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汽油脱砷技术研究进展
FCC汽油脱砷技术选择
![FCC汽油脱砷技术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b58fac06844769eae009ed62.png)
摘
要 : 为 了降低 F C汽油 中的硫 含量和烯烃含量并 适当提高其辛烷值 ,国内某炼厂引进了 C
美 国 C E H公 司的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 。 DT C 其中以贵金属钯为活性 中心的加 氢催化剂对催化汽油中 的砷化物含量有严格要求 , 其质量分数应小于 1 0 而 目前国 内没有催化汽 油脱 砷应用的先例 。 0X1 , 对 F C汽油原料脱砷技术进 行了研究 。 C 结果表 明, x脱砷剂在常温下脱砷可满足原料指标 要求 , 操作
其为研究对象。 21 X脱砷剂 .
X脱 砷 剂 是一 种适 用 于常 温 脱 除 液 态 烃 类
H0 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 1 n 发生强氧化作 2 0 , mi 用, 将油品中各种形态的砷强氧化为 A 然后对 s, 砷进行萃取, 萃取 3 次。加入一定比例 Ⅺ 和 s c: nl 溶液 , 加热 1 , 使溶液中 A 针 h s 完全还原为 A , s 冷却后加入锌粒产生 H 使生成 A H ,反应时间 : s 1 ,生成的 A H 气体经用醋酸铅浸泡过的脱脂 h s 棉 脱 硫 后 , 溶 有 二 乙氨 基 二 硫 代 甲酸 银 、 啶 被 吡 吸收液的溶液吸收 , 形成紫红色络合物 , 摇匀后
费用低 , 寿命 长, 对催 化汽油其它性质没有影响。
关
键
词: F C汽油; C 脱砷 ; 烯烃 ; 催化剂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7 — 4 0 2 1 ) 10 2 — 6 1 0 6 (0 0 0 — 0 3 0 4
中图分 类号 : T 2 . E6 45
国内某炼厂为了提高其汽油产 品质量 , 新建 了一套 F C汽油处理装置 , C 加工来 自催化裂化装 置的汽油 ,以此达到降低其 中的烯烃和硫含量 , 同时提高其辛烷值 的 目的。为此该装置采用 了 C TC D E H公司的催化蒸馏技术 , 而其 中的关键部 位一选择性 加氢单元使用 了以贵金属钯为 活性 中心的加氢催化剂 , 该催化剂需要严格控制原料 中的重金属含 量 , 尤其是砷化物 的含量 , 要求其 质 量分 数应 小 于 1 ×1 , 0 0 以避 免催 化 剂 发 生永
催化汽油加氢脱硫技术简介
![催化汽油加氢脱硫技术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40d3920c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96.png)
催化汽油加氢脱硫技术简介催化汽油加氢脱硫技术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催化汽油加氢脱硫技术的工艺以及工业进展情况,并针对国内催化汽油的特点,对我国的加氢脱硫技术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催化汽油加氢脱硫工艺特点Technology progress of FCC gasoline hydrodesulphurization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introduce different technological features of FCC gasoline hydrodesulphurization technology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nd put forward proposal for domestic development.Key words: FCC gasoline; hydrodesulfurization; technological features汽油低硫化是一种发展趋势,限制硫含量是生产清洁燃料和控制汽油排放污染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目前我国成品汽油的主要调和组分有催化裂化汽油、催化重整汽油、烷基化汽油、异构化汽油等,其中的催化裂化汽油占我国成品汽油的80%以上,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催化汽油的硫含量是控制成品汽油硫含量的关键。
与国外汽油相比,我国的催化裂化汽油基本呈现两高两低的特点(高硫高烯烃,低芳烃低辛烷值),由于烯烃是辛烷值比较高的组分,因此如何在脱硫的同时尽量保持烯烃不被饱和,就成了催化汽油加氢脱硫的研究重点。
以下便是对国内外的几家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的简要介绍。
1.Prime G+技术:AXENS的Prime-G+是在Prime-G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采用固定床双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技术。
该技术能够在保证脱硫的同时尽量减少烯烃的饱和。
其工艺流程包括:全馏分选择性加氢(SHU)及分馏,重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HDS)。
新型脱砷剂的开发研究
![新型脱砷剂的开发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d0e337a7fd5360cba1adbbe.png)
常温 石晌 油蜕 砷剂
’ S I I —5 A
低 温 石稿 油蜕砷 剂
1 S0 _ -3 A
低温 或 常温烃 类脱
砷
剂
型
号
T S0 A -2
T .9 AS1
1 S5 A _ 一5
外
尺
观
寸 in o r
灰 黑色 三叶 草 形条 状物
3 ~ I x4 2
灰 色圆柱状
S ×5
05~ 0 5 5 6 ≥5 0 ≤5
0I 42 0
07 ~O8 ≥7 0 ≤5
O5 ~40
07 ~O8 ≥5 O ≤5
O5 ~40
抗压 碎 强度 磨 耗 %
压 力 MP a
使 用 条
j 葭空速 氢, 油
一 一
黑 色 条抗物
4 ~ l ×4 2
灰 黑色 三叶 草 形条状 物
25 ~I x4 2
荻黑 色球技 物
2 ~4
堆 比重
k/ gL N/ e a r
07 ~O8 ≥7 0 ≤5
1 ~65 0
