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式,混合式三种不同园林布局形式的异同

自然式,混合式三种不同园林布局形式的异同
自然式,混合式三种不同园林布局形式的异同

自然式,混合式三种不同园林布局形式

的异同

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三种不同园林布局形式的异同2010-05-06 09:

07

一、规则式园林

又称整形式、建筑式、图案式或几何式园林。西方园林,从埃及、希腊、

罗马起到18世纪英国风景式园林产生以前,基本上以规则式园林为主,其中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建筑式园林和17世纪法国勒诺特平面图案式园林为代表。这一类园林,以建筑和建筑式空间布局做为园林风景表现的主要题材。

北京天安门广场园林、大连斯大林广场、南京中山陵园林以及北京天坛公

园都属于规则式园林。

规则式园林的特点:

1、地形地貌:在平原地区,由不同标高的水平面及缓倾斜的平面组成;在山地及丘陵地,由阶梯式的大小不同的水平台地、倾斜平面及石级组成。

2、水体设计:外形轮廊均为几何形;多采用整齐式驳岸,园林水景的类型以及整形水池、壁泉、整形瀑布及运河等为主,其中常以喷泉作为水景的主题。

3、建筑布局:园林不仅个体建筑采用中轴对称均衡的设计,以至建筑群和大规模建筑组群的布局,也采取中轴对称均衡的手法,以主要建筑群和次要建

筑群形式的主轴和副轴控制全园。

4、道路广场:园林中的空旷地和广场外形轮廓均为几何形。封闭性的草坪、广场空间,以对称建筑群或规则式林带、树墙包围。道路均为直线、圻线或几

何曲线组成,构成方格形或环状放射形,中轴对称或不对称的几何布局。

5、种植设计:园内花卉布置用以图案为主题的模纹花坛和花境为主,有时布置成大规模的花坛群,树木配置以行列式和对称式为主,并运用大量的绿篱、绿墙以区划和组织空间。树木整形修剪以模拟建筑体形和动物形态为主,如绿柱、绿塔、绿门、绿亭和用常绿树修剪而成的鸟兽等。

6、园林其它景物:除建筑、花坛群、规则式水景和大量喷泉为主景以外,其余常采用盆树、盆花、瓶饰、雕像为主要景物。雕像的基座为规则式,雕像

位置多配置于轴线的起点、终点或交点上。

规则式园林给人的感觉是雄伟、整齐、庄严。

二、自然式园林

又称为风景式、不规则式、山水派园林等。我国园林,从有历史记载的周

秦时代开始,无论大型的帝皇苑囿和小型的私家园林,多以自然式山水园林为主,古典园林中以北京颐和园、"三海"园林、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留

园为代表。我国自然式山水园林,从唐代开始影响日本的园林,从18世纪后半期传入英国,从而引起了欧洲园林对古典形式主义的革新运动。广州越秀公园、流花湖公园、兰圃、西苑等属自然式园林。

自然式园林的特点:

1、地形地貌:平原地带,地形为自然起伏的和缓地形与人工锥置的若干自然起伏的土丘相结合,其断面为和缓的曲线。在山地和丘陵地,则利用自然地

形地貌,除建筑和广场基地以外不作人工阶梯形的地形改造工作,原有破碎割

切的地形地貌也加以人工整理,使其自然。

2、水体:其轮廓为自然的曲线,岸为各种自然曲线的倾斜坡度,如有驳岸也是自然山石驳岸,园林水景的类型以溪涧、河流、自然式瀑布、池沼、湖泊

等为主。常以瀑布为水景主题。

3、建筑:园林内个体建筑为对称或不对称均衡的布局,其建筑群和大规模建筑组群,多采取不对称均衡的布局。全园不以轴线控制,而以主要导游线构

成的连续构图控制全园。

4、道路广场:园林中的空旷地和广场的轮廓为自然形的封闭性的空旷草地和广场,以不对称的建筑群、土山、自然式的树丛和林带包围。道路平面和剖面为自然起伏曲折的平面线和竖曲线组成。

5、种植设计:园林内种植不成行列式,以反映自然界植物群落自然之美,花卉布置以花丛、花群为主,不用模纹花坛。树木配植以孤立树、树丛、树林为主,不用规则修剪的绿篱,以自然的树丛、树群、树带来区划和组织园林空间。树木整形不作建筑鸟兽等体形模拟,而以模拟自然界苍老的大树为主。

6、园林其它景物:除建筑、自然山水、植物群落为主景以外其余尚采用山石、假石、桩景、盆景、雕刻为主要景物,其中雕像的基座为自然式,雕像位置多配置于透视线集中的焦点。

自然式园林在中国的历史悠长,绝大多数古典园林都是自然式园林。体现在游人如置身于大自然之中,足不出户而游遍名山名水。如承德避暑山庄集中国大江南北园林于一园之中,游览其中可欣赏到各种风格的园林景观。自然式园林图片很多,我只选出几张供大家欣赏。

三、混合式园林

园林中,如果规则式与自然式比例差不多的园林,可称为混合式园林。如广州烈士陵园。在园林规则中,原有地形平坦的可规划成规则式,原有地形起伏不平,丘陵、水面多的可规划自然式,树木少的可搞规则式,大面积园林,以自然式为宜,小面积以规则式较经济。四周环境为规则式宜规划规则式,四周环境为自然式则宜规划成自然式。林荫道、建筑广场的街心花园等以规则式为宜。居民区、机关、工厂、体育馆、大型建筑物前的绿地以混合式为宜。

园林绿化常用定额解释

绿化工程: 一、人工整理绿化用地 1.人工整理绿化用地: 工作内容: 简单清理现场,土层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找平,按设计要求搂平耗细,渣土集中,100m以内的土方倒运,过筛后好、坏土分开存方、渣土集中外运等。 2.原土过筛: 工作内容: 简单清理现场,土层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找平,按设计要求搂平耗细,渣土集中,100m以内的土方倒运,过筛后好、坏土分开存方、渣土集中外运等。 3.机械运渣土人工装车: 工作内容: 装土、运土、卸土、场内道路洒水等。 4、机械运渣土渣土外运 10km以内: 工作内容: 装土、运土、卸土、场内道路洒水等。 二、种植工程: 1.普坚土土球种植苗木球径*深 100*80cm:

工作内容: 挖坑、假值、散苗、修剪、涂防腐剂、种值、还土踏实、开堰、捆支柱、浇水及现场清理等。 2. 普坚土土球种植苗木球径*深 150*100cm: 工作内容: 挖坑、假值、散苗、修剪、涂防腐剂、种值、还土踏实、开堰、捆支柱、浇水及现场清理等。 三、掘苗及场外运苗: 1、普坚土掘苗裸根乔木胸径10cm以内: 工作内容: 挖掘树木、临时假值、修剪、挖掘土球、木箱包装、装箱、土球人工出土、现场清理等。 2、普坚土掘苗裸根乔木胸径20cm以内:

工作内容: 挖掘树木、临时假值、修剪、挖掘土球、木箱包装、装箱、土球人工出土、现场清理等。 3. 普坚土掘苗木箱苗木箱体 200*200*90cm: 工作内容: 挖掘树木、临时假值、修剪、挖掘土球、木箱包装、装箱、土球人工出土、现场清理等。 4. 砂砾坚土掘苗木箱苗木箱体 260*260*110cm: 工作内容: 挖掘树木、临时假植、修剪、挖掘土球、木箱包装、装箱、土球人工出土、现场清理等。 四、后期管理: 1.后期管理费乔木及果树:

园林景观空间布局

1.主要内容 园林布局、立意和园林布置的形式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立意与布局 规则式、自然式园林布局形式的内容和 要素构成 园林设计方法 (1)对景对景是园林造景常用的手段之一。对景是人与景物之间形成直接面 对的关系,是指从一个给定的观察点所 观察到的景致。对景具有相对之意,它 往往是一个视觉中心,对整个构景起着 主导的作用。对景又可分为直接对景和 间接对景。直接对景是视线与景直接产 生关系,间接对景会在视线与景的引形 成一定的偏移和隐蔽,景物不一定设在 道路的轴线上或行走的路线上,使人在 不经意间去发现景物,给人以惊异或若 隐若现之感。 (2)借景借景也是园林设计中常用 的方法。借景就是借助一定的组景手段,将其他空间景物纳入所设置的组景范围。

(3)障景障景也称作抑景。障景顾名思义具有隐藏之意,是利用欲显故隐、欲扬先抑的手法,对景物进行必要的遮挡。障景在处理上可由植物、山石或其组合的景物构成屏障。 (4)漏景漏景是一种随意的造景方法,通过稀疏的植物群落或栏杆显现前方的景物,借以引起人的联想,激发人的探究感。古代园林的漏窗便是一例。窗外景物体现为点状时适合框景,体现为面状或散点状时,使用漏景手法可使景色若隐若现,含蓄雅致,内外渗透。这也是漏窗之所以称为漏景的原因。(5)框景是根据选择的特定视点,利用窗框、岩洞、墙洞透视景物,观赏由树干或框架、山洞所围合成的景色构成一幅仿佛镶嵌于镜框内的立体画面,尽管框景是中国园林设计的一种手法,但在西方的园林设计中也屡有应用。在任何情况下,为了保证框景的效果,要注意避免由于景框形状和细节上的繁杂而分散游人的注意力。

(6)夹景夹景主要是在主景前限定一狭长空间,用于突出、强化主景,或起到屏障周围无半景物的效果。在园林设计中,利用自然地形构成夹景虽有极好的效果,故常以人工方法构建夹景。(7)隔景隔景主要利用隔墙、植篱、密植的树木将景物划分为不同的景观空间,形成多个视点,隔景还可将又差又乱的景象用培体、竹篱、植物等遮挡起来。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重点掌握规划式和自然式的园林布局。

园林绿化庭院常用植物

各位高手麻烦帮忙看一下,多提点意见,使内容更加准确、完整。 中式庭院常用植物 中式园林植物应用讲究运用中国传统植物,外来植物引用较少;植物形态上追求自然,很少修剪整形;植物应用中注重乔灌草的合理搭配体现出植物立体空间层次感,体现出一种自然生长环境。 落叶乔木:垂柳、刺槐、国槐、银杏、水杉、黄葛树、白蜡、二球悬铃木、杜英、合欢、枫香、榆树、栾树、喜树、重阳木、红枫 常绿乔木:香樟、天竺桂、小叶榕、橡皮树、女贞、广玉兰、桂花、水晶蒲桃、雪松、乐昌含笑、楠木、深山含笑、羊蹄甲、黑壳楠、银桦、白兰花、 落叶小乔木:白玉兰、二乔玉兰、紫玉兰、青波玉兰、垂丝海棠、西府海棠、樱花、桃花、五角枫、乌桕、紫薇、紫叶李、石榴、木芙蓉、紫荆、红叶梅、紫叶桃 常绿小乔木:罗汉松、夹竹桃、龙柏、白千层、红千层、柑橘、枇杷、日本珊瑚树、台湾相思、黄花决明 落叶灌木:贴梗海棠、棣棠、茉莉、蜡梅、木槿、扶桑、紫叶小檗、夜来香、月季、火棘、牡丹 常绿灌木:海桐、含笑、春鹃、夏鹃、西洋鹃、红继木、黄金叶、金边六月雪、小叶女贞、毛叶丁香、山茶花、茶梅、栀子、构骨、十大功劳、蚊母、四季桂、苏铁、大叶黄杨、雀舌黄杨、瓜子黄杨、双色茉莉、洒金珊瑚、南天竹、凤尾兰、鹅掌柴、八角金盘、棕竹 观花植物: 春季:迎春(2-4月),中国水仙(1-3月),梅(2-3月),白玉兰/紫玉兰/二乔玉兰(3-4月),紫荆(3-4月),贴梗海棠(3-4月),蒲桃(3-4月),桃(3-4月),春鹃(3-4月),樱花(3-4月),火棘(春),含笑(4-5月),垂丝海棠(4-5月),西府海棠(4-5月),红花继木(4-5月),紫叶小檗(4-5月),紫藤(4-5月),海桐(5月),石竹(花期4月-10月,集中于4月-5月)等 夏季:金银花(5-7月),石榴(5-6月),白兰花(5-9月),四季桂(5-9月),茉莉(5-11月),南天竹(5-7月),萱草(5-8月),夏鹃(5-6月),合欢(6-7月),广玉兰(6-7月),夹竹桃(夏),木槿(6-9月),紫薇(6-9月),沿阶草(麦冬、书带草)(6-7月),美人蕉(夏、秋),睡莲(6-8月),荷花(6-9月),苏铁(7-8月),国槐(7-8月),十大功劳(7-10月),夜来香(晚香玉)(7-11月),唐菖蒲(剑兰)(夏秋)等 秋季:十大功劳(7-10月),夜来香(晚香玉)(7-11月),桂花(9月),木芙蓉(9-10月),凤尾兰(9-11月),羊蹄甲(10月),唐菖蒲(剑兰)(夏秋),黄花槐(全年均能开花,但以9~10月为盛期)等 冬季:山茶(冬至次年春),茶梅(11至次年4月),叶子花(九重葛、三角花)(冬至春),蜡梅(12至3月)等 竹类:孝顺竹、佛肚竹、罗汉竹、琴丝竹(黄金间碧绿竹)、凤尾竹、紫竹、楠竹、慈竹、斑竹 藤本植物:九重葛、紫藤、蔷薇、爬山虎、常春藤、金银花、油麻藤、葡萄 湿地、水生植物:唐菖蒲、荷花、睡莲、旱伞草 地被植物:葱兰、花叶良姜、金边兰、金心兰、红花酢浆草、肾蕨、沿阶草、玉簪、一叶兰、吉祥草、 草坪:黑麦草、马蹄金、早熟禾、狗牙根、结缕草 日式庭院常用植物

