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形态构成规律(3)
平面形态构成及规律
![平面形态构成及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06d769bc1a37f111f1855bc5.png)
平面形态构成及规律
• 骨骼与基本形的相叠
• 有作用性的骨骼或可见 的骨骼线可与基本形相 叠,产生覆叠或透叠的 关系。(如图)
平面形态构成及规律
• 重复骨骼
平面形态构成及规律
• 近似
• 平面构成中的近似是指在形状、大小、色彩、肌理等 平面构成中的近似是指在形状、大小、色彩、 方面有着共同的特征的基本形构成画面, 方面有着共同的特征的基本形构成画面,在统一中呈 现出生动变化的效果。 现出生动变化的效果。近似的程度可大可小,但是如 果近似程度大,就产生重复之感;近似的程度太小则 破坏统一感,失去近似的意义。总之,平面构成中的 近似构成要让人感觉到基本形之间是一种同族类的关 系。 • 同中有异或异中有同的形象,都可称为近似的形象。 同中有异或异中有同的形象,都可称为近似的形象。 所谓近似,只是相比较而言的。所以,在使用近似时, 要注意近似的程度是否适当。近似,应先考虑形态方 面,然后考虑其大小、色彩肌理等诸方面因素。
平面形态构成及规律
• 视觉形象的分类:
• • • • • • ①几何形 ②有机形 ③偶然形 ④人为形 ⑤自然形
平面形态构成及规律
形象的元素 • 点、线、面是形象的基本形式。 面是形象的基本形式。 • 形象有大小、形状、色彩、肌理、方 形象有大小、形状、色彩、肌理、 位置之别。 向、位置之别。
因此,形象的元素应包括形象存在的基本形式和关系。
• 比如建筑中的窗和 往,以及地上砌的 砖等等,都是极为 典型和普遍的实例。
平面形态构成及规律
• 重复中的变化
• 如果基本形的形状、大小等 元素始终不变,那就是绝对 重复。即使如此,基本形
的方向、位置等仍可有 变动。以重复的最一般意
义讲,基本形重复中的变化, 主要是指其重复中基本形方 向之变化。如:不定方向; (图1)对比方向;(图2) 渐变方向;(图3)重复方 向中带有特异等等。(图4)
平面构成-3(线、面的构成)
![平面构成-3(线、面的构成)](https://img.taocdn.com/s3/m/2ea10a5f58f5f61fb73666e6.png)
图45,是勃洛克曼设计的音乐会海报。它是以若干粗细不等 的同心圆,运用大小不同的圆弧变化构成的。其圆弧的起点 与终点,都有一定的规律性。在疏密关系上,形成较鲜明的 对比。从其平衡和韵律关系上,也都表现出较好的效果。
面的种类及其性相
分类:直线形、曲线形(几何曲线形)、自由曲线形和偶然形。 ①直线形:具有直线所表现的心理特征。如:正方形,最能强调垂 直线与水平线的效果。它能呈现出一种安定的秩序感。在心理上具有 简洁、安定、井然有序的感觉,它是男性性格的象征(图50)。 ②曲线形(指几何曲线形),它比直线形柔软,有数理性秩序感。 特别是圆形,能表几何曲线的特征。但,由于正圆形过于完美,则有 呆板、缺少变化的缺陷。而扁圆形,则呈现有变化的几何曲线形,较 正圆形更富有美感。在心理上能产生一种自由整齐的感觉(图51)。 ③自由曲线形,它是不具有几何秩序的曲线形,这种曲线形能较充 分地体现出作者的个性,所以,是最能引起人们情趣的造型,它是女 性特征的典型代表。在心理上可产生幽雅、就力、柔软和带有人情味 的温暖感觉(图52—1、图52—2)。
第二单元
平面形态要素(2)
线的构成-概念
形态
几何:是只具有位置、长度而不具宽度和厚度的; 是点进行移动的轨迹; 是一切面的边缘和面与面的交界。
构成:线是造型必不可少的要素,具有位置、长度 和一定的宽度。
分类:直线和曲线 当点的移动方向一定时,就成为直线; 当方向常变换时,就成为曲线; 点的移动方向间隔变换而成的是曲折线,它界于 直线与曲线之间。 如:直线多角形,每边都是用直线组成,如果其直 线边的数量增加的越多,直线的长度缩小到很短的 时候,其直线连接的效果,便会接近为曲线。
7平面构成形式法则重复、近似、渐变、发射
![7平面构成形式法则重复、近似、渐变、发射](https://img.taocdn.com/s3/m/780bbaf276a20029bd642daf.png)
