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t图像习题

合集下载

高一物理--运动学图像(s-t图像、v-t图像、a-t图像)

高一物理--运动学图像(s-t图像、v-t图像、a-t图像)

1.5图像一、s-t图像:(涉及概念:时间与时刻、位置、位移与路程、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加速度、斜率)1、如图所示,描述物体各种情况下的运动情况:2、如图所示,描述物体在各个阶段的运动情况:3、如图所示,描述物体在各个阶段的运动情况:4、如图所示,描述物体在各个阶段的运动情况:5、甲、乙两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的运动方向相反;B、3s末甲乙相遇;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D、0-3s内甲的位移比乙的位移多3m;5、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物体的距离越来越近;B、0-3s内甲、乙的位移相等;C、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同;D、取向右为正方向,4s末甲在乙的左边;6、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比乙提前2s出发;B、0-3s内甲、乙两物体的位移相同;C、甲比乙物体的速度大;D、3s后乙还能追上甲;7、如右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x-t图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物体的出发点相距xB.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物体比乙物体早出发的时间为t1D.甲、乙两物体向同方向运动8、下图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个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A.乙开始运动时,两物体相距20 mB.在0~10 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增大C.在10~25 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小D.两物体在10 s时相距最远,在25 s时相遇9、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0-3s内甲、乙两物体的位移相同;B、0-3s内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同;C、乙一直在甲的前面;D、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E、3s末甲、乙两物体相遇;10、一汽车先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了3s,位移为10m,然后停下休息了2s后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经过2s的位移为10m,然后立即返回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5s回到出发点,画出该汽车运动的x-t图象。

高一物理v~t图像习题

高一物理v~t图像习题

v -t 图像专题之蔡仲巾千创作1.某物体做直线运动,其v -t 图如图所示,则:A .4秒时物体的位移为零B .加速度大小不变C .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D .沿直线作往复运动,在2秒时速度的方向改变2.如图一物体沿一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由图象可知 ( )A .物体运动到t =3s 时,离开出发点的距离最远B .在t =3s 时物体改变运动方向C .0到2s 和5到6s 两段时间内物体加速度相同D .运动到t =6s 时,物体位移为3m ,通过的路程为9m3.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0~t 1时间内,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且方向相反B .在0~t 1时间内,甲、乙加速度方向相同C .在0~t 2时间内,甲、乙运动方向相同D .在0~t 2时间内,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且方向相同4.甲、乙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其速度图象由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两物体两次相遇的时刻分别为2 s 末和6 s 末 v t甲t 1 t 2 0 乙C.乙在前4 s内的平均速度大于甲的速度D.2 s后甲、乙两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5.某物体沿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1s内和第6s内速度方向相反B.第1s内和第6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第2s内的加速度为零D.第6s末物体回到原出发点6.如图为某物体在10 s内运动的v—t图象。

关于物体在10s 内的位移,下列数据正确的是()A.60m B.40mC.48m D.54m7.如下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v-t图象,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B.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D.不管质点甲、乙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8.某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所示,则可以判断物体的运动形式是( )A.朝某一个方向做直线运动 B.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做曲线运动 D.做来回往复的运动9.如图为一物体沿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由此可知A .2s 末物体返回出发点B .4s 末物体运动方向改变C .0-4s 和4s-8s 物体的加速度相同D .3s 末与5s 末的速度相同10.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速度 —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 .0 ~ t a 段火箭的加速度小于t a ~ t b 段火箭的加速度B .在0 ~ t b 段火箭是上升的,在t b ~ t c 段火箭是下落的C .t b 时刻火箭离地面最远D .t c 时刻火箭回到地面11.甲、乙两质点在一直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v ——t 图象如图所示,在3s 末两质点在途中相遇,两质点出发点间的距离是:A.甲在乙之前2mB.乙在甲之前2mC.乙在甲之前4mD.甲在乙之前4mt a t b t c 1 0 2 3 t/s v/m/s24甲 乙12.a 、b 、c 三辆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它们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

高一物理运动的图象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物理运动的图象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物理运动的图象试题答案及解析1.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该物体做的是A.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B.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运动C.匀速运动D.匀减速运动【答案】B【解析】由图线可知,物体的初速度不为零,由于图线的斜率代表物体的加速度,故加速度为恒定不变的值且大于零,故物体做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运动,选项B正确。

【考点】v-t 图线及其物理意义.2.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t图如图所示,已知在第1秒内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为W,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从第1秒末到第3秒末合外力做功为WB.从第3秒末到第5秒末合外力做功为-2WC.从第5秒末到第7秒末合外力做功为WD.从第3秒末到第4秒末合外力做功为-0.75W【答案】CD【解析】在第一秒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做功为W,设此时的合外力为F,位移为x,从第3秒末到第7秒末由图象的斜率可以知道,此时的合力大小,第3秒末到第5秒末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第5秒末到第7秒末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所以有第三秒末到第5秒末的位移为2x,第5秒末到第7秒末的位移也为2x,所以合力做功为;,第3秒末到第4秒末物体的位移为,所以,所以C、D正确。

【考点】v-t图线;功的求解。

3.如图所示,在外力作用下某质点运动的v-t图象为正弦曲线。

从图中可以判断()A.在0~t1时间内,外力做正功B.在0~t1时间内,外力的功率逐渐增大C.在t2时刻,外力的功率最大D.在t1~t3时间内,外力做的总功为零【答案】AD【解析】由图知,在0~t1时间内,物体做加速运动,故外力做正功,所以A正确;在t1时刻外力为零,功率为零,所以在0~t1时间内,外力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所以B错误;在t2时刻,速度为零,外力的功率最小,所以C错误;由图知,在t1~t3时间内,动能变化为零,故外力做的总功为零,所以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v-t图象、功率、动能定理4.图中所示的各图象能正确反映自由落体运动过程的是( )【答案】C【解析】自由落体运动是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匀变速运动公式可知,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故选项AB错误、C正确;,所以选项D错误;【考点】自由落体运动5.物体甲的x-t图象和物体乙的v-t图象分别如图所示,则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是A.甲在整个t=6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mB.甲在整个t=6s时间内有往复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C.乙在整个t=6s时间内有往复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D.乙在整个t=6s时间内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路程为6m【答案】ACD【解析】位移时间图像斜率表示速度,甲图中斜率为定值,即甲的速度不变,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甲在整个t=6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通过的总位移是初末位置差即,选项A对B错。

高一物理V-t图象试题

高一物理V-t图象试题

高一物理V-t图象试题1.如图所示是A、B两物体运动的v-t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其加速度为0.75m/s2B.B物体在10s末的加速度小于0.5m/s2,在19s末的加速度大于0.5m/s2C.20s末A、B两物体的速度相同D.A、B两物体一定是同时同地开始运动【答案】BC【解析】A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其加速度为;由图可看出,B物体在10s末切线的斜率小于A的斜率,在19s末的切线的斜率大于A的斜率,所以B物体在10s末的加速度小于0.5m/s2,在19s末的加速度大于0.5m/s2,选项B正确;20s末A、B两物体的速度相同,都等于15m/s,选项C正确;A、B两物体一定是同时开始运动,但不一定同地开始运动,选项D错误。

【考点】v-t图线。

2.如图为A、B两物体在同一地点沿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由图可知A.A出发时间比B早2sB.6s末A、B两物体的位移相同C.6s内B的位移比A的位移大15mD.4s末A、B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答案】D【解析】由两图线与横坐标的交点可知A晚运动了2s时间 ,A错误;6s末A物体的位移为,B物体的位移:,两物体的位移不同,B物体的位移比A物体的位移大10m,BC错误;图像的交点表示两者的速度相等,所以D正确【考点】考查了对v-t图像的理解3.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0~1 s内甲和乙的位移相等C.甲和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同D.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小【答案】A【解析】v-t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乙的斜率为正,加速度为正,甲的斜率为负,加速度为负,C错误;乙的速度为正,与加速度方向相同,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正确;v-t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则0-1s内,甲与乙的位移不相等,B错误;甲的斜率比乙的斜率大,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v-t图像。

