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寒潮问题分析
《寒潮》说课稿

《寒潮》说课稿引言概述:寒潮是一种极端天气现象,常常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
了解寒潮的形成原因、特点和应对措施对于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和减少损失至关重要。
一、寒潮的形成原因1.1 寒潮的气候背景寒潮主要是由于极地冷空气南下,与暖湿气流相遇形成的气候现象。
1.2 大陆性气候的影响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炎热,这种气候条件也为寒潮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1.3 地形对寒潮的影响地形对气流的传导和停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山脉、海洋等地貌因素也会影响寒潮的形成和发展。
二、寒潮的特点2.1 温度骤降寒潮来临时,气温会骤降,甚至出现冰冻现象,对人们的生活和农作物造成严重影响。
2.2 风力增强寒潮伴随着强风,风力增强会增加寒冷感,对交通、电力等设施造成破坏。
2.3 降雪或降温雨寒潮过程中常常会伴随着降雪或降温雨,给交通运输和城市生活带来一定困难。
三、寒潮的应对措施3.1 加强气象监测提前对寒潮的发展趋势进行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
3.2 做好保暖措施寒潮来临时,人们应加强保暖,减少外出,避免感冒等疾病。
3.3 做好设施维护对于交通、电力等设施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在寒潮来临时正常运行。
四、寒潮对生产生活的影响4.1 农作物受灾寒潮来临时,农作物易受冻,造成严重损失,影响农业生产。
4.2 交通运输受阻寒潮伴随着降雪或降温雨,会对道路和铁路交通造成一定影响,增加交通运输成本。
4.3 城市生活受影响寒潮来临时,城市的供暖、供水等设施可能会出现问题,影响市民的正常生活。
五、结语寒潮是一种常见的极端天气现象,了解寒潮的形成原因、特点和应对措施对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至关重要。
希望通过对寒潮的深入了解,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减少损失,保障人们的安全和生活质量。
地理第三节_寒潮台风(自然灾害)

6小时内
可能或者 已经受热 带气旋影 响,平均 风力12级 以上
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8级 以上。 防御措施: 1.幼儿园、托儿所和中小学停课,学校和托幼机构应指派专 人负责保护到校的学生和入园(托)的儿童; 2.进入防风状态,停止高空、水上等户外作业,船舶到避风 场所避风; 3.危险地带人员撤离,停止露天集体活动,立即疏散人员; 4.各职能部门做好相关防御准备,临时避险场所开放。
业等
2、台风防御
加强监测、预报 搞好宣传、提高防台风意识 建立完善的防灾、减灾应急系统
探究:试评价台风的功与过。
过:台风登陆时带来的强风、暴雨和风暴潮造成大 量的财产损失和部分的人员伤亡,并可能引发山洪、滑 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功:台风登陆能够给陆地带来大量的降水,同时也可 以缓解高温酷暑和旱情。(附1)
(2.和3.题)归纳总结地形对冷空气活动的影响: ①地形对冷空气活动的削弱作用:地形的走向与冷空气 移动方向垂直,阻挡冷空气前行,从而削弱冷空气的影 响,如我国的阴山、秦岭、南岭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②地形对冷空气活动的助长作用:地形的走向与冷空气 移动方向平行,形成冷空气的前行通道,进而加剧冷空 气的移动,如我国东部像太行山这样的大致呈南北走向 的山脉或山地缺口处,使入侵我国的寒潮很容易进入黄 河流域,甚至是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 ③地形对冷空气活动的涉引作用:如大兴安岭西坡缓东 坡陡,西部缓坡涉引冷空气很容易爬上山顶后长驱直下, 加剧东北部地区的降温幅度。
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热带气旋强烈发 概念: 展。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是全球台风发生次数 最多的海域
发生季节: 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
台 风
《寒潮》说课稿

《寒潮》说课稿寒潮是一种寒冷天气现象,是指冷空气大规模南下,导致温度急剧下降的天气现象。
寒潮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和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还对农业、交通等各个领域造成为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从寒潮的定义、形成原因、影响、应对措施和预防措施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寒潮的定义1.1 寒潮是指冷空气大规模南下,导致温度急剧下降的天气现象。
1.2 寒潮普通伴有着风力加大、天气转冷、降水增多等特点。
1.3 寒潮普通会持续数天至数周不等,且其影响范围广泛。
二、寒潮的形成原因2.1 寒潮的形成与冷空气活动有关,冷空气经过高原、山脉等地形障碍,加之地球自转和地球自身的热传导,使冷空气下沉加强。
2.2 寒潮的形成还与季节变化有关,冬季是寒潮频繁浮现的季节,因为此时北半球的大陆地面温度低于海洋温度,冷空气容易形成和南下。
2.3 寒潮的形成还与地理位置有关,处于高纬度地区的国家和地区更容易受到寒潮的影响。
三、寒潮的影响3.1 寒潮对人们的生活和出行造成为了很大的不便,寒潮期间温度骤降,人们需要增加保暖措施,如穿厚衣物、加热设备等。
3.2 寒潮对农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于温度骤降,可能导致农作物冻害,影响农民的收成。
3.3 寒潮对交通运输也造成为了一定的影响,冰冻的道路可能导致交通事故增加,航班、火车等交通工具的正常运行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四、应对寒潮的措施4.1 政府应加强对寒潮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布天气预报,提醒人们做好防寒准备。
4.2 人们应增加保暖措施,如穿厚衣物、加热设备等,以减少寒潮对生活的影响。
4.3 农民应采取相应的防寒措施,如覆盖农作物、加强保温等,以减少寒潮对农业的影响。
五、预防寒潮的措施5.1 加强气象监测和预测能力,提前预警寒潮的到来,为人们做好防寒准备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5.2 改善城市建设,增加城市绿化覆盖率,减少城市热岛效应,以减缓寒潮对城市的影响。
5.3 加强气候变化研究,探索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方法,以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从而减少寒潮的发生。
高中地理_寒潮ppt1

