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五年来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司法统计分析
关于我院刑事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
关于我院刑事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尊敬的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我代表xx区人民法院,将XX年以来我院开展刑事审判工作的情况,向本次会议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认真履行职责,全力维护稳定XX年以来,我院坚持以维护社会稳定、创建"平安xx"为重点,积极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审理各类刑事案件。
共受理刑事案件352件589人,审结336件547人。
其中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31人,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42人,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233人,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宣告缓刑136人,判处拘役28人,单处罚金1人,并处罚金319人,附加剥夺政治权利31人。
在刑事审判工作中,一是依法严惩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审结此类案件37件39人。
被告人朱某、李某先后盗窃城市街道上5个下水道井盖,危及社会公共安全,我院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被告人李某、杨某、覃某、王某等四人为非法开采镍钼矿而非法买卖爆炸物,我院选择在危爆物品泛滥的三岔乡进行公开审判,对被告人李某、杨某、王某分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剥夺政治权利一年,对被告人覃某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七年,既震慑了犯罪,又起到了法制教育的作用。
二是依法严惩严重扰乱社会治安的刑事犯罪。
共审结"两抢一盗"犯罪案件160件273人。
在审理中我院坚持"稳、准、狠"的"严打"方针,从重从快审理此类案件,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如我院审理的李某等19人团伙抢劫案,由于该案共同抢劫作案达27次,案情复杂,为了及时审理,审判人员加班加点审查案卷材料,针对可能出现的争议焦点问题,拟出审理提纲,经过长达7个多小时的连续审理,认定了所有犯罪事实,对被告人李某等19人均判处了有期徒刑。
同时,为了打击城区"两抢一盗"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我院选择了典型案例,于今年7月9日至12日,先后在城区四个街道办事处对14名"两抢一盗"犯罪分子进行了集中宣判,对震慑犯罪起到了积极作用,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法律案件年度分析(3篇)
第1篇一、前言2022年,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法律案件数量持续增长,案件类型日益丰富。
本报告将从案件数量、类型、地域分布、涉案金额等多个角度对2022年度法律案件进行年度分析,旨在为我国法治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二、案件数量分析2022年,我国各级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超过1.2亿件,同比上升10%。
其中,民事案件占比最高,达到60%,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分别占30%和10%。
以下是具体案件数量分析:1. 民事案件:2022年民事案件数量为7200万件,同比增长12%。
民事案件主要包括合同纠纷、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等类型。
2. 刑事案件:2022年刑事案件数量为3600万件,同比增长8%。
刑事案件主要包括故意杀人、抢劫、盗窃、诈骗等类型。
3. 行政案件:2022年行政案件数量为1200万件,同比增长5%。
行政案件主要包括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类型。
三、案件类型分析1. 合同纠纷:合同纠纷案件在民事案件中占比最高,达到35%。
主要涉及买卖合同、租赁合同、承揽合同等。
2. 婚姻家庭:婚姻家庭案件在民事案件中占比为20%,主要包括离婚纠纷、抚养权纠纷、赡养费纠纷等。
3. 侵权责任:侵权责任案件在民事案件中占比为15%,主要包括交通事故、产品责任、医疗损害等。
4. 刑事案件:故意杀人案件在刑事案件中占比最高,达到20%。
其他主要案件类型包括抢劫、盗窃、诈骗等。
四、地域分布分析1. 东部地区:东部地区案件数量最多,占比超过40%。
主要原因是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密集。
2. 中部地区:中部地区案件数量占比约为30%,主要原因是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城市化进程加快。
3. 西部地区:西部地区案件数量占比约为20%,主要原因是西部地区人口较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五、涉案金额分析1. 民事案件:2022年民事案件涉案金额达到1.2万亿元,同比增长15%。
其中,合同纠纷案件涉案金额最高,达到5000亿元。
法院运行结果分析报告
法院运行结果分析报告根据挖掘到的数据,我们对法院的运行结果进行了分析。
根据统计数据,法院在这一期间受理了大量的案件,共处理了XXXX件案件。
其中,民事案件XXXX件,刑事案件XXXX 件,行政案件XXXX件,经济案件XXXX件。
在民事案件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案件涉及到合同纠纷、家庭纠纷和财产纠纷。
根据数据显示,合同纠纷占据了最大比例,占总案件数的XX%。
这表明人们在商业活动中存在许多合同纷争,需要法院来进行调解。
家庭纠纷和财产纠纷也占据了较大的比例,分别占总案件数的XX%和XX%。
这些数据反映了社会问题的存在,家庭关系和财产纠纷的矛盾突出,需要法院来维护公平和正义。
在刑事案件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案件涉及到盗窃、故意伤害和诈骗。
根据数据显示,盗窃占据了最大比例,占总案件数的XX%。
这说明社会治安问题仍然较为严重,需要法律的制裁来维护社会秩序和安全。
故意伤害和诈骗案件也占据较大比例,分别占总案件数的XX%和XX%。
这些数据显示了犯罪行为的增加趋势,对社会治安造成了威胁。
在行政案件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案件涉及到行政机关的决定和行为。
根据数据显示,行政决定纠纷占据了最大比例,占总案件数的XX%。
这表明行政决定的合法性和公正性仍然存在争议,需要法院来监督和调解。
此外,行政滞纳金和公共服务费等案件也占据较大比例,分别占总案件数的XX%和XX%。
这些案件的增加说明人们对于行政机关的行为和政策存在疑虑,需要法院来解决纠纷。
在经济案件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案件涉及到合同纠纷、债权债务和股权纠纷。
根据数据显示,合同纠纷占据了最大比例,占总案件数的XX%。
这反映了商业活动中存在许多合同矛盾和纠纷,需要法院来进行调解。
债权债务和股权纠纷也占据了较大的比例,分别占总案件数的XX%和XX%。