高一物理必修一运动图像专题

高一物理必修一运动图像专题

S-T,V-T图像练习1.(单项选择)某物体的位移图象如下图,则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物体运动的轨迹是抛物线B.物体运动的时间为8sC.物体运动的总位移为80 mD.在 t =4s时辰,物体的刹时速度最大2( 多项选择 ) .如下图为甲乙两质点作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A.甲乙两质点在1s 末时相遇B.甲乙两质点在1s 末时的速度大小相等C.甲乙两质点在第1s 内反方向运动D.在第 1s 内甲质点的速率比乙质点的速率要大3.如下图是甲乙丙三个物体相对同一地点的位移图像,它们向同一方向开始运动,则在时间 t0内,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它们的均匀速度相等B.甲的均匀速度最大C.它们的均匀速率相等D.乙和丙的均匀速率相等4.如下图是A、B 两质点从同一地址运动的x﹣ t 图象,则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答案第 1页,总 4页A. B 质点做曲线运动 B .A 质点 2s 时的速度为 20m/s C. B 质点前 4s 做加快运动, 4 秒后做减速运动 D .前 4s 内 B 的位移比 A 要大5.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行驶,在 t 0 到t t 1时间内,它们的x t图像如下图,在这段时间内()A、汽车甲的均匀速度比乙的大B、甲、乙两汽车都做减速运动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同样D、甲、乙两汽车的均匀速度同样6.物体 A、 B 的 s-t图像如下图,由图可知A.从第3s 起,两物体运动方向同样,且v A>v BB.两物体由同一地点开始运动,但物体 A 比 B 迟 3s 才开始运动C.在 5s 内物体的位移同样,5s 末 A、B 相遇D. 5s 内 A、 B 的均匀速度相等7.如图是一物体的s﹣ t 图象,则该物体在6s 内的位移是()A. 0 B.2m C . 4m D . 12m8.一物体自t=0 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下图。

以下选项正确的选项是()A.在 0~6s 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B.在 0~6s 内,物体经过的行程为40mC.在 0~4s 内,物体的均匀速率为10m/sD. 5~ 6s 内,物体所加快度为正当9( 多项选择 ) .如下图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的是()v - t 图象,依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A .物体一直沿正方向运动B .物体的加快度向来没有变化C . t = 2 s 前物体的加快度为负, t = 2 s 后加快度为正,在 t = 2 s 时,物体的加快度为零D .物体先减速后加快10.一位同学乘坐电梯从六楼下到一楼的过程中,其 v - t 图象如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前 2 s 内该同学加快度方向向上B .前 2 s 内该同学的加快度是最后1 s 内的2 倍C .该同学在 10 s 内的均匀速度是 1 m/sD .该同学在 10 s 内经过的位移是 17 m 11( 多项选择 ) .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

高一物理必修1专题:用v-t图象解决物理问题有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1专题:用v-t图象解决物理问题有答案

专题:用t v -图像解决物理问题图象法是根据题意把抽象复杂的物理过程有针对性地表示成物理图象,将物理量间的代数关系转变为几何关系,运用图象直观、形象、简明的特点,来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由此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

通过前面学习,我们知道速度—时间(t v -)图像只能反映直线问题,如果要反映曲线运动,这里的v 代表速率。

说明一下下面各图像所代表的物体的运动:【例】一火车沿直线轨道从静止发出由A 地驶向B 地,并停止在B 地。

A 、B 两地相距s ,火车做加速运动时,其加速度最大为a 1 ,做减速运动时,其加速度的绝对值最大为a 2 ,由此可可以判断出该火车由A 到B 所需的最短时间为 。

解析:整个过程中火车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最大时,所用时间最短,分段运动可用图象法来解。

根据题意作v —t 图,如图1所示。

由图可得:a 1 =1v t ①a 2 =2v t ②s =12v (t 1 + t 2) =12vt ③③tv①②b④③ v① ②dt③t s①②a④③ s① ②ct由①、②、③解得:t =12122s(a a )a a【例】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沿水平直路一前一后匀速行驶,速度为v 0 ,若前车突然以恒定的加速度刹车,在它刚停住时,后车以前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开始刹车。

已知前车在刹车过程中所行的距离为s ,若要保证两辆车在上述情况中不相碰,则两车在做匀速行驶时保持的距离至少为( )A 、sB 、2sC 、3sD 、4s解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位移可用速度—时间图象中的面积来表示,故可用图象法做。

作两物体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2所示,前车发生的位移s 为三角形v 0Ot 的面积,由于前后两车的刹车加速度相同,根据对称性,后车发生的位移为梯形的面积S ′= 3S ,两车的位移之差应为不相碰时,两车匀速行驶时保持的最小车距2s 。

所以应选B 。

【例】一只老鼠从老鼠洞沿直线爬出,已知爬出速度v 的大小与距老鼠洞中心的距离s 成反比,当老鼠到达距老鼠洞中心距离s 1 = 1m 的A 点时,速度大小为v 1 = 20cm/s ,问当老鼠到达距老鼠洞中心s 2 = 2m 的B 点时,其速度大小v 2 = ? 老鼠从A 点到达B 点所用 的时间t =?解析:因为老鼠从老鼠洞沿直线爬出,已知爬出的速度与通过的距离成反比,则不能通过匀速运动、匀变速运动公式直接求解,但可以通过图象法求解,因为在1v—s 图象中,所围面积即为所求的时间。

高一物理运动的图象试题

高一物理运动的图象试题

高一物理运动的图象试题1.在平直公路上,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vmax后,立即关闭发动机直至静止,v-t图象如图所示,设汽车的牵引力为F,受到的摩擦力为Ff ,全程中牵引力做功为W1,克服摩擦力做功为W2,则()A.F∶Ff =1∶3B.W1∶W2=1∶1C.F∶Ff =4∶1D.W1∶W2=1∶3【答案】BC【解析】由运动图像可知汽车加速和减速阶段的加速度之比为3:1,即牵引力与摩擦力之比为4:1,牵引力的做功位移与摩擦力的做功位移为1:4,故做功之比为1∶1,选BC。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牛顿第二定律、恒力的功2.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t图如图所示,已知在第1秒内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为W,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从第1秒末到第3秒末合外力做功为WB.从第3秒末到第5秒末合外力做功为-2WC.从第5秒末到第7秒末合外力做功为WD.从第3秒末到第4秒末合外力做功为-0.75W【答案】CD【解析】在第一秒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做功为W,设此时的合外力为F,位移为x,从第3秒末到第7秒末由图象的斜率可以知道,此时的合力大小,第3秒末到第5秒末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第5秒末到第7秒末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所以有第三秒末到第5秒末的位移为2x,第5秒末到第7秒末的位移也为2x,所以合力做功为;,第3秒末到第4秒末物体的位移为,所以,所以C、D正确。

【考点】v-t图线;功的求解。

3.小李讲了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龟、兔从同一地点出发,发令枪响后,龟缓慢地向终点跑去,直至到达终点。

