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药科大学药剂学课件 透皮治疗系统

合集下载

最新沈阳药科大学《药剂学》课件第十一章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3教学讲义ppt课件

最新沈阳药科大学《药剂学》课件第十一章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3教学讲义ppt课件

一、影响因素试验
影响因素试验(强化试验stress testing)在比加速 试验更激烈的条件下进行。原料药要求进行此项试验, 其目的是探讨药物的固有稳定性、了解影响其稳定性 的因素及可能的降解途径与降解产物,为制剂生产工 艺、包装、贮存条件与建立有关物质分析方法提供科 学依据。供试品可以用一批原料药进行,将供试品置 适宜的开口容器中(如称量瓶或培养皿),摊成 5mm厚的薄层,疏松原料药摊成10mm厚薄层,进 行以下实验。
①稳定性试验包括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与长期试 验。影响因素试验适用原料药的考察,用一批原料药 进行。药物制剂影响因素试验则在处方筛选与工艺研 究中进行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适用于原料药与药物 制剂,要求用三批供试品进行;
②原料药供试品应是一定规模生产的,供试验品量相 当于制剂稳定性实验所要求的批量,其合成工艺路线、 方法、步骤应与大生产一致。药物制剂的供试品应是 一定规模生产的,如片剂(或胶囊剂)至少在10 000 片左右,特殊剂型特殊品种所需数量根据具体情况灵 活掌握。其处方与生产工艺应与大生产一致;关于批 量问题国际上要求中试产品即大生产的1/10至少也应 达25 000-50 000片,有条件的研究单位也可考虑。
为六个月。溶液、混悬剂、乳剂、注射液可不要求相
对湿度。
乳剂、混悬剂、软膏剂、眼膏剂、栓剂、气雾剂, 泡腾片及泡腾颗粒宜直接采用温度302C、相对湿度 605%的条件进行试验,其它要求与上述相同。
对于包装在半透性容器的药物制剂,如塑料袋装溶 液,塑料瓶装滴眼剂、滴鼻剂等,则应在相对湿度 202%的条件(可用CH3COOK. 1.5H2O饱和溶液, 25C,相对湿度22.5%)进行试验。
12个月以后,仍需继续考察,分别于18、24、36个月取样 进行检测。将结果与0月比较以确定药品的有效期。

沈阳药科大学药剂学PPT

沈阳药科大学药剂学PPT
▪ 凡例(总说明) ▪ 正文(主要内容) ▪ 附录(制剂通则和通用检查方法)
(制剂通则:剂型的概念、一般标准、常规检 查方法等)
2、处方 处方的概念
医疗和生产部门用于药剂调剂的重要书面文件。
类型 ▪ 法定处方:药典、部标、国标收载的,有法律约束力; ▪ 协定处方:根据本医院或本地区需要制定,医院药剂科用于常用
L-HPC
吸水体积膨胀500-700倍
交联PVP
水中迅速溶胀,不形成凝胶;性能优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 不溶于水,吸水溶胀;与CMS-Na
CCNa
合用效果优
泡腾剂
碳酸氢钠+酸
(避免受潮)
泡腾片
崩解剂加入方法: 内加(25-50%)、外加(75-50%)或内外加(片重的5-20%)
4、润滑剂(助流、抗粘、润滑剂)
4、包衣材料与工序
种类
糖衣
工序
隔离层 粉衣层 无色糖衣 有色糖衣
材料
10%玉米朊乙醇液、15-20%虫胶乙醇液 糖浆+滑石粉交替 糖浆 糖浆+色素
打光
川蜡
胃溶 高效包衣机 HPMC、羟丙基纤维素(HPC)、PVP、


丙烯酸树脂Ⅳ号(Eudragit E型)
薄肠 膜溶 衣型
水不 溶型
包衣材料雾化 丙烯酸树脂Ⅰ、Ⅱ、Ⅲ号( Eudragit L、S型)
喷入
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CAP)

温风干燥 邻苯二甲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P)

