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歌曲弹唱 (1)
幼儿歌曲弹唱教案-(版)

幼儿歌曲弹唱教案一、教案背景幼儿时期是孩子们音乐感知和兴趣培养的关键时期,通过弹唱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还可以锻炼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记忆力。
本教案旨在通过简单易学的幼儿歌曲,引导孩子们体验音乐的魅力,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让他们能够感知和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如节奏、音高、音色等。
2.培养幼儿的弹唱技能,让他们能够熟练地弹奏简单的幼儿歌曲,并配合歌词进行演唱。
3.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让他们能够自信地表达自己的音乐感受,并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
三、教学内容1.学习简单的音乐理论知识,如音符、节奏、音高等。
2.学习弹奏简单的幼儿歌曲,如《小星星》、《两只老虎》等。
3.学习配合歌词进行演唱,注意音准、节奏和表达。
四、教学方法1.采用示范法,教师先进行弹唱示范,让孩子们观察和模仿。
2.采用互动法,教师与孩子们一起弹唱,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
3.采用创作法,鼓励孩子们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自信心。
五、教学步骤1.引入活动: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幼儿歌曲,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2.音乐理论学习:教师简单介绍音符、节奏、音高等音乐理论知识,让孩子们初步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
3.弹唱教学:教师示范弹唱一首简单的幼儿歌曲,让孩子们观察和模仿。
教师逐句教授弹奏和演唱技巧,引导孩子们逐步掌握。
4.互动环节:教师与孩子们一起弹唱,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
可以采用轮流弹唱、合唱等方式,让孩子们积极参与。
5.创作环节:鼓励孩子们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可以是一段旋律、一句歌词或一首完整的歌曲。
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孩子们表达自己的音乐感受。
6.总结与展示: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教学内容和成果,鼓励孩子们进行展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创作成果。
六、教学评价1.观察孩子们在弹唱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进步情况。
2.收集孩子们的音乐作品,评价他们的创作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幼儿歌曲弹唱全文PPT精讲

项目一 为歌曲编配和声及伴奏音型
任务一 为C大调的幼儿歌曲编配和声及伴奏音型
活动一 伴奏的基础知识
在幼儿歌曲伴奏中,属七和弦有 时可以替代D和弦使用,多用于在歌 曲的终止、半终止处,它的标记为D7。
在伴奏中我们经常使用省略五音的D7
和弦。
项目一 为歌曲编配和声及伴奏音型
任务一 为C大调的幼儿歌曲编配和声及伴奏音型
提前引入的感觉,形成完整的终止式和声进行配和声及伴奏音型
活动一 伴奏的基础知识
《在农场里》半终止处落在音符 “mi”上,我们使用了Ⅰ级和弦。在 歌曲的第七小节终止处的第一拍旋律 音为“sol”,可以使用K46和弦;第 二拍旋律音是“fa”“re”,可以使 用D7和弦。完成了 K46—D7—T的完整 终止式的和声进行。
项目一 为歌曲编配和声及伴奏音型
任务一 为C大调的幼儿歌曲编配和声及伴奏音型
活动一 伴奏的基础知识
(2)终止式的K46—D7—T的和声进行。终止四六和弦是主和 弦的第二转位,也叫K46和弦。在歌曲的终止式中,在属七 和弦的前面加上K46和弦,好像是将低音声部的“sol”音 K46和弦专门用于歌曲的终止式。
才能保证旋律的流畅及连贯性。在这里,我们要 为大家总结一下一般旋律及伴奏和弦的 指法规律。以幼儿 歌曲《看星》 为例:
项目一 为歌曲编配和声及伴奏音型
一、C大调的正三和弦的构成及应用 (一)C大调正三和弦的构成 正三和弦就是在大调调式中的Ⅰ、Ⅳ、Ⅴ级音上建立 起来的主和弦、下属和弦、属和弦。主和弦用字母 T 表 示,下属和弦用字母 S 表示,属和弦用字母 D 表示。它 们分别代表着大调和声的三个功能。
项目一 为歌曲编配和声及伴奏音型
任务一 为C大调的幼儿歌曲编配和声及伴奏音型
幼儿园儿童歌曲弹唱教案