兔自恃跑得快,让龟跑了一段时间后才开始跑,当它超过龟后,便在路旁睡起觉来,醒来一看,龟已接近终点了,于是,奋力追去,但最终还是让龟先到达了终点。

据此,我们可以将龟兔赛跑的运动过程用位移一时间图象来表示,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根据题目的叙述,龟的位移从零开始,并一直是匀速直线运动,兔子先是静止的,所以首先的一段是水平的直线,然后是匀速直线运动,并且速度的要比龟的快,从图象来看就是斜率要比龟的大,追上龟之后,兔子又在路旁睡觉,所以图象还是水平的直线,最后再去追龟,但是没追上,所以最后龟的位移要比兔子的大.C正确;【考点】考查了x-t图像4.下列给出的四组图像中,能够反映同一直线运动的是【答案】BC【解析】AB第一个图是速度时间图象,由速度时间图象可知:0-3s内物体以速度6m/s匀速运动,4-5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图中位移时间图象表示0-3s内物体静止,4-5s内物体也静止,故A错误;B图中加速度时间图象表示0-3s内物体以速度6m/s匀速运动,4-5s内物体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故B正确;CD第一个图是位移时间图象,由速度时间图象可知:0-3s内物体静止,4-5s内以的速度匀速直线运动,C图中0-3s内物体静止,4-5s内以的速度匀速直线运动,C正确,加速度时间图象表示0-3s内物体做加速度为零的运动,4-5s内物体匀加速运动,故D错误.【考点】考查了运动图像5.图中所示的各图象能正确反映自由落体运动过程的是( )【答案】C【解析】自由落体运动是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匀变速运动公式可知,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故选项AB错误、C正确;,所以选项D错误;【考点】自由落体运动6.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绘制的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速度、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若该物体在时刻的速度为零,则A、B、C、D四个选项中表示该物体沿单一方向运动的图象是()【答案】C【解析】在0-2s内,位移先增大再减小,知运动的方向发生改变.故A错误.在0-2s内速度为正值,向正方向运动,在2-4s内速度为负值,向负方向运动,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故B错误.0-1s内加速度不变,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2s内加速度方向,大小不变,向正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2s末速度为零.在一个周期内速度的方向不变.故C正确.在0-1s内,向正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2s内加速度方向,大小不变,向正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2s末速度为零,2-3s 内向负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的方向发生变化.故D错误.【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速度时间图线和位移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以及知道它们的区别,并且能很好运用.7.如图,物体做平抛运动时,描述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Vy(取向下为正)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答案】D【解析】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是自由落体运动,竖直方向的速度为vy=gt,所以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高一物理v-t图像习题集解析

高一物理v-t图像习题集解析

v -t 图像专题1.某物体做直线运动,其v -t 图如图所示,则:A .4秒时物体的位移为零B .加速度大小不变C .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D .沿直线作往复运动,在2秒时速度的方向改变2.如图一物体沿一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由图象可知 ( )A .物体运动到t =3s 时,离开出发点的距离最远B .在t =3s 时物体改变运动方向C .0到2s 和5到6s 两段时间内物体加速度相同D .运动到t =6s 时,物体位移为3m ,通过的路程为9m3.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0~t 1时间内,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且方向相反B .在0~t 1时间内,甲、乙加速度方向相同C .在0~t 2时间内,甲、乙运动方向相同D .在0~t 2时间内,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且方向相同 4.甲、乙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其速度图象由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两物体两次相遇的时刻分别为2 s 末和6 s 末C.乙在前4 s 内的平均速度大于甲的速度D.2 s 后甲、乙两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5.某物体沿直线运动,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1s 内和第6s 内速度方向相反B .第1s 内和第6s 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 .第2s 内的加速度为零D .第6s 末物体回到原出发点6.如图为某物体在10 s 内运动的v —t 图象。

关于物体在10s 内的位移,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 v t 甲 t 1t 2 0 乙A.60m B.40mC.48m D.54m7.如下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v-t图象,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B.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D.不管质点甲、乙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8.某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所示,则可以判断物体的运动形式是( )A.朝某一个方向做直线运动 B.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做曲线运动 D.做来回往复的运动9.如图为一物体沿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由此可知A.2s末物体返回出发点B.4s末物体运动方向改变C.0-4s和4s-8s物体的加速度相同D.3s末与5s末的速度相同10.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t a t b t cA.0 ~ t a段火箭的加速度小于t a ~ t b段火箭的加速度B.在0 ~ t b段火箭是上升的,在t b ~ t c段火箭是下落的C.t b时刻火箭离地面最远D.t c时刻火箭回到地面11.甲、乙两质点在一直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v——t图象如图所示,在3s 末两质点在途中相遇,两质点出发点间的距离是:A.甲在乙之前2mB.乙在甲之前2mC.乙在甲之前4mD.甲在乙之前4m12.a 、b 、c 三辆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它们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

高一物理S-t图象试题

高一物理S-t图象试题

高一物理S-t图象试题1.如图所示,是一质点在一条直线上运动的X—t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t=0.2 s时刻,质点速度为零B.在t=0.3 s时刻,质点速度为零C.从t=0时刻到t=0.1 s时刻,质点的位移大小为零D.从t=0.2 s时刻到t=0.4 s时刻,质点的位移大小为零【答案】 BD【解析】位移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由图可知在t=0.2 s时刻,斜率不为零,质点速度不为零,A错;在t=0.3 s时刻,斜率为零,质点速度为零,B对;从t=0时刻到t=0.1 s时刻,质点的位移大小0.1m,C错;从t=0.2 s时刻到t=0.4 s时刻,质点又回到原点,质点的位移大小为零,D对;所以本题选择BD。

【考点】位移图象2. A、B、C三物同时、同地、同向出发作直线运动,下图是它们位移与时间的图象,由图2可知它们在t0时间内(除t时刻外)()A.平均速度B.平均速度>>C.A一直在B、C的前面D.A的速度一直比B、C要大【答案】AC【解析】据题意,A、B、C三个物体同时、同地、同向出发做直线运动,据图像可知,在t时间内三个物体位移和时间均相同,则据可知平均速度相等,故A选项正确而B选项错误;据图像可知在t时刻以前的任何时刻A的位移较大,故C选项正确;A图线的斜率在前半段大于B和C的,在中间部分小于B和C的,据可知A的瞬时速度不一定已知都大于B和C的。

【考点】本题考查对位移-时间图像的理解。

3.如图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s-t图像,对线段OA、AB、BC、CD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A段运动速度最大B.AB段物体做匀速运动C.CD段的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反D.运动4h汽车的位移大小为30km【答案】C【解析】对位移时间图像,其斜率表示物体的运动速度,故由图像可以看出,物体在CD段的斜率最大,即速度最大,所以A错误;AB段的斜率为零,即速度为零,所以B错误;CD段物体的位移逐渐减小,故运动方向与开始相反,所以C正确;4h时刻,物体回到出发点,位移为零,所以D错误;【考点】运动图像4.甲、乙两质点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移x与时间t的图像如图所示,则A.甲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做曲线运动B.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C.当甲、乙两物体速度相同时,二者之间的距离为零D.甲、乙两物体有两次相遇【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由于图像是x—t图像,过原点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A不对;甲从原点出发,乙从x处出发,故B也不对;当甲、乙两物体速度相同时,是曲线乙上的切线与甲平行时,由图可以看出,此时二者对应的位移并不相等,故C不对;由图看出,甲、乙有两个交点,故两物体有两次相遇,D是正确的。

高一物理S-t图象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物理S-t图象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物理S-t图象试题答案及解析1.如图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的运动图象,由图象可以看出在0到4秒内()A.甲、乙始终同向运动B.两个物体相距最远时刻是2s末C.乙作直线运动,甲作曲线运动D.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答案】BD【解析】由于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该时刻的速度,可以从图中看出乙物体的速度(斜率)始终为正值,即速度始终沿正方向,而甲物体前2s内速度为正方向,2秒末到4秒末速度为负方向,A错误;从位移-时间图象来看,两个物体2s末纵坐标读数之差最大,即两物体相距最远,B正确;图象上的任意一点表示该时刻的位置坐标,在时间轴上方,位置坐标为正数,在时间轴下方,位置坐标为负数,即图象中的坐标不是正数就是负数,所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位移-时间图象仅描述直线运动,C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到四秒末两物体的位置坐标相同,由于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故4秒末位移相同,又因时间相同,所以4s内平均速度相同,D正确.【考点】图象2.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作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A.甲、乙两质点在1s末时相遇。

