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民歌――客家之歌
广东民歌――客家之歌
【教学目标】:1.通过介绍使学生对民歌的种类有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欣赏和学唱民歌使学生更加热爱民族民间音乐。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客家文化、客家山歌传统的客家文化有深一步的了解和认识,让学生在走进音乐世界中了解客家文化、认识客家文化。
3.通过学习客家具有特色的民居建筑,结合美学的观点认识客家土楼的意图、特点和实用价值。
4.通过客家山歌的学习、客家语言的学习了解客家人的由来,与客家文化的由来特点。
【教学重点】:1.民歌形成、作用、特点的介绍和欣赏。
分析民歌类型、特点、体会歌曲的内在感情。
2.客家文化特色的了解,乐曲力度变化的表演形式【教学难点】:客家方言的掌握,力度的表现【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做多种形式的参与和感受。
2、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做到声像结合、视听结合。
【教学过程】:一、介绍广东民歌分类山歌、水歌:a) 渔歌 b) 咸水歌舞歌/小调号子歌谣/儿歌牧歌1、什么是民歌呢?人民群众的歌,民间的歌,它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中,为了表达各种思想感情,而口头创作,口头传唱,并不断加工而成的一种歌曲形式,它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2、介绍调式特点五声音阶:由1 ,2 ,3,5,6五个音构成的音阶,叫做五声音阶.这五个音依次称为宫,商,角,徽,羽.五声调式:以五声音阶中的各音为主音而构成的各种调式,叫做五声调式,.用什么音(非主音),就叫做什么调式.由于方言特点,歌曲中常以“4”和“7”音作为过渡音,形成独特风格。
(六声调式和七声调式)。
3、山歌山歌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表达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抒情歌曲,是劳动人民十分喜爱的一种民歌体裁。
我省的山歌,有的地方叫“烂席片”,也有的叫“爬山调”、“信天游”,主要流行于张家口地区张北至承德地区围场一线和靠近太行山的阜平、涞源、平山、井陉、元氏、武安、涉县及高原地带,与晋西北的“小曲”、内蒙的“爬山调”、陕北的“信天游”等姊妹山歌在词曲上都有许多相似之处。
八年级下册音乐《客家之歌》教案
八年级下册音乐《客家之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客家文化,感受客家音乐的魅力。
2. 学会演唱《客家之歌》,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 通过对《客家之歌》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客家文化简介:介绍客家的起源、分布、语言、风俗等特点。
2. 歌曲《客家之歌》:《客家之歌》的歌词内容及音乐特点。
3. 音乐欣赏:欣赏客家山歌、民间舞蹈等音乐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演唱《客家之歌》,了解客家音乐的特点。
2. 难点:掌握《客家之歌》的节奏和音准,能够流畅地演唱。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客家文化及《客家之歌》的歌词内容。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客家之歌》,学生跟随学唱。
3. 练习法:分组练习,互相纠正,提高演唱水平。
4. 欣赏法:播放客家山歌、民间舞蹈等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客家音乐的魅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客家文化,引发学生对客家音乐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客家之歌》的歌词内容,让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
3. 示范:教师示范演唱《客家之歌》,学生跟随学唱。
4. 练习:分组练习,互相纠正,提高演唱水平。
5. 欣赏:播放客家山歌、民间舞蹈等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客家音乐的魅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客家音乐的特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发言、提问、演唱等。
2. 演唱技巧:评估学生在学唱《客家之歌》过程中的音准、节奏、发音等方面的表现。
3. 音乐欣赏:通过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评估他们对客家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和理解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客家文化知识竞赛,增加学生对客家文化的了解。
2. 邀请客家音乐艺术家进行讲座或表演,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客家音乐的魅力。
3. 安排学生参观客家村落或博物馆,深入了解客家文化和传统。
八、教学资源:1. 教材:《客家之歌》歌曲谱例及歌词。
