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最后一课》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件-6 最后一课 (共83张PPT)
心理描写三
"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 歌吧!" 表达出我对被迫学德语的怨恨心情 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鸽子是自由的, 也暗示了“我”对自由和平的向往。同 时在句子中还暗含有对敌人的讽刺和对 敌人暴行的愤慨。
简介时代背景
普法战争是法国为了自己在 欧洲的霸主地位不受正在统一中 的普鲁士的动摇,先发动了这场 干涉他国内政的非正义战争。在 不到两个月,被普鲁士大败。法 政府实施卖国政策,才将阿尔萨 斯与洛林割让给普鲁士,还赔款 50亿法朗。
需要掌握的字的读音:
duó hǎo sǒu à o
懊悔 祈 祷
xié
(tiè )字帖
(nì ng )宁可 宁 ng )安宁 (ní
帖( tiě )请贴
qiăng )强迫 ( qiá ng (tiē)妥帖 强( ) 强劲 ng) 倔强 (jià
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
小说
人物(描写)
小说的 三要素
语言、外貌、动作、神态、心理
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故事情节(线索)
小弗郎士
心理描写二
深受老师 感染有了 爱国热情 理解尊重 老师
几次感到老师是 “可怜的人” 我觉得他从来 没有这么高大
问题研讨
小弗郎士为什么感到先生的形象“从来 没有这么高大”?
小弗郎士从韩麦尔先生的言行中, 感受到了他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失去 祖国的痛苦心情。正是理解韩麦尔先 生的爱国精神,小弗朗士觉得他的形 象高大了。
问题二.
阅读第一部分采用评点法谈一谈你 对小弗郎士的认识.
作者主要运用什么方法描写小弗 郎士?你能从文中找出来吗? 心理描写
小弗郎士
心理描写一
1.小弗朗士听到韩麦尔先生宣布坏消 息时,他心里有什么感受?
6.《最后一课》课件(共29张幻灯片)
6、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这一表 情如何理解?怎样理解韩麦尔先生的举止和表情?
答:此时的韩麦尔先生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 一方面表现他对祖国必胜的信念,一方面表现对 祖国被侵占的痛苦。 7、“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是运用了什 么描写?为什么听到钟声号声脸色会惨白起来? 答:运用了神态描写,因为钟声宣告最后一课结束 ,从此将与祖国语言告别。
主题归纳
通过描写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等
人上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反映了法国沦陷
区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崇高的爱国主义
精神。
三、启示
这篇小说告诉我们:热爱祖国就应该热 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认真学好祖国语言正 是热爱祖国的一种具体表现。不要把热爱 祖国只停留在口头上,应脚踏实地积极主 动地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同时也要分秒 必争地认真学好一切科学知识。
拓展延伸
中国的历史是一部被侵略和反侵略的历史,《最后一 课》中表现出来的爱国精神,很容易引起我们的共鸣,请
以例句为范,列举中国人在抗击外族侵略时所表现的高昂
气节的句子。 民族气节是韩麦尔“法兰西万岁”呐喊声中的坚定信念!
民族气节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浩然正气!
拓展延伸
事定犹须待阖棺,位卑未敢忘忧国 ” 民族气节是陆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高尚情操!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 ” 民族气节是林则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凛然不惧! 民族气节是孙中山“____________________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的豪情壮志!
