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心理学期末考试主要内容
心理学史期末考试重点
绪论心理学划分:(一)时间:哲学心理学(公元前6世纪—-19世纪中叶)灵魂、心灵为研究对象科学心理学(19世纪后半叶——20世纪七八十年代) 意识、潜意识、行为和心理(二)地域西方心理学:英国、法国、德国、古希腊、罗马等欧洲国家、美国、加拿大等北美国家中国心理学:古代、近代苏俄心理学史:苏联与俄罗斯,十月革命前的俄国、苏联时期以及现在的俄罗斯心理学史的编纂原则历史编纂学:专门研究史学著作的编写方法和原则的科学(历史写作本身、历史编写体系的特征、历史编写中要面临和解决的一些典型哲学问题。
1、伟人说与时代精神说伟人说强调特定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决定作用,认为伟人凭借其天才和人格力量而把他们的意志加诸历史.时代精神说(波林):时代精神的作用就是社会的、文化的条件阻止或促进科学的发展。
2、现在主义和历史主义现在主义:根据现在的知识观、价值观来解释和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主义:将历史事件置于所发生的历史情境中予以考察,根据当时的知识观、价值观来理解历史事件3、内在历史观与外在历史观内在历史观:心理科学内部发生的事情,注重理论和方法演变的细节描述,关注学科内部的思想发展历史。
外在历史观:强调考察影响心理学发展的外部动因,从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其他学科等外部条件入手,分析心理学历史发展的进程。
第二章冯特与实验心理学的建立冯特心理学1、理论体系:以实验法为支撑,着重研究人类意识经验的内容、结构及其组合规律。
也叫构造心理学、内容心理学。
包括个体心理学(研究个体的意识过程,实验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人类的高级精神过程作为研究对象,社会心理学)2、内容:(1)对象:人类的直接经验.自然科学(间接经验)经验分为经验的主体(感觉、情感、意志等主体直接经验到的)和经验的客体(人通过对外部世界的经验间接推论而获得的)(2)心身关系理论—-身心平行论人的心理与生理是两个独立的过程,二者具有协调性,但并不存在因果关系。
(3)研究方法:A 实验内省法——借助于实验进行内省的心理学方法,是一种科学的内省形式。
《心理学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心理学基础综合》考试大纲一、大纲综述二、心理学基础综合考试涵盖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学学科知识三方面的内容。
心理学基础知识考查普通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心理学研究方法考查心理统计与测量、实验心理学的知识和能力;心理学学科知识考查考生对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社会心理学等学科课程知识的了解与运用。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三、考试内容普通心理学[考查目标]1. 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了解现代心理学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2. 能够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及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一、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的科学性(二)主要的心理学流派1. 构造主义心理学2. 机能主义心理学3. 格式塔心理学4. 行为主义心理学5. 精神分析6. 人本主义心理学7. 认知心理学(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 实验法2. 相关法3. 个案法二、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一)神经系统的基本构成1. 神经元的结构2. 神经冲动的传导3. 外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二)脑的结构和功能1. 小脑的主要功能2. 网状结构的主要功能3. 边缘系统的主要功能4. 大脑皮层的主要功能区5. 大脑两半球的单侧化三、感觉(一)感觉概述1. 感觉的含义2. 感觉阈限3. 感觉适应(二)视觉1. 眼睛的结构2. 色觉与色盲(三)听觉1. 听觉与平衡觉2. 声音的物理属性3. 听觉理论(四)其他感觉1. 嗅觉2. 味觉3. 肤觉四、知觉(一)知觉概述1. 知觉的含义2. 知觉的组织原则3. 知觉恒常性(二)知觉加工1. 特征分析2. 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三)深度知觉(四)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五)错觉五、意识(一)意识概述1. 什么是意识2. 意识的层面(二)睡眠与梦1. 睡眠2. 梦(三)催眠与冥想(四)药物与意识改变六、学习(一)经典条件作用(二)操作性条件作用(三)认知-社会学习七、记忆(一)记忆概述1. 记忆的含义2. 记忆的生物学基础(二)感觉记忆与短时记忆1. 感觉记忆2. 短时记忆3. 工作记忆(三)长时记忆1. 长时记忆的含义2. 长时记忆模块3. 长时记忆的提取4. 记忆的准确性问题(四)遗忘1. 遗忘的含义2. 遗忘曲线3. 遗忘理论八、认知与语言(一)思维与推理1. 表象2. 概念3. 推理(二)问题解决1. 理解和判断2. 问题解决方案3. 创造力和问题解决(三)语言1. 语言的习得2. 语言对思维的影响3. 动物与语言九、智力(一)智力概述1. 智力的含义2. 智力的种类3. 智力的测量(二)智力的个体差异1. 智力个体差异的主要表现2. 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十、动机和情绪(一)动机理论(二)动机类型1. 生理性动机2. 心理性动机(三)情绪1. 情绪的种类2. 情绪的功能(四)情绪理论(五)非言语行为和情绪表达十一、人格(一)人格概述1. 人格的含义2. 人格的形成(二)人格的心理动力学理论(三)人本主义人格理论(四)人格的特质理论(五)人格的学习理论(六)人格的生物与进化理论(七)人格测评十二、压力与应对(一)压力概述1. 什么是压力2. 压力源及其种类(二)易致病的行为模式十三、心理障碍与治疗(一)心理障碍的定义(二)心理障碍的成因(三)心理障碍的分类系统(四)心理障碍的主要类型1. 焦虑障碍2. 心境障碍3. 精神分裂症4. 人格障碍(五)心理治疗的主要方法十四、社会心理(一)社会认知1. 社会认知的概念2. 印象形成3. 归因过程4. 归因偏差(二)社会态度1. 态度的形成2. 态度的改变3. 态度与行为4. 偏见与歧视(三)社会影响1. 从众2. 依从3. 服从发展心理学[考查目标]1. 理解和掌握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
心理学考试大纲成稿
《心理学》课程考试大纲课程英文名称:Psychology课程编号:402011010适用专业:2008级全校师范专业(本科)学时数:32学时学分数:2学分执笔者:心理学教研室全体成员一、考试总体要求考核内容应包括基础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两个方面。
基础知识考核本大纲中规定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内容,知识运用能力考核学生简单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第一讲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一)一、识记1、心理学的概念2、个体心理的结构3、心理学诞生的年代、奠基人和标志性事件4、现代心理学的流派及其主要代表人物和基本主张二、领会心理学为什么必须研究人的行为第二讲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二)一、识记1、心理学的研究目的2、心理学研究包括的环节二、领会被试、自变量、因变量、样本、抽样、相关关系、因果关系、实验组、控制组三、应用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三种主要研究方法第三讲脑与心理一、识记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同优势二、应用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锻炼、睡眠、营养、烟酒、疾病、学习与记忆在保护和利用大脑中的正副方面的作用2、开发大脑潜能的途径第四讲需要一、识记需要的概念、分类二、领会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内容及各层次关系并能做出简要评价第五讲动机一、识记1. 动机的概念、分类2.动机冲突及分类3.耶基斯-多德森定律二、领会1. 需要、动机与诱因的关系2.双趋动机冲突、双避动机冲突、趋避动机冲突3. 动机与行为效果的关系第六讲动机理论一、领会1、强化动机理论的主要观点2、成就动机的主要观点3、归因理论的基本观点4、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基本观点二、应用1、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2、如何引导学生做出积极而正确的归因3、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第七讲注意一、识记1、注意的概念、分类2、注意的特征及含义二、领会1、引起无意注意的主客观因素2、保持有意注意的方法三、应用注意品质的培养第八讲感知觉一、识记1.