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快车运营模式探析教学文案
滴滴出行的经营模式研究与探讨
滴滴出行的经营模式研究与探讨一、企业概况1.1 公司背景滴滴出行是一家成立于2012年的移动出行平台,其主要业务是提供在线预约、叫车和支付等服务。
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北京,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出行服务网站之一。
1.2 业务范围滴滴出行提供的服务范围涵盖了出租车、快车、专车、拼车、次日达、黑车等众多出行方式,满足了用户不同场景的出行需求。
此外,滴滴出行还在一口价、乘客用户评分、司机好评等方面作出了一些创新。
二、经营模式探讨2.1 打造平台经济滴滴出行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平台经济模式,它通过技术的创新和平台建设,让消费者与服务提供商之间实现高效连接。
整个平台的运转类似于腾讯的QQ、淘宝的购物平台,将供求双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而滴滴出行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使得平台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以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也提高了运营效率。
2.2 提高企业收益滴滴出行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其在经营模式上的不断更新。
通过在业务上的创新,滴滴出行在实现服务流程优化的同时还成功地提高了企业收益。
其次,滴滴出行为司机和乘客提供了不同的付款方式,比如余额、银行卡、支付宝等等,这让乘客和司机的交易更加方便快捷。
此外,滴滴出行还通过多种方式提高了自身的竞争力,比如向用户提供优惠券、常驻司机补贴等等。
2.3 开拓新型业务除了出租车等传统模式,滴滴出行也在不断探寻新型业务。
通过借助智能化平台的优势,滴滴出行开始提供货运、代驾、电单车等新型业务。
这不仅满足了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也拓展了公司的业务范围,进一步拓展了其市场影响力。
三、挑战与展望3.1 行业竞争加剧随着中国智能出行市场的发展,竞争已经变得越来越激烈。
不仅有阿里巴巴的嘀嗒出行,美团、高德等大厂也开始涉足该领域,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因此,滴滴出行要在不断创新的同时,不断提高其竞争力,确保在这个市场上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3.2 市场需求多样化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变化,消费者的出行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
滴滴快车案例分析
滴滴快车案例分析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滴滴快车作为一家知名的在线打车平台,在中国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本文将对滴滴快车的案例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成功的原因。
一、滴滴快车的发展历程滴滴快车成立于2012年,最初仅为一家在线打车平台,旨在解决城市出行问题。
通过手机App,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轻松呼叫车辆,方便快捷。
在创立初期,滴滴快车面临着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
然而,凭借其创新的商业模式和优质的服务,滴滴快车很快获得了用户的认可。
随之而来的融资也为滴滴快车的扩张提供了资金支持。
滴滴快车不断推陈出新,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扩张,迅速崛起成为中国最大的出行平台。
二、滴滴快车的商业模式滴滴快车的商业模式与传统出租车行业有所不同。
滴滴快车采用了共享经济模式,将车辆空闲时间最大化利用,并提供给用户便利的出行方式。
首先,滴滴快车通过在线平台将乘客与司机进行匹配。
这种模式减少了传统打车时的等待时间,提高了用户的出行效率。
其次,滴滴快车还提供了多种出行选择,如快车、顺风车、代驾等。
这样,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最适合的服务。
最后,滴滴快车还通过大数据分析,为乘客和司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乘客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司机,而司机也可以根据乘客的评价进行优化。
三、滴滴快车的成功原因1. 技术创新:滴滴快车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通过算法匹配司机和乘客,提高了出行效率和用户体验。
2. 平台化经营:滴滴快车将更多的车辆纳入平台管理,扩大了服务范围,提高了用户的出行选择。
用户可以通过一款App完成所有的出行需求,方便快捷。
3. 优质服务:滴滴快车注重用户体验,致力于提供高品质的服务。
滴滴快车通过建立用户评价系统,对司机进行评分,提高了用户对服务质量的可信度,也促进了司机的良性竞争。
4. 市场扩张:滴滴快车不断扩大市场份额,通过并购和合作等方式,加强了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同时,滴滴快车还在国际市场上迅速扩张,走出了国门。
滴滴打车盈利模式研究范文
滴滴打车盈利模式研究范文滴滴打车盈利模式研究一、引言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滴滴打车作为一种便捷的出行方式,逐渐在城市中流行起来。
滴滴打车通过整合闲置车辆资源,为乘客提供个性化的出行服务,不仅改善了出行体验,也提升了车辆资源的利用效率。
然而,作为一个企业,滴滴打车的盈利模式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以滴滴打车为例,从基本产品、衍生产品和潜在产品三个角度对其盈利方式进行深入探讨。
二、我国打车软件现状目前,我国的打车软件市场呈现以滴滴、快的为主的竞争格局。
这两家公司通过补贴策略,吸引了大量司机和乘客。
对于司机来说,滴滴快的的补贴提高了收入,增加了“抢单”的积极性;对于乘客来说,既能享受到打车软件带来的便捷服务,又能获得一定的补贴,从这个层次看来,打车软件实现了平台用户“双赢”的局面。
然而,这种以补贴为主的运营模式并不能长期持续。
从经济学的意义上来讲,商品被定义为用于交换的使用价值,而滴滴快的作为提供服务的一种商品,消费者在其使用过程中,不仅不需要支付费用,还可以获得商家的补贴,这样的资金投入远远大于营业收入。
