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感线 初中物理教案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 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20.1 磁现象 磁场 教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20.1 磁现象 磁场 教案

20.1 磁现象磁场【学习目标】1.知道磁体有吸铁性和指向性以及磁化现象。

2.知道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以及地磁场的南、北极。

3.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教学重难点】重点:1.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2.利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

难点:利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

【教学方法】分析归纳法、探究法、观察法。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阿房宫“以磁石为门”“朝者有隐甲怀刃,入门而胁止”,说的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阿房宫,为了防范刺客,聪明的工匠们修建了奇特的阿房宫的北门,一旦有人身怀铁器,立刻就会被发现。

你知道聪明的工匠们是怎样解决这一难题的吗?我们这节课一起学习有关磁现象的知识。

(二)新课讲授:(一)磁现象1.认识磁铁与磁性(1)古代的磁体公元843年,在茫茫的大海上,一只帆船正在日夜不停地航行,没有航标、没有明确的航道。

船上一些聪明的中国人利用手中仪器指示的方向,开辟了从浙江温州到日本嘉值岛的航线。

这个神奇的仪器,就是罗盘。

罗盘即平常我们说的指南针,它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如图是我国早期的指南针——司南。

公元1世纪初,东汉学者王充在《论衡》中记载为:“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

”司南是把天然磁石琢磨成勺子的形状,放在一个水平光滑的“地盘”上制成的,静止时它的长柄指向南方。

(2)认识磁铁与磁性在2 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发现了天然磁铁矿石吸铁的性质。

现在,人们利用这些磁铁或矿石、钢或某些合金及人工合成材料,根据需要制成各种形状的磁体。

教师利用实物以及图片展示各种各样的磁体。

学生实验一:磁铁吸引曲别针、铁、铜片和玻璃等身边的物体。

学生认真实验观察现象并思考问题。

师生共同总结:磁体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做磁性,具有磁性的物质叫磁体,磁体可以分为天然磁体、人造磁体。

2.认识磁极和磁铁指示南北的特性学生实验二:教师引导学生完成磁体吸引铁屑的实验。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20章第1节磁现象磁场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20章第1节磁现象磁场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20章第1节磁现象磁场一、教学内容1. 磁现象的基本概念,如磁体、磁极、磁性等。

2. 磁场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如磁感线、磁力线等。

3. 磁场的基本性质,如磁场对磁体的作用、磁场的方向等。

4. 磁场的基本规律,如磁场强度、磁通量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磁现象的基本概念,能够识别磁体和磁极,理解磁性的含义。

2. 掌握磁场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能够绘制简单的磁感线图。

3. 理解磁场对磁体的作用,能够解释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4. 掌握磁场的基本性质和规律,能够计算磁场强度和磁通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磁场的基本规律,如磁场强度、磁通量的计算。

2. 教学重点:磁场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磁场对磁体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磁铁、铁屑、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磁铁吸引铁屑的实验,引导学生思考磁现象的基本概念。

2. 讲解:讲解磁体的定义,介绍磁极、磁性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磁性的含义。

3. 演示:用磁铁在黑板上绘制磁感线,引导学生掌握磁场的表示方法。

4. 讲解:讲解磁场对磁体的作用,如吸引和排斥现象,引导学生理解磁场的基本性质。

5.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磁铁在不同磁场中的行为,巩固对磁场的基本性质的理解。

6. 讲解:讲解磁场强度和磁通量的概念,引导学生掌握磁场的基本规律。

7. 练习:让学生根据磁场强度和磁通量的公式进行计算,巩固对磁场基本规律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磁现象:磁体、磁极、磁性2. 磁场:磁感线、磁力线3. 磁场对磁体的作用:吸引、排斥4. 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强度、磁通量5. 磁场的基本规律:磁场强度、磁通量的计算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一个磁铁在磁场中的磁场强度和磁通量。

