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水 知识点2

合集下载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1单元《水》知识点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1单元《水》知识点

《水》单元知识点一、水到哪里去了1.水是一种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2.湿抹布擦黑板过一会儿干了、湿的手干了是由于水蒸发了。

3.常见的蒸发现象有:水洼干了、衣服晾干了、煮食物时水烧干了等等。

4.杯子装水后,加上盖子和不加上盖子相比,加盖子的蒸发慢,不加盖子的蒸发快;放在通风处比放在不通风处蒸发得慢;放在阳光下比放在阴凉处蒸发得快。

5.水蒸气是气体,它是水的一种形态,它也是水。

6.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透明的、看不见、摸不着。

7.水蒸气存在我们身边周围的空气中,不管温度高还是温度低,水都在不停地蒸发。

8.我们洗澡之后,看到卫生间玻璃上的小水珠不是水蒸气,水蒸气是看不见的。

9.一杯热开水放在桌上,看到上面冒着的“白烟”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冷凝结的小水滴。

10.我们可以用加热、加快空气流动的方法让水蒸发得更快。

11. 我们可以像海水晒盐一样增加水与空气接触面积的方法来加快水的蒸发。

12.空气中的水蒸气越多,湿度越大:水蒸气越少,湿度越小。

13.冬天开空调的时候,人们用加湿器加快水蒸发,增加房间的湿度,14.比较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透明、无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会流动、有质量不同点:水看得到、摸得到,是液体;水蒸气看不见、摸不到,是气体。

15.不同的天气状况,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不同。

二、水沸腾了1.不停地给水加热,水会沸腾。

2.水沸腾时,水中和水面上会冒出很多气泡。

3.水沸腾时,水面上会看到很多“白烟" ,这不是水蒸气。

4.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大大增加。

5. 当水的温度升高到100摄氏度时,水会沸腾。

6.水沸腾和蒸发的现象是不一样的:水沸腾的时候也在蒸发,水蒸发的时候不一定沸腾。

7.水沸腾时,温度达到100摄氏度,是足以烫伤我们的,一定要注意安全。

8.温度计100摄氏度就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

9.高山的山顶和山脚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不一样的。

10.用温度计测量水沸腾前、沸腾时的温度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

2022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知识要点、梳理、归纳

2022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知识要点、梳理、归纳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知识要点第一单元水一、填空题1、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有固定的(体积),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固定的(体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固定的(体积)。

2、我们用湿布擦黑板,一会黑板就(干)了,这时黑板上的水都上(蒸发)掉了。

3、我们不停地给杯子里的水加热,当水的温度上升到(100℃)以上时,水就(沸腾)了,也就是水变成了(水蒸气),它的体积会(增大)。

4、水结冰的温度是(0℃)以下,这个温度也叫(冰点)。

水结冰后由(液态)变成(固态)。

5、取一小块冰放入试管中,把试管浸在热水里,我们发现冰慢慢地在(融化),它又变成了(水)。

冰融化成水,这是水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6、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把食盐和红糖放人水中,食盐和红糖会(溶解)在水中。

7、加快溶解的方法有:(1)给溶解的物质不断(加热)。

(2)不断用小棒(搅拌)溶解的物质。

8、做分离食盐和水的实验时,将盐水溶液倒入(蒸发皿),放在三脚架上(加热),边加热,边(搅拌)。

当有白色颗粒出现时,(熄灭)火焰,用余温将白色颗粒慢慢(烘工)。

9、橡皮泥、纸和水变化的相同点是:它们本身(物质)无变化,只是物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

10、生活中大部分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将一个压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乒乓球会(鼓起来),这正是利用了物体的这个性质。

11、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

12、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为另一个酒精灯点火。

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13、量温度时温度计不要碰到(烧杯壁)。

14、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15、像现在大家做好的盐水已经不能再溶解食盐了,这样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

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 《水》第2课 水沸腾了

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 《水》第2课 水沸腾了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水水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液体,也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一种物质,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本单元共有8课,以“水”为探究主题,引导学生探究物质状态之间的变化。

第1~4课从观察水的蒸发现象开始,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探究水的沸腾、结冰以及冰融化现象,比较三种形态的水的特点。

第5、6课引导学生探究一杯水能溶解多少物质以及怎样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认识水与其他物质混合后发生的变化以及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

第7课引导学生探究分离混合物,从而知道某些变化是可逆的。

第8课引导学生探究与水的三态变化类似的一些物质变化,帮助学生理解这种变化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但组成物质的成分并没有改变,总结并提升学生对变化和水这种特殊物质的认识。