感觉、知觉的含义2.感受性、绝对感受性、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差别感觉阈限3.感觉适应二、领会1. 感觉的基本规律2.知觉特性及各自的含义第九讲记忆一、识记1、记忆概念及分类2、前摄抑制、倒摄抑制二、领会1、记忆的三级加工模型,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的特征2、理解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并能领会应用3、知道影响遗忘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并能明确说明遗忘的规律是什么三、应用能有效运用学习中增进记忆的方法第十讲思维一、识记1.思维概念及特征2.思维的过程二、领会1.思维的类型2.问题解决过程包括的阶段三、应用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第十一讲情绪(一)一、识记情绪及分类二、领会情绪与认知的关系第十二讲情绪(二)一、领会1. 情商的构成2. 健康情绪的必要条件二、应用不良情绪的调控第十三讲智力与创造力(一)一、识记1、智力的含义2、常用的智力测验二、领会应该怎样看待智力测验的结果?三、应用利用多元智力理论解释智力和个体事业成功的关系第十四讲智力与创造力(二)一、识记1、创造力的内涵、特征2、智力激励法二、领会1.智力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能性2.智力开发的有效途径3.富有创造性的人格特征三、应用培养创造力的途径与方法第十五讲人格(一)一、识记1、人格定义2、气质二、领会1、人格定义中包含的基本含义2、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3.气质类型的特征三、应用结合自己的直接经验或间接经验谈谈你对人格的见解第十六讲人格(二)一、识记1、自陈式人格测验2、投射测验二、领会1、弗洛伊德对心理疾病的成因解释2、罗杰斯“以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的基本理念3、马斯洛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具有哪些特点三、应用思考人格健康的人应具备的特点三、试卷类型及比例试卷题型分为单项选择题、辨析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分析题、论述题六类,试卷满分值为100分,分值分布为单项选择题10%、辨析题15%、名词解释15%、简答题30%、分析题6%、论述题24%。
图说心理学期末考试答案
图说心理学期末考试答案1. 简述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心理学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对心灵和行为的探讨。
19世纪末,随着实验心理学的诞生,心理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学科。
20世纪初,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等不同流派相继兴起,推动了心理学的多元化发展。
现代心理学涵盖了认知、情感、社会行为等多个领域,成为研究人类心智和行为的重要学科。
2. 描述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面。
潜意识是心理活动的核心,包含了被压抑的欲望和冲突。
潜意识中的冲突和欲望会通过梦境、口误等途径表现出来,影响人的行为和情感。
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对现代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3. 阐述认知失调理论的主要观点。
认知失调理论由费斯廷格提出,主要观点是:当个体持有相互矛盾的信念、态度或行为时,会产生心理不适感,即认知失调。
为了减轻这种不适感,个体会采取改变信念、态度或行为的方式,以减少认知之间的矛盾。
认知失调理论揭示了人们在面对信念冲突时的心理机制,对理解人类决策和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4. 简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他认为,只有当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个体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需求层次理论为理解人类动机和行为提供了重要视角,广泛应用于教育、管理等领域。
5. 描述情绪智力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情绪智力是指个体识别、理解和管理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能力。
高情绪智力的人能够更好地应对压力、建立人际关系、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
情绪智力对个人的心理健康、职业发展和社会适应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情绪智力已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
结束语:通过以上对心理学发展历程、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认知失调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情绪智力的阐述,我们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有了初步了解。
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心智和行为的科学,对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期末心理章节总结
期末心理章节总结一、心理学概述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的科学,通过运用科学方法对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进行系统的观察和研究,从而揭示人类心理活动的本质与规律。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认知、情绪、动机、人格、发展、社会等领域。
心理学在教育、医学、社会、管理等多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二、心理学的历史心理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希腊哲学家,如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和柏拉图。
在18世纪,心理学正式成为一门学科,并通过实验心理学、行为主义和心理分析等不同的学派逐渐发展完善。
20世纪产生了心态学派、存在主义心理学、社会认知理论和认知科学等多个新的心理学流派。
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法、观察法、问卷法和案例研究等。
实验法通过对实验环境的控制来观察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观察法通过观察和记录行为来得出结论;问卷法通过设计调查问卷来获取信息;案例研究通过个别案例的观察和描述来进行深入分析。
四、神经系统与生理心理学神经系统是指人体的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的组合。
生理心理学通过研究神经系统的工作机制,揭示了神经递质和神经网络对人类情绪、记忆、学习等心理活动的影响。
生理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包括脑成像技术和神经记录技术等。
五、感知与知觉感知是指通过感觉器官对外界刺激的感知过程,知觉则是基于感知数据对刺激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
感知与知觉研究了人类对外部世界的感知方式和其对行为的影响。
感知与知觉的研究方法包括阈值实验、视觉错觉实验和感知心理物理学等。
六、学习与记忆学习是指通过经验或训练形成新的行为方式或知识过程,记忆是指保存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学习与记忆的研究揭示了人类学习和记忆过程中的机制和规律。
学习与记忆的研究方法包括条件反射实验、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和记忆干预实验等。
七、情绪与动机情绪是指人对特定刺激产生的主观体验,动机是指推动人类行为的内在驱动力。
情绪与动机研究了人类情感和欲望对行为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情绪与动机的研究方法包括情绪诱发实验、动机问卷和情绪自述方法等。