初中音乐粤教花城版《土楼回响》第五乐章《客家之歌》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初中音乐粤教花城版八年级上册第2单元交响音诗《土楼回响》第五乐章《客家之歌》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省级名师教案】1教材内容分析作曲家刘湲创作的《土楼回响》,以客家山歌为音乐素材是一首进行曲风格的三拍子乐曲,具有浓郁的广东音乐风格特色。
曾获2001年首界中国音乐金钟奖。
其中的第五乐章——客家之歌,全曲由两个音乐主题不断交替变化而成,构成了一个行进在地平线上的客家人群像。
A主题为合唱,取材于客家山歌《不怕山高水远》,B主题为铜管乐器演奏,取材于劳动号子《新打梭标》。
在贯穿全曲的固定节奏型下,力度由p--fff f 变化,描绘了客家人从远古走到今天,不断发展壮大,音乐极具感染力。
曲式结构为:引子+A+B+AB+B``+A` `+尾声。
2教学目标1.学唱主题音乐,感受体验音乐的情绪,并用简单地律动参与乐曲的欣赏活动。
2.欣赏作品,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及相关的客家文化(客家山歌,客家民居,客家人的由来)。
3.通过本课的学习,理解优秀的作品都是在吸取民间音乐营养的基础上创作而来的,从而培养学生对中国民歌的热爱之情。
3学情分析初中学生虽处在生长发育期,但心理仍未成熟,针对他们的这种特点和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我的课堂设计以学生参与为主,尽量避免对乐曲进行单一的知识性讲解,充分的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提问题、讨论、参与活动等教学手段,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交往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设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轻松主动地学习。
4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立足教材,立足学生实际,运用现代教学媒介,通过视频直观材料调动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通过提问,讨论、参与活动等教学手段,充分的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重点难点1.熟唱主题音乐A并参与活动2.清晰整首乐曲结构3.创作歌曲与民歌的传承关系,理解古今中外许多优秀作品都是在吸取民间音乐营养的基础上创作而来的。
6教学过程教学过程1.复习旧课《南海渔歌》。
广东民歌之客家之歌
《客家之歌》教学设计一.授课课题:《客家之歌》二.授课年级:八年级三.授课课时:一课时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唱几首有代表性的客家歌曲,能分析《客家之歌》的主题句并分析形象、辨别部分乐器的声音。
2.情感态度价值观:愿意聆听不同的客家音乐,并主动关注我们的客家文化,热爱我国的多元文明。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唱客家山歌,鉴赏《客家之歌》难点:辨别《客家之歌》的主题、乐器六.教学过程:师(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广东民歌,还记得广东民歌的分类有哪些吗,各自的特点呢?我们请同学起来回顾一下。
2.我们知道,客家山歌是广东民歌中较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类型,上节课在分析广东民歌特点的时候我们聆听了客家山歌的音乐,而这节课我们要学唱客家山歌并深入了解客家山歌。
3.请问这里还有来自客家的么?你们知道为什么把他们称为”客家”吗?(客家的来历,古时候由于战乱的缘故,黄河流域的一部分汉人为了避免战乱而南徙渡江,来到现江西、福建及广东北部,为有别于当地原有居民,被称之为“客家”。
)4.你们有听说客家土楼吗?客家土楼充分体现了客家人集体力量与高超智慧,而作曲家受到土楼的启发,写了一首十分震撼的客家交响诗,这首交响诗的基本音调源自客家山歌《海娃变油娃》,我们先熟悉主题音乐,一起学唱<海娃变有娃> 。
你觉得这首歌表达了什么,有何感受?表现客家人奋发向上的精神……5.熟悉了主题音乐后,下面我们一边听《客家之歌》一边观看有关客家土楼的图片和资料,欣赏完毕请同学说说有什么感受,聆听音乐时注意听出现了多少次主题音乐?感受到客家人团结,齐心建设、保卫家园的精神……出现3次主题。
6.你们知道为什么它的构造是圆的吗?A. 通风采光良好B. 有利于家族团聚,又能防御战争。
(A.由于方形土楼具有方向性、四角较阴暗,客家人又设计出通风采光良好的,既无开头又无结尾的圆楼土楼。
B.因为在当时外有倭寇入侵,内有年年内战的情势之下,举族迁移的客家人不远千里来到他乡,选择圆形的构造既有利于家族团聚,又能防御战争。
客家之歌(交响诗篇《土楼回响》第五乐章)-花城版音乐鉴赏教案
客家之歌(交响诗篇《土楼回响》第五乐章)-花城版音乐鉴赏教案一、前言《土楼回响》是由中国著名作曲家陈其钢先生创作,共五个乐章,描绘了福建土楼的独特风貌和客家文化。
而其中第五乐章——《客家之歌》,以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乐曲,展示了客家人民淳朴的民风和坚韧的性格。
本文主要针对《客家之歌》这一乐章,进行花城版的音乐鉴赏教案。
二、乐曲分析1. 乐曲基本信息•作曲家:陈其钢•作品名称:《土楼回响》第五乐章《客家之歌》•原创时间:2005年•首演时间:2006年•演奏时间:约3分钟2. 乐曲风格和特点•音乐形式:交响诗篇•曲调特点:抒情、慷慨、热烈、高亢•音乐元素:旋律优美流畅、和声丰富、节奏轻松自如、乐器运用巧妙3. 乐曲情感表现•主题鲜明:以客家文化为主题,展示了客家人民朴实、坚韧的性格和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情感表现:乐曲始终保持一种激昂的气氛,充满了促进民族团结和互助合作的力量,寄托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憧憬。
