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 我的家在这里 第一课时教案
5《我的家在这里》(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
5《我的家在这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家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学会用“家”来形容自己所熟悉的环境,引导孩子们关注身边的家庭环境。
2.理解家庭成员的义务和责任,感受家庭温暖和和谐。
3.培养孩子们感恩家庭的情感,增强孩子们热爱家的意识。
4.学会用团结、友爱、互助等美德来描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引导孩子们树立合作、理解、体谅的观念。
二、教学环节1. 情境热身说“我的家在这里”,引导孩子们以图片、声音、五官、语言等多项方式表述自己家的位置和特点,感受家的温馨和幸福。
2. 观看视频观看《家在哪里》的视频,让孩子们通过视频中的场景,体会到人与家的情感联系。
3. 听故事让孩子们聆听《互帮互助的家》,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爱、互相帮助的关系,营造温馨团结的家庭氛围。
4. 分组互动让孩子们按照小组,互相分享自己家庭的特点、互帮互助的场景等,感受到家庭美满和温馨。
5. 合唱歌曲教唱《家的温暖》,引导孩子们通过歌曲,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幸福。
三、教学方式情境热身、观看视频、听故事、分组互动、合唱歌曲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使学生在亲子互动、语言表述、课外阅读等方面得到提高,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效果评估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家的概念,能否用词语来表达家的位置和特点;检查学生对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理解情况,是否掌握了团结、友爱、互助等美德的内涵。
五、延伸拓展1.家庭共建:开展“我的家庭”主题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在家庭微信群中讨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共同规划家庭目标和家庭责任。
2.家教启蒙:指导家长通过特定的行为方式和言辞,让孩子们从小养成互相关爱、互相帮助的习惯,并在日常生活中营造温馨团结的家庭氛围。
3.探究家庭文化:鼓励学生通过采访爷爷奶奶、外婆外公等长辈,探究家庭各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并做为课外阅读,为学生打开一个了解更广泛人文历史文化的窗口。
第五课 我的家在这里 (第1课时)(教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统编《道德与法治》三下第二单元5.我的家在这里【教材分析】《我的家在这里》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三下第二单元的第五课,本单元围绕"社区与家乡”这一学习主题•首先从教师出示的一组小区自然风光,建筑物•社区公共健身器材等图片上情感上引入学生对社区生活的近距离感受,再从认识上推动学生对社区人、事、物的了解•引导学生主动维护社区公共利益,积极为社区生活的改善建言献策。
本课的编写依据是《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我们的社区生活"里的第二条"了解本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本地区的变化和发展;了解对本地区发展有贡献、有影响的人物,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本课由两个板块组成。
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和体验社区生活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
通过聊社区里的人、事、物,萌发对生活的社区的热爰之情。
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我能做点什么〃,目的是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社区公共生活的过程中,发现社区生活有待改进的地方∙并通过自身行动•潜移默化地养成为社区尽责的意识。
培养他们为社区尽责任的意识。
两个板块之间有先后的逻辑关系•先让学生了解自己生活社区的显眼之处的认识,然后再通过分析讨论不易觉察处的不好行为,加之改变.最后提升到自己的行动上来,维护社区的美好生活・尽自己的一份力。
先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分享自己在社区里的成长足迹•认识和体会社区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再引导他们关注社区存在的不足之处•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改进社区运行和发展中的不足•提升学生对社区的责任意识。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大致了解生活居住地的信息。
但随着活动范围和视野不断扩大,他们会逐渐接触到比较大的生活圈,也是他们在家庭与学校之外的主要生活、游戏与学习场域。
老师应立足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有目的地引导他们了解社区与自己的关系,有助于他们形成归属感。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的家在这里》优质课 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的家在这里》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我的家在这里》是人教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主人公对自己家庭成员、家庭环境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方式的认知和感悟。
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可以加深对家庭的认识,培养热爱家庭、关爱家人的情感。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对家庭成员有基本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方式、家庭责任等方面的认识较为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差异,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家庭,培养家庭责任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家庭成员,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方式,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关爱家人。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感悟等环节,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爱家人的情感,增强家庭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家庭成员,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方式。
