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单独招生文化考试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3年单独招生文化考试语文真题(答案) (4)
![2023年单独招生文化考试语文真题(答案) (4)](https://img.taocdn.com/s3/m/0ee3c605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76.png)
2023年单独考试招生文化考试语文试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本题共20小题,前面10题是单选题,后面10题为多选题,共60分)1.下列对《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熙凤先声夺人的出场和众人的言行,显示了王熙凤在贾府的特殊地位。
B、选文中贾母对王熙凤的戏谑,在一定程度上丑化了王熙凤的形象。
C、对王熙凤头饰、服饰的描写,衬托了王熙凤艳丽华贵的气质。
D、选文中王熙凤的言行举止,体现她巧于逢迎的性格特点。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莫泊桑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因短篇小说《羊脂球》一举成名。
其他短篇小说有《项链》《我的叔叔于勒》。
B、莫泊桑被公认为世界短篇小说的巨匠,他的长篇小说也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比较完美的艺术形式,代表作有《一生》《漂亮朋友》等。
C、小说《项链》以项链为标题,明确了小说的线索。
小说的情节围绕项链展开,可以概括为借项链失项链赔项链假项链四个部分。
D、《项链》这篇作品让我们看到在金钱至上的社会中,追求人格尊严要付出巨大代价。
女主人公面对金钱是无奈的,对人格的追求也是无奈、失败的。
作品向我们揭示了小人物的生活状况和精神境界。
3.“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一句中的“黄金屋”指的是()A、金子堆砌的房子B、贵重物品C、比喻宝贵D、一种借代的说法,指代荣华富贵的生活4.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辍耕之垄上B、郯子之徒C、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D、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5.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6.下列作品、文体、作者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读书人是幸福人》——抒情性散文——谢冕B、《人生的境界》——议论文——冯友兰C、《边城》——小说——沈从文D、《清塘荷韵》——散文——季羡林7、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A、识记后不会遗忘B、遗忘的进程是均衡的C、遗忘是先快后慢的D、遗忘是先慢后快的8、“临危不惧”“宁死不屈”是意志的()的表现A、自觉性B、果断性C、自制性D、坚持性9、建筑工人根据蓝图想象出建筑物的形象,这种过程是()A、创造想象B、再造想像C、幻想D、联想10、儿童用2个手指加3个手指,对2+3进行计算的思维是()A、动作思维B、发散思维C、集中思维D、形象思维11.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2023年浙江省单独招生文化考试语文试题(职高)
![2023年浙江省单独招生文化考试语文试题(职高)](https://img.taocdn.com/s3/m/b4120653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b0.png)
2023年浙江省单独招生文化考试语文试题(职高)一、阅读理解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早上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课桌上,老师站在黑板前讲解上一课的内容。
学生们或专注地听着,或认真地记着,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突然,一声嘈杂的手机铃声打破了安静。
一个学生不好意思地摸出手机,赶紧将其调成静音模式。
老师微笑着说:“同学们,记得来到教室,要将手机调整为静音状态,以免打扰到自己和他人的学习,这是基本的礼貌。
”学生们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问题:以下哪种情况是不文明的?()A. 课堂上突然响起手机铃声。
B. 其他同学在课堂上交头接耳。
C. 上课时间玩手机游戏。
D. 没有带齐教材和文具。
(答案:C)2.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早晨,阳光照耀着每个角落。
小明从床上醒来,立即起床整理自己的床铺。
然后,他走进卫生间,刷牙洗脸。
早餐时,他吃了一碗热腾腾的稀饭,慢慢咀嚼着香喷喷的包子。
吃完早餐后,他对着镜子整理自己的发型,一丝不苟。
最后,他拿起书包,向学校出发了。
问题:小明正确的做法有哪些?()A. 起床整理床铺。
B. 刷牙洗脸。
C. 认真吃早餐。
D. 整理发型。
E. 携带书包去学校。
(答案:A、B、C、D、E)二、填空题1. 看图片填空:图1图1题目:上图为【________】。
(答案:风景)2. 阅读下面的文段,填写适当的词语:近期,我省全力推进职业院校改革和发展工作,为职业教育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学生们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自己的未来争取更多的机会。
题目:职业院校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________】人才。
(答案:专业)三、写作表达请写一篇题为“我的理想职业”的短文,字数不少于100字。
范例:我的理想职业是一名医生。
我从小就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一直对治疗和帮助他人感到满足和快乐。
我希望通过成为一名医生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健康做出贡献。
作为一名医生,我将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
单独招生语文真题练习题(答案) (2)
![单独招生语文真题练习题(答案) (2)](https://img.taocdn.com/s3/m/71454fd7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09.png)
单独考试招生文化考试语文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散文中,主要采取今昔对比方法来表现主旨的是()A.《秋夜》B.《香市》C.《爱尔克的灯光》D.《都江堰》分析:考核对课文的理解。
2.中国最早的“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是()A.鲁迅B.巴金C.茅盾D.施蛰存3.下列《蚂蚁大战》语句中使用了比喻手法的是()A.看来不是单挑决斗,而是一场战争,两个蚂蚁王国的大决战拟人B.他们的战争信念是“不战胜,毋宁死”拟人C.在一束阳光照射下的木片“小山谷”中,一对武士相互死死抱住对方D.它看来斗志正盛,不是已击毙一个对手,就是刚刚投入战场拟人4.下列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A.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