因此,必须找到合适的长期盈利模式,实现包括软件公司在内的多方共赢。
三、我国打车软件盈利模式1.基本产品盈利——合作提点及推介佣金滴滴打车的基本产品是其核心的打车服务。
在合作模式下,滴滴与出租车公司或私家车车主进行合作,通过为合作方提供流量、数据和品牌宣传等方式,收取一定的合作提点或佣金。
此外,滴滴打车还通过向用户推荐餐饮、旅游等其他服务,获取一定的推介佣金。
2.衍生产品盈利——广告投放与金融服务随着用户量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滴滴打车的衍生产品也成为了其重要的盈利来源。
首先,滴滴打车的广告投放业务为其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通过在应用界面展示广告、推送广告消息等方式,滴滴能够吸引更多的广告主投放广告。
其次,滴滴打车还通过提供金融服务来增加收入。
例如,滴滴可以为司机提供贷款、保险等服务,通过与金融机构合作获取一定的手续费或利息。
滴滴打车的商业模式分析
滴滴打车的商业模式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交通工具的多样化,打车成为了现代都市人必不可少的交通方式之一,然而,在传统的出租车模式下,往往存在种种问题,例如乱收费、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等,这也为创新出一种更为便捷舒适的打车方式提供了契机。
于是,滴滴打车应运而生,成为了一种备受欢迎的共享出行方式,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滴滴打车的商业模式。
一、商业模式概况在谈到商业模式之前,我们需要对滴滴打车进行一定的介绍。
滴滴打车成立于2012年,是一款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打车软件,可以为用户提供优质便捷的打车服务。
一开始,滴滴打车的服务范围较小,只覆盖了北京市内的核心区域,后来经过不断的扩张,目前已经进军全国多个城市,并且还拓展到了全球多个国家。
滴滴打车的商业模式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部分:1.信息平台:滴滴的信息平台是其商业模式的基础,通过信息平台为顾客和司机赋予匹配的能力,不断优化匹配算法来提高匹配效率和质量。
2.运营平台:运营平台是指滴滴对接到了各类的出租车、专车、顺风车等车辆,并提供给司机进行加入运营的工具和相应的管理,同时连接政府部门、保险公司等合作伙伴以及互联网电商企业,实现大数据和生态闭环,让司机具有更多的信任感和决策能力。
3.金融平台:金融平台依托滴滴的大数据分析和信用评价体系,将顺风车和快车司机的经营指标、客户评价、车辆状况等多种信息信用化,同时提供给合作的金融机构和互联网电商,打造带有低息、保证金等安全保障的贷款产品和信用评价服务。
二、商业模式分析1. 保证用户与司机的可信任性随着一些传统出租车和各种黑车事件的发生,乘客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了广大顾客最为关注的问题,滴滴通过发展出一个可信的性评价体系,让顾客得以对司机进一步了解,也为司机提供了一个具有体现和表现的机会。
这一举措为顾客和司机之间搭建了一个基于互信的平台,体现了滴滴致力于打造一种可靠、便利和安全的出行新模式的基本理念。
2. 注重用户体验和服务优化滴滴打车通过不断的优化服务质量和技术研发,致力于提升用户的出行体验。
滴滴快车运营模式探析
一、滴滴快车简介滴滴快车,最初起源于盛行美国的网络约车服务,滴滴出行的功能之一(其他的功能分别为:滴滴顺风车、滴滴出租车、滴滴专车、滴滴代驾、滴滴巴士),它的使用方式为,由注册用户通过滴滴出行客户端在滴滴快车页面选择预约快车,由系统自动就近派单,或者由车主在滴滴司机客户端自主抢单,派单或抢单成功后,车主在指定时间、指定地点接到乘客并将其送往指定目的地,在乘客到达目的地后,经车主确认,乘客通过客户端完成车费支付,最终,一笔快车订单即告完成。
二、滴滴快车的优势和法律难题作为当下最经济、快捷的出行方式,相对自有车辆,滴滴快车省去了日常的车辆保养维护、保险、停车等费用,堪比招手即停的私家车。
比出租车更好、更安全的用户体验,借之于高度发达的网络技术,快车的全部行车数据均可见诸于手机,亦可通过客户端实现评论、评分、投诉、支付、购物等多种功能。
虽然在价格上并不比公交拥有显著优势,但是时间相对自由、路线随意可控、车辆存量巨大,在越来越重视时间和效率的当下,滴滴快车还是受到了众多都市年轻人的青睐,成为了他们的出行首选。
可以说,滴滴快车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人民的出行观念,解放了道路上的空转车辆,极大节约了社会交通成本,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压力,是共享经济在新常态下的重要表现。
然而,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制度层面对于滴滴快车这种交通形态并没有明确、具体的界定,相关部门对于滴滴快车的态度亦模棱两可,时而暧昧。
由于乘客、快车、滴滴出行之间的关系尚不够清晰,乘客、快车车主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存在诸多不解和争论,现实中也产生大量的争议和纠纷。
由此,根据现有的法律规定,结合笔者半年以来的快车使用经历,现将乘客与滴滴出行之间的法律关系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探析,力求能够为相关人士在处理类似纠纷时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三、快车乘客与滴滴出行的法律关系分析(一)滴滴出行自身对滴滴快车的定义与定位作为滴滴快车客户端的研发和所有者,也作为滴滴这一注册商标的拥有者,滴滴出行——也就是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显然是最早、最直接与乘客发生联系一方。
“让出行更美好”—滴滴出行的商业模式分析
“让出行更美好”—滴滴出行的商业模式分析滴滴出行是一家中国领先的出行平台,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和业务拓展为用户提供更便捷、安全、舒适的出行方式。
滴滴出行的商业模式具有以下几个关键要素:1.平台型业务模式:滴滴出行是一个平台型企业,通过建立起用户、司机和商家之间的连接,为各方提供更高效的出行服务。
滴滴出行通过手机应用程序,将用户与就近的合作司机进行匹配,并提供实时的交通信息和导航功能,使用户能够更便捷地选择和预订出行方式。
2.多元化出行服务:滴滴出行提供多种出行服务,包括快车、专车、顺风车、出租车等。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选择最合适的出行方式。
此外,滴滴出行还提供企业级出行解决方案,为企业客户提供定制化的出行服务。
3.数据驱动的运营模式:滴滴出行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需求和行为,不断优化和改进出行服务。
滴滴出行收集并分析大量的用户和司机数据,包括用户评价、位置信息、打车热点等,从而提高服务的质量和用户的满意度,同时也为滴滴出行提供了更广泛的商业机会。