B.甲、乙两质点在1s末时的速度大小相等。

C.甲、乙两质点在第1s内都沿负方向运动。

D.在第1s内甲质点的速率比乙质点的速率大。

【答案】A【解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位移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斜率表示的含义.位移-时间图象表示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图象上的任意一点表示该时刻的位置,甲、乙两质点在1s末时所对应的位置坐标相同,说明此时刻两物体相遇,所以A正确;图象的斜率表示该时刻的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由图象知,甲、乙两质点在1s末时的速度大小分别为2m/s和0,甲、乙两质点在第1s内运动方向相反,速率大小分别为2m/s和6m/s,故BCD错误.所以选A.【考点】本题考查考生对位移-时间图象上点和斜率的物理意义的理解和掌握.3.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x-t图象如图所示,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刻为计时起点。

高一物理速度时间图像例题

高一物理速度时间图像例题

高一物理速度时间图像随堂练习1、如图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一t图象,由图像可知:A、OA、AB、BC、分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匀减速直线运动B、OA段速度与BC段速度方向相反C、OA段加速度大于BC段加速度D、OA段加速度与BC段加速度方向相反E、前2秒内质点发生的位移为4m,前5s 内发生的位移为14mF、1s末的速率为2m/s2、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根据图像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初速度为-20m/sB、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C、物体前2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20m,前4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40mD、物体前2s内物体的路程为20m,前4s 内物体的路程为40mE、物体的加速大小为10m/s-2第2s末加速度的方向发生改变F、前2s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2s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3、某物体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物体A、第1s末速度方向发生改变B、第2s内与第3s内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5s内物体的位移为1mD、物体做往复运动4、甲乙两质点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两质点A、甲乙两质点运动方向相同B、第1s末相遇C、第1s内甲比乙运动的快D、前2s内甲乙平均速度相同5、甲、乙两质点沿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A、甲乙两质点同时运动B、甲乙两质点运动方向相反C、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D、甲乙两质点的加速度方向相反运动描述小测1、.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时刻表示极短的时间间隔,较长的时间间隔才可以叫做时间B.“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都表示时刻C.1min可以分成60个时刻D.时刻对应位置,时间间隔对应位移2、下列所说的速度中是瞬时速度的是A、百米赛跑中,8s末的速度为sB、百米赛跑中,50m处的速度为10m/sC、汽车在100m内的速度为8m/sD、子弹出枪口时的速度为800m/s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B.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就越大C.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 D.物体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零4、下列运动可能存在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速度为零B.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相反C.加速度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反D.加速度很大,速度变化率很小 5、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的x-t 图象,由图可知A.甲乙两物体同时出发B.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C.甲乙两物体的出发点相距4mD.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 甲<v 乙6、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的v-t 图象,由图可知A .甲做匀减速运动,乙做匀加速运动B .甲、乙两物体做相向运动C .乙比甲迟1s 出发D .在0~2s 内,甲的速度大于乙7、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从A 站开往B站,在开始的51位移上平均速度为v,在以后的54位移上平均速度为2v,这辆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高一物理运动的图象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物理运动的图象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物理运动的图象试题答案及解析1.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图象。

某同学在分析图像时用虚线做了近似处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B.在0~t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C.在t1~t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D.在t3~t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答案】BD【解析】在t1时刻,虚线的斜率小于实线的斜率,故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小,选项A错误;在0~t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大,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选项B正确;在t1~t2时间内,虚线部分围成的面积比实线部分围成的面积小,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小,选项C错误;在t3~t4时间内,虚线是平行于横轴的直线,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直线运动,选项D 正确。

【考点】v-t图线及其物理意义。

2.有四个运动的物体A、B、C、D,物体A、B运动的s-t图象如图中甲所示;物体C、D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 v-t 图象如图4中乙所示.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其中正确的是()A.物体A和B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且A的速度比B更大B.在0─3s的时间内,物体B运动的位移为15mC.t=3s时,物体C追上物体DD.t=3s时,物体C与物体D之间有最大间距【答案】AD【解析】据题意,从甲图可知物体A、B做匀速直线运动,图线A的斜率更大,则物体A的速率较大,故A选项正确;在0-3s内物体B的位移为10m,故B选项错误;从乙图可知,在3s时刻,C、D物体速度相等,此时之后物体C速度大于D的速度,物体C在靠近物体D,故3s时刻C、D有最大距离,且D的位移更大,故C选项错误而D选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对速度-时间图像和位移-时间图像的理解3.如图,物体做平抛运动时,描述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Vy(取向下为正)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答案】D=gt,所以速度与时间成正【解析】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是自由落体运动,竖直方向的速度为vy比。

高中物理 运动的图像 v-t图像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物理试题

高中物理 运动的图像 v-t图像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物理试题

运动的图像--v-t图像同步练习1.“星跳水立方〞节目中,某明星从跳板处由静止往下跳的过程中〔运动过程中某明星可视为质点〕,其速度—时间图象如下列图,如此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跳板距离水面的高度为7.5 mB.该明星入水前处于失重状态,入水后处于超重状态C.1 s末该明星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D.该明星在整个下跳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7.5 m/s2.玩具小车以初速度v0从底端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滑去,此后该小车的速度图像可能是如下图中的哪一个〔〕A. B. C. D.3.某物体做直线运动,其v-t图如下列图,如此:A.4秒时物体的位移为零B.加速度大小不变C.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D.沿直线作往复运动,在2秒时速度的方向改变v 图象如下列图,该质点〔〕4.质点直线运动的tA.在2s末速度方向发生改变B.在4s末加速度方向发生改变C.在前4s内的位移为零D .在前4s 内的平均速度为1m/s5.如下列图为A 、B 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由图可知( )A.t 1时刻A 、B 两物体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t 1时刻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t 2时刻物体A 的速度大于物体B 的速度,二者方向一样D.t 2时刻物体A 的加速度小于物体B 的加速度,二者方向相反6.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 v-t 图象如下列图.两图象在t=1t 时相交于P 点,P 在横轴上的投影为Q,△OPQ 的面积为S.在t=0时刻,乙车在甲车前面,相距为d.此后两车相遇两次,且相遇的时刻为t ',如此下面四组t '和d 的组合可能的是( )A.S d t t ==',1B. S d t t 43,231==' C.S d t t 43,211==' D.S d t t 41,211==' 7.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两物体A 、B 的v-t 图象如下列图,在0-0t 时间内,如下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 )A .A 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B 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B .A 、B 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都在不断减小C .A 、B 两物体的位移都在不断增大D .A 、B 两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小于221v v +t vt 0 v 21AB8.竖直升空的火箭,其速度—时间图象如下列图,由图可知以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火箭在40s时速度方向发生变化B.火箭经过40s到达最高点C.火箭经过120s落回地面D.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8000m9.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 s至60s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下列图。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x-t图像带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x-t图像带答案

小车从A地开往D地,其s-t图象如图所示,其中BC段平行于时间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车在AB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小车在BC段处于静止状态C.小车在CD段做匀速直线运动D.小车在到达D地的前一时刻的速度为零BC如图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s-t图象,对线段OA、AB、BC、CD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A.OA段运动最快B.AB段静止C.CD段表示的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反D.运动4h后汽车的位移大小为30km如图所示,为一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x-t)图像。

由图像可知 CA.物体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物体一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C.物体以某一速率做往复运动D.物体有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有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如图为物体运动的图象,对物体运动情况的正确解释是()A.物体先沿一个平面滚动,然后向山下滚,最后静止B.物体开始静止,然后向山下滚,最后静止C.物体先以恒定的速度运动,然后逐渐变慢,最后静止D.物体开始时静止,然后反向运动,最后静止如图 2 所示,A 、B 两物体在同一点开始运动,从 A 、B 两物体的位移图线可知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A 、B 两物体同时自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B.A 、B 两物体自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B 比 A 晚出发 2sC.A 、B 两物体速度大小均为 10 m/sD.A 、B 两物体在 A 出发后 4s 在距原点 20 m 处相遇分析与解答:由 s -t 图线可知,A 、B 两物体自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且 B 比 A 晚出发 2s,图线中直线的斜率大小表示作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由 s -t 图线可知,B 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比 A 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要大一些,A 、B 两直线的交点的物理意义表示相遇,交点的坐标表示相遇的时间和相遇的位置,故 A 、B两物体在 B 物体出发后 2s 相遇.相遇位置距原点 20 m处,综上所述, BD选项正确。