B.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C.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翩翩而来的身着风衣的少女,是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雀?D、春天像个小姑凉,青春洋溢5.根据你的积累,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木兰诗》是西汉民歌的代表作,选自《古诗十九首》B.“初唐四杰”是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C.“最喜小儿无赖”的下一句应该是“大儿锄豆溪东”D、三海经是一部地理著作6.《秋夜》一文除了表现出作者的战斗精神外,还表现了他的()A.旷达情怀B.博爱胸襟C.深邃思辨D.机智幽默7.下列《哭小弟》语句中,属于侧面描写烘托人物形象的是()A.记得每次看病,候诊室里都像公共汽车上一样拥挤B.车里有许多人等着,他们一定要等着,准备随时献血C.曾有个别的医生不耐烦地当面对小弟说,治不好了D.风烛残年的父亲想儿子,尤其这几年母亲去世后8.下列各组关联词,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些精明能干的州县官一收到诉状就在原告面前挥毫立就写出批词或与幕友讨论后亲自写批,___闻名遐迩。
有些州县官___并不亲自写批词,但喜欢与幕友们讨论案子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2024年单招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年单招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7a0bbd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ae.png)
2022年全国单独考试招生文化考试语文试题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共60分.). 中国人评价一个人的最核心尺度是()A. 外貌B. 地位C. 品德2. 选出注音有错误的一项()A. 要塞(s oi)歼(jia n)灭绥(s ui)靖B. 寒噤(j in) 蹄(cuan)跳震悚(s o n g)C.瞒珊(shan)尴尬(g o)俋(y u)身D.愧怍(z u o)轩树(xuan)伦俗(cang)D、辈分锐不可当(d a ng)杯盘狼藉(j1)呆滞(hi)笨拙销声匿(n i)迹3. 小王、小张和小赵三个人是好朋友,他们中间其中一个人下海经商,一人考上重点大学,一人参军.此外还知小赵的年龄比士兵大,大学生的年龄比小张小,小王的年龄和大学生的年龄不一样.请问他们之中谁是大学生?( )A. 小张B. 小王C. 小赵4. 两兄弟给富翁做保镖,为保证富翁的安全,制定了如下行事准则:(1)没周星期一、二、三,哥哥说谎;(2)每周星期四、五、六,弟弟说谎.一天某人急着找富翁办事,只有兄弟俩知道富翁的去向,此人只能去问兄弟俩,并且也知道兄弟俩的行事准则,但不知道谁是哥哥,谁是弟弟.另外,想要知道答案还得弄清楚今天是星期几.于是他向兄弟俩同时提出一个问题:昨天是谁说谎的日子.兄弟俩同时回答:是我说谎的日子.请问今天是星期几?( )A. 星期一B. 星期四C. 星期日D、星期五5. 以下哪一项不属千手势运用时的基本要求()A. 适度原则B. 幅度不宜过大C. 速度要快D、姿势要要优雅6. 古人的婚礼是在什么时间举行()A. 早上B. 中午C傍晚D、凌晨7.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的“我”是指()A. 杜甫B. 李臼C. 臼居易D、汪伦8. 佩戴首饰需要注意什么()A. 与社交场合的气氛相适应B. 特立独行C. 越多越好D、越贵越好9. 在为他人做介绍时,应遵守()A."尊者优先了解情况“原则B."尊者决定“原则C."以右为尊”原则D、从熟悉到陌生10. ( )是指个人结合自身情况,对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进行分析,为自已确立职业方向和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以及制定用千实施的教育计划、发展计划,以实现职业生涯目标.A. 职业意识B职业生涯规划C. 自我评价D、职业道德11. 下列不属千积极态度的构成部分是()D、坚持A. 乐观B热情C懦弱12. 沟通的关键技巧是()A可以随时打断对方的谈话,帮助对方分析问题B倾听和尊重对方C. 随意的表态D. 表达自己观点13. 所有河南来京打工人员都办理了暂住证,所有办暂住证的人员都获得了就业许可证,有些河南来京的打工人员当上了门卫,有些武术学校的学员当上了门卫,所有的武术学校的学员都获未获得就业许可证.如果上述情况就是真的,无法断定为真的选项就是()A. 有些河南来京打工人员就是武术学校的学员B. 所有河南来京打工人员都获得了就业许可证C. 有些门卫有就业许可证D、武术学校的学员当上了门卫14. "三分长相,七分打扮“体现的是仪容的()A. 内在美B. 修饰美C. 自然美D、打扮很重要15. 是一种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修养,是一种软实力.( )A. 职业技能B. 职业素养C. 职业规划D、职业操守16. "一门父子三词客”提到的“三父子”是指()A曹操、曹丕、曹植B. 苏淘、苏轼、苏辙C. 班彪、班固、班超17. 中国最早的叙事诗是:()A. 格萨尔王B、栏辞C、孔雀东南飞D、长恨歌18. 著名水城威尼斯共有几个小岛:()A、116B、118C、120 D. 12<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是哪个朝代的人?()A、西汉B、春秋C、东汉D、大唐20. <掷铁饼者>是什么时期的作品?()A. 艺复兴时期B、古希腊时期C、古罗马时期D.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二、填空题(共15分)l、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
单独招生考试语文卷(包含答案) (1)
![单独招生考试语文卷(包含答案) (1)](https://img.taocdn.com/s3/m/ea271cc7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4e.png)
单独考试招生文化考试语文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1-20为多选题)1.《婴宁》情节发展的内在脉络是()A.狐母生狐女、埋荒山、求合葬B.王子服遇美女、寻美女、娶美女C.鬼母养狐女、教狐女、嫁狐女D.婴宁隐于笑、爱笑、矢不复笑2.《金鲤鱼的百裥裙》中,对金鲤鱼的悲惨命运起到了侧面烘托作用的情节是()A.许大太太要求穿旗袍B.龚嫂子质疑金鲤鱼穿百裥裙C.珊珊欣赏百裥裙D.振丰出国留学3.下列《长恨歌》诗句中,写唐玄宗还京路上哀思杨妃的是()A.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B.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C.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D.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亲戚这层人际关系就把人千丝万缕地纠葛在一起。
