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砂对鄱阳湖湿地影响分析

合集下载

采砂对河道生态与环境的影响以及对策

采砂对河道生态与环境的影响以及对策

采砂对河道生态与环境的影响以及对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建设工程需要用到河道砂石资源,而采砂是获得这些资源的主要手段之一。

然而,采砂也给水环境和生态环境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本文将探讨采砂对河道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几点对策以降低其影响。

首先,长期过度的采砂对河道生态和自然环境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采砂先从岸边下手,一旦开采到了河床的砂石资源,将会导致水流状态的改变。

这样会影响水中生物的栖息、繁殖,破坏很多水生生物的自然栖息环境,如影响对鱼类甚至是淡水的珍稀鱼类的生存。

然后,采砂也会导致水流动力学的变化,可能会增加河道底层的流速和压力,导致水中生物的生态灾害、泥沙淤积,同时也会影响土壤的保水能力、增加水灾等自然灾害的风险。

其次,采砂也给社会和经济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尽管采砂可以为建筑工程提供必要的资源,但同时确实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采砂不仅会对当地的旅游资源、渔业产业以及其他相关行业的开展造成影响,还会减少水中物资的流动,增大了洪涝、垃圾、尾水等环境污染问题的发生,最后也可能导致河道防洪工程的难度变大,甚至是整个河域内生态环境的崩塌。

为了解决采砂对河道生态和环境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应完善严格的采砂监管制度,尽量缩小采砂区域和采砂量,减少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

其次,可采用复垦和恢复生态的方式,激活河道生态系统的再生能力,尽力挽救采砂所带来的影响,让河流重新回归自然状态。

同时,可推动采用高新技术的建筑工程,如替代河道砂石的混凝土、钢筋水泥等材料,在降低采砂的同时保证建筑工程的需要。

总之,采砂对河道生态和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必须重视采砂产业的合理发展。

为了有效应对采砂对河道环境的影响,我们需要多方面从监管、技术和生态恢复等角度出发,逐步转变旧的建筑工程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河道采砂对环境的影响及减缓措施分析

河道采砂对环境的影响及减缓措施分析

河道采砂对环境的影响及减缓措施分析河道采砂是指在河道中进行砂石开采的一种活动。

它对环境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包括土地生态破坏、水质污染、水生生物灭绝以及河道改变等。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减缓措施来保护环境。

河道采砂导致了土地生态破坏。

采砂过程中,需要清理河床的沉积物和植被,这对河道生态系统构成了破坏。

减缓这种影响的措施包括加强河道保护意识,对河道生态系统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估,制定采砂时要遵循的保护原则。

河道采砂会导致水质污染。

采砂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废水,其中含有有害物质和重金属。

这些物质会通过沉积和水流传播到河道周围的土壤和水体中,对水质造成污染。

减缓水质污染的措施包括加强采砂企业的污染治理设施建设,监测和控制废水排放,合理利用粉尘和废弃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河道采砂还会导致水生生物灭绝。

河道是众多水生生物的栖息地,采砂使得它们失去了生存的环境。

减缓水生生物灭绝的措施包括建立保护区和保护措施,禁止在水域中进行采砂活动,并加强对水生生物的保护和恢复工作。

河道采砂会改变河道的形态和水流状况。

采砂活动会改变河床的高度和形状,导致河道水流受阻或者加快,甚至形成淤积和冲刷等问题。

减缓河道形态改变的措施包括加强河道管理和规划,合理安排河道采砂活动的位置和时间,保证采砂对河道形态的影响最小化,同时可以采取适当的工程措施来修复已经改变的河道。

河道采砂对环境造成了多方面的影响,包括土地生态破坏、水质污染、水生生物灭绝以及河道形态改变等。

为了减缓这些影响,需要加强采砂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制定保护原则,禁止在水域中进行采砂活动,建立保护区和保护措施,并合理规划和管理河道。

只有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环境,保护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

鄱阳湖大旱围湖造堰无序采砂加剧湖底沙漠化2008-004

鄱阳湖大旱围湖造堰无序采砂加剧湖底沙漠化2008-004

鄱阳湖大旱:围湖造堰无序采砂加剧湖底沙漠化随着2008年早春的到来,江西鄱阳湖,这个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水域面积从最高4000平方公里减少到不足50平方公里。

