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单元——第五章微生物代谢(二)_PPT幻灯片

合集下载

《微生物学代谢》PPT课件

《微生物学代谢》PPT课件

ED途径的特点
•葡萄糖经转化为2-酮-3-脱氧-6-磷酸葡萄糖酸后, 经脱氧酮糖酸醛缩酶催化,裂解成丙酮酸和3-磷酸 甘油醛, 3-磷酸甘油醛再经EMP途径转化成为丙酮 酸。结果是1分子葡萄糖产生2分子丙酮酸,1分子 ATP。 •ED途径的特征反应是关键中间代谢物2-酮-3-脱氧6-磷酸葡萄糖酸(KDPG)裂解为丙酮酸和3-磷酸甘 油醛。ED途径的特征酶是KDPG醛缩酶. •反应步骤简单,产能效率低. • 此途径可与EMP途径、HMP途径和TCA循环相连接, 可互相协调以满足微生物对能量、还原力和不同中 间代谢物的需要。好氧时与TCA循环相连,厌氧时进 行乙醇发酵.
与发酵生产紧密相关(柠檬酸、苹果酸、谷氨 酸、延胡索酸、琥珀酸等)。
5、葡萄糖经不同脱氢途径后的产能效率
(二)递氢和受氢
葡萄糖经四条途径脱下的氢,通过呼吸链(电子传递链) 等方式传递,最终与氧、无机物或有机物等氢受 体结合并释放出其中的能量。 根据递氢特点尤其是氢受体性质的不同,可把生物氧化 分为:呼吸、无氧呼吸、发酵三种类型。
(Embden-Meyerhof pathway,
果糖-6-磷酸
a
糖酵解途径,己糖二磷酸途径)
ATP
果糖-1,6- 二磷A酸DP
EMP途径意义: 为细胞生命活动提
供ATP 和 NADH
a :耗能反应 b :氧化还原反应
磷酸二羟丙酮
甘油醛-3-磷酸
NAD+
NADH+H+
1,3-二磷酸甘油酸
底物水平磷酸化
• 合成代谢:简单小分子合成为复杂大分 子(同化作用)
• 二者关系
初级和次级代谢
• 依据代谢产物在微生物中作用不同,又 有初级代谢和次级代谢。

微生物的代谢(共86张PPT)

微生物的代谢(共86张PPT)
② 产生大量NADPH2,一方面为脂肪酸、固醇等物质
的合成提供还原力,另方面可通过呼吸链产生大量的 能量
③ 固定二氧化碳的中介:光/化能自养微生物
③ 途径中存在3~7碳的糖,使具有该途径的微生物 所能利用的碳源谱更为广泛
④ 与EMP途径在果糖-1,6-二磷酸和甘油醛-3-磷 酸处连接,可以调剂戊糖供需关系。
NO 2-,SO 32-,CH 4
③发酵
A、B或C
AH 2,BH 2或CH 2
(发酵产物:乙醇、乳酸等)
递氢
受氢
1.呼吸
概念:是以分子氧作为最终电子(或氢)受体的氧化。 过程:是最普遍、最重要的生物氧化方式。 途径:EMP,TCA循环。 特点:在好氧呼吸作用中,底物的氧化作用不与氧的还原作用直接偶
⑤ 通过该途径可产生许多种重要的发酵产物。如 核苷酸、若干氨基酸、辅酶和乳酸(异型乳酸 发酵)等。
3. ED途径
发现:1952年 嗜糖假单孢菌 存在:多种细菌中(革兰氏阴性菌中分布较广)
特点:可不依赖于EMP和HMP途径而单独存在 少数缺乏完整EMP途径的微生物的一种替代途径
3. ED途径
ATP
真细菌:光合细菌(厌氧菌)
⑤与乙醇、乳酸等的发酵生产关系密切
2. HMP途径(hexose monophosphate pathway)
ATP
6C6
12NADPH+H+ 经呼吸链36ATP
35ATP
经一系列复杂反应后
6C5 重新合成己糖
5C6
6CO2
图5-4 HMP途径的简图
HMP途径的重要意义 ① 为核苷酸和核酸等的生物合成提供戊糖-磷酸
联,而是底物在氧化过程中释放的电子先通过电子传递链(由各种电子

