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 散文阅读 学案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导学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 ( 散文 )教案1、散文整体阅读及感知1、明确散文文体特色;2、整体掌握文意和思路层次;3、明确不一样种类散文解题。
课时安排: 1 课时主题素材:兴盛1、名言( 1)民智者,兴盛之源也。
——严复( 2)非力车农无以富邦也。
——桓宽( 3)欲讲兴盛以刷国耻,则莫要于储才。
——谭嗣同( 4)为了中华民族的繁华昌盛,我要献出所有学问智慧。
——钱伟长( 5)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百事举矣,则兴盛不足谋也。
——孙中山2、素材兴盛,中华民族的千年追求早在太古时代,被誉为中华民族人文鼻祖的黄帝就在中原播百谷草木,解决人们的衣食饱暖问题。
汉代养精蓄锐,让百姓享有更多发展果实,快速实现了国富兵强,“非遇水旱,则民丰衣足食,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
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行校”。
唐宋更是达到了中国的盛世。
唐代“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宋代“在社会生活、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诸领域,无疑是当时最初进的国家,拥有全部原因把世界上的其余地方不过看作夷狄之邦”。
散文,是一种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文学体裁。
它是一种融表达、描绘、抒怀、谈论于一体,题材宽泛、形散神聚、笔法灵巧、立意深远、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款式。
依据表达的方式和写作内容,散文能够分为写人记事、写景状物、谈论思辩等几类。
所谓整体阅读,就是在阅读时要整体掌握文意和思路层次。
简单地说就是两个问题:①内容——文章写了什么?基本掌握文章内容和作者的写作企图。
②形式——文章是怎么写的?掌握文章的构造层次和作者是如何睁开思路的。
散文有不一样的种类,我们在阅读时就应当依据文本确立不一样的阅读重视点,以便更正确、全面地掌握文本,进而使答题指向更明确,思路更清楚。
【考点种类】种类 1 写人记事写人记事的散文,大多包含时间、地址、人物、事件的因由、经过和结果这六个基本因素。
阅读这种文章的基本步骤:第一步弄清基本因素抓住文章所写的人物的活动经过和事件的前因后果。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微案三鉴赏散文语言
自我!微案三鉴赏散文语言微点突破一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2015 •广东髙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而题目。
家中那只柯基犬,玲珑小巧,却爱运动,只要房门一打开,它就蹿出门去,然后不停地回望,希望你把它跟随。
如果你跟随了,它会霸出妩媚表情,即便是四肢肥短,小巷通衢,草地河畔,泥沙荒野,也回报给你足够的速度,让你以它为荣。
有个邻人也喜欢它的乖巧模样,远远地看到它过来,双手插进衣袋,做鼓弄食物的形状, 且不停地呼唤。
它自然是兴冲冲地奔跑过去,但邻人摊开的却是空空的手掌,它企盼的眼睛里,便弥散出一片迷惘。
被捉弄过几次,以为它不会再听从邻人的召唤了,却见它依旧闻声前往。
但是,当邻人爱抚的手,刚要伸下来的时候,它却猛地转身跑走,徒让邻人的手①懑在半空之中。
它则在远处眺望,不停地吐弄着它粉红色的舌头,表达着一种顽皮的嘲笑。
英实,邻人也不存恶意,只不过他是个上了年纪的乡下农民,被儿子接进小城来住,看到城里人对狗比对人还娇宠,他心里有一丝不平。
他见我在不远处对他微笑,脸一下子就红了,嗫嚅道:“你看看我,都一大把年纪了,还欺骗一只狗。
”我说:“没关系,狗不像人那样爱记仇,只要你真给它食物,它还是会跟你亲近的。
”“等等。
”他说罢,转身进了楼廊,很快就又出来了,手里攥着几粒干果。
他朝着我的爱犬招招手,“小小,你过来,爷爷这里有好吃的哩。
”居然称之为“小小”(他孙子的乳名)!这样亲热的称呼,连狗都吃了一惊,但最终还是②迟迟疑疑地上近了他。
吃净干果,小犬用温热的舌头舔舐着他干裂的手心,情意殷殷。
小犬让他暧意萦怀,总想给楼宇里的人们贡献些什么。
看到楼前有块空地,依着农民的本性,他翻土施肥,修境打垄,种了一片紫苏。
紫苏是上好的调味菜蔬一一生拌,或佐以咸菜,祛毒,开胃,为居民所喜。
紫苏体贴老人的用心,迅速蔓延出一片绿意,那嫩嫩的芽瓣,正是入时的美味。
他招呼邻居道:“紫苏就是给大家种的,快来吃个鲜儿吧。
”大家自然就来了,叶绿如酥,有谁不稀罕呢?人们小心地掐着嫩叶,他笑眯眯地注视着, 说:“尽管掐吧,紫苏命贱,你越是掐得狠,它越是繁衍得茂盛。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分析表现手法体会表达效果)》教案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分析表现手法体会表达效果)》教案【考纲解读】《xx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要求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及主要表现手法;主要考查知识点中要求能够“分析作品题材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在历年的高考试卷中“分析表达手法,体会表达效果”已是屡见不鲜了。
例如“17.第四段中通过主观感受来写壶口的黄河;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实际上指的是表达技巧,主要是指文章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塑造文学形象和表现作品内容。
一是指作者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技巧和问题只是运用方面的技巧,二是指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其他相关写作方面的技巧。
主要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手段、行文布局(篇章结构)等。
从高考实际考查来看,一般不要求学生判断表达技巧是什么,而往往要求体会赏析其表达作用或效果。
【考点综合】“分析表现手法,体会表达效果”往往会在以下知识点上命题:1、针对行文的人称运用、人称变化及其作用命题;【例子1】《长城》第22题:这篇散文中,(1)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第六段的结尾改用了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例子2】辽宁卷第20小题:文章对牡丹等花木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五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
2、针对写作上具体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命题;【例子1】《报秋》第28 题,作者在叙写玉簪花的过程中,在第3自然段中插叙了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有何作用?【例子2】安徽卷第17小题问:文中画线部分所描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征?这样描写起什么作用?【例子3】江苏卷第15题:“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地吼个不停,所过之处,留下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麦秸香。
”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
3、针对语句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命题;【例子1】福建卷第13小题:文中“是我们心灵的堡垒下面刺目的降幡”,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高中散文阅读】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散文阅读)
【高中散文阅读】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散文阅读)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散文阅读)高考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考试说明》:现代文阅读,分析综合c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散文阅读)高考网站:总结内容要点和中心意义《考试说明》:现代文阅读,分析综合C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一、学习目标:1熟悉考场常见命题形式;2掌握常见命题形式的解题方法;3课后通过典型问题巩固。