答案:磁场强度=磁场力/磁极面积;磁通量=磁场力×磁极面积/磁场方向的分量。

2. 题目:解释为什么磁铁会吸引铁屑。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20.1磁现象和磁场教案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20.1磁现象和磁场教案

教案: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20.1磁现象和磁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第20.1节磁现象和磁场。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磁现象的观察、磁体的性质、磁场的概念以及磁感线的绘制。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磁现象,了解磁体的性质,知道磁场的存在。

2. 使学生能够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分布,理解磁感线的特点。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磁感线的概念及其绘制方法。

2. 教学重点:磁体的性质,磁场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磁铁、铁屑、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磁铁、铁屑、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磁铁吸引铁屑的实验,让学生观察磁铁和铁屑的相互作用,引发学生对磁现象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磁体的性质,如磁极、磁性、磁化等概念,并通过实验演示磁体的这些性质。

3. 磁场概念的引入:通过实验和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了解磁场的概念,理解磁场是一种无形的物质,它存在于磁体周围。

4. 磁感线的绘制:讲解磁感线的概念,演示磁感线的绘制方法,让学生动手实践,绘制简单的磁感线。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磁现象和磁场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场完成,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1. 磁体的性质2. 磁场的概念3. 磁感线的绘制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要描述磁体的性质。

(2)解释磁场是什么,它存在于哪里。

(3)绘制一个磁感线,并标明其特点。

2. 答案:(1)磁体的性质:磁体有两个极,南极和北极,具有磁性,可以吸引铁磁性物质。

(2)磁场:磁场是一种无形的物质,存在于磁体周围,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作用。

(3)磁感线:磁感线是从磁体的北极出发,回到南极,表示磁场方向和强度的一条曲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让学生了解了磁现象和磁场的基本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20章第1节磁现象磁场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20章第1节磁现象磁场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20章第1节磁现象磁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磁现象的产生及磁体的基本性质,掌握磁极、磁感线等基本概念。
2.使学生掌握磁场的分布特点,了解磁场对磁体及电流的作用。
3.培养学生运用磁场知识解释生活中相关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3.分步骤讲解,突破难点:针对磁场分布、磁感线等抽象概念,教师应采用分步骤、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讲解,使学生逐步消化吸收。同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抽象概念。
4.合作学习,提高参与度: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讨磁现象和磁场的相关问题。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1.注重激发学生兴趣:九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实例、趣味实验等方式,激发他们对磁现象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2.重视直观教学:针对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困难,教师应运用直观教具、实验演示等方法,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磁场分布和磁感线等概念。
3.关注个体差异:学生在学习物理时,存在个体差异。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二、探究磁现象
1.实验探究:让学生动手做磁铁吸铁、磁极相互作用等实验,观察磁现象,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磁体的基本性质。
2.知识讲解:介绍磁极、磁感线等基本概念,阐述磁场的分布特点。
三、磁场的作用
1.实验演示:展示磁场对磁体、电流的作用,让学生了解磁场的实际应用。
2.知识讲解:讲解磁场对磁体、电流的作用原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相关现象。
3.制作一个简易的磁铁,要求能够吸引铁钉等磁性物质。通过动手实践,进一步了解磁体的性质。

初中磁感线教案

初中磁感线教案

初中磁感线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磁感线的概念,知道磁感线是用来描述磁场分布的线条。

2.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理解磁感线的特性。

3. 能够运用磁感线来分析和解释磁场的现象。

教学重点:1. 磁感线的概念和特性。

2. 运用磁感线来分析和解释磁场的现象。

教学难点:1. 磁感线的绘制和理解。

教学准备:1. 磁铁、铁屑、平面板。

2. 实验用具:导线、电流表、小磁针。

3.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磁场的概念,让学生回顾磁场的特点和作用。

2. 提问:那么如何形象地描述磁场的分布呢?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磁感线的概念:磁感线是用来描述磁场分布的线条,它的方向表示磁场的方向,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