1 ~I 5 0 2 ≥8 0 ≤5
05 ~40
维普资讯
第1 期
催 化 重 整 通 讯
新型脱 砷剂的开发研究
周 晓奇
( 西北 化工研 究院 )
摘 要 :本文介 绍了新 型 系列脱砷 剂开发研制 的试验结果厦其性能和应用前罱.经几年的努 力,分刺开发 了
适合 干丙烯 、石脑油 、煤气等 原料 的 系列脱砷 荆.试验结果表明开发的 系列脱砷荆 ,具有脱 除精度 高、砷容
氢 催 化剂造 成极 大危 害 ,且对 蒸 汽转 化催 化剂 亦
预加氢脱砷反应器压降升高技术分析及对策
![预加氢脱砷反应器压降升高技术分析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abf336ff5335a8102d2209c.png)
化 铝 为 载 体 , 要 活性 组 分 是 氧 化镍 , 含 有 一定 量 主 还 的钼、 钨等 助剂 成 分 。 因此在 主反 应脱 砷 进 行 的 同时 也会 发 生加 氢脱 氮 、 硫 、 脱 脱氯 、 烃饱 和 等反应 。 烯
入 催 化剂 床层 脱 砷催 化 剂 是 以添 加 了氧化 硅 、 氧化 钛 的 复合 氧
重 整 原 料 硫 、 含量 均 有 上 升趋 势 , 中 以氮 含 量增 氮 其
加 明显 , 加 了近一 倍 。原 料罐 单罐 氮 含量 最 高达到 增 1mgk , l /g 硫含 量 也增 加 了 4 %。其 他 砷含 量 、 2 溴值 基 本 变化 不大 。 因此装 置催 化 剂结 垢 与原料 中硫 、 氮含
繁 撇 头 的严 重 问题 。 从 原料 性 质 变化 、 氮化 物 加 剧 自由基 聚 合反 应等 角度 分 析 了造 成催 化 剂 结 垢 的 原 因 , 出 了优 化 原 油掺 炼 、 提 增 设 铂 料 缓 冲罐 以及 采 用 蜂 巢保 护 剂等 措 施 解 决 了制 约 装 置稳 定 运 行 的瓶 颈 问题 。
表 1 垢样 分析 结果
项 目 垢样( 脱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反应 器 )
799 0 .9 1O2 . 1 .3 26
连 续 重 整装 置 是 目前 国 内单 系列 规 模 最 大 的连 续 重
整 装 置 。 加氢 单元 以直馏 石脑 油及加 氢 后焦 化石 脑 预
油 为原 料 , 用 连续 重 整 技术 , 采 生产 高 辛 烷值 汽 油 组 分。
通过 5 0 5 ℃灼 烧实 验可 以看 出催 化剂 垢样 中有 机 物 成份较 高 ,说 明反 应器顶 端催 化剂 积 炭结 焦严 重 ; 从 9 0C 5  ̄灼烧 减量 的情 况来看 ,垢样 中碳 酸盐 类含 量 较少。 三氧 化二铁 含量 高 , 酸不容 物少 。 三氧化 二铁 含
新型油品脱砷剂的开发与工业应用
![新型油品脱砷剂的开发与工业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4c840e45ef7ba0d4a733b63.png)
西北 化 工 研究 院 ( 西 省 临潼 市 7 00 ) 陕 16 0
摘 要 : 绍 了新 型 油 品 系 列 脱 砷 剂 的 开 发 和 应 用 。 根 据 国 内 炼 油 厂 原 油 深 加 工 技 术 对 脱 砷 的 不 同 要 求 及 净 化 介
维普资讯
21 1 2年 6月 X
炼 油 设 计 P R I U E Y E G N E J G r O M R 】 R N I E R N E E
第 3 2卷 第 6期
新 型 油 品 脱 砷 剂 的 开 发 与 工 业 应 用
良好 的经 济效 益 。
主题词: 砷
脱除
丙烯
石脑 油
开发
工业 应用
砷化 物 是一 种 致命 的催 化 剂毒 物 , 业 上使 工 用 的 许 多催 化 剂 对 砷 化 物 均 十 分 敏 感 , 少 量 的 极 砷 化 物 就 能 使 催 化 剂 中 毒 失 活 , 砷 化 物 浓 度 愈 且
1 0C, 力 2 6 M a 液 体 空 速 4 h , 油 比 2 , 8o 压 . P , ~ 氢 0 脱砷 剂 粒 度 : 2~3 1T 使 用 前 硫 化 处 理 , 原 料 l。 Tl l 在 石 脑 油 中 砷 含 量 为 10 0 n / 0 g g的 条 件 下 , 砷 后 脱 石 脑 油 中 砷 含 量 小 于 5n / , 砷 率 达 9 .5 以 g g 脱 99 %
l 研 制 思 路
用 条 件 见 表 1 。 脱 砷 剂 的 活 性 评 价 在 10 m 0 L小 型 加 氢 装 置 上进 行 , 有 试验 均 在 反应 系统 平 衡后 进行 。试 所 验 用原 料油为大 庆常顶 油。
催化裂解(DCC) 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催化裂解(DCC) 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4b01aeb6f1aff00bed51ed7.png)
催化裂解(DCC)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王巍谢朝钢(中国石化集团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3)摘要:文章介绍了DCC技术的主要特点、原料油和催化剂、典型工业试验结果,并重点介绍催化裂解技术的最新工业应用情况。
对于石蜡基常压渣油原料,DCC-Ⅰ型技术的丙烯质量收率可以达到24.8%,DCC-Ⅱ型技术的丙烯质量收率可以达到14.6%。
另外对新开发的高丙烯选择性催化裂解催化剂的工业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催化裂解丙烯催化剂工业化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丙烯产量大幅增长。
2001年我国丙烯产量为4.75 Mt,2002年达到5.32 Mt,2003年则达到5.93 Mt,年增长率达到12%左右。
预计2005年丙烯产量可以达到6.75 Mt,丙烯表观消费量为7.92 Mt左右,而2010年丙烯表观消费量将达到10.49 Mt,2005-2010年年均增长率为5.8%。
丙烯平衡存在大量缺口,大力发展我国的丙烯生产技术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丙烯的生产主要依靠蒸汽裂解和催化裂化的副产,全球丙烯产量中70%来源于蒸汽裂解,28%来源于催化裂化和2%来源于丙烷脱氢等技术。
在我国,催化裂化生产的丙烯占总产量的比例为39%左右,而蒸汽裂解生产的丙烯占总产量的比例约为61%。
由于我国原油偏重,轻烃和石脑油资源贫乏,而催化裂化生产丙烯技术具有原料重质化、产品中丙烯/乙烯比值高以及生产成本低的优点,因此发展多产丙烯的催化裂化技术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条丙烯生产技术路线。
