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版测试题信息技术

合集下载

2024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考试模拟练习卷附答案

2024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考试模拟练习卷附答案

2024小学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考试模拟练习卷附答案一、填空题1.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加工、表达的各种技术之和。

2.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标。

3.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

4.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结构包括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5.必修课程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体现了基础性和通用性。

6.选择性必修课程是根据学生升学、个性化发展需要而设计的。

7.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8.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评价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9.项目式学习是信息技术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

10.信息技术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二、选择题1.以下哪个不是信息的特征?()A.时效性B.共享性C.独立性D.价值性2.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素养不包括以下哪个方面?()A.信息意识B.信息安全C.计算思维D.数字化学习与创新3.必修课程主要涵盖哪些内容?()A.数据与计算、信息系统与社会B.人工智能初步、三维设计与创意C.移动应用设计、开源硬件项目设计D.以上都不是4.选择性必修课程模块有几个?()A.3个B.4个C.5个D.6个5.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方法不包括()。

A.编程教学B.问题解决教学C.记忆背诵教学D.算法设计教学6.以下哪种评价方式最能体现过程性评价?()A.期末考试B.课堂表现评价C.升学考试D.竞赛获奖7.信息技术教材编写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A.科学性原则B.趣味性原则C.单一性原则D.实用性原则8.以下哪种教学活动最能培养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A.观看教学视频B.小组合作完成项目C.阅读教材D.做练习题9.信息技术课程资源不包括()。

A.教材B.实验室设备C.学生的家庭背景D.网络资源10.信息社会责任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信息安全、信息道德、法律法规意识B.编程能力、设计能力、创新能力C.数据处理能力、算法设计能力、问题解决能力D.以上都不是11.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结构中,选修课程的作用是()。

高中信息技术考试试卷含参考答案 5份

高中信息技术考试试卷含参考答案 5份

高中信息技术模拟考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新同学要了解校园的环境,通过下面哪种方法获得的是第一手信息()A.浏览校园网B.到档案馆查找资料C.询问高年级同学D.参观校园2.下列有关浏览器与网页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IE浏览器中清空历史记录,收藏夹中的内容同时被清空B.在IE浏览器中将当前浏览的网页添加到收藏夹,实质上是保存该网页的URL C.浏览器与WEB服务器之间进行数据交互使用的协议是SMTPD.网页内容是用HTML描述的,可以使用记事本、IE浏览器等软件进行编辑3.如果你想在网上查找关于徐志摩的诗词《残春》的信息,用全文搜索方式查找,你认为使用关键词()最容易得到结果。

A.徐志摩诗B.残春C.徐志摩残春D.徐志摩4.下列工具软件中,不适合从网上下载电影的有()A.网络蚂蚁B.网际快车C.迅雷D.电子邮件5.下列关于网页的描述,正确的是()A.超链接只能实现网页之间的跳转B.通过扫描二维码访问的网页都是安全的C.HTML文件中的文本可描述图像、超链接等网页元素D.搜索引擎通过自动网页搜索技术搜索并保存互联网上的全部数据6.小王是个应届毕业生,有一天他看到有个招聘信息,于是马上到招聘单位进行应聘,谁知道单位负责人却跟他说招聘日期已过。

这里体现了信息具有()。

A.共享性B.价值性C.时效性D.依附性7.如果你想在网上下载朴树的“生如夏花”的mp3,用全文搜索方式查找,你认为使用下列哪一个关键词能得到最准确的结果?()A.朴树B.生如夏花C.夏花D.朴树生如夏花8.下列属于采集工具的是()。

①激光打印机②电视机③录音笔④计算机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9.高二年级的水平考试报名中,需要提供每位学生的数字照片一张,学校应该选择哪种信息采集工具最方便、快捷。