环境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 “天气”“画眉”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第6课《最后一课》课件(共48张PPT)
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情节结构;
3.分析人物形象,品味小说的语言,揣摩人物心 理;
4.领会小说的思想内涵。体会文章主人公的爱国 情感,激发学生对母语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阿尔封斯·都德,法国十九世纪 作者简介: 著名小说家。26岁时发表小说集 《磨坊文札》,两年后,出版了他 的第一部长篇自传体小说《小东 西》,获得巨大成功。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都德 应征入伍。战争生活,民族爱国主 义的高涨,对他的创作产生了很大 影响,其中《最后一课》《柏林之 围》更是世界著名短篇小说的名篇。 1873年发表的《最后一课》显示了 他在创作上所达到的新境界,是他 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在全世界广为 传颂。
小说
属于叙事性文学体裁,以塑造人 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 节和典型环境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 的一种文学体裁。
按篇幅、容量分
﹛
长篇小说 中篇小说 短篇小说 微型小说(小小说)
小说的三要素
小说的中心,反映文章主题(小说的 人物:
人物描写包括:外貌描写、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小结:这一段写上学途中的情景,交代了故事 发生的背景,告诉我们小弗郎士有贪玩的一面, 他没有学好功课,但还能重视纪律,管住自己, 急忙赶到学校。
阅读课文第7-10节(上课前)
-
到了学校、小弗郎土发现哪些情况不 同往日?请填写下表
填表说明“最后一课”的异乎寻常
平 时 最后一课
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 气氛 一阵喧闹,在街上也能 听到 开课桌,关课桌,怕吵 学生 捂着耳朵大声背书……
结局、(尾声)
故事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 情节: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பைடு நூலகம்
解题:
文章的题目是“最后一课”,意思是,亡了 国的阿尔萨斯人最后的一堂法语课。这标题不仅 指出了文章的内容,而且蕴含着悲壮的气氛和悲 愤的情绪,一定程度上暗示了中心。
3.分析人物形象,品味小说的语言,揣摩人物心 理;
4.领会小说的思想内涵。体会文章主人公的爱国 情感,激发学生对母语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阿尔封斯·都德,法国十九世纪 作者简介: 著名小说家。26岁时发表小说集 《磨坊文札》,两年后,出版了他 的第一部长篇自传体小说《小东 西》,获得巨大成功。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都德 应征入伍。战争生活,民族爱国主 义的高涨,对他的创作产生了很大 影响,其中《最后一课》《柏林之 围》更是世界著名短篇小说的名篇。 1873年发表的《最后一课》显示了 他在创作上所达到的新境界,是他 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在全世界广为 传颂。
小说
属于叙事性文学体裁,以塑造人 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 节和典型环境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 的一种文学体裁。
按篇幅、容量分
﹛
长篇小说 中篇小说 短篇小说 微型小说(小小说)
小说的三要素
小说的中心,反映文章主题(小说的 人物:
人物描写包括:外貌描写、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小结:这一段写上学途中的情景,交代了故事 发生的背景,告诉我们小弗郎士有贪玩的一面, 他没有学好功课,但还能重视纪律,管住自己, 急忙赶到学校。
阅读课文第7-10节(上课前)
-
到了学校、小弗郎土发现哪些情况不 同往日?请填写下表
填表说明“最后一课”的异乎寻常
平 时 最后一课
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 气氛 一阵喧闹,在街上也能 听到 开课桌,关课桌,怕吵 学生 捂着耳朵大声背书……
结局、(尾声)
故事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 情节: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பைடு நூலகம்
解题:
文章的题目是“最后一课”,意思是,亡了 国的阿尔萨斯人最后的一堂法语课。这标题不仅 指出了文章的内容,而且蕴含着悲壮的气氛和悲 愤的情绪,一定程度上暗示了中心。
【系列课件】语文七年级下人教部编版第6课《最后一课》(28张)
反复,强调阿尔萨斯和祖国永远 在一起,表明祖国和家乡在人民心目 中的神圣地位。
比喻,表现作者对祖国文字、祖国 语言的热爱。
4、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 德国话唱歌吧!
表达出小弗郎士对不能学习祖国语 言的悲愤。 对侵略者的仇恨,对自由的 渴望。
检测反馈达成
爱国,首先学好你的母语。
这篇小说告诉我们:热爱祖国就应该 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认真学好祖国语言 正是热爱祖国的一种具体表现。不要把热 爱祖国只停留在口头上,应脚踏实地积极 主动地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同时也要分 秒必争地认真学好一切科学知识。
“我”的见闻感受
开端 一、上学路上
发展
(1-6)
1、上课之前
二、最后一课
(4-29)
2、上课之中
走组互助形成
本文着重塑造了哪两个人物形象?