幼儿园儿童歌曲弹唱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几首适合幼儿园儿童唱的歌曲;2.能够使用适合的音符和节奏弹唱这些歌曲;3.完成简单的口琴或其他乐器伴奏。
二、教学内容1. 歌曲选择为了能够激发幼儿园儿童的音乐兴趣,以及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选择以下几首适合幼儿园儿童唱的歌曲:•《小星星》•《两只老虎》•《小兔子乖乖》•《两只小蜜蜂》这些歌曲都是耳熟能详的,而且适合幼儿园儿童学习。
2. 弹唱基本知识在教唱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如何使用标准的乐谱和乐符来弹唱歌曲。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识,例如:•音符•节奏•速度这些是弹唱和伴奏的基础,因为我们需要知道如何用适当的音符和节奏弹唱歌曲。
3. 弹唱和伴奏练习在练习弹唱和伴奏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口琴(或其他乐器)以及合适的伴奏乐谱。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我们需要先让他们听一下每首歌曲的基本节奏。
然后,我们就可以开始练习弹唱和伴奏了。
在练习期间,我们应该多加指导,让孩子们逐渐熟练掌握弹唱和伴奏。
三、教学过程1. 歌曲选择我们会选择适合幼儿园儿童的四首歌曲。
教师会在教室里把选出来的歌曲放出来,让孩子们听一下每首歌曲的基本节奏,并让孩子们选出他们最喜欢的歌曲。
2. 弹唱基本知识在教室内,我们会向孩子们介绍乐符和乐谱的基础知识。
我们会用一些图例证明什么是乐符和乐谱,以及如何使用它们来弹唱歌曲。
由于孩子们在幼儿园的年龄还很小,为了让他们更好地学习,我们会使用一些简单的语言来说明这些基础知识。
3. 弹唱和伴奏练习在孩子们熟悉了各自所选的歌曲后,我们会教他们如何弹唱和伴奏。
这时,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口琴,或者其他多媒体工具来进行帮助。
在第一次练习期间,我们会逐一教导如何弹奏音符和伴奏。
在后面的练习期间,我们会给孩子们更多的机会来练习,以保证他们能够熟练地弹唱和伴奏。
四、教学体会在本次教学中,我们发现孩子们非常喜欢唱歌和弹奏乐器。
他们在不断的练习中,逐渐熟练地掌握了歌曲的节奏和伴奏。
《幼儿歌曲弹唱》教案:C大调正三和弦伴奏编配及应用

课前准备
1.五线谱本、铅笔、橡皮 2.在五线谱中写出C大调上下行音阶及正三和弦构成 3.找到自己喜欢的适合用正三和弦编配的儿歌。
教学过程:
一、课程教学过程 1、音乐欣赏
冼星海(1905——1945)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曾用名黄训、孔宇,祖籍广东番禹, 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国立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选修小提琴.1928年 入上海音乐专科音乐学校,学习小提琴、钢琴.此期间,发表有《普遍的音乐》等音乐评论.
2、基本训练
演唱C大调音阶上下行。
演唱要求:右手打拍子,每个音由4拍变为2拍再变为1拍。声音洪亮,音准准确, 节奏清晰稳定,每个音咬字清晰。自然大调音阶及和弦构成原理
自然大调上行音阶构成:全音 全音 半音 全音 全音 全音 半音
弹奏要求:将低音谱号中的和弦分别每个四拍单手弹奏,熟练后再进行一拍一个连接, 非常熟练后按曲目节奏弹奏。左右手先分手练习再合手练习。弹奏C大调音阶并演唱。
教师选择5名同学测试发声练习掌握情况并加课堂成绩。
三、课下作业
1.熟练弹奏C自然大调上下行音阶及正三和弦连接。 要求:先慢后快练习。由每个四拍到三拍、两拍、一拍、半拍逐渐加快速度练习。 先右手后左手再合手练习。 2.用正三和弦编配一首喜欢的儿歌,伴奏音型自定。 例:
要求:伴奏音型自定,和弦出现正三和弦中一到三个即可。有感情的边弹边唱。 手指尖触键,音色清晰连贯。演唱声音洪亮,气息平稳,声情并茂。
《幼儿歌曲弹唱》课程标准

《幼儿歌曲弹唱》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目标《幼儿歌曲弹唱》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幼儿歌曲的弹唱技巧,提高其音乐素养和教学能力。
本课程具有实践性和综合性强的特点,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能够掌握幼儿歌曲的弹唱技巧,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和教学能力,为将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与要求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应掌握钢琴弹奏的基本技巧,包括手型、指法、节奏等;熟悉幼儿歌曲的曲式结构、旋律特点等;能够独立识谱,掌握幼儿歌曲的弹奏技巧。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操作和小组合作,学生应能够熟练掌握幼儿歌曲的弹唱技巧,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和教学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幼儿、热爱音乐教育事业的情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价值观。