这些案件的增加说明了金融和商业活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需要法院来维护市场秩序和公正竞争。
综上所述,根据我们的分析,法院在这一期间运行结果较为繁忙和复杂,处理了大量的案件,其中民事案件、刑事案件、行政案件和经济案件占据了主要比例。
司法局工作报告数据分析
司法局工作报告数据分析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今天我将对司法局工作报告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希望通过这些数据了解司法局工作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并为今后的工作指导进行参考。
一、案件受理情况根据司法局工作报告中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年我市共受理各类案件10000件,相比前一年增长了10%。
其中民事案件占总案件的40%,刑事案件占30%,行政案件占20%,其他案件占10%。
通过对案件受理情况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总体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这可能是因为社会矛盾不断凸显和群众维权意识提高的原因。
同时,不同案件类型的比例也反映了我市法律体系的特点和司法资源的分配情况,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分析。
二、案件审理周期在司法局工作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去年全年案件平均审理周期为120天,相比前一年减少了20天。
具体来说,民事案件审理平均周期为100天,刑事案件为150天,行政案件为120天,其他案件为90天。
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去年我市的案件审理工作有了显著的改进,案件审理周期明显缩短,这可能是司法政策的调整和司法流程优化的结果。
但是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办案效率,加强案件管理,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
三、司法公正度评估司法公正是衡量一个地区司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司法局工作报告中的数据显示,去年我市司法公正度综合评估得分为80分(满分100分)。
其中,民事案件的公正度得分为85分,刑事案件为78分,行政案件为80分,其他案件为82分。
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市司法公正度整体上较高,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特别是刑事案件的公正度得分较低,需要进一步加强司法监督和改革,确保每一个案件都能公平、公正地审理。
四、司法服务满意度调查司法局工作报告中的数据显示,去年我市进行司法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满意度得分为85分(满分100分)。
其中,民事案件满意度为90分,刑事案件为80分,行政案件为88分,其他案件为85分。
新刑事诉讼法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分析
新刑事诉讼法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分析摘要:新刑事诉讼法公布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条文从原先的两条扩充为四条。
2012年11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该解释用二十七个条文完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的具体操作。
相较之前,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因为条文的有限性,仍存在一些弊病。
新旧法更替之际,我们有必要对该程序的进步与不足做一个梳理。
关键词: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进步;不足中图分类号:d92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5-0099-02一、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概述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因被告人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而进行的诉讼活动[1]。
认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首先要理解其性质。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对附带民事诉讼的性质,未做明确规定,因此法学理论界对此理解各异,共有四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刑事说,持该观点的人认为附带民事诉讼本质上就是刑事诉讼,因为附带民事诉讼就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进行的。
第二种观点是民事说,持该观点的人认为附带民事诉讼是一种民事诉讼,因为其目的是解决民事责任。
第三种观点是综合说,持该观点的人认为附带民事诉讼是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相结合形成的特殊的诉讼。
第四种观点是特殊民事说[2],附带民事诉讼在性质上是民事诉讼,在诉讼过程中要遵守民事实体法和民事程序法的规定,但是又因其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解决的,且由犯罪行为引起,因此为特殊的民事诉讼。
第四种观点已为多数学者接受。
其实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产生基础是刑民分开。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最主要是为了解决被害人的损害赔偿问题。
最早见之于法条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1808年的《法国刑事诉讼法》。
在世界上,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并不是一个普遍实行的制度,各国对它的态度褒贬不一。
不论是有无设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各国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解决被害人的损害赔偿问题。
关于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审判情况的调研——以河南省淮滨县人民法院为例
三、 解决 刑事 附 带 民事案件 审 判 问题的 对策 1修 改相 关法律 , 予刑事 被害 人选择 独立 的 民事 诉讼或 附 . 赋
带 民事诉 讼 的权利 。 笔者 建议 , 变 附带 民事诉 讼为 附属 程序 的 改 规 定, 附带 民事 诉讼 独立 出来 , 将 按照 民事诉 讼程 序进 行审理 , 有
的赔偿 。 高人 民法 院《 于人 民法 院是 否受 理刑 事案 件被 害人 最 关 提 起精神 损害 赔偿 民事诉 讼 问题 的批复》 也否 定了对 被害人 精神
( ) 状 一 现
以淮滨 县法 院为例 ,0 4 至 2 1 20 年 0 0年 6月 3 O日, 受理 刑 损 害 的权利 救济 。 共
对 司 法实践 有所裨 益 。 关键词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 中图分 类号 : 962 D 2.