二、渐变构成的形式 1. 方向渐变 对基本形进行排列方向的渐变,可增加画面的变化和空间感。如点的排列方向由正 面渐次转向侧面,将逐渐产生倾斜反转,还会产生较强的空间感。
2. 位置渐变 位置渐变是指基本形按照一定的规律在骨格中发生位置变动(作上下、左右或对 角线移动),从而给人以平面的移动感。例如将一组渐变曲线群进行反向的错位连接, 并且按同一方式渐变曲线群,可使图形活泼自然、强烈,造成一种有节奏的起伏。由 这种方法构成的图形是很难由作者凭空想象出来的(图6-35、图6-36)。
图6-81 发射构成作品
图6-82 发射构成作品
以下两幅作品中复杂的结构,旋转的线条,使人沉浸在幻觉的空间中(图683、图6-84)。
图6-83 发射构成作品
图6-84 发射构成作品
以下两幅作品的画面不但充分表现出发散构成的特点,同时也在构成中体现 出一种图案美(图6-85、图6-86)。
图6-85 发射构成作品
三、重复基本形构成的基本形式 重复基本形构成的基本形式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1)基本形的对称式或旋转放射式排列这种构成形式可以选用两个、三个或 数个基本形进行交错或放射排列,形成一种环形旋转或放射对称的图形。
(2)基本形的平行对称排列 这种排列可在方向和位置上采取反射、移动或回转的形式,构成一种对称的 图形。有时也可重叠、透叠或交错,形式灵活多变。
以下作品利用基础形、排列形式、色彩的有机统一,使整个画面稳定、流畅的感觉。
在整个画面的统一中,加入了一些变化元素,例如点绘的局部表现、基础形方向 的改变等,使得画面效果生动活泼。
近似构成
一、近似构成的概念 近似构成指有相似之处的形体之间的构成。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是近似构 成的特征。在设计中,一般采用基本形之间的相加或相减来求得近似的基本形。
3、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基础构成骨格、重复、近似、渐变、发射
![3、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基础构成骨格、重复、近似、渐变、发射](https://img.taocdn.com/s3/m/e7d24965a216147916112866.png)
在标志和其他设计中,应用了特异的 手法,既可在统一的形态中形成变化,也 可惜此特异的元素表现对象的内容和特 性。
3 、构图上的整齐和统一,加上局 部的变化,画面既可以控制稳妥, 也不会沉闷单调。
第二章 基础构成
第三节 视平衡构成
视平衡构成
利用视平衡原理组织编排构成即视觉平 衡构成,可称为视平衡构成。
1、骨骼不变,单元形微变,单元形的应 用形式变化,这有时也叫近似构成。
这三张图使用了自然形态、几何形态和 文字作近似构成。
(四).渐变构成
一、渐变构成的形式和构成方法 形态产生连续的有规律的变
化,这就是渐变。渐变着重表现 变化的过程,还有其中包含着的 节奏和韵律。像钢琴上划过的音 阶,渐变给人流畅生动的感受。
•面集结
单元形趋向某一形状聚集,其形状可以是任何 形。
•自由集结
自由安排单元形,没有任何形态的引力目标。要善于 控制流动性的画面。
1 、特异构成中的变化部分会成为视觉的中心焦 点,视觉传达上经常用这种方法引起人们的注意 和重视。
视觉心理学告诉我们,如果几个事物具有 相同的特征,人们的视觉倾向于将它们归 入一类,只注意总体而不注意单个,而其 中不同的一个会突现出来引起人们的注意 。这就是特异的心理基础。
2、特异的方式多种多样,为创 意和想像留下了空间。在寻常的 视觉中,假如一些荒诞的、反常 规的元素出现。势必带来观者心 理的强烈变化,达到四两拨千斤 的功效。
没有一定的规律,是由规律性骨格随意和 自由地衍变而成,随作者在一定的平面框 架内进行划分,因此它具有极大的任意和 自由性。
单元形 非规则骨架
(二). 重复重复是一种非常见的视觉 形式,也是很多自然物、人造物 的存在方式。从自然物讲,鱼鳞、 树叶、花瓣、动植物内部的组织 结构都存在重复的现象,矿石等 无机物内部分子结构也表现为重 复的形式。
平面构成的表现形式知识讲解