心理健康指导期末考试大纲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心理健康课程纲要第一讲健康之路,从心开始!1、健康的定义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成立宪章中指出:“健康乃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
”这是对健康较为全面、科学、完整、系统的定义。
这种对健康的理解意味着,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必须从生理、心理、社会、行为等因素分析,不仅看他有没有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还要看他有没有主观不适感,有没有社会公认的不健康行为。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21世纪健康新概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生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同时,制定了健康10条标准。
21世纪人类的健康是生理的、心理的、社会适应与道德健康的完美整合。
在这一新概念中,以生理健康为物质基础并发展心理健康与良好的社会适应,道德健康则是整体健康的统帅。
2、心理健康运动的起源与发展当代心理卫生运动是从如何正确认识精神病和给精神病患者以人道的待遇开始的。
法国大革命以后,比奈尔医生在他工作过的两所医院里,他以大无畏的勇气和改革的气魄,毅然给住院精神病人解除了束缚他们躯体的锁链,并且努力为他们提供清洁的房间、良好的食物和仁慈的护理。
这一创举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
他被公认为心理卫生的倡导者。
另一个对现代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作出贡献的是美国人比尔斯。
比尔斯的哥哥患有癫痫病,比尔斯担心这种病会遗传到自己身上,于是,终日惶恐不安。
24岁时,比尔斯因精神失常从四楼跳下,企图自杀未遂,结果被送入精神病院。
病愈出院后,比尔斯立志为改善精神病患者的待遇而努力。
1907年著《自觉之心》,历数当时精神病院的冷酷和落后,详细记述自己的病情、治疗和康复经过,并向世人发出改善精神病患者的强烈呼声。
比尔斯得到各方面的赞助后,于1908年5月成立了“康涅狄格州心理卫生协会”,这便是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
3、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概念是随时代变迁、社会文化因素影响而不断变化的。
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点总结
心理学考试重点汇总一、名词解释1.思维定势也称心向,是指由先前心理活动形成的准备状态决定并影响着后继同类心理活动的趋向.2.心理的年龄特征是指个体的心理在某个年龄阶段具有的一般的、本质的、典型的特点。
3.记忆表象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而在头脑中重现出来的形象.4.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5.能力就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所必备的心理特征.6.性格是个人对待客观现实的稳固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7.从众是指个体不知不觉地受到群体的压力,在认知或行为上倾向于与群体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8.现代心理学是以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以及它们活动规律的科学,“是人类为了认识自己而研究自己的一门学科”。
9.随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一定的意志努力的注意.10.观察是知觉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有目的、计划和思维参加的比较持久的知觉11.个体心理指个人所具有的心理活动或发生在个人身上的心理现象.可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
12.行为是有机体对所处情景的反应,它是由一系列运动、活动和动作构成的。
13.心理的本质: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14.感知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和知觉过程15.记忆就是人脑对过去经验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的过程.或记忆就是人脑对所得到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16.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17.创造性思维是指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18.情绪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以需要为中介,是人对客观事物与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19.心境是一种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它构成了人的心理活动的背景.20.挫折是一个人的目的性行为受到阻碍或中断时所感受到的情绪体验..21.青少年是指11、12岁~18、19岁这个年龄阶段,相当于我国初中教育阶段和高中教育阶段.22.心理发展的动力是指在青少年主体和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他们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需要和青少年原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 23.心理健康是指个人生活、适应上所表现的和谐状态,或者说是指一个人没有困扰足以妨碍其心理效能和心理发展的状态.24.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个性心理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影响学生心理成长的教育.二、选择、填空1.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心理学》期末考试答案
《心里学》期末作业考核姓名:王昌盛学习卡号:201303607165满分100分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 简述治理测量的基本要求。
答:信度效度测验的标准化。
2. 简述人格的基本特征。
答:独特性稳定性整合性功能性。
3. 动机的分类。
答: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主导动机于从属动机、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基本刺激寻求和习得性动机。
4. 现代的几种认知理论。
答:答:期待价值理论动机的归因理论自我功效论成就耳目理论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 阐述现代特质理论?答:特质模型分四层,即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制和根源特制,体质特制和环境特制,动力特制、能力特制和气质特制。
各层间用连线表现彼此关系。
2. 试分析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心理因素影响着问题的解决?答:无信息干扰功能同着性心向无谓的限制。
3.心理学有哪些主要的研究方法?学过之后,你对“心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有什么新的认识?答:从探究事物的关系上看,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研究和描述研究。
从操作和控制变量的程度上看,心理学研究方法分为真实验法、准实验法和非实验法。
心理学研究方法有很多种。
但其基本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即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测验法。
一、观察法。
观察法是在自然情境中或预先设置的情境中,有系统地观察记录并分析人的行为,以期获得其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规律的方法。
运用观察法时,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的关系有两种方式:1、参与观察者 观察者是被观察者活动中的一个成员。
2、非参与观察者 观察者不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
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原则上是不使被观察者发现自己的活动被他人观察,否则就会影响他们的行为表现。
观察法是对被观察者行为的直接了解 因而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
