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可摘局部义齿工艺技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可摘局部义齿工艺技术
包埋
铸道设计
蜡型制作
烘烤焙烧
铸造
支架就位
支架磨光抛光
9
10
11
排牙
蜡型成型
装盒
去蜡
开盒
热处理
填塞树脂
义齿磨光、抛光
12
13
14
15
16
17
18
具体步骤:
? 1、制作工作模型:用于修复体制作的模型 称为工作模型。 注意:灌注模型时应该注意充分震荡,排除 气泡。
19
? 2、模型设计
A、模型观测:利用观测仪的分析杆检查各 基牙和粘膜组织的倒凹情况,用以确定基 牙倒凹的大小及有利于固位的倒凹情况和 基托的伸展范围。
B、确定共同就位道:就位道指义齿在口内 的戴入方向和角度。
C、确定最终设计:观测线又称导线,基牙 牙体长轴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时,观测仪 的分析杆沿基牙牙冠轴面所绘制的外形高 点线。
光。 ? 点解抛光机:利用电化学的腐蚀原理对金
属铸件表面进行电解抛光。 ? 其他
51
52
光物件的每一处表面,不能留有打磨痕迹, 表面光亮,金属应有镜面感。
46
47
48
主要器械设备
? 常用技工钳:三德钳、尖头钳、日月钳、 三喙钳、平嘴钳等。
49
50
? 常用的技工器械设备 ? 观测仪:用来确定基牙的倒凹区、非倒凹
区和义齿共同就位道的仪器。 ? 技工打磨机:用于各种修复体的打磨和抛
30
31
32
33
? 卡环分类:Ⅰ型卡环、Ⅱ型卡环、Ⅲ型卡 环、间隙卡环、圈型卡环、连续卡环。
34
熔模技术 ? 熔模定义:在制作铸造支架的过程中,用
可熔性材料制作义齿铸件的雏形。 ? 蜡型定义:用蜡制作的熔模称为蜡型。 ? 方法:成品蜡件组合法、滴蜡成型法、成
可摘局部义齿---支架蜡型制作ppt课件
8
网 状 型
9
铸造支架的分型
2.按照表面的形态分型 (1)光滑型 (2)皱纹型
10
第一节 蜡型制作
11
导
熔模:在铸造支架的制作过程
入 中,用可熔性材料制作的义齿铸件 的雏形称为熔模,目前最常用的熔
语 模材料是蜡,因此也常称之为蜡型。
熔模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铸件
的精确度,只有制作出精确的熔模,
53
按铸道的形状分类
①圆柱形铸道:为圆柱形,直接接于 蜡型上;
②扇形铸道:铸道与蜡型相衔接的部 位呈扇形;
③螺旋式铸道:由两根或多根等粗的 圆柱形蜡线条,烘软后拧成麻花状接 于蜡型。
54
按铸道的按插方式分类
(1)正插法铸道:即将铸道口设置在蜡型的上方, 依靠多个辅助铸道连接于蜡型的各个主要部分, 主铸道与浇注口相连。
3.环形卡环:卡环臂进入基牙倒凹区的深度是 0.2mm~0.3mm,卡环臂进入倒凹区的长度为卡环臂的1/3. 卡环臂在上颌多位于颊侧的近中,在下颌多位于舌侧的近 中。
20
21
杆型卡环
22
圈型卡环
23
回力卡环
24
对半卡环、联合卡环
25
延伸卡环、尖牙卡环、倒钩卡环
26
27
28Biblioteka 悬锁卡环29带模铸造支架蜡型的制作
合支托蜡型的要求 合支托
形态为匙形或圆三角形,尖 端圆润,指向合面,两腰稍向 内陷。在边缘嵴处厚度不得小 于1.2~1.5mm。
30
31
带模铸造支架蜡型的制作
连接杆蜡型的要求 舌杆和舌板 舌杆位于舌侧龈缘与舌系带之间。离开龈