三、音乐鉴赏教案1. 前置活动教师先放一遍整个乐曲,让学生感受整个音乐韵律,了解乐曲基本信息。
2. 听觉活动告诉学生乐曲的主题是客家文化,听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客家文化的理解,然后教师放一遍音乐,学生在听的同时根据所听到的音乐元素如节奏、旋律等来推断出乐曲的情感表现。
3. 视觉活动教师放放一段客家文化相关的ppt图片,展示福建土楼、客家人、客家饮食等文化,让学生感受客家文化与音乐之间的融合性。
4. 乐器识别活动教师放一遍乐曲,学生根据所听的乐器声音来识别出乐曲中的各种乐器。
5. 同步演奏活动教师将乐曲分段,组织学生进行同步演奏,并邀请学生表演。
四、总结通过本文的分析和教案设计,我们可以看到,《客家之歌》这首乐曲充满着激情和力量,是一首展现客家文化魅力和人民精神风貌的杰出作品。
在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和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提高学生艺术鉴赏的水平,增强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八年级音乐上册 第2单元《客家之歌》课件2 花城版
土楼也称客家土围楼、客家民居,圆形围屋,是世界民居中一朵罕见的奇 葩。它主要分布在福建省的龙岩市,漳州、广东饶平县、梅州市大埔县。 其 中以永定县和南靖县内的客家土楼最具规模,造型也最为壮观,永定客家土 楼坐落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内。以土作墙而建造起来的集体建筑,呈圆形、 半圆形、方形、四角形、五角形、交椅形等,各具特色,其中以圆形的最引 人注目,当地人称之为圆楼或圆寨。
在当时外有倭寇入侵,内有年年内战的情势之下,
举族迁移的客家人不远千里来到他乡,
选择一种既有利于家族团聚,
又能防御战争的建筑方式便被采纳下来。
《土楼回响》由刘湲作曲,该作品由《劳动号 子》、《海上之舟》、《土楼夜语》、《硕斧 开天》和《客家之歌》等5个乐章组成,反映古 代中原地区先民南迁之后生存发展,它还加入 了客家原生态的音乐元素,既有亲切的客家山 歌,又有深情悠扬树叶吹奏,还有铿锵有力的 民众合唱。2001年,该作品获首届中国音乐金钟 奖的唯一金奖。
交响音诗《土楼回响》第五乐章 《客家之歌》
客家人的由来
客家先民大多原是中原汉人,且以望族居多, 由于战乱、饥荒、瘟疫、水灾和政府奖惩及政权更 换的原因,辗转南迁,自秦汉以来,一共经历六次 大规模南迁,历经千年展到江西、福建、广东、广 西、四川、湖南、台湾、等省以及世界70多个国 家和地区,目前世界上已有一亿以上的客家人。
土楼中最普通的圆楼,其直径大约为50余米,三、四层楼的高度,共有 百余间住房,可住三、四十户人家,可容纳二三百人。而大型圆楼直径可达 七八十米,高五六层,内有四五百间住房,可住七八百人。从土楼这种民居
建筑方式体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民俗风情。从历史学及建筑学的研究来看,
土楼的建筑方式是出于族群安全而采取的一种自卫式的居住样式。
《土楼回响》第五乐章《客家之歌》高中音乐优质课
全曲欣赏
完整欣赏乐曲,关注音乐情绪的变 化,感受客家儿女浓浓的思乡之情。
你有心来啀有情(喏), 唔怕山高啊水又深(呐)。 山高自有人开路(喔), 水深还有(哇)造桥人(呐)。
粤北地区始兴县隘子客家围楼
粤北地区始兴县隘子客家围楼
落水天
广东韶关曲江家山歌
作业
• 请同学们课下收集粤北韶关地区的客 家音乐,共同完成研究性学习课题:
《土楼回响》之客家音乐
——粤北韶关客家山歌的探究
结语
“你们从远古走来,向未来 奔去,如滚滚的黄河之水,执 拗地、坚韧地汇入大海。”
——作曲家刘湲题记
土楼,记忆着客家人扎根落
户以及求生存、奋斗发展的全过 程,是客家人智慧与民族个性的 象征。
交响音诗——《土楼回响》
刘湲曲 • 第一乐章“劳动号子” • 第二乐章“海上之舟” • 第三乐章“土楼夜语” • 第四乐章“硕斧开天” • 第五乐章“客家之歌”
聆听: • 引子部分
3/4
由定音鼓、钢琴、大提琴、低音提琴演奏
聆听
两个主题旋律
主题A“山歌” 主题B“号子”
• 主题A “山歌”
• 由提全问体:男演声唱用形弱式?p的力力度度?演唱。
聆听
两个主题
主题A“山歌” 主题B“号子”
• 主题B “号子”
双主题变奏
主题A“山歌” 主题B“号子”
关注主题A“山歌”的变化
小组讨论
• 主题A“山歌”的变化:
演唱的形式
客家
• 客家,或称客家人,是岭南汉族的一 个重要分支,客家先祖原本居住在北 方中原,由于战乱所迫,客家人从黄 河流域的古中原地带逐渐迁徙(西晋 末年、唐朝末年、南宋末年)到南方 的汉族居民。
客家之歌
《客家之歌》
主题A的旋律取材于客家山歌《唔 怕山高水远》。 主题B的旋律取材于“劳动号子”
听赏指引
赏一赏
完整欣赏歌曲,感受歌曲风格。
辨一辨
分辨三次主题A,并思考,每 次主题A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唱一唱
学会唱主题A《唔怕山高水远》
一支汉族大军慢慢地从远处向我们走来。
A2
A1
迁徙的汉族大军终于在大山上安定下来《客家之歌》是整部作品的高 潮,作曲家在这一乐章加入了合唱队,将一 首3/4拍子的客家山歌《唔怕山高水深》进行 合唱化处理,使其变成一首雄壮、豪迈的进 行曲。和着三拍子的节奏,“号子”和“山 歌”主题由弱到强,由远至近,层层推进。 它构思宏大,表现了客家人特有的团结坚韧、 奋斗开放的性格和精神。
更多的客家人赴海外经营垦殖业,继续
A3
发扬这客家人团结奋斗、顽强拼搏 的精
神。
歌曲风格
第五乐章《客家之歌》是整部作品的高潮,作
曲家在这一乐章加入了合唱队,将一首3/4拍 子的客家山歌《唔怕山高水深》进行合唱化处 理,使其变成一首雄壮、豪迈的进行曲。和着 三拍子的节奏,“号子”和“山歌”主题由弱