这些收集到的资料必须具有准确性和代表性,因此如何避免观察者的主观臆测与偏颇是观察法使用的关键。
观察应该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和记录人在活动中表现的心理特点,以利科学地解释行为产生的原因。
心理学考试题库
心理学考试题库第一题:什么是心理学?答: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过程。
它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等方法来了解个体和群体的心理活动,并以此为基础推断出心理现象的规律。
第二题: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哪些?答:心理学涉及多个研究方向,其中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向:1. 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的生命周期内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变化,了解人类在不同阶段的发展过程。
2. 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的知觉、学习、记忆和思考等认知过程,探索人类如何处理信息和产生思维。
3. 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们在不同社会环境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揭示社会互动对个体的影响。
4. 临床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如心理障碍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5. 工业心理学:研究人类在工作环境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旨在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满意度。
第三题:什么是条件反射?答:条件反射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一个无条件刺激(UCS)与一个中性刺激(NS)同时或相继出现,使得中性刺激通过学习与无条件刺激建立了联系,产生条件刺激(CS)导致特定的反应,称为条件反射。
这个概念最早由俄国学者帕夫洛夫提出。
第四题:请简要解释以下心理学名词:自我实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积极心理学。
答:自我实现是人类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个体不断追求实现自身潜力和成为最好自己的过程。
它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并通过追求个人目标和价值观来实现自我。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类的需求可以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层次越高的需求在低层次需求满足后才会出现。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相对新兴的心理学领域,旨在研究如何提高个人幸福感、积极情绪和个人成长。
它专注于人类的优点、情感和积极体验,并强调个体的自我实现和心理健康。
第五题:请解释以下社会心理学概念:群体性暴力、归因理论、群体决策。
答:群体性暴力是指在群体环境下,个体行为受到群体动力的影响,从而导致激化的暴力行为。
现代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
第一编1、目前认为对该对象的研究应该考虑哪些必要的因素?(1)要强调社会和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2)要重视关于社会情境的探讨“社会情境”与“社会环境”(3)要重视个体的内在心理因素2、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简程,尤其注意发展中的转折点及其标志一、社会哲学阶段(孕育期)古希腊——19世纪中叶基本特征:根据权威的思辨和社会准则来阐明人们的社会行为。
※一切科学均起源于哲学,这个很长时期的社会心理学也孕育在哲学中,所以社会心理学的很多问题最早都是哲学家提出来的二、社会经验论阶段(形成期)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形成的标志:1908年:罗斯侧重于社会学角度的《社会心理学》;麦独孤侧重于心理学角度的《社会心理学导论》这两本书的出版是标志,1908年社心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三大直接理论来源社会心理学的最初形态A 德国的民族心理学开创者:德国哲学家M·拉扎鲁斯和语言学家H·施坦利1859年,创《民族心理学和语言学》杂志,发表《民族心理学序言》,成为民族心理学的创始人。
发展:冯特(1)意识的基本材料---实验法观察意识的高级过程---观察法不适用---民族心理学的内容(2)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是民族精神,社会和文化的心理学应称为民族心理学衰落和分化: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开始衰落和分化民族性格学发展心理学比较文化社会心理学B、法国群众心理学代表人物:社会学家塔尔德、黎朋等发展:模仿论层影响了一些人的理论,如鲍德温、米德等,但模仿不再被视为唯一原因;而黎朋的群众观点却为很多人接受:如美国社会学家罗斯C、英国本能心理学代表人物:麦独孤用“本能”解释社会心理现象,在20世纪20年代影响甚大,如杜威、桑代克等都受其影响强调本能固然不对,但愿望、欲望、需要动机等与本能相联系的概念仍是社会心理学中重要的概念三、社会分析学阶段(确立期)20世纪20年代以来标志:1924,F.H.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实验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美国社会心理学:1897年,美社会心理学诞生之年,以N特里普立特在《美国心理学杂志》首次发表《竞标和竞争中的动力发生因素》为标志。
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大一
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大一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心理现象B. 心理过程C. 心理活动D. 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答案:D2. 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学理论是:A. 行为主义B. 精神分析C. 认知心理学D. 人本主义心理学答案:B3. 以下哪项不是心理学的主要分支?A. 发展心理学B. 社会心理学C. 神经心理学D. 遗传学答案:D4. 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A. 情绪C. 思维过程D. 人际关系答案:C5.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测量的工具?A. 心理量表B. 心理测试C. 心理实验D. 心电图答案:D6. 心理学研究方法中,以下哪项是定量研究方法?A. 观察法B. 调查法C. 实验法D. 案例研究答案:B7. 以下哪个理论不属于学习理论?A. 经典条件作用B. 操作条件作用C. 社会学习理论D. 心理动力学理论答案:D8. 心理发展的关键期理论是由谁提出的?B. 弗洛伊德C. 埃里克森D. 斯金纳答案:A9. 以下哪个是自我概念的组成部分?A. 社会角色B. 社会地位C. 自我评价D. 社会支持答案:C10. 以下哪个不是情绪的功能?A. 适应功能B. 动机功能C. 组织功能D. 记忆功能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答案: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生物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
每个领域都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共同构成了心理学的丰富体系。
2. 解释什么是心理测量,并举例说明。
答案:心理测量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种定量研究方法,它通过标准化的程序和工具来评估个体的心理特征和能力。
例如,智力测试、性格测试、职业倾向测试等都是心理测量的工具。
3. 描述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理论。
答案: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理论认为人的心理由三个部分组成: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
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期末考试