曾经碧波千里的浩瀚水面消失了。

据统计,鄱阳湖大旱,河畔的城市有上千万人遭受了危机。

鄱阳湖喊渴,除了自2006年以来沿湖地区持久干旱、上游来水少等不可抗拒的因素以外,似乎人为的危害更为可怕。

围湖造堰随处可见料峭春寒中,江西省都昌县多宝乡的老渔民谭生根坐在干裂的湖边,一脸茫然。

一年之初,本想多打几网鱼卖个好价钱,可是几网下去,都是几条小不拉叽的鱼。

他介绍,往年大鱼一天能捕上几百斤,鱼是一年比一年难捕,收入也是一年比一年少。

每年的打鱼旺季是八九月,而2007年很多渔民在八月就收网了。

谭根生认为,收网的原因是打鱼的收入不足以支付一天的开支,很多渔民准备另谋他业。

记者在走访鄱阳湖周边县时,多位渔政分局局长认为,围堰堑湖是一大原因,鄱阳湖一块块被瓜分干了。

鄱阳湖水域非法围湖造堰不断发生,一些地方形成了一股风潮。

一些农民利用旱季湖底裸露时机,在鄱阳湖湖底筑起1米到5米高的围堰,围堵圈占河湖水域,枯水期湖水逐渐退却后,围堰者就“坐收渔利”。

有的20多公里长、二至五米高的围堰,圈占了近五千亩水域。

这种情况在2006年底尤甚。

全国政协委员傅琼华说,如今在鄱阳湖围湖造堰与当年围湖造田本质是一样的,都是一种“靠湖吃湖”、破坏生态的做法。

非法围堰不仅破坏湖区渔业资源,而且严重影响湖面行洪,必须尽快采取措施加以制止。

有关水产科研人员也指出,这是违规的“瓮中捉鳖”。

围湖造堰是对鄱阳湖野生渔业资源的一种野蛮掠夺,破坏了野生鱼类的正常洄游繁衍和鄱阳湖候鸟的食物源。

速生杨吞食鄱阳湖湿地自2000年以来,在招商引资的浪潮中,一场“种杨风波”席卷鄱阳湖区12个县市中的11个,达到19.83万亩。

鄱阳湖区的11个县市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在鄱阳湖湿地大量种植速生杨。

湿地速生杨树疯长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其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

采砂对河道生态与环境的影响以及对策

采砂对河道生态与环境的影响以及对策

采砂对河道生态与环境的影响以及对策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建筑材料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沙子作为建筑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之一。

采砂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产业,采砂对河道生态与环境的影响也逐渐凸显出来。

本文将就此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采砂对河道生态的影响首先表现在破坏河道的生态平衡。

在采砂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大量的机械设备,这些机械设备会破坏河道和周围生态环境,导致湿地植被减少,水质变差,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空间减少,从而破坏了河道生态系统的平衡。

采砂还可能导致河床的沉淀不足,进而影响了河道的自净能力,加速了河道淤积和水流速度减慢,使得河道环境遭到破坏。

除了对河道生态造成的影响之外,采砂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在采砂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噪音污染,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

采砂也会导致土壤侵蚀、水土流失,使得周围的农田和生态环境受到影响。

为了解决采砂对河道生态与环境的影响,有必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应加强对采砂行为的监管和管理。

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加强执法力度,规范采砂行为,严格控制采砂的数量和范围,以减少对河道生态的破坏。

可以引导企业采取环保措施,减少采砂对环境的污染。

企业可以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减少粉尘和噪音的排放,从而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可以对采砂企业进行环保培训,提高其环保意识,促使企业自觉遵守环保法规,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砂石资源管理,减少对河床生态的破坏。

鼓励采用新型的替代性建筑材料,减少对天然沙石的需求,从而降低对河道生态的破坏。

除了以上提到的对策之外,还可以通过引导和推动河道生态修复,加强对采砂行为的监督,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制度等多方面的综合措施来解决采砂对河道生态与环境的影响。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对采砂的合理管理,保护好河道生态与环境。

鄱阳湖作为重要湿地资源的主要经济价值,鄱阳湖提前进入枯水期的原因

鄱阳湖作为重要湿地资源的主要经济价值,鄱阳湖提前进入枯水期的原因

鄱阳湖作为重要湿地资源的主要经济价值,鄱阳湖提前进⼊枯⽔期的原因阅读图⽂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9⽉19⽇,航拍“中国最⼤淡⽔湖”鄱阳湖都昌⽔域,湖床变为茫茫草原。

鄱阳湖标志性⽔⽂站星⼦站今年⾸次跌破12m,标志着鄱阳湖提前正式进⼊枯⽔期。

2018年9⽉1⽇~11⽉4⽇,江西省平均降⽔量为65.1mm,较常年同期偏少60%。

期间平均⽓温为22.4,较常年同期偏⾼0.7。

⽓候变化给鄱阳湖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数据显⽰,近些年来,鄱阳湖进⼊枯⽔期的⽇期呈提前的趋势。

为了保住鄱阳湖“⼀湖清⽔”的⽬标,江西省政府提出在⼄处兴建鄱阳湖⽔利枢纽⼯程。

下图为鄱阳湖地区略图。

(1)分析近些年来鄱阳湖提前进⼊枯⽔期的原因。

(2)简述鄱阳湖作为重要湿地资源的主要经济价值。

(3)指出甲处附近修建铁路可能出现的⽣态环境问题及应采取的防御措施。

(4)说明在⼄处兴建⽔利枢纽⼯程对当地⽣态环境产⽣的有利影响。

答案【答案】(1)⽓候异常,秋季降⽔减少,蒸发加剧;注⼊鄱阳湖区的河⽔被沿岸⼯农业⽣产⼤量截⽤,导致注⼊鄱阳湖⽔量减少;湖区⾮法采砂导致湖⾯下降;上游⽔利设施截流等⼈为因素加剧了鄱阳湖枯⽔期的旱情。

(2)为沿湖⼯农业⽣产和居民⽣活提供⽔资源;湖区⽔系发达,可发展航运、⽔产养殖、农副产品加⼯;湿地⾯积⼴,可发展旅游业。

(3)问题:植被破坏;⽔⼟流失;占⽤耕地。

措施:恢复植被;做好⼯程固坡⼯作;及时进⾏⼟地复垦。

(4)建坝后可调节鄱阳湖⽔量(增加枯⽔期⽔量,减轻洪⽔威胁),减轻旱涝灾害的影响;⽔域⾯积扩⼤,有利于保持⽣物多样性,维护湖区⽣态系统稳定(或为湖区⽔⽣⽣物提供更为⼴阔的空间,提⾼鄱阳湖的环境承载⼒);提⾼枯⽔期湖区降解污染能⼒,有利于减轻⽔污染;有利于调节湖区周围⽓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湖泊湿地的保护。

