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成语中的哲理与安全启示

合集下载

解读成语故事话安全

解读成语故事话安全

解读成语故事话安全成语既是汉语言的精华和浓缩,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它言简意赅,饱含哲理,让人回味无穷,启示多多。

近日读书,发现许多成语故事对于我们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很有启迪,现就几则成语故事谈谈自己的体会,与文友共享。

“杞人忧天”告诉我们,安全生产要有忧患意识。

杞人忧天故事出自《列子·天端》,说的是一个杞国人因担心天会塌下来,自己无处藏身而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为此,多年来杞人一直是人们嘲笑的对象,认为是庸人自扰。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全球气候环境的变化无常,使人们的观念逐步改变,对杞人忧天的忧患意识渐渐认同。

总书记胡锦涛多次号召国人要增强忧患意识。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仍然缺乏忧患意识。

比如说,安全生产,领导大会小会讲,上级左一文件右一文件发,各种大检查一个接一个,可有的人仍心存侥幸,认为事故离自己很远。

其实就如同“真理与谬误仅有半步之遥”一样,安全事故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所以我们必须象杞人学习,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须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未雨绸缪”告诉我们,安全生产重在事前防范。

“未雨绸缪”始见于《诗经·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意思是在天还没下雨的时候,就关锁修补好房屋的门窗。

这与我们常说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意思是一样的。

安不忘危,防重于治,有备才能无患。

我们要向扁鹊的大哥学习,善于观察,精于发现,名医治未病。

安全生产,功夫在平时。

只要我们按规程操作,按流程办事,夯实安全基础、形成机制,并提高执行力,安全生产一定会处在可控、在控、能控状态,也一定能防患于未然。

“曲突徙薪”一语源自《汉书·霍光传》,说的是有一人家,烟囱很直,边上又堆着很多柴,有人劝主人把烟囱改成弯曲的,并把烟囱旁边的柴火搬开,以免发生火灾。

可主人不听,不久果然发生了火灾。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想安全生产,一定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择善而从之。

成语及哲理

成语及哲理

成语及哲理
成语是中华文化中独特的部分,它们通常包含着深远的哲理,值得我们深思。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成语及其背后的哲理:
1.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个成语意味着事物的好坏具有不确定性,有时候坏事可能会变成好事,反之亦然。

它提醒我们要保持乐观和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的起伏。

2.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句话告诉我们,与其空想而不行动,不如付诸实践。

它鼓励我们不要只停留在梦想和羡慕别人,而要为自己的目标付出实际的努力。

3.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个成语意味着坚持和毅力是成功的关键。

只有持之以恒地努力,才能克服困难并取得成功。

4.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强调了行动的重要性。

无论目标多么远大,都需要一步步地实现它。

它提醒我们要从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地朝着目标前进。

5. 防患未然:这个成语意味着预防胜于治疗。

在问题发生之前采取措施,可以避免更大的问题发生。

它提醒我们要有预见性,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防止它们恶化。

6. 瓜田李下: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公共场合和社交场合中要保持警惕,避免给人以误会的机会。

它强调了社交礼仪和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7. 水滴石穿:这个成语意味着坚持和毅力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即使是小小的水滴,只要坚持不懈地滴下来,也能把石头穿透。

它鼓励我们要有耐心和恒心,克服困难和挑战。

这些成语不仅富有智慧,而且它们都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和价值观,如坚持不懈、自我提升、预防胜于治疗、社交礼仪和自我保护等。

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成语的哲理,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并实现自己的目标。

成语蕴含的哲学道理

成语蕴含的哲学道理

1.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能动的,形式是主观的,。

3.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气者,理之所依也;子不语怪、力、乱、神: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离不开物质唯物主义观点。

5.心外无物、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主观唯心主义观点,违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9.智子疑邻: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观因素制约。

人们必须以站在正确立场观察事物。

10.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16.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13.拔苗助长;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违背客观规律必将受到惩罚。

14.目无全牛;庖丁解牛: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5. 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审时度势;把革命精神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19.瑞雪兆丰年;唇亡齿寒;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走不以手,缚手不能集疾;飞不以尾,屈尾不能远: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20.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事物的部分离不开整体。

21.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关键部分对事物的整体起决定作用。

22.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断章取义:割裂了整体部分之间的关系,孤立地看问题的形而上学观点。

23.舍卒保车:整体处于统帅和决定地位,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25.坐井观天:把部分当作整体的错误观点。

4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多样的。

26.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深刻哲理的成语

深刻哲理的成语

深刻哲理的成语以下是5 个具有深刻哲理的成语及其意思赏析:1. 塞翁失马:这个成语出自《淮南子·人间训》,讲述了一个老人在一匹马走失后,遭受了许多人的嘲笑。

然而,马回来时却带着一群野马,老人因此得到了更多的马。

不久后,老人的儿子骑马摔断了腿,人们又开始为老人感到不幸。

但正是因为儿子的腿伤,他才免于被征兵,最终保住了性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我们不能仅仅看到眼前的得失,而应该从更长远的角度看待事物。