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期末考试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人类行为B. 心理现象和行为C. 人类思维D. 社会关系答案:B2. 弗洛伊德是以下哪个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A. 行为主义B. 认知心理学C. 精神分析学派D. 人本主义心理学答案:C3.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学的主要分支?A. 发展心理学B. 社会心理学C. 神经心理学D. 遗传学答案:D4.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斯金纳B. 皮亚杰C. 费斯汀格D. 弗洛伊德答案:C5. 以下哪个是学习理论中的强化概念?A. 惩罚B. 消退C. 正强化D. 负强化答案:C6. 以下哪个是情绪理论?A. 认知失调理论B. 双因素理论C. 詹姆斯-兰格理论D. 社会交换理论答案:C7. 以下哪个是人格理论?A.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B. 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理论C.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8. 以下哪个是心理测量的常用工具?A. 心理量表B. 实验设计C. 观察记录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A9. 以下哪个是心理治疗的方法?A. 认知行为疗法B. 药物治疗C. 心理手术D. 物理治疗答案:A10. 以下哪个是心理学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答案: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神经心理学等。
2. 描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关于梦的解释。
答案: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潜意识欲望和冲动的表现,通过梦的分析可以揭示个体的潜意识内容,包括压抑的愿望、冲突和焦虑。
3. 解释什么是自我效能感,并说明它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心。
它在个体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影响个体的学习动机、行为选择、情绪状态和心理健康。
大学心理学课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心理学课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最终目标是:A. 描述行为B. 解释行为C. 预测行为D. 控制行为答案:D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心理活动主要受到以下哪个结构的影响?A. 前意识B. 意识C. 潜意识D. 意识流答案:C3.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速度最初是:A. 非常快B. 非常慢C. 逐渐加快D. 逐渐减慢答案:A4. 以下哪个不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一个层次?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尊重需求D. 财富需求答案:D5.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斯金纳C. 费斯汀格D. 罗杰斯答案:C6. 以下哪个是情绪智力的组成部分?A. 情绪识别B. 情绪表达C. 情绪调节D. 所有以上答案:D7. 根据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是通过以下哪种方式进行的?A. 直接经验B. 观察他人行为C. 内省D. 反馈答案:B8. 以下哪个是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A. 感知B. 注意C. 记忆D. 所有以上答案:D9.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儿童在7到11岁之间通常处于哪个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C10. 以下哪个是自我效能理论的核心概念?A. 动机B. 态度C. 信念D. 情绪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答案: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生物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等。
每个领域都关注人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不同方面,如生物心理学关注大脑和行为之间的关系,认知心理学研究思维过程,发展心理学关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等。
2. 解释什么是认知失调,并给出一个例子。
答案:认知失调是指个体在持有两个或多个相互矛盾的信念、态度或行为时所经历的心理不适。
心理教育期末试题及答案
心理教育期末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在认知心理学中,信息处理模型中包含了哪些基本步骤?a. 感知、编码、储存、检索b. 观察、分析、解释、应用c. 分类、排序、评估、反馈d. 计划、执行、审查、完成答案:a. 感知、编码、储存、检索2. 学习理论中,哪个理论强调个体对学习的积极参与和自我调节?a. 习得性条件反射理论b.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c. 社会认知理论d. 偏差修正理论答案:c. 社会认知理论3. 经典条件作用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a. 强化和惩罚b. 反射和刺激c. 因果关系和联系d. 联想和关联答案:d. 联想和关联4. 情绪智力包括哪些要素?a. 自我认知、社交意识、情绪管理b. 注意力、学习记忆、问题解决c. 动机、意志力、成就动机d. 表达能力、沟通技巧、人际关系答案:a. 自我认知、社交意识、情绪管理5. 儿童早期感觉认知发展的先后顺序是什么?a. 视觉、听觉、触觉b. 听觉、触觉、视觉c. 触觉、听觉、视觉d. 视觉、触觉、听觉答案:c. 触觉、听觉、视觉第二部分: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什么是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是指个体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行为,建立起对自己和他人认知与社会交往的心理模式,并通过自我调节和反思来塑造自己的行为和态度。
该理论强调人们对学习的积极参与和自我调节作用,对于个体的社会发展和学习过程起到重要的影响。
2. 请简要说明情绪智力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情绪智力?情绪智力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认知、理解和管理能力。
它对于个体的情绪感知、情绪表达和情绪调节起到重要的作用。
情绪智力的培养可以提高个体与他人的交往能力,增强情绪管理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培养情绪智力可以通过情绪教育和情绪训练等方式,帮助个体更好地认知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并采取适当的调节策略。
3. 请简要介绍儿童感觉认知发展的阶段。
儿童感觉认知发展的先后顺序为:触觉、听觉、视觉。
在早期发展阶段,婴儿通过触摸和亲密接触来建立与母亲的情感联系。
大学期末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期末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B. 人类生理健康C. 社会现象D. 动物行为答案:A2. 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主要关注于哪个方面?A. 意识B. 潜意识C. 社会行为D. 认知过程答案:B3. 以下哪项不是认知失调理论中的概念?A. 信念B. 行为C. 态度D. 情绪答案:D4. 哪个理论认为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来学习?A. 认知发展理论B. 行为主义理论C. 社会学习理论D. 精神分析理论答案:C5. 以下哪个是情绪智力的组成部分?A. 记忆力B. 注意力C. 情绪识别D. 逻辑推理答案:C6. 哪个心理学派别强调了自由意志和个人责任?A. 行为主义B. 精神分析C. 人本主义心理学D. 认知心理学答案:C7.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测量学的应用领域?A. 教育评估B. 职业指导C. 心理咨询D. 疾病诊断答案:D8. 哪个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外部环境刺激决定的?A. 认知行为理论B. 行为主义理论C. 人本主义心理学D. 精神分析理论答案:B9. 以下哪个是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A. 婴儿期B. 童年期C. 青春期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10.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适应的策略?A. 问题解决B. 情绪调节C. 否认现实D. 社会支持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答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只有当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2. 解释什么是认知失调,并给出一个例子。