高一物理S-t图象试题

高一物理S-t图象试题

高一物理S-t图象试题1.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运动的x-t图象,则下列关于甲、乙两物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个物体同时出发B.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位置出发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小D.t2时刻两个物体速度相同【答案】C【解析】由题中x-t图象可知:甲从t=0时刻在距离原点x1出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以从t1时刻在原点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选项AB错误;又因为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所以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故选项C正确;t2时刻,甲和乙的位置相同,说明乙追上甲,故选项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对位移时间图像的理解运用,尤其要理解图像的交点、倾斜程度和倾斜方向的物理意义.2.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位移一时间(x一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B.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C.t1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D.0到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甲车的平均速度【答案】A【解析】t1时刻之前,乙的位移小于甲的位移,t1时刻甲乙位移相等,所以t1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

选项A对B错。

位移时间图像切线斜率表示速度,t1时刻乙的切线斜率大于甲的切线斜率,所以甲乙速度不等选项C错。

0到t1时间内甲乙初末位置相同位移相同,而时间相同,所以平均速度相同选项D错。

【考点】位移时间图像3.小李讲了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按照小李讲的故事情节,兔子和乌龟在比赛过程中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兔子和乌龟是同时同地出发B.兔子和乌龟在比赛途中相遇过两次C.乌龟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兔子是沿着折线跑的D.兔子先通过预定位移到达终点X3位置【答案】B【解析】据图象可知,乌龟先出发t1时间后兔子才出发,A选项错误;在比赛过程中在t2时刻兔子追上乌龟,在t4时刻由于兔子休息,此时乌龟追上兔子,B选项正确;乌龟做匀速直线运动,兔子先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休息,最后又匀速运动,C选项错误;从图线可知在t6时刻乌龟的先到达终点x3位置,D选项错误。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试题高一运动学相关练习及V——T图像练习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试题高一运动学相关练习及V——T图像练习