园林景观设计中绿地效果图的表现形式与作用

园林景观设计中绿地效果图的表现形式与作用 城市园林设计效果图的形式 好养护总结了园林景观设计效果图的几种形式混合式园林景观设计:园林景观设计中,如果规则式与自然式比例差不多的园林,可称为混合式园林景观设计。在园林景观设计规则中,原有地形平坦的可规划成规则式,原有地形起伏不平,丘陵、水面多的可规划自然式,树木少的可搞规则式,大面积园林,以自然式为宜,小面积以规则式较经济。四周环境为规则式宜规划规则式,四周环境为自然式则宜规划成自然式。林荫道、建筑广场的街心花园等以规则式为宜。居民区、机关、工厂、体育馆、大型建筑物前的绿地以混合式为宜。 园林景观设计效果图在阳台花架效果图上放上一张小桌子,两把小椅子是不少北欧阳台的惯用设计。红色的木质椅子,是夏日纳凉的不错选择,悬挂式小花坛是提升阳台品质的漂亮手笔,并不占丝毫阳台空间,园林树木的分类、生态习性、生长发育规律,园林树木生产发育与环境的关系、美化功能。园林绿化树种规划与选择、栽植和整形修剪以及养护管理。花卉的分类与分布。花卉栽培与环境条件的关系。花卉装饰,花卉生产等,园林景观植物配植的原则、方式和总体效果,植物配置的基本手法,草坪、水景、园路、建筑环境的植物配植设计等。道路景观植物、小区景观植物、庭院景观植物、建筑外环境景观植物、高速公路景观植物、广场景观植物配植的不同则和特点。 园林景观设计效果图中的生态用地公园化,是将所有园林景观设计规划为绿地统筹管理,合理进行规划,按照公园的旅游规划模式建设和经营管理,连点成片,公园绿地要有特色,通过特色的 建设,赋予公园以灵魂,公园绿地的植物配置要美化、彩化和香化,合理植物配置,创造宜人的游览化境,公园文化的多元发展,将文化引入公园当中,使公园不再是一个仅供人们观赏美

(完整版)园林景观常用规范汇总

园林景观常用规范汇总 一、规划设计类: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年版) 《公园设计规范》CJJ 48-92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 75-97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GJJ 83-99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 GB50420-2007 《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CJJT85-2002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JTG B04-2010 《石油化工厂区绿化设计规范》 SH3008-2000 《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 LY/T5132—95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2006正式版)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试行) 《屋顶绿化规范》DB11/T 281—2005 北京市地方标准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建城〔2002〕240号文) 《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2002.11.01实施) 二、建筑类: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2005 《园林园建工程规范》 《园林古建工程技术操作规程》 三、消防类: 《小区消防车道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 三、绿化类: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A3 82-2012 《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1992.08.01实施) 《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标准》(建城[1995]383号) 《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2000]192号)《城市绿化和园林绿地用植物材料》CJ/T 24—1999 四、其他类: 《景观施工图绘图规范》(施工图分册) 《风景园林图例图示标准》CJJ-67-95 《园林绿化工程竣工图编制规范》DB11/T 989-2013

园林绿地构图有哪些基本规律

园林绿地构图有哪些基本规律? (一)统一与变化 园林构图的统一变化,常具体表现在对比与调和、韵律、主从与重点、联系与分隔等方面。 1、对比与调和 对比、调和是艺术构图的一个重要手法,它是运用布局中的某一因素(如体量、色彩等)中,两种程度不同的差异,取得不同艺术效果的表现形式,或者说是利用人的错觉来互相衬托的表现手法,差异程度显著的表现称对比,能彼此对照,互相衬托,更加鲜明地突出各自的特点;差异程度较小的表现称为调和,使彼此和谐,互相联系,产生完整的效果。园林景色要在对比中求调和,在调和中求对比,使景观既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又突出主题,风格协调。对比的手法:形象的对比、体量的对比、方向的对比、开闭的对比、明暗的对比、虚实的对比、色彩的对比、质感的对比。 2、韵律节奏 韵律节奏就是艺术表现中某一因素作有规律的重复,有组织的变化。重复是获得韵律的必要条件,只有简单的重复而缺乏有规律的变化,就令人感到单调、枯燥,所以韵律节奏是园林艺术构图多样统一的重要手法之一。 园林绿地构图的韵律节奏方法很多,常见的有:简单韵律、交替的韵律、渐变的韵律、起伏曲折韵律、拟态韵律、交错韵律。 3、主从与重点 (1)主与从 园林布局中的主要部分或主体与从属体,一般都是由功能使用要求决定的,从平面布局上看,主要部分常成为全园的主要布局中心,次要部分成次要的布局中心,次要布局中心既有相对独立性,又要从属主要布局中心,要能互相联系,互相呼应。 主从关系的处理方法: A、组织轴线:主体位于主要轴线上;安排位置:主体位于中心位置或最突出的位置;从而分清主次。 B、运用对比手法,互相衬托,突出主体。 (2)重点与一般 重点处理常用于园林景物的主体和主要部分,以使其更加突出。重点处理不能过多,以免流于繁琐,反而不能突出重点。 常用的处理方法: A、以重点处理来突出表现园林功能和艺术内容的重要部分,使形式更有力地表达内容。如主要入口,重要的景观、道路和广场等。 B、以重点处理来突出园林布局中的关键部分,如主要道路交叉转折处和结束部分等。 C、以重点处理打破单调,加强变化或取得一定的装饰效果,如在大片草地、水面部分,在边缘或地形曲折起伏处做重点处理等。 4、联系与分隔

