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高三文综(历史部分)第二次高考模拟试题
江西省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江西省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从以下中国古籍出现的人名中,你认为能体现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什么观念刘敬先、殷孝祖(《宋书》),蔡兴宗、崔祖思(《南史》),郑严祖、裴安祖(《北史》),张茂宗、杨延宗(《新唐书》),洪兴祖、冯继业(《宋史》)、何荣祖、韩显宗(《元史》),汤显祖、严世藩(《明史》),史念祖、杨光先(《清史稿》)。
A . 等级观念B . 宗法观念C . 法治观念D . 辈份观念2. (2分)(2017·大庆模拟) 有学者认为,从秦汉起中国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
隋唐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的独创性举措()A . 提高了决策的周密程度B . 调整规范了各级官员的编制C . 打破了世家的特权垄断D . 使宰相成为国家实际决策者3. (2分) (2015高二上·菏泽期中) “夫仁义礼制者,治之本也;法令刑罚者,治之末也。
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
材料对儒家和法家思想的态度是()A . 尊儒抑法B . 抑儒尚法C . 抑儒抑法D . 尊儒尚法4. (2分) (2020高二下·枣庄月考) 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代许多商人以财买婚,通过与官僚、宗室、士人联姻进而跻身上层社会。
其中最为显赫者当属茶商马季良,因为娶了刘皇后兄长之女,获封光禄寺。
这反映了宋代()A . 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社会结构的变动B . 商人群体逐步控制国家的政治生活C . 统治阶级已经放弃重农抑商的政策D . 商人的价值观成为社会的主流观念5. (2分)(2017·江西模拟) 张之洞在1898年发表的《劝学篇》其基本思想,是说教育首先要传授中国传统的经史之学,这是一切学问的基础,要放在率先的地位,然后再学习西学中有用的东西,以补中学的不足。
江西省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江西省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17高三上·滨州开学考) 从汉初崇尚黄老之学,到汉武帝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
这一变化反映了()A . 春秋以来思想自由局面的结束B . 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与利益的冲突C .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创新D . 恢复国力到加强集权的政治转变2. (2分) (2018高二上·黑龙江期末) 史料记载,汉初御史、丞相史监察,察无专区、责任不明;汉武帝时期创立的刺史制度分为十三部州,每刺史察一州,监察对象除“强宗豪右”外,对朝廷在地方上的命官仅限于郡国二千石。
这一变化体现出()A . 汉代监察体系逐渐趋于完善B . 王国问题依然客观存在C . 地方命官完全受控于刺史D . 有效地加强了君主专制3. (2分) (2017高一上·深圳期中) 唐制规定,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
这说明唐代三省制()A . 对皇权形成了一定制约B . 提高了行政效率C . 皇权与相权矛盾尖锐D . 政事堂权力膨胀4. (2分) (2019高二下·元宝山期中) 理学家虽然激烈地质疑佛教,但其自身的价值核心却又恰恰来自佛教。
经过理学家们的“批判”,本来被视为“异端”的道教和佛教的价值观念反而进入中国正统学说的内核。
这说明宋明理学()A . 追求自由而丧失社会责任感B . 是儒学与佛道思想融合的产物C . 其思辨化是时代的必然结果D . 使儒学的内涵发生了本质变化5. (2分) (2017高一下·石家庄期末) 1907年,清廷创办《政治官报》发布“如官办银行钱局、工艺陈列各所、铁路矿务各公司及农工商部注册各实业,均进馆代登广告,酌照东西各国官报办法办理”的启事。
江西省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卷

江西省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19高一上·翁牛特旗期中)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击缶(缶:古代的一种乐器)表演,再现了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
礼乐制度是在西周形成和完备起来的。
《礼记》中记载:“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
”从中可以看出()①礼乐制与分封制、宗法制共同维护统治秩序的稳定②秩序与和谐是礼乐文明的主旨③礼乐文明仅存于奴隶社会④礼乐制是了解西周社会的一个窗口A . ①②③④B . ②③④C . ①②④D . ①③④2. (2分)(2016·新课标Ⅱ卷) 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A . 经济严重衰退B . 土地政策调整C . 坊市制度崩溃D . 政府管理失控3. (2分)早在明末清初,中国商帮中的货币商人就先后创办了印局、帐局、票号等金融机构,但遗憾的是他们的业务局限在汇兑领域。
不仅如此,由于缺乏大规模海上贸易,中国商业丧失了扩大发展的机会。
