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人力资源管理第二章复习提纲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总复习纲要共157页文档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总复习纲要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新版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复习资料新教材2级汇总复习提纲重点
组合工资结构
1.岗位技能工资 2.薪点工资制 3.岗位效益工资
2.生活费用和物价水平 3.地域的影响 4.政府的法律法规
1.企业自身特征(所属的行业 1.计件工资 \规模\所处发展阶段) 2.销售提成工资
2.决策层的态度
3.效益工资 激励效果好
优有利于激发工作热忱和责任性忽略实际发挥 缺责权利明确的企业,不能反应贡献差别 企业成本高
固定工资管理费用中支出 1.健全的经营者市场,完善的竞争机制 浮动工资从税后利润中支 2.明确的经营者业绩考核指标体系 出
3.健全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完善的 群众监督机制
(三)团队工资
构成:基本工资\激励性工资\绩效认可奖励 平行团队:属于兼职性质,基本工资基于员工个人工作,通常不使用激励性工资,可用非货币性奖励 流程团队:用宽带工资体系,技能工资,强调合作精神,有相似的能力和背景,可支付相同金额的激励性工资,可预设定激励性工资(事前).
项目团队:按基本工资比例支付激励性工资,属于传统组成部分,采用少量货币性奖励,用于事后.项目团队工作难量化,可变因素较多,设计时尽量避免使用过多的激励性工资
影响因素 外部
1.市场(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
结构类型 外部 以绩效为导向 以工作为导向
1.岗位工资制 2.职务工资制
以技能为导向
职能工资\能力资格工资 有利激励提高技术能力
(3)强调员工能力的(低于按员工知识技术,高于按关键能力) 5.员工工资的调整(标准是员工的技能或能力)
(3)弱化头衔过于具体岗位描述,以及单一的向上流动方式,向员工传递个人绩效文化,推动企业绩效发展 (4)弱化员工之间晋升竞争
第三单元
企业工资制度的调整(就是指标准的调整)
调整的项目:(定级性调整(员工生活费用,同地区同行业相同相似的工资水平,新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物价性调整\工龄性调整\奖励性调整\效益性调整\考核调整)
2022年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重点内容整理-复习背诵资料
第一篇人力资源规划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组织管理第一节人力资源规划编制一、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匹配对企业目标的实现具有关键意义。
1.人力资源战略:企业根据内外部环境分析,确定企业目标,从而制定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目标,进而通过各种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活动实现企业目标和人力资源目标的过程。
2.人力资源战略与人力资源规划的联系(1)人力资源战略与人力资源规划的关系: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要适应企业的整体战略。
企业一般的战略过程包括战略计划、经营计划和预算方案等几个方面。
(2)人力资源战略与人力资源规划融合起来:人力资源规划的目标存在于企业战略目标的体系中,企业人力资源服务于企业发展战略和目标。
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质量取决于企业的决策者对企业战略目标的明确程度、企业结构、财务预算和生产规划。
二、人力资源规划的原则与功能1.人力资源规划的原则(1)充分考虑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内部变化:指销售、开发的变化或者企业发展战略的变化及公司员工的流动变化。
外部变化:指社会消费市场、政府有政策和人才市场的变化等。
(2)确保企业人力资源保障:是人力资源计划中应解决的核心问题,包括人员的流入流出预测、人员内部流动预测、社会人力资源供给状况分析、人员流动损益分析。
(3)使企业与员工都得到长期利益2.人力资源规划的功能(五大功能)(1)是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2)是实现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保证(3)是企业管理的重要依据(4)节省人工成本(5)调动员工积极性三、人力资源规划编制的实施程序1.编制企业人员配置计划:目的是描述企业未来的人员数量和素质构成2.编制职务计划:陈述企业组织结构、职务设置、描述和资格要求3.合理预测各部门人员需求:是规划中最困难和最重要的部分4.确定人员供给计划:企业内部提升、外部招聘5.编制培训计划6.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调整计划:是编制人力资源规划的先决条件7.编制人力资源费用预算8.风险分析9.上下沟通,取得认同四、人力资源规划制定的影响因素1.企业发展战略:企业战略目标和经营策略决定了人力资源需求2.企业管理状况:生产规模、研究水平和管理水平、财务情况第二节人力资源规划实施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实施原则(默写)1. 系统性原则:考虑每个环节相互联系和影响2. 适应性原则:考虑内外部环境变化3. 目的性原则:考虑人力资源保障这个目的4. 发展性原则:考虑公司战略发展及员工职业规划和发展5. 协作性原则:考虑多部门协同完成二、人力资源规划的实施步骤(默写)1.人力资源战略环境分析:包括内外部环境分析是明确人力资源规划的依据,外部环境分析采取pest分析法,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四个方面2.企业人力资源现状评价:通过人力资源调查与工作分析来完成,分析现有人力资源配备状况、了解是否存在人员缺编、超编以及在岗员工是否符合职位资格要求3.企业人力资源的供需预测:用科学手段预测,需求和供给差额就是组织对人力资源的需要4.企业人力资源供需平衡:人力资源规划的目标是达到供需平衡,规划主要包括晋升规划、补充规划、培训开发和配备规划5.人力资源规划实施的监控:确保人力资源规划的有效落实第三节人力资源规划评价与控制一、评价与控制的内容1.组织进行人力资源规划的评价与控制的内容包括三个层面:基础层面、实施层面、技术层面二、评价与控制的过程1.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效益标准2.衡量分析实际人力资源规划效益3.定量定性评价实际人力资源规划效益状况4.采取修正措施和应变手段:实际是一种补救措施,帮助组织的管理人员处理棘手或不熟悉的情况第二章组织设计与工作再设计第一节组织设计一、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1. 环境的影响:外部环境和特定环境2. 战略的影响:(1)组织战略发展的四个阶段:数量扩大(扩大组织规模)、地区开拓(建立新组织结构)、纵向联合发展、产品多元化(2)组织战略类型:防御者(集权化)、探险者(分权化)、分析者(并举)及反映者(被动反应)3. 技术影响:小批量、大批量、流程化生产模式4. 组织规模及生命周期影响:创业、集合、规范化和精细+++++++组织机构设置应变化:直线制、二、组织设计的实施1.准备阶段:面对现实,确定基准;创造组织愿景(核心意识,可见未来)2.实施阶段:获得资源支持,辨析、影响利益相关者3.评估阶段:(1)对组织设计实现的结果进行评价:1)效果的权变评价法:目标评价法、资源评价法、内部过程评价法2)效果的平衡评价法:利益相关者评价法、冲突价值观评价法(2)对组织设计实现的过程评价1)组织设计实现过程的评估包括三个方面:是否按原定的规划进行、组织设计实现过程的效率和效果、是否偏离与实际脱节2)组织设计实现过程的效率和效果的评估的三个方面:组织设计实现的成本、速度、未预料的行动和事件第二节组织诊断组织诊断:是调查和分析企业经营的实际状况,发现问题,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查明原因,提出方案,指导实施,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谋求合理经营的过程一、组织调查1.