园林绿化常用乔木、灌木

樟树 香樟,别名:樟树、樟木、瑶人柴、栳樟、臭樟、乌樟;拉丁文名: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樟属常绿大乔木,高可达30米,直径可达3米,树冠广卵形;树冠广展,枝叶茂密,气势雄伟,是优良的绿化树、行道树及庭荫树。产中国南方及西南各省区。越南、朝鲜、日本也有分布,其他各国常有引种栽培。植物全体均有樟脑香气,可提制樟脑和提取樟油。木材坚硬美观,宜制家具、箱子。香樟树对、二氧化硫、臭氧及等有害气体具有抗性,能驱蚊蝇,能耐短期水淹,是生产樟脑的主要原料。材质上乘,是制造家具的好材料。 广玉兰 广玉兰,别名洋玉兰。拉丁学名:Magnolia Grandiflora Linn。为、木兰属植物。原产美洲,北美洲以及中国大陆的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如北京、兰州等地有引种。供,花含芳香油。由于开花很大,形似荷花,故又称"荷花玉兰",可入药,也可做道路绿化。荷花树姿雄伟壮丽,叶阔荫浓,花似荷花芳香馥郁,为美化树种,耐烟抗风,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有较强抗性,可用于,保护环境。 乐昌含笑 乐昌含笑,又名南方白兰花、广东含笑、景烈白兰、景烈含笑。1929年英国植物学家恩第在乐昌市两江镇上茶坪村发现,并因此而得名。乐昌含笑是少有的以地方名称命名的一种植物。

乐昌含笑,木兰科,常绿乔木,喜欢温暖湿润的,生长适宜温度为 15-32℃,能抗41℃的高温,也能耐寒,挺拔,树荫浓郁,花香醉人,可孤植或于园林中,亦可作行道树。 乌桕 (拉丁学名:Sapium sebiferum (L.) Roxb.),别名:腊子树、桕子树、木子树、乌桖、桊子树、桕树、木蜡树、木油树、木梓树、虹树、蜡烛树、油籽(子)树、洋辣子树。、,乌桕是一种色叶,春叶色红艳夺目,不下丹枫。为中国特有的经济,已有1400多年的栽培历史。乌桕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酸性、中性或微碱性的土壤,均能生长), 且能耐短期积水。同时有一定的抗风性和褶燕地较耐干早瘠薄。此外,乌桕对有毒氟化氢气体有较强的抗性。 雪松 雪松,又称香柏,是雪松属(学名:Cedrus)植物的统称。由于球果形状相似,与杉树最为接近。原产于喜玛拉雅山脉海拔1,500-3,200米的地带和地中海沿岸1,000-2,200米的地带。 小龙柏 小龙柏在春季扦插比较适宜,在气温24℃至30℃的条件下进行扦插,插穗应剪取母株外围向阳面长15厘米左右的顶梢,把剪口浸入500ppm 的吲哚乙酸?溶液1分钟即可。 红枫 红枫又名红叶羽毛枫,拉丁学名为:AcerpalmatumThunbf.,

1-3园林绿地的布局形式3

教学内容: 第1章 园林绿地布局形式与造景手法 1.1 园林绿地的布局形式 四、自由式园林 1、自由式园林的概念 自由式园林又称为抽象式、意象式或现代园景式园林,它是融传统意象与现代园景于一体的新型园林布局形式,以体现自由意象美为布局宗旨。 2、自由式园林特点 自由式园林:布局灵活,采用曲折迂回的道路,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如池塘、坡地、山丘等,给人以自由活泼、富于自然气息之感,绿化种植也采用自然式。同时利用建筑挖槽挖出的土方,进行地形改造,有利于自然景观的构建和土方的就地平衡。 教案(课时备课) No:06 课程名称 园林绿地规划设计 课程类型 专业课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教学进程 第1章 园林绿地布局形式与造景手法 1.1 园林绿地的布局形式(三) 课 时 理论课时1 实践课时1 使用教材 《园林绿地规划设计》 主 编 黄东兵 出版发行 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1、了解自由式园林的概念; 2、了解掌握自由式园林的特点; 3、掌握园林自由式园林的内容。 教学重点 自由式园林的布局特点。 教学难点 自由式园林的内容。 教法建议 本课程主要通过问答法、例举法和讲述法来阐述自由式园林的概念,使学生们对自由园林布局这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然后运用对比法和案例法讲述了自由 式园林的形式特征、应用、效果,并通过实践使学生更加牢固掌握这方面的知识。

3、自由式园林内容 (1)形式特征:采用动态均衡的构图方式,将园景的美学特点和自然景观加以高度概括,通过对景观形象的提炼、变形、集中,以直观优美的图案造型表达寓意丰富的思想内涵,既引人联想,又赏心悦目 (2)应用:多用于现代园林绿地。以广阔、壮丽、大方的现代园林景观,大色块对比的图案景观等,创造适合静赏、动观和俯瞰的景观,用全新的富于视觉冲击力的景观形象产生优美的园林意境。 (3)效果:线条比自然式园林更流畅而有规律,比规则式园林更活泼而有变化。形象生动、亲切而有气韵,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景观特质。 课堂实践:自由式园林的布局形式分析 实践建议:校园内若有自由式布局的园林绿地,可将学生按4-5人一组进行分组,对该块绿地的布局特点进行现场分析,撰写分析报告;校园内若无自由式布局的园林绿地,则可在课堂上展示典型的自由式园林投影图,将学生按4-5人一组进行分组,对该园林的布局特点进行分析,撰写分析报告。 课后小结: 本节主要让学生们认识自由式园林,包括自由式园林布局的特点、形式特征、应用及效果,并通过课堂的实践使学生自由式园林布局的特点掌握得更加牢固。 授课记录 作业批改情况 课后体会

园林景观常用规范汇总

园林景观常用规范汇总 一、规划设计类: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年版) 《公园设计规范》CJJ 48-92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 75-97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GJJ 83-99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 GB50420-2007 《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 《城市道路与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CJJT85-2002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JTG B04-2010 《石油化工厂区绿化设计规范》 SH3008-2000 《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 LY/T5132—95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2006正式版)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试行) 《屋顶绿化规范》DB11/T 281—2005 北京市地方标准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建城〔2002〕240号文) 《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2002、11、01实施) 二、建筑类: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2005 《园林园建工程规范》 《园林古建工程技术操作规程》 三、消防类: 《小区消防车道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 三、绿化类: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A3 82-2012 《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1992、08、01实施) 《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标准》(建城[1995]383号) 《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与国建设部城[2000]192号) 《城市绿化与园林绿地用植物材料》CJ/T 24—1999 四、其她类: 《景观施工图绘图规范》(施工图分册) 《风景园林图例图示标准》CJJ-67-95 《园林绿化工程竣工图编制规范》DB11/T 989-2013 《园林绿化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 GB 50858-2013 《建筑场地园林景观设计深度及图样》 06SJ805 《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91-2002 J217-2002) 《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国家建设部2005、3)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国家建设部2004、6)

