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软件设计》实验报告-9_1 模块驱动_1107082116_陈堃霖
嵌入式实训总结报告总结
一、实训背景随着物联网、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嵌入式系统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高我们的嵌入式系统开发能力,我们学院特组织了一次为期两周的嵌入式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我们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流程、常用开发工具和编程技巧,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训内容1. 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实训的第一阶段,我们学习了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分类以及发展历程。
通过学习,我们对嵌入式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后续实训奠定了理论基础。
2. 嵌入式开发环境搭建在熟悉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我们开始搭建开发环境。
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Keil、IAR等集成开发环境,掌握了代码编写、编译、调试等基本操作。
3. 嵌入式编程语言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C语言、汇编语言等嵌入式编程语言。
通过实际编程,我们掌握了嵌入式编程的基本技巧,如寄存器操作、中断处理、定时器等。
4. 嵌入式硬件开发为了提高我们的硬件开发能力,实训中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单片机、传感器等硬件设备。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电路设计、PCB制作、硬件调试等技能。
5. 嵌入式系统项目实践实训的最后阶段,我们进行了嵌入式系统项目实践。
我们选择了智能家居项目,通过团队协作,实现了环境监测、设备控制等功能。
三、实训收获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理论知识为我们提供了坚实的基石,而实践操作则让我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2. 团队协作能力在项目实践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沟通、协作,共同完成项目。
这为我们今后在工作中与同事合作打下了基础。
3. 编程能力提升通过学习C语言、汇编语言等编程语言,我们的编程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我们掌握了嵌入式编程的基本技巧,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了基础。
4. 硬件开发能力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电路设计、PCB制作、硬件调试等技能,提高了我们的硬件开发能力。
嵌入式系统IO驱动实验报告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五)--IO接口驱动138352019陈霖坤一实验目的学习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设备驱动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根据硬件接口资料,实现任意一个设备的基本控制功能,包括驱动程序和用户程序。
三从外设到用户空间1内核空间与用户空间Linux简化了分段机制,使得虚拟地址与线性地址总是一致,因此,Linux的虚拟地址空间也为0~4G。
Linux内核将这4G字节的空间分为两部分。
将最高的1G字节(从虚拟地址0xC0000000到0xFFFFFFFF),供内核使用,称为“内核空间”。
而将较低的3G字节(从虚拟地址0x00000000到0xBFFFFFFF),供各个进程使用,称为“用户空间”。
内核空间和用户空间都是指虚拟空间,也就是虚拟地址。
这个概念的由来,跟CPU的发展有很大关系,在目前CPU的保护模式下,系统需要对其赖以运行的资料进行保护,为了保证操作系统内核资料,我们把内存空间进行划分,一部分为操作系统内核运行的空间,另一部分是应用程序运行的空间,所谓空间就是内存的地址。
在386以前的CPU实模式下,操作系统内核与用户程序的内存空间是不做区分的,也就不存在内核空间和用户空间的说法了。
CPU的保护模式的一个重大特点,也就是硬件直接支持的内存访问模式,虚拟地址空间到物理地址空间的映射。
这种工作模式与内核空间用户空间在技术上的相辅相成,也是促成内存空间划分的原因。
操作系统为了保护自己不被普通程序的破坏,对内核空间进行了一些定义,比如访问权限,换入换出,优先级等等。
也就是说内核空间只允许内核访问,用户程序如果要访问内核空间就需要经过内核的审核。
2ioremap几乎每一种外设都是通过读写设备上的寄存器来进行的,通常包括控制寄存器、状态寄存器和数据寄存器三大类,外设的寄存器通常被连续地编址。
根据CPU体系结构的不同,CPU对IO端口的编址方式有两种:(1)I/O映射方式(I/O-mapped)处理器(如X86)为外设专门实现了一个单独的地址空间,称为"I/O地址空间"或者"I/O 端口空间",CPU通过专门的I/O指令(如X86的IN和OUT指令)来访问这一空间中的地址单元。
《嵌入式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
..
..
..
..
思考:如何能在 Linux 系统启动时,输出显示自定义的文本信息,请修改 码,完成此功能。
Linux 核启动代
..
..
..
..
..
5.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 实 验 中 遇 到 一 些 问 题 , 例 如 在 复 制 的 时 候 我 记 得 原 来 用 cp
–
a /tmp/linux-2.4.18-br.tar.gz
} module_init(hello_init);
module_exit(hello_exit);
..
..
..
..
..