缘不小3㎜,一般宽为3~4㎜,后为1.5~2㎜。 杆的截面观呈半梨状或上薄下厚的条状。 舌板最厚处为1~1.2㎜。外形与舌侧塑料基 托外形相似。
网 状 型
9
铸造支架的分型
2.按照表面的形态分型 (1)光滑型 (2)皱纹型
10
第一节 蜡型制作
11
导
熔模:在铸造支架的制作过程
入 中,用可熔性材料制作的义齿铸件 的雏形称为熔模,目前最常用的熔
语 模材料是蜡,因此也常称之为蜡型。
熔模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铸件
的精确度,只有制作出精确的熔模,
53
按铸道的形状分类
①圆柱形铸道:为圆柱形,直接接于 蜡型上;
②扇形铸道:铸道与蜡型相衔接的部 位呈扇形;
③螺旋式铸道:由两根或多根等粗的 圆柱形蜡线条,烘软后拧成麻花状接 于蜡型。
54
按铸道的按插方式分类
(1)正插法铸道:即将铸道口设置在蜡型的上方, 依靠多个辅助铸道连接于蜡型的各个主要部分, 主铸道与浇注口相连。
3.环形卡环:卡环臂进入基牙倒凹区的深度是 0.2mm~0.3mm,卡环臂进入倒凹区的长度为卡环臂的1/3. 卡环臂在上颌多位于颊侧的近中,在下颌多位于舌侧的近 中。
20
21
杆型卡环
22
圈型卡环
23
回力卡环
24
对半卡环、联合卡环
25
延伸卡环、尖牙卡环、倒钩卡环
26
27
28Biblioteka 悬锁卡环29带模铸造支架蜡型的制作
合支托蜡型的要求 合支托
形态为匙形或圆三角形,尖 端圆润,指向合面,两腰稍向 内陷。在边缘嵴处厚度不得小 于1.2~1.5mm。
30
31
带模铸造支架蜡型的制作
连接杆蜡型的要求 舌杆和舌板 舌杆位于舌侧龈缘与舌系带之间。离开龈
缘不小3㎜,一般宽为3~4㎜,后为1.5~2㎜。 杆的截面观呈半梨状或上薄下厚的条状。 舌板最厚处为1~1.2㎜。外形与舌侧塑料基 托外形相似。
可摘局部义齿修复PPT培训课件
直接固位体
作用:防止义齿牙合 向脱位
,起主要固位作用
类型
冠外固位体:卡环,套筒冠 ,冠外附着体
冠内固位体:主要为冠内附 着体(如栓体栓道式)
间接固位体
作用:辅助固位,增强稳定
防止 牙合 向脱位 对抗侧向力,防旋转和摆动 分散牙合 力,减轻基牙和黏膜负
力
类型:牙合 支托,舌支
各种牙列缺损,尤其是游离端缺牙者 牙缺失伴有牙槽骨、颌骨或软组织缺损者 需过渡性义齿、间隙保持者 牙周夹板作用 需恢复垂直距离者 需即刻义齿、化妆义齿者
临床注意事项
精神疾病生活不能自理者,生活不便的患者 对义齿材料过敏、异物感明显无法克服者 严重的牙体、牙周或黏膜病变未得到有效治疗控制者
优点
适用范围广 磨除牙体组织少 患者能自行摘戴 制作较简便,费用相对较低 便于修理
缺点
初戴异物感,有时会影响发音,引起恶心 稳定性和咀嚼效能不佳,自洁作用差 有造成基牙损伤、黏膜溃疡、牙槽骨吸收加快 有可能加速龋病,牙周病,颞下颌关节病进展
可摘局部义齿的类型
(一)按义齿对所承受力的支持方式分类
概述
牙列缺损(dentition defect)
上颌或下颌的牙列内有数目不等的牙缺失,同时仍余留 不同数目的天然牙。
可摘局部义齿
通过天然牙、基托下黏膜和骨组织作支持,通过固位 体和基托来固位,通过人工牙和基托材料恢复缺损的软 硬组织形态,能够自行摘戴,是牙列缺损的常用修复方
适应证
适应范围极其广泛:
义齿承受的力由天然牙和黏膜、牙槽嵴共同负担。
(二)按义齿制作方法和材料分类
塑料胶连式可摘局部义齿
义齿主要由甲基丙烯酸类树脂制作, 以弯制钢丝卡环固位。制作简单, 价格低廉,但体积大。适用范围广, 多用作暂时性、过渡性义齿。