A.沙尘暴
B.干旱
C.泥石流
D.寒潮
(3)下列我国哪一地区一般不受这种天气系统的影响 ( )
A.山东半岛
B.塔里木盆地
C.台湾岛
D.青藏高原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寒潮的成因、表现及影响地区等相关知 识,以及学生的图表分析能力。第(1)题,由表中信息可以看 出,该地三日内气温骤降,并出现雨雪、大风天气,显然这 是一次强冷空气活动过程。1月1日时该气象观测点所在地的 气温较高、天气晴朗、风力很小,说明是在单一的暖气团控 制下。第(2)题,快行冷锋天气系统活动易造成寒潮灾害。第 (3)题,我国的青藏高原,因地势高,冷空气不易进入,寒潮 天气一般不会影响到它。
流;③地无世界著名大渔场;密度流主要存在于海水
盐度大的地区,如地中海与大西洋,红海与印度洋之
间都存在密度流。
答案:A
1.产生原理
2.寒潮的多发季节 形成寒潮的天气系统是快行冷锋,寒潮过境前后,气温 气压会发生显著变化——气压升高、气温下降,最低气 温在寒潮过境后,该地处于冷气团控制之下时产生。我 国寒潮主要出现在11月~次年4月间。秋末冬初及冬末春 初最多,隆冬反而较少。这主要是寒潮定义考虑降温幅 度的缘故,春秋季正是冬夏季风调整期间,冷暖空气更 替频繁,因而冷空气活动次数较多,而隆冬冷空气在我国 大部分地区居于优势,天气形势稳定,降温幅度相对较 小,达不到寒潮的标准。
B.②
C.③
D.④
()
解析:影响美国的飓风主要在大西洋一侧,符合条 件的只有④。 答案:D
4.图示四个区域中
()
A.①主要受风海流影响
B.②主要受寒流影响
C.③是世界著名大渔场
D.④主要受密度流影响
解析: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将经纬度位置与海陆位置对
高中地理——知识点台风、寒潮、伏旱