有时候,我们所认为的不幸可能会成为好事,而我们所认为的好事也可能会带来不幸。

2. 刻舟求剑:这个成语出自《吕氏春秋·察今》,讲述了一个人在乘船时,剑掉入了水中。

他没有立即跳入水中寻找,而是在船舷上刻了一个记号,认为剑会在记号的位置。

然而,当船靠岸后,他才发现剑已经不在原来的位置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死守教条,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问题。

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如果我们不能适应变化,就会像刻舟求剑的人一样,最终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抱令守律:这个成语出自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意思是死守着律令,不知变通。

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在处理问题时,不能过于拘泥于规则和制度,而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变通。

如果一味地抱令守律,可能会导致事情无法顺利进行,甚至产生不良后果。

4. 邯郸学步:这个成语出自《庄子·秋水》,讲述了一个燕国的年轻人来到赵国的首都邯郸,看到当地人走路的姿势非常优美,于是决定学习。

他模仿着邯郸人的步伐,结果不仅没有学会,反而忘记了自己原来的走路方式,最终只能爬着回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经验时,不能盲目跟风,而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否则,就会像邯郸学步的人一样,失去自我,得不偿失。

5. 掩耳盗铃:这个成语出自《吕氏春秋·自知》,讲述了一个人去偷铃铛,他以为只要捂住自己的耳朵,别人就听不到铃声,结果被人当场抓住。

成语故事里的安全哲理

成语故事里的安全哲理

成语故事里的安全哲理朝过夕改文字出处:《汉书•瞿方进传》:“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成语释义:早上的过错,晚上就改掉了。

形容改正错误迅速。

安全哲理: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发现隐患,要及时整改。

千万不要等到出了事故以后才引起重视,存在侥幸心理,不出事故则得过且过。

改正个人的不安全行为和不良习惯同样如此,一经批评指出,应立即狠下决心改正。

朝过夕改,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负责。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文字出处:北齐•杜弼《檄梁文》:“但恐楚国亡猿,祸延木林;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成语释义:殃:灾祸;池:护城河。

城门着了火,人们到护城河里打水救火,水干了,鱼也就死了。

比喻无缘无故受连累。

安全哲理:一个人的不慎,往往会给他人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一个人除了事故,收到损失的不仅是某一个人。

因此,搞好安全生产不是一件孤立的事,必须人人关心,胡想督促,真正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安全为了你、我、他,安全也要靠你、我、他。

惩一儆百文字出处:《汉书•尹翁归传》:“以一警百。

”成语释义:惩罚一个人,以警示更多的人。

安全哲理:惩罚也是一种教育手段。

对那些不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误时劳动纪律,玩忽职守,给国家和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人,予以必要的处分。

造成重大事故,构成犯罪的还应当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这种处罚除了对他本人是一种教育外,对其他有类似思想、行为的人,也是一种警示。

抱薪救火文字出处:《史记•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成语释义:抱着柴草去救火。

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安全哲理:这就要求我们除了增强安全意识方面加强教育之外,在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方面也要加强培训与教育,使全体职工掌握本质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百密一疏文字出处:清•魏源《庸易通义》:“至道问学之有知无行,分温故为存心,知新为致知,而敦厚为存心,崇礼为致知,此皆百密一疏。