【详解】(1)提前进⼊枯⽔期,说明⽔量减少,其原因主要包括⾃然原因(⽓候异常)和⼈为原因(⼯农业⽤⽔量增加、采砂导致湖底加深、上游蓄⽔等)。

采砂对河道生态与环境的影响以及对策

采砂对河道生态与环境的影响以及对策

采砂对河道生态与环境的影响以及对策采砂是指在河道、湖泊、海洋等自然水域中,以机械化或手工方式开采河床砂石、泥土和矿物等资源的活动。

虽然采砂业能够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在实践中,采砂对河道生态和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本文将介绍采砂对河道生态和环境的影响以及对策。

首先,采砂对河道生态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河床物理结构的破坏。

采砂工具直接挖掘并移动河底的沉积物,形成深坑或前堆后坑的形式。

这样容易改变原有的河床形态和水流分布,增大河流的水动力,波浪产生,造成岸边侵蚀和土石流,从而导致水生生物的栖息条件变差。

2. 河道水质的污染。

采砂过程中,机械设备和人员进入河床工作,会带来机油、燃油等物质的泄漏,沉积物的搅动和强烈水动力也会使河水中的悬浮固体增加,从而导致河道水质恶化,对生态和人类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3. 水生生物栖息条件的恶化。

河床和岸边的沉积物是水生生物繁衍、生长和栖息的必要条件。

采砂导致河岸侵蚀和沉积物减少,原有的水生生境被破坏,造成河道生态系统的紊乱,这会导致水生生物数量减少,种群密度下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

1. 土地资源的破坏。

采砂过程中,需要对邻近地区进行平整,削平山脊、填平低洼地区等会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破坏,对采砂带周边的土地环境造成影响。

2. 自然资源的损失。

采砂矿区的建设和开采过程涉及到大量的能源、水资源、木材等自然资源的消耗,这些自然资源的浪费会对生态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

3. 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影响。

采砂所在地是当地居民的生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砂的破坏会对当地居民的环境造成威胁,导致社会矛盾与冲突的加剧,同时也会对当地文化的传承带来负面影响。

要改善这种状况,采砂行业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保护河道生态与环境。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对策:1. 采用科学规划的方式进行采砂。

应优先选取一些较为贫瘠的地区或者非生态敏感区进行开采,并采用科学规划的方式,合理规整矿区形状和体积,以避免对周边地区造成更大的影响。

鄱阳湖水位变化

鄱阳湖水位变化

1.4 季节入湖总水量变化特征
1.4.1 1—3 月入湖总水量变化特征 鄱阳湖 1959—2009 年 1—3 月入湖总水量 年代距平见表 2. 从表中可以看出,20 世纪 80、90 年代入湖总水量距平为正,说 明其间入湖总水量偏多,但是距平百分率只有 0.08%和0.030%,表明入湖总水量接近 正常值,增长趋势缓和。虽然,20 世纪 60、70 年代和 21 世纪初入湖总水量距平 为负,说明其间入湖总水量偏少,并且目前处于湖总水量偏少时期。 但是,从它们 的距平百分率看,入湖总水量接近正常值。

但无论是年最高水位、年最低水位,还是年 平均水位,进入21世纪以来均呈下降趋势,相对 于55年的总体(直线)趋势而言,以年最高水位 的下降最剧烈,其次是年最低水位,年平均水位 的下降相对较为平缓。值得注意的是,近20年来 星子站最高、最低、平均水位均呈显著下降变化 趋势,大洪水明显减少、严重枯水明显增多,水 情朝偏枯方向快速发展。近9年(2000~2008年) 来鄱阳湖枯水位有下降且维持时间延长的趋势, 尤其是自2003年以来,鄱阳湖枯水位连创新低, 枯水期不断延长。
1.1资料与方法
1.1.1资料
资料简介

采用鄱阳湖1959—2009年日入湖总水量序列资 料,经过统计分析,分别得到年入湖总水量序列和 月入湖总水量序列和 1月—3 月和4月—6 月和7 月—9 月和10 月—12 月,4个季节入湖总水量序列。 为了反映年入湖总水量的总体趋势,应用 MannKendal秩相关检验和5点滑动平均对其变化趋势进行 分析。为研究方便,对基本资料进行距平处理,然 后对相应的距平值进行莫莱( Morlet) 连续小波变 换,分析鄱阳湖入湖总水量的周期规律。
1.4.2 4—6 月入湖总水量变化特征 由表 2 可以得出,20 世纪 70、90 年代入湖 总水量距平为正,说明其间入湖总水量偏多,而 20 世纪 60、80 年代和 21 世纪初入湖 总水量距平为负,说明其间入湖总水量偏少,且目前处于入湖总水量偏少期; 但是它们的 距平百分比都很小,表明入湖总水量与正常值相接近. 1.4.3 7—9 月入湖总水量变化特征 由表 2 可知,20 世纪 60—80 年代入湖总水 量距平为负,说明其间入湖总水量偏少,20 世纪末和 21 世纪初入湖总水量距平为正, 说明其间入湖总水量偏多,且目前处于入湖总水量偏多期; 除 20 世纪 60 年代和 90 年 代的距平百分比相对较大,其它年代距平百分比绝对值仅为 0.07%,都基本上接近正常 值. 1.4.4 10—12 月入湖总水量变化特征 由表 2 可知,20 世纪 60 年代的入湖总水 量距平为负,说明其间入湖总水量偏少,其它年代的入湖总水量距平值均为正,说明其间 入湖总水量偏多,目前处于入湖总水量偏多期; 距平百分率较小,表明入湖总水量接近正 常值,但从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入湖总水量年代距平百分比有逐渐增大的趋势.