()A.数码摄像机B.普通相机C.数码相机D.扫描仪10.刘文要通过网络查找有关细胞分裂的论文资料,她可以通过以下的()网站进行查找。

A.数字城市B.网上商城C.学术类网络数据库D.网上娱乐网站11.信息技术已经经历了五次革命,其中第五次革命_________。

(2024)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考试练习卷(填空题100题)附答案

(2024)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考试练习卷(填空题100题)附答案

(2024)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考试练习卷(填空题100题)附答案1.信息技术课程以______为基础,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

2.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以及______。

3.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______,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

4.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要求学生能够有效管理______与学习资源。

5.信息社会责任强调个体在信息社会中的______、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

6.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分为______、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7.必修课程是全体学生必须修习的,注重培养学生的______信息素养。

8.选择性必修课程包括算法初步、______、网络基础等模块。

9.选修课程有机器人设计与制作、移动应用设计、______等模块。

10.信息意识使学生对信息的______和信息价值有敏锐的感知。

11.计算思维中的抽象包括对数据、______等的抽象。

12.数字化学习与创新需要学生掌握常见的______。

13.信息社会责任要求学生遵循信息社会的______和法律法规。

14.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______能力。

15.算法初步模块让学生理解算法的______和效率。

16.数据与数据结构模块涉及数据的______、存储和操作。

17.网络基础模块使学生了解网络的______和应用。

18.数据管理与分析模块培养学生的数据______和分析能力。

19.人工智能初步模块让学生认识人工智能的______和应用。

20.三维设计与创意模块培养学生的______思维和创新能力。

21.机器人设计与制作模块注重学生的______和实践能力。

22.移动应用设计模块让学生掌握移动应用的______和开发。

23.开源硬件项目设计模块培养学生的______和创新精神。

24.信息系统由______、软件、数据、通信网络和用户构成。

25.信息系统的功能是对信息进行______、存储、处理、传输和输出。

信息技术学科2022版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含答案

信息技术学科2022版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含答案

聚焦课标学习提升专业素养——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标准试题一、填空题(60分)1.信息科技是现代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部分,主要研究以()的信息及其应用中的()、()和()。

当代高速发展的信息科技对全球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具有()、()和(),为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信息科技课程旨在培养()和(),提升()意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总体(),提升()。

3.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发挥课程育人功能,帮助全体学生学会数字时代的()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遵守()和(引导学生在使用),培育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在()与现实世界中健康成长。

4.以()、()、()、()()()为课程逻辑主线,按照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统筹安排各学段学习内容。

小学低年级注重();小学中高年级初步学习()和(),并体验其应用;初中阶段深化(),探索利用信息科技手段解决问题的()和()。

二、问答题(40分)1、信息科技的课程理念是什么?分别从哪几个维度来阐述理念?2、核心素养分别是什么?并描述一下它们的定义。

答案一、填空题1.数字形式表达科学原理思维方法处理过程工程实现2.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科学精神科技伦理自主可控国家安全观数字素养与技能3.知识积累创新方法信息科技道德规范科技伦理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4.数据、算法、网络、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人工智能认知发展规律生活体验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原理认识过程方法二、问答题1.课程理念从5个维度来阐述:第一,从课程价值来说,第二,从课程结构来说,第三,从课程内容来说,第四,从课程实施来说,第五,从课程评价来说,反映数字时代正确育人方向构建逻辑关联的课程结构遴选科学原理和实践应用并重的课程内容倡导真实性学习强化素养导向的多元评价2.信息科技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

2024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考试练习卷(选择题50题)附答案

2024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考试练习卷(选择题50题)附答案

2024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考试练习卷(选择题50题)附答案1.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

A. 逻辑思维B. 创新思维C. 抽象思维D. 工程思维2. 必修课程是全体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是()的基础。

A. 信息技术学科素养发展B. 升学C. 就业D. 专业技能提升3. 以下哪个模块属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中的选择性必修课程?A. 信息技术基础B. 多媒体技术应用C. 数据与数据结构D. 办公软件应用4. 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硬件、软件、()等。

