程》知识点

直线和圆的方程考试内容: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和两点式.直线方程的一般式.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两条直线的交角.点到直线的距离.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曲线与方程的概念.由已知条件列出曲线方程.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圆的参数方程.考试要求:(1)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一般式,并能根据条件熟练地求出直线方程.(2)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能够根据直线的方程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3)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4)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并会简单的应用.(5)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了解坐标法.(6)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了解参数方程的概念。

理解圆的参数方程.§07. 直线和圆的方程 知识要点一、直线方程.1. 直线的倾斜角:一条直线向上的方向与x 轴正方向所成的最小正角叫做这条直线的倾斜角,其中直线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其倾斜角为0,故直线倾斜角的范围是)0(1800παα ≤≤.注:①当 90=α或12x x =时,直线l 垂直于x 轴,它的斜率不存在.②每一条直线都存在惟一的倾斜角,除与x 轴垂直的直线不存在斜率外,其余每一条直线都有惟一的斜率,并且当直线的斜率一定时,其倾斜角也对应确定.2. 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截距式、两点式、斜切式.特别地,当直线经过两点),0(),0,(b a ,即直线在x 轴,y 轴上的截距分别为)0,0(,≠≠b a b a 时,直线方程是:1=+by a x . 注:若232--=x y 是一直线的方程,则这条直线的方程是232--=x y ,但若)0(232≥--=x x y 则不是这条线. 附:直线系:对于直线的斜截式方程b kx y +=,当b k ,均为确定的数值时,它表示一条确定的直线,如果b k ,变化时,对应的直线也会变化.①当b 为定植,k 变化时,它们表示过定点(0,b )的直线束.②当k 为定值,b 变化时,它们表示一组平行直线.3. ⑴两条直线平行:1l ∥212k k l =⇔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是:①1l 和2l 是两条不重合的直线. ②在1l 和2l 的斜率都存在的前提下得到的. 因此,应特别注意,抽掉或忽视其中任一个“前提”都会导致结论的错误.(一般的结论是:对于两条直线21,l l ,它们在y 轴上的纵截距是21,b b ,则1l ∥212k k l =⇔,且21b b ≠或21,l l 的斜率均不存在,即2121A B B A =是平行的必要不充分条件,且21C C ≠) 推论:如果两条直线21,l l 的倾斜角为21,αα则1l ∥212αα=⇔l . ⑵两条直线垂直: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①设两条直线1l 和2l 的斜率分别为1k 和2k ,则有12121-=⇔⊥k k l l 这里的前提是21,l l 的斜率都存在. ②0121=⇔⊥k l l ,且2l 的斜率不存在或02=k ,且1l 的斜率不存在. (即01221=+B A B A 是垂直的充要条件)4. 直线的交角:⑴直线1l 到2l 的角(方向角);直线1l 到2l 的角,是指直线1l 绕交点依逆时针方向旋转到与2l 重合时所转动的角θ,它的范围是),0(π,当 90≠θ时21121tan k k k k +-=θ. ⑵两条相交直线1l 与2l 的夹角:两条相交直线1l 与2l 的夹角,是指由1l 与2l 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最小的正角θ,又称为1l 和2l 所成的角,它的取值范围是 ⎝⎛⎥⎦⎤2,0π,当 90≠θ,则有21121tan k k k k +-=θ. 5. 过两直线⎩⎨⎧=++=++0:0:22221111C y B x A l C y B x A l 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λλ(0)(222111=+++++C y B x A C y B x A 为参数,0222=++C y B x A 不包括在内)6. 点到直线的距离:⑴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设点),(00y x P ,直线P C By Ax l ,0:=++到l 的距离为d ,则有2200B A CBy Ax d +++=.注:1. 两点P 1(x 1,y 1)、P 2(x 2,y 2)的距离公式:21221221)()(||y y x x P P -+-=.特例:点P(x,y)到原点O 的距离:||OP =2. 定比分点坐标分式。

直线与圆的方程

直线与圆的方程

直线与圆的方程在几何学中,两个最基本的概念是“直线”和“圆”,本文将讨论它们的方程。

直线直线是指一条无限长的直线,它可以任意的方向进行无限的伸展。

一般的,直线由两个不同的点来定义,这两个点在无穷小的范围里面都可以位于直线上,这两个点被称为斜率的定义点。

首先,直线的定义形式:直线的定义方程可以用一般式来表示,即 y=ax+b。

中y为直线上的点的垂直距离,a为斜率,x为点在直线上的横距离,b为斜率定义点的垂直距离,比如一条直线由两点A(x1,y1),B(x2,y2)确定,则斜率a=(y2-y1)/(x2-x1),定义点的垂直距离b=y1-ax1,可以得出直线方程。

另一种定义形式:直线可以椭圆角表示,即 Ax+By+C=0。

其中A,B,C是任意实数,则斜率a=-A/B,定义点的垂直距离b=-C/B,即可得出直线方程。

圆圆是一个有着指定半径的圆形。

它有着一个中心点,每一点都离中心点的距离都相等,任何一条线段的端点都在圆的边缘上。

圆的定义方程是:(x-a)^2 + (y-b)^2 = r^2。

其中a,b是圆心坐标,r为半径,x,y分别为圆上任意一点的坐标。

这里,有两个特殊的圆,一个是圆心在原点的圆,即:x^2 + y^2 = r^2;另一个是圆心在点(a,b)的圆,即:(x-a)^2 + (y-b)^2 = r^2。

总结本文介绍了两个几何基本的概念,直线和圆。

直线可以有两种表示形式,一般式为 y=ax+b,椭圆角式为Ax+By+C=0;而圆的定义方程分两种,一种是圆心在原点的圆,即:x^2 + y^2 = r^2;另一种是圆心在点(a,b)的圆,即:(x-a)^2 + (y-b)^2 = r^2。

《直线和圆方程》课件

《直线和圆方程》课件
《直线和圆方程》 ppt课件
目录
• 直线方程的概述 • 圆的方程 • 直线与圆的交点求解 • 直线和圆的几何性质 • 直线和圆的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

01
直线方程的概述
直线的定义
直线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几何图形,这些点沿着同一直 线排列,形成一条无限延伸的线。
在平面几何中,直线是连接两个点的最短路径,它没有 宽度和厚度。
圆的参数方程
$x = a + rcostheta, y = b + rsintheta$,其中$(a, b)$是圆心坐 标,$r$是半径,$theta$是参数。
圆的标准方程
圆的标准方程为$(x - a)^{2} + (y b)^{2} = r^{2}$,其中$(a, b)$是圆
心坐标,$r$是半径。
圆的基本性质
01 02
圆的定义
圆是一个平面图形,由所有到定点(圆心)的距离等于定长(半径)的 点组成,表示为 $(x - h)^2 + (y - k)^2 = r^2$,其中 $(h, k)$ 是圆 心坐标,$r$ 是半径。
圆的半径
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的长度称为半径。
03
圆的直径
通过圆心且两端点在圆周上的线段称为直径,长度是半径的两倍。
圆心和半径
直径
通过圆心且两端点在圆上的线段称为 直径。
圆心是圆的中心点,半径是从圆心到 圆上任一点的线段。
圆的方程表示
圆的一般方程
$(x - h)^{2} + (y - k)^{2} = r^{2}$,其中$(h, k)$是圆心坐标
,$r$是半径。
圆的标准方程
$(x - a)^{2} + (y - b)^{2} = r^{2}$,其中$(a, b)$是圆心坐标 ,$r$是半径。