2.教学难点: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关爱家人,培养家庭责任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卡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课件展示家庭场景,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家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学习课文:让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主人公对家庭的热爱。
教师提问,帮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及相处方式。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方式,分享自己的感悟。
4.案例分析:教师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强调家庭责任感和关爱家人的重要性。
6.实践活动:让学生绘制家庭树,并在卡片上写下对家人的祝福,增进亲情意识。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五课《我的家在这里》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五课《我的家在这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五课《我的家在这里》。
教材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背景,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家庭、学校和社区,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我是谁、我的家在哪里、我爱我家。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懂得家庭的重要性,学会珍惜家庭生活,培养学生的家庭情感和家庭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家庭观念,他们对家庭有深厚的感情。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家庭的认识较为片面,只关注家庭的物质生活,忽视家庭的精神生活。
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对家庭成员的分工和责任不够了解,缺乏家庭责任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庭,知道家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珍惜家庭生活,热爱家庭的情感。
3.引导学生懂得家庭成员之间的分工和责任,培养家庭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庭,知道家庭的重要性。
2.难点:培养学生珍惜家庭生活,热爱家庭的情感,以及懂得家庭成员之间的分工和责任,培养家庭责任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家庭的重要性,培养家庭情感。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家庭观念和责任意识,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分工和责任,培养家庭责任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和视频素材,展示不同类型的家庭。
2.准备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家庭成员之间的分工和责任。
3.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素材,展示不同类型的家庭,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多样性。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家庭?家庭对我们的重要性是什么?2.呈现(10分钟)呈现案例材料,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分工和责任。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家庭观念和责任意识。
3.操练(10分钟)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家庭成员之间的分工和合作。
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我的家在这里》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我的家在这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够感悟家乡的美好,认识家乡的人,认知家乡的文化;2.能够描述自己家乡的环境、特色及自己在家的所见所闻;3.能够体验乡村的美好, 对乡村家庭的生活有自己的感悟;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爱家、爱乡、爱国的情感;2.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珍惜资源、关爱环境的价值观。
二、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答的方式了解学生们所居住的地方。
紧接着介绍、播放宣传片、画册、照片等展现学生们的家乡,帮助他们了解家乡的美丽以及文化特色。
2. 主体活动1.阅读课文《我的家在这里》。
教师可以做一些预读的导入让学生了解一些抽象的和陌生的词语,如土楼、茶叶、宣传画册、传统手工艺品、传统民居等。
然后请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内容填写相应的阅读策略表格,并在读完后注重对课文中的陌生单词和词语进行解释,鼓励学生尝试记忆和使用这些陌生单词和词语。
2.听录音。
学习过后,播放录音并让学生们跟读,认真听第五遍的录音,帮助学生们吸收和理解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并加强记忆课文。
3.同桌交流、小组合作整理课文。
学生分为小组讨论并归纳答案,每组确定一名代表和其他小组进行交流。
交流后教师把所有内容归纳成一张课堂要点,对于其中重要的内容进行重点讲解。
4.写作活动。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家乡的情况、文化特色、环境和自己的体验,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3. 总结教师再次对所有的课堂要点进行概括,让学生全面理解本节课讲的内容。
最后进行评价,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特别是针对本课的目标进行评价和反思。
三、教学反思为使本课的教学过程更有效,笔者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本科目内容。
首先,通过导入,使学生更好地将课文和现实联系起来,其次,在阅读时鼓励学生记忆生词和短语,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接下来,通过小组、同桌的活动,促进学生之间深入交流,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课文。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我的家在这里》(第1课时)教案4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我的家在这里》(第1课时)教案4一. 教材分析《我的家在这里》是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的第一课时,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懂得珍惜家庭,关爱家人,学会在家庭中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家庭观念,但对家庭的责任感还不够强烈。
他们在家庭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儿子、女儿、哥哥、姐姐等,但可能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些角色所承担的责任。