20世纪80年代末,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成功地开发出了以重油为原料、以生产丙烯为主要目的的催化裂解(Deep Catalytic Cracking-DCC)新工艺[1~2]。
该技术在生产丙烯的同时,兼产异丁烯及高辛烷值汽油组分。
DCC技术分别获得中国、美国、欧洲和日本专利,并于1991年获中国专利金奖,1992年获中国石化科技进步特等奖,1995年获国家发明一等奖。
S - Zorb 催化裂化汽油吸附脱硫技术
![S - Zorb 催化裂化汽油吸附脱硫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9cb9ae6f8c75fbfc77db2e5.png)
S -Zorb 催化裂化汽油吸附脱硫技术顾兴平(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炼油部,200540)摘要:目前我国炼油工业面临原料劣质化和石油产品质量升级的双重压力,发展加氢技术是降低汽油硫含量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
文章介绍了S -Zorb 汽油吸附脱硫技术的工艺流程、反应机理和技术特点,指出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具有脱硫率高、辛烷值损失小、操作费用低的S -Zorb 汽油吸附脱硫技术是切实可行的。
关键词:S -Zorb汽油加氢技术清洁汽油文章编号:1674-1099(2012)03-0059-04中图分类号:TE626.21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2-04-12。
作者简介:顾兴平,男,1972年4月出生,1993年毕业于江苏石油化工学院石油加工专业,目前从事炼油工艺管理工作。
汽油吸附脱硫技术采用吸附的方式,使汽油与具有特殊结构的吸附剂充分接触,将汽油中的硫醇、二硫化物、硫醚和噻吩类硫化物吸附至吸附剂上,从而降低汽油中的硫含量。
由于该技术具有设备投资低、脱硫率高、不耗氢及吸附剂价格较低等优点,已成为国内外各大石油公司研究与开发的重点课题之一。
S -Zorb 工艺是美国康菲公司开发的一种反应吸附脱硫工艺,它将流化床反应器和连续再生技术相结合,并成功应用于催化裂化汽油和柴油的脱硫,是目前工业化应用较广的吸附脱硫技术。
与传统加氢脱硫技术相比,S -Zorb 技术具有辛烷值损失小、抗爆指数损失小(≤0.5)、氢耗低、液体收率高(碳五以上液体组分的收率>99.2%)、脱硫率高及产品硫含量低(<10μg /g )等优点,完全能够满足生产欧IV 及以上标准汽油的需要,在清洁汽油生产中凸显技术优势。
1S -Zorb 汽油吸附脱硫技术简介1.1反应机理由于S -Zorb 脱硫技术是基于吸附作用原理,与加氢脱硫有着本质的区别,在加氢过程中很难脱除的含硫化合物在S -Zorb 脱硫过程中很容易被脱除。
催化裂化汽油固体碱脱硫
![催化裂化汽油固体碱脱硫](https://img.taocdn.com/s3/m/abe5a45383d049649a6658cf.png)
催化裂化汽油固体碱脱硫夏道宏项玉芝王玉海管志军王玉鸣严文勋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摘要该技术要紧应用于炼厂汽油、液态烃以及液化气等精制过程,除去硫化氢、硫醇及其它酸性物质。
该新型组合工艺要紧包括特制固体碱塔、脱臭塔、液-液静态混合器、气液分离罐、砂滤塔等。
采纳该联合装置能够在原有装置的基础上增加生产灵活性,提高脱硫醇、脱硫成效,同时可使装置操作周期延长,减少废液排放,对环保有利并降低生产费用,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轻质油品中的硫含量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
众所周知,硫化物是油品中的有害物质,它们的存在不仅会导致油品质量下降,严峻阻碍其使用性能,而且还会造成加工过程中催化剂的中毒和失活;元素硫、硫化氢等活性硫化物具有专门大的腐蚀性,能严峻腐蚀设备;专门是轻质油品作为燃料燃烧时,硫化物会以SOx的形式排入大气,形成酸雨,造成对自然环境的严峻污染,直截了当阻碍人类的健康。
随着我国对含硫原油加工量的增加,油品深加工过程中所生产的催化汽油硫含量也随之增大,其中硫化氢和硫醇硫含量较高,同时环保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开发方便、清洁、高效的精制工艺,对提高油品质量十分迫切和必要。
碱洗是油品精制工艺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目的是除去硫化氢等酸性物质。
由于碱洗过程使用苛性碱水溶液,导致大量废碱液产生。
到目前为止,针对碱洗过程中产生大量废碱液,还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法。
关于一个中大型炼厂,用于碱洗的液碱量每年可能达到千吨以上,如此大的碱耗不仅增加投资,更重要的是废碱液的排放给环境爱护带来专门大压力。
因此,开发无废碱液排放的固体碱洗工艺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课题,但对炼油工业来说,也是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目前世界各国对工业过程中的废碱液排放问题给予极大关注,并进行了各种研究,研究趋势为:在各种工业过程中,完全取消碱液的使用;充分提高碱使用效率或进行有效碱循环以降低碱用量;改变碱洗方式,以能够再生的固体碱代替液体碱。
目前固体碱技术开发是一项新技术,石油大学(华东)已形成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并应用于油品脱硫化氢、脱硫醇精制过程中。
脱砷技术在汽油加氢装置上的应用
![脱砷技术在汽油加氢装置上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56afad3ccbff121dc3683c6.png)
脱q前/()g・ L-1)
90.45 125.35 132.42 98.65 97.68 112.53 116.35 118.25 121.39
脱q后/()g - l-1 )
2.61 3.25 2.54 2.47 2.94 2.71 2.36 2.68 3. 12
脱q ,%
97.11 97.41 98.08 97.50 96.99 97.59 97.97 97.73 97.43
Started Publication in 1984. Quarterly. 25 May 2020 Vol. 37 No. L ・ # '