组织调查的步骤:制定分析计划、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建议解决方案2.组织调查的方法:系统收集现成资料、问卷调查、个别面谈座谈会二、组织分析1.职能分析:了解职能增减、确定关键职能、划分类别2.决策分析:是确定各管理层次、各管理部门的职责与权利的重要依据3.关系分析:对管理层次间、各管理职能间的相互关系的分析4.运行分析三、组织诊断原则1.健康标准原则:行业健康标准2.调查原则:客观公正3.系统原则:环境、元素、层次、结构4.非系统原则:非系统思想方法对企业经营的各个要素进行解剖和诊断5.动态跟踪原则:随组织发展而动态进行第三节工作再设计工作再设计:对原有的工作内容、流程、职责、关系、合作方式再设计,为组织提高效能,依靠成员本身的主动性重新定位工作任务与职责一、工作再设计的思想1.以人为导向:把员工需求与工作相结合,主张多样化、丰富化,提高满意度2.以团队、价值为导向:建立自我管理型工作团队代替传统的工作岗位二、工作再设计的方法(默写)1.工作轮换(以人为导向):交叉培训2.工作扩大化(以人为导向):横向工作扩展:增加工作数量3.工作丰富化(以人为导向):纵向工作扩展:改变工作内容和责任层次4.工作专业化(以任务为导向):改变工作内容和责任层次三、从工作再设计到业务流程再造1.组织层次的工作再设计:企业重组2.经营单位层次的工作再设计:企业流程再造、发达信息技术、高素质人才、畅通信息沟通3.实施层次的工作再设计:缓解工作压力第三章人力资源预算管理第一节人力资源费用预算一、人力资源费用1.人工成本:企业在一个生产经营周期内支付给员工的工资、保险福利、其他2.人力资源管理费用:企业在一个生产经营周期内支出的招聘、培训、劳动争议等费用三、人工成本预算方法1. 工资项目预算:考虑最低工资标准、物价指数、高层调整意向、对比上年度预算结算情况、对比本年度预算已发生费用结算情况、公司生产经营状况2. 社会保险费与其他项目预算第四章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第一节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概述一、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与企业管理模式1.E-HR系统主要解决企业管理三个层次的问题:提高HR工作效率、优化业务流程、提供决策支持2.E-HR导致企业管理模式发生的新变化:(1)员工自由完成培训(2)简化公文流程(3)有效沟通方式(4)员工工作空间增大(5)改善绩效管理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优势1. 降低管理成本2. 畅通信息传递3. 技术促进改革第二篇招聘与配置第五章招聘管理第一节胜任素质模型一、胜任素质的概念1.胜任素质的定义:个体所具备的、能够以之达成或预测优秀工作绩效的内在基本特征合特点。
人力资源管理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第二章重点
(人力资源管理)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第二章重点人力二级第二章重点第二章招聘和配置1。
什么是招聘?招聘是指企业为了发展的需要,根据人力资源规划和工作分析的要求,寻找、吸引那些有能力又有兴趣到本企业任职的人员,且从中选出适宜人员予以录用的过程。
2。
招聘环境分析包括哪几个方面?招聘环境分析需要分析组织外部环境和组织内部环境俩个方面。
招聘环境分析决定了企业的招聘需求,招聘需求和招聘环境分析的关系具体如下图所示:3.组织人力资源配置情况分析的内容是什么?人员配置的目的是通过人和事的配合以及人和人的协调,充分开发利用员工,实现组织目标。
人员配置分析涉及人和事的关系、人自身的情况等要素,壹般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人和事总量配置分析。
人和事总量配置涉及人和事的数量是否对应,即有多少事要用多少人去做。
但这种数量关系不是绝对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2)人和事结构配置分析。
人和事的结构配置是指事总是多种多样的,应该根据不同性质、特点的事,选拔有相应专长的人去完成。
(3)人和事质量配置分析。
人和事质量配置是指人和事之间的质量关系,即根据事的难易、繁简程度,及其对人员资格条件的要求,选拔具有相应能力水平的人去承担。
人和事的质量配置不符主要有俩种情况。
壹种是现有人员素质低于现任岗位的要求;二是现有人员素质高于现任岗位的要求。
对于前者,可考虑采用职业培训或降职等方法来调节现有人员的使用情况;对于后者可考虑将其提升到更高的岗位担任工作。
(4)人和工作负荷是否合理情况分析。
人和事的关系仍体当下事的数量是否和人的承受能力相适应,使人能够保持身心健康。
若工作负荷过重则应减轻其工作负担或新设壹个岗位来分担原岗位的工作;若工作负荷量不够,则应考虑合且相应岗位或增加该岗位工作的内容。
无论是工作负荷过重,仍是工作负荷过轻,均不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5)人员使用效果分析。
人和事的配置分析最终仍要见对于岗位上的员工的使用情况,这是动态衡量人和事关系的重要内容。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第二章复习提纲
第二章招聘与配置第一节员工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构成员工素质测评的基本原理:1、个体差异原理;2、工作差异原理;3、人岗匹配原理:⑴工作要求与员工素质相匹配;⑵工作报酬与员工贡献相匹配;⑶员工与员工之间相匹配;⑷岗位与岗位之间相匹配。
员工素质测评的类型:1、选拔性测评(以选拔优秀员工为目的);2、开发性测评(以开发员工素质为目的);3、诊断性测评(了解现状或查找根源为目的);4、考核性测评(又称鉴定性测评,以鉴定某种素质是否具备以及具备的程度为目的)。
员工素质测评的主要原则:1、客观测评与主观测评相结合;2、定性测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3、静态测评与动态测评相结合;4、素质测评与绩效测评相结合;5、分项测评与综合测评相结合。
员工素质测评量化的主要形式P76:1、一次量化与二次量化;2、类别量化与模糊量化;3、顺序量化、等距量化与比例量化;4、当量量化。
素质测评标准体系:一、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要素:1、标准:1)从标准揭示的内涵看:⑴客观形式;⑵主观评价;⑶半客观半主观。
2)从标准表示的形式看:⑴评语短句式;⑵设问提示式;⑶方向指示式;3)根据测评指标操作的方式划分:⑴测定式;⑵评定式。
2、标度:⑴量词式标度;⑵等级式标度;⑶数量式标度;⑷定义式标度;⑸综合式标度。
3、标记(没有独立意义)二、测评体系的构成:1、测评标准体系的横向结构:1)结构性要素:⑴身体素质;⑵心理素质。
2)行为环境要素:⑴内部环境:个人自身所具备的素质;⑵外部环境:包括工作性质和组织背景。
3)工作绩效要素:是一个人素质与能力的综合表现:包括一个人的工作量、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工作成果、群众威信、人才培养等要素。
2、测评标准体系的纵向结构:⑴测评内容;⑵测评目标;⑶测评指标。
三、测评标准体系的类型:1、效标参照性标准体系;2、常模参照性指标体系。
