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分类与整理(一)导学案

合集下载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四单元导学案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四单元导学案人教版

2015年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四单元导学案(人教版)题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一)小组学生姓名时间课标依据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或数据进行分类,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

学习目标1、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学会分类的方法。

学生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造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我会观察:想一想、说一说可以怎样分类?2、第一种方法是:数一数它们各有几个?(填在表格中)这种方法是按()分类的。

3、第二种方法是:数一数它们各有几个?(填在表格中)红色气球黄色气球蓝色气球这种方法是按()分类的。

二、达标测评:做P29页第2题。

数学笔记(纠错栏):三、自我评价(夸夸我)我的表现:我的心情:安全提示:一年级学生要有家长接送,不要随意相信陌生人。

课题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二)小组学生姓名时间课标依据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或数据进行分类,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

学习目标1、初步感知分类,通过操作学会分类、整理分类。

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2、初步认识形象统计图。

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数一数、填一填。

大人小孩人数(人)第一种方法是按()和()分类的。

2、想一想、填一填。

男女人数(人)第二种方法是按()和()分类的。

3、试一试,还可以按()和()分类。

二、达标测评:第28页做一做。

数学笔记(纠错栏):自我评价(夸夸我)我的表现:我的心情:安全提示:过马路时要注意看交通灯,行人走斑马线。

课题100以内的数数和数的组成小组学生姓名时间课标依据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

学习目标1.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通过数小棒,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快速数出1—100以内的数。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3 《分类与整理》学案1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3 《分类与整理》学案1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3 《分类与整理》学案1
一、前言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分类与整理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清事物的属性和关系,提高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本学案将带领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练习,掌握分类与整理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归纳能力。

二、学习目标
1.能够理解分类与整理的概念。

2.能够用不同的方法对物品进行分类整理。

3.能够通过活动感受分类整理的乐趣。

三、学习内容
1.什么是分类?
2.什么是整理?
3.如何进行分类与整理?
四、学习重点
1.掌握分类与整理的基本方法。

2.训练观察和归纳能力。

五、学习活动
活动一:分类游戏
让学生自带一些小玩具或小物品,老师提供分类的标准,例如颜色、形状等,要求学生按照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

活动二:图形整理
给学生提供一些不规则的图形,要求学生按照大小,形状等属性进行整理。

活动三:生活分类
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物品,要求学生写出三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并分类整理出来。

六、拓展练习
1.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对给定物品进行分类整理。

2.制作一个你喜欢的分类整理图。

七、总结
通过本学案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了分类与整理的基本方法,提高了观察和归
纳能力。

分类整理是一个重要的思维工具,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中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以上就是本学案的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好分类与整理的方法。

祝大家学习进步!。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课时 分类与整理(一)导学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课时  分类与整理(一)导学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导学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
【素材积累】
岳飞应募参军,因战功累累不断升职,宋高宗亲手写了“精忠岳飞”四个字,制成旗后赐给他。

又召他到寝阁,对他说:“中兴的大事,全部委托给你了。

”金人攻打拱州、亳州,刘锜向朝廷告急,宋高宗命令岳飞火速增援,并在赐给岳飞的亲笔信中说:“设施之事,一以委卿,朕不遥度。

”岳飞于是调兵遣将,分路出战,自己率领轻装骑兵驻扎在郾城,兵锋锐气十足。

但是,后来高宗和秦桧决定与金议和,向金称臣纳贡。

就在岳飞积极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的时候,高宗和秦桧却连发12道金字牌班师诏,命令岳飞退兵。

后岳飞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毒死于临安风波,时年仅39岁。

人教版数学一下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下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下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一下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的内容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物体的分类,另一部分是统计图的识别。

这一单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分类和整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能够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

但是对于统计图的识别和整理方法,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和理解分类与整理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能够对物体进行合理的分类,并能够用简单的统计图表示分类结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分类和整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到分类和整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分类和整理的方法,能够对物体进行合理的分类,并用统计图表示分类结果。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能够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和理解分类与整理的方法。

2.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类与整理的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展示和操作。

2.教学场地准备:准备一个宽敞的教学场地,以便于学生进行操作和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整理书包、整理房间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物品进行合理的分类和整理?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分类与整理》。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展示一些分类和整理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物体是如何进行分类和整理的?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分类和整理的方法。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分类与整理(1)(导学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分类与整理(1)(导学案)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按给定标准分类计数、自选标准分类计数、
本单元将分类与统计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强调在分类基础上收集、整理并呈现分类结果(收集到数据),突出分类是收集、整理、描述数据基础、同时也将统计工作中最基础、最重要一环——收集、整理数据简单地渗透给学生、通过这一单元学习,使学生初步获得收集、整理数据能力,为以后学习统计知识打好基础、
1、使学生能够根据给定标准或自己选定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多样性、
2、使学生经历简单数据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方式(文字、图画、表格)呈现分类结果、
3、使学生能够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并能根据数据提出简单问题、
(1)分类与整理(1)1课时
(2)分类与整理(2)1课时
(3)练习课1课时
(4)单元重点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1课时
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为学生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机会,使学生从中体会分类意义,要重视学生经验和体验,紧密结合学生生活设计学习素材;对学生不同分法,可以肯定但要有引导,突出分类实际意义、
第1课时分类与整理(1)
(1)语文和数学共多少节?5+5=10(节)
(2)体育比数学少多少节?5-2=3(节)
(3)语文比美术多多少节?