课文正是通过小__弗__郎__士_在最后一课 中的见闻和感受,以及_韩__麦__尔_先__生__高度 的民族责任感来表现法国人民深厚的爱 国热情。
上课前,开课桌啦, 关课桌啦,捂着耳 朵大声背书啦……
一切偏安安静静地,整个教室都 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气氛。
上课前,学生们已经都在 自己的座位上了。
老师
老师拿着大铁戒尺 在桌子上紧敲,“静 一点,静一点……” 平时,我迟到,会 遭到韩麦尔先生的责骂。
韩麦尔先生踱来踱去,胳膊底下夹 着那怕人的铁戒尺。
“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
总结:
贪玩不爱学习
热爱法语;
怕老师 幼稚不懂事
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 热爱祖国。
(心理描写)
小弗郎士思想感情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他原本就不是一个坏孩子。 亡国惨痛的震撼,激发了他心灵深处
爱国情感。
比喻,表现作者对祖国文字、祖国 语言的热爱。
4、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 德国话唱歌吧!
表达出小弗郎士对不能学习祖国语 言的悲愤。 对侵略者的仇恨,对自由的 渴望。
检测反馈达成
爱国,首先学好你的母语。
这篇小说告诉我们:热爱祖国就应该 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认真学好祖国语言 正是热爱祖国的一种具体表现。不要把热 爱祖国只停留在口头上,应脚踏实地积极 主动地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同时也要分 秒必争地认真学好一切科学知识。
“我”的见闻感受
开端 一、上学路上
发展
(1-6)
1、上课之前
二、最后一课
(4-29)
2、上课之中
走组互助形成
本文着重塑造了哪两个人物形象?
课文正是通过小__弗__郎__士_在最后一课 中的见闻和感受,以及_韩__麦__尔_先__生__高度 的民族责任感来表现法国人民深厚的爱 国热情。
上课前,开课桌啦, 关课桌啦,捂着耳 朵大声背书啦……
一切偏安安静静地,整个教室都 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气氛。
上课前,学生们已经都在 自己的座位上了。
老师
老师拿着大铁戒尺 在桌子上紧敲,“静 一点,静一点……” 平时,我迟到,会 遭到韩麦尔先生的责骂。
韩麦尔先生踱来踱去,胳膊底下夹 着那怕人的铁戒尺。
“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
总结:
贪玩不爱学习
热爱法语;
怕老师 幼稚不懂事
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 热爱祖国。
(心理描写)
小弗郎士思想感情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他原本就不是一个坏孩子。 亡国惨痛的震撼,激发了他心灵深处
爱国情感。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7《最后一课》课件(共45张PPT)
6. 小弗郎士觉得“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 为什么? 韩麦尔先生真挚、深沉、语重心长的话, 深深地打动了小弗郎士,使他把对祖国的热爱, 化为珍惜最后一节法语课的行动,专心,积极, 因此他认为“挺容易”,“全都懂”。
7.“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
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 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象许多面小国旗 在教室里飘扬。
这就含蓄地点出了《最后一课》的社会背景, 也是小弗郎士思想感情变化的社会环境。
3."可是我还是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 有哪些地方能说明他能管住自己?
① 尽管周围的自然环境和普鲁士兵的操练吸引了 他,但他还是向学校跑去。 ② 看见许多人在看布告,他只是边走路边猜测, 没有停步,“一”表示思想的跳跃,经过一番斗争 还是“不停步”。 ③ 听到华希特跟他玩笑,还是继续跑,跑得"上气 不接下气"。
环境描写
找出文中的环境描写,说说它的 作用。
1、自然环境:
表现小弗郎士愉快的心情,同时又有反衬故事悲剧气氛
2、社会环境: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描写: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1.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2.烘托人物心情。 3.渲染环境气氛。 4.展示人物性格及变化。 5.推动情节的发展。 6.为下文做铺垫。
上课之前
“我看见这些情景,正在诧异”
上课之中
1.“我听了这几句话,心里万分难过。”
2.“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 3.“想起这些,我忘了他给我的惩罚,忘了我挨的戒尺。 可怜的人!” 4.“心里挺难受的,头也不敢抬起来。” 5.“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听懂了。” “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