A. 数据B. 网络C. 通信设备D. 人5. 计算思维的本质是()。

A. 算法和程序设计B. 抽象和自动化C. 问题求解和系统设计D. 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6. 数字化学习环境不包括()。

A. 数字化硬件B. 数字化软件C. 数字化网络D. 传统教室7. 以下关于数据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B. 数据是对事物的客观描述C. 数据本身没有意义D. 数据就是数字8. 信息技术课程评价应注重()。

A. 知识掌握B. 技能熟练C. 素养提升D. 考试成绩9. 培养学生信息社会责任的重点是()。

A. 遵守法律法规B. 保护个人隐私C. 尊重知识产权D. 以上都是10.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主要途径是()。

A. 讲解计算机科学知识B. 进行编程实践C. 组织信息技术竞赛D. 以上都是11. 信息意识主要是指学生对信息的()。

A. 敏感度和判断力B. 掌握程度C. 操作能力D. 安全认识12. 以下不属于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是()。

A. 信息意识B. 计算思维C. 机械思维D.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13.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包括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课程。

A. 选修B. 拓展C. 实践D. 综合14. 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A. 输入、存储、处理、输出和控制B. 采集、整理、传递、存储和使用C. 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处理、数据应用和数据展示D. 以上都不是15. 人工智能初步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高中信息技术考试题及答案

高中信息技术考试题及答案

高中信息技术考试题及答案精品文档就在这里-------------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一、选择题1、美国教育技术国际协会2007年发布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化比1998年颁布的旧标准增加了哪方面的内容()A.创新与变革B.交流与协作C.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与决策D.技术操作与概念2、就信息技术课程而言,我国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于2000年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下列哪一项没有体现他们的差异之处()A.起点差异B.教学目标C.课程结构D.课程实施3、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作为_______由各省负责审定其教材。

A.地方课程 B.国家课程 C.省级课程 D.区级课程4、_______在学校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实现教学目标、实施课堂教学最重要的资源,是学生发展的重要载体。

A.课外阅读B.技能C.实践D.教材 5、有的教材以信息的“___________”为线索,打破工具软件的束缚,在贴近现实社会生活的基础上,提取出不同工具的共同属性,创新性的以“工作”需求为核心构建教材体系。

A.获取与评价—加工与表达—发布与交流—存储于管理B.获取与评价—发布与交流—加工与表达—存储于管理C.获取与评价—存储于管理—加工与表达—发布与交流D.获取与评价—加工与表达—存储于管理—发布与交流---------------------------------------------------------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就在这里-------------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6、美国国家图书馆协会和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1998年出版的《能力信息:创建学习的伙伴》中,给出了学生学习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包含三大方面,以下正确的()A 信息素养B 信息能力C 信息知识D信息意识7、用一组数据"姓名:赵明,任教年级:高一,教师照片: "来描述教师信息,其中"教师照片"数据在Access中可设置为 A A. OLE对象型B.数字型C.日期/时间型D.文本型8、在如图所示的“学生信息”表中,关键字可定义为 B字段名记录字段当前光标所在位置记录数A.出生日期B.学号C.性别D.班级9、 E-R图可以用来描述BA.物理模型B.概念模型C.对象模型D.数据模型 10、关于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的一般流程,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B )。

(2024)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考试模拟测试题及答案

(2024)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考试模拟测试题及答案

(2024)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考试模拟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全面提升学生的________为根本目标。

2.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________。

3.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结构包括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________课程。

4.必修课程是全体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________素养。

5.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________精神。

6.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评价应坚持过程性评价和________评价相结合。

7.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和________原则。

8.信息意识主要表现为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和________能力。

9.计算思维是指学生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涉及的________、分析、抽象、设计等一系列思维活动。

10.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要求学生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开展________学习和创新活动。