成语体现的哲学道理

成语体现的哲学道理

成语体现的哲学道理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2.望梅止渴;心灵手巧——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3.一念之差——错误的意识会把人的实践引入歧途;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的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和理解也就不同;5.先入为主——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其原有知识结构的影响;6.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随机应变—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7.掩耳盗铃;画饼充饥——主观感觉决定客观存在,否认事物的客观存在;8.画蛇添足——人们应如实反映客观事物,不能主观、任意地加以歪曲;9.闭门造车——做事主观,不从实际出发;10.听天由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主观决定客观的唯心主义世界观;11.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的目标,主客观相脱离;12.郑人买履;按图索骥;邯鄣学步;对牛弹琴;生吞活剥;削足适履;照本宣科——做事情死板、教条,不从实际出发,不顾事物矛盾的特殊性,生搬硬套;13.抱薪救火;饮鸩止渴——不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对待,必然事与愿违;14.知彼知已,百战不殆——深入调查实际,全面分析情况,才能获胜;15.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16.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物质的运动有其客观规律;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17.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片面地看问题;18.刻舟求剑——否认物质的绝对运动,不懂得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19.方生方死;朝令夕改——否认事物的相对稳定和静止;20.人变一世,天变一时——事物既是运动发展的,又具有相对稳定性;21.高瞻远瞩;高屋建瓴——要善于从整体上看问题;2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不从整体和长远方面看问题,局部关系也很难处理好;23.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事物在时间上的联系;24.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天外有天,山外有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唇齿想依;唇亡齿寒——事物联系的普遍性;25.无风不起浪;根深叶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事物之间存在因果联系;26.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坐井观天——只见部分,不见整体,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看问题;27.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无视联系的客观性,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28.盲人摸象——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经验来判断事物,以偏概全;29.喜鹊叫喜,乌鸦叫丧——否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30.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从事物的整体和大局出发,才能看清事物本身;31.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牵一发而动全身——部分对整体有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32.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物竞天择;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33.除旧布新;推陈出新;吐故纳新;弃旧图新;新陈代谢——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我们要支持和促进新生事物的发展;34.欲速则不达——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35.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最终必然战胜旧事物;36.以卵击石;螳臂当车;多行不义必自毙——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背道而驰,必然会自取灭亡;37.抱残守缺;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思想保守,用形而上学的静止的观点看待问题,不求进取;38.讳疾忌医—回避和掩盖矛盾,否认矛盾的客观存在;39.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乐极生悲;因祸得福;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40.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居安思危——要从矛盾双方相互转化方面来看问题,要善于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41.教学相长——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42.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坚持两分法,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反对一点论;43.人与人不同,花有百样红;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矛盾的特殊性;44.见微知着;一叶知秋,一燕知春;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万变不离其宗——矛盾的特殊性不能离开矛盾的普遍性;45.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46.张冠李戴;良莠不分;指鹿为马——抹杀不同矛盾的不同特点,混淆事物的不同性质;47.白马非马——割裂事物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以矛盾特殊性来否认矛盾的普遍性;48.画龙点睛;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牵牛要牵牛鼻子;射人先射马——看问题、做事情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49.统筹兼顾;好花还需绿叶扶;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既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又不能忽略事物的次要矛盾;50.舍本求末;本末倒置;丢了西瓜捡芝麻——办事情抓不住重点,颠倒了主次矛盾的关系;51.十个指头按跳蚤;隔靴搔痒;扬汤止沸——没有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52.白壁微瑕;瑕不掩玉——看问题要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53.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看问题如果不分清主流和支流,就不能认清事物的性质,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54.艰难困苦,玉妆于成;天道酬勤;凿壁偷光;物必先腐而虫生;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5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南橘北枳;孟母三迁;名师出高徒——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重要条件;56.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水滴石穿;防微杜渐;循序渐进——事物的变化发展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要重视量的变化和积累;57.田忌赛马——事物的构成成分及其排列组合的变化,会引起事物的质变;58.瓜熟蒂落;水到渠成——量变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必定会引起质变;59.当机立断;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事物的量变超过临界点,就要抓住机会,促成其质变;60.好事多磨;一波三折——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61.因风吹火;顺藤摸瓜;顺水推舟;疱丁解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规律,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事半功倍,收到好的效果;62.揠苗助长;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违背客观规律,必将受到规律的惩罚;63.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科学地结合起来;64.人定胜天;愚公移山;精卫填海;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自强不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65.胸有成竹——通过积累感性材料和感性认识,并对其进行抽象思维,就能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66.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多思出智慧;通过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从而用以指导实践;67.千虑一得——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68.鞭辟入里;入木三分;一针见血——透过现象,认清事物的本质;69.守株待兔——错把偶然当必然,误把现象当本质;70.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理性认识要依赖于感性认识;71.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凡事要好,须问“三老”;百闻不如一见——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出真知;72.放之四海而皆准——真理的客观性;科学认识对事物发展起推动促进作用;73.学以致用——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74.屠龙妙术;纸上谈兵——割裂实践和认识、理论和实际的辩证关系,不把理论运用于实践;75.真金不怕火来炼;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76.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77.叶公好龙——害怕实践,回避实践;78.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错误的生态价值观;79.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公无私;舍生取义——集体主义是我国人民新时期正确的价值取向;80.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相互储存、相互转化的,我们应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81.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人不为已,天诛地灭——自私自利的极端个人主义;82.人生如梦;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悲观主义的、消极的人生价值观;83.时势造英雄——个人活动受社会条件和社会规律的制约;84.卧薪尝胆——人生价值和远大理想的实现需要艰苦奋斗、发愤图强;8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86.哀莫大于心死——失掉了科学而正确的理想,就失了人生的精神支柱;。

