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课件【全】
药剂学课件【全】

二、GMP(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MP是药品生产和质量全面管理监控的通用 准则,是医药工业新建和改造的依据。
GLP:good laboratory practice 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分类
硬胶囊 软胶囊 肠溶胶囊 速释、缓释与控释胶囊
特点:
整洁、美观、容易吞附 能掩盖药物不良嗅味,降低药物的刺激性
提高药物稳定性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较高 可弥补其它固体剂型的不足
可延缓药物的释放和定位释药
二、胶囊剂的制备
硬胶囊剂的制备
(一)空胶囊的制备
空胶囊的组成:
囊体和囊帽
囊材;增塑剂;着色剂(遮光剂);防腐剂 。
减少颗粒与颗粒药减少颗粒与颗粒药品与模孔模壁间的摩擦力品与模孔模壁间的摩擦力119119三片剂的制备工艺三片剂的制备工艺粉末药物直接压片粉末药物直接压片结晶药物直接压片结晶药物直接压片湿法制粒压片湿法制粒压片干法制粒压片干法制粒压片重压法重压法滚压法滚压法空白颗粒压片空白颗粒压片??直接压片直接压片??制粒压片制粒压片120120流化制粒粘合剂包衣包装材料湿法制粒干燥润滑剂崩解剂内包装材料1211211
2、浸渍法
药材用适当溶剂在常温、温热 条件下浸泡,浸渍出有效成分。 常温浸渍法(冷浸法), 加热浸渍法, 多次浸渍法(重浸渍法)。
2、浸渍法
加盖、搅拌、3-5天、滤过 粘性、新鲜、挥发性药材 无须浓缩、时间长、效率差(贵重、 含量低)
浸出工艺、设备
单级浸出工艺:溶剂一次加入 , 多级浸出工艺:溶剂分次加入 , 连续逆流浸出工艺:
药剂学第一章绪论课件

•
2.口服利胆 33%硫酸镁溶液,每次10毫
升,一日三次,饭前或两餐间服,可刺激十二指肠粘
膜,反射性地引起总胆管括约肌松弛、胆囊收缩,
促进胆囊排空,产生利胆作用。用于阻塞性黄疸及
慢性胆囊炎。
•
3.注射抑制中枢兴奋 肌注25%硫酸镁注
射液,每次4~10毫升;或将25%硫酸镁注射液10
毫升用5%~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成1%或5%浓度
•
5.外用消炎去肿 50%硫酸镁溶液外用热
敷患处,能消炎去肿,用于治疗静脉炎。
实例二:阿司匹林肠溶片(缓释片 )
• 阿司匹林肠溶片属片 剂(肠溶)。本品属于非 甾体抗炎药。可用于 镇痛解热,抗炎,抗 风湿,关节炎,抗血 栓。
实例三:青霉素 V 钾片 和 注射用青霉素钠
• 【性状】 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包 衣后显白色。
实例三:青霉素 V 钾片 和 注射用青霉素钠
• 青霉素适用于敏感细菌所致各种感 染,如脓肿、菌血症、肺炎和心内 膜炎等。
• 青霉素由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 • 1.成人:肌内注射,一日80万~
200万单位,分3~4 次给药;静 脉滴注:一日200万~2000万单位, 分2~4次给药。 • 2.小儿:肌内注射,按体重2.5万 单位/kg,每12小时给药1次;静脉 滴注:每日按体重5万~20万/kg, 分2~ 4次给药。
后静滴,能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从而产生
镇静、镇痉、松弛骨骼肌的作用,也能降低颅内压。
用于惊厥、子痫、尿毒症、破伤风、高血压脑病及
急性肾性高血压危象等。
•
4.注射扩张血管 将10%溶液10毫升用5%
~10%葡萄糖注射液10毫升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
每日1次。 松驰血管及内脏平滑肌使血管扩张,血
中职药剂《药剂学》ppt课件

研究药剂配制的理论、生产技术以及 质量控制等内容,为临床提供安全、 有效、稳定、使用方便的药物制剂, 以满足医疗卫生的需要。
药剂学发展历史
古代药剂学
以经验为主,注重药物来源、性 味、功效等。
近代药剂学
随着化学、物理学等学科的发展, 开始研究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 质等,为现代药剂学奠定了基础。
胶囊剂
包括硬胶囊和软胶囊,主要用于口服给药 ,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提高药物的稳 定性。