2024版年度《微生物的代谢》ppt课件

2024版年度《微生物的代谢》ppt课件

《微生物的代谢》ppt课件目录•微生物代谢概述•微生物能量代谢•微生物物质代谢•微生物代谢调控机制•微生物代谢与环境因素关系•微生物代谢在实际应用中价值微生物代谢概述代谢定义与特点代谢定义代谢是指生物体内所发生的所有化学反应的总称,包括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两个方面。

代谢特点微生物代谢具有高效性、多样性、适应性和可调控性等特点。

微生物通过代谢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简单无机物,或合成复杂有机物,实现物质的转化。

物质转化能量转换环境影响微生物通过代谢作用将化学能转换为热能或电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微生物代谢对环境有重要影响,如参与自然界的碳、氮、硫等元素的循环。

030201微生物代谢重要性微生物代谢类型发酵指在无氧条件下,微生物将有机物氧化释放的电子直接交给底物本身未完全氧化的某种中间产物,同时释放能量并产生各种不同的代谢产物。

呼吸指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微生物通过电子传递链将有机物氧化释放的电子交给最终电子受体,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根据最终电子受体的不同,呼吸可分为好氧呼吸和厌氧呼吸。

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光合作用指绿色植物和某些细菌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化能合成指某些微生物利用无机物的氧化反应产生能量来合成有机物的过程。

微生物能量代谢1 2 3指生物体内能量的释放、转移和利用等过程的总称,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能量代谢定义微生物通过代谢作用将化学能转换为细胞可利用的能量形式,如ATP。

能量转换微生物的能量来源广泛,包括有机物、无机物、光能等。

能量来源能量代谢基本概念呼吸作用定义在有氧条件下,微生物通过呼吸链和氧化磷酸化作用将有机物完全氧化,产生大量ATP。

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在无氧条件下,微生物通过发酵或厌氧呼吸等方式将有机物部分氧化,产生少量ATP。

指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作用将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

指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作用将有机物分解成不完全氧化产物的过程,同时释放能量。

关于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2)课件

关于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2)课件

2)核酮糖-5-磷酸同分异构化或表异构化为核糖5-磷酸和木糖-5-磷酸;
CH2OH
C=O
HO-C-H H-C-OH H-C-OP
H
CH2OH
C=O
H-C-OH H-C-OH H-C-OP
H
H- C=O
H-C-OH H-C-OH H-C-OH
CH2OP
5-磷酸-木酮糖
5-磷酸-核酮糖
5-磷酸-核糖
3)无氧参与条件下,几种戊糖发生碳架重排,
存在于某些缺乏完整EMP途径的微生物中的一种替代途径, 为微生物所特有,在革兰氏阴性菌中分布较广。
NADH+H+
1,3-二磷酸甘油酸
底物水平磷酸化
ADP
3-磷酸甘油酸ATP
2-磷酸甘油酸
b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底物水平磷酸化
ADP
ATP
丙酮酸
(1)EMP途径的主要反应
EMP途径的总反应: C6H12O6 + 2NAD+ + 2ADP + 2Pi
2CH3COCOOH+ 2NADH +2H+ + 2ATP + 2H20
(4)生产实践意义
可提供许多重要的发酵产物(核苷酸、氨基酸、 辅酶、乳酸等)。
在多数好氧菌和兼性厌氧菌中普遍存在HMP途 径,且常与EMP途径同在。只有少数微生物如 弱氧化醋杆菌、氧化葡糖杆菌、氧化醋单胞菌 只有HMP途径,而无EMP途径。
3、ED途径(2 -酮-3 -脱氧-6-磷酸葡萄糖酸途径)
1)葡萄糖分子经过三步反应产生核酮糖-5-磷酸 和CO2;
CH2OH
CH2OP NADH+H+ CH2OP