邻苯二甲酸聚乙烯醇酯(PVAP)
固化
EC、醋酸纤维素
50℃干燥
包衣辅助性辅料:
▪ 增塑剂---丙二醇、蓖麻油、聚乙二醇、
硅油、甘油、邻苯二甲酸二乙酯

药物透皮给药系统PPT课件

药物透皮给药系统PPT课件
第44页/共71页
• 对亲水性3、药氮物的酮吸类收化促合进物作用强于亲脂性药物。
• 透皮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有效浓度常在1%~6%左右。 • Azone起效较为缓慢,药物透过皮肤的时滞从2小时到10小时
不等,但一旦发生作用,则能持续多日,这可能是Azone自身 在角质层中蓄积的结果。
良好的压敏胶必须满足: 初粘力<粘合力<内聚力<粘 基力。
常用常用的压敏胶材料包括聚硅氧烷压敏胶、丙烯酸类 压敏胶、聚异丁烯压敏胶。
第23页/共71页
保护层
保护层的作用是指防止胶黏层的粘连, 使用前撕去使释放药物。
一般选用自由能低的塑料薄膜。如聚乙 烯(PE)、聚苯乙烯(PS)、硅化聚氧乙烯、 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酯(PET)等。
用人的皮肤进行体外渗透研究无疑是最佳 选 择,因人的皮肤不易获得,因此常用动物皮肤 或 人工合成膜代替。虽然不同种属的动物皮肤其 渗 透能力有差异,但如作为实验研究,国内大部 分
第27页/共71页
一、体外研究
• 离体皮肤的制备
研究中所用皮肤应尽可能使新鲜解离皮肤, 从尸体上剥离的皮肤应在12h以内进行,如 不立即用于试验,可真空包装后置于-20℃ 以下保存备用。
第1页/共71页
一、TDDS 的特点 优点:
• ①可避免口服给药可能发生的肝首过效应及胃肠灭活; • ②可维持恒定的最佳血药浓度或生理效应,减少胃肠给药的副作用; • ③延长有效作用时间,减少用药次数;
第2页/共71页
一、TDDS 的发展与特点 优点:
• ④通过改变给药面积调节给药剂量,减少个体差异,且患者可以自主用药, 也可以随时停止用药。
一、体外研究
• 接受液的选择
药物通过皮肤角质层后,一般迅速被真 皮中毛细血管移除,所以使用的接受介质应 保证物质漏槽条件以模拟这一生理现象。

透皮吸收制剂-药剂学课件

透皮吸收制剂-药剂学课件

分类
按作用方式分类,靶向制剂大体可分为三类: 1、被动靶向制剂: 也称自然靶向或微粒靶向制剂,载药微粒在体 内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巨噬细胞摄取,并通过 正常生理过程运送至肝、脾等器官。 其靶向性主 要取决于其微粒大小。
2、主动靶向制剂 指以经过修饰的药物载体作为“导弹”,将药物 定向地运送到靶区浓集发挥药效。
第十六章
透皮吸收制剂
Logo
第一节 概述
透皮吸收制剂(TDDS): • 又称透皮给药系统或透皮治疗制剂。 • 系指经皮肤敷贴方式用药,药物透过皮肤由毛 细血管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并达到有效血药 浓度,实现疾病治疗或预防的一类制剂。
优点
不经过肝的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的破坏 血药浓度时间图象合理化 提供可预定的和较长的作用时间 避免了多剂量给药,增加顺应性 释放药物的可撤性,允许随时移去药源 降低病人个体之间和个体内的差异 可以自己用药
3、皮肤样品 选择人体皮肤作为经皮吸收制剂药物扩散研究 的模型是最为理想的。 其次,选择动物的皮肤。
二、经皮吸收制剂的质量控制
1、释放速率、透皮速率和释放度 (1)释放速率与透皮速率 释放速率是考察经皮吸收制剂重要的质量指标。 通常,释放速率应小于药物的透皮速率,否则,将会 出现药物的释放量大于皮肤透过量的情况,此时,药物的 吸收则更大程度受到皮肤性质的影响。 (2)释放度 释放度是用于控制生产重现性和质量的重要指标。 《美国药典》23版及FDA针对经皮吸收制剂,提出了供 研究其释放度测定的系列不同方法
第十七章 靶向制剂
Logo
定义
• 靶向制剂:是指载体将药物通过局部给药或全身血液循 环,选择性地浓集于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或细胞内结 构的给药系统。 • 理想的靶向制剂应具有三个基本要素: • 定位浓度、控制释药、无毒可生物降解。

