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在过度城市化
行政管理论文范文分享 浅析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
浅析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目录一、前言 (3)二、城市化的内涵概述 (4)三、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4)(一)农民工问题 (4)(二)人口问题 (5)(三)农民土地补偿问题 (5)(四)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不同步 (6)(五)不同区域间城市发展不协调 (6)四、有关城市化进程中的优化对策探讨 (7)(一)改善户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7)(二)构建人口生态圈 (7)(三)完善土地相关的法律法规 (8)(四)强化城市化发展的经济主导 (9)(五)确立城市化进程中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9)五、结论 (10)参考文献 (10)摘要城市化是伴随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过程和客观发展规律,我国目前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人口的增加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样也推动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确实在较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多方面需求,但是同样也伴随着较多的社会问题产生。
若不能合理规划和管理迅速发展的城市化,城市化质量将得不到改善,经济也将难以维持高速高质量的增长。
因此,本文从城市化的内涵着手,围绕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管理;优化对策一、前言伴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提速。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化是我国实现经济转型的根本途径,也是解决有效需求不足、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战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乡收入差距逐渐缩小,合理推进城市化进程,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保护资源环境、实现经济起飞、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当今时代,城市化已成为我国最可靠的发展道路之一。
一般来说,城市化是指随着生产力方式和结构的转变和调整,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第三产业和其他非农业产业主导着现代城市社会的历史进程。
在发展初期,各国经济实力存在差异。
大多数经济快速增长的国家已经基本完成了城市化进程,支撑世界各地城市化发展的重任落在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肩上。
城市病:过度城市化导致资源过度集中的后遗症
城市病:过度城市化导致的资源过度集中后遗症时间:2011-02-28 来源:东方网作者:于立:生态城是社会、经济、环境一体化发展规划总平面及鸟瞰图大全谁该为交通拥堵埋单?世界遗产资料大集合(权威版)海南香水湾旅游度假区详细规划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指南城市病其实就是过度城市化导致资源过度集中,进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根据世界城市发展的一般历程,城市发展的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在城市化发展阶段,如果人口的过度集聚超过了工业化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就会发生某些发展中国家出现的“过度城市化”现象,产生了一系列被称为“城市病”的矛盾和问题,国际上特大型城市的“城市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人口膨胀特大型城市通常对人口具有强大的集聚作用,而人口的快速集聚也成为各大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因之一。
在人口快速集聚的过程中,一旦城市建设和管理跟不上迅速增长的需求,导致各类城市基础设施的供给滞后于城市人口的增长,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矛盾,出现环境污染、就业困难、治安恶化等城市病。
例如,19世纪末前后,英国城市人口急剧膨胀,造成住房短缺,贫民窟比比皆是;公共卫生设施奇缺,空气及水源污染严重,环境恶劣;就业竞争激烈,工人处境艰难;犯罪率居高不下等等。
又如拉美地区,在20世纪中叶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后,城市人口迅速集聚,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甚至超过发达国家,出现城市化速度大大超过工业化发展速度的“过度城市化”(或称为“超前城市化”)。
(二)交通拥堵交通问题一直是大城市的首要问题之一。
迅速推进的城市化以及大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使得城市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交通拥挤以及由此带来的污染、安全等一系列问题。
在伦敦,由于市中心区域集中了政府机关、法院以及大量的企业、金融机构和娱乐场所,并有超过100万个就业岗位,每天在高峰时段有超过100万人口和40000辆机动车/小时进出中心城区,造成该区域严重的交通拥挤,区域内平均车速只有14.3公里/小时,成为全英国最为拥挤的区域。
过度城市化Over Urbanization
过度城市化Over Urbanization为什么巴西的城市化水平高于日本?虚假城市化一般指过度城市化过度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
所谓过度是指城市化的速度大大超过工业化的速度,城市化不是建立在工业和农业相应发展的基础上,而是主要依靠传统的第三产业来推动的城市化,甚至是无工业的城市化。
由于大量农村人口涌人少数大中城市,城市人口过度增长,城市建设的步伐赶不上人口城市化的速度,城市不能为其居民提供必要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也使很多居民在实现地域转换之后没有实现相应的职业转换。
基本特征:(1)工业化发展滞后于城市化,工业化对城镇化进程的推动力不足。
到2000年,拉美城市人口的比重已占地区总人口的78%,但工业人口的比重却不超过35%。
(2)严重的两极分化。
贫困人口占到总人口的40%以上,其中60%以上居住在城市特别是超大城市中。
城市中既有先进的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产业、高档住宅和相应的现代化设施,同时也存在着原始手工作坊式的生产、缺少最基本公共设施的贫民居住区、被边缘化到城乡接合部的大量贫民窟。
(3)城市资源与环境承载力已达极限,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教育、卫生、文化等资源主要被富人占有,穷人很少能享受这个时代的文明生活。