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与水相关的认知经验,他们知道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可以喝,可以用来清洗物品,可以溶解一些物质,在加热时会冒气泡……这些知识生动有趣且与生活情境直接相关,但同时也是碎片化的。

学生刚进入三年级学习,思维还处于以直观性、具体性、形象性为主的阶段,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经历“现象解释”“寻找证据”“数据采集”“比较分析”等理性科学学习过程,同时要兼顾“理”和“趣”。

因此,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将与水相关的感性认识向科学概念转化。

1.围绕科学概念,强化基础教学。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求课程的设计者“必须将事实性知识置于学习者的概念框架中”,科学概念具有很强的迁移性,围绕科学概念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层理解和迁移应用,有助于他们用概念完善认识框架。

在本单元中,通过观察水的各种状态,集中研究水在融化、蒸发、凝结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引导学生初步建立起“物质是不断变化的”概念;通过对食盐和沙混合物的分离实验,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自然界“物质循环”和“变化可逆”的概念。

2.组织科学活动,注重方法教学。

本单元各课都有大量的观察活动和实验活动,活动材料的准备是关键,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观察,指导学生实验,引导学生交流研讨,并将观察到的现象和实验得到的数据合理地迁移,形成相应概念。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水》单元复习提纲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水》单元复习提纲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水》单元复习提纲1/2/3/41、水有三种形态,它们是固态(冰)、液态(水)和气态(水蒸气),这三种形态可以相互转化。

转化图见右图:2、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水蒸发时会吸收周围的热量。

生活中水的蒸发现象:①湿布擦桌子后变干;②湿的手变干了;③雨后路面变干;④煮食物锅中的水越来越少;⑤湿衣服变干等 (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空气越干燥,水蒸发越快;有风吹,空气流动越快,水蒸发越快)3、水蒸气变为水的过程叫凝结,水蒸气凝结时会放出热量。

生活中的凝结现象:锅里冒出的“白气”,叶子上的露水。

4、比较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5、水沸腾:1)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

2)酒精灯的使用:①不能用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②熄火用灯帽盖灭;③用外焰加热;④酒精倒翻燃烧,用湿抹布或者沙子盖灭。

4)水加热实验现象:①加热过程中,杯底有气泡产生,杯壁上有水珠附着,水面上有水汽产生;②沸腾时,杯底形成大量气泡,且迅速上升变大,在水面破裂,水面上方水蒸气遇冷凝结产生大量水汽。

5)水在加热过程中水温不断升高,升至100℃时,继续加热,水沸腾,但是水温保持100℃不变化。

温度计上的100℃就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

6)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大大增加。

所以将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下(塑料袋被挤压过),会发现塑料袋鼓起来。

6、水结冰的过程叫凝固,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降到0℃的时候,就开始凝固成冰,水凝固成冰的过程中,要放出热量,但温度保持0℃不变,在盛满碎冰的试管中加盐,是为了得到更低的温度,水凝固成冰后体积会变大。

7、冰化成水的过程叫做融化,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高到0℃的时候就开始融化,冰融化的过程中,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0℃不变,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变小。

8、比较水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9、比较水、冰和水蒸气的相同点不同点:5/6/710、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食盐、小苏打、味精、醋、酒精都能溶解在水中;沙、面粉、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

三年级上册科学素材-1-3单元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素材-1-3单元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

2019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第一单元《水》知识点汇总第一课、水到哪里去了1.蒸发: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气化现象,只在液体表面发生。

2.水蒸气:是水的气体形式,自然界中的水无时无刻的缓慢地蒸发成水蒸气。

3.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没有固定的形状、无色、无味、透明。

4.水和水蒸气的不同点:水看得见摸得着,水蒸气看不见摸不着。

水是液体、空气是气体。

第二课、水沸腾了1.沸腾: 液体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内部出现大量气泡。

气泡迅速胀大,上升到液面后放出大量蒸气,整个液体发生剧烈汽化。

2.水沸腾时会有大量气泡产生并伴有声音,这是水变成水蒸汽散发到空气中的表现。

3.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液体温度不再上升,此时的温度称为液体的“沸点”。

第三课、水结冰了1.冰融化能使周围的温度降低,在冰里面加盐,可以加快冰融化的速度,制造更低的温度。

2.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3.水结冰后,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体积变大。