有关驱动程序的编写规, 请参考课程教材, 本实验只在编写简单的驱动 ( 核 ) 程序并加入 到 Linux 核目录树中,使用户熟悉编译核的过程。该驱动程序是向终端输出相关程序信息。 编写好 helloworld.c 后将其拷贝到核源码树的 drivers/char/ 目录下。
obj-$(CONFIG_PPDEV)
+= ppdev.o
(4) 、运行 make menuconfig 配置核对 helloworld 程序的支持 :
[rootlocalhost linux-2.6.35.7]# make distclean [rootlocalhost linux-2.6.35.7]# make menuconfig
[rootlocalhost
/]#
cp
/UP-Magic210/SRC/kernel/linux-2.6.35.7/drivers/char/
helloworld.c
(2) 、进入实验核源码目录修改 driver/char/ 添加 helloworld 程序的菜单支持
嵌入式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一开发环境的搭建与配置【实验目的】1)熟悉嵌入式Linux开发平台。
2)掌握嵌入式Linux开发平台的开发环境搭建与配置。
3)了解minicom配置串口通信参数的过程。
4)了解嵌入式Linux的启动过程。
5)掌握程序交叉编译运行及调试的一般方法。
【实验内容】1)连接实验开发板与宿主机。
2)在虚拟机中的CentOS(宿主机)搭建开发环境。
3)在宿主机中配置minicom。
4)分析嵌入式Linux的启动过程。
5)在宿主机上编写简单的C语言程序并用交叉编译工具进行编译,然后传输到目标机上运行。
6)在宿主机上编写简单的C语言程序并用交叉编译工具进行编译,用gdbserver进行远程调试。
【实验步骤】连接实验开发板,对虚拟机进行设置1)首先把实验开发板打开,用网线和串口线连接宿主机,并连接电源(注意这时不要拨动实验开发板的开关按钮)。
2)在桌面上点击打开vmware 软件,选择“编辑虚拟机设置”,如下图所示:图13)进入虚拟机配置界面后把网络连接方式设置为“桥接方式”,如图2所示:图24)添加串口,如下图所示:图35)完成串口的添加后,选择“OK”,完成对虚拟机的设置。
如下图所示:图46)选择虚拟机的“Edit”、“Virtual Network Editor...”,如下图所示:图57)进入虚拟机网络参数设置界面后对VMnet0进行设置(注意这里桥接的网卡应选择与实验开发板相连接的那块儿网卡),然后点击“Apply”、“OK”如下图所示:图68)上述设置完成后启动CentOS(CentOS的用户名为“root”,密码为“xidianembed”)。
工具链的配置1)在CentOS的根目录下创建一个名为“EELiod”的目录,把实验中要用到的文件(主要是一些rpm包)拷贝到该目录下。
(可以用U盘、WinSCP等工具进行,此处不再做详细说明)。
2)交叉编译工具链位于/opt/buildroot-2011.02/output/host/usr目录下,进入工具链的bin目录下,可以看到一些编译工具,这些工具将会在之后的交叉编译过程中使用到。
嵌入式实训报告2篇
嵌入式实训报告嵌入式实训报告精选2篇(一)嵌入式实训报告一、实训目的和背景嵌入式系统在现代社会中应用广泛,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为了进步学生的实际应用才能,我们组织了一次嵌入式实训。
通过实际操作与理论,培养学生的嵌入式系统开发才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
二、实训内容1. 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的搭建:学生首先学习如何搭建嵌入式系统的开发环境,包括安装集成开发环境、配置编译工具链等。
2. 嵌入式系统根底知识的学习:学生学习嵌入式系统的根本概念、原理和架构,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开发流程。
3. 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学生通过实际编程理论,掌握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开发技术,包括编写驱动程序、应用程序等。
4. 嵌入式系统硬件开发: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习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开发技术,包括电路设计、硬件接口设计等。
5. 嵌入式系统应用理论:学生完成一个实际工程,将所学的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加深对嵌入式系统的理解和应用才能。
三、实训过程1. 搭建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学生按照实训指导书的要求,完成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的搭建。
2. 学习嵌入式系统根底知识:学生通过听课和自学,理解嵌入式系统的根本原理和架构。
3. 软件开发理论:学生根据实训指导书中的实例,编写嵌入式系统的软件程序。
4. 硬件开发理论:学生根据实训指导书中的实例,完成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设计和接口设计。
5. 应用理论: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需求,选择一个实际工程,并使用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完成工程的开发和施行。
四、实训效果通过嵌入式实训,学生深化学习了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技术和实际应用,掌握了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流程和方法。
同时,学生通过理论操作,进步了自己的动手才能和解决问题的才能。
实训过程中,学生不断考虑和探究,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五、总结与展望嵌入式实训是一次富有意义的理论活动,通过实际操作与理论,加深了学生对嵌入式系统的理解和应用才能。
嵌入式测试实习报告
嵌入式测试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意义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嵌入式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家电、工业控制、医疗设备等。
嵌入式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离不开严格的测试。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嵌入式测试的基本流程和方法,掌握嵌入式测试工具的使用,提高嵌入式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前的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我首先了解了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架构和常见硬件平台。