(精心整理,诚意制作)高一物理运动学相关练习及V——T图像练习 1. 如图是加油机给F-22A猛禽战斗机在空中加油的情景,以下列的哪个物体为参照物,可以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 )A.F-22A猛禽战斗机B.地面上的房屋C.加油机中的飞行员D.F-22A猛禽战斗机里的飞行员解析:空中加油时加油机与战斗机保持相对静止,以F-22A猛禽战斗机、加油机中的飞行员、F-22A猛禽战斗机里的飞行员为参照物,加油机都是静止的;以地面上的房屋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答案:B2. 20xx年奥运会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在以下几个奥运会比赛项目中,研究对象可视为质点的是( )A.在撑竿跳高比赛中研究运动员手中的支撑竿在支撑地面过程中的转动情况时B.确定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位置时C.跆拳道比赛中研究运动员动作时D.乒乓球比赛中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时解析:能否把某物体视为质点,关键要看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后,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有影响.显然ACD项中的研究对象的大小和形状忽略后,所研究的问题将无法继续,故ACD项错误;而B 项中的研究对象的大小和形状忽略后,所研究的问题不受影响,故B项正确.答案:B3. (多选)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可以用坐标轴上的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用坐标的变化量表示物体的位移.如下图所示,一个物体从A运动到C,它的位移为Δx1=-4 m-5 m=-9 m;从C运动到B,它的位移为Δx2=1 m-(-4 m)=5 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到B的位移大于A到C的位移,因为正数大于负数B.A到C的位移大于C到B的位移,因为负号表示位移的方向,不表示大小C.因为位移是矢量,所以这两个矢量的大小无法比较D.物体由A运动到B的合位移Δx=Δx1+Δx2解析:位移是矢量,比较位移的大小时,只需比较其绝对值,不用带正负号,选项A、C错误,B正确;因Δx1=x C-x A,Δx2=x B -x C,所以物体由A运动到B的合位移Δx=x B-x A=Δx1+Δx2,选项D正确.答案:BD8. (多选)对于物体做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反,且加速度越来越小,则物体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小,位移越来越小B.若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则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C.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位移的大小决定于平均速度的大小D.若位移随时间均匀变化,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解析:若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速度减小,但位移不一定减小,A项错误;若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且加速度与速度同向,物体运动的速度仍然随时间增大,B项错误;由s=v t可知,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位移的大小决定于平均速度的大小,C项正确;位移随时间均匀变化,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D项正确.答案:CD题组二提能练9. 如图所示是体育摄影中“追拍法”的成功之作,摄影师眼中清晰的运动员是静止的,而模糊的背景是运动的,摄影师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运动的美.请问摄影师选择的参考系是( )A. 大地B. 太阳C. 运动员D. 步行的人解析:运动员相对地面在运动,摄影师观察到运动员是静止的,而背景是运动的,则摄影师和运动员相对静止,是以运动员为参考系来拍摄的.答案:C10. 20xx年中国队包揽跳水世界杯赛8枚金牌,再次显示出“梦之队”的强大实力.赛前运动员正在进行10 m跳台训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研究运动员的技术动作,不能将运动员视为质点B.运动员质量太大,不能将运动员视为质点C.运动员体积太大,不能将运动员视为质点D.运动员速度太大,不能将运动员视为质点解析:因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有转动情况,不能将正在比赛的运动员视为质点,A正确;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跟自身体积、质量和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B、C、D错误.答案:A11. (多选)一辆汽车运动,原来的速度是v1,一段时间t后的速度是v2,用Δv表示这一过程中速度的变化量,则下面四图中能正确表示这三个物理量关系的是( )解析:由v =12(v 0+v t )可知,尽管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但两物体的初速度不一定相同,末速度也不一定相同,由a =vt -v0t可知,两物体的加速度也不一定相同,由x =v t 可知,两物体的位移一定相同.答案:D14. A 和B 两个物体同时同地同向运动,A 做初速度为零、初加速度为a 1、加速度越来越小的变加速直线运动,B 做初速度为零、初加速度为a 2、加速度越来越大的变加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a 1<a 2两物体不可能相遇B .若a 1<a 2两物体在运动中会相遇两次C .若a 1>a 2两物体在运动中不可能相遇D .若a 1>a 2两物体在运动中会相遇两次解析:画出两物体运动的v -t 图象,若a 1<a 2,则两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甲,则两物体运动后不可能相遇,若a 1>a 2,两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乙,由图象可知,两物体会相遇一次.答案:A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T.如果站在4楼的阳台上,同样放手让小球自由下落,则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将( )A.不变B.增大C.减小D.无法判断解析:两小球都做自由落体运动,可在同一v-t图象中作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设人在3楼的阳台上释放小球后,两球落地的时间差为Δt1,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Δh;若人在4楼的阳台上释放小球后,两球落地的时间差为Δt2,要保证阴影部分的面积也是Δh,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定有Δt2<Δt1.答案:C5. 一个小滑块以一定的初速度滑上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在第1 s内与前3 s内通过的位移相等,取初速度方向为正,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取g=10 m/s2)( )A.滑块在前3 s内的平均速度v=7.5 m/sB. 滑块在前3 s内的平均速率为2.5 m/sC. 滑块在前4 s内的平均速度为零D. 滑块在第3 s内的平均速度v=2.5 m/s解析: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a=-mgsin30°m=-5m/s2,设滑块初速度为v0,则第1 s内的位移x1=(v0×1-1 2×5×12) m,前3 s内的位移x2=(v0×3-12×5×32) m,x1=x2,解间质点运动的中间时刻的速度,再由v-v1=a·T2可求出第一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v1,C项正确;由s2-s1=aT2可求出从第2次闪光到第3次闪光这段时间内质点运动的位移s2,D项正确.答案:BCD7. 如图所示,一个物块从光滑斜面的底端A以一初速度沿斜面向上滑去,到C点时速度为零,B是AC间的一点,AB=2BC,且物块从A到B的时间为t,则物块从第一次经过B到返回B所用的时间为( )A. 2(2-1)tB. 2(2+1)tC. (3-1)tD. (3+1)t解析:将AC三等分,物块从A到C的过程的逆过程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根据比例规律,从A到C三等分的时间之比为(3-2)∶(2-1)∶1,因此AB段时间与BC段时间之比为(3-1)∶1,所以从B运动到C所用时间t2=t3-1=3+12t,从第一次经过B到返回B的时间为(3+1)t.答案:D8. (多选)一个步行者以6.0 m/s的速度跑去追赶被红灯阻停的公共汽车,当他在距离公共汽车24 m处时,绿灯亮了,汽车以1.0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前进,则( )A.人能追上公共汽车,追赶过程中人跑了36 mB.人不能追上公共汽车,人、车最近距离是6 m10. “嫦娥三号”于20xx 年12月择机发射,它将携带一部“玉兔”月球车,实现软着陆,在月面巡视勘察.如果需要精确地测定月面的重力加速度g 值,可采用“对称自由下落法”,这种方法将测量g 值转化为测量长度和时间.具体的做法是:将小球由O 点竖直向上抛出,小球竖直上升至最高点又落回原处的时间为T 2,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O 点高H 的P 点,小球离开P 点至又回到P 点所用的时间为T 1,测得T 1、T 2和H ,可求得g 等于( )A. 4H T22-T21B. 8H T22-T21C. 8HT 2-T 12 D. H 4T2-T12解析:设小球上升的最高点距抛出点的高度为h ,根据运动规律得,h =12g (T22)2,h -H =12g (T12)2,解得,g =8H T22-T21,B 项正确. 答案:B11. [20xx·福建六校联考]一位同学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 kg 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 s 内的位移是18 m ,则( )A .物体在2 s 末的速度是20 m/sB .物体在第5 s 内的平均速度是3.6 m/sC .物体在第2 s 内的位移是20 mD .物体在5 s 内的位移是50 m答案:(1)305 m (2)9.85 s题组一双基练1. [20xx·山东潍坊抽检](多选)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物体在直线上运动,经2 s又回到初始位置的是( )解析:A选项为x-t图象,由图象可知t=0时物体位于坐标原点,在t=2 s时坐标为x=0,回到初位置;B选项为v-t图象,由图象可知在0~2 s内v-t图象包围的面积越来越大,物体离初位置越来越远;C选项仍为v-t图象,由图象可知在0~2 s 内v-t图象包围的面积为零,所以物体的位移为零,物体回到初位置;D选项为a-t图象,物体在前一秒内,和后一秒内加速度等大反向由v t=v0+at-at可得在2 s末物体的速度等于0时刻速度,物体并没有回到初位置.答案:AC2. 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质点以20 m/s的速度匀速运动B.B质点先沿正方向做直线运动,后沿负方向做直线运动C.B质点最初4 s做加速运动,后4 s做减速运动D.A、B两质点在4 s末相遇解析:B质点最初4 s做减速运动,后4 s做加速运动,选项C 说法错误.答案:C3. 某汽车在启用ABS刹车系统和不启用该刹车系统紧急刹车时,其车速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分别如图中的①②图线所示,由图可知,启用ABS后( )A.t1时刻车速更小B.0~t1的时间内加速度更大C.加速度总是比不启用ABS时大D.刹车后前行的距离比不启用ABS时短解析:由题图可知,启用ABS后t1时刻车速更大,A项错误;根据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0~t1时间内加速度比不启用ABS 时小,B、C两项错误;根据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刹车后前行的距离比不启用ABS时短,D项正确.答案:D4. 20xx年7月28日世界游泳锦标赛跳水比赛在巴塞罗那展开最后一日角逐.在男子十米跳台决赛中,中国选手邱波表现神勇,最终凭借总分581.00分问鼎桂冠.邱波成为了历史上第四位成功卫冕世锦赛此项目冠军的选手,他也是第一位成功卫冕世锦赛此项目冠军的中国选手.如果用图象来描述他离开跳台之后的运动情况,入手过程可以看成匀减速运动,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先做向上的匀减速直线运动(上抛运动),然后做自由落体运动,入水过程是匀减速运动.在位移—时间图象中,斜率表示速度,所以位移—时间图象应该是曲线,A项错误;在速度—时间图象中,速度先减小后反向增大再减小,斜率表示加速度,在加速度—时间图象中,上抛运动和自由落体加速度相同都是g,C项正确,B、D两项错误.答案:C5. [20xx·郑州二检]如图所示的位移(s)-时间(t)图象和速度(v)-时间(t)图象中,给出四条曲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B.s-t图象中t1时刻1的速度v1大于2的速度v2C.v-t图象中0至t3时间内3和4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D.两图象中,t2、t4时刻分别表示2、4开始反向运动解析:图线1表示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所以A错误;s-t图象中某点斜率的大小表示速度的大小,B正确;v-t图象中0至t3时间内3和4位移不同,所以平均速度不相等;t2时刻表示2开始反向运动,t4时刻4的速度方向不变,所以D错误.答案:B6. 如图所示,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 )A. 在t1时刻,a、b两车的运动方向相同B. 在t2时刻,a、b两车的运动方向相反C. 在t1到t3这段时间内,a、b两车的平均速率相等D. 在t1到t3这段时间内,a、b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解析:由题图可知,图线a表示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而图线b表示汽车先沿负方向做减速运动,再沿正方向做加速运动,A、B 两项错误;在t1到t3这段时间内,两车的路程s a<s b,两车的位移x a =x b,由于运动时间相等,所以两车平均速度大小相等,而b车的平均速率大于a车的平均速率,C项错误,D项正确.答案:D7. [20xx·哈尔滨质检]在军事演习中,某空降兵从飞机上跳下,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在t1时刻,速度达到较大值v1时打开降落伞,做减速运动,在t2时刻以较小速度v2着地.他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空降兵在0~t1或t1~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的结论正确的是( )A. 0~t 1,v =v12B. 0~t 1,v >v12C. t 1~t 2,v =v1+v22D. t 1~t 2,v >v1+v22解析:空降兵在0~t 1时间内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得:v =12(0+v 1)=v12,选项A 正确,B 错误;空降兵在t 1~t 2时间内做变减速运动,根据平均速度概念v =xt ,可知v<v1+v22,选项C 、D 错误.答案:A8. (多选)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出发同向运动的速度图象.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图象知乙车初速度是2 m/sB .甲车的加速度是0. 75 m/s 2C .相遇前两车的最大距离是3 mD .从乙车开始运动经过2 s 后两车相遇解析:从图象知两车初速度是v 0=0,A 错误;甲、乙两车加速度分别为a 1=Δv Δt =34 m/s 2,a 2=Δv Δt =32 m/s 2,做匀加速运动,B 正确;两车相遇位移相等,设乙车运动t 时间后两车相遇,则12a 1(t +2)2=12a 2t 2,代入数据解得t =2 s +2 2 s =4.83 s ,D 错误;如图知甲车行驶t =4 s 时两车速度相等,此时两车距离最大,二者距离为Δs =s 1-s 2=12a 1t 2-12a 2(t -2)2=3 m ,C 正确.答案:BC 题组二 提能练9. 如图所示为两个物体A 和B 在同一直线上沿同一方向同时开始运动的v -t 图线,已知在第3 s 末两个物体在途中相遇,则( )A .A 、B 两物体是从同一地点出发 B. 3 s 内物体A 的平均速度比物体B 的大 C. A 、B 两物体在减速段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 D. t =1 s 时,两物体第一次相遇解析:本题考查v -t 图线的意义、追及相遇问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识图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在第3 s 末两个物体在途中相遇,但两个物体A 和B 的v -t 图线与横轴所夹面积分别为S A =12×2×4 m+12×(2+4)×1 m=7 m ,S B =10 m ,即出发时A 在B 物体前3 m 处,A 错;因运行时间相同,所以3 s 内物体A 的平均速度比物体B 的平均速度小,B 错;减速段由图线可知a A =2 m/s 2、a B =1 m/s 2,C 错;t =1 s 时,物体A 的位移为1 m ,物体B 的位移为4 m ,即两物体第一次相遇,D 对.答案:D10. [20xx·海南高考]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 -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v -t 图象中,可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 )解析:由图可知,在0~T2时间内a =a 0>0,若v 0≥0,物体做匀加速运动;若v 0<0,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故B 、C 皆错误;由于在T ~2T 时间内a =-a 0,故物体做匀减速运动且图线斜率的绝对值与0~T2时间内相同,故A 错误D 正确. 答案:D11. 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沿水平道路一前一后匀速行驶,速度均为v 0.若前车突然以恒定的加速度a 刹车,在它刚停住时,后车以加速度2a 开始刹车.已知前车在刹车过程中所行驶的路程为x ,若要保证两辆车在上述情况中不发生碰撞,则两车在匀速行驶时保持的距离至少应为( )A. xB. 32xC. 2xD. 52x 解析:由题意知:v 20=2ax ,后车以加速度2a 开始刹车,刹车后滑行的距离为v202×2a =12x ,前车刹车滑行的时间t =v0a ,又v 20=2ax ,后车匀速运动的距离为x 1=v 0t =v20a =2x ,所以,两车在匀速行驶时保持的距离至少应为2x +12x -x =32x .答案为B.答案:B12. [20xx·湖北联考]高速公路上甲、乙两车在同一车道上同向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速度均为v 0=30 m/s ,距离x 0=100 m ,t =0时刻甲车遇紧急情况后,甲、乙两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取运动方向为正方向.通过计算说明两年在0~9 s 内会不会相撞?解析:令a 1=-10 m/s 2,a 2=5 m/s 2,a 3=-5 m/s 2,t 1=3 s. 甲车速度:v 1=v 0+a 1t 1=0;设3 s 过后再经过时间t 2甲、乙两车速度相等, 此时距离最近:a 2t 2=v 0+a 3t 2 等速之前,甲车位移:x 甲=v02t 1+12a 2t 2,。