河道采砂对环境的影响及减缓措施分析

河道采砂对环境的影响及减缓措施分析

河道采砂对环境的影响及减缓措施分析河道采砂是指人工开采河流中的沙石等自然资源的行为。

虽然河道采砂可以满足建筑施工和城市发展的需求,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有效管理和监管,河道采砂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本文将对河道采砂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减缓措施进行分析。

一、河道采砂对环境的影响1. 损害生态系统河道采砂破坏了河流的生态系统。

河流是生态环境中重要的一部分,其中栖息着各种生物。

采砂活动导致了水中悬浮物和底栖动物的丰富度减少,影响了水生植物的生长和水质。

一些珍稀物种的生存环境也会受到威胁。

2. 水土流失河道采砂可能导致河床的水土流失。

通过采砂活动,河流的河床会发生变化,水流受阻,导致河水泛滥。

采砂活动也会破坏河岸的植被,加速了土地的腐蚀和侵蚀,导致水土流失加剧。

3. 影响河流水力与输沙河道采砂会改变河流形态,减缓河道流速,增加了中下游地区水土保持难度。

河道采砂还会改变河床的形态,影响了河床的输沙能力,导致了河流淤积和冲刷的情况。

二、减缓措施分析1. 加强管理和监管为了减缓河道采砂对环境的影响,需要加强河道采砂的管理和监管。

政府部门应确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对河道采砂进行严格的监管,规范采砂活动,完善采砂许可制度,防止不合法采砂。

加大执法力度,对违法行为予以严厉处罚,督促企业和个人合法开展采砂活动。

2. 推动生态修复需要推动河道采砂的生态修复工作,对受损的河流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恢复。

政府可以引导企业开展生态修复项目,通过植树造林、绿化河岸、生态保护等措施,恢复采砂区域的生态环境,减缓河道采砂对环境的影响。

3. 提倡绿色采砂为了减缓河道采砂对环境的影响,需要提倡绿色采砂理念。

在采砂过程中,采砂企业应遵守环保法律法规,采用现代化采砂设备和技术,减少对河流生态环境的破坏。

企业还可以进行资源综合利用,开发采砂后的土地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强化社会监督社会各界应当加强对河道采砂活动的监督,提高公众对河道采砂对环境的认识,推动社会各界参与到河道采砂管理和监督工作中来。

鄱阳湖生态经济环境保护

鄱阳湖生态经济环境保护

鄱阳湖生态经济环境保护鄱阳湖,作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不仅是江西的一张璀璨名片,更是长江流域的重要调节器和生态宝库。

它的生态经济环境保护,对于区域发展和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鄱阳湖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水域辽阔,水生生物种类繁多。

这里是候鸟的天堂,每年秋冬季节,成千上万的候鸟从遥远的北方迁徙而来,在这片广袤的湿地中栖息觅食。

鄱阳湖的鱼类资源也十分丰富,为周边地区的渔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同时,湖区周边的土地肥沃,农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之一。

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鄱阳湖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首先,围湖造田和过度捕捞等人类活动导致湖泊面积缩小,生态功能减弱。

曾经广阔的水域被不断蚕食,湖泊的蓄水能力和自净能力下降,这不仅影响了周边的生态平衡,也增加了洪涝灾害的风险。

其次,工业和农业的污染对鄱阳湖的水质造成了严重威胁。

一些工厂违规排放污水,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的化肥和农药也随着雨水流入湖中,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蓝藻爆发等问题时有发生。

再者,非法采砂活动破坏了湖底的生态环境,影响了水生生物的栖息地和繁殖场所。

为了保护鄱阳湖的生态经济环境,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有效的措施。

在政策层面,政府应当加强规划和管理,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禁止围湖造田和非法采砂等破坏性行为,加大对污染企业的监管和处罚力度。

同时,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鼓励周边居民积极参与生态保护。

在产业发展方面,应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鼓励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

生态农业可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采用绿色环保的种植和养殖方式,既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生态旅游则可以让游客亲身感受鄱阳湖的美丽风光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同时为当地带来经济收入,促进经济与生态的良性循环。

对于湖区的水资源保护,要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确保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达标排放。

推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减少氮、磷等污染物的排放。

河道采砂对环境的影响及减缓措施分析

河道采砂对环境的影响及减缓措施分析

河道采砂对环境的影响及减缓措施分析河道采砂是指人工从河床、河岸等地区开采河道中的沙土、石矿等,用于建筑、航运、路基等等各方面的工程建设。

然而,河道采砂的行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本文将探讨河道采砂对环境的影响及减缓措施。

1.破坏河道生态系统河道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河床上长满了水草、生活者小生物,每年各类动植物在此繁衍生息。

河道采砂会破坏这些生态系统,影响水生物、陆生物的栖息环境和生存条件,导致生态失衡、物种减少。

2.河道水质的下降采砂会破坏河道生态环境,导致河道的水质下降,出现浑浊、塘泥等问题。

采砂过程中,很多沙土、石矿残留在了水中,这些物质很难被水体自然分解,对水质造成很大的污染。

3.破坏河堤、河道河道采砂会破坏河堤、河道的稳定性,降低其承载能力,使其容易发生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在雨季、汛期等特殊情况下将影响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4.影响水文情况采砂行为不仅影响河道生态环境,还会对水文情况产生影响。

因为采砂会加快河流的流速,导致水位上升,污染物质蔓延啃噬河道内的蒙古,破坏河道的生态环境,引起水文循环的失调,形成漩涡、激流等较强的水流条件,进一步加剧河床侵蚀和河道水流速度过快,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1.完善政策法规在加强河道采砂行为管理方面,应完善有关政策和法规。