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ppt

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ppt

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直线与圆的方程是高中数学中的基础知识点,它们在几何图形的研究中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直线和圆的方程的基本概念,并以实际应用为例,展示它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直线的方程在平面几何中,直线可以用不同的方程表示,常见的有一般式、点斜式和斜截式方程。

•一般式方程:一般式方程表示为Ax + By + C = 0,其中A、B、C为常数,A和B不同时为0。

•点斜式方程:点斜式方程表示为y - y₁ = k(x - x₁),其中(x₁, y₁)为直线上的一点,k为直线的斜率。

•斜截式方程:斜截式方程表示为y = kx + b,其中k为直线的斜率,b 为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

直线的方程可以通过给定的条件进行推导和转换。

通过直线的方程,我们可以确定直线在平面上的位置、斜度和与其他几何图形的关系等。

圆的方程圆是一个由一组离一个固定点的距离相等的点所组成的集合。

在平面几何中,圆的方程有多种表示方式。

•一般式方程:一般式方程表示为(x - a)² + (y - b)² = r²,其中(a, b)表示圆心的坐标,r表示半径。

•标准方程:标准方程表示为(x - a)² + (y - b)² = R²,其中(a, b)表示圆心的坐标,R表示圆的半径。

•参数方程:参数方程表示为x = a + rcosθ,y = b + rsinθ,其中(a, b)表示圆心的坐标,r表示半径,θ为参数。

圆的方程描述了圆心坐标、半径和点与圆的关系等信息。

通过圆的方程,我们可以确定圆的位置、形状和与其他几何图形的关系等。

直线与圆的相交问题直线与圆的相交问题是直线和圆的方程应用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解决直线与圆的相交问题时,我们需要先将直线的方程和圆的方程联立,求解它们的交点。

当直线与圆相交时,交点可以有两个、一个或没有。

我们可以通过解方程组来求解直线与圆的交点坐标,进而得到它们之间的关系。

直线与圆的方程教案

直线与圆的方程教案

直线与圆的方程教案一、引言在平面几何中,直线和圆是基本的几何元素,它们的方程是解决许多几何问题的关键。

本教案将介绍直线与圆的方程及其应用。

二、直线的方程1. 一般式方程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可以表示为Ax + By + C = 0,其中A、B、C为常数,A和B不同时为0。

通过该方程,可以方便地确定直线的斜率和截距。

2. 截距式方程直线的截距式方程可以表示为x/a + y/b = 1,其中a和b表示直线与x轴和y轴的截距。

该方程可以更直观地描述直线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和倾斜程度。

3. 点斜式方程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可以表示为y - y1 = m(x - x1),其中m为直线的斜率,(x1, y1)为直线上的一点。

通过该方程,可以直接得到直线的斜率和一个点的坐标。

三、圆的方程1. 标准方程圆的标准方程可以表示为(x - h)² + (y - k)² = r²,其中(h, k)表示圆心的坐标,r表示圆的半径。

通过该方程,可以方便地确定圆的圆心坐标和半径。

2. 参数方程圆的参数方程可以表示为x = h + r·cosθ,y = k + r·sinθ,其中(h, k)表示圆心的坐标,r表示圆的半径,θ为参数,取值范围为0到2π。

通过该方程,可以根据参数θ的变化描述圆上的点。

四、直线与圆的交点1. 相切情况当直线与圆相切时,直线只与圆相交于一个点。

可以通过解直线与圆的方程组来确定相切点的坐标。

2. 相离情况当直线与圆相离时,直线与圆没有交点。

3. 相交情况当直线与圆相交时,直线与圆有两个交点。

可以通过解直线与圆的方程组来确定交点的坐标。

五、应用示例1. 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通过求解直线与圆的方程组,可以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包括相切、相离或相交。

2. 求直线与圆的交点坐标通过解直线与圆的方程组,可以求得直线与圆的交点坐标,进而进行进一步的几何推理和计算。

3. 圆的切线问题直线与圆相切时,直线为圆的切线。

高中数学竞赛讲义第十章 直线与圆的方程

高中数学竞赛讲义第十章  直线与圆的方程

第十章 直线与圆的方程一、基础知识1.解析几何的研究对象是曲线与方程。

解析法的实质是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首先是通过映射建立曲线与方程的关系,即如果一条曲线上的点构成的集合与一个方程的解集之间存在一一映射,则方程叫做这条曲线的方程,这条曲线叫做方程的曲线。

如x 2+y 2=1是以原点为圆心的单位圆的方程。

2.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1)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2)写出满足条件的点的集合;(3)用坐标表示条件,列出方程;(4)化简方程并确定未知数的取值范围;(5)证明适合方程的解的对应点都在曲线上,且曲线上对应点都满足方程(实际应用常省略这一步)。

3.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直线向上的方向与x 轴正方向所成的小于1800的正角,叫做它的倾斜角。

规定平行于x 轴的直线的倾斜角为00,倾斜角的正切值(如果存在的话)叫做该直线的斜率。

根据直线上一点及斜率可求直线方程。

4.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1)一般式:Ax+By+C=0;(2)点斜式:y-y 0=k(x-x 0);(3)斜截式:y=kx+b ;(4)截距式:1=+b ya x ;(5)两点式:121121y y y y x x x x --=--;(6)法线式方程:xcos θ+ysin θ=p (其中θ为法线倾斜角,|p|为原点到直线的距离);(7)参数式:⎪⎩⎪⎨⎧+=+=θθsin cos 00t y y t x x (其中θ为该直线倾斜角),t 的几何意义是定点P 0(x 0, y 0)到动点P (x, y )的有向线段的数量(线段的长度前添加正负号,若P 0P 方向向上则取正,否则取负)。

5.到角与夹角:若直线l 1, l 2的斜率分别为k 1, k 2,将l 1绕它们的交点逆时针旋转到与l 2重合所转过的最小正角叫l 1到l 2的角;l 1与l 2所成的角中不超过900的正角叫两者的夹角。

若记到角为θ,夹角为α,则tan θ=21121k k k k +-,tan α=21121k k k k +-.6.平行与垂直:若直线l 1与l 2的斜率分别为k 1, k 2。