成语中蕴含的100个人生哲理

成语中蕴含的100个人生哲理

成语中蕴含的100个人生哲理一、成语中的做人哲理自知之明:知人易,知己难。

随波逐流:跟在别人身后只会一事无成。

高瞻远瞩:眼光决定前进的距离。

见微知著:从小事情中看出大问题。

舍我其谁:做人要有点野心和霸气。

百折不挠:成功者都是从地上爬起来的。

欲速不达:一味追求速度只会适得其反。

妄自菲薄:不要自己轻贱自己。

志大才疏:有想法更要有实力。

自胜者强:最大的敌人就是你自己。

心浮气躁:脚踏实地才能既快又稳。

知足常乐:珍惜已拥有的才是最大的幸福。

无欲则刚:善于克制自己的欲望。

宠辱不惊:保持一颗平常心。

人无完人:不要过于追求完美。

戒奢宁俭:俭朴点儿,生活不会亏待你。

是非分明:正直是立世的风骨。

英雄本色:做一个真正的我。

随遇而安:无法改变就要学会适应。

祸福相依:事情没有绝对的好与坏。

二、成语中的处世哲理过犹不及:给自己留有回旋的余地。

难得糊涂:小事模糊,大事清楚。

患得患失:学会接受“失去”。

与人为善:保持一颗善良的心。

大智若愚:做个聪明的愚人。

外圆内方:安身处世要懂得进退。

众怒难犯:不要站在众人的对立面。

审时度势:识时务者为俊杰。

权衡轻重:在利害得失之间学会选择。

忍辱负重:忍是一种韧性的战斗。

以屈求伸: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

能伸能屈:台上台下都自在。

韬光养晦:不要让别人感觉到你的威胁。

装聋作哑:别小看沉默的用处。

树大招风:站得越高越危险。

通权达变:做人不能太固执。

与世无争:不争者胜天下。

功成身退:得意时应给自己留好退路。

柔能克刚:以硬碰硬并不是明智之举。

防不胜防:宁得罪君子,勿得罪小人。

三、成语中的谋事哲理急功近利:不要只看到眼前的利益。

有的放矢: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缘木求鱼:方向决定成败。

运筹帷幄:好计划事半功倍。

有备无患:不要事到临头才去想办法。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细节决定成败。

以小见大:于细微处见精神。

舍本逐末:解决问题要抓本质。

临事而惧:凡事谋定而后动。

当机立断:最好的机会可能只有一次。

轻重缓急:永远先做最重要的事。

成语故事中的哲理

成语故事中的哲理

成语中的哲学道理1、画蛇添足“画蛇添足”是一个比喻做多余的事、反弄巧成拙的成语。

这个成语揭示了深刻的哲理。

成语说的是:楚国有一个贵族人家,一次祭礼完毕后,把所用的一杯酒货给了几个门客。

几个门客面对着一杯酒,一时不知怎么办才好。

后来有个门客想出了一个主意,说:“我有个办法,咱们在地上画蛇,谁先画好,谁就喝这杯酒。

”众门客一致同意,于是就开始各自画蛇。

转眼之间,其中一人首先画好了一条蛇。

他拿起酒杯正想喝,看见别人还没有画完,便左手拿杯,右手握笔,得意忘形地说:“看这条蛇没有脚,让我给它添上几只。

”正当他在给蛇添足时,另一个门客的蛇已经画完,于是从第一个人手里夺了酒杯,大声说:“蛇本无足,你为什么给它添上?”说罢,举杯一口饮尽。

画蛇脚的人,张口结舌,说不出一句话来。

蛇本来没有脚,可那个自作聪明的人硬给它添上几只脚,结果,从胜利者变成了失败者。

这里所包含的哲学道理就是,客观事物原本怎样,人们就应该如实地反映它,否则,人为地或主观任意地添枝加叶,歪曲了事物的实际面貌,就必然得到相应的“惩罚”。

从广义上说,客观事物的规律是怎样的,人们就应该如实地反映,在反映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差错或认识不足,但决不能主观地、任意地歪曲它。

“画蛇添足”虽是一个久远的故事,但在我们现实工作中有时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形。

有些人在处理问题时,不是如实地反映客观实际,不是依据实际情况订计划、想办法,而是自作聪明,任意标新立异,硬把自己的空想强加于客观实际,从而招致工作失误。

这与“画蛇添足”实质上是一样的,都是采用主观任意性代替客观实际的哲学思维方法。

我们应该屏除或尽力避免这种思维方法。

2、荆人循表说起思想僵化,在《吕氏春秋察今》中的“荆人循表”的故事,可谓是典型了。

故事的情节是这样的:有一次楚国和宋国作战。

楚国打算偷渡沈河,袭击宋国。

于是派人到河岸边,在可以渡过的浅水地方作了标记。

后来河突然涨水,已不能徒步渡河了。

但是楚国的军队不顾情况的变化,仍然按照原定计划,在深夜里顺着滦河岸边作了标记的地方徒步渡河。

成语故事里的安全哲理.

成语故事里的安全哲理.

成语故事里的安全哲理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

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成语源于生活,反映生活。

安全,是人们自古以来最基本的需求,因此,不少成语中都蕴藏着安全哲理,表达了古人的安全观念。

这些成语对于我们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很有启迪,现在整理如下:抱薪救火文字出处:《史记•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成语释义:抱着柴草去救火。

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安全哲理:这就要求我们除了增强安全意识方面加强教育之外,在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方面也要加强培训与教育,使全体员工掌握本质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百密一疏文字出处:清•魏源《庸易通义》:“至道问学之有知无行,分温故为存心,知新为致知,而敦厚为存心,崇礼为致知,此皆百密一疏。

”成语释义:在极周密的考虑中偶然出现了一点疏忽。

安全哲理:安全生产工作,来不得半点疏忽,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

“海因里希法则”就是最好的诠释。

避坑落井文字出处:《晋书•褚翜传》:“幸无外难,而内自相击,是避坑落井也。

”成语释义:从坑边上躲开,缺落进了井里。

比喻躲开了一害,又遭一害。

安全哲理:安全防范工作要抓在前头,坐到防范于未然,不能等到事故临头、危险出现了才手忙搅乱,顾此失彼。

不掌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老是被动应付,就难免避坑落井。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文字出处:《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成语释义:错误;谬差错。

开头是错了一点点,最后的结果就会酿成很大的错误。

安全哲理:疏忽大意、马虎粗心是安全生产的大敌。

不少震撼人心的重大恶性事故,开始时都只是由于某一个人的一个小小的疏忽所引起的。

要确保安全,就要从每一个细小的环节抓起,来不得半点草率和大意。

所以,有不少事故的发生,往往都是由很不在意的“一点点”,其教训尤为深刻。

成语 内容,让我感受到哲理,学到了历史,

成语 内容,让我感受到哲理,学到了历史,

成语是我国语言中的特有表达方式,它不仅具有独特的韵味,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每一个成语都承载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和人们对生活、道德、人生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经典成语的意义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希望能让读者感受到哲理,学习到历史。