4.水和冰的相同点:无色、无味、透明。

5.水和冰的不同点:水是液体,冰是固体。

第四课、冰融化了1.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开始融化。

2.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变小。

3.冰是固态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冬季下的雪也是固态的水。

水是液态,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存在于空气中。

4.水的三态变化第五课、水能溶解多少物质1.溶解:指物质均匀、稳定地分放在溶剂中,不会自行沉降,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

2.水能够溶解的物质的数量是有限的。

3.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第六课、加快溶解1.食盐在热水中溶解的更快。

2.搅拌能加快食盐溶解的速度。

3.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温度,搅拌,颗粒大小。

第七课、混合与分离1.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式可以分离食盐和沙。

2.过滤:通过特殊装置将流体提纯净化的过程。

3.蒸发结晶:加热蒸发溶液,使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继续蒸发,过剩的溶质就会呈晶体析出,叫蒸发结晶。

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水》知识点

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水》知识点

2019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1.水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2.冰是固态的水,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3.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一定的体积。

4.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100克的水大约能溶解35克食盐;100克水大约能溶解20克小苏打。

5.液体沸腾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

6.加速溶解的两种办法:1.搅拌2.增加水温。

7.压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能恢复原样,是因为球内空气受热膨胀导致的。

8.利用蒸发法可以将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

9.分离铁屑和木屑可以利用磁铁或者将其放入水中。

10.要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要用(温度计)。

我仔细观察温度计,发现温度计上有(刻度、标记、数字)。

1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

12.测量水温,要注意:手拿温度计的(上端);将温度计的下完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视线与温各度计液面(持平);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读温度计时(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13.水沸腾时正常压强下温度大致是100℃,沸腾后温度不再升高;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

14.对于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热量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增加)。

15.水和冰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相同点:无色、无味道、无气味、透明、有一定体积。

不同点:冰有固定形状,不会流动,坚硬,是固体。

而水无固定形状,会流动,柔软,是液体。

16.加快冰的融化的方法:(1)把冰放到温度更高的地方。

(2)把冰放到阳光下晒。

(3)用手把冰焐化。

17.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可以制造更低的温度。

18.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体积会增加。

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杯会形成小水滴19.水受热时体积会(膨胀),水受冷时体积会(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热胀冷缩) 。

20.水在自然界有不同形态,有时是液态,有时是固态,有时是气态。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水-知识点2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水-知识点2

第一单元水第1课水到哪里去了1.液态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气态(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湿布擦黑板,过一会儿黑板上的水渍(zi)不见了,是因为水变成了(水蒸气)。

3.生活中的类似现象有(湿的手变干了、水洼的水干枯了、煮食物汤变少或烧干、湿衣服干了、吹风机把湿头发吹干)等。

4.¥5.在潮湿的地面上倒扣一个透明的塑料盒,过段时间在塑料盒底可以看到( )。

A.水蒸气B. 小水珠C. 空气5. 烧开时,水嘴冒出的“白汽”就是水蒸气。

( )[判断对错]6. 水和水蒸气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答:相同点:没有颜色,没有气味,遗明,无固定形状,会流动。

不同点:水是液体,水蒸气是气体;水摸得到,水蒸气摸不到:水看得见,水蒸气看不见....¥第2课水沸腾了1. (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腾时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2. 一般情况下,水在达到( 100℃)时沸腾。

3. 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大大增加)。

"4. 水在加热过程中,观察到的变化有(刚开始水温不断升高,杯底会产生气泡,水面会看到热气,杯壁出现大量的小水珠,最后温度维持在100℃左右)等。

5. 以下使用酒精灯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其他的酒精灯B.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然后拿起灯帽再重盖一次C. 直接用嘴吹灭酒精灯6. 温度计的100℃是以水( )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