4.“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最明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最后一课》 课件 (共38张PPT)
他永远忘不了这“最后一课”,忘不了自己祖国 的语言。
总结:
从第11-23节是《最后一课》中心 部分,着重写韩麦尔先生以自己对祖国无 限热爱的心情上好最后一课,以及小弗郎 士激发了爱国热情,从一个天真、贪玩的 孩子转变成为一个懂事的学生,专心上好 最后一课的情景。
朗读最后一个部分(24-29)
1、这段文字对韩麦尔先生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 为什么他听到钟声,脸色惨白?我又为什么觉得他 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神态、语言、动作描写;
❖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生 学的知 识,教 职员躬 亲共学 ;要学 生守的 规则, 教职员 躬亲共 守。21.7.2021.7.20T uesday, July 20,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04:4320:04:4320:047/20/2021 8:04:43 PM
❖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下午8时4分43秒下午8时4分20:04:4321.7.20
❖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一年六月十七日2021年6月17日星期四
总结:
从第11-23节是《最后一课》中心 部分,着重写韩麦尔先生以自己对祖国无 限热爱的心情上好最后一课,以及小弗郎 士激发了爱国热情,从一个天真、贪玩的 孩子转变成为一个懂事的学生,专心上好 最后一课的情景。
朗读最后一个部分(24-29)
1、这段文字对韩麦尔先生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 为什么他听到钟声,脸色惨白?我又为什么觉得他 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神态、语言、动作描写;
❖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生 学的知 识,教 职员躬 亲共学 ;要学 生守的 规则, 教职员 躬亲共 守。21.7.2021.7.20T uesday, July 20,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04:4320:04:4320:047/20/2021 8:04:43 PM
❖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下午8时4分43秒下午8时4分20:04:4321.7.20
❖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一年六月十七日2021年6月17日星期四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6.最后一课
3
1870年7月,法国首先向普鲁士宣战,9月,色当 一役,法军大败,拿破仑三世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 直入,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等三分之一以上 的土地。这时,对法国来说,已经变成自卫战争。面 对普鲁士军队的烧杀掠夺,法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 敌人。本文就是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 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语课的 情景,刻画了小学生小弗郎士和法语教师韩麦尔先生 的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
如:为了照顾当事人的情感,她说得详尽而委婉。
但是“婉转”还可以用来形容声音的曲折多变。如:
幽暗的树林中,画眉鸟的歌声宛转悠扬,透过青翠
的林荫,飞到游客的耳中,游客们不禁为之沉醉列形式学习和练习军事或体育等方面的技能。
3.思量:
考虑。
4.诧异:
惊奇。
5.懊悔:
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恨不该这样。
28
1.【难点探究】作者是怎样塑造韩麦尔先生这一人物的? 【答案】小说是通过小弗郎士的视角来叙述的。通过他的装束、 语言、行动来塑造他的人物形象,让读者借此体会揣摩他的内 心情感。 在孩子的眼里,韩麦尔先生是一个十分严厉的老师,所以 小弗郎士对老师的主要印象就是“老师拿着大铁戒尺……”, 当他走进教室后还特地注意到老师“胳膊底下挟着那怕人的铁 戒尺”。但是,在今天,小弗郎士迟到了,韩麦尔先生居然如 此温和,这实在让人感到惊异!况且,老师今天还穿戴着不寻 常的衣帽,也让小弗郎士大觉诧异。
2019/5/25
27
重难点小结
这一部分是文章的高潮,也是结局部分,写韩麦 尔先生宣布最后一课的结束。作者抓住韩麦尔先生的 神态、语言、动作,生动地刻画了韩麦尔先生的高大 形象,既写出他因国土沦丧而痛苦,也写出他对祖国 必胜的信念,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完美体现,给读者留 下深刻的印象。