同时,学习了嵌入式软件的编译、调试等相关知识,为后续的实习打下基础。
2. 实习内容(1)测试环境搭建为了进行嵌入式测试,首先需要搭建测试环境。
本次实习使用的是基于ARM架构的嵌入式开发板,配备了相应的开发工具,如编译器、调试器等。
(2)测试用例设计测试用例是进行嵌入式测试的基础。
在设计测试用例时,需要充分考虑测试的目的、测试内容、测试输入和预期输出等因素。
本次实习设计了多个测试用例,涵盖了基本功能测试、边界条件测试、异常情况测试等。
(3)测试执行与调试使用嵌入式调试工具,如JTAG、串口调试器等,对开发板上的硬件和软件进行调试。
在测试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内存泄漏、运行速度慢等,通过调试找到了原因,并进行了相应的优化。
(4)测试报告撰写测试完成后,需要对测试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形成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应包括测试目的、测试环境、测试用例、测试结果、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等内容。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通过本次实习,我对嵌入式测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嵌入式测试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学会了使用嵌入式调试工具。
同时,我也认识到嵌入式测试的重要性,它对提高嵌入式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习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如测试用例设计不够完善,调试能力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嵌入式测试能力,为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做出贡献。
四、总结本次嵌入式测试实习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我的嵌入式技术水平,也让我对嵌入式测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嵌入式实训报告范文2篇
嵌入式实训报告范文嵌入式实训报告范文精选2篇(一)嵌入式实训报告一、实训目的和背景嵌入式实训的目的是通过设计和实现一个嵌入式系统,培养学生的嵌入式系统开发才能和团队协作才能。
本次实训的背景是为了满足社会对嵌入式系统开发人才的需求,进步学生的实际动手才能。
二、实训内容1. 硬件平台的选择和搭建:选择了一款ARM开发板作为硬件平台,并搭建了相应的开发环境。
2. 系统设计和分析:根据实训要求,我们团队设计了一个智能门锁系统,包括用户认证、门锁控制和远程监控功能。
3. 软件开发:使用C语言和嵌入式开发工具进展软件开发,实现了用户认证、门锁控制和远程监控等功能。
4. 硬件连接和调试:将开发板和相关传感器、执行器等硬件设备进展连接和调试,确保系统可以正常运行。
5. 功能测试和调优:对系统进展全面测试,发现并修复了一些问题,并对系统进展了性能优化。
三、实训心得和体会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入认识到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团队遇到了许多问题,比方硬件和软件的兼容性、性能优化等方面。
但是通过团队的努力和合作,我们成功解决了这些问题,并完成了一个功能完善的嵌入式系统。
此外,我还学到了许多软件开发和硬件调试的技巧,进步了自己的实际动手才能。
在团队协作方面,我们团队成员之间互相配合,共同解决问题,形成了良好的协作机制。
总结起来,本次嵌入式实训让我受益匪浅,学会了许多实际应用的技能和知识,并进步了自身的综合才能。
四、实训成果展示在实训完毕后,我们团队成功完成了一个智能门锁系统,具备用户认证、门锁控制和远程监控等功能。
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了验证,并且在实际使用中得到了积极的反应。
附图:〔展示系统界面、硬件设备连接示意图等〕五、实训改良意见尽管本次实训获得了良好的成果,但仍有一些方面需要改良。
首先,实训的时间安排可以更合理一些,以便更充分地利用时间进展理论操作。
其次,可以增加一些真实场景的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案的设计,以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才能。
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嵌入式系统开发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实验题目:矩阵LED字符显示控制系统设计指导老师:***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1201班姓名:一、实验题目矩阵LED字符显示控制系统设计二、实验目的1.掌握无操作系统下的硬件软件设计原理和方法;2.进一步熟悉ARM 处理器的基本结构、指令集、存储系统以及基本接口编程;3.熟悉嵌入式系统各部件的硬件初始化过程以及基本IO控制方法。
4.掌握矩阵LED 的应用原理三、实验内容1.利用sys_init初始化程序,利用串口实现PC和开发板的数据通信;2.理解S3C2410X 处理器的点阵屏应用程序3.修改应用程序,实现下面功能(1)当程序运行时显示一个LOG标志(自定义)(2)从串口输入学生姓名的字符串,并在矩阵LED上显示出来,并向左循环移动。
(名字的汉字字库自己设计)(3)实现名字的向右循环移动和闪烁移动4.附加题:利用网口实现客户端或服务器端应用程序,并进行数据传输。
四、实验环境硬件:Embest EduKit-IV 平台,ULINK2 仿真器套件,PC 机;软件:μVision IDE for ARM 集成开发环境,Windows 98/2000/NT/XP。
五、实验原理硬件部分1.点阵屏的结构电路图1点阵屏的结构电路图上QL1-QL16为行驱动信号,每个信号控制一行, LR1~LR16 是点阵屏的列驱动信号,每一个信号控制一列。
当行信号为高电平而列信号为低电平,对应的LED 就会亮。
2,S3C2410与点阵屏的连接图2 S3C2410ARM 处理器与两片CD4094连接得到16位行选信号图以上电路可以通过S3C2410GPIO 口把CPU 的并行数据(16位两个字节的数据)打入到两个CD4094芯片中并锁存起来变成LL1-LL16的行选信号。
LL1LL8LL7LL9LL16LL153.点阵屏的保护电路图3 点阵屏的保护电路图为了保护LED屏加了对应的电阻实现行限流作用,即LL1-LL16变为RQ1-RQ16 4.LED的驱动加入行驱动电路的目的是实现LED灯的驱动。
嵌入式实训报告总结
嵌入式实训报告总结本次嵌入式实训是我在大学期间的一次重要实践活动,通过这次实训,我对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升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实训过程中,我所参与的项目是基于ARM Cortex-M系列微控制器的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主要包括硬件设计、软件开发以及系统调试等方面。