二、单选题1.以下哪项不属于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A.艺术审美B.信息意识C.计算思维D.数字化学习与创新2.高中信息技术必修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A.数据与计算、信息系统与社会B.多媒体技术应用、人工智能初步C.网络技术应用、数据库管理D.程序设计基础、算法与问题解决3.信息意识素养的培养可以通过()A.让学生背诵信息技术理论知识B.组织学生参加信息技术竞赛C.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信息现象,分析其价值和影响D.只让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工具,不进行思考4.计算思维的培养主要通过()A.让学生记忆计算机程序代码B.组织学生进行计算机编程实践C.让学生观看信息技术科普视频D.只进行信息技术理论教学5.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的提升可以通过()A.禁止学生使用数字化学习工具B.让学生重复传统的学习方式C.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D.只注重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教学6.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主体可以包括()A.教师B.学生C.家长D.以上都是7.选择性必修课程的模块有()A.数据与数据结构、网络基础、人工智能初步等B.信息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应用、数据库管理等C.程序设计基础、算法与问题解决、网络技术应用等D.以上都不是8.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有()A.教师满堂灌式教学B.让学生死记硬背信息技术知识C.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自主探索信息技术问题D.只进行考试,不注重学生平时学习过程9.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方式有()A.让学生独立完成所有信息技术任务B.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项目,共同解决信息技术问题C.只注重学生个人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D.不安排任何团队合作的学习活动10.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包括()A.教材、教学软件B.网络资源、实验室设备C.社会信息技术资源D.以上都是11.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的重要性在于()A.仅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考试成绩B.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各种信息技术工具C.帮助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提升综合素质D.让学生成为信息技术专业人才12.信息技术课程中的项目式学习可以()A.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B.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C.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D.以上都是13.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A.不进行任何信息安全方面的教学B.只让学生了解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不进行实际操作C.引导学生学习信息安全知识,进行信息安全实践活动D.让学生自己摸索信息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法14.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实践活动对学生的意义在于()A.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信息技术理论知识B.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C.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D.以上都是15.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的关系是()A.相互独立,没有联系B.信息技术课程为其他学科课程提供技术支持C.其他学科课程为信息技术课程提供理论基础D.相互融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6.计算思维在信息技术学习中的作用是()A.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B.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C.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热爱D.以上都是17.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A.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手段B.只进行理论教学,不进行实践活动C.结合实际生活案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D.让学生死记硬背信息技术知识18.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是()A.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B.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C.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D.以上都是19.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评价应注重()A.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B.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C.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D.学校的信息技术设备和资源20.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遵循的原则有()A.针对性、实用性、开放性、创新性B.理论性、系统性、权威性、专业性C.趣味性、娱乐性、多样性、灵活性D.以上都不是三、多项选择题1.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之间的关系是()A.相互独立B.相互联系C.相互促进D.共同发展2.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可以有()A.主题式B.项目式C.案例式D.问题式3.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意识的方法有()A.引导学生关注信息技术发展动态B.组织学生进行信息检索和分析活动C.让学生参与信息技术实践项目,体验信息的价值D.鼓励学生分享信息技术应用经验4.计算思维的培养可以通过以下哪些教学活动实现?()A.编程教学B.算法设计C.问题解决D.数据分析5.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哪些方面入手?()A.提供数字化学习工具和资源B.组织学生开展数字化学习项目C.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意识D.鼓励学生参与信息技术竞赛6.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方式可以有()A.课堂表现评价B.作业评价C.项目成果评价D.考试评价7.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开发途径有()A.挖掘教材资源B.利用网络资源C.整合社会资源D.开发校本资源8.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有()A.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B.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C.提供自主学习的资源和平台D.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9.选择性必修课程的特点有()A.专业性较强B.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C.注重实践与创新D.与必修课程相互独立10.信息技术课程中的项目式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A.问题解决能力B.团队合作能力C.创新能力D.自主学习能力四、判断题1.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不需要教师刻意培养。

2023年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真题及答案A卷

2023年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真题及答案A卷

2023年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真题及答案A卷一、选择题。

1.小张想要了解本校高一年级学生使用最多的手机APP,下列收集数据的方法比较合适的是()。

A.上网查找B.问卷调查(正确答案)C.访谈法D.查阅资料2.高中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根本目的是()。