1870年7月,法国首先向普鲁士宣战,9月,色当 一役,法军大败,拿破仑三世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 直入,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等三分之一以上 的土地。这时,对法国来说,已经变成自卫战争。面 对普鲁士军队的烧杀掠夺,法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 敌人。本文就是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 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语课的 情景,刻画了小学生小弗郎士和法语教师韩麦尔先生 的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
如:为了照顾当事人的情感,她说得详尽而委婉。
但是“婉转”还可以用来形容声音的曲折多变。如:
幽暗的树林中,画眉鸟的歌声宛转悠扬,透过青翠
的林荫,飞到游客的耳中,游客们不禁为之沉醉列形式学习和练习军事或体育等方面的技能。
3.思量:
考虑。
4.诧异:
惊奇。
5.懊悔:
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恨不该这样。
28
1.【难点探究】作者是怎样塑造韩麦尔先生这一人物的? 【答案】小说是通过小弗郎士的视角来叙述的。通过他的装束、 语言、行动来塑造他的人物形象,让读者借此体会揣摩他的内 心情感。 在孩子的眼里,韩麦尔先生是一个十分严厉的老师,所以 小弗郎士对老师的主要印象就是“老师拿着大铁戒尺……”, 当他走进教室后还特地注意到老师“胳膊底下挟着那怕人的铁 戒尺”。但是,在今天,小弗郎士迟到了,韩麦尔先生居然如 此温和,这实在让人感到惊异!况且,老师今天还穿戴着不寻 常的衣帽,也让小弗郎士大觉诧异。
2019/5/25
27
重难点小结
这一部分是文章的高潮,也是结局部分,写韩麦 尔先生宣布最后一课的结束。作者抓住韩麦尔先生的 神态、语言、动作,生动地刻画了韩麦尔先生的高大 形象,既写出他因国土沦丧而痛苦,也写出他对祖国 必胜的信念,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完美体现,给读者留 下深刻的印象。
6《最后一课》精品课件
语言——
例1、“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 人最大的不幸”、“算了吧,时间有的是,明 天再学也不迟”。
韩麦尔先生批评阿尔萨斯人不珍惜时光 学习,结果连自己的语言也不会说、不会 写,而今又失去了学习自己祖国语言的权 利,表现先生的民族责任感和爱国热情。
语言——
例 2 、“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 语言——最明白,最精确。”
韩麦尔先生高度赞美祖国的语言表 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并以此唤起 人们的爱国热情。
例3.“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们,只要牢牢记住他 们的语言,就好象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 匙。”“监狱大门”比喻什么?“钥匙”比喻 什么 ?全句的含义是什么? a. “监狱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的统治和封锁; b.“钥匙”比喻法国的语言; c.全句含义:掌握祖国语言,可以激起人民的爱 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打击侵略者,求得民 族的解放。
都德(1840~1897),法 国小说家。 1868年出版长篇自 传体小说《小东西》,获得 巨大成功,以此确立了在法国 文坛上的地位。 “普法战争” 期间,他的《最后一课》《柏 林之围》由于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内容 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成为世界短篇小说 中的杰作。他是一位多产作家,一生写 有12部长篇小说,4部短篇小说集。
文
开端
章
结
构
自然环境 普鲁士兵在操练
(1—6)小弗郎士
上学路上的见闻。
发展
(7—23)韩麦尔先生 上“最后一课”的情景 小弗郎士 的转变
(7-10)上课前的不平常。
(11-16) 、“最后一课”的意义。 (17-23)、上“最后一课”的动人情景。
高潮 结局
(24—29)韩麦尔先生 悲愤地宣布最后一课的结束
韩麦尔先生是一位热爱 祖国、热爱祖国语言、热爱 自己工作的普通的乡村小学 教师。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6课 最后一课(共34张PPT)
• 开端:“我”上学路上的见闻和心 理活动。 (1-6) • 发展:我们上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 景 (7-23)
• 高潮和结局:下课时韩麦尔先生悲 壮、不屈的精神。 (24-29)
自学指导二:合作探究 1.最后一课的情形和平时有什么不同吗? (可从气氛、学生、老师等角度归纳) 2.请大家结合课文具体内容从对学习、
达标检测:
• ①本文的作者 ,他是 国的现实主义作家。 • ②本文的体裁是 ,它的三要素是 , , . • ③本文以 战争为背景,描写了韩麦尔先 生给学生上最后一节 课的情景,表现了 国人民强烈的 热情.