《微生物代谢》课件

《微生物代谢》课件

糖异生
某些微生物可以将其他有 机物转化为葡萄糖或糖。
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
脂肪代谢
脂肪在微生物中可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再进一步氧化分 解。
蛋白质代谢
蛋白质被分解为氨基酸,再通过脱氨基作用将氨基酸转化为 酮酸。
其他物质的代谢
氮代谢
微生物将氮气或其他无机氮源转化为氨基酸和核酸。
硫代谢
某些微生物可以将硫化物转化为硫酸盐。
酶的合成调节
总结词
酶的合成调节通过控制酶蛋白的合成量来影响微生物代谢过程,是代谢调控的重要环节 。
详细描述
酶的合成调节主要受到基因转录和翻译水平的调控。在转录水平上,RNA聚合酶以DNA为模板 合成mRNA,而转录的起始、延伸和终止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DNA上的启动子、RNA聚合 酶的种类和浓度等。在翻译水平上,mRNA被核糖体识别并结合,氨基酸按照mRNA上的密码子
自养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光合作用
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 物。
化能合成作用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无机物转化为有 机物。
微生物的ATP合成
氧化磷酸化
在呼吸链中,电子传递过程中释放的能量用于合成ATP。
光合磷酸化
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光能转化为ATP和NADPH。
糖酵解
葡萄糖经过糖酵解途径产生ATP和NADH。
食品发酵
微生物代谢是食品发酵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可以产生具有特殊风 味的食品。
食品保存
通过控制微生物代谢,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保证食品的安全 和品质。
食品添加剂
一些微生物代谢产物可作为食品添加剂,提高食品的口感和营养 价值。
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
抗生素生产
微生物代谢可以产生抗生素,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第五章_微生物的新陈代谢ppt课件

第五章_微生物的新陈代谢ppt课件

底物水平 1ATP
3CO2
从丙酮酸进入循环:
丙酮酸+4NAD++FAD+GDP+Pi+3H2O →3CO2+4(NADH+H+)+FADH2+GTP
从乙酰-CoA进入循环:
乙酰-CoA+3NAD++FAD+GDP+Pi+2H2O
→2CO2+3(NADH+H+精)+选FppAt课D件H2022+1 CoA+GTP
精选ppt课件2021
38
发酵的特点
微生物部分氧化有机物获得发酵产物,释放少量能量;
氢供体与氢受体(内源性中间代谢产物)均为有机物
还原力[H]不经过呼吸链传递;
产能方式: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
底物磷酸化:指在发酵过程中往往伴随着高能化合物生
成,如EMP途径中的1,3-二磷酸甘油酸和磷酸烯醇氏丙
酮酸,其可直接偶联ATP和GTP的产生。
精选ppt课件2021
39
发酵产能是厌氧和兼性好氧菌获取能量的主要方式。 多糖转化为单糖才能用于发酵。 微生物直接发酵的碳源物质主要是葡萄糖和其它单糖,
以微生物发酵葡萄糖最为重要。
精选ppt课件2021
40
和底物脱氢的途径有关的和称为Stickland反应 的四类重要发酵
由EMP途径中丙酮酸出发的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通过HMP途径的发酵 通过ED途径进行的发酵 Stickland反应
6
ED途径 是存在于某些缺乏EMP途径的微生物中的一种替代途径, 葡萄糖经4步反应后,生成丙酮酸、ATP、NADPH2、 NADH2。