q含量不大于10)y/L。本文主要介绍脱q技术
及催化剂在中捷石化汽油加氢脱硫装置上的应 用°
1 I含量超标对汽油加氢工艺的影响 60万//汽油加氢脱硫装置是中捷石化的安
全环保与清洁燃料升级项目,生产国&标准汽油 调和组分。设计操作弹性60%〜100%,年开工时 数8 400 h,原料汽油由催化裂化装置 ,装置开 工初期,催化汽油中碑含量维持在10)y/T以下。 但2017年,催化汽油中碑含量最高曾经达到 180)y/L,使脱硫催化剂的活性明显降低,只能提 高反应温度以弥补催化剂的活性降低。 1.1 I含量数据
关键词:催化汽油脱D催化剂使用效果 doi:10. 3969/j. issn. 1005 -8168.2020.02.009
中捷石化汽油加氢脱硫装置采用法国Axens 公司Prime G +工艺及催化剂,由中国石化工程建 设有限公司(SEI)设计完成。该技术主要包括选 择性加氢及 脱硫两个工段,采用固定床加氢 工艺,在达到脱硫效果的同时,尽可能减少辛烷 值的损失。该技 有脱硫效果高、辛烷值损失 小、操作费用低的优点。该技术要求催化汽油中
上海化工研究院研制的脱砷催化剂通过专家鉴定
![上海化工研究院研制的脱砷催化剂通过专家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d32c1948a8956bec0975e3e5.png)
国内外石油化工快报
・ 1 3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组织的专家鉴定 。
该催化剂在上海股份公 司乙烯工业装置 上进行 为期七个 多月 的工业 化应 用试验 表
行的技术要求 , 提高 了装置的处理能力 , 平衡
了 粗 裂 解 汽 油 的 生 产 , 实 现 来 料 加 工 还
10 0 吨。 50 余
行了攻关试验 , 每天 由专人对相应数据跟踪 记录、 整理 , 终于找到了最佳操作方案 。通过 优化工艺条件 , 采用粗汽油终止剂与 C 回炼 5
催 化 剂 安 全 运行 3 个 月 9
广州石化公司汽油加氢装置使用兰州石
油化工研究院生产 的 L Y一90 、 Y一90 72L 82
技术 , 当调整反应 温度 和催化剂活性等措 适 施, 使丙烯收率 由 8 7 . %上 升至 9 1 柴油 . %,
互相供应 , 实现资源共享 、 优势互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孙可华 )
茂 名 石 化公 司
永城 煤 电公 司 5 O万 ta /
乙烯生产 能耗大幅下 降
中国石化茂名石化公司在对乙烯生产各
主要耗能设备的能耗水平与设计标准对比分
煤制 甲醇装置投产
永城煤 电集 团公司龙宇煤化工公司, 采 用壳牌煤气化技术建成投产 的 5 0万 ta / 煤 制甲醇装置已稳定生产出甲醇产品, 经检测 ,
且不含焦油、 酚等难降解 的杂质 , 氨氮、 氰化 物含量也较低, 容易处理 , 其所用水源为永煤 生产矿井排放的废水。
( 可华 ) 孙
上海化工研 究院研 制的 脱砷催化剂通过专家鉴定
上海化工研究院研制 的脱砷催化剂通过
维普资讯
第 3 卷 6 20 ) 8 期(0 8
脱砷剂研究进展
![脱砷剂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76beff17fad6195f312ba651.png)
大 庆石 油化工 总厂 在其加 氢精制 装 置和重整装 置上应 用 石 油 化工 科 学研 究 院 研 制 的 R ・ ( ) As B 2 加 氢脱砷 剂 ] ,使 原料 油 吉砷 量 分 别 降低 了 7 0 和 9 以 上 ,使 加氢精 制 RN 1主催 化荆使 用 寿命 9 -
延 长两 年 左 右 。该 脱 砷 剂 以 rA1 -2 03为 载 体 , 以
会使 催化 荆发 生永久性 中毒 ,为了提高 上述精 制催 化剂 的活性 ,延长使用 寿命 ,脱 除原料 中的砷化物 具有 重要 的实 用价值 。乙烯 装 置 中脱 除砷 化 物的方 法 分前脱砷 和 后脱砷 两种 。前脱 砷是 在裂解前 将裂
解原 料 中的砷 化物脱 除 {后 脱砷 是在 碳二 、碳 三烯
维普资讯
化
工
进
展
20 0 2年第 2 眷第 1 l 期
CHE C L I D T ND E I E I R RE S MI A N US RY A NG NE R NG P OG S
脱 砷 剂 研 究 进 展
王定博 袁 夏光 玲 冰 翟羽伸
MP ,人 口温 度 2 7℃ , ( ): ( =2 3;1 a 1 氢 油) 7 ,
空速 20h 。 。 - 。试验 结果 表 明 ,R 一 ( )加氢 脱 As2 B
砷剂不 仅有 良好 的脱 砷效果 ,而 且有 一定的脱 硫 和
收稿 日期 2 o ̄ 80 I謦 蘸 稿 日期 o o —2 20 -10 。 0 11- 7
N;
烃 选择 加氢 和汽油加 氢之 前将 砷化 物脱除 。 从烃 类 中脱除砷 化物 的 常用方法 是 ,将 台有砷 化 物的原 料 在一定条 件下 流经一 种 固体材料 ( 脱砷 剂) ,使 原料 中的砷化 物 被 该 材料 吸 附 或 与该 材 料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汽油中砷含量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汽油中砷含量](https://img.taocdn.com/s3/m/dd3820696c85ec3a87c2c56b.png)
作者简介:丁玉英(1972—),女,高级技师,研究方向:化学分析、仪器分析、油品分析、化验室组织与管理、化学检验员技能竞赛。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汽油中砷含量丁玉英梁克瑞(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制药与环境技术学院,吉林吉林132013)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O657.31;TE622文献标识码:A研究以硝酸钯-硝酸镁为化学改进剂,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汽油中的微量砷,试样的分析结果与分光光度法相吻合。
研究表明,砷含量在0~200μg/L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检出限为6.2μg/L ,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4%。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汽油;化学改进剂;砷1引言砷对于炼油厂汽油加氢装置中加氢脱硫反应所使用的贵金属催化剂来说是永久性毒物。