03 药物稳定性与有 效期
药物稳定性概念及影响因素
药物稳定性概念
指药物在特定条件下保持其物理 、化学和生物学特性的能力。
温度
高温可加速药物分解,降低稳定 性。
湿度
湿度过高可导致药物吸湿、潮解 、霉变等。
金属离子
药物制剂组成与制备方法
药物制剂的组成
包括原料药、辅料和包装材料。其中,辅料在制剂中起到增溶、助溶、乳化、 稳定等作用,包装材料则起到保护药品、方便使用等作用。
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
包括物理法(如粉碎、混合等)、化学法(如合成、分解等)和物理化学法( 如溶解、萃取等)。具体方法的选择取决于药物的性质、剂型和制备工艺的要 求。
02 药物剂型与制剂
药物剂型分类及特点
按给药途径分类
按分散系统分类
包括经胃肠道给药剂型和非经胃肠道给药 剂型。前者如散剂、片剂、颗粒剂等,后 者如注射剂、吸入剂、皮肤黏膜给药等。
包括溶液型、胶体溶液型、乳浊液型、混 悬液型、气体分散型等。
按制法分类
包括浸出制剂、无菌制剂等。
按形态分类
包括液体剂型、固体剂型、半固体剂型、 气体剂型等。
稳定性考察法
对生产批次的药物进行定 期检测,观察其质量指标 的变化情况,评估药物稳 定性及有效期。
药剂学-课件

18
(3)皮肤给药剂型:如外用溶液剂、洗剂 、搽剂、软膏剂、硬膏剂、糊剂、贴 剂等。
(4)粘膜给药剂型:如滴眼剂、滴鼻剂、 眼用软膏剂、含漱剂、舌下片剂、粘 贴片及贴膜剂等。
(5)腔道给药剂型:如栓剂、气雾剂、泡 腾片、滴剂及滴丸剂等,用于直肠、 尿道、鼻腔、耳道等。
PPT课件
19
第三节 药剂学的发展与 任务
PPT课件
14
2. 胶体溶液型(质点的直径在1~100nm) : 主要以高分子分散在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 均匀分散体系,也称高分子溶液,如胶浆 剂、火棉胶剂、涂膜剂等。
3. 乳剂型(质点直径在0.1~50μm) :油 类药物或药物油溶液以液滴状态分散在分 散介质中所形成的非均匀分散体系,如口 服乳剂、静脉注射乳剂、部分搽剂等。
4. 混悬型(100nm <质点直径<100μm ):固 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在分散介质中所形 成的非均匀分散体系,如合剂、洗剂、混 悬剂等。
PPT课件
15
5. 气体分散型 :液体或固体药物以微粒状 态分散在气体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分散体 系,如气雾剂。
6. 微粒型:药物以不同大小微粒呈液体或固 体状态分散,如微球制剂、微囊制剂、纳 米囊制剂等。
PPT课件
29
4.生物技术制剂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多肽 和蛋白质类药物制剂的研究与开发已成为药剂 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也给药物制剂带来新的挑 战。生物技术药物多为多肽和蛋白质类,性质 不稳定、极易变质;另一方面药物对酶敏感又 不易穿透胃肠粘膜,因此多数药物以注射给药 。为使用方便和提高患者的顺应性 (compliance),药学工作者正致力于除注射外 的其他给药系统的研究,如鼻腔、口服、直肠 、口腔、透皮和肺部给药等,虽然上市品种很 少,但具有潜在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
药剂学ppt课件

乙醇、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等与 水组成的混合溶剂。
9
防腐剂
抑制微生物生长 繁殖的化学药品
也称抑菌剂
05版《药典》药品卫生标准中,规定了液体制剂微生物的限量
要求:
口服:细菌数,每1g<1000个;液体制剂:每1ml <100个;
霉菌和酵母菌:每1g或1ml <100个;不得检出大肠杆菌。
局部给药制剂:用于手术、烧伤及严重创伤的局部给药制剂应 无菌。
2
第一节 概述
液体药剂 系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 成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形态的药剂。
特点
药物吸收快 固体药物可减少刺激性 油性药物易服用,吸收好 易于分剂量 给药途径多 稳定性差 携带、运输、贮存不方便
3
液体药剂的分类