一
被害人权利
诉讼制度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号 : 0 90 9 ( 0 00 -4 - 1 1 0 — 5 22 1 )9 1 70
、
刑 事附 带民 事案件 审 判的现 状 与特 点
二、 刑事 附带 民事 案件 审判 中存 在 的主要 问题
保障 ( ) 附带 民事 案件 因其程序 上对 刑事诉 讼 的依 附关 系, 利于 财产保 全等 程序 的及 时适 用 , 被害 人的赔 偿请 求顺利 实 一 刑事 现, 从源 头上 缓解 刑事 附带 民事 案 件 的执行 压力 。 缺 乏应有 的独 立 民事诉 讼地 位 2 取 消对 精神损 害赔 偿 的不合理 限制 , 大刑 事 附带 民事 案 . 扩 《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刑事 诉讼法 》 以下简称 《 ( 刑事 诉讼 法》 第 ) 民法通 则》 以及相 关司 法解 释对 精神 损 七 十八 条规 定 :附带 民事诉讼 应 当同刑事 案件 一并 审判 , “ 只有 为 件赔 偿 的范 围 在我 国 《 刑事 附带 民事诉 讼程序 将其 完 了防止 刑事 案件 审判 的过分 迟延 , 才可 以在 刑事 案件 审 判后 , 害赔 偿 已经 有 明确规 定的情 况 下, 由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调解问题探析——以沿河法院近年审理刑附民案件为视角
单位 : 件、 万元
年度 刑事案 刑事案 其中 件收案 件结案 数( 件) 数( 件) 刑附民 刑附民 案件调 标 的( 万
、
刑事 附带 民事诉讼 案件 调解 的意 义
刑事 附带 民事 诉讼 是指 人 民法 院在 案件审 理过程 中 , 在解 决 动 司法 的体现 。 被 告人刑 事 责任 的同时 , 附带 解决 因被 告人 的犯 罪行 为给 国家 、
审判 工作 存 在疑惑 的 问题 。就此 笔者 谈谈 个人 观 点以起 抛砖 引 官 在案件 事 实清 楚前提 下 的能动司 , 不是和 稀 泥 , 也不 是被 告人 玉之 效 。
一
Hale Waihona Puke 花钱 买刑 , 而是 依法 从有利 于社 会稳 定 , 更好 地 维护被 害人 及其 家属 合法 权益 , 着眼 于被 告人今 后 回归社会 的长远 , 忠 实履 职能 二、 沿 河法 院近年 审理 刑附 民案件 情况
文 章编号 : 1 0 0 9 ・ 0 5 9 2 ( 2 0 1 3 ) 0 9 - 1 3 4 - 0 3 最高 法 院关于 《 落 实宽严 相济 的刑 事政策 若干 意见》 明确 要 多做 促进 当事人 双方和解 辨法析 理工作 , 以更好 地落 实宽严 相济
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有关问题的意见-津高法[2006]103号
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有关问题的意见正文:---------------------------------------------------------------------------------------------------------------------------------------------------- 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有关问题的意见(津高法〔2006〕103号2006年7月13日)为依法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保障涉案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司法解释,结合我市审理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实践经验,现对审理此类案件适用法律的有关问题提出以下意见。
一、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受理(一)人民法院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受案范围,只限于被害人因人身权受到犯罪行为侵犯和财物被犯罪行为损毁而遭受的物质损失,不包括因犯罪分子非法占有、处置被害人财产而使其遭受的物质损失。
对因犯罪分子非法占有、处置被害人财产而使其遭受的物质损失,应当根据《刑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通过追缴赃款赃物、责令退赔的方式解决。
被追缴、退赔的情况,人民法院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
(二)国家财产、集体财产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受损失的单位未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三)被害人和其他权利人(其他权利人包括,已死亡被害人的近亲属、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以下同),在附带民事诉讼中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请求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一条第二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问题的批复〉》的规定,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刑事案件审结以后,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或民事诉讼方式提起精神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审判案件质量分析报告
审判案件质量分析报告标题:审判案件质量分析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对审判案件的质量进行全面分析,评估审判机关的工作表现、程序规范和判决结果的合理性。
通过搜集和分析大量案件数据和相关信息,分析审判案件的质量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推动司法公正和提高审判质量。
一、引言审判案件质量是判决结果的合理性与公正性的综合评价。
良好的质量意味着合理的审理程序、充分的证据调查、准确的法律适用和公正的判决结果。
本报告将通过收集和分析案件数据,探讨当前的审判案件质量问题,为改进司法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二、案件数据统计与分析1.案件类型统计根据我国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的特点,对各类案件进行分类统计,了解各类案件的数量分布情况。
2.案件审理周期统计分析不同类别案件的审理周期,评估审理效率和及时性。
3.证据调查和收集情况分析对案件中的证据调查和收集进行分析,探讨是否存在证据不足或不合法收集的情况。
4.法律适用情况分析从法官的角度出发,对不同案件的法律适用情况进行评估,考察是否存在法律适用不准确或偏离司法解释的情况。
三、案件质量问题与原因分析1.程序规范问题分析是否存在审判程序不规范、争议处理不公正、严重滞后的情况,并探讨可能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
2.证据调查与收集问题探讨可能存在的证据不足、非法收集证据、证人证言真实性等问题,分析可能导致这些问题的因素。
3.法律适用问题评估案件中法律适用是否准确,是否存在不同法官对同一案件采取不同法律适用标准的情况,并分析原因。
四、改进建议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改进建议,以提高审判案件的质量和司法公正程度:1.加强法官培训,提高法官的专业水平和法律适用能力。
2.加大对证据调查和收集工作的监督力度,确保证据的真实、合法性。
3.完善审判程序,强化争议处理的公正性和规范性。
4.建立案件数据管理系统,实现案件信息的公开透明,促进司法透明度和司法公正。
五、结论本报告通过对审判案件质量的分析,发现了程序规范、证据调查与收集、法律适用等方面的问题。
关于刑事审判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一、案件基本情况)
关于刑事审判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一、案件基本情况)关于刑事审判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一、案件基本情况)一、案件基本情况1、收结案情况1-7月份,新收一审刑事案件66件96人,比去年同期上升%。
结案62件,判处罪犯83人,比去年同期上升%。
结案率为%。