首先,在硬件设计方面,我们团队根据项目需求,选用了一款适合的ARM Cortex-M系列微控制器作为主控芯片,并设计了相应的外围电路,包括电源模块、外设模块等。
在硬件设计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到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以及成本等因素,通过不断的调试和优化,最终完成了整体的硬件设计。
其次,在软件开发方面,我们团队采用了嵌入式C语言进行程序的编写,主要包括系统的初始化、驱动程序的编写以及应用程序的开发等。
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了解所选用的微控制器的特性和指令集,合理地分配系统资源,保证程序的高效运行。
最后,在系统调试方面,我们团队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和调试工作,包括硬件的功能验证、软件的调试以及整体系统的集成测试等。
通过不断地调试和优化,我们最终完成了整个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在本次实训中,我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团队合作中,我学会了如何与队友有效地沟通协作,如何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如何尊重和倾听他人的意见。
在实际操作中,我学会了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分析和优化系统性能、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完成复杂的任务。
总的来说,本次嵌入式实训是一次宝贵的经历,我不仅在专业知识上有所收获,更重要的是在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上有了全面的提升。
我相信这些经验和技能将对我的未来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希望能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继续不断地提升自己,为实现更高的目标做好准备。
嵌入式实训结果报告
一、引言随着物联网、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嵌入式系统作为这些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为了提高学生对嵌入式技术的掌握程度,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我校组织开展了嵌入式实训课程。
本次实训以ARM架构为核心,通过实际项目开发,让学生深入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工作原理,掌握嵌入式开发的基本流程和技术。
二、实训目的1. 熟悉嵌入式系统基本概念、硬件平台和开发环境;2. 掌握ARM架构下的编程技术,包括C语言、汇编语言等;3. 学会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流程,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实现、调试与优化等;4.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实训内容1. 硬件平台:选用ARM Cortex-M3核心的STM32F103系列单片机作为开发平台;2. 软件平台:使用Keil MDK作为集成开发环境,采用C语言进行编程;3. 实训项目:基于STM32F103单片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四、实训过程1. 项目需求分析: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功能,包括灯光控制、温度控制、湿度控制等;2. 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设计系统硬件结构和软件架构,包括单片机、传感器、执行器、通信模块等;3. 编码实现:使用C语言编写嵌入式程序,实现系统功能;4. 调试与优化:对程序进行调试,解决程序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程序进行优化,提高系统性能;5. 团队协作:学生分组进行项目开发,分工合作,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五、实训成果1. 完成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硬件设计,包括电路板设计、PCB制作等;2. 实现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软件功能,包括灯光控制、温度控制、湿度控制等;3. 编写项目文档,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程序代码、测试报告等;4. 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开发流程,具备一定的嵌入式系统开发能力。
六、实训总结1. 通过本次实训,学生掌握了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基本流程和技术,提高了实际动手能力;2. 学生学会了ARM架构下的编程技术,为以后从事嵌入式开发工作奠定了基础;3. 学生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了良好基础;4. 实训过程中,教师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提高了教学效果。
嵌入式驱动开发__实验报告
《嵌入式驱动开发》
实验报告
学期: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班级:信B1012
学号:17
姓名:祝木贤
实验1-2 Linux基本命令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Linux系统中的文件和目录管理,掌握Linux系统中文件和目录管理相关的常用命令
2、了解Linux系统中的用户管理,掌握Linux系统中用户管理相关的常用命令
三、思考题
1、如何删除一个非空的目录?
答:用命令“rm –rf 目录名”即可实现删除。
2、如何修改Linux虚拟机的IP地址?
答:用命令“ifconfig eth0 原IP地址目的IP地址”可达到目的,例如“ifconfig eth0 192.168.23.151 192.168.38.166”
实验3-4 模块程序开发简单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模块程序的开发流程。
2、掌握模块程序查看、加载、卸载命令
D _KERNEL_-DLINUX –Wall –O2 –I/usr/src/linux-2.4/include
三、思考题
1、为什么要安装交叉编译工具?