三、课程内容与安排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钢琴弹奏基础知识、幼儿歌曲弹奏技巧、幼儿歌曲演唱技巧等。
具体安排如下:1. 第一阶段:钢琴弹奏基础知识(包括手型、指法、节奏等),共计20学时;2. 第二阶段:幼儿歌曲弹奏技巧(包括识谱、和弦连接、伴奏音型等),共计30学时;3. 第三阶段:幼儿歌曲演唱技巧(包括发声、气息、音准等),共计20学时;4. 第四阶段:实践操作与考核,共计10学时。
每个阶段都设有不同的任务和要求,通过实践操作和小组合作,学生应能够熟练掌握幼儿歌曲的弹唱技巧,并能够在实践中应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理论讲授、示范演示、实践操作、小组合作等。
通过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五、教学评价与考核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实践操作等;期末考试采用现场演唱和弹奏的形式,考察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教学效果。
通过教学评价和考核,可以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加以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
六、课程资源与保障为保障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需要做好课程资源与保障工作。
《幼儿歌曲弹唱》教案:幼儿歌曲弹唱及发声练习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弹唱课学习方法 (2)掌握弹唱课程课上课下如何练习。 (3)学习歌唱中呼吸方法
2.技能目标 (1)掌握边弹边唱的能力 (2) 掌握歌唱呼吸 (3)运用弹唱能力组织音乐活动。
3.情感目标 (1) 通过自弹自唱,丰富自己的情感,为今后幼儿工作组织音乐活动
奠定了基础。 (2)通过学习气息,更好的美化声音,训练气息,让歌唱变得更加轻松自如。
(2)共鸣腔体综合运用
在歌唱发声时,应用混合共鸣的方法掌 握好共鸣在各声区的比例,使声音获得Βιβλιοθήκη 好 的效果。(3)发声练习
快吸快呼
用断开数数的方式找到快速吸气呼气的感觉,同时感受腰腹部灵活弹跳, 本练习主要运用欢快跳跃或有爆发力的歌曲中。 无旋律练习:断开数数 一、二、三、四、五 老师示范 学生练习
课前准备
1、指甲不得超过指尖,不得美甲涂指甲油。 2、每名学生找到5首最喜欢的儿歌并准备好谱曲。 3、准备弹唱课本及五线谱本、铅笔 橡皮。 4、准备自我介绍和个人才艺展示。 5、谈谈你对歌唱呼吸的理解
教学难重点
•如何让学生掌握本课程学习方法
未来的幼儿教学岗位中,拥有过硬的弹唱技能对一名幼儿教师来说尤为重要, 怎么才能更好更快的学好本门课程呢?掌握方法才是高效学习的关键。
《幼儿歌曲弹唱》教案
幼儿歌曲弹唱及发声练习
教学目标 课前准备 教学难重点 教学方法 教学时量 教学过程 课下作业 课后总结
教学内容
1、如何学习幼儿歌曲弹唱 (1)歌曲弹唱的概念及重要性 (2)为什么要学习歌曲弹唱 (3)歌曲弹唱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价值所在 (4)弹唱课需要具备的能力 (5)课上课下如何练习 2、基本发声训练 (1)快吸快呼训练 (2)慢吸慢呼训练
儿童歌曲弹唱》教学大纲终版

儿童歌曲弹唱》教学大纲终版儿童歌曲弹唱》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儿童歌曲弹唱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程适用专业及学制:大专,三年制总学时:32总学分:2开设学期:第三学期二、课程性质及其基本理念儿童歌曲弹唱是小学音乐教师必备的专业技能,它要求学生开动脑、手、口的协调运动,是声乐与键盘两种技能的融合。
本课程主要讲授儿童歌曲伴奏的编配技术与理论,结合大量的不同类型的儿童歌曲伴奏分析,进行儿童歌曲编配及弹奏训练。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掌握儿童歌曲基本编配的步骤、方法,能够将基础的伴奏织体灵活运用于儿童歌曲伴奏中,从而具备编配、弹奏不同风格的儿童歌曲及儿童歌曲自弹自唱的能力。
三、课程研究目标研究目标1: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和人生态度;良好的音乐审美素质和人文艺术修养;乐观、大方的健康人格;耐心细致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良好的创新素质和团队合作意识。