品德测评法:一、FRC品德测评法;二、问卷法;三、投射技术:起源于临床心理学和精神病治疗法,特点:1、测评目的隐蔽性;2、内容的非结构性与开放性;3、反应的自由性。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重点提纲总结 -HR猫猫1.doc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重点提纲总结-HR猫猫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目录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3)第一节企业组织结构设计与变革(3)第一单元企业组织结构设计(3)第二单元企业组织结构变革(6)第二节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程序(9)第三节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预测(11)第一单元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基本程序(11)第二单元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技术路线和方法(13)第三单元企业人力资源的总量预测(15)第四单元企业人力资源的结构预测(16)第四节企业人力资源供给预测与供求平衡(16)第一单元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分析(16)第二单元企业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平衡(17)第二章招聘与配置(19)第一节员工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构建(19) 第二节面试的组织与实施(24)第一单元面试的基本程序(25)第二单元结构化面试的组织与实施(26) 第三单元群体决策法的组织与实施(28) 第三节无领导小组讨论的组织与实施(29) 第一单元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操作流程(29) 第二单元无领导小组讨论的题目设计(30) 第三章培训与开发(33)第一节企业员工培训规划与课程设计(33) 第一单元员工培训规划的制定(33)第二单元教学计划的制定(34)第三单元培训课程的设计(35)第四单元企业培训资源的开发(37)第五单元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设计(39) 第二节企业员工培训效果的评估(41)第一单元培训评估系统的设计(41)第二单元培训评估标准的确立(43)第三单元培训效果评估的方法(46)第四单元撰写培训效果评估报告(48)第四章绩效管理(49)第一节绩效考评的方法与应用(49)第一单元绩效考评的方法(49)第二单元绩效考评方法的应用(51)第二节绩效考评指标和标准体系设计(52) 第一单元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设计(52)第二单元绩效考评标准的设计(54)第三节关键绩效指标的设定与应用(54) 第四节360度考评方法(57)第五章薪酬管理(60)第一节薪酬调查(60)第一单元薪酬市场调查(60)第二单元员工薪酬满意度调查(61)第二节................................................................................ 工作岗位分类62第三节企业工资制度设计与调整. (64)第一单元企业工资制度的设计(64)第二单元宽带式工资结构设计(68)第三单元企业工资制度的调整(69)第四节企业员工薪酬计划的制定(70)第五节企业补充保险(70)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73)第一节劳动者派遣管理(73)第二节工资集体协商(74)第三节劳动安全卫生管理(76)第四节企业劳动争议处理(77)符合说明:★★★核心◆◆◆一般▲▲▲辅助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第一节企业组织结构设计与变革第一单元企业组织结构设计一、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P1组织结构是组织内部分工作协作的基本形式或框架。
人力资源二级知识点整理纲要
第一篇人力资源规划第一章战略、组织变革及企业制度(所有的名词解释一定要搞清楚)人力资源规划是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能力的基础人力资源是赢得竞争优势的一个关键,是发展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源规划是实施组织战略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及实施又必须服务和依托于人力资源战略、组织结构和公司制度。
第一节人力资源战略(9)(重点章节)1.企业战略企业战略包含三方面的基本内容:目标、计划和部署组织结构是保证战略实施的必要手段。
组织结构的基本单位是岗位或职位。
表1-1 企业发展阶段及组织结构的关系(背出来!)企业经采取的主要战略有:(1)数量扩张战略——在行业处于发展阶段,只需采用简单的结果或形式。
(2)地区扩张战略——要求建立职能制结构或事业部制结构。
(3)纵向整合战略——在行业增长阶段后期,应运用事业部制结构或矩阵结构。
(4)多种经营战略——在行业的成熟期,采用矩阵结构或战略经营网络型结构。
(认清2者的关系)3.企业战略分类和战略管理模式企业总体战略分为三种(1)发展型战略——又称进攻型战略,在企业变化阶段的上升期和高峰期。
(2)稳定型战略——又称防御型战略,在企业变化阶段的平稳期。
(3)紧缩型战略——又称退缩型战略,在企业变化阶段的低潮期。
从战略长度看,企业战略包括长期战略、中期战略、短期战略。
短期战略比较偏重于财力,中期战略偏向于技术,而企业长期战略偏向于人力资源战略的支持。
战略管理过程分为: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评价三个阶段——是非题二、人力资源战略管理(9)重点章节!1.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发展过程(1)人事管理阶段——又称人事部门(2)人力资源管理阶段——工作职责得到扩展如图1-2 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看一下)人事部门的职责从过去的“人事出纳”,扩展为整体规划到员工激励开发,从组织文化评价、建设到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从人力资源组织到支持组织整体战略的系统性工作。
目前大部分中国企业还处于第一和第二阶段的中间2.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框架体系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框架体系分组织行为、个人行为和技术支持三个层面企业战略是所有人力资源问题的根本。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 考点精讲 二级章节重点
(二级)复习资料学员姓名:联系方式:人力资源师—国家二级《章节重点》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二级)第一节企业组织结构设计与变革第一单元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知识要求:组织结构是组织内部部分工协作的基本形式或框架。
组织结构设计是指以企业组织结构为核心的组织系统的整体设计工作。
它是企业总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管理的基本前提。
(一)组织设计理论的内涵1.组织理论又被称作为广义的组织理论或大组织理论,组织设计理论则被称作为狭义的组织理论或小组织理论,从逻辑上说,组织理论应该包括组织设计理论。
2.组织理论的发展组织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典组织理论,近代组织理论和现代组织理论三个阶段。
3.组织设计理论的分类组织设计理论又被分为静态的组织设计理论和动态的组织设计理论,静态设计理论依然是组织设计的核心内容。
动态组织设计理论是静态组织设计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包容关系。
(二)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1.任务与目标原则企业组织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实现企业的战略任务和经营目标服务的。
2.专业分工和协作的原则3.有效管理幅度原则4.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5.稳定性和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二.新型组织结构模式(一)多维立体组织结构它把矩阵组织结构形式与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管理组织结构模式。
(二)模拟分权组织结构(三)分公司与总公司分公司是总公司繁荣分支机构或附属机构,在法律上和经济上均无独立性,不是独立的法人企业。
(四)子公司与母公司子公司是指受集团或母公司控制但在法律上独立的法人企业。