高一物理S-t图象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物理S-t图象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物理S-t图象试题答案及解析1.如图所示,物体沿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则在0-4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S为()A.S="2m"B.S=4mC.S="10m"D.S>10m【答案】 C【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质点在x轴上运动,质点的位移等于初末坐标之差,即△x=x2-x1,质点在前2s内位移是4m,后2内位移是-6m,所以在0-4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S为10m,故选C【考点】位移与路程,位移—时间图象2.如图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s-t图像,对线段OA、AB、BC、CD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A段运动速度最大B.AB段物体做匀速运动C.CD段的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反D.运动4h汽车的位移大小为30km【答案】C【解析】对位移时间图像,其斜率表示物体的运动速度,故由图像可以看出,物体在CD段的斜率最大,即速度最大,所以A错误;AB段的斜率为零,即速度为零,所以B错误;CD段物体的位移逐渐减小,故运动方向与开始相反,所以C正确;4h时刻,物体回到出发点,位移为零,所以D错误;【考点】运动图像3.小李讲了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按照小李讲的故事情节,兔子和乌龟在比赛过程中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兔子和乌龟是同时同地出发B.兔子和乌龟在比赛途中相遇过两次C.乌龟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兔子是沿着折线跑的D.兔子和乌龟同时到达终点x3位置【答案】B【解析】二者都在做直线运动,由位移-时间图象可知,从t=0时刻开始,乌龟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直到t6时刻,而0~t6整段时间内,兔子的运动过程是:0~t1,在出发点保持静止;t1~t2,以大于乌龟的速度追上乌龟,相遇在x1处;t2~t3,保持原来的速度超过乌龟然后停下来;t3~t5,在x2处保持静止,其中在t4时刻被乌龟超越;t5~t6,从x2处开始跑向终点,但在t6时刻还没有到达终点,而此时乌龟已经到达x3处,完成比赛,综上可知,B正确。

专题2.1运动中的图像问题 同步练习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高一物理

专题2.1运动中的图像问题  同步练习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高一物理

专题2.1运动中的图像问题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v-t图中,t1时刻质点的速度大小均相等,在t1时间内平均速度最小的是()A.B.C.D.2.利用传感器与计算机结合,可以自动作出物体运动的图像。

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运动小车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由此图像可知()A.小车做曲线运动B.18s末时的加速度大小大于13s末的加速度大小C.小车前10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比后10s内的大D.小车前13s朝正方向运动,13s后朝负方向运动3.甲乙两汽车在路上行驶。

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

在这段时间内()A.甲乙两汽车的平均速度相同B.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汽车乙大C.汽车甲减速运动,汽车乙减速运动D.甲乙两汽车做曲线运动4.某质点沿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A.前2秒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第5秒时物体的加速度为−6m/s2C.前5秒物体的位移为30m D.5秒末物体返回出发点5.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

关于这个质点在0~3s内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3s末质点离出发点最远B.质点3s内通过的路程为3m,而位移为零C.第2s内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改变D.质点在第1s内的加速度大小比第2s内的加速度大6.物体沿x轴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t图像如图所示是一条开口向上的抛物线,由图中数据可求出的物理量是()A.物体的初速度为2m/s B.物体的加速度为−2m/s2C.物体在前3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m/s D.物体在前3s内的路程为1m7.一人乘坐电梯时,用智能手机采集到的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甲、丙所示(坐标图乙、丁依次为图甲、丙的简化图)。

若选取加速度向上为正方向,据此判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是电梯下行状态B.甲图是电梯上行状态C.丙图是电梯下行状态D.甲、丙图都是电梯上行状态8.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同时沿同一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

高一物理V-t图象试题

高一物理V-t图象试题

高一物理V-t图象试题1.甲、乙两个质点同时从同地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一直比甲运动得快B.在第2s末乙追上甲C.前4s内甲、乙的平均速度相等D.乙追上甲时距出发点80 m远【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2s前甲比乙快,2s后乙比甲快,A错误;在第2s末甲乙速度相等,此时相距最远;错误;前4s内甲、乙的位移均为40m,位移相等,平均速度相等;C正确;在第4s末乙追上甲,此时二者位移相等,距出发点40m,D错误【考点】考查了速度时间图像,追及相遇问题2.某质点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求:(1)质点运动的加速度a;(2)质点在前2s内的位移s .【答案】.(1)(2)【解析】(1)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所以(2)质点在前2s内的位移即图线与t轴围成的面积,【考点】本题考查了速度时间图象问题3.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同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则( )A.乙比甲运动得快B.4s末乙追上甲C.在4s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D.乙追上甲时距离出发点40m【答案】BD【解析】据题意,从图像可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而乙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s前甲运动的快,之后乙运动的快,故A、C选项错误;4s末甲的位移为:,而乙的位移为:,故B、D选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对速度-时间图像的理解。

