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认知起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论文

合集下载

认知起点 有效落点论文

认知起点 有效落点论文

认知起点有效落点摘要:数学学科是系统性非常强的学科,前期的知识经验对孩子认识新知非常关键。

《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找准并尊重学生的认知起点,并据此展开教学。

文章从“学生的‘认知起点’是什么”、“学生的‘认知起点’在哪儿”、“如何将学生的认知起点和教材起点有效地融合”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认知起点;教材起点;课堂教学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0-136-02《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组织引导下的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因此“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是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引发的认识结构的重组。

在这里《数学课程标准》充分地强调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基础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意味着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把握好学生的认知起点,在学生原有认知水平上组织及展开学习活动。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进入教室。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在施教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认知起点。

认知心理学代表人物奥苏伯尔也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

这就是说,不管学生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学习概念,他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影响其学习的重要因素,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是学习新知识的起点。

教学中,教师能帮助学生建立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相应知识之间的联系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策略。

教师首先要思考并弄清楚,学生学习新知的支撑点在哪儿,他们需要有些什么知识经验等,并且这些认知基础是否已经具备了,教新知识前,教师还要帮助和引导学生准备些什么……即找准并尊重学生的认知起点,并据此展开教学。

学生的“认知起点”是什么?认知起点是指学习者对从事学科内容或任务的学习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以及对有关学习的认识水平、情感态度等。