因此,本节课需要通过实例和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的家庭责任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
2.让学生学会在家庭中承担相应的责任,如孝顺父母、关心兄弟姐妹等。
3.培养学生学会与家人沟通,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家庭的重要性,并培养家庭责任感。
2.引导学生学会在家庭中承担相应的责任,如孝顺父母、关心兄弟姐妹等。
3.教会学生与家人沟通,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不同的家庭情境,让学生感受家庭的重要性,并培养家庭责任感。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家庭中的责任和感受,增进对家庭责任的认识。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在家庭中承担责任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案例材料:准备一些关于家庭责任和亲情的小案例,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分析和讨论。
2.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不同的家庭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不同的家庭情境,如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孩子为父母分担家务等,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家庭成员的责任和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家庭中承担责任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分享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和感受,讨论如何更好地承担家庭责任。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的家在这里》教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的家在这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生活在什么地方,学会简单地向他人介绍自己家的位置。
2.体会到自己生活的地方到处填塞欢乐,培养学生关心心爱家乡的情感。
3.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及口头表达的能力,有条理地介绍自己的家乡风趣的地方。
教学重点: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学会简单地向他人介绍自己家的位置及生活的地方的。
教学难点:体会到自己生活的地方到处填塞欢乐,培养学生关心心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准备:1.课件。
2.学生观察生活的地方(家周围的标志性建筑和便当的生活设施)。
教学过程: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出示课件:人们喜悦生活的图片)说一说自己看见图片的感受。
活动一:我的家乡喜悦多1.出示田园风光、袅袅炊烟农村图片。
(XXX家)我的家,在乡下,荷塘里,养鱼虾。
前庭白鹅叫嘎嘎,后院搭棚种丝瓜。
2.出示高楼耸立、灯火光辉城市图片。
(XXX家)小区里,高楼多;高楼旁,绿树多;绿树上,鸟儿多;鸟儿乐,歌声多;歌声里,美满多。
问:说一说你们更喜欢哪个学生的家,为什么?(学生畅所欲言)3.教师小结:有的同学更喜欢XXX的家,有些同学更愿意去XXX家做客,他们的家乡虽然一个在农村,一个在城市,虽然地方例外。
4.但他们生活得都非常喜悦。
二、合作研究,体验生活活动二:请到我家来做客1.教师:(出示课件XXX和XXX的家)看呀,XXX和XXX 他们来欢迎你们了。
你们要仔细听,不然找不到他们的家哦。
XXX:我的家住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博望镇刘村,欢送你们来我家做客!XXX:我家住在荣博佳苑小区,请到我家来玩吧。
2.教师:你们能找到他们的家吗?(学生交流)为什么我们能找到XXX的家,却找不到XXX的家?(学生讨论)3.教师小结:XXX在说的时候,是按怎样的顺序说的?对,他说清晰了自己住的哪个市、哪个区以及哪个村。
(出示课件)你们邀请别人到你家时也要从大到小的说出自己住的地方,这样别人才会很快找到。
4.教师:请同学们替XXX想想应该怎样描述,才能说让别人找到他的家?(指名回答)说说你家住在什么地方?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别人更便当的找到自己家的位置?5.(课件展示多见的标志性修建图:如广场、学校、书店、农贸市场、医院……)你家邻近有这些标志性修建物吗?它们分别在你家的哪个偏向?学生观察,并说一说标志性建筑物的特征。
5《我的家在这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弘扬传统美德:如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团结友爱等。
-培养良好习惯:如守时、自律、勤奋、节俭等。
-倡导文明礼仪:如礼貌待人、关爱他人、遵守公共秩序等。
10.家庭与社会的联系:
-家庭是社会的一部分,家庭和谐有利于社会稳定。
-家庭成员应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传递正能量,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课堂
(3)反馈:及时将作业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鼓励学生继续努力,针对学生的不足给予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课后访谈与家校联系
(1)课后访谈:了解学生在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关爱和指导。
(2)家校联系: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促进家校共育。
⑤家庭和谐的意义
⑥家庭矛盾的解决方法
⑦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⑧传承良好家风
⑨家庭与社会的联系
2.艺术性和趣味性:
①使用生动的插图或漫画,展示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爱和尊重。
②设计有趣的家庭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
③创作有趣的儿歌或诗歌,传达家庭和谐的重要性。
④制作家庭树或家庭相册,展示不同家庭类型的多样性。
⑤设计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家庭矛盾的解决方法。
⑥制作家庭教育宣传海报,展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⑦创作有趣的谜语或故事,传达传承良好家风的意义。
⑧制作家庭与社会联系的手绘地图,展示家庭与社会的紧密联系。
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本次《我的家在这里》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等,力求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家庭和谐的重要性。然而,在课后反思中,我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 我在这里长大】全单元教案
熟悉自己所生活的地方的景、物、人。
难点
初步了解居委会和村委会。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播放视频《马兰谣》
2、提问:小鸟的家,在哪里?小鱼的家,在哪里?我们的家在哪里呢?
