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即景 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草原即景》教案教学设计

《草原即景》教案教学设计

《草原即景》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认识草原上的动植物。

(2)培养学生观察、描述草原景色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草原图片,培养学生运用美术手段表现草原景色的能力。

(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调查草原上的动植物种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

(2)培养学生观察、描述草原景色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美术手段表现草原景色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让学生深入了解草原生态系统的复杂性。

(2)引导学生运用美术手段生动表现草原景色。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草原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调查草原动植物种类的资料。

(3)美术用品(如画纸、画笔等)。

2. 学生准备:(1)预习有关草原的课文、资料。

(2)准备好美术用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草原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草原景色。

(2)邀请学生分享预习所得,了解草原的特点。

2. 讲解与示范:(1)介绍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如气候、植被、动物等。

(2)讲解草原上的动植物种类,展示相关图片。

(3)示范如何运用美术手段表现草原景色。

3. 学生实践:(1)分组进行草原景色观察,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草原景色。

(2)学生运用美术手段表现草原景色,可以绘画、制作手工艺品等。

4. 展示与评价:(1)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鼓励互相评价、交流。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建议。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描述和表现草原景色,让学生了解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指导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明白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草原即景》教案教学设计

《草原即景》教案教学设计

《草原即景》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草原的基本特点和生态环境;(2)培养学生观察和描绘自然景物的能力;(3)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赞美大自然。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草原图片,培养学生观察和描绘自然景物的能力;(2)运用多媒体展示草原风貌,让学生感受草原的美丽;(3)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共同完成草原风景画的创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2)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3)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草原的基本特点和生态环境;(2)培养学生观察和描绘自然景物的能力;(3)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赞美大自然。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赞美大自然;(2)如何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草原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草原的美丽;(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草原的认识和印象。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课文《草原即景》,了解草原的基本特点和生态环境;3. 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何描绘草原美景?”;(2)学生分组讨论,形成小组意见;(3)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4. 实践活动(1)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草原风景画的创作;(2)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建议和鼓励。

5. 作品展示与评价(1)各小组展示草原风景画,分享创作心得;(2)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四、作业布置1. 让学生运用所学,回家后观察家乡的自然景物,以作文形式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2. 收集有关草原的资料,了解草原的保护意义。

五、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对草原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3草原即景教学设计

3草原即景教学设计

3草原即景教学设计草原即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草原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了解草原动植物及其特点;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描述力和分析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4.增强学生的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了解草原的地理位置、地貌特点和气候条件;2.草原动植物:了解草原上常见的动植物种类以及它们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1.带学生观看草原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描述草原的地貌特点和美丽风景;2.向学生介绍草原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让学生了解草原的特殊环境;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草原的认识和感受;4.带领学生一同深入草原,开展实地考察活动,观察和记录草原上的动植物;5.进行动植物分类讲解,让学生了解草原上常见的动植物种类以及它们的特点;6.组织学生进行动植物观察和记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描述力和分析能力;7.学生根据自己对草原的观察和了解,绘制一幅关于草原的画,展示自己对草原的理解和感受;8.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合作完成一份关于草原动植物种类及特点的PPT,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9.学生分组进行草原生态的模拟制作,让学生亲身感受草原生态的脆弱和重要性;10.学生进行展示和交流,分享自己对草原和自然环境保护的看法和认识。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实地考察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其观察和记录的能力;2.评估学生对草原动植物的认识程度,了解其学习成果;3.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估其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4.评估学生对自然环境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样一次草原即景教学活动,学生不仅仅了解了草原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之心和保护意识。

通过实地考察和观察记录,学生提高了自己的观察力、描述力和分析能力,并通过小组合作和展示,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此外,通过模拟制作草原生态,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草原生态的脆弱和重要性,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自然环境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草原》教学设计(通用16篇)

《草原》教学设计(通用16篇)

《草原》教学设计(通用16篇)《草原》篇1一、情景导入,创建自由表达的氛围1、放草原风光片,学生欣赏(配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2、草原美吗?看片,你想说些什么?3、是啊,看到这一碧千里,牛羊成群的大草原,听到蒙古歌手浑厚、嘹亮的牧歌,老师的心和你们一样,也飞向了那广阔无垠、风景如画的境界中,如此美丽迷人的草原风光,课文哪一段文字做了淋淳尽致的描绘。

