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地区地震地质特征与地震活动性研究_赵友年

合集下载

四川雅安未来地震风险研究

四川雅安未来地震风险研究

四川雅安未来地震风险研究【欢迎在文章后面赞赏支持我方的地震研究和预测,感谢支持。

】四川雅安位于四川省中东南部【地图上看的确是位于四川省的中东南部】;地质上四川雅安位于龙门山断裂带和鲜水河断裂带和安宁河断裂带交界处【实际上四川雅安大部分县市区都位于龙门山断裂带,仅仅只有石棉县和汉源县是位于龙门山断裂带和鲜水河断裂带和安宁河断裂带交界处,石棉县南部是安宁河断裂带,石棉县西北部是鲜水河断裂带,石棉县-汉源县东北部是龙门山断裂带,奇葩的是官方还在这3个断裂带交界处建造了一座大型水库,这个水库叫瀑布沟水库,库容量是53.9亿立方米,是新丰江水库库容量的二分之一】。

下图是四川雅安的地形图下图是四川雅安3大断裂带分布图【鲜水河断裂带为红线,龙门山断裂带为黑线,安宁河断裂带为绿线】鲜水河断裂带资料:鲜水河断裂带长度大约在370千米至400千米左右【这只是狭义的鲜水河断裂带的长度,是指从甘孜县-炉霍县-道孚县-康定市-泸定县南-石棉县的长度,宏观的鲜水河断裂带是指从青海玉树开始至石棉县结束】,历史最大地震是1320年±65年四川甘孜州马尼干戈县8级地震【这是按照宏观的鲜水河断裂带判断的】,如果是狭义的鲜水河断裂带来判断历史有记录最大的地震是1786年6月1日四川康定-泸定磨西镇交界7.75级地震,该断裂带上次7级以上的地震是1973年2月6日四川炉霍县7.6级地震信息;该断裂带1700年至今共发生了8次7级以上的地震【狭义的鲜水河断裂带来算的话是8次7级以上的地震】,鲜水河断裂带7级以上地震复发周期为40年左右,最近1次7级以上地震距今为42年。

龙门山断裂带资料:龙门山断裂带长度大约在550千米至590千米之间,历史最大地震是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的8级地震【也有资料显示此次地震属于双震,第一次地震震级是7.8级,发生在汶川境内,第二次地震是7.2级,发生在北川县附近】;2008年汶川8级地震前该断裂带并无7级以上地震的记录,历史上发生过多次6级地震,6级地震主要发生在大邑县西部,汶川县,北川县等,该断裂带8级或者8级以上地震复发期在2000年至4000年左右【如果2008年汶川8级地震并未完全释放汶川-北川一线能量而该区域还有部分剩余能量未释放的话8级或者8级以上地震复发期应该在500年至2000年间,不过根据该断裂带滑动率很慢来计算以及根据1327年8月至9月四川雅安天全疑似8级地震判断的话该断裂带实际8级左右地震复发周期为650年1000年间】,目前龙门山断裂带疑似和有记录8级或者8级以上地震主要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四川雅安天全那块】,龙门山断裂带中段【四川汶川-北川那块】,唯独四川龙门山断裂带东北段【四川青川那块】历史无8级左右地震记录,未来数百年应关注那块区域。

雅安地震建筑震害浅析

雅安地震建筑震害浅析

[ 8 ] 郭胜利 , 王淑萍. 陇 中封闭式 民居冬季室内热环境
分析 卟 环 境科 学 , 2 0 0 8 ( 3 1 ) .
[ 9 】 J i a p i n g L i u , D ̄ o n g L i u , Y a n g L i u , P , . o n g r o n g Hu ,
求虽然提高 了, 但是其实施水平依然处于低位运行状
态 。对 于 房 屋 质 量 问题 , 盖 房者 自己往 往 是 清 楚 的 。 由于汶 川地 震震 后房 屋重 建 的费用 大部分 由老 百姓 自
居 民住房严重破坏 、 倒塌以及 中等破坏 已无维修加 固 价值 的达到了 9 7 . 9 %。专家表示 , 这 主要是由于该地 区农村 自建房 中大量使用 简易的砖混 、 砖木 、 土木等
烈度 为 9 度 。此 次 地 震 造 成 2 3 1 万 人受灾 , 1 9 6 人 死
亡, 2 1 人失踪 , 1 3 4 8 4 人受伤 , 其 中位于震 中的芦山县
龙 门乡 9 9%以上 房 屋垮 塌 , 卫生院、 住 院部 停 止 工作 , 停水 停 电 , 仅 雅 安 三 个 重 灾 县 公 布 的经 济 损 失 高 达 1 6 9 3 亿元( 为2 0 1 2 年该 地 区 G D P总和 的 2 1 倍) 。
[ 7 ] 刘加平. 建筑物理 [ M】 . 北京 : 中 国建 筑 工 业 出版
社 。 2 0 0 0 .
F o l k Ho u s e s i n S i C h u a n [ J ] . J a n p a n : J o u na r l o f Ha b i t a t E n g i n e e r i n g , 2 0 0 9 ( 1 2 ) . 收稿 日期 : 2 0 1 4 - 0 4 - 1 4

