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禅理故事

合集下载

六个佛禅经典故事

六个佛禅经典故事

六个佛禅经典故事佛祖释迦牟尼的母后摩耶夫人产期将至,忽然王宫里出现了祥瑞景象:池塘里的白莲花盛开如伞盖,白鸟飞落在池边。

摩耶夫人在湖边午休时,梦见一只白象来投胎,夫人遂感腹中有动,便乘车回娘家分娩。

途经蓝毗尼园时,夫人因感腹内阵痛,便下车至一株茂密的婆罗树下休憩。

她刚走到树下,腹中便动了起来,此时万千世界奇光异彩,佛祖诞生了。

相传大梵天王请佛祖释迦牟尼在灵鹫山说法,并率众人把一朵花献给佛祖。

佛祖向众弟子传授正法眼藏时一言不发,只用手拈着那朵花。

大家都不明白佛祖的意思,只有迦叶会心一笑。

佛祖便宣布将“正法眼藏”传予摩诃迦叶。

为何传给迦叶?因为“正法眼藏”包含了佛家的一种涅槃妙心,这种妙心是无相的,不立文字的,所以也是无言语的,其中的智慧涅槃就在心领神会之间。

从前,在古印度,有一只将产小鹿的母鹿和鹿群走散了,独自生下两只小鹿。

母鹿去给小鹿找吃的,不料被猎人的捕兽工具捉住。

正当猎人要杀它时,母鹿流着泪请求让她去教会两只小鹿寻找嫩草和水源后回来再杀她。

猎人说:“不行,放你回去,你还不逃跑了。

”母鹿反复恳求说:“请相信我,如果我不回来,那不就成了说谎的坏人了?”猎人本来已经被母鹿的爱心感动,想放它走了,但还想考验它一下,就放走了母鹿。

过了没多久,母鹿果然回来了。

猎人十分感动,又见两只小鹿躲在远处掉眼泪,便对母鹿说:“你的爱心和诚实感动了我,我不杀你,你快带着你的两只小鹿走吧。

”母鹿叫来两只小鹿一起谢过猎人,然后带着小鹿们回到山林之中。

人最可怕的就是贪色和贪财,释迦牟尼的弟子阿难陀就挡住了美色的诱惑。

阿难是有名的美男子,很多女子以前为之倾倒。

一天,阿难乞食时路过摩登伽女的住所,被娑毗迦罗先梵天咒所迷惑,差点恋上摩登伽女,毁了戒体。

关键时刻是佛祖即时用楞严咒的神力协助阿难猛醒。

不过摩登伽女依旧追随阿难不止,佛祖只得劝摩登伽女出家修行。

终于,在佛法的感化下,摩登伽女不再被情欲所困,并证得了阿罗汉果。

之后阿难不解地问佛祖,自己为何会被女人迷惑。

佛教禅理经典小故事

佛教禅理经典小故事

佛教禅理经典小故事一则则生动的佛教禅理故事,可以阐释一条条人生哲理,比空洞的大道理更令人乐于接受,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佛教禅理经典小故事。

佛教禅理经典小故事1:向石头道歉听说过有人向石头道歉的故事吗?一个小沙弥在化缘的时候与一位农妇吵了起来,最后发展到动手打人。

他扯破了农妇的衣服,农妇抓破了他的脸。

后被赶来的其他和尚劝开,并把小沙弥送回了寺院。

老法师了解情况后,对小沙弥一句教训的话也没有,就张罗着在供品里找出些布料并亲自带着小沙弥去给那农妇赔礼道歉。

当然,面对专程来赔不是的师徒二人,农妇也变得通情达理了,她还在老法师面前说都怨她本人,她不该嘲笑和辱骂前来化缘的小沙弥的。

回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在半路的山坡上,老法师被一块石头绊倒了,腿上也摔得出了血,小沙弥扶起法师后,狠狠地朝地上的石头踢了几脚,还想抱起来摔它。

老法师先是念声阿弥陀佛,然后对小沙弥说:“石头本来就在原地,它又没动,是我不小心踢到它的,一点也不怪它啊,这次磕绊是我自找的,理应向石头道歉的。

”小和尚愣怔了一阵,终于明白了师父的开导自责而歉疚地说:“对不起,师父,是我错了,今后一定注重个人修养,学会尊重他人,感化他人,不再犯错或少犯错。

”是啊,石头本无意,何必自生怨?由石头到人,由人到人,我们都需要宽容和谅解,如此一来,烦恼不再,快乐永恒。

佛教禅理经典小故事2:想一想,便圆满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杂技师走钢丝,钢丝悬于两幢8层楼高的建筑物之间,看上去摇摇欲坠。

杂技师登场了,每走一步钢丝都会摇晃,吓得观众尖叫连连,但他走了过去。

杂技师洒脱地朝着观众挥手,接着他用一块黑布遮住眼睛,他问观众相不相信他能走过去?观众大喊,不要这样,太危险了。

他在观众的大喊声中,迈开了第一步。

谁也没有想到,这一次,他走得飞快,像是一路小跑就走到钢丝另一端。

观众拼命鼓掌,欢呼。

接下来,有人用绳子绑住杂技师的双手,而遮眼布条并没有拿下来。

杂技师问观众,相不相信我能走过去?观众彻底沸腾了,高喊,相信!当然,他又走过去了。

佛教禅理故事

佛教禅理故事

佛教禅理故事佛教禅理故事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佛陀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精舍弘法度众时,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如天人般拥有无量的财宝。

满贤为人贤德良善,恒常利他,慈愍众生,如母爱子;亦喜布施,常施设种种肴,供养外道,希求生天。

当时,满贤有一亲友从王舍城来家中作客,赞叹佛、法、僧三宝,名声远彻;佛陀智慧广大,无论是世间、出世间法都能正知无碍,人称「世尊」,现在王舍城中受护法龙天、国王长者、百姓所供养、赞叹。

满贤听闻亲友赞佛功德,深生信心与恭敬,于是走上高楼,手执香花,长跪合掌,遥请世尊前来接受供养,并心想:「希望如来以您功德,令我所烧之香气芬馥,遍于王舍城内;所散之香花,于佛顶之上变成华盖。