(一)按分散系统分类
均相液体制剂 非均相液体制剂
(二)按给药途径分类
14
一、溶液剂
溶液剂系药物溶解于溶剂中所形成的澄明液体制 剂,可内服也可外用。
溶剂多为水,根据 需要加入助溶、抗 氧、娇味、着色剂
等。
15
溶液剂的制法
溶液剂的制备方法有三种,包括溶解法、稀释
法和化学反应法。 质量要求
含量准确、澄明、稳定、色香味符合规定。
1.溶解法
药物称量
溶解
滤过
质量检查
包装
溶解法制备溶液剂工艺流程图
24
制备糖浆剂时应注意的问题 应选择无色、无异臭的药用白砂糖; 所用器具应洁净或灭菌处理并避菌操作; 热溶法应严格控制加热的温度、时间,不能直火 加热(可采用蒸汽夹层锅),应注意调整pH值等。
25
例 枸橼酸哌嗪糖浆的制备
[处方] 枸橼酸哌嗪
160g
药剂学完整版培训课件

药剂学完整版培训课件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药剂学概述•药剂学基础知识•药剂学技术•药剂学应用•药剂学进展•药剂学实例分析01药剂学概述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药剂学定义药剂学涉及到化学、生物学、医学、药理学等多个学科,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
药剂学的性质定义与性质1药剂学的发展史23早在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就开始使用天然药物和香料制成药物。
古代药剂学中世纪时期,药剂师在欧洲开始出现,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专业的职业。
中世纪药剂学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药剂学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并逐渐形成了现代药剂学的雏形。
近代药剂学研究对象药剂学的研究对象是药物制剂,包括液体制剂、固体制剂、半固体制剂等。
研究任务药剂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安全、有效、稳定的药物制剂。
药剂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02药剂学基础知识分类根据剂型的特点和应用,一般将其分为液体剂型、固体剂型、半固体剂型和气体剂型等。
定义药物剂型是指将药物原料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和规格的剂型,以便于临床使用和生产、流通。
重要性剂型对药物的疗效、生物利用度和患者的顺应性有重要影响,因此剂型的设计与制备是药物研发和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药物剂型03影响因素药物的理化性质、生物学特性、剂型因素和使用条件等。
剂型选择与给药系统01剂型选择的原则根据临床需要、药物的性质、患者的状况和使用便利性等因素进行选择。
02给药系统将药物传递到患者体内的系统,包括直接给药系统和间接给药系统。
药物制剂的生物有效性是指制剂中的药物在体内达到预期的疗效,并维持一定的时间和浓度。
定义生物有效性评价主要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的研究。
评价方法药物的理化性质、制剂的剂型和处方组成、给药途径和给药方式等。
影响因素药物制剂的生物有效性药物代谢指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变化过程,主要包括氧化、还原、水解和合成等反应。
药剂学ppt课件

04
常见药物剂型与制备方法
片剂
定义
片剂是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制 成的扁平状或类圆形固体制剂
。
分类
片剂可分为口服片、口腔用片 、外用片等。
制备方法
片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湿法制粒 、干法制粒、直接压片等。
应用
片剂具有剂量准确、服用方便 、携带方便等优点,广泛应用
于临床治疗中。
胶囊剂
定义
胶囊剂是指药物装入胶囊壳中制成的制剂。
04
外用膏剂
定义
外用膏剂是指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制成的供皮 肤外用的半固体或近似固体制剂。
