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二里头文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旭生 著
面纱中的夏代文化
嵌绿松石饕餮纹牌饰
面纱中的夏代文化
玉七孔刀
鸭形陶器
玉璋
面纱中的夏代文化
二里头文化铜爵
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文物
面纱中的夏代文化
二 里 头 宫 殿 基 址 群 发 掘 现 场
面纱中的夏代文化
二里头宫殿基址复原图
面纱中的夏代文化
1931年,梁思永:后岗三叠层 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商文化
练习与测评
1、为什么说夏朝已经进入了阶级社 会?根据教材所述的文献和考古资 料加以证明。
从文献记载看,夏朝社会已经发生了重大变 化。废“天下为公”而行“天下为家”;变“货 力不藏于己”而为“货力为己”,人们“各亲其 亲,各子其子”,私有观念深化了。从考古资料 看:象征权力和威严的大型宫殿,反映尊卑和贵 贱的各类礼器和祭器,表示礼制存在与战争状态 的青铜制品等,无不说明国家已经出现,夏朝完 成了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的历史转折,社会已 经步入“小康之世”的文明时代。
三期 二期 一期
二 里 头 文 化
4、一至四期都是夏文化。
面纱中的夏代文化
夏商周断代工程对夏文化研究的推进
二里头文化分期与夏商文化界限专题研究
结论:二里头文化四期划分是正确的,二 里头文化一至四期都是夏文化。
面纱中的夏代文化
二里头遗址考古的最新进展
夯 土 基 址
面纱中的夏代文化
二 里 头 卜 骨
1959年,邹衡:南王湾文化分期 仰韶期—龙山期—二里头期—早商期 郑光序:河南龙山文化、二 里头文化和河南二里冈商文 化之间紧相衔接,以至于我 们可以这样说,今后已不可 能再发现一个新的考古文化 穿插在三者之间。
二里冈早商文化
二里头文化
河南龙wenku.baidu.com文化
面纱中的夏代文化
关于二里头文化四期的争论 四期
1、一期是夏文化,二期以后是商 文化。 2、一、二期是夏文化,三、四期 是商文化。 3、一至三期是夏文化,四期是商 文化。
1、教材问题 同意第一种,理由有:一是二里头遗址以夏朝的统治 的时间地域基本吻合;二是考古发掘的实物与遗迹与 现有的文献记载也能相互印证。 同意第二种,理由有:一是夏朝历史没有确切纪年; 二是碳—14测定夏文化文物可以大致确定其年代,存 在的误差就达一二百年;三是史书关于夏王朝的人物、 事迹的发生地记载的过于简略,后人可以多种理解; 第四迄今还没有发现夏朝的文字资料。对夏朝的历史 很多不能确定,处于推测阶段。 2、小康社会何以值得追求? 3、夏朝的建立,是文明的进步还是倒退?
练习与测评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二里头文化考古发现的农具主要是石器,其中石铲、石 镰的数量最多,另外还有蚌铲、骨铲和蚌镰等。木质的耜也是日 常使用的农业工具。主要农作物仍然是在新石器时代基础上大量 生产的粟、黍一类。这时,饲养的家畜有猪、狗、鸡、马、牛、 羊等,可谓“六畜具全”了。 --------《考古发掘出的一个王朝----夏代的中国经济》 材料2、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省偃师县西南9公里的二里头村南, 伊河与洛河之间,遗址东西约2.5公里,南北约1.5公里,发现有 宫殿建筑基址、作坊遗址、一般居住地、陶窑、窑穴、墓葬等一 大批遗址和铜、玉、石、陶、骨等遗物。 --------《二里头遗址》
(1)、从材料1的墓葬随葬品看,二里头居民的经济生活有什么特色? (2)、综合材料1、2分析二里头遗址发掘的重大意义。
练习与测评
(1) 夏朝的经济生活大体以农业为主,生产工 具以石器为主,比较原始和落后,食物比较丰富, 粮食仍以粟和黍为主, 家畜家禽饲养普遍。 (2) 房屋建筑的差异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等级差 别十分显著;农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酒),社会 分工进一步扩大(畜牧业和青铜手工业等);一些 青铜和玉制礼器和祭器的出现,即可以看到生产力 的进步,也可以窥视夏朝的等级意识和等级制度已 经出现。这些发现与文献记载相互印证,在与地域 上与夏朝最吻合,为研究夏史开启了一扇大门。
探索与争鸣
有学者认为,既然二里头文化遗存在 时间和空间上与文献记载中的夏朝基本吻 合,那么二里头文化非夏文化莫属;也有 学者认为,迄今发现的二里头文化遗存中, 还没有找到能直接印证夏朝历史的文字证 据,以二里头文化的考古资料来复原夏朝 历史,带有推论性质。 你同意上述哪一种观点?为什么?
探索与争鸣
第2课
面纱中的夏代文化
关于夏代文化的文献和传说
昔者禹之湮洪水,决 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 名川三百,支川三千, 小者无数。禹亲自操 耒耜,而九杂天下之 川。腓无胈,胫无毛。 沐甚雨,栉疾风,置 万国。 ——《庄子· 天下》 南 宋 大 禹 像
东 汉 武 梁 祠 画 像 石 夏 禹
从“公天下”到“家天 下”
二 里 头 陶 器 刻 划 符 号
对夏代文字的期待
面纱中的夏代文化
车 辙 遗 迹
绿松石废料坑
面纱中的夏代文化
二里头遗址宫殿区道路网 络系统的初步探明、具有 中轴线规划的成组建筑基 址的确认以及宫城城墙的 发现,使我们对遗址总体 结构与布局的认识得以进 一步深化。纵横交错的中 心区道路网、方正规矩的 宫城和排列有序的建筑基 址群,表明二里头遗址是 一处经缜密规划的、布局 严整的大型都邑。 宫墙基址
从“公天下”到“家天 下”
阅读课文“文献选读”《礼 记·礼运》选段,从孔子这段话分 析“大同社会”和“小康社会”与 原始社会和阶级社会的关系。
二里头文化与夏史探究
二里头文化与夏史探究
面纱中的夏代文化
关于夏代文化的文献和传说
梁思永:后岗三叠层 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商文化
徐旭生先生与二里头文化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