二、考点透视:考场要求考生识别和选择各种信息或对象,然后对所选信息或对象进行重组、总结和整合。
常见的命题形式:1文中刻画的人、事、物或景象具有怎样的特点;2.这篇文章分几个方面和阶段撰写。
改变的过程是什么?需要进行总结和解释;3.总结写作思路等。
筛选整合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
回答此类问题,要关注重要句子,如:主旨句、中心句、关键句、过渡句、感叹句、议论句等,尤其要关注文中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和段中的过渡句,这些句子往往是文章的关键所在。
整合的题型一般不宜机械地摘录原文的句子,而应该紧扣题干要求,将提取的关键语句、中心词进行改造、组合、变换,使之成为全面、凝炼、流畅、符合要求的答案。
另外,我们要总揽全局,总体把握,防止因答案要点不全而丢分。
三、典型问题:1一、真实主题展示(一)(.天津卷)塔上的树② 在码头靠泊时,你得仔细看看这幅风景画。
这是一座七层的古塔。
虽然它很古老,但不仅砖石风化斑驳,而且所有的塔角和屋檐都已损坏和不完整。
只剩下三个孤独的风铃,但它已经失去了声音。
只有被香烛熏黑的塔门和留在地上的灰烬表明这里还有人在祭祀,因此,我认为它的存在只是一个固化的历史故事。
湘西山区有很多这样的故事。
(一)本文第二自然段中古塔的“老态龙钟”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
2019-2020学年高三语文 散文阅读整体把握训练复习学案
2019-2020学年高三语文散文阅读整体把握训练复习学案展示课(时段:正课时间: 60分钟)学习主题(1分钟):。
在阅读不同类型的散文过程中,能熟练地把握文章的主旨,深入地探讨分析文章的思路,总结一般的答题思路。
【训练课导学】巩固提升三级达标反馈题书写等级达成等级塔上的树易云武乘船而行,每每靠近城镇,常常能发现一座塔。
眼下泛舟武水到沈从文故乡凤凰去,果然看见有座古塔突兀于小镇的高坡之上。
那塔顶上长着一棵壮硕的树,正面看像一团绿色的云,侧面看像老人的头。
船泊码头,便要去仔细看这幅山水泼墨,它是一座七层古塔,虽然已老态龙钟,不单砖石风蚀斑驳,而且所有的塔角翘檐都已破损残缺,仅仅剩下三只寂寞的风铃,但已哑然失声,惟有被香烛熏烤得髹黑的塔门及残存于地缝里的灰烬,才表明也还有人来此祭祀,因此我想,它的存在不过是一个凝固了的历史故事罢了,在湘西山区,这样的故事也还多着呢。
然而我执意要弄清除那塔上的树为什么如此蓊郁如盖,它如何得以生存。
于是,便匍匐着攀援石梯而上。
塔内盘道狭窄,因为空气潮湿石壁布满青苔的缘故,为防止滑倒,爬至第四层即不敢再贸然上去了。
好在这一层有四个拱门可供旅人瞭望,且石板清凉,所以趁着休息之机欲和古塔作无声的沟通。
这是有阵阵凉风吹来,冥冥之中,但听见塔内塔外众多鸟雀的鸣叫。
那生灵的叫唤涌动着,如潮汐此起彼伏。
塔外吼吼喳喳的声显得分外急促,充满焦虑之情。
我起初只是诧异,后来才理解到,原来那些飞鸟似乎发现我骚扰了它们的地盘,急欲驱逐我这个不速之客。
我甚至感觉盘旋于塔外的鸟雀全部都死劲地扇动翅膀向我扑将而来,呼呼生风。
其中竟然有几只勇猛者穿越空荡的拱门,俯冲于我的头顶之上。
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充满灵性的飞鸟。
就在我急欲逃遁而下时,忽然又听得塔的上面三层鸟类的聒噪一片慌乱,但音量比较微弱,仔细辨析,我想,那也许是栖息于塔内的幼鸟和昏老之雀盼求食物或乞望爱怜之鸣,其嘤嘤之声令人不胜恻然,想象它们渴求布施张大尖嘴或鼓动羽翼的艰难情状,我后悔不该爬上塔来寻密探奇,侵犯了它们的家园,扰乱了乌亦家族的和平与宁静。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教案
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自我诊断知己知彼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2014年山东卷高考试题)浣花草堂黄裳到四川来以前,在行筐里放进了几册旧书,其中清初朱鹤龄的《杜诗辑注》是部头最大的。
虽然觉得有些累赘,可是终于还是放进去了。
半月以来,枕上灯前,有时间就拿来翻翻,真也给旅途平添了无限趣味。
尽管已经是平日熟读了的,可是在蜀道上重读,就会给你带来更为新鲜的感受。
诗人的写景抒情、用字遣词,有时候也只有面对真实的山川风物才体会得出那严肃的创作态度和可贵的才华。
杜甫在成都住过一段不短的时间,在集子里留下了四五卷诗,约占他全部留下来的作品的六分之一。
人们就从她的诗里追寻他当日居住的草堂的遗址。
从宋代开始,人们就在成都西郊为他建了一座祠堂,这就是“浣花草堂”。
历代经过十次以上大小的修缮,直到今天,更修整得焕然一新,成为游赏的登临胜地。
走出西郊,经过青羊宫、百花潭,沿着公路走去,二三里后更左折走上一条田间小径,就可以远远望见一丛浓绿,那就是草堂的所在了。
这里有好大的一座庭院,四面是连绵不断的围墙,远远烧过去,才看得见那山门。
走进去又是照例的几重佛殿,伽蓝,天王,佛像,这些都给迫切想要看到工部祠的人们增添了焦急的心情。
一直走到最后的一层大殿,才在一块石碑上看到,这原来是草堂寺,还不是草堂。
从大殿里出来,向和尚问了路,才从右面的一道侧门里穿出去,来到真正要拜谒的地方。
从侧门出,迎面就可以看到用青花碎瓷片叠起来的“草堂”两个大字,再转过去,就是一条曲折的、为两堵矮矮的红墙围起来的夹道。
那暗红色的夹墙,碎石的泥径,墙外的翠竹幽篁,幽静极了。
古建筑里经常使用的这种暗红色,不知怎的,自然会产生那样庄严宁静的气韵。
从夹墙里穿出去,眼前展开了一个新的天地,几十棵参天的翠柏、香楠矗立在绿草如茵的庭院里。
一套四座厅堂,由石径小桥连接起来,这就是草堂的一系列主要建筑了。
穿过花径,走到工部祠去。
这是草堂几组厅堂的最后一座。
小小的殿宇,前面的院子里散发着几株用石坛围起来的大树。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第1板块 专题3 文学类文本阅读(二)散文
专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二) 散文第1讲文本初感知——读文求快·选择题求准一、明明白白读文——高效读文“3诀窍”散文“形散神不散”。
散文的“形”,指散文中用来表情达意的人物、事物、景物、器物等;“形散”指散文的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方法不拘一格。
散文的“神”,指蕴含于外在的“形”中的思想感情或哲理;“神不散”指散文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明确而集中。
可以说散文的这一基本特征决定了读懂散文的难度要远高于读懂小说。
针对散文的这一基本特征,有3大诀窍可以借助。
(2017·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们的裁缝店李娟①在城市里,裁缝和裁缝店越来越少了。
但在喀吾图,生活迥然不同。
这是游牧地区,人们体格普遍高大宽厚,再加上常年的繁重劳动,很多人身体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形,只有量身订做的衣服才能穿得平展。
②我们租的店面实在太小了,十来个平方,中间拉块布帘子,前半截做生意,后半截睡觉、做饭。
但这样的房间一烧起炉子来便会特别暖和。
很多个那样的日子,狂风呼啸,昏天暗地,小碎石子和冰雹砸在玻璃窗上,“啪啪啪啪”响个没完没了……但我们的房子里却温暖和平,锅里炖的风干羊肉溢出的香气一波一波地滚动,墙皮似乎都给香得酥掉了。
③我们还养了金鱼,每当和顾客讨价还价相持不下时,我们就请他们看金鱼。
这样的精灵实在是这偏远荒寒地带最不可思议的尤物——清洁的水和清洁的美艳在清洁的玻璃缸里曼妙地闪动,透明的尾翼和双鳍缓缓在水中张开、收拢,携着音乐一般……④这样,等他们回过神来,再谈价钱,口气往往会软下去许多。
⑤当地男人们很少进店。
最固执的是一些老头儿,偶尔来一次,取了衣服却死活不愿试穿,即使试了也死活不肯照镜子,你开玩笑地拽着他往镜子跟前拖,让他亲眼看一看这身衣服多“拍兹”(漂亮),可越这样他越害羞,双手死死捂着脸,快要哭出来似的。
⑥女人们就热闹多了,三三两两,不做衣服也时常过来瞅一瞅,看我们有没有进新的布料。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3.2 散文阅读(教学案)
专题3.2 散文阅读从各地模拟题及其他省份高考题来看,对散文的考查有以下特点:简答题往往从散文的词语和句子含意、结构的作用、形象的特征、手法与情感等多个角度出题。
散文中探究题相对较少,多是对散文复杂意蕴和多样手法的分析评价。
在题材上记人、叙事、写景、咏物、抒情的散文都有,尤其注重语言优美、情理交融、意蕴深刻的作品。
一、散文的特征1.形散而神不散“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借景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
“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地表现主题服务。
2.情理交融,意味盎然“情”指散文中表现出来的情调趣味,它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态度。
