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小组计划书
《携手同行共成长》儿童小组活动计划书
《携手同行共成长》儿童小组活动计划书一、活动背景儿童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和学校的培养,同时,小组活动也是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为了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我们组织了一次名为《携手同行共成长》的儿童小组活动。
二、活动目标1. 培养儿童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他们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2. 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3. 培养儿童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4. 培养儿童的社交能力和情感管理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
三、活动内容及安排1. 活动时间:本次活动将持续3天,每天2小时,共计6小时。
2. 活动地点:我们将选择一个宽敞明亮的场地,为孩子们搭建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
3. 活动内容:(1)第一天:团队合作与沟通- 孩子们将分成小组,并进行团队合作游戏,如拼图、接力赛等,锻炼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 孩子们将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
(2)第二天:创意绘画与手工制作- 孩子们将进行创意绘画活动,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 孩子们将进行手工制作活动,利用废物进行创意DIY,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3)第三天:学习与表演- 孩子们将进行小组学习,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孩子们将进行小组表演,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和创意,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四、活动方式1. 小组活动:每个小组由一名指导老师带领,每个小组成员的角色和任务分工清晰。
2. 游戏和讨论:活动中将设置适量的游戏和讨论环节,既能活跃气氛,又能促进孩子们的互动和思维发展。
3. 自主学习:活动中将鼓励孩子们自主学习和探索,指导老师将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
4. 表演展示:活动最后将为孩子们提供展示自己成果的机会,鼓励他们勇敢表达和展示。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成长小组计划书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成长小组计划书一、背景介绍:在现代社会中,儿童和青少年面临着诸多社会问题的困扰,如学业压力、家庭困扰、心理问题等。
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我们拟定了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成长小组计划。
二、目标和目的:1. 目标:本计划旨在为参与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专业人士提供一个促进他们成长和发展的平台,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才能。
2. 目的:通过小组中的讨论、培训和实践活动,促进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素养提高,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并为社会工作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计划内容:1. 定期聚会:每两周,小组成员将一起参加聚会,分享工作经验和问题,共同解决困扰,并从其他成员的反馈中获得进一步的指导。
2. 专业培训:小组将不定期组织专业培训,涉及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儿童心理学、青少年问题解决技巧等。
培训内容将由专业人士提供,并鼓励小组成员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个人经验。
3. 实践活动:小组将组织参观社会工作机构和志愿服务活动,以促进成员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技巧。
参与者将有机会亲身体验社会工作的实际情况,并通过反思和讨论,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
4. 研究项目:小组成员将共同策划并实施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工作领域的研究项目。
他们将研究社会问题的成因和解决方法,并撰写相关报告和建议,促进社会工作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5. 学习资源分享:小组成员将分享学习资源,如相关书籍、文章和研究报告,以相互借鉴和学习。
这有助于提高理论素养和专业知识,并与其他成员共同探讨和解决工作中的难题。
四、预期成果:通过这个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成长小组计划,我们希望达到以下成果:1.成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儿童和青少年的需求和问题,提供更专业、有效的服务。
2.成员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和合作,形成团队合作和互助的氛围。
3.通过专业培训和研究项目,提高成员的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
4.小组成员能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并为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工作领域作出贡献。