政策法规必须明确和规范河道采砂行为的标准和流程,将河道采砂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作为重要的考虑,对从业人员进行进一步规范和指导。

2.加大监管力度在河道采砂的管理方面,应该加大监管力度,并建立一套健全的制度体系,为采砂行为的监管、调控提供技术和保障。

3.技术改造采砂的科学技术应不断发展和推广。

科技的进步、产品的升级可以有效地降低采砂带来的危害性和影响。

4.降低人为干扰河道采砂行为离不开人类的干扰,纵然可以规范管理,但仍存在大量非法采挖湖底的情况。

因此,要保持湖底尽可能原始自然的环境,应尽量减低人类干扰的对河道自然系统的干扰。

河道采砂对环境的影响及减缓措施分析

河道采砂对环境的影响及减缓措施分析

河道采砂对环境的影响及减缓措施分析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张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对于建筑用沙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而河道采砂成为了满足这种需求的一种主要手段。

虽然河道采砂能够提供建筑用沙,但是它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本文将从河道采砂对环境的影响和减缓措施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河道采砂对环境的影响1. 土地生态破坏河道采砂需要占据大量的土地,在采砂过程中,需要挖掘土地,并且会形成大量的沙尘。

这些对土地生态带来不小的影响,并且可能会导致土地的沙漠化。

2. 河道水质恶化河道采砂过程中,产生的废渣、沙粒等会大量进入河道,对河水的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采砂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也会排放废气,污染空气,间接影响地区的水质。

3. 河道生态系统受损河道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河道采砂不仅破坏了河道的自然生态,同时也对沿岸植被和野生动物造成影响,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

4. 河道堤岸塌陷过度采砂导致河床下陷,河道堤岸发生破裂,河道水位降低,这可能会引发河岸塌陷、滑坡等自然灾害。

以上种种影响表明,河道采砂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那么,如何减缓河道采砂对环境的影响呢?1. 严格监管采砂行为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加大对采砂和砂石开采的监管力度,增强对采砂行为的监督,制定更严格的采砂管理政策和规定,从源头上杜绝采砂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2. 推动科学采砂通过科学技术手段,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河道采砂,减少对河道生态系统的破坏,可以推动采砂企业使用更加环保的采砂设备和技术。

3. 加强河道环境修复对于已经受到破坏的河道,政府和企业需要加大力度进行河道环境修复工作,恢复和改善河道的生态环境,减少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扰。

4. 推动替代品的使用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推动使用替代品,减少对沙石等天然资源的过度利用。

还可以鼓励开发和利用新型建筑材料,来替代传统的沙石材料。

5. 加强公众意识教育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公众的环保意识教育,呼吁大家爱护环境,保护河道等自然资源,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河道采砂对环境的影响及减缓措施分析

河道采砂对环境的影响及减缓措施分析

河道采砂对环境的影响及减缓措施分析河道采砂是指在河道中开展砂石等天然资源的开采活动。

在一定程度上,河道采砂对环境造成了一些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水生生物、水质、河床地质和生态系统几个方面,对河道采砂对环境的影响及减缓措施进行分析。

河道采砂对水生生物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砂石是水生生物的栖息地和繁殖场所,河道采砂会破坏这些生物的生存环境。

采砂活动会导致河道底质混浊,使水体浑浊,在失去生存环境的水生生物的栖息和繁殖能力也会受到影响。

河道采砂对水质造成一定的污染。

河道中的砂石中常常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采砂过程中这些有害物质可能会溶解到水中,污染水质。

采砂活动还会导致河道水体异常搅浑,使水体缺氧,从而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状况。

河道采砂会对河床地质造成破坏。

采砂活动剥夺了河床的天然层,破坏了河床的稳定性,容易引起河道变浅、变窄,甚至引发河水堤坝决口等灾害。

采砂还会导致河流水位下降,对周边区域的水资源供应造成影响。

河道采砂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砂石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河道采砂会打破生态系统的平衡,引发生态系统崩溃。

河道的生态系统多样性受到破坏,生态功能减弱,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长期影响。

严格限制采砂活动。

河道采砂应当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严格限制采砂数量和频率。

只有在确保环境不受严重破坏的情况下才能进行采砂活动。

加强监管和执法。

加强对采砂行业的监管,确保采砂活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加大对违法采砂行为的处罚力度,维护河道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推动采砂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采砂企业应当采取环保措施,如采用环保设备和技术,减少对河道环境的影响。

应鼓励和推广替代性材料的使用,减少对砂石资源的依赖。

加强河道生态修复。

对于已经受到破坏的河道生态系统,需要加强修复工作,恢复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功能。

可以采用植被恢复、人工增殖等措施,重建河道生态系统。

河道采砂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通过严格限制采砂活动、加强监管和执法、推动可持续发展以及加强生态修复等措施,可以减缓这些影响,保护好河道的生态环境。

采砂对河道生态与环境的影响以及对策

采砂对河道生态与环境的影响以及对策

采砂对河道生态与环境的影响以及对策【摘要】采砂对河道生态与环境造成的影响较为严重,包括破坏河床、破坏水生物栖息地等问题。

采砂导致水流速度增加,水中悬浮物增多,影响了河道生态系统的平衡。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监管与执法力度,严格控制采砂的数量和方式,同时推动绿色开采与再生资源利用,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只有在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实现河道生态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采砂对河道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应该引起重视,并积极采取有效的对策来减轻其负面影响。

【关键词】采砂, 河道生态, 环境影响, 对策, 监管与执法, 绿色开采, 再生资源利用, 结论1. 引言1.1 引言采砂是指利用机械设备或工具从河床、湖底等水域中采取石子、沙土等材料的行为,通常用于建筑、道路等工程。