4.基于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滴滴出行充分利用共享经济的优势,将更多的私家车资源以共享的方式提供给用户。
通过滴滴出行平台,用户可以将自己的车辆空闲时间转化为收入,而没有车的用户可以借助滴滴出行的服务来满足出行需求,从而实现共赢。
5.强大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滴滴出行得到了多家知名投资机构的支持,包括腾讯、阿里巴巴等。
这些投资机构不仅为滴滴出行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还为滴滴出行提供了丰富的技术和业务经验,使其能够迅速发展壮大。
综上所述,滴滴出行通过平台型业务模式、多元化的出行服务、数据驱动的运营模式、基于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以及强大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为用户提供更美好的出行体验,同时也为滴滴出行自身带来可持续的商业增长。
滴滴打车的商业模式和运营策略研究
滴滴打车的商业模式和运营策略研究滴滴打车是中国最大的出租车打车软件,由程维于2012年创立,主要提供拼车、快车、优步、豪华出租车和专车等5种服务。
截至2019年,滴滴服务覆盖600多个城市,注册用户超过5亿人。
滴滴的成功在于其商业模式和运营策略,本文将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商业模式的创新滴滴打车的商业模式是基于“共享经济”的概念,通过将出租车司机和私家车车主(称为“顺风车主”)与乘客联系起来,从而降低出行成本和提高出行效率。
滴滴的创新在于它有效地整合了私家车和出租车资源,实现供需互补,同时通过平台优势和技术支持,将成千上万的司机和用户连接起来。
通过与大型出租车公司(如北京出租车公司、上海大众出租车等)合作,滴滴提供更大的服务覆盖范围,同时通过线上数据分析和评价系统,改善乘客服务体验和加强乘客对司机的监督。
此外,滴滴还提供更多的特色服务,如“顺风车”、豪华车服务、拼车服务等,以吸引更多的新用户加入到平台,满足用户不同的出行需求。
滴滴打车的商业模式创新为其在移动出行领域赢得了巨大优势。
应用大数据的运营策略滴滴运用大数据技术来获得关于用户出行行为的深入认识和分析,以此来优化其服务。
滴滴的数据分析系统能够掌握很多细节信息,例如:用户上班时间、偏爱的出行路线、起点和终点的位置等。
通过这些数据,滴滴能够提高服务效率,降低用户等待时间,将物理车辆运营效率最大化,提高了司机的收益。
同时,滴滴将数据分析也用于司机管理。
滴滴利用算法和定位技术来评估司机的服务质量。
如果一位司机收到用户投诉,他的星级评定系统将下调,从而导致他在业务排名上的下降。
它这样做的原因是要确保滴滴的司机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推动平台的整体品质上升。
这种基于大数据的运营策略是滴滴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
路线优化和订单管理由于滴滴打车的运营范围非常广泛,面对不同的需求和客户,需要有一种有效的地图和路线规划的系统来帮助司机实现最优路径。
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滴滴打车采用了两种方法:一是与百度地图合作,提供路线优化服务,二是通过自主研发的“大脑”系统来优化时空分配和订单管理。
滴滴出行的商业模式分析[参照]
滴滴出行的商业模式分析[参照]滴滴出行是国内著名的出行服务平台,其商业模式基于共享经济理念,依托互联网技术实现了用户与司机的精准对接。
下面从几个方面对其商业模式进行分析。
一、多元化服务滴滴出行最初是一款拼车软件,但其发展迅速,不断推出新的服务类型以满足用户需求,如专车、快车、优步、顺风车、出租车。
其中,滴滴专车提供高端的商务出行服务,快车则快速准确地满足乘客的实时出行需求,优步则更为经济实惠,通过数量众多的普通车主进行服务,顺风车则侧重与长途拼车服务,确保用户用车成本最小化。
而出租车作为传统出行服务的代表,是滴滴出行扩展服务类型的重要补充。
多元化的服务类型,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用户群体,满足不同需求的用户减小了较多的成本和时间。
滴滴出行在快速满足用户出行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二、强大的可扩展性滴滴出行相较于其它如出租车、轮渡船等传统出行服务模式,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
首先,它依托了互联网科技,但与其他互联网公司相比,滴滴出行有固定的服务客户端(即出行APP),并覆盖大部分的移动终端设备。
其次,在与基于地图、智能算法等技术的系统构成下,滴滴出行进行了交通治理、快速匹配、客户沟通等系列优化,进一步拓展了服务的可扩展性。
三、良好的平台搭建滴滴出行具有良好的平台搭建,使得用户与司机之间的对接、匹配实现了极大的便捷和效率。
平台以用户为中心,通过差异化的服务赢得了用户的信任和满意度,并逐渐建立起了良好的口碑和品牌影响力。
同时,滴滴出行也不断进行技术和服务优化,保障了服务质量,提升了用户再选择此服务的意愿。
平台的搭建还带来了“用户-司机-城市”三方共赢的局面。
对于城市,滴滴出行的交通治理、物流运输等优化,帮助缓解道路拥堵、减少交通事故。
对于司机,则可以借助滴滴出行平台获得更多订单,提高经济效益。
对于用户,则可以享受更安全、便捷、快速的出行服务。
总之,滴滴出行的商业模式能够持续发展和拓展,得益于它的多元化服务、强大的可扩展性和良好的平台搭建。
“让出行更美好”—滴滴出行的商业模式分析
“让出行更美好”—滴滴出行的商业模式剖析最近几年来 , 陪伴着人们对便利出行的需求日趋增添, 和互联网 +、大数据以及移动支付等技术手段的迅速发展, 以“滴滴出行”为代表的挪动出行平台应运而生。
滴滴出行在强烈的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 利用大数据高效率地知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 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
商业模式描绘了公司怎样创建价值、传达价值和获得价值的基根源理。
滴滴出行的商业模式新奇独到, 与传统行业有较大不一样, 对其进行剖析十分必需。
本文属于 MBA描绘型事例论文。
经过对滴滴出行高层人员的访谈、对乘客端和司机端的实践检查 , 以及网络采集等多种方式, 从多角度采集了滴滴出行公司的第一手资料。
滴滴出行已据有国内约车软件市场99%的份额 , 不论是用户覆盖率仍是活跃度都据有绝对优势。
滴滴出行已经成长为整个行业市场的领导者。
本文经过商业模式画布 (Business Model Canvas,BMC) 对滴滴出行有关数据进行剖析 , 对其商业模式的 9 个基本结构块 ( 客户细分、价值主张、渠道通路、客户关系、收入根源、中心资源、重点业务、重要合作和成本组成) 进行剖析与描述。
滴滴出行的客户包含乘客端和司机端, 乘客端可细分为白领、大学生及刚工作的年青人 , 司机端可分为补助家用的兼职司机和专职司机, 以及对用车有需求的公司用户。