(见表一)2、存案情况1-7月份未结案件16件,与去年同期上升%。
与新收案件上升幅度基本持平。
2014年度旧存案件12件,已审结9件,未结3件,原因是某危险驾驶案件审理期间被告人患精神疾病中止审理一件;某故意伤害案件被告人取保候审期间脱逃中止审理一件;某过失致人重伤案件补充侦查两次,对致害原因在上海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司法鉴定中心重新鉴定中。
3、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情况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收案20件,结案18件(2件旧存),调解率90%。
收案数量较去年同期增多233%,调解案件数增多200%,调撤率下降十个百分点。
(见表二)4、上诉案件情况刑事上诉2件、抗诉1件,附带民事上诉1件,上诉率%。
二审维持3件,二审审理中1件,服判息诉率100%,无发改案件,无缠诉闹访、新的信访案件,社会效果较好。
(见表三)5、罪名分布情况新收案件共涉及22个罪名。
其中,犯交通肇事罪16件16人、盗窃罪10件19人、诈骗罪7件7人、故意伤害罪11件11人、寻衅滋事罪4件6人、强奸罪2件2人、贪污、受贿、滥用职权、行贿等职务犯罪6件7人,涉以上罪名的被告人占到总人数的%。
(见表四)二、工作思路及做法1、“三位一体”努力提高案件质量。
一是程序上,坚持繁简分流。
对符合简易程序适用条件的案件全部适用简易程序,并原则上当庭宣判,优化了司法资源配置,提高了案件质效,简易程序适用率达%%。
二是实体上,坚持宽严相济,对于重罪,坚决依法予以严惩;对受害人有过错、民间纠纷引发的案件,对防卫过当、临时起意、一时激愤实施犯罪,对具有自首、立功、悔罪表现的犯罪分子以及青少年犯罪,依法予以从轻或减轻处罚,体现了当宽则宽的刑事政策。
法律案件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大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分析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法律领域,通过对案件数据的分析,可以揭示案件规律、发现潜在风险、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提高司法效率。
本报告通过对某地区过去一年的法律案件进行数据分析,旨在为法律实践提供参考。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1. 数据来源本报告数据来源于某地区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公开的法律案件数据,包括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
2. 数据处理(1)数据清洗:对原始数据进行去重、缺失值处理、异常值处理等,确保数据质量。
(2)数据整合:将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整合,形成统一的数据格式。
(3)数据分类:根据案件类型、案件性质、案发时间等维度对案件进行分类。
三、案件基本情况分析1. 案件数量及分布(1)案件总数:过去一年,某地区共发生各类法律案件10000件。
(2)案件类型分布:刑事案件占40%,民事案件占50%,行政案件占10%。
(3)案发时间分布:案件主要集中在上午9点至下午5点,其中上午10点至下午3点案件数量最多。
2. 案件地域分布案件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农村地区案件数量相对较少。
其中,城市地区案件占80%,农村地区案件占20%。
3. 案件性质分析(1)刑事案件:盗窃、抢劫、故意伤害等案件占比较高。
(2)民事案件:婚姻家庭、合同纠纷、侵权责任等案件占比较高。
(3)行政案件: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案件占比较高。
四、案件风险分析1. 刑事案件风险(1)盗窃案件风险:盗窃案件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尤其在夜间盗窃案件较多。
(2)抢劫案件风险:抢劫案件风险主要集中在商业街区、交通要道等人员密集区域。
(3)故意伤害案件风险:故意伤害案件风险主要集中在家庭、校园等场所。
2. 民事案件风险(1)婚姻家庭案件风险:婚姻家庭案件风险主要集中在离婚、抚养权纠纷等方面。
(2)合同纠纷案件风险:合同纠纷案件风险主要集中在房屋买卖、租赁、建设工程等方面。
(3)侵权责任案件风险:侵权责任案件风险主要集中在交通事故、产品责任、环境污染等方面。
法院审执工作总结报告范文
一、前言在过去的一年里,我院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公正司法、服务大局”的工作目标,深入推进司法改革,全面加强法院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
现将我院审执工作总结如下:一、审执工作总体情况1. 受理案件情况全年共受理各类案件12345件,同比上升10%。
其中,民事案件8765件,刑事案件2345件,行政案件835件,执行案件2710件。
2. 审结案件情况全年共审结各类案件11234件,同比上升8%。
其中,民事案件8465件,刑事案件2195件,行政案件795件,执行案件2160件。
3. 结案率情况全年结案率91.5%,同比上升2个百分点。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1. 深化司法改革,提高审判效率(1)推进案件繁简分流。
根据案件类型、难易程度等因素,将案件划分为简易程序、普通程序和特别程序,实现繁简分流,提高审判效率。
(2)完善审判团队建设。
优化审判资源配置,成立专业审判团队,提高案件专业化水平。
2. 加强审判管理,确保案件质量(1)严格审限管理。
对各类案件实行审限跟踪,确保案件在规定时限内审结。
(2)强化案件评查。
定期开展案件评查,及时发现和纠正案件质量问题。
3. 深入推进执行工作,维护胜诉当事人权益(1)加强执行力量。
充实执行队伍,提高执行效率。
(2)创新执行方式。
运用网络司法拍卖、悬赏执行等手段,提高执行效果。
(3)强化执行联动。
加强与公安、司法、金融等部门协作,形成执行合力。
4. 拓展司法服务,提升群众满意度(1)开展“法官进企业、进社区”活动,为企业、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司法服务。
(2)推进司法公开,提高司法透明度。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1)案件数量持续增长,办案压力较大。
(2)部分案件审理周期较长,影响司法效率。
(3)执行难问题依然存在,胜诉当事人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2. 改进措施(1)加强案件繁简分流,提高审判效率。
(2)优化审判资源配置,提高案件专业化水平。
刑事案件办案质量分析报告
刑事案件办案质量分析报告标题:刑事案件办案质量分析报告一、引言刑事案件办案质量是评估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报告对我国某地区刑事案件办案质量进行了全面分析评估,旨在发现问题、提出建议,为进一步提升刑事案件办案质量提供参考。
二、数据收集与分析在数据收集方面,我们收集了该地区2019年至2020年期间的刑事案件办理情况,并对各个环节的数据进行了统计。
通过比对国家相关指标和地方年度目标,对办案数量、办案时限、破案率等指标进行了详细分析。
三、主要问题分析1. 案件数量不断增加:在数据分析中,我们发现该地区刑事案件数量不断增加,这与该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和社会矛盾加剧有关。
然而,案件数量的急剧增长给办案人员施加了巨大的压力,导致办案质量难以保证。
2. 办案时限较长:尽管办案人员努力工作,但办案时限仍然较长。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办案人员的数量相对不足,导致办案工作难以及时进行。
另外,一些办案流程繁琐,并且存在一些程序上的不合理之处,使得办案时限难以压缩。
3. 破案率有待提高:尽管办案人员在刑事案件的初查、侦查和起诉阶段付出了较大的努力,但破案率仍然不够理想。
对此,我们发现一些办案人员在侦查过程中的技术手段和技巧方面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提升。
四、提高刑事案件办案质量的建议1. 增加办案人员数量:针对案件数量不断增加的问题,建议增加办案人员的数量,并进行合理配置,以提高办案效率。
2. 优化办案流程:对于办案流程繁琐、程序不合理的问题,建议通过简化流程、加强信息化建设等方式进行优化,提高办案时限,降低办案成本。
3. 加强培训与技术支持:提高办案人员侦查技能和破案能力,需加强相关培训和技术支持。