“雅安地震课件-浅析抗震构造设计中的震害控制技术”

“雅安地震课件-浅析抗震构造设计中的震害控制技术”
“雅安地震课件——浅析 抗震构造设计中的震害控 制技术”
本次课件探讨了雅安地震的背景知识、抗震构造设计的重要性以及震害控制 技术的概述,旨在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抗震建筑设计。
雅安地震的背景知识
雅安地震发生在2013年4月20日,震级7.0,震中位于四川雅安市,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这次地震的发生引起了人们对地震防灾准备和抗震构造设计的更深入思考。
抗震构造设计的重要性
1 人身安全
合理的抗震设计能够保护建筑物及其 内部设施,减少人员伤亡风险。
2 财产保护
抗震结构能够减少地震对建筑物和财 产的损害,避免经济损失。
3 社会稳定
抗震建筑能够提高社会韧性,降低地震对社会运行的影响。
震害控制技术的概述
减震技术
利用弹性材料和装置来减少地 震作用下建筑物的加速度和位 移。
足够的刚度和强度
结构应具备足够的刚度和强 度,以抵抗地震引起的荷载 和变形。
良好的连接性能
结构连接件应具备良好的连 接性能,确保结构在地震作 用下能够整体工作。
常见的结构抗震措施
1
基础加固
通过加固建筑物的基础结构,提升抗震能力。
2
墙体加固
对建筑物的墙体进行加固处理,提升整体的抗震性能。
3
框架加固
对建筑物的框架结构进行加固,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和强度。
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
通过对历史地震事件的案例分析和经验总结,可以更好地了解层,将地震产生 的能量隔离,有效减少建筑物 的震害。
加固技术
通过钢筋混凝土加固、钢结构 加固等手段,提升建筑物的抗 震能力。
地震力的计算与分析
地震力的计算与分析是抗震构造设计中的重要一环,包括确定设计地震参数、 建筑物的动态特性以及迭加各种荷载等。

雅安地震研究报告

雅安地震研究报告

雅安地震研究报告引言本篇报告主要对雅安地震进行研究分析,旨在了解该地震的发生原因以及对当地造成的影响。

雅安地震发生于20xx年x月x日,地震规模为x.x级。

1. 地震背景雅安地震发生在中国四川省雅安市,该地区位于川滇交界处,地震频发区域之一。

地震的震中位于xx县,距离该市中心约xx公里。

2. 地震发生原因根据相关研究数据和地质勘探结果,该地震是由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引起的。

长期以来,两个板块的构造应力积累,最终导致了断裂面的形成,引发了这次地震。

3. 地震特征雅安地震的震级为x.x级,震中深度约为x公里。

根据地震监测数据,该次地震向周边区域发出了强烈的震荡波,对周边城市造成了明显的影响。

根据震中的经纬度,我们可以推测地震的震源区。

4. 灾情分析4.1 人员伤亡这次地震给雅安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灾难,据统计,地震造成了x人死亡,x人受伤。

4.2 经济影响地震对当地的经济活动造成了严重破坏。

据初步估计,地震造成的损失约为x亿元人民币。

4.3 灾后重建地震发生后,政府迅速组织了抗震救灾工作,并启动了灾后重建计划。

灾后重建包括修复受损的建筑物、基础设施等,并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和心理辅导。

5. 地震预测与防范措施为了减少地震灾害的损失,人们一直在努力提高地震预测的准确性。

然而,目前地震预测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地震防范工作,包括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加强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等。

结论通过对雅安地震的研究分析,我们更加深入了解了该地震的发生原因以及对当地造成的影响。

这次地震给雅安地区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但地震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的组织和实施,有力地减少了损失,并为未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未来,我们需要继续加强防震减灾工作,提高对地震的预测和防范能力,以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雅安地震灾害评估报告

雅安地震灾害评估报告

雅安地震灾害评估报告
根据中国地震局发布的数据,雅安地震发生在2013年4月20日,震中位于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

该次地震的震级为7.0级,震源深度为13千米。

这次地震造成了196人死亡,21人失踪,11381人受伤,多座房屋倒塌,道路、桥梁严重受损,给灾区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地震灾害评估报告主要分为四个方面进行评估:地震活动、震害情况、灾后救援情况和灾后重建情况。

首先,评估报告需要对地震活动进行研究。

通过对地震的震级、震源深度、震中位置等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地震的规模以及可能引发的灾害范围。

此次雅安地震的震级较高,震源较浅,因此造成了较大的灾害范围。

其次,评估报告需要对地震灾害的具体影响进行评估。

包括房屋倒塌情况、人员伤亡情况、道路和桥梁受损情况等。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程度,为后续的救援和重建工作提供依据。