药剂学--透皮给药制剂

药剂学--透皮给药制剂

三、体外经皮吸收的研究
1、透皮扩散池
扩散池由供给室 (donor cell)和接收室 (receptor cell)组成,在 两室之间可夹持皮肤样 品、TDDS或其他膜材料, 在扩散室一般装入药物 或其裁体,接收室填装 接收介质。
常用的扩散池有直立式 和卧式两种
三、体外经皮吸收的研究
2、扩散液和接收液
1、 压敏胶
在轻微的压力下即可实现粘贴同时又容易剥 离的一类胶粘材料。 应对皮肤无刺激、不致 敏、与药物相容和具有防水性能等要求。
聚异丁烯(PIB) 类压敏胶 丙烯酸型压敏胶 硅橡胶压敏胶
五、经皮给药系统高分子材料
2 、背衬材料
常用多层复合铝箔,即由铝箔、聚乙烯或聚丙烯等 膜材复合而成的双层或三层复合膜。
tulobuterol 妥布特罗
estradiol 雌二醇
Nicotine烟碱,尼古丁 nitroglycerin 硝酸甘油,
发展:
新制剂研究重点之一 ,美国2002 年 DDT 销 售收入380 亿,TTS 占10% 。
未来 TTS 市场份额将继续上升
第二节 药物透皮吸收
一、 吸收途径
完整表皮 药物
用于经皮麻醉的SonoPrep的利多卡 因在42病人的临床实验中,使用 SonoPrep的部位的麻醉时间由1小时 减少到5分钟。
(三)、物理方法
3 、 无针注射系统
利用N2超高速流体通 过对固体粒子进行加速 使药物粉末穿透角质层 释放到表皮和真皮表面, 此系统的最大特点是无 需在角质层上做功即可 将固体药物粉末通过皮 肤释放到体内。
六、经皮吸收制剂的质量控制
(二)粘性
2 、快粘力的测定
指TDDS 系统在较小压力下粘附在皮肤上能力。

沈阳药科大学药剂学 透皮治疗系统PPT课件

沈阳药科大学药剂学 透皮治疗系统PPT课件


制造

厂名
商品 名
构成 类型
背衬层材 料
贮库或骨架 材料
控释膜材 料
胶粘 剂

Alza/ Transd
贮库
酸 Ciba-
erm-
型药
甘 Geigy Nitro
袋封


肉色的铝 塑复合膜
硝酸甘油的 硅油混悬液
乙烯/醋酸 乙烯共聚

硅橡 胶

Key
Nitro-
整体 铝箔-纸复 聚维酮-聚乙

Dur I
第24页/共33页
2.皮肤(角质层)的水化
•角质层的水化能增加物质进入皮肤 的透过率,这可能是由于表皮组织 软化,孔穴直径增大而出现“海绵” 现象,从而有利于药物通过。
•若以水性物质为基质再加以绷带包 封,则有利于角质层的水化作用, 可以增加药物的经皮 第25页/共33页 渗透率。
(四)药物的经皮吸收过程与途径
第26页/共33页
五、经皮渗透性的实验方法
(一)体外渗透性的实验薄膜 1.聚合物薄膜:各种微孔膜等。 2.动物皮肤:小猪和猴的皮肤近似于人的皮肤。 (二)体外通透性及渗透性实验
常用的实验装置有水平式扩散池、立式 扩散池(Franz扩散池)和流通扩散池等。
第27页/共33页
水平扩散池——Valia-Chien扩散池
1. 药物的经皮吸收过程
药物的经皮吸收过程主要包括释放、穿透及吸收进 入血液循环三个阶段。释放是指药物从基质中释放出 来而扩散到皮肤上;穿透是指药物透过表皮起局部作 用;吸收是指药物透过表皮后,到达真皮和皮下脂肪, 通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循环而产生全身作用。
2. 药物经皮吸收的途径