研究目标2:熟识乐谱、键盘乐理知识;掌握钢琴弹奏及儿歌弹唱的基本技法知识;掌握儿童歌曲即兴伴奏的理论知识及儿童音乐教学的方法知识。
研究目标3: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和声知识,研究和掌握一定数量的伴奏织体。
掌握歌曲分析的方法,并且把和声和织体运用到简单的儿童歌曲伴奏编配中。
研究目标4:学生具备创新精神,良好的创新素质和团队合作意识。
勇于实践将所学声乐、键盘的知识运用到儿歌教学中,灵活组合织体以及和声类型。
研究目标5:使学生初步具有儿童歌曲编配钢琴伴奏织体和配置和声的能力,为日后开展相关艺术活动培养良好、全面的综合艺术能力。
研究目标6:基本掌握钢琴弹奏与弹唱能力;具有良好的音乐感、节奏感及音乐理解力、表现力;开展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及良好的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
四、课程研究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一)课程研究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师范类专业)毕业要求: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3 依法执教1.4 新时代“四有”好老师2.1 职业情感2.2 职业理解2.3 教育情怀2.3 科学的儿童观与教育观本部分讨论的是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幼儿歌曲弹唱全套教案

第一课课时计划第二课课时计划第一课课时计划第二课课时计划第三课课时计划第四课课时计划第五课课时计划第一课课时计划第二课课时计划第三课课时计划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时间教师指导活动学生活动目的(一)回课35分钟1、教师逐个检查学生回课,并点评。
2、教师小结回琴情况,讲解共性的错误。
3、教师正确范奏。
学生依次回课,其他学生观摩。
1、通过观摩,交流,增强演奏能力。
2、锻炼学生心理素质。
(二)导入5分钟列出节奏,请学生按照节奏唱出时值。
复习难点节奏,为新课弹奏做准备。
为新课教学做准备。
(三)讲授新课15分钟一、歌曲配弹《大家练身体》1、视唱歌曲,熟悉旋律和节奏型,理解歌词内容,确定调性为G大调。
2、歌曲结构分析:2/4拍;中速;欢快、有力;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3、和弦编配:引导学生根据和弦编配原则进行编配。
4、分析伴奏音型:歌曲旋律坚定、有力,可选用柱式伴奏音型。
5、将和弦转化为选定的伴奏音型,先单手练习,再与教师配合弹奏,最后加上歌词。
6、强调右手旋律可简化弹奏。
学生根据教师的步骤编配和弦并练习弹奏。
进一步熟悉歌曲伴奏编配步骤。
第一课课时计划第二课课时计划第三课课时计划第四课课时计划第一课课时计划第二课课时计划第三课课时计划第四课课时计划第一课课时计划。
幼儿歌曲弹唱全套教案

幼儿歌曲弹唱全套教案一、课程简介幼儿歌曲弹唱是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幼儿的乐感、节奏感和演唱技能。
本套教案适用于3-6岁幼儿的声乐教学,通过简单易懂的教学内容,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
二、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让他们学会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2、提高幼儿的歌唱技能,包括正确的发声、咬字和音准;3、增强幼儿的节奏感和乐感,让他们能够随着音乐节奏进行表演;4、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表现力,让他们敢于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艺。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1、音乐欣赏: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的音乐作品,如儿歌、动画片主题曲等,引导幼儿欣赏并让他们尝试哼唱;2、基础声乐知识:教授正确的发声方式、呼吸技巧和咬字方法,通过游戏和互动的方式让幼儿掌握;3、节奏训练:利用打击乐器、舞蹈等手段,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乐感;4、表演实践:组织幼儿参加音乐活动和比赛,鼓励他们大胆表演,锻炼自信和表现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歌唱技能和乐感,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2、教学难点:如何让每个幼儿都能够掌握正确的发声技巧和节奏感。
五、教学评估与反思1、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估教学效果;2、教学反思:根据评估结果,反思教学方法和策略,调整教学计划。