找准认知起点,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找准认知起点,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找准认知起点, 提高课堂教学 的实效性
安徽 省铜 陵县顺 ຫໍສະໝຸດ 中心 小学 陈海丽 每个儿童在 生活中都会 或多或少 学知识。即使是一年级的儿童 , 他们也 【 摘 要】 如何找 准孩子认知起 点, 笔者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即沟通学生 地接触到数学 ,积淀一定的数学经验 , 有 着丰富的生活 经验 和数学知识 的积 新旧知识 的联结点 , 拓展 学生学 习的发 这些数 学经验和他们 已有的知识基 础 累。 像现在一年级 的“ 2 O以内数的认识 ,在幼 儿 园 基 本上 学 习 并 达 展点 , 突破 学生知识的迷茫点。 和思维能力一起 决定了他们学 习某一 及 加减 法 ” 【 关键词 】 认知起点 ; 有 效教 学 数学知识 的起点。 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 到一定的熟练程度 , 再如 , 时钟的认识 , 将数学知识和学生的认 大部分孩子 的父母亲在平 日里已教会 美 国著名教育 心理 学家奥苏 泊尔 生的认知现状 , 在他 的《 教育心理学 ・ 认知观》 一 书的扉 知现状紧密结合起来 , 将书本上的数学 了他们。 这些学生已经会或会一些学习 页上写道 : “ 假如让我把 全部教育心理 知识转化为“ 孩子的数学 ” , 找准学生学 内容 , 我们如果把学 生的起点都当成是 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 , 那么我将 习的起点 , 和学生站 在同一高度 , 思学 零 , 按照课本 的编排按部就班地组织教 言 以蔽 之 , 影 响 学 习 的唯 一 最 重 要 的 生 所 思 、 想学 生 所 想 。 教学 中 , 作 了 以下 学 , 学生 就会产生一种 逆反心理 , 感 觉 “ 数学课没意思 ,我知道的东西还要讲 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 了什么 , 要探 这样 的尝 试 。 明这一点 , 并据此教学。 ” 真正读 懂这句 首先 出示 这 样 两 道 题 : 1 0 0 X 来讲去 , 真没劲 ! ’ , 课 堂教学就会呈现 出 6. 9 9× 66 话, 是在经历了家庭教育和课堂教学两 6 学生东晃晃西游游 , 不加思索地跟老师 次 失 败 的 经历 之 后 。 师: 如果让 同学们选择 , 你会选 择 将学 习内容浏览一遍的现象。因此 , 对 案例 : 2 . 5 = 2 . 5 0 = 2 . 5 0 0 = 2 . 5 0 0 0 哪道 来 做 ? 于学生 已经具备一定基础 , 甚至已基本 生 : 1 0 0×6 6 我 曾经 坚 定 地认 为 : 掌握 的学 习内容 ,教师要找准学生 知 师: 不都是乘 6 6吗? 为什么选择第 识、 思维 、 策略等空间的发展点 , 尽最大 2 . 5 , 2 . 5 0 , 2 . 5 o o , 2 . 5 0 0 0这 几 个 数 相等谁都知道 , 《 小数的性质 》 这部 分教 道? 努力设计能激发起学生兴趣 、 拓展思考 学内容根本没什么可讲 的。所 以, 一上 生: 因为第一道是 1 0 0个 6 6 , 一个 空间 的学习活动 内容 , 引导学生积极参 课, 我就绘声绘色地给学生讲 了一个新 数乘整百数 , 算起来很简单。 与、 深人 思考 , 使其 原有知识结构得 到 编故事 : 师: 哦, 说得 很好 , 一个数 乘整 百 升华 。 唐僧师徒西 天取经 , 路上 , 猪八戒 数 , 算起来的确很简单 。 那9 9× 6 6中只 三 、立 足 儿童 原 有 知 识 和 生 活 经 对孙悟 空说 : “ 猴哥呀 ,快找点水喝吧 , 有( ) 个 6 6 , 还差( ) 个6 6就 有 1 0 0 验, 突破 学 生 知识 的迷 茫 点 快渴死了! ” 孙 悟空答应了 , 一 个 跟 头 翻 个 6 6了? 学生在 口常生活 中会接 触到各种 出了十万八 千里 , 不一会儿找来了四个 生: 还差 1 个6 6 。 数学 问题 , 自然形成属 于学生个 人的数 下规 的、 大西瓜。 一称 , 可巧了 , 这四个西瓜的质 师: 好, 老 师给你 添上 1个 6 6 , 出 学知识 ,但这些数学知识是非 J 9× 6 6+1× 6 6 , 现在有( ? ? ) 个 6 6 不系统的, 有 的知 识 是 正确 、 清晰的; 有 量 分别 是 2 . 5千 克、 2 . 5 0千克 、 2 . 5 0 0千 示 9 克、 2 . 5 0 0 0千 克 。 孙 悟 空 说 : “ 老猪 , 2 . 5 了? 的概念是模糊 的 、 不 清楚 的 , 甚 至是 错 误的 。 这些模糊的、 不清楚 的、 错误 的认 千克这个西瓜给你 , 2 . 5 0千克这个 给沙 生: 1 0 0个 6 6了 , 师: 哪里来的 1 0 0个 ? 识 。对他们 的学习会带来一种负迁 移 , 师弟 , 2 . 5 0 0千 克 这 个 给 我 , 2 . 5 0 0 0千 克 生: 前面 的 9 9 个加上添上的 1 个。 影响他们对新知识 的理解和获取。 我们 这个给师傅。 ” 谁 知老猪一听就生气 了, 吵着 、 闹着嫌他分得的西瓜太小…… 师: 是 这 样 的吗 ? ( 9 9+1 ) 把这些对新知识学 习带来 负面影响 的 知 识 验 以 及缺 损 的 知识 称 为 学 生 学 本想讲到这儿 , 学生会 哈哈大笑起 生: 是! 习 知 识的迷 茫 点 。 来, 接着便七嘴八舌地嘲笑猪八戒 的愚 师: ( 9 9 +1 ) 个多少?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 , 不难找 出两端 笨, 不想教室却出奇地安静。 我疑惑 了, 生: ( 9 9 +1 ) 个 6 6 。 师: 算式表达就是? 都有点 , 两端都没有点 以及只有一端 有 试探地问 : “ 同学们 , 如果你替猪八戒 挑 选的话 , 你会选哪一个 ? ” 不想学生还真 生: ( 9 9+1 ) ×6 6 点 这三种不 同的分法并进 而发现这 三 是各持己见。 有 的选 2 . 5 0 0 0千克 , 原因 师: 哦, 原来 9 9×6 6+1 X 6 6这样 种不同的分法巾点数与间隔数的关 系, 从而让学生依 照这些规律去解决生 活 很简单 , 因为 2 . 5 0 0 0后 面的… 0 ’ 多。有 的算式我们可 以这样计算 , 那 的选 2 . 5千 克 ,理 由是 2 . 5的最 低 位 十 你能找 出 7 3× 6 6+ 2 7× 6 6中有( ? 中类似于点 数与间隔数这样 的实际问 ? ) 个6 6吗? 题 。这样的教学方式 , 让孩子参与知识 分位 ,而其它数的最低位是百分位 、 千 ? 的形 成 过程 ,让 学 生 经 历从 不 知 到 知 , 分位 或万分位 。 只有两个孩子认 为这些 生: 恍然大悟, 也是 1 0 0 个6 6 。 从不清晰到清晰 , 从 错误 到正 确 的体 验 西瓜的质量是相等 的。看来 , 我又犯 了 师: 哪里 来 的 1 0 0个 6 6 7 过程 , 突破盲点 , 从而使所有学生都 最 兵家大忌 ,把孩子 的认 知水平等 同于 生: ( 7 3+ 2 7 ) 个6 6 我 。那些我认 为不值 得探讨 的教 学 内 师: 从上面两道题 的计算中我们有 大 限度地投 入到教学活动 巾 ,互 相启 互相帮助 , 呈 现 出极 富 生 命 力 的 课 ( 引导学生体会乘法分配律 ) 发, 容, 对学生来说却是陌生的。 细想也是 , 什么发现 ? 这样教学 , 站在学生原有认知的綦 堂而 貌 。 学生从来没有接触小数 的性质 , 他们怎 总之,数 学教学 不是一个 简单 的 么能 知道 2 . 5 、 2 . 5 0 、 2 . 5 0 0 、 2 . 5 0 0 0会 相 础上 , 以一个 数乘整百数 为桥梁 , 循 序 告诉 ” , 学生 的学 习也不是一个被动吸 等呢? 渐进地让 孩子们认识 了乘法分配律 及 “ 这一次失败的教学 , 让我再 一次反 运 用 , 从 学 生 的视 角 寻 找 到有 效 的教 学 取知识 、 记忆 、 反复练习 、 强化储存的过 程。 一 个 有 意 义 的学 习过 程 是学 生 以一 思, 我是不 是在理所 当然 的认定了学 生 起点 。 调动原有的知识 和经验 的认 知起点 ?如果是 , 那么就需要为教 二 、 立 足 儿 童 原 有 知 识 和 生 活 经 种积极的心态 , 尝试解 决新问题 、经历 知识 形成 的过 育者的我 为把握学生 的认 知起点 而努 验 , 拓 展 学 生 新 学 习 的发 展 点 我们 的教 师只有准确把握 了学生的 力了 ! 因为, 这是教育 的起点 , 也是教育 学 生 不 是 一 张 白纸 , 学 生 并 非 上学 程 。 才能够创设 富有生命力的课 成为人的教育 的归宿 。 后才接触数学 , 也不是在数学课上才接 认知起点 , 立 足 儿 童 原 有 知 识 和 生 活 经 触数学 , 提高课堂教学 的实效性 。 他们在 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各种 堂 , 验, 沟通 学 生 新 旧知 识 的 联 结点 数学问题 , 从而形成属于 自己个人 的数

合理把握学生学习起点 追寻课堂教学有效路径论文

合理把握学生学习起点 追寻课堂教学有效路径论文

合理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追寻课堂教学的有效路径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

这就需要教师了解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哪儿,并据此展开教学。

学习起点可以理解为学生从事新内容学习必须的知识准备,它包括学习的逻辑起点和学习的现实起点。

学习的逻辑起点是指根据学习进度,学生应该具有的知识基础;学习的现实起点是指学生在多种学习资源的共同作用下,已经具有的知识基础。

学生的现实起点是新知着陆的根。

实际教学中,随着信息渠道的拓宽、家长对孩子早期教育的日益重视,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与教材编排的逻辑起点往往不能保持同步,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