园林布局形式

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三种不同园林布局形式的异同 2010-04-25 19:47井荣乐 一、规则式园林 又称整形式、建筑式、图案式或几何式园林。西方园林,从埃及、希腊、罗马起到18世纪英国风景式园林产生以前,基本上以规则式园林为主,其中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建筑式园林和17世纪法国勒诺特平面图案式园林为代表。这一类园林,以建筑和建筑式空间布局做为园林风景表现的主要题材。 北京天安门广场园林、大连斯大林广场、南京中山陵园林以及北京天坛公园都属于规则式园林。 规则式园林的特点: 1、地形地貌:在平原地区,由不同标高的水平面及缓倾斜的平面组成;在山地及丘陵地,由阶梯式的大小不同的水平台地、倾斜平面及石级组成。 2、水体设计:外形轮廊均为几何形;多采用整齐式驳岸,园林水景的类型以及整形水池、壁泉、整形瀑布及运河等为主,其中常以喷泉作为水景的主题。 3、建筑布局:园林不仅个体建筑采用中轴对称均衡的设计,以至建筑群和大规模建筑组群的布局,也采取中轴对称均衡的手法,以主要建筑群和次要建筑群形式的主轴和副轴控制全园。 4、道路广场:园林中的空旷地和广场外形轮廓均为几何形。封闭性的草坪、广场空间,以对称建筑群或规则式林带、树墙包围。道路均为直线、圻线或几何曲线组成,构成方格形或环状放射形,中轴对称或不对称的几何布局。 5、种植设计:园内花卉布置用以图案为主题的模纹花坛和花境为主,有时布置成大规模的花坛群,树木配置以行列式和对称式为主,并运用大量的绿篱、绿墙以区划和组织空间。树木整形修剪以模拟建筑体形和动物形态为主,如绿柱、绿塔、绿门、绿亭和用常绿树修剪而成的鸟兽等。 6、园林其它景物:除建筑、花坛群、规则式水景和大量喷泉为主景以外,其余常采用盆树、盆花、瓶饰、雕像为主要景物。雕像的基座为规则式,雕像位置多配置于轴线的起点、终点或交点上。 规则式园林给人的感觉是雄伟、整齐、庄严。 二、自然式园林 又称为风景式、不规则式、山水派园林等。我国园林,从有历史记载的周秦时代开始,无论大型的帝皇苑囿和小型的私家园林,多以自然式山水园林为主,古典园林中以北京颐和园、“三海”园林、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留园为代表。我国自然式山水园林,从唐代开始影响日本的园林,从18世纪后半期传入英国,从而引起了欧洲园林对古典形式主义的革新运动。广州越秀公园、流花湖公园、兰圃、西苑等属自然式园林。 自然式园林的特点:

自然式,混合式三种不同园林布局形式的异同

自然式,混合式三种不同园林布局形式 的异同 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三种不同园林布局形式的异同2010-05-06 09: 07 一、规则式园林 又称整形式、建筑式、图案式或几何式园林。西方园林,从埃及、希腊、 罗马起到18世纪英国风景式园林产生以前,基本上以规则式园林为主,其中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建筑式园林和17世纪法国勒诺特平面图案式园林为代表。这一类园林,以建筑和建筑式空间布局做为园林风景表现的主要题材。 北京天安门广场园林、大连斯大林广场、南京中山陵园林以及北京天坛公 园都属于规则式园林。 规则式园林的特点: 1、地形地貌:在平原地区,由不同标高的水平面及缓倾斜的平面组成;在山地及丘陵地,由阶梯式的大小不同的水平台地、倾斜平面及石级组成。 2、水体设计:外形轮廊均为几何形;多采用整齐式驳岸,园林水景的类型以及整形水池、壁泉、整形瀑布及运河等为主,其中常以喷泉作为水景的主题。 3、建筑布局:园林不仅个体建筑采用中轴对称均衡的设计,以至建筑群和大规模建筑组群的布局,也采取中轴对称均衡的手法,以主要建筑群和次要建 筑群形式的主轴和副轴控制全园。 4、道路广场:园林中的空旷地和广场外形轮廓均为几何形。封闭性的草坪、广场空间,以对称建筑群或规则式林带、树墙包围。道路均为直线、圻线或几 何曲线组成,构成方格形或环状放射形,中轴对称或不对称的几何布局。

5、种植设计:园内花卉布置用以图案为主题的模纹花坛和花境为主,有时布置成大规模的花坛群,树木配置以行列式和对称式为主,并运用大量的绿篱、绿墙以区划和组织空间。树木整形修剪以模拟建筑体形和动物形态为主,如绿柱、绿塔、绿门、绿亭和用常绿树修剪而成的鸟兽等。 6、园林其它景物:除建筑、花坛群、规则式水景和大量喷泉为主景以外,其余常采用盆树、盆花、瓶饰、雕像为主要景物。雕像的基座为规则式,雕像 位置多配置于轴线的起点、终点或交点上。 规则式园林给人的感觉是雄伟、整齐、庄严。 二、自然式园林 又称为风景式、不规则式、山水派园林等。我国园林,从有历史记载的周 秦时代开始,无论大型的帝皇苑囿和小型的私家园林,多以自然式山水园林为主,古典园林中以北京颐和园、"三海"园林、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留 园为代表。我国自然式山水园林,从唐代开始影响日本的园林,从18世纪后半期传入英国,从而引起了欧洲园林对古典形式主义的革新运动。广州越秀公园、流花湖公园、兰圃、西苑等属自然式园林。 自然式园林的特点: 1、地形地貌:平原地带,地形为自然起伏的和缓地形与人工锥置的若干自然起伏的土丘相结合,其断面为和缓的曲线。在山地和丘陵地,则利用自然地 形地貌,除建筑和广场基地以外不作人工阶梯形的地形改造工作,原有破碎割 切的地形地貌也加以人工整理,使其自然。 2、水体:其轮廓为自然的曲线,岸为各种自然曲线的倾斜坡度,如有驳岸也是自然山石驳岸,园林水景的类型以溪涧、河流、自然式瀑布、池沼、湖泊 等为主。常以瀑布为水景主题。 3、建筑:园林内个体建筑为对称或不对称均衡的布局,其建筑群和大规模建筑组群,多采取不对称均衡的布局。全园不以轴线控制,而以主要导游线构 成的连续构图控制全园。