高中地理——知识点台风、寒潮、伏旱高中地理——知识点(1)寒潮寒潮主要发源于高纬地区,主要发生在9月~次年5月(3、4月高峰,11月次高峰),使某地的日最低气温降低到4℃以下,并且24小时内下降8℃以上,或48小时内下降10℃以上,或72小时内下降12℃以上的冷空气。
寒潮的产生机理如下图:(2)冻害防治例如掩埋、包扎保温带、浇水等。
高考地理——真题(1)指出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答:发生寒潮的次数,由西北向东南递减,且等值线向东南方向突出。
这表明西北部、长治盆地发生的次数较多。
因此,影响寒潮次数的主导因素是纬度、地形(纬度越高气温越低、盆两高夹一盆的地形有利于冷空气侵入)。
(2)当地菜农在寒潮来之前,常采用浇水的来防御寒潮对蔬菜的冻害,其中的原理是什么?答:水的比热容较大,当寒潮来临时,可以减小地面温度的下降速度和变化幅度,进而减轻冻害。
台风、寒潮、伏旱一、台风低压气旋的杰出代表台风,指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26℃以上广阔海面上的热带气旋。
世界气象组织定义:中心持续风速在12级至13级(即32.7~41.4m/s)的热带气旋为台风(typhoon)或飓风(hurricane)。
赤道地区没有台风因为没有地转偏向力台风多形成于5°N—20°N的热带洋面,那里海水温度高,蒸发旺盛,大量的湿热空气膨胀变轻,急剧上升,形成强大的气旋性漩涡。
不同的地区对低压气旋的说法不一样但是本质都是低压气旋监测台风形成用RS遥感技术预报及预测台风用GIS地理信息系统小提示:台风眼处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
中国的台风多形成于菲律宾以东的热带洋面上时间集中在每年的6-9月份台风形路径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成之后往西和西北的方向走减轻台风灾害的措施①加强监测和预报②只进港,疏散沿海居民③加固堤防④建造沿海防护林(红树林)等。
二、寒潮寒潮是冷性反气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对中国的影响之一寒潮是冬半年强冷空气入侵造成的剧烈降温现象,并伴有大风、冻害、雨雪等天气。
高中地理 第二章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学案 湘教版选修5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1.识记我国干旱、洪涝灾害的分布特征;寒潮的特点、入侵路径;台风的移动路径。
2.理解我国旱涝灾害的成因。
3.理解寒潮、台风对我国的危害。
我国的干旱灾害 【自主学习】1.特征出现次数多;持续时间长;影响的范围广。
2.形成原因 (1)降水因素降水的季节变化(季节性易旱地区)⎩⎪⎨⎪⎧①长江以南:7、8月份伏旱②华北、东北:春旱和春夏连旱③西南地区:冬春连旱降水的年际变化:降水年际变化大的地区,发生干旱的几率较大。
(2)水资源因素(3)社会经济因素:工农业生产用水量提高。
①耕地复种指数增加,灌溉面积扩大。
②北方冬小麦播种面积增加。
③人口的增加→生活用水量增大;工业发展→工业用水量、需水量增多。
1.我国的四个旱灾中心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提示:华北地区、江淮地区、华南地区及西南地区。
2.我国旱灾最严重的区域在哪里?原因是什么?提示:华北平原。
原因:①华北平原是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春季降水少,易发生春旱;②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③春季华北地区雨季还未来临,而农耕已经开始,农业用水量大;④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核心归纳】 我国旱灾的类型及成因旱灾类型旱灾成因自然原因人类活动东北、华北地区春旱为主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而雨季未到,降水稀少春季正值东北农作物播种期和华北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关键期长江以南伏旱为主7、8月份,雨带北移,该地受副高控制,出现高温晴朗天气,形成“伏旱”作物生长期、水电和城市用水需求量大西南地区冬春连旱为主冬春季,西南气流和北方气流交汇于西南地区的北部、东北部、东部,在那里形成了连续阴雨天气;而该地区处于锋面以西,为旱季无论是该地区东北边缘的低温阴雨天气还是该地区的低温干旱天气,都对农作物的生长影响很大1.利用谚语理解记忆旱灾的区域特点“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旱”——东北夏旱“春雨贵如油”——华北春旱“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长江地区伏旱2.图解我国四大旱灾地区的成灾原因【跟踪训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6.1 气象灾害学案

第六章自然灾害第一节气象灾害1.识记主要的气象灾害类型及特点。
2.掌握洪涝、旱灾、台风灾害、寒潮灾害的发生分布及危害。
1.重点:各种气象灾害的危害。
2.难点:洪涝、旱灾、台风灾害、寒潮灾害成因分析。
一、洪涝灾害1.定义洪涝灾害是因或短时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
2.影响洪涝灾害分布的因素(1)气候因素:洪涝灾害主要分布于区、区、区、区。
(2)地形因素:多分布在沿河、沿海的地区。
3.危害(1)淹没、等。
(2)破坏、、等基础设施。
(3)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减产、交通受阻、人畜饮用水困难等。
(4)引发河流、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破坏人类,制约区域经济发展。
(5)洪涝过后易发,威胁人类身体健康。
(6)人口越密集,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洪涝造成的损失越大。
4.我国的洪涝灾害(1)我国是世界上洪涝频繁且灾害严重的国家。
(2)主要分布:区各大江河的。
广大也常受到洪水侵袭。
二、干旱灾害1.干旱: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的、的现象。
2.旱灾:当干旱持续时间,影响时,称为干旱灾害。
3.分布地区:、和的内陆地区是世界上旱灾频繁发生的地区。
4.危害(1)极易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甚至颗粒无收。
(2)影响,影响、加剧和沙漠化。
(3)引发短缺,造成人畜饮水困难。
(4)严重时影响和社会稳定。
(5)极易引发、、等灾害。
5.我国的干旱灾害(1)我国旱灾的发生范围广泛。
(2)东部季风区:因降水变化、变化大,易发生旱灾。
(3)旱灾多发区:华北、、西南和,其中的旱灾发生最频繁、影响最严重。
三、台风灾害1.定义:台风是在或洋面上形成并强烈发展的,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级以上。
2.多发海域:是世界上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域。
3.台风灾害——狂风、暴雨、风暴潮(1)狂风:吹倒房屋,拔起大树,破坏交通、通信设施等。
(2)暴雨:引发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危害近海养殖等。
(3)风暴潮:侵蚀海岸,破坏海堤,造成海水倒灌等。
高中地理必修一讲义第六章 第一节 课时2 台风与寒潮