到强,由远至近,层层推进。它构思宏大,表
现了客家人特有的团结坚韧、奋斗开放的性格
和精神。
作曲家 格林卡: 真正创造音乐的是人民,作
曲家只不过把他们变成曲子 而已。
再见
《土楼回响》简介
• 《土楼回响》是一首交响诗,以客家
山歌为音乐素材,由作曲家刘湲谱写, 获得2001年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
这部交响诗为厦门爱乐乐团的首演曲
目,以弘扬客家文化为主旨。
《土楼回响》简介
这是一部反映客家人团结奋斗、顽强拼搏、求生存、 图发展和客家人性格的宏伟壮丽的历史诗篇。 贯穿全曲五个乐章的两个音乐主题都出自客家山歌, 只有四、五度两个音不变的“新打梭镖”号子主题 和“唔怕山高水又深”的山歌主题 。 全曲共分劳动号子、海上之舟、土楼夜语、硕斧开 天、客家之歌五个乐章。
八年级下册音乐《客家之歌》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客家文化,感受客家歌曲的魅力。
2. 学会演唱《客家之歌》,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3. 通过学习《客家之歌》,传承和弘扬客家优秀文化。
二、教学内容1. 客家文化简介2. 《客家之歌》歌曲学习3. 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客家之歌》,了解客家文化。
2. 教学难点:掌握《客家之歌》的旋律和歌词,理解客家文化的内涵。
四、教学方法1. 欣赏法:让学生欣赏客家歌曲,感受客家音乐的魅力。
2. 讲解法:介绍客家文化,讲解《客家之歌》的创作背景。
3. 实践法:分组练习演唱《客家之歌》,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播放客家歌曲,引导学生关注客家音乐。
2. 讲解:介绍客家文化,讲解《客家之歌》的创作背景。
3. 学习:教唱《客家之歌》,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4. 实践:分组练习演唱《客家之歌》,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客家文化知识竞赛,增强学生对客家文化的了解。
2. 邀请客家歌手或文化专家来校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客家音乐。
3. 开展客家歌曲合唱比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表现。
2. 歌曲演唱:评价学生演唱《客家之歌》的准确性、流畅性和表现力。
3. 文化理解:通过提问或作业,检查学生对客家文化的了解程度。
八、教学资源1. 教材: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材。
2. 音频:客家歌曲、《客家之歌》曲谱。
3. 视频:客家文化纪录片、客家歌曲演唱视频。
4. 网络资源:客家音乐网站、相关学术资料。
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客家文化,学习《客家之歌》歌词。
2. 第二课时:教唱《客家之歌》,进行分组练习。
十、课后作业1. 学生需回家练习演唱《客家之歌》,加强音乐技能。
2. 调查身边的客家文化,了解客家民俗、传统技艺等,下节课分享。
广东民歌之客家之歌
实习中学:广州市天荣中学实习班级:初二
实习时间:2010/10/15实习生:yan
中学指导老师:吴莺系指导老师:张小玲
课题
广东民歌之
客家之歌
讲课类型
教唱课
教学内容摘要
教学目标
1.愿意唱民歌并能唱好《海娃变油娃》的旋律。
2.掌握好3/4拍子的重拍。----强弱弱的规律。
3.知道《土楼回响》第五乐章《客家之歌》是取自《海娃变油娃》的曲调。
4.能参与主题A与伴奏节奏的合作。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唱《海娃变油娃》,让生掌握3/4拍子的重拍
2.听赏介绍《土楼回响》第五乐章《客家之歌》
3.参与主题A与伴奏节奏的合作。
教具及教学手段
教具:
多媒体、钢琴
教学手段:
首先欣赏歌曲——进行对歌曲的内容理解——参与、体验和实践
你有心来俺有情唔怕山高水又深山高自有人开路水深还有造桥人
2)“欣赏&参与”
(一)学唱主题A与主题B
(二)部分学生演唱主题A的原型。部分学生唱出由大管和大号演奏的劳动号子主题B。部分学生拍打主题A的伴奏节奏XXXXXXXXXX|
(三)A.由男同学用P力度跟着唱
B.由女同学拍打节奏XXXXXXXXXX|
4)提问对客家人,客家话的了解----师显示资料,边展示土楼图片,引起学生为学习交响诗篇《土楼回响》第五乐章《客家之歌》的兴趣。
二:《土楼回响》第五乐章《客家之歌》
1)重温俄国伟大作曲家格林卡的名言:“真正创作音乐的是人民,作曲家只不过把它们编成曲子而已”导入欣赏《土楼回响》第五乐章《客家之歌》,介绍这个曲子是获得首界金钟奖金奖聆听音乐,并思考:
A&B:男女同学同时演示
客家之歌(交响诗篇《土楼回响》第五乐章)
山上有花山脚香, - 平 桥下有水桥面凉。 / 平 有党领导搞四化, \ 仄 风雅颂》里面的风
7字四句:2+2+3 一二四句押平韵(普通话的一二声) 即:平平仄平
歌词:采用对比、夸张、双关、比喻等手
法
客家人的根在中原,客家山歌的 起源也在中原,客家山歌起源于中 原古代民歌。
客人 客家 客情
——客家山歌赏析
客家山歌的起源
客家山歌,由中原移民南迁 时带到客地并与原住民山歌音乐 融合杂交而成的。
客人
古时代由于战乱的缘故,黄河流域的一部分中原
汉人为了避免战乱而南迁渡江,经过五次迁徙,来
到现江西、福建、广东北部及南洋各国走向世界, 为有别于当地原有居民,自称“客”,为“客家”。
拓展
运用《客家之歌》的旋律,尝试进行歌词即 兴创编,表达对家乡的赞美。
探讨:
客家山歌旋律优美,歌词有较强的 艺术性,流传了千百年,保留了很多古 语成分,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但为什 么客家山歌不能普及?我们该如何去传 承和发扬?