随着采砂活动的频繁进行,对河道生态与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采砂导致河道生态系统遭受破坏,许多珍稀物种的栖息地被破坏,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采砂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噪音、废水等污染物,严重影响了周围环境的质量。

为了应对采砂对河道生态与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

应加强监管与执法力度,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大对采砂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推动绿色开采与再生资源利用,倡导绿色环保的采砂方式,开发利用再生资源,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压力。

通过采取这些对策,可以有效减轻采砂对河道生态与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加强对采砂活动的监管与管理,推动绿色开采方式的应用,是保护河道生态与环境的关键措施。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2. 正文2.1 采砂对河道生态的影响采砂对河道生态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

采砂会破坏河道的自然生态系统,影响水生植物和动物的生存环境。

大面积的采砂活动会导致河床的剧烈变化,使得水流受阻、水质恶化,进而影响河道生态平衡。

特别是对一些珍稀物种和濒危物种的栖息地造成灾难性的破坏,加剧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河道采砂对环境的影响及减缓措施分析

河道采砂对环境的影响及减缓措施分析

河道采砂对环境的影响及减缓措施分析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的加剧,河道采砂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现象。

河道采砂是指利用河流中的沙砾资源进行开采加工,在建筑行业、水泥行业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河道采砂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在采砂过程中,会对河道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导致水质污染、土壤侵蚀、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

对河道采砂的环境影响及其减缓措施进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让我们来看看河道采砂对环境的具体影响。

一、水质污染河道采砂会导致河水变浑浊,沉积物悬浮于水中,使水质受到污染。

这不仅影响当地的用水质量,还会使得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受到影响,进而破坏河道的生态平衡。

二、土地侵蚀在采砂的过程中,河床和岸边的植被通常会受到破坏,土壤因此而暴露。

当遭受风、雨等自然侵蚀时,会导致大量土壤流失,使当地土地贫瘠,甚至造成土地退化、沙漠化等问题。

三、生态系统受损河道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采砂会对这一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破坏。

采砂会破坏鱼类、水生植物等生物的栖息地,使得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

破坏河流地貌,还可能导致水文和地貌变化,进而对水资源的供给产生不利影响。

针对以上环境影响,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

一、加强监管和管理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河道采砂的监管,明确规定采砂的数量、区域和时间,确保采砂活动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

加大对非法采砂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采砂活动合法合规。

二、推行绿色采砂技术引导企业采用现代化的绿色采砂技术,包括采用环保型采砂设备,减少废水排放和尘埃污染,采用生态复垦技术等。

这样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三、推动砂石资源再利用鼓励企业采用再生砂石资源,进行循环利用,避免不必要的过度开采,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

加大对砂石回收利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四、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河道采砂对环境影响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和从业人员对采砂环境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引导他们形成环保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保护当地环境。

鄱阳湖生态保护与科学利用对策与建议

鄱阳湖生态保护与科学利用对策与建议

鄱阳湖生态保护与科学利用对策与建议发布:鄱阳湖研究中心2011-5-21【内容提要: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目前长江中下游仅存的两个大型通江湖泊之一,是长江干流重要的调蓄性湖泊,对于维系长江水量平衡和水域生态平衡、维护区域和国家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功能。

虽然目前生态环境各项指标尚好,但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作用下,鄱阳湖湖泊和湿地生态系统逐渐发生变化,存在植被退化、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水体污染等问题。

在资源利用中,过渡捕捞、滥捕乱猎、土地利用扩张等掠夺式经营,导致渔业资源退化、生物栖息地破碎化、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湖泊生态环境受到威胁,公共卫生健康和生态安全不容忽视。

为此,江西省生态学会组织相关专家,对鄱阳湖生态现状生态进行了专题调研,提出了加强鄱阳湖生态资源保护与科学利用的对策和建议,呈报领导及相关部门决策时参考。

】为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国家战略的实施,保护好鄱阳湖“一湖清水”,江西省生态学会组织相关专家,对鄱阳湖的生态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进行了专题调研。

专家们认为,目前鄱阳湖存在的一些生态问题不容忽视,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首位,促进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一、鄱阳湖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1、水文情势变化明显,水质呈显著下降趋势(1)枯水情势严峻。

2003年以来,鄱阳湖连续出现历史罕见低水位,且水位持续下降,枯水期不断延长,比正常年份提前约40天,水资源管理面临挑战。

2011年3月鄱阳湖星子站水位8.65米,突破2008年的同期最低水位。

水位明显偏低的状况在短期内难以缓解。

(2)水质总体呈下降趋势。

据《1999-2009年江西省环境状况公报》等资料,鄱阳湖水系水质总体呈下降趋势。

上世纪80年代以I、Ⅱ类为主,平均占85%,90年代占70%,2003年以后只占50%。

目前水体平均程度属于中度富营养化状态,且枯水期比丰水期更为严重。

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以江西省鄱阳湖为例

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以江西省鄱阳湖为例

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以江西省鄱阳湖为例刘 岳 贺丽华(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西南昌 330001)摘 要 作为地球重要的生态系统,湿地具备极强的环境净化能力,可以有效调整生态结构和调节气候环境。

江西省鄱阳湖湿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淡水湖,长期的人类活动对鄱阳湖湿地造成了一系列污染,导致鄱阳湖湿地遭到严重的破坏。

对此,加强鄱阳湖湿地环境影响评价是十分必要的,不仅可以实时监测鄱阳湖湿地发展动态,而且可以为合理规划湿地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从而有效保护鄱阳湖湿地。