不少后发国家着意发展一个或两个特大城市,从而造成了这类特大城市与农村区域之间的巨大差距以及特大城市内部存在着大量的城市贫民等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
这种情况在南亚、拉美的一些国家比较明显。
就连公认发展比较成功的韩国也同样存在着这类问题。
金泳三曾谈到“现在汉城不是满员,而是超满员。
以人作比喻是患了异常肥胖症。
大韩民国四分之一的人口都集中在小小的汉城内。
汉城人口高度集中引起了许多深刻的问题。
目前成为韩国深刻社会问题的教育、交通、土地、住宅等一切问题的发源地都正是汉城。
也许是这个原因,至有了'汉城共和国的提法”。
原因(1)落后的农业及错误的农业现代化模式导致大批农民被过早挤出农村,而无序地流人城市。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否有过度的风险?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否有过度的风险?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城市面貌正在日新月异地变化。
随之带来的是中国城市化所面临的一系列风险,这些风险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就一些重要困境进行探讨,以期对中国的城市发展给予一定的启示。
1.城市土地过度开发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市中心的土地价值不断攀升,这也促使开发商们试图将土地“最大化”地利用。
这种过度拓展土地的做法带来了诸多问题,如导致城市用地的空间浪费、自然环境的恶化、产生环境污染等问题。
此外,其也存在着社会公正性、土地利用效率等种种问题。
2.缺乏多样性在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城市地区在发展过程中陷入了缺乏多样性的陷阱,其中互动的缺乏、物质和创新资源的匮乏是致使这种缺乏多样的现象继续存在的主要原因。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城市毕竟是人类生活的栖息地,因而越来越注重人们的精神文化、娱乐等生活方式。
3.棚户区现象中国有着庞大的人口基数,大量城市里的居民都是农民工或贫困家庭。
这些居民在城市中往往难以找到合适的住房,而以涉及棚户区为代表的城市问题,更是日益严重。
它们的存在是城市化发展的沉重代价,其所代表着的种种问题需要我们多方面而综合地去解决。
4.不平等和缺乏参与随着城市的发展,我们也应该越来越关注一些剩下的问题,例如不平等和缺乏参与问题。
城市中逐渐形成的一部分人不仅拥有更好的体验,也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权力。
而大部分城市居民则缺乏参与进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的机会,以至于缺乏应该拥有的参与感。
尽管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给我们带来了创新、便利和未来的发展机遇,但是面临的问题需用一种负责任且可持续的方式予以解决。
以上的探讨就是为了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方向,更好的城市发展需要我们在政策与资源利用上多加思考,在人文建设上增强文化的多样性与开放性,同时也需要我们对中国的城市发展负起更大的责任。
(完整版)城市化滞后及超前城市化现象
表中数据列出了世界上的几个发达国家:美国、英国、日本、意大利、德国、加拿大、韩国、法国,以及近几年经济发展较快的新兴经济体:中国、俄罗斯、印度、越南和巴西。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城市化率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而且城市化率普遍高于70%。
发展中国家中除了俄罗斯和巴西外,城市化率普遍低于50%。
造成这一现像的原因在于以下几点:1、发达国家经济起步早、经济实力强,城市化发展进程早而且成熟,普遍进入后城市化阶段,发展中国家经济起步普遍较晚,城市化发展依托的工业化基础较薄弱,经济基础不牢。
2、发达国家人口较少,除美国日本外人口过亿的国家较少少,因此在城市化过程中压力较小,而新兴经济体国家人口普遍超过一亿人,中国和印度超过十亿,城市化任务艰巨。
3、巴西作为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率高的原因在于经济和大城市的畸形发展,人口过多的集中于几个大城市或超大城市所致,在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存在类似情况。
第二题: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化滞后、超前城市化并存的分析(一)中国城市化总体上具有“滞后城市化”特征“城市化滞后”,是指一国的城市化水平远远落后与该国的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
首先,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由于以市场导向的工业化启动,城市化进程提速。
城镇人口比重从1978年的19%升至2010年的45%。
但总体上讲中国城市化水平长期滞后于世界平均水平。
1990年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为43.4%,我国仅达到26.4%,到2000年,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为47%,我国只有36.2%。
其次,三大产业就业结构与GOP结构转移不同步。
城市化进程的度量可以通过三大产业转移中的两大指标:产值(GDP)结构与就业结构指标加以考察。
一般来讲,经济水平越高,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越强,城市化水平越高。
发达国家中,美国城市化水平为73%时,GDP结构中,第一产业比例仅为1.6%,就业结构中的第一产业比例仅为2.94%。
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城市化总体上滞后于工业化发展。
拉美陷阱
拉美陷阱”也被称为“中等收入陷阱”。
20世纪70年代,拉美一些国家,如阿根廷、智利、乌拉圭等国,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之前曾出现过一段发展较快时期。
但是,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收入分配差距两极分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弱势群体增多,城乡差距扩大,失业率居高不下,大多数人享受不到现代化的成果,社会陷入动荡,政局不稳,经济增长持续低迷。
“拉美陷阱”的典型表现是城市化畸形发展。
(要警惕中国陷入拉美陷阱)“拉美陷阱”,即20世纪70年代,拉美国家的贫富不均两极分化,城市化失衡造成环境恶化、失业人口较多、公共服务不足现象。
过度城市化不仅没有推动拉美经济持续发展,没有解决其农村农业问题,反而使拉美各国都陷入了更为棘手的城市危机之中。
拉美国家的过度城市化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前车之鉴。
由于缺乏规划,当农村人口短时间内快速流入城市,城市没有足够的能力为迅速增加的外来人口解决住房和基本服务问题(如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电力供应、给排水等),造成城市化过程的混乱。
来到城市的大批农民,由于不能得到充分就业、收入水平低,逐渐成为城市的“边缘群体”,通常被迫在环境较差的地方建立住所,形成城市贫民窟。