客家
客家之为客家,是与客家民系的迁徙不 能分的,没有迁徙,就不会有客家。
土楼
特点:
1)圆形土楼通风采光好。 2)有利于家族团聚,又能防御战争。
充分体现了客家人集体力量与高超智慧
《土楼回响》
《客家之歌》
《海娃变油娃》
一曲多词
客情
例:
郎有心来妹有心, - 平 铁杵磨成绣花针。 - 平 郎系针来妹系线, \ 仄 针行三步线来寻。 / 平
八年级音乐上册 第2单元《客家之歌》3
16
17
18
1
唔怕山高水远
2
3
交响诗篇《土楼回响》第五乐章 《客家之歌》
学习目标:
1. 学唱主题音乐,感受体验音乐的情绪,并用简 单地律动参与乐曲的欣赏活动。
2.欣赏作品,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及相关的客家 文化(客家山歌,客家民居,客家人的由来)。
3. 通过本课的学习,理解优秀的作品都是在吸取 民间音乐营养的基础上创作而来的,从而产生对 中国民歌的热爱之情。
4
5
6
7
客家围龙屋
8
9
10
11
12
13
1.音乐的主题A用了哪首客家山歌的曲调?
《唔怕山高水远》
2.音乐的力度有什么变化?
由弱到强,由远到近
3.音乐的表现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合唱
4.听完音乐后有什么感受,想到了什么?
雄浑有力,坚忍不拔
14
乐曲曲式结构 • 交响音诗《土楼回响》,以客家山歌为音乐素材,由作 曲家刘湲谱写的具有进行曲风格的三拍子乐曲,具有浓 郁的广东音乐风格特色,曾获2001年首届中国音乐金钟 奖。其中的第五乐章《客家之歌》,由A.B两个音乐主题 及其变奏不断交替变化而成,构成了一个行进在地平线 上的客家人群像。A主题为合唱,取材于客家山歌《唔怕 山高水远》,B主题为铜管乐器演奏,取材于劳动号子 《新打梭标》,在贯穿全曲的固定节奏型下,力度由p— ffff变化,描绘了客家人从远古走到今天,不停发展壮大 的历史,极具感染力。
客家之歌(交响诗篇《土楼回响》第五乐章)-花城版音乐鉴赏教案
客家之歌(交响诗篇《土楼回响》第五乐章)-花城版音乐鉴赏教案一、歌曲介绍《客家之歌》是由中国著名作曲家郑少秋创作的交响诗篇《土楼回响》第五乐章,也是该诗篇的最后一章。
该曲创作于2000年,于同年7月在广东省交响乐团音乐会上首演,获得了观众和专业人士的高度评价。
该曲的创作灵感来自于中国南方的客家文化,以客家人民的坚韧不拔、勤劳善良、勇气无畏为主题,表现了客家人民在历史长河中的奋斗和坚持,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歌曲赏析1. 曲式分析该曲的曲式为A-B-A形式,即:主题A-中间段B-主题A。
主题A由钢琴和乐队共同演奏,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悠扬的钢琴主题、响亮的乐队主题和美妙的合奏。
中间段B则由乐队独奏,带有快速的节奏和跳动的旋律,代表客家人民奋斗的精神和果敢的勇气。
2. 乐曲风格该曲以交响乐为基础,同时结合了传统客家音乐的元素,如板胡、板鼓等打击乐器和竹笛、唢呐等吹奏乐器。
整个曲子流畅圆润,富有感染力,音乐节奏快速而紧凑,显示出客家人民的坚韧不拔和勃勃生机。
3. 乐曲情感该曲的情感主旨是奋斗与坚持,在音乐上通过抒发客家人民的勇气、决心、享受、和平和欢乐等情感来表达。
通过曲子中的起承转合的情节和运用变化充分体现了整首曲子的精髓,同时表达出客家文化的浓厚情感。
三、歌曲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客家之歌》这首交响曲,并表达出他们自己对于这首曲子的感受。
2.学生们能够认识和理解客家文化,并沉浸于这种文化中,从而感受到革命精神、坚定不移的信仰和充满阳光的恩慈等因素。
3.学生们能够发展自己的审美意识并学会欣赏音乐。
2. 教学方法1.听歌赏析法:先放一遍歌曲,然后让学生们跟着歌曲的旋律摇头、手舞足蹈,去感受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图片介绍法:介绍客家文化并且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客家文化。
3.分组演练法: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选任意一个乐器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学习,并且在教师指导下互相表演,从而形成一个集体并体会团队精神。
交响音诗《土楼回响》第五乐章《客家之歌》-花城粤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交响音诗《土楼回响》第五乐章《客家之歌》-花城粤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概述本文档为花城粤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中,第五个课时的教学教案。
本课时将教授交响音诗《土楼回响》第五乐章《客家之歌》。
教学目标•了解交响音诗是什么•了解《土楼回响》的基本情况•能够听出《客家之歌》的节奏和调式教学重点•了解《土楼回响》的基本情况•能够听出《客家之歌》的节奏和调式教学难点•理解交响音诗的特点和演奏方式•将听力技能应用于《客家之歌》的听辨教学准备•一份《土楼回响》的交响音乐•一份《土楼回响》第五乐章《客家之歌》的曲谱教学过程第一步:介绍交响音诗教师向学生介绍交响音诗的概念,其区别于交响乐和音诗,以及其演奏方式和特点。