其客户关系主要包含乘客的自助服务和公司的专业助理服务。
滴滴出行以构建挪动出行平台的建立、营运和推行为重点业务, 以大数据及占优市场份额为核心资源 , 经过第三方支付平台及手机应用平台来连结客户端, 供给便利的约车业务 , 以实现其“让出行更美好”的价值主张。
经过与微信、司机、巴士和汽车厂商等的合作, 增添了以佣金、广告为主的收入根源。
可是 , 当前滴滴出行的公司管理、大数据技术开发及营运花费等成本组成依旧较高 , “滴滴出行”当前还没有能实现盈余。
滴滴出行的商业模式相同会受市场竞争、法律环境和技术创新等外面因素的影响。
以嘀嘀打车为例的营销策略分析
摘要随着国内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一大批的手机APP软件都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这些软件的功能越来越强大,涉及了金融、生活、学习、工作、交通、旅游等各个方面。
但是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手机垃圾软件也应运而生,由于市场的监管的考验以及盈利模式的模糊,以及手机支付的推广,越来越多的手机APP陷入了困境,整个手机软件行业正在酝酿着一次十分彻底的变革。
本文通过对于新时代的手机APP软件“滴滴打车”运营策略的研究,分析如今手机打车软件的发展优势和给市场带来的便利和问题,提出打车软件已有固疾的解决策略,为当今的APP软件的应用指导方向,为了手机软件的生活普及化,多样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最后,通过嘀嘀打车案例分析,以及与主要竞争对手快的打车相对比,得到其运营策略,为打车APP行业的盈利提供了更多可能。
关键词:手机软件;嘀嘀打车;盈利模式;发展优势;手机支付An Analysis Method of Marketing Strategy for Didi Taxi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domestic electronic commerce, a large number of mobile phone APP software are beginning to enter our field of vision, the software function is more and more powerful, relates to the various financial, life, study, work, traffic, tourism etc.. But at the same time, more and more mobile phone spam also emerge as the times require, due to market regulation test and fuzzy profit model, as well as the promotion of mobile phone payment. More and more mobile phone APP should be made into a dilemma, the mobile phone software industry is making a very thorough reform.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research for a new generation of mobile phone software APP "drops of taxi" operation strategy, the advantag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bile phone software can be analyzed, with the convenience and problem for the market. Therefore, a software for chronic disease strategies was put forward, together with application guidance for today's APP software, that have been proposed to play a solid illness cart software solution strategy for today guide the direction of the APP application software for mobile phones universal life, diversification 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for didi taxi and the comparison for main competitors, its operation strategy provides more likely to take a taxi APP industry profitability.Key Words:Mobile phone software; Didi taxi; Profit model; Development advantage; Mobile phone payment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引言 . (1)1概述 (2)1.1营销策略的定义 (2)1.2 App和手机支付的定义 (3)1.3国外打车软件的发展趋势 (4)2“嘀嘀打车”及其运营模式 (5)2.1“嘀嘀打车”的产生和发展 (5)2.2“嘀嘀打车”的运营模式现状 (5)2.3“嘀嘀打车”的盈利模式 (6)3“嘀嘀打车”的发展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7)3.1嘀嘀打车的发展优势 (7)3.2嘀嘀打车的积极作用 (10)3.3嘀嘀打车存在的不足 (11)3.4嘀嘀打车面临问题的解决对策 (12)3.4.1消除司机与司机之间的竞争 (12)3.4.2积分等级累计制度 (12)3.4.3严惩违规使用 (12)4嘀嘀打车案例分析 (14)4.1中国手机打车应用市场发展概况 (14)4.2嘀嘀打车分析 (15)4.3主要竞争着分析 (17)4.4对比分析 (18)结论 (19)参考文献 (20)在学取得成果 (21)致谢 (22)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水平和层次也相应提高。
滴滴出行运营模式研究
滴滴出行运营模式研究滴滴出行是中国最受欢迎的打车应用之一。
自成立以来,它的发展历程非常迅速。
滴滴出行的成功不仅仅来自于其技术创新,还有更多的因素,如运营和市场策略。
本文将探讨滴滴出行的运营模式,包括它的发展历程、特点和优势。
一、滴滴出行的发展历程滴滴出行创立于2012年,当时公司名为“滴滴打车”。
“滴滴打车”第一次进入大众视野是在广州市正在举办的亚洲青年创业大赛上。
在美女司机等吸引眼球的宣传下,“滴滴打车”成为当天吸引人们眼球的热门项目之一。
此后,“滴滴打车”在北京开启了第一次试运营。
之后,滴滴出行进一步发展壮大,与快的打车、嘀嗒出行等公司开展竞争。
滴滴出行在各方面的投入都很大,它的技术和商业引领地位不断增长。