随之而来的是犯罪活动、暴力活动和各种骚乱事件时常出现,治安状况差,社会环境恶化。
如今,几十年过去,拉美大部分国家人均GDP还在1000-3000美元间徘徊,就掉进陷阱中爬不出来,故称这种经济现象为“拉美陷阱”。
2表现形式从世界城市化的发展历史来看,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典型的表现就是拉美国家城市化的畸形发展,不仅没有给城市的健康发展注入活力,也没有给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创造新的生机,而且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被世界称为“拉美陷阱”。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2.1农村人口在短时间内快速流入城市拉美国家的移民中农村向城市的移民占绝大多数。
拉美城市人口增长有40%来自农村移民。
由于缺乏规划,城市没有能力为迅速增加的外来人口解决住房和基本服务问题(如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电力供应、给排水等),造成城市化过程的混乱。
2024年全球城市化发展趋势分析
识别和分析基础设施投资过程中的风险因素 ,采取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保障投资安全 。
智能城市技术在城市规划中应用
智能化交通系统
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优化城市 交通管理,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减少 交通拥堵和排放污染。
智能化能源系统
推广分布式能源、可再生能源等技术 ,构建安全、高效、清洁的城市能源 体系。
城市化进程。
气候变化与环境问题
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对城市化的影响日益 凸显,如海平面上升、城市热岛效应等,
对城市规划和建设提出更高要求。
人口增长与迁移
人口增长和迁移是城市化的重要动力,但 也会带来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压力 。
社会稳定与治理
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稳定和治理问题也不 容忽视,如贫富差距、社会治安等,需要 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解决。
社会经济不平等
城市化进程中,贫富差距、城乡差距等问题日益突出 ,需要采取措施促进社会经济平等。
气候变化和环境压力
城市化对气候和环境产生巨大压力,需要推动绿色低 碳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机遇挖掘
智能化和数字化发展
随着科技进步,智能化和数字化将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为城市管理、交通、能源 等领域带来创新机遇。
绿色低碳发展
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压力,绿色低碳发展将成为未来城市化的重要方向,推动可再生能 源利用、绿色建筑等领域的发展。
包容性和共享性增强
未来城市化将更加注重社会包容性和共享性,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
应对策略制定和持续改进方向
01
加强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
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社会创新与跨界合作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doc.doc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一、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城内经有以下特点:1.城市化水平差异较大。
一是不同国家之间城市化水平差异较大;二是同一国家内不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也有较大差异。
2.城市化模式为过度城市化和城市化滞后。
从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来考察,世界城市化进程可分成四种模式,即同步城市化、过度城市化、滞后城市化和逆城市化。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基本上都是同步城市化。
逆城市化也是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模式。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模式则主要是过度城市化和城市化滞后。
3.在城市布局方面,发达国家大多形成巨大的城市群或城市带,城市之间分工协作,经济联系密切。
而发展中国家则是一个或几个主要的中心城市在人口、生产和服务部门的分布方面中显著优势,城市之间的分工协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1.工业化和城市化不同步,主要表现为过度城市化和城市化滞后。
过度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超过了本国的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
如墨西哥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远远比不上瑞士,但该国1993年的城市化水平达到74%,高于瑞士的60%,过度城市化的问题突出。
而城市化验室滞后是指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
如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就落后于工业化水平,成为阻碍我国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因素,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人口问题日益突出,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1950-1980的30年间,墨西哥城人口由于不足300万增加到1500万。
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张导致城市基础设施的严重不足,加之发展中国家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的滞后,造成了环境恶化、失业严重、犯罪率高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人口过分集中于大城市还导致经济布局的高度集中,加剧了地区发展的不平衡。
如2001年仅阿概廷首都的工业产值就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2/3。
3.城市化速度过快。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城市化速度过快,欧洲城市人口由占总人口的40%提高到60%经历了50年,拉丁美洲实现相同水平的跨越仅用了25年。
浙江古镇发展主要问题及其建议
浙江古镇发展主要问题及其建议浙江省的古镇是国内外游客喜爱的旅游景点,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一些古镇面临着一些问题,例如城市化过度、商业化过度、文化传承困境等。