2. 讲解磁感线的特性:磁感线是从N极出发,回到S极;磁感线是闭合的;磁感线不会相交。

3. 讲解磁感线的绘制方法:通过实验观察铁屑在磁铁周围的分布情况,用细铁屑描绘出磁感线。

三、实验演示(15分钟)1. 演示用磁铁和铁屑描绘磁感线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理解磁感线的特性。

2. 演示用导线、电流表和小磁针来观察电流产生的磁场,让学生理解磁感线与电流的关系。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根据磁感线的特性和实验观察,绘制出给定磁场的磁感线分布图。

2. 让学生运用磁感线来分析和解释一些磁场现象,如磁铁的相互作用、电流的磁场等。

五、总结和拓展(5分钟)1. 总结磁感线的概念和特性,让学生加深对磁感线的理解。

2. 拓展磁感线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地球磁场、电磁感应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磁感线的概念和特性,能够运用磁感线来分析和解释磁场的现象。

在实验演示环节,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磁感线的特性,让学生通过实验体验到磁感线与磁场的关系。

在课堂练习环节,要引导学生运用磁感线来分析和解释一些磁场现象,提高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在拓展环节,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磁感线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磁感线教案初中

磁感线教案初中

磁感线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了解磁感线的概念,掌握磁感线的性质和特点。

2.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磁感线的分布情况。

3. 能够运用磁感线的知识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磁感线的概念和性质。

2. 实验观察磁感线的分布情况。

教学难点:1. 磁感线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2. 实验操作和观察磁感线的分布情况。

教学准备:1. 教具:磁铁、铁屑、细线、直尺、圆形模板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套件、笔记本、彩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讨论磁铁的性质,引导学生思考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

2. 提问: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什么发生的?二、探究磁感线的概念(15分钟)1. 实验1:用磁铁吸引铁屑,观察磁铁周围的铁屑分布情况。

2. 引导学生发现铁屑在磁铁周围形成一条条曲线,即磁感线。

3. 讲解磁感线的概念:磁感线是用来表示磁场分布的线条,它的方向表示磁场的方向,密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三、实验观察磁感线的分布情况(15分钟)1. 实验2:用细线悬挂磁铁,观察磁感线的分布情况。

2. 引导学生发现磁感线从磁铁的N极出发,指向磁铁的S极,形成闭合的曲线。

3. 讨论磁感线在不同磁铁形状下的分布情况,如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等。

四、应用磁感线解释实际问题(10分钟)1. 举例说明磁感线在实际中的应用,如指南针、电磁铁等。

2. 引导学生思考磁感线在不同情况下的变化,如磁铁的不同极性、电流的存在等。

五、总结和复习(10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磁感线的概念和性质。

2. 提醒学生注意磁感线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实际中并不存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掌握了磁感线的概念和性质,能够观察和分析磁感线的分布情况。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和观察,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同时,也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了解磁感线在实际中的应用。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磁感线的知识,如磁感线的计算、磁感线与电流的关系等,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电磁教学设计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电磁教学设计

第二十九章电与磁
执教者:刘猛平
学校:平沙二中
第一节磁场
学习要点:
1、知道什么是磁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2、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

3、知道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的分布,说出磁感线方向的规定。

一、磁现象:
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磁铁的这种性质叫做磁性。

具有磁性的物质叫做磁体
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

具有磁性的物质叫做磁体。

磁体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不同,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它的位置在磁体的两端。

指北的磁极叫北极,或称N极另一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条形磁铁的磁感线
磁感线分布规律:从磁体N极出来,回到S极终止。

蹄形磁铁的磁感线
磁感线分布规律:从磁体N极出来,回到S极终止。

练习:
1、画出异名磁极之间的磁感线:
2、画出同名磁极之间的磁感线:
3、根据磁感线,标出磁体的N、S极及小磁针的N、S极。

4、根据小磁针的N、S极,在图中标出磁体的极性,并画出磁体周围的磁感线的分布。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20章第1节磁现象磁场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20章第1节磁现象磁场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20章第1节磁现象磁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20章第1节磁现象磁场。