通过与相关专业机构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侦查工具,提高破案效率。
4. 完善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加强与相关立法机构的沟通合作,及时修订与刑事案件办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办案程序,提高办案质量。
五、结论经过对刑事案件办案质量的全面分析,我们发现案件数量增加、办案时限较长和破案率有待提高等问题。
法律案件指标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本报告旨在通过对某地区近三年的法律案件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从案件类型、涉案金额、案件处理时效、司法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评估,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优化法律资源配置,提高司法效率。
二、数据来源与时间范围本报告数据来源于某地区法院2019年至2021年的审判统计数据。
数据包括民事案件、刑事案件、行政案件等。
三、案件类型分析1. 民事案件占比最大在所有案件中,民事案件占比最大,达到60%。
其中,合同纠纷、婚姻家庭、侵权责任等类型案件占据较大比例。
这反映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法律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
2. 刑事案件数量逐年下降刑事案件数量逐年下降,从2019年的2000件降至2021年的1500件。
这可能与当地政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击犯罪力度加大有关。
3. 行政案件保持稳定行政案件数量保持稳定,每年约500件。
这表明政府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公民对行政行为的法律救济意识增强。
四、涉案金额分析1. 民事案件涉案金额较大民事案件中,合同纠纷、侵权责任等类型案件的涉案金额较大,平均涉案金额为10万元。
这反映出市场经济的发展,合同纠纷日益增多。
2. 刑事案件涉案金额较小刑事案件涉案金额相对较小,平均涉案金额为2万元。
这可能与犯罪分子作案手段简单、涉案金额有限有关。
3. 行政案件涉案金额较小行政案件涉案金额较小,平均涉案金额为1万元。
这表明政府在依法行政过程中,注重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五、案件处理时效分析1. 民事案件处理时效较好民事案件平均处理时效为6个月,较2019年缩短了1个月。
这得益于法院加强审判管理、提高审判效率。
2. 刑事案件处理时效较好刑事案件平均处理时效为4个月,较2019年缩短了2个月。
这反映出法院对刑事案件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3. 行政案件处理时效较好行政案件平均处理时效为3个月,较2019年缩短了1个月。
这表明政府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
六、司法资源利用分析1. 法官人均办案数量增加近三年来,法官人均办案数量逐年增加,从2019年的150件增至2021年的180件。
关于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审判情况的调研——以河南省淮滨县人民法院为例
Legal S ys t em A nd So c i et yf叁整!查垒金:竺!兰竺望生i答■—函圜田_茭予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审利情况的调研——以河南省淮滨县人民法院为例刘瑞刚陈杨摘要目前,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未能对被害人权利保障给予充分的关注和救济,不仅对原告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对方当事人的范围和诉讼请求的范围有不适当的限制,割裂了刑事与民事法律适用的统一性和确定性,而且民事诉讼程序与刑事诉讼程序的冲突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协调,忽视了附带民事诉讼救济的独立性,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对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审判具体操作适用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对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审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对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关键词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被害人权利诉讼制度中图分类号:D9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9-147-O l一、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审判的现状与特点(一)现状以淮滨县法院为例,2004年至2010年6月30日,共受理刑事附带民事案件215件,占刑事案件总数的30%左右。
其中附带民事诉讼通过调解结案的113件,占52.6%,履行率为100%,交通肇事类案件一般都能够达成调解协议,且协议履行顺利。
(二)特点1.犯罪类型相对集中。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涉及的罪名多为故意伤害、抢劫、交通肇事、聚众斗殴等。
2004年以来,淮滨县法院审结的各类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故意伤害类、抢劫类、交通肇事类案件占案件总数的90%以上。
2.被告人以青年为主。
2004年以来,淮滨县法院受理的各类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盗窃类犯罪案件中,犯罪主体年龄最小的16岁,平均年龄35岁:抢劫类犯罪案件中,犯罪主体年龄最小14岁,平均年龄22.5岁:交通肇事类犯罪案件中,犯罪主体的平均年龄31岁。
3.被告人文化程度低。
2004年以来,淮滨县法院受理的各类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被告人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犯罪总人数的95%,其中文盲占27%,小学文化程度占37%,初中文化程度占31%;中专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2%左右。
民事案件数量分析报告
民事案件数量分析报告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民事案件在过去几年中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本报告旨在对民事案件数量进行详细分析,以揭示其增长原因并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民事案件的定义。
民事案件是指每个个人或组织之间因合同、财产、著作权、侵权等民事纠纷产生的法律争议。
这些案件通常需要法庭介入解决。
根据数据,近年来民事案件数量显著增加。
这主要归因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经济发展导致人们的法律意识和诉讼需求增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自身权益的保护意识逐渐增强,更多的人倾向于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纠纷。
此外,各种合同、财产业务等日益复杂,容易引发纠纷,也进一步推动了案件数量的增长。
其次,社会关系日益复杂化。
现代社会的城市化进程、人口流动等因素导致了人们在各方面的交往增加。
这些复杂的社会关系,往往伴随着潜在的矛盾和冲突,因此民事案件数量的增加也可以理解为社会关系变得更加复杂的结果。
第三,司法改革的进一步推动。
近年来,我国司法体制不断完善和改革,司法公正程度不断提高,人们对法律维权的信心增加。
这也为民事案件数量的增加提供了条件。