第二步:《土楼回响》的基本情况介绍教师向学生介绍《土楼回响》的创作背景、演奏者和演奏场地等基本情况。
第三步:音乐的集体欣赏教师向学生播放《土楼回响》的第五乐章《客家之歌》,让学生了解其乐曲的整体感和基本节奏、调式。
第四步:曲谱和歌词的学习教师向学生分发《土楼回响》第五乐章《客家之歌》的曲谱和歌词,让学生跟着歌词听、学、唱。
第五步:小组分工合作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中有一名指挥、数名打击乐手和数名拨弦乐手。
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分别按照指挥的节奏、手势和指令,使用乐器演奏出《客家之歌》的基本节奏、韵律和调式。
第六步:小组展示和总结每个小组轮流展示他们的演奏效果,教师或同学们可以对他们的演奏和技法进行评价和提醒,以达到相互学习和提高的效果。
教学总结本课时主要介绍了交响音诗的定义和特点,通过学习《土楼回响》第五乐章《客家之歌》的曲谱和歌词,让学生了解其基本节奏、调式和技巧。
通过分组合作演奏,让学生互相协作、分享和提高,达到音乐学习的综合效果。
梅州客家山歌大全
梅州客家山歌大全梅州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是客家人的聚居地之一,也是客家山歌的发源地之一。
梅州的客家山歌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它以其朴实、真挚、深情的表达方式,成为了客家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客家山歌大全中包含了丰富多样的内容,涵盖了生活、爱情、家庭、乡愁等丰富的主题。
在这里,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些经典的梅州客家山歌,带您领略客家山歌的魅力。
首先,我们来听一首《故乡的云》。
这首山歌以梅州悠远的山水和浓厚的人文情怀为背景,歌颂了故乡的美丽和深情。
歌中唱道,“故乡的云,飘过了我的心田,故乡的云,飘过了我的梦乡”,歌词简单而真挚,让人不由自主地陷入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接着,我们再来听一首《爱情山歌》。
这首歌以爱情为主题,歌颂了客家人对爱情的忠贞和执着。
歌中唱道,“情牵心牵,相依相偎,爱情的火焰燃烧在心间”,歌词朴实而深情,让人感受到了客家人对爱情的真挚追求。
除了以上两首经典的客家山歌之外,梅州的客家山歌大全中还包含了许多其他优秀的作品,如《故乡的风情》、《田园的春天》等,每一首歌都是客家人对生活、对情感的真挚表达。
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的一种独特文化符号,它承载了客家人的历史记忆和情感寄托,是客家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学习和传承客家山歌,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客家人的深厚文化底蕴,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客家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
在梅州,每年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客家山歌比赛和文化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客家山歌。
通过这些活动,客家山歌得以传承和发展,成为了广东乃至全国乃至世界的一张文化名片。
总的来说,梅州的客家山歌大全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每一首山歌都是客家人对生活、对情感的真挚表达。
通过学习和传承客家山歌,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客家文化,感受客家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
让我们一起走进梅州的客家山歌世界,感受那份淳朴、真挚和深情。
粤教花城版音乐 《客家之歌》教案
《客家之歌》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客家文化、客家山歌传统的客家文化有深一步的了解和认识,让学生在走进音乐世界中了解客家文化、认识客家文化。
2、通过学习客家具有特色的民居建筑,结合美学的观点认识客家土楼的意图、特点和实用价值。
3、通过客家山歌的学习、客家语言的学习了解客家人的由来,与客家文化的由来特点。
教学重点1、分析客家歌曲类型、特点,体会歌曲的内在感情。
2、客家文化特色的了解,乐曲力度变化的表演形式。
教学难点客家方言的掌握,力度的表现。
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做多种形式的参与和感受。