![平面构成的表现形式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6f289e585f0e7cd18425368c.png)
(3)同心式发射。围绕一个中心层层扩散。
(4)移心式发射
(4)多心式发射。画面中出现多个中心为发射点。
平面构成
特异 构 成
在规律性骨格和基本形内,变异其中个别骨 格或基本形,突破单调,打破规律。
1.特异基本形 在重复、渐变等由秩序的形式基础上,进行 突破或变异,极小部分违反规律秩序,成 为视觉中心。
第2章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与法则
平面构成的表现形式和方法,平面图形视觉形 态构成的秩序和规律。 重复、渐变、近似、特异、发射、对比、肌理
什么是骨格:
经过设计者刻意精心的编排,使形体具有秩序的空 间叫骨格。骨骼是构成图形的框架与格式,基本形是 骨架中的填充。
骨骼
规律性 非规律性
(1)规律性骨格。具有严谨的、数字关系的 骨格线。包括:重复、渐变、发射骨格等。
(2)对印法。做出一半的图形,对折纸张印出 另一半图形,或者在光滑的平面上涂上颜料, 用纸盖在上面进行挤压,自然形成的纹理图 案。
(3)喷洒法。用 喷洒法,让颜料在 纸上形成纹理。
(4)压印法。 将纸团、树皮、丝瓜筋、织物等表面凹凸不平的
物体,涂洒上颜料,压印纸上,形成纹理。
(5)熏烧法。用火焰熏,使纸 的表面产生自然纹理。
重复骨格
渐变骨格
发射骨格
(2)非规律性骨格。没有严谨的骨格线。比 较灵活。包括:特异、对比、密集骨格等。
特异骨格
密集骨格
对比骨格
平面构成
重复构成
重复是构成中最基本的形式。所谓重复, 是指骨格的单元、形象、大小、色彩和方向等 都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在同一设计中,相同 的形象出现过两次或两次以上。重复的构成形 式,来源于自然界万物周而复始的更叠,它使 形象秩序化、整齐化形成和谐富于节奏感的视 觉效果,有利于加深人对形象的记忆。
平面构成第三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许修改后)
![平面构成第三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许修改后)](https://img.taocdn.com/s3/m/775ca1d859eef8c75ebfb301.png)
但是对称存在过于完美、缺少变化的弊端,所以我们要在保证整体平 衡的基础上求得局部的变化。它是根据力的重心,将其分量加以重新 配置和调整,从而达到平衡的效果,也就是所谓的“相对对称”与 “绝对对称”
(1)轴对称: 以对称轴为中心,左右、上下或倾斜一定的角度的等形的 对称图形。
色彩对比:黑白灰对比成使画面产生丰富的变化
空间对比:也就是基本形的正与负 虚于实 黑与白的对比
• 2、调和:调和不是自然发生的,是人为的,有意识的合理配 合。调和和对比是互为相反的因素。
• 同种元素的组合、类似元素的组合、不同元素的组合
• (1)同种元素的组合:同种元素,如形状为圆形的不同数量 的大圆形和小圆形进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最容易得到统一。
• 在构成中为同一形象在一定格律中的重复出现产生的运动感。节奏 必须是有规律的重复、连续,节奏容易单调,经过有律动的变化就 产生韵律。
慢节奏
中等节奏
快节奏
对应予构成和平面设计, 节奏就是点,线,面, 空间及相互关系体现的, 节奏有快慢,强弱,画 面则有疏密,大小,虚 实之分。
古代祥云的图案纹样本身 就具有一定的韵律感。在 画面上很单纯的出现,就 表现出了一种很清新,淡 雅的韵律格调。
• (3)不同元素的组合。不同形、不同质的元素,它们本身就 有着强烈的区别,组合在一起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对比、不调和 的状况,因此为了达到调和。必须要调整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彼 此之间的联系,由对比向和谐转化,以达到调和统一的目的。