第三章 可摘局部义齿工艺技术 PPT
第三章 可摘
粘膜及骨组织作支持,依靠义齿的固位 体和基托来固位,患者可以自行摘戴的 一种修复体。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2、模型设计
A、模型观测:利用观测仪的分析杆检查各 基牙和粘膜组织的倒凹情况,用以确定基 牙倒凹的大小及有利于固位的倒凹情况和 基托的伸展范围。
熔模技术
熔模定义:在制作铸造支架的过程中,用 可熔性材料制作义齿铸件的雏形。
蜡型定义:用蜡制作的熔模称为蜡型。
方法:成品蜡件组合法、滴蜡成型法、成 品蜡件与滴蜡成型结合法。
种类:带模铸造支架蜡型的制作、脱模铸 造支架蜡型的制作。
铸造
铸造合金种类:18-8铬镍不锈钢、钴铬合金
熔金热源:高频感应加热、直流电流加热、 乙
3、尽量选用对钢丝损伤小的器械,减少钳夹痕迹。 4、弯制的卡环在模型上比试时,应该轻轻接触,勿
损坏模型。
5卡环弹性部应位于基牙倒凹区,非弹性部分应放在 非倒凹区。
6、卡环的连接体应该离开粘膜0.5~1mm,以便能被塑 料完全包埋。
卡环分类:Ⅰ型卡环、Ⅱ型卡环、Ⅲ型卡 环、间隙卡环、圈型卡环、连续卡环。
B、确定共同就位道:就位道指义齿在口内 的戴入方向和角度。
C、确定最终设计:观测线又称导线,基牙 牙体长轴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时,观测仪 的分析杆沿基牙牙冠轴面所绘制的外形高 点线。
弯制支架技术
弯制支架的基本要求:
1、根据模型设计的要求,弯制相应类型和形式的卡 环。
2、弯制卡环时应缓慢用力,卡环的各转角处应该圆 盾,避免形成锐角。
铸造方法:离心铸造法(常用)、真空铸 造法、真空加压铸造法。
铸造机:高频感应离心铸造机、真空充压 铸造机。
排牙技术
粘膜及骨组织作支持,依靠义齿的固位 体和基托来固位,患者可以自行摘戴的 一种修复体。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2、模型设计
A、模型观测:利用观测仪的分析杆检查各 基牙和粘膜组织的倒凹情况,用以确定基 牙倒凹的大小及有利于固位的倒凹情况和 基托的伸展范围。
熔模技术
熔模定义:在制作铸造支架的过程中,用 可熔性材料制作义齿铸件的雏形。
蜡型定义:用蜡制作的熔模称为蜡型。
方法:成品蜡件组合法、滴蜡成型法、成 品蜡件与滴蜡成型结合法。
种类:带模铸造支架蜡型的制作、脱模铸 造支架蜡型的制作。
铸造
铸造合金种类:18-8铬镍不锈钢、钴铬合金
熔金热源:高频感应加热、直流电流加热、 乙
3、尽量选用对钢丝损伤小的器械,减少钳夹痕迹。 4、弯制的卡环在模型上比试时,应该轻轻接触,勿
损坏模型。
5卡环弹性部应位于基牙倒凹区,非弹性部分应放在 非倒凹区。
6、卡环的连接体应该离开粘膜0.5~1mm,以便能被塑 料完全包埋。
卡环分类:Ⅰ型卡环、Ⅱ型卡环、Ⅲ型卡 环、间隙卡环、圈型卡环、连续卡环。
B、确定共同就位道:就位道指义齿在口内 的戴入方向和角度。
C、确定最终设计:观测线又称导线,基牙 牙体长轴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时,观测仪 的分析杆沿基牙牙冠轴面所绘制的外形高 点线。
弯制支架技术
弯制支架的基本要求:
1、根据模型设计的要求,弯制相应类型和形式的卡 环。
2、弯制卡环时应缓慢用力,卡环的各转角处应该圆 盾,避免形成锐角。
铸造方法:离心铸造法(常用)、真空铸 造法、真空加压铸造法。