2、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做到声像结合、视听结合。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新课导入客家(或称客家人、客家族群、客家民系),是岭南汉族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
客家先祖原本居住在北方中原,后来搬迁到华南,分住赣、粤、闽、湘、台、琼诸省,并逐渐散及国外,漫布全球。
“客家”这一称谓的来历是与客家先民的迁徙相关联的。
对其居住地而言,这些人是从别处搬迁过来的“客”,可以说,离开了迁徙就不会有“客家”这一称谓。
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学习一首歌颂客家的歌曲——《客家之歌》。
三、新课教学1、介绍《客家之歌》。
《客家之歌》选自交响诗篇《土楼回响》。
《土楼回响》是由中国著名青年作曲家刘湲以客家历史文化为题材,反映客家人性格、生存、奋斗、发展等综合性的宏大、壮丽的史诗篇章。
这首交响曲在客家人大聚会上首演,并荣获了首届金钟奖器乐作品金奖。
全曲共分五个乐章,分别是《劳动号子》、《海上之舟》、《土楼夜语》、《硕斧开天》、《客家之歌》。
作品以劳动号子的雄浑,以开天辟地的壮烈,表现了客家人为了生存,远离中原家乡,用他们顽强的精神,与生活抗争,在世界各地留下了他们奋斗的足迹,而以他们智慧和力量为代表的土楼,更成为世界奇迹。
客家人思念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在乐曲中也表现的淋漓尽致。
客家之歌
第五乐章《客家之歌》是整部作品的高潮,作 曲家在这一乐章加入了合唱队,将一首3/4拍 子的客家山歌《唔怕山高水深》进行合唱化处 理,使其变成一首雄壮、豪迈的进行曲。和着 三拍子的节奏,“号子”和“山歌”主题由弱 到强,由远至近,层层推进。它构思宏大,表 现了客家人特有的团结坚韧、奋斗开放的性格 和精神。
• 《土楼回响》是一首交响诗,以客家 山歌为音乐素材,由作曲家刘湲谱写, 获得2001年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 这部交响诗为厦门爱乐乐团的首演曲 目,以弘扬客家文化为主旨。
作曲家:刘湲
刘湲当年曾在闽西生活过,他从福建民间音乐 中获得素材,并对民间音乐素材进行了交响化 的处理,深入挖掘了民间音乐的丰厚内涵,使 其充分表现了客家文化的深层风韵和客家人的 精神面貌。这首作品具有很强的“客家文化” 印记,也可以说,交响诗篇《土楼回响》是多 种客家传统音乐形态的凝聚和升华,同时又是 交响音乐和山野文化的深入交融。2001年,该 作品获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的唯一金奖。
《客家之歌》
主题A的旋律取材于客家山歌《唔 怕山高水远》。 主题B的旋律取材于“劳动号子”
唱一唱
听赏指引Biblioteka 赏一赏辨一辨完整欣赏歌曲,感受歌曲风格。
分辨三次主题A,并思考,每 次主题A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学会唱主题A《唔怕山高水远》
一支汉族大军慢慢地从远处向我们走来。
A2
迁徙的汉族大军终于在大山上安定下来
华夏乐章
第四单元
客家之歌
客家建筑
客家建筑
现代客家建筑风格实例:
客家建筑
客家建筑
这是一部反映客家人团结奋斗、顽强拼搏、求生存、 图发展和客家人性格的宏伟壮丽的历史诗篇。 贯穿全曲五个乐章的两个音乐主题都出自客家山歌, 只有四、五度两个音不变的“新打梭镖”号子主题 和“唔怕山高水又深”的山歌主题 。 全曲共分劳动号子、海上之舟、土楼夜语、硕斧开 天、客家之歌五个乐章。
交响音诗《土楼回响》第五乐章《客家之歌》
客家传统建筑——土楼
客家传统服饰
客家传统美食
学习目标:
1.演唱《客家之歌》的主题乐段,并且简单 律动参与乐曲的欣赏活动。
2.聆听、赏析交响音诗《客家之歌》,感受、 体验音乐的情绪、力度和表达的思想内容;分析乐 曲的曲式结构。
3.了解客家人的文化特点,进一步学习客家山 歌,并能热爱客家山歌。
1五句板竹板一打闹洋洋五句歌板来开场你问我要唱什么在坐同学人赞扬聪明伶俐又大方客家客家或称客家人客家族群客家民系是岭南汉族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
五句板
竹板一打闹洋洋 五句歌板来开场 你问我要唱什么 在坐同学人赞扬 聪明伶俐又大方
客家
客家(或称客家人、客家族群、客家民 系),是岭南汉族的一个重要分支,也 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 远的民系之一。客家先祖原本居住在北 方中原,后来搬迁到华南,分住赣、粤、 闽、湘、台、琼诸省,并逐渐散及国外, 漫布全球。 “客家”这一称谓的来历是 与客家先民的迁徙相关联的。对其居住 地而言,这些人是从别处搬迁过来的 “客”,可以说,离开了迁徙就不会有 “客家”这一称谓。
1.乐曲《客家之歌》带给你怎样的情绪感受和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 情感?雄壮、豪迈、粗狂、激昂等情绪;乐曲表现了客家人特有的团结坚韧、奋
斗开放的性格和精神,也表达了客家人思念家乡、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
2.说说乐曲在力度方面有什么变化?