对此,以江西省鄱阳湖湿地为例,构建鄱阳湖湿地V-IBI指标体系,评价其生态健康状况。

关键词 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湿地是水陆交错而成的一种生态系统类型,湿地具备极强的蓄水功能,不仅能在干旱的状态下起到蓄水储水的作用,而且在洪涝灾害时可以缓解干旱,对丰富水资源给予了很大的保障,因此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1]。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类活动过多,湿地资源过度开发现象频发,对湿地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为了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做好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势在必行。

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区域 鄱阳湖是长江中下游南岸的重要过水性、吞吐性和季节性淡水湖泊。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上承赣、抚、信、饶、修五河之水,下接长江,属于亚热带湿润性季风型气候。

鄱阳湖全年降水量1 350~1 900 mm,湿地面积达 3 886 km2,可以说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其湿地生态健康对维持鄱阳湖周边流域生态平衡有着重要作用。

1.2 数据采集 鄱阳湖周边城市化进程较快,农业生产也较为发达,由于近年来出现湖底采砂活动、过度捕捞等现象,鄱阳湖湿地退化越来越严重。

以往鄱阳湖生态健康评价多以土地利用和经济发展数据作为支撑,尚未建立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

对此,以鄱阳湖为对象,以植被为指示生物,构建鄱阳湖湿地V-IBI指标体系,评价其生态健康状况[2]。

采砂对河道生态与环境的影响以及对策

采砂对河道生态与环境的影响以及对策

采砂对河道生态与环境的影响以及对策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对建筑材料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其中沙子作为建筑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道路和水利工程等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许多地方都会进行采砂活动。

过度采砂会对河道生态和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探讨采砂对河道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采砂对河道生态与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破坏河道生态平衡过度采砂会导致河道水深和水流速度的改变,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影响水生植物的生长和河流中的水生动物的繁衍。

采砂还会导致河床沉积物的减少,给鱼类提供的觅食场所减少,对河流生态系统带来危害。

二、影响水质和水资源采砂会搅浑河水,导致河水变浅、变浑,增加了泥沙含量,影响河流水质。

这不仅会影响饮用水和生活用水的质量,还会对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影响。

三、加剧河道侵蚀和滩涂塌陷过度采砂会使河道床面积减小,水流受阻,导致河道侵蚀加剧,河岸和滩涂塌陷。

这不仅会影响周边的土地资源利用,还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四、对生态环境造成长期影响采砂对河道生态环境的影响不是一时的,而是长期的。

河流生态系统的破坏需要较长时间的恢复和修复,对地质、生态和环境可能会造成长期性的影响。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对策:一、建立严格的采砂管理制度政府应加大对采砂活动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采砂活动的管理权限和责任,依法规范采砂活动,减少不合理的采砂行为。

二、加强采砂活动的环境保护措施采砂企业应该加强环境保护措施,做好采砂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采砂对周边水体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保护河流的生态平衡。

三、推动绿色采砂技术的应用绿色采砂技术是指采用环保设备和工艺,减少采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政府应该引导采砂企业积极采用绿色采砂技术,提高采砂过程中的资源利用率和环保水平。

四、发展替代建筑材料政府和企业可以共同致力于研发替代建筑材料,推广利用再生材料和新型建筑材料,减少对河道的采砂需求,从根本上减少采砂对河道生态和环境的影响。

采砂对河道生态与环境的影响以及对策

采砂对河道生态与环境的影响以及对策

采砂对河道生态与环境的影响以及对策采砂是指利用机械设备或者人工方法从河道或湖泊中采集沙石等矿产资源的行为。

虽然采砂在建筑工程和道路建设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采砂对河道生态与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本文将从采砂对河道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和相应的对策进行细致探讨。

采砂对河道生态与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破坏河道生态环境。

采砂过程中,机械设备的轰鸣声和震动会对河道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影响水生植物和动物的生存条件。

其二是扰乱河床平衡。

河道的沙石分布对河流的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采砂会打破河床原有的平衡,导致河流淤积或者冲刷,进一步影响河道的生态系统。

其三是影响地下水位。

采砂会导致河道两岸地下水位下降,影响附近的农田灌溉和居民生活的用水。

其四是影响水质和水流。

采砂会使得河床上的细粒物质扬尘扩散,影响周围的空气质量;而且水中混入砂石会使得水质变浑浊,影响生态系统中的水生生物。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进行对策。

加强监管和管理。

政府部门应该建立健全采砂的准入管理制度,实行严格的许可和审批制度,并加强对采砂的监管力度,加大执法力度,遏制非法采砂行为。

探索可持续的采砂方式。

可以通过科技手段,利用无人机和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对采砂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合理规划和调度采砂作业,降低对河道生态和环境的影响。

推动河道生态修复。

对于已经遭受破坏的河道生态环境,可以采取植树造林、生态恢复等手段,加强对河道生态环境的修复,补偿采砂对河道生态环境的破坏。

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

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对采砂影响的认识,通过多种途径宣传采砂对河道生态环境的危害,引导公众爱护环境,自觉抵制非法采砂行为。

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参与,形成合力。

政府应该加强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推动采砂行业的规范化和有序化发展;企业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遵守法律法规,保障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加大投入,引进新技术,改进工艺,提高采砂效率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砂对鄱阳湖湿地影响分析
地理学院王成华0907070098
摘要: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对长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鄱阳湖区的采砂活动也是日益猖獗,对鄱阳湖的生态环境是十分不利的,对各种鱼类的栖息,以及水生动植物、越冬候鸟等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可以说是大大的削减了鄱阳湖湿地应有的功能。