A.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B.全面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正确答案)C.掌握一门挣钱的本领D.为了符合新课程改革的需要3.某公式引用了一组单元格“A1:B2”,它一共包括的单元格数是()。

A.2个B.3个C.4个(正确答案)D.5个4.2021年12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告:2021年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1—11月全国居民平均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0.9%。

上述文字中的“2.3%”属于()。

A.数据(正确答案)B.知识C.新闻D.信息5.下列程序设计语言中属于高级语言的是()。

A.汇编语言B.机器语言C.自然语言D.Python语言(正确答案)6.学校召开运动会,若想要呈现各项目中男女生报名比例关系,恰当的图表类型是()。

A.柱形图B.折线图C.点状图D.饼图(正确答案)7.以下算法流程图的运行结果是()。

A.6,4B.6,5C.25,4D.24,5(正确答案)8.陈老师收到同学通过邮件发来的文件,用Word软件打开其中一个“.txt”文件后出现乱码,可能的原因是()。

A.邮箱不能传输txt数据文件B.Word软件不能打开txt文件C.他是通过手机打开的邮箱D.文件编码方式不同(正确答案)9.如果a、b的值分别为1、3,下列Python表达式值为真的是()。

A.a>bB.a<b(正确答案)C.a>=bD.a==b10.二进制数1101转成十进制数,转换结果是()。

A.13(正确答案)B.8C.4D.2511.以下各特点中不属于算法的基本特征的是()。

A.可行性B.确定性C.可描述性(正确答案)D.有穷性12.有5个奖票号码依次:5,8,11,33,45。

高中新课程标准考试信息技术试题

高中新课程标准考试信息技术试题

高中新课程标准考试信息技术试题一、填空题(30分,每题3分)1、既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分支,又是所有学科发展的基础。

2、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为根本目的。

3、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性质表现在、综合性和人文性上。

4、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强调结合高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

5、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包括两个部分,共六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

必修部分只有“信息技术基础”一个模块,2学分。

6、在选修部分的五个模块中是作为计算机应用的技术基础设置的;7、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第 1 页共 6 页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8、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9、过程与方法部分的目标1是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10、通过“网络技术应用”模块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网络的和基本应用技能。

二、判断题(10分,每题2分)11、信息技术就是计算机技术。

( )12、在计算机内部信息表示的方式是二进制数。

( ) 13、有效教学是引导全体学生的学习收到实效的教学,有效教学是训练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好”到“好”的教学过程。

()14、高中开设信息技术课的目的是学生学会操作计算机。

() 15、教师要尊重教材、因材施教,无需研究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留意他们的兴趣爱好。

()第 2 页共 6 页三、简述题(28分,每题7分)16、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17、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体现哪三个特点?第 3 页共 6 页18、例举课程目标中“知识与技能”部分的两个标准:19、例举“信息资源管理”专题的内容标准:第 4 页共 6 页四、论述题(32分)20、请联系自己的教学际谈一谈如何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12分)第 5 页共 6 页21、论述新课标下教师的角色转变(20分)?第 6 页共 6 页。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试题与答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可修改全文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试题与答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可修改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试题与答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一、填空题。

1.信息技术作为当今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网络强国的战略支撑。

2.信息技术涵盖了获取、表示、传输、存储和加工信息在内的各种技术。

3.自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信息技术沿着以计算机为核心、到以互联网为核心、再到以数据为核心的发展脉络。

4.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旨在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的基础课程。

5.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6.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由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核心要素组成。

7.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组成。

8.高中信息技术必修课程是全面提升高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基础,强调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渗透学科基础知识与技能,是每位高中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是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学习的基础。