再次,评估报告需要对灾后的救援工作进行评估。

包括救援行动的及时性、有效性以及救援人员的数量和质量等。

这些数据可以评估灾后救援工作的效果,并为今后类似灾害的救援提供经验和借鉴。

最后,评估报告需要对灾后重建工作进行评估。

包括重建的速度、质量以及对受
灾群众生活的影响等。

这些数据可以评估重建工作的效果,并为今后类似灾害的重建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

通过对以上四个方面的评估,可以全面了解雅安地震灾害的影响,为今后的地震灾害防范和抗灾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同时,也可以针对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和应对灾情的效率。

不同尺度地学数据的岩石岩性识别方法对比

不同尺度地学数据的岩石岩性识别方法对比

不同尺度地学数据的岩石岩性识别方法对比作者:朱雨星王一帆郭宁赵元国仰春颖来源:《科技视界》2020年第05期摘要岩石岩性识别是从事地学研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不同的数据采集方法提供了不同尺度下的岩石岩性响应特征。

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本文对岩石薄片图像、测井数据和地震数据三类地学数据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基于这三类数据的岩石岩性识别原理进行总结,以及相应的自动识别方法进行对比。

关键词岩石岩性;识别方法;不同尺度;地学数据中图分类号: P313.1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 ADOI:10.19694/ki.issn2095-2457.2020.05.0510 前言从事地学相关问题的研究,例如地质建模,储层预测等,岩石岩性识别是一项相当重要和基础性的工作。

岩性是岩石各类特征的总和,例如矿物成分,颜色和构造等。

岩性识别是依据岩石特征,使用各类方法对其岩性进行认识和区分的过程[1]。

岩性识别方法又与被分析数据对象的尺度存在联系。

常见的被分析数据对象包括:岩石薄片图像,测井数据和地震数据。

这三类数据在分析尺度上存在明显差异。

岩石薄片是对岩石岩性的直接反应,不同类型的矿物成分在偏光薄片图像和正交偏光薄片图像中存在明显的特征,其分析尺度最小,相应的分辨率最高。

而测井反映了地下岩石的不同物理特征,是岩石矿物成分、结构和孔隙度等信息的综合反映[2]。

因此,利用测井方法确定地下岩石岩性,往往需要对多条测井曲线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或采用特殊的测井仪器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率。

相对于岩石薄片图像,测井数据的分析尺度更大,其分辨率依然相对较高。

地震数据直接反映的是地层间的波阻抗差异,而构建波阻抗的岩石速度与密度往往与岩石岩性有着直接联系。

通常利用地震数据反演地层的弹性参数,进而推断出地下地层的岩石岩性。

受制于地震震源的信号特征,相比薄片图像和测井数据,地震数据的分析尺度大了很多,垂向分辨率低。

但地震数据的优势在于其横向对比追踪地层的能力,能在更大范围内对地层的岩石岩性进行分析。

雅安芦山县地震崩塌滑坡信息提取与发育规律分析

雅安芦山县地震崩塌滑坡信息提取与发育规律分析

雅安芦山县地震崩塌滑坡信息提取与发育规律分析李树林;余利峰;陈丽霞【摘要】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

由于当地复杂的区域地形条件,强烈的地震引发了大量的滑坡、崩塌等次级地质灾害。

以此次地震诱发滑坡的重灾区宝盛乡为研究区,采用遥感高清影像与DEM结合的方式进行目视解译,并结合光谱信息与坡度信息对目视解译结果进行半自动提取与再验证,建立地震斜坡灾害的光谱信息解译标志;在此基础上,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统计分析此次地震斜坡地质灾害在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构造等方面的发育规律。

结果表明,本次地震诱发滑坡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坡度范围主要集中在30°~50°,发育的地层主要为下第三系名山组和白垩系灌口组粉砂岩、泥岩、砾岩;烈度范围主要集中在Ⅸ度区。

%On April 20,201 3,a strong earthquake of MS 7.0 struck the Lushan County,Sichuan Province, China.Because of the complex terrain conditions of the local area,the strong earthquake triggered numbers of secondary geological disasters,such as landslides,collapses,and debris flows.The Baosheng country,seriously attacked by slope mass movement disasters,was taken as an example for the study area in the paper.The combination of the remote sensing images and the DEM is used for visual interpretation.To evaluate and modify the accuracy of the visualization result,the spectral information and gradient information are then utilized.Moreover, the technology of spatial analysis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 is applied to the analysis of regularity of landslide mechanism,including topography,lithology,geological structure,and seismic intensit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lopes of the earthquake-induced landslides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range of30°~50°,developed primarily in Mingshan group of earlier-Tertiary strata and Guankou group of Cretaceous composed of siltstone,mudstone and conglomerate,and mainly in the area of intensity Ⅸ.【期刊名称】《工程地质学报》【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8页(P861-868)【关键词】芦山地震;遥感;崩塌;滑坡;信息提取【作者】李树林;余利峰;陈丽霞【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武汉 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武汉 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武汉 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2.220 引言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龙门乡、宝盛乡、太平镇交界(北纬30.3,东经 103.0)发生 7.0级地震。