作业布置: • 课时练
最 后 一 课
(法) 都德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 1、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 心理描写,把握人物感情, 分析人物形象。 • 2、了解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 用。 • 3、研读精彩段落,进行爱国 主义教育。
5、(22)神态描写
留恋祖国、为国伤怀
6、(24-29)神态、语言、动作
十分悲痛的心情;坚信祖国必胜、法国人民必胜
韩麦尔先生就是法国人民爱国主义精神 和不屈意志的集中体现。
• 韩麦尔是一个普通的人 • 韩麦尔是一个“可怜”的人 • 韩麦尔是一个爱国者。 • ……
①韩麦尔先生是一个普通的人: 镇上的一位普普通通的教师。平平常常工作了40年,课堂教学 的管理水平不大高。有时还“玩忽职守”“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 功课替我浇花吗?我去钓鱼的时候,不是干脆就放你们一天假吗? ②韩麦尔先生是一个“可怜”的人: 这是他给孩子们及镇上的人上的最后一次课,明天就要永远离开这 个地方。离开他工作40年的地方,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而且再也 不能教法语了,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教一节课又一节课,恨不得把全 部知识都教给我们。这个可怜的人异常的难受,他一动也不动地瞪 着眼看周围的东西。脸色惨白,话也说不下去。…… ③韩麦尔是一个爱国者: 换上礼服,纪念这最后一课,以表示对失去国土的敬意;对自 己从前的工作态度进行了反省,对阿尔萨斯人进行了直率的批评; 赞美法语,说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说明语言好比打开监狱大 门的钥匙;面对即将要丧失的祖国语言内心的极大悲痛,使出全身 的力量写“法兰西万岁!”这两个大字。这些都足以证明韩麦尔先 生对于祖国的热爱。
《最后一课》语文教学PPT课件(5篇)
看到的是:天气温暖而晴朗, 画眉鸟在宛转地歌唱,锯木 厂后边的草地上普鲁士士兵 在操练,还有镇公所边的广 告牌前围满了人。
这里揭示的是小弗郎士目睹自然景象和社会现
象。自然景象是那么的优美恬静,对一个顽皮 的孩子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对社会现象,小弗 郎士有的是感到有趣但是不理解(普鲁士士兵 的操练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有的是理解但 又令人沮丧(广告牌──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有 是从那里传出来的)。这就含蓄地点出了《最 后一课》的社会背景,也是小弗郎士思想感情 变化的社会环境。
这一句话,还通过孩子的疑惑的眼光,在小说一 开始就埋下了伏笔,预示着将要发生的一件大事。因 此,后来的最后一节法语课上的情节才显得水到渠成。
韩麦尔先生在上最后一课时的穿戴有何特别? 其用意是什么?
在上最后一课时韩麦尔先生“穿上了他那件挺 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 的小黑丝帽。”他穿上盛装,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 课,也是为了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学习目标
1.了解小说的三要素及小说的结构特征;通过 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心理、细节描写, 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突出中心;学习本文通 过设疑铺垫、前后对比突出人物性格。
2.通过听读课文,复述课文,把握故事情节; 通过合作交流学习本文描写人物的方法;通过 对重要语句的探讨理解其深刻的含义突出小说 的主旨。
板书设计
天气暖和、晴朗
最 上学路上 普鲁士并 布告牌
后 一 课
气氛严肃、悲愤 上课之时 “最后一课”意义重大
师生认真教学
宣布放学:神情悲壮、信念坚定
凝聚爱国 主义深情
写作鉴赏
1.细致的心理刻画。
“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 我多么懊悔!”国土沦丧、失去自由、不许学习自己的母 语,使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万分愤慨,他一下子懂事了,成 熟了。这些心理活动说明侵略者给一个天真的孩子带来多 么沉重的心理伤害,而一个幼稚无知的小学生对自己的祖 国和祖国的语言又是这样的爱。这种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感人至深,使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具有了重大的社会意义。
优秀课件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16部编版)课件6.最后一课 (共29张PPT)
3.然后,,他 呆在那儿,头 靠着墙壁,话 也不说,只向 我们做了一个 手势:“放学 了,——你们 走吧。”
他没有勇气宣布“散学了”因为这就意味着 跟祖国语言的永别,也没有勇气再看一下孩子们和 听课的镇上的人,他面对祖国被占领的残酷现实陷 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悲痛至极,只能无力地做了 一个手势,示意这最后一课的结束。
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 踱来踱去,胳膊底下 紧敲着,"静一点,静一 夹着那怕人的戒尺 穿着漂亮的礼服 点……"
没有镇上的人 有镇上的人
小结:对课堂气氛的描写
极端肃静代替了往日的嘈杂;严厉的先生正 温和地等着他来上课,穿着“督学来校视察”或 “发奖的日子”才穿的服饰;最令小弗郎士吃惊 的是课堂里还坐着许多本村的人。用对比手法, 烘托出“最后一课”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 又进一步加深悬念。
爱国情感。 受到韩麦尔先生以及小镇上居民的 沉痛心情的感染。
归纳:
作者运用第一人称,对小弗郎士的 描写重点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写出 了小弗郎士情感变化的波澜起伏,从幼 稚、贪玩——疑惑、诧异——难受、懊 悔——悲愤、懂事,充满爱国主义思想 感情。这一感情变化,推动情节的发展, 突出了主题,使文章更真切感人。
a. “牢房”比喻普鲁士对法国的统治和封 锁; b.“钥匙”比喻法国的语言; c.全句含义:掌握祖国语言,可以激起人 民的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打击侵略 者,求得民族的解放。
爱国,首先学好你的母语。