一、成语“卧薪尝胆”“卧薪尝胆”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为了达到目的,愿意忍受并忍耐各种艰难困苦。

这个成语源自《史记·苏秦列传》,传说战国时期,苏秦向齐国君主建议在燕国君主面前卧薪尝胆,以求得复仇和报复。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成功往往是需要坚韧不拔和忍辱负重的。

通过“卧薪尝胆”这个成语,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更能体会到在人生道路上,需要经历和忍受各种挑战和磨炼。

二、成语“海纳百川”“海纳百川”是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胸怀宽广,能够容纳各种不同的意见和观点。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孟子的《尽心下》,意为“大海能够容纳百川,因为它自己足够大”。

通过“海纳百川”这个成语,我们可以学到宽容和包容的道理。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都需要学会接纳不同的声音和看法,才能拥有更加广阔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三、成语“金玉满堂”“金玉满堂”是用来形容财富或荣誉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艾子病》,意为“三尺空的神童之堂,是金玉满。

”通过“金玉满堂”这个成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财富和名利的向往,也反映出古代社会对于物质和地位的追求。

这个成语也在提醒我们,财富和地位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内心的满足和生活的平和。

四、成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用来形容只有从脚下一步步开始,才能走出漫漫长路。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道德经》,意为“万丈高楼平地起”。

通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个成语,我们可以感受到行动的重要,以及从小事做起的道理。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追求快速成功和成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个成语更加显得珍贵和深刻。

成语不仅是我国语言中的独特表达方式,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

86则成语哲理浅析

86则成语哲理浅析

86则成语哲理浅析我国灿烂优秀的文化中,有不少言简意赅的成语,不仅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性,而且富于哲理。

选择其中一些常用的成语引入政治课教学,对于活跃思维、明理导行、提升综合素质等,都有极为有益。

在最近几的政治高考中,用一些常用成语设计的题型也屡屡出现。

因此,在哲学常识的学习中注意一些常用成语的收集和整理,把握其中的哲理,是十分必要的。

下面扼要浅析一些成语,供学生学习哲学常识时参考: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

2、望梅止渴;心灵手巧——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3、一念之差——错误的意识会把人的实践引入歧途。

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的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和理解也就不同。

5、先入为主——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其原有知识结构的影响。

6、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随机应变——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7、掩耳盗铃;画饼充饥——主观感觉决定客观存在,否认事物的客观存在。

8、画蛇添足——人们应如实反映客观事物,不能主观、任意地加以歪曲。

9、闭门造车——做事主观,不从实际出发。

10、听天由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主观决定客观的唯心主义世界观。

11、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的目标,主客观相脱离。

12、郑人买履;按图索骥;邯鄣学步;对牛弹琴;生吞活剥;削足适履;照本宣科——做事情死板、教条,不从实际出发,不顾事物矛盾的特殊性,生搬硬套。

13、抱薪救火;扬汤止沸;饮鸩止渴——不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对待,必然事与愿违。

14、知彼知已,百战不殆——深入调查实际,全面分析情况,才能获胜。

15、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16、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物质的运动有其客观规律;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17、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片面地看问题。

18、刻舟求剑——否认物质的绝对运动,不懂得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

成语里的安全意识

成语里的安全意识

成语里的安全意识日前在家里看《中国成语大会》电视节目时,再一次让我深深的觉得中国的汉语词汇中,成语是一种既形象生动又言简意赅的语言形式,内容十分丰富。

其中在述说安全方面的成语,都凝聚着先贤们强烈的安全意识,以及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和认识,对我们今天的生产和生活,仍具有鲜活的警示、教育和指导意义。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比喻一些不起眼的安全小隐患,如果不及时加以解决,就有可能酿成无法弥补的大祸。

在我们日常工作生活里,经常发现有到生产现场安全帽带不扣紧、开车接打手机、开车不带安全带等认为是“小事”的小违章,因为没有得到重视和及时制止,而酿成人亡家破、车毁人伤的重大事故,反复证明“安全上面无小事”这一道理。

曲突徙薪、未雨绸缪——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防止火灾发生;在天还没有下雨之前,先把屋顶加固、门窗绑牢,防止漏雨。

比喻事先做好预防准备工作,做到有备而无患。

无论做任何事情,都有其“危险点”存在,只要事前做好认真分析,事中针对危险点采取预防措施,危险因素就会得到有效控制,危险发生的几率就会大大下降。

亡羊补牢,未为迟也——羊逃跑了及时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因各种因素的叠加,一些时候发生一些安全事故在所难免。

但事后应该及时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对事故进行深刻分析,并举一反三制订安全措施堵塞漏洞,防止类似事故再度发生。

怕就怕对事故“讳疾忌医”,只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轻描淡写的方法处理,那样的话,事故早晚还会找上门来。

安不忘危、居安思危——意指处在平安的环境中,也要想到可能有的危险,要提高警惕,防止祸患发生。

在我们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中,一些意想不到、威胁我们安全的事件,随时都可能发生。