滴滴出行被誉为根深柢固的中国版Uber。
2016年,滴滴出行完成了与快的打车的合并,与Uber China达成了协议,从而成为中国最大的打车应用。
同年,滴滴出行完成了千亿融资。
二、滴滴出行的运营模式滴滴出行的运营模式包括下面的若干方面。
1. 品牌:品牌在运营模式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滴滴出行已成为用户信任的品牌之一。
无论是在城市内还是在城市外,滴滴出行的品质和价值都是它的品牌功劳。
2. 技术:离线计费、智能拼车等技术都是滴滴出行独有的。
基于用户反馈和数据分析,滴滴出行研发出了各种新技术和新功能,使用户能够得到更好的使用体验。
3. 资本:滴滴出行的成功大部分来自于它的资本。
投资者对公司的忠诚和长期承诺使得这个公司得以备足了流动资金。
这极大地提高了滴滴出行的竞争优势。
4. 市场优势:滴滴出行的市场份额很大。
它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打车服务公司之一。
这使得公司拥有更高的资金、技术和品牌实力。
滴滴出行的用户数量和市场份额将有助于其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和成功。
三、滴滴出行的优势滴滴出行已经成为国内最流行的打车应用之一。
它的优势有以下几点:1. 网络效应:滴滴出行所拥有的市场份额、用户数量和品牌形象不断提高,它的网络效应也在增强。
滴滴出租车生产运行管理模式分析
应用软件可以受益于滴滴,与百度一致,将技术转化为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2. 构建产品生态系统目前,滴滴有六条相对独立的业务线:出租车,特种车辆(企业),特快列车,班车,公交车和司机,这六条业务线各自的开发和运营都是独立的,而不是全部集成在滴滴出租车应用中。
例如,总线采用WeChat客户端方法,滴滴本身分为用户版和企业版,但它属于自己。
该地区的旅游细分市场。
原则很明确,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它都将构建旅游领域的产品生态系统。
3. 提供开放式平台界面滴滴目前为企业用户提供开放式平台界面,这意味着可以根据滴滴提供的技术界面连接任何应用和产品,可以实现招聘 - 人才车,房地产 - 爱巢车,餐饮 - 食品卡车,医疗 - 健康汽车等应用各种应用场景,实现滴滴平台战略。
4. 多种访问方式目前对于滴滴出租车,主要有两种产品接入方式:移理新论管 2. 玩游戏赢得红包目前滴滴提供的游戏之一是滑雪这项服务,笔者不太认同这种模式,因为旅游平台不擅长设置游戏。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可以分析手机客户端实际上是用户的相对低频率的应用程序,因为在白天,作为用户,将仅仅使用服务周期短的一到两个出租车服务,而另一个时间不会更大程度的增加使用频率,公司应更专注于应用程序本身。
3. 业务合作对于商业合作这一块,还有几个比较成熟的例子:滴滴一键叫红米,世界首次体验速度分配经验,小米通过与滴滴出租车的合作,实现了对于最后一公里的桥梁,完成了从网上到物流再到同城的快递,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典范,新汽车新品发布,免费试骑,主要节能环保奥迪A3 e-tron专车和滴滴合作,进入上海和杭州两个城市,提供试骑体验,通过1辆车提供汽车服务。
这也是基于互赢模式,用户可以体验新车的乘车体验,汽车制造商也可以有效地推广产品并锁定准确的用户。
4. 制造折扣周期滴滴免费开车两周,快乐周末免费玩快等等,制造通过识别具体时间,增加用户对产品的认知度。
这种方法有几个优点:1.它可以提供单日订单数量,并且可以提前从技术角度提供可控范围,类似于技术和操作,推进这一阶段的推广和应对战略; 2.通过有效的固定时间补贴,可以增加新用户的注册,实现新用户和老用户的双重营销策略。
嘀嘀打车简介及商业模式分析(高等教学)
旭日
28
嘀嘀打车出现原因
• 出租车拒载已经成为大城市的普遍现象,嘀嘀打车的最大价值是匹配 用户和司机的需求,减少司机的空载提高效率
• 造成出租车拒载最重要的原因是乘客和司机之间的不理解。出租车每 天都有必去的方向。很多司机如果需要去指定方向时,宁肯空载,看 着乘客在路边招手,也不敢过去问。一旦问了,方向不对,拒绝了乘 客,就可能会被投诉拒载。 现在每天有数以万计的出租车,就这样空 载着在路上。
嘀嘀打车是在烧钱培养用户的支付习 惯,而用户的支付习惯一旦形成那么给 企业带来的利润不可估量,支付宝就是 一个典范。
旭日
25
6.互联网金融
14年1月6日,嘀嘀打车宣布独家接入微信, 支持通过微信实现叫车和支付。同时嘀嘀打车官 方宣布了完成1亿美元C轮融资的消息,中信产业 基金领投,腾讯跟投3000万美元。
腾讯入股大众点评和京东商城后,可以预 期这些用户信息能给其带来大量的流量,其转化 率也将提高。
旭日
24
5.抢占移动支付市场
从去年淘宝在双十二话费数千万买断 一只彩票,来安装手机淘宝客户端,到 今年3.8妇女节淘宝欲再造一本地生活节 可见移动电商已势不可挡。腾讯已经错 过了传统电商,那么今天的移动电商必 须有所作为,从入股嘀嘀打车,大众点 评和京东商城可以看出腾讯的决心。
随着微信的火爆,微信理财通也随之诞生。 嘀嘀打车的微信支付方式,正好可以促进微信理 财通的发展。
除了微信理财通的发展带来的资金流,大公
司的资金支持也帮助公司快速完成融资。
旭日
26
• 以下为补充部分,可加 可不加,你看你用不用 的上
旭日
27
• 按照腾讯官方的数字来算一笔账:按照500万笔订单,每单补贴20元 (乘客和司机各10元),这部分的补贴额(500万*20=1亿)共计1亿元。除 此以外,嘀嘀打车用微信支付每天还有一万个免单机会,我们姑且认 为全国出租车的客单价是50元(这个已经很高了),那么这部分的日补 贴为50万元,30天活动期的补贴为1500万元。也就是说,从2014年1 月10日至2月7日,嘀嘀打车与微信联合补贴出去的总金额为1.15亿元。 而在14年2月11日嘀嘀打车则宣称,1月10日至2月9日总的微信支付订 单量为2100万,相比较2月7日公布的500万比支付订单,激增了1600 万单。也就是说,从2月8日到2月9日短短两天时间,产生了1600万的 微信支付订单,嘀嘀和微信要补贴出去4亿中剩下的2.85亿元,这显然 是不可能的。大致计算一下,在腾讯数据的基础上直接乘以3便成了 嘀嘀自己的数据。从数据发布的时间和市场环境来看,嘀嘀和快的竞 争正白热化,双方都想力压对手。很容易联想,嘀嘀此举显然饱含公 关意味,只是这些数据的创造者太缺乏逻辑,只想一味地压倒对方。
滴滴出行商业模式分析
滴滴出行商业模式分析一、定位这是移动互联网端一款经典的定制服务的智能系统:●客户的需要(市场差异化需求)●多个可提供此类服务的商家竞抢(无差异化服务)●商家上门,提供完服务过程后●客户支付并评价二、模式分析:乘客打车产生订单,滴滴将订单发送给合适的司机。
(推荐算法要准确、匹配效率要高、计算要快、推送要及时、提升用户质量和活跃度)三、特点1、对于消费者而言,商家提供的服务/产品无差异。
2、免费的用户平台3、有微信支付等平台作为后盾支撑(微信里直接有滴滴出行)4、风投资金的投入保证了资金支持5、前期砸钱培养用户(乘客和司机APP安装量和使用率)四、优点1、用户群体大(网罗消费者和商家)2、定制服务最大限度匹配乘客与司机的需求,有利于降低交流成本,减少时间和资源浪费。
3、线上交流和支付,线下提供产品和服务,用户体验好,提高服务效率。