高二数学最新教案-直线和圆的方程讲义 精品

高二数学最新教案-直线和圆的方程讲义 精品

直线和圆的方程一、关于直线:1.有向线段:以A 为起点,B 为终点的有向线段为AB ,数量有AB =-BA ;且AB =x B -x A ,其中x A ,x B 分别表示点A ,B 在数轴上相对应的数.在直角坐标平面上的有两点间的距离公式|AB |=221221)()(y y x x -+-;2.定比分点.P (x ,y )分线段AB (其中A (x 1 ,y 1),B (x 2 ,y 2))的比为λ ,λ =PB AP ,那么有λ =x x x x --21,写出x =λλ++121x x 同理有y =λλ++121y y 其中λ ≠-1.其特例为P 为线段AB 的中点时,λ =1,点P 的坐标为(221x x +,221y y +),推广之就有 △ABC 三顶点A (x 1 ,y 1),B (x 2 ,y 2),C (x 3 ,y 3)的重心坐标为G (3321x x x ++,3321y y y ++).3.直线的倾斜角α ,其中0≤α <π 与斜率的概念及截距.当α =2π时,斜率k =tan α ,k =1212x x y y --;当α =2π时斜率不存在;所谓截距就是直线与两坐标轴交点的纵横坐标.4.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 点斜式:y -y 0 =k (x -x 0); 斜截式:y =kx +b ; 两点式:121y y y y --=121x x x x --;截距式:a x +by=1; 一般式:Ax +By +C =0.直线的点斜式与斜截式不能表示斜率不存在(垂直于x 轴)的直线;两点式不能表示平行或重合两坐标轴的直线;截距式不能表示平行或重合两坐标轴的直线及过原点的直线.5.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若存在斜率的两直线方程为l 1 :y =k 1x +b 1 ,l 2 :y =k 2x +b 2 ,那么 ①l 1 ∥l 2 ⇔k 1 =k 2 且b 1 ≠b 2 ; ②l 1 与l 2 重合⇔k 1 =k 2 且b 1 =b 2 ;③l 1 与l 2 相交⇔k 1 ≠k 2 ,其特例为l 1 ⊥l 2 ⇔k 1·k 2 =-1.(2)若两直线方程分别为l 1 :A 1x +B 1y +C 1 =0与l 2 ;A 2x +B 2y +C 2 =0(A 22 +B 22 ≠0),那么①l 1 ∥l 2 ⇔⎩⎨⎧≠=12211221C A C A B A B A 或B 1C 2 ≠C 1B 2 ;②l 1 与l 2 重合⇔⎩⎨⎧==12211221C A C A B A B A 且B 1C 2 =B 2C 1 ;③l 1 与l 2 相交⇔A 1B 2 ≠A 2B 1 ,其特例为l 1 ⊥l 2 ⇔A 1A 2 +B 1B 2 =0; (3)当k 1·k 2 ≠-1时,①l 1 与l 2 的夹角θ(规定为锐角),则tan θ =|21121k k k k +-|;②l 1 到l 2 的角(规定为以l 1 为始边绕l 1 与l 2 的交点逆时针旋转与l 2 重合的最小正角,此时0°≤θ <180°,则tan θ =21121k k k k +-.其特例为k 1·k 2 =-1此时θ =90°.)6.点到直线的距离:(1)点P (x 0 ,y 0)到直线l ;Ax +By +C =0的距离d =2200||BA C By Ax +++,特例是当l :x =a 时d =|x 0 -a |;当l :y =b 时,d =|y 0 -b |;(2)设l 1 :Ax +By +C 1 =0,l 2 :Ax +By +C 2 =0,则这两平行线间的距离是 d =2221||BA C C +-.7.利用平行、垂直、相交确定直线方程时常用到三个直线系:①与Ax +By +C =0平行的直线:Ax +By +λ =0(λ 为待定系数); ②与Ax +By +C =0垂直的直线:Bx -Ay +λ =0;③过A 1x +B 1y +C 1 =0与A 2x +B 2y +C 2 =0的交点的直线方程为:A 1x +B 1y +C 1 +λ(A 2x +B 2y +C 2)=0(λ ∈R 且只包含A 1x +B 1y +C 1 =0).8.关于直线对称问题:(1)关于l :Ax +By +C =0对称问题:不论点,直线与曲线关于l 对称问题总可以转化为点关于l 对称问题,因为对称是由平分与垂直两部分组成,如求P (x 0 ,y 0)关于l :Ax +By +C =0对称点Q (x 1 ,y 1).有1010x x y y --=-B A (1)与A ·210x x ++B ·210y y ++C =0.(2)解出x 1 与y 1 ;若求C 1 :曲线f (x ,y )=0(包括直线)关于l :Ax +By +C 1 =0对称的曲线C 2 ,由上面的(1)、(2)中求出x 0 =g 1(x 1 ,y 1)与y 0 =g 2(x 1 ,y 1),然后代入C 1 :f [g 1(x 1 ,y 1),g 2(x 2 ,y 2)]=0,就得到关于l 对称的曲线C 2 方程:f [g 1(x ,y ),g 2(x ,y )]=0.(3)若l :Ax +By +C =0中的x ,y 项系数|A |=1,|B |=1.就可以用直接代入解之.尤其是选择填空题.如曲线C 1 :y 2 =4 x -2关于l :x -y -4=0对称的曲线l 2 的方程为:(x -4) 2 =4(y +4)-2.即y 用x -4代,x 用y +4代,这样就比较简单了.(4)解有关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问题就可以用对称问题来解决..二、关于曲线轨迹方程:直角坐标平面上的动点满足某条件的轨迹方程求法主要有三种常用方法:1.直接法:动点P (x ,y )满足定义,某等量关系可直接得出f (x ,y )=0即为所求轨迹方程.如,到定点A (2,3)的距离比到直线x -7=0的距离多1.很明显的等量关系已给出了即设动点P (x ,y ),有22)3()2(-+-y x -1=|x -7|.2.代入法:点Q 在曲线C 1 :f (x ,y )=0上移动,动点P 与Q 满足某种关系,设Q (x 1 ,y 1),P (x ,y )由所满足的关系式得x 1 =g 1(x ,y )与y 1 =g 2(x ,y ),代入C 1 :f (x 1 ,y 1)=0中即可.如,已知定点A (3,0),P 为单位圆x 2 +y 2 =1的动点. ∠AOP 的平分线交P A 于M ,求点M 的轨迹方程.就是M (x ,y )与P (x 0 ,y 0)满足三角形内角平分线比例性质得出x 0 =34x -1,y 0 =34y 代入单位圆方程2)134(-x +2)34(y =1即2)43(-x +y 2 =169. (3)参数法:动点P (x ,y )的纵、横坐标分别是某变量的函数如⎩⎨⎧==)()(t g y t f x 消参数t 即可得出F (x ,y )=0为所求的动点轨迹方程.如求两动直线kx -y +2(k +1)=0与x +ky +2(k -1)=0的交点P 的轨迹方程.联立方程组求出x =f 1(k )、y =f 2(k )消k 得F (x ,y )=0,但实际上主要目的是消参数k ,因此不求出x 、y 能消k 更简捷.即得(x +2)k =y -2与(y +2)k =2-x .两式相除消k 即可.三、关于圆:1.圆的方程:(1)圆心半径式:(x -a ) 2 +(y -b ) 2 =r 2(r >0).特例:x 2 +y 2 =r 2 . (2)圆的一般式:x 2 +y 2 +Dx +Ey +F =0.圆心(-2D ,-2E ),半径r =F E D 422-+(D 2 +E 2 -4 F >0). 两种形式的圆方程中都有三个待定参数,因此求圆方程必须三个条件才可. 2.点与圆位置关系:P (x 0 ,y 0)和圆C :(x -a ) 2 +(y -b ) 2 =r 2 . ①点P 在圆C 外有(x 0 -a ) 2 +(y 0 -b ) 2 >r 2 , ②点P 在圆上:(x 0 -a ) 2 +(y 0 -b ) 2 =r 2 , ③点P 在圆内:(x 0 -a ) 2 +(y 0 -b ) 2 <r 2 .3.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l :f 1(x ,y )=0.圆C :f 2(x ,y )=0消y 得F (x 2)=0.(1)直线与圆相交:F (x ,y )=0中∆ >0;或圆心到直线距离d <r .直线与圆相交的相关问题:①弦长|AB |=21k +·|x 1 -x 2|=21k +·212214)(x x x x -+,或|AB |=222d r -;②弦中点坐标(221x x +,221y y +);③弦中点轨迹方程. (2)直线与圆相切:F (x )=0中∆ =0,或d =r .其相关问题是切线方程.如P (x 0 ,y 0)是圆x 2 +y 2 =r 2 上的点,过P 的切线方程为x 0x +y 0y =r 2 ,其二是圆外点P (x 0 ,y 0)向圆到两条切线的切线长为22020)()(r b y a x --+-或22020r y x -+;其三是P (x 0 ,y 0)为圆x 2 +y 2 =r 2 外一点引两条切线,有两个切点A ,B ,过A ,B 的直线方程为x 0x +y 0y =r 2 .