因此,密切关注并合理把握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已成为我们教学改革必须解决的问题。

下面谈谈我在“小数乘整数”实践中的认识和感悟。

看似很简单【起点预设】与“整数乘法”相比,“小数乘整数”只是多了“积中小数点位置的确定”。

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乘法的计算经验,本堂课我就以此为起点,抓住不同,重点解决“怎样确定积中小数点的位置”。

【课中练兵】1、教学用乘法竖式计算“0.8×3”。

2、学生独立计算“2.35×3”,并观察因数与积各是几位小数。

3、猜想:如果用一个三位小数乘3,积会是几位小数?如果用一个四位小数乘3呢?4、出示4.76×12、2.8×53、103×0.25,先猜一猜积是几位小数,再用计算器计算验证。

讨论:通过刚才的计算和比较,你认为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可以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5、根据148×23=3404,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4.8×23= 148×2.3= 148×0.23= 1.48×23=6、用乘法竖式计算:3.7×5 0.18×5 46×1.3 35×0.24学生反馈情况如下:① 4 6 3 5× 1.3 × 0.24② 4 6 3 5 3 5× 1. 3 ×0.2 4 × 0.2 41 3. 8 1.4 0 1 4 04 6. 7 0 7 05 9 .8 8.4 2. 1 0第1、2题正确率达95%,第3、4题正确率仅为8%。

对课堂教学实效、有效、高效的思考论文

对课堂教学实效、有效、高效的思考论文

对课堂教学实效、有效、高效的思考论文对课堂教学实效、有效、高效的思考论文“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有效、高效的必要条件。

一、对课堂教学实效的思考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

教师期待着学生的进步和提高,因为这种进步和提高是对教师教学成果的肯定;同时,学生也期待着教师的关注和指导,这种关注和指导将转化为日后学习的动力和源泉。

师生双方都在期待中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形成教与学相得益彰的良性循环,体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能让我更科学地看待学生的学习过程。

我们常说,课堂教学的完成并不意味着教学过程的结束。

没有结束的过程,关键就是学生的提问,也就是学生的思考。

每节课后,学生的困惑仍然存在,这是应该充分重视的学习状态。

新课程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拯救被压抑的激情,要求学生用头脑去学习。

在实践中,我选择的突破口就是让学生把自己内心的困惑提出来。

由于长期的磨合,我的学生渐渐习惯了通过提问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些提问让我看到了课堂教学的延续和全新的学习状态。

最初,浅层次的提问比较多,大多出于对历史情节的好奇,到后来,提问开始反映出理性的思考和判断。

开始提问的风气也不浓,敢于提问的学生也不多。

现在,提问已经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在提问中,他们开始关注历史学习的方法,关注老师讲解的合理性,讨论教科书陈述的科学性。

因为发现了问题,他们开始争论,有的提问已经对我的教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但是学生没有论据,因此而求援于老师。

因为一个推理而困惑,又因为一个困惑而期待,这个提问成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起点。

2.能让我更为全面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

学生的提问也改变着我的教学。

学生提问水平参差不齐,要求深浅不一,涉及的知识内容飘忽不定。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与学生形成互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常常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以前的一些积累已满足不了新的求知,弄不好还要出笑话。

把准学习起点,追寻课堂实效

把准学习起点,追寻课堂实效

把准学习起点,追寻课堂实效【内容摘要】学生学习数学知识,都有一定的现实起点,教师能正确地把握学生学习的起点,使学生处在一个最近发展区,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主动地建构知识才能成为可能。

本文就从认知、思维和情感三个维度对学生学习起点展开讨论。

【关键词】学习起点课堂实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教师应该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合作者。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也曾经说过:“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

”那么,作为教师,如何把握学生学习起点呢?笔者结合教学案例对学生学习起点的认知、思维和情感三个维度展开探讨。

【案例一】1.检查复习师生开火车复习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2.创设情境师:(出示联欢会场景图,几个小朋友把纯净水搬来放在桌子上,箱里有24瓶纯净水,箱外有9瓶纯净水)小强和小明为同学们送来了纯净水)我们班有43人,每人一瓶够吗!(学生观察估计)生1:我认为不够,因为24+9=33。

师:你是怎样算的?生1:我先算4+9得13,再算13+20=33。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接下来让学生讨论各种算法并得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反思】案例一笔者创设了一系列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看一看、议一议、说一说等生动有趣的过程中学习,教师只做适当的引导,但学生却显得那么的被动,学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分析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教学是沿着“复习——感知——迁移——归纳”的思维流程开展的,关注了知识逻辑起点,但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起点,从而影响了孩子的探究兴趣,使学习活动没有成为学生生活经验的总结和升华。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思维具备初步逻辑的或言语的思维特点,这种思维明显具有从具体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性,思维含量中的具体形象成分、抽象概括成分随着年级的高低和不同性质智力活动而变化。

优化课堂,提高科学教学实效性论文

优化课堂,提高科学教学实效性论文

优化课堂,提高科学教学实效性目前针对初中科学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越来越广泛,我就所观察到的教学问题提一些微浅的建议:一、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要提高教学实效性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教师们普遍感觉是教材是越来越薄,要教的知识却是越来越多,考题越出越灵活,探究形式是五花八门。

要做到面面俱到,必需很多的课时数。

如何解决这个老师辛苦,学生痛苦的矛盾,已经逐渐成为是否能够成功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质量的主要问题。

二、当前教学中影响课堂实效性的一些问题1、课件教学易出现的问题①“拿来主义”盛行。

目前网络课件资源非常丰富,有些教师盲目地拿来就用,这样导致老师被课件牵着走,没有自己的思路,甚至有时就只充当了课件讲解员的作用,拷来就上,结果是自己毫无头绪,没有连贯性,根本顾不上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整个课堂死气沉沉。