随着催化剂床层中砷的累积,催化剂的活性逐步下降,生产上只能通过增加反应温度来补充这部分催化剂所损失的活性。
而随着反应温度的增加,催化剂发生裂解等副反应也随之增加。
当反应温度升高至催化剂末期温度后,只能更换新的催化剂。
这种砷中毒引起的旧催化剂不能通过再生的手段来重复利用,因此,需要按照相关标准要求,采取专业技术手段进行监测,通过高效准确地测定液体石油产品,如石脑油和汽油中的微量砷含量,实现对油品质量、汽油标号、催化剂的活性等数据的技术控制。
目前,比较常用的测定微量砷的方法有可见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法、电化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法。
其中,可见分光光度法操作复杂繁琐,电化学法对测定条件要求严格,一些新发展起来的测砷技术还不够成熟[1]。
本研究选用硝酸钯-硝酸镁作为化学改进剂[2],采用石墨炉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汽油中的砷含量。
将钯-镁化学改进剂加入到样品中,使砷在进行原子化的分解阶段保持稳定。
通过测定193.7nm 处吸收峰的积分面积来计算砷的含量。
重质烃基体形成的非特定吸收可以用塞曼效应系统进行校正。
经过反复多次的对比实验,获得了化学改进剂最佳用量、灰化温度以及原子化温度等数据,确定了最佳操作条件,从而建立了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快速准确的测定液体石油产品中砷含量的测定方法,且避免了污染和损失。
汽油醚化装置工艺介绍
![汽油醚化装置工艺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e95d89d1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35.png)
轻汽油分离与选择性加氢工艺原理介绍
工艺的主要特点是在加氢蒸馏塔内除对轻汽油进行分离外,还 同时进行如下三种反应:硫醚化、选择性加氢和异构化。 1) 二烯烃选择性加氢:将二烯烃选择性加氢转化为单烯烃。如异戊 二烯、1,2-戊二烯和1,4-己二烯被选择性加氢,形成3-甲基1-戊烯、 1-戊烯和2-己烯;其它二烯,如1,4-戊二烯、1,3-己二烯、环戊二 烯和C7二烯的选择性加氢反应基本类似。选择性加氢反应在非均相 贵金属钯基催化剂上进行,反应速率受氢浓度影响。
国内汽油醚化装置目前仅有两家,一家是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 分公司南充炼油厂于2001年引进一套CDTECH工艺,2005年投产运 行。另一家是格尔木炼油厂引进一套CDTECH工艺,于2009年12月 投产运行。乌石化公司拟建的汽油醚化装置采用国外CDTECH专利 技术。
三、CDTECH醚化工艺技术
CDTECH工艺的原料为FCC轻汽油的C5~C7(32~ 100oC)馏分,工艺流程主要包括1台选择加氢预处理催 化反应蒸馏塔、1台沸点醚化反应器和1台催化反应蒸馏 塔、1台甲醇萃取塔和1台蒸馏塔。原料经选择加氢预处 理后进入沸点醚化反应器进行反应,反应产物再进入催 化反应蒸馏塔。未反应的C5烯烃与甲醇的共沸物从塔 顶馏出后,进入甲醇萃取塔和蒸馏塔,从甲醇蒸馏塔顶 出来的甲醇返回醚化反应器的入口进行再反应,从催化 反应蒸馏塔底出来的物流为醚化轻汽油。
二、国内外技术发展状况
近几年国内汽油醚化技术取得了快速发展,但目前还处于中试 阶段,没有工业生产装置。国外的醚化研究和生产起步较早,世界 第一套轻汽油醚化工业装置于1986年在德国沃堡石油二厂投产。迄 今,国外已有几家公司拥有该工艺技术,各家公司的工艺技术各有 特点。其共同点是都具有轻重汽油的分离、选择性加氢、醚化、产 品分离等工序。目前国外拥有较成熟的典型醚化工艺技术的公司有 三家,为FORTUM公司、UOP和CDTECH公司。
催化裂化汽油降烯烃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催化裂化汽油降烯烃技术的现状及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09d1279a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84.png)
催化裂化汽油降烯烃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近年来,催化裂化技术在汽油行业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降
低汽油的烯烃排放方面愈发受到重视。
催化裂化汽油降烯烃技术被认
为是降低汽油排放烯烃的有效途径之一,它能够有效减少汽油烯烃的
排放量,改善空气质量,实现更加可持续的发展。
催化裂化汽油降烯烃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有效分解烯烃,在不增
加平衡劣化产物(BTEX)和氢气的情况下,分解烯烃,有效实现汽油
的净化。
同时,催化裂化技术有利于汽油能效改善和硫含量的降低,
特别是使用微发动机的技术,可以实现有效的降解。
目前,催化裂化汽油技术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普及,在很多国家和
地区受到了广泛采用,取得了显著的治污效果和经济效应。
在未来,
催化裂化技术也将会有更多发展,更加全面地把握和利用烯烃排放中
大量资源,为社会提供净化汽油和治理污染环境方面更大的支持力量。
脱砷反应器裂纹成因分析
![脱砷反应器裂纹成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3c9fd0a16fc700abb68fcf9.png)
是 导 致 产 生 裂 纹 的 主要 因 素 , 提 出 了改 进 工 艺 操 作 的 建 议 。 并
关 键词 反 应 器 奥 氏体 不锈 钢 裂 纹 中 图分 类号 T 5 . Q0 2 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 编 号 0 5 —0 4( 0 1 0 — 2 —3 2 46 9 2 1 ) 1015 0
第 3 8卷
第 1期
化 工
机 械
l5 2
脱 砷 反 应 器 裂 纹 成 因 分 析
李 丰 张 鲜 俊 陈 雪松
( 连 市 锅 炉 压 力 容 器 检 验研 究所 ) 大
摘
要
通 过 对 脱砷 反 应 器奥 氏体 不锈 钢 复合 层 表 面 裂 纹 形 成 原 因 的 分 析 , 出 了连 多硫 酸 应 力 腐 蚀 指
材料 1 C Mo +3 1 5r R 2
图 1 结 构 简 图及 产 生 裂 纹 部 位 1 3 金 相 分 析 .