本文将详细分析浙江古镇的发展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第一,城市化过度。
浙江古镇的城市化进程较快,很多古镇成为了城市的一部分,而失去了原有的古朴风貌。
这样会导致游客的兴趣减少,古镇的价值减少。
应当在城市化过程中注重保留古镇的传统特色,建设古朴的建筑,保护传统的街道布局等。
第二,商业化过度。
商业化的加强使得古镇逐渐失去了它们原有的风貌和特色,而成为了一个商业化的购物中心。
这样不仅影响了游客的游览体验,也使得古镇的文化传承面临困难。
建议在古镇发展中加强对商业化的限制,保留古镇原有的商业形态,避免商业化过度。
文化传承困境。
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和现代化的影响,古镇的传统文化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很多古镇的传统手工艺、民俗习惯等正在逐渐消失。
应当加大对古镇文化传承的保护和宣传力度,开展文化教育活动,鼓励传统手工艺人和艺术家在古镇发展。
第四,基础设施不完善。
一些古镇的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影响了游客的出行和居住体验。
应当加大对古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交通状况,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
第五,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一些古镇在发展中缺乏长远的规划和策略,过于依赖旅游业而忽视其他发展途径。
这样会使得古镇的发展面临风险。
建议古镇在发展中要注重产业多元化,引进其他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浙江的古镇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加大对古镇的保护和建设力度。
也需要古镇自身加强内部管理,注重文化传承。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护好浙江的古镇,让古镇成为我们传承和展示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
拉美国家过度城市化问题思考课件
目录
• 引言 • 拉美国家过度城市化原因分析 • 过度城市化对拉美国家社会影响
目录
• 过度城市化对拉美国家经济影响 • 拉美国家应对过度城市化政策措施及
效果评价 • 中国借鉴与启示
01 引言
城市化定义与发展
城市化定义
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 过程,表现为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 模扩大、城市数量增加。
促进教育公平
拉美国家着力推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减轻城市教育资源 紧张问题,提升城市居民素质。
效果评价及挑战分析
政策效果初显
经过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进,拉美国家过度城市化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得到改善 ,居民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面临挑战仍存
尽管取得一定成效,但拉美国家在应对过度城市化问题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如城市规划与治理政策执行不力 、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程度参差不齐、城市贫困和治安问题等。
02 拉美国家过度城 市化原因分析
经济发展不平衡
产业结构单一
拉美国家多依赖出口导向型经济 ,以农产品和矿产资源出口为主 ,导致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相对滞
后,就业机会有限。
区域发展差异
拉美地区内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显著,一些地区资源丰富、经济 发达,而另一些地区则相对落后 ,这种区域发展不平衡加剧了城
农村推力作用
由于农村贫困和缺乏发展机会,大 量农民离开农村前往城市谋求更好 的生活和发展机会,形成城市化的 推力。
城市吸引力与政策导向
城市就业机会
相较于农村地区,城市提供更多样化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水 平,吸引大量人口涌入城市。
城市教育资源
城市聚集了更多的教育资源,包括学校、培训机构等,为居民提供 更好的教育机会和发展空间。
拉美国家城市化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精选文档】
拉美国家城市化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程洪拉美国家城市化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一、拉美国家城市化的现状19世纪末,拉美主要国家的现代化开始启动,到20世纪50年代,大多数国家进入了现代化的起飞阶段。
由于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拉美国家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迅猛过渡,城市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1950年,拉美地区的城市人口(2万人以上的市镇居民)占总人口的41.6%,1980年达到65.6%,已接近于欧洲的城市化水平。
从主要国家的情况看,2000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阿根廷为89.6%,巴西为79.9%,墨西哥为75.4%,乌拉圭为93.7%。
拉美国家城市化进程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其背后隐藏着种种危机,且已构成拉美现代化持续推进的阻力和障碍。
这在拉美具体表现为“过度城市化”。
“过度城市化”是指城市化速度大大超过了工业化速度,造成城市化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脱节。
例如,《1995年世界发展报告》中的数据表明,墨西哥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远远不如奥地利、荷兰和意大利等发达国家,但1993年墨西哥的城市化水平已达74%,明显高于奥地利的55%、荷兰的62%和意大利的67%。
2000年,拉美的城市化率已上升到78%,其提高速度是世界之最,但超越发展阶段的城市化也使拉美国家付出了沉重代价。
拉美的过度城市化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
首先,由于拉美各国的国家重建之路异常曲折艰难,国家制度建设尚不完善,导致了在面对城市化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时,政府宏观政策无法应对这一挑战。
其次,传统文化对人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印第安时代和殖民时代的历史遗产深深植根于拉美社会,一些人向往并盲目模仿西方国家的生活方式。
再次,拉美农村土地改革不尽如人意,大土地所有制的存在使得农村无法吸纳过多的劳动力。
农村人口迁移之后,由于不能实现相应的职业转换,造成严重的“城市病”。
这是不利于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畸形城市化。