青少年成长小组计划书
小组/活动计划书1、服务背景及需求(1)社会背景: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受到越来越多地关注,在受到各方重视的同时,青少年本身也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社会环境和生长环境,更加地需要正确合理地引导。
(2)服务对象背景:处于13到16岁的初中生正是走出家庭开始适应学校生活以及社会大环境的时刻,他们既面临着学习的压力也面临着社会化的紧迫脚步。
(3)问题分析:因为各种原因,部分初中生有出现社会化失常现象,过于“宅”或者沉迷网络,交际能力弱,户外活动缺乏,导致性格封闭、表达困难乃至难以适应社会环境等。
2、服务理念(理论依据):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我们可以知道,行为习得有两种不同的过程:一种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班杜拉把这种行为习得过程称为“通过反应的结果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直接经验的学习;另一种是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行为的过程,班杜拉将它称之为“通过示范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间接经验的学习。
基于此理论,我们试图通过小组中组员的互动,亲自体会和学习沟通合作交际等等;与此同时,通过对小组其他组员的观察以及社工的合理引导,间接获得成长。
同时也要运用到埃里克森的生命八周期理论;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等等。
3、服务目标:(1)创设和谐、坦诚和信任的团队氛围,努力让儿童青少年在团队中感到温馨、安全;(2)帮助儿童青少年增强自觉,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增加自我接纳、自我尊重和自信;(3)增强儿童青少年与他人沟通合作的意愿以及能力。
4、小组/活动简介5、参加者情况6、筹备安排7、活动安排活动内容一:沟通交流目标:使得组员相互认识,沟通交流活动内容二:团结合作目标:使得组员感受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并试着合作活动内容三:户外运动目标:使组员体会户外运动的快乐,走出房间拥抱阳光活动内容四:善用网络目标:使青少年能够更加合理地利用网络,防沉迷。
活动内容五:成长分享目标:分享小组开展以来自己的收获和成长;说出对小组其他组员的心声;准备结束小组。
成长小组计划书
成长小组计划书一、项目背景。
在当今社会,孩子们的成长环境日益复杂,他们面临着来自学业、家庭、社交等方面的压力。
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成长,我们计划开展一个成长小组项目,为孩子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二、项目目标。
1. 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2. 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交技能;3. 帮助孩子们建立自信,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4. 培养孩子们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自理能力。
三、项目内容。
1. 主题活动,每周举办一个主题活动,如团队合作挑战赛、成长故事分享会等,通过活动让孩子们学会合作、分享和竞争,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
2. 成长讲座,定期邀请心理专家、教育专家等为孩子们进行成长讲座,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树立积极的心态。
3. 个性发展,针对孩子们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展个性发展课程,如绘画、音乐、手工等,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特长,树立自信心。
4. 自我管理,通过生活技能培训和实践活动,帮助孩子们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学会独立完成一些日常生活和学习任务。
四、项目实施。
1. 招募导师,邀请有教育、心理等专业背景的导师担任成长小组的指导老师,负责活动的策划和组织。
2. 招募成员,面向学校和社区招募符合条件的孩子们加入成长小组,每个小组成员不超过15人。
3. 定期活动,每周举办一次主题活动,每月举办一次成长讲座,每季度开展一次个性发展课程和自我管理实践活动。
五、项目评估。
1. 定期评估,每个月对成长小组的活动进行评估,了解孩子们的成长情况和需求,及时调整活动内容和形式。
2. 参与评估,邀请孩子们的家长和老师参与成长小组活动的评估,了解他们对孩子成长情况的观察和反馈,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六、项目预算。
1. 活动经费,包括场地租赁费、导师费用、活动物资费等;2. 宣传费用,包括宣传海报、宣传册等宣传材料的制作费用;3. 管理费用,包括项目管理人员的工资、办公用品费用等。
青少年成长小组计划书
青少年成长小组计划书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青少年在成长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惑与挑战。
为此,针对这一现象,我们拟定了一份“青少年成长小组计划书”,旨在帮助青少年全面而有效地成长。
第一步:组建小组
首先,我们需要根据年龄、性别等因素组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不宜过多,一般建议6到8人为宜。
而小组成员的选择,则通过学校、社区、社交网络等途径获取。
第二步:确定小组目标
我们需要确定小组的目标,这是整个计划书的核心部分。
目标可以设定在心理健康、生活应对、人际关系等方面,且必须切实可行。
例如,可以设置“提高小组成员的自我认知与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学习与生活”。
第三步:制定计划
根据小组目标,我们需要制定每周的小组活动计划,这包括内容、形式、时间、地点等方面。
例如,可以设定每周五下午进行一个小时的小组活动,地点为学校或社区场所。
第四步:落实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的内容多种多样,可以包括心理测试、情感交流、团队建设、角色扮演等形式。