采用 X 5 0型 现场 视频 金 相 仪对 裂 纹 处 的 H一0 母 材组 织进 行金 相 分 析 , 纹 位 于焊 缝 金 属 右侧 裂 热影 响区上 , 向主要 是呈 沿 晶特 征 ( 2 。 走 图 ) 1 4 化 学分 析及硬 度测 试 .
结 果 。分析表 明 , 其化 学 成 分 符合 设 计 及相 关 标 准要 求 。
表 1 化 学成分 分析 结果
c
n 06
%
Ni Ti
n SR
s i
0 073
Mn
1 61
P
n 02
S
Cr
0 02 4 17 RR
9 9S
一
定 的 温度等 。但是 拉应力 、 敏感 金属 、 特征介 质 该反 应器 复合 层 为奥 氏体 不锈 钢 , 属 本 身 金
脱砷剂技术交流材料(大连)
![脱砷剂技术交流材料(大连)](https://img.taocdn.com/s3/m/363eebfd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5f.png)
脱砷剂技术交流材料1、概述砷化物对炼油、化工和石油化工用的各种催化剂都是十分敏感的毒物。
它主要存在于石脑油中,含量可达200ng∕g,炼油厂催化裂化吸收塔尾气中含砷高达1000 ng∕g石油化工厂浓乙烯含砷约500 ng∕g,粗丙烯有时含砷约2000ng∕g,精丙烯含砷150 ng/g,乙烯丙烯混合物含砷约60 ng∕g。
通常以AsH3的形式存在。
对于制氢装置,As会使蒸汽转化催化剂中毒,并可被转化炉管,然后缓慢释放出,对下一炉新催化剂造成中毒。
在石脑油制氢或合成氨装置中,AS可被COMO加氢催化剂吸收。
在聚丙烯装置,As可造成聚丙烯催化剂中毒。
中毒的主要机理是As化物吸附于聚合催化剂的Ti活性中心上使催化剂失去活性2.砷化物的性质气体分子组成:As4=2As2(1073K)摩尔原子体积(ml):13.13(S)熔点:1090K沸点:889K(升华)在常温下砷在水合空气中比较稳定,不和稀酸反应,但能和强氧化性酸,如热浓硫酸、硝酸和王水等反应,在高温下和许多非金属作用,主要的反应产物如下:单质的砷能和绝大多数金属生成合金和化合物,如与碱金属形成形成M3As型的化合物(M=Li/Na/K/Rb/Cs)。
当然,As对于我们的聚丙烯聚合催化剂是个毒物,但在工业上也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物质,如近几年发展起来的Ⅲ-Ⅴ族半导体材料如砷化镓GaAs等就是非常有用的合金。
As在丙烯中主要以AsH3(胂)的形式存在,该物质是一种无色、具有大蒜气味的剧毒气体,其主要物化性质如下:熔点:156.1K沸点:210.5K熔化热(Kj/mol):18.16气化热(KJ/mol):16.74生成热(KJ/mol):153.55密度(沸点时,液体):1.621键长(pm):152键角(0):91.8气体分子偶极距(D):0.15E0(MH3\M)伏:-0.06As的氧化物主要是三氧化二砷As4O6(砒霜),是一种极毒物质,对人的致死量为0.1克。
FCC汽油脱砷技术应用
![FCC汽油脱砷技术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0702384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8d.png)
FCC汽油脱砷技术应用洪晓煜;郭灵鸿;夏永胜;张伟;郑海蓉【期刊名称】《工业催化》【年(卷),期】2012(20)7【摘要】In order to decrease the contents of sulfur and olefin, and the octane number loss of FCC gasoline, selective hydrodesulphurization unit developed by CDTECH Company was introduced into Qinghai Golmud Refiney of PetroChina Qinghai Oil Field Company. The unit had a strict limit of arsenic content, which should be less than 20 μg· L-1. TAS-15 arsenic removal catalyst produced by Nor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was selected to meet the specification of feedstock. The catalyst had been used for three years and still possessed good effect of arsenic removal. The catalyst had the advantages, such as low operation cost,long service life,and no other effects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feedstock.%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格尔木炼油厂为降低FCC汽油中的硫和烯烃含量和减少辛烷值损失,引进了选择性加氢脱硫工艺,该工艺要求原料中的砷含量不大于20μg·L-1.为降低FCC汽油中的砷含量,优选了TAS-15型脱砷剂,该脱砷剂已连续使用3年,脱砷效果良好,满足后工序加工过程要求,具有操作简单和使用寿命长等特点,且对汽油其他性能影响不大.