• 三、节奏、韵律 节奏和韵律是时间艺术的用语,在音乐中是指音乐的音色、节拍的 长短、节奏快慢按一定的规律出现,产生不同的节奏。
1、变化与统一 2、对称与均衡 3、对比与调和 4、节奏与韵律
平面构成-第三章基本形资料讲解
![平面构成-第三章基本形资料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43bcf5dcbe23482fb4da4cef.png)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
澳洲商业国际圆桌会议封面
欧盟标志
平面构成
作业二:
1,利用已有的 2 个基本形作 15 种不同的群化组合; 2,设计 2 个基本形,作 15 种不同的群化组合。 规格:12*12cm 色彩:黑白
“图”,或称“正形”:指成为视觉对象的形 “底”,或称“负形”:指图周围的空虚地带
狭义解释为——一个简单形; 广义解释为——一个单元形。
平面构成
二、基本形的设计
基本形的开发与创造一般通过两种方式: 1)以几何形为基础; 2)对自然、生活中所提供的形态进行利用与改造构成的基本形。 1)几何形为基础的变化求取基本形:
利用数学方法,对原有形态进行变化。圆、方、三角、直线、折线、曲线等形态都是比较简 单的几何形。对它们进行相减或相溶合的办法,可以产生出形态各异的新基本形。
平面构成
二、基本形的设计
自然基本形的创造
平面构成
三、基本形的组合关系
形象是物体的外部特征,是可见的。形象包括视觉元素的各部分,所有的概念元素如点、 线、面在见于画面时,也具有各自的形象。在构成中形象和形象之间产生了各种组合关系,这 种组合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
平面构成
1.分离: 面与面之间互不接触,保持一定的 距离,在平面空间种呈现各自的形态。
平面构成的造型法
平面构成
一、基本形的概念 二、基本形的组合关系 三、群化构成 四、打散重构
五、图与底
平面构成
一、基本形的概念
基本形就是构成空间图形的基本单位。它是由点、线、面组成的,一个点、一条线、一块 面,都可以作为基本形。基本形之间的统一以协调决定了空间图形的整体诸因素的呈现,所以 许多构成种类都是由基本形的丰富变化而形成的。在单位元素的群集化过程中,可以变化出无 数的组合形式,为使构成变化不杂乱,基本形以简单的形态为好。
平面构成的形式法则—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特异、对比、密集构成
![平面构成的形式法则—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特异、对比、密集构成](https://img.taocdn.com/s3/m/51e88c8e71fe910ef12df888.png)
图6-48 渐变构成作品
第四节 特异构成
一、特异构成的概念 特异是在一种在较为有规律的形态中进行小部分的变异,以突破某种较为规范的 单调的构成形式。特异构成的因素有形状、大小、位置、方向及色彩等,局部变化的 比例不能变化过大,否则会影响整体与局部变化的对比效果(图6-49至图6-52)。
图6-49 特异构成
图6-6 重复基本形的构成
三、重复基本形构成的基本形式 重复基本形构成的基本形式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1)基本形的对称式或旋转放射式排列这种构成形式可以选用两个、三个或 数个基本形进行交错或放射排列,形成一种环形旋转或放射对称的图形(图67)。
图6-7 基本形的对称式或旋转放射式排列
(2)基本形的平行对称排列 这种排列可在方向和位置上采取反射、移动或回转的形式,构成一种对称的
图6-61 特异构成作品
图6-62 特异构成作品
图6-63 特异构成作品
第五节 发射构成
发射以一点或多点为中心,产生向周围发射、扩散等视觉效果,具有较强的 动感及节奏感(图6-64)。
一、发射构成的概念
图6-64 发射构成
平面构成_形式美法则
![平面构成_形式美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05d0cd17227916888486d71d.png)