具体内容包括:1. 磁体的性质:磁体的两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2. 磁场的概念:磁场是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它对磁体和铁磁性物质有作用力。

3. 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具有方向性和强度。

4. 磁感线的概念:磁感线是用来描述磁场分布的一组曲线,它从磁体的北极出发,进入南极。

5. 磁感线的性质:磁感线是闭合的,不相交的。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磁体的性质,能够辨别磁体的两极。

2. 让学生理解磁场的概念,能够描述磁场的基本性质。

3. 让学生掌握磁感线的概念和性质,能够绘制简单的磁感线图。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磁场的概念,磁感线的概念和性质。

难点:磁感线的绘制,磁场的作用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磁铁、铁屑、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磁铁吸引铁屑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磁铁的性质。

2. 讲解磁体的性质:讲解磁体的两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3. 讲解磁场的概念:讲解磁场是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它对磁体和铁磁性物质有作用力。

4. 讲解磁场的基本性质:讲解磁场具有方向性和强度。

5. 讲解磁感线的概念:讲解磁感线是用来描述磁场分布的一组曲线,它从磁体的北极出发,进入南极。

6. 讲解磁感线的性质:讲解磁感线是闭合的,不相交的。

7. 绘制磁感线:让学生用铁屑和磁铁在黑板上绘制磁感线,讲解磁感线的绘制方法。

8.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磁感线的绘制,判断磁场的作用力。

六、板书设计磁体的性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磁场的概念磁场是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它对磁体和铁磁性物质有作用力磁场的基本性质具有方向性具有强度磁感线的概念磁感线是用来描述磁场分布的一组曲线它从磁体的北极出发,进入南极磁感线的性质闭合的不相交的七、作业设计1. 判断题:(1)磁体的两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磁现象 磁场 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

磁现象 磁场 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

磁现象磁场教学设计核心问题一:什么是磁场?子问题1.1.磁体为什么可以不接触就有力的作用?【概念提出】引导学生从磁体间不接触能够吸引或排斥的现象中,提出问题:“为什么不接触也有力的作用?”子问题1.2.类比小旗子,理解什么是磁场?【类比迁移】通过动图展示:学生类比电吹风通过看不见的空气对不接触的旗子施加力。

利用电吹风吹旗子的模型,迁移至磁体利用看不见的物质对小磁针施加力,帮助学生建立磁场的概念:“磁体周边存在一种看不见的物质,磁体的相互作用通过该物质来完成。

”核心问题二:如何描述磁场?子问题2.1.如何研究磁场的方向?【类比迁移】观察动图思考:小旗子的受力(指向)方向反映风的方向。

类比迁移——小磁针受力方向反映磁场的方向。

子问题2.2.不同点位,磁场方向分布情况?【观察实验】教师将小磁针放入磁体附近四个点位,观察小磁针N极指向方向。

利用亚克力板和记号笔记录小磁针在该点的N极方向。

【数据分析】第一步,对单个小组的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观察分析。

引导学生答出不同点位,小磁针指向不同。

第二步,汇总更多数据,将各小组的亚克力板进行重合,学生再次观察分析各点位小磁针方向,引导学生答出各点位之间似乎能构成一些曲线?子问题2.3.同一平面,磁粉的受力情况?【观察实验】教师引导学生使用更多更小的“小磁针”进行探究,从而得出利用磁粉进行实验。