【总页数】2页(P58-59)【作者】洪晓煜;郭灵鸿;夏永胜;张伟;郑海蓉【作者单位】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格尔木炼油厂,青海格尔木816000;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格尔木炼油厂,青海格尔木816000;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格尔木炼油厂,青海格尔木816000;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格尔木炼油厂,青海格尔木816000;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格尔木炼油厂,青海格尔木81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624.4+31;TQ426.95【相关文献】1.Ni/Al2O3-ZnO催化剂在FCC重汽油加氢脱砷的应用研究 [J], 罗祥生;晁会霞;刘子杰;刘承芷;庞周瑜2.FCC汽油脱砷技术选择 [J], 张星;张崇伟;尹恩杰;谢国宏;许新刚3.TAs-15型FCC汽油脱砷剂的研究 [J], 李军;高维恒;吴志涛;吴鹏;宋娥媚;黄彦琦4.FCC汽油吸附脱砷剂的表征及其脱砷机理 [J], 刘坤红;鞠雅娜;兰玲;王飞;冯琪;曹青;葛少辉;肖占敏;周继升5.PHG-161脱砷催化剂在FCC汽油加氢装置首次应用 [J], 杨乾坚; 李雪; 李鑫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应用与研究Chenmical Intermediate当代化工研究2016·0335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新采原油组分更加复杂,油品中砷含量增多趋势尤为突出。
砷化物作为催化重整、加氢工艺和烃类裂解过程的有害毒物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
通常加氢催化剂均含有VIII族元素,油品中的有机砷和无机砷在高温临氢条件下会被还原为AsH 3,三价As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很容易和VIII族元素的d轨道电子结合,形成配位键使其中毒失活,而这种中毒又很难通过活化或再生的方法排除,因此原料油中极少量的砷化物就会使催化剂发生永久性中毒失活。
以某炼厂加氢脱硫装置为例,原料FCC汽油中砷含量较低,仅为20-30ng/g,该炼厂在工艺流程设计上未对原料油进行脱砷处理。
经过为期4年的一个运转周期后对加氢脱硫催化剂进行再生并重新装填、开工,再生后催化剂活性远低于第一个运转周期,升温20℃仍不能达到新鲜催化剂活性。
再生催化剂元素分析结果显示:加氢脱硫催化剂上累积了大量的砷,含量基本与活性金属组分Co的含量相当,砷中毒是造成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
上述情况说明,即使原料中的砷含量很低,也可能对催化剂的长周期运行存在影响。
因此,脱除FCC汽油中的砷化物对于保持加氢催化剂的活性、寿命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一、石油烃中的砷化物在石油烃中,砷大多以与烃基形成有机化合物存在。
砷的最外层电子结构为4s 24p 3,因此砷原子和三个取代基形成δ键的三个取代砷。
一般认为石油烃中砷化物具有R 3As 的形式,其中R为氢原子或烃基,如甲基、乙基、丙基或苯基。
我国各地原油中砷含量不同,大庆原油和克拉玛依原油属高砷原油,砷含量可达(1000~2000)×10-9,甚至更高,如大庆常顶油的砷含量高达(500~2000)×10-9。
二、砷的脱除机理石油原料的脱砷过程存在着两种机理,一种是吸附脱砷机理,另一种是化学反应脱砷机理。
吸附脱砷过程是在较低的温度下,砷化物化学吸附在活性金属上,砷会与活性金属发生电子云的转移现象,具体的吸附形式可以用(1)式表示。
(1)由于吸附脱砷过程反应温度低,只能在活性基团的表面发生吸附作用,故砷的容量低。
相比较而言,化学反应脱砷是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在脱砷剂的作用下,砷化物会发生氢解反应,生成中间产物AsH 3,生成的AsH 3会与活性金属反应,从而生成更加稳定的状态。
具体形式可以用(2)、(3)式表示。
(2)(3)由于化学反应脱砷过程温度较高,所发生的反应可以进入活性基团的体相,使活性金属充分发挥作用,故砷容量大。
三、脱砷技术发展现状目前针对烃类化合物的脱砷方法主要有吸附脱砷技术和临氢脱砷技术两种,它们有各自的特点及不足。
1.吸附脱砷技术吸附脱砷技术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反应温度低,不容易对油品性质造成影响,可作为“前脱砷”单元置于成套加氢装置之前,处理组分复杂、范围宽、砷含量高的原料,主要用于石脑油、汽油中砷化物的脱除。
吸附脱砷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作为其技术核心的吸附脱砷剂一直未有大的突破,脱砷效率低,砷容小,使用寿命短,废渣量大,难以处理,易造成环境污染。
吸附脱砷剂主要的研究机构有:西北化工研究院、沈阳三聚等。
2.临氢脱砷技术临氢脱砷技术反应温度较高,砷容量大,脱砷效果好。
催化汽油脱砷技术研究进展OO冯琪OO兰玲OO鞠雅娜OO刘坤红(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OO北京OO100195)摘要:以及石油烃中砷化物的种类,概述了脱砷剂的反应机理及研究进展。
提出了针对烃类化合物的脱砷方法以及催化汽油脱砷的必要性。
关键词:砷化物;脱砷剂;催化汽油中图分类号:T 文献标识码:AReseasrch Progress on Dearsenization Technology for Catalytic GasolineFeng Qi Lan Ling Ju Yana Liu Kunhong( Petrochemical Research Institute ,PetroChina,Beijing, 100195)Abstract :The reacting mechanism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de-arsenic catalysts has been summarized in this article, which also containsspecies of arsenide in petroleum hydrocarbon and the damage to catalysts in crude oil caused by arsenide. This essay also reviews different arsenic removal methods for hydrocarbon compound and necessity for catalyzing gasoline dearsenification.Key words :arsenide ;dearsenic catalyst ;FCC Gasoline技术应用与研究Chenmical Intermediate当代化工研究2016·0336不足之处在于应用工艺复杂、操作不便,并且在脱砷过程中会造成部分烯烃饱和,引起辛烷值损失。