②信息过量或过于注重形式美。

有些课件幻灯片内容过多,包括大段视频,动画各种素材都要齐全,可是很多应该都是无效的,是在浪费宝贵的上课时间。

当然,科学知识的建构需要一定的感性材料支持,但我们也要反思,是否感性了,以致失去了思考、想象的空间。

一些唯美的女教师非常喜欢把课件页面设计得非常漂亮,不过也要担心这些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动画是否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违背了我们当初的教学本意呢?2、教学目标制定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①教学目标不明确。

教师虽然在备课时都已经写下了三维目标,可是在教学过程中却忘了教学目标,随意性较大。

其实能够给人耳目一新的好课,要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切实达到预期的三维目标,才能真正凸现教学的价值所在。

如我在观看视屏直播陈苍鹏老师的《我们居住的地球》一课时,不禁拍手叫好。

这一课时中考已不做要求,所以从知识目标来讲,已经没有什么重要的了。

而陈老师既做到课程的融合,又让学生知道了古代人是通过什么过程与方法去理解地球的,还让学生体会到了认识是局限的,认识是无止境的等观念,使我大受启发。

②教学过程中教法和学法千篇一律,但不一定具有实效性。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论文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论文

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这是大家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我也在工作中不断的思考,逐步的摸索,反思自己教学工作中的得与失。

就如何提高课堂的实效性,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一、加强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深感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性与迫切,但在探索与研究的过程中,却常常为知识的捉襟见肘而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缺乏专业引领使许多一线教师陷入课改的困惑中,甚至走入了误区。

因此,教师要想使课堂教学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首先必须加强学习,努力提高与充实自己,更新观念,以适应帮助学生成长的需要,从而以爱心去创造,以激情去体验,使自己平凡的人生在教学工作中体现出应有的价值。

任何教育改革方案的贯彻实施最终都必须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活动中。

由于教师在实际教育活动中所发挥的支配作用,教师的素质因而成为决定改革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师的思想观念、对改革的理解和所持的态度、能力素质、创新精神等决定了教师在推行改革方案时,其行为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和选择性,这使得教育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能力素质。

教师知识根源于教师实践理性,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基础。

教师强大的生产力和生命力必然来自于专业的成长,执着追求专业成长的学者型教师必定是教师未来和未来教师的准确定位。

教师只有广泛涉猎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理论、学术前沿热点、时政要闻等,才能高屋建瓴,具备敏锐的洞察力从而提炼教材,联系生活,生成教师自己的课程。

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对于教师而言,既是一个机遇,同时,又是一个挑战。

可以说,教师的发展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教育改革的成败,因为没有教师的发展,根本就谈不上学生的进步。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是搞好教学的基础与关键,《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论文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论文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摘要: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

实效性是课堂的生命,其核心问题是教学效益。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教育工作永恒而又质朴的主题。

在几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既要对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有科学的定位,又要灵活掌握,不断探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一、把握实效性语文课堂的本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我认为一堂有效的语文课首先应该是一堂品味课,让学生通过读、演、讨论等形式,品祖国语言文字的味,感受它的音韵美,在品味中受到情感文化方面的熏陶。

其次一堂有效的语文课应该是一堂欣赏课,学生通过眼看、耳听、口读、手指等形式,欣赏语文带来的色彩美、节奏美,在欣赏中获得知识的丰富,能力的提高,情感的陶冶。

二、解决语文课堂实效性的途径(一)教师要提高个人素养要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务必做到五个字:乐、悟、钻、精、新。

1.乐:教师要摆正心态,成为乐业型教师。

2.悟:教师应不断的探索与学习,逐步提高教学方面的悟性。

3.钻: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与教学方法,设计恰当的教学环节,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充分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4.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精讲和精练。

5.新: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不断地更新知识和教学观念。

(二)师生要做好课前准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预”对教师来说就是备课,对学生来说就是预习。

只有教师和学生都各自做好“预”的工作,才能使课堂上的教与学更高效。

1.教师做好充分、科学的备课,就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备教学目标,要求精准简明。

教学目标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双方合作实现的共同目标,着眼于教而落脚于学。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把以学科知识为中心变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

”每一篇课文相当于一个完整的语文世界,讲课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应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牢牢把握有助于形成能力的支点。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论文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论文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之我见实施课程改革以来,小学数学课堂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四十分钟一节课由原来的老师“满堂灌”到现在精心设计的情境导入、小组合作、激励评价以及多媒体的运用等等,可谓是一节课下来,热热闹闹,教师和学生都在愉悦中度过。

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有了更加冷静的思考,并以研究的精神来分析当今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学生在课堂里学到了什么?获得了什么?换句话说,就是课堂教学是否具有实效性。

而只有正确审视课堂教学的一些无效现象,才能帮助我们找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方法。

在此,我将自己在听课过程中的所闻所见加以粗浅的分析。

案例1:一位教师在讲授四年级上册的《角的分类》时,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大屏幕出示各种角:师:这些角可以怎么分类?生1:可以按照它们的大小来分类。

师:那么可以用什么来测量角的大小呢?生2:用量角器。

师:那请大家在作业纸上量一量它们的大小,并在四人小组中讨论一下,可以按照什么标准来分类。

(学生测量角的大小并分类)生3:可以分为三类,角1和角6分成一类,叫“锐角”;角2和角4分成一类,叫“直角”;角3和角5分成一类,叫“钝角”。

师:刚才把这些角分成了三类,锐角、直角、钝角。

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角的分类”。

(出示课题)导入环节历时将近十五分钟,而课堂的实效性较差。

造成这样的结果,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教师忽略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在课堂开始,这位教师让学生测量角的大小,这是上一课时的内容,不应该花太多时间练习测量方法。

而锐角、直角、钝角的分类也是学生早已掌握的内容,应该一笔带过。

所以这个教学环节的设置基本上是无效教学。

二、合作只流于形式,缺乏实效课程改革明确指出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但是培养合作意识,并不是要摒弃独立思考,丢掉自主学习。

我认为,只要是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的就不需要合作,需要合作的一定是一个人的力量所不能达到的,而角的分类是学生早就掌握的内容,不需要小组合作。