#A. 蒸发B. 沸腾C. 结冰7. 水只有在100℃时才能沸腾。

( )[判断对错]8. 加热的过程中要测量水温,可以把温度计从杯里拿出来,方便读数。

( )[判断对错]9. 水沸腾时,会出现长时间温度保持不变的情况。

( )[判断对错]10.仔细观察水沸腾前后的气泡大小变化,说说什么时候出现甲的情况,什么时候出现乙的情况。

~答:沸腾前,水里的气泡由大变小,出现乙的情况。

沸腾后,水里的气泡由小变大,出现甲的情况。

11.认识温度计,掌握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时《水沸腾了》附反思含板书设计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时《水沸腾了》附反思含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前前后后的反思-提高-再反思-再提高的过程,我收益非浅,也 深刻认识到了在教学中及时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会使我逐渐形成自我反思 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 我将通过不断反思和努力学习的态度,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 水平。
《水沸腾了》说课稿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 单元 水 第二课《水沸腾了》。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 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 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水加热过程的变化。
【教学难点】:
实验器材的组装和使用。
五、说教法学法
从新课标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来看,记住几个知识点并不难,难就难在如何通过 学习过程,来真正激发学生的个体意识,并通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 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解决问题,加强个体自我的心态调适,真正达到知识与情感的和谐 统一。教师要在重视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为了更好地体现 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热情。
2.提问:水在达到什么温度时沸腾? 正常压强下是100℃。(同时让学生明确温度计的100℃就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 基础规定的。)
提问:水在沸腾过程中我们看见了什么现象?
水在沸腾过程中我们看见温度保持不变。
3.演示实验:水变成水蒸气的体积变化 小结: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变大。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水沸腾了》知识点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水沸腾了》知识点

教学文档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单元第2课(水沸腾了)知识点
二、水沸腾了
1.沸腾:液体受热超过肯定温度时产生的一种剧烈的气化现象;
水沸腾后再加热将继续沸腾但温度保持不变,不加热的话将不再沸腾;水沸腾时,水变成水蒸气的速度较快;
2.沸点:这个肯定温度就是这种液体的沸点,各种液体的沸点是不同的;
水沸腾时温度为100摄氏度,即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一个大气压下〕;很深的矿井里,深度每增加一千米,水的沸点就提高 3℃;
在高原地区,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气压也越低,水的沸点也降低;
所以在高原地区,都要使用“高压锅〞才能把水烧开、把饭菜煮熟〔高压下沸点升高原理〕;家用高压锅正常使用的情况下,锅内气压是 1.3 个大气压,沸点一般在 125℃左右。

3.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大大增加。

4.水加热实验现象:
①加热过程中,水温不断升高,杯底有气泡产生,杯壁上有水珠附着,水面上有水汽产生;
②沸腾时,杯底形成大量气泡且迅速上升变大,在水面破裂,水面上方水蒸气遇冷产生大量水汽。

5.酒精灯由灯帽、瓶塞、灯芯、酒精和玻璃瓶组成。

6.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

7.酒精灯的使用:
①酒精灯的灯芯要平坦,如已烧焦或不平坦,要用剪刀修正;②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2/3,酒精最少不少于 1/3;③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④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最好用火柴点燃;⑤使用酒精灯时,要用外焰加热;⑥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盖两次〕,不能用嘴吹;⑦万一酒精撒出并燃烧,应马上用湿布或者沙子扑盖。

.。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详细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详细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水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存在于空气中。

蒸发(吸收热量)水水蒸气凝结(放出热量)2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标准大气压下,沸腾时的温度为100摄氏度,杯底气泡从下至上不断变大,到达水面破裂,水面上冒白气,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水量减少。

3、酒精灯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4、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5、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在碎冰中加盐,是为了使碎冰温度更低。

6、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开始融化,冰会浮在水面上,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7、水结冰后,体积变大;冰融化后,体积变小。

8、水和冰的异同点:凝固(放出热量)水冰 融化(吸收热量)9、冰、水、水蒸三者是同一种物质,不同形态。

10、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同样体积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的量比小苏打的量多,一般情况,50ml 水能溶解食盐18g ,小苏打5g 。

11、通过搅拌、提高水的温度、物质颗粒越小,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12、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通过加热蒸发,可以将食盐和水分离。

13、物质只是在大小、形状、状态、颜色等方面发生了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这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如:折纸、用橡皮泥做手工,涂色等;14、物质变化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物质,这类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如:蜡烛燃烧等;第二单元空气1、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较轻、并能占有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容易泄漏、能够流动、可以压缩。

空气总会充满各处。

2、物质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主要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3、空气的流动是风形成的原因。

4、在压缩试验中,向下压活塞后,管中空气被压缩,空气颗粒之间的间隙变小,空气体积变小;用力拉伸活塞后,管中空气被拉伸,空气颗粒之间的间隙变大,空气体积变大。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水》知识要点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水》知识要点

单元知识要点第一单元水1.水是一种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固定的体积。

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存在于空气之中。

冰是一种固态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冬季的雪也是固态的冰。

2.测量水温的方法:手拿温度计上端,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在液面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3.水沸腾的温度是100℃,沸腾过程中水温保持在100℃不变。