5微生物的代谢-PPT课件

5微生物的代谢-PPT课件
氧化型物质,在这个过程中偶联着ATP 的合成,这种产生ATP方式称底物水平 磷酸化
化学渗透偶联假说
1961年,英国,米切尔提出 电子传递过程中导致膜内外出现质子浓度 差,从而将能量蕴藏在质子势中,质子势由 膜外进入胞内,此过程中通过存在于膜上的 F1-F0ATP酶偶联ATP的形成
构象变化偶联假说
2. 生产菌种的来源 自学
3. 微生物工业发酵的一般过程
二、大规模发酵特征
1. 用于好氧菌的大型发酵罐的结构与应用 2. 厌氧菌大型发酵罐和其他生物反应器 3. 发酵过程的优化及后处理 4.发酵的逐级放大
自学
1. 用于好氧菌的大型发酵罐的结构与应用 2. 厌氧菌大型发酵罐和其他生物反应器 3. 发酵过程的优化及后处理
二、分支合成途径调节
特点: 每个分支途径的末端产物控制分 支点后的第一个酶,同时每个末 端产物又对整个途径的第一个酶 有部分的抑制作用
第五节 微生物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
一、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 1. 初级代谢 微生物从外界吸收各种营养物质,通过 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生成维持生命活 动的物质和能量的过程
发酵的逐级放大
(1) 小试
实验室或小型设备 得小试最佳发酵条件 评估所发酵的产物是否具有生产可能性
(2) 中试 实验工厂或车间的小规模设备 对小试最佳发酵条件进行验证并放大 基本确定发酵产物能否进行工业大规 模生产
(3) 大试 试验性生产 对中试发酵条件的参数进行验证改进 确定发酵产物能否进行工业大规模生产
转移酶类的特异性决定次序 单糖单位——核苷糖为载体
核苷糖————核苷糖-单糖
能量来源:核苷糖中高能糖-磷酸键水解
5. 氨基酸的合成
碳骨架来自糖代谢产生的中间代谢产物 氨: ①直接从外界环境获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别:
无氧呼吸
无机物氧化
(化能异养型)
(化能自养型)