答:因为开发板和PC机的体系结构不一样,PC端编译工具编译的文件不能在开发板上运行。
实验5-6 LED驱动程序
一、实验目的
1、掌握LED驱动程序的框架
2、掌握有关LED驱动的数据结构
实验7-8 按键驱动程序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按键驱动程序的框架
2、掌握有关按键驱动的数据结构。
嵌入式软件技术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深入了解嵌入式软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时间2023年6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共一个月。
三、实习地点XX科技有限公司。
四、实习单位及部门实习单位为XX科技有限公司,实习部门为嵌入式软件研发部。
该公司主要从事嵌入式软件的研发和生产,具有丰富的嵌入式软件技术经验和专业的研发团队。
五、实习内容实习期间,我参与了该公司的一个实际项目,主要负责以下工作:1. 学习和理解项目需求,与团队成员进行沟通和协作,明确自己的工作内容和目标。
2. 根据项目需求,进行嵌入式软件的设计和开发,包括编写代码、调试程序等。
3. 参与团队的讨论和评审,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改进和完善项目的软件设计。
4. 根据项目进度和任务分配,按时完成自己的工作,并与团队成员进行协作,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六、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对嵌入式软件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在实际操作中,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技巧和方法,提高了自己的编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也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了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在实习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比如对某些技术的理解和掌握不够深入,需要加强学习和实践。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学习嵌入式软件技术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紧跟行业的步伐。
七、对母校教学实习工作的建议我认为母校在教学实习方面已经做得很好,提供了很多实践机会和资源。
但是,我建议母校在实习安排上可以更加灵活一些,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权和自主权,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实习项目和方向。
此外,母校也可以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联系,建立更多的实习基地和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和资源。
同时,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更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课程和项目,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总之,通过本次实习,我对嵌入式软件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提高了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嵌入式实验课程设计报告
嵌入式实验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学生能够掌握嵌入式编程的基本语法和常用指令,具备编写简单嵌入式程序的能力。
3. 学生能够了解嵌入式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嵌入式系统设计和程序开发。
2. 学生能够使用嵌入式实验设备,进行实际操作,并解决常见问题。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协作,完成一个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嵌入式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嵌入式系统产生兴趣,激发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2. 学生能够认识到嵌入式技术在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嵌入式实验课程,侧重于实践操作和项目实践。
课程内容紧密结合教材,旨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学生特点分析:本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和编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要求: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其探索嵌入式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奥秘。
二、教学内容1. 嵌入式系统概述:介绍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及未来发展趋势。
教材章节:第一章 嵌入式系统概述2. 嵌入式系统组成:讲解嵌入式系统的硬件组成、软件架构及系统设计方法。
教材章节:第二章 嵌入式系统硬件组成;第三章 嵌入式系统软件架构3. 嵌入式编程基础:学习嵌入式编程的基本语法、常用指令和编程技巧。
教材章节:第四章 嵌入式编程语言与编程环境;第五章 嵌入式程序设计基础4. 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践:通过项目实践,让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实际操作。