同时从长期来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也是不利的。

因此对鄱阳湖的采砂活动要有很好的规划,遏制乱采挖的现象。

关键字:鄱阳湖采砂生态环境
引言:鄱阳湖湿地在我国有着重要的影响,近年来社会各界对鄱阳湖关注力度也不断加大,在加大保护的同时,鄱湖也遭受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过度捕捞、采砂等等在不断蚕食着湖泊仅有的资源,本文以鄱湖过度采砂的事实,论证采砂对湖泊生态环境的影响。

研究区概况:鄱阳湖位于北纬28°22′至29°45′,东经115°47′至116°45′。

地处江西省的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

鄱阳湖以松门山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面为入江水道,长40公里,宽3至5公里,最窄处约2.8公里;南面为主湖体,长133公里,最宽处达74公里。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汇集赣江、修水、饶河、信江、抚河等河流经湖口注入长江。

湖盆由地壳陷落、不断淤积而成。

形似葫芦,南北长110公里,东西宽50~70公里,北部狭窄仅5~15公里。

在平水位(14~15米)时湖水面积为3,150平方公里,高水位(20米)时为4,125平方公里以上。

据了解星子县是鄱阳湖采砂船较多的地区,三四层楼高的采砂船和十几米高的运砂船像几十个岛屿一般在湖区作业。

采砂已经成为了鄱阳湖地区随处可见的现象了。

近年来国内的建筑行业需要大量的砂石,砂石采挖又是高回报的行业,促使了大量挖沙船涌入鄱阳湖地区。

有些挖沙船更是二十四小时工作,对当地的环境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自从98年的洪水泛滥之后鄱阳湖地区河道淤积,政府组织了河道清淤行动使得不少人发现采砂可以成为一种发财致富的接近,因此众多村民不惜财力物力大量购置挖沙船。

不但如此鄱湖还有众多外来的挖沙船。

高利润的驱使下鄱阳湖的砂石遭到了空前的洗劫。

鄱阳湖的采砂活动造成了各种各样的生态问题:首先是对河道及湖泊的影响,鄱阳湖是由众多小湖泊组成的,过度采砂容易造成湖底原有地貌的的改变,同时也容易造成河湖水位分布更加不均匀,导致河流湖泊原有的环境改变。

对湖泊的调蓄水源的功能有一定的影响,改变了湖泊原有的涨落规律。

同时改变了水生动植物原有的生存环境,改变了原有的生活场
所,不利于它们的在生产活动,导致水生动植物的数量及种类大量减少。

挖沙对防洪防旱增加了难度,挖沙活动改变了湖泊水文条件的改变,增加了对鄱阳湖研究的难度。

挖沙同时有可能造成湖泊砂石的采空,很有可能造成湖泊堤坝的的崩塌,造成一定的防洪隐患。

采砂活动有可能会造成湖区的地下径流条件改变,造成不利的影响,鄱阳湖的采砂活动对珍惜野生动物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采砂船及运砂船日夜不停的工作,造成十分严重的噪声污染,很有可能造成利用声纳的动物方向遍布错误、捕获食物以及同类的交流,这将对它们产生致命的危机。

同时采砂活动造成河湖原生地貌的改变,严重的改变了某些珍稀动物的生存繁衍场所。

采砂活动也降低了鄱阳湖水质,采砂活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河湖底部的“沙漠化“现象,河湖里的沉水植物遭到严重破坏,导致砂石直接裸露在湖水中,加剧了对湖底的泥沙的冲刷作用,导致河流的泥沙增多有调查表明鄱阳湖的含沙量比数年增加了50倍之多。

同时由于水生动植物的减少,对于污染物的净化功能也降低。

对各种鱼类的生存也产生了很大的不利作用。

同时也增加了湖区百姓的用水困难,冬季的湖区本来处于缺水的状态,增加了取水的困难,对湖区人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采砂活动的频繁造成了湖区以渔业为生的百姓的生活困难,采砂对各种鱼类的栖息地造成很大的破坏,造成了各种鱼类的大量减少。

尤其实鱼类繁殖期采砂活动更是频繁,直接威胁了鱼类的繁衍,更容易造成鱼类的减产。

同时也造成了品种的减少和个体的减小。

直接影响了渔民的收入。

我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因素是由利益引起的,不管是湖区百姓、采砂船主,还是政府都有一定的利益关系。

湖区百姓为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不惜财力加入采砂行列。

外地采砂船主因为在鄱阳湖地区以相对低得投入可以获得高额利润,也纷纷奔鄱阳湖而去。

当地政府也为可以增加财政收入,降低了采砂准入门槛。

可以说是这是由利益引发的破坏环境的采砂活动。

为了减少这种破坏现象,我认为完全禁止是行不通的,首先各种建设还是得发展,如果完全禁止这种行为,必定造成全国的砂石的短缺,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建设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对于采砂还是得有秩序的开发利用,设置适当的禁采区。

对于采砂时间也要有一定的规划,避开鱼类繁殖高峰期。

对采挖的地段要进行合理规划,避开水生动植物最佳繁衍场所。

对于采砂现象也需要各个部门的监督,同时也要明确个部门的职责。

最根本的是要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尤其是是处理好湖区人民的利益。

着重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让他们有良好的生存环境。

总结:鄱阳湖采砂对湿地的影响可以说是弊大于利,对湿地的生态环境有着重大的破坏作用,对各种动植物以及湖区生态经济的发展都很大的负面影响。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重视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可持续发展。

希望鄱阳湖在各方面的关注下重新焕发原有的光彩。

参考文献:/百度搜索
/百度文库
中国经济时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