二、合作学习第1段,渗透读书方法指导1、静静地读第一段,边读边想:从这些语言中你体会出草原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把使你产生这种感受的句子抄出来。

(设计思路:语文学习应有静有动,静静地读是独立思考,动笔去画是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动静结合,语文学习才会活起来。

)2、自学、小组交流讨论。

(设计思路:独立思考后的答案并不一定完善,要学会交流,学会倾听,善予归纳,这是学习者的态度。

学生要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3、互动交流,资源共享,讨论重点句子:(设计思路:阅读的收获要在共享之中才变得有价值,也才会深入推动个体学习的效果,从而达到深层次的合作学习。

)⑴空气是那么新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悦。

⑵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乡上了白色大花。

⑶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仿费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⑷体会“喧染”与“勾勒”的不同。

⑸教师板画小丘。

(设计思路:这一环节是在学生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基础上进行交流的。

因此,鼓励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尤为重要,在谈中加深理解,在读中体会意境,加上教师的板画辅助,掀起一个课堂教学的小高潮,使课堂教学有跌宕起伏的节奏感。

)4、朗读体会,能背诵的句子可背诵:⑴让学生用画面形式来表现第一段文字,并想象牛羊会想些什么?⑵学生可读,可背本段文字。

(设计思路:通过师生协同板画,再次领会语言文字所表现的画面美,使学生知道语文学习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理解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西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 3 草原即景》教案_1

西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  3 草原即景》教案_1

3.草原即景【课时目标】1.学习掌握字词。

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教具准备】教师:搜集有关草原的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了解作家萧乾的资料。

学生:搜集有关草原的图片、文字等资料。

【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释题质疑。

1、播放歌曲:德德玛演唱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教师谈话:“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

高压电线云中走,清清的河流映晚霞。

骏马好似彩云朵,牛羊好似珍珠撒。

”这是歌中描绘的草原美景。

听着歌曲,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色?几十年前有一位作家来到草原,也被草原的美丽、辽阔深深吸引了,他提笔留住了那迷人的景色。

今天我们将在他的带领下走进那一碧千里的美丽草原。

板书课题:草原即景。

2、了解作者,释题质疑。

(1)出示作者简介:萧乾(1910年1月27日-1999年2月11日),男,蒙古族,原名萧秉乾、萧炳乾,世界闻名的记者,卓有成就的翻译家、作家,也是著名的中外文化交流使者。

1910年生于北京,1931年进入北平辅仁大学,1933年转到燕京大学就读。

1935年于燕大毕业,任职《大公报》。

1939年远赴英国,成为战地记者。

有《银风筝下的伦敦》等著名报道。

1949年萧乾回到北京,文革期间与爱人备受迫害,后平反。

1999年,萧乾因心肌梗塞于北京逝世,终年89岁。

主要著译作有《篱下集》《梦之谷》《人生采访》《一本褪色的相册》《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尤利西斯》等。

(2)草原即景:即作者走进草原看到眼前的景物。

看见这样的课题,你想了解哪些内容呢?(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考虑问题,质疑预设:作者看到了哪儿的草原?他是什么季节去的草原?他看到了草原什么景色?)3、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搜集的相关资料说说自己了解的草原。

4、导入新课:同学们,大草原一碧千里、翠色欲流,是那样令人神往,让我们带着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跟随作者走进大草原,亲眼目睹她那迷人的风采!二、自读感悟,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草原即景》教案教学设计

《草原即景》教案教学设计

《草原即景》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草原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和生产活动,拓宽视野。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家园的情感。

3. 提高学生观察、欣赏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绘画艺术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草原的自然风光:介绍草原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植被等。

2. 草原民族风情:介绍草原上的少数民族及其风俗习惯。

3. 草原生产活动:介绍草原上的畜牧业、农业等生产活动。

4. 欣赏和评述草原风光画作:分析草原风光画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5. 创作草原风光画: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一幅草原风光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草原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和生产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欣赏和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手法表现草原风光的特色。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展示、视频播放、讲解、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

2.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草原风光图片和画作,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和观察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草原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草原的自然美景。

2. 介绍草原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和生产活动,让学生了解草原的特色。

3. 欣赏和评述草原风光画作,分析画作的表现手法和特点。

4. 布置课堂作业: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创作一幅草原风光画。

5. 展示学生作品,组织评点和讨论,总结课堂教学。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草原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和生产活动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草原风光画作品的欣赏和表达能力。