都涉及无机物
电子供体(底物)Βιβλιοθήκη 有机物还原型无机物
电子受体 氧化型无机物(主)
O2
异 过程
举例
电子传递链
有机物 脱氢
无机物
反硝化细菌
无机物
电子传递链
脱氢
O
或氧化
硝化细菌
(3)光能营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和产能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物过程之一。
氨基酸发酵产能——Stickland反应 Stickland反应产能机制是通过部分氨基酸(如丙氨酸)的
氧化与另一些氨基酸(如甘氨酸)的还原相偶联的发酵过程而 产生能量的。一种氨基酸作氢供体和以另一种氨基酸作氢受体 。产能效率很低,每分子氨基酸仅产1个ATP。
作为氢供体的氨基酸主要有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 、缬氨酸、苯丙氨酸、丝氨酸、组氨酸和色氨酸等。
HMP:化能异养型 耗ATP逆电子链传递:化能自养型,
紫色和绿色光合细菌 光合作用(非循环光合磷酸化):蓝细菌
简单小分子有机物 异养型:从环境中吸取 自养型:同化CO2
2. 单糖的合成
无论自养微生物还是异养微生物,合成单糖的途径都 是通过EMP途径的逆行来合成葡萄糖-6-磷酸,然后再转 化为其它单糖或合成二糖和多糖。
终重新由菌绿素 接受,其间建立 质子动势并产生 1分子ATP。
当外源氢供体(H2S、H2、Fe2+等)提 供电子,沿呼吸链链逆向传递,由 NAD(P)+接受电子,产生可用于还原 CO2的NAD(P)H+H+。
循环光合磷酸化特点:
①电子传递途径属循环式的; ②产ATP和NAD(P)H+H+分别进行; ③NAD(P)H+H+中的[H]是来自H2S等无机氢供体; ④无O2产生。
光合作用分成两部分: 光反应:捕获光能并转变成化学能,提供ATP和NADPH 。
(位于真核生物叶绿体类囊体膜,原核生物的内膜系统) 暗反应:还原或固定CO2并合成细胞物质(位于真核生物
的叶绿体基质中,原核生物的羧酶体)
1)循环光合磷酸化
循环光合磷酸化是指电子从菌绿素分 子逐出后循环一周仍返回菌绿素。其 反应中心的吸收光波为“P870”。菌 绿素受日光照射后成为激发态,氧化 还原电位由+0.5变为-0.7,由它逐 出的电子通过类似呼吸链的传递,经 Bph(脱镁菌绿素)、辅酶Q、Cyt b/c1、FeS、Cyt c2的循环传递,最
用于合成葡萄糖的前体物质可以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自养微生物的CO2固定 1)Calvin循环(Calvin cycle) 2)厌氧乙酰-辅酶A途径 3)还原性TCA循环途径 4)羟基丙酸途径
嗜盐菌 细胞膜
红色部分(红膜) 主要含细胞色素和黄素蛋白等用于氧化磷酸化的呼吸链载体
紫色部分(紫膜) 在膜上呈斑片状(直径约0.5 mm)独立分布,其总面积约占 细胞膜的一半,主要由细菌视紫红质组成。
实验发现,在波长为550-600 nm的光照下,嗜盐菌ATP的合成速率 最高,而这一波长范围恰好与细菌视紫红质的吸收光谱相一致。
这种不产氧的循环式的光合磷酸化,只存在于原核生 物(光合细菌)中。
2)非循环光合磷酸化
各种绿色植物、藻类和蓝细菌的光合作用属非循环光合磷酸化
该光合磷酸化过程中 ,有氧气放出,其来 源是H2O的光解,整 个过程中,电子须经 过PSII和PS I两个系 统接力传递,传递体 包括PSII系统中的 Phea(褐藻素)、Q (醌)、Cyt bf、Pc (质体蓝素),在 Cyt bf和Pc间产生1 个ATP;还包括PS I 系统中的FeS(非血 红素铁硫蛋白)、Fd (铁氧还蛋白),最 终由NADP+接受电子 ,产生可用于还原 CO2的NADPH+H+。
3)嗜盐菌紫膜的光合作用
一种只有嗜盐菌才有的,无叶绿素或细菌叶绿素参与的 独特的光合作用。
嗜盐菌是一类必须在高盐(3.5~5.0mol/L NaCl)环境中才 能生长的古细菌。
嗜盐菌可通过两条途径获取能量: 有氧条件下的氧化磷酸化途径; 无氧条件下的紫膜光合磷酸化途径。
嗜盐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光能所造成的紫膜蛋白上视黄醛 辅基构像的变化,将质子不断驱至膜外,从而在膜的两侧建 立一个质子动势,推动ATP酶合成ATP。
非循环光合磷酸化特点:
①电子的传递途径属非循环式的; ②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③有两个光合系统,其中光合系统I(PS I)含叶绿素a,
可以吸收利用红光,反应中心的吸收光波为“P700”, 光合系统II(PSII)含叶绿素b,可以吸收利用蓝光, 反应中心的吸收光波为“P680” ; ④反应中同时有ATP(产自PSII)、NAD(P)H+H+ (产自 PS I)和O2 产生; ⑤NAD(P)H+H+中的[H]是来自H2O分子光解后的H+和电 子。
作为氢受体的氨基酸主要有甘氨酸、脯氨酸、羟脯氨酸 、鸟氨酸、精氨酸和色氨酸等。
(2)化能自养型微生物的生物氧化和产能
化能自养型微生物中,其ATP是通过氧化还原态无机物 产生的,其NAD(P)H2是通过消耗ATP将无机氢(H++e)逆 呼吸链传递产生的。
化能自养型微生物均为细菌,且绝大多数为好氧菌
能量代谢特点: 脱氢酶或氧化还原酶催化无机底物脱氢或脱电子; 无机底物脱下的氢直接进入呼吸链,通过氧化磷酸化产能; (少数菌在无机硫化物存在时,能部分通过底物磷酸化产能) 氢或电子可从多处进入呼吸链,所以,呼吸链多样; 由于从中间进入呼吸链,因此产能效率低,菌体生长缓慢,细 胞产率低。
嗜盐菌紫膜的光合作用特点:
无O2条件下进行; 不产O2; 最简单的光合磷酸化反应; 无叶绿素和细菌叶绿素,光合色素是紫膜上的 视紫红质。
生物合成三要素(简单小分子, ATP,NADPH) 如何获得?
氧化磷酸化:好氧菌,兼性厌氧菌 ATP 底物水平磷酸化:厌氧菌,兼性厌氧菌
光合磷酸化:光合微生物
NADPH
二、糖的合成代谢 1. 糖合成的能量来源
包括:化能异养型、化能自养和光能营养微生物的生 物氧化和产能
(1)化能异养型微生物的生物氧化和产能
糖的分解代谢所产生的能量都可以用于糖的生物合成 ,本节第一部分已经介绍过。 此外,某些化能异养微生物 (如Closterdium sporogenes 生孢梭菌)能利用一些氨基酸 同时当作碳源、氮源和能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