第三章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3、节奏与韵律 渐变韵律
第三章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3、节奏与韵律 连续韵律
第三章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3、节奏与韵律 交错韵律
第三章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3、节奏与韵律在设计中应用
中国馆的设计改变了建筑 常规的上小下大,并通过 层次分明的榫结构展现自 身的节奏和韵律,动感和 力量感就被体现出来了。
第三章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 对比与调和:反映了矛盾的两种状态。对比是在差异中趋向异(对比),调和是在差 异中趋向同(一致),对比是把鲜明对立的东西并列在一起,使人在鲜明对比中看到 变化,感到醒目、活跃、振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在同一场景 中出现了强烈对比的色彩,使画面更加跳跃生动;调和是把近似的东西并列,使人在 微笑的变化中看到统一,感到融合协调,如传统建筑中的深蓝色的琉璃瓦与浅蓝色的 天空配合在一起就会显得很协调,使整体更显沉稳雅致。
第三章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2、对比与调和在设计中应用
位置对比,有点儿潜规则的味道了,主角放中间, 配角靠两边,最配的隐在云中和踩在脚下。
第三章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3、节奏与韵律 节奏与韵律借用的是音乐中的概念。 节奏是指:各因素持续的,有秩序的,重复的律动形式。 韵律是指:诗歌中的声韵和节律。产生于按一定规律而变化的节奏之中,也是自然界处处 可见的现象,如水中的涟漪,天边的流云,摆动的柳枝,起伏的沙丘,层叠的梯田等,都呈现 不同的韵律美感。
第三章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经验总结: 1、均衡比对称更容易实现,比竟一幅画面中完全对称的形态是不多见的。 2、对称式静止的形态,而均衡则将动态包含在画面中,属于比较活泼生动的形态。 3、在实际的构成和设计中,均衡有着更多的变化空间和形式,容易产生新的效果。
平面构成-3
![平面构成-3](https://img.taocdn.com/s3/m/469d480990c69ec3d5bb7528.png)
图4-57 矛盾空间
③矛盾连接。矛盾连接的方法,是利用直线、曲线、折线在平面中空间方向的不定 性,使形体矛盾地连接起来。它看上去使原来平面化的形变成了空间立体性的,而 实际上这仅是一种错觉。 以上对矛盾空间的几种构成形式的分析,目的是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它们。在 实际运用中,这些方法常常是融为一体的,不能机械、单一地使用某一种方法。 (2) 矛盾空间作品例释图4-58、图4-59为立方体的矛盾空间设计,设计者很好地把 握了立方体的特点,形成了两种不同风格的设计作品。
图4-35 圆形的群化设计作品
图4-36 圆形的群化设计作品
图4-37、图4-38所示为三角形的群化设计。运用多种组合形式,使三角形的基本形 特征表现得很突出,形成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的设计作品。
图4-37 三角形的群化设计作品
图4-38 三角形的群化设计作品
第三节
空间与基本形
一、基本形形成空间感的基本方式 平面构成中的空间,是立体形态在二维平面中的空间表现。空间是先于形而存在的, 但是形决定空间的性质。没有形,空间是一张白纸;形象的出现占据了空间,使空间成为 有设计意义的空间。 空间感与立体感虽有共同之处,但是立体感通常注重的是个体的立体效果,而空间感 则以多数个体来表现画面的深度及空旷的效果。立体是以一种空间形式存在的,这种存在 也使空间成为立体 。 立体空间感的构成虽然也应用透视法的原理,但并不完全按照透视法去复制一个以固 定视点出发的客观空间,而是打破视觉经验的束缚,人为地改变其固定的消失点,变成多 交点、多方位的不合理空间或违反透视法的幻觉空间,给画面创造新的视觉空间效果带来 另一种可能性。其设计目的就是在二维平面内创造一个多维的视觉空间。