4、用户有经常使用的习惯(用户粘性高),投资回报率高。
5、精准营销(用户及消费者)6、智能匹配系统7、需求预测系统8、运能测试系统9、用户画像系统10、滴米系统11、靠什么赚钱??●滴滴打车利用大数据分析挣钱的商业模式●第一种是按工作日、节假日切割,分析用户历史出行记录,提取用户节假日出行数据,挖掘、预测用户常去位置的潜在信息点,描绘用户的消费需求,为广告主提供精准人群曝光、覆盖服务,赚取精准广告费用。
●第二种是通过调配乘客与出租车司机间的信息连接效率,在乘客端和司机端赚取信息服务费。
五、滴滴的营销推广策略1、线下推广机场、车站、加油站等地设立服务区,帮助司机免费下载安装APP,指导使用,并结合线下宣传和海报。
2、口碑营销(用户体验好)主要的传播推广方式,用的人多了,口口相传。
六、缺点1、前期投资较大成本结构分析:初期成本:软件研发成本、技术人员的工资薪金、开发与维护费用后期成本:软件推广费用、软件发布费用、软件维护费用2、消费者有临时改变和取消交易的可能,给司机带来风险。
滴滴打车盈利模式研究范文
滴滴打车盈利模式研究滴滴打车盈利模式研究最近滴滴打车着实火了一把,随着烧钱大战接近尾声,滴滴宣布5月17日起暂停补现金。
下面我来分析一下滴滴打车的盈利模式及其在中国的市场上是如何运营的。
一、滴滴打车产品介绍滴滴打车是由小桔科技创办的,小桔科技是腾讯投资的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致力于移动交通的发展,为乘客提供便利。
滴滴打车软件创始人程维、小桔科技CEO。
一年半之前,他毅然离开阿里巴巴,创建打车软件公司——滴滴打车。
不过,创业并非坦途,程维最初在拉司机装软件时被当做骗子,一手开发的软件也曾被深圳市交通委叫停,但这位创业者坚信移动互联网改变生活的能力。
程维日前接受京华时报专访时表示,他有这样的恒心,去花10 年时间,真正改变人们出行打车的习惯。
App 滴滴打车改变了出租司机的等客方式,它可以让司机师傅用手机等待乘客“送上门来”。
这款App 的原理非常简单,与电话叫车服务类似。
即乘客在手机中点击“我要用车”,并发送一段语音说明具体的位置和要去的地方。
用车信息会被传送给离乘客附近的出租车司机中,司机可以在手机中一键抢应,并和乘客联系。
滴滴打车创始人程维用“势如破竹”这四个字形容这半年来的发展。
他透露,无论是在主管部门、出租车公司还是出租车调度中心,都没有遇到任何阻力。
滴滴甚至和北京市两大出租车调度中心之一96106达成战略合作,系统互通,滴滴为96106定制客户端。
“通过与96106的合作,滴滴打车的覆盖范围一下从1万多辆出租车,增加到3万多辆。
滴滴打车的叫车信息可以直接在96106的车载终端中显示。
”程维介绍说,在北京的叫车成功率有近85%,非高峰期达到90%,除了北京,在上海和广州也有近千辆出租车的规模。
1打车app 软件相比于电话叫车服务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提供车辆及旅客双方的定位。
预约叫车,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哪里上车”。
以前的电话叫车服务,需要乘客向话务员详细描述自己所在的位置,然后话务员再转述给司机。
滴滴网约车运营管理解析
滴滴网约车运营管理解析网约车发展的内忧:司机运营制度的漏洞和司机用户流失加剧。
2018年5月份郑州一名空姐乘坐滴滴顺风车遇害,2018年8月浙江温州乐清市一名20岁女乘客乘坐滴滴顺风车遇害。
自多起恶意伤害后,占据滴滴9成营收的顺风车业务无限期下线,直至2019年11月下旬在各城市试运行。
滴滴在乘客用户迅猛增长的同时,疏于对司机用户管理体系的搭建。
截止2019年第三季度,滴滴活跃司机用户连续5个季度的下滑,其中司机使用率下降23%,用户使用日活跃率下降6.3%,如何挽回用户流失的问题迫在眉睫。
而外患则是外患:行业规则的洗牌同类网约车平台的虎视眈眈。
2018年9月,交通部发布紧急通知,要求各地立即开展行业安全大检查,在2018年底全面清退不符合条件的车辆和驾驶员,许多不合规范的网约车都将被清理出局,对于占据90%市场份额的滴滴而言,冲击最大。
2018年 1月18日,网约车平台“嘀嗒拼车”宣布正式将品牌升级为“嘀嗒出行”,升级为一个出租车、顺风车兼具的移动出行平台,其顺风车业务迅速占据了市场的9成份额。
2015年11月25日,曹操专车在宁波上线公测成为首个建立新能源汽车出行服务标准的专车品牌。
2018年3月21日零点,美团打车正式登陆上海,美团点评希望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吃喝玩乐全都有”的服务体验。
自此,众多平台都对网约车这块大蛋糕虎视眈眈。
2020年3月出行app独立设备增长Top10(艾瑞数据)滴滴网约车平台捉住司机管理漏洞的主要矛盾,制定相关措施与运营方案,着力打造乘客司机平台三赢的网约车生态。
一、落实网约车司机管理规则1. 制定平台管理制度滴滴是一个双边平台,需要对乘客和司机负责,过去资源过多倾泻在乘客端,目前网约车平台树立“使命·温暖·坚定”的slogan。
基于道德层面和法律层面的管控策略,让司机合理地服务顾客,同时合法地赚钱。
•道德上:通过宣传企业文化,传授正常价值观,在司机群体每日上岗前进行道德问卷填写,反复强调达到深刻记忆的效果。
滴滴运营管理方案
滴滴运营管理方案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问题日益凸显。
传统的出行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市民的需求,因此共享出行成为了城市居民的主要选择之一。
滴滴出行作为共享出行的代表企业,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方式。
在这个环境下,滴滴作为共享出行的龙头企业,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运营管理,以提高服务水平和运营效率,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二、滴滴运营管理的基本理念滴滴运营管理的基本理念是以用户为中心,以效益为导向。
滴滴与传统出租车模式相比,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出行服务。
同时,滴滴也需要确保自身的运营效益,保持持续的盈利能力,以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人员管理1、人员招聘在人员招聘上,滴滴需要注重招聘的渠道和标准。
可以通过线上招聘平台、校园宣讲会等方式进行招聘。
在标准上,滴滴需要注重面试考察人员的服务意识、沟通能力和责任心,以确保招聘到优质的服务人员。
2、员工培训为了提高员工的服务水平,滴滴需要对新员工和在职员工进行不同层次的培训。
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服务意识培训、安全培训、应急处理培训等。
滴滴可以建立自己的培训系统,也可以借助培训机构进行培训。
3、员工考核为了确保员工的服务质量,滴滴需要建立科学的员工考核体系。
可以对员工的服务态度、服务能力、安全意识等方面进行考核,对考核结果进行奖惩,以确保员工的服务质量。
四、车辆管理1、车辆采购为了确保车辆的质量和数量,滴滴需要建立健全的车辆采购体系。
可以通过自有车队、合作伙伴和租赁方式等途径获取车辆。