园林绿化常用乔木灌木

樟树 香樟,别名:樟树、樟木、瑶人柴、栳樟、臭樟、乌樟;拉丁文名:Cinnamomum camphora (L。)Presl。樟目、樟科、樟属常绿大乔木,高可达30米,直径可达3米,树冠广卵形;树冠广展,枝叶茂密,气势雄伟,是优良的绿化树、行道树及庭荫树。产中国南方及西南各省区。越南、朝鲜、日本也有分布,其他各国常有引种栽培。植物全体均有樟脑香气,可提制樟脑和提取樟油。木材坚硬美观,宜制家具、箱子.香樟树对氯气、二氧化硫、臭氧及氟气等有害气体具有抗性,能驱蚊蝇,能耐短期水淹,是生产樟脑的主要原料.材质上乘,是制造家具的好材料。

广玉兰 广玉兰,别名洋玉兰。拉丁学名:Magnolia Grandiflora Linn。为木兰科、木兰属植物。原产美洲,北美洲以及中国大陆的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北方,如北京、兰州等地有引种。供观赏,花含芳香油。由于开花很大,形似荷花,故又称"荷花玉兰",可入药,也可做道路绿化。荷花玉兰树姿雄伟壮丽,叶阔荫浓,花似荷花芳香馥郁,为美化树种,耐烟抗风,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有较强抗性,可用于净化空气,保护环境。

乐昌含笑 乐昌含笑,又名南方白兰花、广东含笑、景烈白兰、景烈含笑。1929年英国植物学家恩第在乐昌市两江镇上茶坪村发现,并因此而得名。乐昌含笑是少有的以地方名称命名的一种植物。 乐昌含笑,木兰科,常绿乔木,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生长适宜温度为15-32℃,能抗41℃的高温,也能耐寒,树干挺拔,树荫浓郁,花香醉人,可孤植或丛植于园林中,亦可作行道树。

乌桕 乌桕(拉丁学名:Sapium sebiferum (L.)Roxb.),别名:腊子树、桕子树、木子树、乌桖、桊子树、桕树、木蜡树、木油树、木梓树、虹树、蜡烛树、油籽(子)树、洋辣子树。大戟科、乌桕属落叶乔木,乌桕是一种色叶树种,春秋季叶色红艳夺目,不下丹枫.为中国特有的经济树种,已有1400多年的栽培历史.乌桕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酸性、中性或微碱性的土壤,均能生长), 且能耐短期积水。同时有一定的抗风性和褶燕地较耐干早瘠薄。此外,乌桕对有毒氟化氢气体有较强的抗性.

居住区绿地的类型和各类绿地的布置

一、居住区绿地的类型 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规定,居住区绿地应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用建筑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等。而居住区内的公共绿地,应根据居住区不同的规划组织、结构、类型,设置相应的中心公共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居住区级)、小游园(小区级)和组团绿地(组团级),以及儿童游乐场和其他块状、带状的公共绿地。 根据我国一些城市的居住区规划建设实际,居住区公园用地在10000㎡以上就可建成具有较明确的功能划分、较完善的游憩设施和容纳相应规模的出游人数的公共绿地;用地4000㎡以上的小游园,可以满足有一定的功能划分、一定的游憩活动设施和容纳相应的出游人数的基本要求。所以居住区公园的面积一般不小于1 hm2,小区级小游园不小于。我国各地居住区绿地由于条件不同,差别较大,总的来说标准比较低。各类公共绿地的设置内容应符合表6-2的要求 。 居住区绿地规划应与居住区总体体规划紧密结合,要做到统一规划,合理组织布局,采用集中与分散,重点与一般相结合的原则,形成以中心公共绿地为核心,道路绿地为网络,庭院与空间绿化为基础,集点、线、面为一体的绿地系统。 二、居住区公共绿地 居住区公共绿地是居民公共使用的绿地,其功能同城市公园不完全相同,主要服务于小区居民的休息、交往和娱乐等,有利于居民心理、生理的健康。居住区公共绿地集中反映了小区绿地质量水平,一般要求有较高的设计水平和一定的艺术效果,是居住区绿化的重点地带。 公共绿地以植物材料为主,与自然地形、山水和建筑小品等构成不同功能、变化丰富的空间,为居民提供各种特色的空间。居住区公共绿地应位置适中,靠近小区主路,适宜于各年龄组的居民前去使用;应根据居住区不同的规划组织、结构、类型布置,常与老人、青少年及儿童活动场地相结合。 公共绿地根据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形式分为居住区公园、居住小区中心游园、居住生活单元组团绿地以及儿童游戏场和其他块状、带状公共绿地等。 (一)居住区公园 居住区公园为居住区配套建设的集中绿地,服务于全居住区的居民,面积较大,相当于城市小型公园。公园内的设施比较丰富,有各年龄组休息、活动用地(图6-1)。 此类公园面积不宜过大,位置设计适中,服务半径500~1000m。该类绿地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为方便居民使用,常常规划在居住区中心地段,居民步行约10分钟可以到达。可与居住区的公共建筑、社会服务设施结合布置,形成居住区的公共活动中心,以利于提高使用效率,节约用地。公园有功能分区、景区划分,除了花草树木以外,有一定比例的建筑、活动场地和

园林绿化的整体的布局

园林绿化得整体得布局 河南晟德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得苗木基地位于郑州新区核心区滨临绿博大道,北依郑开大道,西邻京珠高速,东临古都开封,离圃田出口约6公里,离中牟出口约12公里,距离郑州高铁客运站约7公里,距离郑州火车站约40公里,距离郑州机场约45公里,紧邻郑州绿博园,交通十分便利、河南晟德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专注于绿化工程、景观设计,就是一家专业从事景观规划、设计、施工、养护为一体得有着二十多年经验得专业园林绿化公司。 我们要做一项绿化工程,首先就就是要对实际地形地貌考察,然后再整体布局,比如树木得孤植还就是群植,石头得位置,亭子安放等等,怎么样达到专业得水准,规划布局一个别具一格得景观呢?河南晟德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在多年得设计与施工中总结了一些经验,与大家交流一下,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园林设计总体规划得一个重要步骤,就是根据计划确定所建园林得性质、主题、内容,结合选定园址得具体情况,进行总体得立意构思,比如湿地公园,游乐场,休闲娱乐广场等,对构成园林得各种重要因素进行综合得全面安排,明确她们得作用,与人们得需求,确定它们得位置与相互之间得关系,对不同得土地类型做出评价,有效合理地利用土地,在有限得空间内产生无限得艺术效果,同时也能利益较大化。 记得在大学得课程上我们修得有一本书就是中国古典园林史,就是著名园林规划大师周维权著得,写得非常棒,到现在我还就是推荐给大家,希望大家都去读一读。她在书中详细得介绍了中国园林得发