(3)直线与圆相离:F (x )=0中∆ <0;或d <r ;主要是圆上的点到直线距离d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设Q 为圆C :(x -a ) 2 +(y -b ) 2 =r 2 上任一点,|PQ |max =|PC |+r ;|PQ |min =|PQ |-r ,是利用图形的几何意义而不是列出距离的解析式求最值.4.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依平面几何的圆心距|O 1O 2|与两半径r 1 ,r 2 的和差关系判定. (1)设⊙O 1 圆心O 1 ,半径r 1 ,⊙O 2 圆心O 2 ,半径r 2 则:①当r 1 +r 2 =|O 1O 2|时⊙O 1 与⊙O 2 外切;②当|r 1 -r 2|=|O 1O 2|时,两圆相切;③当|r 1 -r 2|<|O 1O 2|<r 1 +r 2 时两圆相交;④当|r 1 -r 2|>|O 1O 2|时两圆内含;⑤当r 1 +r 2 <|O 1O 2|时两圆外离.(2)设⊙O 1 :x 2 +y 2 +D 1x +E 1y +F 1 =0,⊙O 2 :x 2 +y 2 +D 2x +E 2y +F 2 =0.①两圆相交A 、B 两点,其公共弦所在直线方程为(D 1 -D 2)x +(E 1 -E 2)y +F 1 -F 2 =0.②经过两圆的交点的圆系方程为x 2 +y 2 +D 1x +E 1y +F 1 +λ(x 2 +y 2 +D 2x +E 2y +F 2)=0(不包括⊙O 2 方程).直线和圆的综合练习一、选择题(1)已知A (3,4),B (6,10),点C 在直线上,且AC ∶AB =1∶3,则C 点坐标为( )A .⎪⎭⎫⎝⎛211,415 B .(4,6) C .⎪⎭⎫⎝⎛211,415和⎪⎭⎫⎝⎛1,23 D .(4,6)或(2,2) (2)过点P (1,2)引一条直线,使它与A (2,3)和B (4,-5)的距离相等,那么这条直线方程为 ( ) A .4x +y -6=0 B .x +4y -6=0 C . x +2y -7=0或4x +y -6=0 D .2x +3y -7=0或x +4y -6=0(3)两条直线l 1,l 2的斜率是方程6x 2+x -1=0的两个根,则l 1,l 2的夹角为( )A .15°B .30°C .45°D .60°(4)直线l 与两直线y =1和x -y -7=0分别交于A ,B 两点,若线段AB 的中点为M(1,-1),则直线l 的斜率为 ( )A .-32 B .32 C .-23 D .23(5)若三条直线l 1:x -y =0;l 2:x +y -2=0; l 3:5x -ky -15=0围成一个三角形,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 A .k ∈R 且k ±≠5且k ≠1B .k ∈R 且k ±≠5且k ≠-10C .k ∈R 且k ±≠1且k ≠0D . k ∈R 且k ±≠ 5(6)已知两定点A (-3,5),B (2,15),动点P 在直线3x -4y +4=0上,当PA +PB取最小值时,这个最小值为 ( )A .513B .362C .155D .5+102(7)方程x 2+(m -1)y 2-3my +2m =0表示两条相交直线,则m 的值为 ( ) A .0 B .-8 C .0或-8 D .m 值有无穷多个 (8)在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三个顶点是:A (0,3),B (3,3),C (2,0),若直线x =a 将△ABC 分割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实数a 的值是 ( ) A .3 B .1+22 C .1+23 D .2-22 (9)如果实数x ,y 满足等式(x -2)2+y 2=3,则xy的最大值是 ( ) A .21 B .33 C .23 D .3 (10)点P 在⊙C 1:x 2+y 2-8x -4y +11=0上运动,点Q 在⊙C 2:x 2+y 2+4x +2y +1=0上运动,则PQ 的最小值是 ( )A .35-5B .35-3C .35-2D .35二、填空题(11)已知A (-2,5),B (6,1),则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 . (12)过直线l 1:3x -y -5=0,l 2:x +2y -4=0的交点,且与直线x +5y =1平行的直线方程是 .(13)直线l 过点A (-4,2),倾斜角是直线4x +3y -7=0倾斜角的一半,则直线l的方程是 .(14)已知△ABC ,A (0,5),B (2,1),△ABC 的面积为5,则点C 的轨迹方程是 .(15)点M 在圆x 2+y 2=1上运动,N (3,0),若P 分MN 为3∶1,则P 点的轨迹方程是 .(16)过A (4,-1)且与⊙C :x 2+y 2+2x -6y +5=0切于B (1,2)的圆的方程是.三、解答题(17)一条直线过P (1,1),与直线l 1:x +2y =0,l 2:x -3y -3=0分别交于A ,B 两点,若P 分线段AB 为2∶1,求直线l 的方程.(18) △ABC 中,A (0,1),AB 边上的高线方程为x +2y -4=0,AC 边上的中线方程为2x +y -3=0,求AB ,BC ,AC 边所在的直线方程.(19)过P (2,1)作直线l 交x ,y 轴正向于A ,B 两点,当l 在x ,y 轴上截距之和最小时,求直线l 的方程.(20)一束光线l 自A (-3,3)发出,射到x 轴上,被x 轴反射到⊙C :x 2+y 2-4x -4y +7=0上.(Ⅰ) 求反射线通过圆心C 时,光线l 的方程; (Ⅱ) 求在x 轴上,反射点M 的范围.(21)已知⊙C :x 2+y 2-2x -2y +1=0,直线l 与⊙C 相切且分别交x 轴、y 轴正向于A 、B 两点,O 为坐标原点,且OA =a ,OB =b (a >2,b >2). (Ⅰ) 求线段AB 中点的轨迹方程; (Ⅱ) 求△ABC 面积的极小值.直线和圆综合练习一、(1)D (2)C (3)C (4)A (5)B (6)A (7)C (8)A (9)C (10)A二、(11)012=--y x (12)075=-+y x (13)0102=+-y x(14)0102=-+y x 或02=+y x(15)1614922=+⎪⎭⎫ ⎝⎛-y x (16)(x -3)2+(y -1)2=5三、(17)设),33(),,2(b b B a a A +-则3)33(221++-=b a ①,321ba +=②,由①②得512=a ,∴⎪⎭⎫⎝⎛-512,524A ,过A ,P 的直线036297=-+y x 为所求. (18)直线AB 的斜率为2,∴AB 边所在的直线方程为012=+-y x ,直线AB 与AC边中线的方程交点为⎪⎭⎫ ⎝⎛2,21B设AC 边中点D (x 1,3-2x 1),C(4-2y 1,y 1),∵D 为AC 的中点,由中点坐标公式得BC C y y x y x ∴∴=⇒⎩⎨⎧+=--=),1,2(,11)23(224211111边所在的直线方程为0732=-+y x ;AC 边所在的直线方程为y =1.(19)设直线l 的方程为112)0,0(1=+⇒=+b a b a b y a x ,则22 a a ab ∴-= 322322)2(2212+≥+-+-=-++=-+=+a a a a a a a b a当22222+=⇒-=-a a a 时等号成立,此时12+=b ∴直线l 的方程为0)22(2=+-+y x(20)⊙C :(x -2)2+(y -2)2=1(Ⅰ)C 关于x 轴的对称点C ′(2,-2),过A ,C ′的方程:x +y =0为光线l 的方程.(Ⅱ)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A ′(-3,-3),设过A ′的直线为y +3=k (x +3),当该直线与⊙C 相切时,有341133222=⇒=+-+-k k k k 或43=k∴过A ′,⊙C 的两条切线为)3(433),3(343+=++=+x y x y 令y =0,得1,4321=-=x x∴反射点M 在x 轴上的活动范围是⎥⎦⎤⎢⎣⎡-1,43 (21)⊙C :(x -1)2+(y -1)2=1,A (a ,O),B (O ,b ) .设直线AB 的方程为bx +ay -ab =0,∵直线AB 与⊙C 相切,∴02)(2122=++-⇒=+-+b a ab ba ab a b ①(Ⅰ)设AB 中点P (x ,y ),则y b x a by a x 2,22,2==⇒==代入①得P 点的轨迹方程:2xy -2x -2y +1=0,∵a >2,∴x >1 ∴P 点的轨迹方程为(x -1)(y -1)=21(x >1) (Ⅱ)由①得22024242)(2+≥⇒≥+-⇒-≥-+=ab ab ab ab b a ab ,当且仅当22+==b a 时等号成立. S △AOB =21ab ≥3+22。