雅安地震突如其来地震预案有备无患

雅安地震突如其来地震预案有备无患

雅安地震突如其来地震预案有备无患汇报人:2023-12-28•地震概述•雅安地震概况•地震预案的重要性目录•地震预案的制定与实施•地震应急救援措施•地震防范与减灾措施01地震概述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岩层在地应力作用下发生突然错断,释放出集聚的能量,使地壳产生弹性震动而引起的地面震动。

地震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其发生时间、地点和强度难以准确预测。

地震释放的能量以波的形式传播,导致地面震动、建筑物倒塌等破坏。

地震的定义与特点特点定义地震常常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特别是房屋倒塌和次生灾害导致的人员伤亡。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影响地震会破坏建筑物、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

地震会对社会经济、环境和心理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需要长时间恢复和重建。

030201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地震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浅源地震、深源地震、构造地震等。

分布地震在地球上的分布并不均匀,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等地区。

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的交界地带,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

02雅安地震概况雅安地震的发生地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的龙门山脉与邛崃山脉交汇处,属于地震较为活跃的地区。

历史上,该地区曾多次发生过6级以上的地震,因此地震的防范和应对一直是当地政府和居民关注的重点。

雅安地震发生在2013年,是近年来我国较为严重的地震灾害之一。

雅安地震的历史背景雅安地震的震源深度约为10公里,震级为7.0级。

地震的烈度达到了9度左右,属于强烈地震。

地震对当地的地形和地貌造成了较大的破坏,包括山体滑坡、地面塌陷等自然灾害。

雅安地震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当地的基础设施如道路、桥梁、电力、通讯等受到了严重损坏,给救援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地震还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破坏,如水源污染、土地沙化等。

03地震预案的重要性0102减少人员伤亡预案中包含应急疏散路线和避难场所的规划,能够指导人们在地震发生时快速、有序地撤离危险区域,到达安全地带。

雅安地震对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影响

雅安地震对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影响

雅安地震对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影响第一篇:雅安地震对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影响论雅安地震对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影响——陈德深四川雅安是中国著名的大熊猫之乡。

19世纪后期,西方传教士在雅安宝兴发现了大熊猫,从此大熊猫被世界所知。

雅安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东北部,距芦山地震震中心约80公里车程的蜂桶寨自然保护区。

该保护区是野生大熊猫、金丝猴等多种国家级保护动物的栖息地,约有熊猫40多只。

国家自然保护区是中国最重要的大熊猫栖息地之一,此次地震对该保护区内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根据世界上和5·12 汶川大地震的破坏性,讨论分析了震区森林植被、竹类生长、地形、土壤理化性质及生物多样性可能发生的相应变化和对大熊猫生存威胁潜在的可能性,多种环境因子受地震干扰的原理及现状,为开展震区森林生态学、竹木生长研究提供思路和保护与修复大熊猫栖息地提供参考依据。

此次地震直接或间接导致了蜂桶寨保护区出现山体垮塌和引水管道损坏,而处于“地震孤岛”中的野生大熊猫,更是引起人们的关注。

曾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遭受重创的卧龙自然保护区,在此次芦山地震中有强烈震感。

只是此次地震发生后,雅安碧峰峡熊猫基地的大熊猫们出现的不同反应。

部分熊猫因受到惊吓往树上爬,后在饲养人员的“劝慰”下慢慢“平复”,养殖熊猫的圈舍受地震影响不大,地震并未危机熊猫及研究基地的安全。

此外,尽管由于停电等因素,基地有部分熊猫感到不适或惊吓,但也有熊猫在地震前后完成交配。

地震发生后,基地的工作人员通过“爱心抚养”等一系列措施对受惊吓熊猫进行了安抚。

首先保证食物充足供应,让大熊猫感到跟平常没有什么区别。

基地动物管理部王主任对记者说。

对于受惊吓较为严重的年幼熊猫,饲养员通过一起玩耍、抚摸等方式平复它们的紧张感。

饲养员会把食物切成一块一块,端到熊猫面前喂它们吃,通过饲养员与熊猫近距离的交流来安抚它们。

但地震对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影响较为复杂。

地震之后,大规模的滑坡和植被的剥离,迅速而剧烈地破坏了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中科院测地所专家分析雅安地震震源动态破裂过程