教师演示实验:将磁粉均匀撒在磁体周边,敲击形成一定形状。

再将亚克力板重叠,学生观察现象,画出磁感线的分布,学生建立磁感线模型。

同时,教师介绍:将小磁针的N极指向方向规定为磁场方向。

子问题2.4.如何理解磁感线?【观察思考】学生观察磁感线,提出自己的发现。

教师聚焦问题:“磁感线如何表示磁场的方向与强弱?”,“每条磁感线的方向有什么共性?”,“磁感线是否真实存在?”。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20.1磁现象 磁场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20.1磁现象 磁场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0.1磁现象磁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第20章的第1节磁现象和磁场。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磁体的性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场的概念、磁感线的绘制以及磁场的性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磁体的性质,能够说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 使学生掌握磁场的概念,能够理解磁感线的绘制及意义。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磁场的概念、磁感线的绘制及意义。

难点:磁场的性质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磁铁、铁屑、坐标纸、直尺、圆规等。

学具:笔记本、笔、三角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师用磁铁吸引铁屑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磁铁具有什么性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怎样的。

2. 知识讲解:介绍磁体的性质,讲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磁场的概念,并介绍磁感线的绘制方法及意义。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如磁铁在固定位置附近的作用范围,磁场的方向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自主完成教材中的随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磁场的性质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磁体的性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场的概念、磁感线的绘制及意义、磁场的性质等。

七、作业设计1. 请用语言描述磁铁的性质,并画出磁铁的磁感线。

答案:磁铁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磁性材料的性质,磁铁有两个磁极,分别是南极和北极。

磁感线从南极出发,回到北极。

2. 请解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并画出两个磁铁相互作用的情景。

答案: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两个磁铁相互作用的情景可以是:同名磁极相互推开,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磁铁吸引铁屑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磁体的性质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在讲解磁场时,采用示例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磁场的概念及磁感线的意义。

人教九年级物理20章(电与磁)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九年级物理20章(电与磁)单元教学设计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情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5.结合电磁知识的发展历程,向学生传递科学家严谨治学、锲而不舍的精神,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信念。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在物理学习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掌握了力学、光学等基本概念,具有一定的物理思维和分析能力。但在电与磁这一章节,学生可能会对抽象的电磁概念和现象感到难以理解,对电磁知识的应用仍需加强。此外,学生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和互助中共同进步。
-鼓励学生提问和分享,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倾听习惯。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我将采用以下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1.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向学生展示一个简单的手摇发电机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摇动发电机就能产生电?电是如何产生的?这个现象与我们之前学习的哪些物理知识有关?
2.引入情境教学,将电磁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电磁技术在家用电器、交通工具等领域的应用。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加强实验教学,通过分组实验和课后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设计不同难度的实验项目,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4.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以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要求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综合分析。
(二)教学设想
1.针对教学难点,采用直观演示和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抽象的电磁概念。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20.1磁现象磁场教案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20.1磁现象磁场教案

教案: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20.1磁现象磁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第20.1节磁现象磁场。

本节课主要介绍磁现象和磁场的基本概念,包括磁体的性质、磁极的定义、磁场的表示方法以及磁感线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磁现象和磁场的基本概念,知道磁体的性质和磁极的定义。

2. 让学生掌握磁场的表示方法,能够画出简单的磁感线。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磁现象和磁场的基本概念,磁体的性质和磁极的定义。

难点:磁场的表示方法,磁感线的画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磁铁、铁屑、黑板、粉笔、幻灯片。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磁铁吸引铁屑的实验,让学生观察磁铁和铁屑的互动,引发学生对磁现象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磁体的性质:磁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磁性材料的性质。

(2)磁极的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称为磁极,分为北极和南极。

(3)磁场的表示方法:用磁感线表示磁场,磁感线从磁体的北极出发,回到南极。

(4)磁感线的概念:磁感线是用来表示磁场分布的线条,它的方向表示磁场的方向,密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3. 例题讲解:利用幻灯片展示例题,讲解磁体周围磁场的分布情况,让学生理解磁感线的画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磁感线的画法,画出不同形状磁体的磁场分布图。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磁现象和磁场的基本概念,磁体的性质和磁极的定义,以及磁场的表示方法和磁感线的画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磁现象磁场板书内容:1. 磁体的性质:吸引铁、钴、镍等磁性材料。