这篇小说告诉我们:热爱祖国就应该热 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认真学好祖国语言正 是热爱祖国的一种具体表现。不要把热爱 祖国只停留在口头上,应脚踏实地积极主 动地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同时也要分秒 必争地认真学好一切科学知识。
故事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 情节: 结局、(尾声)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016)课件第6课 最后一课 (共28张PPT)概述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 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 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 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梁启超
知识链接
普法战争是1870~1871年普鲁士王国同法兰西第二帝国之间的战争。因长期争夺欧洲 大陆霸权和德意志统一问题,普鲁士和法国之间关系长期紧张。
我爱这土地 (艾青)
• 假如我是一只鸟, •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 --然后我死了, •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 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标志和象征,是联系人民 思想的纽带,它使人民不忘自己的祖国,团结起 来和侵略者斗争,求得民族解放。
下列句子有什么作用? 1.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
• 烘托孩子们学习的专心和对祖国文字的热爱
2.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 话唱歌吧!”
•嘲笑普鲁士侵略者强迫学习德语的野蛮
“总”和“偏”各起什么作用?
• “总”说明喧闹的一贯性;
• “偏”说明安静得异乎寻常。
“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 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 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 发奖的日子才穿戴。” 韩麦尔先生为什么穿上这套漂亮的衣服呢?
• 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 • 为了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通过描写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等 人上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反映了法 国沦陷区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 祖国的热爱,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 国主义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字词注音
锯木厂( jù )
踱来踱去( duó ) 督学( dū ) 诧异( chà )
喧闹( xuān ) 纵身( zònɡ ) 郝叟( hǎo sǒu ) 溜冰( liū ) 强迫(qiǎnɡ )
哽住( ɡěnɡ )
钥匙( yào shi ) 祈祷( qí )
词语解释
征发: 旧时指政府向征集民间的人力或物资。 思量:心里想。
如何理解文中第四段‚又出了什么事啦?‛这句话? 一个‚又‛字,写出了在那个动荡的时代里战 乱频繁,变故迭起,人心惶惶。‚最近两年来,我 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来的‛。阿尔萨斯地 区的百姓在这两年里,经历了太多的事情:法国战 败、征发人员、调集物资……一切的坏消息都是在 这块布告牌上发布的。
这块布告牌简直成了一张法国社会状况的记录表!因 此,小弗朗士一见到许多人围在布告牌前,就立刻意
识到‚又出了什么事啦‛。
这一句话,还通过孩子的疑惑的眼光,在小说一
开始就埋下了伏笔,预示着将要发生的一件大事。因
此,后来的最后一节法语课上的情节才显得水到渠成。
韩麦尔先生在上最后一课时的穿戴有何特别? 其用意是什么? 在上最后一课时韩麦尔先生‚穿上了他那件挺 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 的小黑丝帽。‛他穿上盛装,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 课,也是为了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学习目标
1.了解小说的常识及本文的写作背景;在反复 诵读中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重点) 2.理解文中细节描写手法的作用;学习本文通 过语言、心理、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难点)
3.学习法国人民热爱祖国的情感和反抗侵略的 坚强意志。(重点)
作者简介
都德(1840—1897),19世纪法国著 名的现实主义作家,有‚法国的狄更 斯‛的誉称。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 他应征入伍,其后创作了许多以这场 战争为题材的爱国主义作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 《小东西》《富豪》《不朽者》,短篇小说《最后 一课》《柏林之围》,剧本《阿莱城的姑娘》等。
‚我的朋友们啊,我——我——‛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 出全身的力量,写了几个大字:‘法兰 西万岁!’„„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 ‘放学了,——你们走吧。’‛
韩麦尔先生的表情、语言和动作一方
面表现他面对祖国被占领的残酷现实陷入
极大的痛苦之中,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他对
祖国必胜的信念。
合作探究
诧异: 觉得奇怪。
喧闹: 喧哗热闹。
懊悔: 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恨不该这样。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最后一课‛是一堂什么课? 最后一堂法语课 (或者说是‚爱国主义教育课‛)
谁能介绍一下本文的创作背景?文中哪些内容 暗示这一背景?