分类
外用膏剂可分为软膏剂、乳膏剂、贴膏剂等 。
制备方法
外用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基质的制备、药物 的添加与混合、灌装等步骤。
应用
外用膏剂具有直接作用在皮肤表面、易于贴 敷等优点,常用于皮肤疾病的治疗中。
05
药剂学应用案例分析
改善药物治疗效果
药剂学的发展提高了药物的疗效和安 全性,降低了药物治疗过程中对人体
的损伤。
促进新药研发
药剂学研究为新药的研发提供了理论 和技术支持,加速了新药的上市进程
。
提高医疗质量
药剂学的进步为医学治疗提供了更多 有效的药物和剂型,提高了医疗质量
和治疗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分类
胶囊剂可分为硬胶囊和软胶囊两种。
制备方法
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包括空胶囊的制作、填充药物、封口等步骤。
应用
胶囊剂具有掩盖药物不良气味、提高药物稳定性等优点,常用于口服给药。
注射剂
定义
注射剂是指药物制成的供注射入体内的制剂 。
制备方法
注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溶解、滤过、灌封、 灭菌等步骤。
药剂学完整版培训课件

给药系统
给药系统是指将药物从制药企业输送到目标患者体内的所有环节 和技术,包括药物剂型、给药途径、药物输送系统等。
给药系统的优化
为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应积极开发新型给药系统和优化现 有给药系统。例如,靶向给药系统、智能给药系统等。
03
药剂学基本技术
药物溶解与分散技术
01
药物溶解与分散的基本原理和理论
02
药物溶解度和溶解速率的影响因素和改善方法
分散剂和乳化剂的选择与应用
03
药物制剂的成型技术
药物制剂成型的基本原理和理论 各种药物制剂的成型方法与工艺 药物制剂成型的设备与工具
药物制剂的灭菌与无菌技术
01
02
03
灭菌和无菌的基本概念 和技术原理
药剂学研究不同给药方式和途径对药 物疗效的影响,以选择最佳的给药方 案。
要点三
药物释放与药代动力 学
药剂学研究药物在体内的释放和代谢 过程,以设计出更符合药物治疗需求 的剂型。
药剂学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
药物作用靶点研究
药剂学研究药物与机体作 用的方式和机制,为新药 研发制备工艺、性能和质量 标准,为新药研发提供技 术支持。
先导化合物优化
药剂学研究先导化合物的 优化和改造,以提高新药 的疗效和降低毒副作用。
药剂学在药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质量标准制定
01
药剂学研究药品的质量标准、检测方法和质量控制体系,以确
保药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药品生产工艺控制
02
药剂学研究药品生产工艺的优化和改进,以提高药品质量和生
产效率。
药品储存和运输
药 剂 学PPT精选课件

7假药 8、劣药
名词术语
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的;
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
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假药论处:
(一)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禁止使
用的;
(二)依照本法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
进口,或有者下依列照情本形法之必一的须药检品验,而按未劣经药检论验处即: 销售
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16
第三节 处方
处方内容:前记、正文、后记 处方颜色: 普通处方—白色 急诊处方—淡黄色 儿科处方—淡绿色 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 白色 麻醉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 —淡红色 处方调配: 审方—调配—核对—发药
17
第二章 固体制剂