活动过程中应重视小组成员的主动性与参与度,积极鼓励每个成员展示个人特长与才能。
第五步:跟进与评估
针对小组活动的效果与成效,我们还需要进行后续的跟进与评估。
可以采用问卷调查、小组讨论与反馈等方式,对小组成员的变化和成长进行跟踪评估,从而不断完善小组计划。
最后,我们相信这份“青少年成长小组计划书”能够有力地帮助青少年学会更好地认知自己、管理自己、沟通交流,从而在成长中减少迷茫与困惑,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与机遇。
成长小组计划书
成长小组计划书一、项目背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学校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成长小组计划。
二、项目目的。
成长小组计划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同时,培养其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倾听、合作、沟通,培养他们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项目内容。
1. 小组构建,每个小组由5-8名学生组成,每个小组成员的性格和能力应该尽量均衡,以便更好地发挥团队的力量。
2. 小组活动,小组成员每周定期进行小组活动,包括团队建设、合作游戏、主题讨论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彼此,增进友谊,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合作能力。
3. 小组目标,每个小组设立一个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长期目标可以是一学期内完成的团队项目,短期目标可以是每周的小组活动。
通过目标的设立,可以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地去完成任务。
四、项目效果。
1. 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他人,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合作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在小组活动中,学生有机会担任小组长或者活动策划者,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项目实施。
1. 教师引导,老师可以在小组活动中担任指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沟通,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
2. 学生参与,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共同制定小组目标和计划。
3. 学校支持,学校可以提供必要的场地和资源支持,同时也可以对小组活动进行必要的评估和指导。
六、项目总结。
成长小组计划是学校教育的一次创新尝试,通过小组合作,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们相信,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成长小组计划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力量。
青少年管理小组工作计划书
一、小组名称青少年成长导航小组二、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日益增多,如学业压力、心理困扰、人际关系等。
为了帮助青少年更好地适应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特成立青少年成长导航小组,通过小组工作方法,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
三、小组目标1. 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 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增强抗压能力。
3. 培养青少年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激发青少年的潜能,促进其全面发展。
四、小组对象1. 年龄:12-18岁青少年。
2. 地域:本地区范围内的青少年。
五、活动内容1. 心理健康讲座:邀请专业心理老师为青少年讲解心理健康知识,帮助青少年认识自我,提高心理素质。
2. 团队游戏:通过团队游戏活动,培养青少年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社会实践活动:组织青少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社会,了解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
4. 生涯规划指导:邀请职业规划师为青少年提供生涯规划指导,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为未来发展做好准备。
5. 情绪管理课程:教授青少年如何正确面对情绪,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六、活动安排1. 每周一次活动,每次活动时长为2小时。
2. 活动时间:每周六下午14:00-16:00。
3. 活动地点:本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七、人员配置1. 小组指导老师:1名,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与实施。
2. 志愿者:若干名,协助指导老师开展活动。
3. 专业讲师: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为青少年提供专业指导。
八、经费预算1. 场地租赁费:每次活动场地租赁费约为500元。
2. 活动材料费:每次活动材料费约为200元。
3. 专家讲座费:每次讲座费用约为800元。
4. 志愿者补贴:每人每次活动补贴50元。
九、活动评估1. 定期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估,了解青少年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成长。
2.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青少年及其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活动内容和形式。