与诗歌相比,散文中流露出来的情感显得较为深沉含蓄,而且它又更多地把情感寓于所描写的生活材料中,转为一种情趣。
“理”即哲理,指作者对生活进行独到的观察、深刻的思考和精心的提炼后形成的对人生经验的高度概括;也可指事理,即散文中表现出的对生活的认识和对生活经验的总结。
有些散文虽然取材小,却需要有哲理人情,并且散文中表达的这些哲理、事理不是凭空而发,他们往往与情绪紧密相依,是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情感的升华和结晶。
情理两者有机地交融统一,形成了散文内容的重要特点。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散文素有“美文”之称,散文的语言往往具有高度准确的概括力,力求做到句中无余字,篇中无剩言;也讲究平实易解,决不故弄玄虚,总努力把艺术匠心藏于自然而和谐的气势之中,将一系列警句妙语融于朴实无华的文字之中,从而呈现出一种华而不俗、朴而不拙的美。
二、考场上如何迅速读懂散文考场阅读是一种快速的精阅读,与平时的浏览或慢品有区别。
它要求能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对一篇千字文读两遍。
快速阅读要善于抓标题、开头、结尾及意蕴深刻处,同时圈点勾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段落和语句。
(全国通用版)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散文阅读 探究作者写作意图教案
探究作者写作意图一、自我诊断知己知彼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2017年天津卷高考试题)挺拔之姿朱以撒晋人普遍有好竹之癖,打开魏晋艺术史册,一群生机勃勃我行我素的人就涌了出来,在山阴道上的竹林深处,放浪形骸,快然自足,得大自在。
这当然是我三十几岁以后才意识到的。
我和魏晋间人相近之处,就是有过比较长的山野生活,与竹相近。
常常会站在山顶,看山峦连绵起伏,竹海无际。
那时我想着自己的出路,如果能像一竿竹子这般凌空而起那就好了。
竹海里纤尘不染,枝叶让天水洗净,摇曳中偶尔闪过阳光的亮泽,它们的顶端是最先接触到每一天太阳的光芒的,不禁使我艳羡。
山野稼穑,先是基于温饱的认识——每一竿竹都可以构成生存的支架,把一个个家庭托住,不至于坠入饥寒之中。
而每一枚笋,春日之笋也罢,冬日之笋也罢,对于一位腹内空洞的人而言,简单地烹调之后,无异于美味了。
那些没有成为餐桌美味者,不舍昼夜继续伸长,令人仰望。
那些被山农认为是成熟了的竹子,在叮叮咚咚的刀斧声中倒下,削去枝叶,顺着规划好的坡道滑下,被长长的平板车载着,进入再加工的程序。
和竹子一样,人也是善于生存的植物,贫瘠清苦中也会挣扎着生长。
我注意到一些竹子的确没有长好,是吃力地拱出石块的,此后也就一直不能顺畅,总是被压制着扭曲着,不禁让人生出怜悯。
只是我一直认为它会更具备倔强的美感,它的根后来制成了一个老者形象的工艺品,比其他的更有铁枝虬干的峥嵘了。
待到我在鹤峰原度假,已经到了闲适的年龄了。
风随夕阳西下而愈加强劲,一些植物已在形态上仓皇失措,叶片翻飞如鸟兽惊散。
竹林在随风俯仰中显示了一种从容,在徐徐的摇曳里,山野之风的张狂之力往往被斯文地化解开来。
在魏晋的文字中有不少“徐徐”的记录,“徐徐”看起来只是肢体上的动作,实则是内心的从容优雅。
内心慢了,整个人的举止也就慢了,斯文了,有风度了。
竹被称为四君子之一,它在四君子中是最为清俊的,风来了,风过了,余韵袅袅。
竹子从笋尖出土就开始了笔直向上的里程,追慕光明,从而略去了许多天下扰攘。
【备战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教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教案文学作品类阅读散文阅读复习教案复习目标1、把握散文基本特点与类型,掌握各类散文阅读方法及其命题类型;2、熟悉规范的答题模式,熟练掌握解题方法技巧。
复习重点:阅读方法,命题类型,答题方法技巧。
一、考情解读《考纲》要求考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层级B,”感受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D。
散文的一大特色就是语言美。
鲁迅的散文语言精练深邃,巴金的散文语言朴素优美,冰心的散文语言委婉明丽,孙犁的散文语言质朴,刘白羽的散文语言奔放,杨朔的散文语言精巧。
散文的语言有鲜明的特征,富有表现力,所以,这个考点也是每年必考的内容。
体会品味语句的妙处,不能孤立的看,要联系上下文,联系文章的主题,才能看出语句的丰富内涵,要注意把握形象化语句的抽象含义。
阅读散文要学会鉴赏散文语言的表现力,散文大家朱自清选字炼句十分精妙,他在散文《绿》中写梅雨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这里的“踞”和“浮”写出了梅雨亭灵动的态势,一幅生动的画面便跃然于读者眼前。
散文的语言散中见整,清新自然,不刻意雕饰而不乏文采,不有意追求而自得其意蕴。
它是作者塑造形象、表现主题的主要手段之一。
从历年各地高考题来看,命题者主要从以下两大角度进行考查:一是词句的含意;二是词句的表达艺术。
题型主要包括分析结构思路,内容要点概括,理解词义、句意,鉴赏形象、技巧,探究。
二、散文的基本知识1、散文基本特征:(1)情感浓烈,选材广泛(富有抒情性,形散而神不散);(2)真实自然,富于美感(写真人真事,可以艺术加工,表达方式多样);(3)以小见大,纸短韵长(哲理性)。
2、散文的分类(传统的分类:据内容和性质分)⑴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叙事散文对人和事物进行具体描绘和叙述(突出特色)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 散文阅读 学案2
散文阅读第二节突破核心考点训练规范养成考点一结构思路分析类3种题型“分析结构思路类”试题在高考散文阅读中出现频率较高,此类试题与《考试说明》中“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考点相对应,着重考查考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这种题型主要有三种:一是分析行文思路,二是分析线索作用,三是分析句段作用。
题型1分析行文思路[考点阐释]行文思路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是作品的整体构思布局。
高考就此设题的侧重点在“梳理”上,设问形式亦多样。
[解题方略]行文思路分析“3法”1.划分层次法具体做法:先根据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如开头总起句、中心句、结尾总结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等)总结出段意,再看哪些段落集中表达同一个意思,划分出层次。
这一方法最适合解答直接式问法的行文思路题。
弄清了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行文思路自明。
2.找线索法散文常见线索类型:①以具体事物为线索;②以人物为线索;③以中心事件为线索;④以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⑤以时间推移为线索;⑥以空间变化为线索;⑦以作者的所见所闻为线索。
分清了文章的线索归属类型,自然就理清了行文思路。
3.分析材料关系法常见关系如下表:材料关系具体特点相承关系承接关系由叙事到议论或抒情,由写景到议论或抒情、哲理散文的层层相递递进关系相并关系并列关系文章材料之间是平行的,它们之间或并列或对照对照关系相属关系总分关系先总说再分说,或者相反结合文本内容,解说出了文章前后的材料是以怎样的一种关系联系在一起的,就解说出了文章的行文思路。
文章围绕×××(线索),首先写了×××,其次写了×××,最后写了×××。
整体结构上×××。
[典例剖析][例1] (2016·北京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问题。
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我第一次看老腔演出,是前两三年的事。
[精品]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3.2散文阅读(教学案)
专题3.2 散文阅读从各地模拟题及其他省份高考题来看,对散文的考查有以下特点:简答题往往从散文的词语和句子含意、结构的作用、形象的特征、手法与情感等多个角度出题。
散文中探究题相对较少,多是对散文复杂意蕴和多样手法的分析评价。
在题材上记人、叙事、写景、咏物、抒情的散文都有,尤其注重语言优美、情理交融、意蕴深刻的作品。
一、散文的特征1.形散而神不散“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借景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
“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地表现主题服务。
2.情理交融,意味盎然“情”指散文中表现出来的情调趣味,它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态度。
与诗歌相比,散文中流露出来的情感显得较为深沉含蓄,而且它又更多地把情感寓于所描写的生活材料中,转为一种情趣。