水变成水蒸气体积大大增加。

4.使用酒精灯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

加热后的烧杯、三脚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很烫,不能用手触摸。

5.水温在0℃或0℃以下,水就会结冰,体积增大。

同样,当温度上升到0℃以上,冰就会融化成水,体积减小。

6.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是水的三种存在形态,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

在一定条件下,冰、水、水蒸气可以互相转化。

7.能够溶解于水的物质很多,如白糖、红糖、食盐、小苏打、碱、味精等,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不同,通过对比实验,我们知道在同样多的水里,食盐比小苏打溶解的要多。

8.为了加快物质的溶解,我们常用的方法有搅拌、加热、研磨。

9.食盐和沙混合在用一起,我们利用水,通过“溶解过滤结晶”的方法将食盐和沙子分离。

10.与水一样,生活中很多物质的大小、形状、颜色改变后,还是原来的物质。

11.生活中大部分物质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乒乓球中的空气受热膨胀会把乒乓球顶回原形。

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水和冰的相同和不同点水蒸气水水冰无色、液体、固体、液体,无味、气体、看不见、摸不着。

温度低、表面光滑。

水和水蒸气、冰的互相转化水受热受热遇冷遇冷受热水蒸气冰遇冷第二单元空气1.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占据一定的空间,有质量,可以流动。

空气是由微粒组成的,能被压缩和扩张。

压缩的空气会有弹性。

2.冷热不同的空气会流动,就会形成风。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新教材)知识点整理 (2)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新教材)知识点整理 (2)

[�-J
拭. 蟠婌
[ ,\ll
拭. 气炒们蟠械
I. 空气受热会上升 , 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进盒子 , 流动的空气就形成了
(风)。
八 、 空气和我们的生活 I. 地球被 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若 , 人们称它为(大气层)。
2.
能否占据问
能否被压缩
是否有质岱
空气
能占据空间
能被压缩
有屈纽

能占据空间
不能被压缩
@
归 湿 遠 墨 钰 钮 硒 硒
混进 食 解) :

滤发 ) :
。 分

: 木
(铁
( 磁水 )
盐 用
里 水
分,
离如
何 沙

用布 将 盐滤 水 侄或 滤趴 』

屑 )

将 辉
铁 铁 水
屑 屑 面
? 吸

引 的
出 就
来 是
分离 盐,
? 食

溶^
将 沙子分
放 在三脚
木,
剩 屑

沉的


酐 黜
3

三c
~墨
水硉 铁屈
发后 收 奂 的 白

八、 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I. 很多 物体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 但物质还是(原来)的物质, 比如水结冰 , 水还是水 。 @橡皮泥: 形态发生改变,本质还是橡皮泥; @折纸: 形状发生改变, 纸还是纸。 2. 生活中大部分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第二单元《空气》
一 、 我们周围到处都是空气。 I. 空气的特徘: (无色)、 (无味)、 (会流动)、 (看不见)、 (摸不渚) 2. 物体分为(固体)、 (液体)和(气体)三种类型。

教科版科学三上《第一单元 水》知识要点归纳与单元检测试卷

教科版科学三上《第一单元 水》知识要点归纳与单元检测试卷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水》期末复习知识要点1、水是一种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存在于空气之中。

冰是一种固态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冬季的雪也是固态的冰。

2、测量水温的方法:手拿温度计的上端,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在液面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3、水沸腾的温度是100℃,沸腾过程中水温保持在100℃不变。

水变成水蒸气体积会大大增加。

4、使用酒精灯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

加热后的烧杯、三脚架在想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很烫,不能用手触摸。

5、水温在0℃或0℃以下,水就会结冰,体积增大。

同样,当温度上升到0℃以上,冰就会融化成水,体积减少。

6、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是水的三种存在形态,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

在一定条件下,冰、水、水蒸气可以互相转化。

7、能够溶解于水中的物质有很多,如白糖、红糖、食盐、小苏打、碱、味精等,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不同,通过对比实验,我们知道在同样多的水中,食盐比小苏打溶解的要多。

8、为了加快物质的溶解,我们常用的方法有搅拌、加热、碾碎。

9、食盐和沙混合在一起,我们利用水,通过过滤和蒸发的方法能将食盐与沙分离。

10、与水一样,生活中很多物质的大小、形状、颜色改变后,还是原来的物质。

11、生活中大部分物质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乒乓球中的空气受热膨胀会把乒乓球顶回原形。