3. 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创作草原风光画的积极性及作品完成质量。

七、教学准备1. 草原风光图片、视频资料。

2. 草原风光画作示例。

3. 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颜料等)。

4. 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让学生亲身体验草原风光。

2. 邀请草原地区的民间艺术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草原文化。

西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 3 草原即景》教案_6

西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  3 草原即景》教案_6

3课草原即景(复备)1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天堂》。

腾格尔的天堂是哪里?这里呈现了怎样的景色?让学生尽情描述。

2、提到草原,许多人就会想到“一望无际”,想到“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句,就会想到蒙古包,想到热情好客的草原人民……3、大自然真是一位了不起的画家,它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美丽、壮观、神奇的画卷。

4、作者来到草原,也被眼前草原的美丽、辽阔深深吸引了,他提笔留住了眼前迷人的景色。

今天我们将在作者优美文字的引导下走进那一碧千里的美丽草原。

引入课题《草原即景》。

今天我们就随着萧乾一起走进。

5、解题——教材全解(略)6、质疑二、读通理顺,感知美1、扫清阅读障碍,抽读生字词。

字形:袤桅黝字音:梗桅屿肋竭杆——见手写笔记找近义词:广袤――广阔敬慕――仰慕理解词语:油然而生声嘶力竭视为畏途引导理解“驯服”2、说说草原给你留下的印象?(美丽、辽阔)3、归纳段意——前文手写。

4、分段全文共分7段,第1段写塔木钦草原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像大海。

第2段写草原人在马背上的雄姿让“我”心生敬意。

第3段介绍塔木钦草原过去为什么被称作“旱海”。

第4~7段写草原上云彩变幻无穷,骤雨后会出现奇丽的彩虹,雨停之后,云彩又在空气中飘荡,而蓝天下的通天大道,将人们引向又一片草原。

5、勾画出你觉得写得美的句子。

(主要是比喻句)。

第三课草原即景(2课时复备)一、复习导入说说草原给你留下的印象?(美丽、辽阔)二、品读重点句(比喻句)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跟随作者领略了草原的美丽辽阔,你能勾出全文章的比喻句吗?边读边批注最喜欢的三处比喻句,写下你的感受和理解。

2、、集中交流,品读赏析(赏析之后进行朗读训练)特点——引导朗读和背诵。

作者把云彩比作肋骨、岛屿、苍松古柏、银鱼,形象地勾画出了塔木钦草原上空云的各种形态。

(3(5(7)云彩又驯顺地变成了白色,有的化成一棱棱,好像透视片上的肋骨,有的散成一座座岛屿,上面影影绰绰,似乎还辨得出一些苍松古柏,也有的被吹成细长条,好像半透明的银鱼,在蓝天里逍遥自在地漂浮.——排比的手法突出了云彩千变万化、姿态万千的美丽景象以及气候变化无常的特点。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草原即景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草原即景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草原即景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文,了解草原的自然风景和人文特色,激发学生对祖国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

2.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能逐步对其进行观察、分析、评价等过程,形成较为完整的阅读能力体系。

3.训练学生掌握课文中新知识的方法,如:运用分类法,挖掘概括词,辨别归纳概括等方法。

4.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把描写事物的语言方式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草原的自然风景和人文特色的描写。

•难点:学生能否认真观察、分析、评价所学知识,并在写作中运用。

三、教学过程导入(10分钟)1.老师介绍本课的主题:草原。

2.老师出示草原图片引起学生兴趣。

3.老师利用图片引导学生讲述对草原的印象。

阅读(20分钟)1.学生自读课文《草原即景》。

2.学生互相接龙讲述课文要点。

3.整合学生的答案,让学生再读文章一遍。

分析(3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用分类法分析课文,提出草原的丰富特色。

2.传授挖掘概括性词语的方法,让学生挖掘、寻找课文中的概括性词语。

3.整理概括性词语,让学生体会其对于文章阅读和写作的重要性。

评价(20分钟)1.让学生凭借所学语言知识和个人理解,评价草原即景所表达的主题。

2.听取学生的答案后,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3.教师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多观察自然风光,提高观察和表达的技能。