“理”即哲理,指作者对生活进行独到的观察、深刻的思考和精心的提炼后形成的对人生经验的高度概括;也可指事理,即散文中表现出的对生活的认识和对生活经验的总结。
有些散文虽然取材小,却需要有哲理人情,并且散文中表达的这些哲理、事理不是凭空而发,他们往往与情绪紧密相依,是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情感的升华和结晶。
情理两者有机地交融统一,形成了散文内容的重要特点。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散文素有“美文”之称,散文的语言往往具有高度准确的概括力,力求做到句中无余字,篇中无剩言;也讲究平实易解,决不故弄玄虚,总努力把艺术匠心藏于自然而和谐的气势之中,将一系列警句妙语融于朴实无华的文字之中,从而呈现出一种华而不俗、朴而不拙的美。
二、考场上如何迅速读懂散文考场阅读是一种快速的精阅读,与平时的浏览或慢品有区别。
它要求能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对一篇千字文读两遍。
快速阅读要善于抓标题、开头、结尾及意蕴深刻处,同时圈点勾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段落和语句。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微案四鉴赏表达技巧
鉴赏表达技巧微案四鉴赏表达方式微点突破一(2017·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窗子以外林徽因 ) 分析概括形象文本见本专题微案二的“微点突破”一(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 ) 分(6行分析。
答:设置了和读者面对面交流的亲运用第二人称来叙述,作者在首段就提出问题,1.剖析这三段细腻描写了“我”五两段转换为第二人称,第四、第二段主要运用第一人称,切情景。
生的滋味”的声音、体现了作者对“所有的活动的颜色、与“你”看窗外或远或近的情形,理性审视。
.第六段中“你”和“我”两种人称交替出现,从“气闷”“受不了”“换个样子过2 活去”等可看出作者的自我嘲讽与反思。
答案蕴含着作者冷静审视“你”成为自我观察与描写的对象,①转“我”为“你”,的态度;②使用“你”的同时,又使用了“我”,蕴含着作者的自嘲与反思。
技法透视一根主线贯串全联想丰富,不受时空限制,它是真心真情的艺术流露,散文取材广泛,篇,主题明确而集中。
散文的表达方式自由灵活。
在一篇作品中,叙述、描写、抒情、议论都可以使用。
设问方式.(2017·全国卷Ⅱ)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含着怎样1 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2015·上海高考2 段却用了若干数据和年份,有何效果?⑪本文是抒情散文,第.分析某段落或全文中具体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并举例。
3 .鉴赏文中某段文字特定的表达方式。
4 .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5 解题思路熟悉散文主要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和议论.叙述的人称1 1.描写2 2.抒情和议论3答题模板具体的表达方式名称+列举文章内容+结合表达方式具体作用和文章内容分析。
针对练习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苦瓜况味秦勇一家人,或是约几个朋友,去到乡下的农不知何时起,城里的人一到周末便往郊外跑,家乐,吃一顿刚采回的蔬菜、池塘里的清水鱼。
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人教版高三)
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人教版高三)文学作品类阅读散文阅读复习教案复习目标1、把握散文基本特点与类型,掌握各类散文阅读方法及其命题类型;2、熟悉规范的答题模式,熟练掌握解题方法技巧。
复习重点:阅读方法,命题类型,答题方法技巧。
一、考情解读《考纲》要求考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层级B,”感受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D。
散文的一大特色就是语言美。
鲁迅的散文语言精练深邃,巴金的散文语言朴素优美,冰心的散文语言委婉明丽,孙犁的散文语言质朴,刘白羽的散文语言奔放,杨朔的散文语言精巧。
散文的语言有鲜明的特征,富有表现力,所以,这个考点也是每年必考的内容。
体会品味语句的妙处,不能孤立的看,要联系上下文,联系文章的主题,才能看出语句的丰富内涵,要注意把握形象化语句的抽象含义。
阅读散文要学会鉴赏散文语言的表现力,散文大家朱自清选字炼句十分精妙,他在散文《绿》中写梅雨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这里的“踞”和“浮”写出了梅雨亭灵动的态势,一幅生动的画面便跃然于读者眼前。
散文的语言散中见整,清新自然,不刻意雕饰而不乏文采,不有意追求而自得其意蕴。
它是作者塑造形象、表现主题的主要手段之一。
从历年各地高考题来看,命题者主要从以下两大角度进行考查:一是词句的含意;二是词句的表达艺术。
题型主要包括分析结构思路,内容要点概括,理解词义、句意,鉴赏形象、技巧,探究。
二、散文的基本知识1、散文基本特征:(1)情感浓烈,选材广泛(富有抒情性,形散而神不散);(2)真实自然,富于美感(写真人真事,可以艺术加工,表达方式多样);(3)以小见大,纸短韵长(哲理性)。
2、散文的分类(传统的分类:据内容和性质分)⑴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叙事散文对人和事物进行具体描绘和叙述(突出特色)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教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教案
散文最大的特色就是形散神聚,如何通过“形”把握“神”是读懂散文和准确答题的关键。
但
对于考生来说,正是因为散文的“形散”,而造成难“聚神”(把握中心思想和写作意图)。
如何解
决这一难题,本书的做法是:在明晰文体特征的基础上,分步阅读快读文。
一、明文体特征,知读文关注点
(一)散文的基本特征
1•基本特征:“形散神不散”。
散文的“形”,指散文中用来表情达意的人物、事物、景物、器物等;“形散”指散文的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方法不拘一格。
散文的
“神”,指蕴含于外在的“形”中的思想感情或哲理;“神不散”指散文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明确而集中。
2•内容特征:题材广泛多样。
其纵贯古今,横亘中外,表现人生社会,寄寓人生百态、家长里短,取材十分广泛。
3•形式特征:①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融为一体;②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
③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④写法自由,体式不拘。
1 •线索
1。
江苏省扬州市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教案:散文阅读 含解析
课题第一课散文阅读●教学目标1. 提升学生阅读和分析现代散文的能力.2. 让学生熟悉并掌握高考散文阅读题的常见题型及解题方法和技巧.●重点、难点1.掌握“句段作用”题、“表达特色”题、探究题常见题型和解题方法.2.做题过程中如何规范答题、有效地组织语言,避免浅层化、片面化的问题.●设计思想散文是生活中常见的发表看法、表达思想、交流情感的文体,因而成为高中生必需要掌握一种文体,也因此而成为高考考查的重点题型,所以要充分重视散文阅读能力及解题技巧的提升.1.不仅着眼于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也着眼于提升学生阅读鉴赏散文的能力.2.精选历年来各省市高考题及高考模拟题中的典型题型进行有效训练.3.抓住高中生的心理及认知特点,合理编选,由浅入深,提升效率.●教学资源全国各省市历届高考题或高考模拟题中的散文阅读题.●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分析语段的作用●课堂反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上善若水张笑天去都江堰,一进入成灌高速公路,“上善若水”的巨型横幅扑面而来.这是指水吗?是褒扬都江堰吗?还是借水喻人,弘扬一种文化精神?岷江从雪山一路蹒跚走来,负荷着黎庶的厚望,伴随着历史的沧桑.人不可能在不同的时间趟过同一条河流,大概就是这种带有哲学意味的思维,令人频生感悟.上善是最高的善.水滋润万物,使之生长,又从不与万物竞高下、论短长,所以老子认为“上善若水”.这种品格接近于他心中至高至圣的“道”了.在喷吐着雪浪的离堆前,在散射着彩虹光芒的水雾屏幕上,我仿佛看到了重重叠叠的人影,杜甫、岑参、陆游……他们的诗篇传诵千古,历久弥新.