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 . 重农抑商政策影响资金流向B . 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C . 闭关锁国禁绝限制国际交往D . 封建专制制度的严重阻碍4. (2分)(2019·济南模拟)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次年,中国赴法勤工俭学的学生共400多人,到1920年猛增到1600人左右。
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A . 欧战结束之后法国的社会稳定B . 五四运动传播了马克思主义C . 巴黎和会承认中国战胜国地位D . 山东问题导致中日关系恶化5. (2分)(2017·湖南模拟) 考古发现古希腊的一口井里,有190块陶片写着公元前5世纪一位著名政治家的名字,但陶片上的字迹仅出于14个不同的笔迹。
江西省高三二模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江西省高三二模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20高一上·泸县月考) 元朝统治者在划分行中书省时,打破依“山川形便”划分行政区域的原则,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一级政区。
元朝这样划分行政区域主要是为了()A . 改变以前地方无权状态B . 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割据C . 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D . 促进地方区域经济平衡发展2. (2分)王安石变法期间,“盗贼比之昔时,十减七八”,这种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什么办法的实施()A . 保马法B . 将兵法C . 保甲法D . 军队精简3. (2分)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
”这一主张不能说明顾炎武A . 积极提倡经世致用思潮B . 批判心学脱离社会现实C . 主张彻底废除儒家思想D . 认为心学背弃儒学正统4. (2分) (2016高二下·临沂开学考) “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
”以下属于后者的是()A .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B . 郑板桥的《竹石图》C . 汤显祖的《牡丹亭》D .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5. (2分) (2017高一上·金东月考) 下列四个书刊,哪一个最早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A . 《海国图志》B . 《天朝田亩制度》C . 《民报》D . 《资政新篇》6. (2分) (2017高一下·福建期中) 下列关于1927—1936年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A . 民族资本受益最大B . 轻工业得到发展C . 官僚资本对金融业的控制削弱D . 完全没有得到南京国民政府的政策支持7. (2分) (2019高一下·新丰期中) 50年代一位农民在日记中写道:“由于单家独户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农家底薄、缺资金,仍不能大翻身,困难不少,出现了卖地卖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政府号召组织起来。
江西省高三下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江西省高三下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春秋时期,鲁国的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了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的需要在不断丰富和完善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③宗教思想始终没有得到广泛传播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A . ①②③④B . ②③④C . ①②③D . ①②④2. (2分)北宋初年和元朝的最高行政机关分别是A . 中书省、中书省B . 中书门下、中书省C . 尚书省、中书省D . 门下省、中书省3. (2分) (2015高二上·宝安期中) 对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时间,有人认为在明清时期,有人认为在元代,有人认为在宋代,有人认为在唐代,甚至有人认为战国秦汉时期就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各方都提供了很多史料。
对此,下列观点最确切的是()A . 应该首先界定资本主义萌芽的概念和定义B . 支持战国秦汉说,以证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C . 支持明清说,因与西方资本主义萌芽的时间吻合D . 抓紧考古发掘,力争找到有说服力的证据4. (2分)明代漳州名士张燮在《东西洋考》一书中提到:“顾海滨一带,田尽斥卤,耕者无所望岁,……贫者为佣,弈博升米自给。
一旦戒严,不得下水,断其生活,若熟悉自古力势不肯抟手困穷,于是所在连结为盗,溃裂以出,其久潜踪于外者,既接纳不敢归又连结外夷,乡导以入。