2. 磁极的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分为北极和南极。

3. 磁场的表示方法:磁感线。

4. 磁感线的概念:表示磁场分布的线条,方向表示磁场方向,密度表示磁场强弱。

七、作业设计磁体形状:条形、蹄形、球形。

2. 答案:(1)条形磁体:磁场分布图呈直线,从北极到南极。

九年级物理《磁感应线》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物理《磁感应线》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物理《磁感应线》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磁感应线的概念,掌握磁感应线的分布特点及其与磁体之间的关系。
2.学会使用铁屑实验观察磁感应线的分布,通过实验探究磁感应线的规律。
3.掌握安培定则,能够解释磁感应线与电流方向的关系,并能运用安培定则判断简单电流产生的磁场。
4.能够运用磁感应线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磁现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布置具有挑战性的作业,如设计一个简易的磁性检测器,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教学评价: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实验报告、作业完成情况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个性化指导,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磁感应线的概念及其分布特点。
2.安培定则及其在判断磁场中的应用。
3.磁感应线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二)教学难点
1.磁感应线分布的抽象理解,特别是磁场的空间分布。
2.安培定则的掌握和应用,尤其是在复杂电流分布中的运用。
3.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解决具体问题。
3.教学过程:
a.讲解磁感应线的概念,通过铁屑实验演示磁感应线的分布。
b.讲解安培定则,结合图示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电流产生磁场的规律。
c.举例说明磁感应线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冰箱门磁性密封、电磁炉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设计: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磁感应线的分布特点、安培定则的应用等主题进行讨论。
2.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初中物理磁感线教案

初中物理磁感线教案

教案:磁感线教学目标:1. 理解磁感线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磁感线的绘制方法和特点。

3. 能够运用磁感线解释和预测磁场的分布和效应。

教学重点:1. 磁感线的概念和作用。

2. 磁感线的绘制方法和特点。

教学难点:1. 磁感线的绘制方法和特点。

教学准备:1. 磁铁。

2. 铁屑。

3. 细线。

4. 粉笔或白板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磁场概念,让学生回顾磁场的定义和特点。

2. 提问:磁场的分布如何描述和表示?二、讲解磁感线(15分钟)1. 介绍磁感线的概念:磁感线是用来描述磁场分布的线条,它的方向表示磁场的方向,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

2. 讲解磁感线的绘制方法:用粉笔或白板笔在黑板上画出磁感线,可以借助磁铁和铁屑来观察和模拟磁场的分布。

3. 演示磁感线的绘制过程:将磁铁的一端固定在黑板的一角,用细线系住磁铁的另一端,轻轻摇动细线,使铁屑均匀分布在磁铁周围,然后用粉笔或白板笔沿着铁屑的分布画出磁感线。

4. 讲解磁感线的特点:磁感线是从磁体的北极出发,指向南极,形成闭合的曲线;磁感线是互相排斥的,不会相交;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越密表示磁场越强,反之越弱。

三、实验演示(15分钟)1. 让学生观察和体验磁感线的分布:将磁铁的不同部位靠近黑板,观察磁感线的分布情况,尝试用手指感受磁场的强弱。

2. 让学生自己尝试绘制磁感线:让学生拿取磁铁和铁屑,尝试在黑板上绘制磁感线,并观察和解释磁感线的特点。

四、应用和拓展(15分钟)1. 讲解磁感线在实际中的应用:举例说明磁感线在电机、发电机、变压器等电磁设备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磁感线在实际中的重要性。

2. 讲解磁感线的拓展知识:介绍磁感线的数学表达和计算方法,让学生了解磁感线在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让学生总结磁感线的概念、绘制方法和特点。