展史,为我们国家得园林发展感到无比得自豪,可以说我们国家就就 是世界园林之母。 园林得布局可分为规则式园林,自然式园林,混合式园林,我们国家较多分布与修筑得得就是自然式园林,较为经典得也就是自然式园林,我在这里简单地介绍一下规则式园林与混合式园林,重点谈一下 自然式园林得布局、 规则式园林又称整形式、几何式、建筑式园林。整个平面布局、立体造型以及建筑、广场、街道、水面、花草树木等都要求严整对称。在18世纪英国风景园林产生之前,西方园林主要以规则式为主,其中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园与19世纪法国勒诺特平面几何图案式园林为代表。我国得北京天坛、南京中山陵都采用规则式布局。规则式园林给人以庄严、雄伟、整齐之感,一般用于气氛较严肃得纪念性园林或有对称轴得建筑庭院中。所谓混合式园林,主要指规则式、自然式交错组合,全园没有或形不成控制全园得主中轴线与副轴线,只

园林绿化常用苗木花卉

草坪一般选马尼拉、高羊茅、百慕大,狗牙根(套播剪股颖),色块一般红花继木,金叶女贞、水腊、小叶栀子、杜鹃、金边黄杨、瓜子黄杨等,还有近几年常用的红叶石楠、大花六道木、小丑火棘。还有很多地被的应用,如玉簪等。至于大树,只要适地适树就可以品种太多,不一一例举) 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 2.季相 植物在不同季节表现的外貌。植物在一年四季的生长过程中,叶、花、果的形状和色彩随季节而变化。开花时,结果时或叶色转变时,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园林植物配置要充分利用植物季相特色。在不同的气候带,植物季相表现的时间不同。北京的春色季相比杭州来得迟,而秋色季相比杭州出现得早。即使在同一地区,气候的正常与否,也常影响季相出现的时间和色彩。低温和干旱会推迟草木萌芽和开花;红叶一般需日夜温差大时才能变红,如果霜期出现过早,则叶未变红而先落,不能产生美丽的秋色。土壤、养护管理等因素也影响季相的变化,因此季相变化可以人工控制。为了展览的需要,甚至可以对盆栽植物采用特殊处理来催延花期或使不同花期的植物同时开花。园林植物配置利用有较高观赏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植物的季相,能给人以时令的启示,增强季节感,表现出园林景观中植物特有的艺术效果。如春季山花烂熳,夏季荷花映日,秋季硕果满园,冬季腊梅飘香等。要求园林具有四季景色是就一个地区或一个公园总的景观来说;在局部景区往往突出一季或两季特色,以采用单一种类或几种植物成片群植的方式为多。如杭州苏堤的桃、柳是春景,曲院风荷是夏景,满觉陇桂花是秋景,孤山踏雪赏梅是冬景。为了避免季相不明显时期的偏枯现象,可以用不同花期的树木混合配置、增加常绿树和草本花卉等方法来延长观赏期。如无锡梅园在梅花丛中混栽桂花,春季观梅,秋季赏桂,冬天还可看到桂叶常青。杭州花港观鱼中的牡丹园以牡丹为主,配置红枫、黄杨、紫薇、松树等,牡丹花谢后仍保持良好的景观效果。 3.草坪 用多年生矮小草本植株密植,并经人工修剪成平整的人工草地称为草坪,不经修剪的长草地域称为草地。用于城市和园林草坪的草本植物主要有结缕草、野牛草、狗牙根草、地毯草、钝叶草、假俭草、黑麦草、早熟禾、剪股颖等。草坪一般设置在房屋前面,大型建筑物周围,广场或林间空地,供观赏、游憩或作为运动场地之用。西方古代园林中已有规则式草地。18世纪中叶,英国自然风景园出现后,园林中开始大面积使用自然式草坪。中国古代苑、囿有大片疏林草地,近代园林才有草坪。

园林建筑布局

园林建筑布局 园林与建筑的关系 一座园林,可以使多一些山水的成分,或者偏重于植物栽植,或者建筑的密度比较大,但在一般的情况下总是土地、水体、植物和建筑这四者的综合 一、园林建筑的重要作用 园林建筑的规划设计中国园林的创作是以自然山水园为基本形式, 通过山、水、植 物、建筑四种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 构成“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美妙的城市园林其重要作用,一是能改善和美化人的生活环境, 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二是能为人们提供息憩、游览、文化娱乐的好场所。 园林建筑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既有使用功能, 又有造景、观景功能) 城市园林中亭、台、楼、阁、门、窗、路及小品等建筑,对构成园林意境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其审美价值并非局限于这些建筑物和构筑物本身, 而在于通过这些建筑物, 让人们领略外界无限空间中的自然景观, 突破有限, 通向无限, 感悟充满哲理的人生、历史、社会乃至宇宙万物,引导人们到达园林艺术新追求的最高境界。 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从“衔远山, 吞长江, 浩浩荡荡, 横无际涯”的意境, 升华为“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人生境界。又如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的“层台耸翠, 上出重霄, 飞阁流丹, 下临天地”之雄伟气势和“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绝句、构成一幅优美的风景画卷, 令人神往。 园林建筑按其使用功能大致可分为园林建筑小品、服务性建筑、游憩性建筑、文化娱乐性建筑: 下面主要探讨一下园林建筑要点: l 、园林建筑 园林造景, 以植物景观为主,园林建筑为辅主 布局:园林建筑在布局上,要因地制宜, 巧于因借; 分而不离, 相互贯通; 疏密有致, 曲折变幻。巧妙处理虚实、疏密、明暗、藏露、参差、曲直、层次、呼应、宾主等关系,使结构合理, 主次分明,从变化中求统一,巧妙应用引、借、对、衬等组景艺术, 协调景点内山石、水体、建筑、植物之间构图关系, “妙在得体”、“精在体宜”, 达到“平中出奇”、“画龙点睛”之功效。 意境:园林建筑设计应以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 突出园林艺术的传统文化,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尤其在中国古典建筑中, 建筑常与诗、画结合, 强化意境。如庭院白粉墙前置玲珑山石、修竹形成的粉墙花景和漏窗前的笆蕉都充满诗情画意, 加强了建筑的感染力, 使人触景生情,正是园林建筑的意境所在。 空间格局:总体上要充分体现出中国园林的诗情画意, 具体又要给游人步移景异的感官享受。力求主次分明, 参差错落, 曲折变化, 相互渗透,避免轴线对称。整体布局, 要追求虚实穿插,通透有度,动静结合, 小中见大的空间艺术,曲径通幽,柳暗花明,增加空间层次。如常用廊来划分并围合空间, 且围中有透, 形成围透结合的空间效果。 造型:园林建筑的形体、轮廓、线条、色彩等, 都要有独具特色的表现力,重视美观要求。既要满足居住、游憩等功能, 又要依自然山水组成园景,创造富于变化的空间环境, 营造出宛若天成的景观。造型上宜体量轻巧, 形式活泼, 力求简洁、明快。如桥以其造型优美、形式多样而作为园林中重要造景建筑之一, 小桥流水也成为典型风景。 装饰:在景点群体构图中,亭、台、楼、阁、廊、榭、塔等, 要建筑园门、花架、景墙、景窗、园路、水池、置石等。园林建筑小品与自然山、水、植物要和谐统一, 其构图、造型、色彩能对环境产生极强的装饰作用。建筑细部要求更精巧的装饰, 做到既美观, 又能使空间、画面通透并有层次。如挂落、栏杆、漏窗、花格等, 都是常用的良好装饰构件