B.多动脑子,会避免少捅娄子少出错。
C.剑桥非常小,骑自行车30分钟之内就能到达城市的任何一个地方。
5.下列各句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方法的一句是:()A.我们有许多优秀的党员干部,像焦裕禄、孔繁森等。
B.天阴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C.皎洁的月光像透明的轻纱笼罩着大地。
6、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的教学原则是()A、启发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量力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7、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得直接经验的方法是()A、谈话法B、讲授法C、讨论法D、参观法8、18世纪前后,形式教育派与实质教育派长期论争()A、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B、知识和能力的关系C、分科和综合的关系D、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关系9、一般而言,我们把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称为()A、德育途径B、德育方法C、德育过程D、德育手段10、“统一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符合德育的()A、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B、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C、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性原则D、共产主义方向性原则11.急性CO中毒急救,应采用________办法.()A.脱离中毒现场B.吸入新鲜空气C.保持呼吸道畅通D.及早予以解毒剂12.下列属于化学变化是______.()A.蔗糖溶解在水中B.晒干衣服C.火药爆炸D.菜刀生锈13.保护环境是每一种公民责任,下列______做法有助于保护环境.()A、过量使用化肥、农药B、都市垃圾分类解决C、推广使用一次性木质筷子D、推广使用清洁能源14.下列做法错误是_______.()A.为了使火腿肠颜色更鲜红,可多加某些亚硝酸钠B.为了使婴儿对食品有浓厚兴趣,我们可以在婴儿食品中加入大量着色剂C.人类可运用水只占自然界水很少量,因而我们应节约用水D.为保证人体所需足够蛋白质我们要多吃肉,少吃蔬菜和水果15.我们每一种人都应传播”低碳”理念,倡导“低碳”生活.下列做法属于“低碳”生活是______.()A、节日燃放烟花爆竹B、多骑自行车,少乘汽车C、用电子贺卡代替纸质生日贺卡 D.秸秆粉碎还田而不焚烧16.测量人体体温部位有_______.()A.口腔B.胃C.直肠D.腋窝17.下列属于农业害虫是______.()A.蝗虫B.棉铃虫C.青蛙D.蝼蛄18.下列选项中,_______属于雌性生殖器官.()A.睾丸B.阴囊C.卵巢D.输卵管19.下列属于叶菜类是______.()A.生菜B.黄瓜C.油麦菜D.洋葱20.下列有药用价值植物是______.()A.三七B.芦荟C、金银花 D.板蓝根二、填空题(本题5小道,每题2分,共10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年单独考试招生文化考试语文卷(含答案)
![2023年单独考试招生文化考试语文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4eca30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ee.png)
2023年单独考试招生文化考试语文试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选择下面拼音有错误的一项()(3分)A.要塞(sài)歼(jiān)灭绥(suí)靖锐不可当(dāng)B.寒噤(jìn)蹿(cuàn)跳震悚(sǒng)杯盘狼藉(jí)C.蹒跚(shān)尴尬(gà)伛(yǔ)身呆滞(zhì)笨拙D.愧怍(zuò)轩榭(xuān)伧俗(cāng)销声匿(nì)迹2.选出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雾凇沆砀僦凭看幕无彩斑斓唠唠叨叨B.聪耳不闻在劫难逃无动于衷清荣竣茂C.天衣无缝相安无事风雪载途因地制宜D.衰草连天寺外桃园巧妙绝伦惟妙惟肖3.根据句意,下面加点词语可以用括号中的词语替换的是()(3分)A.舍前有两棵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驳(斑斓),此时尤为幽绝。
B:奶粉含有有毒物质被揭发后,政府急谋对策,遏止(遏制)相关制品流入市面。
C: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杳无音信)了。
D:人要变成野兽,比变成圣徒要容易千万倍。
自古以来,变成野兽的人多如牛毛,但变成圣徒的人却寥寥无几(寥若晨星)4.选出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3分)A.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
B.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C.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翩翩而来的身着风衣的少女,是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雀?5.下面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木兰诗》是西汉民歌的代表作,选自《古诗十九首》B.“初唐四杰”是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C.“最喜小儿无赖”的下一句应该是“大儿锄豆溪东”6.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微信等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B.老师所讲的知识点我大概都听懂了.C.《水浒传》生动的叙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D.在北京这个大的城市背景下,北京人演绎着国都的辉煌和市井的喧嚣.7.选出文言虚词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于:比B.宽厚而爱人而:并且C.则群聚而笑之之:他D.不如因善遇之因:因为8.下面句子中标点没有错误的是哪一项?()(3分)A.李白,杜甫,白居易都是唐代的著名诗人。
2022年浙江省单独考试招生文化考试语文试题卷
![2022年浙江省单独考试招生文化考试语文试题卷](https://img.taocdn.com/s3/m/4cfd7fdd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6d.png)
2022年浙江省单独考试招生文化考试语文试题卷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标号的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①北京冬奥盛会,为世人带来无数精彩瞬间和感人故事,让文化之美、体育之美更加璀璨.(càn)夺目。
②从开幕式二十四节气创意倒记时,到闭幕式“折柳”送别各国来宾.(bīng),中华文化的迷人魅力得到精彩释放。
