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_近现代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五”计划建设
• 1953年,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国家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 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1957年),我省也认真编制了第 一个五年计划。 “一五”期间,全省掀起了大规模水利建设的热潮。邮 电和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新建、 扩建了铜陵有色金属公司、淮南煤矿、安徽印染厂、安徽 造纸厂等一批骨干企业。 1956年到1958年间,省委抢抓机遇, 果断决策,积极争取了108家上海工业企业迁到安徽,为后 来安徽成为轻工大省打下了基础。

晚清时期,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安徽南 部是其主要粮食和军事基地,在曾国藩的湘 军和陈玉成的太平军惨烈的反复拉锯战过程 中,安徽南部的绝大部分人口死亡,经济文 化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今天当地人口主要是 战后从河南、湖北迁来,文化习俗改变很大, 并从此退出富裕地区的行列。同时期,捻军 也发源于土匪横行的贫困的安徽北部。李鸿 章在合肥附近招募淮军赴江浙作战。太平天 国之后淮军成了清朝的一支重要力量。
• 英勇的江淮儿女,在战争中赴汤蹈火,视死 如归。许家朋,安徽省绩溪县人,1953年7月6 日,在石岘洞反击战中,为掩护部队进攻,毅 然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敌人的枪眼,壮烈牺牲。 李家发,安徽省南陵县人,1953年7月13日,在 金城战役中,他拖着受伤的双腿,先后炸掉了 铁丝网和3个地堡。受重伤后,用自己的胸膛 堵住了敌人的枪眼,为部队扫除了前进障碍。
பைடு நூலகம்
城市接管与社会改造
• 面对国民党留下的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各城市都将 恢复生产、保障人民生活作为首要工作,同时开展镇 压反革命运动,巩固新生政权。1949年5月至1950年2月, 由于不法商人投机,安徽城市物价上涨近20倍。政府 采取有力措施,果断取消银元交易黑市,调入大量生 活必需品低价敞开出售,使物价回落并保持稳定。国 民党政府几十年没有解决的恶性通货膨胀问题,党和 人民政府仅用几个月时间便彻底解决。 大规模的社会改造,使新生的城市焕然一新,安徽 人民昂首进入了朝气蓬勃的新时代。