铸造机:高频感应离心铸造机、真空充压 铸造机。
排牙技术
可摘局部义齿结构ppt课件
*
③金属牙合面牙: 人工牙的牙合面或舌面由金属构成,金属靠机 械性结合与塑料连在一起 。 优点:金属部分硬度大,可承受较大咬合力,不易 磨损,不易折断。金属部分需要空间不大, 塑料部分可起美观作用。常用于缺失牙间隙 异常咬合力较大者。 缺点:设备要求高,调整咬合难度大。
*
4、与天然牙接触的关系 导线上与牙紧密接触,在导线下与牙留一定间隙
铸造基托应遵循最大限度暴露牙周的原则
*
5、磨光面外形 要有龈缘形态,缺失牙较多时要有根形、舌腭面及 颊面的基本形态为凹斜面,有利于义齿的固位与稳定
*
*
适应症
各种牙列缺损,游离端缺牙。 缺牙伴有牙槽骨、颌骨或软组织缺损者。 过渡性义齿。 可摘义齿式夹板,牙齿松动度不超过Ⅱ度,牙槽骨吸收不超过1/2者。 he面重度磨损或者多个牙缺失造成咬合垂直距离过低需恢复垂直距离者。 6 不耐受或者不接受固定义齿的牙体组织磨切。 7 即刻义齿、化妆义齿。
*
按结构分
*
一、人工牙
义齿代替缺失牙建立咬合关系,恢复咀嚼功能及外形的部分 。
*
(一)人工牙的种类
①塑料牙 成 品 牙:高温高压生成,耐磨性好,颜色、质地好 非成品牙:特制型,颜色、质地不如成品牙,耐磨性 差,可用于任何部位,多用于后牙不能排 牙的部分 。
按结构分
*
(三)卡 环
卡抱在基牙上的金属部分,起固位、支持、稳定义齿的作用,可作为直接或间接固位体
典型卡环组成: 卡环臂 卡环体 牙合支托 连接体
*
(1)卡环臂:
固位臂: 卡环肩:与卡环体连续的部分,位于导线上方,具有半弹性,较坚硬,起稳定和防止义齿侧 方移位的作用 卡环尖:位于导线下,进入倒凹,是固位的主要部分,防止义齿牙合向脱位
③金属牙合面牙: 人工牙的牙合面或舌面由金属构成,金属靠机 械性结合与塑料连在一起 。 优点:金属部分硬度大,可承受较大咬合力,不易 磨损,不易折断。金属部分需要空间不大, 塑料部分可起美观作用。常用于缺失牙间隙 异常咬合力较大者。 缺点:设备要求高,调整咬合难度大。
*
4、与天然牙接触的关系 导线上与牙紧密接触,在导线下与牙留一定间隙
铸造基托应遵循最大限度暴露牙周的原则
*
5、磨光面外形 要有龈缘形态,缺失牙较多时要有根形、舌腭面及 颊面的基本形态为凹斜面,有利于义齿的固位与稳定
*
*
适应症
各种牙列缺损,游离端缺牙。 缺牙伴有牙槽骨、颌骨或软组织缺损者。 过渡性义齿。 可摘义齿式夹板,牙齿松动度不超过Ⅱ度,牙槽骨吸收不超过1/2者。 he面重度磨损或者多个牙缺失造成咬合垂直距离过低需恢复垂直距离者。 6 不耐受或者不接受固定义齿的牙体组织磨切。 7 即刻义齿、化妆义齿。
*
按结构分
*
一、人工牙
义齿代替缺失牙建立咬合关系,恢复咀嚼功能及外形的部分 。
*
(一)人工牙的种类
①塑料牙 成 品 牙:高温高压生成,耐磨性好,颜色、质地好 非成品牙:特制型,颜色、质地不如成品牙,耐磨性 差,可用于任何部位,多用于后牙不能排 牙的部分 。
按结构分
*
(三)卡 环
卡抱在基牙上的金属部分,起固位、支持、稳定义齿的作用,可作为直接或间接固位体
典型卡环组成: 卡环臂 卡环体 牙合支托 连接体
*
(1)卡环臂:
固位臂: 卡环肩:与卡环体连续的部分,位于导线上方,具有半弹性,较坚硬,起稳定和防止义齿侧 方移位的作用 卡环尖:位于导线下,进入倒凹,是固位的主要部分,防止义齿牙合向脱位
可摘局部义齿设计原则ppt课件
基牙选择
基牙数目与位置 2~4个 近缺隙 分散
就位道的设计
就位道的定义