第八章-透皮给药制剂.上课讲义

第八章-透皮给药制剂.上课讲义
在不渗透背衬层上。
粘胶分散型TDDS示意图
13
(三)骨架扩散型
药物均匀分散或溶解在疏水性或亲水性的聚合物骨架 中,然后分剂量成固定面积大小及一定厚度的药膜, 与压敏胶层、背衬层、及防粘层复合即成为骨架扩散 型TDDS,也可以在复合后再行分割。
14
(四)微贮库型
微贮库型TDDS的兼有膜控释型和骨架扩散型的特点。
理想的透皮吸收促进剂应对皮肤无损害或刺 激、无药理活性、无过敏性、理化性质稳定、 与药物及材料有良好的相容性、无反应性、 起效快以及作用时间长。
20
1、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自身可以渗入皮肤并可能与皮肤 成分相互作用,改变皮肤透过性质。
非离子型主要增加角质层类脂流动性,刺激 性小,透过促进效果也最差,可能是由于临 界胶团浓度(CMC)较低,药物容易被增溶在 胶束中而较少释放有关。
5 熔点与热力活度
❖ 熔点高的药物和水溶性或亲水性的药物,在角质层 的透过速率较低。
❖ 药物透皮吸收的速度依赖于药物热力学活度,其活 度在饱和状态下最大。
19
二、TDDS中常用的透皮吸收促进剂
透皮吸收促进剂是指能够渗透进入皮肤,降 低药物通过皮肤的阻力、降低皮肤的屏障功 能,加速药物穿透皮肤的物质。
2.真皮:真皮位于表皮和皮下脂肪组织之间。皮肤附属器 (毛囊、汗腺、皮脂腺)存在于其中。真皮之中还存在着丰富 的毛细血管网,透皮贴剂的主要吸收部位在真皮。
3.皮肤附属器:皮肤附属器包括毛囊、汗腺、皮脂腺,为透 皮吸收的重要途径。
4.皮下组织:皮下组织是一种脂肪组织,主要成分为6种脂 肪酸:肉豆蔻酸、油酸、硬脂酸、亚麻二烯酸和十六碳烯酸。 皮下组织可作为脂溶性药物的贮库。
11
(一)膜控释型

第六章-透皮给药系统精品PPT课件

第六章-透皮给药系统精品PPT课件
我国对TDD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始于80年代初, 对硝酸甘油、东莨菪碱、可乐定等药物的 TDD系统研究和开发已经取得了成果,并 获准生产。
我国的TDD系统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比较 明显的差距,特别是工业生产配套水平较 低,尚未能形成规模生产能力
2.国外研究近况
美国1981 年第一个TTS东莨菪碱TTS 上市
洛芬、布洛芬、双氯芬
硝苯地平、尼群地平、
酸等
氨氯地平、消心痛、 平喘药
硝酸甘油、尼卡地平、 妥洛特罗、特布他林等
普萘洛尔,可乐定镇痉
剂等
• 解痉剂
–东莨菪碱
已上市TTS品种
硝酸甘油——预防心绞痛
Transderm-Nitro Alza/Ciba-Geigy
Nitrodisc
Searle
TTS发展的背景
1. 研究新药的难度增加,迫使人们进行新 剂型的开发工作。
开发新型药物制剂经费大大降低,时间大 大缩短
2.检测手段的提高,透皮给药可以定量地 进行研究,药动学的发展可以确定体内 外相关性
3.新的医药用高分子材料的出现,为经皮 给药制剂的开发提供了物质基础
三、透皮给药系统的特点 1.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和药物在胃肠道的降解减
少用药的个体差异。 透皮给药比口服给药更稳定地直接进入血液 2.长时间使药物以恒定速率进入体内,减少给药
次数,延长给药间隔。改善病人的适应性。 3.维持恒定的有效血药浓度,避免了口服给药等
引起的血药浓度峰谷现象,降低了毒副反应。 4.使用方便,可以随时中断给药。 特别适合于婴儿、老人或不宜服的病人。
日本和韩国的TTS 研究与开发在亚洲也处于 领先地位。
专门从事TTS 研究的机构有:
Alza ( 美国加州)、TheraTech( 犹他州) 、 TBS( 新泽西州)、Cygnus 研究公司 (加州)、Conrex 制药公司(宾州)、 Pharmed( 慕尼黑)、Elan( 爱尔兰)、 国际TTS 工艺研究所(日本)