思考。
视频导入。
讲授新课
1、小镜头:你的家,在哪里呢?你能用镜头为我们展示一下你的家吗?
(1)我出生在安徽的一个小村庄,我的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村前是一条小河,村后是片片庄稼和树林。
2、学生思考回答,老师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归纳。
3、提问:以你的标准,你所在的社区能够榜上有名吗?请你找一找,还有哪些不够好的地方。
4、DV现场:请你带我们到你的社区去看一看,还有哪些不足的、需要改进的地方吧!
5、温馨提示: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我们的社区与全国最美社区还存在着一些差距,为了能够评选上最美社区,我们需要付出自己的努力,建设美好社区。
3、小小分享会:我们不仅喜欢自己生活的地方,我们还熟悉这里的人和事。你都熟悉你生活的地方的哪些人和事呢?
4、比一比,谁更熟悉:
(1)你生活的地方的花草是谁在维护?
(2)你生活的地方的的路灯坏了谁来更换?
(3)你生活的地方的的卫生谁来打扫?
(4)你生活的地方的的电梯谁来维修?
5、总结:我们生活在这里,这里有我们成长的足迹,这里有我们的欢声笑语。这里地方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场所,这里的人们为我们的成长带来了更多的帮助。我们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我们热爱这里的每一个人。
介绍自己最喜欢的第一个地方,增加自己对社区的喜爱之情。
逐步递进,了解、认识自己所生活的地方。
解答一些与村庄、社区有关的问题,加深对村庄、社区的认识和了解。
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5课《我的家在这里》第一课时课堂实录及反思及名师点评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课堂实录及反思第5课《我的家在这里》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居住地的位置和名字的由来等基本情况。
2.认识和体会居住地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对居住地有归属感和认同感。
教学重难点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去认识和体会居住地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本课学生所在学校地处政府所在地附近,城市化进程较快,所有学生均在学校周边小区居住。
据课前了解,学生对自己居住小区具体位置、规模、所属街道社区等基本情况了解较少,对小区、街道的历史沿革基本一无所知。
与之相比,对自己小区中的物、人的直观印象感知却比较丰富。
本班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热情较高,但因为年龄原因,资料收集、整理和表述的能力相对比较薄弱。
教学过程活动一我的家在这里师:同学们,大家从四面八方来上学,老师还不知道你们的家在哪里,谁能告诉老师你的家在哪里?生1:我家住在明月花园。
生2:我家住在天景山小区。
师:(出示小区大门照片)你们认识这个小区吗?这是顾老师的家。
大家看顾老师的家住在二十一世纪花园,地址在江宁东山上元大街,坐落在河定桥头,财政局大楼旁边。
二十一世纪花园归东山街道外港社区管辖。
小区一共有三十多栋楼。
下面,请同学们看看小区内部是什么样。
(出示小区内部照片)师:同学们,听了老师的介绍,你了解到哪些信息?生:我了解到老师家住在二十一世纪花园,地址在东山上元大街。
师:对,这是小区的名字和地址。
生:我了解到小区位于河定桥和财政局旁边。
师:是的,这是小区周边主要的建筑或是场所。
有的时候我们说地址,比如哪条路、多少号,别人还是不清楚位置在哪里。
这时,我们就可以再说说区周边人流量比较大的建筑或是场所,这样,别人就能更好地明白具体的位置。
师:还有哪位同学再说说自己了解到了什么?生:我了解到老师住的小区有三十多栋楼,小区挺漂亮的。
师:你怎么知道老师住的小区挺漂亮的。
生:我看了您拍的照片,觉得挺漂亮的。
师:是啊,用数字告诉别人小区的楼房数量,可以让别人大致了解小区的规模。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完整版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我是独特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我是独特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不一样的你我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 2.