答案:认知失调是指个体在持有两个或多个相互矛盾的信念、态度或行为时所感受到的心理不适。
例如,一个人既想保持健康,又不愿意放弃吸烟的习惯,这种矛盾会导致认知失调。
3. 描述什么是心理防御机制,并给出一个例子。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1.【单选题】心理学是在( )模式下研究人的问题的。
A、简单B、健康C、通约D、一般我的答案:C得分2【单选题】学习心理学要追求( )、不要苛求( )。
A、正确有效B、有效正确C、真理逻辑D、逻辑真理我的答案:B得分:?0.0分3【单选题】心理学学科的发展迄今是( )的局面。
A、稳步向前B、曲折坎坷C、百花齐放D、停滞不前我的答案:C得分:?0.0分4【判断题】心理学的研究跟其他学科不一样,是因为它研究的是复杂多面的“人”。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5【判断题】科学不代表真实,只是行走在逼近真实的道路上。
我的答案:√6【多选题】我们能理解美国人“嗷嗷”是在学狗叫,是因为( )A、美国人养大狗B、关于狗叫声形成了通约C、不同情境下的不同标准D、中国人较聪明我的答案:ABC得分:?16.6分7【判断题】你理解的事物就是事物的本身。
(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8【判断题】客观是被所有人都能够感知的那个现实。
我的答案:√9【判断题】心理学认为人过分强调表达自己某种特质时恰恰说明这个人缺少这种特质。
( )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10【判断题】马丁·布伯的前半生主要致力于用哲学的方法研究宗教。
(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12【判断题】完全凭自己的好恶去评价一个人,就失去了社会的客观标准。
(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13【判断题】心理学史研究人类如何更好地生活,如何幸福的科学。
(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14【单选题】被称为西方哲学奠基者的是( )。
A、柏拉图B、德谟克利特C、苏格拉底D、普罗泰戈拉我的答案:C得分:?10.0分15【单选题】毕达哥拉斯认为()是人类高级智慧的体现。
A、文字B、情感C、哲学D、民主我的答案:D得分:?10.0分16【单选题】被称为西方医学之父的古希腊医生是( )。
A、德谟克利特B、希波克拉底C、苏格拉底D、柏拉图我的答案:B得分:?10.0分17【单选题】马丁·布伯是( )家A、政治B、历史学C、宗教哲学D、军事我的答案:C得分:?10.0分18【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柏拉图的爱情观。
心理学教育学考试资料(独家)
心理学填空题1、学生只根据教师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诗句的描述,在头脑中也会浮现出一幅草原牧区的图景,这种心理现象是一种2、看书时,用红笔划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这是利用了知觉特征中的3、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个体的结果。
4、一个人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能认识行动的社会意义,并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社会的要求的意志品质称为意志的。
5、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这种内驱力主要是从好奇的倾向中派生出来的。
6、人们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明个体的人格特征具有的特性。
7、气质主要反映心理活动在速度、强度、稳定性和等动力方面的特征。
8、是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9、思维的是指个体能迅速而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是个体最重要的思维品质。
10、经常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的、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那些心理活动被称为。
11、是一种比较微弱而又持久的情绪状态,它具有弥散性的特点。
12、是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外部刺激物,是引起相应动机的外部条件。
13、情绪具有独特的外部表现形式,即。
14、现代心理学研究的八大主题分别是:行为与心理的生物基础,感觉、知觉与意识,,生命全程的身心发展,动机与情绪,个别差异,社会心理,心理异常与心理治疗等。
15、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实践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
16、看见红颜色觉得温暖,看见蓝色觉得清凉,这在感知觉中是一种现象。
17、当环境或任务发生了变化,注意从一个对象或活动转到另一对象或活动上的现象叫。
18、善于迅速地明辨是非,坚决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这是意志的的表现。
19、个体在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时表现出的心理特征是性格的特征。
20、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心理学实验室,成为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这之前的心理学被称为心理学。
21、看小说时,我们根据作者对人物的描述,在头脑中也会浮现出这个人的模样,这种心理活动是一种。
心理学考试
名词解析2*4=8分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内在联系。
想象:人根据头脑中的已有表象经过思维加工建立新表象的过程。
情绪:通常把那些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内心体验。
意志: 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注意: 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个性: 是指一个人的整体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需求的反应。
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
兴趣:是指个体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
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
气质:是个人生来就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填空0.5*30=15分1.心理学史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2.心理现象的内容,分为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和心理状态三大类。
3.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4.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5.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被公认为是心理学科独立的标志。
冯特是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心理学之父。
6.科学心理学诞生于1879 年,其标志是心理学的诞生。
7.5、心理学研究常用的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测验法。
8.人的心理的实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9.冯特是近代心理学创始人,精神分析派代表人物:奥地利弗洛伊德,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美国华生,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美国马斯洛、罗杰斯,认知心理学代表人物:皮亚杰。