成长小组工作计划书(共6篇)
篇一:成长小组计划书成长小组计划书一、小组名称:职来职往二、导师:高梅书三、口号:职来职往前途宽广四、组员:五、理念(背景)随着我国高校连续几年的扩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越来越多,我国已步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由“精英”阶段进入到“大众化”阶段,一方面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了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为国家建设储备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但是,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也会显著增加,接踵而来的就是大学生就业问题。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成了高校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之一。
介于这种就业现状我们“职来职往”成长小组意识到了就业的危机感,我们本着社工的专业价值和工作理念,运用所学习的知识和收集的资料,通过组织一系列的活动,与组员进行由浅入深的交流,并向他们灌输一些面试技巧、礼仪等方面的内容,让他们从中掌握一些技巧从而在求职过程中更好的展现自我。
六、理论框架我们小组的对象是大一的学生,我们认为他们尚未意识到外面社会上的就业形势,没有正确的自我定位,对自己以后的发展缺乏理性的思考,所以我们对他们的择业观、求职技巧等方面进行互相交流和指导。
在交流过程中我们按照社工的原则和方法。
在小组的沟通技巧训练中,采用行为治疗法。
通过细致的观察他们对于环境和外界刺激的反应,了解他们的心理并予以适当的帮助。
行为治疗法认为,如果一种行为出现后能导致一种满足的后果,那种行为在日后继续出现的可能性便会很高。
因此,工作员会较多用正增强,给予正面影响,倡导积极心理,若组员能在活动中有较为积极的反应,会给予口头上的称赞,来增强这种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
社会学习理论提出一种新的学习形式,即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
强调人的大部分行为是提供示范、观察和模仿获得的。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包括四个阶段:注意阶段、保持阶段、再现阶段和动机确定阶段。
我们通过播放《职来职往》的视频以及进行模拟面试让他们从中注意和领会学习理论的四个阶段,为他们在以后的求职做好铺垫。
大一新生成长适应小组计划书三篇
大一新生成长适应小组计划书三篇计划书一:大一新生适应小组活动计划书一、活动目标1. 帮助大一新生顺利适应大学生活并享受大学生活。
2. 培养大一新生与他人合作、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大一新生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二、活动内容1. 活动前期:招募适应小组成员,建立领导团队,并组织相关培训。
2. 活动中期:分组为大一新生分配适应小组,并进行一系列适应培训和活动。
3. 活动后期:组织反馈交流会议,评估活动成果,总结经验。
三、活动流程1. 活动前期a) 建立领导团队:招募适应小组成员,选举组长和副组长。
b) 培训领导团队:对组长和副组长进行培训,包括团队建设、沟通技巧等内容。
c) 培训适应小组成员:培训适应小组成员的沟通技巧、解决问题能力等。
2. 活动中期a) 分组为大一新生分配适应小组:根据新生的专业、兴趣爱好等因素进行合理分组。
b) 适应培训和活动:组织适应小组为新生开展一系列培训和活动,包括大学生活指导、学习技巧分享、社交活动等。
第1页/共5页c) 定期反馈和辅导:适应小组定期与新生进行交流,了解新生的适应情况,给予必要的辅导和帮助。
3. 活动后期a) 组织反馈交流会议:邀请适应小组成员和新生参加会议,分享活动的心得体会和意见建议。
b) 评估活动成果:对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估,收集学生、老师和家长的反馈意见。
c) 总结经验:总结活动中的优点和不足,为后续的活动做好准备。
四、活动保障1. 确定活动预算:根据活动内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活动预算。
2. 活动场地和物资准备:保证活动场地和所需物资的充足供应。
3. 宣传推广:借助学校官方媒体和社交媒体平台进行活动宣传,吸引更多新生参加。
4. 学校领导和班级辅导员的支持:获得学校领导和班级辅导员的支持和指导,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五、预期效果1. 大一新生能够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减少适应期。
2. 大一新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3. 大一新生的社交能力和自信心得到提升。
大学生成长与发展小组计划书
第二次:小组开始学会合作
第三次:增加小组内部的信任
第四次:小组内部深入的沟通,加强人际关系
第五次:培养小组领导,增强小组凝聚力
第六次:小组内部高度团结合作,小组成员充分的信任和支持
3.活动结束及评估:12月12……12月20
十、活动场所: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工实验室及其它需要的场地
十一、活动评估:(附后)
(一)小组设观察员一员,协助工作员带领小组;记录员一员,负责小组活动的纪录。
(二)设计评估表,在小组结束后由小组工作员及小组祖元填答评估表。由小组工作员进行分析
附1:小组活动内容
一.认识自我、认识他人
1.小组名称:你我同精彩
2.小组性质:自我发展小组
3.小组成员:在校大学生,10人,分成两组
4.领导一般是一个具有远见的使命者、一个先锋和一个鼓舞群众达到目标的人。所有人类的推动力可归纳为三种:建立权利、影响别人和解决问题。在活动中,小组成员不断体验从权利、人及问题中周旋,小组要给予领导一定的权力,才能顺利完成任务。小组成员依此也可以解释现实中的人际关系。
5.团队就是需要一起工作以求达到一既定目标的一群人。只有当团队中各人都了解他们有共同目的及每个人皆需一起工作,团队才算成立。史路(SNOW,1992)认为一个有效的团队特质应包括:每个人都认识到任务及工作的重要性、清楚过程中自己及个人的角色、承认大家都需要为任务而付出、每个人都同等地做贡献、每个人的付出都得到大家的认同、能够透过开放沟通及互相坦诚而建立诚信及信任以及每个成员都明了发展团队是一个过程。
(2)问题讨论:
1当你自己作为了SWOT分析之后,是否对自己的认识更加深刻?
2与小组的其他成员分享后,学到了什么?