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包括“数据与计算”和“信息系统与社会”两个模块。

10.高中信息技术选择性必修课程是根据学生升学、个性化发展需要而设计的,分为升学考试类课程和个性化发展类课程。

11.选择性必修课程包括“数据与数据结构”“网络基础”“数据管理与分析”“人工智能初步”“三维设计与创意”“开源硬件项目设计”六个模块。

12.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程是为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业发展、职业选择而设计的自主选修课程。

13.选修课程包括“算法初步”“移动应用设计”以及各高中自行开设的信息技术校本课程。

14.高中信息技术必修课程的学分为3学分,每学分18课时,共54课时。

15.必修课程是本学科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的依据,学生学完必修课程后,可参加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试题及答案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试题及答案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试题及答案试题第一卷单项选择题(60分)本部分共30道题,每题2分,共60分。

其中1—15题为必修模块,16—30题为选修模块。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1. 下列关于信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社会,信息是发展到二十一世纪才出现的。

B、信息是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产生。

C、信息总是以文字、声音、图像、气味等形式被人们的感觉器官所接收。

D、信息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

2.对于信息特征的理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信息是可以共享的B、信息可以不依附于某种载体存在C、信息不具有时效性D、信息是固定不变的,不能被处理3.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于[ ]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4.在微型计算机中,信息的存储通常采用[ ]数A、二进制B、八进制C、十进制D、十六进制5.当前计算机应用方面已进入以[ ]为特征的时代A、智能控制B、计算机网络C、微型计算机D、分布式系统6.获取信息的途径属于直接获取信息的是[ ]A、看电视B、上网浏览C、从事科学研究D、听广播7.获取信息的途径中属于间接获取信息的是[ ]A、读书看报B、科学探索C、实验总结D、生产劳动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图像格式的是[ ]A、JPEG格式B、TXT格式C、GIF格式D、PNG格式9. [ ]是实现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转换的设备A、网卡B、调制解调器C、网络线D、都不是10.为了预防计算机被计算机病毒感染,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不上网B、不使用来历不明的光盘、软盘C、经常使用最新杀毒软件检查D、不轻易打开陌生人的电子邮件11.某“联想奔月PentiumⅢ”微机,其中PentiumⅢ所指的是[ ]A、微机商标B、微机名称C、微处理器型号D、产品型号12.下列选项中属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是[ ]A、AccessB、Auto CADC、LinuxD、Word13.HTML语言可以用来编写Web文档,这种文档的扩展名是[ ]A、docB、htm或htmlC、txtD、xls14.下列HTML语言的标记中不需要成对出现的是[ ]A、<br>B、<html>C、<body>D、<title>15.WWW即WorldWildWeb,我们经常称它为[ ]A、万维网B、世界网C、局域网D、邮件网《网络技术应用》选修模块16.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是[ ]A、降低成本B、打印文件C、资源共享D、文件调用17.在Internet上给在异地的同学发一封邮件,是利用了Internet提供的[ ]A、FTPB、E-MailC、TelnetD、BBS18.指出下列有关计算机病毒的正确论述为[ ]A、计算机病毒是人为编制出来的、可在计算机运行的小程序B、计算机病毒一般寄生于文本文件中C、计算机病毒只要人们不去执行它,就无法发挥其破坏作用D、计算机病毒具有潜伏性,仅在时间满足特定条件下发作19.要想熟练地在因特网上查找和搜索相关的资料,应学会使用[ ]A、E-mailB、搜索引擎C、FrontPageD、HTML20.关于因特网搜索引擎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只能按关键字进行查询B、只能按分类目录进行查询C、既能按关键字又能按分类目录进行查询D、既不能按关键字又不能按分类目录进行查询21.一般在因特网中域名(如:)依次表示的含义是[ ]A、用户名,主机名,机构名,最高层域名B、用户名,单位名,机构名,最高层域名C、主机名,网络名,机构名,最高层域名D、网络名,主机名,机构名,最高层域名22.在计算机网络中,为了使计算机或终端之间能够正确传送信息,必须按照[ ]来相互通信A、信息交换方式B、网卡C、传输装置D、网络协议23.因特网中IP地址是由[ ]表示A、四组十进制码B、四组英文字符串C、四组二进制码D、四组不同含义的数字,字符24.因特网中IP地址与域名之间为[ ]A、对应关系B、唯一对应关系C、没有关系D、在一定条件下有关系25.因特网中最基本的IP地址分为A、B、C三类,我国采用C类,它的网络号占[ ]个字节A、1B、2C、3D、426.DNS的中文含义是[ ]A、邮件系统B、地名系统C、服务器系统D、域名服务系统27.分布在一座大楼或一个集中建筑群中的网络可称为[ ]A、局域网B、专用网C、公用网D、广域网28.Hub是[ ]A、网卡B、交换机C、集线器D、路由器29.网上传输图像文件的常用格式为[ ]A、JPGB、WMFC、BMPD、PCX30.要在浏览器中查看某一公司的主页,则必须知道[ ]A、该公司的E-mail地址B、该公司的主机名C、该公司主机的ISP地址D、该公司的WWW地址第二卷非选择题(40分)本部分共4道题,每题10分,共40分,其中第31、32题为必修模,第33、34题为选修模块。