」发誓愿已,香花即至佛顶变成华盖,香气遍布王舍城中。

阿难见此,即问佛陀:「如此胜妙之相,从何而来?」佛说:「南方有一金地国,国内有一长者满贤遥请我及比丘僧前往彼国应供,我会至其住处,你们各藉神通前往。

」到了金地国,佛陀以神通力将千位比丘隐匿起来,唯现己身至满贤长者家。

长者一听到佛陀亲临,马上带领徒众五百人,手持百味饮食奉迎如来。

大众看到佛陀的相好庄严,光明晖曜,威仪安详,即顶礼佛足,至诚祈请:「慈悲的世尊,请接受我们的供养。

」佛陀慈悲应允,于是长者及五百徒众纷纷将饮食置于钵中,没想到食物始终没有满溢出来。

随后,千位比丘僧手持满钵现前,围绕着世尊。

满贤见此殊胜异相,心生欢喜,即顶礼佛陀,发大誓愿:「愿此供养善根功德,尽未来际,为盲冥众生的眼目;无皈依者,令其皈依;无救护者,为作救护;无安稳者,令其安稳;无解脱者,令其解脱;未得涅盘者,使入涅盘。

」发是愿已,佛即微笑,出五色光,遍照世界,光绕佛三匝,还从顶入。

阿难请示佛陀:「如来以何因缘微笑?请佛慈悲开示。

」佛陀告诉阿难:「满贤长者因为供佛的功德,于未来世,过三阿僧祇劫,具菩萨行,修大悲心,圆满六波罗蜜,当得成佛,号曰满贤,广度众生,不可限量。

」众人闻佛所说,心开意解,欢喜奉行;亦有证得初果、二果、三果……乃至发无上菩提心者。

禅师的智慧的哲理故事

禅师的智慧的哲理故事

禅师的智慧的哲理故事前言禅师是一位智慧而深思熟虑的人,他以简洁而富有意义的话语传达了无数道理和哲理。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分享几个禅师的哲理故事,希望能够启发您的思考和生活。

故事一:蝴蝶与花朵有一天,禅师走在花园里看到一只美丽的蝴蝶停在花朵上,他微笑着说道:“蝴蝶和花朵之间是一种美妙的共生关系。

蝴蝶在花朵上停留片刻,从它们身上获得食物和滋养,而花朵则借助于蝴蝶传播自己的花粉,实现繁衍。

互相依存的关系正是大自然智慧的体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与人、世界各种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复杂的关系网络。

我们需要学会欣赏和珍惜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尊重和合作他人,共同创造美好的世界。

故事二:断舍离的智慧有一次,一位学生来拜访禅师,他向禅师诉说了自己的困境:“我感到生活压力很大,我总是担心失去一些东西,无法放下。

”禅师听到后微笑着说:“生活就像一个房间,你需要明智地选择将什么放入其中,将什么抛弃。

只有通过断舍离,你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被物质所困扰,追求无尽的欲望和物质财富。

然而,真正的幸福来自于简化生活,舍弃那些无关紧要的事物,专注于内心的需求和价值。

故事三:静心冥想的力量一位学生问禅师:“禅师,您常常强调静心冥想的重要性,但我总是无法静下心来。

”禅师微笑着说:“想象一下湖面,当湖面平静如镜时,你可以清晰地看到湖底的景象;而当湖面波澜起伏时,你却无法看到湖底。

同样,当你的内心平静时,你将更容易看到内心深处的智慧和真相。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我们需要静下心来,通过冥想和思考,寻找内心的平静和答案。

只有在内心平静的状态下,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外在的挑战和困扰。

故事四:珍惜当下的时光有一天,禅师看到一位年轻人焦虑不安地走来走去。

禅师问他:“年轻人,为什么你如此焦虑和忧虑?”年轻人回答:“禅师,我总是想着未来的事情,担心自己的成就和未知的风险。

”禅师微笑着说:“你看到的只是树的上层枝叶,而忽略了树根的牢固。

佛教禅语小故事20个

佛教禅语小故事20个

佛教禅语小故事20个佛教禅语小故事20个(一)宽容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外散步,突见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位出家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溜达了.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 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

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我们可以想象听到老禅师此话后,他的徒弟的心情,在这种宽容的无声的教育中,徒弟不是被他的错误惩罚了,而是被教育了.(二)不信是真谛有学僧请示慧忠国师道:“古德云:“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不信的人认为是邪说,有信仰者认为是不可思议,但不知如何才正确?”慧忠国师回答道:“此是文殊普贤等之境界,非诸凡夫小乘们所能信受,故《华严经》云:佛身充满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常处此菩提座。

翠竹既不出于法界,岂非法身?又《般若经》云:色无边,故般若亦无边,黄花既不越于色,岂非般若?故经本不定法,法本无多子。

”学僧听后,仍不明白,再问道:“此中消息,信者为是?不信者为是?”慧忠国师提示更高的意境,答道:“信者为俗谛,不信者为真谛。

”学僧大惊道:“不信者讥为邪见,禅师怎可说为真谛?”“不信者自不信,真谛自真谛。

因其真谛,故凡夫斥为邪见。

邪见者,何能语真谛?”慧忠国师作了总结。

学僧方悟究竟真理,不易信也。

佛陀初证悟,即慨叹所悟与众生相违,众生认为欲乐为真,佛陀则认为欲乐为假;众生认为佛性真如为无,佛陀则认为是有。

故世间之法,莫以信与不信为准,莫不以说好说坏为准,实则是佛道的归于佛道,邪见的归于邪见。

(三)八风吹不动宋朝苏东坡居士在江北瓜州地方任职,和江南金山寺只一江之隔,他和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禅师,经常谈禅论道。

一日,自觉修持有得,撰诗一首,派遣书僮过江,送给佛印禅师印证,诗云: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注:八风是指吾人生活上所遇到的“称、讥、毁、誉、利、衰、苦、乐”等八种境界,能影响人之情绪,故形容为风。

6个禅理小故事,深受启发!

6个禅理小故事,深受启发!

6个禅理小故事,深受启发!其一:传说,有个寺院的住持,给寺院立下了一个特别的规矩:每到年底,寺院里的和尚都要面对住持说一说这一年里的感受,但是,只许说两个字。

第一年年底,住持问到一个新来的小和尚说:“你这一年里的感受是什么?”小和尚答道:“床硬。

”第二年年底,住持又问到了这个小和尚说:“你这一年里的感受是什么?”小和尚答道:“食劣。

”第三年年底,这个小和尚还没等到住持问到他,他就主动找上住持说:“告辞。

”住持望着这个小和尚远去的背影自言自语地说:“心中有魔,难成正果,可惜!可惜!”这位住持所说的“魔”,就小和尚心里面那没完没了的抱怨。

这个小和尚只是考虑自己要什么,却从来没想过别人给过他什么。

其二:两个在沙漠中行走已经多日的旅人,在他们口渴难忍的时候,碰见了一位赶骆驼的老人,老人给了他们每人各半碗水。

两个人面对同样的半碗水,一个抱怨水太少,不足以消解他身体的饥渴,抱怨之下竟将这半碗水泼掉了;另一个也知道这半碗水不能完全解除身体的饥渴,但他却心想:上天给我留下这半碗水,真是恩赐,并且怀着这份感恩的心情,喝下了这半碗水。