拓展(20分钟)1.学生阅读有关草原的书籍或网络文章。

2.学生写一篇文字,表达对草原的感悟和理解。

3.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文字。

四、教学反思本次课程主要通过对草原的描绘和学生的自主阅读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

教师在分析和评价中,采取分类法和挖掘概括性词语等多种方式教授学生,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其他方面。

在拓展环节,为了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感知草原这一主题,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相关书籍以及自己的文字。

本次课程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自然风光和提高写作能力,也因此对于学生的个人能力提升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草原》教案(5篇)

《草原》教案(5篇)

《草原》教案(5篇)《草原》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自读感悟,感受草原自然风光,受到美的熏陶。

2、有感情地朗读草原美丽景色的段落,并且能背下来。

教学难点:理解意思较深的句子。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

2、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电视机、音响、光碟、两片叶子等。

教学时间: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板书课题1、激情导入。

同学们,那辽阔的草原是个景色迷人,令人神往的地方,想去欣赏吗?(想)请让我带大家去领略草原那美丽的风光。

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录像,让学生欣赏。

2、板书课题。

欣赏完了,草原留给大家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景色美丽,草原辽阔)作家老舍先生笔下所描绘的内蒙古草原又是怎样的呢?带着疑问,这节,我们一起来学习1《草原》这篇课文,板书课题:草原。

二、整体感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1、同学们课前都做了充分的预习,初略地读了课文,我可以向大家提个问题吗?(可以)课题是草原,课文写了草原什么呢?板:景色美丽热情好客。

2、选择喜欢的学习内容在“景色美丽”和“热情好客”两部分内容中,喜欢“景色美丽”这部分内容的同学请举右手,喜欢“热情好客”这部分内容的同学请举左手。

(看来呀,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现在,大家最想去感受哪部分内容呢?(景色美丽)为什么呢?我尊重大家的意愿,带大家去感受这部分内容。

三、自主、合作、探究“景色美丽”这部分内容1、自读自找(不理解词、句、其它问题)?合作、探究(不懂的问题)?相互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2、各小组汇报学习情况,师生共议疑问。

①先让其中一个小组汇报情况。

小组中的同学找出哪些不懂的问题?解决了哪些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的?还有不能解决问题吗?其它组的哪位同学能帮助解决?谁能评一评回答的问题②除这组的同学所提出问题外,其它组同学还有问题吗?谁来帮忙解决?谁能评价同学回答的问题未能解决或解决不理想时,教师启发、解疑,学生对“翠色欲流、勾勒、渲染”等词理解不深刻,教学中采用“实物感悟法”(翠色欲流),操作演示法(勾勒、泻染)加深对词意思理解。

《草原即景》教案教学设计

《草原即景》教案教学设计

《草原即景》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草原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认识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草原景色的能力。

提高学生运用词汇、语法表达草原景色的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草原图片、视频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运用词汇、语法知识,进行草原景色描述的练习。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增强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分析《草原即景》一文,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对草原的描绘和表达。

结合课文,学习有关草原的词汇和表达方法。

2.2 学情分析:了解学生对草原的了解程度,确定教学起点。

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设计适合他们的教学活动。

第三章:教学重点、难点3.1 教学重点:掌握草原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学会运用词汇、语法描述草原景色。

3.2 教学难点:运用合适的词汇、语法准确描述草原景色。

理解作者对草原的表达和描绘。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草原的特点。

运用任务型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描述草原景色。

4.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草原图片、视频等资料。

利用板书、卡片等辅助教学。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草原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关注草原景色。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草原的了解和印象。

5.2 教学新课:分析《草原即景》一文,让学生体会作者对草原的描绘。

学习有关草原的词汇和表达方法,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5.3 课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草原景色描述的练习。

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点评。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目的:评价学生对草原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了解学生对草原景色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6.2 评价方法:课后作业:让学生完成一篇关于草原景色的作文。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情况。

《草原即景》教案之一

《草原即景》教案之一

《草原即景》教案之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草原即景》的主要内容,感受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感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家乡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草原的赞美之情。

2.教学难点:把握课文的结构特点,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草原即景》,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2)提问:同学们,你们对草原有什么了解?草原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描绘了草原的哪些景物?作者对这些景物有什么感受?3.精讲细读,品味语言(1)聚焦第一段a.请同学们找出第一段中描述草原的词语,体会草原的辽阔、美丽。

b.体会“一碧千里”的表达效果,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描绘草原的美景。

(2)聚焦第二段a.找出本段中描述草原景色的关键词句,体会草原的生机勃勃。

b.理解“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意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描绘草原的生活场景。