因此我们不论身处何地,都要留意观察身边的事物动向,要有随时应付意外事件发生的思想准备,并根据实际情况,预想出保持安全的应对措施。

成语与人生用成语感悟人生哲理与智慧

成语与人生用成语感悟人生哲理与智慧

成语与人生用成语感悟人生哲理与智慧成语与人生用成语感悟人生哲理与智慧人生是一场旅程,有时艰辛曲折,有时喜怒无常。

在这个旅程中,成语如同精美的珠玉,在平凡的文字中闪耀着智慧与哲理。

通过运用成语,我们可以更深刻地感悟人生的意义,获得生活的智慧。

一、勤奋与坚持成语中有许多和勤奋、坚持相关的词汇,如"卧薪尝胆"、"锲而不舍"、"破釜沉舟"等。

这些成语告诉我们,要在人生道路上取得成功,就必须保持勤奋和坚持不懈的态度。

"卧薪尝胆"出自《史记》中的故事,讲述了公元前260年,楚国大夫范蠡辅佐吴王夫差,为了报国雪恨,卧薪尝胆,忍辱负重的故事。

这句成语告诉我们,要想实现自己的目标,就要经历艰辛和困苦,并用坚持不懈的态度去奋斗。

"锲而不舍"是一句古语,意为坚持不懈,努力不断。

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只有保持坚持,才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正如成语所言,只有像持续努力雕刻一样,才能将石头变成艺术品。

"破釜沉舟"出自《史记》中的故事,战国时期,刘邦率领三万人渡过淮河,为了鼓舞士气,他下令破釜沉舟,表示必胜不回头。

这句成语告诉我们,要想成功,就必须付出一切努力,毫不退缩。

只有舍弃退路,才能全身心地迎接挑战。

二、助人与宽容成语中包含着许多关于助人与宽容的词汇,如"以德报怨"、"温文尔雅"、"宽以待人"等。

这些成语告诉我们,与他人相处应该以善良、宽容和仁慈的心态对待。

"以德报怨"是一句古语,意为以德报恶。

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对待怨恨我们的人,不应以恶报之,而是要用善良的行为来回应。

只有用善良和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人,我们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温文尔雅"出自《诗经》,形容人的言谈举止温文而有教养。

这个成语告诉我们,要以礼待人,温文尔雅,不仅可以展现自己的修养,还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喜爱。

成语哲学心得体会

成语哲学心得体会

成语哲学心得体会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人们对生活、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总结。

通过学习和理解成语,可以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和探索世界,获得智慧和启迪。

在接触成语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体会,对一些常见的成语进行解读和探讨。

首先,人们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这是说在面对困难、竞争和挑战时,了解自己和了解对手都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深入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才能做到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避免自己的短处;同时,也要了解对手的实力和策略,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在实际生活中,我也发现这一点的重要性。

当我了解到自己的特长并将其发挥出来时,我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和表现;当我了解到别人的需求和期待时,我能更好地与他们相处和沟通。

其次,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告诉我们,事情的发展常常超出我们的预料,看似不幸的事情可能会带来好运。

这个成语中的塞翁是指塞外的一个老人,他的马跑丢了,周围的人都认为这是个倒霉的事情。

然而,后来这匹马带回来了一匹更好的马,使得塞翁事实上是赚了。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告诉我们,做事情时不必强求事事顺利,有时候结局未必能够完全预料到,也许一些看似不顺利的事情,最终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好结果。

这和我们平时遇到的事情有很大的关联。

有时候,我们做出了努力和付出,但事情却不如我们预期的那样发展。

然而,如果我们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冷静的思考,也许我们会发现,这次“不幸”带给我们的是成长和机遇。

还有一个成语“不是冤家不聚头”表达了矛盾和争吵能够带来更深入的了解和更好的友谊。

我们经常在生活中遇到矛盾和争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与对方是敌对关系。

相反,通过争吵和矛盾,我们可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对方的想法和立场,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也告诉我们,不要因为一点矛盾就抹杀了与人相处的机会,我们应该从矛盾中寻找共同点,建立更好的关系。

另外一个常见的成语是“当仁不让”,意思是在应该做的事情面前,不推让、不推卸责任。

成语中的哲学透析

成语中的哲学透析

成语中的哲学透析
引言
成语是汉语中一种独特而丰富的表达形式,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

本文将从哲学的角度透析成语中所蕴含的思想,探究其深层意义。

体现人生观
成语中的许多词语都体现了人们对于人生观的思考。

例如,成语“海纳百川”表达了宽容和包容的态度,告诉人们应该广泛接纳不同的意见和观点。

对于人生来说,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外界各种挑战和困难。

教诲处世
成语中的一些词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智慧和教诲。

例如,成语“知己知彼”告诉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应该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有所了解。

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与他人接触中要善于观察和思考,从而避免发生不必要的误会和冲突。

反思人性
成语中的一些词语反映了人性的弱点和局限。

成语“奉旨斩情丝”告诉我们情感和理性之间的冲突,一些时候我们需要坚持理智
而放弃感情。

这种对人性的反思帮助我们更好地,从而更好地面对
人生的选择和抉择。

指导行动
成语中的一些词语是行动和决策的指导。

例如,成语“熟能生巧”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地实践和努力才能达到熟练的程度。

这种指
导帮助我们明确人生目标,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行动。

结论
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

通过透析成
语中的思想,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生和世界,从而更好地处理人
际关系、面对挑战和把握人生机遇。