”材料主要反映了A . 抑商的必要性B . 小农经济的脆弱C . 海禁政策的恶果D . 明朝社会矛盾的激化5. (2分)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工业化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是A . 引进了近代的生产技术B . 阻止了外国工业品的倾销C . 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D . 形成了近代工业合理布局6. (2分) (2016高三上·磐安期中) 1936年8月中共中央向国民政府郑重声明“我们赞成建立全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赞成召集由普选权选举出来的国会,拥护全国人民和抗日军队的抗日救国代表大会,拥护全国统一的国防政府。
江西省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江西省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17高二下·安达期末) 王国维先生指出:“由传子之制而嫡庶之制生焉。
……商人无嫡庶之制,故不能有宗法。
”据此可知()A . 宗法制产生于西周时期B . 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C . 宗法制存在于统治阶层D . 商朝时候国家权力传子不传兄2. (2分)(2017·泸州模拟) 汉武帝时,许昌、薛泽、庄青翟、赵周等为丞相,“皆……娖娖(小心谨慎之意)廉谨,为丞相备员而已,无所能发明功名有著於当世者”,于是设立中朝。
据此,中朝的设立()A . 主要目的在于强化专制B . 为弥补宰相才干不足C . 为改变频繁换相的局面D . 与“外朝”相互牵制3. (2分)(2017·德阳模拟) 美国学者列文森在研究中国封建社会后得出一个结论,皇朝体制有着一个“自相矛盾”的运行规律:儒教君主制的基础恰恰是反儒教的法家原则。
作者揭示出中国封建社会()A . 儒学思想以法家为依托B . 外儒内法的治国策略C . 儒家与法家的冲突激烈D . 德治与法治交替运用4. (2分)下图是出土的唐代初期文物“敦煌张文信租田契”的抄件片段。
据此可知当时()A . 土地租佃在全国普遍推广B . 农耕经济开始向河西走廊扩展C . 均田制已经被迫彻底废弃D . 一些经济活动蕴含着契约意识5. (2分) (2019高三下·六安模拟) 19世纪70,80年代,中国多地出现诸如洋教信徒“因为不肯在祖坟前祭拜父祖,……被严重殴伤,部分信徒还被剥夺了祖产”,由此引发严重的教民冲突的案例。
这主要反映出()A . 国人普遍反感外来宗教B . 政府纵容传教士扰民C . 中西文化观念存在冲突D . 传统文化妨碍近代化6. (2分)下列各项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A . 引进西方近代生产技术B . 对外国经济侵略作了些抵制C . 建立近代化的国家制度D . 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7. (2分) (2017高三上·沈阳月考)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全国大小政治组织有300多个,每天成立的和每天解散的一样多。
江西省上饶市历史高考试题与参考答案

江西省上饶市历史高考仿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题干:以下哪个朝代的都城位于今天的南京市?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2、题干:以下哪项不属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A、推翻了清朝统治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C、建立了中华民国D、结束了中国的殖民统治3、下列关于《史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纪传体史书B. 《史记》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C. 《史记》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典籍之一D. 《史记》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事件4、下列关于唐宋诗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唐诗以豪放、激昂、浪漫著称B. 宋词以婉约、含蓄、细腻著称C. 唐宋诗词在艺术成就上达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D. 唐宋诗词在诗歌形式和表现手法上各有特色5、以下关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B. 科举制度中,进士科为最高级别C. 科举制度下,通过考试获得官职D. 科举制度促进了古代教育的发展6、以下关于《史记》的描述,错误的是()A. 《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B. 《史记》共一百三十篇,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C. 《史记》的作者为司马迁D. 《史记》中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7、题干:下列关于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表述不正确的是:A. 实行郡县制,加强地方行政管理B. 推行“焚书坑儒”,统一思想文化C. 开凿灵渠,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D. 实行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皇帝的绝对权威8、题干:以下关于唐朝“贞观之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政治清明,官吏廉洁B.