(3)聚焦第三段a.理解“蒙古包、奶茶、骏马、勒哒”等词语,了解草原民族的风俗习惯。

b.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描绘草原的欢声笑语。

4.感悟课文,内化情感(1)提问:通过学习课文,你们对草原有什么新的认识?(2)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草原的喜爱之情。

5.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关注草原的生态环境,激发学生保护草原、热爱家乡的情感。

6.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以“我心中的草原”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四、教学反思1.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度。

2.注重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

3.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1)在聚焦第一段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对话:师:同学们,你们能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一碧千里”的画面吗?生1:我好像看到了一片望不到边的绿色,就像是绿色的海洋。

《草原即景》教案教学设计

《草原即景》教案教学设计

《草原即景》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掌握草原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自然景观的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地考察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运用摄影、绘画等手法,培养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积极探究的精神风貌。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教材以草原景观为主题,通过图片、文字和活动,引导学生了解草原生态特点和生物适应性。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活动,适合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综合素养。

2.2 学情分析:学生对大自然有浓厚的兴趣,具备一定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对草原生态系统的认识,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和生物适应性。

实地考察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2 教学难点:草原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生物多样性。

学生如何在实践中运用观察、描述和分析能力。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运用实地考察、摄影、绘画等手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4.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感官体验。

配备专业摄影师、画家等,指导学生实践操作,提高学生艺术表达能力。

第五章: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5.1 导入:通过展示草原景观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草原美景,激发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对草原有什么印象?知道草原生态系统吗?”5.2 知识讲解:介绍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生物适应性和多样性。

分析草原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引导学生理解生物适应性。

5.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草原生态特点和生物适应性。

引导学生运用摄影、绘画等手法,记录草原美景和生物特征。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草原即景》教案设计1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草原即景》教案设计1

《草原即景》教案设计教材分析:全文共分7段,第一段写塔木钦草原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像大海。

第二段写草原人在马背上的雄姿让“我’心生敬意。

第三段介绍塔木钦草原过去为什么被称作“旱海”。

第四至七段写草原上的云彩变化无穷,骤雨后会出现奇丽的彩虹,雨停之后,云彩又在空气中飘荡,而蓝天下的通天大道,将人们引向又一片草原。

这是一篇批读课文,要让学生根据课后提出的要求自主学习,边读边批,想象草原美景,体会作者对草原的喜爱、赞叹之情。

教学目标1.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并会规范、美观地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边读边批边想象,感受草原的美丽与辽阔。

3.激发学生对祖国草原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边批边想象草原美景,体会作者的喜爱、赞叹之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歌曲导入,质疑(10分)1.播放歌曲《天堂》。

听着这首歌,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色?让学生尽情描述。

几十年前有一位作家来到草原,也被草原的美丽、辽阔深深吸引了,他提笔留住了那迷人的景色。

今天我们将在他的带领下走进那一碧千里的美丽草原。

引入课题《草原即景》。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释题质疑。

草原即景:即作者走进草原看到眼前的景物你想了解哪些内容呢?(学生质疑)预设:作者笔下的草原有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来描写草原的?二、自读感悟,整体感知(20分)1.自由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并勾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

(1)教师出示生字新词,引导学生读。

广袤草梗桅杆黑黝黝声嘶力竭驯顺岛屿逍遥(2)相机对加点字的读音作指导字音:梗驯字形难点:梗桅驯袤黝2.学生自由结成伙伴,通过阅读去“游览”草原的美景,在美景中细细观赏。

(1)学生浏览课文。

(2)汇报交流,共同感悟。

课文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说你有怎样的感受?请把你的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

(3)内容归纳,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说说作者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草原?分别根据学生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引出对草原美丽和辽阔的介绍。

3草原即景教学设计草原即景优秀教学设计

3草原即景教学设计草原即景优秀教学设计

3草原即景教学设计草原即景优秀教学设计3草原即景学习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边读边批,感受草原的美丽与辽阔。

3、激发学生对祖国草原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边读边批,体会作者对祖国草原的喜爱、赞叹之情。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有关草原的图片、文字等资料,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有关作家萧乾的资料。