指可摘局部义齿在 口腔内戴入的方向 和角度。
就位道的选择
原则
便于摘戴 利于固位和稳定 美观,防止出现大间隙 复杂病例应先取研究模
确定就位道的方法和规律
均凹法(垂直戴入法)
调整模型使基牙均获得有效的固位 倒凹,充分发挥各基牙的固位作 用、各固位体之间的相互对抗作 用、义齿的共稳定作用。 适用于缺牙间隙多、倒凹大者。
内容提要
引言 可摘局部义齿设计之特点 RPD的设计原则
可摘局部义齿设计之特点
可摘局部义齿设计之特点
重 要 性 复 杂 性 原 则 性 简捷性
重要性
是RPD成功与 否的关键
•设计合理,制作精良,则义 齿功能良好,美观自然
•设计不合理,则义齿达不 到应有的要求。如设计不 良的卡环,犹如“开瓶器”
2.义齿稳定的意义
有利于义齿固位及义齿发挥咀嚼功能
保护口腔组织,预防支持组织创伤
3.不稳定现象的临床表现
下沉:指义齿受到合力作用时基托向组织方移位 ,多发生在粘膜支持式义齿和混合支持式义齿。
3.不稳定现象的临床表现
旋转:指义齿绕支点线转动。
3.不稳定现象的临床表现
翘起:指义齿受粘着力或其 他力作用时基托向合方脱位 但不脱落,多发生在游离端 义齿。
涉及两个问题
设计
制作
难中之难 重中之重
RPD修复的 难点、重点
临床医生与 技师的分工与合作
医生 口腔检查 设计 口腔准备 模型取模 确定关系 初戴 复诊调改
设计图
技师 模型处理(划导线、填
倒凹)
蜡型
铸造
完 成(人工牙排列、充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确定共同就位道:就位道指义齿在口内 的戴入方向和角度。
C、确定最终设计:观测线又称导线,基牙 牙体长轴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时,观测仪 的分析杆沿基牙牙冠轴面所绘制的外形高 点线。
.
20
.
21
3、模型预备:
(1)去除不利倒凹 目的 A、使义齿顺利就位。
B、提高带牙效率。 C、消除基牙对牙龈的压迫。 方法 A、填凹法 B、磨凹法
.
31
.
32
.
33
卡环分类:Ⅰ型卡环、Ⅱ型卡环、Ⅲ型卡 环、间隙卡环、圈型卡环、连续卡环。
.
34
熔模技术
熔模定义:在制作铸造支架的过程中,用 可熔性材料制作义齿铸件的雏形。
蜡型定义:用蜡制作的熔模称为蜡型。
方法:成品蜡件组合法、滴蜡成型法、成 品蜡件与滴蜡成型结合法。
种类:带模铸造支架蜡型的制作、脱模铸 造支架蜡型的制作。
.
6
.
7
按支持形式分类: 牙支持式可摘局部义齿:主要用于缺牙少,
缺隙近远中均又天然牙存在。 粘膜支持式可摘局部义齿: 混合支持式可摘局部义齿:
.
8
制作工艺流程:
铸造支架可摘局部义齿工艺流程图: 模型设计 模型预备 复制耐火材料模型
包埋
铸道设计
蜡型制作
烘烤焙烧
铸造
支架就位
支架磨光抛光
.
9
.
22
(2)边缘封闭 (3)记录定位平面 (4)模型缺隙区的处理 (5)标记主导口的位置 (6)各种结构部件颜色标记
.
23
4、制作义齿支架
支架种类:直接固位体、间接固位体、连 接杆、加强丝、网状支架等。
制作方法:弯制法 铸造法 铸造联合应用法
.
24
5、上颌架
指将上下颌模型及蜡颌记录一起并准确的 转移并固定于架颌上,以便根据颌架上的 颌关系制作义齿。
.
28
填倒凹技术 填凹材料:熔蜡(最常用)、蜡与粘土混合、磷
酸锌水门汀、粉红色石膏等。 填塞部位:
1、近缺隙侧基牙邻面倒凹。 2、基托覆盖区内余留牙舌、腭面倒凹区及龈缘区。 3、妨碍义齿就位的组织倒凹。 4、义齿覆盖区的小气泡或缺损。
.