结果,前者因为挑剔这半碗水而死在了沙漠之中,后者因为喝了这半碗水,终于成功地走出了沙漠。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对生活抱有一颗感恩之心的人,即使遇上再大的灾难,也能熬过去。

感恩者遇上祸,祸也能变成福,而那些常常抱怨生活的人,即使遇上了福,福也会变成祸。

其三:一阵风吹来,花儿纷纷飘落。

弟子问:“当花儿谢了,春天是不是结束了?”“当花儿谢了,不是春天结束了,而是春天正在远行,在她远行的路上,花儿在开,叶儿在绿,草儿在青,燕子在飞,蝴蝶在舞。

”禅师告诉弟子。

“哪春天什么时候再回来呢?”弟子问。

“当冬天到来的时候,当我们感到最寒冷的时候,我们就能听到春天的脚步声了。

”禅师说。

“春天会给我们带回什么呢?”弟子问。

“春天会给我们带回红的花、绿的叶、青的草,带回和煦的春风,带回明媚的阳光,带回温暖和美丽,带回生机和希望。

12个经典禅意故事

12个经典禅意故事

12个经典禅意故事1. 一天,一个年轻人来到一位禅师面前,向他请教人生的意义。

禅师拿起一杯水,问年轻人,“这杯水有多重?”年轻人回答,“大概50克。

”禅师笑了笑,说,“如果我让你拿着这杯水走一段路,你觉得它会变得更重吗?”年轻人点了点头。

禅师继续说道,“但如果你将它放下,再抬起来,它就会变得轻松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的烦恼就像这杯水一样,如果我们一直执着于它,它就会变得越来越沉重;而如果我们学会放下,它就会变得轻盈自在。

2. 有一位年轻人来到禅师那里,抱怨生活中的不如意。

禅师给了他一把盐和一杯水,让他尝一尝。

年轻人尝了一口,觉得非常咸。

禅师说,“人生中的困难就像这杯水,盐就是困难,而你是水。

当困难来临时,你只需要让自己变得更宽容,困难就会变得更淡。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困难来临时,我们需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而不是让困难影响到自己的内心。

3. 有一位年轻人问禅师,“我总是觉得生活中有太多的烦恼和纠结,怎样才能摆脱这些困扰呢?”禅师拿出一朵花,递给了他。

年轻人接过花,闻了闻,禅师说,“你看,花儿并没有为了开在这里而烦恼,它只是默默地开放,享受着阳光和雨露。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会像花儿一样,享受当下的美好,而不是沉浸在烦恼之中。

4. 有一位学者前来拜访禅师,自诩博学多才。

禅师拿出一只空杯子,开始往里面倒茶。

当杯子已经满了,禅师却仍然继续往里倒。

学者看到这一幕,忍不住说,“杯子已经满了,再也装不下了!”禅师笑了笑,说,“你的心就像这个杯子,充满了自以为是的知识,没有空间接纳新的东西。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保持一颗谦虚的心,才能不断地学习和成长。

5. 有一位年轻人问禅师,“我总是觉得自己很渺小,不知道自己的存在有何意义。

”禅师拿出一只蜡烛,点燃了它,然后问年轻人,“你觉得这个世界因为有了这支蜡烛而变得更亮了吗?”年轻人摇了摇头。

禅师接着说,“但这支蜡烛可以照亮自己的周围,给人带来温暖和光明。

你的存在虽然微小,却可以给身边的人带来温暖和希望。

禅理小故事 (3)

禅理小故事 (3)

禅理小故事一、修行禅宗的小和尚从前有个小和尚,他在寺庙里修行禅宗。

他每天早上都会去山林中找一片清静的地方,坐在莲花座上静心冥想。

有一天,他听说了一个很有名的禅宗大师要来寺庙讲经。

小和尚非常兴奋,他决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听这位大师讲经。

当大师开始讲经时,小和尚全神贯注地听着。

可是,不知何时起,他感觉自己的思绪开始飘忽不定,无法集中。

他试着用力把思绪拉回,但没有成功。

大师看到了小和尚的情况,他停下了讲经,走到小和尚面前,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问他,为什么无法集中。

小和尚愧疚地回答道:“大师,我努力想要集中注意力,但是我的思绪总是无法停歇。

”大师微笑着说:“小和尚,你知道思绪就像一条河流,无法停止吗?”小和尚点了点头。

大师继续说道:“那么,你可知道为何我们要练习禅坐?”小和尚摇了摇头。

大师解释道:“我们练习禅坐,是为了让自己观照思绪的流动,并不需要去控制它。

当你学会放下对思绪的执着,让它自由地流淌,你会发现本质上思绪是没有实体的,它只是出现和消失。

”小和尚略感困惑,他问:“大师,那我该如何让自己的思绪停下来呢?”大师微笑着说:“思绪无法停止,但你可以选择不去追随它。

当你不再追随思绪,它会自然而然地化解。

”小和尚恍然大悟,他感觉到心情明朗起来,思绪也开始平静下来。

他再次坐好,继续聆听大师的讲经。

二、抛弃执着的石头有一天,一位悟道人在禅宗寺庙前的小溪边散步。

他突然在小溪中发现了一块美丽的石头,石头上有着独特的花纹。

悟道人被这块石头吸引住了,他觉得这是一块非常宝贵的宝石,于是他伸手去捡起它。

但是,石头却自动滑开,躲避了悟道人的手。

悟道人奇怪地望着这块石头,他再次试图捡起它,却同样没有成功。

这时,一位和尚经过,看到了悟道人的困惑,便上前问道:“大师,您遇到了什么问题吗?”悟道人向和尚解释了他和这块石头的遭遇。

和尚微笑道:“这块石头并非普通的石头,它代表了我们与世界的执着。

执着就像是我们试图捡起这块石头一样,只会让我们感到困惑和受挫。

禅的智慧故事

禅的智慧故事

禅的智慧故事禅理故事大多告诉人们人最大的敌人就是内心所产生的忧虑、不安、懦弱和无知等,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禅的智慧故事。

禅的智慧故事1:盲童瞄准夏季的一个傍晚,天色还早。

海澄禅师到寺外散步,在一片空地上,看见一个10岁左右的小男孩儿和一个妇女。

那孩子正用一只做得很粗糙的弹弓打一只立在地上离他有七八米远的玻璃瓶。

那孩子有时会把弹丸打偏一米多,而且忽高忽低。

海澄禅师便站在他身后不远处,看那孩子打瓶子,因为他还没有见过打弹弓这么差的孩子。

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手中,安详地笑着。

那孩子便把石子放在皮套里,打出去,然后再接过一颗。

从那妇女的眼神中可以猜出,她是那孩子的母亲。

那孩子很认真,屏住气,瞄很久,才打出一颗。

但海澄禅师站在旁边都可以看出,他这一颗一定打不中,可是他还在不停地打。

海澄禅师走上前去,对那母亲说:“让我教他怎样打好吗?”孩子停住了,但还是看着瓶子的方向。

他母亲对海澄禅师笑了一笑:“谢谢师父,不用了!”她顿了一下,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他看不见。