(五)企业集团企业集团是一种以母子公司为主体,通过产权关系和生产经营协作等多种方式,与众多企业法人组织共同组成的经济联合体2.企业集团的职能机构框图(1)依托型组织职能机构(2)独立型组织职能机构(3)智囊机构及业务公司和专业中心(4)非常设机构[能力要求]一.组织结构设计的程序1.分析组织结构的影响因素,选择最佳的组织结构模式(1)企业环境(2)企业规模(3)企业战略目标(4)信息沟通2.根据所选的组织结构模式,将企业划分为不同的、相对独立的部门。
人力资源二级第二章考纲
人力资源二级第二章考纲2017年人力资源(二级)第二章考纲导语:这是全国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第二章的考试大纲,大家可以照着店铺为你们准备的资料好好复习。
1、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及其结果受宏观经济条件、劳动力市场、法律法规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还受组织的目标、政策、组织文化、管理方式等内在因素的影响。
2、劳动力市场状况是影响招聘计划设计的一个主要因素。
3、招聘工作的目标,就是成功地选择和录用组织所需的人才,实现所招人员与待聘岗位的有效匹配。
4、人员配置指的是人与事的配置关系,目的是通过人与事的配合以及人与人的协调,充分开发利用员工,实现组织目标。
5、招聘工作的核心:实现所招人员与待聘岗位的有效匹配。
要求将个人特征与工作岗位的特征有机地结合起来。
6、人与事的质量配置不符情况:a 现有人员素质低于现任岗位的要求:采用职业培训或降职等来调节现有人员的使用情况;b 现有人员素质高于现任岗位的要求:提升到更高的岗位担任工作以发挥他们更大的潜力。
7、招聘工作一般是从招聘需求的提出和确定开始的。
招聘需求产生原因:(领会)a 组织人力资源自然减员;b 组织业务量的变化使现有的人员无法满足需要;c 现有人力资源配置状况不合理。
一、工作分析的基本流程:1、准备阶段:确定工作分析的目标和侧重点;制定总体实施方案;收集和分析有关的背景资料;确定所欲收集的信息;选择收集信息的方法。
2、实施阶段:与参与工作分析的有关人员进行沟通;制定具体的实施操作计划;实际收集和分析工作信息。
3、结果形成阶段:与有关人员共同审核和确认工作信息;形成职务说明书;形成任职条件说明。
4、应用与反馈阶段:职务说明书的使用培训;使用职务说明书的反馈与调整。
二、工作分析的主要目的: (了解)1、为空缺岗位招聘员工 (获得岗位的工作职责,对任职者的要求)2、确定绩效考核的标准3、确定薪酬体系4、培训与开发三、工作分析的基本方法:观察法、面谈法、调查问卷法、工作日志、工作实践、典型事件法。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复习资料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复习资料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复习资料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一、组织结构设计的程序:1.分析组织结构的影响因素,选择最佳的组织结构模式;2.根据所选择的组织结构模式,把企业划分为不同、相对独立的部门;3.为各个不阿米娜选择合适的部门结构;4.把各个部门组合起来形成特定的组织结构;5.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组织结构一、部门结构模式的设计:1.以工作和任务为中心(直线制、直线职能制、矩阵结构);2. 以成果为中心(事业部制、模拟分权制);3.以关系为中心(跨国公司)二、组织发展战略包括:1.增大数量;2.扩大地区;3.纵向整合;4.多种经营三、组织结构变革的程序:1.组织诊断;2.实施变革;3.组织评价P11四、反映组织结构的主要资料:1.工作岗位说明书;2.组织体系图;3.管理业务流程图五、组织结构诊断的程序:1.组织结构调查;2.组织结构分析;3.组织决策分析;4.组织关系分析六、组织决策分析(纵向决策)要考虑的因素:1.决策影响的时间;2.决策对各职能的影响面;3.决策者所具备的才能;4.决策的性质七、组织关系分析包括:1.分析某个单位应对哪些单位和个人发生联系;2.要求被人给予何种配合和服务;3.它应对别的单位提供什么协作和服务八、企业组织变革的征兆:1.企业经营业绩下滑;2.组织结构本身病症的暴露;3.员工士气低落九、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方式:1.改良式变革,如局部改变某科室的职能、新增一个职位等;2.爆破式变革,如企业合并、从职能制度构变为事业部制结构;3.计划式变革,如企业组织结构的整合。
十、组织结构变革的阻力表现:1.生产经营情况恶化;2.工作效率低下;3.要求调职和离职的人数增加;4.发生争吵和敌对行为;5.提出各种似是而非的反对变革的理由。
十一、保证变革顺利进行的措施:1.让员工参加组织变革的调查;2.大力推行与组织变革相适应的人员培训计划;3.大胆启用年富力强人才。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教材各章节重点知识
2017.5企业人力二级总复习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1.简述组织的职能设计(含步骤和方法)P14-152.常见的部门组合方式有哪3个?(含:具体形式、优缺点、适用);进行具体职能或业务部门设计时应解决哪4个问题?P21-223.现有企业的结构整合(含:不协调现象、措施)及其过程P28-294.改进岗位设计的基本内容P34-365.制定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的基本程序P50-526.影响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一般因素P577.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准备阶段应做好哪些工作?P58-608.简述进行人员预测时常见的环境分析方法(SWOT分析法、竞争五要素分析法)P58-599.简述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含:定性3个和定量11个)P63-7110.企业人力资源供求不平衡(含:供>求、供<求)的解决方法P95-96第二章招聘与配置1.测评标准体系构建的步骤(也称构建过程)P124-1272.企业员工素质测评的准备阶段应做好哪些工作?(P127-128);员工素质测评结果处理的常用分析方法是哪些?(P132)3.员工素质测评时,如何设计测评标准?P135-139(表2-12、2-14、2-16、2-22)4.笔试存在的问题与主要对策P144-1455.结构完整的面试准备阶段应做好哪些工作?P152-1546.面试中的常见问题P158-1597.面试实施技巧P159-1618.员工招聘时应注意的问题P162-1639.结构化面试试题的类型P16410.无领导小组讨论优缺点P178-17911.无领导小组操作流程中的准备阶段应做好哪些工作?P180-182(提示:会设计评分表2-38)12.无领导小组的评价与总结阶段,考官应着重评估被测评者哪些方面的表现?P18313.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设计的一般流程P190-192第三章培训与开发1.企业培训成本具体包括哪些内容?P2142.基本竞争战略对培训需求的影响力分析P216-218表3-13.实施培训计划管理的配套措施P234-2374.员工培训课程计划的内容和编制的关键点分别是什么?P248 P2505.培训教师的来源及选聘标准P257-2606.管理技能培训开发的方法有哪些?P274-2787.设计员工培训评估方案及应达到的基本要求P287-289;P291-2928.培训成果的四级评估体系P294表3-159.培训成果评估的五种重要指标P295-29810.培训主管业绩评估P312-313(表3-25)11.培训师能力评估P314-315(表3-26)12.撰写评估报告的步骤P316-317第四章绩效管理1.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程序(注意“(一)和表4-2”)P325-3292.审核关键绩效指标的要点P344-3463.设定KPI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P3464.绩效监控的关键点是什么?P3485.绩效辅导的时机与方式P349-3506.不同绩效管理阶段沟通的目的和侧重点P357-3587.绩效沟通的技巧P3588.绩效考评方法比较(表4-10)P3609.绩效考评误差的识别P362-36510.避免考评者误差的方法P365-36611 实施360度考评方法时注意问题P37512.绩效考评后台系统的主要功能P377-37813.