教材章节:第六章 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践5. 嵌入式系统应用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嵌入式应用案例,了解嵌入式技术的实际应用。
嵌入式模块驱动实验报告
实验一 Linux移植实践一、实验目的移植是嵌入式开发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Linux是嵌入式开发中应用最广泛的操作系统,其移植过程具有代表性。
本实验针对arm平台,进行Linux操作系统移植的实践。
移植工作分为:bootloader移植、内核移植和文件系统移植三个部分。
通过移植实践,加深对嵌入式产品的底层操作系统开发的理解,熟悉如何从嵌入式裸机到基本软件环境建立的过程。
二、实验内容(编译部分)及要求1、bootloader移植--------vivi(1)准备源代码和交叉编译工具。
(2)配置make menuconfig(3)编译(4)实验参考见《EduKit2410 Linux book.pdf》。
2、内核移植---------linux-2.4.18(1)准备源代码和交叉编译工具(2)配置(3)编译(4)实验参考见《EduKit2410 Linux book.pdf》。
3、文件系统移植---------- root.cramfs(1)准备源代码和交叉编译工具(2)配置(3)编译(4)实验参考见《EduKit2410 Linux book.pdf》。
三、分组及验收要求1、分组及验收要求共15组,每组4名同学。
当堂验收,并每组合作完成实验报告一份。
2、环境:地点:物联网实验室(8#618)硬件环境:EduKit2410实验箱(英蓓特),cpu: s3c2410软件环境:winserver2003; cygwin;交叉编译环境:cross-armtools-linux-edukit2410.tar.bz2四、实验步骤1、cygwin安装由于粗心,忘了添加,后来又完善了gcc编译工具图1-12、安装交叉编译器1、运行cygwin,进入/tmp,解压交叉编译器的压缩包图1-22、安装交叉编译工具.sh文件不能正常运行,看了脚本之后,手动一个一个进行解压,拷贝等工作图1-33、验证交叉编译工具图1-4三、安装vivi1、解压图6图1-5正确解压后,可以看到多了一个 vivi 目录,即 vivi 源代码的安装目录,后面的 vivi配置及编译都得进入 vivi 目录进行。
内核与设备驱动实验报告
五 设备文件及设备驱动
linux 的一个概念就是一切皆文件,外围设备也是如此,linux 将设备分为字符设备、块 设备和网络设备。 设备驱动就是架设在硬件和软件之间的桥梁, 它为用户提供操作设备的接 口,使应用程序方便地操作设备。它像一个黑盒子,用户不需要关心对设备的具体操作, 设 备驱动可以为各种各样的设备提供一个统一的操作接口。 设备通过主设备号与对应的驱动联系起来,输入命令 cat /proc/devices 可以查看已有的 设备,前面的数字即其主设备号,设备驱动的主设备号与之相同时,则可以驱动这个设备。 也可以通过 ls /dev -l 查看现有的节点, 其中日期前面的两个数字分别为主次设备号。 次设备 号对内核来说没有什么作用,只是用于分辨同一种设备的不同文件。这些设备节点可以用 mknod 建立,在文件系统实验中已有描述。此外,字符设备驱动还需要向内核注册,对应的 函数为 int regiser_chrdev(unsigned int major, const char* name, struct file_operations *fops),参 数的前两项为主设备号和设备名, 传递的主设备号为 0 时称动态注册, 范围分配到的设备号, 传递一个 0~255 之间(不含)的设备号则为静态注册,成功返回 0。对设备进行注销的函 数:int unregister_chrdev(unsigned int major, const char*name)。
1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 --内核与设备驱动
void cleanup_module(){ printk("<1>Goodbye 2013\n"); } 下面逐行解释: 在包含 module.h 之前 define MODULE 是 2.4 版本及其之前的做法,编译只需内核源码 头文件,生成*.o,从 2.6 开始不需要定义 MODULE,需要配置过的内核源码,生成*.ko。 比如我在自己的 PC 上 make 就会提示:“警告: “MODULE”重定义 [默认启用]”,我找 到两种方法解决兼容问题,一是利用 ifndefine 避免重复定义,二是 linux/version.h 中有相应 API,可以利用下列语句实现兼容: #include <linux/version.h> #if LINUX_VERSION_CODE >= KERNEL_VERSION(2, 6, 0) //版本大于 2.6 #define LINUX26 #endif #ifdef LINUX26 /*code in 2.6 kernel*/ #else /*code in 2.4 kernel */ #endif 定义__KERNEL__用于保护一些接口只提供给内核,编译时也提醒重定义, init_module()和 cleanup_module()是模块的标准入口和出口, 如果使用了自己定义的初始 化和清除函数,如 my_init()和 my_out(),可以用 module_init(my_init)和 module_exit(my_out) 指向。 printk 是内核打印函数, 用法与 printf 类似, 在参数前可以加上优先级, 从 KERN_EMERG 到 KERN_DEBUG , 也 可 以 用 <0> 到 <7> 表 示 , 在 linux/kern_levels.h 中 定 义 。 利 用 cat /proc/sys/kernel/printk 可以查看日志级别,这条命令会输出四个参数(如 4 4 1 7) ,分别表示 控制台日志级别、 默认消息日志级别、 最低控制台日志级别、 默认控制台日志级别, 若 printk 中日志级别高于上述参数的第一项则会打印在终端中, 用户也可以手动显示日志, 如 dmesg。 但是我在 PC 上没有成功在终端中打印过内核信息,无论用数字还是宏定义设置级别。 有时加载模块时会提示没有许可声明, 添加 MODULE_LICENSE("GPL");被内核接受的 有 意 义 许 可 有 "GPL" , "GPL v2" , "GPL and additional rights" , "Dual BSD/GPL" , "Dual MPL/GPL" , "Proprietary" 。还可以用 MODULE_AUTHOR 和 MODULE_DESCRIPTION 等 添加作者、描述。 2、Makefile 按指导书示例编写 Makefile: ifneq ($(KERNELRELEASE),) obj-m := hello.o else KDIR := /lib/modules/$(shell uname -r)/build PWD := $(shell pwd) default: $(MAKE) -C $(KDIR) SUBDIRS=$(PWD) modules endif 下面简要解释:
嵌入式实训报告
嵌入式实训报告我是一名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目前已经大三了。
在这个专业中,嵌入式系统一直被认为是我们必须要学习的内容之一。
因此,在我的大三学期中,我参加了一项关于嵌入式系统的实训活动。
这次实训活动由我们学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主办,旨在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嵌入式系统的运作原理和应用。
在这个实训活动中,我们学生被分成了小组,每个小组需要设计并制作出一个嵌入式系统。
我的小组中有五个人,包括我在内。
在实训开始之前,我们小组进行了讨论。
我们认为,嵌入式系统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如医疗、物流等。
因此,我们决定制作一个物流跟踪系统。
这个系统可以根据输入的物品编号来跟踪物品在整个运输过程中的状态,例如运输进度、货物到达时间等。
在设计系统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问题。
一开始,我们并不知道如何使用不同的传感器,更不知道该怎样将这些传感器集成到嵌入式系统中。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参考了大量的书籍和网络资源,并向老师请教了许多问题。
最终,我们成功地设计了一个能够实现物流跟踪的嵌入式系统。
这个系统由一个基于ARM的MCU、WIFI模块、GPS模块和GPRS模块等不同的元件组成。
当我们输入物品编号时,系统会向后台服务器发送一个请求,并从服务器中获取数据,包括物品的运输地点、时间和状态等等。
这些数据会通过WIFI模块上传到云端,以便用户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查看物品的状态信息。
虽然我们在这个实训项目中遇到了许多难题,但我们最终克服了这些问题,并成功地完成了项目。
这个实训活动让我深入了解了嵌入式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实现一个具体的系统。
我认为这个实训活动对我的未来职业道路有着很大的帮助。
通过这个实训活动,我学到了许多技能,例如硬件的设计和组装、软件的编写和测试等等。
我也学到了如何与团队成员进行沟通,使我们可以有条不紊地完成任务。
此外,我还学会了如何应对错误和挫折,以及如何寻找和利用可用的资源来解决问题。
总的来说,这次嵌入式系统实训活动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
嵌入式驱动设计实训报告
2011-2012 学年第 2 学期实验报告书课程名称嵌入式驱动设计系(部)信息工程系专业班级计算机09-4教改班学生姓名王军学生学号0943020120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一、Mini2440 开发板的介绍我们这次实训用的板子是Mini2440,Mini2440是一款基于ARM9的开发板,采用Samsung S3C2440 芯片,并采用专业稳定的CPU 内核电源芯片和复位芯片来保证系统运行时的稳定性。
在进行器件地址说明之前,有一点需要注意,nGCS0 片选的空间在不同的启动模式下,映射的器件是不一样的。
在NAND Flash启动模式下,内部的4KBytes BootSram被映射到nGCS0 片选的空间;在Nor Flash启动模式下( 非Nand Flash 启动模式) ,与nGCS0 相连的外部存储器Nor Flash 就被映射到nGCS0 片选的空间SDRAM 地址空间:0x30000000 ~ 0x34000000。
Supervivi 在出厂的时候已经预装入板子的Nor Flash中,设置拨动开关S2为NOR Flash启动,即可进入BIOS模式,此时开发板上的绿色LED1 会呈现闪烁状态,其启动界面如下图:双击运行光盘中的“windows 平台工具\usb 下载驱动\ FriendlyARMUSB Download Driver Setup_20090421.exe”安装程序,开始安装USB 下载驱动。
注意:此处安装的USB 驱动仅在BIOS模式下有用。
安装完成后,打开光盘中的dnw.exe 下载软件,可以看到USB 连接OK,如图:功能主菜单如下图:二、实训流程1.确定supervivi版本、开发平台及交叉编译器;2.获取Linux内核源代码(采用版本为Linux-2.6.32.2);3.克隆建立自己的目标平台(制定交叉编译环境变量及配置内核菜单中的MINI2440);4.移植Nand驱动并更改分区信息;5.移植yaffs2;6.移植DM9000网卡驱动;7.实训扩展;三、实训内容1.确定supervivi的版本为supervivi-0945-2K,supervivi的功能可通过USB下载配合DNW这个程序使用。
嵌入式软硬件设计实验报告
嵌入式控制系统综合实验组长 :学号:成员: 学号:成员: 学号:学院(系):自动化学院题目: 基于ARM的直流电机控制指导老师:目录1 引言 (3)2硬件介绍 (3)2.1实验箱的介绍 (3)2.2实验箱的使用 (4)3开发环境 (4)3.1系统需求 (5)3.2设置超级终端 (5)3.3 测试运行步骤 (6)4实验原理分析 (7)4.1EMIFA 接口 (7)4.2直流电机控制 (8)4.3 ICETEK-CTR直流电机模块 (9)4.4控制原理 (10)4.5驱动集成 (11)5实验解决方案 (11)6软件的具体设计 (12)6.1电机速度的控制和LCD图片的显示 (12)6.2LED灯的状态显示和鸣笛 (16)6.3电机开关和倒车时速度不变的功能模块的实现 (18)6.4总结 (20)7调试及结果分析 (24)1 引言此次嵌入式控制系统综合实验,我们小组以PWM控制直流电机的实验为基础,增加功能。
并且模拟了电动车的基本功能。
其本质就是以PWM控制直流电机为基础,做出了一个控制电动车的控制系统。
2 硬件介绍2.1 实验箱的介绍本套实验系统主要由4部分组成,因此,这里分4部分来介绍该套系统:2.1.1 实验箱部分:一个独立的数字信号源,可提供四种波形、三路输出;信号的波形、频率、幅度可调。
多种直流电源输出。