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片剂的包衣
的;
(1)未标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
(三)变期质的的;; (四)被(污2)染不的注;明或者更改生产批号的; (五)使(用3)依超照过本有法效必期须的取;得批准文号而未 取 定得 范(批 围六准 的)文 。所号((容香标的45器料))明原未、直擅的料经矫接自适药批味接添应生准剂触加症产的及药 着或的;辅品色;者料的剂功的包、;装防能材腐主料剂治和、超出规
1.内容
还规定各作种为剂药型品的有关 标准生、产检、查检方验法、等。
2.收载品种
供应和使用
3.作用
的依据。
12
1953年版
中华人民共1和963年国版药典 1977年版
(1)版本 (2)部数
1985年版
一1部990年收版载中药 二1部995年收版载化学药品、抗生
20素00年、版生化药品等
三2部005年生版物制品凡例
药物
药学概论第六章 药剂学【精品-ppt】

润滑剂
a.定义 降低颗粒间摩擦力,以及制片过程中所有摩擦力的辅料。
b.常用润滑剂 滑石粉、硬脂酸镁、微粉硅胶、氢化植物油、PEG6000
5.片剂的制备
直接压片法
片剂的制备方法
湿法制粒压片
制粒压片法
干法制粒压片
湿法制粒压片
工艺过程:
粘合剂
润湿剂
原辅料粉碎、过筛 崩解剂混合
➢ 在缓控释制剂方面,已有一些新产品获得新药证书,透皮 吸收给药系统也有一些产品被批准生产。
➢ 在靶向、定位给药系统的研究也取得很大进展,例如脂质 体、微球、纳米粒等。
三、药剂学的任务
▪ 药剂学基本理论的研究 ▪ 新剂型的研究与开发 ▪ 新辅料的研究与开发 ▪ 制剂新机械和新设备的研究与开发 ▪ 中药新剂型的研究与开发 ▪ 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的研究与开发 ▪ 医药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4.片剂的辅料 辅料:除主药外一切附加剂的总称。
填充剂(稀释剂)
a.定义 增加片剂的重量和体积,以利于片剂的成型和分剂量的辅 料。
b.常用的填充剂 淀粉、糖粉、糊精、微晶纤维素(MCC)、乳糖、甘露醇
润湿剂和粘合剂 ➢润湿剂
a.定义:使物料润湿并使药物本身粘性显现出来以利于制 粒的液体。
b.常用润湿剂:水、乙醇
6.片剂研制的一般过程
处方和工艺的设计前研究
a.调查研究 b.药物、辅料的理化性质 ➢ 药物的理化稳定性; ➢ 溶解度; ➢ 药物的晶型; ➢ 润湿性;吸湿性; ➢ 熔点; ➢ 原料粉末或颗粒的其他性质; ➢ 药物与辅料的相互作用等。 c.药物的药理特性
拟定处方,确定生产工艺
a.根据主药的各项性质,结合医疗要求及各类片剂的特点, 初步拟定片剂的种类和规格。
药剂学 课件ppt

与药物制剂工程密不可分。 动力学 ,界面化学,流体力学有重要作用。
-
5
1.1 药剂学分支及任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生物药剂学:
研究药物及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 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用药对 象的生物因素、药效三者之间的关系。
-
6
1.1 药剂学分支及任务
药物代谢动力学: 研究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经时过
-
24
一、药品注册申请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依照法定程序,对拟上市药物的安全性、
有效性、质量可控性等进行系统评价,
并作出是否同意临床研究、生产药品和进口药
品而决定的审批过程
新药申请:
已有国家药品标准申请:
进口药品申请:
补充申请:
-
25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二、新药的定义及分类 1. 定义 新药系指我国未上市的药品, 对已上市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 径、增加新适应症的药品注册按照新 药申请的程序申报。
-
26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一、新药的定义及分类 2.分类