③突破极限的拼博之美,不到最后一刻胜负难分的悬念之美,都承载.(zài)着奥林匹克运动的独特魅力。
④运动魅力与人文精髓.(suǐ),视觉美感与精神震憾,共同勾画出一幅色彩斑斓的北京冬奥会全景图。
A.①B.②C.③D.④2.下列语段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沈从文先生认为,教创作靠“讲”不成。
如果要讲,也要在“写”之后。
教授先讲一套,让学生按图索骥....,从来不说福楼拜怎....,那是行不通的。
沈先生读过很多书,但从不引经据典么说、托尔斯泰怎么说、高尔基怎么说。
沈先生不用手势,没有任何舞台道白式的腔调,没有一点言之凿凿....,而且会终身....的江湖气。
但是你要是真正听“懂”了他的话,你会受益匪浅受用。
A.按图索骥 B.引经据典 C.言之凿凿 D.受益匪浅3.下列语段中标号的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①2022年央视春晚,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从众多舞蹈节目中脱颖而出,成为最亮眼的一笔“青绿魂”。
②该剧以“青绿”意象为线索,采用时空交错的叙事结构:以舞蹈演绎传世名画之美,把传统书画艺术与舞蹈之美融为一炉。
③展卷、问篆、唱丝……一幕幕场景让人宛若进入了当年王希孟创作《千里江山图》时的内心世界。
④每个人都能在它身上看见自己,仿佛听见它轻轻对自己说了一句,“听从内心的声音。
”A.①B.②C.③D.④4.对下列这段话主旨的推断,最恰当的一项是语言不是数学,说话不是做算术。
一个说:“一道上馆子去。
”一个回答:“我没钱!”这个人,不是一分钱、一元钱也没有,是说没有足够的钱上馆子。
浙江省单独招生文化考试语文真题及答案
![浙江省单独招生文化考试语文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746b2a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1f.png)
2022 年浙江省单独招生文化考试语文试题卷姓名: 准考证号:本试题卷共六大题,共 8 页。
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考生注意:1.答题前, 请务势必自己的姓名、 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者钢笔分别填写在试卷 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 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 8 小题,每题 3 分,共 24 分)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花谢之后,春意澜珊。
有人欷歔 (x ū)可惜,有人企图留春常驻。
欷歔可惜于事无补, 留春常驻也徒劳无益。
我们不妨顺应自然,不因外物而悲喜,这样岂不更好?B.在各类糖中,蔗(zh ē)糖作为一种“中西合壁”的产品,其发展历程同陆上丝绸之路及 海上丝绸之路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C.你看人家木匠做出的板凳,榫 (s ǔn ) 卯结构,一个钉子不用,扔出去捡回来,不会散 架;瓦匠砌出墙来,不用挂线就垂直,一不塌,二不漏……D. 当下,在技术浪潮和消费主义中沉溺与迷惘 (m áng )的年轻人, 需要给自己一个契机, 让传统“灌”顶,唤回应有的青春活力。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乃至“汉字文化圈”的重要纽带,具有很强的民族象征意义。
B.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在马拉卡纳体育馆举行,中国女排以 3 比 1 战胜塞尔维亚队,时隔 12 年再登奥运冠军宝座,实现成功卫冕。
C.萧红具有那种化平淡为奇妙的能力,她的笔触有幽默和讽刺,不时使人忍俊不禁,但多 半是“含泪的微笑”。
.. 3.请找出与例句不相同的一组熟语 例句:兔子不吃窝边草——近水楼台先得月A.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B. 出淤泥而不染——近墨者黑C.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D.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4.下面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正确的一项是满城都飞着柳絮时, 梨花也开了遍地,东栏的那株梨花却从深青的柳树间伸了出来, 宛然雪一样的清丽,有一种惆怅之美,但是, 人生,看这么清明可喜的梨花能有几回呢? 这正是千古风流人物的性情,正如清朝画家隆重士在 《溪山卧游录》 中说的:“凡人多熟 一分世故,即多一分机智。
2023年单独招生文化考试语文真题(答案) (1)
![2023年单独招生文化考试语文真题(答案) (1)](https://img.taocdn.com/s3/m/ec9f136b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bd.png)
2023年单独考试招生文化考试语文试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单选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数落.(shǔ)多财善贾.(gǔ)传.记(zhuàn)杳.无音信(miǎo)B、毗.邻(bì)前后相属.(zhǔ)侍.侯(shì)洁身自好.(hào)C、便笺.(qiān)人才济.济(jǐ)静谧.(mì)博闻强识.(zhì)D、混淆.(xiáo)信手拈.来(niān)徜.徉(cháng)稳操胜券.(quàn)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在这次举行的“当代书法展上”,各种书体与风格的作品等量齐观....,保证了展览的专业性与流派的代表性。
B、近年来,随着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松花江污染问题也日渐严重,因此恢复松花江的生态功能间不容发....。
C、在今年的“排队推动日”活动中,虽仍有凤毛麟角....的几个“不自觉者”,但广大市民不论乘车还是购物都能自觉排队。
D、听说这家晚报和当地电信部门将联合举办高校招生大型电话咨询会,请有关专家答疑解惑,考生和家长都喜出望外....。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这篇文章介绍了传统相声所用的押韵、谐音、摹声等方面的详细的语言技巧和表达效果,内容丰富,饶有趣味。
B、工作之余,他不仅是一个小提琴爱好者,大家公认的演奏能手,也是个文学爱好者,能写出很好的美妙诗篇。
C、可燃冰是海底极有价值的矿产资源,足够人类使用一千年,有望取代煤、石油和天然气,成为21世纪的新能源。
D、挑选合适的培训基地是该市“阳光工程”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也是最容易出现弄虚作假现象,市政府特别重视。
4.下列各句中,必须删去加点的词的一句是()A、业内人士认为,消费者平均购房面积的下降,一方面是政策作用的显现,一方面也说明了.购房人更加趋于理性。
单招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7)
![单招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7)](https://img.taocdn.com/s3/m/91fd97c7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b9.png)