药剂学 第18章-透皮药制剂

药剂学 第18章-透皮药制剂
(3) 剥离快粘力试验(peel tack test) 。

3、内聚力(cohesive strength)的测定 内聚力是指压敏胶本身的剪切强度,一般用压敏 胶制品粘贴后抵抗剪切时的蠕变能力,即持粘力 来量度,这是压敏胶本身分子间结合力的测定。 如果TDDS系统中的压敏胶层具有足够的内聚力, 则用药后不会滑动且撕去后不留任何残留物。



2、快粘力(tacking strength)的测定 系指TDDS系统在较小压力下粘附在皮肤上的能力。

TDDS系统在应用时靠的是手指压力,因此快粘力是 很重要的性质。 测定快粘力的方法有多种:
(1) 拇指试验(thumb tack test) ;




(2) 滚球试验(rolinFra bibliotek ball tack test) ;
透皮给药制剂
一、概述

经 皮 传 递 系 统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s, TDDS) 又 称 经 皮 治 疗 系 统 (Transdermel therapeatic systems, TTS) 系 指经皮给药的新制剂。该制剂经皮肤敷贴方 式给药,药物透过皮肤由毛细血管吸收进入 全身血液循环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并在各组 织或病变部位起治疗或预防疾病的作用。
(二)药物透过速率的计算
通常其透过速率一定,属于零级反应过程。 经皮给药后到达稳态药物浓度所需时间称为滞 留时间(lag time)。 tlag=h2/6D 通常药物的滞留时间在一小时以内。
(四)体外经皮吸收的研究 1、透皮扩散池
• 扩 散 池 由 供 给 室 (donor cell) 和 接 收 室 (receptor cell) 组成,在两室之间可夹持皮肤 样品、 TDDS 或其他膜材料, 在扩散室一般装入 药物或其裁体,接收室填装接收介质。 • 常用的扩散池有直立式和卧式两种。