29
弯制支架技术
弯制支架的基本要求:
1、根据模型设计的要求,弯制相应类型和形式的卡 环。
.
42
.
43
磨光抛光技术
磨光指利用各种磨平器械消除修复体不平 整的表面,使义齿各部分达到要求的厚度 和外形的过程。
抛光指在模光的基础上对修复体表面进行 光亮化处理。(机械抛光、电解抛光、化 学抛光)
.
44
.
45
磨光抛光的原则:
磨光应由粗到细循序渐进,不断变换打磨 方向。不宜施加过大压力,避免出现磨痕。
抛光应选好合适的抛光磨料,反复仔细抛 光物件的每一处表面,不能留有打磨痕迹, 表面光亮,金属应有镜面感。
.
46
.
47
.
48
主要器械设备
常用技工钳:三德钳、尖头钳、日月钳、 三喙钳、平嘴钳等。
4
组成:
人工牙:用以代替缺失的天然牙,以恢复 牙冠形态和咀嚼功能的部分。
基托:是义齿与口腔粘膜直接接触的部分。 作用:固位、支持、传到颌力,连接义齿 各个组成为一个整体。
固位体:用以抵抗脱位力作用,获得固位 和稳定的部件。
连接体:将义齿各个部件连接在一起,并 传递和分散颌力。
.
5
种类:
按义齿制作的方法和材料分类: 胶连式可摘局部义齿 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 全金属可摘局部义齿
.
38
.
39
树脂基托成型技术 基托的蜡型成型。 装盒与去蜡。
装盒目的:在型盒内形成蜡型的阴模, 以便填塞树脂。
装盒方法:整装法、分装法、混装法。 去蜡:烫盒、开盒、冲蜡。
.
40
.
41
基托树脂成型 指用树脂制成义齿所需的基托和人工牙的过程。 (加热固化树脂的热凝成型技术) 步骤: 1、填塞树脂 前期准备:涂分离剂、调配树脂、选择填塞 时期、填塞树脂。 2、热处理 (水浴加热法) 3、开盒
铸造机:高频感应离心铸造机、真空充压 铸造机。
.
37
排牙技术
人工牙的种类
材料:瓷牙、塑料牙(树脂牙)、金 属颌面牙。
按后牙颌面形态:解剖式牙、半解剖 式牙、非解剖式牙。
人工牙的选择与排列:前牙考虑美观为主, 应该对称协调,注意个性化,恢复正常的 覆颌,覆盖关系。后牙主要考虑恢复咀嚼 功能为主。
颌架分类:可调试颌架、简单颌架。
.
25
.
26
6、排牙及可摘局部义齿的完成
前牙:以美观为主,兼顾切割颌发音功能。 后牙:以恢复咀嚼功能为主。 完成还需制作基托蜡型、装盒、去蜡、填
塞树脂、热处理、开盒、磨光、抛光等。
.
27
主要工艺技术
模型观测 目的:1、确定可摘局部义齿的共同就位道。 2、画出各基牙的观测线,为卡环设 计提供依据。 3、确定模型上不利的倒凹区。 4、确定基托的伸展范围。 观测线种类:三型观测线
.
35
铸造技术 熔模的包埋:
准备:1、熔模的清洁与脱脂 2、铸圈的选择 3、包埋材料的选择(磷酸盐、正硅
酸乙酯) 方法:一次包埋法、两次包埋法。 烘烤焙烧
.
36
铸造
铸造合金种类:18-8铬镍不锈钢、钴铬合金 熔金热源:高频感应加热、直流电流加热、
乙
铸造方法:离心铸造法(常用)、真空铸 造法、真空加压铸造法。
.
10
.
11
排牙
蜡型成型
装盒
去蜡
开盒
热处理
填塞树脂
义齿磨光、抛光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具体步骤:
1、制作工作模型:用于修复体制作的模型 称为工作模型。 注意:灌注模型时应该注意充分震荡,排除 气泡。
.