图4-8 分离组合间隙
环状组合间隙,就是基本形连接而形成的中空间隙。这种空间负形整齐,且形体 轮廓清晰,具有完全的空间填充性(图4-9)。
平面构成基本型
![平面构成基本型](https://img.taocdn.com/s3/m/a1fa4769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28.png)
基本形是将两个形象 在不联接的情况下, 产生的一个新形象。 分离的方法是要保持 基本形间的距离互不 接触。
基本型的产生
通过上边这组例子,我们不难发现,基本 形在构成中是最基本的单位元素,在单位元素 的群集化过程中,必然发生“形态融洽”的现 象,他们能变化出无数的组合形式。为使构成 变化不杂乱,基本形以简单的几何形态为好。 基本形的组合原则可分为有规则的构成和自由 构成。
规则的构成
(1) 基本形线状的排列。排列向横向发展,发展 成为线状图形,有很强的方向性,可以以水 平线方向或斜线方向发展。
(2) 面状排列。基本形以二次元方向排列,构成 面状图形。
(3) 环状排列。把基本形线状的排列发展成为曲 线,使两端连接。
(4) 放射状排列。基本形由中心向外排列,造成 放射图形。
基本型的产生
由基本元素点线面,基本形态圆方角, 经过多种组合方法而形成的。基本形的产生 方法有: (一) 加法
基本形式由两个形象相加、相切、相交等组合方法 而成的。即使有一个形象与另一个形象相加在一起 而形成的新形象。
(二) 减法
基本形式由两个形象相加、相切、相交等组合方法 而成的。即使有一个形象与另一个形象相加在一起 而形成的新形象。
规则的构成
(5) 对称排列。基本形左右对称排列,排列规律、 整齐。
如果认真地去观察基本形体,按照 构成的规则对基本形的组合有了全面的 了解,你就会根据不同的要求,运用不 同的形体,创作出形体结合形神兼备的
好作品。
作业练习: 基本型的组合设计,规格40cm*27cm
要求: (1) 首先设计出一种基本形, (2) 用这个基本形再进行重新组合,得出另一种新的
基本型的概念
在平面构成中基本形是由点、线、面组成 的。由点、线、面组合起来的基本形,往往代 表着设计者思想的不同含义和感情色彩。一个 点、一条线、一块面,不能说明什么,但是把 它们根据一定的构成原则巧妙地进行排列组合, 便会得到千姿百态的新的形象和好的构成效果。 一个优秀的设计家在设计时往往是根据不同的 场合。不同的气氛,不同的地域,以及设计者 所受的教育和自身的修养而进行的。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https://img.taocdn.com/s3/m/8c9e3d4777232f60dccca10b.png)
众多点的聚集或扩散, 形成疏密变化关系,引起能 量和张力的多样化,这种复 杂性常常给画面带来生动和 情趣。
点的连续排列形 成虚面的形象
点的连续排列形 成线的形象
由同一形状的点 做点线面的图形
用具体物象作点的构成图形/数码拍摄
用水滴作点的构成图形/数码拍摄
点是视觉中心,也 是力的中心。 当画面上有一个点 的时候,人们的视 线就集中在这个点 上。
计算机公司标志
我们在做基本形态要素的构成练习时,最好先从最简单 的几何形态着手,便于集中精力理解形态要素的特性及多种 构成方法,进而研究形态、画面空间和动势关系,追求不同 的视觉效果。由单一要素的构成练习逐渐到多种要素的复合 构成练习。
不同位置的点给人的心理感受:
单独的点本身没有上下左右的连续性和指向性,但是它有点睛 的作用。能够产生积聚视线的效果。
其实,所有的这些构成行为都是对已知要 素的重构,这些要素也都是作为构成的基础材 料而存在的。我们今天所要讲的点、线、面就 是平面构成中最基本的三要素。那么,也就是 说,我们在进行设计的时候,是可以把这个点 线面,当然还有形状、色彩等等作为设计表现 时的基础材料。
再把这个构成说得简单一点,主要就是掌 握两点: 第一,基本要素是什么? 第二,用什么样的形式来表现?
2、你认为如何来判断什么是点?
你认为上述图形中那个是点?