不一样的你我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我很诚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我很诚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同学相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同学相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我的家在这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我的家在这里第二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我家的好邻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我的家在这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
好的邻里关系不仅能够让我们住得放心,还能让我们住得舒心、开心。
24、小分享:我们都感受过邻里给我们带来的温暖,那么,我们能不能也为邻里们做些什么呢?请你说一说,你曾为邻里做过些什么呢?25、过渡:我都曾为邻居提供过力所能及的帮助,那么,除了这些以外,我们还能做些什么让邻里关系更加美好吗?26、阅读角:《垃圾不见了》(1)这幢楼里的居民扔垃圾的习惯有什么问题?(2)新搬来的小女孩的行为会给这里带来什么变化?11、回答:小女孩的行为可能会带动大家一起讲文明卫生,努力构建友好的邻里关系。
12、提问:我们能不能也像这位小姑娘一样,通过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让我们的邻里关系变得更好呢?13、试一试:我们也来为构建良好的邻里关系做一些贡献吧!请你设计一个邻里互助小方案,并组织一个邻里互助小分队,一起行动起来!分享。
阅读、感悟。
思考。
设计行动方案。
懂得既然从邻居里得到了什么,就应该回馈给他们什么。
动员学生为邻里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课堂小结互帮互助,热情友善的邻里关系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共同维护的,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用自己微小的力量,推动邻里关系的良性发展吧!总结提升板书我家的好邻居第二课时1、远亲不如近邻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我家的好邻居第三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请到我的家乡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请到我的家乡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大家的“朋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大家的“朋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本人教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的家在这里》教案(教学设计)
小朋友说,这里到处都有我成长的足迹。
小结:不管生活在什么地方的小朋友,都非常喜欢自己的家乡,因为家乡总能带给我们欢乐。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说说自己的家
师: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家乡的图片。
师:同学们,你能看出图片上是哪里吗?刚才的画面是不是让你想到了自己的家?现在请同学们认真回忆一下,自己的家在哪里?那里都有什么?
3.情感与态度。通过加深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培养对社区的热爱和自豪。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并且能简单介绍给大家。
难点:使每位同学都能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热爱自己的家。
教学准备、资源
课件等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个性化修改)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燕子说,这里有温暖的泥窝:
小白鹅说,这里有可爱的小河:
板书设计
5.我的家在这里
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
二、继续学习
活动二:我能做点什么:
师:大家对自己生活的村子或者小区已经非常熟悉了,那么你能想一想,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吗?
教师举例:
小河边没有警示牌。
小区里的健身器械又坏了。
草坪又被小区里的人种上了菜。
师:你们那里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你能做点什么呢?