在采购车辆时需要考虑车辆的品质、驾驶员的使用状况等方面。
2、车辆运营管理在车辆运营管理上,滴滴需要注重车辆的维护和管理。
可以建立健全的维护体系,定期对车辆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
同时,需要对车辆的使用和里程进行统计和分析,以了解车辆的运营情况。
3、车辆安全管理为了确保乘客的安全,滴滴需要建立健全的车辆安全管理体系。
可以对车辆的安全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对驾驶员的驾驶行为进行监控,确保车辆的安全。
探索网约车的运营管理模式
探索网约车的运营管理模式1. 简介本文旨在探讨网约车的运营管理模式,提出一些简单且没有法律纠纷的策略,以帮助网约车公司更好地运营。
2. 运营管理策略以下是一些简单的运营管理策略,可供网约车公司参考:2.1 提供优质服务网约车公司应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包括但不限于:- 安全:确保平台上的司机和乘客都经过严格背景调查和车辆审核。
- 司机培训:提供司机培训计划,确保他们具备良好的驾驶技巧和良好的服务态度。
- 乘客满意度:定期收集乘客的反馈并加以改进,提高乘客满意度。
2.2 透明定价网约车公司应采用透明的定价策略,确保乘客清楚明了地了解费用细节,包括但不限于:- 显示费用:在乘客叫车前明确显示预计费用范围。
- 动态定价:根据供需关系和交通状况进行动态调整,但应提前告知乘客。
2.3 合理分配订单为了提高效率和公平性,网约车公司应采用合理的订单分配策略,包括但不限于:- 考虑司机位置:根据司机当前位置和预计乘客位置,合理分配订单。
- 考虑订单数量:根据司机接单数量和乘客需求,合理分配订单以避免拥堵和等待时间过长。
2.4 保障司机权益为了吸引和留住优秀司机,网约车公司应关注司机权益,包括但不限于:- 合理收费:确保司机收入合理,避免过度抽成或额外费用。
- 司机福利:提供一些福利待遇,如保险、健康福利等,以提高司机满意度和忠诚度。
3. 结论通过实施上述简单且没有法律纠纷的运营管理策略,网约车公司可以提高服务质量、乘客满意度和司机忠诚度,从而推动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但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运营管理策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适应不同的市场环境和业务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滴滴快车运营模式探析一、滴滴快车简介滴滴快车,最初起源于盛行美国的网络约车服务,滴滴出行的功能之一(其他的功能分别为:滴滴顺风车、滴滴出租车、滴滴专车、滴滴代驾、滴滴巴士),它的使用方式为,由注册用户通过滴滴出行客户端在滴滴快车页面选择预约快车,由系统自动就近派单,或者由车主在滴滴司机客户端自主抢单,派单或抢单成功后,车主在指定时间、指定地点接到乘客并将其送往指定目的地,在乘客到达目的地后,经车主确认,乘客通过客户端完成车费支付,最终,一笔快车订单即告完成。
二、滴滴快车的优势和法律难题作为当下最经济、快捷的出行方式,相对自有车辆,滴滴快车省去了日常的车辆保养维护、保险、停车等费用,堪比招手即停的私家车。
比出租车更好、更安全的用户体验,借之于高度发达的网络技术,快车的全部行车数据均可见诸于手机,亦可通过客户端实现评论、评分、投诉、支付、购物等多种功能。
虽然在价格上并不比公交拥有显著优势,但是时间相对自由、路线随意可控、车辆存量巨大,在越来越重视时间和效率的当下,滴滴快车还是受到了众多都市年轻人的青睐,成为了他们的出行首选。
可以说,滴滴快车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人民的出行观念,解放了道路上的空转车辆,极大节约了社会交通成本,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压力,是共享经济在新常态下的重要表现。
然而,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制度层面对于滴滴快车这种交通形态并没有明确、具体的界定,相关部门对于滴滴快车的态度亦模棱两可,时而暧昧。
由于乘客、快车、滴滴出行之间的关系尚不够清晰,乘客、快车车主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存在诸多不解和争论,现实中也产生大量的争议和纠纷。
由此,根据现有的法律规定,结合笔者半年以来的快车使用经历,现将乘客与滴滴出行之间的法律关系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探析,力求能够为相关人士在处理类似纠纷时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三、快车乘客与滴滴出行的法律关系分析(一)滴滴出行自身对滴滴快车的定义与定位作为滴滴快车客户端的研发和所有者,也作为滴滴这一注册商标的拥有者,滴滴出行——也就是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显然是最早、最直接与乘客发生联系一方。
因此,笔者将首先从滴滴出行对滴滴快车的定义和定位出发,开始逐步理解并推导出在快车运营过程中乘客与滴滴出行之间的法律关系。
打开滴滴出行乘客客户端,不难发现,在其“法律条款”一栏,除《法律条款及隐私政策》之外,还有《出租车用户协议》、《专车使用条款》、《顺风车服务协议》、《代驾服务三方协议》、《巴士使用条款》等五项,然而,并无《快车用户协议》或《快车使用条款》如此直接针对滴滴快车的法律条款或用户协议,经过仔细对比,从其他几项协议或条款的内容中也很难找到直接、具体的涉及滴滴快车的法律条款,而《法律条款及隐私政策》的内容则比较宽泛、原则,也很难看到快车的影子。
在滴滴出行乘客客户端的“用户指南”一栏,关于快车的乘车指南也仅有《计价规则》一项,而《计价规则》本身仅仅是描述了滴滴快车的计价标准。
根据《百度百科》对滴滴快车的定义显示,“滴滴快车”2015年5月7日起正式登陆滴滴打车APP,该服务属于非营利性搭车服务,乘客的所有付费,都归车主所有,软件平台不收取任何费用。
而在滴滴社区的滴滴使用及帮助版块,对于“什么是滴滴快车”这一问题,帮助板块管理员的最新回复为:滴滴快车是为所有出行人群提供高性价比的点到点出行服务的产品。
因此,从滴滴出行乘客客户端本身,并无法直接理解和知晓滴滴快车的属性和具体含义。
似乎,对于快车,滴滴出行内部在定义与定位上,也存在分歧,也在有意回避和模糊化处理。
(二)滴滴快车与类似商业模式的比较:因此,我们不得不回到快车本身,使用过程中乘客、滴滴出行分别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如何完成一次有效的快车订单,成为了解开这一症结的关键。
使用过一两次快车之后,你会发现快车的商业模式、运营规则,和连锁型百货商场、淘宝网有异曲同工之处,从交易方式、交易过程、风险承担等方面滴滴快车和他们都存在极大的相似度,同时也存在诸多不同和差异。
因此,笔者试着将几种商业模式进行具体的对比,试着从中发现端倪,拨开滴滴快车真实的面纱。