怎样实现课堂教学实效性论文

怎样实现课堂教学实效性论文

怎样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经说过“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使教师教得更少,学生学得更多。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和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都把目光投向了有效教学,使有效的课堂教学成为当今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但在对有效教学理论的理解和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上却限制了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认真而正确地了解有效教学的理念、策略、手段和评价因素,分析解决课堂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真正实现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走出认识上的误区1、在新课程改革深入开展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各种示范课、优质课的课堂中,课堂教学表面热热闹闹,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或讨论,或交流,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兴趣盎然”,但检测学生实际掌握知识和能力发展情况时却不够理想,学生所获得的“有效学习收藏”甚少。

另外一方面,教师为了完成认知目标,只关注知识的有效传递,而放弃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创造力的培养。

2、按部就班的教学设计束缚了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通常英语课堂教学的评课标准,强调教学进程安排合理,教学环节井井有条。

许多公开课教师不敢拿出原汁原味的课,害怕出现漏洞,教师课堂上只期望学生按自己的想法进行,便努力引导学生得出想要的答案,整个过程就像日历表,何时讲解,何时提问,何时操练都设计的紧密有序,但听后却觉得索然无味。

能从学生那里得到启发,有能激起他们对课程研究的兴趣才是一堂好课,我们要把教师现场应变和调控能力看作教师教学智慧和教育艺术的重要标志。

3、环节全面的课堂结构忽略了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

课堂教学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应该依据学生在学习中的实际需要来设计,让所有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而现实中许多课堂教学的环节是为了迎合新课标的标准而设计,过多依赖多媒体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生硬的规范扼杀了学生的灵性,所谓的表演成了机械的模仿,课堂失去了真实的有效性。

课堂实效性论文:转变观念明确目标提高实效性

课堂实效性论文:转变观念明确目标提高实效性

课堂实效性论文:转变观念明确目标提高实效性面对新课改后的教材,有些教师叫苦连天,甚至指斥新课改:不是“减负”而是“增负”。

这么多的内容怎么能教得完?在教法上自然采用了“穿新鞋走老路”的办法。

还是新教程,老教法。

用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态度来对待新课改。

无论你怎样改,我一样地教。

因此,课堂效率低下的状况依然是个问题。

经过两轮的实践,我对此有一些粗浅的认识以抛砖引玉供同行批评指正。

一、转变观念,减轻负担高中新课程改革是一场学习的革命,也是一场教学观念和方法的革命,所以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

“新课改”最明显、最直接的变化是课程设置的变化,是课本的变化。

课本以模块形式重新编排了内容。

容量的确有所增加,内容的增多正是体现“新课改”思想的一点。

内容多了就给了教师选择的余地。

但是我们可能因为长期形成的“教书”观念和习惯还没有改变,总想完成课本教学任务,总是急于赶进度,所以,感觉课本的内容多了,负担就重了。

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由于观念没有及时转变,课堂上还是“教得多,学得少”,还是“讲得多,读得少”,还是“灌输式”教学。

课堂效率依然和以前一样是低下的。

这其实是不思进取的做法,是不自觉地做了改革的阻碍者。

作为教师首先要认识到自己是新课改的推动者、参与者、实践者。

这是时代赋予的一项重大使命,是不容我们推卸的重大责任。

我们不能“渎职”!新课程改革提倡综合性、研究性,要求教师能够根据教学需要对课程进行整合。

因此,教师要积极投身新课改的教研中去。

面对新课改,教师要及时放弃旧的“教书”观,树立新的教研观。

从“重知识”的传授转变为“重方法”的传授。

教师不是教课本的,而是用课本教。

“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

教学是教会学生学习,而不是教学生读每一篇课文。

教会学生举一反三,让学生学会用方法去解决类似的问题,那么很多课文不必我们去讲,学生自己都可以理解了。

这时我们恐怕还会担心内容太少,学生“吃不够”吧?因为教师缺少教研的观念,所以教学目标不清,教学中只能面面俱到,全面撒网;学生学习目标不清,因此只能课课重要,全面备考。

把课堂之脉,开有效之方论文

把课堂之脉,开有效之方论文

把课堂之脉,开有效之方摘要:学生的认知起点会影响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老师的教学语言更是至关重要,生活经历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而数形转换的灵活运用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受益匪浅。

关键词:认知起点数学语言生活体验数形转换一、寻找落脚点,串联知识体系在学习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就是在大脑中早就占有一席之地的”旧知”,即已有的知识或技能。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

”旧知”就是阿基米德提到的这个”支点”。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原野,要想将新的知识完美地整合在学生的大脑里,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或技能,以此为支点,完成新旧知识的无缝结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25页分数除法(一),教材呈现了两个问题。

问题一:把一张纸的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问题二:把一张纸的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通过解决这两个问题,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第一次教学的时候,让学生画一画、涂一涂等方法,学生很容易得出两个问题的结论。

可是,在探索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的时候,学生表现出力不从心,甚至不能列出算式,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很难完成。

第二次教学的时候,设计了两道题目作为铺垫。

题目一:把4张纸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题目二:把1张纸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在解决这两道题的时候,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基本涵盖了过去所学的知识。

有的学生联系二年级的除法的意义,列出4÷2=2(张),有的学生联系五年级的分数乘法,列出4×=2(张),并联想到了三年级的分数的意义。

后面的教学,以此为跳板,学生理解起来不费吹灰之力,很好地完成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可见,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费尽心机思索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技能,以此为基准点,展开教学。