二、拉美国家“过度城市化”带来的严重后果1.城市化过程中的贫困化。
城市化产生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完善能源输送和储存基础设施, 提高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促进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
加强工业污染治理和监管力度
1 2 3
严格执行环保法规
加大对违法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强化企业的环 保责任意识,推动企业采取有效的污染治理措施。
加强工业污染治理
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和污染治理技 术,降低工业废气和废水的排放,提高资源利用 效率。
推动公众参与环保行动
组织各类环保公益活动,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形成人人关 心环保、人人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
05
解决途径三:完善交通基础 设施建设
发展公共交通和智能交通系统
01
大力发展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提高城市内部交通 运行效率。
02
推广智能交通系统,如实时路况信息、智能信号控制等,提高
01
建设完善的自行车道和人行道,提供安全的骑行和步行环境 。
02
鼓励市民采用“最后一公里”出行方式,如共享单车、步行 等。
03
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推广电动汽车等环保出行方式。
06
解决途径四:建立健全社会 保障体系
完善住房保障制度,解决住房问题
01
02
03
加大政府投入,建设公 共租赁住房和经济适用 房,为中低收入家庭提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 活,提高城市文明程度。
关注弱势群体,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01 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加大对低收入家庭、残疾人、 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救助力度。
02 健全失业保险制度,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促 进再就业。
03 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建设,提高社会福利水平,让 更多人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过度开发
对中东过度城市化的思考
第 3 第 6期 7卷
对 中 东 过 度 城 市 化 的思 考
车效 梅 ,杨 琳
( 山西 师 范 大 学 a历 史 与旅 游 文 化 学 院 ,. 法 学 院 , 西 临 汾 0 10 ) . b政 山 4 0 4
摘 要 :二战后 随着 中东 国家 的独立和现代化推进 , 中东城 市化 迅猛发展。 与此 同时, 过度城 市化 问题 凸
规划 、 方法 等社会 结 构 的城 市化 , 以及 价值观 念 的城 市化 。都 市生活 是伴 随 着城 市 化 ( 物质 形 态 的城 市
收 稿 日期 :0 00 -6 基 金 项 目 2 0 2 1-81 07年 国家 社 科 基 金 项 目(7 S0 0 ;09年新 世纪 优 秀 人才 扶 持 计 划 。 0 B S 1 )2 0
显。 过度 城 市 化 一 方 面形 成 最 大 城 市 人 口规 模 不 合 比 例 、 市 首 位度 高 、 市 区位 问不 平 衡 、 下 的城 市 生 活方 城 城 低 式 等 问题 ; 一方 面 其 发 展 状况 与 中东 国 家 二元 社 会 经 济 结 构 、 油工 业 兴起 、 家 经 济政 治政 策 密切 相 关 。过 另 石 国 度城 市 化是 中东 城 市化 健 康 发 展 的瓶 颈 。 关 键 词 :中东 ; 市 化 ; 市化 ; 口; 会 结 构 城 城 人 社 中图 分 类 号 :29 3 F 9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15 5 (0 0 0 - 9 45 10 -9 7 2 1 )60 6 ) 0
21 0 0年 1 1月
山 西 师 大学 报 ( 会科 学 版 ) 社
Junl f h ni om l n esy S c l c neE io ) ora o S ax r a U i r t(oi i c dt n N v i aS e i
过渡城市化带来的问题
一是住房问题。
在拉美,住房建设“非正规化”趋势比较明显。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人口总量在二战之后增加了五倍多多,“正规住房”的建设速度却难以跟上人口爆炸的速度。
由于拉美国家过分强调住宅自有率,而忽视政府提供的公共住宅,所以,相当一部分转移出来的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之后只能通过非正规渠道自己来解决住房问题,最终导致“非正规住宅”大量存在。
一般来说,“非正规住宅”是指没有上水和下水、缺乏基本生活设备等设施的住宅,在一些国家就直接表现为“贫民窟”,甚至在有些国家,非正规住宅直接就是指贫民窟。
从某种程度说,由于拉美城市化过度泛滥,尤其是拉美各国住房政策出现导向性失误,导致了贫民窟现象比较普遍的后果。
二是就业问题。
同住房情况一样,拉美就业情况的非正规性较强,灵活就业人员数量十分庞大,就业的多样性和多元性日趋明显。
和正规就业部门不同,非正规就业部门的就业需求、工作岗位、收入水平都不明晰,没有良好预期。
拉丁美洲在上世纪80-90年代非农化进程中,相当一部分农民处于亦工亦农的边缘地带,跟目前中国的农民工群体情况相像。
例如,在当时的厄瓜多尔,很多农民家庭是妻子在家种地,丈夫在城里做工,或农忙时务农,农闲时进城做工。
这就导致就业、失业情况无从统计,失业和就业的界限不是非常清晰。
这个情况在90年代以来有所好转,但由于城市创造就业的机会和能力十分有限,不能为蜂拥而至的城市人口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所以,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不得不流向非正规部门。
换句话说,拉美的非正规部门十分庞大,吸纳了较大的劳动力,这既是过度城市化导致的问题之一,但同时也为稳定和扩大就业做出了贡献。
所以,拉美的就业率在世界各地区中不是最低的,甚至还处于上中等水平。
三是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比较低,制度供给跟不上城市化进程。
这一方面是由于城市人口爆炸导致的,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就业的非正规性这个劳动力市场特点所决定的。
比如,拉美地区社保制度承继了其宗主国的“碎片化”社保制度的传统,城市社保制度在巨大的人口压力面前难以满足现实需求,于是,城镇社保制度面临空前的财务压力,有些国家不堪重负,不得不进行社保制度的私有化改革,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拉美社保私有化改革的催化剂。
过度城镇化名词解释
过度城镇化名词解释
过度城镇化是指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
具体来说,是指城市化速度大大超过工业化的速度,城市化不是建立在工业和农业相应发展的基础上,而是主要依靠传统的第三产业来推动,甚至是无工业的城镇化。