课时2台风与寒潮课程标准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学习目标1.运用资料,说明台风与寒潮的成因和危害。
2.结合实例,说出台风与寒潮的防御措施。
一、台风灾害1.概念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形成并强烈发展的大气旋涡,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
2.频发区西北太平洋是世界上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域。
3.危害(1)狂风能吹倒房屋,拔起大树,破坏交通、通信设施等。
(2)暴雨会引发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并危害近海养殖。
(3)风暴潮侵蚀海岸,破坏海堤,造成海水倒灌。
4.我国台风(1)台风源地:西北太平洋。
(2)灾害分布:东南沿海地区。
(3)多发时间:夏秋季节。
判断1.台风有百害而无一利。
( × )2.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都受台风的影响。
( × )二、寒潮灾害1.概念因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某地大范围的剧烈降温,气温24小时内下降8℃及以上,且使得该地日最低气温下降到4℃及以下,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的天气过程。
2.频发区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深秋到初春时节。
3.危害剧烈降温往往使农作物遭受冻害,造成农业损失;伴随的大风、大雪、冻雨会造成畜牧业损失,阻断交通,破坏通信设施和输电线路等。
4.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影响我国的寒潮主要发源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
思考寒潮只产生降温、大风天气,不产生降水过程吗?答案这种认识是片面的。
寒潮侵袭时,不仅引起所经地区剧烈降温和大风天气,也可能产生降水过程。
我国的冬半年,寒潮天气突出表现为大风和降温。
在淮河以北,由于空气比较干燥,很少降水,有时偶有降雨;淮河以南暖空气比较活跃,含有水汽较多,降水概率大一些。
探究点我国的台风和寒潮灾害影响我国寒潮路线图1.从图中看,我国受寒潮影响频繁的省级行政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列举三个省区)答案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符合题意即可)2.台风主要有哪些危害?对我国长江流域农业生产有哪些有利影响?答案台风危害主要表现为狂风、暴雨和风暴潮。
[全]高中地理(寒潮、冷空气、我国的地形、冬季风)考点详解
![[全]高中地理(寒潮、冷空气、我国的地形、冬季风)考点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c1b446b4ba1aa8114531d91f.png)
高中地理(寒潮、冷空气、我国的地形、冬季风)考点详解•1、寒潮、冷空气、冷锋①冷空气:即位于低温区的空气,冷空气过境会使得当地气温下降。
根据“冷”的程度不同,冷空气可以分为5级:弱冷空气、中强度冷空气、较强冷空气、强冷空气、寒潮。
②寒潮:冷空气中的最高等级,指的是一天内当地的气温下降8℃以上,并且最低气温在4℃以下的天气。
寒潮常常会带来大风降温和雨雪,会为当地的农业、交通及人体健康都带来较为严重的危害。
③冷锋:冷气团(冷空气)的前锋(冷、暖气团间的狭窄过渡区)。
是温度较低的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暖气团被迫抬升,成云致雨,产生雷暴、冰雹、雨雪等强对流天气,并带来降温。
图1 冷锋的移动•2、我国的地形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分布着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分别为:①四大高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②四大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③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我国地形大致分为三级阶梯:①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大部分地区的海拔>4000m;②第二级阶梯:其他三大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其他三大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大部分地区的海拔位于1000m~2000m;③第三级阶梯: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大部分地区的海拔<500m。
图2 我国的地形例题图3 例题答案:(1)①影响:农业减产(农作物、牲畜、林木、渔业);农田基础设施被破坏;②原因:寒潮南下受地形的影响,冷空气堆积;地势较高,气温较低。
(2)加强天气监测与预报;加强减灾防灾管理,做好防冻措施;培育与推广耐寒品种。
精讲精析:(1)分析冷冻灾害的影响及原因。
①冷冻灾害的影响,可以从农业产量、农田设施来分析。
冷冻灾害会使得农业减产,并且破坏农田的基础设施,减少居民的收入;②从图中可以看出,P地三面环山,北侧敞开,北方的冷空气南下后,受到南部山脉的租房,在P地大量堆积,造成严重的冷冻灾害;③P地地势较高,因此气温较低(不是主要原因)。
浙江专用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二节第2课时寒潮与台风学案湘教版选修5