成长小组计划书
成长小组计划书一、背景介绍。
成长小组是一个由志愿者组织的教育项目,旨在帮助青少年学生提升综合素质,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
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和课程,鼓励学生发展自我意识、领导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项目目标。
1.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学术成绩、领导能力、沟通能力等。
2. 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
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他们对社会的关注和参与意识。
三、项目内容。
1. 学术辅导,为学生提供学科辅导课程,帮助他们提升学习成绩。
2. 主题讲座,邀请专业人士为学生讲解各种话题,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 活动策划,组织各种社会实践和志愿活动,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4. 心理辅导,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建立健康的心态。
四、项目实施。
1. 招募志愿者,通过校园宣传和社交媒体招募一批热心教育的志愿者。
2. 策划活动,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策划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和课程。
3. 组织实施,由志愿者团队负责组织和实施各项活动,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4. 定期评估,定期对项目进行评估,了解学生的反馈意见和需求,及时调整项目内容和形式。
五、项目成果。
1. 学生学业进步,通过学术辅导和主题讲座,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提升。
2. 学生能力提升,通过活动策划和心理辅导,学生的领导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提升。
3. 学生社会责任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活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得到培养和激发。
六、项目持续性。
为了保证项目的持续性和稳定发展,我们将建立健全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机制,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和管理,不断完善项目内容和形式,确保项目的长期有效运行。
七、结语。
成长小组计划旨在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领导能力。
我们将不断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收获更多的快乐和成就。
大学生成长与发展小组计划书
大学生成长与发展小组计划书小组名称:大学生成长与发展小组一、理念阐述:从高中到大学,是人生角色扮演的一个重要转变时期。
有很多同学在进入大学后,在兴趣认知、自我认知等方面产生许多问题。
当大学生产生这样得困惑或问题时,一般表现为对自我的认识产生疑惑。
对周围环境产生失望、迷惑等。
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支持,必然影响大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本次小组的设计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自我认知能力。
增进成员对自我和彼此的了解,帮助组员全面客观地了解自我,引导组员完成自己计划目标的制定。
并让其感觉组员们的信任和支持,帮助其顺利成长和发展,明确自己的目标,清晰地规划自己的未来。
凡是有意愿提高和发展自己的学生,都可以加入这次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理论依据:1、从心理学上讲,每个人都对自己有一个“自我概念”,这个概念会影响到生活的每个部分。
自我认识,是了解及认识自己各方面的一个过程。
这包括个人对自己行为上、心理上及身体外貌上的认识和了解,以期建立一个正面的个人形象,从而肯定自己的价值。
2、人作为社会性的动物,不可能隔绝的生活。
除了认识自己,更重要的还要认识别人,并让别人认识自己。
只有这样,才能在人生旅途上正常的成长与发展。
3、目标一般是一个具有远见的一个鼓舞人达到需求的的概念。
所有人类的推动力可归纳为三种:建立目标、影响别人和解决问题。
在活动中,小组成员不断体验从需求、人及问题中周旋,小组要给予领导一定的权力,才能顺利完成任务。
小组成员依此也可以解释现实中的问题。
4、“社会学习理论”相信人可以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新行为。
在小组中,工作人员会较多地使用正面增强和模仿。
在小组活动时,工作人员要抓住每一个机会,对组员的积极行为和态度给予正面的称赞和评价,使该行为或态度得到满足,加强日后继续出现的可能性。
此外,工作人员也要让组员有“换位思考”的意识,如提供沟通的黄金定律——想要怎样被对待,就要怎样对待别人。
5 、认知行为理论“认知行为理论”相信人是理智的和自主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信念。
社工成长小组活动计划书
社工成长小组活动计划书一、活动背景社工成长小组是一个为了提升社工专业技能和个人发展的平台。
为了让社工们更好地学习和交流,我们计划开展一系列的小组活动。
二、活动目标1.提高社工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2.促进社工之间的交流与合作;3.增强团队凝聚力和自我发展意识。