2. 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实验中的观察和体验,巩固对磁感线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磁场的计算和应用,如法拉第环、洛伦兹力等。

20.1磁现象磁场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20.1磁现象磁场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20.1磁现象——磁场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的第四章第一节,主要包括磁体的性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场的概念、磁感线的引入以及磁场的方向。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磁体的性质,能够描述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2. 理解磁场的概念,掌握磁场的基本性质。

3. 引入磁感线的概念,学会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磁场的概念、磁感线的引入和磁场方向的规定。

难点:磁感线的形象化描述和磁场方向的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磁铁、铁屑、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学具:课本、笔记本、绘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磁铁吸引铁屑的实验,让学生观察磁铁和铁屑的相互作用,引导学生思考磁体的性质。

2. 知识讲解:(1)磁体的性质:介绍磁体的两个极——N极和S极,以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磁场的概念:解释磁场是什么,描述磁场的基本性质。

(3)磁感线的引入:介绍磁感线的概念,讲解磁感线的性质和作用。

(4)磁场的方向:规定磁场方向的判断方法,讲解磁场方向的规定。

3. 例题讲解:利用例题,讲解磁感线的分布情况和磁场方向的判断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磁感线分布图,判断给定点的磁场方向。

5. 知识巩固: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动画,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磁场的性质和磁感线的作用。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磁体的性质2. 磁场的概念3. 磁感线的引入4. 磁场的方向七、作业设计1. 绘制一个磁感线分布图,标明磁场的方向。

答案:根据磁体的形状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绘制磁感线分布图,标明磁场方向。

(1)一块条形磁铁放置在水平面上,另一块磁铁从远处逐渐靠近。

(2)一块磁铁的N极和另一块磁铁的S极相互靠近。

答案:根据磁感线的性质和磁场方向的规定,描述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讲解、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了磁体的性质、磁场的概念、磁感线的引入和磁场方向的规定。

20.1磁现象磁场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20.1磁现象磁场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20.1 磁现象——磁场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的第二十章第一节。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磁体的性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感线的概念、以及磁场的方向。

1. 磁体的性质:磁体的两个极(南极和北极)、磁性的强弱、磁体的指向性。

2.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3. 磁感线的概念:用箭头表示磁场的方向,箭头尾部指向磁体的南极,箭头头部指向磁体的北极。

4. 磁场的方向:利用磁感线可以描述磁场的方向,磁场中的任意一点,磁场的方向可以用放置在该点的小磁针的N极指向表示。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磁体的性质,能够描述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2. 使学生理解磁感线的概念,能够利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性质。

3. 让学生掌握磁场的方向,能够利用磁场方向描述磁场的特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磁体的性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感线的概念、磁场的方向。

难点:磁感线的概念、磁场的方向的描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磁体、小磁针、直尺、粉笔。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磁铁吸引铁钉,引导学生观察磁铁的性质。

2. 讲解磁体的性质:介绍磁体的两个极(南极和北极)、磁性的强弱、磁体的指向性。

3. 讲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介绍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 引入磁感线的概念:用箭头表示磁场的方向,箭头尾部指向磁体的南极,箭头头部指向磁体的北极。

5. 讲解磁场的方向:利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方向,磁场中的任意一点,磁场的方向可以用放置在该点的的小磁针的N极指向表示。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利用磁感线和小磁针描述给定磁场的方向。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磁体的性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感线的概念、磁场的方向。

七、作业设计1. 题目:描述下列磁场的方向。

答案:根据磁感线和小磁针的指向进行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学生在理解磁感线的概念和磁场的方向方面可能存在困难,需要在课后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人教版初三物理简单的磁现象 磁场和磁感线 教案