第二十一章 透皮给药系统-(1)——【药剂学】

第二十一章 透皮给药系统-(1)——【药剂学】
• Hairs trap a layer of warm air reduces heat loss.
warm
cold
19
20
二、药物经皮吸收途径
经表皮途径(transepidermal route):透过角质层和活性 表皮,进入真皮,扩散到毛细血管进入体循环的吸收途径。
经附属器途径(appendageal route):通过毛囊、皮脂腺和 汗腺等附属器吸收。
43
影响离子导入有效性的因素:
• 药物的解离性质:药物的导电性能越好,导入的效果越 好。
• 药物的浓度:药物的浓度高,导入的药量增多。
• 介质的pH值。
• 电流:离子型药物的透过速度应与电流强度成正比。
44 2、超声导入技术(sonophorsis)
• 超声导入技术利用具有高能量和高穿透率的超声波促进药物经 皮透过的技术。
超声波改变皮肤角质层结构
• 在超声波的作用下角质层中的脂质结构重新排列形成 空洞。
通过皮肤的附属器产生药物的传递透过通道
• 在超声波的放射压和超微束作用下形成药物的传递通 道。
47
3、微针导入技术
• 微针导入技术通过微针的穿刺作用在皮肤角质层上形成直径为 微米级的空洞,实现药物导入。
48
3、微针导入技术
(二)药物理化性质
分配系数与溶解度:
• 脂溶性适宜的药物易通过角质层 • 活性表皮是水性组织,脂溶性太大的药物难以分贝进
入活性表皮。 • 经皮吸收的药物需有适宜的油水分配系数,最好在水
相和油相中均有较大溶解度。
29
(二)药物理化性质
分子大小与形状 :
• 分子量>500的药物较难透过角质层(例如:芬太尼: 334.6;硝酸甘油:227.0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透皮吸收贴剂生物利用度的测定
采 用具 有足 够的 灵敏 度的 分析方法 (如HPLC、高压液相串联质谱法), 可以直接测定血桨或尿中的原形药物的 量,求出AUC并计算生物利用度。
2.丙烯酸酯压敏胶(Acrylic PAS)
• 丙烯酸酯压敏胶具有良好的耐候 性、耐热性、耐光性,性质稳定, 无色透明。
3.聚异丁烯压敏胶
• 聚异丁烯(Polyisobutylene PSA) 为具有粘性的一类人工合成橡胶。 本品非常稳定,耐热性及抗老化性 良好。
(二)骨架、贮库和其它构件材料
(三)皮肤的结构和生理特性
1. 皮肤的结构和扩散途径
皮肤结构模式图
1)表皮 厚约 60~150µ , 系 由 角 m 质层、透明层、颗粒 层、棘层、基底层细 胞组成,其中角质层 厚约15~20µ m,是由 无生命活性的多层扁 平角质细胞组成,具 有类脂膜特性,是限 制化学物质内外移动 的主要屏障。表皮内 无血管,故药物进入 表皮不会产生吸收作 用。
• 骨架材料、贮库或装置组件的材料 在透皮给药系统中是必不可少的材 料,目前用作透皮装置组件的聚合 物有聚乙烯、聚酯、多孔聚丙烯,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硅橡胶,医 用醋酸纤维素超微孔膜,聚氨酯 (chronofilm)等等.
市售的透皮吸收制剂和构件材料
药 物 硝 酸 甘 油 硝 酸 甘 油 东 莨 菪 碱 可 乐 定 雌 二 醇 睾 酮 制造 厂名 Alza/ CibaGeigy Key 商品 名 Transd ermNitro NitroDur I 构成 类型 贮库 型药 袋封 闭 整体 型 背衬层材 料 肉色的铝 塑复合膜 贮库或骨架 材料 硝酸甘油的 硅油混悬液 控释膜材 料 乙烯/醋酸 乙烯共聚 物 胶粘 剂 硅橡 胶 防粘 层 氟碳 聚酯 薄膜 铝箔 及纸 复合 物 矿物油浸 润的多孔 聚丙烯 聚异 丁烯 压敏 胶 聚异 丁烯 压敏 胶 聚异 丁烯 压敏 胶 丙烯 酸酯 包 装 铝 箔
铝箔-纸复 合膜
聚维酮-聚乙 烯醇