板书设计
5我的家在这里在这里》教案
检查时间:验印主备人:执教时间:年月日
教学单元
第二单元 我在这里长大
总(6)课时
课题
5.我的家在这里
第(1、2)课时
教学内容
我的家在这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深入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
2.过程与方法。在游戏及分享的活动过程中,掌握与人交流的方法,主动与人交流。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的家在这里》教案、教学设计
《我的家在这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居住地的位置和名字的由来等基本情况。
2.过程与方法在游戏及分享的活动过程中,掌握与人交流的方法,主动与人交流。
3.情感与态度通过加深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培养对社区的热爱和自豪。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并且能简单介绍给大家。
难点:使每位同学都能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热爱自己的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小燕子说,这里有温暖的泥窝:小白鹅说,这里有可爱的小河:小山羊说,这里有青青的山坡:小朋友说,这里到处都是有我成长的足迹。
小结:不管生活在什么地方的小朋友,都非常喜欢自己的家乡,因为家乡总能带给我们欢乐。
二、讲授新课活动一: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师: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家乡的图片。
师:同学们,你能看出图片上是哪里吗?刚才的画面是不是让你想到了自己的家?现在请同学们认真回忆一下,自己的家在哪里?家的周围有什么标志性的建筑?教师指定学生描述自己的家。
师:同学们都讲得津津有味,说得很详细。
从大家的描述中,我也感受到了大家都很爱自己的家。
师:我想再请大家想一想,在你生活的村子或小区里,除了家人,你最熟悉哪些人呢?他是做什么工作的?你为什么会对他们印象深刻呢?师:你知道自己的村子或小区的村志吗?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为什么叫那个名字吗?小结:我们生活在一个平安和谐的大家庭里,这里有我们成长的足迹,有我们熟悉的人和事,我们在这里快乐地成长,留下了无数的欢声笑语。
这里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设计意图:让学生们了解自己家的具体位置,能清楚地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家。
】活动二:我想说师:我们一起来阅读故事《井深情更深》。
师:同学们,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请大家思考:村里家家户户有了自来水,人们为什么还喜欢到井边来呢?全班内交流。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分析得也很对。
即便家家户户都有了自来水,人们还是到井边来,是因为这里聚集着全村人的心,那清清的井水,流淌着村民之间亲切的情意。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的家在这里》第一课时教案
(封面)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的家在这里》第一课时教案授课学科:授课年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XX学校小学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的家在这里》教案一、课程标准《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我们的社区生活”里第2条指出“了解本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本地区的变化和发展;了解对本地区发展有贡献、有影响的人物,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这是本课的编写依据。
二、学情分析随着三年级儿童活动范围和视野的不断扩大,他们的生活已经逐步从家庭与学校扩展到社区,这是他们走出家庭和学校之后一个比较大的生活圈,也是他们在家庭与学校之外的主要生活、游戏与学习场域。
有目的地引导他们了解社区与自己的关系,有助于他们形成归属感。
社区是学生生活的地方。
对学生来说既熟悉,又不熟悉。
大多数学生并不知道社区的真正概念及功能,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居住地,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意识到社区是一个大家庭,自己是社区一份子,作为生活在社区中的人要爱社区,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年级学生年龄偏小,对社会事务性探讨不深入,有意识地让他们通过探寻表面变化的原因,一步步认识和理解社区,感受社会进行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通过引导儿童认识社区与自己成长的关系,唤醒儿童的公民主体意识,通过参与实践,激活儿童的参与意识,点燃一个公民的责任意识。
三、教材分析本课由两个板块组成。
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和体验社区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
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我能做点什么”,目的是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社区公共生活的过程中,培养他们为社区尽责的意识。
两个板块之间有先后的逻辑关系,先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分享自己在社区里的成长足迹,认识和体会社区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再引导他们关注社区存在的不足,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改进社区运行和发展,提升他们对社区的责任感。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内容: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课前准备:发放调查表,学生收集有关居住地的基本情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我的家在这里》说课稿5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我的家在这里》说课稿5一. 教材分析《我的家在这里》是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的第一课。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家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家庭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意义,培养他们的家庭责任感,使他们懂得如何与家人相处,如何关爱和尊重家人。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家庭背景知识,他们对家庭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还没有深入思考家庭的重要性和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