鉴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首先,加强法律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素养。
通过加强法律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知识水平,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维护自己的权益,减少不必要的纠纷。
其次,促进调解和仲裁机制的发展。
调解和仲裁机制可以有效解决一部分纠纷,缓解法院工作压力,降低诉讼成本。
第三,进一步推动司法改革。
司法改革应该注重提高审判效率、加强司法公正,加强对民事案件的专业化、标准化管理,以提高处理案件的效率和质量。
最后,加强部门协调合作。
涉及民事案件的各个部门应加强协作,共同解决相关问题,提高整个司法体系的协调性和效率。
综上所述,民事案件数量的增加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针对这一问题,应采取综合措施,从加强法律教育、推动调解和仲裁,加强司法改革、加强部门间协作等方面入手,以促进民事案件数量的有效控制和管理。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程序与案例分析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未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将更加注 重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跨国犯罪和涉外民事纠纷等 问题。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受理
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后,进行审查,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 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 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审理前的准备
送达诉讼文书: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 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 ,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 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 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 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 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 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 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 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02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程序
起诉与受理
起诉条件
原告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 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起诉方式
原告应当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 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智能化技术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未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将更 加智能化,如利用大数据进行案件分析和预测、利用智能 语音技术进行庭审记录等。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未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将更加注重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 应用,如调解、仲裁等方式,为当事人提供更加便捷和高 效的纠纷解决途径。
针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繁琐 的问题,可以探索简化诉讼程序 ,如合并审理、快速审理等方式
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指导意见
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指导意见(试行)陕高法【2009】117号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2009年5月26日第4次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为了进一步规范全省法院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审判工作,解决审判实践中遇到的共性问题,提高办案质量,实现司法公正和社会和谐,根据相关法律、司法解释,结合我省的审判实践,制定本意见。
.第一条被害人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第五章侵犯财产罪中第二百七十五条故意毁坏财物罪和第二百七十六条破坏生产经营罪之外的犯罪,犯罪分子非法占有、处置被害人财产而使其遭受物质损失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
被害人以其财物遭受损失为由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三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犯罪而侵犯公民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属于《国家赔偿法》赔偿事由的,依照《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处理,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四条被害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已死亡的被害人的近亲属、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受损失的单位未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时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第五条被害人已死亡,其近亲属应当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规定的法定继承顺序,确定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
有前一顺序继承人,后一顺序继承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没有前一顺序继承人,后一顺序继承人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第六条与已死亡的被害人生前共同居住生活并受被害人实际抚养的非被害人近亲属,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第七条侵犯家庭成员犯罪的案件,被害人或已死亡被害人的合法继承人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2023年关于民事审判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3年关于民事审判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报告标题:2023年关于民事审判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详细调研并分析2023年的民事审判工作情况。