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C. 实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D. 采取闭关锁国政策,限制对外交往9、下列关于《史记》的说法错误的是:A. 《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B. 《史记》由西汉司马迁所著C. 《史记》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D. 《史记》中包括《本纪》、《世家》、《表》、《书》、《列传》等部分 10、下列关于《资治通鉴》的说法错误的是:A.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B. 《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编纂C. 《资治通鉴》记载了从周威烈王到南宋理宗的历史D. 《资治通鉴》分为纪、表、志、传四部分11、题干: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A、指南针B、造纸术C、印刷术D、火药12、题干: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C、辛亥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D、辛亥革命的主要目标是推翻满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13、题干:以下关于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表述不正确的是()A. 统一度量衡B. 实行郡县制C. 统一文字D. 鼓励私学,重视儒学14、题干:唐太宗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下不属于这些改革措施的是()A. 贞观之治B. 开元盛世C. 宽政之治D. 选拔贤能15、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说法错误的是:A. 秦始皇通过连年征战,最终统一了六国B.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C.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法家思想,加强了中央集权D.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焚书坑儒的措施16、以下关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黄巾起义是东汉末年农民起义的典型代表B. 黄巾起义由张角领导,提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C. 黄巾起义对东汉王朝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导致东汉政权逐渐衰落D. 黄巾起义的失败使曹操逐渐崛起,成为东汉末年的实际统治者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江西省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卷

江西省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19高一上·莆田期中) 周庄王十四年(公元前683年),齐桓公伐鲁,败于长勺;齐国随后联合宋国攻鲁,败于乘丘。
次年,宋国伐鲁以报乘丘之败,鲁国再胜。
周庄王十七年,齐、鲁会盟于柯。
上述记载表明当时()A . 齐国注重维护王室尊严B . 鲁国成为众矢之的C . 传统社会秩序受到冲击D . 兼并战争愈演愈烈2. (2分) (2016高一下·福建期中) 假如你是一位宋代商人,在经商中不可能遇到的情况是()A . 客舍墙壁上张贴着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B . 北京前门商业区灯火连昼C . 在开封城中见到“今朝半夜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的现象D . 在四川地区使用纸币3. (2分)(2019·濮阳模拟) 根据张履祥《补农书》中所载资料,明朝末期江南地区农村家庭的投资结构如图所示:这反映出此时江南的农业()A . 经营更趋市场化B . 减少犁耕依赖C . 生产日趋专业化D . 注重精耕细作4. (2分) (2019高一下·永昌期中) 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三个伟大的三十年的探索与实践。
在60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1919、1949、197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是()A . 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B . 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C . 民族独立、民族振兴、民族觉醒D . 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崛起5. (2分) (2019高二下·上海期中) “虽非最古老的,却是最长命的,是上古时代人类文明的硕果仅存”的文明是()A . 埃及文明B . 两河文明C . 中华文明D . 印度文明6. (2分)某学者指出:“尽管罗马帝国的人口或许为五千万,但现在至少有8亿7千万人生活在罗马法造就的体系之下。