高职对口单独考试招生文化考试语文试题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与“邑人奇之”的“奇”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B.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C.大将军邓陟奇其才D.奇货可居2.与“迁客骚人”的“迁”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战、守、迁皆不及施B.终继五国迁灭,何哉C.再迁为太使令D.是夕始觉有迁谪意3.与“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的“请”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强国请服,弱国入朝B.事急矣,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C.乃置酒请之D.乃请宾客,约车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4.《吃饭》中运用的联想主要依据事物之间的()A.对比性B.时间统一性C.相似性D.地点统一性5.《冯谖客孟尝君》:“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
”这里采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B.比拟C.对偶D.排比6.与“实事求是”的“是”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觉今是而昨非B.是又在六国下矣C.是故圣益圣,愚益愚D.唯予马首是瞻7.与“无所适从”的“适”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B.适得其反C.适为虞人逐D.予自齐安舟行适临汝D宾语前置标志,无实义8.下面句子按要求变换句式有错的一项是()A、老师批评了张伟的这种不文明行为.改成被动句:张伟的这种不文明行为被老师批评了.B、请把你的书借给我用一下.改成疑问句:你的书能借给我用一下吗?C、这条小河在夏天特别美丽.改成感叹句:这条小河在夏天太美丽啦!D、这份考卷很容易.改成否定句:这份考卷不好答.9.对下面句子中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友情是一把雨伞,能为朋友遮挡人生路上的风雨;友情是一缕阳光,能为朋友送去严冬季节的温暖;友情是一汪湖水,能为朋友滋润荒漠一般的心田.A.比喻、借代B、比喻、排比C、夸张、排比D、夸张、借代10.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B、卢沟桥上的石狮子,千态万状,绘声绘色.C、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D、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各地美食,丰富多彩,让人莫衷一是.11.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李白笔下的蜀道雄奇险峻,峰回路转,悬崖峭壁随处可见.B、王老师不辞辛苦,三顾茅庐去看望生病在家的李小明同学.C、个别同学对他这次考试取得的进步表示怀疑,他却忍辱负重,依然刻苦学习.D、在少年队比赛中,用青年队队员参赛,是拔苗助长.12.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用括号内的词语替换后,句意改变的一项是()A.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绝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别出心裁)B、詹妮玲珑剔透,我真担心自己会被她笑话.(聪明伶俐)C、弘扬传统文化不应做表面文章.“跪拜式”尊孔,虚有其表,是典型的舍本逐末的做法.(取长补短)D、目前正是收获小麦的关键时期,广大农民朋友一定要注意防火,莫让即将到手的粮食化为乌有.(付之东流)1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秋天的秦皇岛是个美丽的季节.B、中国的强大,关键在于能否具备强大的经济和国防力量.C、澳大利亚的森林大约70%左右因伐木遭到毁损.D、现代生活节奏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将养育孩子的责任转移给上一代.14.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微信等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B、老师所讲的知识点我大概都听懂了.C、《水浒传》生动的叙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D、在北京这个大的城市背景下,北京人演绎着国都的辉煌和市井的喧嚣.15.下面加点文言虚词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于:比B、宽厚而爱人而:并且C、则群聚而笑之之:他D、不如因善遇之因:因为16.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雾凇沆砀僦凭看幕五彩斑斓唠唠叨叨B.充耳不闻在劫难逃无动于衷清荣竣茂.C.天衣无缝相安无事风雪载途因地制宜D.衰草连天世外桃园巧妙绝伦惟妙惟肖17.根据句意,下面加点词语可以用括号中的词,语替换的是()A.舍前有两棵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驳(斑斓),此时尤为幽绝。
最新浙江省单独考试招生文化考试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资料
![最新浙江省单独考试招生文化考试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ba8f067bb68a98271fefac7.png)
2019年浙江省单独考试招生文化考试语文试题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D2.B3.C4.C5.A6.B7.D8.B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9.A 10.B 11.D 12.C三、文字表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6分)13.(崔琦)年轻时(在)京师游学,凭着文章广博通畅而著称。
14.①壮心不已②直挂云帆济沧海③白了少年头④去留肝胆两昆仑15.语言运用题(本题共3题,共11分)(1)略(2)略(3)略四、媒体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16.B(3分) 17.D(3分) 18.C(3分)19.①打通古老文化和现代阅读方式之间的隔膜;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③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深入普通大众,重新焕发出活力。
20.本小题共5分。
(1)可能出现的问题:容易将优秀传统文化理解片面化;容易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娱乐化,失去原有的意蕴;这种文化传承创新方式,很容易商业化;容易在迎合大众的过程中,造成传统文化的庸俗化。