中科院测地所专家分析雅安地震震源动态破裂过程

可能属于一个强余震的情况。图3 给 出了 地震破裂在地表的投影情况。
从波形拟合情况 ( 图4 )来 看.该地
震拟 合情况很 好 .结果 吻合度很 高 。因
此 ,结 果 比 较可 靠 。 可 以基本 认 为 此 次地
其 后进 入 平 静期 . ̄ l j 2 0 秒 左 右 又 出现 了一 次 小 的能 量 释放 情 况 ,可能 属 于 此次 主 震 的 能量 但 也可 能 为 一次 强 余 震事 件 。
暄匿蕊固
D 。
一 5 v暑 ,重_ l1. I a
伸 ”∞ 器
中科院测地所专家分析雅安地震震源动态破裂过程
中科 院 测 量 与 地 球 物 理 研 究 所 研 究 员 熊 熊等 专 家经 过 研 究后 认 为 雅安 地 震 地表 破 裂 出现 。地 震 主要 破 裂 区位 于地 震 起震 点 ( 1 0 3 O o E . 3 0 3 o N )左 右各 1 0 公 里 范 围 ,主 要影 响 范 围可 能 在此 范 围 内 并 向 因 厘米/ 秒 ),在2 0 秒 左 右 有 另 一 个 小 的能量释放 ,可能为地震的破 裂释放 ,也
前山断裂。断层破裂主要集中在起震点到
两侧 2 O 公里 的范 围 内 ,沿 断层 倾 角 方 向 的 范 围主 要 在 1 2 ~2 5 公 里 左 右 。地 震 主 要持 续 时 间2 O 秒 左 右 。从 结 果 来看 ,地 表破 裂 不显 著 .在起 震 点 南部 1 0 公里 范 围 内 可能
E a r t h S c i e n c e s ,2 0 0 9 )
■■● ■■E= =;=I
0 2 5 5 O 7 5 1 o 0 1 2 5
a n

四川芦山6.1级地震现场灾害调查与震害分析

四川芦山6.1级地震现场灾害调查与震害分析

四川芦山6.1级地震现场灾害调查与震害分析
王笃国
【期刊名称】《防灾博览》
【年(卷),期】2022()3
【摘要】2022年6月1日17时00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7度,东经102.94度)发生6.1级地震,震源深度17公里。

地震造成4人死亡,42人受伤,房屋严重损坏130余间,一般损坏4000余间,周边多个市县震感强烈,最终的烈度评定如图1所示。

此次地震的最高烈度为Ⅷ度(8度),等震线长轴呈北东走向,长轴76公里,短轴65公里,Ⅵ度(6度)区及以上面积3887平方公里,主要涉及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宝兴县、天全县、名山区、雨城区以及成都市邛崃市、大邑县,共计7个县(市、区),40个乡镇(街道).
【总页数】4页(P24-27)
【作者】王笃国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1
【相关文献】
1.四川芦山地震周边农村住宅震害分析
2.四川芦山地震次生地质灾害遥感调查及灾害特征初探
3.四川芦山地震灾害调查与灾后重建的相关问题分析
4.云南漾濞6.4
级地震现场灾害调查与震害分析5.四川泸县6.0级地震现场灾害调查与震害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四川盆地重磁场特征与深部构造

四川盆地重磁场特征与深部构造

四川盆地航磁化极异常图
研究区重磁特征—重磁相关系数
将重磁异常上延10km后,再将重力垂向一阶导数和化极后的磁异常求重磁相关系数R。
四川盆地重磁相关系数图, (上延10km后的重磁互相关计算结果,中心磁偏 角1.42°,磁倾角44.9°,滑动窗口为6Km×6Km)
研究区重磁特征—小波分解结果
四川盆地布格重力异常小波多尺度分解和功率谱结果图 -1, G——布格重力异常,D1G-D4G——1-4阶小波细节,A4G——4阶小波逼近
在磁异常场上, F18断裂的南西侧为平缓变 化区,北东侧为负异常或正高异常圈闭, F18 截止与 F2 ,其可能与遵义断裂相连 (张岳桥等 , 2011; 殷积峰, 谷志东和李秋芬, 2013)。
研究区重磁特征——断裂重磁特征
断裂名称 走向 识别特征 F9, F10, F12 F15, F16 主要依据重磁二阶模数 F9(达州-石柱) F10(云阳) F12(阆中-达州) F14(宜宾-泸州) F15(德阳-资阳) F16(遂宁-大足) NW NW Nearly EW Nearly EW SN SN 图中的梯度模数条带的弯曲和截断特征来识别。
结果(江为为等, 2001; 罗志立, 1998; 宋洪彪
等, 1995; 汪泽成等, 2008; 王学军, 2015)对这 三条断裂的展布都有着相对一致的认识。 F2和F3是盆地内分区深大断裂,重力场上, 带。在磁异常上,主要是明显的正负磁异 常转换带和一些串珠状高值圈闭。F3 的切 割深度可能达到了30km(张乐天等, 2012).
a: 四川盆地莫霍面深度;b:四川盆地莫霍面深度(熊小松等,2015,地球物理学报)
主要认识
1、莫霍面深度介于39.5—48km之间,大部分区域为41km左右, 基底面深度

浅析地震产生机理并解释雅安地震机制

浅析地震产生机理并解释雅安地震机制

浅析地震产生机理并解释雅安地震机制浅析地震产生机理并解释雅安地震机制毛宽振Y1208521717摘要:2013年4月20日发生在中国四川雅安芦山的Ms7.0级地震是2008年“5.12”汶川地震之后龙门山地震断裂带又一个灾难性地质事件。

到目前为止,统计数据显示,这次地震中死亡193人;伤1200余人;经济损失估计达数百亿元。

本文根据雅安芦山地震的构造背景,简单的对青藏高原地震的发生机理做了总结。

关键词:地震;成因机制;龙门山大断裂;雅安地震;汶川大地震1.地震成因探讨目前, 虽然关于地震成巴为假说很多, 但多限于力学方面, 而且都不能够圆满地对已知的地震性状作出科学而确切地解释。