直线与圆的方程教案

直线与圆的方程教案

直线与圆的方程教案教案标题:直线与圆的方程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直线和圆的基本概念。

2. 学生能够掌握直线和圆的方程表示方法。

3. 学生能够应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相关问题。

教案大纲:一、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直线和圆的定义,并提问相关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2. 展示一些直线和圆的图形,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二、直线的方程(15分钟)1. 介绍直线的一般方程形式:Ax + By + C = 0,并解释各项的含义。

2. 借助实例,演示如何由给定条件确定直线的方程。

3. 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通过观察图形、计算斜率等方法确定直线的方程。

三、圆的方程(15分钟)1. 介绍圆的标准方程形式:(x - a)² + (y - b)² = r²,并解释各项的含义。

2. 借助实例,演示如何由给定条件确定圆的方程。

3. 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通过观察图形、计算半径等方法确定圆的方程。

四、直线与圆的关系(15分钟)1. 讲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相离、相切、相交。

2. 介绍直线与圆的方程联立求解的方法。

3. 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通过联立方程解决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问题。

五、综合应用(15分钟)1. 给学生一些综合性的问题,让他们综合运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问题。

2. 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举一反三,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直线和圆的方程表示方法及应用。

2. 提出一些拓展问题,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

教案评估:1. 课堂练习题,检查学生对直线和圆的方程的掌握情况。

2. 综合应用问题,评估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

教学资源:1. 直线和圆的示意图。

2. 相关练习题和答案。

3. 拓展问题的参考资料。

教学方法:1. 提问与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 演示与实例:通过具体的实例演示方程的确定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直线与圆的方程知识点总结

直线与圆的方程知识点总结

直线与圆的方程知识点总结一、直线的方程1.直线的定义:直线是由一切与它上面两点P、Q相应的全体点构成的集合。

在坐标平面中,直线可以由一般式方程、对称式方程、斜截式方程、截距式方程等多种形式表示。

2.一般式方程:Ax+By+C=0,其中A、B、C为常数,A和B不同时为0。

一般式方程表示直线的一种常用形式,它能够直观地反映直线的方向和位置。

3.对称式方程:(x-x1)/(x2-x1)=(y-y1)/(y2-y1),其中(x1,y1)和(x2,y2)为直线上的两个点。

对称式方程通过给出直线上两个点的坐标,从而确定直线的方程。

4. 斜截式方程:y = kx + b,其中k为直线的斜率,b为直线与y轴的截距。

斜截式方程将直线的方程转化为了y和x的关系,便于直观地理解直线的特征。

5.截距式方程:x/a+y/b=1,其中a和b为直线与x轴和y轴的截距。

截距式方程能够直观地表达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并通过截距反映直线的位置和倾斜情况。