高中信息技术测试题(1)

高中信息技术测试题(1)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测试题信息技术一、选择题〔1-7题为单项选择题,8-10为多项选择题〕(20分)1.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的根本任务,开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开展的社会主义建立者和接班人。

〞A.核心素养B.求实创新C.立德树人D.安康体魄2.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以全面提升学生,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根底知识与根本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开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的根底课程。

A.素质教育B.核心素养C.信息素养D. 高尚情操3.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课程是全面提升高中学生信息素养的根底,强调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渗透学科根本知识与技能,是每位高中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是学习的根底。

A. 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B.选修课程C. 选择性必修课程D. 以上都不是4.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学分为3学分,每个学分课时。

A.10B.14C.18D.225. 依据信息技术学科理论性、工具性和实践性并重的特征,设计活动情境,注重学生在中学习。

A.问题B.课堂C. 实践D. 工程6. 以下不属于高中信息技术选择性必修课程的是。

A. 数据与数据构造B. 数据管理与分析C. 信息系统与社会D. 网络根底7.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模块1:“数据与计算〞不包括A. 数据与信息B.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C. 数据处理与应用D. 算法与程序实现8. 课程提供学习时机,让学生参与到信息技术支持的中,体验知识的社会性建构,培养信息意识,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提高信息社会参与的责任感与行为能力,从而成为具备较高信息素养的中国公民。

A. 沟通B. 共享C.合作D.协商9. 课程构造遵循高中学生的认知特征和个性化学习需要,表达信息技术课程的。

A.层次性B.多样性C.开展性D.选择性10. 高中信息技术学业质量标准是命题的重要依据。

A.阶段性评价B. 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C.常态化评价D. 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技术涵盖了获取、表示、传输、存储和加工信息在内的各种技术。

2023年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真题及答案B卷

2023年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真题及答案B卷

2023年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真题及答案B卷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不是数字化工具与资源的优势的是()。

A.获取的便捷性B.资源的共享性C.内容的局限性(正确答案)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B.任何数据都是有意义的(正确答案)C.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据的含义得到了扩展3.Python语言用于实现循环结构的语句有()语句和while语句。

A.maxB.for(正确答案)C.sum4.算法作为能确实解决某个问题的策略,以下不是其特征的是()。

A.有穷性B.无穷性(正确答案)C.可行性5.到目前为止,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

A.两个阶段B.三个阶段(正确答案)C.四个阶段6.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到来的是哪家公司()。

A.IBMB.谷歌C.麦肯锡(正确答案)7.某市政府门户网站建立了民意征集栏目,通过市长信箱、投诉举报、在线访谈、草案意见征集、热点调查、政风行风热线等多个子栏目,针对政策、法规和活动等事宜开展民意征集,接收群众的咨询、意见建议和举报投诉,并及时对相关问题进行答复,此项功能主要体现电子政务服务的特性是()。