江西省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江西省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ABCD四位同学在看完动画片《西游记》之后有如下叙述,你认为不符合史实的是()A . 唐僧带回的除了经书还有佛像、花果种子B . 别看他带回了这些经书,实际上没人看得懂,因为那都是梵文写成的C . 唐僧去的'西天'实际上是今天的印度半岛D . 哎,你别说,唐朝的皇帝还真够开明的,外国的东西都敢学2. (2分) (2017高一上·醴陵期中) 北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年)二月规定:“大两省官出知外郡,不得奏辟(向朝廷荐举征召为官)同(通)判职官,其诸处知州,亦不得保荐见任(现任)同(通)判。
”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A . 推动地方军政权力分离B . 使通判绝对服从于中央C . 确保对地方的有效监督D . 防止知州受到通判制约3. (2分) (2017高一下·常德期中) 明末,某地出现了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浆染等家庭作坊几百家,并有“桑植满田日,户户皆养蚕;步步闻机声,家家织绸缎”的民谣。
这说明该地()A . 手工工场普遍建立起来B . 农业生产地位降低C . 手工业实行专业化生产D . 农工商业协调发展4. (2分) 1262年,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被推荐给元世祖忽必烈,后主持编订了《授时历》。
《授时历》其名取意于“敬授民时”。
这主要说明()①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农业科技特色②统治者重视天文历法是“重农”政策的体现③中国古代很早就重视科学理论的研究④中国古代科技成就领先于世界A . ①②③B . ①③④C . ①②D . ②③④5. (2分)(2019·湖北模拟) “它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
……昔日京华景象正如洪水过地,荡然无存。
2021年3月江西省上饶市普通高中2021届高三毕业班下学期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详解

绝密★启用前江西省上饶市普通高中2021届高三毕业班下学期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2021年3月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300分注意事项:1.本套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用0.5mm黑色字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题4分,共计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春秋战国时期,《管子·牧民》指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孟子认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这反映出他们都A.倡导统治者为政以德B.重视用礼仪制度教化百姓C.信奉以农立国的理念D.认识到保障民生的重要性25.表1西汉酷吏的迁转、官职和治理效果表从表1中可知,汉代酷吏A.维护了皇帝权威B.瓦解了血缘宗法政治结构C.扩大了统治基础D.不利于地方社会秩序稳定26.南朝陶弘景在其《本草经集注》记载:“昆布惟出高丽(今朝鲜)。
绳把索之如卷麻,作黄黑色,柔韧可食。
”唐宋时期的《千金方》《外台秘要方》等著作均有昆布性味、主治的记载。
据此可知A.当时海上丝绸贸易较为兴盛B.中外交流推动传统医学发展C.中国药物学根植于饮食习俗D.中医学的科学价值有待提高27.明清时期,地方士绅通过修家谱、建祠堂、立族规、行族约、选族长、明赏罚、设族田、兴族学等方式,达到“重宗义,讲世好,上下六亲之施,无不秩然有序”的目的。
这反映出当时A.儒家伦理渗透乡间治理B.文官政治依旧存在C.士绅群体掌控基层权力D.民间文化形式多样28.19世纪70年代,福建巡抚丁日昌认为:“矿不兴则无煤铁,无煤铁则器何自而精?”薛福成在《密陈海防疏》中也提出“中国煤铁等矿未经开采者甚多。
2019届江西省上饶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江西省上饶市2019届高三年级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题4分,共计!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诗经》中的某些诗篇将对亲人的思念落实在由父母、妻子、兄弟组成的家庭中,家庭作为情感的归宿受到反复吟咏。
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A. 纲常伦理社会秩序已经确立B. 传统土地制度发生变化C. 小国寡民社会心理基本形成D. 士庶宗族观念得到强化【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诗经》中有不少诗篇是抒发对个体家庭成员的情感的,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个体家庭在生产生活中地位上升,经济生活影响了文化艺术,结合所学得出B项正确,而A项中“纲常伦理”,C项中的“小国寡民”,D项中“士庶宗族”,材料中均没有体现,所以其他选项不正确。
【点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学创作源于生活,立足于社会和时代。
2.两汉时期,郡太守韩延寿和许荆在处理兄弟争财的案件时都认为“教化不行”,“至令民有骨肉争讼”,“咎在太守”。
韩延寿闭门思过,许荆向朝廷请罪。
争讼者的族人都批评指责两兄弟,不久,“兄弟感悔”。