第2课时寒潮与台风学考要求分析寒潮、台风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一、影响我国的寒潮【要点橈理】1概念:寒潮是指规模较大、势力较强、温度较低的冷空气侵袭现象。
2•多发季节:冬半年。
3•特点:降温快、温度低、来势猛、风力强、规模大、范围广等。
4•来源:侵入我国的寒潮,主要来自北冰洋地区和西伯利亚北部。
5•入侵路径:中路: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在长江以北地区以大风、降温为主,江南则发展为雨雪天气。
西路:对我国西北、长江以南以及华南地区影响较大。
东路:通常只影响到我国长江以北地区。
6•危害:寒潮造成的大风、降温对农牧业生产造成重大危害;带来的暴风雪会覆盖草场,造成"白灾”;还可引起沙尘暴,对交通运输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探究归纳】寒潮的成因及防御(1 )我国山脉走向对寒潮南下的影响:①东西走向的山脉阻挡了寒潮的南下,使寒潮的势力越向南越弱。
②南北走向的山脉形成冷空气的通道,使冷空气可以分流南下,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两广地区甚至海南岛。
(2 )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不易受寒潮影响的原因: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于寒潮天气系统的上界,很少受到寒潮的影响。
寒潮南下过程中,受到山脉的重重阻挡及地表摩擦力影响,势力逐渐减弱,加之云贵高原海拔较高,所以也不易受寒潮影响。
【学以致用】读“寒潮入侵我国主要路径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侵入我国的寒潮,主要来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图中①②③三条寒潮路径分别是① 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_ 。
其中,路寒潮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给江北地区造成________________ 天气,江南地区发展为____________ 天气。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寒潮入侵给我国草原牧区造成的灾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影响我国的寒潮多来源于北冰洋地区和西伯利亚北部;并通过三条路径进入我国(西、中、东),其中中路寒潮对我国影响较大;寒潮可能给我国牧区带来暴风雪灾害。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第四章第三节寒潮

3.寒潮的利弊 寒潮给人类带来很大的危害,但并不是“有百害而 无一利”,具体如下所示:
2.寒潮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很大。读下图,回 答问题。
(1)指出图示区域柑橘冻害分布特点,分析甲地无冻 害的原因。
(2)除了冻害,寒潮还会带来什么危害? (3)寒潮天气不仅能造成危害,也有许多益处,请简 要说明。 解析:第(1)题,据图例的分布状况可知冻害随纬度
(2)天气系统:快行冷锋。
2.多发季节
(1)发生时间:我国寒潮主要出现在 11 月至次年 4 月。 秋末冬初及冬末春初最多,隆冬反而较少。
(2)原因主要是考虑降温幅度,春秋季正是冬夏季风 转换期间,冷暖空气更替频繁,因而冷空气活动次数较 多;而冬季,冷空气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居于优势,天气 形势稳定,降温幅度相对较小,达不到寒潮的标准。
思考探究:本次我国寒潮是何种因素导致? 提示:冷锋。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升高而更加严重。
由经纬度位置推出甲位于四川盆地,周围高山阻挡了 寒潮的侵入,故无冻害。第(2)题,联系所学知识及亲身 经历可知除了冻害之外寒潮还会带来大风、雪灾等,会影 响海上船只通讯、通电、交通等。第(3)题,联系实际进 行思考可知寒潮有以下益处:带来风力资源、解除旱灾、 杀灭害虫等。
答案:(1)冻害程度随纬度升高(或大致由西南向东北)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三节 寒潮
课标要求
课标解读
知道:寒潮的概念。
高中地理寒潮的成因

我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南部,北面是蒙古国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
西伯利亚气候寒冷,西伯利亚北面是极其严寒的北极。
影响我国的冷空气主要就是来自这些地区。
极地和高寒地区的强冷空气沿着西风带和西北气流,向东南快速地、暴发式地侵入和移动,给沿途地区带来强降温、强风和强降雪,当达到一定标准时,即为寒潮。
位于高纬度的北极和西伯利亚地区,常年受太阳光的斜射,地面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少。
在冬季,北冰洋地区气温经常在-20℃以下,最低时可达-70℃~-60℃,1月的平均气温常在-40℃以下。
气温很低使得大气的密度大大增加,空气不断收缩下沉,使气压增高,这样便形成一个势力强大、深厚宽广的冷高压气团。
当这个冷性高压势力增强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汹涌澎湃地向其东南方向气压相对低的我国境内袭来,形成寒潮。
每一次寒潮暴发后,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就要减少一部分,气压也随之降低。
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冷空气又重新聚集堆积起来,孕育着一次新的寒潮的暴发。
所谓寒潮,是指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寒冷空气,在特定的天气形势下迅速加强并向中低纬度地区侵入,造成沿途地区大范围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
中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南部。
从中国往北去,就是蒙古国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
西伯利亚是气候很冷的地方,再往北去,就到了地球最北的地区——北极了。
那里比西伯利亚地区更冷,寒冷期更长。
影响中国的寒潮就是从那些地方形成的。
在北美洲,寒潮主要形成于北极地区以及加拿大的育空地区和哈德逊湾。
位于高纬度的北极地区、西伯利亚、蒙古高原、育空高原、哈德逊湾一带地方,一年到头受太阳光的斜射,地面接受太阳光的热量很少。
尤其是到了冬天,太阳光线南移,北半球太阳光照射的角度越来越小,因此,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热量也越来越少,地表面的温度变得很低。
在冬季北冰洋地区,气温经常在-20℃以下,最低时可到-60℃—-70℃。
1月份的平均气温常在-40℃以下。
在北极地区由于太阳光照弱,地面和大气获得热量少,常年冰天雪地。
《寒潮高中地理》课件