教学过程中老师疑问:。

人教版教材一年级数学下册《分类与整理》教案

人教版教材一年级数学下册《分类与整理》教案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第一课时象形统计图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根据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分法,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

2、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收集的数据。

3、在分类的过程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学具盒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小朋友们准备了许多漂亮的气球来装饰我们的班级,请看。

(出示情境图)教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汇报: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各式各样的气球。

教师揭示课题:是的,为了能更加明确每种气球的数量,我们先把大家买来的气球进行分类、整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分类的知识。

(板书课题)(二)互动新授:1.分一分。

教师:有这么多的气球,可以怎样分类呢?学生思考,汇报:可以按形状、按颜色……教师:那我们就先按气球的不同形状进行分一分。

谁来说说看,该怎样做呢?学生汇报:把相同形状的气球放在一起。

教师:动手试试吧。

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类活动。

2.汇报交流分类的结果。

(1)教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分类的结果:你是怎样分的。

(2)教师:每种气球各有几个?你是怎么数的?学生汇报:①先分再数;②边数边画。

教师展示每种气球的数量。

教师提问:哪种气球最多,哪种气球最少?教师:还有其他分法吗?学生汇报其他分类的方法:按颜色分。

教师组织学生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再动手分一分。

(三)巩固梳理,拓展应用:1、完成课本第29页练习七的第1题教师:把车图上颜色,并数一数有几辆车。

学生动手涂色,再汇报。

2、完成课本第29页练习七的第2题(1)按水果的种类分一分。

教师:按照水果的种类分一分、数一数,再分别填一填梨、苹果、桃的个数。

学生操作、汇报、交流。

(2)按卡片的形状分一分。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导学提纲(导学案)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导学提纲(导学案)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导学提纲(导学案)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分类方法,能够根据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进行分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他们能够发现物体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分类和整理。

4.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他们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分类和整理的概念。

二、教学内容1. 分类的基本方法:按照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进行分类。

2. 整理的基本方法:按照一定的顺序或规则进行整理。

3. 分类和整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分类方法,能够根据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进行分类。

2.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分类和整理,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分类和整理的基本方法,让学生理解分类和整理的概念。

2. 演示法:通过实物或图片的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类和整理的方法。

3. 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分类和整理的概念,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4.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来巩固学生对分类和整理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物或图片的展示,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引出分类和整理的概念。

2. 新课:讲解分类和整理的基本方法,让学生理解分类和整理的概念。

3. 实践: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分类和整理的概念,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4. 巩固:通过练习题来巩固学生对分类和整理的理解和应用。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分类和整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尝试进行分类和整理,并记录下来。

2.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教学调整,确保教学效果。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类与整理(一)-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类与整理(一)-人教新课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27页【教材分析】本课时是学生在学会了按一定的标准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由于学生已经学会了分类的基本方法,所以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学会选择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可变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团结合作及数学表达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的思维的开阔性和灵活性。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经验少,但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思维活跃,本节课注重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为实施创新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1. 经历分类的过程,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2. 体验分类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确定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3. 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中,体会分类的目的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按不同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难点:体验分类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确定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气球卡片、作业纸等。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孩子们,你们知道吗?最近动物王国可热闹啦!他们在举行整洁小家庭评选活动将评选出最勤劳的动物,想不想去看看?生:想师:瞧,这是谁的家?生:小兔子。

师:漂亮吗?生:漂亮。

师:看,评委给了她五颗星呢,可把小兔子乐坏了。

这又是谁?生:小猴子。

师:我们去他家看一下吧,噢噢,看,评委只给了它一颗星呢,为什么?生1:因为小猴子的家很乱。

师:谁能帮他整理整理?生1:水果放在一起,文具放在一起。

师:看,现在怎么样?是不是干净整洁了许多。

孩子们,像这样把同一类物体放到一起就叫做分类。

(板书课题:分类)[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的情景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初步感知“分类思想”。

二自主参与,探究新知1. 描述感知分类的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导学案汪村中心小学钱少华
2、学(出示预学案,学生自学或合作学习)一、出示27页上的情境图数一数各种东西各是多少。

按形状来分一分,怎样记录分的结果呢?
3、展(师巡视发现问题、或组内、全班展示)
师: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另外一袋学具,请给这些物品分类。

学生小组活动(4分钟)汇报交流
4、讲(教师精讲
点拔或出示课
件,突破难点)
可以按颜色分,也可按形状分。

5、练(以固学案
出示,检查学生
学习是否达标)
课件出示练习七1、2、3题。

课堂小结(不超过两分钟,可由学生进行小结)1、谁来说说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2、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3、还有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一,按颜色分:红3,蓝3,黄6。

二,按形状分:串3,心4,球5。

【素材积累】
1、人生只有创造才能前进;只有适应才能生存。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我不知道将来会去何处但我知道我已经摘路上。

思想如钻子,必须集中摘一点钻下去才有力量。

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

2、为了做有效的生命潜能管理,从消极变为积极,你必须了解人生的最终目的。

你到底想要什么?一生中哪些对你而言是最重要的?什么是你一生当中最想完成的事?或许,你从来没有认真思量过生命潜能管理旧是以有系统的方法管理自我及周边资源,达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