这里有个形象的比喻,如果将知识比喻成珠子,而大脑比喻成口袋,如果这些珠子是连成一串的,那么把这些珠子从口袋中拿出要容易得多。

课堂教学实效性的认识及提高策略

课堂教学实效性的认识及提高策略

1.3 对“实”与“效”的内涵关联。“实”是“效”的基础, 是追求“效”的手段、方法和策略,是课堂的显性因素;“效”是 “实”的检验标尺,是推动课堂改革进步的重要因素,是课堂的灵魂。 “实”“效”并举才能造就精彩的课堂。
叶教授提出的“五实”课堂标准跟“效”是紧密相关,融为一 体的。其中真实和平实是一种实事求是 的科学态度,是求真务实的作风和一种 正确的价值观,是成就有效课堂的基础; 充实的教学追求的是效率;丰实追求的 是效果;扎实则是追求效益的;所以“五 实”“ 三 效” 相 生 相 融, 在 逻 辑 和 教 育 内涵上呈现出金字塔形态。见图 2。
小学教育
课堂教学实效性的认识及提高策略
龙高波 (贵州省六枝特区岩脚镇羊场小学)
摘要:提高实效性,是课堂教学永恒的追求。为了客观科学地认识课堂的实效性,本文将从“实”和“效”两个维度去理解它们的独立 内涵和关联性,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进行了认真的分类和整理,对教师的学习提升及教学管理和学校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3
关键词:课堂教学;实效;提高策略
有实效的课堂教学来自于对教学的精心设计,来自于在教学中 采取科学的手段或策略,更离不开对“实效性”的认识。为此,本 人根据叶澜教授课堂教学的“五实”标准结合“有效性”的理解, 实现对课堂实效的认识创新,就提高课堂的实效性从不同层面列举 了一些针对性的策略。
一、课堂教学实效性的认识 为了科学全面地把握实效的内涵,我们应该将实效分为“实” 与“效”,现就从这两个维度特有的本质属性及科学联系谈谈我的 认识。 1.1 对“效”的理解。所谓“有效”的课堂教学,不应泛指教学 的效果,课堂的有效性含三个不同层次的涵义,即效率、效果和效益。 效率重于教学投入成本的经济;效果重于教学目标的完成,显现在 教学业绩上;效益是指一节课对学生后续的学习发展所产生的教育 及影响,主要是对人核心素养的影响。我们在考究一节课教学的有 效性时,必须要从“效率”“效果”“效益”这三个维度去进行综 合性的研判。 1.2 对“实”的理解。“实”即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全面 认识了解教师本己和学生,准确解读教材,科学把握正确的教育教 学规律。叶澜教授曾提出了“五实”的标准,即平实、真实、充实、 丰实和扎实。平实即指课应该呈现常态性;真实即不造假,有缺憾, 可以重构;充实即师生活动和谐,任务分配合理,课堂有效率;丰 实即课堂有资源的生产和过程状态的生产;扎实即有意义,即学到 知识、锻炼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积极的兴趣、情感、态度等。“五 实”之间是有内在逻辑的:平实是一种态度和方法,真实是原则和 精神,这“两实”是成就以后“三实”的基础;有了“充实”的过 程,才能产生“丰实”的结果,并让学生得到“扎实”的改变。所 以它们之间具有严谨的逻辑顺序,依次是平实、真实、充实、丰实 和扎实,而且每“两实”之间都是相互作用和影响形成闭环。见图 1。

立足学生认知起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立足学生认知起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黄丽玲学生总是带着各自独有的认知起点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何将这些形式不一、层次不同的认知起点进行较好的归类、总结,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以《路程、时间与速度》为例谈谈我在实践中的认识和感悟。

一、找准起点———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由于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以及个体学习也存在差异,因此学生的认知起点各不相同。

那么,如何才能找准学生学习的认知起点呢?1.通读教材,探清“起点起步”。

探清学习起点,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的一种内在思维意识。

《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学习应该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具备了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计算能力,能独立解答求每分钟行多少米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的。

在学生已有的生活实践中,经历过路程、时间与速度后,能模糊地感觉到它们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

此外,速度单位是一个由时间和长度的单位合成的复合单位,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复合单位,学生在认知上可能出现一些困难。

2.问卷调查,把握“起点程度”。

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对所学知识是否已经“知道”这个层面,更要关注“有多少学生知道”(广度)以及“他们知道了些什么”(深度)。

从这两个维度出发,把握认知起点的程度,进而适当地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课题教学的有效性。

经过思考,针对《路程、时间与速度》这节课,笔者设计了如下问卷。

调查结果显示,87.2%的学生知道跑同样长一段路,比谁用的时间少或是同时出发,同样时间后停下,看谁跑得远。

61.8%的学生知道先看到闪电,主要是通过科学书、科普电视节目或者真实的生活经历知道的。

89.8%的学生会用线段来表示距离,其中,大部分是用8厘米的线段表示80千米,用12厘米的线段表示120千米。

教学中可将学生的这些认知起点作为教师教学的切入点。

二、定位目标———学生需要学会什么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同时,它也是开发教学内容,创造性使用教材,进行科学调控和评价的依据。

而把握好学习起点,可以使我们准确地定位教学目标。

找准教学起点,,增强课程实效

找准教学起点,,增强课程实效

找准教学起点,,增强课程实效学生走进课堂前,对于要学习的内容不是一无所知,他们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有不同的兴趣、不同的困惑,而这些,都有可能为我们的教学所用,成为课堂教学中丰富的资源。

从学生的“已知”出发设计教学就是对学生资源的利用,就是关注了学生的经历和经验。

一、准确把握每种调研方式的特点与作用,提高学情分析针对性,找准教学起点“源于儿童生活”“走进儿童生活”“回归儿童生活”是品德与社会学科的基本课程理念,要使自己的教学真正“走进儿童生活”,了解学生生活尤为重要。

在实际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下课前调研的方法了解学生真实情况和需求,进行集中深入的学情分析,把握教学起点。

由于每种调研方法作用点不同,因此针对学情的不同方面采取不同方法调研,可以充分发挥每一种调研方法的作用。

1.观察法观察法是指通过直接观察取得第一手资料的调查方法。

这是教师在自然(不加控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考查学生或教育对象的一种方法,是分析学情的重要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我通过运用观察法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学习风格特点,如喜欢跟老师合作还是抵触老师,哪些内容更容易引发学习兴趣,他们课堂注意的深度、广度和持久性如何,是长于形象思维还是抽象思维,乐于发言还是羞涩保守等,以便选择和调整适合有效的教学策略。