二、圆的方程1.圆的定义:圆是平面上所有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

在坐标平面中,圆可以由一般式方程、截距式方程、标准方程等多种形式表示。

2.一般式方程:(x-a)²+(y-b)²=r²,其中(a,b)为圆心的坐标,r为半径的长度。

一般式方程为圆的一种常用形式,能够直观地描述圆的位置和形状。

3.截距式方程:(x-a)²+(y-b)²=r²,其中(a,b)为圆心的坐标,r为半径的长度。

截距式方程通过圆的截距反映了圆的位置和形状。

4.标准方程:x²+y²+Dx+Ey+F=0,其中D、E、F为常数。

通过圆的标准方程,可以直观地反映圆的位置、形状以及与坐标轴的交点等信息。

5. 圆的三角方程:由半径与直径、半径与斜边等关系来定义圆的方程,例如sinθ = r/l,其中θ为圆心角的弧度,l为圆弧的长度。

圆的三角方程常用于解决涉及圆的三角学问题。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四解析几何第10讲直线与圆课件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四解析几何第10讲直线与圆课件
专题四 解析几何 第10讲 直线与圆
第10讲 直线与圆
l1=3x-y+1=0,直线l2过点(1,0),且l1的倾斜角是l2的倾斜角的2倍,则直线l2
的方程为
.
答案 3x+4y-3=0
解析 设直线l1的倾斜角是α,则tan α=3,直线l2的倾斜角是2α,斜率k=tan 2α=
2 tan α 1 tan2α
围为
.
答案
,
3 4
解析 设直线m的斜率为k,则m:kx-y-3k=0.设C(x,y),则由A,B,C三点到直线m的
有向距离之和为0,得 4k + 2k + kx y 3k =0,化简得,kx-y-9k=0.又圆x2+(y
k2 1 k2 1
k2 1
-18)2=81上存在一点C,则直线kx-y-9k=0与圆有公共点.所以| 18 9k | ≤9.解得
3-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圆C:(x+1)2+y2=2,点A(2,0).若圆C上存在点
M,满足|MA|2+|MO|2≤10,则点M的纵坐标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7, 2
7
2
解析 设M(x,y),则|MA|2+|MO|2=(x-2)2+y2+x2+y2≤10,化简得(x-1)2+y2≤4,则点M
形,符合题意的面积最大的圆是该三角形的内切圆,则圆心为(1,0),半径r=
3 6
×
4 3=2.故该圆的标准方程是(x-1)2+y2=4.
【方法归纳】 (1)求直线方程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①直接法:根据已知条 件,选择适当的直线方程形式,直接求出直线方程;②待定系数法:先设出直线 方程,再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待定系数,最后代入,求出直线方程. (2)求圆的方程一般有以下两种方法:①几何法:通过研究圆的性质、直线与 圆的位置关系、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从而求得圆的基本量和方程;②代数法: 先设出圆的方程,再由已知条件求出待定系数,从而求得圆的方程.另外,圆心 到切线的距离等于半径,该结论在解题过程中会经常用到,需牢记. (3)边长为a的正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圆心与外接圆的圆心重合,都是正三角形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讲义 第十讲 直线和圆 线性规划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讲义 第十讲 直线和圆 线性规划

第十讲 直线和圆 线性规划一、直线中的元素:斜率及范围、过定点、对称专题、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倾斜角与斜率(1)直线的斜率1k ≥,求倾斜角的取值范围;(2)直线的斜率1k ≤,求倾斜角的取值范围;(3)(1,4)(3,1)(1,1)A B C --、、,过C 点的直线l 与线段AB 相交,求l 的取值范围。

(4)若直线:230l kx y k ---=与直线240x y -+=的交点位于第二象限,则直线l 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2、(19年吉林预赛)3、(07年联赛真题)4、已知直线1()l y kx k k R =+-∈:,若存在实数k ,使直线l 与曲线C 交于两点A B 、,且=AB k ,则称曲线C 具有性质P ,给出下列三条曲线方程:① 1y x =-- ② 222210x y x y +--+= ③ 2y x = 其中,具有性质P 的曲线序号是二、圆的方程 参数方程 半圆方程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1、已知圆()()22:cos sin 1M x y θθ++-=,直线:l y kx =下面四个命题: (1)对任意实数k 与θ,直线l 和圆M 相切; (2)对任意实数k 与θ,直线l 和圆M 有公共点;(3)对任意实数θ,必存在实数k ,使得直线l 和圆M 相切; (4)对任意实数k ,必存在实数θ,使得直线l 和圆M 相切.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2、设有一组圆()224*:(1)(3)2k C x k y k k k N -++-=∈ ,下列四个命题: ① 存在一条定直线与所有圆均相切 ② 存在一条定直线与所有圆均相交 ③ 存在一条定直线与所有圆均不相交 ④ 所有圆均不经过原点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3、设直线系:cos (2)sin 1(02)M x y θθθπ+-=≤≤,对于下列7个命题: ① 存在一个圆与所有直线相交 ② 存在一个圆与所有直线不相交 ③ 存在一个圆与所有直线相切④ M 中的直线所能围成的正三角形面积相等 ⑤ M 中的所有直线均过一个定点 ⑥ 存在定点P 不在M 中的任一条直线上⑦ 对任意正整数(3)n n ≥,存在正n 边形,所有边均在M 中的直线上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 4、(04年联赛真题)已知M={(x ,y )|x 2+2y 2=3},N={(x ,y )|y=mx+b }.若对于所有的m ∈R ,均有M ∩N ≠∅,则b的取值范围是 A .[-62,62] B .(-62,62) C .(-233,233] D .[-233,233] 【答案】A【解析】点(0,b )在椭圆内或椭圆上,⇒2b 2≤3,⇒b ∈[-62,62].选A .5、若直线(2)4y k x =-+与曲线214y x 有两个交点,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6、(19年江苏预赛)7、(19年广西预赛)8、(04年联赛真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给定两点M (-1,2)和N (1,4),点P 在x 轴上移动,当∠MPN 取最大值时,点P 的横坐标为【答案】1【解析】当∠MPN 最大时,⊙MNP 与x 轴相切于点P (否则⊙MNP 与x轴交于PQ ,则线段PQ 上的点P '使∠MP 'N 更大).于是,延长NM 交x 轴于K (-3,0),有KM ·KN=KP 2,⇒KP=4.P (1,0),(-7,0),但(1,0)处⊙MNP 的半径小,从而点P 的横坐标=1.9、(19年江苏预赛)10、(09年联赛真题)已知直线:90L x y +-=和圆22:228810M x y x y +---=,点A 在直线L 上,B ,C 为圆M 上两点,在ABC ∆中,45BAC ∠=︒,AB 过圆心M ,则点A 横坐标范围为 .【答案】[]36,【解析】设()9A a a -,,则圆心M 到直线AC 的距离sin 45d AM =︒,由直线AC 与圆M 相交,得d 36a ≤≤. 11、(19年山东预赛)实数)0(>k k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已知抛物线2kx y =与圆222)()r b y a x =-+-(至少有3个公共点,其中一个是原点,另外两个在直线b kx y +=上,那么实数b 的最小值是 答案:212、(19年联赛真题)练习:1、已知P 是直线3480x y ++=上动点,PA PB 、是圆22(1)(1)1x y -+-=的两条切线,A B 、是切点,C 是圆心,则四边形PACB 面积的最小值为2、设点0(,1)M x ,若在221O x y +=:上存在点N ,使得=45OMN ∠︒,则0x 的取值范围是 3、已知222:240C x y l x y +=+-=:,,点00(,)P x y 在直线l 上,若C 上存在点Q 是,使得4OPQ π∠=,则0x 的取值范围是4、设直线22:340,:(2)2l x y a C x y ++=-+=,若在直线l 上存在一点M ,使得过M 的圆C 的切线()MP MQ P Q 、、为切点满足=90PMQ ∠︒,则a 的取值范围是三、向量与圆1、(20年四川预赛)答案:122、点A B 、是221O x y +=:上的两个动点,且AB P 是22(3)(4)1C x y -+-=:上的动点,PA PB +的取值范围是3、已知点P 是221O x y +=:上的一个动点,A B 、是22(3)(4)1C x y -+-=:上的两个动点,且=2AB ,则PA PB ⋅的取值范围是4、平面上两个点(1,0)(1,0)A B -、,P 是22-3-44C x y +=:()()上的一个动点,则22+PA PB 的最小值为四、隐性圆1、过定点P 的直线10l ax y +-=:与过定点Q 的直线m 30x ay -+=:相交于点M ,则22+MP MQ 的值为2、设m R ∈,过定点A 的动直线0x my +=与过定点B 的直线30mx y m --+=相交于点(,)P x y ,则+PA PB 的取值范围是 ( )A BC D ⎡⎣、3、已知点-P (1,0),过点Q (1,0)作直线2()20(,0)ax a b y b a b +++=不同时为的垂线,垂足为H ,则PH 的最小值为 ( )A 、B 、C 、 1D 、4、若不全为0的实数a b c 、、成等差数列,点(1,2)A 在动直线0l ax by c ++=:上的射影为P ,点Q 在直线1-4120l x y +=:3上,则线段PQ 长度的最小值为5、若不全为0的实数a b c 、、成等差数列,点(1,0)P -在动直线0l ax by c ++=:上的射影为M ,点(0,3)N ,则MN 的最小值为五、线性规划1、(19年吉林预赛)2、定义在R 上的)(x f 满足)2(f = 1,)(x f '为)(x f 的导函数.若)(x f y '=图象如图所示,若正数b a ,满足1)2(>+b a f ,则21--a b 的取值范围是3、已知M 为圆22:414450C x y x y +--+=上任意一点,且点(2,3)Q -、(,)M m n 求:①32n m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②22m n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直线和圆方程》课件