一类: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药品 (1)合成或半合成制得的原料药及其制剂; (2)天然物质提取或发酵提取新有效单体;
第二代制剂:缓释制剂(原称长效制剂) 第三代制剂:控释制剂
控制药物释放速度、部位、时间。 第四代制剂:靶向制剂
将药物有目的地传输至特定组织或部位。
-
22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4、药物传输系统(Drug Deliver System, DDS) • 缓释控释系统 Sustained-Release and Controlled-Release Systems
药剂学ppt

↘均相液体
↘非均相液体
且低分子溶液剂也称溶液剂
溶胶剂又称疏水胶体溶液
溶剂的作用和条件
1.溶剂(溶解药物、提高稳定性、增加溶解度) 1:作用:溶解和分散药物(液体制剂的溶剂,对溶液剂来说可为溶剂,对非均相液体制剂来说作为分散
介质) 2:条件;(1)对药物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和分散性;
(2)化学性质稳定,不与药物或附加剂发生反应, (3)不影响药效的发挥和含量测定; (4)毒性小、无刺激性、无不适的臭味。
②↑分散介质的η,以↓ ρ1- ρ2;所以要加入高分子助 悬剂,这样在增加介质黏度的同时,也减小固体微粒和分散介质之间的密 度差,同时微粒吸附助悬剂分子而增加亲水性。
2)微粒的荷电与水化:电解质敏感,亲水性药物水化稳定作用;(a:微粒 荷电产生排斥作用b水化膜存在,阻止微粒间的聚结)
3)絮凝与反絮凝:ζ电位控制在20~25mv,恰好产生絮凝。(加入适当
第一章 绪 论
一、药剂学基本概念
1、制剂和剂型的概念 剂型: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药物应用形式 (某一品种可以制成不同的剂型) 制剂:根据标准,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的具体品种 (某一剂型中含有不同的具体品种)
2、 药剂学的概念 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 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的电解质,使ζ电位降低,以减小微粒间电荷的排斥力, ζ电位降低到
一定程度,混悬剂的微粒形成疏松的絮状聚集体,使混悬剂处于稳定
状态)
絮凝
絮凝剂(电解质):降低ζ电位(引力稍大于斥力)
反絮凝剂(电解质):增加ζ电位(斥力>引力)(向絮凝状态的混悬 剂加入电解质,使絮凝状态变为反絮凝状态的这一过程叫反絮凝)
6、质量要求
1)药物化学性质稳定,使用和贮存期间含量合格;
药剂学第9版课件:第一章 绪论

一、药剂学的性质
药物制剂: 指剂型确定以后的具体药物品种, 称为药物制剂,简称制剂(Preperations)。 例如银翘片、氯化钠注射液、阿莫西林胶囊
辅料:填充剂 、崩解剂、黏合剂、润滑剂、 增溶剂、助悬剂、乳化剂、pH调节剂、等渗 调节剂、矫味剂、防腐剂。
相关学科:化学学科、物理化学、高分子材 料学、机械原理、高等数学、生理学、解剖 学、药理学、生物化学、临床药物治疗学
机、高效包衣锅、 挤出滚圆 制粒机、离心制粒机
18
四、药剂学的分支学科
物理药剂学
工业药剂学
临床药剂学
药剂学
生物药剂学
分子药剂学
药物动力学
19
四、药剂学的分支学科
物理药剂学(Physical Pharmaceutics)是运用物理化学 的原理,研究和解释药物制造和 储存过程中存在的现象和规律, 用以指导剂型和制剂设计,推动 具有普遍意义的新剂型和新技术 及其应用。
药剂学 Pharmaceutics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章 绪论
第八章
第二章 药物的物理化学相互作用 第九章 第三章 药物溶解与溶出及释放 第十章
第四章 药物多晶型 第五章 表面活性剂 第六章 微粒分散体系 第七章 流变学基础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药物制剂设计 液体制剂的单元操作 液体制剂
7
二、药剂学的重要性
1.可以改变药物作用速度 ---注射剂、气雾剂起效快,片剂、胶囊 起效慢
2.可以降低或消除原料药的毒副作用 - 缓、控释制剂
布洛芬在乙醇、丙酮、 三氯甲烷或乙醚中易溶, 在水中几乎不溶;
8
二、药剂学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渗漉法