学生:搜集有关草原的图片、文字等资料。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词语,导入。

1、出示词语:广袤草梗桅杆黑黝黝声嘶力竭驯顺岛屿逍遥2、采取多种形式读词语。

3、理解词语意思,并尝试造句。

二、自读探究。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最能表现草原景物特点的语句,并在感受最深的地方作批注。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三、朗读课文,感悟草原特点1、自读第1段,画出比喻句,并作批注。

(1)学生自由朗读第1段,画出比喻句,并体会比喻句的作用。

(2)汇报交流比喻句的作用。

①指名读比喻句。

②交流比喻句的作用。

③引导学生批写比喻句的作用,交流学生的旁批。

塔木钦草原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感慨?(它多么像海呀!)是怎样的一种景象?作者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感慨呢?没有缝隙、寂静、广袤这些词让我们知道了塔木钦草原像海一样辽阔的特点。

(板书:草原——辽阔)(3)有感情朗读本段课文,自读、齐读、师生读、小组读等多种形式地读,边读边想象边感受。

2、学习第2段。

(1)自读课文第2段段,并勾画出比喻句。

(2)汇报交流。

(3)说一说从文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何感想?(4)引导学生谈一谈感受,并谈一谈比喻句的作用。

(5)有感情朗读本段课文。

3、学习第3段。

(1)齐读课文第3段。

(2)思考:塔木钦草原过去为什么被称作“旱海”?(3)从这一段中,你可以体会到塔木钦草原的什么?从远处望去,黑黝黝的石堆时常会引起人们的错觉,以为公路旁边伺伏着什么野兽,而那些牛群、马群从远处望去,斑斑点点,又仿佛是一堆堆巨石。

《草原即景》教案

《草原即景》教案

《草原即景》教案
《草原即景》教案
《草原即景》教案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美丽草原我的家》)动人的旋律,优美的'舞姿,勾起多少人美好的回忆,激起多少人对那神奇土地的向往。

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草原,感受她独特的魅力。

(揭示课题)
二、自主朗读,自主体会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 再读课文,按课文第2题的要求边读边批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

3. 交流阅读感受,相互质疑、解答。

三、品味课文,领悟美景
1. 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并根据自己的批语说清楚为什么喜欢。

2. 请学生分析后,让其他同学补充、完善,再集体朗读,共同领悟美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3. 学到这儿,我也禁不住激动起来,可惜,我没有去过草原,有没有哪位同学去过?给我们介绍介绍。

4.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创设情境,升华情感
1. 作者笔下的草原如此动人,摄像师眼中的草原又是怎样的呢?一起去欣赏欣赏吧!(播放配乐风光片)
2. 你眼中或心中的草原又是怎样的?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和同桌交流交流吧!
3. 学完这一课,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语文教案)小学生草原即景教案

(语文教案)小学生草原即景教案

小学生草原即景教案同学们,让我们跟随去访问内蒙古塔木钦大草原。

那里一碧千里、翠色欲流。

大草原是那样令人神往,让我们走进大草原,亲眼目睹她那迷人的风采!一起看看小学生草原即景教案!欢送查阅!小学生草原即景教案1教学目标1.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并会标准、美观地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边读边批边想象,感受草原的美丽与辽阔。

3.激发学生对祖国草原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边批边想象草原美景,体会的喜爱、赞叹之情。

教学准备教师:1.搜集有关草原的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制作课件。

了解作家萧乾的资料。

2.腾格尔天堂3.准备flash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和伴奏曲。

学生:搜集有关草原的图片、文字等资料。

教学时间1~2课时。

教学过程一、音乐铺垫,孕育情感,引入课题1.播放歌曲天堂。

腾格尔的天堂是哪里这里呈现了怎样的景色让学生尽情描述。

提到草原,许多人就会想到“一望无际〞,想到“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句,就会想到蒙古包,想到热情好客的草原人民……大自然真是一位了不起的画家,它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美丽、壮观、神奇的画卷。

来到草原,也被眼前草原的美丽、辽阔深深吸引了,他提笔留住了眼前迷人的景色。

今天我们将在优美文字的引导下走进那一碧千里的美丽草原。

引入课题草原即景。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释题。

3.关于草原,你了解多少,能将你搜集的资料与大家交流一下吗学生交流搜集的相关资料,说说自己了解的草原。

4.同学们,让我们跟随去访问内蒙古塔木钦大草原。

那里一碧千里、翠色欲流。

大草原是那样令人神往,让我们走进大草原,亲眼目睹她那迷人的风采!二、自读感悟,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并勾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