园林绿化常用树种

首先,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条件选择适于栽培的树种,特别是在经济和技术条件比较薄弱的发展新区,尤显重要。以我国大部分温带地区为例,新近推荐使用的优良落叶树种,乔木类有无球悬铃木、马褂木、香槐、垂枝榆、金丝垂柳、缺萼枫香、南酸枣、黄玉兰、红运二乔玉兰、紫玉兰、黄山栾树、檫树等,灌木类有花叶锦带、水麻、园艺八仙、海滨木槿、红花大叶醉鱼草等。耐寒常绿树种,乔木类有天竺桂、山杜英、深山含笑、乐昌含笑、阿丁枫、日香桂、沉水樟、猴樟等,灌木类有浓香茉莉、金边卵叶女贞、火焰南天竹、茂树、紫金木、孔雀柏等。 其次,要根据当地的土壤环境条件选择适于生产栽培的树种,例如,杜鹃、茶花、红花木、金叶女贞、含笑、玉兰、杜仲、苏铁、栀子、瑞香等喜酸性土树种,适于ph值5.5至6.5、含铁铝成分较多的土质。而黄杨、棕榈、合欢、紫薇、银杏、槐树、桃叶珊瑚、夹竹桃、海桐、枸杞等喜碱性土树种,适于ph值7.5至8.5、含钙质较多的土质。如果是含氯化钠、硫酸钠等可溶性盐类的盐土,或是含碳酸钠、重碳土,则应选择抗盐碱能力较强的黑松、北美圆柏、柽柳、黄栌、白腊、小叶女贞、无花果、楝树、蔓荆、紫穗槐、胡杨、石榴、沙棘、白刺等树种。 第三,要根据树种对太阳光照的需求强度,合理安排生产栽培用地及绿化使用场所。如生长在我国南部低纬、多雨地区的热带、亚热带树种,对光照强度的要求就低于原产北部高纬度地区的落叶树种。原生于森林边缘或空旷地带的树种,绝大多数为喜光性树种,如落叶树种中的桃、梅、李、杏、杨树、刺槐、悬铃木、落叶松、金钱松、池杉等;具针状叶的喜光常绿树种,有马尾松、雪松、五针松、花柏、侧柏、龙柏等。常绿阔叶树种中的海枣、白玉兰、银杏、榆树、榉树、栾树、无患子、槭树、喜树、桂花、丁香等也属喜光性树种。常绿阔叶树种中的南天竺、黄杨、山茶、珊瑚树、八角金盘、十大功劳、海桐、杜鹃、肉桂、樟竹、蒲葵、棕榈等,及多数具扁平、鳞状叶的针叶树种,如香榧、云杉、红豆杉、罗汉松、罗汉柏等,大多为耐阴树种,其枝叶一般较茂密,生长速度较慢。灌木状的耐阴树种在生产栽培中可与乔木类喜光树种配植套种,以增加土地利用面积,提高经济效益。在园林绿化应用中,可作为下木配置,且特别适宜于高架桥下、高层建筑背后等光照条件缺乏的荫蔽处栽植,以发挥出独特的生理优势,丰富园林绿化的层次空间,提高环境生态效益。

园林工程施工现场总体布置

施工现场总体布置 1 施工现场总体布置 1.1 围墙门卫在需建围护而未建部分增设围墙,同时进行内外粉白,刷彩色油漆,按公司标准编制图案与标语。在出入口设值班室,配置24h值班人员。 1.2 标牌在主出入口与现场办公室附近设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防火责任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牌和施工现场平面图、宣传廊等十牌、二图、二栏。 1.3场地及道路本工程主要场地与道路均采用硬地坪施工,沿道路两侧与现场四周设排水明沟,中间按10‰起拱排水,以保持现场整洁。在其余地方适当布置绿化,加强文明施工。 1.4材料堆场确保材料堆放整齐,并在每种材料旁设标志牌,指明材料品名、产地、规格及检验状态等。 1.5现场办公、生产临时设施在现场主出入口附近布置办公房一幢,二层,一层设项目部办公室、医护室,二层设会议室等。在拟建建筑附近布置钢筋、木工加工棚。生活区布置因施工现场场地比较狭窄,在现场内不设置生活区。职工宿舍等生活设施租用附近民房解决。 本工程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 沿场地周边设置临时围墙与围护,实行封闭管理。 现场内按文明标化施工标准、企业标准布置,并符合卫生、安全、防火要求,创造一个安全、文明的施工与生活环境。 充分利用现场,将现场办公、生产区、材料堆场、周转材料等均尽可能布置在现场内,并力求布局合理,满足各个施工阶段的施工要求。 将钢筋、搅拌场地等操作区尽可能设置在靠近施工作业区位置。最大限度地减少场内运输,特别是减少场内二次搬运。 在满足施工的条件下,尽量节约施工用地。 2 施工用电 2.1用电量计算根据拟选用的机械设备表,本工程中各种电力设备总功率(ΣP1)为190KW,电焊机总功率(ΣP2)为260KW,室内照明总功率(ΣP3)与室外照明总功率(ΣP4)按动力用电量的10%考虑。总用电量为:P总=1.05×(K1∑p1/COSψ+K2∑p2+ K3∑p3)=1.05×[0.5×190/0.75+0.6×260]×1.10=326KVA 其中:P总--供电设备总用电需要量(KV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