(2)避免的方法:①文中依据: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既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扎扎实实的研究,也需要对大众文化的传播规律、方式和媒介进行深入了解。
②结合实际,言之有理即可。
五、文学作品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21.BD22.①一开始因为小民工是老板亲戚,要照顾他,所以老民工对他“没了好印象”;②看到小民工干活不怕苦,手磨出了泡,身上有青紫后,又变得“不忍心”;③当得知小民工是老板女儿男朋友的身份后,有了“顾虑”;④最后了解了小民工来工作的目的后,被深深感动,喜欢上了小民工。
23.①通过环境描写写出了雨过天晴的景象;②照应了前文中“骄阳似火”“一阵急雨”;③象征着老民工和小民工关系的变化,烘托了他们愉快的心情;④暗示了小民工美好光明的前途。
24.①从“总是把体力活抢在老民工前干了”“师傅让干啥,就干啥”“干不动了,还是咬牙坚持”等表现中可以看出小民工勤劳,肯吃苦,尊重师傅,虚心好学;②从小民工想跟着老民工学真本事,勇敢地追求老板的女儿等行动中,可以看出小民工不怕困难、积极进取、乐观自信、勇于追求。
2023年单招考试文化考试语文卷(含答案) (1)
![2023年单招考试文化考试语文卷(含答案) (1)](https://img.taocdn.com/s3/m/2c679465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13.png)
2023年单独考试招生文化考试语文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准确无误的一项是()A.狭隘.(ài)槲.(hú)寄生紫绡.(xiāo)悄.(qiǎo)无声息B.浸渍.(zì)龟.(guī)裂片逶迤.(yí)夙遭闵.(mǐn)凶C.渣滓.(zǐ)白芨.(jī)浆栈.(jiàn)桥殒.(yǔn)身不恤D.攒.(zuán)射宿舂.(chōng)粮俯瞰.(kàn)殚.(dān)精竭虑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高鹗所续,这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在我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B.鲁迅,原名周树人。
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祝福》选自《彷徨》。
C.“沧海月明珠有泪”,明月之夜,沧海之间,鲛人泣泪,颗颗成珠。
珠似水中月,月本天上明珠。
此典故表达了诗人凄寒孤寂而又十分感伤的情怀。
D.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其思想的核心是“仁政”。
3.下列加点词语中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A.铺展/逮捕然诺/糯米潸然泪下/姗姗来迟B.坍塌/踏实阿谀/须臾逸兴遄飞/如椽巨笔C.凌驾/聆教分娩/婉约蹁跹起舞/骈拇枝指D.歃血/煞白摭谈/踯躅膘肥体壮/粗犷剽悍4.“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是李清照《醉花阴》中的句子。
请问这阕词可能作于什么节日?()A.端午节B.七夕节C.中秋节D.重阳节5.选出说法有误的一项()A.汉字造字法最主要的有“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
B.给汉字注音先后产生了各种方法,其中主要的有“直音法”“反切法”“注音字母”和“汉语拼音方案”。
2023年单招考试文化考试语文卷(含答案) (4)
![2023年单招考试文化考试语文卷(含答案) (4)](https://img.taocdn.com/s3/m/ba5f4717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13.png)
2023年单独考试招生文化考试语文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敕.造(chì)惫.懒(bèi)镯.子﹙zhuó﹚桌帏.﹙wěi﹚B.纨袴.(kù)蹂躏.(lìn)撬.开(qiào)拽.拉(zhuài)C.吮.吸(shǔn)榫.头(shǔn)戏谑.(xuè)驯.骡(xùn)D.两颚.(è)脊鳍.(qí)咀嚼.(jiáo)绾.着(guǎn)2.我国古代史书是记载历史事实的历史散文,要求如实地记载真实的历史事件,不允许采取文学创作的方法进行虚构。
史书编排体例分为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历史)、纪传体(以人物活动为中心反映历史)、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记叙历史)、记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记载历史;根据编排的年代跨度情况,史书又分为通史和断代史。
下面对《史记》、《左传》、《战国策》、《汉书》编排体例判断正确的是A.纪传体、国别体、编年体、通史B.通史、国别体、编年体、通史C.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断代史D.通史、编年体、国别体、通史3.有“亚洲之光”之称的拳王帕奎奥是哪国人?()A.印尼B.菲律宾C.泰国D.马来西亚4.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A.掂量/惦记日晕/眩晕殷红/殷实拾掇/咄咄逼人B.浩淼/渺茫呜咽/拖曳处方/处境市侩/脍炙人口C.偏裨/裨益复辟/开辟泥土/拘泥解救/浑身解数D.果脯/哺育给予/供给折服/折本提防/提纲挈领5.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及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罪愆(yān)天堑(qiàn)堪脍(kuài)暑气喧(xuān)B.傀儡(kuílěi)凝噎(yē)湛(zhàn)湛青天狼居胥(xū)C.玉簪(zān)撕守(sī)觊觎(jìyú)雨霖(líng)铃D.砧石(zhān)缱绻(qiān quǎn)前合后揠(yǎn)佛狸祠(cí)6.下列词语中字形相同的字读音完全不同的一组是()A、着火着数看着执着B、知识识别标识认识C、供应招供供给供职7.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言简意赅一鼓作气不卑不亢B、貌和神离含辛如苦口是心非C、海誓山盟莫不关心一窃不通8.下面句子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组是()松花蛋中氨基酸的含量比鲜鸭蛋高11倍,种类也比鲜鸭蛋多。
2024年浙江高三语文单招考试模拟试卷(含答案) (3)
![2024年浙江高三语文单招考试模拟试卷(含答案) (3)](https://img.taocdn.com/s3/m/8047865e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5b.png)