力度由P—ffff变化由弱到强,由远至近,层层推进。
3.说说乐曲在表现形式方面有什么特点?
表现形式是由A(合唱)、B(铜管乐器演奏)两个音乐主题及其变奏不断交替变化。
4.分析乐曲的曲式结构?
曲式结构为: 引子—A—B—AB—B”—A”—尾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民歌――客家之歌
【教学目标】:
1.通过介绍使学生对民歌的种类有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欣赏和学唱民歌使学生更加热爱民族民间音乐。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客家文化、客家山歌传统的客家文化有深一步的了解和认识,让学生在走进音乐世界中了解客家文化、认识客家文化。
3.通过学习客家具有特色的民居建筑,结合美学的观点认识客家土楼的意图、特点和实用价值。
4.通过客家山歌的学习、客家语言的学习了解客家人的由来,与客家文化的由来特点。
【教学重点】:
1.民歌形成、作用、特点的介绍和欣赏。
分析民歌类型、特点、体会歌曲的内在感情。
2.客家文化特色的了解,乐曲力度变化的表演形式
【教学难点】:客家方言的掌握,力度的表现
【教学方法】:
1、引导学生做多种形式的参与和感受。
2、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做到声像结合、视听结合。
【教学过程】:
一、介绍广东民歌分类
山歌、水歌:a) 渔歌 b) 咸水歌舞歌/小调
号子歌谣/儿歌牧歌
1、什么是民歌呢?
人民群众的歌,民间的歌,它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中,为了表达各种思想感情,而口头创作,口头传唱,并不断加工而成的一种歌曲形式,它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2、介绍调式特点
五声音阶:由1 ,2 ,3,5,6五个音构成的音阶,叫做五声音阶.这五个音依次称为宫,商,角,徽,羽.
五声调式:以五声音阶中的各音为主音而构成的各种调式,叫做五声调式,.用什么音(非主音),就叫做什么调式.
由于方言特点,歌曲中常以“4”和“7”音作为过渡音,形成独特风格。
(六声调式和七声调式)。
3、山歌
山歌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表达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抒情歌曲,是劳动人民十分喜爱的一种民歌体裁。
我省的山歌,有的地方叫“烂席片”,也有的叫“爬山调”、“信天游”,主要流行于张家口地区张北至承德地区围场一线和靠近太行山的阜平、涞源、平山、井陉、元氏、武安、涉县及高原地带,与晋西北的“小曲”、内蒙的“爬山调”、陕北的“信天游”等姊妹山歌在词曲上都有许多相似之处。
唱山歌大都是在山岭野外,环境空旷,大多为独唱,不受劳动动作的限制,歌者无拘无束地抒发感情。
因此,山歌的音乐节奏一般比较自由,曲调中长音、高音、自由延长音用的较多,听来气息悠长,高亢辽阔,粗犷奔放,起伏跌宕,其歌都有便于远传的特点,这些都明显地区别于小调歌曲。
从调式上来看,我省山歌多为征、商五声调式,宫、羽调式较少。
此外,商、征调式交替的山歌也为常见。
二、学唱歌曲《唔车水来禾唔长》《海娃变油娃》
1.发声练习:呼吸练习正确的运用到歌唱状态当中。
2.组织教学:听着歌曲《唔车水来禾唔长》跟唱,以听唱的形式感受歌曲高亢、嘹亮、自由的风格。
3.导入教学:客家话是一种很典型的方言,让会讲客家话的学生领着大家用方言朗读歌词或生活用语,然后客家话唱一首《海娃变油娃》导入。
4.新课学习:
(1)请会讲客家话的学生朗诵歌词,并教会其他同学用客家话念歌词。
(2)练习唱歌曲《海娃变油娃》歌谱,配上刚学会的客家方言演唱这首歌曲。
(3)听一首由客家王张振坤演唱的《情哥下南洋》,学习客家山歌的特点。
(4)观看课本的土楼照片,播放客家围楼的录像资料,谈谈土楼在客家人心中的地位及在世界建筑上的地位。
(5)学习演唱客家歌曲《唔怕山高水远》导入交响诗篇《土楼回响》第五乐章《客家之歌》的学习欣赏。
(6)首听时思考问题:
A. 音乐力度有什么变化?
B. 音乐用了什么表演形式?
C. 听完音乐后你有什么感受?
D. 你从这段音乐中想到什么?
(7)欣赏参与:跟随乐曲力度的变化演唱不同力度的歌曲。
(8)由学生进行课后议论、探索和归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