东南方向推进,寒潮强度较大。
3
北方寒潮
主要来自中亚和蒙古地区的冷空气南下, 持续时间长,寒潮范围广。
西方寒潮
由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带来,主要影响 西南地区,持续时间较短。
寒潮的传播规律及路径
1
传播规律
寒潮由极地地区向低纬度地区传播,传播路径受大气环流和地形的影响。
2
传播路径
寒潮主要沿着大陆与海洋交界处传播,如东亚寒潮影响中国东部地区。
《寒潮高中地理》PPT课 件
寒潮是指寒冷气团自北向南侵袭,带来寒冷天气的一种气象现象。本课件将 介绍寒潮的定义、分类、形成原因以及影响地理环境的各个方面。
什么是寒潮?
寒潮指的是寒冷气团自北向南侵袭,造成气温骤降、寒冷天气持续的现象。 它是冬季天气的特点之一。
寒潮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气温下降
寒潮带来严寒天气,气温急 剧下降,对生态环境、农作 物和人们的生活都有一定影 响。
水文环境变化
寒潮导致河流、湖泊和水体 结冰,影响水资源的供应和 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生物多样性减少
一些植物和动物无法适应极 寒的气候,寒潮可能导致生 物多样性的减少。
寒潮的形成原因
寒潮的形成与极地冷空气活动和大气环流有关。当极地冷空气向低纬度移动 时,寒潮就会形成。
寒潮的分类及特点
1
东方寒潮
2
起源于西伯利亚地区,沿着东北风带向
寒潮对气温的影响
寒潮的到来会Biblioteka 致气温骤降,对地理环境和人们的生活带来明显的冷冻效应。
寒潮对水文环境的影响
寒潮的出现会导致水体结冰,对水环境和水资源的供应造成一定的影响。
寒潮对生物环境的影响
由于寒潮的临时降温,一些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寒潮-高中地理

7、增加土壤肥力:这是因为雪中的氮氧化物含量高,是普通水的5倍以上, 可使土壤中的氮氧化物大幅提高。雪水还能加速土壤有机质分解,从而增加 土中有机肥料。 所以说“瑞雪兆丰年”。
因有江水环抱,该 岛空气湿度大;冬季强 烈冷空气南下,受寒潮 影响,气温急剧下降, 水汽凝结在树枝上,形 成雾凇景观。
2、杀灭病毒:低温可杀灭病毒,降低人们感染疾病的机会。
3、促进地球表面热量交换:大风天气可使地面热量进行大规模交换,有助 于自然界的生态保持平衡,保持物种的繁茂。
4、带来风力资源:大风是一种宝贵的、清洁可再生的动力资源,举世瞩目的日 本宫古岛风能发电站,寒潮期的发电效率是平时的1.5倍。 5、净化城市空气:大风可使城市上空的污染物很快扩散,不易形成空气污染。
(1)特点:范围广,频次高,北方多、南方少 (2)影响因素:距源地远近、地形
我国多东西向山脉:如阴山、秦岭、南岭等。 强冷空气南下时,受东西向山脉的层层阻挡,翻 山越岭,势力不断减弱。
(三)影响我国的寒潮
1、为什么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的滇南谷地不易受到寒潮的 影响
云贵高原对冷空气有阻挡作用,青藏高原海拔高于寒潮 天气系统的上界,均使寒潮不易侵入。 2、为什么四川盆地不易受到寒潮的影响?
东西走向山脉(秦岭、大巴山)阻挡寒潮南下, 使寒潮的势力明显减弱。
3、为什么寒潮可以一直南侵影响到长江中下 游地区、两广地区甚至海南?
东部第三级阶梯上很少有高大的东西向山脉的 阻挡,所以使冷空气可以长驱南下。
(三)影响我国的寒潮
4、寒潮造成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六章自然灾害第一节气象灾害第2课时台风灾害和寒潮灾害

第一节 气象灾害
第2课时 台风灾害和寒潮灾害
新知突破•储素养 素养培优•提技能 课堂小结•理脉络 随堂巩固•测达标 课时作业•测等级
第六章 自然灾害
地理(必修·第一册 RJ)
1.理解台风灾害的概念、结构特点,并掌握其分布和带来的影 响。
2.理解寒潮灾害的概念、分布及其影响。
区域认知:分析台风灾害、寒潮灾害对人们生产与生活的影响,培 养人地协调观的形成。
台风多发 的季节 一年四季都有发生, 尤以7~11月最为频繁
台风形成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热带、副热带海域,其中西北太 的源地 平洋海域是世界上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
台风灾害 台风伴随着狂风、暴雨,来势凶猛,在沿海地区还会产生风
特征 暴潮。台风灾害主要是由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造成的
台风影响 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 的地区 家,加勒比海和美国东部海岸
返回导航
第六章 自然灾害
对点训练❶ 读图,据此完成(1)~(2)题。
地理(必修·第一册 RJ)
返回导航
第六章 自然灾害
地理(必修·第一册 RJ)
(1)这种灾害性天气的名称是( D )
A.寒潮Biblioteka B.冰雹C.伏旱D.台风
(2)这种灾害性天气系统也会给当地工农业生产带来一定好处,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C )
2.结构 A:_外__围__大__风__区____ B:_旋__涡__风__雨__区_____ C:_台__风__眼____
返回导航
第六章 自然灾害
地理(必修·第一册 RJ)
3.分布 (1)世界:__西__北__太__平__洋___海域。 (2)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多发生于__夏__秋___季节。 4.危害:台风常伴随着__狂__风__、__暴__雨__、__风__暴__潮____等,并带来严重
高中地理必修一 学习笔记第六章 第一节 课时2 台风与寒潮