19
2、型设计
A、模型观测:利用观测仪的分析杆检查各 基牙和粘膜组织的倒凹情况,用以确定基 牙倒凹的大小及有利于固位的倒凹情况和 基托的伸展范围。
2、弯制卡环时应缓慢用力,卡环的各转角处应该圆 盾,避免形成锐角。
3、尽量选用对钢丝损伤小的器械,减少钳夹痕迹。
4、弯制的卡环在模型上比试时,应该轻轻接触,勿 损坏模型。
5卡环弹性部应位于基牙倒凹区,非弹性部分应放在 非倒凹区。
6、卡环的连接体应该离开粘膜0.5~1mm,以便能被塑
料完全包埋。
.
30
第三章 可摘局部义齿 工艺技术
.
1
学习目的:
掌握可摘局部义齿的概念、组成、种类。 了解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工艺流程。 熟悉可摘据局部义齿的主要工艺技术及其
主要器械。
.
2
可摘局部义齿:利用天然牙和基托下
粘膜及骨组织作支持,依靠义齿的固位 体和基托来固位,患者可以自行摘戴的 一种修复体。
.
3
.
C、确定最终设计:观测线又称导线,基牙 牙体长轴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时,观测仪 的分析杆沿基牙牙冠轴面所绘制的外形高 点线。
.
20
.
21
3、模型预备:
(1)去除不利倒凹 目的 A、使义齿顺利就位。
B、提高带牙效率。 C、消除基牙对牙龈的压迫。 方法 A、填凹法 B、磨凹法
.
31
.
32
.
33
卡环分类:Ⅰ型卡环、Ⅱ型卡环、Ⅲ型卡 环、间隙卡环、圈型卡环、连续卡环。
.
34
熔模技术
熔模定义:在制作铸造支架的过程中,用 可熔性材料制作义齿铸件的雏形。
蜡型定义:用蜡制作的熔模称为蜡型。
方法:成品蜡件组合法、滴蜡成型法、成 品蜡件与滴蜡成型结合法。
种类:带模铸造支架蜡型的制作、脱模铸 造支架蜡型的制作。
.
6
.
7
按支持形式分类: 牙支持式可摘局部义齿:主要用于缺牙少,
缺隙近远中均又天然牙存在。 粘膜支持式可摘局部义齿: 混合支持式可摘局部义齿:
.
8
制作工艺流程:
铸造支架可摘局部义齿工艺流程图: 模型设计 模型预备 复制耐火材料模型
包埋
铸道设计
蜡型制作
烘烤焙烧
铸造
支架就位
支架磨光抛光
.
9
.
22
(2)边缘封闭 (3)记录定位平面 (4)模型缺隙区的处理 (5)标记主导口的位置 (6)各种结构部件颜色标记
.
23
4、制作义齿支架
支架种类:直接固位体、间接固位体、连 接杆、加强丝、网状支架等。
制作方法:弯制法 铸造法 铸造联合应用法
.
24
5、上颌架
指将上下颌模型及蜡颌记录一起并准确的 转移并固定于架颌上,以便根据颌架上的 颌关系制作义齿。
.
28
填倒凹技术 填凹材料:熔蜡(最常用)、蜡与粘土混合、磷
酸锌水门汀、粉红色石膏等。 填塞部位:
1、近缺隙侧基牙邻面倒凹。 2、基托覆盖区内余留牙舌、腭面倒凹区及龈缘区。 3、妨碍义齿就位的组织倒凹。 4、义齿覆盖区的小气泡或缺损。
.
29
弯制支架技术
弯制支架的基本要求:
1、根据模型设计的要求,弯制相应类型和形式的卡 环。
.
42
.
43
磨光抛光技术
磨光指利用各种磨平器械消除修复体不平 整的表面,使义齿各部分达到要求的厚度 和外形的过程。
抛光指在模光的基础上对修复体表面进行 光亮化处理。(机械抛光、电解抛光、化 学抛光)
.
44
.
45
磨光抛光的原则:
磨光应由粗到细循序渐进,不断变换打磨 方向。不宜施加过大压力,避免出现磨痕。
抛光应选好合适的抛光磨料,反复仔细抛 光物件的每一处表面,不能留有打磨痕迹, 表面光亮,金属应有镜面感。
.
46
.
47
.