譬如那玉垒山,本非雄峰峻岭,之所以名扬天下,还是仰赖诗圣的两句诗:“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而2 200多年前蜀郡守李冰“低作堰、深淘滩”,劈山引水修筑的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史记·河渠书》记载,李冰凿离堆,“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灌溉,百姓飨其利”.李冰靠火烧、靠水浇,切断玉垒山,开凿离堆,修飞沙堰,今天看来实在原始.然而,原始有原始的好处.它绝不污染环境,绝不危及生态;它不会像现代水库几百米的高坝那样既令人惊叹,又令人隐隐不安.都江堰不会切断鱼类洄游的线路,人们用不着把鱼捞起来,送到大坝上头的水库里去产卵,再把孵化的幼鱼捞起来送回下游.人很累,鱼也很累.都江堰是历史的遗存,既能防洪,又能灌溉,是人类利用大自然的神话.与之同时的郑国渠早已成了需要史学家考证的遗迹,而都江堰仍旧生机盎然,滋养着天府之国的子民.难怪道教尊李冰为“妙源清君”,这也暗合了老子“上善若水”的精髓吧.在都江堰,流淌着两条河,明的是岷江,暗的是流水孕育的文化.伫立水边,听着震耳欲聋的涛声,望着清幽的水跳跃奔流,我的心与波涛一同律动,我被那至清的水融化了,与晶莹和透明合而为一.一想到黄河将成为泥河、长江将成为黄河、淮河将成为黑水河,众多我们赖以生息的湖泊和近海频频告急,我仿佛是那快要窒息的鱼,无处安身.何处有生命之泉?何处有可供自由呼吸、可供安枕的绿洲?好在都江堰有.原生态的都江堰干净、持久,李冰“分四六、平涝旱”的科学治水方法,使它青春永驻,从容运转,成为几千万人民的生命甘露.李冰的众多后任,总会追踪李冰的足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疏浚、修缮都江堰.诸葛亮、高俭、卢翊、阿尔泰、丁宝桢……这些确保天府之国旱涝保收的官员们,生前也许没有立过德政碑,但后人有情.如今,他们就矗立在伏龙观前堰功道两侧,供人瞻仰.都江堰成就了他们,他们与都江堰同辉.临别的晚上,我们在郡府楼上吃着美味的河鲜,窗外是涛鸣的和弦,真是一种久违的幸福.1.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麦天雷抒雁一过清明,绿油油的麦苗就像睡醒吃饱喝足了的孩子,噌噌地往上窜.只几番风摇雨洗,麦子便扬花了,又几日暴晒,先前绿毡一般的田地,就显出些杏黄色了.从麦子泛出杏黄色,农家的节日就开始了.临近端午节,路上走亲戚的人便多了起来.“麦梢黄,女看娘.”穿得光洁鲜亮的女子,先前有步行的、骑驴的;如今有骑自行车、摩托车的;村子通了公路,也有一招手上了公共汽车的.出嫁的女儿,每每赶在忙前这段空闲走走娘家.母女们,别管多见面,少见面,一聚头,就有说不完的话.到了饭时,女儿随娘入厨,像先前未嫁时,熟盆熟碗地做一顿好饭,孝敬父母.女人去看娘,男人守在家里忙麦收前的杂事.开镰前最后一集是“忙农会”,各类夏收物资一应俱全挤满市场.县里剧团也到集市凑热闹,急锣紧鼓唱《喜开镰》.树阴下,男人们三个一堆,五个一团,聚在一起聊天.无非是说,今年麦子长得厚,吃苦的日子到了,脸上却掩不住心里的喜悦.先前,从甘肃来的麦客,早早就往关中赶.一路上从西往东,跟着麦熟先后,次第割过来,叫赶麦场.如今,麦客少了,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地吼个不停,所过之处,留下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麦秸香.收麦的时间由此大大缩短,种田人只需跟了机器,张开口袋,哗哗装满运回家就是.男人虽然不再耍镰费胳膊,毕竟还是五黄六月,头顶一团火球,身上汗不断.早晨起大早,白天累一天,晚上一碰枕头跌进梦乡,摇不醒叫不应.麦天的日子,累人的日子.妻子心疼丈夫,这些天,得把饭食做可口.先是锅盔、面,只两顿,男人就说:吃不进去,有些汤水便好.女人另想法子,买些精肉,配上黄花木耳菠菜豆腐,做成酸酸辣辣的臊子;然后,使出看家的本领,把面和硬揉匀擀薄切细,如同俗语说的“薄如纸细如线,下到锅里莲花转”.一碗香喷喷的臊子面端给男人,看着他三口五口一碗,吸得滋滋溜溜响,女人心里别提多舒坦!改日,又变了花样,在瓷盆里泡成酸菜酸汤,再割一把鲜鲜嫩嫩的水芹菜,将那芹菜切碎,配了油、葱花在锅里一炒,倒进酸汤,烧滚放凉,细白的面条浇上这酸菜汤,叫浆水面,热天吃了,落汗下火.男人吃完一老碗又一老碗,嘴里吱咂有声,身上却硬是不出汗,你说怪不!新麦入囤,满屋子都是麦香、馒头香、锅盔香.忙了一季的男人,长剌剌躺在炕上,望着麦囤,嘴里哼着秦腔.想啥?啥都不想,忙活了一年,身子脑子都该歇歇了.偶一抬头,望见窗外,黑云朦朦,淅淅沥沥落下雨点来,睡意便水一般弥漫上来.妻子会在炕头做些针线活,猛地推一把懒洋洋躺着的丈夫:“去,割二斤肉来,妈妈这两天该来追节了.”“追节”,什么节?“看忙罢”.回应忙前女看娘,这回该娘看女了.麦天,一年一度,忙碌着、喜悦着,把农家的日子濡染得鲜鲜亮亮,有滋有味.2.“男人虽然不再耍镰费胳膊,毕竟还是五黄六月,头顶一团火球,身上汗不断.早晨起大早,白天累一天,晚上一碰枕头跌进梦乡,摇不醒叫不应.麦天的日子,累人的日子.”这些叙写从全文结构看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后测评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耽在磁器口的光阴向狸狸离开重庆已有三年,我仍不时想起那个湿漉漉的城市,想起清晨中的南山,想起沙坪坝广场上黄昏里的行走,想起我的烟雨迷蒙的磁器口,永远的磁器口.我已望不见它,却知道它仍旧在重庆城西,头微微偏着,左手轻轻挽着嘉陵江水.这个曾经的水陆码头,嘉陵江下游的物资集散地,民国时期变迁成的著名磁器产地——它因此而得名,就如此定格在我的记忆中.那时候我真是青春年少,一不耐烦就将书本一推,径直出学校后门搭车去磁器口.磁器口的大门横立在马路中间,敞敞亮亮的,任由各式车辆在其中来来往往.磁器口的正街从上往下,将世界剖为迥然不同的两个:半条街住着的磁器口人,靠在时间的背后,坐在低矮的檐下,嗑着瓜子,闲聊着天,不曾看三三两两过往的行人一眼,他们是磁器口的昨天;走下一段陡峭的石梯,整个繁华的热闹的磁器口闹市就近在眼前了.当然,还可以走侧门,或者通过小巷进入磁器口.无论从哪个方向,最终的目的地都是那一条古旧而人声鼎沸的短街,它顺着蜿蜒的阶梯一路往下,一直伸到一条浅浅的河道里去,在几条木船上继续延伸,消失在船头.南来北往的商户贩卖着各种吃食,不大的街,光是麻花店就有十几家,陈麻花最有名,店前总是排着长而曲折的队伍.磁器口的毛血旺和鸡杂闻名城内外,店家招牌上的字歪歪扭扭,桌椅也旧得像坐不住,但生意红火得很.龙隐寺也以寂寞的姿态在短街中凑着热闹,传说当年朱元璋之孙朱允炆皇帝削发为僧,就隐避于此——传说而已.寺里香火不旺,倒是门前的那面佛墙,总是热闹非凡,站在佛墙正前方10米处闭眼摸索着往前走去,如果走到墙面前正好摸到佛字就表明运气不错.那个佛字实在太大,去往它的路途也不遥远,我从没看到有谁没摸到那个佛字,我们活在这个世上,本就都是幸运的人.可是虽然如此,人们仍然忍不住要去看看自己的运气.我曾站在一旁,看失意的朋友闭着眼艰难地往前走去,充满了虔诚,一双手一步步接近那个象征着好运的佛字,越来越近,那对于我而言,也是一个不言而喻的无限幸福的时刻.茶馆是磁器口大街上旧时的影子,店堂很小,台下的人喝茶聊天,台上的艺人敲敲打打,唱着我们闻所未闻的曲子.在离开重庆之前,我和朋友从茶馆门前经过,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在那些黑漆漆的板凳上坐上一小会儿,突然一阵接一阵砰砰的沙哑的胡琴声传来,那么近那么真切,我的心被揪紧了,那一刻我仿佛顿悟了我从未听懂的茶馆里的音乐,我知道离别即将来临.我亲爱的磁器口,如果你还能记得我对你的喜爱和留恋,能感觉到我对你的思念,请为我留一个僻静的所在,让我有一天,还能回得去.回到青春年少的我,静静坐在无人的角落,坐一个下午,看云飘飞,变幻不同的形状,看太阳一点一点西落;坐一个晚上,看磁器口的屋子和树木变成沉重的阴影,然后又随着黎明的到来,一点点转醒.我终于离开磁器口了,世界很宽广,人有精力就要去行走.当年抗战时期,省教育学院在磁器口办学,学贯中西的大学问家吴宓在这里传道授业,闲时也去街上转转,在茶馆里坐坐.徐悲鸿、傅抱石、丰子恺、宗白华等许多美术家及美学家也曾在这里生活过.不过每个人都是要走的,不论是空间意义上的,或者是时间意义上的.如今的磁器口喧嚣繁忙,人来人往,过去的风流早已在时间的沙漏中渐渐云散.有些东西已经变了,有些东西却一点没变.事都是过眼云烟,人比事长久,而物——古镇、古镇里的房子、墙、树木、石头比人更长久.尽管如此,我仍然经常想起磁器口,想起那些兜兜转转的少年往事,想起不能回复的独一无二的大学时光,想起那些耽在磁器口里的光阴.我就这样从青春的路口路过,来来回回地路过,直到最后一次路过,从此再也没有回去.(发表于《格言》2009年第13期“月亮散文”,略有改动)(1)说说开头第一段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章第三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并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说说结尾一段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一、课堂反馈1.领起全文内容,表明文章由实到虚的思路,激发读者的思考.2. 强调麦天男人的劳累,为写女人心疼男人作铺垫;与上文男人“吃苦的日子到了”相照应;与下文“忙了一季的男人,长剌剌躺在炕上……”一节的描写相呼应.二、课后测评(1)总领下文,引出描写对象——磁器口.