绩效考评结果反馈体系设计(含:反馈面谈程序和技巧)P384-38514.绩效管理系统的评估指标与方法P387-389第五章薪酬管理1.日常薪酬管理工作P3982.薪酬市场调查的程序P405-418(图5-2需补充)3.薪酬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P412-4164.薪酬满意度调查内容P421(表5-8)5.薪酬满意度调查的程序P422-4236.薪酬满意度调查结果的分析实例P424-4267.岗位分类的主要步骤P4328.薪酬结构大致分为哪4个类型?(含:特点、具体形式、优缺点、适用)P456-4579.薪酬制度设计的原则P459-46110.企业薪酬策略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关系P461表5-2011.宽带薪酬体系设计流程P469-47012.设计宽带薪酬的关键决策和实施要点P470-47313.薪酬制度常见问题P476-47914.简述制订薪酬计划的工作程序P490-491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1.事实劳动关系形成原因及其法律规定P503-5052.被派遣劳动者的管理P511-5123.案例分析(二):用工单位应当如何管理被派遣员工P516-5174.案例分析(三):劳务派遣女工“三期”的法定保护P517-5185.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P520-5216.工资集体协商的代表是如何确定的?P5267.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的种类P533-5348.如何积极营造劳动安全卫生环境?P536-5379.劳动争议仲裁基本制度【注意:终局裁决、管辖制度、区分举证责任制度】P547-55010.劳动报酬争议仲裁的特别时效P552-55311.劳动争议应用案例分析(四)和(五)P570-572。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考试复习提纲
2012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考试复习提纲 1 HR 二级考试复习提纲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S1.1.1企业组织结构设计一、组织设计原则:(我国 5条、孔茨 15 条、厄威克 8条)1.任务与目标原则 2.专业分工与协作原则 3.有效管理幅度原则 4.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原则 5.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原则二、组织结构设计程序:1.分析因素,选择最佳结构模式(根据企业规模、环境、战略、信息沟通)2.根据所选模式,将企业划分为不同的、相对独立的部门3.选择合适结构,进行机构设置 4.将各部门组合,形成特定的组织结构 5.根据环境变化不断调整结构三、组织结构模式选择:1.以成果为中心:事业部制、模拟分权制 2.以任务为中心:直线制、直线职能制、矩阵制 3.以关系为中心:契约制四、组织结构与企业战略的关系: 1.组织结构是企业战略实施的手段2.根据企业战略调整组织结构S1.1.2企业组织结构变革五、组织结构变革的程序:1.诊断:( 1)调查:工作岗位说明书、组织体系图、管理业务流程(2)组织结构分析:任务确认、分析核心竞争力、分析各种职能的性质和类别(3)组织决策分析( 4)组织关系分析 2.实施变革:改良式、计划式、爆破式3.企业组织结构评价六、组织结构变革的征兆:1.企业经营业绩下降 2 .组织结构本身病态的暴露:如指挥失灵,决策迟缓、信息不畅等 3.员工士气低落,合理化建议减少,旷工率离职率上升七、组织变革的阻力、原因及措施:1.阻力:( 1)生产经营状况恶化( 2)工作效率降低( 3)调职离职人数增多( 4)提出反对理由2.原因:( 1)习惯了以前的工作方式和组织结构,对变革有不安全感( 2)思维落后,没有理解组织变革的必要性3.措施:( 1)组织员工参与变革(拉人)(2)对员工进行培训,使其适应变革后的工作岗位(培训)( 3)起用年富力强、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换人)八、组织变革应注意的事项:1.要仔细研究充分酝酿,避免心血来潮、朝令夕改现象2.先试点后推广3.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及相关配套工作S1.2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程序九、人力资源规划内容:狭义:人员配备计划、人员晋升计划、人员补充计划广义:人员配备计划、人员晋升计划、人员补充计划、薪酬激励计划、培训计划、职业生涯规划、其他十、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 1.满足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 2.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 3.协调人力资源管理各项计划 4.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5.使员工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十一、人力资源规划的环境:内部:企业行业特征、企业发展战略、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外部:人口、经济、科技、文化法律十二、人力资源规划的原则: 1.确保人力资源需求原则 2.与外部环境相适应原则 3.与企业战略相适应原则 4.保持流动性原则十三、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核心:需求、供给、供求平衡) 1.收集企业经营环境、发展战略的信息 2.确定期限,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准备资料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进行供求预测 4.制定计划,提出调整措施 5.评价与修正S1.3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十四、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内容: 1.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2.人力资源存量与增量预测 3.人力资源结构预测 4.特种人力资源预测十五、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作用:1.对组织方面:( 1)满足组织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2)提高组织竞争力( 3)是人力资源部门与其他直线部门良好沟通的基础2.对人力资源管理方面:(1)实施管理的依据( 2)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十六、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局限性:( 1 )代价昂贵( 2)知识匮乏( 3)环境不确定( 4)企业内部抵制&影响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一般因素:十七、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包括:(1)现实人力资源预测( 2)未来需求预测(3)未来流失预测分析S1.3人力资源的需求预测十八、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程序:1.准备阶段:(1)构建预测系统:总体经济发展预测、总量与结构预测、预测模型与评估系统( 2)预测环境与影响因素分析 SWOT 、竞争五要素分析法( 3)岗位分类( 4)资料采集与初步处理2.预测阶段:(1)确定职务编制与人员配置,即定编(标准)( 2)盘点人力资源,统计缺编超编人数(存量)( 3)讨论得出现实人力资源需求量(标准 - 存量)(4 )统计退休、辞职等未来人员流失状况(未来流失)( 5)根据企业发展统计未来需求量(未来需求)(6)汇总得出整体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结果3.