六、教案设计思路本套教案以主题活动为主线,结合幼儿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点,设计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教学活动。
通过多种形式的音乐体验,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歌唱技能。
同时,注重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指导。
七、教学资源准备1、教学材料:儿歌歌词、曲谱、打击乐器等;2、教学场地:音乐教室或多功能活动室;3、教学设备:音响设备、投影仪等。
八、教学实施建议与注意事项1、实施建议: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注重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定期组织音乐活动或比赛,锻炼幼儿的表演能力。
(下篇) 幼儿歌曲弹唱概述

二、幼儿音乐活动的心理、生理特点
(三)幼儿的律动特点
3~4岁(小班)幼儿的 律动特点:小班的大多数 幼儿能够掌握拍手、点 头、摇头、晃动手臂、 用手指点或拍击身体部 位等简单的非移动动作, 但腿部力量较弱,脚掌 缺乏应有的弹性,身体 摆动幅度不大,自控能 力较差。
4~5岁(中班)幼儿的 律动特点:中班幼儿的 手部动作出现频率高, 运动路线以直线、曲 线为主,中层次空间 的动作出现频率最多, 移位式动作出现少。 多数幼儿具有前奏感、 节奏感。
3~4岁的幼儿喜欢学唱 歌,尤其对那些富有戏剧 色彩,情绪热烈的歌曲产 生很大的兴趣,会反复地 跟着唱。
4~5岁的幼儿可以成功 地模仿出两三个简单的节 奏型,对五度及五度以上 的音程有明确的概念,能 够掌握歌曲的速度快慢变 化,感受音乐节拍。
5~6岁的幼儿已 经能开始区分和组 织有关音乐基本要
素的概念。
二、幼儿音乐活动的心理、生理特点
(二)幼儿的嗓音特点
幼儿时期发声器官正处在发育成长期,发声器官非常娇嫩,声带短小而薄,各共鸣腔体较小。幼儿的 音色单薄、透明、纤细。幼儿的肺活量小,呼吸次数多,呼吸的节律性不强。教学时音量、力度常采用中 等或稍弱,可轻声歌唱,让幼儿纯正的童声发出优美声音为佳。
3~4岁(小班)的幼儿其音域 为c1~a1,由于这个年龄阶 段的幼儿肺活量小、识字量 少,只能在教师的带领下演 唱在其音域范围内的短乐句 旋律,这些歌曲结构短小单 一,歌词重复多,速度为中 速,个别幼儿还会出现“念歌” 的现象。
结构简短、对 称、工整
三、幼儿歌曲的特点
(二)幼儿歌曲旋律的特点
24
hours
3.多重复
由于幼儿的感情天真、单纯,旋律中常以 同音反复、级进、小跳、模进为主,适当 运用大跳音程,而且多采用一字配一音、 一字配二音的词曲结合,一字配多音较少 见。
幼儿歌曲弹唱全套教案完整版

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歌曲的演唱和弹奏任务,培养学生的 团队合作精神。
自主探究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歌曲的背景、情感和表达方式等,提高学生的音 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05
教学评估与反馈
学生表现评估
歌曲掌握程度
评估幼儿是否能够准确、完整地演唱所学歌曲,包括歌词、旋律 和节奏的掌握。
弹唱技能表现
观察幼儿弹奏乐器的准确性和协调性,以及他们是否能够与唱歌相 配合。
教授幼儿如何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创作歌曲,表达自己的梦想和 追求。
04
教学方法与手段
示范教学法
教师演示
通过教师的现场演唱和弹奏,向学生展示歌曲的正确演唱方法和弹 奏技巧。
视频示范
播放专业歌手或音乐家的演唱或弹奏视频,让学生感受专业水准, 同时模仿学习。
学生模仿
鼓励学生模仿教师的演唱和弹奏,及时纠正发音、音准和弹奏姿势等 方面的问题。
调式和调性
认识大小调式及其特点, 理解调性的概念,学会分 析歌曲的调式调性。
弹奏技巧与指法
钢琴弹奏姿势
掌握正确的坐姿和手型, 学习基本的触键方法。
指法练习
通过哈农等指法练习教材 ,进行手指的独立性和灵 活性训练。
和弦与转位
学习和弦的构成及转位知 识,掌握常用和弦的弹奏 方法。
歌曲演唱方法
发声练习
教学反思与改进
教学效果分析
根据幼儿的表现和家长 反馈,分析教学效果, 总结成功经验和待改进 之处。
教学方法调整
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 问题,调整教学方法和 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
教学资源更新
不断更新教学资源,引 入更多适合幼儿的歌曲 和乐器,激发幼儿的学 习兴趣。
06
幼儿歌曲弹唱《我爱我的幼儿园》(1)

我爱我的幼儿园.
课程的目的与要求:
1.掌握幼儿歌曲伴奏编配的能力 2.掌握幼儿歌曲自弹自唱的能力 3.培养为他人即兴伴奏的能力 4.培养对歌曲具有创造性的演唱 能力
问题回顾:
幼 儿 歌
1、体裁单一 2、篇幅较小
曲 的 特
3、节奏规整 4、旋律上口
点
5、和声进行清晰明了
歌 曲
和弦。正三和弦是哪几个和弦?