”海澄禅师怔住了。

半晌,才喃喃地说:“噢……施主,对不起!但他为什么要这么玩?”“别的孩子都这么玩。

”“呃……”海澄禅师说,“可是他怎么能打中呢?”“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

”母亲平静地说,“关键是他做了没有。

”海澄禅师沉默了。

过了很久,那男孩儿的频率逐渐慢了下来,他已经很累了。

他母亲并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递的节奏也慢了下来。

海澄禅师慢慢发现,这孩子打得很有规律。

他打一颗,向一边移一点,打一颗,再移点,然后再慢慢移回来。

他只知道大致方向啊!过了很久,夜色笼罩下来,海澄禅师已看不清那瓶子的轮廓了,便转身向寺院的方向走去。

走出不远,海澄禅师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声清脆的瓶子的碎裂声。

禅的智慧故事2:待客三道赵王特地拜访赵州从谂禅师。

这时,从谂禅师正在床上休息,他躺着对来访者说道:“大王!我现在已老迈,虽然你专程来看我,但我实在无力下床接待你,请别见怪。

12个经典禅意故事

12个经典禅意故事

12个经典禅意故事1. 一天,一个年轻人来到一位禅师面前,向他请教如何摆脱烦恼。

禅师拿起一个杯子,倒满了水,然后问年轻人,“你觉得这杯水重吗?”年轻人摇摇头。

禅师又问,“如果我一直拿着这杯水不放,你觉得会怎样?”年轻人沉思片刻,回答道,“我会感到很累。

”禅师微笑着说,“烦恼就像这杯水,如果你一直执着于它,就会变得越来越沉重。

放下烦恼,心便会变得轻松。

”。

2. 有一位禅师在湖边散步,看到一片倒影在湖中的树叶,他对弟子说,“你看,湖水中的树叶倒影,虽然它们在水中摇摆不定,但湖水并不会因此而动摇。

我们的内心就像湖水,要学会保持平静,不受外界的影响。

”。

3. 有一天,一个学生问禅师,“禅宗的境界是什么?”禅师拿出一个茶杯,开始往里倒茶。

茶杯满了之后,他却继续往里倒。

学生看到后连忙提醒禅师,禅师停下来说,“你的心就像这个茶杯,如果你的心已经充满了杂念,就无法接纳更多的智慧和境界。

”。

4. 有一位禅师告诉弟子,“当你感到生活中的压力和烦恼时,不妨停下来,深呼吸三次,然后告诉自己,‘这一切都会过去。

’”。

5. 有一个年轻人来到一位禅师面前,他说,“我总是感到焦虑和不安,无法找到内心的平静。

”禅师拿出一把扫帚,开始扫地。

年轻人问,“您在做什么?”禅师回答道,“我正在扫走你内心的杂念。

”。

6. 有一位禅师告诉弟子,“要学会放下执念,不要让欲望成为心灵的枷锁。

”。

7. 有一天,一位禅师看到一只蝴蝶在挣扎地从蛹中钻出来,他心生怜悯,便轻轻地帮助蝴蝶挣脱。

然而,蝴蝶最终无法飞翔,因为它需要经历挣扎,才能变得更加强大。

8. 有一位禅师告诉弟子,“要学会珍惜当下,不要被过去和未来的烦恼所困扰。

”。

9. 有一位禅师告诉弟子,“要学会宽容和包容,不要让怨恨和愤怒侵蚀你的心灵。

”。

10. 有一天,一位禅师对弟子说,“要学会感恩,感恩身边的一切,因为每一件事情都有它的意义。

”。

11. 有一位禅师告诉弟子,“要学会接受生命的无常,不要被变化所困扰。

禅经佛理经典故事20个

禅经佛理经典故事20个

禅经佛理经典故事20个1、世间什么最珍贵从前,有一座圆音寺,每天都有许多人上香拜佛,香火很旺。

在圆音寺前的横梁上有一个蜘蛛结了网,由于每天都受到香火和虔诚的祭拜的熏,蜘蛛便有了佛性。

经过了一千多年的修炼,蜘蛛佛性增加了不少。

有一天,佛祖光临了圆音寺,看到这里香火甚旺,十分高兴。

离开寺庙的时候,不经意间抬头,看见了横梁上的蜘蛛。

佛祖停下来,问这只蜘蛛:“你我相见总算是有缘,我来问你一个问题,看你修炼了这一千多年来,有什么真知灼见。

怎么样?”蜘蛛遇见佛祖很是高兴,连忙答应了。

佛祖问道:“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蜘蛛想了想,回答道:“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

佛祖点了点头,离开了。

就这样又过了五百年光景,蜘蛛依旧在圆音寺的横梁上修炼,它的佛性大增。

一日,佛祖又来到寺前,对蜘蛛说道:“你可还好?五百年前的那个问题,你可有什么更深的认识吗?”蜘蛛说:“我觉得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

”佛祖说:“你再好好想想,我会再来找你的。

”又过了五百年,有一天,刮起了大风,风将一滴甘露吹到了蜘蛛网上。

蜘蛛望着甘露,见它晶莹透亮,很漂亮,顿生喜爱之意。

蜘蛛每天看着甘露很开心,它觉得这是两千年来最开心的几天。

突然,又刮起了一阵大风,将甘露吹走了。

蜘蛛一下子觉得失去了什么,感到很寂寞和难过。

这时佛祖又来了,问蜘蛛:“蜘蛛,这五百年,你可好好想过这个问题: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蜘蛛想到了甘露,仍然对佛祖说:“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

”佛祖说:“好,既然你有这样的认识,我让你到人间走一遭吧。

”就这样,蜘蛛投胎到了一个官宦家庭,成了一个富家小姐,父母为她取了个名字叫珠儿。

一晃,蜘儿到了16岁,已经成了个婀娜多姿的少女,长得十分漂亮,楚楚动人。

这一日,新科状元郎甘鹿金榜题名,皇帝决定在后花园为他举行庆功宴席。

席间来了许多妙龄少女,包括珠儿,还有皇帝的小公主——长风公主。

状元郎在席间表演诗词歌赋,大献才艺,在场的少女无一不被他折服。

禅的智慧故事全集

禅的智慧故事全集

禅的智慧故事全集禅,是一种东方哲学思想,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禅宗的智慧故事,以简洁深刻的语言,启迪人心,引导人们超越表象,洞悉本质。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品味禅的智慧故事吧。