《直线和圆方程》课件
《直线和圆方程》PPT课 件
# 直线和圆方程PPT课件
## 简介
本课程将为您介绍直线和圆方程的相关知识,内容包括直线斜率、方程、截 距和圆的一般式、标准式等。
直线斜率与方程
1
直线斜率
直线斜率定义及计算公式。
2
直线方程
直线方程的一般形式、截距形式及示例操作演示。
圆的方程
圆的一般式
圆的一般式的定义、圆心半径计算、面积周长计算。
圆的标准式
圆的标准式的定义、与一般式的区别与联系、实例 计算演示。
综合练习
1 常见的直线和圆问题
介绍一些常见的直线和圆 问题。
2 习题解答
解答一些关于直线和圆的 习题。
3 常见错误点的分析
分析一些学生常犯的错误 点。
总结与展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相信大家已经了解直线和圆方程的基本概念。希望大家能够进一步提升对数学的理解,达 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继续学习
继续学习数学的其他领域,拓宽 知识广度。
团队学习
与同学一起进行学习,相互讨论 问题和解答。
取得成功
通过努力学习,取得学业上的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 直线与圆的方程一、基础知识1.解析几何的研究对象是曲线与方程。

解析法的实质是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首先是通过映射建立曲线与方程的关系,即如果一条曲线上的点构成的集合与一个方程的解集之间存在一一映射,则方程叫做这条曲线的方程,这条曲线叫做方程的曲线。

如x 2+y 2=1是以原点为圆心的单位圆的方程。

2.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1)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2)写出满足条件的点的集合;(3)用坐标表示条件,列出方程;(4)化简方程并确定未知数的取值范围;(5)证明适合方程的解的对应点都在曲线上,且曲线上对应点都满足方程(实际应用常省略这一步)。

3.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直线向上的方向与x 轴正方向所成的小于1800的正角,叫做它的倾斜角。

规定平行于x 轴的直线的倾斜角为00,倾斜角的正切值(如果存在的话)叫做该直线的斜率。

根据直线上一点及斜率可求直线方程。

4.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1)一般式:Ax+By+C=0;(2)点斜式:y-y 0=k(x-x 0);(3)斜截式:y=kx+b ;(4)截距式:1=+byax;(5)两点式:121121y y y y x x x x --=--;(6)法线式方程:xcos θ+ysin θ=p (其中θ为法线倾斜角,|p|为原点到直线的距离);(7)参数式:⎪⎩⎪⎨⎧+=+=θθsin cos 00t y y t x x (其中θ为该直线倾斜角),t 的几何意义是定点P 0(x 0, y 0)到动点P (x, y )的有向线段的数量(线段的长度前添加正负号,若P 0P 方向向上则取正,否则取负)。

5.到角与夹角:若直线l 1, l 2的斜率分别为k 1, k 2,将l 1绕它们的交点逆时针旋转到与l 2重合所转过的最小正角叫l 1到l 2的角;l 1与l 2所成的角中不超过900的正角叫两者的夹角。

若记到角为θ,夹角为α,则tan θ=21121k k k k +-,tan α=21121k k k k +-.6.平行与垂直:若直线l 1与l 2的斜率分别为k 1, k 2。

且两者不重合,则l 1//l 2的充要条件是k 1=k 2;l 1⊥l 2的充要条件是k 1k 2=-1。

7.两点P 1(x 1, y 1)与P 2(x 2, y 2)间的距离公式:|P 1P 2|=221221)()(y y x x -+-。

8.点P(x 0, y 0)到直线l: Ax+By+C=0的距离公式:2200||BA C By Ax d +++=。

9.直线系的方程:若已知两直线的方程是l 1:A 1x+B 1y+C 1=0与l 2:A 2x+B 2y+C 2=0,则过l 1, l 2交点的直线方程为A 1x+B 1y+C 1+λ(A 2x+B 2y+C 2=0;由l 1与l 2组成的二次曲线方程为(A 1x+B 1y+C 1)(A 2x+B 2y+C 2)=0;与l 2平行的直线方程为A 1x+B 1y+C=0(1C C ≠). 10.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若直线l 方程为Ax+By+C=0. 若B>0,则Ax+By+C>0表示的区域为l 上方的部分,Ax+By+C<0表示的区域为l 下方的部分。

11.解决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步骤:(1)确定各变量,并以x 和y 表示;(2)写出线性约束条件和线性目标函数;(3)画出满足约束条件的可行域;(4)求出最优解。

12.圆的标准方程:圆心是点(a, b),半径为r 的圆的标准方程为(x-a)2+(y-b)2=r 2,其参数方程为⎩⎨⎧+=+=θθsin cos r b y r a x (θ为参数)。