多用正三和弦 (Ⅰ、Ⅳ、Ⅴ级和弦)
副三和弦(Ⅱ、Ⅲ、 Ⅵ、Ⅶ级和弦)较少 有
伴奏音型: 1、柱式和弦 2、半分解和弦 3、全分解和弦
即兴伴奏的特性:
1、灵活性 2、规律性
本内容仅供参考,如需使用,请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更改后使用!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批评指导!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弹
Ⅰ级、Ⅳ级和Ⅴ级和弦
奏
的 重
伴奏织体。用的伴奏织体(音型)有
要 组 成
哪几种?.. 1、柱式和弦
部
2、半分解和弦
分
3、全分解和弦
Ⅰ
Ⅰ
Ⅰ
Ⅴ
Ⅰ
Ⅰ
Ⅰ
ⅤⅠ
Ⅰ
Ⅰ
Ⅰ
Ⅴ
Ⅰ
Ⅰ
Ⅰ
ⅤⅠ
Ⅰ
Ⅰ
Ⅰ
Ⅴ
Ⅰ
Ⅰ
Ⅰ
ⅤⅠ
歌曲伴奏的重要组成部分:
1.和弦 2.伴奏音型,
歌曲伴奏分类:
1、有歌曲伴奏谱的伴奏 2、歌曲即兴伴奏
和弦:
第八单元d小调幼儿歌曲弹唱

1、通过观摩,交流,增强演奏能力。
2、锻炼学生心理素质。
(二)
导
入
5分钟
请学生分别弹奏出d小调全分解和半分解的正三和弦和声连接。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回顾知识,为导入新课做准备 。
为新课教学做准备。
(三)
讲
授
新
课
15分钟
一、实例讲解《娃哈哈》
1、视唱歌曲,熟悉旋律,理解歌词内容,确定调性为d小调。
2、歌曲结构分析:2/4拍;中速;旋律欢快;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3、和弦编配:引导学生根据和弦编配原则进行编配。
4、分析伴奏音型:歌曲旋律活泼欢快。选用半分解伴奏音型。套用半分解伴奏音型组合。
5、将和弦转化为选定的伴奏音型,先单手练习,再与教师配合弹奏,最后加上歌词。
学生根据教师的步骤编配和弦并练习弹奏。
2、完成《小蚂蚁避雨》的歌曲编配与弹唱练习。
3、能熟练弹唱3-4首幼儿歌曲。
教学重点:d小调幼儿歌曲的配弹。
教学难点:流畅的弹唱d小调幼儿歌曲。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时 间
教师指导活动
学生活动
目 的
(一)
回课
35分钟
1、教师逐个检查学生回课,并点评。
2、教师小结回琴情况,讲解共性的错误。
3、教师正确范奏。
25分钟
二、实例讲解《踩水车》
1、视唱歌曲,熟悉旋律,理解歌词内容,确定调性为d小调。
2、歌曲结构分析:2/4拍;中速;旋律欢快。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乐句。
3、和弦编配:教师引导学生编配。
4、分析伴奏音型:根据歌曲旋律可以选择半分解音型,适当加入少量副三和弦,可丰富和声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补救以上所提到的失误,我们可采用的 方法如下:
1、补救演奏者的失误。当演奏者出现失误时歌唱者要继 续演唱,伴奏者要及时跟住谱子,以最短的时间和演唱者 同步。 2、补救演唱者的失误。当演唱者忘词或跑调时,演唱者 会因为紧张而不再演唱,处于尴尬境地,这时伴奏者继续 演奏,弹奏歌曲的旋律而提示演唱者。如果歌曲刚刚开始 就出现这种情况,伴奏者可以重新弹奏前奏让演唱者重新 来唱;当歌曲进行一半时,伴奏者应及时重复前几小节旋 律以便演唱者回忆歌词或者曲调。 通过这样的练习和补救,我们就可以更好地为他人伴奏, 你弹他唱做到配合默契,达到歌唱者和伴奏合二为一。
注意的问题
和弦是服务于音乐的工具,所以为了取得 更好的效果,我们还可以用正三和弦以外 的副三和弦等,使歌曲伴奏更富有生气。 相反我们不能为了花哨而乱用和弦,必须 遵循和声原则来选配合适和弦,已达到我 们伴奏的效果,充分展现出歌曲所表达的 思想感情。
(三)、熟悉并创造性地选择设计幼儿 歌曲的伴奏音型
歌曲伴奏类型
在歌曲伴奏中,一般可分为“带旋律伴奏” 与“不带旋律伴奏”两种类型。带旋律伴 奏是指重复歌曲的旋律(多数用右手弹旋 律)。这种伴奏的特点是使学生能唱准歌 曲的旋律与节奏。不带旋律的伴奏则是双 手都不弹旋律而只弹伴奏音型,它具有变 化自如、灵活多变的特点。但在实际运用 时,往往将两者结合起来,从而形成更多 的变化和对比,使歌曲的音乐形象更加丰 富、饱满。幼儿歌曲多采用的是带旋律伴 奏。
(三)注重情感表达,有感情演唱 歌曲