2024年浙江高三语文单招考试模拟试卷(含答案)一、单选题(10 题)1.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四大名著?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聊斋志异》2.《琵琶行》的作者是谁?A.白居易B.杜甫C.李白D.王维3.下列哪个成语与诸葛亮有关?A.草木皆兵B.三顾茅庐C.指鹿为马D.狐假虎威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王维5.《出师表》是谁的作品?A.诸葛亮B.曹操C.刘备D.孙权6.下列哪位诗人被誉为“诗豪”?A.刘禹锡B.杜甫C.李白D.王维7.“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出自哪位词人之手?A.苏轼B.辛弃疾C.陆游D.李清照8.《桃花源记》的作者是谁?A.陶渊明B.柳宗元C.韩愈D.欧阳修9.下列哪个词语与战争无关?A.烽火连天B.剑拔弩张C.风和日丽D.马革裹尸10.“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哪位词人的名句?A.李煜B.苏轼C.辛弃疾D.陆游二、填空题(10 题)11.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描绘了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
12.苏轼《赤壁赋》中表达万物都有其主宰者,若非自己应该得到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的句子是:“苟非吾之所有,___________。
”13.《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声在沉咽、暂歇后突然爆发并达到高潮的诗句是:“___________,铁骑突出刀枪鸣。
”14.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刘裕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两句是:“金戈铁马,___________。
”15.白居易《琵琶行》中以“___________,犹抱琵琶半遮面”来表现琵琶女出场时的羞怯情形。
16.荀子在《劝学》中用“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两个比喻句,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17.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俄顷风定云墨色,___________”描绘了秋雨来临前的阴沉压抑气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浙江省单独招生文化考试语文试题卷姓名:准考证号:本试题卷共六大题,共8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花谢之后,春意澜珊。
有人唏嘘.(xū)惋惜,有人企图留春常驻。
唏嘘惋惜于事无补,留春常驻也徒劳无益。
我们不妨顺应自然,不因外物而悲喜,这样岂不更好?B.在各类糖中,蔗.(zhē)糖作为一种“中西合壁”的产品,其发展历程同陆上丝绸之路及海上丝绸之路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C.你看人家木匠做出的板凳,榫.(sǔn)卯结构,一个钉子不用,扔出去捡回来,不会散架;瓦匠砌出墙来,不用挂线就垂直,一不塌,二不漏……D.当下,在技术浪潮和消费主义中沉溺与迷惘(máng)的年轻人,需要给自己一个契机,让传统“灌”顶,唤回应有的青春活力。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书法作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国粹..”之誉,是联系全球华人乃至“汉字文化圈”的重要纽带,具有很强的民族象征意义。
B.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在马拉卡纳体育馆举行,中国女排以3比1战胜塞尔维亚队,时隔12年再登奥运冠军宝座,实现成功卫冕..。
C.萧红具有那种化平淡为神奇的能力,她的笔触有幽默和讽刺,不时使人忍俊不禁,但多半是“含泪的微笑.....”。
D.拜读了您的新作,受益匪浅,很多地方引起了我的共鸣,您真的是散文大家..啊!3.请找出与例句不相同...的一组熟语例句:兔子不吃窝边草——近水楼台先得月A.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B.出淤泥而不染——近墨者黑C.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D.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4.下面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正确的一项是满城都飞着柳絮时,梨花也开了遍地,东栏的那株梨花却从深青的柳树间伸了出来,仿佛雪一样的清丽,有一种惆怅之美,但是,人生,看这么清明可喜的梨花能有几回呢?这正是千古风流人物的性情,正如清朝画家盛大士在《溪山卧游录》中说的:“凡人多熟一分世故,即多一分机智。
多一分机智,即少却一分高雅。
”A.夸张、设问、引用B.比喻、反问、引用C.比喻、设问、反复D.拟人、夸张、排比5.下面是一则新闻的主题部分,其中有多处语病,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①首届阅读节活动启动仪式的时间在2017年7月13日上午举行。
②据介绍,此次活动以“文化滋养、书香满城”为主题,由县委宣传部、文明办等多家单位联合举行,③目的是激发广大市民进一步阅读的热情,打造学习型城市的良好氛围。
④期间,举办方还将开展名家对话、江南文化大讲堂等活动。
A.第①句话有语病,应将“在”改为“是”,删去“举行”。
B.第②句话有语病,应将“举行”改为“举办”。
C.第③句话没有语病。
D.第④句话没有语病。
6.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对我们影响最大的书往往是我们年轻时读的某一本书,它的力量多半不源于它自身,而源于介入我们生活的那个时机①那是一个最容易受影响的年龄,我们好歹要崇拜一个什么人,如果没有,就崇拜一本什么书。
②当然,同时它也是一个征兆,我们早期着迷的书,大致显示了我们的精神类型,预示了我们后来精神的生活走向。
③但我们不必惭愧,事实上,那是我们的精神初恋,而初恋对象不过是把我们引入精神世界的一个诱因罢了。
④后来重读这本书,我们很可能对它失望,并且诧异当初它何以使自己如此心醉神迷。
A.①④③②B.④①③②C.④③①②D.①②③④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选出最接近其意旨的一项是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A.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B.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C.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D.落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8.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树艾青一棵树,一棵树彼此孤离地兀立着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它们的根伸长着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A.艾青,中国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省金华人,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等。
B.这首诗结构清晰,语言平淡朴素但又极为凝练,寥寥数语就刻画出挺拔而又极具生命力的树的形象。
C.这首诗运用了象征的手法,“一棵树,一棵树”,象征着当时彼此孤离的中国人民;“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象征着中华民族在国家危难之时产生强大凝聚力。