抗美援朝在安徽
• 1950年10月,党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 略决策。朝鲜战争期间,全国各地掀起声势浩大的 抗美援朝群众运动,安徽人民积极投入到这场运动 当中。 志愿军赴朝作战的消息传到江淮大地,皖南、皖 北各界群情振奋,年轻人纷纷要求参军参战。 1951 年上半年,皖北军区组建9个新兵团,8.8万余名新 兵编入部队,抽调1.4万余名干部战士赴朝参战。全 省共有350多万青年学生报名参加军校学习。
安徽人民的抗英斗争
• 正当中国面临重重危机的时刻,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 争。在战争期间,安徽军民以极大的热情,参加了抗击和 防御英国侵略者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曲爱国乐章。鸦片战 争爆发后,安徽寿春镇总兵王锡朋奉命率领1200名官兵驰 援江浙抗英前线,才加了著名的定海保卫战。战斗中,王 锡朋壮烈牺牲,和葛云飞,郑国鸿一起被称为“定海三总 兵”。王锡朋和寿春的勇士们,用爱国的热血在安徽近代 反侵略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 在寿春的勇士们血洒定海和姚莹宝岛御侮的同时,安徽各 界爱国人士积极进行抗英备战工作。安徽军民同仇敌忾, 齐心协力,为抵御敌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在安徽这片热土上,古往今来曾发生过许多举世闻 名的重要事件。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刘邦、项羽 垓下决战,张辽逍遥津大战,太平天国将领陈玉成三 河大捷等载入史册,广为人知。在现代,安徽又是革 命老区,土地革命时期,大别山区是鄂豫皖革命根据 地的中心地带;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活动于长江南 北,发生在泾县的"皖南事变"震惊中外;解放战争时期,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安徽是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的 主战场。在当代,安徽人民以敢闯敢试的精神和一马 当先的姿态,积极投身到改革开放的汹涌大潮之 中, 1978年冬,凤阳小岗村农民率先实行"大包干"创造 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安徽首任都督兼
民政长是同盟会员柏文蔚。1913年7月二次革命, 安徽宣布独立,反对袁世凯。失败后柏文蔚流 亡日本,袁世凯命倪嗣冲为安徽都督兼民政长。 倪嗣冲都皖8年。1920年直皖战争皖系失败,9月 倪被解职。张文生任安徽督军,许世英任省长。 1922年10月,马联甲任安徽督理军务。以后历任 安徽地方最高长官的还有王普(倪嗣冲女婿)、 王揖唐、吕调元、姜登选、陈调元。
• 1926年,陈调元归顺北伐国民革命军。1927年国 共分裂之后,安徽西部的大别山区曾经是红军 武装割据的地区之一。 • 其中1912年,津浦铁路全线通车,与淮河航线 交汇处的蚌埠成为一个新兴城市。 •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安徽成了日本人、汪 精卫政权、国军和共产党的新四军势力交错的 地方。1940年,在安徽南部的泾县,发生皖南 事变。
• 1920年直皖战争皖系失败 1926年,陈调元归顺北伐国民革命军。1927年国共分裂 之后,安徽西部的大别山区曾经是红军武装割据的地 区之一 •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安徽成了日本人、汪精卫政权、 国军和共产党的新四军势力交错的地方。1940年,在安 徽南部的泾县,发生皖南事变。 • 1946年日本投降后,民国政府把安徽省会从安庆迁往合 肥。1948年到1949年,安徽北部地区是国共内战期间淮 海战役的主战场。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安徽一度以长江为界分 为皖北和皖南2个行政公署(省级)。1952年又重新合 并。省界有小幅的调整:徽州的婺源县划归江西,盱 眙县和泗洪县划归江苏,作为交换,江苏徐州的萧县 和砀山县划给了安徽。
• 1946年日本投降后,民国政府把安徽省会从安 庆迁往合肥。1948年到1949年,安徽北部地区是 国共内战期间淮海战役的主战场。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安徽一度以长 江为界分为皖北和皖南2个行政公署(省级)。 1952年又重新合并。省界有小幅的调整:徽州 的婺源县划归江西,盱眙县和泗洪县划归江苏, 作为交换,江苏徐州的萧县和砀山县划给了安 徽。 •
中共安徽省委的成立
• 淮海战役胜利后,解放军迅速南进,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 为适应紧迫的作战要求,淮海战役总前委于1949年2月9日向中央报 告,请求建立安徽省委,很快得到中央同意。后因战争形势迅速 变化,华东局于4月3日决定,暂不成立中共安徽省委,而是以长 江为界分别成立中共皖北区党委和皖南区党委。 1949年4月初,中 共皖北区委员会在合肥成立。曾希圣任书记,黄岩、李世农任副 书记;5月上旬,中共皖南区委员会在屯溪成立 (后迁至芜湖)。 谢富治任书记,牛树才、胡明、马天水任副书记。1951年12月,皖 南区党委由芜湖迁至合肥与皖北区党委合署办公。
1952年1月2日,中共中央再次批准成立中共安徽省委,由曾希圣 任书记,牛树才任副书记。 1952年8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成立,曾 希圣任主席,牛树才、黄岩、许杰、沈子修任副主席。合肥成为 安徽省会。
土地改革
• 1949年前,安徽农村的土地大部分集中在少数军阀、官僚、 豪绅地主手中,全省地主、富农占总户数不到6.5%,却占 耕地的40%。 从1950年7月开始到1952年7月为止,安徽根据《土地改革 法》,在全省分期分批进行了土地改革。土改按照“小心 谨慎,创造经验”、“典型突破,逐步推广”、“点面结 合,全面展开”原则有序进行,一般经历了宣传组织、了 解情况、划分阶级、开展斗争、没收征收、分配土地及其 它财产、动员生产等步骤。 安徽农村实现了农民土地所有制,广大农民终于拥有了 自己的土地,广大农村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崭新气象。