(1)教师出示生字新词,引导学生读。

(2)相机对加点字的读音作指导。

2.学生自由结成伙伴,通过阅读去“游览〞草原的美景,在美景中细细欣赏。

(1)学生浏览课文。

草原即景教案

草原即景教案

草原即景教案教学目标:1、运用学过的方法。

认识本课的生子,并会规范、美观的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边读边批边想象,感受草原的漂亮和宽敞。

3、了解描写景物的方法和把握一些典型的修辞手法。

4、激发学生对祖国草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1、抓住重点词语、句子感受草原的漂亮和宽敞。

2、让学生边批边想象草原美景,体会作者的喜爱和赞扬之情。

教学预备:搜集有关草原的资料。

腾格尔的天堂歌曲。

课时安排:2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边读边批边想象,感受草原的漂亮与宽敞。

2、抓住重点语句进行明白得,进一步感受草原的无穷魅力。

3、激发学生对祖国草原的热爱之情。

预习学案:1、品读课文中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旁批在课本的右侧。

2、课文中重点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在写作中它有什么样的作用?3、找出自己喜爱的段落并试着背诵下来。

教学过程:一. 创设氛围:同学们,昨天我们跟随作者去访问内蒙古塔木钦大草原.那儿一碧千里,翠色欲流.大草原是那样令人向往,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大草原,去目睹她那迷人的风采!二、预习交流:1、拿出课本,小组内交流昨天的预习学案2:品读课文中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旁批在课本的右侧。

:2、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把握学情。

三、探究展现:1、合探一——作者笔下的塔木钦草原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的?(学生交流)A、宽敞:“塔木钦草原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多么像海啊!只有在海上,天和地才能像接到一起那么完完整整,没有缝隙;只有海菜这么安静,广袤得望不到边际,永久像一幅没有框子的画。

”(它多像海呀!)是如何样的一种景象,让作者有了如此的感叹呢?“没有缝隙”“安静”“广袤”这些词让我们明白了塔木钦草原像海一样宽敞的特点。

(相机板书:草原——广袤)“塔木钦草原过去被称作“旱海”。

在这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除了公路旁边偶然显现的一座土丘,再也找不到任何其他能够作路标的东西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原即景教案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歌曲《美丽草原我的家》)动人的旋律,优美的舞姿,勾起多少人美好的回忆,激起多少人对那神奇土地的向往。

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草原,感受她独特的魅力。

(揭示课题)二、自主朗读,自主体会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再读课文,按课文第2题的要求边读边批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交流阅读感受,相互质疑、解答。

三、品味课文,领悟美景1.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并根据自己的批语说清楚为什么喜欢。

2.请学生分析后,让其他同学补充、完善,再集体朗读,共同领悟美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3.学到这儿,我也禁不住激动起来,可惜,我没有去过草原,有没有哪位同学去过?给我们介绍介绍。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创设情境,升华情感1.作者笔下的草原如此动人,摄像师眼中的草原又是怎样的呢?一起去欣赏欣赏吧!(播放配乐风光片)2.你眼中或心中的草原又是怎样的?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和同桌交流交流吧!3.学完这一课,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关于作者萧乾:著名作家、翻译家和记者,自称为“未带地图的旅人”。

早在20世纪30年代便步入文坛,与沈从文等一起被称为“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1939年至1946年,萧乾赴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讲师,并兼任《大公报》驻英记者。

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萧乾以战地记者的身份驰骋欧洲战场,成为二战时期中国派驻欧洲唯一的战地记者。

二战结束后,萧乾还采访了联
合国成立大会、波茨坦会议和纽伦堡战犯审判等大事,写下《银风筝下的伦敦》《矛盾交响曲》等著名通讯报告而名重一时。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萧乾取道香港回到北京,开始了他起伏跌宕的后半生。

萧乾一生著作甚丰,有大量的回忆录、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和译作,包括长篇小说《梦之谷》、自传体作品《未带地图的旅人》、报告文学《人生采访》、翻译作品《好兵帅克》和《培尔·金特》。

晚年,他与夫人文洁若耗费5年时间合译的现代派意识流作品《尤利西斯》(Ulysses),更为世人所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