Alza/ CibaGeigy Alza/ Bochri nger Alza/ CibaGeigy Alza
Transd ermScop Catapr esTTS Estrad erm Testode rm
贮库
肉色铝-聚 酯复合膜
液体石蜡及 聚异丁烯骨 架 液体石蜡-微 粉硅胶-聚异 丁烯 乙醇
(二)贴剂的生产工艺
连续性涂布、层合生产工艺
1.涂布机构;2.隧道热空气干燥;3.层合设备
四、经皮吸收的影响因素
(一)药物的固有性质 (二)辅料和材料的组成和性质 (三)皮肤的结构和生理特性 (四)药物的经皮吸收过程与途径
(一)药物的固有性质
• 用于透皮吸收的药物,要具有特殊的物 理化学性质,包括水和类脂中的溶解度 (应大于1mg/ml),分子量小于400, 饱和水溶液中的pH在5~9之间,较高的 油水分配系数,使其有利于药物离开基 质而进入皮肤。 • 理想药物的辛醇/水的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logP辛醇/水)在1~4之间。此外,药物 剂量不宜过大,一般每日剂量多于10mg, 要达到透过治疗量也是很困难的,最理 想的每日剂量以不超过5mg为好。
1. 硅酮压敏胶(Silicone PSA)
• 硅酮压敏胶为无结晶固体,无熔点,有耐 寒、耐热性(在-73℃~250℃间稳定)及耐 化学性,电绝缘性优良,具有良好的柔性, 软化点接近皮肤温度,贴于皮肤后变软并 粘贴于皮肤,经30分钟后具有足够粘附力。 在其网状结构中有可供分子扩散的“自由 体积”,故对水蒸气、气体及药物有良好 的通透性。
第十七章 药物的新剂型
第四节 透皮治疗系统(TTS)
一、概述
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s, TDDS)又称为透皮治疗系统(Transdermel therapeatic systems, TTS)是指药物从特殊设计 的装置释放出来,通过完整的皮肤吸收,进入 全身血液系统的控释给药新剂型。 就控释机理而言,目前市售的TTS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由给药装置控制药物释放到皮肤的速度, 另一种是由皮肤控制药物的吸收速度。
(二)辅料和材料的组成和性质
• 基质对药物透皮吸收有一定的影响,凡 容易贴 敷在皮 肤的表 面 , 使 制剂容易 (紧密接触、容易与皮肤相容者都能增 加药物的透皮吸收(但相对药物的理化 性质来说,基质的影响还是比较微小), • 一般而言,油脂性基质是水蒸发的屏障, 因而可增大皮肤的水化作用,从而有利 于经皮吸收。
五、经皮渗透性的实验方法
(一)体外渗透性的实验薄膜 1.聚合物薄膜:各种微孔膜等。 2.动物皮肤:小猪和猴的皮肤近似于人的皮肤。 (二)体外通透性及渗透性实验
常用的实验装置有水平式扩散池、立式扩 散池(Franz扩散池)和流搅拌平台;2.星形搅拌子;3.水浴夹层
Carrier foil (铝箔衬层) Adhesive layer with controlled release of active substance (含药物的聚合物控释膜黏和层) Drug in adhesive system(药物在黏和层内)
贴剂的主要结构与分类
a.液态填装及密封袋多层结构(liquid form-fill and seal system) b.有限速膜的固体多层结构 c.以压敏胶为贮库的整体单层结构 (monolithic system, drug-in adhesive system) d.外周环状胶粘层多层结构骨架扩散型
铝 箔
贮库
肉色聚酯
聚酯 薄膜
铝 箔 铝 箔 铝 箔
贮库
透明的聚 酯聚乙烯 复合膜 聚酯
乙烯/醋酸 乙烯共聚 物 乙烯/醋酸 乙烯共聚 物
整体
乙烯/醋酸乙 烯共聚物
(三)渗透促进剂
• 渗透促进剂(enhancer)是指能 可逆地改变皮肤角质层的屏障功 能,又不损伤任何活性细胞的化 学物质,理想的渗透促进剂应无 药理活性、无毒、无刺激性、无 致敏性,与药物、基质和皮肤有 良好的相容性,无嗅无味。
三、TTS的设计和制备
(一)处方前研究及一些重要考虑 1.总剂量 透皮吸收产品都有规定的释放总量, 对于装置控制吸收的产品来说,它就是透皮 吸收进入全身系统的总量;对于皮肤控制吸 收的产品来说,释放总量不等于吸收总量, 总吸收量与释放总量密切相关,但难于准确 确定。 2.表面积 表面积增大,透皮吸收的量增大。 根据患者对产品的接受能力和实际经验,装 置的总表面积以不超过40cm2为宜。
2.皮肤(角质层)的水化
• 角质层的水化能增加物质进入皮肤 的透过率,这可能是由于表皮组织 软化,孔穴直径增大而出现“海绵” 现象,从而有利于药物通过。 • 若以水性物质为基质再加以绷带包 封,则有利于角质层的水化作用, 可以增加药物的经皮渗透率。
(四)药物的经皮吸收过程与途径
1. 药物的经皮吸收过程 药物的经皮吸收过程主要包括释放、穿透及吸收进 入血液循环三个阶段。释放是指药物从基质中释放出 来而扩散到皮肤上;穿透是指药物透过表皮起局部作 用;吸收是指药物透过表皮后,到达真皮和皮下脂肪, 通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循环而产生全身作用。 2. 药物经皮吸收的途径 药物经皮吸收的途径有2条:一是表皮途径,药物 透过完整表皮进入真皮和皮下脂肪组织,被毛细血管 和淋巴管吸收进入体循环,这是药物经皮吸收的主要 途径;二是皮肤附属器途径,药物通过皮肤附属器吸 收要比表皮途径快,但由于其表面积小,因此它不是 药物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
TTS的优点:
①使血药浓度较长时间保持在有效浓度范围以内; ②完全避免药物在胃肠道及肝的首过效应; ③不必频繁给药,改善病人的用药顺应性; ④提高安全性,若发现有副作用,很容易将贴剂移去 而终止用药,减少了口服或注射给药不能终止用药 的危险性。 • TTS在应用上也有一定的局限性:①对皮肤具有强 烈刺激性、致敏性的药物不适于制备TTS;②由于 皮肤对药物的吸收率低,只有选用剂量很小就能产 生较强药效的药物;③要防止控释薄膜的破裂或损 坏,否则会引起释放速度的剧烈增加,可能导致严 重的不利后果。
TTS的四种类型:
a.液态填充及密封多层结构; c.固态整体单层结构; b.有限速膜的固态多层系统; d.外周环状胶粘层多层结构
二、TTS的常用材料
(一)压敏胶(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二)骨架、贮库和其它构件材料 (三)渗透促进剂
PSA)
(一)压敏胶
• 压敏胶(PSA)是压敏性胶粘剂 的简称。压敏胶的粘接兼有液体 和固体两种性质,是一种粘弹体。 粘附的本质是分子间借助于范德 华力的一种吸引力。
TTS技术(TTS Technology)
Carrier foil (铝箔衬层) Drug reservoir(药物储库) Control membrane(控释膜) Membrane system Adhesive layer (黏和层) Carrier foil(铝箔层