人教版初三物理简单的磁现象 磁场和磁感线 教案

初三物理简单的磁现象磁场和磁感线一. 本周教学内容:简单的磁现象、磁场和磁感线二. 重点、难点:1. 知道什么是磁性、磁体和磁极。

2. 知道磁体有吸铁性和指向性。

3. 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4. 知道磁化现象,知道软磁体和永磁体。

5. 能判断物体有无磁性及磁体的极性。

6. 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知道磁场的基本性质和磁场具有方向性。

7. 知道可用磁感(应)线来形象地描述磁场。

8. 会画条形磁体和蹄形磁体周围的磁感线的分布。

三. 知识点分析:1. 磁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我们称其为磁性。

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体有两个磁极,即南极(S极)和北极(N极)。

磁体总有两极:自然界中的磁体总有N和S两个磁极。

如图1所示,一根条形磁铁断为三截以后,立即变成三根磁铁,每一段都有N、S极。

只有单个磁极的磁体在自然界里是不存在的。

2.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我们可以通过磁体的吸铁(钴、镍)性、指向性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磁性。

3. 判别磁极极性的方法:将小磁针靠近磁体,就能判别磁铁的极性。

如图2所示,由静止在磁体旁小磁针甲的指向,可以断定条形磁铁的A端是N极,B端是S极;同时也可以判定小磁针乙的左端是N极,右端是S 极。

4. 磁场:磁体的周围存在着一种叫做磁场的物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它们各自的磁场而发生的。

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我们常用小磁针是否受到磁力的作用来检验小磁针所在的空间是否存在磁场。

5. 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的磁场方向。

6. 磁感线:磁感线是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在磁场中画出的一些假想的、有方向的曲线,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

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南极。

7. 怎样理解磁感线可以“形象地描述磁场?”①磁感线虽然是一些假想的曲线,但并非主观臆想出来的线,它是根据无数小磁针(被磁化的铁屑)在磁场里的分布和排列的情况,模仿画出的曲线,因而能反映磁场的有关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磁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

知道磁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和科研中有着
重要应用。

●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
的;
●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及地磁场的南、北极。

2.过程与方法
●观察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感知磁场的存在。

●经历实验观察、总结类比的过程。

学习从物理现象核试验中归纳规律,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经理分析、观察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什么是磁场、磁感线、地磁场的基本知识。

难点:磁场和磁感线的认识;被磁化的钢针磁极的判断。

【教学方法】
探究、实验、讨论法
【教学器材】
条形磁体、大磁针、蹄形磁铁、玻璃板、小磁针、铁屑、书写投影仪【教学过程】
1、磁场
(1)做一做:把小磁针放在桌面上,观察现象;把小磁针靠近条形磁铁,
再观察现象,看看有什么不同?
(2)自学课本第一段,明确什么是磁场,并把它写出来。

磁体周围存在着一种物质,能使磁针偏转。

这种物质看不见、摸不着,我们把它叫做磁场。

想想做做:见课本P64(小组合作)并回答下列问题:
A、 在条形磁体不同的地方,小磁针指示的方向相同吗?
B、 磁场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2、磁感线
演示实验:磁场的方向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小磁针N极的指向。

自学课本P64最后一段和P65第二段,完成下列练习
(1) 什么是磁感线?
仿照小磁针或铁屑在磁场中的排列情况,用一些带箭头的曲线画出
来,可以方便、形象地描述磁场,这样的曲线叫做磁感线。

(2) 画出条形磁体和蹄形磁体的磁感线。

(3) 观察各种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4) 课本想想议议(直接画在课本上)
【画磁感线时应注意的问题】
(1)磁感线只是帮助我们描述磁场,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2)磁感线存在于磁体周围的整个空间里;
(3)任何两条磁感线都不能相交;
(4)磁感线可以用虚线画,也可以用实线画,但必须有方向。

3.课堂练习
阅读“科学世界—动物罗盘”,哪些动物是靠磁场来辨别方向的?
【布置作业】
1.复习知识点
2.P67动手动脑学物理:1---6
3. 同步9.2(以上明天交)
4. 指导9.2(后天交)【教学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