三、活动内容1.主题分享会:通过主题分享会,邀请行业内知名人士或老师来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见解,让成员们更深入地了解社工行业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同时也可以为成员们提供一个交流与学习的平台。
2.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成员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社工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案。
这不仅可以帮助成员们提高实践能力,还可以促进团队之间的合作与沟通。
3.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让成员们模拟真实场景下可能出现的情况,并进行模拟演练。
这有助于提高成员们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让成员们亲身体验社工工作的实际情况。
例如,组织一次义工活动或者到社区开展调研等。
这不仅可以增强成员们的社会责任感,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经验。
四、活动时间安排1.主题分享会:每月举办一次,时间为2小时左右。
2.案例分析:每季度举办一次,时间为半天至一天。
3.角色扮演:每半年举办一次,时间为半天至一天。
4.实践活动:每季度举办一次,时间为半天至一天。
五、参与人员本小组由10名左右的社工成员组成,成员需具备较高的学习热情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也欢迎行业内其他专业人士参加我们的活动。
六、预算安排本小组活动主要以自愿参与和资源共享为原则,不设专门经费。
如有必要需要物资支持,则通过成员自愿捐赠或者寻求赞助解决。
七、总结本小组将致力于提高社工专业技能和个人发展,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成员们更好地学习和交流。
我们相信,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本小组将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平台。
儿童成长小组策划书
儿童成长小组活动计划书一、活动名称:“爱在舜世,情暖童心”——舜世社区儿童成长小组二、活动主题:成长小组、文化价值、观念引导三、活动对象:舜世社区6——12岁儿童四、活动背景:据了解,舜世社区多为高档公寓,居民经济条件较好,能够提供给孩子良好的教育环境。
在课业辅导、教育资源方面有很大的需求性。
孩子们常参加诸如英语角的公益课程,但是实际个人娱乐生活缺乏多样性与参与性。
针对儿童爱玩天性与现实升学受教育压力的矛盾,我们将在有趣的社工专业小组活动中融合针对儿童成长教育新理念,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五、活动目的:利用成长小组,为儿童交流搭建良好的平台,参与到趣味性的游戏中,学习到与课堂不一样的知识。
让孩子们学会表达、学会讨论、学会思考、学会倾听,培养社区儿童自信自立的人格魅力。
六、活动理念:1、小组动力理论:小组动力学理论应用于小组工作中,我们可以看出:①小组工作是借助小组场工作的一种形式。
②民主型是小组工作的主要领导形态。
③共同活动为中介增进小组的凝聚力。
2、社会学习理论:应用于小组工作中,体现出下列特征:①它强调人们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就可获得改变,形成新的行为方式。
②小组可以提供丰富的替代强化资源。
③从认知在学习中的重要地位中可以肯定人的尊严和能动性的巨大作用。
3、镜中自我理论:应用于小组工作中,就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小组是一个微型的社会缩影,是一个通过互动而存在发展的有机体。
②小组工作所提供的密切的互动和真实的回馈,可以帮助组员在小组中感知他人对自己的反映和评价,建立更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我形象以及自我评价。
③重视首属小组的作用。
七、活动意义:1、帮助每个组员认识和了解自我的成长现状,认识到自身存在的缺陷2、在实践中学会沟通、分享和奉献,培养和激发学员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3、让小组成员在小组中获得快乐,并为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打下基础八、小组特征:1、次数:5次2、时间:10月15日——11月12日每周六晚英语角课后3、地点:舜世社区居委会二楼会议室4、人数:10人5、招募方法:在社区群里下通知提前宣传九、活动计划:第一次:10月15日活动主题:建立关系活动时间:50分钟第二次:10月22日活动主题:沟通交流活动时间:50分钟第三次:10月29日活动主题:沟通协作活动时间:50分钟第四次:11月5日活动主题:感恩活动时间:50分钟第五次:11月12日活动主题:弥补不足,挑战未来活动时间:50分钟十、预计困难与应变措施预计困难1、招募不到足够的组员;2、组员热情不高,参与性不强;3、在小组活动过程中组员涣散;4、组员太调皮。
大学生学习成长小组计划书
大学生学习成长小组计划书(总23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大学生学习成长小组计划书衣带渐宽终不悔——大学生学习成长小组一、小组名称:衣带渐宽终不悔——大学生学习成长小组指导老师:周军组员:白智宇,任立新,杨伟杰,涂凌波,林特,李云波二、小组理念:(一)结合亲身经历体会与调查,我们发现周围大学生在学习方面普遍存在有以下问题:高中时代学业的压力大,学习目标明确,通过升学考试,进入大学的同学,基本上都形成了一套有效且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式。
进入大学之后,很多同学由于没有了明确的目标,再加上大学这种自由之风的影响,认为大学学习成绩并不重要,特别对于大一大二学生,由于没有紧迫感,逐渐迷失了自我。
找不到前进的方向,也没有决心或毅力来像以前那样奋斗,并且由于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信仰危机和价值观的迥异,因而心态上不是很稳定,谈起前途感觉很迷茫。