故事一,一位学者拜访禅师,向禅师请教禅的真谛。

禅师倒了一杯茶,开始往杯子里倒茶水。

茶水满了杯子,禅师却仍然继续往里倒。

学者不解地问,“师父,杯子已经满了,为什么还要往里倒茶水呢?”禅师笑着回答,“你的心就像这个杯子,充满了自己的见解和执念,如果不先放下这些,怎么能接纳更多的智慧呢?”学者恍然大悟。

故事二,有一天,一个年轻人来到禅师面前,抱怨自己的生活总是充满了烦恼和不如意。

禅师拿出一个装满了沙子的罐子,然后往里面倒了一些大石头,问年轻人,“这个罐子满了吗?”年轻人说,“满了。

”禅师又往里倒了一些小石子,小石子满了后,又往里倒了一些砾石,最后再往里倒了一些水。

禅师笑着说,“生活就像这个罐子,如果你先放入一些重要的事情,再去处理琐碎的事情,你就会发现,生活其实并不那么烦恼。

”。

故事三,有一位年轻人问禅师,“我总是觉得自己很焦虑,怎样才能摆脱焦虑呢?”禅师拿出一把扫帚,让年轻人扫地。

当年轻人扫完地后,禅师问他,“你感到焦虑了吗?”年轻人摇摇头。

禅师说,“当你专注于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焦虑就会消失。

所以,不要让过去的烦恼和未来的担忧影响你的当下。

”。

故事四,有一位富人向禅师请教,“我有很多财富,但总觉得内心空虚,怎样才能获得真正的满足呢?”禅师拿出一个茶杯,开始往里倒茶水。

茶水满了杯子,禅师却仍然继续往里倒。

富人不解地问,“师父,杯子已经满了,为什么还要往里倒茶水呢?”禅师笑着回答,“你的心就像这个杯子,充满了对外物的欲望,如果不先放下这些,怎么能获得内心的真正满足呢?”富人茅塞顿开。

以上就是禅的智慧故事全集,这些故事或许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希望我们能够借助这些故事,找到心灵的平静和生活的智慧。

愿我们都能够活出禅的智慧,过上简单而充实的生活。

禅理故事文档

禅理故事文档

禅理故事禅理故事,通常是由禅宗宗师和禅修者们讲述的故事。

这些故事旨在通过简单的、富有哲理的情节,向读者传达禅宗的修行方法和智慧。

禅宗是佛教的一个主要流派,其精髓在于通过禅修来认识和体验内心的本质,从而达到超越世俗烦恼的境地。

禅修强调直接的体验,而非依靠理性思考。

禅理故事也是禅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用来帮助禅修者在修行过程中悟道。

下面,我将以几个禅理故事来展示禅宗的智慧和修行方法。

故事一:掌上刀有一天,一位受人尊敬的禅宗宗师正在向学生们讲经说法。

突然,一位年轻人问道:“大师,您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宗师微笑着拿起了一把尖锐的刀,将它放到了自己的手掌上。

学生们震惊了,他们以为宗师要割伤自己。

然而,宗师只是微微一笑,然后把刀收回来。

他解释道:“修行的最高境界,并不是追求痛苦或伤害自己,而是能够超越对外在事物的執著和执念。

当你们能够像我刚才般平静地看待事物时,你们就能够体会到禅宗的本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禅宗的修行并不是为了追求极限的痛苦或苦行,而是要超越对世俗事物的执著和執念,达到内心的平静。

故事二:空杯心态有一天,一位名叫南泉的禅修者拜访了一位著名的禅宗宗师。

他带着一个装满了茶水的杯子前去拜见宗师。

南泉礼貌地向宗师请教:“大师,我有一个问题。

我的心已经充满了自己的思考和知识,是否还有容纳智慧的空间?”宗师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拿起一个空杯子放在南泉面前。

然后,他开始倒茶。

茶水溢出了杯子,弄得地毯湿漉漉的。

南泉愣住了,宗师停止了倒水,问道:“南泉,怎么了?你的杯子已经满了,怎么还要倒茶?”南泉顿悟了,他明白了宗师的意思。

他意识到,如果心已满,就无法接受新的智慧和体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若想获得新的智慧和体验,必须保持一种空杯心态,放下旧有的执念和知识。

故事三:破车子的修行者有一个禅宗修行者,他的修行非常认真。

每天清晨,他都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去禅寺修行。

他的自行车非常老旧,常常出故障,需要修理。

12个经典禅意故事

12个经典禅意故事

12个经典禅意故事1. 一天,一个年轻人来到一位禅师面前,向他请教如何能够摆脱烦恼。

禅师端起一杯茶,向杯子中倒入满满的水,直到水溢出杯口。

他告诉年轻人,如果心中充满了烦恼,就像这杯子一样,无法再容纳任何东西。

只有放下烦恼,内心才能得到宁静。

2. 有一位老人,每天都在河边捡拾漂浮的木头。

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老人回答说,“这些木头会阻碍河水流动,我只是帮助河水清理一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放下执念,顺应自然,心灵才能得到解放。

3. 有一位学者前去拜访一位禅师,他向禅师展示了自己的学识和智慧。

禅师却只是默默地给他倒茶。

茶杯满了之后,禅师依然继续往里倒。

学者忍不住问禅师为什么要这样做,禅师告诉他,“你的心已经满了,再多的智慧也无法进入。

”。

4. 有一位商人前去求教禅师,他心怀烦恼,希望禅师能够告诉他如何才能摆脱困境。

禅师让他闭上眼睛,然后递给他一颗樱桃。

商人睁开眼睛后,发现樱桃已经不见了。

禅师告诉他,当你心中充满烦恼时,就像这颗樱桃一样,无法感受到周围的美好。

5. 有一位年轻人向禅师请教如何能够获得内心的平静。

禅师拿出一把盐放入杯中,然后倒满了水,搅拌均匀后让年轻人喝下。

年轻人问禅师,这有什么用呢?禅师告诉他,当你的内心被烦恼填满时,就像这杯水一样浑浊不清。

只有静下心来,烦恼才会慢慢消失。

6. 有一位和尚在路上遇到一个行人,行人问他,“你们禅宗讲求的是什么?”和尚拿出一个苹果,咬了一口递给行人,行人问,“这是什么意思?”和尚笑着说,“尝一尝就知道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禅意并不是空洞的哲理,而是需要通过体验和领悟来理解。