心理学考试
心理学考试
在大学学习心理学的过程中,心理学考试是每个学生都要面对的一项重要考核。
考试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更是一种对学生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深度的考验。
在心理学考试中,学生需要运用自己所学的心理学知识,从多个方面来理解和解答试题,展现自己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心理学考试通常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短答题和论述题等多种形式。
选择题考
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填空题则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术语和概念;短答题要求学生能够简明扼要地回答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而论述题则需要学生展开深入思考,对某一主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
参加心理学考试,首先要对考试范围有清晰的了解,了解每个章节的重点内容
和要点,有助于有针对性地复习;其次,要做好思维的准备,学会归纳总结;最后要注意时间的合理分配,以免在考试中出现时间不够的情况。
心理学考试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全面检验其学习成果和学术能力的机会。
通过
认真复习和准备,相信每位学生都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快来面对心理学考试的挑战吧!。
心理学终考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终考试题及答案在本次心理学期末考试中,我们精心设计了一系列问题,旨在考察学生对心理学核心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以下是考试题目及答案,供同学们参考和复习。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认知过程B. 情感体验C. 社会行为D. 植物生长答案:D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主要关注以下哪个方面?A. 意识层面的心理活动B. 潜意识层面的心理活动C. 社会文化对个体的影响D. 学习与记忆的机制答案:B3.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学习的条件反射?A. 巴甫洛夫的狗听到铃声流口水B. 学生听到上课铃声走进教室C. 婴儿看到奶瓶哭泣D. 老鼠在迷宫中找到食物答案:D4. 情绪智力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丹尼尔·戈尔曼B. 卡尔·罗杰斯C. 亚伯拉罕·马斯洛D. 让·皮亚杰答案:A5.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斯坦利·米尔格拉姆B. 莱昂·费斯廷格C. 菲利普·津巴多D. 阿尔伯特·班杜拉答案:B6.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人格特质理论?A. 五大人格特质理论B. 艾森克的人格维度理论C. 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理论D. 卡特尔的16种人格因素理论答案:C7. 哪个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是由外部刺激和内部动机共同决定的?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理论C. 人本主义理论D. 社会学习理论答案:D8. 哪个心理学流派强调个体的主观体验和自我实现?A. 行为主义B. 认知主义C. 精神分析D. 人本主义答案:D9.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心理测量的主要类型?A. 智力测验B. 人格测验C. 能力测验D. 情绪测验答案:C10. 哪个心理学概念描述了人们在面对多个选择时,倾向于选择中间选项的现象?A. 锚定效应B. 框架效应C. 选择悖论D. 社会认同理论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条件作用的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心理学期末考试主要内容试卷数量:两套任选一试卷分布情况:单选、判断、填空各10题各10分总的是30分1、简答题5题50分2、论述题1题20分,要联系实际作答可能是1月3号考试第一章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心理规律的科学。
个体的心理包括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两大方面,其中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三方面;而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与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
理学的主要任务是描述和测量人的心理,理解和说明人的心理,预测和控制人的心理。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是客观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教育性原则与伦理性原则。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总的有两个:1、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方法 2、心理学的描述研究方法心理学的三大流派:1、行为主义学派 2、格式塔学派 3、精神分析学派其中行为主义学派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于1913年创立,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
格式塔学派是由德国的心理学家魏特墨首创,代表人物有考夫卡、苛勒等人。
精神分析学派是由奥地利维也纳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创立的。
现代心理学发展表现为三个特点:1、派系融合,兼收并蓄。
2、学科融合,促进发展。
3、注重应用,日益广泛。
第二章不考在此略去!!!!!!!!第三章1、什么是感觉?感觉是人脑直接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视觉和听觉是人类最重要的两种感觉。
2、什么是感受性?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4、什么是感觉阈限?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
可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两类。
5、什么是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知觉具有选择性、礼节性、整体性和恒常性等特征。
6、什么是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意识)对一定对象的选择和集中。
它有两种基本特征:一、选择性二、集中性注意的分类:a、不随意注意,即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它是由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如在嘈杂的背景中听到有人小声叫自己的名字。
b、随意注意,即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它是在不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
如一个人经常思考如何减肥以及减肥的方式。
c、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
它和自觉的目的、任务联系在一起,这方面,它类似于随意注意;但它不需要意志的努力,在这方面,它又类似于不随意注意。
它既服从当前的任务要求,又可以节省意志的努力,因此,有利于完成长期的、持续性的任务。
注意的品质有四个方面:一、注意的广度二、注意的稳定性三、注意的分配四、注意的转移7、什么是思维?维是借助于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
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8、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关系?感受性与阈限之间的关系:成反比关系。
也就是说,绝对感觉阈限越低,绝对感受性越高,感觉越灵敏;绝对感觉阈限越高,绝对感受性越低,感觉越迟钝。
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1840年,德国:韦伯重量差别阈限:k=△i/i9、什么是记忆?记忆是大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保存和提取的过程,记忆连结着人们的心理活动的过去和现在,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机能。