背景:1870-1871年,法国同普鲁士王国之间
6
最后一课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新课导入
有人说:‚爱国是长大以后的事。‛也有人说: ‚爱国是英雄之举,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没什 么意义。‛其实不然。爱国离我们并不遥远。爱国 就体现在我们平时的一言一行之中。比如,热爱汉 语,学好语文,就是很实际的爱国主义表现。不信, 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都德的《最后一课》,去了解韩 麦尔先生与小弗朗士这对法国师生在面临亡国时的 特殊感受吧!
韩麦尔先生讲了哪些话?内容大致可以概括 为哪几点?这些话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
韩麦尔先生的讲话大致可以概括为三点:
①宣布‚最后一课‛,希望孩子们用心学习;
②批评家长并检讨自己对孩子们的学习不够关心;
③赞美法国语言。
这些话鲜明地表现了韩麦尔先生强烈的民族责任 感与爱国主义思想。
品析韩麦尔先生下课时的表情、语言和动作。 表情 语言 动作 ‚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 ‚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
‚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
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监狱大门‛ 比喻
‚钥匙‛ 法国语言
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
这句话的含义是:掌握祖国的语言, 可以激起人民的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
打败普鲁士侵略者,求得民族的解放。
小弗郎士为什么感到先生的形象‚从来没有 这么高大‛? 小弗郎士从韩麦尔先生的言行中,感受到 了他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失去祖国的痛苦心情。 正是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精神,使小弗朗士觉得 他的形象高大了。
小弗朗士这一形象在文中除了起到深化主题
的作用外,还有哪些作用?
充当线索人物 贯穿故事情节
把不同的场面、众多的人物串联在一起
从小弗朗士的视角来写韩麦尔先生
小说的情节是怎样组织的? 小说是纵横两个方面来组织安排情节的。 纵向看:作者以一个孩子逃学上学的小事把 一个巨大的事件完整有机地组织起来。小弗 朗士的行踪,串起了故事的起因和结果。
研读探究
通读课文,想一想小弗朗士上课前后心情、态 度有何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上课前 害怕老师 贪玩,不爱学习,经常迟到 不懂事 上课后 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
热爱法语
热爱祖国
基础原因:小弗朗士本质上并不坏,尽管贪玩, 不爱学习,但还能管住自己; 本能的反应:对即将失去的美好事物的眷恋;
根本原因:最重要的原因:韩麦尔先生充满爱国 激情的言行的感染,亡国的惨痛带给他巨大的震撼, 激发了小弗朗士心灵深处爱国主义思想的猛醒。
体会下面两处细节描写的作用。 ‚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
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小弗朗 士天真的热爱祖国的深情。
屋顶上的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 ‚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这一联想表现了小弗朗士对敌人强 迫法国人学德语的愤慨和讽刺。
爆发战争,法国战败,被迫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
文中开头写‚普鲁士兵正在操练‛,写‚布告
牌‛,以及结尾处提到的‚普鲁士兵的号声‛等, 都暗示了这一历史背景。
文中主要塑造了哪两个人物? 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 请按照地点、时间的变化理清故事情节。 (开端)上学路上 (发展)上课(课前、课国人民的爱国感情。
横向看:教室是一个绾起故事各条人物线 索的总枢纽。小弗朗士、韩麦尔先生、小 镇上的居民,都在同一时间汇聚到了同一 地点。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就在一间小小 的教室里完完全全地展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