幼儿歌曲的思想感情、音乐风格,音乐的旋律、速度、音 乐节奏和力度都不相同,在歌曲演唱中感情的把握和演绎 便自然不同。有活泼欢快的、有轻柔抒情的、还有朝气蓬 勃的……都是需要用不同的情感区演绎。例如歌曲《小燕 子》第一乐段:要求用比较轻柔、舒展的声音演唱,来表 现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和对小燕子的喜爱。第二乐段:要 求用比较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来表现小燕子除害虫 是庄稼的好朋友。第三乐段:要求用轻柔、舒展的声音演 唱,再加上尾音处延音记号的演唱效果,表现了小燕子带 着我们的友好祝愿渐渐地飞远了。结合歌曲的情感要求和 风格特点,渗透对歌曲情感的处理和表达,将歌曲很好的 进行了表现和演绎。
(二)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和技巧, 完整歌唱。
在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中,教师的发声方法对幼儿的音乐能 力形成有着重要影响。由于幼儿期正处于语言能力形成的 关键期,所以对幼儿进行发声方法训练是音乐教育中的重 要内容,而幼儿教师只有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才能对幼 儿进行发声方法的正确训练。教师如何正确处理声音的优 劣呢?首先,教师应该有正确的声音观念。再次,教师应 熟练地掌握咬字、吐字规律。歌曲是语言和曲调相结合的 一种艺术形式,生动而形象的语言是表达歌曲思想情感的 重要工具,正确咬字、吐字就成为歌唱艺术中的一项基本 功。③、教师对歌曲正确的理解要渗透于歌曲的伴奏中。 教师在演绎歌曲的不同情感时,相应的琴声伴奏也要做到 相应的变化,才能将歌曲演绎好。④、教师在演唱中的一 些细节处理。比如面部的表情如何表现,眼神的处理,音 量的控制等等。
第二模块:幼儿歌曲弹唱中的演唱 训练——“唱”
(一)有效结合音乐专业知识,充分 理解歌曲。
音乐是表演艺术,所以在音乐教育活动中, 教师要认真分析和研究。而幼儿教师的音乐专业 知识直接影响着对歌曲的理解和表现,这是对歌 曲演绎的基础。我们要不断促进自身的音乐专业 知识,还要不断提高音乐技能水平,并加强对歌 曲的理解(内容、曲调和情感),为更好的演唱 歌曲和表现歌曲奠定了基础。
歌曲类型
1、具有轻快活泼的歌舞性音乐形象特征的,为活 泼类型。这种类型的歌曲活泼、可爱、有弹性。 例如《我和星星打电话》、《哇哈哈》、《拍手 舞》等。歌曲节奏明快,律动感较强。 2、具有优美清纯的抒情音乐风格特征的,为抒情 类型。此类歌曲轻柔、亲切自然。例如《小燕 子》、《白云飘》、《雪花飞》等。 3、具有朝气蓬勃的进行性音乐形象的,为进行曲 类型。这种类型歌曲的表现特点是坚定有力、音 调坚实、节拍规整。例如《小号手之歌》等。一 般说来,幼儿歌曲中的进行曲类型是较少的。
第三模块:幼儿歌曲弹唱的综合实 践训练
(一)自弹自唱的练习
自弹自唱主要是弹与唱的协调配合练习。练习方 法可采用先分开练习,各自熟练后再配合练习。练 习的难点还是“弹”。所以一定要把歌谱熟记于心, 熟练脱谱弹奏。配合练习时采用分段练和慢练。歌 曲分段并适当放慢练习速度,可使控制能力加强, 分别保持弹和唱技巧的规范性,并使之有机结合成 一体。分段练与慢练可有效降低自弹自唱的难度。 多弹多唱多练达到弹唱协调统一。
(三)熟练掌握幼儿歌曲弹唱技能,上好每 节音乐课。
音乐课在幼儿园是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它对幼 儿的各方面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内容包括: 唱歌、音乐欣赏、打击乐、音乐活动(律动、舞 蹈、音乐游戏)等活动,而唱歌占了音乐课的主 要内容。
幼儿天性活泼好动,注意力易转移。所以,在音 乐教学中我们要运用讲故事、做游戏、即兴表演 等各种“动”的形式来充分调动幼儿对音乐学习 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从而 使他们想学、爱学、肯学。
幼儿歌曲弹唱
2011-8-16
课程的性质、地位及任务