48
主要器械设备
常用技工钳:三德钳、尖头钳、日月钳、 三喙钳、平嘴钳等。
4
组成:
人工牙:用以代替缺失的天然牙,以恢复 牙冠形态和咀嚼功能的部分。
基托:是义齿与口腔粘膜直接接触的部分。 作用:固位、支持、传到颌力,连接义齿 各个组成为一个整体。
固位体:用以抵抗脱位力作用,获得固位 和稳定的部件。
连接体:将义齿各个部件连接在一起,并 传递和分散颌力。
.
5
种类:
按义齿制作的方法和材料分类: 胶连式可摘局部义齿 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 全金属可摘局部义齿
.
38
.
39
树脂基托成型技术 基托的蜡型成型。 装盒与去蜡。
装盒目的:在型盒内形成蜡型的阴模, 以便填塞树脂。
装盒方法:整装法、分装法、混装法。 去蜡:烫盒、开盒、冲蜡。
.
40
.
41
基托树脂成型 指用树脂制成义齿所需的基托和人工牙的过程。 (加热固化树脂的热凝成型技术) 步骤: 1、填塞树脂 前期准备:涂分离剂、调配树脂、选择填塞 时期、填塞树脂。 2、热处理 (水浴加热法) 3、开盒
铸造机:高频感应离心铸造机、真空充压 铸造机。
.
37
排牙技术
人工牙的种类
材料:瓷牙、塑料牙(树脂牙)、金 属颌面牙。
按后牙颌面形态:解剖式牙、半解剖 式牙、非解剖式牙。
人工牙的选择与排列:前牙考虑美观为主, 应该对称协调,注意个性化,恢复正常的 覆颌,覆盖关系。后牙主要考虑恢复咀嚼 功能为主。
颌架分类:可调试颌架、简单颌架。
.
25
.
26
6、排牙及可摘局部义齿的完成
前牙:以美观为主,兼顾切割颌发音功能。 后牙:以恢复咀嚼功能为主。 完成还需制作基托蜡型、装盒、去蜡、填
塞树脂、热处理、开盒、磨光、抛光等。
.
27
主要工艺技术
模型观测 目的:1、确定可摘局部义齿的共同就位道。 2、画出各基牙的观测线,为卡环设 计提供依据。 3、确定模型上不利的倒凹区。 4、确定基托的伸展范围。 观测线种类:三型观测线
.
35
铸造技术 熔模的包埋:
准备:1、熔模的清洁与脱脂 2、铸圈的选择 3、包埋材料的选择(磷酸盐、正硅
酸乙酯) 方法:一次包埋法、两次包埋法。 烘烤焙烧
.
36
铸造
铸造合金种类:18-8铬镍不锈钢、钴铬合金 熔金热源:高频感应加热、直流电流加热、
乙
铸造方法:离心铸造法(常用)、真空铸 造法、真空加压铸造法。
.
10
.
11
排牙
蜡型成型
装盒
去蜡
开盒
热处理
填塞树脂
义齿磨光、抛光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具体步骤:
1、制作工作模型:用于修复体制作的模型 称为工作模型。 注意:灌注模型时应该注意充分震荡,排除 气泡。
.
19
2、型设计
A、模型观测:利用观测仪的分析杆检查各 基牙和粘膜组织的倒凹情况,用以确定基 牙倒凹的大小及有利于固位的倒凹情况和 基托的伸展范围。
2、弯制卡环时应缓慢用力,卡环的各转角处应该圆 盾,避免形成锐角。
3、尽量选用对钢丝损伤小的器械,减少钳夹痕迹。
4、弯制的卡环在模型上比试时,应该轻轻接触,勿 损坏模型。
5卡环弹性部应位于基牙倒凹区,非弹性部分应放在 非倒凹区。
6、卡环的连接体应该离开粘膜0.5~1mm,以便能被塑
料完全包埋。
.
30
第三章 可摘局部义齿 工艺技术
.
1
学习目的:
掌握可摘局部义齿的概念、组成、种类。 了解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工艺流程。 熟悉可摘据局部义齿的主要工艺技术及其
主要器械。
.
2
可摘局部义齿:利用天然牙和基托下
粘膜及骨组织作支持,依靠义齿的固位 体和基托来固位,患者可以自行摘戴的 一种修复体。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