此外,学生的个性、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也有所不同,这些都会影响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程度。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家庭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
2.培养学生关爱家人、尊重家人的意识,提高他们的家庭责任感。
3.引导学生学会与家人沟通、合作,培养良好的家庭行为习惯。
4.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使他们懂得遵守家庭规则和法律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家庭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
2.难点:培养学生关爱家人、尊重家人的意识,提高他们的家庭责任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景模拟:通过模拟家庭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家庭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家庭责任感。
2.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家庭中的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思考家庭的意义和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
4.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的家庭成员,增进对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理解,培养良好的家庭行为习惯。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情景模拟:学生进行家庭场景模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家庭的重要性。
3.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家庭中的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思考家庭的意义和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我的家在这里第一课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 5 我的家在这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题我的家在这里第一课时单元第二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三年级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加对自己所生活地方的认同感、喜爱感。
2、能力目标:能够通过各种方式加深对自己所生活的地方的了解。
3、知识目标:认识、熟悉自己所生活的地方的景、物、人,了解村庄、社区的起源,初步认识居委会和村委会。
重点熟悉自己所生活的地方的景、物、人。
难点初步了解居委会和村委会。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播放视频《马兰谣》2、提问:小鸟的家,在哪里?小鱼的家,在哪里?我们的家在哪里呢?思考。
视频导入。
讲授新课1、小镜头:你的家,在哪里呢?你能用镜头为我们展示一下你的家吗?(1)我出生在安徽的一个小村庄,我的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
村前是一条小河,村后是片片庄稼和树林。
(2)我们小区很大,有二十多栋楼房。
到了傍晚,很多人在小区中心花园聊天、散步。
2、我的快乐基地:在你生活的地方,一定有一个你最喜欢的快乐基地,是哪里呢?你为什么喜欢这里呢?说出来和大家交流一下吧!(1)我最喜欢村后的小树林,我常和伙伴们在这里看蚂蚁、捉迷藏。
(2)我最喜欢小区里的儿童乐园,我常和伙伴们在这里玩耍。
3、小小分享会:我们不仅喜欢自己生活的地方,我们还熟悉这里的人和事。
你都熟悉你生活的地方的哪些人和事呢?4、比一比,谁更熟悉:(1)你生活的地方的花草是谁在维护?通过镜头向同学展示、介绍自己生活的地方。
分享。
分享。
认识、介绍自己生活的地方。
介绍自己最喜欢的第一个地方,增加自己对社区的喜爱之情。
(2)你生活的地方的的路灯坏了谁来更换?(3)你生活的地方的的卫生谁来打扫?(4)你生活的地方的的电梯谁来维修?5、总结:我们生活在这里,这里有我们成长的足迹,这里有我们的欢声笑语。
这里地方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场所,这里的人们为我们的成长带来了更多的帮助。
我们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我们热爱这里的每一个人。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的家在这里》教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的家在这里》教案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介绍自己生活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能力目标: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展示自己生活环境的整洁和美丽。
知识目标:学生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能向别人简单地介绍自己生活的地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关心、感受自己生活的地方,能向他人简单、清楚地介绍自己生活的地方。
教学难点:使每位学生都能了解自己住的地方,热爱自己的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老师:同学们,说到家乡你能想到什么?先看看老师带来的图片,看完之后你能说说自己的家乡吗?学生:观看图片后,畅所欲言。
二、新知讲授活动一:我在这里长大老师:我们生活在这里,这里有我们成长的足迹,有我们的欢声笑语。
说一说,你的家住在哪里?那里都有什么?学生:交流回答。
例如:我出生在安徽的一个小村庄,我的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
村前是一条小河,村后是片片庄稼和树林。
例如:我们小区有四十多栋楼房。
到了傍晚,很多人在小区中心花园聊天、散步。
老师:在你生活的地方,你最喜欢哪里?为什么?说出来与大家交流一下吧。
学生:交流回答。
例如:我最喜欢村后的小竹林,我常和伙伴们在这里看蚂蚁、捉迷藏。
例如:我最喜欢小区里的儿童乐园,我常和伙伴们在这里玩耍。
例如:奶奶经常给我讲家乡的传说。
例如:我常看到保洁阿姨,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头,都在小区里维护环境卫生。
例如:我知道电工师傅会更换掉小区里不亮的灯泡。
老师:你知道居委会、村委会、小区物业在哪里吗?它们都负责什么?除此之外,你还熟悉这里的什么人和事呢?学生: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老师:为什么大家要住在同一个村或社区里呢?为什么我们村叫王家村呢?学生:讨论回答。
老师:你居住的村庄或社区叫什么名字?你知道这个名字的来历吗?学生:思考回答。
老师:你们村或社区开展过哪些活动?可以在班里模拟表演。
如果你是村委会主任或居委会主任,你想为村里或社区设计什么样的活动?学生: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熟悉自己所生活的地方的景、物、人。
难点
初步了解居委会和村委会。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播放视频《马兰谣》
2、提问:小鸟的家,在哪里?小鱼的家,在哪里?我们的家在哪里呢?