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我们对各个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评估,包括案件数量、审理时间、裁判质量、司法公正等。
基于这些数据和分析结果,我们提供了一些建议,以进一步提升民事审判工作质量和效率。
一、案件数量:2023年,民事案件的数量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根据统计数据,与2019年相比,民事案件数量增长了10%。
其中,合同纠纷、知识产权纠纷和离婚纠纷是最常见的类型。
案件数量的增长对审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加强审判力量,并推动案件审理流程的优化。
二、审理时间:尽管案件数量增加,2023年的审理时间有所缩短。
这主要归因于法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审判流程的管理和优化。
特别是推广了电子诉讼系统和在线庭审的使用,提高了审理效率。
然而,仍有一部分复杂案件审理时间较长,需要进一步改进审判流程,以保证审理时间的合理性。
三、裁判质量:2023年的裁判质量整体较高,绝大多数判决得到了各方的认可。
法官的专业素质和执法水平得到了充分发挥,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关注。
其中,判决文书的语言表达需要进一步简明扼要,以提高司法透明度和公信力;另外,部分地区间判决差异较大,需要加强判例指导,确保司法公正和一致性。
四、司法公正:2023年的司法公正情况整体良好,但存在一些问题。
特别是在案件分流和庭审程序中,仍有一些人为因素可能导致不公正现象的出现。
推行信息公开和审判全过程录音录像制度,能够帮助减少此类问题的发生。
建议:基于上述分析和评估,我们提供以下建议以进一步提升民事审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1. 加强审判力量,配齐人员和资源,以应对不断增长的案件数量。
2. 进一步简化和优化审理流程,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审理效率。
3. 提升法官的专业素养,加强司法培训和素质提升。
4. 加强判例指导,减少地区间判决差异,确保司法公正和一致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院五年来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司法统计分析李峰2000年至今年10月份,我院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连年大幅上升,审理附带民事诉讼已经成为刑事审判中的重要工作。
由于法律和司法解释的缺位,附带民事诉讼的审理日益成为刑事审判的难点。
实践表明,现行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存在诸多值得探讨、改革和完善之处。
一、附带民事诉讼基本情况1、自2000年以来,随着刑事案件结案量的上升,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也呈上升趋势,特别是自2002年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出现激增之后,每年的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已占同期刑事案件结案量13%左右。
审理附带民事诉讼已经成为刑事审判的重要内容。
表一:附带民事诉讼案件量(2)案件数指的是结案数,以下同。
2、根据法律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理论上讲许多涉及被害人财产损失、人身损害的刑事案由均存在附带民事诉讼的可能,但2000年以来审结的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案由基本上都属于人身损害赔偿方面,而且每年的附带民事诉讼中约有95%以上的案由集中在交通肇事、寻衅滋事、故意伤害这三类案件中,此三类案件的增多是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增多的重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自2002年以来,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与附带民事诉讼高发案由案件的数量逐渐接近,这一方面充分反映了交通肇事、寻衅滋事、故意伤害这三类案件是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主要生长点,另一方面也充分表明此三类案件附带民事诉讼的几率越来越高。
表二:附带民事诉讼高发案由图一:附带民事案件与附带民事高发案由案件2000200120022003200420053、自2000年以来,每年的附带民事诉讼案件量呈持续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在2002年出现了剧增现象,之后,附带民事诉讼的年增长率趋于放缓,但仍然在13%以上。
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保持上升势头的原因,从数据上看主要是由于刑事案件年结案量表现出很强的上升势头,特别是附带民事诉讼高发案由案件在近年来也呈大幅上升趋势,而且如表三所见,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数量与附带民事诉讼高发案由案件数量接近率呈快速增长趋势(至今已接近80%)。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实施,调解民事赔偿已不再是交警部门处理交通肇事案件的必经程序,法院受理的交通肇事案件中被告人与被害人未就民事赔偿达成协议的占有重要比例,而且今后交通肇事刑事案件中附带民事诉讼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
表三:附带民事诉讼变化趋势图二:附带民事诉讼案件量变化趋势-0.200.20.40.60.811.21.44、就考察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而言,主要包含二个层面:(1)司法实践中附带民事诉讼提起的主体基本上是公民,未见公诉机关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情形,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司法实践中出现的附带民事诉讼主要集中在人身损害赔偿的案件中,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公诉机关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空间和积极性逐渐缩小;(2)司法实践中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绝大多数是刑事案件中的刑事被害人,由死亡的被害人的近亲属等符合法定条件的其他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情况相对较少,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绝大多数仅限于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只有少数案件的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包括其他负有赔偿责任的单位和个人,主要包括三类即未成年刑事被告人的监护人、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共同加害人和对刑事被告人的赔偿责任承担雇主责任的法人和其他组织。
但是,从案件趋势上看,交通肇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原告人将刑事案件被告人、肇事车辆所有人、挂靠单位、被告人雇主或者所在单位、保险公司等一并起诉的情况越来越多。
5、从诉讼类型(公诉与自诉)来看,自诉案件附带民事诉讼比例远高于公诉案件附带民事诉讼的比例,二者的差距在70个百分点左右。
主要原因在于:(1)相对而言,公诉案件中可以附带民事诉讼的案由相对较少,而自诉案件的案由基本集中在故意伤害方面且以故意伤害罪提起的自诉基本都附带民事诉讼;(2)自诉案件的往往是在自诉人与被告人无法就赔偿达成协议的情况下提起的,即自诉案件与附带民事诉讼紧密联系,刑事起诉权与民事起诉权都集中于自诉人,而公诉案件的刑事起诉权与民事起诉权相分离,被告人与被害人赔偿协议的达成与履行不会阻止案件进入诉讼程序;(3)自诉案件的附带民事诉讼往往是与自诉案件一并提起的,而公诉案件中,附带民事诉讼一般都滞后于刑事案件立案,而且实践中存在着司法机关无法联系到被害人而向其告知可以提出附带民事诉讼的情况以及被害人未能在刑事一审判决宣告前提出附带民事诉讼的情况。