4.有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从图中看出,物体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同的时间间隔是()A.只有0<t<2s B.只有2s<t<4sC.0<t<2 s和6s<t<8s D.0<t<2s和5s<t<6s【答案】D【解析】因为v-t图线中切线的斜率的符号反应加速度的方向,所以在0<t<2s内,速度和加速度均为正值;2s<t<4s内速度为正,加速度为零;5s<t<6s内速度为负,加速度为负;6s<t<8s内速度为负,加速度为正;选项D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答:解:由x-t图象可知:前2s内,物体先沿正方向运动2m,后又回到原点,所以前2s内的路程是4m;2-6s内,物体先向反方向运动4m,后又返回出发点,此过程中,物体的路程为8m,所以图象的相关知识,注意该问题中问的是路程而不是位移,注意路程与位移的区别.
考点:x-t图象。
2.AC
【解析】图像斜率表示速度,纵坐标表示位移。0-t1秒,甲速度不为0,乙速度为0,即甲比乙早运动了t1秒,A对。t=t1时,乙位移为0,甲位移小于x0米,两物体相距小于x0米,B错。t=t2时,两物体位移相同,两物体相遇,C对。0时刻两物体相距最远,D错。
3.ACD
【解析】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考点:位移时间图像
12.C
【解析】
试题分析:在时刻t1,a、b两车的位置坐标相同,b曲线的斜率大于a的斜率,所以b的速度大于a的速度.故A错误.在时刻t2,b曲线的斜率为负,则速度为负方向,而a的斜率为正,则速度为正方向,两车运动方向相反,选项B错误;图线切线的斜率表示速度,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图线斜率先减小后增大,则b车的速率先减小后增加.故C正确.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大于a,然后小于a,最后反向运动,速率又逐渐增大, 到速率大于a,选项D 错误。故选C.
A.可求出物体的初速度
B.可求出物体的加速度
C.可求出物体的平均速度
D.可求出物体通过的路程
11.小李讲了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龟、免从同一地点出发,发令枪响后龟缓慢地向终点跑去,直至到达终点,兔自恃跑得快,让龟跑了一段时间后才开始跑,当它超过龟后便在路旁睡起觉来,一觉醒来睁眼一看,龟快接近终点了,于是便奋力追去,但最终还是让龟先到达了终点,据此,我们可以将龟兔赛跑的运动过程用位移一时间图象来表示,在下图中正确的是()
12.如图所示,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
A.在t1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B.在t2时刻,a、b两车运动方向相同
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大
13.A,B两物体x-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考点:考查了位移时间图像
10.C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知道质点运动的时间,运动的位移,故可以求出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因为物体不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无法求解初速度和加速度,因为图像表示物体位移随时间变化规律,不表示路程,故也不能求解物体的路程,故C正确。
考点:考查了位移时间图像
11.C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是从同一地点出发,所以A错误;由于兔龟不是同时出发,而是兔比龟晚跑了一段时间,所以B错误,最终两者的位移相同,所以C错误、D正确。
B.前10s内汽车的加速度为3
C.20s末汽车的速度为 -1m/s
D.前25s内汽车做单方向直线运动
9.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坐标的x-t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甲比乙早出发时间t0
C.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x0
D.甲的速率大于乙的速率
10.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可求出的物理量是()
D、由图在t1~t2时间内,甲的位移不变,处于静止状态.而乙一直做匀速运动.故D正确.
故选ACD
点评:本题关键从数学角度理解位移图象的物理意义:抓住图线的起点和斜率表示速度是关键.
4.D
【解析】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
分析: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由x-t图象可知:前2s内,物体先沿正方向运动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原点,2-6s内,物体先向反方向运动一段时间后又返回出发点,整个过程运动轨迹的长度即为路程.
CD段: =-6m/s方向向西;3分
DE段: =-1m/s方向向西;3
【解析】略
16.某物体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若规定向东为正方向,试求物体在OA、CD、DE各阶段的速度大小及方向。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试题分析:由x-t图象可知:前2s内,物体先沿正方向运动2m,后又回到原点,所以前2s内的路程是4m;2-6s内,物体先向反方向运动4m,后又返回出发点,此过程中,物体的路程为8m,所以物体在6s内的路程为12m.故选D
考点:考查了位移时间图像
8.C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该图像是位移与时间图像,所以15s末汽车的位移为s15=30m,故A错误;10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加速度为0,B错误;20s末汽车的速度为 =-1m/s,故C正确;物体在前10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静止了一段时间,然后再反方向运动一段距离,故D错误。
考点:x-t图线。
13.B
【解析】
试题分析:A物体5s内的位移为10m,B物体5s内的位移为5m,位移不相同,但5s末两者相遇,A错误;A物体在3s末开始运动,和B物体运动方向一致,图像的斜率表示运动速度,所以有 ,B正确;A开始的初位置在坐标原点,B在x=5m处出发,C错误,A物体的平均速度为2m/s,B物体的平均速度为5m/s,平均速度不同,D错误;
考点:考查了位移时间图像
14.AD
【解析】
试题分析:位移时间图像斜率代表速度,斜率的正负代表速度的方向。观察图像,C的斜率大于0,斜率一直变大所以C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选项A对。对A的位移时间图像分析,斜率先是大于0斜率逐渐减小到0后斜率逐渐增大,但是小于0 ,即A的运动先是速度逐渐减小的正方向直线运动后加速的负方向直线运动,但运动方向只有正负两个方向,不是曲线运动选项B错。平均速度为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在0~ 时间内,三个物体的初末位置相同,位移相同,时间相等所以平均速度相等选项D对C错。
故选D.
点评:本题首先要判断出是单选题,其次根据位移图象斜率等于速度比较速度大小是难点.
6.D
【解析】汽车运动的三个过程都要用时间,且时间不能够倒流.汽车先匀速运动,位移增加,然后静止了一段时间,位移不变,最后汽车匀速返回,位移又均匀减小到零,只有D正确.
7.AB
【解析】
试题分析:位移时间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大小,甲的速度为 ,乙的速度为 ,负号表示运动方向,所以两者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A正确;在t=1s时,两者位移大小相同,都到达了x=5位置,两者相遇,B正确;前2s甲的位移为10m,乙的位移为-10m,位移大小相同,方向不同,C错误;乙的速度一直为负,即一直朝着负方向运动,D错误;
B.A物体做曲线运动
C.三个物体在0~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D.三个物体在0~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15.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加速度为2m/s2,那么任意1秒时间内 ( )
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2倍
B.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
C.第5s的初速度一定比第4 s的末速度大2m/s
D.第5s的初速度一定比第4s的初速度大2m/s
s-t图象
1.如图所示是一物体的s-t图象,则该物体在6 s内的路程是
A.0 m B.2 m C.4 m D.12 m
2.如图是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像,由图像可以判断
A.甲比乙早运动了t1秒
B.t=t1时,两物体相距x0米
C.t=t2时,两物体相遇
D.t=t3时,两物体相距最远
考点:位移与时间图像。
9.BC
【解析】
试题分析: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故两者都是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在 时刻才开始运动,甲在 时刻开始运动,所以甲比乙早出发时间 ,故B正确;甲的出发点为 处,乙的出发点为 处,所以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 ,C正确;图像的斜率大小表示速度,所以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故D正确;
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
分析:根据图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分析两物体出发的时刻.由t=0时刻的位移分析出发点的位置关系.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当图线平行于横轴时,物体的位移不变,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解答:解:A、B由图看出,甲、乙两个物体都是从t=0时刻开始运动的.故A正确,B错误.
C、甲从原点沿正方向出发,乙从原点正方向上S0处向正方向出发,则甲出发时,乙在甲前边S0处.故C正确.
7.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x-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在t=1s时,甲、乙两物体相遇
C.在前2s时间内,甲、乙两物体的位移相同
D.在t=2s时,乙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
8.一遥控玩具小车在平直路上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
A.15s末汽车的位移为300m
5.D
【解析】图中位移-时间图象,其斜率等于物体的速度.根据数学知识确定斜率的大小,来比较速度的大小.图中两图线相交,表示位移相同,物体处于同一位置.根据物体位移大小等于初末位置坐标之差分析两物体的位置关系.根据数学可知,甲图线的斜率小于乙图线在t1时刻切线的斜率,则在t1时刻,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两物体的初末位置坐标之差相等,说明物体通过的位移相同,甲、乙两物体又是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所以在t1时刻,位置相同.所以它们的位置相同,乙的速度大于甲.
考点:本题考查加速度的定义
16.
物体在t=0开始从原点出发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历时2s,接着的3s-5s内静止;第6s内继续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第7s-8s匀速反向行驶,至8s末回到出发点;在第9s-12s内从原点西行做匀速直线运动;由s-t图象得各阶段的速度如下:
OA段: =3m/s方向向东;3分
A.在5s内两物体的位移相同,5s末两物体相遇
B.从第3s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A>vB
C.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是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
D.5s内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