在讨论地震成因时, 往往局限于一些固定的模式, 如仅从应力及其积累一释放方面考虑地震成因间题, 而放弃了其它可能重要的因素在地下深处, 地应力实际上并不能象所想象的那样积累与释放, 它的存在或变化只是地质作用的结果, 而非动因, 地震并非纯粹的内力地质作用, 而是十分复杂的地学现象。

下面就地震成因的力学理论或学说进行讨论。

( 1 ) 地下深处的温压条件( 如20 一30 k m 以下, 岩石塑性大大增加; 70 k m 左右, 即可能呈熔融态或塑性体) , 使岩石已不能象实验室中对刚性体进行实验时所观测到的地应力的积累和释放, 致使地下岩石发生破裂造成地震。

现有力学成因机制或模式对浅源震都难以做出合理的解释, 对最具危害性的中深源( 地下几十公里以下, 直至7 o 01’m 左右) 大地震就更难以解释。

深变增加使岩石弹性减弱或消失, 塑性增大( 尤其是软流圈) , 更不利于应力能的积累一释放, 这显然与中深源多大地震的事实相悖。

( 2 ) 根据板块理论, 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大陆地震带都与岩石圈板块俯冲有关, 即两带区正是地球表层冷物质汇集并向地下深处拗集的地带。

中央海岭带才是地下高能物流上升, 地壳增生扩张、强烈活动和错动断裂发育吃地带, 但事实上这些地区远没有地表冷物质汇集下沉的俯冲带富有活力, 其向外释放的能量也远远没有板块汇合俯冲带猛烈和巨大。

地震灾害2(1)

地震灾害2(1)

一.地震灾害的特点及对卫生救援任务的物资保障的影响 要做好地震灾害卫生救援队伍物资保障工作,对地 震灾害有所认识, 对接受派援所面临的任务和问题、对 灾区环境、对受灾情况、救灾物资供有所了解, 才能确 保卫生救援队伍有效物资保障且携带团队和个人装备有 针对性, 才能保证完成救援任务, 保障个人生命安全和 身体健康。 地震灾害的主要特点: 1、突发性比较强,猝不及防。2、破坏性大,成灾 广泛。3、社会影响深远。4、防御难度比较大。5、产 生次生灾害。6、续时间比较长。 充分认识地震灾害本身固有的特征, 对加强卫生救 援队伍建设, 特别是做好卫生救援队伍物资保障有重要 意义。
三、 应急救援队队伍后勤保障及个人装备保障 (一)、后勤保障类装备
按照《卫生部应急参考目录(试行)》要求,队 伍保障类装共分3个方面8大类, 配臵标准按不依托当 地保障的情况下实现自我携行、自我保障, 要求轻便 易于展开撤收运输, 充分考虑自我保障条件下水、电、 暖、食品和工具的供应保障问题。
1、宿营用品 不同规格大小工作、生活起居、厕所等 帐篷( 网架结构、防晒保暖为宜); 冷暖风机风扇/取暖器 (视区域和气候选择); 水桶、折叠台、椅和床; 塑料布、 围布; 凉衣绳( 杆); 不锈钢暖水瓶; 垃圾袋; 警戒标示 用品( 带、标志、杆); 洗涤用品; 洗浴装臵。 2、供电照明 供电设备(自备便携式发电机、太阳能 电池板组、蓄电池)、燃料桶、防水配电盘、电缆线搅盘 及电线、接线板、灯具(节能灯、探照灯、头灯、暴闪标 志灯、营地灯)、转换插头、车载或其他逆变电源、太阳 能充电器、万用充电器。
卫生部的卫生应急个人携行主要装备:
队员服装适合当地和途中气候的个人棉质内衣裤、外衣裤等服装, 带标志的队服、萤光标识背心(马甲)、帽和头盔(夏天太阳帽、冬天御 寒棉或皮帽、进入危险区域带的安全帽)和鞋。队服或队员外套应选防 水、防风、透湿面料和设计, 可选备市售的各种冬夏季节冲锋衣、风 衣。卫生救援队服和个人服装应选择鲜艳、醒目的色彩, 方便辨识, 有利于救援和自救。鞋应选用耐穿耐磨的防刺鞋作为工作徒步用鞋, 警用防暴鞋和登山鞋是较好的选择。另外为方便营地起居生活, 或适 应多雨水地区, 还要准备凉鞋、拖鞋和水鞋。生活用品大和小的防水 背囊( 大的背囊一般选用60-80L容量较合适行军使用, 小的用于营地 工作使用)、防水背包、腰包、洗漱包( 套装洗漱用品) 、药盒(内臵 个人常用药) 或急救包、身份标志铭牌(金属或其他硬质材料, 标记上 个人名字、单位、血型、过敏药物、急救联系电话等资料)、工作记录 本、签字笔、卫生应急等手册、多功能防水电筒和头灯、驱避剂(喷雾 或涂抹用)、防晒霜、行军保温水壶、太阳镜、求生逃生用品(救护绳、 求生哨、信号发生器)、便携多功能刀、指南针、防风打火机、潜水手 表、消毒湿纸巾、野战饭盒(套装) 、睡袋(与气候匹配)、毛毯、毛巾 被、蚊帐、充气垫或隔水布、救生烟火棒、雨具( 伞和雨衣) 。携带 个人饮水净水器以解决野外或紧急情况下的饮水问题。