点的判断:当一个形与其周围的形相比相 对较小时,它就可以看成是一个点。 点可用来标记:一条线的两端,两条线的 交点,体块上的角点,一个范围的中心。 点的形状:各种形状的点,当其较小时, 都可看成是点。一个广场中心的纪念碑可 看成是这个范围内的一个点。
标志图形
《柏林卓斯乐爵士乐海报展览》/尼古拉斯· 卓斯乐
规律性平面构成
![规律性平面构成](https://img.taocdn.com/s3/m/52bf7167102de2bd97058810.png)
可以产生整体构成的力度;细小密集的基本形重复会产生形态机
理的效果
• 单体基本形重复:一个形体反复排列
单元基本形的重复: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形体一组反复排列。
骨骼重复构成
• 骨骼就是构成图形的框架、骨架,使图形有秩序的排列 。
• 规律性骨骼有两个重要元素:水平线和垂直线(还可以根据 画面的需求变化)。若将骨骼线在方向、宽窄、线质上加以
作业:8开纸,黑白 1.重复构成 用任意点、线、面组成基本形10组(草稿即可),选其中最满意的做为重复构成的基本形。 要求:重复骨骼基本形重复构成,基本形造型美观,骨骼宽度为2厘米,四个方格成一个图
形。规格:15cm*15cm
一个形。关键是中间过渡阶段要消除个性,取其共性。
• 2.大小渐变 • 基本形逐渐由大变小或由小变大,可造成空间移动的深远感。 • 3.位置渐变:将基本形在画面中或骨骼单位内的位置作有序变化(上下、左右、
或对角线移动),会使画面产生起伏波动的画面效果。
• 4.方向渐变 • 基本形的方向逐渐有规律地变动,造成平面空间中的旋转感。 • 5.增减渐变 • 以两形合成为基础,逐渐相加或逐渐相减而成。 • 6.虚实渐变 • 用黑白正负变换的手法,将一个形的虚形渐变为另一个形的实形。
从鸽子到手,手到鸡,鸡到狮子,狮 子到骆驼的渐变。渐变方式与渐变步 骤同样重要。鸽子变为手,主要是翅 膀和尾巴变成手指的方法。翅膀逐渐 变为中、食、无名指,尾巴变为小指。 变化要给人以自然可信的感觉,不能 从尾巴一下子就变成了小指。一些细 部的变化也不容忽视,如眼睛变成指 甲。中间两步是既像鸽子又像手的 “混血儿”,也应该美观。每一小部 分的变化要协调,整幅画的大感觉也 要协调。
5.虚实渐变:指黑白正负形的渐变。将一个形的负形逐渐变为另一个形的正形。
平面组成第三章骨格
![平面组成第三章骨格](https://img.taocdn.com/s3/m/0f9786d1f111f18582d05a11.png)
第三章骨格一、骨格的概念骨格:咱们把决定形的组成和连接方式,形的空间散布、框架的编排,即形之间的结构形式称为骨格。
二、骨格的作用一、固定位置:确信每一单位大体形的具体位置,它能使大体形之间有必然的空间和距离;二、划分空间:将画面的整体面积划分成大小相等或不相等的空间单位,以便有效操纵形的排列组合带来的律动与方向。
三、骨格的分类(一)有规律性的骨格是指平面组成中以严谨的数学逻辑为基础的骨格组成形式。
有重复、渐变、放射三种。
1、重复骨格在有规律性骨格中,将骨格的每一个单位的形状和面积作大小相等有秩序的移动取得的骨格形式称为重复骨格。
整齐的骨格成效(1)宽窄变更-将骨格线的宽窄加以变更,形成骨骼各组的空间转变。
(2)方向变更-将垂直或水平的骨格线变成斜线。
只改变其中一种线的方向,称为单元方向变更。
而将两种线同时变更,称为两边方向变更。
(3)线质变更-是将水平、垂直的直线变成弧线、曲线等,称为线质变更。
(4)线质、方向、宽窄的混合变更。
(5)将骨格的单位或合M而一、或一分为M地联合与分离变更。
(6)将骨格线的水平线或垂直线,作分类的迁移的变更。
2、渐变骨格渐变骨格是指骨格线严格的依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为标准,有规律的作宽窄和方向不同的渐次改变而取得渐变成效的骨格组成形式。
单元渐变骨格-一组线仍是等距离,而另一组线产生渐变。
(2)双元渐变骨格--水平线和垂直线同时产生渐变。
单元渐变骨格双元渐变骨格(3)分条渐变骨格--每一骨格单位之分条的宽窄渐变。
双元的分条渐变,更为精细繁复。
3、放射骨格许多植物的生长方式,如树木与花卉等等,常具有发射结构。
所谓发光体都具有发射骨格。
自然界的中心发射现象,只要留意观看,是很容易寻觅的。
(1)离心式--由发射中心向周围发射。
骨格线或直或曲,或弧线型,或发射线不连接,和中心迁移与多发射。
(2)向心式--骨格线由各个方向朝中心逼近,其实它正是向离心式发射的反转罢了。
(二)非规律性骨格在平面组成里咱们把那些较自由的组成骨格,(其中有些是由规律性骨格衍变而成,有些那么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和自由性),这些规律性不强或无规律可寻的骨格组成形式称为非规律性骨格。