编制需求计划S1.3.2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技术路线和方法十九、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原理:相关性原理、相似性原理、惯性原理二十、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1.定性方法:描述法、经验预测法、德尔菲法(问卷调查法、 25 个问题)2.定量方法:(1)转换比率法(短期需求预测)(2 )人员比率法( 3)趋势外推法:y=a+b • t (4)回归分析法:y=a+刀bi • xni (5)经济计量模型法: y=f(x1,x2x3…xi…xn) (6)灰色预测模型法(7)生产模型法(8)马尔可夫分析法(9)定员定额分析法:工作定额分析法( N=W/Q • (1+R) )、岗位定员法、设备看管定额法、劳动效率定额法、比率定员法( 10 )计算机模拟法S1.4人力资源供给预测与供求平衡二十一、人力资源外部供给预测影响因素:( 1 )地域因素( 2)人口政策及人口现状( 3)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 4) 社会就业意识与择业偏好二十二、人力资源外部供给来源:( 1 )大中专院校毕业生( 2)复员转业军人( 3)失业人员、流动人员( 4) 其他组织在职人员二十三、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步骤: (1)盘点现有人力资源( 2)分析历史数据,得出调整比例( 3)向各部门主管了解人事调整状况( 4)汇总得出内部供给预测( 5)分析外部因素,得出外部供给预测( 6)综合内、外部预测,得出供给预测二十四、内部供给预测方法:1 .人力资源信息库(1 )技能清单:①员工的工作岗位、经验、年龄②员工的能力、学历、责任③对员工工作表现、提升准备条件的评价④对员工最近一次的工作表现的评价(2)管理才能清单2.管理人员接替模型2007 年例:中层一般高层定员 6 人=年初 5 人+内部提升 1 人中层定员 20人=年初16人-向上提升 1人-流失3人+下层提升 8人直接主管定员 35 人=年初 29 人-向上提升 8 人-流失 1 人+下层提升 8 人+外部招聘 7 人一般定员 130人=年初118人-向上提升 8人-流失4人+外部招聘 24人3.马尔可夫模型二十五、应付人力资源供不应求的方案: 1.将富余人员调往空缺岗位(调整)2.高技术职位:内部培训、外部招聘(晋升与招聘) 3 .延长工作时间,增加报酬(延时) 4.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效率) 5 .聘用非全日制临时工(临时用工)6.聘用全日制临时工(临时用工)二十六、应付人力资源供大于求的方案: 1 .永久辞退一些不适合的员工(辞退员工) 2.合并组织机构(机构合并) 3.鼓励内退或提前退休(退休)4.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培训,留一部分人在培训中) 5.加强培训,掌握多种技能,自谋职业(培训) 6.减少工作时间,降低工资水平(减时)7.多个员工分担以前一个员工的工作,降低工资水平(降低效率)第二章招聘与配置S2.1 员工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构建一、员工素质测评的基本原理: 1.个体差异原理 2.工作差异原理:工作任务差异、工作职权差异 3.人岗匹配原理:岗位与岗位匹配、员工与员工匹配、工作要求与员工素质匹配、工作报酬与员工贡献匹配二、员工素质测评的类型: 1.选拔性测评(用于选拔人才)特点:(1)强调区分功能( 2)指标灵活( 3)过程客观( 4)标准刚性( 5)结果为分数或等级2.开发性测评(用于员工培训)以员工素质开发为目的3.诊断性测评(需求层次调查)了解现状查找根源,特点:细致全面、系统性强、结果不公开4.考核性测评(又称鉴定性测评)。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复习资料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复习资料第一章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一、常见组织结构的选择:直线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子公司和分公司:(注意:定义、特点、适用对象、优缺点)二、制约组织结构的六个方面:1、信息沟通:贯穿于管理活动的全过程。
2、技术特点:主要包括技术复杂程度和稳定性两个内容;3、经营战略:是现代企业经营的主要标志;4、管理体制;5、企业规模6、环境变化。
三、部门结构的不同模式:1、以工作和任务为中心——直线制、直线职能制、矩阵结构(任务小组)等,即广义的职能制组织结构模式。
优点:明确性和高度稳定性;缺点:个人不了解整体任务缺乏连续性。
企业规模较小时,能有效保证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2、以成果为中心——事业部制、模拟分权制。
优点:个体了解自己的任务又了解整个企业的任务;既具高度的稳定性,又具较强的适应性。
事业部制一般在大型企业中采用。
缺点:机构设置多,管理费用高。
3、以关系为中心——契约制:特大企业或项目中采用。
实用性差,明确性、稳定性。
四、部门结构选择考虑的因素:1、规模大小:小——以工作和任务为中心;大——以成果为中心;特大——以关系为中心;2、性质:利润为中心——事业部制;成本或责任为中心——直线制或直线职能制。
3、技术状况:4、成员素质:高——以成果为中心;五:正式组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有意识地加以协调的行为或力的系统;非正式组织: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人的无意识的体系化了的多种心理因素的系统。
六:系统的反映组织结构的主是资料:1、工作岗位说明书;2、组织体系图;3、管理业务流程图。
七、美国企业管理史学家钱德勒著名的结论:组织结构服从战略。
八、组织外部环境:给企业造成市场机会或环境威胁的主是社会力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企业的战略管理。
影响因素:1、政治和法律环境;2、经济环境;3、科技环境;4、社会文化环境;5、自然环境。
九、岗位分析的研究任务:1、岗位技术:对岗位的名称、劳动活动的程序、职责、工作条件和环境等所进行的一般说明;2、岗位要求:通过岗位描述,进一步说明担负某一岗位工作的员工所必须具备的资格条件,如经验阅历、能力、技能、体格、兴趣等方面的要求。
人力资源二级复习提纲
国家职业资格考试上海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考前辅导练习第一篇人力资源规划本篇重点内容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组织变革与人力资源管理变革人力资源规划制定程序(含影响因素)人力资源供、需预测的方法和技术工作分析工作设计第一部分考点聚焦第一章战略、组织变革与企业制度【难点:组织战略与组织变革】1 、人力资源战略是组织战略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子战略,人力资源规划是组织规划的重要部分,是子规划。
2 、企业战略包含三方面:目标、计划和部署。
即提出企业的中长期发展目标、行动计划并进行资源配置。
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将企业战略定义为“企业为开展核心竞争力和获取竞争优势而整合和协调企业一系列资源和行动的谋划。
”3 、行业发展阶段:初期,成长期,竞争期,成熟期,衰落期4 、企业组织结构:组织结构的基本单位是岗位或职位,企业战略通过岗位或职位落实到每一个员工的任务和职责中,并由制度予以维持。
5 、直线制是集权化,职能制是专业化,事业部制是分权化,矩阵制是为了解决各部门之间的横向沟通问题,网络型是战略经营单位或者外包的产物。
6 、行业发展阶段、企业战略与组织结构的关系发展阶段采取战略企业特征结构类型行业初期数量扩张战略小型企业,一种产品,在小型市场直线制、职能制成长期地区扩张战略较大的或多样化的市场,单一产品职能制、事业部制竞争期纵向整合战略多样化市场上,扩展相关产品系列事业部制、矩阵结构成熟期多种经营战略大型的多样化市场,多种经营矩阵结构、战略经营网络7 、企业组织结构与战略:组织结构服从于战略,战略有前导性,组织结构有滞后性。
企业战略的变化快于组织结构的变化,组织结构的变化滞后于战略的变化。
8 、企业生命周期与企业战略:( 1 )企业变化阶段的上升期和高峰期:发展型战略(进攻型战略)( 2 )企业变化阶段的平稳期:稳定型战略(防御型战略)( 3 )企业变化阶段的低潮期:紧缩型战略(退缩型战略)9 、从战略长度看,企业战略包括长期战略、中期战略、短期战略。