记忆由感觉记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子系统构成。
编码、保存和提取(提取的方式有两种:回忆和再认)是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
记忆的分类:按时间长短分:感觉记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按内容分:记忆按其内容可以分为5类:形象记忆、情境记忆、情绪记忆、语义记忆、动作记忆。
A、记忆的三次加工模型:记忆信息的三级加工模型是阿特杰森和希福林首先提出的,认为外界信息进入记忆系统后,经历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阶段。
外部信息先输入感觉记忆,感觉记忆有丰富的信息,他具有各感觉通道的某些特征,可以被分为图像记忆、声像记忆等,但很快就会消失。
有些信息会重新编码进入短时记忆,信息编码的形式可以是听觉的、口语的或书面语言的,短时记忆的信息也会很快消失。
短时记忆也可以被看做是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加工器。
长时记忆是一个真正的信息库,信息在这里可以是听觉的、口语的、书面语言的或视觉的编码方式。
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可能因为消退、干扰或强度降低而不能提取出来,但这些信息的贮存可以说是永久的。
B、三种记忆的保存时间和容量以及单位:1、感觉记忆(瞬时记忆):保存时间为:几十到几百毫秒,容量很大,单位内容为9~20比特。
2、短时记忆: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内或是几分钟的的记忆,容量有限:一般为7 ± 2,即5 ~ 9个项目,单位为块。
3、长时记忆:时间一分钟以上甚至是永远,内容在种类或是数量上是无限的,单位:编码记忆。
10、遗忘规律曲线: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首先系统地对长时记忆和遗忘进行了研究。
从遗忘曲线中我们必须要看到,遗忘的过程是不均衡的:在一个小时内,保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会迅速减少,然后,遗忘的速度逐渐变慢。
在艾宾浩斯的研究中,甚至在距初学31天以后,仍然存在某种程度的节省,对所记忆的信息仍然有所保存。
艾宾浩斯的开创性研究引发了两个重要的发现。
一个是描述遗忘进程的遗忘曲线。
另一个是揭示了在长时记忆中的保存能够持续多长时间。
可以保留数十年。
遗忘的原因:一、衰退理论二、干扰理论三、提取失败论四、动机性遗忘理论相对而言,我们就要提高记忆能力了,其方法是:一、明确记忆的目的任务二、充分利用无意识记忆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四、合理地安排记忆材料五、适当运用记忆第四章1、什么是学习?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可观察行为的获得,代表性的观点有斯金纳和班杜拉的学习观。
认知主义强调学习是获得知识、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代表性观点有布鲁纳、奥苏伯尔和加涅的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的过程,其知识观、学生观和教师观是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在当代的最新发展。
2、什么是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用以调节个人学习行为和认知活动的一种抽象的、一般的方法。
目前学习策略主要分为瑟洛的二分法、迈克卡的三分法和温斯坦的四分法。
3、什么是认知策略?是个体对认知过程进行调节与控制的能力。
认知策略与学习策略的关系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学习策略比认知策略所包含的范围更广。
认知策略在学习策略中起着核心的作用,认知策略的改进是学习策略改进的原因。
认知策略有三种:一、复述策略(对信息进行反复认识记忆)二、精制策略(对正在学习的东西做充实意义的添加、构建或者发生)三、组织策略(建构新知识点之间的内存联系,将分散、孤立的知识集合成一个整体而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4、什么是学习风格?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所具有或偏爱的学习方式以及表现出来的相应的学习特征。
学习风格的分类主要有邓恩夫妇、凯夫和奈欣斯的观点。
研究最多的是场依存型—场独立型、沉思型—冲动型、齐平化型—尖锐化型、整体型—序列型和聚合型—发散型五种。
5、什么是认知风格?认知风格是个体组织和加工信息时所习惯采用的不同方式。
它通常与五种学习风格一起研究的。
五种认知风格:提出者特征场依存型—场独立型威特金个体在认知过程中是依赖于环境信息还是自身内部信息沉思型—冲动型卡根个体在信息加工时是迅速反应,还是深思熟虑之后反应齐平化型—尖锐化型豪迈斯与加德纳个体在“吸收”信息时迅速同化并忽略细节差异,还是强调细节与变化。
整体型—序列型帕斯克个体在知觉功能上是全局整体的方式,还是序列细节的方式聚合型—发散型吉尔福特个体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是精细、集中、逻辑及归纳,还是广阔、开放、联想第五章以简答题为主1、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指在实施教学之前,对教学活动和各个环节,预先规划和安排,以期达到教学目标的系统性设计。
2、什么是课堂管理?课堂管理是指在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一切处理方式,包括消极地避免学生违规行为的发生与积极地培养学生遵守团体规范的习惯,借以形成良好的教学环境。
3、什么是课堂行为?课堂行为是指在课堂中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
课堂问题行为发生的原因和复杂,应根据不同类型的行为,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简答题1、课堂问题行为处理的方法。
A、行为矫正a、确定需要矫正的目标行为b、制定目标行为的基线。
c、选择适当的强化物。
有精神强化和物质强化、例如积极鼓励他等等。
但是不建议使用体罚或是变相体罚。
因为这能使学生产生焦虑或是恐惧的情绪。
d、按基线比较目标行为改进状况。
如果一段时间后,发现目标行为仍未改善,可以考虑改用其他强化物或其他处理方式。
B、人本主义处理方法。
a、确定问题的不同性质。
b、采用积极聆听策略处理学生问题。
c、采用“听我说”策略处理教师问题。
d、采用双赢策略处理师生共有问题。
例如,黎明因为校篮球队的比赛而迟到了,这时老师应该先弄清情况,积极鼓励黎明为校增光,但是以后再时间安排上还是要有一个更加科学、人性的计划的,这样才能学习、学校两不误。
2、教师威信的形成和影响。
教师威信是指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一种可以使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产生积极效果的感召力和震撼力。
教师威信的形成:一、良好道德品质是教师获得威信的基本条件。
如,教师爱好教育事业,对自己严格要求,言行一致,不计名利。
相反教师对教学无热情,敷衍了事,就会失去学生的尊敬。
二、良好的认知能力和人格特征是教师获得威信所必须的心理品质。
如教师有渊博的知识,较强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等等。
三、教师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对威信的获得也有重要影响。
如教师仪表端正朴实整洁等四、教师给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也有助于威信的树立。
教师第一次与学生见面就应该给学生留下特别深刻的良好印象。
五、师生良好的交往对教师威信的获得也有重要影响。
教师威信是与学生长期互动交往中获得的,这要求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要平等、民主,要做学生的朋友和知己。
教师威信的维护和提高:教师威信的维护和提高,同样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是关键还在于教师本身要使自己的道德、心理品质和业务能力始终处于积极的发展状态,特别是要具备以下几个特征或是表现:A、教师要有坦荡的胸怀、实事求是的态度和自我批评的精神。
教师要维护自己的威信,应严格要求自己,处处注意自己的教师身份和自我形象。
等等。
B、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自己的威信。
教师威信是学生接受教诲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但是也容易使学生过分依赖教师,迷信教师,对教师言听计从。
一方面要用教师威信的力量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批判性。
当然教师不能用自己的威信做出一些有损学生自尊心的事情,不然必然使教师威信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