浓度梯度大,浸出效果好 溶剂用量少 贵重、含量低的药材
慢速浸出:1-3ml/min,
快速 :3-5ml/min。
4、回流法
操作流程:药材→粉碎→浸泡润湿→ 回流→回收溶剂→浓缩提取液。
挥发性溶剂,乙醇、乙醚、氯仿等 反复套用溶剂,
适用范围:挥发性、不溶于水的
五、浸出液的蒸发
蒸发:浓度低浸出液加热除去部分溶
三、影响浸出的因素
1、浸出溶剂:
氯仿、乙醚、石油醚:非极性有机溶剂,
脂肪油、挥发油、蜡质、生物碱及某些甙。
有效成分的提纯、精制,
脱脂或脱蜡。
影响浸出的因素
(1)药材粗细 药材粗,表面积小,浸出效率低, 太细,浸出杂质多。 药材的性质、浸出溶剂、浸出方法。 水(膨胀)粗粉,乙醇:中等粉, 含粘性物药材,粗粉; 坚硬药材:细粉,疏松药材:粗粉。
软胶囊剂的制备
(一)影响软胶囊成型的因素
囊壁组成的影响 所包药物与附加剂的影响 所包药物为混悬液时对胶囊大小的影响
(二)软胶囊的制备方 法
滴制法 由具双层喷头的
滴丸机(见图4-l)完 成。滴制中,胶液和药 液的温度、喷头的大小、 滴制速度、冷却液的温
度等因素均会影响软胶
囊的质量。 压制法
三、胶囊剂的质量检查与包装贮存
中药现代剂型的整理、研究与开发; 研究和开发新型制药机械和设备。
第二节 有关药物制剂的法规
一、国家药品标准 (一)药典由国家组织的药典委员会编写是一个国家收载药品规格、
标准的法典。 药典中收载:疗效确切、副作用小、质量稳定的常用药物及制剂, 规定:质量标准、制备要求、鉴别、杂质检查与含量测定等,
加水浸泡
微沸一定时间 分离煎煮液
1、煎煮法
适用范围 有效成分溶于水 对湿、热稳定
杂质多
易霉变
2、浸渍法
药材用适当溶剂在常温、温热 条件下浸泡,浸渍出有效成分。 常温浸渍法(冷浸法),
加热浸渍法,
多次浸渍法(重浸渍法)。
2、浸渍法
加盖、搅拌、3-5天、滤过 粘性、新鲜、挥发性药材 无须浓缩、时间长、效率差(贵重、
2.国内药剂学的发展 古代成绩辉煌: 商代(BC1766)已使用汤剂 东汉张仲景记载10余种剂型 唐代《新修本草》世界上最早的药典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收载剂型61种 近代日渐衰败 现代奋起直追
五、药剂学的任务
基本理论研究; 新剂型和新制剂的研究与开发;
药用新辅料的研究与开发;
浸出液的蒸发
薄膜蒸发 使浸出液形成薄膜后进行蒸发。 热传播快、均匀,药液受热时间短 不受液体静压和过热影响,可在常 压或减压下进行 浓缩效率高,适用于热敏性成分。
六、浸出液的干燥(158页)
1、干燥的原理: 传热过程 + 传质过程 热空气 (热) 温差
同时进行
湿物料 (水) 分压差0
2、物料中含水量的表示方法 (干燥)
五、浸出液蒸发的影响因素:
(7)液体的静压力: 加大液面、沸腾蒸发 (8)沸点升高:
浓度,蒸发,搅拌、加稀溶液
浸出液的蒸发
常用蒸发设备
1. 常用蒸发 2. 减压蒸发 3. 薄膜蒸发
浸出液的蒸发
1、常用蒸发
蒸发速度慢,适合耐热成分。
2、减压蒸发
移去蒸气,降低沸点,提高温度差, 蒸发温度低、速度快,浓缩效率高, 适用于不耐热成分。
质量检查
外观 水分 装量差异 崩解度与溶出度
包装储存
浸出制剂
内容简介
1.浸出制剂的定义、特点。 2.药材的预处理,药材的品质检查。 3. 浸出溶剂,浸出过程,浸出方法, 浸出工艺、设备,影响浸出的因素。 4.浸出液的蒸发,蒸发方法,影响因素。 5. 各种浸出制剂。
一、概述
浸出制剂:用适当的溶剂和方法,从药材 中 浸出有效成分,制成供内服或外用的 制剂。 汤剂、流浸膏、丸剂、片剂、注射剂
二、胶囊剂的制备
硬胶囊剂的制备
(一)空胶囊的制备
空胶囊的组成:
囊体和囊帽 囊材;增塑剂;着色剂(遮光剂);防腐剂 。
空胶囊制备工艺:
制备流程如下:溶胶——蘸胶(制坯)——干燥——拔壳 ——切割——整理
(二) 药物的填充与封口
空胶囊的选用
类型 规格 8种 常用的为0-5号
药物的填充
封口
胶囊自动灌装机
中国药典:53、63、77、85、90、95、2000 分两部:I部:中药材、中成药 II部:化学药品、放射性药品、生物制品等 国外药典:美国药典USP(XXIV) 英国药典BP(1998版) 日本药局方JP(13版) 国际药典Ph.Int
二、GMP(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MP是药品生产和质量全面管理监控的通用 准则,是医药工业新建和改造的依据。 GLP:good laboratory practice 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剂溶液浓度。