这反映了当时A. 政府奉行无为而治的施政理念B. 财产纠纷涉及宗族的整体利益C. 民事调解渗透德主刑辅的思想D. 礼法结合的司法制度趋向完备【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兄弟争财案都经历了“太守自责”,“族人批评”,“兄弟感悔”的解决过程,从整体上看,反映了汉代德主刑辅,重视教化的治民思想,所以正确答案为选项C,A项中“无为而治”,B项的中“宗族整体利益”,D 项中的“制度完善”在材料中均没有信息支持,不正确。
【点睛】本题考察材料阅读、整合能力,须把握材料主旨,运用好相关信息。
3.两宋时期商人捐纳买官日益增多,对此一官员上奏称“一州一县无处无之,已仕者约以千计……是皆豪猾兼并之徒,屠酤市贩之辈”。
这从根本上反映了两宋时期A. 平民阶层上行流动的路径畅通B. 商人阶层社会地位与经济实力不对等C. 庇商恤商的社会风气已然形成D. 商品经济繁荣推动了社会结构的巨变【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两宋时期,“商人买官”跻身官吏队伍的现象已经十分常见,但还是会遭到不满和抵制。
江西省上饶市高三文综(历史部分)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江西省上饶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24.亚里士多德说:“由于致富艺术表现在商业活动中,这种艺术永远不会有达到目的的极限,因为其目的是永无止境地攫取财富和占有货币。
”按亚里士多德思想“合乎逻辑推向”,下述思想明显与其不同的是()A.孔子提出,中国“乃士农工商四民之结合,而士农则总居工商之上”B.《史记·货殖列传》载:“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
”C.韩非子把从事“末业”的“工商之民”列为社会中的“五蠢”之一D.《管子》强调要利用国家垄断等手段挤压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空间【考点】“重农抑商”政策;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韩非子、管子的思想【解析】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商人的本性是逐利,所以他们永远都没有满足的时候。
这句话很显然是对商人的批评或者说是否定,A项的意思是说,做官的(士人)、农民对于社会的贡献总是在商人、手工业者之上的,这也是对于商人的一种否定,故A项错误;B 项的意思是说,如果要从一个穷人变成富人,农民(积累财富的速度)不如手工业者,而手工业者不如商人,这显然是对商人能够致富的一种肯定、称赞,因此与亚里士多德对商人的评价明显不同,故B项正确;C项中的“五蠹”就是五种蛀虫的意思,韩非子眼里的蛀虫有儒家、侠客等等,商人也是其中之一,也贬低了商业,认为商业是“末业”,故C项错误;《管子》所谓的国家垄断,就是对商人的打压,试图限制商业的发展,对商业、商人也是持否定的态度,故D项错误。
【答案】B25.某学者研究了古代中国政治从“三公九卿”发展到“三省六部”的历史,认为古代中国政治有了一定的“现代属性”。
其主要依据是()A.部门有所精减、名称得到更改B.三省体制下,大臣议政可以集思广益C.皇室事务逐渐从政府部门剥离D.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提高行政效率【考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三公九卿制;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三公和三省六部制度都是针对国家事务进行管理,而三公九卿中有六卿专门处理皇室事务,皇室事务尚未从政府部门剥离,故C项正确;部门有所精减、名称得到更改只是表面现象,不能说明古代政治具有现代属性,故A项错误;三公九卿制中的“朝议”制度,已经可以集思广益,故B项错误;明朝废宰相后六部才直接隶属于皇帝,与题干时代不符,故D项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饶市2015届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卷24.唐朝设御史台“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纠正百官之罪恶”。
御史台所属机构有:台院、殿院和察院,分别“掌纠举百僚、推鞫(审判)狱讼、弹劾违法”,“纠察朝仪”,“巡按州县、纠视刑狱”等。
可见,唐朝御史台:A.职能广泛,地位重要B.分割相权,加强皇权C.属于中央司法机构D.有效抑制了吏治腐败25.萧公权在《中国政治思想史》评论道:“夫专制之威至明而极,故专制之至明而显。
梨洲(黄宗羲)责民之古义,不啻向专制天下之制度作正面之攻击。
使黄氏生当清季,其为一热烈之民权主义者,殆属可能。
然而吾人细绎《待访录》之立言,觉梨洲虽反对专制而未能冲破君主政体之范围。
故其思想实仍蹈袭孟子之故辙,一未足以语于真正之转变。
”萧公权在此认为黄宗羲:A.具有近代民权主义思想B.没有超越传统儒家思想的范畴C.彻底否定君主专制政体D.反映了早期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26.清代初期,赋税分为地赋和丁赋,分别征收。
地赋是农民交纳的地税,丁赋是百姓向政府提供的徭役折银,规定民间十六岁至六十岁为丁,按人头缴纳丁银,田赋和丁赋都是用银两折算,称为地银和丁银。
雍正帝继位后,实行地丁银制,把丁赋平均摊入田赋中,按田亩纳税,征收统一的地丁银。
地丁银制度的推行:A.加重了百姓的赋税负担B.抑制了土地兼并C.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D.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27.1901年《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初版,此教科书被誉为“百年语文第一书”。
下为此书部分内容:“电”的解释:“阴阳二气薄而生热,热而发光曰电”。
“雷”的解释:“阴阳二电摩荡空际,鼓击而成声者为雷。
”“议”的阐述:“谓欲事合于义,必群相论议也。
因引申为风议谏议之议。
今中国有事上闻,辄归部奏;泰西各国则归上下议院公议。