省名由来
安徽于公元1667年(清康熙六年) 始建省(原江南省分为安徽,江苏两 省),因最初江南左布政使司地辖安 庆、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庐州、 凤阳七府,及滁、和、广(德)三州, 官方文书便简称为“安徽宁池太庐凤 滁和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其后又 成为“安徽布政使司”,最后从安庆、 徽州各取两个首字,简称“安徽”。 安徽地名由此出。东周时期安庆是古 皖国所在地,“皖”为“美好”之意, “皖山皖水”意为“锦绣河山”,安 徽省简称“皖”即由此而来。
社会主义改造
• 1953年至1956年,仅仅4年,安徽就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
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在较短时间内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 主义公有制。 土改以后,安徽开始试办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1956年底, 全省高级社达1.28万个,加入高级社的农户占总农户的80.7%;再 加上占农户总数15.2%的初级社,全省绝大数农户都入了社,原定 15年完成的农业合作化任务,仅用了4年就提前完成。 1952年,省供销合作总社开始统一组织领导全省手工业改造。 到1957年,全省个体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安徽简介
• 地理位置 安徽省简称“皖”,位于中国华东地区西北部,东经 114°43''''-119°38'''',北纬29°25''''—34°39'''',是中国经 济最具发展活力的长江三角洲的腹地。东邻江苏、浙江, 北接山东,是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的前 沿地带,西有湖北、河南,南有江西,是中国实施西部大 开发、加快中西部发展战略的桥头堡,具有独特的承东启 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 行政区划 安徽于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始建省,省名取安庆 府与徽州府名第一字为安徽。安徽因历史上有古皖国和境 内的皖山、皖河而简称“皖”。 现设合肥、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滁 州、六安、马鞍山、巢湖、芜湖、宣城、铜陵、池州、安 庆、黄山17个省辖市,5个县级市,56个县。

安徽的近代名人多出两块,一块是文化一块 是军事,文化方面至桐城派始延续到近代名头大 的有王国维,陈独秀,军事方面至太平天国运动 名头最大的就是李鸿章及其一手带出来的淮军 将领刘铭传,丁汝昌等。 总之是事实造英雄,当然也是厚集薄发的结 果,安徽人特有文化底蕴所至

安徽近现代史 九件大事
安徽解放

安徽解放的步伐是从1948年初开始的。在逐鹿中原 之际,我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 (裕),陈(庚)、谢(富治)3支部队协同作战,相 继解放了安徽境内的亳县、涡阳、蒙城、阜阳等皖西 北大片地区。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胜利结束,人 民解放军继续南进,势如破竹,蚌埠、合肥和平解放。 至1月底,皖北除长江北岸敌人几个孤立的据点外,其 余地区全部解放。 1949年3月,国民党安徽省政府由安 庆迁至屯溪。 1949年4月20日,渡江战役打响,我军渡江后,乘胜 勇追穷寇。4月28日,屯溪和平解放,国民党在安徽的 统治宣告结束。 4月30日,皖南的最后一个县城绩溪 解放。
• • • • • • • • • • • •
1856年枞阳会议和三河镇大捷 雉河集捻党会盟 李鸿章创办淮军 1876年9月,中英《烟台条约》中芜湖被辟为通商口岸。 1902年桐城中学堂开始 1905年安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岳王会成立 1907年徐锡麟起义 1908年安庆马炮营起义 1911年4月27日,黄花岗起义中的安徽三英烈 1911年安徽光复和柏文蔚督院 1912年10月孙中山巡视安庆,芜湖 1912年,津浦铁路全线通车,与淮河航线交汇处的蚌埠成为一个新 兴城市。 • 1913年7月二次革命,安徽宣布独立,反对袁世凯。
永不磨灭的 记忆
危机四伏的安徽
• 鸦片战争前期,由于社会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加上西方资本主义 的侵略,安徽和全国各地一样出现了全面深刻的社会危机。 • 首先,人口增长过快,土地兼并严重。人口的巨猛增长造成人均 占田面积急剧减少。鸦片战争前夕,安徽人均占田面积不足一亩,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25亩。与此同时,官僚,商人,地主大肆兼 并土地,“富者阡陌纵横,贫者无立锥之地”。颍州府阜阳县有 个姓倪的大地主,占有半个县的土地,且在邻县还有土地数百亩。 疯狂的土地兼并,加剧了贫富不均,引起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 其次,封建剥削加重。土地兼并造成大批自耕农破产沦为佃,雇 农。在沉重的剥削下下,农民“每岁收入难敷一年之口食”。遇 上天灾人祸,青黄不接,高利贷者更是乘人之危,重利盘剥。据 统计,嘉庆年间,安徽的高利贷利率在周围各省中是最高的。农 民一旦借上高利贷,利上加利很难还清。常常弄得倾家荡产,背 井离乡。另外,还有各种赋税和徭役,使农民苦不堪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