(2)①照应前面的“离开重庆已有三年”,并与结尾相呼应,使全文浑然一体.②领起后文对磁器口的介绍.(3)①总结上文,照应开头第一段.②强化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表达了无法回去的痛惜之情.●课堂反馈1.(2009·江苏卷)(《上善若水》原文见第一课时“课堂反馈”)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07·江苏卷)(《麦天》原文见第一课时“课堂反馈”)“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地吼个不停,所过之处,留下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麦秸香.”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的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后测评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四堡雕版冯骥才①心里一团如花似锦的猜想,在四堡灰飞烟灭.②在宋代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中,福建的建阳一直承担着那片那片大地上文明的传播.其他几个雕版中心如汴梁、杭州和临汾,总是随着战乱与京都变迁或兴或衰,惟有这“天高皇帝远”的建阳依然故我.从遥不可及的中古一直走到近代.我喜欢建安[注]图书的民间感.它自始就服务于平民大众,也就将先民们的阅读兴趣与审美融人坊间.明代以来,杭州、苏州,以及相继崛起的金陵派和徽派刻印的图书,一窝蜂地趋向文人之雅致,刻意地追求经典,建安图书却始终执拗地固守着它的平民性.大众日常消遣的故事、笑话、野史,农家应用的医书、药书、占卜、以及专供孩童启蒙的读物,都是建安版常年热销的图书.今天看来,这种由民间印坊养育出来的纯朴的气质便是建安版特有的审美品格了.③然而,建安图书真正的福气,是它至今还保存着一个雕版印刷之乡——四堡.中国古代雕版基地大都空无一物,只剩下建安这个“活化石”.它犹然散发着书香墨香文明之香吗?④四堡身在闽西,肩倚武夷山脉,一双脚站在连城、清流、宁化与长汀交界处.地远天偏,人少车稀,这种地方正是历史的藏身之处.但现代化法力无边,近几年古镇热闹起来了,不过令我吃惊的是,这里居然还完整地保留着二百年来声震闽西的印书世家邹氏的坊间与宅第.大大小小一百四十间房子,屋连屋,院套院,组成客家人典型的民居——“九厅十八井”.在四堡,这种房子都是一半用于生活,一半用于印书.可是,无论陪同我的主人,怎样指指点点地讲述,我也无法生出往日那种奇异又儒雅的景象来.⑤俏若留意,那又细又弯高高翘起的檐角,鸟儿一样轻灵的木雕斗拱,敷彩的砖雕,带着画痕的粉墙,还残存一些历史的优雅.但挤在这老宅子里生活的人们,对此早已视而不见.历史走得太远了,连背影也看不到.高大的墙体全都糟朽,表面剥落,砖块粉化;地面的砖板至少在半个世纪前就全被踩碎了;门窗支离破碎,或者早已不伦不类地更换一新;杂物堆满所有角落,荒草野蔓纠缠其间.唯一可以见证这里曾是印务的,是一些院子中央摆着的一种沉重的石缸.它是由整块青石雕出,岁月把它磨光.当年的印房用它来贮墨,如今里边堆着煤块或菜,上边盖着木板;有的弃而不用,积着半缸发黑和泛臭的雨水.⑥生活在这拥挤的黏湿的腐朽的空间里,是一种煎熬.特别是电视屏幕上闪现着各种华屋和豪宅的时候,人们会巴望着逃脱出去,切盼现代化早日来到,把它们作为垃圾处理掉.这就是发明了印刷术的古国最后一个“活化石”必然的命运么?⑦应该说当将邹氏家族的祠堂改造为一座小型博物馆,展示着从四堡收集来的古版古书,以及裁纸、印书、切书、装订等种种工具.还将此地雕版的源起、沿革、历代作坊与相关人物,都做了调查和梳理,并在这小展馆中略述大概.可是当我问及现存书版的状况时,回答竟使我十分震惊——只有一套完整的书版!难道这块生育出千千万万图书的沃土已然资源耗尽,贫瘠得连几套书版也找不出来?⑧其实并非如此.知道今天,无孔不入的古董贩子还在闽北和闽西各地进村入乡、走街串巷去搜罗古书古版.四堡人穷,自然就那它们换钱.文化受到自己主人的轻视才是真正的悲哀.⑨四堡的雕版印刷肇始何时,仍是个迷.但它作为建安版的一个产地,自然属于中华雕版印刷史源头的范畴.特别是宋代汴京沦落,文化中心南移,印刷业便在福建西北这一片南国纸张的产地如鱼得水遍地开花.明清两代,建安图书覆盖江南大地,这也正是四堡的极盛时代.可是到了19世纪,西方的石印与铅印技术相继传入,四堡的雕版便走向衰落.从大文明的系统上说,中华文明传承未断;但再许许多多具体的文化脉络上,我们却常常感受到一种失落!⑩在龙岩、泉州和厦门,我都刻意去古董店考查建安书版的流散状况.在四堡见不到的书版,在这些商店里很容易见到.不过一位贩子对我说:“你出大价钱也买不到明代的版子了.”我相信他的话.受制于经费的拮据,在这些文化沃土上,到处是古董贩子,反倒很少看到专家的身影.⑾四堡现有的书坊不会坚持太久,残剩在民间的古版又会很快灭绝.照此说来,最终的结果是,我们这个曾经发明了印刷术的古国就不再有“活态的见证”可言了?⑿那么谁救四堡呢?[注]历史上建安、建阳二县多次分合.印刷兴业盛时,建阳等地的印坊多沿用建安之名(选自2015山东卷)⑴简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①心里一团如花似锦的猜想,在四堡灰飞烟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历史走得太远了,连背影都看不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一、课堂反馈1.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托物言志: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虚实结合:借都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2.选取了麦天代表性事物,从视觉、听觉、嗅觉多角度描写;运用比拟的修辞方法,语言表达富有韵味.二、课后测评⑴承接上文“如花似锦的猜想”,引起下文对四堡雕版的介绍.⑵写建安雕版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富有民间气质的审美品格,表达作者对它的喜爱和敬意,为介绍四堡雕版提供历史和文化背景.答案:⑵①对比、比喻.将对四堡雕版文化繁盛状况的美好想象比喻为“花”“锦”,又将美好想象的破灭比喻为“灰飞烟灭”,二者对比,突出对四堡雕版现状的失望.②拟人.化抽象为具象,生动地表现时间过去久远,四堡雕版印刷业盛况不再,寄寓了作者的惋惜和对当地雕版文化的追怀.●课堂反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记住回家的路周国平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的习惯是随便走走,好奇心驱使我去探寻这里热闹的街巷和冷僻的角落.在这途中,难免暂时地迷路,但心中一定要有把握,自信能记起回住处的路线,否则便会感觉不踏实.我想,人生也是如此.你不妨在世界上闯荡,去建功立业,去探险猎奇,去觅情求爱,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记了回家的路.这个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灵世界.生活在今日的世界,心灵的宁静颇不易得.这个世界既充满着机会,也充满着压力.机会诱惑着人去尝试,压力逼迫着人去奋斗,都使人静不下心来.我不主张年轻人拒绝任何机会,逃避一切压力,以闭关自守的姿态面对世界.年轻的心灵本不该静如止水,波澜不起.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趁着年轻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原是人生必要的经历.所须防止的只是: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一个心灵.在理论上,人人都有一个心灵,但事实上却不尽然.有一些人,他们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未尝有真正的内心生活.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谈起.一个人唯有关注心灵,才会因为心灵被扰乱而不安,才会有寻求心灵宁静的需要.所以,具有过内心生活的禀赋,或者养成这样的习惯,这是最重要的.有此禀赋或习惯的人都知道,其实内心生活与外部生活并非互相排斥,同一个人完全可能在两方面都十分丰富.区别在于,注重内心生活的人善于把外部生活的收获变成心灵的财富,缺乏此种禀赋或习惯的人则往往会迷失在外部生活中,人整个儿是散的.外面的世界布满了纵横交错的路,每一条都通往不同的地点.那只知死死盯着外部生活的人,一心一意走在其中的一条上,其余的路对于他等于不存在.只有不忘外部生活且更关注内心生活的人,才能走在一切可能的方向上,同时始终是走在他自己的路上.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换一个比方,我们不妨说,一个有着坚实的自我的人便仿佛有了一个精神的密友,是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个密友,这个密友将忠实地分享他的一切遭遇,倾听他的一切心语.如果一个人有自己的心灵追求,又在世界上闯荡了一番,有了相当的人生阅历,那么,他就会逐渐认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然而,属于每一个人的现实可能性终究是有限的.