2.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用书面形式间接搜集研究材料的一种调查手段。

它是直接了解学情的一种方式。

有开放式的(不予限制),有封闭式的(如选择题),也有图表式的。

设计必须体现效度原则,即卷中问题应能反映问卷的目的要求,具有鲜明的针对性,要突出主题,简明扼要,易于回答。

通过调查进行研究,更能够获得真实、准确的材料。

3.访谈法访谈法主要是通过教师和学生相互交谈、提问答问等活动来进行学情分析的方法,是引导学生根据现在所处情况,通过教师设计的问题,积极思考,从而获得学情信息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范围广,师生交流多,反馈多。

在实际教学中,我通过访谈法了解学生喜爱的学习方式、存在的问题与困惑、生活经历与经验,还可以进一步分析本班学生中学习能力突出的尖子生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习困难学生,进而因材施教、采取变通灵活的教学策略。

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的教学论文

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的教学论文

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的教学论文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的教学论文摘要:一堂实实在在的好课,是每位老师都想努力做到的,何为实效的课堂,是指在师生双方的教学活动中,通过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基础性知识学习中能扎实高效地发展。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让学生获得最多的知识和锻炼,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关键词:教学目标;重视识字;读文感悟;拓展延伸"小学语文教学应力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这是新课标提出的。

作为一线教师,深知课程改革将给我们教师搭建一个学习、探究、展示的平台,在课堂上教师要通过指导朗读、有效评价等多种互动形式培养学生语感,尊重学生独特的个性阅读体验,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达到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一、教学目标要明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对小学各学科教学的总目标、学段目标做了明确的指示和安排,但有些教师往往只重视本学科本年级段的目标,缺乏对整体教学目标的把握。

教师只有正确深入地解读文本,才能给学生解读文本,也只有当教师对文本有了融合于心的感受,对教材有了自我深刻的理解,并变成自己的思想和语言时,精妙的教学设计才能变为现实,课堂教学灵感才能不断闪现。

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实现与作者、文本、学生的全面对话。

细细地品读课文,逐字逐句地品味语言文字的美,从而理解文章的内容。

感悟文本的实质:正确体悟文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找准文本解读的切入点,深入解读文本。

二、重视识字写字教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明确提出:三、四年级要求认识常用汉字两千五百个,其中两千个左右会写。

可见,第二学段识字量很大,要求会写的字也很多。

那么怎样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呢?(1)遵循中低年级学生认知汉字的心理规律。

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识字特点。

(2)认知汉字和书写汉字的心理规律不完全相同,笔画多少与识别汉字的难度基本无关,写字则与之高度相关。

记得我校骨干教师袁玲老师在执教三年级上册《花钟》一课,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时,多媒体出示一组词,其中有三个字是红色的。

关注学生认知起点 提高教学有效性

关注学生认知起点  提高教学有效性

关注学生认知起点提高教学有效性摘要:笔者通过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的学习差异,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学生;认知起点;有效性《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对学生已有基础的分析是把握教学起点的主要依据。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这表明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现状,把握教学起点,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

所以,教师要善于从不同角度了解、研究、关注学生,及时掌握他们的认知基础,关注他们之间的差异。

一、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起点,不仅限于已有的知识基础,还要包含现实生活中积累的经验。

《数学课程标准》也强调:数学的学习内容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教学时,教材仅仅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示范例子的作用,真正起纲领作用的是《数学课程标准》,所以教师需要把握的是教材本身所隐含的课程标准。

有了这个前提,教师就必须从自己学生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这一直观层面上,科学地分析,超越教材内容,合理地选取最适宜的教学素材,创设现实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生活价值。

《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强调,教师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理由。

如八年级上册在引入一元一次不等式概念时,教材中设置的问题情境是:某种光盘的存储容量为670 MB。

一个文件平均占用空间为13 MB,这张光盘能存放52个这样的文件吗?课本的意图是希望学生用一元一次不等式来列式,从而引入概念。

然而这对于原本就对应用题心生恐惧的学生及对电脑知识缺乏的学生而言,此情境就足以让他们“流失”,使他们对学好这节课的内容失去信心,何况还要让他们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

论探究实效性课堂的提升

论探究实效性课堂的提升

论探究实效性课堂的提升随着教育教学方式不断更新,教育者对于课堂实效性的关注也日益增加。

实效性课堂意味着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真正地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不仅仅是过程性地学习和临时记忆。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在现代教育中,教育者更加重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精神。

如何提升课堂的实效性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探究实效性课堂的提升进行讨论并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为了提升课堂的实效性,教育者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育者往往以知识传授为主,而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思维能力。

在现代教育中,教育者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精神,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能够主动地去探索和思考。

教育者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采取更加符合现代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问题解决式教学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提升课堂的实效性还需要结合现代技术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者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和途径。

通过利用现代技术,教育者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通过不同的媒体形式来获取知识和信息,从而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现代技术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途径,让他们不仅能够在课堂上学习,还可以在课堂之外通过网络等方式进行延伸学习,从而更加全面地提升自己的学习效果。

提升课堂的实效性还需要打破传统的课堂布局和管理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中,课堂往往是由教育者单方面地进行授课,学生单方面地进行学习,而缺乏互动和交流。

在现代教育中,要提升课堂的实效性,就需要打破这种传统的课堂格局,让课堂变得更加活跃和多元化。

教育者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得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的提升。

论探究实效性课堂的提升

论探究实效性课堂的提升

论探究实效性课堂的提升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目标也在不断变化。

在传统教育中,注重的是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学习成绩的提高,而忽视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现在社会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提升实效性课堂已经成为教师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实效性课堂指的是能够使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

提升实效性课堂的机制多种多样,以下我将从教师的角度来探讨如何提升实效性课堂的效果。

教师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

教师们需要了解自己所教授的学科领域,并不断学习新知识和实践的方法。

只有掌握了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教师们才能在课堂上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实效性课堂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教师们可以通过一些案例分析、讨论和实践活动等方式来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师还可以邀请一些行业专家来讲课,让学生亲身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在实效性课堂中,教师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项目合作,让学生通过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注重评价和反馈。