13.圆的一般方程:x 2+y 2+Dx+Ey+F=0(D 2+E 2-4F>0)。

其圆心为⎪⎭⎫⎝⎛--2,2E D ,半径为F E D 42122-+。

若点P(x 0, y 0)为圆上一点,则过点P 的切线方程为.0220000=+⎪⎪⎭⎫⎝⎛++⎪⎪⎭⎫ ⎝⎛+++F y y E x x D y y x x ① 14.根轴:到两圆的切线长相等的点的轨迹为一条直线(或它的一部分),这条直线叫两圆的根轴。

给定如下三个不同的圆:x 2+y 2+D i x+E i y+F i =0, i=1, 2, 3. 则它们两两的根轴方程分别为(D 1-D 2)x+(E 1-E 2)y+(F 1-F 2)=0;(D 2-D 3)x+(E 2-E 3)y+(F 2-F 3)=0;(D 3-D 1)x+(E 3-E 1)y+(F 3-F 1)=0。

不难证明这三条直线交于一点或者互相平行,这就是著名的蒙日定理。

二、方法与例题1.坐标系的选取:建立坐标系应讲究简单、对称,以便使方程容易化简。

例1 在ΔABC 中,AB=AC ,∠A=900,过A 引中线BD 的垂线与BC 交于点E ,求证:∠ADB=∠CDE 。

[证明] 见图10-1,以A 为原点,AC 所在直线为x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设点B ,C 坐标分别为(0,2a ),(2a,0),则点D 坐标为(a, 0)。

直线BD 方程为12=+ayax, ①直线BC 方程为x+y=2a , ②设直线BD 和AE 的斜率分别为k 1, k 2,则k 1=-2。

因为BD ⊥AE ,所以k 1k 2=-1.所以212=k ,所以直线AE 方程为x y 21=,由⎪⎩⎪⎨⎧=+=ay x x y 2,21解得点E 坐标为⎪⎭⎫⎝⎛a a 32,34。

所以直线DE 斜率为.234323=-=a a a k 因为k 1+k 3=0.所以∠BDC+∠EDC=1800,即∠BDA=∠EDC 。

例2 半径等于某个正三角形高的圆在这个三角形的一条边上滚动。

证明:三角形另两条边截圆所得的弧所对的圆心角为600。

[证明] 以A 为原点,平行于正三角形ABC 的边BC 的直线为x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见图10-2,设⊙D 的半径等于BC 边上的高,并且在B 能上能下滚动到某位置时与AB ,AC 的交点分别为E ,F ,设半径为r ,则直线AB ,AC 的方程分别为x y 3=,x y 3-=.设⊙D 的方程为(x-m)2+y 2=r 2.①设点E ,F 的坐标分别为(x 1,y 1),(x 2,y 2),则,311x y =223x y -=,分别代入①并消去y 得.03).(03)(2222222121=-+-=-+-r x m x r x m x所以x 1, x 2是方程4x 2-2mx+m 2-r 2=0的两根。

由韦达定理⎪⎪⎩⎪⎪⎨⎧-==+4,2222121 r m x x m x x ,所以 |EF|2=(x 1-x 2)2+(y 1-y 2)2=(x 1-x 2)2+3(x 1-x 2)2=4(x 1+x 2)2-4x 1x 2=m 2-(m 2-r 2)=r 2.所以|EF|=r 。

所以∠EDF=600。

2.到角公式的使用。

例3 设双曲线xy=1的两支为C 1,C 2,正ΔPQR 三顶点在此双曲线上,求证:P ,Q ,R 不可能在双曲线的同一支上。

[证明] 假设P ,Q ,R 在同一支上,不妨设在右侧一支C 1上,并设P ,Q ,R 三点的坐标分别为,1,,1,,1,332211⎪⎪⎭⎫ ⎝⎛⎪⎪⎭⎫ ⎝⎛⎪⎪⎭⎫ ⎝⎛xx xx xx 且0<x 1<x 2<x 3. 记∠RQP=θ,它是直线QR 到PQ 的角,由假设知直线QR ,PQ 的斜率分别为3223231111x x x x x x k -=--=,.1112121212x x x x x x k -=--= 由到角公式.01)(11111tan 3221312322132212112<+-=++-=+-=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k k k k θ 所以θ为钝角,与ΔPQR 为等边三角形矛盾。

所以命题成立。

3.代数形式的几何意义。

例4 求函数11363)(2424+--+--=x x x x x x f 的最大值。

[解] 因为222222)0()1()3()2()(-------=x x x x x f 表示动点P(x, x 2)到两定点A(3, 2), B(0, 1)的距离之差,见图10-3,当AB 延长线与抛物线y=x 2的交点C 与点P 重合时,f(x)取最大值|AB|=.10 4.最值问题。

例 5 已知三条直线l 1: mx-y+m=0, l 2: x+my-m(m+1)=0, l 3: (m+1)x-y+m+1=0围成ΔABC ,求m 为何值时,ΔABC 的面积有最大值、最小值。

[解]记l 1, l 2, l 3的方程分别为①,②,③。

在①,③中取x=-1, y=0,知等式成立,所以A(-1, 0)为l 1与l 3的交点;在②,③中取x=0, y=m+1,等式也成立,所以B(0, m+1)为l 2与l 3的交点。

设l 1, l 2斜率分别为k 1, k 2, 若m ≠0,则k 1•k 2=11-=⎪⎭⎫ ⎝⎛-m m , S ΔABC =||||21BC AC ⨯,由点到直线距离公式|AC|=1|1|1|1|2222+++=+---m m m mm m ,|BC|=22111|1|mmm m +=++--。

所以S ΔABC =⎪⎭⎫ ⎝⎛++=+++⨯11211121222m m m m m 。

因为2m ≤m 2+1,所以S ΔABC ≤43。

又因为-m 2-1≤2m ,所以1212+≤-m m ,所以S ΔABC ≥.41当m=1时,(S ΔABC )max =43;当m=-1时,(S ΔABC )min =41. 5.线性规划。

例6 设x, y 满足不等式组⎩⎨⎧-≥+≤+≤.|32|2,41x y y x(1)求点(x, y)所在的平面区域;(2)设a>-1,在(1)区域里,求函数f(x,y)=y-ax 的最大值、最小值。

[解] (1)由已知得⎪⎩⎪⎨⎧≥--≥+≤+≤,032,322,41x x y y x 或⎪⎩⎪⎨⎧<--≥+≤+≤.032,232,41x x y y x解得点(x, y)所在的平面区域如图10-4所示,其中各直线方程如图所示。

AB :y=2x-5;CD :y=-2x+1;AD :x+y=1;BC :x+y=4.(2) f(x, y)是直线l: y-ax=k 在y 轴上的截距,直线l 与阴影相交,因为a>-1,所以它过顶点C 时,f(x, y)最大,C 点坐标为(-3,7),于是f(x,y)的最大值为3a+7. 如果-1<a ≤2,则l 通过点A (2,-1)时,f(x, y)最小,此时值为-2a-1;如果a>2,则l 通过B (3,1)时,f(x, y)取最小值为-3a+1. 6.参数方程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