《第一单元水》知识梳理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存在于空气中。

蒸发(吸收热量)水水蒸气凝结(放出热量)2、水加热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逐渐有气泡产生,水量减少;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标准大气压下,沸腾时的温度为100摄氏度,杯底气泡从下至上不断变大,到达水面破裂,水面上冒白气,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水量减少。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水沸腾了》课堂知识点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水沸腾了》课堂知识点

2.水沸腾了
1.如果我们不停地给水加热,会出现什么现象?
(1)水里看见气泡,水面上看见白色的气体等;
2.水在加热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水在加热的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沸腾后温度不再上升。

水在加热的过程中,我们看见杯底有气泡产生,气泡上升并且不断变大.
到水面时气泡破了,水面看见热气产生。

3.水在达到什么温度时沸腾?
正常压强下是100℃。

(温度计的100℃就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


4、水在沸腾过程中我们看见了什么现象?
水在沸腾过程中我们看见温度保持不变。

5.演示实验:水变成水蒸气的体积变化
小结: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变大。

6、测量水温的方法
1.手拿温度计上端。

2.将温度计下端漫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测量连续变化的温度时除外)。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板书设计】 2.水沸腾了
水中:气泡产生
水加热水面:气泡破裂
水面上:热气产生
水沸腾: 100℃
水变成水蒸气,体积大大增加。

(响水不开,开水不响)
【作业设计】
1.正常压强下,水沸腾的温度是( B )
A. 90℃
B. 100℃
C. 60℃
2.水沸腾时的温度( B )
A.不断上升
B.保持不变
C.逐渐下降
3.水变成水蒸气,它的体积( B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1。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水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水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水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水填空1.物体的三种形态为(固体、液体、气体)。

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形状)。

固体、液体有(固定体积)气体(没有固定体积)。

2.水是生命的源泉,(动物、植物和人类)都离不开水。

3.水的三种状态:(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冰和水蒸气都是(水),它们是水的不同形态。

4.水和水蒸气的相同与不同:水和水蒸气是水的不同形态。

它们都具有(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有一定温度,占据一定的空间,无固定形态)的特点。

不同点在于(水是液体,看得见,摸得着,有固定体积,较重,可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气体,看不见,摸不着,没有固定体积,较轻,当温度变低时可以液化成液态水)。

5.用湿抹布擦黑板、湿的手变干了、海水晒盐、湿衣服在太阳底下一会干了等现象说明水(蒸发)了。

蒸发是物质有(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6.夏天,冰棒周围的白气是水蒸气冷却形成的(小水滴),霜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固态的水),露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液态的水),雾是水蒸气凝结成的(液态的水),雪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固态的水),云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液态的水)。

7.测量温度的方法:(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遇到(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测量连续变化的温度时除外。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分开被测)的水8.使用酒精灯的注意事项:(1)酒精灯的火焰: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最外面的一层叫(外焰),中间的一层叫(内焰),最里面的一层叫(焰心)。

(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的温度最低。

1(2)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3)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

(4)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且盖两次),不可用嘴去吹。

(5)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布或沙子)扑盖。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1第一单元水第一课《水到哪里去了》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湿布擦黑板,过一会儿黑板上的水渍不见了,是因为水变成了(水蒸气)。

第二课《水沸腾了》1.(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腾时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2.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大大增加)。

3.水在加热过程中,观察到的变化有(刚开始水温不断升高,杯底会产生气泡,水面会看到热气,容器内壁出现大量的小水珠)等。

第三课《水结冰了》1.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会结冰。

2.水结冰后体积(增大),占据了更大的空间,所以冰块(浮在)水面上。

3.实验时,往烧杯里的碎冰加食盐,从而(降低温度),使试管里的冰更容易结冰。

第四课《冰融化了》1.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开始(融化)。

2.冰在融化的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3.用吸管对着冰块某个部分吹热气,被吹的部分会被(融化),甚至会将冰块吹穿。

4.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减小)。

第五课《水能溶解多少物质》1.溶解是指物质在水中化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没有(沉淀)。

2.许多物质能在水中溶解,比如(小苏打、味精、食盐、白糖、红糖)等。

3.一般情况下,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

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50毫升的水大约可以溶解食盐(18)克,溶解小苏打(5)克。

第六课《加快溶解》1.通过(提高水的温度)和(搅拌)等方法,可以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2.溶解的快慢与(物体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第七课《混合与分离》1.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2.把溶解在水中的食盐和水分离出来,可以用(蒸发)的方法。