在实效性课堂中,教师们应该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评价不仅仅是以分数为标准,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提升实效性课堂的效果需要教师们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需要教师们注重评价和反馈。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有所提升和改进,实效性课堂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帮助学生提高实际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找准认知起点,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摘要】如何找准孩子认知起点,笔者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即沟通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结点,拓展学生学习的发展点,突破学生知识的迷茫点。

【关键词】认知起点;有效教学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在他的《教育心理学·认知观》一书的扉页上写道:“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教学。

”真正读懂这句话,是在经历了家庭教育和课堂教学两次失败的经历之后。

案例:2.5=2.50=2.500=2.5000
我曾经坚定地认为:
2.5,2.50,2.500,2.5000这几个数相等谁都知道,《小数的性质》这部分教学内容根本没什么可讲的。

所以,一上课,我就绘声绘色地给学生讲了一个新编故事:
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路上,猪八戒对孙悟空说:“猴哥呀,快找点水喝吧,快渴死了!”孙悟空答应了,一个跟头翻出了十万八千里,不一会儿找来了四个大西瓜。

一称,可巧了,这四个西瓜的质量分别是2.5千克、2.50千克、2.500千克、2.5000千克。

孙悟空说:“老猪,2.5千克这个西瓜给你,2.50千克这个给沙师弟,2.500千克这个给我,2.5000千克这个给师傅。

”谁知老猪一听就生气了,吵着、闹着嫌他分得的西瓜太小……
本想讲到这儿,学生会哈哈大笑起来,接着便七嘴八舌地嘲笑猪八戒的愚笨,不想教室却出奇地安静。

我疑惑了,试探地问:“同学们,如果你替猪八戒挑选的话,你会选哪一个?”不想学生还真是各持己见。

有的选2.5000千克,原因很简单,因为2.5000后面的“0”多。

有的选2.5千克,理由是2.5的最低位十分位,而其它数的最低位是百分位、千分位或万分位。

只有两个孩子认为这些西瓜的质量是相等的。

看来,我又犯了兵家大忌,把孩子的认知水平等同于我。

那些我认为不值得探讨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却是陌生的。

细想也是,学生从来没有接触小数的性质,他们怎么能知道2.5、2.50、2.500、2.5000会相等呢?
这一次失败的教学,让我再一次反思,我是不是在理所当然的认定了学生的认知起点?如果是,那么就需要为教育者的我为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而努力了!因为,这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成为人的教育的归宿。

一、立足儿童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沟通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结点每个儿童在生活中都会或多或少地接触到数学,积淀一定的数学经验,这些数学经验和他们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一起决定了他们学习某一数学知识的起点。

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现状,将数学知识和学生的认知现状紧密结合起来,将书本上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孩子的数学”,找准学生学习的起点,和学生站在同一高度,思学生所思、想学生所想。

教学中,作了以下这样的尝试。

首先出示这样两道题:100×66,99×66
师:如果让同学们选择,你会选择哪道来做?
生:100×66
师:不都是乘66吗?为什么选择第一道?
生:因为第一道是100个66,一个数乘整百数,算起来很简单。

师:哦,说得很好,一个数乘整百数,算起来的确很简单。

那99×66中只有()个66,还差()个66就有100个66了?
生:还差1个66。

师:好,老师给你添上1个66,出示99×66+1×66,现在有(??)个66了?
生:100个66了,
师:哪里来的100个?
生:前面的99个加上添上的1个。

师:是这样的吗?(99+1)
生:是!
师:(99+1)个多少?
生:(99+1)个66。

师:算式表达就是?
生:(99+1)×66
师:哦,原来99×66+1×66这样的算式我们可以这样计算,那你能找出73×66+27×66中有(???)个66吗?
生:恍然大悟,也是100个66。

师:哪里来的100个66?
生:(73+27)个66
师:从上面两道题的计算中我们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体会乘法分配律)
这样教学,站在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上,以一个数乘整百数为桥梁,循序渐进地让孩子们认识了乘法分配律及运用,从学生的视角寻找到有效的教学起点。

二、立足儿童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拓展学生新学习的发展点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学生并非上学后才接触数学,也不是在数学课上才接触数学,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各种数学问题,从而形成属于自己个人的数学知识。

即使是一年级的儿童,他们也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的积累。

像现在一年级的“2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在幼儿园基本上学习并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再如,时钟的认识,大部分孩子的父母亲在平日里已教会了他们。

这些学生已经会或会一些学习内容,我们如果把学生的起点都当成是零,按照课本的编排按部就班地组织教学,学生就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感觉“数学课没意思,我知道的东西还要讲来讲去,真没劲!”课堂教学就会呈现出学生东晃晃西游游,不加思索地跟老师将学习内容浏览一遍的现象。

因此,对于学生已经具备一定基础,甚至已基本掌握的学习内容,教师要找准学生知识、思维、策略等空间的发展点,尽最大努力设计能激发起学生兴趣、拓展思考空间的学习活动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深入思考,使其原有知识结构得到升华。

三、立足儿童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突破学生知识的迷茫点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各种数学问题,自然形成属于学生个人的数学知识,但这些数学知识是非正规的、不系统的,有的知识是正确、清晰的;有的概念是模糊的、不清楚的,甚至是错误的。

这些模糊的、不清楚的、错误的认识,对他们的学习会带来一种负迁移,影响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获取。

我们把这些对新知识学习带来负面影响的知识经验以及缺损的知识称为学生学习知识的迷
茫点。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不难找出两端都有点,两端都没有点以及只有一端有点这三种不同的分法并进而发现这三种不同的分法中点
数与间隔数的关系,从而让学生依照这些规律去解决生活中类似于点数与间隔数这样的实际问题。

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孩子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经历从不知到知,从不清晰到清晰,从错误到正确的体验过程,突破盲点,从而使所有学生都最大限度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呈现出极富生命力的课堂面貌。

总之,数学教学不是一个简单的“告诉”,学生的学习也不是一个被动吸取知识、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

一个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我们的教师只有准确把握了学生的认知起点,才能够创设富有生命力的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