由于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少数大中城市,城市人口过度增长,城市建设的步伐赶不上人口城市化的速度,这导致城市不能为其居民提供必要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
同时,这也意味着很多居民在实现地域转换之后并没有实现相应的职业转换。
过度城镇化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住房紧张、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公共服务设施不足等。
因此,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城镇化的质量和可持续性,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以实现城乡一体化为目标,避免过度城镇化。
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与再城市化【精选文档】
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与再城市化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们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
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城市化是人类进步必然要经过的过程,是人类社会结构变革中的一个重要线索,经过了城市化,标志着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一、城市化城市化,也叫城镇化、都市化。
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之有不同的解释,就目前来说,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的概念分别从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予以了阐述。
人口学把城市化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
他们所说的城市化就是人口的城市化,指的是“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或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城市化就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
经济学上从工业化的角度来定义城市化,既认为城市化就是农村经济转化为城市化大生产的过程,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
一方面,工业化加快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率,工业扩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农村的落后也会不利于城市地区的发展,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语标准》第208款给城市化下的定义是:“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得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二、郊区城市化与逆城市化郊区城市化或称城市郊区化,简称郊区化。
这是人口、就业岗位和服务业从大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的分散化过程。
所谓的郊区指中心城市行政边界以外的邻接地域,主要是城市化地区核心以外的城市边缘。
郊区城市化是城市郊区乡村型社会地域组织向城市型社会地域组织演变的过程。
郊区化包括三种外迁:一是人口外迁,主要是因城市中心的巨大人口压力,以及这一压力对生活环境的不利影响而引发的。
二是工业外迁,主要原因在于市中心以外有大面积的价格低廉的土地,以及能更好地与铁路、港口、高速公路等交通设施相互配置。
【地理概念】虚假城市化与滞后城市化
【地理概念】虚假城市化与滞后城市化1什么是虚假和滞后城市化?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很不平衡。
城市化水平比较低的国家大多分布在亚洲和非洲,南美洲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则比较高。
(1)虚假城市化(也称过度城市化)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具有“虚假城市化”的特点,即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了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城市总体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
南美洲国家“虚假城市化”的状况最为突出。
△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城市贫民窟,正是虚假城市化的真实写照(2)滞后城市化另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则表现为“滞后城市化”,即城市化进程显著落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
如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等国就属于这种状况。
#国家城市化水平(2000)1 委内瑞拉(南美) 94%2 阿根廷(南美) 92.4%3 巴西(南美) 86.5%4 中国(亚洲) 49.9%5 印度(亚洲) 30.1%6 越南(亚洲) 28.8%7 孟加拉国(亚洲) 28.1%8 斯里兰卡(亚洲) 15.1%2相同点(1)发生的国家主要在发展中国家(2)现象的本质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3)影响都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阅读1950年墨西哥的城市化率为42.6%,在1970年这个数字就增长到66.3%。
欧洲城市人口比重从40%提高到60%经过了50年,而墨西哥用了20年。
在2008年墨西哥城市化率进一步增长到77.2%,超过德国等发达国家。
尽管墨西哥的城市化率超过了发达国家,但经济水平却远远落后于这些国家。
虚假城市化造成墨西哥城贫困人口大幅增长。
走在墨西哥城的大街上,随处可见乞丐、沿街叫卖的小商贩和给堵车的汽车擦车窗的无业者。
大量无业人员只能选择在大城市边缘的公共土地上私建简陋住所,直至形成今天规模庞大的贫民窟。
墨西哥城号称全球最大“堵城”。
平时十分钟的路程,堵车时至少要开一个小时。
人口膨胀还带来了就业难、看病难、治安恶化、环境污染等问题。
为了遏制城市人口恶性膨胀,墨西哥城市政府采取了建设“卫星城”和实施“城乡均等化”措施。
你怎样看待城市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
你怎样看待城市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城市化是现代社会的一种趋势,对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影响。
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我对此持有以下观点:1.城市扩张和土地资源压力:城市化进程常伴随着城市扩张和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过度扩张和不合理的土地开发会导致土地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破坏,甚至引发土地争夺。