7. 有一位禅师告诉弟子,“你看那只蝴蝶,它在花丛中飞舞,不停地转动着翅膀。

你能感受到它的自由吗?”弟子点点头。

禅师接着说,“当你的心灵得到解放时,就像那只蝴蝶一样,自由自在。

”。

8. 有一位修行人问禅师,“如何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禅师告诉他,“不要把自己的心挂在外物上,要学会内观,发现内心的宁静。

禅经典小故事

禅经典小故事

禅经典小故事一、缘木求鱼昔日有一位禅师走进森林,忽然看见一个修道者正坐在一棵树上,专心地揣摩着大千世界的道理。

那位禅师走过去,好奇地问道:“你在树上做什么呢?”修道者回答说:“我在寻找鱼。

”禅师略感奇怪,他指着眼前的湖泊,说道:“湖里明明就有鱼啊!”修道者微笑着回答:“正因为湖里有鱼,所以我才远离湖泊,在这里苦苦思索,试图从不可能的地方找到鱼。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人们常常在追求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时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有时候,我们应该学会脚踏实地,发现身边已经拥有的珍贵资源。

二、半杯水的故事有一天,一位弟子来到禅师面前,面带疑惑地问道:“禅师,请问人生是不是充满了苦难?为什么我们总是感到不满足呢?”禅师微笑着拿起一只杯子,斟满了水,然后推到弟子面前。

他问弟子:“你认为这杯子满了吗?”弟子迅速回答:“是的,这杯子已经满了。

”禅师又斟满了一些水,水溢出杯子,溅到了桌子上。

禅师问道:“现在呢,这杯子还是满的吗?”弟子回答:“显然不是了。

”禅师继续说道:“人生如同这个杯子,你认为不满足是因为你看到杯子中的空缺,而没有看到其中已经装满的部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常常过于关注自己不拥有的东西,而忽视了已经拥有的幸福。

只有懂得感恩,才能真正享受生活的美好。

三、菩提树下的颠簸有一天,一位禅师坐在菩提树下,修行冥想。

突然,一个年轻人跑过来,抱怨道:“禅师,我觉得人生充满了问题和困难,请您告诉我如何解决它们。

”禅师微笑着回答:“问题就像菩提树上的叶子,当风吹过时,它们会颠簸不已。

可是,菩提树的根深深地扎在地下,稳如泰山。

同样,当问题和困难临到你身上时,你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坚定的信念就是你的根。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难免会遭遇挫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的信念,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享受内心的宁静。

四、舍得放下有一个青年人来到禅师跟前,向他请教:“禅师,请问如何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禅师拿出一把花,递给了青年人。

禅意故事9则

禅意故事9则

禅意故事9则禅意故事9则一禅师问:你觉得是一粒金子好,还是一堆烂泥好呢?求道者答,当然是金子啊!禅师笑曰,假如你是一颗种子呢?其实,换个心境,或许你会得到解脱!二佛家禅语佛世间何为最珍贵?弟子已失去和未得到。

佛不语。

经数载,沧桑巨变。

佛再问之,答曰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正拥有!三一青年向禅师求教:“大师,有人说我是天才,也有人骂我是笨蛋,依你看呢?”“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禅师反问,青年一脸茫然。

“譬如一斤米,在炊妇眼中是几碗饭;在饼家眼里是烧饼;在酒商眼中又成了酒。

米还是那米。

同样,你还是你,有多大的出息,取决于你怎么看看待自己。

”青年豁然开朗。

四少年问智者:“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带给别人快乐的人?”智者笑答:“有四种境界,你可体会其中妙趣:首先,要‘把自己当成别人’,此是‘无我’;再之,要‘把别人当成自己’,这是‘慈悲’;而后,要‘把别人当成别人’,此是‘智慧’;最后,要‘把自己当成自己’,这是‘自在’。

”五有位禅师有一个爱抱怨的弟子。

一天,禅师将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让弟子喝。

弟子说:咸得发苦。

禅师又把更多的盐撒进湖里,让弟子再尝湖水。

弟子喝后说:纯净甜美。

禅师说:生命中的痛苦是盐,它的咸淡取决于盛它的容器。

你愿做一杯水,还是一片湖水?六一个生活平庸的人带着对命运的疑问去拜访法师,他问法师:“您说真的有命运吗?”“有的。

”法师回答。

“是不是我命中注定穷困一生呢?”他问。

法师就让他伸出左手,指给他看:“你看清楚了吗?这条横线叫做感情线,这条斜线叫事业线,另外一条竖线就是生命线。

”然后法师又让他跟自己做一个动作,把手慢慢地握起来,握得紧紧的,法师问:“你说这几根线在那里?”那人迷惑地说:“在我手里啊!”“那命运呢?”法师继续问他,那人终于恍然大悟:苦乐哪里用得着问别人?善恶造作、顺逆果报原本都在自己的手心掌握之中。

就看你这颗做人方寸良心的斤两轻重……七一个大学毕业后到处求职失败的青年,在苦闷的旅途中遇见一位智者。

禅理故事-专业文档

禅理故事-专业文档

禅理故事禅理故事人生在世常常有许多的痛苦与烦恼,禅理故事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佛教中的禅理告知众人,让众人顿悟,从而解开心结放下烦恼,让我们通过几则禅理故事来了解禅理的精髓。

禅理故事一一条渡船,上面载满了急切想到对岸去的人。

船夫撑起了竹篙,船就要离岸了。

这时候,有个佩刀的武夫对着船家大喊:“停船!我要过河!”船上的客人都说:“船已开行,不可回头。

”船夫不愿拂逆众人的心,遂好生劝慰武夫道:“且耐心等下一趟吧。

”但船上有个出家的师父却说:“船离岸还不远,为他行个方便,回头载他吧。

”船夫看说情的是一位出家人,便掉转船头去载那位武夫。

武夫上得船来,看身边端坐着一位出家的师父,顺手拿起鞭子抽了他一下,骂道:“和尚,快起来,给我让座!”师父的头被抽得淌下血来。

师父揩着那血水,却不与他分辩,默默起身,将座位让与了他。

满船的人见此情景,煞是惊诧。

大家窃窃议论,说这位禅师好心让船夫回头载他,实不该遭此鞭打。

武夫闻听此言,知道自己错打了人,却不肯认错。

待到船靠了岸,师父一言不发,到水边洗净血污。

武夫看到师父如此安详的神态举止,愧怍顿由心生。

他上前跪在水边,忏悔地说:“师父,对不起。

”师父应答道:“不要紧,外出人的心情总不太好。

”讲这故事的人是这样评价这件事的:禅师如此的涵养,来自视“众生皆苦”的慈悲之心。

在禅师看来,武夫心里比自己苦多了。

不要说座位,只想把心中的清凉也一并给了他。

我坐在这个故事的边缘长久发呆。

我轻抚着自己的心,悄然自问:这里面,究竟有几多的“清凉”?和那位拥有着“沉静的力量”的师父比起来,我是近乎饶舌的。

现实的鞭子还没有抽打到我的身上,我已经开始喋喋地倾诉幽怨了。

我不懂得有一种隐忍其实是蕴蓄力量,我不懂得有一种静默其实是惊天的告白。

我的心,有太多远离清凉的时刻。

面对误解,面对辜负,面对欺瞒,面对伤害,我的心燃起痛苦仇怨的火焰,烧灼着那令我无比憎恶的丑恶,也烧灼着我自己颤抖不已的生命。

我曾天真地以为,这样的烧灼过后,我的眼将迎来一片悦目的青葱。

禅的100个哲理故事

禅的100个哲理故事

禅的100个哲理故事1. 无喜好,无苦恼从前有位禅师,他的学生问他:“禅师,我们应该如何摆脱喜好和苦恼?”禅师微笑着说:“你们是否曾尝试过不喜好,不执着于任何事物的状态?”学生茅塞顿开,明白了禅师的教诲。