震后应急科普宣传的实践与思考

震后应急科普宣传的实践与思考

震后应急科普宣传的实践与思考作者:暂无来源:《城市与减灾》 2020年第4期赵永赵永,四川省地震局宣传教育中心主任,1997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学历,长期从事防震减灾宣传工作,作为四川省防震减灾科普传播师,曾多次深入震区、基层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讲工作。

曾参与汶川地震、芦山地震、康定地震、九寨沟地震、长宁地震等地震应急宣传工作,组织编纂出版《四川省防震减灾知识学生读本》《四川省防震减灾知识“七进”读本》等科普读物19本,参与编纂出版《四川省志·地震志》《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灾情》《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应急工作图集》等图书多部,创作的科普作品曾获全国防震减灾科普作品大赛三等奖1项、优秀奖1项,应急管理部科普作品三等奖1项。

引言地震,特别是强有感或破坏性地震发生后,社会各界对地震的关注度骤升,“地震发生的原因”“震后趋势怎么样”“灾害损失怎样”“预测预警如何”等种种疑惑和顾虑四起,人心沸动、言论纷扰,民众对于地震科普的需求猛增,这就要求我们迅速组织开展有力有效的应急科普宣传工作。

震后应急科普宣传涉及面广、科学性强、影响力大,对于稳定民众人心、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抗震救灾、减轻灾害损失等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尽管震后应急工作需要相关部门共同努力,但社会的关注焦点往往习惯性地集中到地震部门身上,时常将地震部门置于舆论“风口浪尖”的尴尬境地。

因此,做好震后应急宣传工作,既是对地震部门担当作为精神、工作能力与水平、社会作用和价值的一大考量,也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近年来,四川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震后应急科普宣传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和认识,或许对大家有所启发或借鉴。

四川震后应急科普宣传工作实践作为全国多地震省份之一,四川继2008年“5·12”汶川8.0级特大地震之后,又先后发生芦山7.0级、康定6.3级、九寨沟7.0级、长宁6.0级等2次7级、2次6级、70余次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

雅安地震突如其来地震预案有备无患

雅安地震突如其来地震预案有备无患

设过程中应加强质量监管,确保建筑物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02
应急响应要及时
在地震发生后,应急管理部门应迅速启动预案,调动救援力量,确保救
援工作及时有效。同时,还要加强信息发布和舆情引导,稳定人心。
03
重视灾后恢复
除了应急救援,地震预案还要关注灾后恢复和重建。要制定详细的灾后
重建计划,为受灾地区提供必要的人道主义援助和技术支持,帮助其尽
地震的危害与影响
危害
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 。
影响
地震波及范围广,对周围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长期影响,如 土壤液化、地面塌陷、山体滑坡等。
02
雅安地震概况
雅安地震的历史背景
雅安地震发生在四川盆地西缘 的龙门山脉,是该地区近年来 发生的最强烈地震之一。
历史上,雅安地区曾多次遭受 地震灾害,其中以1976年的雅 安地震最为严重,造成大量人 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雅安地震突如其来地震预案 有备无患
汇报人: 2023-12-23
பைடு நூலகம்录
• 地震概述 • 雅安地震概况 • 地震预案的重要性 • 地震预案的具体措施 •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 • 结论与展望
01
地震概述
地震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岩层在地应 力作用下发生突然破裂,释放出 集聚的能量,形成地面的震动和 摇晃的现象。
VS
美国
美国加州也经常发生地震,其地震预案注 重多部门协同和资源整合,强调在地震发 生后迅速启动应急响应,进行灾情评估、 救援力量部署和协调。此外,美国的地震 预案还特别关注灾害恢复和重建,为受灾 地区提供长期支持。
实践经验与教训总结
01
预防为主

雅安地震突如其来地震预案有备无患

雅安地震突如其来地震预案有备无患

地震预案的实施
宣传和培训
01
向预案涉及的公众和应急救援人员进行宣传和培训,提高他们
对预案的认知和应急响应能力。
组织协调
02
协调各级政府、救援队伍和社会力量,确保预案实施过程中的
组织有序。
现场指挥
03
设立现场指挥部,统一指挥现场应急救援工作,协调各方行动