因此,需要合理规划和管理城市发展,充分考虑可持续性和环境保护。
2.城市贫困和社会不平等:城市化有时也伴随着城市贫困和社会不平等的增加。
由于城市化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均衡,一些人可能受到城市化的负面影响,面临生活困境。
因此,应当重视城市贫困问题,加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确保城市化进程的包容性和公平性。
3.城市交通拥堵和污染:城市化进程常常伴随着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等问题。
由于城市人口密度大、交通需求高,城市交通系统可能不堪重负,导致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加剧。
因此,需要加大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推动绿色出行和可持续交通方式的发展。
4.社会融合与文化多样性:城市化也带来了社会融合和文化多样性的挑战。
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交融,可能产生文化冲突和社会问题。
因此,城市化过程中应注重保护和促进文化多样性,推动社会和谐与共融。
综上所述,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城市化进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城市规划和管理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以及政府、社会和居民的共同努力。
我们应当积极应对城市化带来的问题,确保城市化进程能够更好地为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潜在过度城市化潜在过度城市化”视角下房地产价格攀升探析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08-09-09 11:38:00 ]作者:朱磊编辑:studa0714[摘要]近几年,中国各地区房地产市场一片欣欣向荣,房地产价格在短时间内迅速增长,尤其是一些大城市的房价非常规地攀升已使政府和学术界开始密切关注。
住房价格的迅猛增长使老百姓叫苦不迭,争论就在于这种价格增长是属于市场供求驱动还是投机呢?房地产市场的经济周期符合供求分析,而当前的价格迅猛攀升源于有效需求的强力支撑,潜在过度城市化功不可没。
[关键词]潜在过度城市化;房地产价格;攀升;供求关系一、引言2006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在政府、开发商和消费者的博弈中度过了不平凡的一年。
房价一路高涨、政府宏观调控政策频出、开发商在二线城市迅速扩张、消费者持币观望、外资大量涌入,这一切不断挑动着房地产市场的神经,使楼市充满了躁动的气息。
回顾一年的中国楼市,使人记忆深刻的莫过于调控政策频出与房价逆势飞涨的鲜明对比,一方面政府从金融、信贷、土地等各个方面加强政策执行力度,旨在稳定房价,满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另一方面商品房的价格却在节节攀升,调控政策并不明显。
对于楼市价格的迅猛攀升,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剖析。
综合来看,认为房价迅猛攀升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房地产供给结构性矛盾突出。
中低价位商品住房供不应求,以致普通住房市场需求转向中高档次,导致需求过旺。
(2)开发融资结构不合理。
国内房地产开发商融资渠道主要在银行借贷,信贷比例过高,增加房地产开发的成本。
(3)供给市场的垄断。
由于房地产具有的区域属性,导致房地产本身具有局部垄断性,政府和少量的房地产商构成市场的垄断方。
(4)土地的稀缺性。
在所有生产要素中,土地的供给弹性最小,并且土地具有稀缺性、不可移动性、不可替代性等特点,土地价格的上涨加速了房地产价格的上升。
(5)居民对房地产实在的消费需求。
以往完全由房地产开发商主导的市场,随之转变为以消费者为主导的市场(易宪容,2006)。
(6)地方政府的变相鼓励。
地方政府的大拆大建”等方式制造了人为刚性需求,房地产市场失灵导致政府干预,而政府干预产生的政府失灵反过来进一步加重市场失灵(方梅,2006)。
(7)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正在向城市转移,从而导致房地产市场必须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人群需求。
(8)投机行为。
投机者将大量资金投入房地产,引起投资热、抢购热等问题,最终造成房地产现实价格偏离其真实理论价值从而形成房地产泡沫。
上述一些学者对房地产价格攀升的解释多从微观的各种因素分析入手,这种顺藤摸瓜式探索价格攀升的原因一般只能看到一方面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原因。
笔者认为,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起基础作用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房地产市场已从以往计划经济时代逐渐融入到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来。
在分析房地产市场价格问题时,从经济学角度来讲,应该是供求关系互相作用决定价格。
房地产价格的迅猛攀升必然存在巨大需求的支撑,这种支撑又从何而来呢?这就要从过度城市化”说起。
二、过度城市化(一)中国城市化现状城市化是指人类生活方式、社会结构的一种变化,即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口逐渐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业人口逐渐转变成非农人口,城市和城镇的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们的生活方式、居住方式、出行方式不断改善,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备,城市文化不断提升,市民观念不断更新等。
从表现形态看,它是人口结构的分化,从事非农业的人口增多,导致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和乡村人口逐步向城市集中的过程,进而促使原有城市不断扩大,又使新城市不断出现和陆续形成。
城市化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伴随经济增长的城市发展和人口中心化,另一种是在农村地区基于小城镇的发展而产生的农村城市化(Hualou Long,2007)。
在中国,现阶段多数地区的城市化属于第一种形式,即人口大量涌向城市,促使非农人口所占比例不断上升,推进城市化进程。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得到了迅速发展,在短短20多年中,全国平均城市化水平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19.4%发展到21世纪初已超过40%,走过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城市化发展历程,现在城市化水平逐渐向世界平均水平靠拢。
这不得不说是在政府的加快中国城市化进程”政策下的结果,因为中国具有农村人口基数大、地区发展极度不平衡的独特国情,这就决定了中国城市化不能仅以速度来衡量。
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表示,未来若干年,还将有5亿农民进城。