”此教科书的出版:A.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B.反映了近代教育的普及C.体现了西学东渐的时代特征D.推动了教育体制改革28.下列是有关民国初期(1914年一1921年)中国棉纺织工业发展情况的统计资料。
此资料说明民国初期中国棉纺织工业:A.在各行业中发展最快B.在迅速发展中内部蕴含着危机C.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D.获得了丰厚的利润29.1941年12月24日至1942年1月15日,中国军队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消灭日军数万人,取得大捷。
此次战役是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盟军与日军交战的首场战役胜利,引起了当时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总统罗斯福也称:“盟军的胜利,全赖华军长沙大捷”。
此次“长沙大捷”:A.提高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B.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计划C.表明中国战场是抗击日寇的主战场D.扭转了抗日战争的战局30.下表是20世纪50年代清华大学院系调整前后的状况。
对此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国家的教育方针发生了变化B.有计划地整顿和改造旧教育C.适应“211工程”建设的需要D.适应国家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需要31.下图为古“丝绸之路”路线图和新航路开辟示意图历史上,这两条重要国际商路的开辟,都促进了:A.世界市场的形成B.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C.亚、欧、美、非各洲文明的交流D.沿路各国之间的友好交往32.德国宰相俾斯麦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制定不仅是参照了英国的立宪制度,更重要的一点还是得益于美国。
”《德意志帝国宪法》对英国立宪制度的参照主要体现在:A.皇帝权力受到制约B.实行联邦制C.设立责任内阁D.议会拥有立法权33.关于某一运动的历史影响,恩格斯评论道:“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这一运动是:A.文艺复兴运动B.宗教改革运动C.启蒙运动D.社会主义运动34.下图是“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均增长率统计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美国经济落后于日本、西德B.美国由此丧失经济霸主地位C.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D.有利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35“近看一塌糊涂,远看栩栩如生,非有大天才真功力者不能也。
看上去乱七八糟、随心所欲的每一个色点,都是经过科学的、精密的计算,所以每一名画家都是科学家或者数学家。
”下列绘画作品中不属于这种画派的作品是: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6世纪以前,西欧的物价在数百年内一直是比较稳定的。
只有当战争、歉收、瘟疫时才会发生暂时波动。
但在16世纪欧洲各国流通的贵金属重量增加了3倍,相应地从16世纪30年代起,物价一直迅速上涨。
……到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比16世纪初平均上涨了4.2倍,法国物价指数比16世纪初高2.2倍,英国高2.6倍,荷兰的主要城市高3倍,意大利和瑞典高将近2倍。
———摘自萧国亮、隋福民著《世界经济史》材料二:建国后至1978年前,我国的物价水平总体上是稳定的。
从1988年8月中旬开始,各地先后出现抢购先兆,在上海,8月17日、18日,抢购的迹象已经明显,……从8月19日起出现全国性抢购狂潮。
……银行门前提款的人拥挤不堪,上海银行告急。
当时的报纸记载,“人们像昏了头一样,见东西就买,既抢购保值商品,也抢购基本消费品,连滞销的也不放过”。
———摘自尹永钦、杨峥晖《巨变1978年—2004年中国经济改革历程》(邓小平)在1988年5月19日说:“理顺物价,改革才能加决步伐。
物价问题是个历史遗留下来的。
过去,物价都是由国家规定。
”“这种违反价值规律的做法,一方面使农民生产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另一方面使国家背上一个大包袱,……所以不解决物价问题就不能放下包袱,轻装前进。
”———摘自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四卷材料三:1985—1989年我国物价指数上涨情况表———据《巨变1978—2004年中国经济改革历程》相关数据整理(1)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背景和特点方面比较16世纪西欧物价上涨与20世纪80年代中国物价上涨两者的异同点。
(13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16世纪西欧物价上涨和20世纪80年代中国物价上涨所造成的影响。
(12分)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列是不同时期历史教科书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年版:“(洋务运动)继续镇压中国各族人民的武装起义,是用外国资本主义的技术巩固封建统治”。