人力资源管理二级复习大纲最新版本
2018年11月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考试总复习资料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超事业部制的主要优点缺点:P4 简答优点:1、形成拳头优势2、增强了企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3、公司总经理时间和精力集中在企业重大战略性决策上4、培养出色的接班人。
缺点:1、增加了管理层次,加大企业内部的横向、纵向的协调与沟通的工作量2、管理人员和管理成本增加多维立体组织结构的优点和缺点 P6、7简答优点:1、能够使产品事业部、地区事业部与专业职能参谋部门三方面都能从整个组织的全局考虑问题,从而减少部门间的摩擦,互通信息,集思广益,共同决策2、能够最大限度满足客户的要求;3、在分权的基础上,能够确保职能目标的实现4、使人力资源在多种产品线之间灵活共享5、能适应不确定性环境的变化,进行复杂决策的需要6、它主要应用于跨国公司和规模巨大的跨地区公司。
缺点:1、员工面临三重职权关系,容易产生无所适从的情况。
2、员工需要接受高强度的训练,具有良好人际关系和多种专业技能。
3、部门之间的横向协调困难,必须付出很大努力实现权力的平衡。
4、需要频繁召开会议协调关系,讨论解决冲突的方案,从而增加管理成本,影响决策效率。
模拟分权组织结构的主要优点缺点P8简答优点1、实践证明该组织结构模式具有较广的适用范围。
2、有利于深化国有企业的内部改革,加速老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
3、有利于增强企业活力,调动分厂或车间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4、有利于使责、权、利相结合,强化责任感,激发员工的参与意识,努力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高效益。
缺点1、内部的价格体系不容易完全理顺。
2、各专业分公司生产经营计划的目标和生产任务难以确定。
3、对各单位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显得比较困难而复杂。
4、企业内部的信息交流较差。
5、组织内横向协调的难度大。
组织职能设计的步骤P14简答组织职能设计过程包括职能分析、职能调整和职能分解三个具体的步骤,其中职能分析是其核心内容。
1.职能分析职能分析的目的是从宏观的角度确定组织需要的基本职能,明确企业的关键职能和基本职能。
人力资源二级复习提纲
人力资源二级复习提纲第一篇人力资源规划一、组织结构与组织战略1.组织机构变革直线制到直线职能制(业务扩大、机构复杂)直线职能制到事业部制(产品多样、地区多元、总公司与分公司)事业部制到直线职能制(适当收缩,见例题)2.五种组织结构,尤其其中直线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优缺点二、人力资源规划1.流程P272.需求预测方法德尔非法、数学模型法、转换比率法、劳动定额法、计算机模拟法(最精确最复杂)3.供给预测方法内部供给(马尔可夫法、接替模型)外部攻击4.供求平衡:数量平衡、质量平衡、结构平衡三、工作分析1.工作分析含义2.工作说明书编写3.工作分析方法(关键事件法,见例题)四、工作设计1.工作设计含义(热情、积极性、人岗相匹配,P61)2.工作设计方法五、人力资源成本人力资源成本组成P76-77典型问题: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问题:(1)组织结构不完善(2)供给、需求预测不科学(3)岗位职责不清,没有科学的工作说明书(4)员工工作热情下降解决:(1)完善组织结构,进行组织结构变革,选择适当的组织结构(2)进行科学的供给、需求预测,运用科学的方法,实现供求平衡(3)进行工作分析,编写科学的工作说明书(4)进行工作涉及、流程再造,提高员工工作热情,工作设计的方法原因:(1)组织结构与组织战略之间的关系,各种组织结构优缺点(2)人力资源要有完整规划,才能最终达到供求平衡,六步骤(3)工作分析的含义,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工作的起点(4)工作设计的目的在于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实现人岗相匹配第二篇招聘配置一、招聘的流程1.招聘需求分析2.招聘计划3.人员招聘招聘来源:内部和外部“长期外部招聘,影响内部员工积极性”“长期内部招聘,小团体,新思想”问题:内外部招聘运用不恰当解决:内外部结合使用为什么:内外部招聘优缺点招聘渠道“专业化人才,但是在报纸发布广告”解决——杂志“竞争对手选择哪里,他就不选哪里”解决——选择竞争对手发布广告的媒体“高端人才却采用招聘会”解决——猎头“网络招聘——网络招聘是否适合于所有行业所有职位?”4.测试与面试面试方法运用不恰当“问所有人都是不同的问题,不能横向比较”“问所有人都是同样的问题,不能展示个性”问题:结构化与非结构化面试运用不恰当解决:综合使用为什么:各有优缺点“您过去人生中最大的成就?”有工作经验“假如您应聘成功,遇到****情况,你会如何处理?”无工作经验问题:方法运用不得当解决:另外一种为什么:适用人群不同Stress Interview “对于应届毕业生/基层员工采用压力面试”问题:滥用压力面试解决:用非压力面试的任一种为什么:工作经验,需要承受高压力,中高层管理者面试如何组织,遵守哪些原则五个步骤:面试准备、面试开始、正式面试、结束面试、面试评估STAR5.人员录用背景调查方法:单位、学校、档案管理部门内容:学历、工作经验、能力、人品如何鉴别假文凭?A 上网B 电话C 考核错误——对比法体检体检就是一般的身体健康检查(错误),还包括运动能力测试费用,程序,指定医院,公司备案录用通知、辞谢信撰写标题刘惜君小姐:非常高兴的通知您,录用为公司部门,请您于**年**月**日**时来我公司**部门报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招聘与配置第一节员工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构成员工素质测评的基本原理:1、个体差异原理;2、工作差异原理;3、人岗匹配原理:⑴工作要求与员工素质相匹配;⑵工作报酬与员工贡献相匹配;⑶员工与员工之间相匹配;⑷岗位与岗位之间相匹配。
员工素质测评的类型:1、选拔性测评(以选拔优秀员工为目的);2、开发性测评(以开发员工素质为目的);3、诊断性测评(了解现状或查找根源为目的);4、考核性测评(又称鉴定性测评,以鉴定某种素质是否具备以及具备的程度为目的)。
员工素质测评的主要原则:1、客观测评与主观测评相结合;2、定性测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3、静态测评与动态测评相结合;4、素质测评与绩效测评相结合;5、分项测评与综合测评相结合。
员工素质测评量化的主要形式P76:1、一次量化与二次量化;2、类别量化与模糊量化;3、顺序量化、等距量化与比例量化;4、当量量化。
素质测评标准体系:一、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要素:1、标准:1)从标准揭示的内涵看:⑴客观形式;⑵主观评价;⑶半客观半主观。
2)从标准表示的形式看:⑴评语短句式;⑵设问提示式;⑶方向指示式;3)根据测评指标操作的方式划分:⑴测定式;⑵评定式。
2、标度:⑴量词式标度;⑵等级式标度;⑶数量式标度;⑷定义式标度;⑸综合式标度。
3、标记(没有独立意义)二、测评体系的构成:1、测评标准体系的横向结构:1)结构性要素:⑴身体素质;⑵心理素质。
2)行为环境要素:⑴内部环境:个人自身所具备的素质;⑵外部环境:包括工作性质和组织背景。
3)工作绩效要素:是一个人素质与能力的综合表现:包括一个人的工作量、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工作成果、群众威信、人才培养等要素。
2、测评标准体系的纵向结构:⑴测评内容;⑵测评目标;⑶测评指标。
三、测评标准体系的类型:1、效标参照性标准体系;2、常模参照性指标体系。
品德测评法:一、品德测评法;二、问卷法;三、投射技术:起源于临床心理学和精神病治疗法,特点:1、测评目的隐蔽性;2、内容的非结构性与开放性;3、反应的自由性。
知识测评:一、由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提出,把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六个层次:1、知识;2、理解3、应用4、分析5、综合;6、评价。
二、我国提出:1、记忆;2、理解;3、应用。