目前城市化发展并不均衡,在农村人口流动中,有60%走向东南沿海,30%流向中部, 西部只有10%。
”中国城市人口高度密集,尤以东部为甚。
城市化过程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经济发展、人口流动和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的协调统一,这些都需要时间来磨合。
而中国在城市化方面注重指标上的数值上涨甚于对质量方面的把关,从而造成人口的流动远快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
(二)潜在过度城市化"如何理解从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水平关系来考察,世界城市化可分成四种模式,即:同步城市化,滞后城市化,逆城市化,过度城市化。
(1)同步城市化,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曲线几乎是两条平行上升的曲线。
(2)滞后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城市化就是突出代表。
(3)逆城市化,是指城市市区人口尤其是大城市市区人口郊区化、大城市外围卫星城镇布局分散化的城市化模式。
(4)过度城市化,又称超前城市化,是指城市化的速度大大超过工业化的速度,城市化主要是依靠传统的第三产业来推动,甚至是无工业化的城市化。
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少数大中城市造成城市人口过度增长,城市建设的步伐赶不上人口城市化程度,不能为城市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和必要的生活条件,造成严重的城市病”过度城市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二元经济结构下形成的农村推力和城市拉力的不平衡(主要是推力作用大于拉力作用),而政府又没有采取恰当的宏观调控措施加以引导。
图1显示了中国1978~2003年的城市化与工业化水平的动态变化。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1978年之后,开始推行加快城市化发展的政策。
从两条曲线的发展趋势来看,城市化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工业化发展的速度,并有赶超之势。
中国建设部(MCC)的统计指出: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从1978年的17.9% 上升到2003 年的40.5%(MCC,2002 -2004),这种增长速度相当于同时期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
中国城市化水平上升之快必然有城市自身发展规律的作用,而另一方面也归因于人口过度流向东部大城市。
在第三世界国家假城市化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许多大城市病,如城市无序蔓延、贫富差异加剧、住房交通拥挤等,在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已纷纷出现(叶嘉安,2005)。
一些拉美国家的城市化发展模式被公认为过度城市化,从所谓的拉美陷阱”可以看出,拥向城市的非农人口从事低级服务行业所占的比重越大,则潜伏的过度城市化的危机就越大。
因为同步城市化在于城市化的步伐能够基本上与工业化的步伐相一致,而非农人口进军城市的低级第三产业基本没有促进工业化,同时却造就了城市化指标的迅速上涨,从而导致了过度城市化(张惟英,2006),中国目前情况即是如此。
在总体城市化发展水平并不高的情况下,日益显示出了潜在过度城市化”,而这种潜在过度城市化”又根本上影响着房地产市场。
三、房地产供求分析(一)房地产供求机制理论分析房地产价格是房地产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最重要的调节机制,它是一个复杂的经济范畴,既包括土地价格,又包括房屋建筑物的价格。
要根据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因素以及开发商的供给成本和买房者需求情况分析。
在当前各方呼喊房地产市场泡沫的时候,供求这个市场机制,却不被人们重视。
就供求机制的实质来说,供求机制反映价格与供求关系的内在联系。
如果求过于供,价格就会上涨,从而刺激供应;当市场上供应增加,价格又会下跌,而如果供过于求,价格就会急剧下降,因而需求又增加。
这就是供求机制的内涵对于供求机制的作用。
郎咸平教授将供求机制用于解释房地产市场,即当供给不变情况下,对住房的需求增加势必带来住房价格的上升,反之,当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住房供给的增加却会带来住房价格的下降。
在现阶段的中国,并不存在住房价格下降的趋势,并且这种迅速上升的势头仍然很强劲。
一般情况下,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因素可分为经济、政治、社会、人口、文化、环境及理化因素等。
从微观上考虑单个住宅时,注重分析理化因素,包括房地产自身及周边环境的理化状态以及房地产建筑材料要素价格等,这也是多数讨论房地产价格方面的论文所考虑的因素。
行政因素则是宏观上国家或地方政府在财政、税收、土地和城市规划等方面的政策法规措施,这种因素相对来说是突变式的,因而只在房地产市场出现异常情况时使用。
而经济与社会因素则是影响整体房地产价格趋势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国家、地区或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增长状况、就业情况、居民收入水平、人口、家庭、城市形成历史、现状等,这些因素会影响房地产市场的总体供求,特别是影响需求。
(二)房地产价格决定在一个没有投机的房地产市场,房地产的市场价格是需求和供给相互作用的结果。
笔者假定房地产价格的上升是由经济基本因素和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行为共同决定的。
在当前存在房地产投机的情况下,笔者把某一特定时刻房价Pt分解为两个部分,一部分Ptf是经济基本因素决定的基本价格;另一部分Ptx是非经济因素决定的非基本价格,它是预期到未来价格发生变动的资本收益或损失。
用公式来表示:房价的第一个组成部分Ptf是房屋的货币价值,它和实际收入Y、短期利率I、理化因素M以及城市人口规模U等相关。
房屋是正常商品,当收入增加时,对房屋的需求增大;城市人口迅速增长时,对房屋的需求也在加大,而利率的增加会使抵押贷款支付变多,从而减少房屋需求,要素价格上升时住房价格也上升。
所以笔者把房屋的货币价值表示为收入、利率、要素价格及城市化水平的函数:房价的第二个组成部分投机导致的Ptx可由以前d期的房价增长来决定,因为房地产价格是可以预测的,从而导致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购买:四、过度城市化引致房价上涨传导机制(一)理论分析城市的发展并非一种无序的蔓延,而是有其内在的规律。
城市增长边界”就是内在规范城市土地增长规模的隐形机制。
通常,规划一个城市增长边界总是适应于某个时期的预期发展,而且定时地重新评估和适时扩展。
城市增长边界附近的土地基础设施薄弱,只有在城市正常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开发时才会逐渐完善该地区的基础设施,从而进一步壮大城市规模。
因而,边界的发展不是随意就能加速的,基础设施的投入与建设是根据城市发展需要而进行,并且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逐步完善。
在城市化速度与基础设施建设速度相一致的情况下,住房逐渐合理地郊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