3.把一杯浓盐水放在阳光下,让杯里的水(蒸发),已经溶解的食盐会被(分离)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水第1课水到哪里去了1.液态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气态(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湿布擦黑板,过一会儿黑板上的水渍(zi)不见了,是因为水变成了(水蒸气)。

3.生活中的类似现象有(湿的手变干了、水洼的水干枯了、煮食物汤变少或烧干、湿衣服干了、吹风机把湿头发吹干)等。

4.在潮湿的地面上倒扣一个透明的塑料盒,过段时间在塑料盒底可以看到( )。

A.水蒸气B. 小水珠C. 空气5. 烧开时,水嘴冒出的“白汽”就是水蒸气。

( )[判断对错]6. 水和水蒸气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答:相同点:没有颜色,没有气味,遗明,无固定形状,会流动。

不同点:水是液体,水蒸气是气体;水摸得到,水蒸气摸不到:水看得见,水蒸气看不见....第2课水沸腾了1. (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腾时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2. 一般情况下,水在达到( 100℃)时沸腾。

3. 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大大增加)。

4. 水在加热过程中,观察到的变化有(刚开始水温不断升高,杯底会产生气泡,水面会看到热气,杯壁出现大量的小水珠,最后温度维持在100℃左右)等。

5. 以下使用酒精灯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其他的酒精灯B.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然后拿起灯帽再重盖一次C. 直接用嘴吹灭酒精灯6. 温度计的100℃是以水( )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

A. 蒸发B. 沸腾C. 结冰7. 水只有在100℃时才能沸腾。

( )[判断对错]8. 加热的过程中要测量水温,可以把温度计从杯里拿出来,方便读数。

( )[判断对错]9. 水沸腾时,会出现长时间温度保持不变的情况。

( )[判断对错]10.仔细观察水沸腾前后的气泡大小变化,说说什么时候出现甲的情况,什么时候出现乙的情况。

答:沸腾前,水里的气泡由大变小,出现乙的情况。

沸腾后,水里的气泡由小变大,出现甲的情况。

11.认识温度计,掌握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

A.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器的底与壁。

B.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测量连续变化的温度时除外)。

C.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液体。

第3课水结冰了1.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会结冰。

2.水在结冰过程中,会向周围(放出)热量。

3.水开始结冰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

4.水结冰后体积(增大),占据了更大的空间,所以冰块(浮在)水面上。

5.实验时,往烧杯里的碎冰加食盐,目的是为了加速冰块的融化,吸收环境热量,从而(降低温度),使试管里的水更容易结冰。

6.把冰块放到常温的水中,马上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冰块沉到水底B. 冰块浮到水面上C. 冰块迅速融化7.水在0℃时一定能结冰。

( )[判断对错]8.观察比较水和冰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 相同点:无色、无味、透明....不同点:冰有固定形状,是固体,水没有固定形状,是液体;冰不会流动,水会流动;相同质量的冰的体积>水的体积.....第4课冰融化了1.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开始(融化)。

2.冰在融化的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3.用吸管对着冰块某个部分吹热气,被吹的部分会被(融化),甚至会将冰块吹穿。

4.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减小)。

5.水结冰的温度是(0℃或以下),冰融化的温度是(0℃以上)。

6.冰块融化是( )的变化。

A.固态到液态B.液态到气态C.液态到固态7. 冰块融化过程中,会向周围的环境( )。

A.释放热量B.吸收热量C.吸收水分8. 固态的冰变成液态的水的过程叫( )。

A.融化B.凝固C.冷却9. 其他条件相同,冰块和冰激凌比较,融化得更快的是( )A.冰块B.冰激凌C.一样快10. 周围环境温度越低,冰融化的速度越快。

( )[判断对错]11. 冰融化成水时,体积会变小。

( )[判断对错]12. 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 )[判断对错]13. 比较水、水蒸气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相同点:都是水,没有颜色,没有气.....不同点:水是液态,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存在于空气中;冰是固态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14.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有哪些变化?答:外层的冰先融化,从固态的水变成液态的水。

完全融化后,水的体积要比冰的体积小。

15.怎样加快冰块融化的速度?答:把冰块放在温度高的地方,让冰块吸收更多的热量,比如放到阳光下晒、用手捂、用火加热;还可以放在通风处等。

16.说一说水、水蒸气和冰的转化关系。

答:在一定条件下,水、水蒸气和冰可以相互转化。

其中水变成叫蒸发,水变成冰叫凝固,冰变成水叫融化。

第5课水能溶解多少物质1.溶解是指物质在水中化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与地)分布在水中,没有(沉淀)。