《幼儿歌曲弹唱》是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教学中的核心内容。幼 儿歌曲的弹唱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素质之一,更是一名幼 儿教师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因此,学好幼儿歌曲弹唱是学前教育专 业的必修课程。 歌曲弹唱,从一般意义上讲,是“弹”和“唱”二者间的有机结 合。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它是将声乐技巧、钢琴技能、键盘和声和作 曲理论的综合运用。弹唱的特点是二者同步协作且富有不定期的即兴 创编,是建立在已经掌握的一定基础乐理(包括和声知识)、钢琴、 声乐水平的基础上,以培养边弹边唱(或为他人伴奏),即兴弹奏演 唱儿歌的技能技巧为目标的,适应于幼儿园教育实际需求的专业技能 学科。“幼儿歌曲弹唱”是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技能学科的中心,也是 作为一名合格的专业幼儿教师最重要的技能技巧之一。
闪烁的小星
1=C 2/4 1 1︱5 5︱6 6︱5 -︱4 4︱3 3︱2 2︱1 - ︱5 5 ︱4 4 ︱ Ⅰ Ⅳ Ⅰ Ⅳ Ⅰ Ⅴ Ⅰ Ⅳ 3 3 ︱2 -︱5 5︱4 4︱3 3︱2 -︱1 1︱5 5 ︱6 6 ︱5 - ︱ Ⅰ Ⅴ Ⅰ Ⅳ Ⅰ Ⅴ Ⅰ Ⅳ Ⅰ 4 4 ︱3 3 ︱2 2 ︱1 - ‖ Ⅳ Ⅰ Ⅴ Ⅰ
课程教学的目的与要求
1、掌握幼儿歌曲伴奏编配的能力; 2、掌握幼儿歌曲自弹自唱的能力; 3、培养为他人伴奏的能力; 4、培养对歌曲具有创造性演唱功能。
课 程 重 难 点
(一)重点: 1、伴奏编配能力; 2、自弹自唱能力。 (二)难点: 1、“弹”与“唱”互相协调配合能力; 2、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弹唱; 3、幼儿歌曲创编演唱能力。
(二)根据对歌曲的理解及和声原则选配 合适和弦
和声是伴奏中重要组成部分,和声的水平 直接关系到伴奏的音响效果和表现力。在 教学中我们为幼儿歌曲编配伴奏时,多采 用的是Ⅰ、Ⅳ、Ⅴ级和弦(这三个和弦也 称正三和弦或大三和弦)。幼儿歌曲旋律 简单,处理好前奏、间奏、和尾声,运用 这三个正三和弦就可以把歌曲弹得很好。 例如:《闪烁的小星》
(二)合作练习,为他人伴奏
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会出现,我们弹得好好的, 学生却因为忘记歌词或跑调,或是我们为了关注 每位学生而忘记旋律重新来过的现象。其实伴奏 不是仅仅伴奏者弹熟就可以的,伴奏只是服务于 歌曲演唱者的,要有主次关系,歌唱者为主,伴 奏者为次。伴奏者要努力为歌曲服务,努力配合 歌唱者的每一句歌词,即使双方都有错误出现也 不能中途停下。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实行两人合作练习,一个弹一 个唱,两人各自练好后再进行实际的排练磨合。 做到配合默契,达到歌唱者和伴奏合二为一。
课程内容与教学
主要从三大模块进行:曲弹唱中的伴奏技巧— —“弹” 第二模块:幼儿歌曲弹唱中的演唱训练— —“唱” 第三模块:幼儿歌曲弹唱的综合实践训练
第一模块:幼儿歌曲弹唱中的伴奏 技巧——“弹”
(一)分析并准确确定幼儿歌曲类型 歌曲是歌词与旋律相结合的完美统一体,因此对歌曲体裁风格、内容形 象的分析包含对歌词与旋律两个方面的分析。歌词是音乐内容最直接 的表达,它的含义、表达方式与旋律的调性与调式、速度与节拍、旋律 线与节奏息息相关,而旋律又是歌曲作品的核心,因此要在对歌词理解 的基础上,对旋律的风格特点、进行方式、节奏特性有一定的认识,才 能形成对伴奏的粗略构思和伴奏音型的初步设计。 对歌曲体裁、形式、 曲式、内容的分析,也是恰当选择和声、伴奏音型的根据。就和声而 言,调性是否明确,半终止、终止是否确定,和弦结构、和声效果、 风格是否和歌曲内容相统一,都是通过对歌曲的分析来确定的。幼儿 歌曲的旋律简单、律动性强,往往在确定歌曲类型时容易出问题。幼 儿歌曲几乎涵盖了我们所常见的各种歌曲体裁类型,我们可以明确地 将幼儿歌曲分为三类:
唱歌教学的一般流程是:小律动——问好练声——讲故事——完整听录
音歌曲——教师清唱示范——随音乐节奏朗读歌词——逐句教唱——完
整清唱歌曲——自编动作表演唱——画图展现歌曲意境。
能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那就要看教师与幼儿 之间配合得是否默契。让幼儿能积极地、主动地接受教师 的授课内容,教师就要“童化”自己,和孩子拉近距离, “以童心唤童趣”。在教学中要用生动、形象的体态语言 来进行交流和沟通。通过灵活的眼神、活泼的语气、夸张 的动作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用熟练的弹唱技能弹唱出 悦耳动听的歌曲来吸引孩子,让孩子们觉得老师亲切的象 孩子们的好朋友,对老师产生一种亲切感和信赖感,愿意 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