地震预案的评估
评估预案效果
根据预案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实际效果,对预案进行评估和修订。
反馈改进
针对预案评估中发现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不断完善和优化预 案。
04
雅安地震的经验教训
雅安地震预案的不足
预报精度不高
雅安地震发生前,虽然有关部门已经提前发布了地震预警,但由于预报精度不高 ,导致部分地区民众没有及时得到预警。
预案实施不到位
雅安地震发生时,一些地区的预案实施不到位,包括应急物资储备不足、应急避 难场所规划不合理、应急救援力量不足等问题。
2
加强应急救援物资的储备和调配,确保应急救 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3
加强灾后恢复重建能力建设,为灾后重建提供 有力保障。
THANK YOU.
2023
雅安地震突如其来地震预 案有备无患
目录
• 雅安地震概述 • 地震预案的重要性 • 地震预案的制定和实施 • 雅安地震的经验教训 • 未来地震预案的发展方向 • 提高应对地震的能力
01
雅安地震概述
雅安地震的背景
地理位置
雅安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是四川历史文化名城和新兴的旅游 城。
地震史
四川位于地震带上,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地震,如1976年松潘平武地震等。
雅安地震的经过
发生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 02分。

从地质角度分析雅安地震与汶川地震存在关联

从地质角度分析雅安地震与汶川地震存在关联

从地质角度分析雅安地震与汶川地震存在关联中国老科协国土资源分会地科院身处北京的地质专家们,热切期盼着同事们从前方传来的一切信息。

同时,他们也在紧张地研究着有关雅安地震的一系列科学问题。

4月22日下午,中国地质科学院召开雅安地震院士专家研讨会。

十余位与地壳稳定性研究相关的院士专家围坐在一起,高悬的大屏幕上显示的是一道从东北向西南斜劈在地壳上的巨大裂痕一一这次地震、也是汶川地震的祸首一一龙门山断裂带。

龙门山断裂带位于青藏高原东缘,与四川盆地相交,长约500公里,宽达70公里,由3条大断裂构成,自西向东分别是龙门山后山断裂、龙门山主中央断裂、龙门山主边界断裂。

这里也是地震多发区。

在一幅《汶川地震及其余震分布图》E,密密麻麻的红点堆积在龙门山断裂带的北部和中部一一汶川地震后不到一个月时间里,这里发生的余震次数就超过了万次。

专家介绍说,5年前,由于汶川地震释放的能量巨大,龙门山断裂带北部中部近300公里的地方都发生了破裂,但是西南段的约100公里却没有破裂。

这次破裂的恰好是当年比较稳定的地段。

专家们根据现有资料初步判断,雅安地震与汶川地震的发生机理很相近,但汶川地震西南段以逆冲为主、东北端为右旋走滑断裂,雅安地震则为逆冲断裂。

由于震级的差异,汶川地震的持续时间约90秒,雅安地震的持续时间约27秒,当然,两者的地表显示也差异较大。

国家地震局拥有我国地震研究的主要科技力量,院士专家们对他们的观点十分重视。

恰好当天上午,地科院的多位专家参加了国家地震局组织的一次紧急会商会,并带回了一些地震专家对雅安地震的解读。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陈运泰认为,从震源位置、机制和震级大小看,雅安芦山地震是汶川地震强余震,是汶川地震破裂向西南方向的发展。

而且,他5年前曾在一份政府内参中特别提到汶川西南100公里左右的宝兴一带可能发生七级左右强余震。

雅安地震发生后,陈运泰院士研究团队根据现有数据资料对这次地震的破裂过程做了动力学模拟,推测的结论是:雅安地震破裂沿走向30公里,沿断裂层面40公里,最大错距离为1.6米,由于地震能量靠近地表基本消耗完毕,因而地表不会产生明显的同震破裂。

雀儿山岩体与高贡岩体之错位及地震地质意义

雀儿山岩体与高贡岩体之错位及地震地质意义

雀儿山岩体与高贡岩体之错位及地震地质意义
赵友年;姚武员;姚学良
【期刊名称】《四川地质学报》
【年(卷),期】1989(000)003
【摘要】川西地区雀儿山和高贡两岩体分别置于甘孜—邓柯断裂带两侧。

经岩石类型、岩石化学特征、成生时代和成因环境的对比研究,推断上述两岩体原属同一岩体,后经第四纪左旋位错分置两侧。

据之作出该断裂带地震危险性推测,认为下世纪有可能出现地震高潮。

【总页数】6页(P37-42)
【作者】赵友年;姚武员;姚学良
【作者单位】四川省地质矿产局区调队;四川省地质矿产局区调队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
【相关文献】
1.川西义敦岛弧稻城花岗岩体和海子山花岗岩体锆石U-Pb年代学、Hf同位素特征及地质意义 [J], 王楠;吴才来;秦海鹏;雷敏;郭文峰;张昕;陈红杰
2.西南天山巴什索贡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J], 杨林春;郑清连;郑勇;郭新成
3.青海杂多打古贡卡印支期含矿斑岩体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J], 薛万文; 王秉璋; 张金明; 张志青
4.武夷地块北东部迪口地区下元岩体和红叶岗岩体锆石La-ICP-MS U-Pb年龄及
其地质意义 [J], 刘欢; 赵希林; 葛延鹏; 张金国; 江涧; 覃显著
5.福建德化地区晚侏罗世琼溪岩体与大铭岩体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J], 林向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