课时2台风与寒潮[学习目标] 1.运用资料,说明台风、寒潮等气象灾害的成因。
(综合思维)2.根据给定区域信息,归纳台风、寒潮的时空分布特点。
(区域认知)3.结合实际,说出台风、寒潮带来的危害。
(地理实践力)目标一台风灾害1.台风(1)定义:在热带或________洋面上形成并强烈发展的大气旋涡,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______级以上。
(2)结构及天气由内至外可分为台风眼、旋涡风雨区和外围大风区三部分。
2.危害3.分布(1)世界:____________是世界上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域。
(2)我国: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沿海地区,多发于________季节。
拓展延伸1.台风灾害的防御措施(1)加强监测和预报。
(2)减少室外活动,保障人员安全。
(3)防涝防洪,及时清理排水管道,保持排水畅通。
(4)防风,加固门窗、户外广告牌等易被风吹动的建筑物。
(5)防止强降水引发的地质灾害等次生灾害。
(6)船舶回港避风,加固港口设施。
2.影响我国的台风源地及路径材料一2018年1月4日5时,2018年第1号台风“布拉万”(1949年有气象记录以来诞生第3早的热带风暴)中心位于我国南沙永暑岛北偏西约255千米的南海西南部海面上。
“布拉万”在菲律宾造成3人死亡和5.58亿比索的财产损失(约合1 090万美元)。
材料二下图为“布拉万”移动路径示意图。
1.[区域认知]为什么西北太平洋海域是世界上台风最多的地方?2.[综合思维]材料中日期是否搞错了,隆冬季节也会有台风生成吗?3.[地理实践力]台风给途经地区带来的危害是什么?4.[综合思维]台风并非有百害而无一利,简要说明台风对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带来的有利影响。
(2023·广西桂林月考)2022年8月10日,第7号台风“木兰”在广东省湛江市沿海登陆,给广东省带来严重的影响。
据此完成1~2题。
1.台风属于()A.生物灾害B.海洋灾害C.气象灾害D.地质灾害2.台风“木兰”对广东省的主要影响有()A.诱发地震B.加剧环境污染C.加重淡水短缺D.影响渔业生产(2023·河南新乡期末)形成于热带洋面的台风,登陆时伴随狂风、暴雨、风暴潮,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天气现象。
冰天雪地三九寒潮