连锁型百货商场:消费者选择在大型商场进行购物,虽基于对商场商誉和品牌的信赖,却很少直接和商场发生交易磋商,消费者和具体的经营商户虽然是在商场所有者提供的固定摊位内进行磋商和交货,然而消费者却是直接在商场管理者所设置的收银台完成价款的支付,由商场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消费者出具收据或开具发票,而后,商场与商户之间再基于协议和约定进行内部结算,在日常的运营过程中,商场亦对进驻商户收取相应的管理费用。
事实上,纵观整个交易过程,普通消费者足以信赖其交易实际上是和商场发生,消费者与商户、商场系买卖交易过程中的对立方,对于消费者而言,商户与商场是绑定在一起的一方,如此,一旦发生纠纷,商场势必首当其冲被消费者认为系其直接的交易对象,并成为事实上顾客维权的第一责任人,一旦进入诉讼,显然商场会成为诉讼中的被告。
淘宝网:网民选择与进驻淘宝的商家进行交易,而淘宝卖家依托于淘宝网所建构的虚拟网络空间进行对外宣传和交易活动,整个交易过程除去支付行为,并不会与淘宝网本身发生关联,淘宝网通过支付宝暂时截流交易款的行为本身也是为了保障交易安全,同时为双方的交易过程以及售后服务、买家维权提供技术便利,淘宝并不从交易费用中提取收益或收取管理费,货物一旦经买家签收确认并同意付款,单次的一笔订单即告完成。
事实上,买家与卖家系买卖合同的相对方,淘宝网并不参与其中,一旦发生纠纷,淘宝网也仅是作为中间人进行斡旋、协调,纠纷也仅是在淘宝买家与卖家之间直接展开,一旦进入诉讼,卖家会成为直接的被告,而不是淘宝网。
回过头来,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滴滴快车的商业模式具有以下几点显著特征:①首先,乘客将其意欲使用或预约快车的需求或者指令通过滴滴出行客户端发送至滴滴快车的云端服务器,然后滴滴快车将乘客的快车需求或指令通过服务器发送至滴滴快车司机客户端,然后由滴滴司机自主选择是否接单②在乘客上车之前,其与快车司机之间并不存在有关交易内容的直接磋商,上车之后亦不会发生有关交易缔结与否以及服务内容的协商,快车司机甚至可以与乘客不产生任何交流,而仅将其按照订单的要求送往目的地③任意一笔快车订单即告结束之时,形式上乘客是通过滴滴出行客户端在线进行车费支付,少数情况下乘客以现金的方式直接支付车费给快车司机④在订单完成之后,乘客可通过滴滴出行客户端对快车服务进行评分、评论,也可对车费的计算、快车的服务进行投诉和建议。
经查询“中国裁判文书网”,并无直接针对滴滴出行的诉讼判例,至于其在诉讼纠纷中居于何种地位,将在本文中进行讨论。
(三)快车乘客与滴滴出行的法律关系分析:因此,滴滴快车中乘客与滴滴出行的的法律关系存在以下几种可能:1、并不存在直接的关系。
理由如下:①由快车司机将乘客运送至指定目的地,并非滴滴出行②快车司机并非隶属于滴滴出行的雇员,快车车辆系滴滴司机自身控制(此时假设快车车辆为快车司机自身所有),快车司机也并非根据滴滴出行的指派和命令向乘客提供服务③无论滴滴出行研发并推出滴滴出行APP系出于何种考虑,在注册和使用过程中其并不向乘客收取任何注册或使用费用④滴滴出行收取乘客支付车费的行为仅是为双方交易提供便利,同时保障交易安全,滴滴出行并不从中截留任何费用。
2、成立事实上的运输合同关系。
此处将撇开开滴滴出行是否具备相应的道路旅客运输资质进行讨论,理由如下:①快车司机与乘客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交易磋商,快车订单的生成和完成全部在滴滴出行推出的客户端中完成,实际上处于滴滴出行的可控范围内②快车的计费规则由滴滴出行制定,快车司机与乘客均按照这一计价规则执行,滴滴出行实际上系运输合同内容的制定者③无论快车司机与滴滴出行之间是何种关系,快车作为滴滴出行旗下的子栏目或者子品牌,普通乘客均足以认为自己是与滴滴出行之间缔结的运输服务合同④快车车费系由乘客直接支付给滴滴出行,乘客如有需要,也可就快车订单申请开具发票,开具发票的主体也即滴滴出行及其旗下公司或关联公司。
3、成立居间服务合同关系,滴滴出行系为促成乘客与快车司机交易的居间中介人。
理由如下:①由于乘客与快车司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快车司机与乘客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交易前磋商,滴滴出行通过客户端收集乘客的乘车需求、乘车路线、快车的数量、快车的位置等关键性信息,并将此种信息在乘客与快车司机之间进行共享②快车的计费规则虽然由滴滴出行制定,然而其系根据市场需求结合价格机制制定的计价规则,显然有利于快车市场的健康、良性发展,同时,也为乘客与滴滴司机创造更多的缔约机会和缔约条件③滴滴司机并非滴滴出行的雇员,也并不隶属于滴滴出行及旗下公司或者关联企业,客观上滴滴出行也没有雇请如此庞大数量快车司机的必要,任意的快车司机也无愿意受滴滴出行指挥、控制的意思表示④快车司机是否选择接单完全系其自由,即使进入滴滴出行设置的派单模式,快车司机也可以自由选择拒绝接单,其出车行为并不是置于滴滴出行的管控之下,并且乘客的目的地及行车路线并非不可改变的,经乘客与快车司机协商也可变更⑤快车车费虽是由乘客直接支付给滴滴出行,然而滴滴出行并不向乘客收取额外的费用,在快车司机端也仅是根据交易金额收取一定的系统软件维护和管理费用,快车司机可在滴滴出行司机客户端提现,滴滴出行代收车费的行为也是为了保障交易安全⑥为促成交易机会、交易数量的提升,滴滴出行采取各种方式组织各种优惠活动,给予交易的双方——乘客、快车司机予以优惠或者奖励,同时其通过对快车交易金额、交易时间等交易信息的掌握,及时对于自身的企业发展战略、市场布局做出调整,并对滴滴出行软件进行及时更新、升级。
对于以上三种可能存在的关系,笔者更倾向于第三种,理由如下:1、从滴滴出行的角度出发:①滴滴出行作为一家新兴互联网企业,显然其并不想要成为一家巨大的出租车公司或者汽车租赁公司,滴滴司机极大的流动性和随意性,也决定了其不可能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因此其也不可能将数量如此之多的快车或者快车司机纳入麾下②滴滴快车实质上是将空置车辆的利用需求收集起来,一并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快车以及快车司机大多数并非以快车营收为其主要收入来源,事实上快车司机很有可能同时下载并在使用其他约车软件(如uber等),滴滴出行并非其唯一选择③滴滴出行软件自身扮演角色的无异于居间中介人的功能,其主要在乘客与滴滴司机传递彼此关于乘车、用车的需求和信息④滴滴出行并没有与乘客订立运输服务合同或者临时汽车租赁合同的意思表示,担当居间中介服务者的功能更会节约交易成本,更与其企业倡导的节能、环保、高效出行的理念相吻合。
2、从乘客的角度出发:①普通乘客虽然不介意与滴滴出行之间存在直接的法律关系,然而基于常识和经验,显然其明知快车及快车司机并非滴滴出行的雇员或者受其指派从事运输活动②乘客也明知是否接单完全系快车司机的自由,快车仅是道路上行驶的空置车辆,而非滴滴出行所有和租赁③乘客虽是在滴滴出行客户端进行支付,然而其支付行为本身指向的是特定的快车或者快车司机,而非宏观的向滴滴出行进行支付④事实上乘客可以选择多种打车软件进行预约车辆,滴滴出行的快车并非其唯一选择,并且其很可能先后通过不同的软件预约到同一车辆,因此针对同一辆车,其不可能与滴滴出行和其他约车软件供应商同时构成运输合同关系⑤乘客通过滴滴出行对快车司机进行的评分、评价、投诉,更像是对享受运输服务之后的评价及售后体验,仅是依托于滴滴出行架构的客户端反馈到快车司机一方,而非针对滴滴出行本身服务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