能力测评:1、一般能力测评;2、特殊能力测评;3、创造力测评;4、学习能力测评。
企业员工素质测评的具体实施:一、准备阶段:1、收集必要的资料;2、组织强有力的测评小组:⑴坚持原则,公正不偏;⑵有主见,善于独立思考;⑶有一定的测评工作经验;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⑸有事业心,不怕得罪人;⑹作风正派,办事公道;⑺了解被测评对象的情况。
3、测评方案的制定:⑴确定被测评对象范围和测评目的;⑵设计和审查员工素质能力测评的指标与参照标准;⑶编制或修订员工素质能力测评的参照标准;⑷选择合理的测评方法。
二、实施阶段:1、测评前的动员;2、测评时间和环境的选择:⑴测评时间P89;⑵测评环境。
3、测评操作程序:1)报告测评指导语:包括⑴员工素质测评的目的;⑵强调测评与测验考试的不同;⑶填表前的准备工作和填表要求;⑷举例说明填写要求;⑸测评结果保密和处理,测评结果反馈。
2)具体操作:⑴单独操作;⑵对比操作;⑶回收测评数据。
三、测评结果调整:1、引起测评结果误差的原因:⑴测评的指标体系和参照标准不够明确;⑵晕轮效应;⑶近因误差;⑷感情效应;⑸参评人员训练不足。
2、测评结果处理的常用分析方法:⑴集中趋势分析;⑵离散趋势分析;⑶相关分析;⑷因素分析。
3、测评数据处理。
四、综合分析测评结果:1、测评结果的描述:⑴数字描述;⑵文字描述。
2、员工分类:⑴调查分类标准;⑵数学分类标准。
3、测评结果分析方法:⑴要素分析法;⑵综合分析法;⑶曲线分析法第二节面试的组织与实施面试: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由面试考官与应聘者按照预先设计好的目的和程序,进行面谈、相互观察、相互沟通的过程。
面试的特点:1、以谈话和观察为主要工具;2、面试是一个双向沟通的过程;3、面试具有明确的目的性;4、面试是按照预先设计的程序进行的;5、面试考官与应聘者在面试过程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面试的类型:1、根据面试的标准化程序分为:结构化面试、非结构化面试、半结构化面试;2、根据面试实施的方式分为:单独面试、小组面试;3、根据面试的进程分为:一次性面试、分阶段面试;4、根据面试题目的内容分为:情景性面试、经验性面试。
面试的发展趋势:1、面试形式丰富多样;2、结构化面试成为面试的主流;3、提问的弹性化;4、面试测评的内容不断扩展;5、面试考官的专业化;6、面试的理论和方法不断发展。
面试的基本程序:一、面试的准备阶段:1、制定面试指南:⑴面试团队的组建;⑵面试准备;⑶面试提问分工和顺序;⑷面试提问技巧;⑸面试评分办法。
2、准备面试问题:⑴确定岗位才能的构成和比重;⑵提出面试问题。
3、评估方式确定:⑴确定面试问题的评估方式和标准;⑵确定面试评分表。
4、培训面试考官。
二、面试的实施阶段P104:1、关系建立阶段;2、导入阶段;3、核心阶段;4、确认阶段。
三、面试的总结阶段:1、综合面试结果:⑴综合评价;⑵面试结论。
2、面试结果的反馈:⑴了解双方更具体的要求;⑵关于合同的签订;⑶对未被录用者的信息反馈。
3、面试结果的存档。
面试中的常见问题:1、面试目的不明确;2、面试标准不具体;3、面试缺乏系统性;4、面试问题设计不合理:⑴直接让应聘者描述自己的能力、特点、个性的问题;⑵多项选择式的问题。
5、面试考官的偏见:⑴第一印象;⑵对比效应;⑶晕轮效应;⑷录用压力。
面试的实施技巧:1、充分准备;2、灵活提问;3、多听少说;4、善于提取要点;5、进行阶段性总结;6、排除各种干扰;7、不要带有个人偏见;8、在倾听时注意思考;9、注意肢体语言沟通。
员工招聘时应注意的问题:1、简历并不能代表本人;2、工作经历比学历更重要;3、不要忽视求职者的个性特征;4、让应聘者更多地了解组织;5、给应聘者更多的表现机会;6、注意不忠诚和欠缺诚意的应聘者;7、关注特殊员工;8、慎重做决定;9、面试考官要注意自身的形象。
结构化面试问题的类型P113:1、背景性问题(个人、家庭、教育、工作背景);2、知识性问题;3、思维性问题;4、经验性问题;5、情境性问题;6、压力性问题;7、行为性问题。
行为描述面试的内涵:简称面试,是一种特殊的结构化面试,与一般的结构化面试的区别在于,它采用的面试问题都是基于关键胜任特征的行为性问题。
行为描述面试的实质:1、用过去的行为预测未来的行为;2、识别关键性的工作要求;3、探测行为样本。
行为描述面试的假设前提:1、一个人过去的行为最能预示其未来的行为;2、说和做是截然不同的两码事。
行为描述面试的要素:1、情境;2、目标;3、行动;4结果。
基于选拔性素质模型的结构化面试步骤:(简答题)一、构建选拔性素质模型:1、组建测评小组;2、从招聘岗位的优秀任职人员中选出一定组成检测样本;3、对测验样本进行人格测验,总结各个被测人员的素质特征;4、将测评结果进行综合,列出招聘岗位选拔性素质表;5、将岗位选拔性素质表中的各个素质进行分级,绘制选拔性素质线,构建选拔性素质模型。
二、设计结构化面试提纲:1、将选拔性素质模型分解为一级选拔性素质,每一个选拔性素质就是一个测评指标;2、请专家针对每一个测评指标设计出一系列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修改完善,形成问卷。
3、将问卷发放给该岗位的部分员工,进行预先测试,检验其有效性,形成最终问卷。
4、编写结构化面试大纲。
三、制定评分标准及等级评分表四、培训结构化面试考官,提高结构化面试的信度和效度:1、要求面试考官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了解组织状况和岗位要求,清楚每一个测评指标、测评标准、问卷题目及相关的背景信息。
2、要求面试考官有丰富的社会工作经验,善于观察,能客观地记录应聘者在面试过程中的各种反映,把握应聘者的特征。
3、要求面试考官掌握相关的员工测评技术,能熟练运用各种面试技巧,随机应变,不让应聘者偏离测评指标,有效地控制面试局面。
4、要求面试考官具有良好的个人品德和修养,能保持和善、公正,避免评价偏差,遵守打分规则,确保应聘者机会平等。
五、结构化面试及评分:结构化面试考官利用指标等级评分表对应聘者进行评分,评分结果汇总于等级评分表中六、决策:1、淘汰不具备关键选拔性素质的候选人。
2、对剩下的每位候选人员的指标等级得分作如下处理:求得负分的每个指标的得分的平方和S,并按S由小到大的顺序为候选人编号。
S越小,编号越小,说明候选人和岗位匹配得越好。
3、对S相等的候选人员作如下处理:先对比其得正分的指标数目,得正分的指标越多,说明该候选人越优秀,将其编号排在前面。
4、对S相等,得正分的指标的数目也相等的候选人作发下处理:将得正分的指标得分累加,得分越高,说明该候选人越优秀,将其编号排在前面。
5、根据人力资源规划中招聘人数的要求,按照小编号优先的原则,从前到后选取一定数量的应聘者作为候选人。
群体决策法:指在招聘活动中,组建决策团队,由具有不同背景的多个决策人员对应聘者进行评价和打分,最后综合各决策人员的评价意风,得出应聘者的最终评价结果的招聘决策方法。
群体决策法的特点:1、决策人员的来源广泛;2、决策人员不唯一,削弱了决策者的主观因素对决策结果的影响,提高了招聘决策的客观性。
3、运用了运筹学群体决策法的原理,提高了招聘决策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群体决策的具体步骤:一、建立招聘团队:1、招聘团队应由: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用人部门经理、用人部门经验丰富的员工代表组成(骨干员工)。
2、为了确定各位招聘人员的评价权重,让他们对彼此进行评价,说出在总评价结果中占多大的比例。
也就是得出评价权重。
二、实施招聘测试:根据招聘计划进行各种测试,如笔试、面试等。
三、作出聘用决策。
第三节无领导小组讨论的组织与实施评价中心的含义:是从多角度对个体和赤进行标准化评估的各种方法的总称。
评价中心的主要作用是:1、用于选拔员工,重点在于挑选那些具有胜任岗位所必需的能力或潜质的员工;2、用于培训诊断,重点分析员工优劣势,明确员工需要在哪些方面加强,为培训提供参考依据。
3、用于员工技能发展,在培训诊断的基础上,改善提高其能力。
评价中心技术主要包括:无领导小级讨论、公文筐测验、案例分析、管理游戏等。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概念:简称,是评价中心方法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指由一定数量的被评人(6-9人),在规定时间内(约1小时)就给定的问题进行讨论。
其特点如下:1、讨论中各个成员处于平等的地位,不指定小组的领导者或主持人。
2、通过讨论得到一个全体成员一致认可的用于问题解决的决策方案。
3、评价者通过被评人在讲座中的语言及行为的观察评价被评人的:领导能力、人际沟通技巧、主动性、口头表达能力、说服力、自信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