+5V(5A),+12V(1A),+9 V (0.5A),地。
底板提供插座,可使用插座完成 DSP 评估板上的 A/D信号输入和 D/A输出。
测试模块:提供18个测试点,可以测量PWM 输出、AD输入和DA输出波形。
双信号发生器设计,更加贴近DSP的实际应用,许多实际的情况都是需要对两个信号进行相关分析。
2.1.2 通用DSP开发系统部分:USB2.0 接口开发系统,支持C2000/VC33/C5000/C6000的开发应用。
支持CCS。
通用开发系统和DSP控制板分离,有利于将来DSP的升级。
(实验九)
《嵌入式设备驱动技术》课程实验报告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成绩:实验九内存与I/O访问一、目的与任务目的:掌握I/O端口和I/O内存的访问方法。
任务:编写I/O端口和I/O内存的访问程序。
二、内容、要求与安排方式1、实验内容与要求:1)I/O端口和I/O内存访问方法的验证。
2)I/O内存访问方法的验证。
2、实验安排方式:采用1人1组,上机在Linux系统下进行编程实验。
三、实验设备1、所用设备:PC机一台四、实验过程IO端口:当寄存器或内存位于IO空间时,称为IO端口。
一般寄存器也俗称I/O 端口,或者说I/O ports,这个I/O端口可以被映射在Memory Space,也可以被映射在I/O Space。
IO内存:当寄存器或内存位于内存空间时,称为IO内存。
访问IO端口访问IO端口有2种途径:I/O映射方式(I/O-mapped)、内存映射方式(Memory-mapped)。
前一种途径不映射到内存空间,直接使用intb()/outb()之类的函数来读写IO端口;后一种MMIO是先把IO端口映射到IO内存(“内存空间”),再使用访问IO内存的函数来访问IO端口。
直接使用IO端口操作函数:在设备打开或驱动模块被加载时申请IO端口区域,之后使用inb(),outb()等进行端口访问,最后在设备关闭或驱动被卸载时释放IO 端口范围。
in、out、ins和outs汇编语言指令都可以访问I/O端口。
内核中包含了以下辅助函数来简化这种访问:inb( )、inw( )、inl( )分别从I/O端口读取1、2或4个连续字节。
后缀“b”、“w”、“l”分别代表一个字节(8位)、一个字(16位)以及一个长整型(32位)。
inb_p( )、inw_p( )、inl_p( )分别从I/O端口读取1、2或4个连续字节,然后执行一条“哑元(dummy,即空指令)”指令使CPU暂停。
outb( )、outw( )、outl( )分别向一个I/O端口写入1、2或4个连续字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序号:9_1实验项目名称:模块驱动设计
学 号
XXX
姓 名
XXX
专业、班
物联网
实验地点
实1-318
指导教师
XXX
实验时间
2013-12-6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在LINUX下进行驱动设计的原理
2.掌握使用模块方式进行驱动开发调试的过程
二、实验设备(环境)及要求
硬件:PC机;PXA270试验箱
#define DEVICE_NAME"UP-TECH DEMO"
#define DEMORAW_MINOR1
#define DEMO_Devfs_path"demo/0"
static int demoMajor = 0;
(6)用mknod命令建立demo设备节点
mkdir /dev/demo(注意:2.4kernel不需要建这个路径)
Cat /proc/devices
结果如下:
Character devices:
…
180 usb
253 UP-TECH DEMO
254 pcmcia
Block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devices:
7 loop
8 sd
31 mtdblock…
其中的253就是主设备号;UP-TECH DEMO是设备名称。这在demo.c里有定义:
(2)使用以下命令编译2.6kernel的驱动程序,编译出来的模块是demo.ko,测试程序是test_demo
make
(3)将demo.ko和test_demo传送到目标机,并修改test_demo权限为可执行
(4)使用以下命令加载模块
insmod demo.ko
(5)使用以下命令查看demo模块加载后的主设备号
(6)用mknod命令建立demo设备节点
mkdir /dev/demo(注意:2.4kernel不需要建这个路径)
mknod /dev/demo/0c 254 0
(7)运行test_demo程序
./test_demo
(8)修改设备名、挂接点重新编译运行,看结果。
五、教师评语
签名:
日期:
成绩
31 mtdblock…
其中的253就是主设备号;UP-TECH DEMO是设备名称。这在demo.c里有定义:
#define DEVICE_NAME"UP-TECH DEMO"
#define DEMORAW_MINOR1
#define DEMO_Devfs_path"demo/0"
static int demoMajor = 0;
(4)使用以下命令加载模块
insmod demo.ko
(5)使用以下命令查看demo模块加载后的主设备号
Cat /proc/devices
结果如下:
Character devices:
…
180 usb
253 UP-TECH DEMO
254 pcmcia
Block devices:
7 loop
8 sd
mknod /dev/demo/0c 254 0
(7)运行test_demo程序
./test_demo
(8)修改设备名、挂接点重新编译运行,看结果。
四、思考
(1)在内核中编译模块,单独编译应用程序,然后下载到目标机运行,看结果是否一样。
(2)添加一些自己的功能,修改源代码并编译调试。
五、实验结果
(1)修改makefile
将KERNELDIR设置为目标linux源代码的路径
KERNELDIR ?= /up-techpxa270/exp/kernel/linux-2.6.9/
(2)使用以下命令编译2.6kernel的驱动程序,编译出来的模块是demo.ko,测试程序是test_demo
make
(3)将demo.ko和test_demo传送到目标机,并修改test_demo权限为可执行
软件:PC机操作系统linux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编写简单的虚拟硬件驱动程序并进行调试,实验驱动的各个接口函数的实现,分析并理解驱动与应用程序的交互过程。
(1)修改makefile
将KERNELDIR设置为目标linux源代码的路径
KERNELDIR ?= /up-techpxa270/exp/kernel/linux-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