D.这首诗写于1940年春天,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艰苦的相持阶段,全诗用具体可感的形象,寄寓了丰富的思想内容,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憎恶之情。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甲】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迫至,王欲舍所携人。
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乙】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
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速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刘义庆《世说新语》)9.下列各句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有一人欲依附..依傍服从B.不忍委.之委托,托付C.遂携拯..如初携带救助D.歆辄难.之以……为难10.下列各句中选出与“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蟹六跪而.二螯B.遂班军而.还C.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D.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11.下列各句中与所给例句的文言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幸尚宽,何为不可?A.私见张良具告以事B.古之人不余欺也C.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D.洎牧以谗诛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华歆谨慎对待别人的请托,但一经接受请托,即使遇到危急的情况也不相弃,表明他重信重义,言必行,行必果。
B.【甲】文中王朗乐于做好事,在不危及自身的情况下,能够与人方便时尽量方便别人,但是到了有风险的时候,就出尔反尔,不能共患难。
C.【乙】文中运采用对话描写表现荀巨伯的义举,宁可代朋友死去,也要让自己的朋友在危急时刻离城而去。
文章使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和侧面烘托的手法,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D.【乙】这则故事除了让我们懂得患难真情的可贵之外,还揭示了一个道理:坚守信义、把情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人,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三、文字表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6分)13.将上文中的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14.根据提供的句子,在横线上补写出另一句。
(任选..2.句.,2分)时光荏苒,岁月易老,当华发早生而又壮志未酬时,我们常常会发出“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①”(李白《将进酒》)的悲叹;当鬓发已白而事业又未成时,我们难免会发出“塞上长城空自许,②”(陆游《书愤》)的感慨;当青春不在而又无所建树时,我们可能会发出“③,羡长江之无穷”(苏轼《前赤壁赋》)的感叹;当年华已逝而又无限惆怅时,我们不禁发出“此情可待成追忆,④”(李商隐《锦瑟》)的叹息。
15.语言运用题(本题共3题,11分)(1)百年老店天津“狗不理”,曾将自己店名的汉语拼音“Goubuli”改为“Go believe”,无独有偶,包括全聚德、同仁堂等在内的北京六家老字号也改了英文名。
针对这种现象有以下两种观点,请你任选一个....并说出理由。
①赞同者:②反对者:(2)请仔细观察下面这幅图画,为其拟一个标题并说出它的寓意。
①标题:(不超过20字,2分)②寓意:(不超过35字,2分)(3)高二(4)班准备本周六湿地公园踏春活动.上午8时在校门口集合,8:30准时出发,时间为一天,全体骑公共自行车出行。
请你代班长在班级微信圈里发一份通知。
通知内容可根据活动需要补充相关信息。
(字数90—110字,5分)四、媒体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路怒,迟早付出冲动的代价清明节假期,在北京坐出租车陪朋友游玩,车行至北海公园附近,旁边一辆黑色轿车突然变道加塞儿。
面对突如其来的状况,出租车司机慌忙刹车,差点追尾,让人惊出一身冷汗。
这时,原本就被交通拥堵耗尽耐性的出租车司机张口大骂,一边疯狂鸣笛,一边加速超车,欲找前车司机出出气。
我和朋友及时劝说制止,一场公路惊魂才算终结。
公路,是折射国家交通管理水平、社会文明程度和公民法治意识的一面镜子,镜子里“路怒”的丑陋样儿到了该治的时候了。
拐弯时互不相让、开斗气车、车主撕扯打骂,有的甚至为了出一口气造成车毁人亡,各种路怒引发的恶性事件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
就连一些平日里看起来温文尔雅、谦和有礼的人,开起车来也像换了一个人,变得易怒焦躁。
a 。
中国已经快速进入汽车社会,十几、二十年前私家车还是少数人才能享受的“奢侈品”,而现在一些大城市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已经相继出台了汽车限行政策。
但是,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一些基础配套设施还没来得及升级改造。
找不到停车位,车太多路太堵,道路规划不合理等现实问题依然存在。
加之快节奏的工作、激烈的社会竞争,再遇到不按规矩行车的司机,难免“一点就着”引发路怒。
b 。
路怒的外在诱因还包括有的驾驶人规则意识和法律观念缺失。
不随意变道超车,车遇行人当礼让,交通拥堵时换挡减速,等等,这些规则是每一位机动车驾驶员都应该牢记在心的。
然而,不少人却常把规则抛之脑后。
当规则不被尊重,他人的安全空间遭到挤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然会紧张,路怒的出现也就不足为怪了。
c 。
从“路怒族”自身来看,自我情绪的管理是个大问题,也是最根本的问题。
行车途中,意外难免,尤其在行车环境复杂的时候,更要控制和调节好自我情绪。
开车上路,脚踩油门,手握方向盘,这不仅关系到自身和他人安全,在某种意义上说,还关系到公共安全。
动不动就着急上火,弃规则于不顾,往往会酿成大祸。
因此,在动辄迁怒别人会不会开车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反省自己有没有好好开车?多一些耐心,少一些急躁,将文明出行、遵守交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d 。
当然,规则不仅在于每一个人的自觉遵守,还需要法律法规的刚性约束。
面对屡屡上演的路怒行为,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权责,对路怒造成道路交通拥堵、危害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等严重后果的,明确更加严厉的罚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