2. 高山流水有一天,一个人向禅师请教如何修行。

禅师邀请他一同去看流水,禅师问:“你觉得流水是如何流动的?”人回答:“自高山而来,流向深谷。

”禅师点头:“修行就像水流一样,应该充满自然而不设限。

”3. 入火看灯道家有言:“学佛禅者,入火看灯。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火焰中寻找内心的宁静和觉知。

当我们能够在外界有情境中发现内心的平和,我们就能真正修行。

4. 空杯心态禅宗有个非常著名的故事,一位学者来拜访禅师,师傅为他准备茶水,一杯满满的倒满了杯子,然后继续倒茶。

茶水溢出了杯子,学者惊讶地问:“师傅,为什么继续倒茶?”师傅微笑着说:“你的心境就像这个杯子一样,已经满了,没有办法装下更多的智慧和教诲。

”5. 一切皆空禅师告诉学生:“一切皆空。

”学生疑惑地问:“师父,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禅师解释道:“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没有固有的实体。

了解这个道理,你就能从对物质世界的依赖中解脱出来。

”6. 花开不是花,花落不是花禅师观察到一片花瓣正在落下,他告诉学生:“花开不是花,花落不是花。

”学生询问:“请问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禅师解释说:“花开不是永恒的,花落也不是永恒的。

一切都在不断变化,只有觉知才是永恒的。

”7. 以心换心有一个人问禅师:“如何才能获得真正的安宁?”禅师回答:“你必须以心换心,把内心的固执和纷乱换成慈悲和宽容。

”8. 向内寻找答案禅师告诉学生:“无论你遇到什么问题,都应该向内寻找答案。

内心的平静和智慧是你最好的导师。

”9. 水中月,镜中花禅师告诉学生:“水中月,镜中花,世间的一切皆是幻象,不是实体。

只有通过内心的觉知,才能真正了解这个世界。

”10. 一花一世界禅宗有句箴言:“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18个禅学小故事(转发)

18个禅学小故事(转发)

18个禅学小故事(转发)1、泥泞路上某日,坦山和尚与一道友一起走在一条泥泞小路上,此时,天正下着大雨。

他俩在一个拐弯处遇到一位漂亮的姑娘,姑娘因为身着绸布衣裳和丝质衣带而无法跨过那条泥路。

“来吧,姑娘,”坦山说道,然后就把那位姑娘抱过了泥路,放下后又继续赶路。

一路上,道友一直闷声不响,最后终于按捺不住,向坦山发问:“我们出家人不近女色,特别是年轻貌美的女子,那是很危险的,你为什么要那样做?”“什么?那个女人吗?”坦山答道,“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还抱着吗?”2、一切皆空山冈铁舟到处参访名师。

一天,他见到了相国寺的独园和尚。

为了表示他的悟境,他颇为得意地对独园和尚说道:“心、佛,以及众生,三者皆空。

现象的真性是空。

无悟、无迷、无圣、无凡、无施、无受。

”当时独园正在抽烟,未曾答腔。

但他突然举起烟筒将山冈打了一下,使得这位年轻的禅者甚为愤怒。

“一切皆空,”独园问道,“哪儿来这么大的脾气?”3、求人不如求己一人去寺庙参拜观音菩萨。

几叩首后,这人突然发现身边一人也在参拜,且模样与供台上的观音菩萨一模一样。

此人大惑不解,轻声问道:“您是观音菩萨吗?” 那人答:“是。

”此人更加迷惑,又问:“那您自己为什么还要参拜呢?”观音菩萨答:“因为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4、输与赢一位武士手里握着一条鱼来到一休禅师的房间。

他说道:“我们打个赌,禅师说我手中的这条鱼是死是活?”一休知道如果他说是死的,武士肯定会松开手;而如果他说是活的,那武士一定会暗中使劲把鱼捏死。

于是,一休说:“是死的。

”武士马上把手松开,笑道:“哈哈,禅师你输了,你看这鱼是活的。

”一休淡淡一笑,说道:“是的,我输了。

”一休输了,但是他却赢得了一条实实在在的活鱼。

5、你且看他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置乎?”拾得曰:“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6、一杯茶南隐是日本明治时代的一位禅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教禅理故事
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陀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精舍弘法度众时,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如天人般拥有无量
的财宝。

满贤为人贤德良善,恒常利他,慈愍众生,如母爱子;亦喜布施,常施设种种肴,供养外道,希求生天。

当时,满贤有一亲友从王舍城来家中作客,赞叹佛、法、僧三宝,
名声远彻;佛陀智慧广大,无论是世间、出世间法都能正知无碍,人称「世尊」,现在王
舍城中受护法龙天、国王长者、百姓所供养、赞叹。

满贤听闻亲友赞佛功德,深生信心与恭敬,于是走上高楼,手执香花,长跪合掌,遥
请世尊前来接受供养,并心想:「希望如来以您功德,令我所烧之香气芬馥,遍于王舍城内;所散之香花,于佛顶之上变成华盖。

」发誓愿已,香花即至佛顶变成华盖,香气遍布
王舍城中。

阿难见此,即问佛陀:「如此胜妙之相,从何而来?」佛说:「南方有一金地国,国内有一长者满贤遥请我及比丘僧前往彼国应供,我会至其住处,你们各藉神通前往。


到了金地国,佛陀以神通力将千位比丘隐匿起来,唯现己身至满贤长者家。

长者一听
到佛陀亲临,马上带领徒众五百人,手持百味饮食奉迎如来。

大众看到佛陀的相好庄严,
光明晖曜,威仪安详,即顶礼佛足,至诚祈请:「慈悲的世尊,请接受我们的供养。

」佛
陀慈悲应允,于是长者及五百徒众纷纷将饮食置于钵中,没想到食物始终没有满溢出来。

随后,千位比丘僧手持满钵现前,围绕着世尊。

满贤见此殊胜异相,心生欢喜,即顶礼佛陀,发大誓愿:「愿此供养善根功德,尽未来际,为盲冥众生的眼目;无皈依者,令其皈依;无救护者,为作救护;无安稳者,令其安稳;无解脱者,令其解脱;未得涅盘者,使入涅盘。