思考。
视频导入。
讲授新课
1、小镜头:你的家,在哪里呢?你能用镜头为我们展示一下你的家吗?
(1)我出生在安徽的一个小村庄,我的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村前是一条小河,村后是片片庄稼和树林。
6、想一想,说一说:尽管我们熟悉这里,但也有同学提出一些令人困惑的问题。
(1)为什么大家要住在同一个村或社区里呢?
(2)为什么我们村叫王家村呢?我们村庄的名字有何来历?
(3)我们的社区是由谁来管理的呢?如果发生了事关大家利益的事情,怎么办呢?
(4)……
(1)介绍我的村庄。
(2)介绍村庄的起源,解释我们为什么要住在同一个村或社区里。
(2)我们小区很大,有二十多栋楼房。到了傍晚,很多人在小区中心花园聊天、散步。
2、我的快乐基地:在你生活的地方,一定有一个你最喜欢的快乐基地,是哪里呢?你为什么喜欢这里呢?说出来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1)我最喜欢村后的小树林,我常和伙伴们在这里看蚂蚁、捉迷藏。
(2)我最喜欢小区里的儿童乐园,我常和伙伴们在这里玩耍。
11、总结:变化的村庄,不变的情。
12、小活动:我当村委会(居委会)主任
(1)你们村或社区开展过哪些活动?可以在班里模拟表演。
(2)如果你是村委会主任或居委会主任,你想为村里或社区设计什么样的活动
13、小拓展:村委会和居委会。
通过镜头向同学展示、介绍自己生活的地方。
分享。
分享。
抢答。
认识、介绍自己生活的地方。
介绍自己最喜欢的第一个地方,增加自己对社区的喜爱之情。
逐步递进,了解、认识自己所生活的地方。
解答一些与村庄、社区有关的问题,加深对村庄、社区的认识和了解。
感受村庄、社区的和谐与感情。
初步认识和了解村委会和居委会。
课堂小结
我们热爱自己生活的地方,我们需要更加了解和熟悉自己所生活的地方,一起努力让它变得更加美好。
7、图片展示村庄的变化和社区的变化。
8、提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和城市社区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有些东西却还是一点也不变的,是什么呢?
9、阅读角:井深情更深。
10、小讨论:
(1)村里家家户户有了自来水,人们为什么还喜欢到井边来呢?
(2)你感觉到这是一个怎样的村庄呢?
(3)你的村庄(社区)里也有这样能凝聚全村人的心的地方吗?
总结提升
板书
我的家在这里第一课时
1、我的家在这里
2、我熟悉这里
3、变化的“家”,不变的情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我的家在这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我的家在这里第一课时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三年级
学习
目标
1、情感能够通过各种方式加深对自己所生活的地方的了解。
3、知识目标:认识、熟悉自己所生活的地方的景、物、人,了解村庄、社区的起源,初步认识居委会和村委会。
3、小小分享会:我们不仅喜欢自己生活的地方,我们还熟悉这里的人和事。你都熟悉你生活的地方的哪些人和事呢?
4、比一比,谁更熟悉:
(1)你生活的地方的花草是谁在维护?
(2)你生活的地方的的路灯坏了谁来更换?
(3)你生活的地方的的卫生谁来打扫?
(4)你生活的地方的的电梯谁来维修?
5、总结:我们生活在这里,这里有我们成长的足迹,这里有我们的欢声笑语。这里地方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场所,这里的人们为我们的成长带来了更多的帮助。我们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我们热爱这里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