内心的迷茫引起行为的无序和缺乏规律,不良习惯随之形成。
一部分同学生活学习缺乏规律,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环境,形成了一些不良得习惯。
其中有很多习惯,不仅不利于大学生学习成长,长此以往,甚至会损害身体健康,常见的有:早晨睡懒觉而不吃早餐,长时间上网游戏等。
有些同学尝试过努力,但是由于暂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或方法不当而放弃了。
有的则不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没有努力的方向。
因而我们有必要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帮助大学生(包括我们)树立目标,端正心态。
由上,可以看出,在大学生中存在的内在心理,外在行为习惯这两方面因素,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状态。
因此,小组即以这两方面为重点展开工作。
1.心理层面。
针对大学生对周围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和人际环境的不适应,产生学习状态的低落,学习目标的不确定,学习信心不足等问题。
小组工作中,工作员引导组员进行活动,互动。
通过小组过程中小组动力对组员心理状态产生积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长小组计划书
一、小组名称:职来职往
二、导师:高梅书
三、口号:职来职往前途宽广
四、组员:
五、理念(背景)
随着我国高校连续几年的扩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越来越多,我国已步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由“精英”阶段进入到“大众化”阶段,一方面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了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为国家建设储备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但是,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也会显着增加,接踵而来的就是大学生就业问题。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成了高校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之一。
介于这种就业现状我们“职来职往”成长小组意识到了就业的危机感,我们本着社工的专业价值和工作理念,运用所学习的知识和收集的资料,通过组织一系列的活动,与组员进行由浅入深的交流,并向他们灌输一些面试技巧、礼仪等方面的内容,让他们从中掌握一些技巧从而在求职过程中更好的展现自我。
六、理论框架
我们小组的对象是大一的学生,我们认为他们尚未意识到外面社会上的就业形势,没有正确的自我定位,对自己以后的发展缺乏理性的思考,所以我们对他们的择业观、求职技巧等方面进行互相交流和指导。
在交流过程中我们按照社工的原则和方法。
在小组的沟通技巧训练中,采用行为治疗法。
通过细致的观察他们对于环境和外界刺激的反应,了解他们的心理并予以适当的帮助。
行为治疗法认为,如果一种行为出现后能导致一种满足的后果,那种行为在日后继续出现的可能性便会很高。
因此,工作员会较多用正增强,给予正面影响,倡导积极心理,若组员能在活动中有较为积极的反应,会给予口头上的称赞,来增强这种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
社会学习理论提出一种新的学习形式,即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
强调人的大部分行为是提供示范、观察和模仿获得的。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包括四个阶段:注意阶段、保持阶段、再现阶段和动机确定阶段。
我们通过播放《职来职往》的视频以及进行模拟面试让他们从中注意和领会学习理论的四个阶段,为他们在以后的求职做好铺垫。
团体生活发展理论认为团体生活可以使个人相互认知,透过交流取长补短;可以使个人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互相关心帮助,有利于免除恐惧、焦虑心理,建立安全感,能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七、目标及目的
目标:在交流中共同学习求职技巧,助人自助,共同发展
目的:1、组员互相熟悉和有效沟通,增加组员的互相了解。
2、为组员树立求职的信心,学习求职的礼仪
3、组员真正掌握基本求职技巧并观察他人的求职从中学到技巧
4、让组员在模拟面试中有效运用前几次活动中学习的技巧并从中发现优点和不足。
5、为组员理性确定以后的目标,并鼓励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向其努力,实现自我。
八、服务对象
1.对象:
2.特点:共同学习求职求职技巧,在求职中更好的展现自我。
九、小组的特征
1.性质:成长小组
2.规模:
3.聚会频率:每周一次
4.聚会时间:待定
5.聚会地点:待定
十、招募方法
1、通过联系人,宣传成长小组;
2、自制手绘邀请函;
3、亲自走访新生宿舍,宣传成长小组,为新生解答疑难,招募小组成员。
十一、每节活动计划
第一节活动内容
Nicetomeetyou
日期及整节活动时间:待定
第二节活动内容AreYouReady?
日期及整节活动时间:待定
第三次活动内容
职往
日期
及整
节活
动时
间:
待定
容
第五节活动内容Gathering
日期及整节活动时间:待定
十二、需要的资源
1.器材:根据每次活动具体准备
2.地点和设备:活动教室或者是户外,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安排。
3.财政预算:
十三、预料中的问题和应变计划
十四、评估方法与标准
1.活动参与者出席情况;
2.活动参与着热情程度;
3.活动成员满意度评估;
4.活动参与者表现情况;
5.活动目标达成情况;
6.下次活动的准备筹划;
7.小组活动结束后成员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