表四:附带民事诉讼在公诉、自诉案件中的比例二、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审理情况受附带民事诉讼流程管理方面的限制,我们难以就2000年以来的全部附带民事案件的审理情况予以统计分析,以下仅通过随机抽取2003年至2005年结案的120件附带民事案件就相关审理情况作抽样分析。
图三:审理附带民事诉讼适用程序情况59.17%序3.33%37.50%简1、从审理程序上看,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以适用普通程序为主,约占59.17%,简易程序适用率约为37.50%。
与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相比,2003年以来刑事案件审理以简易程序为主,简易程序率已达55.00%左右。
造成刑事案件与附带民事案件适用程序简普比例相反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多数附带民事诉讼需要就人身损害进行鉴定,决定了审判人员客观上无法在刑事简易程序审限内审结附带民事诉讼,因而无法适用简易程序审理,二是为防止附带民事诉讼审理中极易出现的过分延迟造成的刑事案件简易程序传普通程序的发生,审判人员主观上对起诉时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一般也不倾向适用简易程序审理。
判决65.00%判2、从结案方式来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结案以和解撤诉、调解结案的方式为主,比例达到70.83%,其中,和解撤诉率为65.00%,附带民事诉讼程序结案方式中,判决结案的比例相对较小,仅为29.17%。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根本目的在于希望挽回经济损失,而被告人或其家属也希望通过赔偿被害人的经济损失获得刑事部分酌情从轻的可能,因此,一旦双方就赔偿达成协议被告人方基本上都能即时给付且原告方愿意撤回附带民事诉讼,另外,考虑到以判决方式结案的附带民事诉讼执行到位率较低,为最大限度的保障被害人权利,维护法院裁判的权威性,审判人员倾向于促使双方自行和解并即时履行完毕。
图三: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方式情况70.83%5.83%先3、从审理方式看,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时,刑事部分、民事部分分开审理已经成为审理的常规方式,约占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94.17%,其中先民后刑占70.83%,先刑后民占23.33%,而法律设定的审理附带民事诉讼的常规方式即刑事与附带民事同时审理的仅占5.83%。
可以说,与法律设定相反,刑民分开审理成为司法实践的常规形式而刑民同时审理反成为司法实践的例外。
造成司法实践与法律设定相背离的主要原因在于为提高刑事案件审理效率,特别是在适用刑事简易程序和简化审程序审理刑事案件时,审判人员为了不影响简易程序的适用、避免弱化简化审提高庭审效率的功效,对附带民事诉讼部分倾向于促使当事人和解撤诉即力争以先民后刑的方式处理附带民事部分,所以,对此类附带民事诉讼不需要同刑事部分一并审理,同时,案件审理过程中,审判人员往往对确实因需要进行鉴定或者案情较为复杂、容易激化的附带民事诉讼采取与刑事部分分开审理即先刑后民的方式处理附带民事部分,所以,对此类附带民事诉讼不可能与刑事部一并审理,除此而外,司法实践中真正需要或者能够与刑事部分一并审理的附带民事诉讼比例相对较小,不足6%。
三、审理附带民事诉讼存在问题分析从发展趋势上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依然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审理附带民事诉讼给刑事审判工作的压力依然会持续加大,这对日益紧张的刑事审判资源配置是极大的挑战。
目前,审理附带民事诉讼尚存一些值得探讨和改进之处。
(一)附带民事诉讼立案程序和流程管理问题从有关规定看,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办理立案受理手续。
但因附带民事诉讼可以在刑事案件立案后至一审判决宣告以前的任一阶段提起,而且对刑事部分立案前记录在案的被害人赔偿要求也应作为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受理,故确定附带民事诉讼的立案受理承担部门存在复杂之处。
理论上讲应当按照立审分离原则,将附带民事诉讼的立案、受理工作统一交立案庭,以保证立案审查标准的公开性和一致性,因此,对刑事部分立案后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也应当由业务庭交由立案庭审查立案,但在实践中,交由立案庭统一审查立案可操作性不强。
因为如果将刑事案件审理阶段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也一概交由立案庭审查立案势必要同时移送刑事案卷,这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影响了刑事部分的审理效率。
我们认为,可以考虑按照分工负责、便利诉讼的原则区别不同情况处理,对刑事部分起诉时一并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可由立案庭审查立案,而对其他附带民事诉讼应由业务庭进行立案审查后交由立案庭登记立案。
(二)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程序法律适用问题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时,在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的情况下,是否应当完全依照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确定法律程序,如按照民事证据规则的规定,应向原告人及被告人送达举证通知书,告知举证要求及其法律后果和诉讼风险,确定举证期限,按照案件的实际情况分配举证责任;在合议庭组成后的三日内,告知当事人合议庭的组成人员等等。
从法律规定来看,答案应当是肯定的。
但从实际情况看,法院在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时无法做到这一点,审理程序适用上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乱,比如,受审限制约难以适用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关于举证时限的规定,也难以适用证据交换、公告送达等方面的规定,被告人的答辩期间的确定具有任意性,对当事人的起诉和应诉缺乏统一明确的告知、指导程序等等。
由此造成附带民事诉讼审理程序与同样的人身损害赔偿民事审理程序的差异过大,有损诉讼程序的明确性和统一性。
我们建议从审理附带民事诉讼实际出发,将附带民事诉讼作为民事诉讼的特别程序加以健全和完善,就相关程序问题单独做出规定,以解决目前附带民事诉讼审理程序适用上的混乱。
(三)已死亡被害人近亲属范围的确定问题刑事法律与民事法律在近亲属范围的界定上存在差异,刑诉法规定的近亲属范围仅限于父母、子女、配偶及兄弟姐妹,而民法通则规定的近亲属除上述人员外还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及孙子女、外孙子女。
因此,实践中对如何界定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已死亡被害人近亲属范围一直存在不同观点。
随着道路交通安全法取消了交警部门处理交通肇事案件时的调解程序,已死亡的被害人近亲属在交通肇事案件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情况愈来愈普遍,近亲属范围的确定也就越来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种意见认为从法律适用位阶顺序来看,应当首先适用刑诉法关于近亲属的规定,排斥民事法律关于近亲属规定的适用,另外一种意见认为,有些刑事案件中死亡被害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等近亲属,系扶养被害人或被害人生前扶养且无其他生活来源的人员,被害人的死亡也会给他们带来物质损失和精神痛苦,被告人理应对此作出赔偿,故应当适用民事法律关于近亲属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