」发是愿已,佛即微笑,出五色光,遍照世界,光绕佛三匝,还从顶入。

阿难请示佛陀:「如来以何因缘微笑?请佛慈悲开示。

」佛陀告诉阿难:「满贤长者
因为供佛的功德,于未来世,过三阿僧祇劫,具菩萨行,修大悲心,圆满六波罗蜜,当得
成佛,号曰满贤,广度众生,不可限量。

」众人闻佛所说,心开意解,欢喜奉行;亦有证
得初果、二果、三果……乃至发无上菩提心者。

善生比丘缘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度众时,波斯匿王的夫人怀胎十月,生下一儿,不仅
相貌端正殊妙、世间少有,且出世即身披袈裟,并开口说话。

王子询问波斯匿王:「请问世尊还住世吗?」波斯匿王回答:「是的。

」接着又问:「那么大迦叶尊者、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等诸大比丘呢?」波斯匿王告知他们也都还
在世。

听完波斯匿王的回答,王子恳请父王能设斋供养佛陀及诸大比丘,波斯匿王毫不思
索地就答应王子的请求。

佛陀来到皇宫,见到这位一出生就能说话的王子,即问:「你还记得你是迦叶佛时代
的三藏比丘吗?」王子回答:「是的,我记得。

」佛陀又问:「在胞胎中,安稳否?」答:「蒙佛恩泽,得存性命,得过日夜,今日得以见佛。


波斯匿王夫人看到王子竟然能与佛陀一来一往地问答,心中非常欢喜,于是请问佛陀:「世尊,王子过去生如何培福,今世一出胎即能说话,且能回答世尊所问的问题?请世尊
慈悲,为我们解说当中的因缘。

」于是佛陀说了一首偈子:
「宿造诸善业,百劫而不朽,
善业因缘故,今获如是报。


听完偈子后,波斯匿王夫妇仍不甚了解,恳请佛陀能进一步开示,于是佛陀为波斯匿
王及皇后娓娓道来。

过去迦叶如来住世时,佛陀带领大众比丘至各地宣说佛法,教化众生。

当他们来到迦
翅国时,迦翅国的太子善生对于佛陀的教诲深生敬信,因而发起无上道心,欲随佛出家。

然而他请求国王让他出家时,国王却说:「你是我唯一的儿子,将来必须继承王位,养育
人民,如果你出家了,谁来继承王位呢?我是不会让你出家修行的。


善生太子得不到父王的允许,十分哀愁,从那一刻起即拒绝任何饮食,一天、两天,
乃至到了第六天,都未曾进食。

大臣们对于太子六天没有吃东西非常担心,于是请求国王
能满太子出家之愿。

在所有大臣的乞请下,国王终于应允太子出家,但他对太子说:「我
答应让你出家,但有一个条件,就是你必须精勤读诵三藏经典,通达了悟经中教理,然后
再来见我。

」听完国王的一番话,善生王子满心欢喜,出家修行。

出家后的善生比丘,勤诵经典,思惟道理,不久即通达三藏经典,契悟第一义谛,并
且回到皇宫晋见国王。

国王问:「之前我和你约定,需通达三藏经典才能回来见我,如今
你已有所契悟了吗?」善生比丘回答:「我已了达三藏所有道理。

」国王一听,生大欢喜,马上对善生比丘说:「既然如此,我财库中的所有宝物,随你取用,绝不吝惜。

」有了国
王的承诺,为了报答佛恩、父母恩,善生比丘于是大取财物,施设百味佳肴,礼请迦叶佛
及二万比丘至宫中应供,并且供养每位比丘三衣六物。

世尊说:「由于如此殊胜的供养,善生比丘生生世世不堕恶趣,天上人间得大富贵,
且袈裟随身而生;乃至今世,以此袈裟,随我出家,得证道果。

」大众闻佛说法后,心生
法喜,信受奉行。

比丘身作金色缘
昔日,迦毗罗卫国有一位长者财富丰厚,不可计量。

他迎娶了一位望族女子为妻,后
来妻子生下一名男孩,不仅相貌端严、殊胜难伦,身上亦散发着金色光芒,照遍城内。


者夫妇见此景象,十分欢喜,于是请相师来为孩子看相。

由于男孩一出生即散发金色光芒,所以相师为他取名为「金色」。

金色日渐成长,秉性善良柔和,慈悲孝顺。

一日,他听闻佛陀在尼拘陀树下说法,便
带着亲友来到佛陀居住的精舍。

金色看见佛陀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通身光明,如同
千百日月遍照十方,即欢喜顶礼佛足,端坐听法;佛陀为他开示四圣谛法,当下心开意解,证得须陀洹果。

金色回家后,告诉父母:「佛陀身相光明,如千日般普照天地;众比丘亦
威仪庠序,神态安详,所以我想随佛出家,希望您们能够答应。

」长者夫妇十分疼爱儿子,于是答应了金色的要求。

金色前往精舍祈请佛陀成就他出家的心愿,佛陀慈悲应允:「善
来比丘,须发自落,法服着身。

」金色即现出家相。

出家后,金色比丘精进用功,不久证得阿罗汉果,为诸天世人所敬仰。

其他比丘顶礼
佛陀后请示:「世尊,这位金色比丘过去如何培植福田,今生果报如此殊胜,不仅出生豪
贵之家,散发金色光芒,又能在佛陀座下出家修行,成道证果?」于是,佛陀开示大众:
「九十一劫以前,毗婆尸佛在波罗奈国教化众生,后来因缘圆满,毗婆尸佛即入涅盘。

当时有位名叫盘头末帝的国王,发心收集毗婆尸佛的舍利,并建造一由旬高的宝塔来供奉
舍利;但随着时光流逝,舍利塔逐渐损坏。

一天,有个人经过舍利塔,发现塔身剥落,于
是和泥修补,并买金箔装饰其上,发愿后才离开。

因为修补佛塔的功德,此人在九十一劫
中都不曾堕落三涂恶道,身上总是散发金光,并于天上人间享受种种乐事。

不仅如此,今
生还能随佛出家,乃至成就道果。


佛陀告诉比丘们:「当时修补损坏的佛塔,并在塔身贴金箔的人,就是现在的金色比丘。

」大众听闻佛陀讲述金色比丘的因缘后,皆发欢喜心,依教奉行。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