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有意义的事,并且一心把它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个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以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我们当然没有理由怀疑,这样的一个人必能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 (有删改)1.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1)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①去天目山,是心里积存已久的一个念想,不是为观光,是为了那些大树.几十年里,只要说到树,天目山就从父亲的眼神里巍然升起,他一遍遍说,假如你没去过天目山,根本不明白什么叫树.其实不全是为了树,我知道,是为了一个人.几十年来,若是提起他的名字,母亲的眼神就会倏然暗淡下去,她的双眼仿佛是海潮淹没的沙滩.她喃喃说,我要和你一起去.②去天目山,于是变成一种夙愿和仪式,无论是为了树,还是为了人.③只是,我没有想到,登天目山那一日,会遇上那样一场弥天大雾.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呼啸而过,远山近树忽而不见了.山中古老的禅源寺,隐匿在苍白的雾气里.下车寻路,林间的青石板小径如雨泼过似的,湿漉漉地腻滑,只几步便消失在浓烟样的水雾中.⑥那个无风无雨的春日,那些被父亲无数次赞颂和崇仰的天目山大树,就这样从漫山飘忽的浓雾中,和那个叫萧洪明的故人一起,若隐若现地走来.我看不清他的面孔,只听见他脚上沉重的铁链,一声声从森林尽头传来.我不知道他在匆匆离去前,是否还有心情观赏这些天目山的稀世大树.57年前的树叶早已零落成泥,但我清晰地看见他灼热的目光仍在枝条。
高三语文专项复习散文阅读教案》教案设计
高三语文专项复习散文阅读教案》教案设计高三语文专项复习教案:散文阅读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散文阅读概述教学目标:1.明确《2019江苏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之文学类文本阅读。
2.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1.了解江苏卷的命题特点。
2.散文阅读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3.散文阅读的常见题材。
教学难点:1.了解江苏卷的命题特点。
2.散文阅读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教学过程:一、考点解说:《2019江苏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命题材料以散文、小说为主。
1.分析综合 C(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注意作品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以及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与安排。
作品主题的概括要从作品实际出发,注意时代氛围、社会环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注意散文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手法的灵活性;注意小说中人物、情节、环境构成的形象世界;注意诗歌的意象和美感;注意戏剧中矛盾冲突的设置。
2.鉴赏评价 D(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言的表现力丰富含意重在内容的思想性,语言表达重在艺术性。
(2)欣赏作品的形象,鉴赏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形象”要求把握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内涵”要求注意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尤其是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表达的言外之意;“艺术魅力”要求理解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体现。
(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要求对作品表现的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内涵作出评价。
3.探究 F(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以及内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要求从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切入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掌握关键的整体阅读能力一、散文概念散文概念有广狭之说。
在古代指的是一切不押韵的文章(古代无“散文”名称,“散文”这个名称是“五四”时期才有的);在现代,广义的散文指的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文学体裁,是一种自由灵活、短小精悍、表现真人真事真情的文体,这一概念广为公众所接受。
狭义的散文专指抒情散文。
二、散文的文体特征1.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
“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是为更好地表现主题服务的。
为了做到形散而神不散,散文在选材上应注意材料与中心思想的内在联系,在结构上应借助一定的线索把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散文中常见的线索有:(1)以含有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的事物为线索;(2)以作品中的“我”为线索,由于写的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侃侃而谈,自由畅达,使读者觉得更加真实可信,亲切感人。
2.意境深远,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地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所谓优美,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韵律美,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
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
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三、散文的种类1.写人记事类散文(1)以记叙人、事为主要内容。
这类散文以对人和事物的具体叙述和描绘为突出特色,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
(2)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
这是因为叙事散文所写的人和事大都与作者有密切的关系。
所写的人,或是亲人,或是师长,或是战友,或是所敬仰爱戴的人;所写的事,或是亲身经历,或是对人教育大、影响深的事。
因此,作者写这些人和事必然带有饱满的感情。
(3)故事情节不一定完整,人物形象不一定深刻。
写人叙事散文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但是很少有单一、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常以若干零碎、琐屑之事来反映一个主题,人物性格刻画不一定深刻。
记叙事件常常只是选取生活中的某一侧面或片段,讲究以小见大。
描述人物,只选择最突出其性格的某一方面。
(4)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以记叙、描写为主。
(5)情感多含蓄或通过场景渲染、环境烘托、人物描写流露出来。
(6)注重行文的技巧。
叙事散文取材于真人真事,而不是借助虚构,因而更加重视行文的技巧,其构思之精妙、结构之严谨、感情之细微尤其耐人寻味。
2.写景状物类散文(1)文眼鲜明,凸显主旨散文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反映作品主旨的词句使写景散文的这一点睛之笔更为鲜明,能透视文章的“心灵”,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以游踪或某一景物为线索写景散文一般以游踪或某一景物为线索。