岳麓书社2004年版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中包括:“它对中国的早期现代化却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上述材料中的两种观点各体现了哪两种史观?请运用这两种史观简要评价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元朝以来,在云南、贵州、广西、湖南、湖北和四川等省,有二、三十个少数民族中实行土司制度。
土司管理各自的民族,职务世袭,但是需要中央政府批准。
土司在内部自行征收赋役,仅向中央政府进贡少许银物。
土司自有法令,对属民生杀予夺,中央政府不予过问。
土司各自形成一个个势力范围,造成分裂割据状态,从而使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产生仇恨和战争。
清朝雍正年间,开始了大规模改土归流的改革进程,将世袭的土司改为由朝廷任免的流官。
清朝改土归流的具体做法是:清政府采取了集中力量打击强大不法的土司;从大土司集中地区开始,后及其它地区;以及武力威胁与安抚相结合等办法。
改土归流的善后措施:第一,对革除土司妥善安置,分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对策。
第二,选派合适人选充任新设流官。
第三,加强对各族人民的控制和管理。
第四,禁革各种旧制陋规。
第五,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开路办学。
———摘自吴永章《论清代鄂西的改土归流》等材料二:1959年3月西藏上层反动集团发动了全面武装叛乱。
为了巩固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中央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愿望,决定“彻底平息叛乱,充分发动群众,实行民主改革”。
经过两年多的斗争,取得了平息武装叛乱的全面胜利,为西藏民主改革铺平了道路。
当时的民主改革把自下而上的充分发动群众同自上而下的协商结合起来,这一措施得到了西藏各阶层人民,首先是贫困农奴和奴隶的欢迎,也受到很多的上层人士的理解和合作,保证了西藏民主改革顺利进行。
……第二步是进行土地改革。
对参加叛乱的农奴主的全部财产、土地、牲畜和其他生产资料采取没收政策,当时未参加叛乱的农奴主的土地、牲畜和其它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并把这些财产、土地、牲畜等生产资料,全部分给了农奴和奴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改土归流的主要特点及其历史作用。
(9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藏民主改革的主要历史作用(6分)46.(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华盛顿被称为“战争时期的第一人,和平时期的第一人,同胞心目中的第一人”。
他的一生充满智慧和奋斗,他抛家别业,投身争取民族独立的战场,引领北美人民度过了艰苦创业的年代,谱写出壮丽的历史篇章。
材料二:他(甘地)写道:“我深信假如只有在怯濡和暴力两者之间加以选择时,我将永远选择暴力……我宁愿要印度采用暴力来保护自己的荣誉,不愿向英国卑躬屈膝,含垢忍辱地听人家侮辱,失去自己的荣誉。
可是我认为非暴力比暴力要高明的多。
”“因此我并不是为印度衰弱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是因为认识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
”———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1)人们往往把孙中山比作中国的华盛顿。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者历史活动的相似之处。
(6分)(2)孙中山和甘地同被誉为“亚洲觉醒的先驱”。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者领导民族解放运动的异同。
(9分)历史部分答案一、选择题24.A25.B26.C27.C28.B29.A30.D31.B32.D33.C34.D35.D二、非选择题40.(25分)(1)、同点:都发生在重大的社会转型时期;(2分)物价上涨迅速,上涨幅度大,上涨持续时间长;(3分)不同点:西欧物价上涨主要是因为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掠夺带来流通的贵金属重量大幅度增加;(2分)西欧物价上涨加剧了社会分化(2分)。
中国物价上涨主要是因为价格机制改革(经济改革),市场的初步放开;(2分)同时,民众的恐慌心理也加剧了物价上涨。
(2分)(2)、影响:西欧:导致封建地主势力衰落,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或引起欧洲的价格革命);(2分)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2分)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或推动了欧洲社会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2分)中国:全国性抢购风潮的出现,导致经济秩序混乱;(2分)使经济体制改革遭遇困境;(2分)推动了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
(2分)41.(12分)史观:革命史观(阶级斗争史观)、近(现)代化史观。
(4分)评价:①革命史观:1861年改革是沙皇为维护统治和贵族地主利益而进行的一次不彻底的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同时也是一场对农民的无耻掠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