(完整)平面构成(形式要素)
![(完整)平面构成(形式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4e9a3b19e009581b6ad9ebd4.png)
平面构成是使形象有组织、有秩序的进行排列、组合、分解,因此它必须遵循一种原则和设计形式。
平面构成的形式是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第一种形式:重复构成.重复构成一、重复的概念重复是指相同或近似的形态和骨骼连续地、有规律地、有秩序地反复出现。
重复构成的形式就是把视觉形象秩序化、整齐化,在图形中可以呈现出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
重复构成这种形式来源于生活中的重复现象。
比如:纺织的布料,室内装修的壁纸、地砖,建筑中的窗户等等。
现代商业广告有很多也都是以重复为手段,比如在电视中反复的播出同一个广告,或者在写字楼内不断出现的楼宇广告,以及在公交车站台,重复出现的广告宣传画等等,这些都是以重复为手段来实现非常好的广告效应。
重复的结构和重复的排列由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都由两个以上相同元素连续排列成为一个整体。
从而使人感到井然有序。
我们选用重复的构成形式,就是要把视觉形象秩序化、整齐化,使设计的画面呈现出统一的、有节奏感的效果。
同时,采用重复的构成形式使形象反复出现,这样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加强对象的视觉记忆。
二、重复构成的形式重复的平面构成可以分成四种形式:基本形重复构成、骨骼重复构成、重复骨骼与重复基本形的关系、群化构成.下面逐一了解一下。
(一)基本形重复构成在设计中连续不段的使用同一元素,成为重复基本形。
重复基本形可以使设计产生绝对和谐统一的感觉。
大的基本形重复,可以产生整体构成的力度;细小密集的基本形重复会产生形态机理的效果。
单体基本形重复:一个形体反复排列。
单元基本形的重复: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形体一组反复排列.(二)骨骼重复构成骨骼重复构成中的骨骼就是构成图形的框架、骨架,使图形有秩序的排列,在有规律的骨骼中,重复骨骼是基本的骨骼形式.规律性骨骼有两个重要元素:水平线和垂直线(还可以根据画面的需求变化)。
若将骨骼线在方向、宽窄、线质上加以变化,就可以得到不同的骨骼排列形式.骨骼也可以分为有规律性骨骼和非规律性骨骼两种。
平面构成-第三章骨骼、形式法则
![平面构成-第三章骨骼、形式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e983685f844769eae009eda1.png)
基本形的渐变
位置渐变
将基本形在画面中或骨骼单位的位置作有序的变化。会使画面产生起伏波动的视觉效果。
基本形的渐变
色彩渐变
基本形的色彩由明到暗渐变变化。
骨骼的渐变
单元渐变
单元渐变也叫做一次元渐变,即仅用骨骼的水平线或垂直线作单向序列渐变。
骨骼的渐变
双元渐变
也叫做二次元渐变,即两组骨骼线同时变化。
特异的构成
基本形的特异
在重复形式、渐变形式的基础上进行突破 或变异,大部分基本形都保持着一种规律, 一小部分违反了规律或者秩序,这一小部分 就是特异基本形,它能成为视觉中心。特异 基本形应集中在一定的空间。
规律转移
变异基本形彼此之间造成一种新的规律,与原来整体 规律的基本形有机的排列在一起,叫做规律转移的变异。 基本形规律的转移无论从形状、大小、方向、位置等方面 进行均可,只有一点必须注意,转移规律丢的部分一定要 少于原来整体规律的部分,并且彼此之间要有联系。规律 转移中的位置变异要求基本形在位置上加以变化,来形成 变异的构成。
重复构成的几种形式
任何形态都可以作为单元形来产生变 化,各种形态:直线形、曲线形、偶 发形、抽象形、具象形,文字、符号、 图像都可以作为单元形重复出现。重 复构成的目的不是要完成这个形式和 步骤,而是要在重复的过程中发现新 的形态,新的视觉感受。
重复构成的几种形式
重复的骨骼没有形的变化,只有疏密 的变化。一般说来,密集的骨骼容易 使人注意画面的总体黑白肌理效果, 而忽视单元形本身的特点;而宽大的 骨骼,使人更加注意重复后产生的黑 白空间的轮廓和变化,更加注意到形 态本身。
将渐变的基本形纳入重复的骨骼中
渐变的基本形和骨骼的关系
将重复的基本形纳入渐变的骨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