减少破坏:淡浸出液浓浸出液,
沸腾蒸发, 自然蒸发 ,来自五、浸出液蒸发的影响因素:
(1)液面上蒸汽的浓度:
吹散蒸汽、减压蒸发。 (2)液体蒸发面的面积:正比 (3)液体表面上的压力: 反比,减压蒸发
五、浸出液蒸发的影响因素:
(4)传热温度差
热源、溶液的温度差20℃。 (5)液面结膜:搅拌 (6)传热系数: 减少热阻,不凝性气体、污垢层。
四、药剂学的发展
1.国外药剂学的发展 希波克拉底(BC160-377)创立医药学 格林(AD129-199)奠定了欧洲药剂学的基础 1847年,莫尔出版《药剂工艺学》 第一代制剂:普通制剂 第二代制剂:缓释制剂 第三代制剂:控释制剂 第四代制剂:靶向制剂 第五代制剂:智能给药制剂(自调式给药系统)
The End
药剂学绪论
胶 囊 剂
概念
概述 特点 分类 硬胶囊的制备 制备
软胶囊的制备
质量要求及评价
包装与贮存
一、概述
• 胶囊剂(Capsules)系指将药物填装于空心硬质胶囊
中或密封于弹性软质胶囊中而制成的固体制剂。
硬胶囊
分类
软胶囊 肠溶胶囊 速释、缓释与控释胶囊
特点:
整洁、美观、容易吞附 能掩盖药物不良嗅味,降低药物的刺激性 提高药物稳定性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较高 可弥补其它固体剂型的不足 可延缓药物的释放和定位释药
三、处方:指医疗和生产部门用于药剂调制的一种重 要书面文件。
1)法定处方:主要指药典、局(部)颁标准收载的处方。 它具有法律的约束力,在制造或医师开写法定制剂时,均 需遵照其规定。 2)医师处方:医师为某一患者医疗或预防需要而写给药房 (药店)的书面文件。具有法律上、技术上和经济上的意 义 3)协定处方:一般是根据某一地区或某一医院日常医疗用 药需要,由医院药剂科与医师协商共同制订的处方。它适 于大量配制和贮备药品,便于控制药物的品种和质量,减 少病人等候取药的时间。 4)生产处方:大量生产制剂时所列制剂的质量规格、成分 名称、数量及制备和质量控制方法等规程性文件。
药剂学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药剂教研室
第一章 绪论
教学要求:
掌握剂型、制剂和药剂学的概念,了解调剂学、方 剂的概念。 掌握药典的概念和特点,熟悉《中国药典》附录中 与制剂有关的内容。 掌握处方的概念和类型。 熟悉剂型的重要性及分类。 了解药剂学的任务和发展。 了解药剂学的分支学科。
(5)浓度梯度: 浓度梯度,浸出速度。 (6)操作压力: 组织坚实的药材,压力,润湿 ,浸出 (7)药材与溶剂的相对运动:渗漉 (8)新技术的应用:超声波
四、浸出方法
1. 煎煮法 2. 浸渍法 3. 渗漉法
4. 水蒸汽蒸馏法
1、煎煮法:药材加水煮沸,去渣取汁
药材
适当粉碎 药材煎煮2-3次 过滤煎煮液 浓缩至规定浓度 制成各种制剂
有效成分、辅助成分
无效成分、组织物
浸出制剂的特点
①具有原药材各浸出成分的综合疗 效,疗效好; ②作用缓和持久,毒性低; ③用量减少、服用方便(原药材); ④贮存中易产生沉淀、变质,影响 外观和药效。
二、浸出原理
浸出过程: 1)浸润、渗透阶段 3)扩散阶段 2)解吸、溶解阶段 4)置换浸出阶段
传质过程:溶质药材固相溶剂液相
经胃肠道给药剂型:口服的片剂、胶囊剂、合剂等 经非胃肠道给药剂型:注射给药:注射剂 呼吸道给药:气雾剂 皮肤给药:软膏剂 黏膜给药:滴眼剂、贴膜剂 腔道给药:栓剂、泡腾片
3.按形态分——制备、运输、贮存、起效速度
液体制剂:溶液剂、水针剂 半固体制剂:软膏剂、凝胶剂 固体制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散剂、丸剂 气体制剂:气雾剂、喷雾剂 4.按制法分 浸出制剂:酊剂、合剂、糖浆剂 无菌制剂:注射剂、供眼科手术用的滴眼剂
含量低)
浸出工艺、设备
单级浸出工艺:溶剂一次加入 , 多级浸出工艺:溶剂分次加入 , 连续逆流浸出工艺:
1. 浸出效率高
2. 浸出液浓度高
3. 浸出速度快
3、渗漉法
操作流程:药材→粉碎→润湿→装
于渗漉器→浸渍→渗漉→滤过渗漉
液→浓缩至规定浓度。
动态浸出:在渗漉器上部连续添加
浸出溶剂,自下部收集浸出液。
影响浸出的因素
(2)浸出溶剂
有效成分的溶解, 常用:水、乙醇,
溶剂pH值:浸出、稳定性 。
影响浸出的因素
(3)浸出时间
浸出时间,浸出量 (扩散平衡)
(4)浸出温度:微沸…
温度,溶解,扩散,浸出 ;
蛋白质凝固、酶破坏,制剂稳定性
热敏感药材,温度。
影响浸出的因素
浸出过程
3)扩散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