2.许多物质能在水中溶解,比如(小苏打、碱面、味精、食盐、白糖、红糖)等。

3. 一般情况下,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

4.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50毫升的水大约可以溶解食盐(18)克,溶解小苏打(5)克,因此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

5. 在做溶解实验时,比较科学地加食盐、小苏打的方法是( )。

A.份一份加B.随便加,想加多少就加多少C. 一次性全部加入6. 将20克食盐平均分成10份,50毫升的水大约可以溶解( )份食盐。

A.36B.18C.97.要使更多的食盐溶解在水中,有效的方法是( )。

A.向杯子中加水B. 向杯子中加食盐C.使劲搅拌8. 研究问题: 50毫升水能客解多少克食盐?实验器材:量筒(或量杯)、烧杯、2克匙、搅拌棒、食盐。

研究步骤: (1) 用量筒(或量杯)量出50毫升的水,倒在烧杯里。

(2)往烧杯里加入2克食盐,搅拌到完全溶解为止。

(3)重复第二步,直到食盐不能溶解为止。

(4)统计加食盐的次数,计算出加食盐的总量。

8.做溶解实验时,为什么要份份加食盐和小苏打?答:一份一份加,而且必须等到前一份完全溶解后,才能加入后一份,是为了清楚展示出这两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避免因为过量而导致实验数据不准确。

9.研究“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时,需要保持一样的条件有哪些?答:需要保持一样的条件:相同的水量,水温相同,同样的杯子,每一份物质的量一样多。

第6课加快溶解1.通过(提高水的温度)、(搅拌)、(减小颗粒大小)等方法,可以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2.下列方法中,能让嘴里的糖果溶解得最快的是( )。

A.含在嘴里不动B.把糖果咬碎C.咬碎并用舌头搅拌3. 探究搅拌是否可以加快肥皂块的溶解,需要改变的实验条件是( )。

A.搅拌B.水温C.肥皂块的大小4. 下列各种措施,不能够加快食盐溶解速度的是( )。

A.搅拌B.用热水溶解C.放比较多的食盐5. 影响食盐溶解快慢的因素有哪些?怎样让食盐更快地溶解?答:水温高低、是否搅拌等因素都会影响食盐溶解快慢。

要让食盐更快溶解,可以把食盐放在热水中并进行快速搅拌。

6.复习作业本第11、12两页。

第7课混合与分离1.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2.食盐和沙子混合在一起,用(筛shai子)无法分离,利用溶解能力在(水)中分离。

3.把溶解在水中的食盐和水分离出来,可以用(蒸发)的方法。

4.把一杯浓盐水放在阳光下,让杯里的水(蒸发),已经溶解的食盐会被(分离)出来。

5.当蒸发皿(min)出现食盐颗粒,可以熄(xi)灭酒精灯,用(余温)将食盐颗粒慢慢烘(hong)干。

6.在本课蒸发实验中,石棉网的作用是( )。

A.让蒸发皿均匀受热B. 加热得更快C. 保护蒸发皿7.为了得到更多的热量,应该用酒精灯的( )给物体加热。

A.内焰B. 外焰C. 焰心8.将浓盐水里的食盐和水分离出来,应选择的方法是( )。

A.过滤B. 蒸发C. 搅拌9.木屑和铁屑混合在一起,可以用( )的方法分离。

A.加热蒸发B.磁铁吸引C.过滤10.认识过滤装置铁架台烧杯搅拌棒滤纸漏斗烧杯或基本装置11. 认识蒸发实验装置中各器材。

第8课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1.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凝结)成水,水(凝固)成冰,冰(融化)成水,这些是水的三态变化。

2. 在水的三态变化中,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但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没有改变。

3. 用橡皮泥做各种东西,将纸折叠或者撕扯,改变的是它们的(状态)。

4. 将压瘪( bie )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凹进去的部分(鼓起来了),是因为乒乓球里的空气受热(膨胀)。

5. 用橡皮泥做各种小动物或小玩具,没有改变的是( )。

A. 形状B. 组成成分C. 大小6. 与其他两种变化有着本质上不同的变化是( )。

A.折纸B.剪纸C.烧纸7. 下列几种变化,和捏橡皮泥的变化类似的是( )。

A.铁丝被剪断B.铁钉生锈C.面包发霉8. 生活中有许多热胀冷缩的现象,比如( )。

A.给篮球打气B.水枪喷水C.用玻棒温度计测量温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