冰天雪地三九寒潮随着冬季的来临,北方地区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寒潮天气。
那种天寒地冻的极端气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寒冷的天气使人们难以正常工作和生活,也给交通、农业等多个领域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就冰天雪地的三九寒潮现象进行深入探讨。
一、寒潮的形成和特点寒潮通常是由北方冷高压南下和南方温湿气流北上形成的。
寒潮天气的特点就是严寒和干燥。
受到寒潮的波及,气温骤然下降,形成冰天雪地的景象。
这是因为寒潮南下时,夹杂着冷、干的气流,覆盖了原本温暖湿润的地区。
二、寒潮对人们生活的影响1. 健康问题:寒潮天气导致气温骤降,使人们容易患上感冒、感染疾病等健康问题。
特别是老年人、儿童、体弱者更容易受到寒冷天气的侵袭。
2. 交通困难:严寒的天气对交通运输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道路结冰、风雪交加,导致交通事故频发,交通运输受到严重影响。
3. 农业损失:冰天雪地的寒潮天气对农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农作物受冻,灾害性天气对农田和果树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4. 工作生活受阻:极端严寒的天气会导致办公室、居民楼等室内外温度差异过大,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困扰。
此外,大范围停电、供暖不足等问题也增加了人们生活的不便。
三、人们应对寒潮的措施1. 注意保暖:外出时多穿衣服,戴帽子、手套等防寒用品。
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要注意用暖器并避免长时间的户外活动。
2. 加强健康防护:增加锻炼,补充营养,保持充足的睡眠,提高自身的抵抗力,避免感冒和其他寒冷天气所引发的疾病。
3. 交通安全:出行前务必了解天气状况,避免在恶劣天气中行驶。
驾驶员要注意减速慢行,保持安全距离,防止发生交通事故。
4. 农业防寒保暖:提前做好农作物的保护工作,如覆盖保护措施,利用保温设施等手段,减少农业损失。
5. 灾害应急准备:设立应急救援队伍,储备紧急救援物资,及时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寒潮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但通过科学的措施和合理的防范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应对寒潮的挑战,减少其对我们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寒潮问题分析
一、寒潮及其发生的原因
1.概念:冬半年强冷空气入侵造成的强烈降温现象,并伴有大风、冻害、雨雪等天气。
2.标准:中国气象局规定,当冷空气过境后,凡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10℃以上,并且在这一天内,最低气温又在5℃以下即为寒潮。
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很大,因此各地寒潮标准不一样。
3.成因:影响我国的寒潮实质上是冬半年快行冷锋南下形成的灾害性天气。
其形成过程及天气系统如下所示:
①形成过程
②天气系统:快行冷锋
思考:寒潮一定会带来雨雪天气吗?
解析:寒潮发生时,能否降下雨雪,关键要看暖气团中的水汽含量,若水汽充沛,则会产生雨雪天气;若暖气团非常干燥,则不会形成雨雪,会产生大风、冻害,甚至沙尘天气。
二、寒潮的多发季节
1.时间分布特征
全国性的寒潮一般出现在9月下旬到第二年5月之间,3~4月是寒潮活动的最高峰,11月是次高峰,平均每年约有3~4次全国性寒潮,但各年之间差异较大。
2.寒潮在我国形成的主要原因
春秋季正是冬夏季风转换期间,冷暖空气更替频繁,因而冷空气活动次数较多,而冬季,冷空气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居于优势,天气形势稳定,降温幅度相对较小,达不到寒潮的标准。
3.寒潮在我国空间分布特征
寒潮影响我国的范围很广,东部季风区及非季风区的西北部都在其影响范围内,从寒潮和强冷空气出现的次数来看,东北地区最多,华北次之,再次为西北和长江流域,华南最少,青藏高原因地势高,强冷空气难以爬升,一般不会受其影响。
四川盆地、滇南谷地因地势低洼,周围有高大地形阻挡了冷空气,一般也不会受寒潮影响。
三、寒潮的利弊和防治措施
1.利弊
寒潮给人类带来很大的危害,但并不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具体如下所示:
2.防治措施
①发布准确的信息和警报。
②对农作物和牧区的牲畜采取措施,做好防寒准备。
③海上船只及时回港。
四、寒潮相关的真题练习
1.下图为“某气象灾害路径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这种气象灾害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其源地是图中的________洋,路径A称为________。
(2)此时,位于我国以北的亚欧大陆上的气压中心是____________,当其最强大时,受其控制,我国北方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
(3)该气象灾害是由__________锋南下造成的,主要带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天气。
(4)在我国,该气象灾害多发生在____________季节,倘若在________季节出现强寒潮,农作物最易受冻害。
请简述该气象灾害对西藏和云贵高原影响较小,不易侵入四川盆地、广东、海南、台湾等地的原因。
答案:
(1)寒潮北冰西路
(2)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寒冷干燥
(3)快行冷降温大风雨雪冻害(任答三项)
(4) 冬、春春、秋西藏、云贵高原因地势高,寒潮影响较小。
四川盆地有层层山脉阻挡,广东、海南、台湾远离冬季风的源地;此外,强冷空气在南下过程中,沿途受阴山、秦岭、南岭等东西向山脉的层层阻挡,势力逐渐减弱,加上受南方温暖地面的影响,寒冷程度降低,所以四川盆地、广东、海南、台湾一带就很少受寒潮影响。
2.下图是“北半球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天气图”。
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a、b、c三地区气压P相比较()
A.Pa>Pb>Pc B.Pa<Pb<Pc
C.Pb>Pc>Pa D.Pb>Pa>Pc
(2)当图中所示天气系统影响我国时,我国北方地区不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A.沙尘暴B.干旱C.泥石流D.寒潮
(3)图示时间,寒潮易发生的原因有()
①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小冰雪覆盖,气温低、气压高
②冷气团势力强,易从高纬向低纬流动
③北半球南北温差较小
④北半球较低纬度暖气团势力强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
答案:4.A 5.C 6.D
3.2013年2月17日中国广播网消息:受全国降温天气影响,2月17日起新疆局部地区将出现持续降温天气,新疆气象台发布寒潮预警。
据此回答1~2题。
(1)此次寒潮对新疆北部的主要危害是()
①危害人及牲畜②危害冬小麦③电信、电力中断④交通受阻⑤海水翻船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2)预防寒潮的首要工作是()
A.发布准确的寒潮信息和警报
B.随时做好防寒准备
C.海上的船只在寒潮来临时及时回港
D.为牲畜提前准备饲料
答案:7.D 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