(3)融情于景大凡散文都要采用借景抒情、寄情于物、托物言志或象征等手法来含蓄、形象而具体地表情达意。
(4)语言美妙,风格各异写景散文不仅语言美妙,还风格各异。
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如朱自清的清新真挚、巴金的含蓄深沉、黄河浪的活泼轻灵等。
(5)运用多种表达技巧①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使得景物特征更加突出。
例如:对比法。
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景物,或者一景一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列写,形成反差对比,目的是突出作者所要描述的景色。
再如:拟人法。
为了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作者把所描述的景物直接当作人来叙述,赋予其动作、行为、语言等,来反映景物的变化运动过程。
②动静结合,交相辉映。
③写景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观察的先后顺序、按景物的类别来写。
3.哲思文化类散文哲思文化类散文以种种形象来参与生命的真理,从而揭露万物之间的永恒相似,它因其深邃性,给我们一种透过现象深入本质的、震撼性的审美效果。
(1)达到与人的思想性情相通、灵气往来的境界,使读者获得理性的醒悟和精神的畅快。
(2)哲思文化类散文经过联想,拥有丰富的内涵,把自然、社会、人生多个角度进行了融合。
(3)哲思文化类散文寓含了生活情感的思想,蘸满了审美情感的汁液。
(4)语言生动、形象,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文学色彩浓厚。
一、考场散文整体阅读的要求和方法考场阅读与平时阅读有所不同,一般分为两步:第一步是整体阅读,第二步是带题阅读。
第一步的整体阅读至关重要,直接影响下一步带题阅读乃至准确答题的成败。
整体阅读的要求在于:快速阅读,整体把握。
考场散文阅读是一种快速的精阅读,区别于平时的浏览或慢品。
它要求能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把一篇千字文读两遍。
这是考生必须练就的本领,只有在平时有意识地训练快速阅读,方能在考场上方寸不乱,成竹在胸。
快速阅读要善于抓标题、开头、结尾及意蕴深刻处,同时圈点勾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段落和语句。
快速阅读的目的是在做题前整体把握文章。
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读一篇文章如果没有着眼于全篇的目光,没有整体把握的意识,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
只有整体把握了全文,将文章的骨骼、精髓看得透彻、明白,才能把命题人的命题指向、意图看得清楚、明晰,才能快速而准确地答题。
所谓整体把握,就是要把握整体文意和思路层次。
简单地说就是两个问题:(1)内容——文章写了什么?基本把握文章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2)形式——文章是怎么写的?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者是如何展开思路的。
快速阅读、整体把握思路层次的方法有:1.寻找关键词句,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首括句、尾结句,在文章结构上起过渡、连续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以及画龙点睛的句子,再将关键词句串联起来,从而把握文章的思路。
2.捕捉文中体现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情感的语句,从而把握文章的脉络思路。
3.逐段归纳要点,把各段要点合并起来思考,不仅能把握文意,还能找出文章的思路脉络。
4.根据文体特征来理清思路结构。
不同形式的散文,它的思路结构是不同的。
根据文体特征,也能较快地理清文章的脉络。
快速阅读、整体把握文意的方法有:1.关注标题,揣摩文意。
标题往往蕴含一些重要的信息,有时甚至集中反映文章意旨。
2.观察首尾,整合信息。
文章首尾,往往会有意无意地表现或流露出作者的表达意图或情感倾向。
阅读时要把开头和结尾联系起来思考,揣摩作者的想法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
如首尾一致,就要总结一下相同点在哪里;如首尾落差较大,就要想想作者的感受和想法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这样,文章的整体意思就容易为我们所捕捉了。
3.扫描全文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句和作者议论抒情的语句。
文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句和作者议论抒情的语句,往往与文章的中心主旨有联系,有时就是文章的中心。
找到这样的词语、句子,文章的整体意思就容易捕捉了。
4.概括内容和主旨。
阅读时能够逐段逐层地归纳内容要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作者对人、事、景、物的感悟和观点态度,进而把握全文主旨。
二、整体阅读示例(一)写人叙事散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半局第一步:关注标题标题是个棋语,用在写人散文中肯定有暗喻。
张晓风大家都叫他杜公——①虽然那时候他才三十几岁。
他和我有十几年之久在一个学校里,很多时候甚至是在一间办公室里——但是我不喜欢说他是“同事”。
说他是朋友吗?我始终不敢将他列入朋友类。
他这人毛病甚多,带棱带刺,在办公室里对他敬而远之的人不少,就连我自己,跟他也不是没有斗过嘴,使过气,但我惊奇我真的一直尊敬他...。
..........,喜欢他第二步:圈点批注表明“我”对杜公的情感态度,“惊奇”“真的”“一直”交代了“敬”“喜”之深。
那时候我刚毕业,在中文系里做助教,他是讲师,三系合用一个办公室,成天人来人往的,他每次从单身宿舍跑来,进了门就嚷:“我来‘言不及义’啦!”他的喉咙似乎曾因开刀受伤,非常沙哑,猛听起来简直有点凶恶,细听之下才发觉句句珠玑,令人绝倒。
后来我读到唐太宗论魏征(那个凶凶的、逼人的魏征),却说其人“妩.媚.”,几乎跳起来,这字形容杜公太好了。
——虽然杜公粗眉毛...,而...,瞪凸眼...,嘎嗓子且还不时骂人..。
点明了杜公性格中的可爱。
外凶内善。
他住的屋子极小.........,...,他种了许多盆盆罐罐的昙花..,大约是四个半榻榻米,宿舍人又杂不时邀我们请赏,夏天招待桂花绿豆汤、郁李,冬天是腊八粥或猪腿肉红煨干鱿鱼加粉丝。
我一直以为他对昙花深感兴趣,后来才弄清楚,原来他只是想用那些多刺的盆盆罐罐围满走廊,好让闲杂人等不能在他窗外聊天——穷教员要为自己创造读书环境真难。
侧面描写。
“这房子倒可以叫‘不畏斋’了!”他自嘲道,“四十、五十而无闻焉,其亦不足畏也——孔夫子说的。
”他那一年已过了四十岁了。
杜公能写字...,他随写随掷,不自珍惜,却喜欢以米芾自居。
多才多艺。
...,也能作诗“米南宫哪,简直是米南宫哪!”杜公爱憎分明....,看到不顺眼的人或事他非爆出来不可。
有一次他极讨厌的一个人调到别处去了,后来得意洋洋地穿了新机关的制服回来,他不露声色地说:“这是制服吗?”这四字立人魂魄。
“是啊!”那人愈加得意。
“这是制帽?”“是啊!”“这是制鞋?”“是啊!”那个不学无术的家伙始终没有悟过来制鞋、制帽是指丧服的意思。
杜公谈起恋爱,差不多变了一个人,风趣....。
谈恋爱时的表现。
..、狡黠..、热情洋溢他要我带一张英文小纸条回去给那女孩,上面这样写:“请你来看一张全世界最美丽的图画,会让你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小宝(我们都这样叫她)和我想不通他哪里弄来一张这种图画,及至跑去一看,原来是他为小宝加洗的照片。
他又去买些粗铁丝,用槌子把它锤成烤叉,带我们去内双溪烤肉。
也不知他哪里学来那么多稀奇古怪的本领,问他,他也只神秘地学着孔子的口吻说:“吾多能鄙事。
”从一切的理由看,跟杜公结婚是不合理性的——②好在爱情不讲究理性,所以后来他们还是结婚了。
他的女儿取名“杜可名”,出于“老子”,真是取得好。
后来就听说他病了,医生已放弃开刀,杜公是何等聪明的人,他立刻什么都明白了,倒是小宝,他一直不让她知道。
我和另外两个女同事去看他,我知道那是我最后一次看他了。
对于那些英年早逝弃我而去的朋友,我的情绪与其说是悲哀..!“我”..,不如说是愤怒的愤怒,怒天妒英才。
正好像一群孩子,在广场上做游戏,大家才刚弄清楚游戏规则,才刚明白游戏的好玩之处,并且刚找好自己的那一伙,其中一人却不声不响地半局而退了,你一时怎能不愕然得手足无措,甚至觉得被什么人骗了一场似的愤怒!满场的孩子仍在游戏,属于你的游伴却不见了!他于八月十四日去世了,享年五十二岁,孤女九岁,他在病榻上自拟的挽联是这样的:“天道还好,国族必有前途,惟劫难方殷,先死亦佳,勉无深恶大罪,可以笑谢兹世;人间多苦,事功早摒奢望,已庸碌一生,幸存何益,忍抛孤嫠弱息,未免愧对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