成语故事深刻启示的智慧

成语故事深刻启示的智慧

成语故事深刻启示的智慧成语是中文语言中独特的一部分,通过一些短小精悍的词语来表达丰富的内涵和思想。

这些成语有时改编自历史故事,有时反映了生活智慧的一面。

这篇文章将探讨成语故事背后的深刻启示和智慧。

一、化险为夷成语“化险为夷”源自《史记·滑稽列传》中的一则故事。

相传,史前时期,有一位名叫传说的先知被人们尊称为“化险为夷”。

他拥有预知未来的能力,可以化解各种险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危险和困难时,只要保持乐观的态度,积极应对问题,我们就能从中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创造机会。

这是一种智慧和勇气的体现,提醒我们要勇敢面对困难,相信自己的能力。

二、劳而无功成语“劳而无功”告诉我们只有付出合理的努力,并向正确的方向努力,我们才能获得成功。

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个古代的农民过着非常节俭的生活,但他无论如何努力工作,收获却是微不足道的。

他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每天都这么努力而得不到回报。

最后他才明白,他之前错误的投入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于不正确的工作上,并没有关注到真正能带来丰收的领域。

这个成语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来选择合适的工作和学习领域,并持之以恒地努力。

三、一步登天成语“一步登天”意味着一下子取得巨大的成功。

这个成语来源于一则著名的故事:相传,古代魏国的墨子和另外一个学者同试公务员考试。

他们俩人都很优秀,所以两人的名次都不错。

公务员考试的最高奖励是官职,曾国最后位于第二名,只差一步登天,即获得最高奖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成功只在我们的眼前一步之遥,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我们就有可能迎头赶上并取得我们的目标。

四、不自量力成语“不自量力”告诉我们要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和实力。

这个成语源自汉朝时期的一则故事。

有位名叫文韬的人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自封为天下第一,却在与其他人的辩论中败下阵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不能自负,不能高估自己的能力而不顾一切地冒险。

我们应该正确评估自己的水平,并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实力来制订恰当的计划和目标。

成语中的哲学

成语中的哲学

成语中的哲学
成语是汉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被用来交流思想和表达感情。

其中许多成语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

例如,成语“知足常乐”表达了人们应该满足于自己所拥有的,不过分追求物质上的财富和地位。

这个成语告诉我们,要学会知足,才能真正感到快乐。

另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成语是“返璞归真”,它指的是回到自然状态,摆脱虚伪和繁琐的生活。

这个成语鼓励人们回归自然,简单而真实地生活,以此来寻找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还有一个成语“卧薪尝胆”,讲的是楚国名将项羽背负失败的痛苦,不断奋斗、努力,最终获得胜利的故事。

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只有不断努力和奋斗,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以上是只是几个例子,每个成语都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

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成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并从中受到启迪,为我们的生活和事业带来更多的启示和帮助。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成语中的哲理与安全启示
袁莉
在今年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指出:“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

”也就是说,抓好安全工作的关键不在于立法,而在于如何贯彻落实,这一点在电力企业显得尤为重要。

怎样才能将安全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呢?笔者想起了一些有关安全的成语,它们中蕴含着许多安全观念及安全方略,对水电公司树立牢固的安全观念,抓好安全工作有着许多有益的启示。

亡羊补牢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意思是说,羊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如果及时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

例如水电公司历史上几个典型的安全事故——
1978年8月17日下午,机电队外线班在铝厂架设高压线时,由于现场指挥混乱,冯某违章作业不在0.4KV线路上挂接地线,当冯某从杆上下来经过低压线路时,线路上已经带电,冯某当场触电坠落,后脑着地身亡。

1995年8月3日10时,电修车间在集控台后面工作时,由于图纸与实际接线不相符(仅几个毫米的误差),而工作人员在测验时触及了跳闸回路接板,造成112#开关误跳闸,引起大面积停电。

2005年9月25日徐家沟开关站发生一起带负荷拉刀闸事故,造成徐14开关跳闸,徐新线停电;徐15、徐16线路线供电的铝业五万吨厂用主电源
失压脱的动作,切除全站负荷;110KV系统受到较大冲击。

……
这些事故归结起来都不外乎规章制度执行不力,监护者责任心不强,当事人思想麻痹或心存侥幸等因素。

这些事故不断警示我们,要扎牢“安全篱笆”,不仅要从错误中汲取教训,找出对策,杜绝同类事故的发生,而且在安全管理工作中要有超前意识,从思想上认识到“祸患积于忽微,防范胜于救灾”,才不会重复出现“亡了羊再去补牢”这样的错误。

防微杜渐
“有不尽者,亦宜防微杜渐而禁于未然。

”比喻在坏思想、坏事情刚开始萌芽的时候就加以防范,阻止其恶性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加强安全监督检查。

一是建立一种积极向上的安全文化氛围。

这是安全管理工作事前监督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今后水电公司的必由之路,可探索通过理论指导安全生产、制度管理安全生产、技术提升安全生产、道德约束安全生产和情感促进安全生产等方面,使职工达到思想和认识上的统一,形成一个内部关系和谐的企业安全文化机制。