临氢脱砷剂主要的研究机构有:中石化抚研院、石科院等。
四、脱砷剂研究进展1.吸附脱砷剂目前使用的吸附脱砷剂有硅酸铝小球铜系、铅系、锰系和镍系四类,其中以铜系、镍系为常见。
铜系脱砷剂又分为硅铝小球载CuSO 4、CuO/Al 2O 3,CuO/活性炭、CuO-ZnO/Al 2O 3、CuO-Cr 2O 3/活性炭等,铅系主要是PbO-Al 2O 3、PbO /活性炭等。
(1)硅酸铝小球硅酸铝小球具有极其丰富的比表面积,再与砷化物接触时,可以对砷化物进行吸附。
此工艺方法操作相对简单、工艺条件容易实现,可以在常温常压下进行。
由于这种吸附属于非选择性吸附,因此硅酸铝小球在吸附砷化物的同时,也会对原料中的其他分子(烃分子、硫化物、其他杂质分子等)进行吸附。
所以吸附剂很容易达到饱和状态,寿命较短,通过实验研究,硅酸铝小球的寿命一般在3-4个月之间。
另外,由于所需要的吸附剂的量比较大、吸附塔的数目众多,往往成本较高,出口砷的浓度也较高,很难胜任要求严格的工艺过程,目前,只能用作辅助手段。
(2)载CuSO 4的硅铝小球载CuSO 4的硅铝小球脱砷剂是一个应用较早的品种,它是将硅酸铝小球浸渍4%CuSO 4形成的,常用于制氢、氨,直流轻油的预脱砷,催化重整加氢原料油的预脱砷过程。
脱砷过程操作简单、工艺条件容易实现。
在脱砷的过程中,砷可以与CuO生成砷化铜、可以沉积在砷化铜或者铜的表面,反应属于化学吸附脱砷。
有学者在工业装置上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液空速1h -1条件下,可以将轻油中的砷含量由400ng/g降至(20~50)ng/g,原料中砷含量大于150ng/g 时,脱砷剂的使用周期变短,此过程的空速较低,吸附剂的使用量比较大,难以满足炼油工艺过程的要求。
目前,只用作脱砷的辅助手段。
(3)CuO系脱砷剂铜系脱砷剂的制备工艺方法是将硝酸铜溶液浸渍在比表面积150-350m 2/g的无机载体上,然后在空气氛围中焙烧。
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通过氢气还原、气体硫化剂、无机硫化物溶液、有机硫化物或者单质硫对该脱砷剂进行优化改性,从而提升脱砷剂的脱砷效果。
氢气还原改性是利用氢气将氧化铜部分或者全部还原成单质铜的过程,研究表明,可以控制氢气与氧化物前驱体的接触时间,调节脱砷剂中铜和氧化铜的含量,得到不同的混合相脱砷剂,该研究结果显示,在铜负载量为10%~20%时,脱砷效果达到峰值。
利用含硫物质进行改性时,可以在载体的表面形成氧化铜、硫化铜两种物质,在提升脱砷效果的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抗硫特性。
CuO-ZnO-Al 2O 3系或者CuO-ZnO-活性炭属于混合氧化物成型的脱砷剂,近年来被广泛用于小分子烯烃(乙烯、丙烯)及催化裂化尾气中砷的脱除,脱除过程一般在高压、中低温、高空速、液相中进行。
有研究发现,液空速在10h -1以内,可以将丙烯中的AsH 3由1000ng/g脱至10ng/g,在脱砷的同时也可以一定程度上脱除H 2S、COS等微量硫。
脱砷剂的砷容量受原料中硫含量的影响,一般积砷量在2%时更换脱砷剂。
因为脱砷过程中,水的竞争吸附会使脱砷效率下降,使用该脱砷剂前首先对其进行干燥处理。
CuO-Al 2O 3及CuO-活性炭是将CuO载于活性氧化铝和活性炭上而制得的脱砷剂。
该脱砷剂主要用于C 1~C 10馏份的脱砷,尤其对于C 2~C 6烯烃馏份脱砷效果明显。
脱砷过程可在常温、液相下进行。
由于载体的高比表面积,此脱砷剂的活性、效率较高,脱除率可以达到98%,在以活性炭为载体时效果最佳。
CuO含量是影响脱砷剂寿命的主要因素,因此浸渍的Cu的含量受到限制,所以其砷容量通常比CuO-ZnO-Al 2O 3型脱砷剂低。
(4)PbO系脱砷剂MEP-l91脱砷剂是铅系脱砷剂的代表,该脱砷剂是以A12O 3为载体,以金属铅为活性组分,经高温焙烧制备得到。
脱砷过程一般在35-100℃、1.7-2.4MPa、气空速2000-10000h -1条件下进行,一般用于脱除轻烃组分中砷的脱除,但由于该脱砷剂用铅作活性组分,对环境有影响,正逐渐被淘汰。
(5)MnO系脱砷剂锰系脱砷剂是以金属锰和铜的复合氧化物为活性组分,主要用于液化石油气中的砷化物的脱除。
该脱砷剂的反应历程是,气态烃物料与活性组分接触后,砷化物在脱砷剂的作用下生成MnAs 2等合金,从而达到脱砷的目的。
有学者发现,脱砷剂的砷含量可以达到18%。
锰系脱砷剂未来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6)TAS-958常温脱砷剂TAS-958是一种以硅铝氧化物为原料的常温脱砷剂,其主要成分是γ-Al 2O 3和硅铝酸盐分子筛,另外针对不同效果的脱砷剂,还可能还有少量的高岭土和二氧化硅等物质。
该脱砷剂工艺制备比较简单,可以采取简单的挤条成型方法,并且不需要浸渍金属成分。
一般用于石脑油中砷的脱除,可以将石脑油中砷的含量脱除到5.0×10-8以下。
(7)TAS-5常温脱砷剂TAS-5是西北化工研究所研制的常温脱砷剂,脱砷过程一般在≤5MPa、液空速在0.1-2.0h -1进行,常用于石脑油和汽油中砷的脱除。
2.临氢脱砷剂(1)法国MEP-841加氢脱砷剂MEP-841是一种液态烃脱砷剂,常用于石脑油、轻柴油、拔头油中微量砷的脱除。
该脱砷剂的脱除反应一般在2.5MPa、180℃、临氢下进行。
其反应历程是,H 2与烷基砷、苯基砷发生反应生成AsH 3,生成的AsH 3易分解为As而吸附在脱砷剂的活性组分Ni上或与Ni反应生成Ni 3As 2,而从达到脱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