Polymer layer with controlled release of active substance(含药物的聚合物控释膜) Matrix system Adhesive layer(黏和层)
3.药物浓度 即单位面积的药物含量,以硝酸甘 油贴片为例,浓度在一定范围内(0.01~1.0 mg/cm2),剂量吸收百分率相当稳定(在 36.6%~43.5%)。当浓度超过这一范围,则吸 收率减少,说明皮肤的吸收有饱和性,因此, 产品应有单位面积含药量的限制。 4.用药时间 在皮肤上用药时间越长,吸收率越 大。但时间过长,应用部位汗液的积累和细菌 的繁殖限制了用药时间,市售产品一般是一日 一次,少数也有每7日一次。
渗透促进剂一览表
类 型 亚砜类 吡咯酮类 月桂氮艹卓酮 脂肪酸及其酯 表面活性剂 醇类 多元醇类 萜烯类 胺类 酰胺类 环糊精类 磷脂类 举 例 二甲基亚砜,癸基甲基 亚砜 2- 吡 咯 酮 , 5-甲 基 -2-吡 咯酮 月桂氮艹卓酮 油酸,肉豆蔻酸异丙酯, 癸二酸二乙酯 月桂醇硫酸钠,泊洛沙 姆 乙醇,异丙醇,正十二 醇 丙二醇,丙三醇 桉树脑,d-苎烯 尿素 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 乙酰胺 环糊精,2-羟丙基-环糊 精 卵磷脂,豆磷脂,磷脂 酰甘油,磷脂酰乙醇胺 作用机制 角质层细胞内蛋白质变性; 破坏角质层细胞间脂质的有序排列; 脱去角质层脂质和脂蛋白 低浓度分配进入角蛋白,高浓度影响角质层脂质流动性并促进药物在 角质层的分配;增加角质层的水含量 渗入皮肤角质层,降低细胞间脂质排列的有序性;脱去细胞间脂质形 成孔道;增加角质层含水量;降低角质层脂质的相转变温度 渗入角质层脂质,影响其有序排列;降低角质层脂质双分子层的相转 变温度;引起角质层脂质固-液相分离和晶型转变;增加药物在角质层 的分配 使角质层脂质排列无序化;乳化皮肤表面脂质,改善药物在角质层分 配 作为溶剂增加药物在角质层的溶解度;脱去角质层脂质;渗入角质层 脂质,影响其排列的有序性 使角蛋白溶剂化,占据蛋白质的氢键结合部位,减少药物-组织间结合; 增加并用的其他渗透促进剂在角质层的分配 促进药物在角质层的扩散;破坏角质层细胞间脂质屏障;提高组织电 导率,打开角质层极性孔道;增加药物从基质向角质层的分配 促进角质层水化,在角质层形成亲水性孔道;破坏角质层脂质结构 低浓度时分配进入角蛋白区,高浓度时影响角质层脂质的流动性 将药物形成包合物,提高溶解度,并可把药物分子传递到皮肤表面 促进药物从基质中释放,增加药物在皮肤中的扩散;作用于角质层细 胞膜脂质,改善其渗透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