二是对职工在生理上、心理上、细节上存在的不安全隐患进行监督。

这就要求我们的监管人员练就一套“火眼金睛”和“明察秋毫”的本事,生理上看其是否有生病、疲劳、精神状态不佳等现象;心理上看其平常做事是否有马虎凑合、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细节上看其劳保着装是否规范、工器具是否已检查完好无损,工作票、操作票是否填写正确等问题,做到及时纠错。

三是对人为安全隐患进行监督。

对不符合安全操作规程,为图方便而抱
着侥幸心理的习惯性违章行为要敢于较真、坚决制止;对那些似懂非懂,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者要铁面无私,当场纠错;对平时学习不踏实、不懂装懂者,避免其进入施工现场单独操作,同时加强事前防错培训。

四是发现问题及时整顿。

安全工作的重点应从事后处理转移到事前监督上来,这方面要求我们在安全管理上,要备足“安全课”,系紧“安全结”,拉好“警示绳”,善于总结和偏纠,把别人的事故当成自己的教训,时刻做到警醒和自纠,把小问题当成大问题来看待,把带有倾向性和危害性的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

五是加强安全生产检查和自查自纠。

安全部门可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专项检查,发现问题一查到底,限期整改;车间、班组要进行日巡视、周检查,加强对设备的检验、检测,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闭环式管理,建立隐患治理档案,并将其列入日常安全检查范围,做到措施到位、整顿到位、落实到位。

居安思危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意思是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要想到出现危险的可能,有了准备则可避免危险的出现。

这个成语启示我们不仅要在思想上紧绷有安不忘危这根弦,而且要在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上下足功夫。

首先是“学”字当先。

一向书本学。

公司可根据不同工种特性,订购专业书籍发放到车间、班组或个人,并要求各车间制定统一的学习计划,督促员工潜心学习,做到一本一本地啃,一字一字地抠,将最新的安全知识和行业标准、规定、制度等知识烂熟于心;二向师傅学。

推选安全责任心强、专
业技术出众的同志与青工结成安全对子,培养安全后备人才,在导师带徒过程中,青工要放得下架子,下得了功夫,虚心请教,认真总结,不断增加工作经验的积累;三向实践学。

经常开展岗位练兵活动,真正把所学到的知识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对号入座,严格操作标准,杜绝形式主义这种坏习惯的养成。

其次是“训”字当前。

一是建立有效的教育培训链。

相关部门在完成公司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创新培训外延。

如:邀请以往事故伤害者现身说法、在发生事故或违章现场进行直观培训、加强同行业的交流和“取经”。

二是扩展安全培训内涵。

如:每周开展一次安全学习、咨询日,由公司安全专业人员“座诊”,专门进行解疑答惑;每月开展一次安全服务周活动,深入一线,服务基层;每年以“安全活动月”为契机,如:组织开展安全事故案例分析会、安全巡回主题演讲、安全DV大赛、安全摄影展、安全黑板报展评等,并与报刊和电视台建立联系点,报道安全工作中的先进典型,激励全员比、学、赶、帮、超的精神。

三是“教”字当重。

公司安全部门抓安全教育着重于安全知识在员工中的普及;各车间则侧重于抓员工对所管辖设备的性能原理、工艺流程的熟练程度;一线班组主要抓员工在实际操作中是否对安全规程能够应用自如。

只有这样,才能在职工思想中形成一道安全防线和屏障。

长治久安
“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

”意思是建立永远安定太平的政局,实现久安的关键在长治,长治才能久安。

要想真正实现长治久安,就必须建立安
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

一是抓制度执行力。

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不同岗位的实际情况,量体裁衣,制订操作性强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层层分解并签订责任状。

同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量化考核指标,做到奖罚有据,并将安全工作监管不到堂、监护不到位、监控不彻底的单位和个人一并纳入考核范围,形成一个健全的“责任链”,奖得让人心动,罚得让人心痛,而对事故责任一律采取“三堂会审”,坚持“三不放过”。

二是推行精细管理。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和质量体系作为两个比较完善和成熟的工作体系,在水电公司运行几年来,仍出现了2005年的“9.25”安全事故,其主要症结就是对体系的执行力度不够。

因此,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全过程中的风险控制管理是预防事故发生的头等大事。

只有把“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关注健康”作为重点,严抓规章制度的执行,做好危险源辩识和安全性评价,杜绝违章和危险性行为,真正将安全措施落实到生产的每个环节,确保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实现。

同时,将质量标准化和安全整治、评估相结合,用质量标准化检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效果,不断推动安全质量标准化,形成安全函盖质量、质量支撑安全的良性循环。

三是抓安全监管。

每项工作开展前都要做到安全布置、计划周全、职责明确、监管到位,并根据每一时期职工的思想倾向和季节变化,讲明安全注意事项和有关事故教训;组织对负责重点部位或实际操作人员进行重温和抽考安全操作规程;在施工现场,根据情况选择制定安全操作流程图、放置移动黑板,标明每项操作步骤,并指定专人负责进行现场监护、监督和监查,形成有效的安全监管合力。

成语中的安全观念,不失为安全警世良言,启示我们只有牢固树立“安全发展,预防为主”的思想,始终保持亡羊补牢的警示、居安思危的警觉、防微杜渐的警惕,才能实现水电公司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