A.政府信息公开B.公益便民C.交流互动(正确答案)8.下面图中所示的是()。

A.温度传感器B.气体传感器C.条形码识别器(正确答案)9.数据存储安全是指采取措施防止信息被窃取、篡改或破坏,通常的安全方式有()。

A.加密与认证B.数据备份C.以上全正确(正确答案)10.一个完备的计算机系统应该包括计算机的()。

A.控制器和运算器B.硬件和软件(正确答案)C.CPU和存储器二、判断题。

11.信息系统中的人是指信息系统的用户。

用户是信息系统的使用者、维护者、管理者和设计者。

用户在信息系统的使用过程中,不用遵守信息社会中的道德准则和法律法规()。

A.对B.错(正确答案)12.人工智能游戏可以应用到兵棋推演、战术推演、模拟驾驶和军事训练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版)测试题
信息技术
一、选择题(1-7题为单项选择题,8-10为多项选择题)
1.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A.核心素养
B.求实创新
C.立德树人
D.健康体魄
2.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以全面提升学生(),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的基础课程。

A.素质教育
B.核心素养
C.信息素养
D. 高尚情操
3.高中信息技术必修课程是全面提升高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基础,强调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渗透学科基本知识与技能,是每位高中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是学习的基础。

A. 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
B.选修课程
C. 选择性必修课程
D. 以上都不是
4.高中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学分为3学分,每个学分课时。

A.10
B.14
C.18
D.22
5.依据信息技术学科理论性、工具性和实践性并重的特征,设计活动情境,注重学生在中学习。

A.问题
B.课堂
C. 实践
D. 项目
6.下列不属于高中信息技术选择性必修课程的是。

A.数据与数据结构
B.数据管理与分析
C.信息系统与社会
D.网络基础
7.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模块1:“数据与计算”不包括
A. 数据与信息
B.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C. 数据处理与应用
D. 算法与程序实现
8.课程提供学习机会,让学生参与到信息技术支持的中,体验知识的社
会性建构,培养信息意识,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提高信息社会参与的责任感与行为能力,从而成为具备较高信息素养的中国公民。

A. 沟通
B. 共享
C.合作
D.协商
9.课程结构遵循高中学生的认知特征和个性化学习需要,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

A.层次性
B.多样性
C.发展性
D.选择性
10.高中信息技术学业质量标准是命题的重要依据。

A.阶段性评价
B. 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C.常态化评价
D. 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
二、判断题
1.信息技术作为当今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网络强国的战略支撑。

信息技术涵盖了获取、表示、传输、存储和加工信息在内的各种技术。

()
2.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重塑了人们沟通交流的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不断改变人们的思维与交往模式,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与学习,已经超越单纯的技术工具价值,为当代社会注入了新的思想与文化内涵。

()
3.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是本学科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的依据,学生学完必修课程后,可参加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
4.在学习数组、链表以及线性表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基于真实问题的项目学习,经历建立数据模型、抽象数据、选择数据结构、算法实现、上机调试、问题解决的全过程。

()
5.高中信息技术学业评价一般包括纸笔测试、上机测试等方式。

纸笔测试和上机测试各有所长,适合不同的评价内容和目标,应分别进行并单独运用。

三、简答题
1.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有哪些?
2.请阐述你对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其内涵和表现的理解?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版)测试题参考答案
信息技术
一、选择题
1-7 CCACDCB 8 ABCD 9 ABD 10 ABD
二、判断题
1-5√√√√×
三、简答题
1.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有哪些?
答:(1)坚持立德树人的课程价值观,培养具备信息素养的公民;(2)设置满足学生多元需求的课程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3)选择体现时代性和基础性的课程内容,支撑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4)培育以学习为中心的教与学关系,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提升信息素养:(5)构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推动数字化时代的学习创新。

2.请阐述你对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其内涵和表现的理解?
答: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是由4个核心要素组成:①信息意识。

②计算思维。

③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④信息社会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